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

时间:2023-07-04 16:26:54

导语:在网络语言文化探索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语言文化探索

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生活态度 文化

世界的被了解和被参与都需要语言来传递。于是语言成为维系人与人、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成为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成为文化和习俗发展的主要媒介。因此,语言构成了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了解和接受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表现分析,以期了解网络文化的特征,从而透视

和洞察现代人的心理特征以及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一、引领速食与时尚的独特性文化

在网络上信息,如果想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所采用的必须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常常花很长时间逗留在网络上借助电脑与别人交流,自称为“网虫”或“网民”。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网民群落依托电脑键盘所提供的数字符号、系统工具,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句子进行改造而广泛创造了独特的网络语言。下面以几种缩略语为例展开分析。

1.英文极简缩略语。如:BF=boyfriend(男朋友),GF=grilfriend(女朋友),FT=faint(晕倒),CU=see you(再见),PM=pardon me(原谅我),BTW=by the way(顺便说)。

2.拼音极简缩略语。如:TMD(他妈的,标准国骂),SBY(傻x,骂),MM(美眉,美女称呼)。

3.符号极简缩略语。如: :―D(非常高兴地张着嘴大笑),:―〉 (嘿……嘿……,这是张戏噱的嘴脸),:8―) (这是眼镜族专用的笑脸),:―S (表示语无伦次)。

4. 数字代码缩略语。如:56=无聊,1314=一生一世,1573=一往情深,8147=不要生气。

在网络上,你若读不懂这些语言,那便是“菜鸟”(网络新手)。据网络调查统计,我国86%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9%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大学生基础网民掌握日常的英语交流是必然的,但出现在网络上的这些不成任何语法规则的英语仅是代表时尚,仅能表明网络人为追求速度而对语言所作的一种处理。

这种独特的网络语言展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表达了网民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评价。这些缩略语表明在信息时代,一切东西都在信息的意义上速食化了,迅速吞咽,迅速消费,几乎成为人们的宿命。这种单向的、形象的、幽默的语言确实是现代网络人的丰富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力的体现,更是时代快餐社会的特殊写照。

二、崇尚无我和无序的虚拟文化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个体一方面期望撩开帷幕的一角,实现与对方的全面交流;另一方面又要利用网络遮掩现实自我,释放原始本我,以保持特定空间下的特定交流。网络们畅游在虚拟天地里,随意“播种”,随意“丰收”,无须承担任何言语或社会责任。比尔・盖茨关于网络的名言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其实还可对上一句:在网上没有人关心你是否是一条狗。

正是由于人们看到的网络语言只是符号,看不到这种语言背后的主体特征,也看不到信息的发源地,所以符号的拼贴、挪用、混用在网络传播中大行其道,体现了其无序化的特点。如:“见到U(you)真高兴”,“妈妈,偶(我)8(不)素(是)米(美)女”,“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GF(女朋友)也在玩zoo(公园)”。

无我的虚拟网络空间就像在假面舞会戴上面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消失。语言的交流因隐去人的真实姓名而令交流自由自在。在日常接触中不敢、不便,也没想到要说的,顿时真实地浮现在电脑屏幕前。在现实生活中形形的个体被那个正规的“我”全部或部分压迫着,他所想要表现的真实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现实环境的限制,而在网络中则可以匿名登陆,真实表现。

三、表现狂欢与边缘的前卫性文化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的语言方式也注定会发生“狂欢”。它摆脱了一切等级、权威、约束,表现出一种疯狂的生活,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实制度相隔离的第二世界。狂欢的本质是它对规范着日常生活规则的逆转,狂欢的必要性源自被压制者最终对屈服于社会规范的拒绝。网络语言在边缘化中,通过对主流文化的征用和消解,以前卫的姿态在网络空间里狂欢,给网络生存孤独的生活注入兴奋剂。如:可爱=可怜没人爱;偶像=呕吐的对象;天使=天上掉下来的一坨屎;恐龙=丑女;青蛙=丑男;蛋白质=笨蛋++神经质;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网络语言正是在这个价值层面的狂欢上显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光彩。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信奉这样的人生哲学:生活,是为了开心,而不是为了承担责任,更不是为了痛苦。与网络语言的放浪相平行对称的,诸如高消费的行为模式、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丁克家庭的生活模式等等,都是这种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表现。

三、张扬叛逆与自由的游戏文化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可以大致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层结构。相应的,人格也大致可以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三重性。本我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人格部分,它总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最基础,也是最“真实”的人格,只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它的许多欲望和要求被视为不道德,受到了压抑,只要有机会,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露出来。而现实生存却在不同程度上压抑着个体的自由本性。网络语言则成为表达自我叛逆性、向传统进行挑战的媒介。语言的游戏精神和叛逆精神已经成为网络交流的理想。虚拟所打破的是束缚身心自由的坚冰,为现代人实现心灵自由插上了科技翅膀。然当人一旦得到自由,他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由此所体现的叛逆性往往也是最深刻的。

四、追求模仿和自嘲的戏谑文化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学校教育;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语言已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给力”“高大上”“晒**”等网络热词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这种新型语言以其简短,随意,时尚等特点,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在日常交际和学习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网络语言。面对丰富多彩又褒贬不一的网络语言,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语言,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正能量”作用。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信息时代中产生的语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病毒、防火墙等,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另一种是在网络聊天中,网民们对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者句子进行改造,创造出极简缩略语、数字代码谐音语等独特的网络交际语言,如卖萌、hold住、886等。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语言有其鲜明的特点:

1、自主化是青少年网络环境下交流与表达的首要特征。

2、个性化是青少年网络环境下交流与表达的标志。

3、全息化、符号化是网络语言的独特之处。

4、词汇的时尚化,是网络语言生活化的写照。

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随着学生网民的剧增,网络语言已走进了整个校园,大量出现在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但网络语言是一种将汉字、数字、外文、符号杂糅而成的极不规范的常用在网络上的语言,它对传统规范语言的使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大多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时期,又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语言的识辨能力弱,语言规范知识和应用能力尚不稳固,经常使用网络上的另类表达方式,肯定会对传统语言的学习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如长期使用键盘打字,使他们对汉字笔顺、笔画、结构逐渐陌生;大量使用“火星文”,故意使用一些偏离传统语言的错别字、怪癖字,势必导致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鉴别能力和汉语言运用能力的下降。

再者,由于网络不是面对面交流,一些低俗之人难免就借着身份隐蔽和屏幕的保护,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中使用一些“垃圾词语”,如:“tmd(他妈的),bt(变态),我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她)”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和审美欣赏。

当然,作为社会方言的一种,网络语言在造成学生使用现代汉语混乱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汉语言系统。有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已被现代汉语吸收,成为基础汉语的一部分,像“上传”、“在线”等。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表现手段。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语言对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

三、学校教学要发挥网络语言的“正能量”

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对待网络语言,我们要像对待新生事物一样,用发展的眼光来“兼容并包”。作为教师更应该本着既继承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发展观,作好教育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正能量”。

首先,网络语言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约易懂,迎合青少年标新立异、追求时尚的心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适时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平等和亲切,从而形成和睦友善的师生关系。反之,教师如果一味排斥网络语言,是会影响到与当下学生的正常交流沟通的。这样的老师,学生会觉得是“out”(落伍,跟不上潮流)了,心理上自然就会产生距离感。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学习热情。

其次,网络语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

语言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新生代,它是在信息时代中产生的,使用者又多是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人,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现代汉语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接受新事物,在变化中生存与发展。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和用法已经而且正在丰富着现代汉语。比如“黑客,恐龙,美眉”等,2001年出版到《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于根元主编)让它们很正式的纳入现代汉语的家族中;而“女汉子”“土豪金”“高大上”们,都成了今年政协委员热议的网络语言了。现代汉语由此而更具有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新鲜的网络语言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教师何不应势利导,把网络语言作为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开放有序的汉语课程教学的一个窗口呢?

再者,网络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有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网络语言的出现正体现了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语言创新的产物。如网络上用“886”代替“再见了”,用“3Q”表示“谢谢”,而“”字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之新意等,极大地发挥出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出他们追求个性,崇尚创新的精神。学校教育应利用类似的网络语言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对待网络语言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以“宽容、疏导、去粗、取精”为原则,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使网络语言得到逐步规范和健全,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正能量”,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什么是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出的权威标准是“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符号”。周洪波认为“网络语言,是专指网民在网络交际活动中作为工具使用的,区别于中国语言文字的语言符号系统。它包括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文字、符号、字母以及杂糅组合而成的各种表意图形,表达的意思是在广泛的网络交流当中约定俗成的,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而并非是技术层面支持网络应用与运行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诸如C/C++之类。①”郭庆花认为“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②”戚晓杰认为“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③”

网络语言是为应对网络交流的表达要求而产生的,互联网时代要求人们在网络资源中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吸引力的表现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网民对文字的要求从精确性、完整性降低到对方能懂即可的程度。年轻一辈在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中,融入年轻个性――即是区别于上一辈成年人的用词习惯。于是互联网每天都会涌现成百上千的网络新词,这些新词经过年轻人的选择使用后,有些大面积流传,获得较大范围的普遍认可,它的内涵相对固定和集中,有些则悄没声息地被替代和遗忘。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是网民用于网络人际交流的词汇和符号。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由此我们总结,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人际交流的要求,使用于网络条件的交流词汇和符号。基于网络人际交流的基本特点――人与人的沟通关系是通过两台有空间距离的PC凭借互联网的嫁接――网络语言的目标是使空间被实际隔离的双方能够立即明白对方的表达信息,如果发出和接收双方具有共同的理解基础,双方共同认可的语言可能省略较多的铺陈前提,变得非常的简约;因为言者与听者是存在实际的空间距离的,因此,网络语言无法借助日常语言使用中常伴随有的表情、手势等辅助系统,故而网络使用语言之时,为了克服表情缺陷,大量的网络符号应运而生。因此网络语言具有简约性、形象性的直观特征。

另外,时代潮流的快速更新让新生一代有充分的迫切需要摆脱传统规定之束缚,当新生一代迅速掌握网络工具(并且在此方面领先于老一代人),年轻一代的创造性天赋在网络语言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肆意的发挥。网络语言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语言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一种变体,也是汉语发展过程中语言形式的一种创新。创新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方便简约,形象生动,便于网上快速交流,也颇为适应新生代的表达要求。从心理学层面上,网络语言的日新月异是年轻人求新求异气质的淋漓表现。尽管传统语言中有了一些明确的表达概念,网络依然创造出更多的表达式,以显示年轻人对陈规传统的超越。在这场两代人争霸世界的网络战争中,毫无疑问“突破”是最活跃的口号,由此网络语言深刻地反映出“反规范性”的特征。

三、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思政课堂教学必须积极直面应对挑战

就像网络对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冲击无可避免一样,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系统的冲击同样不可避免。大学思政课堂教学必须积极直面应对互联网时出的挑战。

(一)驾驭和发挥网络语言系统的正面效益

我们要善于发现网络语言系统的正面效益。“网络语言具有简约性、形象性、数字化等特点,便于输入。随意性的表达方式、口语化的表述形式及图画性质的表现手段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网上也确实诞生了一些极具趣味性、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潜水”(特指论坛里那些只看不回帖的人)、“汗”((1)感叹词,形容词。被震惊后,尴尬、无奈、无言以对的感觉。(2)甘拜下风,自叹不如。可做动词使用)等。此类语言变体的产生极其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网络表达的需要,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表达,为具有凝重的历史底蕴的汉语增加了的现代活力。“网络语言更多地有着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丰富了现代汉语语料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审判鉴赏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④”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个人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更是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速度,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发展成为大众语言。

(二)正视网络语言渗透的平等性理念及主张

教学中的师生平等理念、学生参与理念应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理念。培养“民主参与型”公民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之一。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对民主、参与等价值观的提倡,另一方面却是遵循一种“你说我听”、压制质疑的学生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因此,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应实现转变,由单向灌输走向互动对话。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实现各学科内容中丰富的育人价值。要改变所认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的任务,与专业课无关”的错误观念,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间接渗透。

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据统计,全国1396所高校中有82%的高校与互联网相连,每天上网的师生超过33万人。无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新的环境因素。但实践也表明,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积极发挥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正面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发挥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性优势、丰富自我教育的内容。受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条件的限制,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面对的信息量十分有限,而且内容往往显得陈旧,不能很好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并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比较、鉴别,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第二、发挥互联网信息虚拟性、互动性优势,创新自我教育形式。传统的多是“面对面”的教育与受教育,接受教育者身份的公开性使其在展露内心真实思想方面受到种种顾虑。网络使人与人的交往成为一种匿名行为,打消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顾虑。此外,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也使信息得以双向传播,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接受教育。高校要建立和发挥校园网站、BBS、网上校园论坛、网上问答、网上心理咨询等丰富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网上双向交流的平台,让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得以畅所欲言,心中的困惑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的虚拟性以其独特的价值备受学生的喜爱⑤。

(三)积极规范和合理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

网络语言离开网络环境的超范围使用是需要合理引导的。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也必然存在着其发生、发展的理据。它并不是网民的随意创造,而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必然。有专家甚至预言网络语言的一部分词汇将进入日常交际,甚至可能进入汉语的常用和基本词汇库⑥。

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网络语言确实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大学课堂教学是讲求规范性的,因此在教师在讲堂上使用或者拒绝使用网络语言必然产生一定的冲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喜欢新事物并受其影响,在他们学习传统语言,为语言打基础阶段,教师维护和加强语言规范性是必然选择。

如何做到规范网络语言?这可能是整体的社会学问题,超越中学语文课堂的空间要求。对于进入课堂领域的部分网络语言,作为语文工作者有义务进行相应的规范改革。一些网络语言具有创造性特点,本身并没有违反已有的语言规范,比如“潜水”、“水军”、“黑客”等只是网络时代为这些新创词汇注入了时新内涵,还比如大量的成语在网络语境下注入了新的内涵,如网民们在形容遇到麻烦时自己应接不暇会说“各种手忙脚乱”、“各种语无伦次”。这些语言使用并没有超越原有语境,表达和接受不会产生歧义,相反更映衬语言的风趣。那么对这些使用频率较高,内涵鲜明的网络用语,有可能在未来短期进入现代汉语组成部分的网络词汇,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争议、使用,在较多的“口头”表达使用之后,再允许少量地有限度地进入写作运用。课堂必须重点“规范”的是同音错别字,出于快速输入的需要,大量使用拼音输入法的网民,在输入语言是会产生较大量的同音错误,而在两台PC上的主人显然心领神会,不受错别字的影响,完全和继续着双方的交流。离开PC及互联网语境,人们使用语言是不以拼音输入为支撑的,同音别字在语言规范是“错误”的表达,我们觉得对明显违背语言规范的用法,应该坚决反对在书面表达上的使用。

今天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状况处于改革开放后最活跃的时期,大多数学生爱国情绪高涨、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然而,目前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这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折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了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和衡量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准。社会的价值核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同时,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因而对教师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不管环境影响如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巩固最具影响力的一环。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抵制非规范的简便形式,在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21世纪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同时又严格遵守语言的必要规范,让21世纪的主人在网络时代和未来其他高科技产品时代,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令传统的语言文字在E时代散发独特魅力,思想政治教育陪伴学生度过学校的最后时光并迎接最初的社会岁月。

[注释]

①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②郭庆花.网络语言的文化评价及其建设.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6月

③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2001.8语文建设

④彭巧燕、贺方春.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教育探索.2007.6)

⑤刘妍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2011.11

⑥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1

[参考文献]

[1]戚晓杰.网络语言探微.语文建设.2001,(8):14-151

[2]李军.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2.(6):265-266

[3]仲伟丽.网络新语文运动.专访申小龙:革命来了

[4]宁方民.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规范.教学与管理.2005.5

[5]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语文建设,20001

[6]王先霈1语言是否应该纯洁,是否能够纯洁.湖北大学学报,2003,(5):31

[7]刁晏斌.网络语言三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学习 信息过剩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研究背景――基于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习和输入过剩

网络语言学习促进了交际教学法(Krashen, 1982)和任务教学法(Nunan, 1989a, 1995b)。Sydney Papert(1993),Dewey(1938)及Piaget (1950)的理论为网络语言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主义”的核心就是在任务中解决问题,网络学习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网络为平台探索虚拟世界,作演示,网站来表达重要的题目,并与他人进行真实交流。

我们陷入网络各种各样的信息中,电子邮件,视频等,信息过剩可能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信息冲浪者需使用信息工具从繁杂大量的信息中识别有意义的模式。每一次信息革命都会引起信息焦虑,无论信息冲浪多快,总是赶不上大量的信息流 (P.Saffo, 1989)。

信息焦虑是因为堆积的数据和我们理解的内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引起的,焦虑形成的时候信息已经让我们迷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R.S. Wurman, 1989)。信息刺激不足会引起厌烦,信息刺激过多也会引起焦虑。当信息多得难以理解时,就会变成多余的无聊的噪音混乱不堪(Orrin Klapp, 1986)。组织信息的方法包括:1.种类;2.时间;3.地点;4.字母顺序;等等。

在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很重要。首先,自我管理的学习包括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这些都是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内容。所以我的研究里元认知策略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面临信息过剩,也就是不可理解的输入,学习者不仅需要技巧来整理输入,还需要管理自己的情感来提高学习动机和减少信息焦虑,这样才能有较低的情感过滤。综上所述,情感学习策略也是我的研究的重要部分。第三,在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交流和合作也是必需的。因为网络环境是交互式的,虚拟的,所以网上的交流也需要社交策略。网上的有效交流是自主学习的另一方面:关联性和互相依赖型。所以,社交策略也是该研究的内容。

除了以上的策略,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还包括很多计算机技巧,只有掌握这些,学习者才算有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文化的合格的网民和语言学习者。

以前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或策略运用和语言熟练程度的关系。另外,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也有研究。然而,语言学习的环境对策略选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所谓环境,我是指文化及技术帮助。所以交互式的网络环境的文化及技术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需要的策略值得深入详细地研究。技术变革的语言学习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及经济背景下可能各有不同,我的研究旨在中国背景里的网络语言学习的策略选择。我选择的受试者是大学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因为他们代表了大批的大学生。该研究是定型研究。研究工具包括问卷,日记和访谈。

Q1: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EFL)对网络语言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Q2: 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是否存在信息输入过剩?信息过剩是否会引起信息焦虑?

Q3: 下列变量的关系是什么:网络语言学习的信念与策略选择;信息过剩与学习成绩;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众策略中,包括元认知,社交和情感策略,网络自主学习技巧,哪一类型的策略能造就成功的语言学习?

Q4: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EFL)在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使用社交和情感策略的情况如何?

Q5: 网络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语言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帮助是在新旧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促进信息在脑内的重组(O’Malley and Chamot, 1990; Oxford, 1990, 1996) (Iran-Nejad et al. forthcoming)。认知策略包括:根据语境猜,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系统的笔记,和重新组织信息(Oxford, 1990)。

2.元认知策略

第一类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个人成为更好的语言学习者。自我认知策略包括确定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第二类的元认知策略是管理学的过程的,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O’Malley et al.1985)。为语言学习制订总的目标是很重要的方面。预习和复习来准备和加强课堂内容。第三类的元认知策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这类策略包括:确定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目标,关注手边的任务,制订任务的具体步骤。

3.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包括确定个人的情感(如焦虑,愤怒和满足)并了解能激起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和任务(Arnold, 1999)。写语言学习日记来记录情感是很有用的,就像“情绪检查单”(Oxford, 1990)。语言学习焦虑在过去的10年收到了很大的关注(Horwitz and Young,1991; Young,1998)―焦虑指用英语交流的恐惧感,因为表现会受到评判。对有些人来讲,焦虑会破坏语言学习过程(Young,1998)。有些情感策略会帮助学习者消除焦虑,如深呼吸,大笑,积极的自言自语,和赞扬自己的表现。Corno(1993) 提出了另一些策略,包括找到分散注意力的娱乐和想象成功并为之喜悦。

4.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帮助学习者和别人合作并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该语言的文化。包括提问要求澄清和确认,寻求帮助,学习社会和文化的范式和价值观,以及课外共同学习。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不重视社交策略(O’Malley and Chamot,1990)。但是社交策略却是交际型语言学习的重要策略。

个案研究

1.日记

该研究进行的机构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对象是随机选出的十名二年级的学生。另外,代表学习者英语熟练程度的成绩是英语课的二级成绩。

10名学生受试者每周两次记学习日记,持续一学期。他们用中文写下他们英语课堂的体会和感受,因为用中文可以更充分和准确表达受试者对网络学习的看法及他们采用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他们还被要求描述他们和其他学生的互动,教师的态度和其他的会影响他们课上课下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

2.访谈

研究者对10名受试者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他们对网络语言学习的看法和相应的学习策略选择。

3.10名受试者的背景信息

本研究的10名受试者都以化名出现以确保保密性。下面的表格是关于他们的背景,包括化名,性别,学英语的时间,年龄以及自我评估的英语熟练程度。10个个案代表了三个水平的熟练程度。

4.跨个案研究

这部分基于日记,课堂观察及访谈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受试者表达了对网络教育和信息过剩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网络环境里的语言学习策略。

对课堂和课外网络教育和信息过剩的态度

选出5个案例因为他们代表了3种熟练水平。下表是5个参与者对网络英语学习和信息过剩的看法。参与者的看法是引用于他们的日记和访谈。可以看出,大部分参与者对网络学习是积极的态度。所有受试者都认为在课上和课下的网络学习都存在信息过剩。除了赵和程,其他参与者在网络学习时没有信息焦虑并且他们可以有效地处理好焦虑。

5个参与者对网络英语学习和信息过剩的看法

5.学习策略的选择

从下表可看出,元认知学习策略可以区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因为赵和侯可以通过计划,监控,和自我评估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学习,而其他人从不有意识地定目标或采取策略。高分组的另一个长处是他们对情绪的控制,他们采用情感策略来减少焦虑感并提高学习动机,而低分组通常会逃避或放弃来规避心理问题。社交策略是三个水平的共同弱点,这几个学生从不分享或与别人协作。在网络自主学习方面,有的人不善于运用网络资源,缺乏网络学习技巧。但是高分组更容易排除网络上各种干扰,低分组总是不学习而做别的事。

网络学习的策略选择

结 论

通过定性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环境态度很积极。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观点与元认知策略和网络自主学习分别呈正相关,但是网络学习观点和社会情感策略没有相关性。

2.信息过剩是网络学习环境的普遍现象,但信息焦虑并不普遍。学生对信息过剩的态度与他们的成绩负相关。和低分组比起来,成功的学习者受信息过剩的影响较小。

3.关于成绩和学习策略选择的关系,大学生英语成绩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和网络自主学习分别呈正相关。其中的元认知策略能够预测成功的语言学习。

4.学生并不重视社会情感学习策略,尤其是网络环境的社会学习策略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

参考文献:

[1]Arnold,J.(1999).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enson, P. & Voller, P. (1997).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3]Cohen, A.d.(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第5篇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网络词汇 使用状况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上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整个世界逐渐被网络联系起来。进入21世纪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平台。根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简称《报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6.2%。

在互联网络的特殊环境下,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交际手段相继涌现出来。从最初的论坛,到后来的即时交流工具,再到近来兴起的博客和微博,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际的手段逐渐多样化。新的交际手段的诞生也逐渐开始影响我们的语言生活,由网络技术词语、网络文化词语和网络聊天词语形成的一批网络词语逐渐流行开来。

图 1

《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中,有26%是10至19岁的未成年群体(见图1)。位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基本都是中小学的在校生,他们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比较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考倒”老师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关心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影响。如陈梅(2005)通过对比区分中学生网上网下的语言使用为语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王炎龙、邓倩(2008)通过研究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媒介的行为以及网络语言的认知分析,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进行了探索;刘鹏建(2009)通过调查的方式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机制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桑宁(2010)则调查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不同群体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关网络词汇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不同群体对网络词汇的态度的有关研究还有很多,不过目前对网络如何影响学生网络词汇的学习和使用的研究还很少,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对比研究尚未涉及。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和湖北省黄冈市共六所中小学的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更加客观的数据分析指标和计量方法,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网络词汇的使用状况,对其网络词汇的学习、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二、问卷指标与设计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小学生与中学生,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学生来自于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共涉及10个班级(其中小学4个、初中3个、高中3个),发放问卷共计652份,所有问卷均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最后得到有效试卷638份,回收率97.8%。问卷除包含年级、年龄、性别、上网频率、上网用途等问题外,其余主要内容是为113个网络词语打分。打分分为三级:认识且使用过,计2分;认识但未用过,计1分;从未见过或不知其义,计0分。考察指标与设计方法如下:

(一)习得和使用。

“习得”这个词在语言学界有很多定义,我们这里使用的“习得”与“使用”是相对的,习得是学习理解某一类词汇,使用则是在习得的基础上对这一类词汇的实际应用。“习得”和“使用”的概念通常被用在方言研究中,用来考察一类词汇在群体中的影响情况。我们认为,群体在习得一类词汇时,往往有一个从习得到使用的过程,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极为合适,因为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新颖,这种新颖感也可以理解为陌生感,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的,也不能应用到所有场合中,所以网络词汇中习得和使用的区分比较明显。我们认为,群体使用率较高,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具有活力;如果习得率高但是使用率低,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缺乏实际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为每个词都设置了三个级别,分别是未习得(0分)、习得(1分)和使用(2分)。

“习得”和“使用”可以用来考察一个人使用网络词汇的情况,也可以考察词被使用的情况,这在我们的数据统计中分别是得分矩阵的行和列。

(二)习得使用状况的期望。

一般调查均采用平均值表示整体状态,我们这里采用期望值作为评价参考。我们从动态的视角考察网络词汇在群体中的习得使用情况,认为群体成员遇到的每个网络词语是随机的,我们把调查问卷中的每个词作为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的样本,采用期望值作为我们考察群体成员习得使用网络词汇的指标。由于我们采用0、1、2三个值进行打分,因此平均期望会落在0到2之间。我们认为,平均期望越接近0,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水平越低;平均期望越接近1,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平均期望越接近2,该群体使用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

E(X)=■=■

(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A:X的数据总项数,N0:得分为0的项数,N1:得分为1的项数,N2:得分为2的项数)

(三)习得率和使用率。

我们在分析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情况时,加入习得率和使用率两个指标,用来进一步分析。习得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习得的比率。我们用下面公式表示:ER■(X)=■=■(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X的数据总项数,N■:得分为1的项数,N■:得分为2的项数)。使用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用下面公式表示:R■(X)=■。习得使用率:被习得的词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Rul(X)=■。习得率和使用率分别表明词语在群体中习得和使用的情况,习得使用率可以反映词语在群体的活力,判断群体使用者是否积极使用网络词汇。

第6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魔弹论 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风靡

网络语言最初发展起来是因为文字或字母简单、内容有趣,并且使用方便。如早期的“MM”代表美眉,“伊妹儿”代表E-MAIL,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含义。但“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造就了一批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又反过来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对社会现象的探讨”①。由此产生的流行语,较之早期符号的简单替代,有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新闻学和社会学意义。

1、网络流行语的内涵

网络流行语即在网络上风靡,却又迅速被淡化的语言,是广大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年轻化等特征。这种年轻化不仅是使用群体的年轻,更是时展的体现。尽管网络流行语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来源并影响着现实社会。

2、网络流行语风靡的原因

(1)网络普及,人人能参与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传播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使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人人都当记者,事事都是新闻”②的时代。这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基本原因。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兴起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其时代的投影。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麦克卢汉认为:“每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③

(2)新闻事件的不断出现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表达的欲望日渐强烈,于是他们在各类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颇具影响的社会事件。在这个人人可以参与的网络社会中,在相同的语境下,相似的文化价值观使网民们的意见极易形成共鸣。

(3)网民表达自由

网络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成为 “人人参与的社会”,从中国内地网络普及度来看,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18200万人,2009年达到3.8亿人,19-35岁间的人群占83.1%,高中以上学历占64.7%。④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里,人们思想活跃、追求新奇、渴望交流,在虚拟的空间里尽情发挥,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成为可能。

二、“魔弹论”在网络流行语传播中的体现

1、“魔弹论”

魔弹论又叫靶子论、枪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威力,“认为大众媒介就像射击子弹一样,公众犹如靶子,子弹一旦击中,靶子就应声倒地。”这种理论将受众描述为受其本能驱使、人数庞大、缺乏教养、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人,他们“孤寂无援,彼此隔离,难以沟通,除了有限的社会规章、法制、契约外,严重依赖大众传媒跟社会发生关系”。⑤

因为“魔弹论”本身的理论缺陷,很多传播学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魔弹论夸大了媒体的力量,忽略了客观因素,并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一边是全能的传媒在传播,另一方是无力的大众在接受,靶子迟早要倒在魔弹下。学者们还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众煤介对选民的态度并未产生左右局面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有力地驳斥了魔弹论,结论是大众远不是无能为力的“牺牲品”,他们“相当主动, 善于选择,想要操纵信息而不愿受信息摆布。他们会抗拒说服信息, 而且总是固执地想反过来影响说服者。”⑥

2、网络语言中“魔弹论”的体现

(1)从传播者看

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中,传播者是广大网民。我国网民的年龄集中在19-35岁,他们从一些在社会上反响比较大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中找到灵感,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表意见,发泄情绪(包括不满,思考和愤慨的情绪),在无形中给了接受者压力,同时也给了社会压力,给了媒体压力。传播者利用其本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创作力和号召力,将传播内容铸成“魔弹”,发射出去。

(2)从受传者看

网络语言的传播并没有刻意设定传播对象,但因为网络的使用群体集中在19-35岁之间,年轻人更具活力,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也有精力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物传递出去,所以传播速度快,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各媒体受网络影响,网络语言也流行到了媒体上。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中,被“魔弹”击中的不仅是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媒体本身也在无形中成为被射击的“靶子”。

(3)从传播内容看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个讲究时代个性的社会⑦,因此信息要想得到广泛传播一定是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新颖有个性、方便传播、容易记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受众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击中”更多的目标,广泛并迅速流行起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网络流行语具有这些特性。

三、“魔弹”产生的效应

1、正面效应

首先是加快了新闻的传播。网络流行语都是来源于一些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现象,由于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诙谐,通过大众媒体的不断介入而扩大传播范围,与互联网共同发力,使其很快就被大众所熟知。而对词语来源的好奇会促使受众去了解新闻事件本身,从而形成大众舆论,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舆论的合力。加之这些语言通常不仅仅只指某一个具体事件,而是某些社会现象的缩影,具有更为宽泛的新闻学意义。“网络流行语在大范围中得以流行,还体现了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以及舆论监督空间的提升”⑧。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受众生活中的压力。

类似“打酱油”“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等都是来源于复杂或者重大的新闻事件,体现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网络语言本身有简洁、幽默、活泼、隐喻等特征,它往往暗示着社会发展的动向,虽不及传统媒介那般严谨,不能完整地将整个新闻事件表述出来,但它同样肩负着记载事实的角色,“是社会新闻的浓缩记忆。”⑨人们在平时的使用中,这些浓缩的诙谐字眼,提高了传播效率。

2、负面效应

虽然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能引起人们共鸣,创作者会有成就感、认同感和喜悦感,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但现实与虚拟的角色异化,使个体自我认识模糊不清,甚至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愿面对现实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这些极度浓缩的网络语言,所以语境的不同也极易使语言交流产生障碍。而不同的年龄层次,例如“70后”“80后”“90后”关注的内容不同,接触的信息有差异,也容易造成失效传播。同时,网络语言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中,新潮的网络词汇屡见不鲜,让教师、家长颇为头疼。

更为严重的是随之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危害着人们的生活。比如“人肉搜索”,引发网民对当事人的集体施虐, “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猫”等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网络暴力现象。

综上所述,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魔弹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网民便是传播者,也是子弹的射击者,而那些反映社会情绪的语言就是子弹本身,中弹者除了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等,还有媒体自身。网络语言是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来源于社会又影响着社会。网络流行语体现出来的嘲讽、挑衅等“批判”色彩也是一种非正统、反常规的表达方式,但却能大范围流行开来,也表明现代社会的宽容度大有提升,言论自由度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①高阳,《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北京文艺网,2009

②赵金、叶匡政、张修智、曹轶宁,《网络之上看下看》[J].《青年记者》,2009(7)

③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2):201

④胡翼青,《对“魔弹论”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8)

⑤胡翼青、何乔,《传播与城市的想象》[J].《当代传播》,2010(5)

⑥乔新生,《网络流行语爬上了人们的身体》[J].《长江商报》,2009(6)

⑦李培林,《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媒体受众观与受众读图心理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6)

⑧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8

⑨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69

第7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网络语言教学环境 案例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要求他们做的任何事情。学习者通过执行任务参与了信息检索、信息交换、意义协商和思想表达等等的建构活动,使得学习者个体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交际互动活动能够更好地掌握该种语言。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最先进行任务型第二语言实践的是珀拉胡(Prabhu),他于1983年提出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紧接着,坎德林(1987)、纽南(1989,2004)、朗(1989)、斯坎翰(1998)等其他的语言教学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研究,赋予其新的内涵(转引自魏永红,2004:1)。

(一)任务的几个定义。

关于任务的定义有几个代表性的看法。纽南认为任务是一项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生成、互动的课堂作业。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此作业具有完整性,作为一项独立的交际行为自成一体。布瑞恩认为任务是指任何有组织的语言学习努力,具有特定的目标、合适的内容、特殊的工作程序,对任务承担者来说有一系列的结果。理查兹认为任务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任务的不同方面会影响其在语言教学中的使用,这些方面包括:目标、步骤、顺序、进度、结果、学习策略、评估、参与情况、资源、语言。埃丽斯(2001)认为任务是要求学生实用处理语言的一个工作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一种成果来评估那些正确或恰当的提议是否已被传达。同其他的语言活动一样,一项任务可能包含产出或接受,口头或书面各项技能,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转引自魏永红,2004:22-23)。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征、原则和实施步骤。

根据纽南的理论,任务型教学的特征如下:强调通过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和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转引自魏永红,2004:28)。

纽南(2004)还就实施任务型教学提出了七项原则。(1)扶持平台系统(scaffolding):在任务开始之初,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教材应事先为学生提供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内容。(2)任务依赖性(task dependency):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新的教学任务应该是基于或产生于本堂课内刚刚教过的任务。(3)语言知识的重复性(recycling):任务型语言教学应使学生可以不断地重复各种语言知识,使学习机会最大化。(4)主动的学习(active learning):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5)融合新旧知识(integrating):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教会学生如何理清语言形式、交际功能和语义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6)复制性学习到创造性语言应用(reproduction to creation):任务型语言教学应鼓励学生从机械的语言复制过渡到创造性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7)反思(reflection):任务型语言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反思其所学内容的机会。

埃丽斯(2003)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实施步骤由三个阶段组成。(1)预备任务阶段:本阶段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帮助学生了解任务的要求。教师可以提供范例或给学生讨论计划如何执行任务。(2)正式任务阶段:学生执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完成任务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相互协作,准备最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成果。小组活动是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学生们可以合作学习,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3)后期任务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进行汇报陈述,教师应加以点评,促进学生反思,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的新内容(转引自黄建滨,王海啸,2008:66-68)。

二、网络语言教学环境的优势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们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网络环境对语言教学的潜在帮助时,我们就已经身在其中了。随着网络环境而来的网络语言教学环境产生了许多对教学有益的变化。第一,网络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途径;第二,网络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为英语提供了大量真实、自然、鲜活的语言材料,为EFL提供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第三,就文化意识的培养而言,网络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丰富的文化信息,各国间的文化差异;第四,网络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从事创造性工作和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成果提交到网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第五,网络环境还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机会,因为在网络环境中检索资料,浏览、评估和筛选相关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逻辑处理能力;第六,网络环境中有许多针对性的语言练习材料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们各自的困难,各项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学习活动和资源可以方便学生们各取所需,也方便教师因材施教。

那么尝试把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环境和任务型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型教学该如何操作实施呢,又会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呢?

三、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的一次案例分析

以笔者使用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全新版“College English”第四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求职面试。

教师在正式开展该课课文的学习之前先把学生分组进行了讨论,讨论主题是: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由于学生们非常关心毕业后的就业话题,所以现场讨论激烈,最后每组把讨论出来的书面的注意事项当众宣读。点评讨论结果后教师展示了在某网站下载的一家外企的面试问题,全班学习后教师布置了一项必须利用网络才能完成的任务:每个小组在课后上网查找有关的面试技巧、面试官常问的问题、面试大忌等的相关信息,然后做成幻灯片课件在班级展示,并发送到事先该班在雅虎网站上注册的班级电子邮箱供大家参观点评,教师对师生反响较好的课件将在下次课堂邀请该组的发言人自己边放映边陈述。

这项任务首先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对语言学习的辅助作用,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搜索、阅读并筛选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与自己的生活高度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网络联系教师征求修改意见,也能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接受同伴(peers)的评价。

再者,对照纽南关于实施任务型教学的七大原则可以发现该任务设计也基本符合了纽南的要求:

(1)扶持平台系统:在任务开始之初,任务型语言教学事先为学生提供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有关面试的具体的信息,教师提供的某外企的面试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具体会被问到的问题有很清晰的了解。

(2)任务依赖性:此次任务完全是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

(3)语言知识的重复性:这次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相关面试的知识从而增加相关内容的文字阅读量,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筛选中重复学习关于面试的常用词汇和增加生活常识知识。

(4)主动的学习:由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搜索、阅读、筛选、编辑、练习陈述,都是必须由学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

(5)融合新旧知识: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利用课堂观摩教师课件时学习到的知识和教师的陈述方法,该任务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新旧知识。

(6)复制性学习到创造性语言应用:在任务执行时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过程。从最初简单地复制网页的内容到自己创造性地增加图片、动画及解说词等辅助手段。

(7)反思(reflection):任务的成果将集中放到班级电子邮箱内展示并供大家自由点评和学习,在观看其他组的作品和对比自己的作品时,学生会进行一定的反思,促进语言的习得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任务布置后的一周时间内,笔者陆陆续续在班级电子邮箱收到学生通过E-mail提交的作业和对其他小组作业的评价意见。学生们在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的这次探索证明是一次富有收获的旅程。有一个小组在图文并茂的幻灯展示结束时很规范地列出自己的参考书目和网络资源,于是后来递交的小组作业都在观摩此组的作业后改进了自己的格式,同时也相互交流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也有的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不同意见,通过邮件向教师求助,寻求解决的方法。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总结这次学习经历,提高自己在网络语言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平时不敢在大家面前开口的学生,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无威胁”的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有些可以逐步改变自己沉默的习惯,最终跃跃欲试地走上讲台,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结语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发现网络环境给任务型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和手段。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当充分利用已经日益全球化的资源,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学习的自主化、活动的合作化。但在网络环境中设计教学任务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自身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和谐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有效地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积极参与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活动,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总量和频率,最终实现教育的大目标――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认知语言学 隐喻 “雷” 翻译

1.引言

近年来“雷×”之类的表达在网络上十分流行,成为年轻人口中的一个时髦词汇。打开网络,新闻报刊随处可见与“雷”相关的表达。比如,雷到、雷文、雷事、雷图、雷喷、雷人、雷人前线,雷人情感,雷人文学,雷人历史,雷人百科,雷人娱乐,雷人图片,雷人视频,雷人论坛、雷人公告、雷人明星、雷人美女、雷人笑话、雷人视频、雷人语录、雷人广告、雷人台词等都毫不掩饰地对精英文化的挑战,随后“雷×”之类的表达现象又意外地登上了CCTV新闻联播,这是官方首次对民间现象表述自己的意见,至此正式进入全民时代。“山寨”“雷”“打酱油”“”等并列词顺理成章地为2008年十大网络词汇。2008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专门报道,《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也就这些网络词汇及其相关问题在网上作过一个联合调查,这些都说明网络词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英译这些网络词汇也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本文将从认知语言角度来探索分析“雷×”的隐喻意义并讨论其英译问题。

2.“雷”字的起源

“雷”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①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②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③大声的呵斥;④姓。然而,在进入网络之后,“雷”字从汉语字典中的名词意义到在网络中获得了新意,表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令人惊讶的事物,或某种不喜欢的东西,感觉好像“被雷击中”一样受到惊吓,不舒服。本文网络词“雷”字的起源是从“擂倒”到“雷到”。“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带的词汇、浙江东北部地区,发音leidao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讶异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等的意思,由于打字习惯故而出现“雷到”这样的词汇,“雷到”其实当地本意是“瘫倒”、“翻倒”之意,语境用也比较广泛。汉语方言词“擂倒”,原义倒下,后被网络语言借用,因音形义的关联衍生出网络词语“雷”。近来,网络词语“雷”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并迅速扩散到人们日常用语中,“雷文”、“雷事”、“雷人”等大量雷族新词也随之出现。它们一般指被荒诞的事实所震惊,如同在毫无准备情况下遭受雷击一样。这个时髦的网络词“雷”不再局限于表层含义,而可以引申为“令人惊讶的,吓人的,出乎人意料的”,这样的话用shocking,surprising,frightening,incredible是否更贴切?

3.从语境角度中解读网络词“雷”的隐喻意义

莱考夫(Lakoff)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从隐喻的源域(本体)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投射到用以把握目标域(喻体)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二者映射关系。受话人依据此映射关系进行概念的空间投射和映射,由显性信息推导出隐含信息。

在实际的网络语言运用中,“雷”字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网络语言中“雷”的活用现象无法用传统语言学中对词的分类方法来界定它的词类,如:“他真雷人”,首先,它不属于名词,假设它是名词,那么就是表达其本义,即“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很显然这解释不通。如果是动词,那么就表示“折磨,吓等”意义,这样就说得通,因为我推断出此句的完整意义:“你(的话语或行为)让我很吃惊很意外,很难以一种平常心态来接受”,此时雷字的意义一般用来表达对交际对方的话语感到吃惊、惊恐、无奈、佩服、震惊等。类似新事物新概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现有词的意义进行隐喻性延伸,用有限的词表达出更多、更新的含义。

4.“雷”意义分类及其翻译

隐喻意义的理解建立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和社会知识构架的基础上。语境意义比规约化的词典意义更加复杂、更难理解,它涉及作者的态度和背景知识,它的隐含意义丰富。语境中的隐喻意义,是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具有无穷尽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给译者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难。根据赖彦(2008)研究,汉语翻译成英语的外来词汇的方式总共有六种:(1)纯音译,如gene(基因),heroin(海洛因),cartoon(卡通),model(模特儿)等;(2)谐意音译,如Benz(奔驰),mini(迷你),coca cola(可口可乐)等;(3)半音半意译,如:internet(因特网),hula hoop(呼啦圈),miniskirt(迷你裙)、Downing Street(唐宁街)等;(4)仿译,是指将英语外来词的内部成分与对应的翻译过来的一种借用方式,如hot dog(热狗),head-hunter(猎头),broad band(宽带)等;(5)意译。比如summit(峰会),hot line(热线),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等;(6)语码转换,即语篇中出现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比如,生活中我们常会提到的MP3,DVD,BBC之类的英语词汇。根据Google在互联网上搜索对“雷”字的翻译为“thunder,mine”等。笔者通过在新朗文词典中查找,“thunder”作为名词的基本含义是“the loud explosive noise that follows a flash of lightning”即雷声和雷;作为动词的基本含义是“to produce thunder; to produce loud deep sounds etc.”。我又通过21世纪大英汉词典翻译,发现“thunder”有以下六种意义①雷,雷声,雷鸣②轰隆声;雷鸣般声响③怒喝,怒吼;威吓,威胁④巨大的力量;暴力⑤[用以加强语气]究竟,到底⑥[古语]雷电;霹雳[亦作thunderation]若是网络词“雷”采取这种直译的方法,根本不符合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且发现大多数带雷字的词组翻译都是直接采用的拼音。依照上面的分类,我认为“雷”最合适的翻译应采取(5)中意译的翻译方法。

(1)表示“被……所震惊、吓住”的意思。

“雷”在古汉语词典中作为名词是一种自然现象,传说中被雷击中就像是触电一般,所以让人很恐惧、很受惊。那么在此可以译为shocking,surprising,frightening,incredible等,我们就拿shock来详解。根据新朗文词典,shock作为名词的基本含义有四种:1.“(the state or feeling caused by) a sudden,unexpected,and usu.Very unpleasant event or situation that severely upsets the mind and feelings”即震惊,震骇;令人震惊的事件或状况。2.“(a)violent force from a hard blow,crash,explosion,etc.”即(重击、碰撞、爆炸等引起的)震动。3.“an electric shock”即电击,触电。4.“med the weakened state of the body with reduced activity of the heart,lungs,etc.,esp.following damage to the body”即休克。我在通过Google在互联网上对“shock”进行搜索,发现绝大多数“shock”归属于震惊这一义项。例如:①我被雷住了!(I am shocked.) ②你的话真雷人!(Your words are shocking!)

(2)“……事情很荒谬、不符合常规很离奇”的意思。

比如说最近的“雷人”一词风行是从新版《红楼梦》定妆开始的,因造型离奇而让人觉得很荒谬等。从此网络只要出现很离奇很荒谬的东西就灌以“雷人”之名。那么此时的雷人英译为“ridiculous, striking”等。例如:③很显然,对物质的变态追求是这些雷人的社会现象的根本诱因。英译: Obviously, the abnormal pursuit to material benefi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ridiculous phenomena. ④最雷人的是价值10元的豪华套餐,竟然有专业陪聊的服务项目。英译:The most striking item is a luxury pack, which costs RMB10 and provides a chatting service.

(3)“恶搞”的意思。

在“雷”的隐喻意义中,还有一种是可以与 “戏谑”“调侃”和“恶搞”相联系的,如雷人诺贝尔奖等,这是网友们在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中,揣度出来的一帮“滑稽的”年度公众人物。不妨将此语境下的“雷人”译作“spoof ”。例如: ⑤雷人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奖者:周正龙。英译: Spoof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biology: Zhou Zhenglong。可见, “雷”之所以能如此快地在网络中广为流传, 绝非因为只是thunder 的一个简单的目的语对应词汇。所以从“雷”的语义发展过程,我认为shocking,surprising, frightening,incredible,ridiculous,striking,spoof是更贴切的表达方式。

5.结语

语言的发展变化与语言的使用环境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的最终结果应该是语言使用者与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语境赋予词语不同于其概念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隐喻意义,致使词语偏离了其原有的词典意义,翻译时要结合其隐喻的特点,对隐喻的意义作出正确推断,选择恰当的目标语词语译入。不管网络语言呈现出如何奇特与反叛,并为传统语言所难以容忍,但它作语言变体的本质仍然不变, 其表达方式的变异也具有明显认知动因。当然,本文对网络词“雷”的探索翻译也只是片面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解析,只是一些尝试性讨论,存在着明显不足。所以有关网络词汇如“雷”字的翻译还应从更多语言专家的支持下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曹炜.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18.

[2]王芳,隐喻的认知观[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网络用语 传播 价值

一、网络用语概述

网络用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俞香顺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第二类是网络术语,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室、讨论版中所采用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第三类。①本文在此定义基础上,对狭义概念的网络用语进行探讨。

网络用语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民可以自由创新并相互传播,这就为网络用语产生并迅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根据CNNIC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年受众是现代网民的主要群体。他们是在网络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思维活跃,极具个性。网络对于他们而言,是堪比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然而现实中的交流方式并不能满足青年网民对于网络交流个性化、娱乐性的需求。网络用语应运而生,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和愿望。

近几年,网络用语一直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现如今,网络仍在不断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预见,作为网络交流时尚表达的语言符号,网络用语仍将大量出现,其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这个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二、网络用语的传播学特征

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显现出了明显的特征。以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加以剖析。

1、从传播内容来看,网络用语具有语意传达的丰富性和自身传播的高效性

网络用语简洁生动,力求通过最少的言辞来表达丰富的含义;它还形象幽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或批判心理,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喜爱。例如,“囧”因其酷似人脸表情在互联网上受到网民的喜爱,进而被赋予“郁闷、无奈、尴尬”等多重含义。21世纪,网络步入web2.0时代,各大社交网络、贴吧、微博等交互平台不断崛起,为网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得益于此,网络用语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传播。以“打酱油”为例,一位被采访者的一句“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被大量网民借用,广泛用于各个网络交流平台,导致“打酱油”一词迅速红遍网络,成为了2008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其传播的高效性可见一斑。

2、从传播受众来看,网络用语具有符号识别和语义认知的高度统一性

由于网民们的约定俗成以及同类聚集的特性,使得他们在网络用语的使用上具有选择性。换句话说,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会使用特定的网络用语。例如,“BT”是一种P2P(点对点)共享软件Bit Torrent的缩写,又有“变态”和“扁他”等含义。但是在网络交流中,在谈论网络下载时提及的“BT下载”就只是指点对点下载,闲聊中的“他是个BT”的意思就是他是个变态,就如汉字中的多音字一样,并不会引起歧义,这也正是其能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的关键所在。

3、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用语具有数量增长和更新换代的快速性

首先,庞大的网民数量和青年群体勇于创新、标新立异的个性为网络用语的增长提供了源头活水。其次,众多即时通讯软件、SNS社交网络、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微博的迅猛发展为网络用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今的网络用语大多依托社会事件,伴随新闻话题传播。②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大量事件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与之相应的网络用语也会逐渐隐退,导致更新换代。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决定了网络用语的增长和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三、网络用语的传播学价值

网络用语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字符号,还活跃了网民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新闻事件的传播。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其传播学价值:

1、网络用语是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有效编码,它对复杂信息进行浓缩概括,提高了传播效率。③

网络用语从内容形式上看基本都具有简化这一共同特性。不管是谐音、象形等形式的网络用语对原有词汇的替代,还是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概括,都体现出对源事物的简化。这就如同计算机上的文件打包一样,虽然传递的形式是经过简化的,但是自传播者到受众所表达的信息却丝毫无损。编码和解码过程分别在传播者和受众脑中完成,极大的提升了传播效率。

2、网络用语不仅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还延长了新闻事件的时效。④

一个复杂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被浓缩概括、或被简化抽离成一句简短的语句甚至词语,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大降低,从而有利于其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若是事件本身,由于其包含信息量较大,能满足其容量的传播载体就有限(比如一条微博的内容限定在140字以内);根据对上海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发现,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娱乐和交友,⑤所以对于复杂的事件,大部分人并无兴趣去详细了解。而事件依托型网络用语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播载体容量的限制,还能满足受众的探索心理,促使其对网络用语背后隐藏的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并且,网络用语具有延伸性,它可以将其表达的含义扩展成一种现象,使其传播经久不衰。“我反正信了”不仅代表了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这一事件,还是不负责任这一现象的代名词,它被网民大量使用,使得动车事故风波久久未能平息。

3、网络用语的发展促进了新老媒体的交流融合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能力有限,报道制作流程复杂,并且传播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逊于传统媒体,但却是很多事件的新闻源,⑥很多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也经常使用网络用语。两者优劣互补,共同促进传播事业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来看待,网络用语的正面价值值得肯定,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使得人们在接收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辨明真伪,因此难以认清事件的本质,从而导致人云亦云。随着传播人数的增多,影响力扩大,最终形成沉默的螺旋,极有可能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发生。这无疑会对网络的和谐发展甚至人民的生活安定造成严重破坏。为此,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对网络语言进行监管和引导。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网民注重提升自身素质,能够严谨负责的发表和传播言论。

结语

网络用语的兴起,并不完全只是因为人们的消遣娱乐,其影响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它可以比日常用语和书面语言更灵活有效、更直接便捷的表达感情、传递情绪。无论哪一种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糟粕,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传承,留传下来的必定是其精华。笔者认为,应辩证地的看待网络用语,既顺应潮流,又因势利导,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223),华东理工大学文科培育基金研究项目(批准号:wz102200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7

②林筠涵,《从网民心理看网络用语的分类与认知心理机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③徐瑞,《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

④⑥李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价值》[J].《青年记者》,2009(24)

⑤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中国广告》,2011(12)

⑦俞秋萍,《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