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27:03
导语:在节能减排的案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各主办部门要根据宣传周主题,结合以下重点内容,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大力宣传能源资源国情,强化公众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把节能、低碳、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
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通过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展览展示、技术交流等,广泛宣传“十一五”节能减排成效,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能减排先进典型,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绿色消费模式等。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组织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和公共机构节能科普巡展等专题活动,普及节能常识,切实发挥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表率示范作用。以珍惜爱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公共机构为主题,通过举办水形势报告会、节能节水技术产品推介、能源资源紧缺体验等形式,广泛开展水资源国情省(市)情宣传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以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课堂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勤俭节约、爱惜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活理念。
各级科技部门要通过多种展览展示活动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宣传,普及节能减排实用技术和生活节能窍门,提高公众的节能减排科技意识和能力。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工业企业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在工业企业内部加强能源资源国情宣传教育;组织电信运营商发送节能减排的公益短信;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短信、微博等方式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生活。
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行动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成效,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宣传等。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在机场、客货运站点、服务区、公交地铁站、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及车辆、船舶上利用视频、海报等多种方式宣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推广节能驾驶操作经验和车船用节能产品技术,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普及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大力宣传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省柴节煤炉炕等生活节能技术,引导农民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绿色旅游区建设,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减少餐桌浪费;深入宣传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继续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各级国资委要在国有企业开展节能表率行动,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全面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加大国有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调动相关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公益广告等形式集中宣传节能理念和知识。
受思想认识、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对农业节能减排问题重视不够,推动不力。这既是我国的现实困境,也意味着有巨大的改进潜力和广阔前景。农业自身的能源消耗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农业方面使用得越来越多的各种农用化工产品,如化肥、农药、地膜、柴油等都是高耗能产品。有关资料显示,每生产1吨化肥(合成氨)需要煤1.2~1.5吨、电1000~1200千瓦时,如果加上这些产品的初级原料生产和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总量更大。早在2004年就有专家对我国化肥生产的能耗数据进行了测算,2004年我国因化肥利用率低而间接浪费煤炭2673万吨、天然气45亿立方米、重油168万吨、电158亿度,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1%、13.3%、0.96%和0.72%。在污染排放方面,仅畜牧业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就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工业的排放量,成为COD排放的第一大户。其中,甲烷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另外,农业还是水体中氮和磷的重要来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灌溉用水效率仅为45%;大量畜禽粪便和部分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约20个百分点。若将氮肥利用率由30%提高到40%,就可减少1/4的化肥投入。在CO2减排方面,土壤是陆地表面最大的有机碳库,其容量是大气碳库的2~3倍,是生物碳库的3倍多。我国国土面积为世界1/15,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仅占到世界1/30,因此我国土壤碳库的扩容潜力巨大。我国每年仅农业生产系统内部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约有48.8亿吨,增加的废弃物还田利用,就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应地减少CO2排放,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对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一)营造发展环境
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提高农业管理者、从业者的思想认识为重点,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典型案例和政策措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风尚,提高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育新型农业产业、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大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素质和技能。
(二)制定发展政策
要以经济扶持、法规规范为切入点,完善现行农业政策,加强对实施农业节能减排的支持。重点是制定农村经济考核政策和对生态农业的奖励政策,调动农村经济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研究制定农业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通过政府、农业部门建立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农业节能减排任务分解、细化到农业经济的各个管理和生产环节,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另一方面,要制定农业节能减排扶持政策,修订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建立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对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节能减排给予支持和规范。
(三)加大经费投入
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实施农业节能减排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低碳农业。要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坚持优化生态、保障供给、关照民生的目标导向,以发展沼气工程、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土壤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项目为依托,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尽快改善农业环境,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强化科技引领
当前,我国发展农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循环经济滞后。为此,对这些主要制约瓶颈,国家要组织多层次、多部门、多专业的联合攻关,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争尽快实现突破。同时,要设立农业节能减排和生态低碳农业科技专项,支持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对重点技术或关键生产环节开展科技研发,着力在发展有机农业、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五)建立监测体系
关键词: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钢铁企业
引言
钢铁工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危害。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粉尘等。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等措施,钢铁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提出“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核心目标,不仅资源要高效利用,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等。钢铁企业作为工业主要排放源之一,仍然存在着巨大节能减排潜力。“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也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系统动力学能够对企业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模拟推演,并做出动态分析,它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企业生产中各环节的动态特征。强瑞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企业节能减排系统的模型,并以某铸造厂为案例进行仿真分析[1]。刘丽娟等[2]以火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分析了节能与减排系环节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黄飞等[3]运用系统动力学,对煤炭矿区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矿区主要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张华等[4]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分析不同节能减排投资方案下,企业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企业节能减排投资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杨勇波等[5]建立了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政府、企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动态分析,并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模拟推演。系统动力学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侧重于对企业生产事后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对生产环节与节能减排效果之间的动态关系涉及较少。本文将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企业节能减排系统模型,分析环保投入、钢铁产量以及企业成本等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
1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
1.1系统动力学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orrester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创立了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以分析研究控制反馈为基础,通过建立系统动态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对系统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仿真预测的学科,是一种以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的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的方法[6~8]。它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最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动态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而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恰是一个具有非线性反馈性动态性等特点的复杂系统,因此本文引入系统动力学对其进行研究。
1.2模型的主要假设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庞大且复杂,系统内部受众多因素影响,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合理假设对模型进行简化:(1)模型边界为钢铁企业,不考虑相关政策以及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对模型的影响;(2)钢铁产量平稳下降,能源价格相对稳定。
1.3因果关系回路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存在一种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得到相关因果关系:(1)钢铁产量增加,使得能源消耗量上升,能耗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随之减少,最终导致企业治污量降低,使得企业污染排放量增加,从而限制了钢铁生产,形成负反馈回路。(2)钢铁产量增加,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增加,对钢铁生产产生制约影响,形成负反馈回路。(3)钢铁产量的增加,使企业总产值增加,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最终使企业增加对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使得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从而减小污染物排放对产量的制约影响,形成正反馈回路。
1.4节能减排系统主要参数及方程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反馈回路中各变量之间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节能减排系统模型涉及的主要参数及方程:利润:INTEG(利润变化量,0);节能减排投资:减排投资比重*节能减排投资;SO2排放量:INTEG(SO2产生量-SO2减少量,18186);COD排放量:INTEG(COD产生量-COD减少量,736);总能耗:产量*吨钢综合能耗;总成本:其他成本+能耗成本+节能减排投资;SO2产生量:总能耗*单位能耗SO2产生量;SO2减少量:DELAY1I(单位投资SO2治理量,治理量延迟,0)*废气治理投资。
2实证研究-以宝钢股份节能减排系统仿真分析
2.1模型参数的确认
本文以宝钢股份为例进行研究,时间边界定为2010~2020,2010年作为基期,仿真模型步长DT=1。以企业2010年相关数据为初始值,涉及企业2010~2015的历史数据,相关参数主要通过以加权平均法、回归系数法等方法得到。
2.2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通过对企业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建模目的,认为模型边界、变量设置和调控参数选取符合实际,企业节能减排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表述合理,方程的钢量也一致,因此,认为模型通过结构一致性检验。本文选取宝钢股份2010~2015年主要指标的历史数据,如钢铁产量、企业产值、成本、废水、废气、粉尘排放量等,对模型进行历史检验,发现仿真值与实际值基本拟合,各指标最大误差率均不超过20%。由于模型是理想状态下的简化模型,故仿真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决策方案下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允许误差存在,因此可以进行模拟仿真。
2.3节能减排模拟仿真
宝钢股份作为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钢铁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通过对宝钢股份实际情况分析,认为钢铁产量、节能减排投资比例以及成本是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减少产量(方案一)、增加节能减排投资比例(方案二)、降低成本(方案三)、所有方案同时(方案四)四种不同的方案,通过模拟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
2.4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运用VensinPLE软件仿真得出不同方案下企业大气污染存量、水污染存量和粉尘存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仿真模拟得出企业污染物存量呈累积上升趋势,但不同方案下引起的污染物存量不同。污染物产生的源头来自企业钢铁的生产,对产量的限制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分析,发现当产量下降5%时,与现状相比,污染物存量都有所下降。其中,SO2存量下降了14.6%,粉尘存量下降了3.2%,COD存量下降了4.16%,说明适当的降低产量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投资比例,由原来的0.01911增加到0.02,企业SO2存量下降了9.09%,粉尘存量下降0.62%,COD存量下降了2.72%。企业通过增加环保投入,改进了节能设备与工艺,优化了能源结构水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时,通过减排投资增强了企业治污能力,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企业节约成本,将原来成本降低5%,通过仿真得出:企业SO2存量下降了7.00%,粉尘存量下降0.41%,COD存量下降了0.56%。企业降低成本的消耗,增加了企业利润,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企业环保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最终降低企业污染而排放。当所有方案同时进行时,企业污染物存量最低,节能减排效果最佳。
3结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能够对复杂系统作出动态分析的特点,用SD方法建模。通过对钢铁企业历史数据检验后仿真,得出不同方案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路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要注重从源头治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限制钢铁企业的产量。这样不仅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化解过剩的钢铁产能,同时也有利于淘汰一批技术落后的企业,有利于行业的优化整合。同时,企业不仅要注重增加环保投入,还应重视节约企业的成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企业节能减排应制定实施“多脚”并行的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不断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促进企业早日走向能耗低、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强瑞,廖倩.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4):126-132.
[2]刘丽娟,王灵梅,杨春.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J].华东电力,2010,38(10):1499.
[3]黄飞,李兰兰,於世为.煤炭矿区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煤炭工程,2012,(2):108-111.
[4]张华,陈凤银,王艳红,等.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系统动力学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2,(7):22-25.
[5]杨勇波,陈缨,羊静,等.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政策模拟推演[J].系统仿真学报,2016,(4):972-978.
[6]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09.
[7]钟永光,贾晓菁,李旭.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思考 低碳发展 产业合作
一、宝钢与宝山区域能源共享合作
近年来,宝钢与宝山城区在能源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煤气为例,目前宝钢供气量已占整个宝山区域的70%以上,基本覆盖了城区和大部分郊区、部分乡镇。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双方的合作领域仍比较狭窄,已经难以适应宝钢和宝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双方进行进一步能源资源共享既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区域低碳经济的典型案例。根据宝钢及其周边社区能源消耗存在突出问题,结合宝山区域能源合作发展要求和低碳经济的产业前景,上海市和宝山区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共同推进宝钢低品位余热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方案实施,实现多赢。当前应该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建立宝山区和宝钢双方协调合作机制。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宝钢与城区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具体包括:(1)建立能源利用信息机制;(2)共同编制能源与环境生态指数; (3)共同编制宝山区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报告。
2.建立宝山区域能源管网共享服务平台。建议应采取政府导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解决能源区域优化配置。(1)委托专业公司运营,负责能源共享供应。比如选择专业化、市场化的能源供应服务公司,由政府购买服务,统一负责宝山区域能源供应; (2)建立合同管理服务平台。为保障宝钢能源供应的长期化、稳定化,建议通过长效合同管理机制,形成保障服务平台。比如宝山区与宝钢能源有关部门,建立能源供应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按照能源和资本投入大小,共同投资并维护经营运作。
3.聚焦政策导向扶持。建议地方政府应在产品价格和税收上,给予相应的政府扶持。比如对新建的能源服务公司,可享受现代服务企业重点资金、节能减排企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在公司经营期间给予一减两免三减半的政策优惠;对公司引进人才,可享受政府的专门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享受相关的落户和子女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公司在建设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应享受贷款优惠辅导和低息贷款扶持等政策优惠。
二、宝钢与宝山区域的产业合作
节能减排着力点要由企业结构调整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节能减排要综合推进技术节能减排、结构节能减排和管理节能减排,其中结构节能减排的战略重点在“十二五”时期要有新的转变和突破。宝山的发展与宝钢是紧密相连的,自1978年宝钢建设发展至今,宝山的产业定位一直与“钢铁”这一产业紧密相连。事实上宝山并未因宝钢而名扬全国,倒是一个“钢”字,在对宝山发展促进的同时,面对“十二五”时期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也对宝山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国务院部署的七大新兴产业中的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前两项在上海有张江、曹河泾等基地。钢,以它的特质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材料,而其中的不少产品似乎也可称之为新材料。因此,宝山完全可借助于此,并以此拓展,将宝山的发展定位从以钢为主,向新材料方向延伸。从当前发展的趋势看,这将会为宝山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宝山可通过对新材料进行界定、搜集新材料的有关信息、建立新材料网站、打造新材料信息平台、建立区域性乃至于全国性的新材料基地,以此增强宝山新材料区域聚集力和辐射力。此外,考虑到“微笑曲线”效应,以宝钢为例,它有许多上游或下流的配套企业。
三、基于宝钢的示范效应,打造低碳经济示范企业
一、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主题
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
二、宣传形式
采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宣讲团巡讲、技术交流会、展览展示会、现场体验活动、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内容
(一)开展节能低碳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展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二)开展节能低碳进校园行动
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责任部门:省教育厅、团省委
(三)开展节能低碳科普宣传行动
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责任部门:省科技厅
(四)开展节能低碳进企业行动
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建设。
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责任部门: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行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责任部门:省环保厅
(六)开展建筑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开展建筑领域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责任部门:省住建厅
(七)开展交通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营造绿色交通氛围。责任部门:省交通运输厅
(八)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责任部门:省农委
(九)开展商务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部门:省商务厅
(十)开展媒体宣传专项行动
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责任部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一)开展节能低碳进机关行动
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部门:省管局
(十二)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行动
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吉林。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部门:省妇联
(十三)开展低碳发展宣传行动
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全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涉及部门较多,宣传覆盖面较广,任务艰巨而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好本地区、本领域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通知》的宣传解读,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做到“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全社会人人参与节能,促进全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二、目标
发挥专电力专业优势,积极引导大客户削峰填谷等和全社会每个家庭科学用电。
三、活动主题:
(一)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二)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宣传周期间,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军营、家庭等要把倡导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作为宣传重点,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在全社会强化能源资源国情宣传教育,普及合理用能、提高能效、减少浪费的节能理念,进一步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三)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联合主办单位抓好本地区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强组织协调,制定社会影响力大、安排节能宣传专项经费。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要积极配合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要通过举办展览展示会、技术交流会、现场体验活动,建立节能科普基地,印制宣传海报、宣传手册,深入开展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把节能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倡导低碳消费,组织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利用宣传周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机等。
(四)各部门要围绕“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举办开展各种节能宣传活动。节能宣传周期间,各部门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成果和经验,广泛宣传节能、低碳发展理念;要结合夏季用电高峰形势,加强有序用电,鼓励节约用电,倡导绿色消费,践行节约行动。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继续组织公共机构能源紧缺体验、使用环保再生纸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厉行节约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通过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行为习惯。各级科技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新技术,运用多种方式在全社会推广普及节能、低碳技术。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组织工业企业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成效,继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等活动,组织电信运营商发送倡议节能减排的公益短信。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行动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成效等。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建设,倡导公众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各级国资委要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节能成效展,倡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普及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调动相关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节能成就,播出倡导节能生活的公益广告等。各级工会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职工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实践和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
四、活动安排
(一)节能宣传周部署阶段
1、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的节能宣传周
活动方案。
2、通过会议等形式层层动员,全面部署,确保节能宣传周活动的贯彻落实。
(二)具体实施阶段
1、营造节能宣传周氛围。在企业、校园内悬挂节能宣传横幅,张贴节能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
2、组织主题活动。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多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节能宣传,如组织专题讲座、文艺晚会,宣传节能知识等。
3、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集中节能宣传活动。
(三)总结建制阶段
节能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本次节能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建立节能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及流程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部门要把宣传周活动作为贯彻《实施办法》的重要工作内容,有计划、有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关键词:城市建设 节能减排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35-02
1 前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标准,即如何以信息化建设为理念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和谐、健康的城市化建设离不开祖国经济的腾飞,更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支持,面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动荡时期,我们如何能夯实基础建设,以有限、节约的能源利用创造最大化的服务价值便成为当今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2 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及发展现状
2.1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城市建设是造福于人类的服务工程,是涉及到每一名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倘若高效的城市建设要以牺牲人们的绿色生态环境、环保生活空间为代价,在经济效益表面提升的同时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受到过量污染,那么城市建设便失去了意义,因此为了稳定城市建设秩序,我们只有从污染严重、耗能强大的生产建设环节入手,重点防控,才能使节能减排的发展、经济效益的实质提升成为现实。在城市建设的各行各业中,以各类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锅炉燃煤企业、市政给排水工程设施最能体现节能减排的科学管理效益,因此我们应从这些生产、服务环节上下功夫,严抓节能减排,严防环境污染,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全面应用,使我国城市建设重现一片欣欣向荣、绿色节能的景象。
2.2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行业是对人类自然资源及生活环境影响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据统计大气中的空气污染、产生的温室效应、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及氟氯化物污染一半以上与建筑生产有关,由此不难看出对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行业进行节能减排监控与管理,树立全行业节约能源、环保的生产意识势在必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涌入有限的城市空间中,使本来就高负荷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剧,机动车尾气的高污染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工业污染指标、建筑扬尘污染而一跃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污染源的首位。另外我国还呈现出煤炭污染较严重的局面,这是由于我国属于煤炭能源的消费大国,特别是在北方较寒冷的城市,更是需要半年的供热期来燃煤取暖,在全国范围内,SO2总体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及CO2排放量的70%均来自于燃煤燃烧。目前各大城市为了改善交通压力,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兴土木,展开了大范围改造、修路、建设铁路、地铁等会战工程,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日益严重,成为继工业粉尘污、煤尘污染之外的又一大污染源。再者,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各大城市的生活用水压力、污水处理及排污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面对我国城市生活用水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能力服务缺口大、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污水的低效纳管成为严重阻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步伐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缺乏再生利用理念,污水在经过处理后并没有被有效的回用,一方面增加了污水的排放量及市政水处理企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各大城市水资源的匮乏压力。
3 新时期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的科学实践措施
3.1强化政府职能监管、建立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及评价考核制
节能减排的服务与生产是关系到老百姓切实利益的大事,因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成立统一的监察职能机构,构建一支设备配备精良、拥有综合专业检测技能及高效评估能力的监察执法队伍,使他们在实践管理中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职能法规行驶规范、科学、有效的执法权力。同时我们还应赋予他们对全社会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不良污染排放现象、进行综合的监察、评议与严格的惩治,从而规范各个行业的生产排放秩序。另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快完善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旦发生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构可按照科学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高效的应急处理,从而防止污染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为了有效的降低突发污染事故发生率,我们应完善建立城市建设环境实时跟踪监测系统,并配套建设GDP能耗分析检测机制,尤其注重对城市重点能耗行业、综合部门的能源消费预测体系建立,并完善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分析制度,从而便于我们及时的掌握各个生产单位的现实经营发展情况、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城市的能源消耗状况、单位GDP指标能耗、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情况。在监测系统中如果发现企业的年标准煤能耗超过了五千吨或排放量临界警戒标准,我们应通过实时的远程监控、不定期的抽查检验对其实施重点防控管理。同时还应对新投入建设的项目,在其审批、预算、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节能监管及监察防控,从而有效的杜绝能源浪费、违法超量排污等不合理生产现象。当监管中发现没有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或任务的企业及部门,我们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厉的惩处,强制进行能源审汁,针对情节轻重责令其停产治理或限产限排,并对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问资及行政处理,如果相关企业严重触犯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属于典型的严重情节案例,我们则应公开对其实施严厉的查处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2深化改革、加快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要想全面实现城市建设中的节能减排生产及可持续发展,仅靠强化防控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在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改革,强化生产企业在节能减排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广泛的支持各大企业开展节能、节电、节油等综合技术的利用与改造。例如政府部门应鼓励汽车制造业中小排量汽车、节能汽车的研发,并给予汽车生产企业在节能生产工艺改造中的政策倾斜与辅助支持。尤其注重对重点生产企业设备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引导,鼓励企业淘汰高能耗、低能效的生产设备,支持他们展开行业交流,全方位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强化自身的行业提升。我们应在管理实践中多为企业员工创造行业交流的机会,令他们通过实地学习、再深造,切实吸纳国际行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并最终促进节能减排生产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管理者还应鼓励企业上下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行业先驱对重大节能技术进行主力研发与重点突破,并合理的选择节能减排效应大、规模广,能代表行业共性问题、突出关键技术的综合领域进行产、学、研的联合攻关。另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在节能减排研发中成立专项的重大技术研究奖励经费,给予企业集中攻关、集中研发、集中突破的节能减排强大发展动力,并促进各大企业在集中的研发、全面的推广中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发展氛围,在健康、合理、环保的城市发展建设环境中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全球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量将削减1/5,而中国大陆的纺织品将是重灾区。
2012年5月15日,欧盟对中国的航空公司下了“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在6月中旬前拒绝透露2011年的碳排放量数据,欧盟将对相关航空公司采取惩罚措施。
中国企业真的到了“不低碳不行”的时刻吗?对此,《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英国标准协会(BSI)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毅民。
碳税所逼,中国企业必须行动
“中国的排放量增长非常快,而且何时达到峰值目前还看不到。”高毅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的数据,2007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0年,中国的排放量为90亿吨,美国为52亿吨。
高毅民指出,就人均排放量而言,2010年,中国是6.8吨,美国是16.9吨,而印度是1.5吨。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虽然比美国少很多,但已超过世界平均值。“中国正处在经济强劲增长的阶段,这是我们的优势。不幸的是,我们碰上了全球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时期,经过200年的工业化,大气中的排放空间已十分有限。”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今天,不能仿效当年的英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牺牲环境的道路。
面对现实,节能减排已不可能再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了。
“对企业而言,实行低碳变革是必由之路。否则,今天生机勃勃的企业,明天可能消亡,因为企业产生的利润不足以抵消高排放所需的成本。”高毅民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
对于中国这个出口大国,“低碳”已经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2010年初,沃尔玛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核查”并贴上“碳标签”,该决定影响到的企业超过500万家,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英国乐购公司对8万件产品做了同样的要求;富士康从2008年起也开始要求在大陆的上百家供应商实施温室气体核查。
同时,尽管中国企业一再抗拒,“碳关税”已成为越逼越近的残酷现实。
作为环境税的具体税种之一,碳税是对化石燃料按照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上世纪90年代初,芬兰、瑞典、丹麦、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开征碳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将因此下滑21%。
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也日渐明晰。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2011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还联合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约有16000家企业被纳入到通知的范围中。
高毅民指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已经被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当中,这对推动节能减排也将起到实质性作用。“现在大部分企业仍在静观其变,但中国此次节能减排的决心很大,未来也将出台一系列惩罚措施,所以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
低碳从“记得关灯”开始
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着手节能减排呢?
据高毅民介绍,能源消耗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将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企业节能有三个途径,分别是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
“除了通过更新设备技术之外,建立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也是节能减排的方式之一。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指导思想,即使是最先进的硬件条件也可能无法发挥其作用,反而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消耗。”高毅民表示。
据统计,通过系统的管理,企业两年内能够实现节能10%~20%。
作为全球第一个国家标准组织,英国标准协会(BSI)有一系列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标准,其中包括组织碳足迹标准ISO 14064―1、产品碳足迹标准PAS 2050、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和ISO 50001等。高毅民介绍了他所接触过的几个经典能源管理企业的案例:
维珍集团是英国最大的私营公司,其中维珍铁路拥有整个英国西岸的客运权,共服务43个车站。尽管火车比汽车与飞机更省碳,但维珍列车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它详细测量了列车运行当中的能耗,发现了“刹车的惯性能够恢复大概17%的能源”等细节。
罗伯特怀斯曼奶场是英国液态奶市场的领军者,每天生产并销售500万升牛奶。奶厂每天测量计算排放每吨二氧化碳能生产多少升牛奶,一方面从行为层引导员工如何完成关灯、关闭设备、开关冷冻库大门等动作,同时也研究如何让设备最高效运作。
SKF集团是一家瑞典的百年老店,在轴承、密封件、系统和机电一体化领域全球领先。为了实现节能减排,SKF公司实行内部能源管理培训,在每个高能耗的生产地点均有指定的能源协调员,还在每个建筑物内外安置现场温度传感器,引进了能源管理数据库等,最大限度挖掘节能空间。2007―2008年期间,通过评估共识别潜在节能约9000吨二氧化碳,价值约156万英镑。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转变管理方式,高毅民举了纺织行业的例子:对耗能设备的有效管理,不仅是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也是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体现;有水解酸化池的工厂可以收集池子里产生的沼气,作为锅炉的补充燃料,每天收集200立方米,相当于160公斤标煤,就可节约176元人民币/天。此外,对纺织等行业生产来说,减少设备换缸、换料、停机、空转的次数,都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如果你没有能源管理经验,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记得关灯,将暖气温度调低,看看你的能源费用账单,制定一个简单的能源监督制度。这些内容都包括在标准当中,但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细节、过程及严格的要求。”高毅民最后提醒道。
英国标准协会(BSI)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构,也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其创立了全球最广泛认可的ISO系列管理体系,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包括ISO 9001、ISO 14001等标准。
碳足迹
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其标准为:ISO 14064―1,针对组织、项目排放及相关的确认、查证和验证活动规定了要求;PAS 2050,量化的原则和方法,信息交流的原则、声明方案的交流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促进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能源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十一五"以来,石化和化学工业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加强企业能源和环保管理,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炼油、乙烯、合成氨、烧碱、电石等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重点污染物减排任务均超额完成,部分企业能效指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石化和化学工业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2012年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73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工业能耗总量的18%;2011年全行业化学需氧量58.1万吨,排放废水43.9亿吨、二氧化硫231.1万吨、氨氮11.5万吨、氮氧化物98.3万吨,均位居工业行业前列。行业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参差不齐,企业间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差距较大,部分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节能环保水平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为确保国家中长期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顺利完成,石化和化学工业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发展方式转变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上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加快形成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8%、8%、10%和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015年底前,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常减压装置(青海格尔木、新疆泽普装置除外),淘汰380万吨电石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和乙烯原料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的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产能和装置,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和环保门槛;在化工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大力发展高性能合成材料、新能源产业基础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石化和化学工业的精细化率。
(二)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石化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削减和治理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回收低位工艺热预热燃烧空气技术、高效清洁先进煤气化技术、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电解技术、电石炉和黄磷炉尾气净化综合利用技术、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低汞触媒技术、盐酸脱吸技术等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编制推广方案,组织实施示范工程。
(三)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加快以页岩气、煤层气为代表的非常规低碳能源的勘探和开发步伐,突破水平井钻完井、储层多段压裂改造、页岩气含气量及储层物性分析测试等关键技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化。大力支持以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合成有机化学品技术等为代表的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产生少、好收集、可再利用的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合成氨、甲醇、电石、乙烯和新型煤化工等重点碳排放子行业中开展碳捕集和封存的示范项目。
(四)夯实节能减排管理基础。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度,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石化和化工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统计工作,建立和完善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抓好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企业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针对石化和化学工业生产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节能环保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重点用能企业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均具备专业化节能环保人员队伍。
(五)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在炼油、乙烯、化肥、氯碱、电石、纯碱、无机盐、橡胶等子行业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到2017年,石化和化学工业力争建设150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发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能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和系统,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综合能耗及排放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接口标准,为构建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提供支撑。
(六)加强企业能效对标达标工作。完善石化和化学工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合成氨、甲醇、烧碱、乙烯等产品的能效领跑者及其指标,制定石化和化学工业能效提升路线图计划,指导、督促石化和化工企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组织行业协会不断完善能效对标信息平台和对标指标体系,总结并能效最佳实践案例,引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推进重点领域治污减排工作。重点做好石油化工、煤化工、农药、染料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子行业的污染防治。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都要安装脱硫设施。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底前完成石化企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加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和涂料、油墨、颜料等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减少重金属排放。推进磷矿石、磷石膏、电石渣、碱渣、硫酸渣、废橡胶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强与钢铁、建材企业合作,联合处置铬渣。
(八)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行机制,在全行业推广硫酸、磷肥、氯碱、纯碱、农药、橡胶等子行业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推广以煤电化热一体化为代表的共生耦合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推进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和农药等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制修订氮肥、磷肥、农药、染料、涂料等重点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在农药等重点领域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开发推广环保、安全替代产品。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园区。
(九)推进企业责任关怀行动。推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健康、清洁生产为主旨的企业责任关怀行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责任关怀体系,制定评价标准,探索评估认证方法,促进规范有序发展。把责任关怀与"健康、安全、环保"(HSE)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责任关怀试点,大力宣传石化和化学工业责任关怀工作成效,树立责任关怀工作先进典型,提升石化和化学工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十)加强行业节水工作。制定石化和化学工业高耗水产品、工艺、设备淘汰类目录。推动企业加强节水管理,重点用水企业制定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规划,配备节水设施和器具。加快研发先进节水技术、设备、器具及污水处理设备,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大节水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工业废水深度循环利用,开展废水“零排放”试点。到2017年,在石化和化学工业树立一批节水标杆企业。
(十一)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石化和化工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制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认定标准。积极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研究制定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动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和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定期组织相关分析,开展预测预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涉及石化和化学工业的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合成氨、电石、氯碱等行业准入条件。加快研究制定石化和化学工业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从严控制大宗高耗能产品产能扩张。开展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实施情况督查行动,定期公告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二)完善节能减排机制和优惠政策。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鼓励专业节能服务机构为石化和化工企业提供能源审计、节能减排工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融资等服务。研究出台能效领跑者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导石化和化工企业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梯级利用等工作。研究支持石化和化学工业废弃物利用的优惠政策,完善废弃物管理体系,理顺废弃物来源渠道,鼓励废弃物专业化收集和处理。
(三)建设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制修订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统计标准体系、审核和认证标准体系,制定尿素、乙烯、二甲醚等重点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修订合成氨、烧碱等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推动制定石化和化学工业主要耗能设备效率测定与评价标准,不断完善石化和化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继续做好重点产品清洁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编制重点耗能产品能效对标指南等技术标准。
(四)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国家级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新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鼓励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提升制造水平,带动石化和化学工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加快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筛选一批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节能减排技术,制定专项工程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