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监测法规

时间:2023-07-04 16:27:12

导语:在环境监测法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环境监测法规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问题;建议

1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手段。随着环境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定量化和科学化的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需要科学准确的数据和资料作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依据,而环境监测工作的日益科学化和准确化使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逐渐满足了环境管理的需求。因此,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权威的监测数据,使环境管理更加科学、公正。

1.2 环境监测为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都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如环境保护的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其它政策和决策的制定等,都要依赖于环境监测的数据。

1.3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各级环保部门在开展环境管理、环境执法和事故处理等工作时,都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管理的标准。

由此可见,缺乏环境监测数据的支撑,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的决策、环保部门的管理都难以具有科学性,很难具有成效。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手段,环境监测的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2 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能力建设基础薄弱。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缺口较大,实验用房严重不足。部分的省、市、县环境监测站都存在仪器设备缺口,个别的市监测站甚至没有气相色谱仪,基本的有机物监测都存在问题;大部分县的常规监测能力存在不足。全国部分的省、市、县环境监测站都不具备满足实验室规范管理的实验用房等基本条件,甚至有的省辖市因缺乏实验用房,无法拓展正常工作需要的新增监测能力。

2.2 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地方财力的不足和国家经费的不足,使环境监测正常的业务经费难以保障,个别的省辖市和部分的县级财政根本没有把监测工作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环境监测站的日常开支只能靠微薄的创收来维持。近几年,监测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经费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国家和省财政加大了对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能力投入,有的项目需要地方具有相应的配套资金,而部分县级环保局无法争取到地方配套资金,只能采用全体职工集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更有个别的市、县由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被迫放弃国家或省里的能力建设投资。

2.3 监测人员素质不高。受人员编制和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环境监测站只进了少量的干部,正规高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进入。加上监测站部分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骨干被提拔到别的位置,造成监测站的人才断层、专业和学历不合理等问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3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建议

3.1 为环境监测提供法规和政策支持。国家和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约束,使环境监测工作有法可依、监测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工作。

以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为目标,制定环境监测条例,对环境监测能力的提高、数据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对部门和社会监测力量进行统一的监督,加强沟通协调和实施环境保护监测信息的统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提供大力的支持,加强机构设置、工作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保障,为环境监测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2 加强监测人员培养,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保持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根本性的措施。人才是监测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完成艰巨的监测任务、不断的创新监测能力,要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支撑。监测站要从环境管理的需要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切实地提高监测队伍的素质。

3.2.1 对现有和新进的监测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满足对项目的深化和环境应急监测测的需要。

3.2.2 通过增加人员编制和其他渠道,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化技术结构。

3.2.3 建立有利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潜力,鼓励监测技术人员和优秀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监测科研的能力。

3.3 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按照国家对各级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要求,环保部门应该制定指导性的文件,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要求、加强监督、开展检查、采取措施、认真地考核。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级别和类别的不同制定达标建设计划,将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纳入政府环保目标,以确保各级环境检测站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科技的进步,对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为环境监测服务。利用计算机建立和加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监测信息的采集、整理、统计、传输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和监测技术的网上查询,也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4 开展减排监测考核,推动监测整体工作。污染物减排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考核,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核算过程中,对监测数据、数据质量、自动监控和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和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从整体上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推进,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新进展。

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环境;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联动方略

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作为环境保护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有效的协调起来,才能真正的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要实现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的协调统一,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二者的职能,为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职责与关系

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环境质量的好坏,二者有着不同的职责和表现形式,同时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1.1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职责

环境监察主要是负责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对环境现场的执法工作,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和指导,对违法环境保护法规的相关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环境监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作,除了对环境现场的管理以外,还会参与环境污染事故、核安全设施的检查意见自然生态环境的监察等等。

环境监测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主要是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监督工作,其中最重要的职责是对排污单位进行调查,掌握环境污染的最新动向,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推测出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技术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及时的制作监测报告,为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可见,环境监测是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价,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报告,进而为污染的治理和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1.2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关系

就环境管理体制而言,环境监察是监督执法体系,而环境监测是技术支持保证系统,两者是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环境监测能够提供有效的环境质量数据,为环境监察提供了依据,同时,环境监测还可以对环境监察的效果进行衡量。环境监察对数据的要求推动了环境监测的发展,由于环境监察对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极大的推动了环境监测的效果。可见,环境监测为环境的监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只有对环境监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化境监测的价值。离开了环境监测的支持,环境监察也无法进行,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开学合理的机制,才能够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新形势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联动的必要性

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充分的协调好两者的职能,进而充分的发挥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2.1提高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效能的保证

在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机构缺乏配合,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最大效能的发挥。因此对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联动,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反映能力。一方面可以明确环境保护的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另一方面可以相互支持和配合,实现了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共享,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环境保护和管理,实现了执法效能的最大发挥。

2.2环境保护工作创新的需要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调整战略,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新局面。由于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复杂,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因此需要实现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一起来应对复杂的局势。实现二者的联动,可以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执法力度,是应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3.新形势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联动方略

实现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要讲究策略,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

3.1建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科学发展关系

二者的科学发展关系依赖于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把完善法律法规放在工作的首位,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因此在今后对环境法律进行修订时,要根据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修订,使两者统一与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做到环境管理与执法工作的协调统一和相互配合,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3.2提高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运行的可操作性

要提高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要明确分工,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要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与配合。在工作职责上既不能互相交叉.又不能相互脱节,否则,就会导致互相推诿,不利于工作的落实。其次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联系,做到及时的反馈和交流,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及时将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传递到环境监察部门,环境监察部门也要将实施的行为结果及时通报环境监测部门,以及时地获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此外,为了加强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系,要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共同协商事宜,只有这样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才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3建立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工作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环境监察工作要以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深入研究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的内部与外部工作规律的基础上,要克分利用好环境监测的科学资源,发挥监测工作技术优势,及时地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新特点、新动态、新技术,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而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工作形成合力并不断互动推进。

总之,实现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是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实现二者的相互配合,进而为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波,俞巍.关于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有效途径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7).

[2]王美香,张永军.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职能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01).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制度 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共同的关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对环境的监测是我们警醒环境保护和对环境执法的很重要的依据,我们想要保护环境,那么就需要对环境进行检测,换言之,环境监测就是我们保护环境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如果我们不对环境进行检测,那么对于环境保护的和环境管理的工作就是没有条理的,就是不清晰的,可以很明确的说,如果没有提前的环境监测,那么下面的一切工作都是寸步难行的。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的保护中式不可缺少的一步。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知识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当前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于环境监测的工作还不是很成熟,但已经初步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就拿现在说吧,我国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了以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为主要的监测技术的监测系统,还拥有2300多个的环境监测站以及将近50万人的环境监测的大队伍,但是因为还不成熟,所以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是专门规定环境监测方面的,现在唯一执行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就是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方法》,但是这部管理法的内容太概括,没有具体的管理事项,这部法律是在2007年9月1日实施的,这部法律对当前的环境形势已经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了,它已经跟不上环境监测的发展了。因为只有这一部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现在来说还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所以在当前没有一部相对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环境监测的工作,使得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很不明确,使得环境监测的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来作为保障,这样就造成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了不少法律不完善的空子。

     2.我国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可操作的环境监测的标准和方法

     现在,我国建立了不少的关于环境监测的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工作单位,例如,除了国家的检测局外,还有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环保局等以及一些地方的相关的管理部门都已经对环境监测的工作作为重点之中的重点,这些部门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关于环境监测的调查以及研究一个合理的方案,环境监测的工作现在处于一个多管理,无法律,多部门的不同的管理规范之中,最终导致了国家检测局得到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数据也不统一。

     3.环境监测的硬件的设备不够先进、活动的经费不充足

     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是要依靠先进的环境监测的仪器,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和先进的设备的投入使用,那么就不能够顺利的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使得上级分配的任务一直无法进行,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技术人才,也没有办法顺利的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上面说到的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环境监测的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我国境内普遍存在环境监测的设备不充足,技术人员的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对于环境监测的设备的造价是非常高的,环境监测的工作本来就经费不充足,所以造成一些老化的设备没有资金改善,先进的设备没有资金购买的状态,这就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我国环境的发展。

4.关于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监测数据的不真实、没有纪律性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环境监测的机构主要是政府部门,所以对于环境监测的监测的结果有很浓重的行政色彩,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了地方的政绩而谎报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环境监测的结果,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的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二.对于这些问题相关的应对策略

   1.我国应该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监测的重要地位

环境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该从实质上解决,首先我们应该尽快的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严格的要求。我们还应该高度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在大的前提下,颁布一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的关于环境监测的专门的法律,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制度的建设,让环境监测涉及的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都有法可依,法律人员都有法可执。

2.快速制定相对统一的,完善的可操作的环境监测的标准和方式

     我国的相关的对环境监测的部门应该积极的参考国际的统一标准,加快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的工作,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可执行性。现在,我国还在使用旧的标准,没有和国际达到一个统一,这样就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先进性,不得达到与世界接轨。

3.大量的投入资金,重点放在环境监测的建设上

 各个地方的环境监测站是监测工作最实质的地方,这里所得到的环境监测的数据是最真实的、可靠的。所以对于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是必须走的一步。所以我们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这样就需要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然后我们还要换取先进的思想,在思想上做调整,多方面的引进资金来强化环境监测的各个方面。还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引进市场体制,增强对环境监测的积极性。

 4.建立一个严格的监督管理部门

  在没有一个好的监督管理部门,我们不敢相信得到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数据的真实性,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严格的监督管理部门,实时的管理好环境监测站所得出的第一手的监测数据,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环保政策。

第4篇

    1.1农业环境监测能力有限。目前,闵行区专门从事农业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不足10人,没有独立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活动,且检测设备更新缓慢,有些设备明显老旧却仍在使用。

    1.2农业环境监测业务单一。当前闵行农业环境监测的日常工作仅仅局限于土壤、水质及肥料样品的检测、报告编写、宣传培训等,对水土流失、作物病虫害等生态指标都未开展监测,对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仲裁处理、重大建设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评价、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基地开发等方面更是未有涉足。

    2发展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应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闵行区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自觉地抓好农业环保工作。

    2.2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切实保护好闵行人民的“蓝天绿水”。

    2.3加强农业环境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安全,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问题之一,已凸显在人们面前,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环境法规建设,并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与农业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4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工业、城市有机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辟无害化途径推广以作物秸秆氨化、青贮为主的秸秆还田综合利用。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在合理利用城市污水的同时,应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积极采取有效的净化处理措施,减少污水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使污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生活垃圾作肥料,必须经过高温发酵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肥料质量,防止杂物污染土壤和破坏农田。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重要性;环境工程;应对措施

1、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方针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是依法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在环境执法方面负有直接责任。环境管理就是要确保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真正落实到实处,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因此,环境管理就是环境执法的过程。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技术监督,它是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举证”的过程。在新的形势下,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实质就是为环境执法服务。

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环境监测站是履行环境技术监督职能,是环境执法中法定“举证”的资格单位,也是法定的环境技术仲裁机构、技术鉴定机构。

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环保局下达的本辖区内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经常性的监测,所获的监测数据资料是“证据”,即证明环境现状质量状况的依据。并根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鉴定,并向上级呈报各类环境质量状况的技术报告,这类技术报告是属技术鉴定报告,监测站要对所监测的数据及鉴定结论负法律责任。

为及时全面地掌握污染源排放动态,环保局下达监测站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带有强制性的监督监测任务,其监测数据是证明排污企业排放污染物及依法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之一。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执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站是环保法规所规定的技术监督、技术鉴定机构,其证明环境质量状况、排污状况及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等监测数据资料,必须由当地环保局所属的监测站提供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必须由当地环保局所属的监测站有偿提供,由监测站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证明环境质量现状的依据。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及限期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地、市级以上的监测站承担,所出具的“竣工监测报告”与鉴定结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证明环保设施运行实际效果的依据。

环保局根据其法定鉴定机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及有关资料,批准是否能投入生产使用并实施其行政执法的权限。

环境监理站依法征收排污费数额,其重要依据是监测站对排污单位所排放污染物实测数据。由于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是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的证据,因而既是监理站依法征收排污费的依据,又是排污单位对征收排污费提出异议或不服行政处罚提出行政复议的证据之一。

对排污申报的总量核实及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必须要依靠监测站实测或核实的排污监测数据。对拒报或谎报排污申报单位的处罚是以监测站所监测的数据为重要证据,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3、当前环境污染的特点

3.1环境污染涉面广影响深远

首先,由于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多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并且这些污染物常常是经过转化、代谢,富集等各种反应后,才导致污染损害。其次,与般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损害不同,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过程非常复杂。

3.2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持续性

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相对浓度一般都很低,大多数在百万分之几,少数在十亿分之几,有的甚至在万亿分之几的水平。因为浓度低,短时间内看不出危害,可是,长年累月,“积少成多”,有的是终身受害,可酿成严重后果。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因子浓度通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但由于人群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因此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3.3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可能同时进入人体,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各种污染物各有不同的毒害作用,产生相互作用,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

3.4环境污染损害具潜伏性

环境损害一般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这是因为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但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所不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污染物就会慢慢地蓄积起来,最终导致损害的发生。

4、当前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大厦就会垮掉。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新特点,环境监测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局面,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保障。

4.1加强环境监测法制建设

应加快环境监测法治化进程,依法管理和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尽快制定监测法规,确保监测工作依法开展、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监测数据合法有效、监测信息依法公开、监测工作职能法定。抓紧完善监测管理制度,启动编制国家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规章制度,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以法制建设为牵引,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逐步理顺,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测事业公益性属性,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确立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明晰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的设置等级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4.2加强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搞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储备,以项目实施带动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水平。推进监测装备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构筑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监测由“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研究,加快监测仪器的国产化,做好仪器设备选型,制定科学的装备配置计划,选择适合实际工作的仪器装备。

4.3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环境监测接轨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增强环境监测的整体实力。要在科学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全国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网,沿海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长江、淮河等各大流域环境监测网,区域应急环境监测中心网,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等,形成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中心体系,为全国以及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监测报告,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工作。

4.4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保障监测机构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落实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开展监测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监测系统行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核心价值观,推动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推进监测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促进普通采样人员、分析人员向专业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发展,使监测队伍由“普通技术型”向“专家学者型”队伍转变。

参考文献:

[1]张伟涛.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1(3)

[2]李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10)

第6篇

关键字:环境监测;环境问题;质量管理;生态环境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is the founda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cology guarantee an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is timely, accurate, comprehensive ground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ollution control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correct processing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quality manag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新的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国家环保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对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以监测数据的准、快、主为目标,以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突破口”等规定。这使我们全力抓好监测质量有了根本依据。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规范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家、企业的重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是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工作关系,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

环境监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职能中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是环境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与处理的总称。其核心工作就是日常现场监督执法,是执行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的环境监督执行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而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是服务与依靠的关系。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是执行环境法规、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的技术措施。环境监理只有在这种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工作走上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的轨道。

2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相关性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而环境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是执行环境法规、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的技术措施。环境监理只有在这种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工作走上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的轨道。环境监测不仅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而且还可以衡量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环境监理必须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只有依靠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才能科学合理的行使职能。另外,环境监理对监测数据快、准、好的要求已成为推动环境监测发展的强大动力。环境监测部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在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服务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

3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是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工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推动。

3.1环境监测为环境监理提供有效的科学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是实施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污染设施运行等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监理行为的成功与否。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环境监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具有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监测数据。离开了环境监测去执法,环境监理就失去了目标和执法的基本手段,也就脱离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就不能正确地判定企事业单位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样,环境监测人员如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的耳目和手段,没有将环境监测的数据用于检验环保法规的执行效果,支持环境监理开展工作,为环境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那么环境监测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3.2环境监理工作中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作用

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环境监测对基层征收排污费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以及对调解污染纠纷的技术支持作用。环境监理属于环境管理体制中的监督执行系统,其职能是现场监督执法;环境监测属环境管理体制中的支持保证系统,其职能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环境监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等等技术类工作。

3.3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依靠环境监测进行

环境监理中的监督检查是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理部门在现场监督检查中,判定排污单位的环保设施是否在正常运转、排放浓度有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处理效果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只能对污染源及其排放口进行采样分析,由监测站及时、准确地提出监测报告,以此作为监理部门对排污单位是否要做出限期改进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的依据。

监理部门在检查排污单位执行排污许可证情况的过程中,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污染排污申报内容进行技术检查,为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和制定排污许可证允许排污量提供科学依据,对排污单位执行许可证情况按规定进行监督、抽测,定期报告结果。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环境监测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处理好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工作关系,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心芳 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努力提高监测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环境监测

第7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重要性;措施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a new topic, but now it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of our humanity. Undeniable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huge systematic project, related to the fate of millions of people, so, this also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and efforts of all.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provide accurate, reliable monitoring data and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Inner Mongolia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mportan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搞清楚污染物种类和分布状况,明确污染途径,预测污染变化趋势,预警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目前环境现状分析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内蒙在环保工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有一些距离,与我们期望的“蓝天碧水”的家园环境同样存在很大距离。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不正常运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地方政府出台的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违规建设“高载能工业园区”和其他类型的“工业园区”。有关人士透露,目前这六大类型的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区域城市的城市形象,并成为城市经济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障碍。特别是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城市污染,这些污染有垃圾处理不科学造成的,也有企业不管不顾减少环保投入造成的;在其他盟市还有在城区里发展养殖业的,这些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同时危害着市民的身体健康。据了解,在这六大目标中,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建设高载能项目带来的污染尤为严重。乌海市近年来虽然在工业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牺牲的代价太大,城区和城区周边污染严重,这样发展地方经济,其实是浪费资源和能源。

2 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的内容

2.1环境监测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等

2.2按专业部门分类可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此外,又可分为: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等。

2.3按监测区域分类可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

2.4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

2.4.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包括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2.4.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2.4.2.1.污染事故监测

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 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4.2.2.纠纷仲裁监测

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2.4.2.3.考核验证监测

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2.4.2.4.咨询服务监测

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3 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分析

3.1环境监测在环境标准的制订中的作用

这是以生态基准、人体健康基准为基础,由环保部门根据实现一定时期内环境目标的需要、各类环境的不同功能和技术一一经济上的可靠性来制订。

3.2环境监测在是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中的作用

通过监测,国家根据一个地区功能区划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总量予以核定并对功能区内企事业单位排污量进行核定,发放排污许可证,实行超量减排,削减交易的原则。

3.3环境监测在排污统计和排污费的征收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统计,估算一个单位和一个地区的排污量,并依据单位排污情况进行排污费的征收工作。

3.4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主要是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视性和监督性监测,以进一步落实好环保的法律、法规。此外,环境监测还可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污染物状况等。

3.5环境监测在纠纷仲裁中的作用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事故,这就需要通过仲裁监测处理,实地取样分析才能判断污染来源,避免带来经济或生活上的更大损失。

第8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重要性;途径

环境监测是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指标进行监测,确定环境质量,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做出正确专业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价值,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环境监测要求全面精准地反映环境基本情况与发展动态,但因环境监测覆盖的范围面积较大,数据采集工作困难较多,数据库的体量庞大,数据整理的程序复杂,很容易导致数据误差的产生[1]。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要进行质量控制,以此来获得更精准的数据信息。

1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1.1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制定质量控制目标能全面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可以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在各项监测工作完成后要详细记录各项监测数据,编制准确且合规的报告,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快速处理。通过让工作人员严格实行管理监督机制,更能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保障。质量控制的形式包括留样复测、现场密码样品分析、仪器比对、不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实验比对和对审核报告数据等[2],可以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预判,防止得出错误的结果。所以,加强质量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1.2反映环境的实际情况

在环境监测中,各项实验获得的数据信息是开展工作的根本,其可以真实反映出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直观地反映出所制定的环保措施实施效果,为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制定进一步环保工作提供必要数据支持[3]。质量控制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全程监督,对质控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反映出监测过程中的问题。

1.3培养实验室人员质量意识,提高专业素养

确保监测工作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第一要务,实验人员对质控方案的实施是质控工作关键。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可以熟悉各种实验操作,对出现的偏差可以准确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实施质控可以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助于顺利开展环境检测的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监测人员需要掌握充足的分析能力和扎实的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因此通过质量控制体系,能够让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实验室的仪器操作流程,培养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提升环监测质量意义重大[4]。

2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途径

2.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采样、布点

严格遵照环境监测的相关规范要求,需要根据污染物情况、监测对象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点位[5]。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分装于不同的容器中。采样员应严格按照规程及要求进行采样,采样前校准仪器并详细记录,在完成采样工作后,及时贴好样品标识标签,填写完整的采样记录,交接给样品保管员。针对需要运回实验室的样品要严格把关样品运输和存储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样品进行运输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样品保管员要检查样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样品的品名、采样地点、样品个数等内容是否和样品交接单相符;样品是否有变质、损坏或污染;样品的编号是否具有唯一性。如果排查出问题,首先应做好详细记录,第一时间和采样员联系,反馈样品的情况,必要时重新采样[6]。其次,样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样品进行运输之前要预先制定运输方案,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出预设。如果样品不能立即送至实验室,应在现场加好固定剂,防止样品失效,控制实验室温度和湿度,防止样品受损。

2.2减少分析误差

想要提高监测质量,就必须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减少分析误差。仪器、人员操作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误差的发生。对监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实验仪器需由计量部门按要求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要想减少误差,需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原始数据记录应包含足够全面的信息,要求能从记录数据上体现工作的全过程。检测原始记录应按检测标准完整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使用的分析条件、方法、依据及分析过程、选取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质控记录及图表[7]。记录中还应明确实验室人员责任,要求记录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的签名。测量方法是分析化学用来获取所需信息的手段,测量方法的核心是把样品转化为可被准确测定的分析形式,以适应最终可利用的测定系统。在进行测量方法选择时应将国家标准作为首选,其次考虑行业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测量方法需要国家层次部门进行整理归纳,对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指导,以提供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2.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文件管理

数量庞大的技术文件和记录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应严格遵照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技术文件的指引,仔细记录并保护原始实验数据,制作现场采样规程及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因为实验的内外环境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制定的质量体系需不断地进行优化。实验室体系及文件都应当具备动态可变性,参与质量管理的各方需协同一起进行文件修订,内容发生变更的文件应由专人负责整理,提高质量控制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8]。

2.4实施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监督

想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能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审机制,对实验室人员工作进行合理监督[9]。质量监督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核心,实验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环境监测实验室应配置质量监督负责员负责质控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有,监督监测活动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检查监测环境条件是否达标,实时监测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作,监测用样品是否合规,检验依据是否符合标准,监测数据的记录是否存在缺失漏项的情况;考察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不足;观察监测过程中各项目检测是否相互影响等。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由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应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实验室应实行检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三级审核制度,杜绝发生跨级审核的情况。为落实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层可以制定月终或年终奖励计划,提高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制作规范的质量手册和工作流程文件,增加质量控制的说服力。还可开展座谈会,实验室员工之间互相交流质控经验,以此来达到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效果。

2.5加强实验室仪器的检查

目前我国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的仪器较为落伍,仪器监测精准度一般,仪器种类少,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10]。实验室应加大对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购买先进设备。在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要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程,遵循行业法律法规,定期按规定对仪器进行维护,按时校准设备,并对仪器设备运行的情况做出记录。例如样品的气密性可能会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在进行方法确认时产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所以在对样品进行检测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样品的容量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11]。需要根据计量标准器最高要求,落实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开展检查和校准监测设备的工作,确保量值溯源工作顺利进行,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6严格执行环保部门法规

我国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各地政府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结合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网络监测规划,设置和保护监测网点[12]。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需要大力建设环境监测机构,提高对环境监测机构的扶持力度,建设高效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

2.7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能力

我国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在基层环保部门化学分析专业出身的实验员极为稀缺。在实验室招聘环节,应尽量招纳专业人才,提高实验室队伍素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除了要求样品采集、测定、分析按照严格程序完成之外,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实验分析能力。实验室每三年要进行一次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资质认定[13]。应定期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新的评审内容,深度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技术规范、分析方法、评价办法等,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查漏补缺,强化实验技能,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效率。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环境验收策略;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改善措施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备受人们瞩目的问题之一,环境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日益在生产和生活中扎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环境监测现状也应该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事与愿违,我国环境监测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环境保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环境验收策略下的检测核心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我国的环境监测现状能够得到改善。

1 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环境监测领域没有统一、专门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来对监测工作进行约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由于环境监测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的约束,很容易导致环境监测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混乱局面。第二,国家各部门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规定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这直接导致我国的部分环境监测工作职责不明确各自为战,企业和社会监测放任自由,各层次的环境监测无序发展。

1.2 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检测质量的管理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模糊,对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力度薄弱。甚至很多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忽视质量管理。其次,在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质量管理手段落后、单一的现象。虽然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管理手段还是有明显的滞后性。相对于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在这一方面我国环境监测管理手段的可操作性也不强。

1.3 监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的问题

在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中,人员素质是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操作时,由于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导致很多操作不符合行为规范,对于专业设备的使用也是不甚了解。导致环境监测质量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在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人才选拔时,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监测部门也没有确立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不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此外,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由于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能被强有力的推行下去,阻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一部分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由新分配的大学生或后勤人员担当,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监测能力和经验,知识面较窄,观念不强,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1.4 基层监测站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也面临相当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基层监测站所面临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量太大,已经远远超过了监测站现有的监测能力。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就容易导致环境监测结果的失真,而不是满足环境监测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基层监测站中,环境监测硬件落伍也是导致环境监测工作不能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基层监测站的设备落后、老化严重,以及硬件建设不完善。此外,基层监测站的环境预警应急能力不足也是导致监测工作不能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因。

1.5 监测设备方面的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型社会加快建设步伐,环境监测工作中也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大型仪器来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工作,以此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的设备使用和管理也存在出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大型仪器设备闲置率高,常规仪器设备缺口大,维修、维护环节薄弱等都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2 改善环境监测现状的有效措施

在新的时期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处理好环境监测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地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环境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环境监测现状势在必行。

2.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法律体系,完善环境监测体制改革

国家要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监测的立法层次和法律地位,用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加强法律监督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各个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中的条文规定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按照法律规定实施环境监测方案,同时结合法律规定加强工作监督。

另一方面,加快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准确定位环境监测机构的性质和工作,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各部门之间分工交叉、责权不明等现象,才能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等行为,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深入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

2.2 提高环境监测管理质量

要提高环境监测的管理质量,首先要强化质量意识。在这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来实现。只有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得到加强,才能时刻把质量观念带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好。其次,要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工作制度化,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第三,要通过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环境监测结果能够真正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2.3 加大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大环境监测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根本措施。一方面,环境监测机构要积极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考核制度来调动员工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内部员工自发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循环,提高工作质量。

2.4 加强基层监测站建设

中央和各个地方政府要重视对基层监测站的建设和革新,最重要的手段应该是要加大对基层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基层监测站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才能及时更新设备,加强对老化设备的维护,才能保证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能力,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2.5 合理使用和维护监测设备

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只有将投入的设备真正用于环境监测实践,才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改善现状。同时要采取措施完善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各种监测设备的工作连续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3 结束语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也空前高涨。只有生活在高质量的环境中,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政策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现状。本文通过环境监测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力图改善环境监测现状,提高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