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

时间:2023-07-04 16:27:05

导语:在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

第1篇

一、进行课前反思,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整个教学环节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较为盲目。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都是以教师的主观兴趣作为主要选择标准,从而导致教学过程出现严重的“跑题”问题。历史教师在讲解各种知识点时,一般都是大量论述自我观点或者态度,不能结合实际教材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受到重视。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反思工作,在上课之前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坚持教材内容的指导作用,合理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对“甲午中日站争”进行讲解时,首先要明确相关章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即让学生明白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对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能够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二、通过教学课堂反馈信息来提升教学针对性

很多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难认识到对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的重要性,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或者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反馈,导致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还要强化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升历史教学效率。[2]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或者提问等环节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对整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效率。

三、做好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工作

不同的高中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学方法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主要是看教师如何对教学方法实施改进,能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加以重视等。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能够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并且及时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制定并完善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3]例如教师在讲解“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展示工业革命产生的生产工具,利用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等给学生提供相对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让他们对工业革命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利用多元评价方法强化师生沟通效果

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突出这一主体地位,坚持学生学习需求的导向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时,大都是根据自身角度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从而导致整个评价过于主观,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并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从而获取更多可信度高、全面科学的信息,给教学反思活动提供一定的资料数据,有利于教师对各种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教师在利用多元评价方法时,可以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生评价教学活动、调查问卷等方法来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对实际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让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式思维;课堂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高中历史教师应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在教学中创新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新式思维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以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为重点,只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对于课本外的知识很少涉及,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在历史教学中,传统教学以知识记忆为重点,重点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忽视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辨别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更无法培养创新意识。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非常不适应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科技、大众创新的观念,学校和教师应当改变陈旧的历史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知识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课堂中,运用创新式思维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求。同时,创新式思维还能够提升大脑的协调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创新式思维类别

创新式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思维方式,它能够打破学生禁锢的思维方式,以活跃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有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双向思维三种类别。求异思维是指以不同于寻常的思维方式面对问题,常常能够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求异思维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由因查果的思路,而是以果为依据,寻求因,最终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正是体现了求异思维。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可以理解为求异思维的一种独特方式,在历史教学中作用巨大。逆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反其道而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具有双面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非黑即白”的观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既有正面的、积极的形象,也有负面形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双向思维

双向思维是指不同于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同向思维以外的思维方式。历史是一门具有可知性的学科,其具有意象远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对比现代与历史,达到标新立异的教学效果,就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双向思维可以让学生全面、完整地看待历史事件,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将历史与地理、政治等学科构成全面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说明历史问题,能达到活跃课堂,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创新式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创新式思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为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采取一定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式思维的运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思想,对教师教学工作具有统领性作用,也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核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创新式思维,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创新式思维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辨别,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措施与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素材,激发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高中历史学习更易培养学生的因果思考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他们可以全面分析和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历史知识,丰富课堂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学习提供素材和依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学习关系中,教师处于管理者的地位,学生处于被管理的位置,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使得学生对教师往往有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因不喜欢某一学科的教师,而不喜欢某一学科,导致该门课成绩不理想。运用创新式思维要求学生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还应当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中设置游戏,比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式思维。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创新型国家,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针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创新式思维培养的现状,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式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许大才 单位:安徽省含山一中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十分庞杂,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单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这就使得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堂内容的教学应该体现时代性,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符合,同时还要尽量减少难懂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终身学习。

一、 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教师为了促进现实社会生活与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生活内涵,将生活中的学科理论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来实现历史教育体系的生活化。由于历史学科自身所具有的过去性特点,使其与现实有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使得学生很难在历史的学习中产生共鸣。因此,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进行生活化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与体验获得历史知识的学习,这就加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同时,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模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与生活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增强。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应用、创新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 促进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加强了对高中历史教学措施的改革。笔者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对促进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改革教学目标,实现生活化

历史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单靠记忆很难掌握庞大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加强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改革,将历史知识的讲解尽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避免使历史教学出现空洞、苍白的现象,从而让学生难以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进行教学目标生活化改革,不仅要学生能够进行历史知识的熟记,还要能够在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上进行文化知识修养的提高,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借鉴,从而到达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

2.整合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

传统的历史教材往往过于注重历史事实的简单陈述,而忽略了历史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展现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共鸣,这样的历史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激起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极大地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另外,实现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还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加入。通过对生活中资源或者乡土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性记忆。例如,在进行中国古代建筑相关历史知识的讲解时,可以与故宫进行联系,这样学生通过现实存在的事物加强了对古代建筑群的印象,以此来实现了历史知识的快速记忆与掌握。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生活化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使其生活化教学特色更加突出。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电影、音乐等,这样讲解历史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等活动,将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参与历史活动的同时实现其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4.优化教学形式,实现生活化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其教学形式的优化能够促进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在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使用,通过拉近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实现历史课堂的互动,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加强习题生活化的设计。面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考查时,其使用的习题往往过于强调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实现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其知识体系越来越远离现实生活而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进行题目的练习,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总之,高中历史学科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科目,其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元素的结合与应用,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满芳.试论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12.

第4篇

文章首先对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需要深入完善的内容。分别从情境创设、教材知识点衔接、以及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完善等方面来进行,帮助提升基于专题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促进高中生的历史成绩稳定进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专题

1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

在学习历史知识期间,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考虑在基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审核,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可以提升兴趣,对历史知识产生喜爱,这样所进行的教学计划才是真实有效的。在对教学计划进行编排时,要考虑学生学习期间的需求,以及历史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总结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经验,充分融合先进教学理念,通过这种组合的编排形式,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陌生感,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先进教学方法所发挥的优化作用,对教学计划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全面落实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的编排优化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定期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以此为参照标准来分析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对知识内容进行重现编排,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标准,整体化的历史知识更方便学生记忆。上述内容中所论述的编排优化,在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结合历史教材来更深入的完善,为教学计划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创设情境进行专题教学

情境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下,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情况来判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实现的。情境创设需要结合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内容来进行,以高中历史教材为出发点,并在情境创设中设计教学问题,巧妙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串联,拥有清晰的印象后所进行的历史学习才更安全高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历史知识积累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时间记忆混淆的现象,教师应当进行耐心的引导,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点,这样学生所记录的知识内容中,可以按照知识的主要与次要层次来进行,这样既不容易混淆,同时在历史知识的运用方面也更具有针对性,帮助进一步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将历史知识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互融合,也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标准,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会感受到历史知识所带来的趣味性,会尝试利用课余时间来探讨更深入的历史问题,并在历史课堂中表现出独特的见解。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带有一定特征的,教师首先要掌握这种特征规律,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也可以听过布置课后思考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情景创设能力,在课后思考阶段,学生所搜集整理到的知识内容,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也丰富了同学的历史知识视野。时代背景与案例模式都是比较常用的情景创设方法,对于基层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隐患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配合,可以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并促进长期教学计划在现场更好的应用落实。

3结合教材进行专题教学

教材是历史教学任务开展的参照依据,对于教学期间比较常见得知识点混淆问题,以教材为出发点,对教学课题进行更深入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整体的,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够将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进行下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想要提行学习成绩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专题教学计划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理性的评估学习方法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在教学计划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的内容,对于一些常见的教学计划落实不彻底现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通过这种方法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提升。对于一些我国传统学派中的思想观念,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自由讨论,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并在教学计划进行期间,充分融合个人搜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信息,将其应用在历史问题解决方法,达到更加理想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材中的知识点也可以组织学生补充完善。教材是教学体系构建的框架组成,关系到学习期间所需要完善的内容。如果不能运行正确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教学期间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将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主要原因。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专题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与被动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从长远目标考虑,对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行构建,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后的反馈结果来进行更深入的优化,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中,要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探讨出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问题的有效措施,这也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技术性方法,对实现全面教学计划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整理历史知识,通过网络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对历史知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进行串联。教师在进行专题的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延长教师讲授的时间是不科学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生不知道的东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之所需,解决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上的困难。高中历史学习常常会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的资料搜集任务,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来搜集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这样在学习任务开展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更加深入的解决,并通过技术方法来深入的探讨教学方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内容。

5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复习,运用历史专题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历史题进行阅读,快速抓住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新胤.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历史三层教学设计和三步教学案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 教学变革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29-01

现代社会并不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接受能力较强,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相对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也就对我们的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在新时代下,变革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现有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分析

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这些都是推动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障碍,高中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有如下三点:

1.教学无活力。目前存在于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一大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没有活力,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课堂内容死板缺乏张力,非常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激情。传统的教学枯燥乏味,专业教师教学缺乏追求没有激情,这样的课堂必然沉闷无趣,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加之某些内容着实较难理解,学生自然会有畏难厌学的情绪,这样的教学就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更不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3.升学压力大。高中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对于所学历史内容不加以理解,盲目记忆,缺乏思索。老师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教学缺乏思考带有功利性的教学是不可能有很好地创新性培养教育的!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也必然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可以有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1.改革传统讲授模式,合理运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新时期下,先进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我们高中历史的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善于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做好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方面!这样的课堂会很生动有趣,也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教育手段的作用。

2.以学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所需。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知识,更是帮助学生成才成人,高中历史的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吸收消化,让学生成为掌握更多知识的人才!

三、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上面两个大的方面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下面是对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方面的一些思考。

1.理清思路、建立关系轴网。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建立在对事物正确的多层次认知之上,创新并不是任意想象,它需要有现实的参照、严谨的思考、细致的认证才能施行。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是被社会和时代所认可和尊重的。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知识脉络,让学生靠理解去记忆所学历史知识,而不是单纯的靠功利性的死记去完成记忆的任务,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知识的框架、建立知识轴网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牢靠地记忆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鼓励创新、打破常规。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就可以进行下面的一个步骤,高中历史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进行创新的阶段。创造力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后天培养与锻炼完全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而且,几乎人人都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由于以上第一大点问题的存在,学生很容易养成定向思维,缺乏自己对知识的思考与改变,打破常规的训练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要进行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它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感,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对外,取得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战场的巨大胜利,同时它也推动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民族未来和国家道路的思考,让中国人民有了建立和平、富强、民主、文明国家的渴望,推动中国社会的革命与发展!高中历史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就是要学生多思考,多方面理解问题,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与理解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定有不错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性 问题 途径

高效性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果。高中历史高效性教学最终的成果体现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树立人文意识这三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学生的不重视,以及学习方法的不正确;第二方面,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的效率。

学生对历史课程不重视是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重视的课程为语、数、外,对于历史的重视程度较低。这种态度上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分配给历史的学习时间较少,因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除了态度的不重视之外,学生对方法的选择也存在问题。很多高中生认为,历史学习仅仅需要临考试之前背一背,对重点题型练一练等,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日常练习过程中不注重对逻辑思维的锻炼,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做题技巧,因而学生的历史成绩不够理想。

历史是一门人文科学,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年代、不同地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因此无法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是教学的一贯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制约。很多学生将历史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这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很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教学有效性,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保证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建设。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历史高效性教学的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第二方面,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平等的师生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学会聆听。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当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面对学生,而是像朋友那样和学生去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进而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去学习历史,去感受传统文化,进而掌握历史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对于高中生来说,本身就掌握了很多历史知识,高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类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案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为学生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分组竞赛的模式,使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等方式来解决历史问题,归纳历史知识,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最后,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指的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历史问题,发表对于历史事件的见解。由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进而更需要被鼓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给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内容的丰富性给教学方法的制定提供了更多选择。首先,有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事件印象,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历史事件中所传递出的情感,进而使学生对历史的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生动;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连接。以定都南京为例,在讲解定都南京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都有哪些朝代是定都南京,以及在历史上南京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从而使学生以南京为线索将历史事件串联到一起,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历史知识有所了解,但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历史,还需要进行实践。历史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过去的生活经历,并立足于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向,尤其是近现代的历史,仅仅从课本上、影片中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用实践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清明节等节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烈士陵园中去拜祭烈士,或者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名人故居或者历史遗址参观,通过实地的参观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使历史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可以由电影“孔子”引出课题,让学生在看影片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在观看完毕后,提出问题“影片的历史背景,大家知不知道?”,然后引导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引出本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对了解本课内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

三、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而高中历史教育则是让人才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社会的文化,从而更好的去建设国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合适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使高中历史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咏梅.浅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体现[J].新课程.中学,2011,12(11)22-23

[2]相士马.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12)10-12

第7篇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25-02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学校对传统“以教师讲解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现代化创新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但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沉闷,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相符合。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第一,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不强,学习动机下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成就动机强度大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以及教材编写的难易及适用程度等方面。当前,由于受社会环境及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对存在历史存在偏见,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没有实际价值,因而导致对历史学科学习动机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

第二,学生学习情感得不到充分刺激,学习效率不高。从教材的特点看,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记忆,记忆起来非常复杂,有些事件记起来比较容易混淆,导致多数学生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感觉历史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第三,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历史学习的教学环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在全国各地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压力和考试制度的影响,目前的历史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应试教学,大多数的学校仍将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评定的唯一标准。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还是以讲解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还是教师讲解为主,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固定化,使得历史课堂死气沉沉。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变得越来越弱,学习欲望日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历史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将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新闻及典型现象巧妙地融进教学内容,让历史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欲望,并逐渐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授“贞观之治”这节课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要怎样充分合理地利用人才?”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取积极参与的动机。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下,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取积极参与的动机是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关键。其一,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评价,让学生的需求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转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更多要求,因此,在教学形式上也要实现多样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需求,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取积极参与的动机,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可开展一些以合作、探究、体验等为一体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其三,转变作业布置方式。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许多教师过于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方面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业这一重要的环节。其实,有效地布置作业,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等作业是开拓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保持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可让学生尝试制作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主要的航线动漫图;在学习北宋毕N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可让学生体验和制作活字和雕版印刷的模板,从进行排版、印刷,到在原版中改几个字分别让活字组和雕版组重新印刷,充分体会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或者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在参与中得到认可。

(三)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其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师应将学生看作朋友,与学生进行朋友般的感情交流,将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热情,以创造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将会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增强积极参与的意识。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创造适应学生思考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师生之间不再是不同等级的对立关系,而是能够进行平等对话的互动关系。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进与学生间的距离,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观点要给予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完善。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将得到有效增强,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其二,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出了强调,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巧妙地设置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面对问题,学生在充分思考之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可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身参与的价值,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三,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教师应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历史充满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课程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将知识有效地融入到活动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可参与教学的机会,并最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这一节课时,可安排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编排生动的小品,通过生动的表演让学生了解到,在统一之前人们彼此间的沟通无法正常开展,制约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在统一之后,文化与经济实现了规范化的发展。这样,学生就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意识,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确保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其主置,教学效果才能够有所保障。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认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确保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课堂;主体作用;有益探索

一、高中历史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分析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具体表现在:(1)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简单地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新课程、新理念;(2)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担心影响课堂的把控性,会得不偿失;(3)对新课程理念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高中教学内容多,在高考任务下没有时间体验新花样。

二、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在历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的创造意识和积极探究精神”。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所以,必须转变旧观念,从课堂到社会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三、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的有效措施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及个性发展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调整课程设置和创新评价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采用专题体例编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提供多种形式的思维材料,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第9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新课改;自主学习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教师将学生从历史课堂“喂养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积极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这种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梯度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活化”单调枯燥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导向标,从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课程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课时紧张、知识点繁杂、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多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课堂形式。由于教师在课堂对知识点的讲解、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种以画重点、押考题的“授之以鱼”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沉闷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很多历史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理念比较落后,极易单纯的将历史看成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历史在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仅仅为了“授课”而“授课”的历史课堂,不仅无法深层次挖掘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容易使得历史课堂陷入应试考试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灵魂的铸造师。孰不知,学生既是教育的主观承受者,又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问题、探索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由“让我学”积极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实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为了保持课程进度的统一性、一致性,通常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授课速度,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生一味的为了追赶教师讲课“步伐”而疲于誊写课堂笔记、死记硬背疑难点。这种层次不明、梯度不分的历史课堂,极易使得高中历史课堂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境界。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选取难度适中、层次鲜明、实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全面性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谆谆善诱、步步深入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爱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映像、网络、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课堂的历史感、凝重感和现场感。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在配以声情并茂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深层次理解知识点。这种表现新颖、层次鲜明、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针对性强、代表性高、梯度性明显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真实实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历史课堂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知识背记、知识疑难点归纳、基础知识练习等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允许其跳过基础题目,而让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选题目性质的进行拔高题训练、知识体系构建、简单课件制作等活动。这种层次分明的历史课堂,不仅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加强师生间交流、生生间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结束语

科学、合理、规范的历史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因此,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层次鲜明、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人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

[2]郭争杰.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6(08).

[3]王欣.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