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子金融专业

时间:2023-07-04 16:27:02

导语:在电子金融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子金融专业

第1篇

关键词:电子金融产业 结构优化 产业组织理论

电子金融产业的前后产业联系

电子金融产业有着复杂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前向联系金融业,与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金融制度相联系;后向联系it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比如说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媒资讯、生物特征识别等相联。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电子金融,有利于电子金融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我国现有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中央实行大部制,就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使产业间关联度迅速提高,传统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思路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相互关联的职能部门必须整合。同样,确立电子金融的主导地位需要政策整合、政府部门职能整合、产业相关资源的整合。电子金融产业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资金、技术、扶持政策、法律、人才、教育形成横向配套,纵向的it产业、金融产业、传媒产业、其它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样电子金融产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够发挥出来。

电子金融具有复杂的前后产业联系,是战略性行业,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为电子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机遇。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要意之一就是要主动,通过计划与市场手段结合的办法来加速电子金融创新的速度、质量、规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战略利益。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133229.COm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明了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优化的方向。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电子金融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数、技术能力、潜力挖掘等方面。我国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以,我国金融软件升级需要不断推倒重来,这种方式使大量的人才集中于终端开发,缺少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电子金融下游产业(金融业)内部人控制,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国际化乏力,衍生业务开展少,金融产业化发展不足。电子金融产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电子金融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金融it工作的人员来说,并不难。但是,由于it治理结构原因,我国金融业没有cio机制,在决策层缺少电子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电子金融没有相应的地位,发展起来束手束脚。电子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it技术分工、金融it产业链优化、金融it前沿分析等等重要工作没有相应人去做。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金融it安全所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依赖国外,金融it的主要利润也由外资企业获得。所以,电子金融高级化非常必要。建立电子金融品牌,研发、推动、总结相应电子金融标准,研发高端电子金融技术,提高电子金融监管能力,是未来努力方向。

(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纯市场机制。这种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电子金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产业结构成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为公平竞争,政府在多数时期内不对产业结构的成长施加任何直接影响:有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基础,产业结构的成长侧重于依赖结构内部的自均衡、自调节过程。外部的政策力量的作用是间接性的,是一整套以价格、税收、利率等为主体的市场参数体系。产业结构政策大部分侧重在需求方面。

市场垄断性模式。我国电子金融市场基础薄弱,表现为:市场主体规模偏小,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创新的能力弱;市场环境不好,如中介机构功能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产权保护不力,等等,导致企业单从市场竞争难以获得充足的成长资源,企业必须寻求市场之外的力量,以便生存和发展;政策环境不够理想,要实现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使产业成长摆脱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短缺的束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政府扶持企业成长,同时又要给产业以创新求生存的压力,大棒和胡萝卜相结合。

计划模式。通过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和国家直接配置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手段,带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国家出面弥补电子金融产业的薄弱点,消除瓶颈,以使产业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目前,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都有相应资源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电子金融创新。目前,我国依托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手段,已经实现了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市场关系和产业组织环境。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企业行为、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具有两个相反的研究发展方向,一是微观;二是宏观。微观经济主要侧重个体(企业和消费者)经济行为及其经济性问题的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侧重宏观经济要素(包括供给、需求、价格、利率等)与整体经济发展(就业和收入)关系问题的研究。而产业组织理论则以产业组织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性、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根据传统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制度的基础涉及两个基本范畴,产权和公平竞争。产权多样化,并且以私有主导,有利于解决企业间竞争的根本动力。西方传统经济学特别肯定竞争、否定垄断,垄断与竞争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而对垄断与竞争的研究又细分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方面。对市场结构的研究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成本(费用)、垂直结合等,对市场行为的研究有价格策略、广告和销售、研究开发、合并等,对市场绩效的研究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等。

根据垄断与竞争关系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方面关系的不同,西方先后有五个流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影响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与市场绩效(p),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而市场结构又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对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包括反托拉斯、贸易管制、公共事业管制等,对需求的研究包括可替代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等,对供给的研究包括供给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工会组织制度等。

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处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需要进行产业管制。因此,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学派。斯蒂格勒因对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而荣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研究认为,从短期看,市场的垄断势力和不完全竞争会影响市场绩效,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果不存在政府进入管制,市场高度集中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从而打破原来的垄断。因此,从长期看,竞争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是能够实现。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进出市场的唯一壁垒是沉没成本。在沉没成本为零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中,哪怕完全垄断也是有效率的,因为企业必须选择超额利润率为零的价格。提高市场绩效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降低沉没成本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制度应该得到鼓励,同时,避免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新产业组织经济学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并建立了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对于分析市场参与双方出于利益动机而采取的应对行为十分有效,对于行政权垄断主体(政府)、经济垄断权主体(垄断企业)、人力垄断主体(工会)、思想垄断主体(传媒)、技术垄断主体(专利等)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运用于政策效果的预测和政策失效的诊断。

后scp流派,即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研究企业与市场,打破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从垄断角度研究市场的思维模式。新制度经济学从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我国的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呈现出特殊性。我国电子金融行业自2003年以来获得了爆炸式增长。我国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电子金融的供给如何改善呢?这就要考虑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规模企业少,除非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it部门。我国的金融it公司无法达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金融研发、维护、数据中心各千人规模的程度,独立金融it厂商质量和数量不足。我国的金融it公司大量的人力消耗在产品销售和维护方面,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少。金融it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胜任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金融it公司关门倒闭。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培育了一批金融it公司,如恒生电子、信雅达、金证股份、华胜天成、浪潮软件、中国软件、东软集团等,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对于行业垄断来说,外资企业垄断了高端市场,根据绩效原则和高科技it企业规模优势的实际,培植国内的规模企业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才是上策。人为限制国外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原因导致的垄断,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绩效提高并不利。企业集团、网络型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是解决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问题的解决办法。

结论

充分认识电子金融产业的重要地位。电子交易是使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参与主体增多,交易规模扩大,投机性增强。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风险性、创新性要比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更加优越。发展电子金融,降低手续费、佣金等成本,创新期货、期权、股票等金融产品是金融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2篇

紧跟潮流――全新聚焦“电子金融安全”

亚洲电子金融及信息安全高层论坛暨亚洲CeBIT电子金融及安全主题展,将汇聚近400名国内金融机构领导、172家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全国主要地区银监局、银行科技部门的主管领导以及金融科技和信息安全领域专家等。届时,行业专家将就电子银行市场及形势分析、下一代电子银行的模型和创新战略、当前电子金融的安全威胁及防御等行业热点问题权威报告。

除了专区展示,主题为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及安全保障的亚洲电子金融及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也将在展会期间举办,探讨扩大电子金融用户覆盖率和效益、打造安全保障体系等题目,届时更将有花旗银行、Marstcard、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等一系列的有关金融安全的市场、战略和模型重要报告。

联手工业――服务企业及制造业信息化

企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展区和“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创新论坛”为长,珠三角成长型企业信息化量身定制,全面推动信息化进程。这不仅帮助制造业企业,还帮助所有对信息化有需求的企业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上海软众信息、韩国USBC商务支持中心、羚科数码、哈萨克斯坦NAT软件公司、美国英网软件、澳大利亚软件团,德国TECON公司等世界各地的软件公司都将出席此次企业及制造业信息化主题展区和创新论坛。

主办方表示,这次展会主要营造一个大的交流平台,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战略目标规划、设计制造一体化、工厂可视化、信息集成等新的共性问题。

GPS车载导航

随着电子地图和3G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全球定位系统GPS将会直接内置于大部分的手机、PDA、个人电脑和汽车。GPS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GPS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智能手机市场迅速普及,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设备大量需求,2007年GPS市场总产值比2006年增长65%以上,产业逐步形成。中国GPS市场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GPS展区亚洲CeBIT将由瑞图万方、Route 66、东方联星、百丰电子等企业向观众展示GPS车载导航、GPS手机导航、GPS蓝牙、GPS芯片、GPS地图软件、GPS配件等。为国内外GPS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一个了解产业内最新信息和国际发展趋势的商务谈判和技术交流的理想平台。

现场演示――机器人展区汇聚国内最前沿技术

机器人技术推介与体验会亚洲CeBIT将精彩展示机器人在教育、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应用。在机器人展区,观众们将看到应用于教育、科普展示等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全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轮椅和平台智能语音机器人。高级类人双足步行机器人无疑将成为全场的“明星”。它能够稳定独立地双足行走、俯卧站立、鲤鱼打挺、做俯卧撑、站立踢球射门、招手、拥抱,还可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跳舞。而未来军事高科技领域之一的微小型武器系统将满足军事侦察、反恐防暴、无人探测等领域的潜在应用需求。届时现场还将展示仿生机器鱼工程演示样机(SPC-11),模块化履带式侦察机器人(MTRR)、球型机器人、扑翼式微型飞行器和模块化蛇形机器人。

在同期举办的中国机器人技术推荐与体验会上,分别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汉库等行内科研和应用单位都会把各自的最新成果缤纷呈现。

高手云集――现场争夺中国第一超频狂人

超频是人为地使集成电路以超过额定工作范围的频率运行。除了CPU以外,内存芯片、显卡芯片、硬盘芯片、主板芯片等等都可以超频使用。超频不仅仅是一种获得提升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成为大众玩家竞相为之的时尚行动。

全新合作――阿里巴巴线上交易平台

第3篇

[关键词] 金融电子化信息电子商务

金融电子化,就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各项金融活动。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不断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其背后则是金融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韩农和麦道威的“技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在当代,金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谁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谁能向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企业追求发展的根本手段。他们利用电子化进步的便利,在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下,积极推出新的金融业务,在竞争中谋取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电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蕴含着极大的、新的潜在金融风险。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网上金融业务的整体化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比,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金融事业的要求相比,与对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的要求相比,我国金融电子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总体规划和标准的约束

我国金融电子化是在一无规划、二无标准的情况下起步的。由于缺乏对大规模事务处理系统开发的经验,在系统建设中标准化意识不强,开发的各类业务系统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信息格式标准,即便是同一银行系统内的各业务系统也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已有的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建设在一开始就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分阶段、分系统逐步开发和实现。

2.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整体效能差

我国金融电子化当前主要用于对客户柜台业务的分散处理。因此,系统规模小,且主要停留在事务处理阶段,而缺乏对金融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对银行经营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利用,无法支持银行管理和决策职能,银行的管理和决策仍然以传统的经验为依据,使系统的整体效能差。

3.金融信息通信网络的规模小、水平低、安全性差

我国各金融机构虽然都建立了规模不同、采用各种通信方式的城市和全国通信网络,但除了人民银行的卫星通信网络初具规模、通信支持服务较具综合性以外,其他各银行的网络规模都较小,基本上都是采用专线,没有网管中心的专用事务处理信息传输网,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要求。同时,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力,许多系统是在十分脆弱的环境下工作,阻碍了我国金融信息系统向深层次发展。

4.缺乏复合型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渗透,金融电子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利用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设计、开发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开拓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现有的金融科技人才从数量上看严重不足,从知识结构上看都无法胜任新的应用。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具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知识,又熟悉银行业务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在银行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成为我国银行电子化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我国电子金融发展的对策分析

迈入21世纪,金融电子化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开拓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为建立先进、高效的、全天候的金融业务、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的金融电子化系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金融电子化的规划和管理,完善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总体框架

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借鉴发达国家支付系统建设的经验,根据几年来我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实施的经验,对现行金融电子化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和完善,以建立我国新的金融电子化体系。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由中央银行提出基本的网络互连要求,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银行经营、管理和决策及风险防范等的实际需要,尽快制定我国金融系统的网络互连接口标准、银行业务信息传输格式标准、与银行卡工程相关的业务和卡片技术标准、与中央银行执行货政策相关的信息采集标准、中央银行进行监管的业务需要标准、商业银行开展网上业务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标准和计算机审计标准;然后,由各家银行自行决定自己系统的建设方案、建设原则、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选型等;最后,由中央银行负责协调好各银行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由支付事务处理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决策支持系统三个层次的互相联系的全国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系统。

2.改变现行软件开发方式

目前,我国银行现行软件多数是由银行内部的电子化部门(计算中心)自行开发的,这对于大型的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有一定的局限性。金融电子化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则应由主要以进行系统开发为主,变为主要从事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电子化的管理和系统维护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进展和发展规划,使电子化部门成为信息时代银行的重要战略部门。而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建设策略则采取由银行的业务部门和科技部门共同合作,由银行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而系统的建设则外包给专业的软件公司来承担,鼓励更多的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参加到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中来。这样,才能开发出更符合国际标准的、更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3.加强金融监管,尽快制定电子金融法制

电子商务时代,电子金融是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国际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关系到国内和国际。因此,金融行业在不断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不断对业务实施电子化和网络化改造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金融监管方面的研究、更要全面了解金融监管所面临的新挑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促进这些新型业务的健康发展,为各行参与电子商务、开拓业务、公平竞争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一个透明的、和谐的金融法律是使电子金融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4.积极促进金融企业的重组、兼并,加强与外资银行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装备计算机系统耗资巨大,只有大银行才有能力装备,小银行只有联合起来或依附于大银行,金融企业的兼并重组,集银行、投资、保险于一身,成为金融界的超级服务商,一方面能削减分支机构,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增加高技术投资的规模效益,能得到优越互补的效果,增强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另外,我们和外资银行在很多方面各有所长,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外资银行之间也存在着更激烈的竞争,为了在中国全面开放零售银行业务的过程中抢得先机,许多外资银行也渴望在现阶段就与国内银行开展有关方面的合作。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一条件,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如成立合资经营机构,建立相互关系等,在合作中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和营销手段,健全机制,以达到快速发展壮大的目的。

5.加快培养与引进优秀的金融科技与管理人才

金融电子化的实现依赖于优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具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知识,又熟悉银行业务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我国应该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或引进优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在银行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成为我国银行电子化事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苏惠香:试论我国电子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 2001年第10期

[2]陈静刘永春:网上银行技术风险及其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贺朝晖: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J].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4]常春:金融电子化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1期

[5]陈征宇:论金融电子化战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第4篇

[关键词] 债权 电子债权 指名债权 B2B

一、电子债权的开发背景

1.企业间结算手段电子化的要求

(1)政策的要求

B2B指的是Business to Business,as in businesses doing business with other businesses,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作为一种快速的交易平台,它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垂直B2B模式。它主要是面向制造业或面向商业。另一种模式是水平B2B。它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电子债权应用范围内的B2B可以是以上两种形式。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算是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的。在传统的结算方式下,它可以票据的方式进行,此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体现为票据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交易形式被无纸化,常常具有跨地域性,如果仍然以传统的结算方式进行,必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浪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结算相对传统的纸面化结算方式而言,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是它潜在的危险性更大,更不易被发现。所以,电子债权是为了B2B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电子结算手段而开发的。

(2)社会的要求

B2B的大致交易流程如下:

商业客户向销售商订货并发出“用户订单”,销售商根据“用户订单”的要求向供货商发出“订单查询”,供货商审核 “订单查询”,销售商向运输商发出有关货物运输情况的“运输查询”,在确认运输无问题后,销售商给供货商发出“发货通知”,并通知运输商运输,运输商接到“运输通知”后开始发货,接着商业客户向支付网关发出“付款通知”,支付网关向销售商发出交易成功的“转账通知”。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和供应商或者说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最为理想的电子结算手段是在同一银行的金融系统下,并按照同一模式解决。但在错综复杂的交易情形下,他们在同一银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交易双方或多方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双方或多方的开户行之间进行结算就会经过很多的程序,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安全性的降低。因此,交易双方就要寻求在交易行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银行共同模型,它就要求有一种相应法律制度来保护在这种结算模式下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电子债权的产生和开发关系金融系统的利益,也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它是全社会的要求。

2.票据缺点的克服与优点的结合

(1)连锁拒付的控制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或委托他人于到期日无条件按票面金额付款的有价证券。在我国票据只限于汇票、本票、支票。在以前,它是一种银钱运输工具,而如今却是一种信用结算工具。它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无因性和流通性。无因性促进流通性,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商事主体在暂时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能通过票据转让做成交易,促进商品的流通,这是票据最大的优点所在。

票据作为一种具有信用证明的有价证券,具有提示和回收两个特点。提示是指持票人在票据提示付款期限内应该进行有效的付款提示;回收是指票据债务人在付款的同时,有权将票据收回,此时,因在票据上设定的票据权利已经实现,票据关系即告终结。然而,持票人虽然进行了有效的付款提示,但是付款请求却因为票据债务人没有资金或者其他信用方面的原因遭到拒绝,票据重新退回到持票人手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退票或票据的拒付。如果票据上的每一个债务人或几个债务人都出现了上述的问题,就会形成连锁拒付的情况。这不仅会严重损坏债务人的信用,而且债权人的请求权和追索权也很难实现。作为一种支付和结算方式,票据所固有的这些缺点通过自身是无法克服的。因为它上面所代表的金钱债权在没有实现之前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货币,就永远存在不能被承兑的风险。电子债权它是由银行通过债务人的申请发行的,同时经过严格的登记管理程序,它的发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信用。所以,电子债权具有消除这种风险的能力。

(2)伪造风险的补救

票据的伪造是指未经他人授权以他人的名义进行票据行为的行为。它可以分为伪造基本票据行为和伪造附属票据行为。前主要是指出票行为的伪造,即伪造票据的签发。后者主要是指出票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的伪造,如背书、承兑、保证等。无论什么种类的伪造,总的来说就是其上的签名是假的。

对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而言,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4条的规定,伪造票据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伪造签章的无效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那么对谁的利益影响最大呢?无疑是付款人和持票人。尤其是就付款人而言,只要它不能核实票据上的签名是假的而持票人又合法持有票据的情况下,它就必须付款。所以票据伪造的风险在传统的法律制度下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债务人的签名很难被证明是伪造的,即使证明了,以后也没有效的方法去杜绝。

在电子债权制度下,债务人的签名是以电子签名的方式进行,如我国的《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视为可靠的签名:

①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②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有电子签名人控制;

③签名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④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预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此外,本法的第十六条还规定了电子签名的认证制度。

在以上的法规中,可靠的电子签名制度从内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像票据上假冒的签名,而电子签名的认证从外部进一步保证了签名的可靠性。所以笔者认为电子债权相对于票据而言,它是最能保证付款人的利益的,是对票据伪造风险的最有效的补救。

二、电子债权的定义

1.电子债权的推进经过

在电子债权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非韩国莫属。它曾有过两轮金融开放。第一轮金融开放后,它放松了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短期债务,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第二轮金融开放是在金融危机以后,韩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同时提高了对不良债权的审查力度,它的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金融危机后,虽然说IMF给韩国金融危机的建议是尽量减少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但事实证明,只有政府干预才是让韩国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而金融信息化也是必由之路。因此,在2000年9月,韩国政府决定将电子债权的开发作为金融信息化事的一个环节。2001年2月,指定金融结算院作为委托的对象,由它具体负责电子债权的审查与登记管理工作。2001年12月,电子债权交易条款(基本条款、销售企业和购买企业用的使用协议书)开始制定。2002年3月,电子债权制度开始运作。2006年4月,韩国政府颁布了《电子金融交易法》,明确了有关电子债权的基本规定。

2.电子债权的定义:

根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电子债权是指符合以下各要件的电子文书中记载的债权人的金钱债权:

(1)债务指定债权人;

(2)电子债权中应当记载债务内容;

(3)必须由《电子签名法》第2条第(3)项中的经过电子认证机构认证的电子签名签署;

(4)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并且依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第29条第1款规定,于电子债权管理机构进行登记;

(5)债务人应将具备第(1)项至第(3)项的所有文书,依据《电子交易基本法》第6条第1款的规定向债权人送达;债权人依据同法第6条第2款进行送达;

三、电子债权的特征

1.法理构成上的特征

(1)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

债权者,乃特定人对相对特定人得请求为特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之权利也。债权,依债权与证券的紧密关系可分为指名债权和证券债权。

证券债权,指债权的成立、持续、让与、行使依赖有价证券的债权,即证券化的债权。证券债权通过债权和证券的有机结合,将债权和证券一体化,充分利用证券流通性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债权的交易和流转。“指名债权,它是从权利的角度而言的,指与证券债权相对的、普通的、一般的债权人有特定债权意义之债权”,实际上它就是指名之债,是未证券化的普通债权。例如,在借款合同约定,由甲借款给乙;或者在买卖合同中约定,由乙交货给甲。债权人都是特定的,债权人只能是甲,这些债都不表现为证书形式,甲与乙之间的债即为指名之债。

电子债权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债权,但是它毕竟是在传统债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符合传统债权的特征。从电子债权的定义可以得知,如果要发行一个电子债权,其间的债权人是债务人指定的,也即是说电子债权中的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只向他发行的电子债权中的特定债权人履行债务,所以从传统债法理论上而言,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具有指名债权最基础的特性。

(2)电子债权的有因性

债之发生,系指客观的新生债之关系。债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事件、行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事件是人之行为外之法律事实。行为可分违法行为与适法行为。所以,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能否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完全取决于债产生的原因有效与否,电子债权也不例外。在发行电子债权之前,电子债权中的债权债务人之间必然有一个最为基础的合同关系,此合同关系就是电子债权了生的原因。如果合同关系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该合同关系就自始无效,电子债权据已存在的原因就消失了,即使是该电子债权已经发行了,它也是一个无效的电子债权。

2.电子债权发行上的特征

(1)变更权的行使

电子债权是指名债权,同时又与原因债权具有关联性。电子债权是通过银行发行的,在债务人与银行之间有一个使用金融系统的电子债权系统的合同。当债务人发行一个电子债权时,它必须向发行银行提出申请,这实际上是一种发行电子债权的意思表示,也要满足传统民法上的意思表示三要素,即目的意思、法效意思、表示行为。同时,这又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又必须主体合法、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由于在没有发行电子债权以前的债权是原因债权,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用票据形式表现。而电子债权是明显的指名债权,是不能以票据形式表现的。所以,债务人在申请发行电子债权时的意思表示就是在行使债权变更权,将原因债权变更为指名债权。当然,债务人行使这种债权变更权以及所产生的电子债权能否有效,还要由发行银行和专门的电债权管理机构来进行审核与登记。

(2)承诺

根据前述的电子债权的定义中的第(5)项可知,债务人如果要发行电子债权,还必须将发行的事实通知债权人,债权人必须根据本法的相关规定接受才行。那么通知是由债务人了出呢?还是由发行电子债权的银行发出呢?笔者认为应由银行发出。因为银行同意为债务人发行电子债权时,它是基于对债务人的高度信赖。在发行电子债权的整个环节中,它承担的义务是最大的,通知义务便是它最重要的义务。反之,如果不将电子债权发行的事实通知债权人,而只进行登记,则债权人权利的行使有可能产生问题。比如说当发行的电子债权的内容与先前原因债权的内容不一致时,债权人的救济是很困难的。当通知到达债权人以后,债权人必须明确表示接受。这里的接受就是一种债权人对银行发行的电子债权的承诺,同意债务人发行的电子债权里记载的所有内容。所以,就承诺这个法律行为而言,它不是由债权人单方完成的。如果没有银行的通知,它就没有为单方做出承诺的权利。所以,承诺是由银行和债权人共同来完成的。

(3)登记

根据韩国《电子金融交易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电子债权由于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事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相对于传统的债权而言,更具有风险性,所以就必须有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更为专业的管理机构。在韩国,它是以金融结算院来完成电子债权的登记与管理工作的。由于电子债权系统是由金融系统共同开发的电子结算系统。因此,如果企业间要想用电债权的方式来进行结算,就必须接受它的管理。电子债权的登记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电子债权管理机构进行了合法登记的债权才是最终发行成功的电子债权。

参考文献:

[1]美. 斯雷沃斯基.《B2B电子商务》.陈运涛译.中国人民大学也出版社.2003.8

[2]覃有土:《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

[3][日]石井正司.“何谓拒付”[J].法学教室,1990,(1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4.1颁布

[6]齐爱民崔聪聪:《电子金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第一版

[7][日]于保不二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庄胜荣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284

[8]林诚二:《民法债编总论----体系化解说》2003.6第一版

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金融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58-02

1电子商务和金融创新的内涵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开展各种商务活动,交易各方通过电子方式完成交易活动,而不需要直接面谈或当面交易完成的商业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完成了从实体交易行为发展为虚拟交易方式,以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更有效、更省钱、更方便的执行和实践,实现了整个商务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因此,电子商务可以称之为一场商业自动化革命。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对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金融创新指的是增加新兴的金融工具或变更传统的金融体制,以获取更大的潜在利润,金融创新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而持续发展、缓慢进行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金融创新贯穿于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处于卖方市场的资金方在长期的金融创新中职能处于小区域的修修补补,存款、贷款仍然是金融行业的主要业务,缺乏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随着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业的发展,也为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金融创新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微观层次来说,主要是金融工具创新;从宏观来说,是金融制度创新。就金融创新的历程来看,金融工具创新始终走在金融制度创新前列,在金融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金融制度创新则将金融工具创新成果合法化、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从我国金融创新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创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晚,发展慢,且金融制度创新比金融制度创新领先一筹。

2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是在线电子支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交易也获得了很大的突破,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电子支票、银行电子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网络等服务也不断发展,将传统金融业带入新的领域。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支付的发展

电子商务具有在线支付的功能,能够完成瞬间支付,缩短交易时间,也减少了交易双方的潜在开支。同时,电子商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球性的虚拟贸易环境,新型商务通信通道的发展,为信息流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信息流中,包括了充足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在线支付的完成,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中国银行的支付形式来看,中行通过移动电话、银行卡等方式指令,在七秒钟内能够实现跨省支付。从我国目前的支付工具来看,现金、信用卡、本票、汇票、支票是主要的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建设商业银行的跨行支付系统,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跨行结算和清算业务,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促进电子货币时代进程的加快。

电子支付的发展,也促进了网上证券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在证券市场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交易,也促进了委托方式的多样化和资金清算的电子化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将银行、交易所、券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证券交易结算服务网络,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空间。

2.2金融套餐

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业务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且三大业务自成体系,在人员设置、职能安排及管理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同时,金融机构种类繁多,有农、工、建、中、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非国有商业银行等,各大银行客户更是交流甚少。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银行三大业务及通信网络接口的推广,使银行客户通过拨打电话号码就能够与银行联系。银行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贷款、存款、理财、电子邮件、缴费、互动电视、查询等业务,还可以为客户办理各类业务组成的“金融套餐”,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

2.3电子银行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银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电子银行是由计算机、互联网、银行共同组成的,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虚拟银行柜台,为银行客户提供24小时的金融服务。我国政府为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相继实施了“金税”、“金卡”、“金关”、“金桥”等金字工程,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化规模。

电子银行的发展,促进了电话银行的新突破,客户能够通过电话联系银行理财中心,以电话按键方式完成银行交易。在21世纪初,移动公司推出电话银行服务,此后,Sky Voice商务总机平台推出CPRS、WAP、SAI和视频服务,使电话银行成为一个智能化、多媒体的金融创新信息及产品的超级集散地。

2.4个性化服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金融创新不断推进,使客户的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不再满足于上门服务、笑脸相迎,在地点、时间、服务品种及服务费用上也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权。同时,客户层面不同,其选择和喜好也会不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客户追求的消费时尚。因此,银行通过交易清单、客户传真、电子邮件、呼叫中心提供的资料,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和数据仓库系统,把客户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以此来辨别客户的种类,以更好地服务每位客户。

2.5办公自动化

金融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减少经营风险,获取最大利润是金融业最佳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经营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中心工作,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建立起自动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资产负债的管理系统、业务处理系统、行长查询系统、电视会计系统等自动化系统,在经营全过程中实行自动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规避风险,降低经营成本,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金融业推向了信息化最前沿,在网络金融的品牌化、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客户的各种需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投资理财、金融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3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现代化发展还需要经过相当长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应树立创新思维,积极推进金融技术、金融理论、金融产品、金融体制等领域的创新,以信息化带动金融电子化,实现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金融业也逐渐从业务作业层向决策层、管理层推进,进而渗透到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管理信息化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健全电子金融管理及监控体系是我国电子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如何建立健全金融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强化金融行业的预警体系,是保证电子金融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4结论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金融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支付、金融套餐、电子银行、个性化服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交易方式,降低金融成本,提高了金融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晶.电子商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浅谈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17):79.

[2]戴俊敏,熊国红.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信用卡(专业),2009(5):58-60.

[3]郑初阳.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及发展趋势[J].中国信用卡,2011(8):46-48.

[4]洪香群.网上银行风险及其法律规制[D].复旦大学,2008.

[5]张龙清.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展的视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

[6]潘雪.服务渠道多元化环境下的银行客户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8.

第6篇

刘建忠

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

1987年进入中国建设银行, 先后从事建行多条业务线的工作。 1999年参与筹建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 并历任电子银行部处长、 总经理助理、 副总经理。 全程参与建行个人网银、 企业网银、 手机银行、 短信金融服务、 善融商务等各项产品的设计、 研发及运营推广。先后获得 “中国客户服务突出贡献奖” 、 “首届中国电子金融金爵奖” 等多项荣誉。

2012年, 建行的重头戏之一是推出了 “善融商务” 。 这是以专业化金融服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提品信息、 在线交易、 支付结算、 分期付款、 融资贷款、 资金托管、 房屋交易等全方位、 全流程的专业服务。

与传统电商相比, “善融商务” 最大的特点是 “亦商亦融” , 为参与 “善融商务” 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更便捷、 实惠、 全面的金融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自 “善融商务” 推出以来,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市场反映良好。 截至目前建行入驻商户过万, 注册会员数十万, 融资规模近10亿元, 交易额突破35亿元。

“善融商务” 实现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消费者通过该平台进行的交易行为、 物流信息等, 都能成为用户信用指数的参考, 从而和贷款额度相关联, 有助于交易双方在建行建立良好的商业信用。 “善融商务” 的信用记录将成为客户宝贵的资源, 信用良好的客户在平台上发出贷款申请, 即可优先获得相应的贷款支持, 大大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

另外, 我们还借助在客户资源、 品牌价值、 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帮助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在现阶段暂不收取交易佣金和店铺租金, 并对交易支付结算手续费实行优惠, 对优质商户免保证金, 帮助经营业绩良好的商户免费做宣传, 让客户和商城一起成长、 壮大。

2013年, 建行将加大在 “善融商务” 上的营销投入, 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 通过体验 “善融商务” 、 限时抢购、 秒杀、 降价竞购等活动, 以有吸引力的商品优惠, 吸引客户, 提高 “善融商务” 知名度, 促进应用, 实现 “善融商务” 商户、 客户双线增长的目标。

此外, 建行在国际互联网网站推出的 “悦生活” 服务, 是2013年又一项重点工作, 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 快捷的缴费支付体验。 围绕于此, 建行也将开展系列营销活动。

我推荐

“中国好声音” 节目的营销推广让我印象深刻。 因其回归纯音乐的节目定位和强大的群众基础, 悬念、 热点话题接连出现。 而电视、 网络、 微博多方联动, 更是将 “中国好声音” 打造为一个出色的 “事件营销” 案例。 其中 , 微博矩阵的力量非常强大。 每个评委和参赛选手都开通了 个人微博,通过互动提高知名度, 增加人气。 线上线下的共同配合, 将该节目打造成为2012年最受追捧的热点话题之一。

我观点

2013年, 就电子银行来说, 我们关注的关键词是精准营销、 网络营销。 我们会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对客户群体进行更准确地定位, 对客户需求进行更深入地分析, 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第7篇

传统银行与电子银行金融消费者体验的差异性

当前,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为主体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强力推动下,电子银行与采用传统服务方式经营的银行比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客户等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银行经营不可或缺的服务平台和交易模式。由于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的出现和兴起,银行服务开始分化为传统人工服务与现代电子银行服务这两种主流形式,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银行服务体系。在传统银行服务环境下,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银行的服务方式,而电子银行的使用,使消费者在选择银行服务平台或方式上获得了一定的自。例如:在银行营业时间以外,消费者可借助电子银行渠道办理指定业务;消费者在办理某些人工服务与电子银行兼容的业务时,可依从其偏好,自主选择进行操作。这就更加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原则,也就促使银行按照消费者意愿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和营销,不断提升金融消费需求的满意度。

从具体来看,不同的金融服务方式,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体验。按笔者归纳,在服务时间、环境、成本、效率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传统银行服务与电子银行服务的主要差异见表1:可见,从传统银行服务到电子银行服务的发展,是银行服务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新变化,为满足金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含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渠道累计交易357.29亿笔,交易总额628.52万亿元,其中:网上银行客户数超过2.79亿户,累计交易109.02亿笔,交易总额520.77万亿元[1]。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3年,该行电子银行年交易额仅为2.03万亿元,2010年增至248.76万亿元,8年时间增长了近123倍;截止2010年末,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数量达1092个,占该行全部金融产品数量的45.9%[2]。笔者认为,电子银行作为一种高速成长且符合未来银行发展趋势的金融服务方式,它产生的结果是,一方面,电子银行日益成为传统银行业务的有效补充和部分替代;另一方面,电子银行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带来金融消费者体验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以网上银行为例,与传统银行服务相比,在网络上,消费者与银行的互动,是人与网页界面的沟通,而不是人与人的直接联系。在传统网点服务中,银行员工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交流,消费者可以直接感受银行服务,形成直观、具体的消费体验;但在网上银行,消费者只能通过网页界面了解银行产品并通过相关操作实现与银行的交易,为此,无论金融消费体验还是银行服务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网银界面是否友好,网银响应速度是否快捷,银行能否实现与客户的“非人际互动”,特别是能否有效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信息隐私等,都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网上银行的消费体验的满意度,从而直接影响电子银行服务消费的水平及其业务发展。

再从消费体验的视角出发,笔者对传统银行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在目标体验群体、体验重点、流程、信息交流以及层次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对比,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电子银行业务的特性,消费者对电子银行服务具有多层次的需求。笔者将这种消费体验需求划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层次,指金融消费者对电子金融知识、电子银行操作技能的宣传和普及的基础性需求;第二层次,指对电子银行业务具有的方便、安全和快捷等属性的感受性需求;第三层次,指对银行为消费者提供的电子银行增值服务(即附加价值)需求,如金融产品体系的丰富程度、财经资讯的信息量、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针对高端客户的信息与产品定制服务,等等。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具有逐步递进、逐步提升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银行业务虽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子银行还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银行。其主要原因:一是电子银行业务所依托的各项技术仍处于持续的升级、完善过程之中,而电子银行产品或服务要达到理想的市场普及率尚需要相当长的时期;二是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主流行为模式仍然是传统银行业务,这种消费行为的相对稳定性特征,短期内难以改变;三是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些传统银行服务的体验仍具有电子银行服务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体验的直观性、消费过程互动的即时性等。因此,可以预见,传统银行分支网络与电子银行还将并列为银行服务的基本渠道。同时,银行将借助电子银行和物理网点两种服务平台,逐步构建起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使消费者体验由单一化向复合化方向发展。同时,传统银行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又具有互补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两种服务平台或方式在交易时空、产品种类以及交易功能上互补,电子银行将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重要补充。同时,我们也看到,电子银行服务功能已经广泛渗透到传统银行服务业务中,提高了传统银行金融消费服务水平;二是电子银行与分支机构可以共享银行的技术、人才和客户资源。比如:由于银行网点遍布大中小城市,而银行的服务资源在不同层级的分支行之间分布还不平衡,因此,借助电子银行服务平台,实现上下级银行服务资源的共享,这对基层银行改善消费者服务尤为重要。为此,构建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互补共生的综合服务体系,是提高金融消费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持续提高金融消费体验的满意度是电子银行发展之根本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银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激烈竞争的金融市场中,能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因此,关注和持续提升金融消费体验满意度,直接体现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而直接决定着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同时是金融消费体验需求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消费者对电子银行服务的需求还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而提出新的更多的内容,只有在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可能促进电子银行服务的发展。进一步讲,由于金融电子产品具有的科技专业性、电子交易流程的复杂性,消费者在电子金融交易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关注和提升金融消费体验满意度,也就直接体现了银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经营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才能构建起金融稳定的根基[3]。当前,在全球银行业高度关注电子银行发展的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应站在战略高度,以持续提高金融消费者体验的满意度为目标,积极探索中国银行业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路径,不断提升电子银行服务水平。

(一)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消费者教育

金融消费者使用电子银行服务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字终端操作技能,并遵循指定交易流程。由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普及率尚不够高,因此,在推进电子银行业务时,各家银行、银行业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组织非常有必要向广大消费者广泛宣传相关电子银行基础知识,特别要消除部分消费者对电子银行交易安全性的担忧。银行要热忱帮助消费者掌握运用电子银行业务的基本技能,在确保交易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电子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尊重消费者选择服务项目和种类的意愿,获取消费效益最大化。

(二)细分电子银行服务目标客户,满足金融消费者多层次的体验需求

目前,银行零售客户按服务方式不同,主要有单一的传统银行客户及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共有客户。与传统银行业务相似,电子银行业务同样具有规模效应,只有当电子银行交易额超过盈亏平衡点规模时,银行才有可能实现该项业务的盈利,实现银行与消费者的互惠互利。为此需要细分电子银行服务的目标客户,并开展针对性营销。客户细分的因素包括年龄、收入、知识水平、风险偏好、交易习惯等。细分客户重在把握不同消费者的金融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营造差异化、多层次的消费体验情境。比如:针对年轻一代追求时尚、普遍具备电脑操作技能、对网络消费具有偏好的特点,将其作为电子银行服务主流客户群体。在进一步提高这类群体金融消费满意度方面还有不少工作可做,例如,可尝试改变现有的普遍较为呆板和同质化的网上银行界面风格,适当注入一些文明、健康的时尚消费文化元素,设计出动感、亲切的网银界面,并提高传统银行服务产品的“上网率”,稳步提升网银交易功能,逐步提高交易规模;又如,针对高端客户对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消费需求,电子银行可为其提供理财产品设计、财经信息订制、线上私人银行服务、专属客户经理等系列增值服务项目,使其独享安全和私密性更高的服务空间。

第8篇

关键词:基层银行;电子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引言

银行电子化早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其是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降低了服务的成本,而且使社会的资金流量和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银行业电子化不仅是计算机数量的规模庞大,也不仅是早已实现的柜台业务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而是体现在电子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目前营业网点电子化覆盖率已经达到 95%以上,各银行内部也都拥有总行、分行、支行互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全面实现了管理自动化、业务处理自动化和ATM系统、POS系统等自动化处理系统。

一、基层银行电子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在银行业已经实现了柜面自动化并向更深层次电子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基层银行的电子化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首先,基层银行的计算机配备充足,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且有人员维护;其次,基层银行已经实现了银行各网点的全国联网,无论是异地存储还是电子汇兑业务都能顺利展开,且柜面业务大部分可由客户自助业务代替;最后,顺应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基层银行已开始利用后台业务系统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支持各种金融新产品的销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

1.风险控制不足

这里的风险包括了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方面。内部风险是如果基层银行的网络技术存在安全隐患,金融业务的处理中就可能出现数据丢失、信息遗漏、信息被盗等各种重大问题,从而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誉威胁与财产损失。外部风险主要指客户的操作风险。自助操作容易出现失误或者由于客户对电子业务的不熟悉而泄露了银行卡信息,又有大量犯罪分子试图利用电话、短信、网上交易记录等途径获取客户信息,从而操控客户的自有资金。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营销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劣势。

2.业务营销不够

银行的电子化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向就是推广银行多元银行业务与产品的营销。而我国目前基层银行对于传统模式的习惯性造成电子业务的开展力度不够,并没有利用好宣传好自动化的银行处理系统,使部分客户不知道或者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电子转账、电子付费等功能。特别是理财业务没有做好电子营销工作。在电子平台上出现的多是柜面传统业务,新兴金融产品并没有在电子平台上得到很好的推广与运行。

3.专业人才缺乏

基层银行的业务人员普遍对高科技电子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很多业务人员甚至管理层都只是经济相关类专业,并未系统学习过电算化等先进的电子技能,缺乏科技知识和现代经营意识。电子银行属于新型业务,仅掌握金融知识远不能满足好当前的工作需要,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前提,而基层银行恰恰是缺少这类复合型人才。加之基层银行人员配备一般比较精简,计算机维护工作由其他部门兼职或由上级派人维护,这也会造成硬件维护与软件升级跟不上,而引发技术风险。

二、基层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1.强化风险管理

一方面,基层银行要提高技术水平,各环节责任分配到人,实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错误或者漏洞,并加以纠正。对各种权限密码注意保密工作,管理人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随意透露密码,不能越权操作。并且要加强对内的法律法规教育工作,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加强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客户的风险辨别能力。很多客户对于电子业务不了解,对于怎样识别骗局没有经验,因此基层银行应该积极主动采用信息提示、流动广告、营销讲座等形式增强客户安全意识。

2.重视业务营销

成功的电子理财产品的营销将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营销策略,科学准确地利用电子技术细分市场并快速推出合适的金融产品。发挥电子银行的优势作用,充分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及金融创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建立客户信息管理数据库,维护好客户关系,打造银行品牌形象。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子银行积极开展产品的营销调查,不断丰富完善业务的功能。

3.加强人员培训

对基层银行的职员定期进行统一或个别的网络技术培训,让各非技术部门也能对电子网络技术做到充分了解、使用熟练,并且彼此之间互相沟通学习,争取都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对于技术人员,也要让他们有机会去业务部门亲自了解业务的处理流程,才能更好地处理硬件设备的配备工作与软件的升级工作。除自我培养外, 还需要聘用一些同时具备丰富的银行信息系统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他们的技能对系统软件定期测试,保障设备和信息的安全。

结论

在电子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基层银行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电子化水平,促进金融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杰.电子银行信息系统的应用与风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5).

第9篇

网店、网络购物、网络市场、虚拟企业等新兴事物逐渐兴起,这就是网络对经济不断渗透的表现。愈演愈烈的电子商务,使得传统的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经济的需要,网络审计应运而生。网络审计并不是计算机技术在审计范围内简单的应用,它与传统的审计有着诸多不同它在改变传统审计静态性、滞后性和单一性缺陷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如网络安全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等但是,网络审计将是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分析了我国网络审计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如何应对这些困境

一、网络审计内涵及其特点

(一)网络审计的内涵网络审计并不是传统审计简单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是指网络技术这个大的环境下,以网络信息数据库为支撑,凭借专业的审计软件和硬件,对网络经济活动和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的审计,其目标是为了确认网络经济活动的合法、真实和有效,确保网络经济信息的公允、公正和合法这里所说的“实时、在线审计”,主要是指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三种审计;这里所说的“网络信息系统”主要是指ERP等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而“网络经济活动”则包括网络财务、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等等;这里所说的“审计软件”,主要是指网络审计管理软件、数据库分析软件以及传统审计下通用的审计专业软件等,而“硬件”则主要是指审计信息网络化系统等

(二)网络审计的特点相比较于传统的审计,网络审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高效性与安全隐患并存,高效性在于网络审计所凭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技术等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而安全隐患在于网络审计是处在网络这样一个开放环境下,审计报告等审计信息也是开放的,也使得这些信息容易遭受网络黑客或者病毒等的攻击,造成信息泄密;第二,开放性和隐密性并存,前文已经阐述了开放性在于网络审计可以凭借网络计算机技术获取丰富的审计信息,也可以让相关者轻而易举地获取这些审计信息,而隐密性在于网络审计可以在被审计对象未察觉的情况下直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网络信息进行审计;第三,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里的技术,不仅指网络技术或者通信技术等硬件设施技术,还包括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例如,审计人员要能够敏锐而全面地分析数据库等;第四,实施动态监督和审计,这是由网络审计可以在线审计决定的,网络审计不一定要等到企业的季度或者年度报告出来后才审计,而是可以随时抽取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实时审计和监督

二、网络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网络审计是伴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兴起的,满足了网络经济对网络财务监督的新的需求

我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规定了网络审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基本步骤

网络审计是我国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一方面由网络经济对网络财务和网络审计的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网络经济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经济具有高效、便捷和经济的特点,网络经济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广,囊括了日常生活、一般工业、金融、证券、信用卡等,其交易量也越来越大。

网络经济催生了网络财务,财务是经济的商业语言,而网络财务又呼唤网络审计的诞生。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经济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这从电子商务偷税漏税案例就可以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