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21:45
导语:在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①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②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③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④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①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①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④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①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②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①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②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①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③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①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②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③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④
课外辅导
⑤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①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③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⑤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
严要有度
②
严要有方
③
严要有恒
④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①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②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③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④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⑤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①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②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③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④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⑤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④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①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②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③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⑤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⑥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①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②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④
不利于因材施教
⑤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②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③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④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②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③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
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③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④
实际的方法
⑤
时间因素
⑥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②
记得有意性加强
③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④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
7
岁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心理学;课程模式
1 前言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4〕钱杰,姜同仁.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
笔者自25年起在音乐课堂引进电子琴实施课堂器乐教学,对器乐教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心理素质简述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素质简述
人的素质大致划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心理素质1是素质的核心、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
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表1)。
2、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畏难、缺乏自信与毅力、自我认识不足、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学生的好奇心理及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畏难与放弃等消极心理。加上初中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与毅力。表现为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又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律与团体意识,个性心理突出。
二、巧借器乐,提升心理素质
为了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巧借器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器乐教学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极佳途径。器乐学习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能锤炼意志(非智力因素)。器乐学习强调手指训练,有助于思维开发,培养操作能力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能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心理现状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合奏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社会适应因素)。
1、树立典范,激发兴趣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对处于初中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问题不在于学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2
学生在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坐在电子琴前就产生了新鲜感,表现出强烈而迫切的学习欲望,情绪兴奋激动。笔者立即抓住这一心理倾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演奏,或教师亲自范奏,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领略电子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乐器本身及电子琴作品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如果我会弹该多好”的遐想,诱发“想学”的欲望。还特别欣赏残疾青少年表演的电子琴独奏录像,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撼,感慨万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特别邀请了班里有电子琴弹奏基础且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众演奏,弹唱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如《真心英雄》、《我和你》等。这使初学的学生羡慕不已,个个情绪高涨,同时也认为学习弹奏电子琴也不是很难,只要自己努力,同样也会演奏的,就此建立了信心。典范的作用,让学生在电子琴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点燃了动机。
2、锤炼意志,水滴石穿
学习需要兴趣的点燃,更需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的最佳方法。器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教导学生要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习惯需要意志的支配,一些学生的意志较薄弱,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厌倦、畏难、放弃等消极心理。教师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基本节奏训练、规范指法与手型、先分后合、由慢到快、难点突破,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有效练习,克服了技术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磨练出顽强的意志与“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信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启动思维,培养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美国音乐教育家詹姆士·L·穆塞尔提出“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当在器乐领域里采取创造性教学的计划程序。”创造需要想象,“创造性的想象是在再现性想象的基础上,对已储存的感知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使其突现的心理活动。”3
如学习弹奏《月亮河》后,为了表现出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意境、情感风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启动音乐思维,要求学生运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库,自主决定运用乐器音色,创编与乐曲意境相配的场景音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决定怎样表现音乐。有的小组为音乐加上前奏与间奏;有的小组为表现乐曲意境添加微风、蛙声、蝉鸣声及流水声;有的小组添加一点打击乐节奏,为乐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表现出劳动人们愉快的生活情景;有的小组通过丰富的节奏数据库,设计自动伴奏完成作品的演绎。
学生通过对乐曲的二度、三度创编以及对各音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丰富了乐曲的音乐形象或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直接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了学生感受、创造、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电子琴的弹奏其实是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眼(识谱)—脑(分析与指挥)—双手(演奏)—耳(聆听)—脑(辨别与感受)。所谓“十指连心”,即大脑指挥手指运动,手指运动反过来刺激大脑中枢。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器乐学习和手指训练,其思维、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智力与能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文导航
1、首页2、搭建平台3、参考文献
4、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在课堂内外搭建多种形式的表演平台。如课堂内的“乐器自由表演”,由学生自选乐器、自选曲目、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限,可独奏、齐奏、二重奏、
自弹自唱、伴奏演唱、创作表演等。又如“班级器乐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对优胜的班级,荣誉感可让学生自信倍增,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落后的班级,及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气馁。再如举办“节日音乐会”“小小演奏家”比赛、积极参与市区各级的器乐比赛活动等。 学生抓住了这些演奏的机会,在积极参与中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同时也锻炼了心理素质,积累了多次上舞台的经验,从“我不敢”变为“让我弹”;从害怕、紧张到自信、从容充满信心地演奏,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逐步形成勇于展示自我的良好心态。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学生的电子琴演奏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
5、重视合奏,学会合作
电子琴教学中,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合奏,是有一定难度的。合奏训练必需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和共同的目标。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分工与协作,需要每个学生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演奏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在学习合奏训练《故乡的亲人》时,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演奏,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弹哪一部分旋律,做到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和谐统一。在弹奏中哪个乐段要换音色或换伴奏音型,都要分工明确,做到每个人都要心中有数。合奏就是要通过团队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在训练中要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增强自控能力,学会自律与责任感。
国际21世纪教育教学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此处的“共处”,即指人的“合作能力”,它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因素。在高度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音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自觉地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加强具有合作意识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一句话,加强学生合作与责任感,提升社会适应因素水平,是合奏训练教学中最有意义的目标之一。
6、激励评价,认识自我
激励评价能使学生获取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器乐教学中,通过各种激励评价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运用语言艺术激励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激励评价;对自我实现的激励评价;感情激励评价;荣誉和物质激励评价;竞赛性激励评价。这几种评价非常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4
经过探究实践,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优秀的思维品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361课堂教学模式” 简述
(一)把握三个阶段: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二)走好六个环节:
第一阶段:1、问题引领,课前预习。2、预习展示,明确目标。
第二阶段:3、自主析疑,合作学习。4、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第三阶段:5、巩固练习,形成体系。6、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 第一阶段:问题导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材的编写也是在引起学生产生“问题”。“问题导学”即是在老师研究、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导学“问题”和自学任务,通过诱导质疑自学,唤起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在自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学习中去研究和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问题引领,课前预习。
(1)问题引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预习单。
(2)课前预习。学生以预习单为载体,根据预习单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等,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图书室等学习资源自主展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第二环节:预习展示,明确目标。
(1)预习展示。每节课的开始,利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了解判断学生预习的效果,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梳理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目标。揭示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
实施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就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
第三环节:自主析疑,合作学习。
(1)自主析疑。在课前预习,课始检查的基础上,依据学习目标,把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及老师预设的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质对学和异质帮扶,解决预习单中预设的学生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发现收集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第四环节: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小组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评价。
(2)教师点拨。教师点拨环节是教学模式的点睛之笔。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将探究阶段的感性认识和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这部分内容会是教学中的重、难点。
3.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
有效练习成就高效课堂。课堂练习(包括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堂上的练习是否能有效的实施和有效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形成体系。
(1)巩固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巩固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巩固性练习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要当堂学当堂会,务求关注到每个学生。
(2)形成体系。要根据实际进行单元归纳,构建知识和方法框架,形成脉络、体系。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课堂质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这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课堂小结是师生双方对本课教学得失和感悟过程,课堂小结中,要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体会、不足和遗憾,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
(2) 拓展延伸。课内的拓展实际上是教学目标的巩固与落实,因而课堂拓展一定要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必须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对于达到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训练发散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上串下连,从而进一步达到与上下知识链接的目的。
(三)落实一个理念:构建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361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相反,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我们的课堂应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性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追求自我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为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引导学生有意义学习。人本主义者非常重视教师的态度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心理气氛。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师生是平等的、朋友式的。
(三)新的学生观强调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种新的学生观要求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自己读书、自己感受、自己观察、思考、体验全部的教育生活,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科学新课标提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的教学行为,应培养学生具备自觉主动学习地愿望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有与他人主动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而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学生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的变化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键能力;高职学生;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行工学结合,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就业的高质量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除专业技能之外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谓的关键能力指的是一种通用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职院校建立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机制,虽然培养难度比专业技能大的多,但高职教育要真正体现价值,真正体现能力本位的特色,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建立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机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技能以外,尤其应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与工艺的进步愈来愈快,而技术与工艺的变化必然导致工作组织的不断变化,同时职业岗位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人们转岗或转业的现象越来越频繁,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只进行单一职业岗位(群)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仅仅培养学生一些具体岗位(群)的技能,已经远远不够。而要想使学生将来能适应并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环境,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高职教育就必须让学生获得一种持久的、可迁移的、通用的、与人的综合素质有关的能力,这就是关键能力。
2.现代企业的需求
现代化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除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职业关键能力。企业聘毕业生的做法,一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测试,采用笔试和动手操作来考核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二是通过面试来考核毕业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而且不同的企业对毕业生关键能力考核重点也不同。如国有的大型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忠诚度考核,经营规模宏大的名企业往往非常重视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型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创新精神等等。有关面试中的这些能力的要求均属于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考核。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实践
1.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容
在探索与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基础,其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内容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上三个结合为指导思想,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一是交流的能力,即以各种方式提取、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确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检查其实施效果的能力;三是个人能力,即个人的认知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四是适应能力,包括适应生活、学业、人际、情感等方面;五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即应用信息技术从事一系列日常工作(如文字信急处理、模型设计等)的能力;六是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即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七是心理承受能力,即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自我批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困难与挫折能力;八是职业行为能力,包括意志品质、安全意识、纪律性等方面能力;九是自我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即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十是筹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这10条关键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强调了工作的胜任力和职业的适应性。通过学校的培养,提高了学生个体对未来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适应性。其次这些关键内涵包括了学生的一般智能结构,如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还包括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最后这10条关键能力还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持久性、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
2.素质教育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模式设计
围绕关键能力培养,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管理教育中形成“宽基础、活模块”的培养模式,设置军事化教育模块、人文和科技基础模块、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模块、能力拓展模块、日常管理教育模块等,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1)准军事化教育模块。目前很多企业在员工上岗前会为其组织军训,目的是通过军训的锻炼培养员工上岗工作后所需求的职业行为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可以通过将准军事化管理渗透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关键能力中的纪律性、道德品质、团队意识、适应性、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等。在构建准军事化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模块中,首先应该注意这里所讲的军事化教育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训练、上军事课、军事检阅等内容,借鉴的是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经验和方法,体现高职学生特殊要求、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而设置的专门管理制度。其次在军事化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模式设计中,应构建以下培养框架:第一,合理规范要求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学生风纪、会操检阅、升旗仪式等培养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会操检阅等形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意识。第二,创新准军事化管理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实行高年级学生参与低年级学生管理――即带班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学生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在实际管理中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自信心,具备了一定的评判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实行准军事化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模块中,要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关键能力,如内务量化管理,带班员目标管理和达标考核体系。
(2)人文科学素质模块。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2003年教育部进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对学生关键能力的测评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其测评的途径就是通过人文、科学素质活动来评估,所以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应该是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点。通过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关键能力的实践途径有:
第一,构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订单式”能力讲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急功近利,片面地加大专业教学和实践环节,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科学素质要求不力,选修课的设置比例偏低,能力培养不全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生管理的渠道,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多开展人文科学素质方面的讲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这种实施途径的评估模式可以采用即时拓展型关键能力评估模式,也就是培训机构不预先设定详细的评估体系,只简单列出与本次讲座有关的关键能力类别,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关键能力的具体方面进行拓展,再根据拓展后的能力评估标准、要求等指标进行评估的过程。
第二,整合资源,有目的地开展人文科学素质活动,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此途径培养关键能力的方法和渠道很多,但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并总结形成有效的教育活动规范化体系。开展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键能力、活动主要培养的是哪项关键能力,怎样提高关键能力等问题。如在活动中要评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制定以下的合作模块培训考评标准。
第三,在实践途径中要开展如职业生涯大赛、学生创业设计比赛等专项规划设计。这些专项比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在对职业关键能力和环境因素的分析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关键能力。
(3)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模块。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其培养途径都是在团委的引导和帮助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旨在提高关键能力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比如在社团活动中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参观企业、邀请企业管理者来院讲学,使社团成员了解现代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意识到现代企业生产组织的严密,意识到每个劳动者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关键能力;通过“口才艺术协会”、“演讲协会”、“文学联社”等组织的社团活动使大学生有很好的机会和场合锻炼表达能力;通过英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科技协会等组织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英语交流能力。其次在社团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筹划组织活动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又比如在社会实践中可采用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报告、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4)素质拓展训练模块。目前,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对其员工培训关键能力时经常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为目的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时可以吸取素质拓展训练的精髓,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一些项目的训练,可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效果,如现场组织、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业能力、自学能力、发展能力、自我推销等能力都可以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中得到锻炼。实施素质拓展训练培训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循环往复),训练项目主要是一些便于课堂组织实施、难度低、便于操作的场地项目。
(5)日常管理教育模块。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着眼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和环节,精心引导,规范管理,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勤勉、敬业、守纪、公正的良好素质和行为,因为守时守纪是用人单位对就职者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基础。二是坚持德育、心育、人文教育和管理多管齐下,教育、教学和管理齐头并进的原则,以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新路子,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五育人主体德育网络,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形成人人参与、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三是开展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养成教育、成功教育、特长教育和创造教育,营造规范有序、生动有趣、轻松快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和竞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抗挫折能力、不断发展的进取能力、百折不挠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四是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积极创造各种锻炼途径,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实行学生干部轮换,主要是根据“自愿、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学生本人自荐、竞选,由所在班级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干部班子。班委会每年或每学期轮换一次,并每次换届都要保证有2/3以上的新成员。经过几年的轮换,所有毕业的学生100%都做过学生干部。有能力的有机会得到展示,能力差的也有机会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虽然很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要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关键能力培养特色
(1)坚持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坚持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灌输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2)充分分析各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活动方案,并予以实施。
(3)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拓展活动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4)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设计为五个模块实施,每个模块分为若干子模块,制定各子模块考评标准,操作性很强,学生也易接受,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
总之,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是当代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在大力提倡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愈显重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准确和重视的程度,只要学校重视、教师用心、学生专心,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京辉,唐以志.关键能力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0,(3):17.
[2] 吴雪萍.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0).
[3] 关晶.关键能力在英国职业教育中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3,(1):34.
[4] 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5] 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
[6] 刘京辉,唐以志.关键能力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0,(6).
[7] 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6).
[8] 尹金金,孙志河.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9]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 王敏,等.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3).
[11] 张桂杰.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2] 张柯,邓小丽.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研究:“关键能力”简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