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时间:2023-07-05 16:22:04

导语:在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第1篇

一、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学科兴趣是关键。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让学生的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观察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主动的探讨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这样,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恒定的求知欲。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的教育:⒈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⒉补充一些必要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练就灵活的双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实验教学恰恰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功能。要搞好这个环节,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⒈加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⒉保证实验的量和质。

三、培养科学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

我认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科学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在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而创造能力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必须强化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整洁的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专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仅仅是有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还应有整洁的习惯。整齐、洁净的习惯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事例给学生讲清道理,使学生懂得整洁的重要性。例如:在科学史上,因工作环境的不整洁而使冥王星的发现推迟了二十多年,教训之惨痛,不言而喻。

第2篇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在2010年8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6411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2.63%的老师认为“与旧课程相比,自己更愿意教授新课程”;87.51%的教师认为喜欢学习化学的学生多了。关于教科书(被调查者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96.41%的教师认为教科书编写结构非常合理、合理或基本合理;95.22%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符合或总体符合学生的发展过程;93.21%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活动性、开放性习题设置合理或基本合理,教师可以选择使用;98.19%的教师认为教材的栏目设计合理或基本合理。在课堂教学上,与实施新课程之前相比,99.45%的教师认为现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解释、质疑的机会,97.42%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机会多了,97.73%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多了,98.54%的教师认为化学课堂中教师更重视讨论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问题,98.97%的教师认为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93.12%的教师认为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此外,48.46%的教师平均每周开展一次探究活动,33.64%的教师平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11.31%教师平均每个学期开展3—4次探究活动。同时,调查也反映出了化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些问题,例如,59.45%的教师认为教科书多数章节中的习题数量偏少;10.49%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的习题时难时易,缺少筛选,与教科书内容不一致;6.09%的教师认为教材有活动性、开放性习题,但不太符合教学需求,教师只是偶尔使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调查结果虽然只是来自于山东一个省,但是由于山东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加上调查对象覆盖了该省17个地市的6千多名教师,所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的。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文献研究,通过分析2001到2010年发表的1259篇初中化学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发现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实施与研究、实验教学及探究教学的实施与研究、教学情景设置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实施与研究、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教学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及其研究中得到积极反映。

总而言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所设定的五大内容主题、19个二级内容主题,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所提供的具体载体和明确的学习标准,得到了从学科专家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初中化学课程基本是在9年级,也就是初中三年级开设,教学受到中考的严重影响,一年课程往往被压缩为半年,由于应试教学和大题量训练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由于观念问题、课时紧张、实验员缺少、硬件条件差等多种原因,实验和探究更多地停留在课标、教材和考试题上,学生分组实验没有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教学实效性问题依然存在。

《江苏教育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启动的?修订工作是怎样推进的?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2007年就成立了。从那时候开始,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调查分析和多次集中讨论与修改,修订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中央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本着对国家基础教育和下一代负责的精神,听取多方意见,逐条分析来自各地和各方面的修订意见;制定修订工作的计划,反复研究修订的方案,明确了修订的原则,确定拟修订的具体内容;执笔完成修订后的初稿。2008年3月到4月,在前后修订6稿和集体审读的基础上,形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讨论稿》。2008年4月到11月,修订组对《修订讨论稿》文本进行了多次细致的审读和修改。2010年1月到12月,修订组结合《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提出的修改要求,对标准《修订讨论稿》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审读,不仅对标准文本做了文字加工,而且重新撰写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11年1月到2月,结合各地的修订建议,修订组对征求意见稿内容逐条进行审核和文字修改,最后形成《修订送审稿》。2011年12月,修订稿正式。

在修订的过程中,2007年,教育部向29个省和42个国家实验区1742名教师下发了调查问卷,征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修订建议,调查对象涉及实验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化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2010年,教育部又一次下发问卷,征求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对象涉及12个省、7个大学课程中心和若干市县实验区及出版社。同时,修订组成员来自高师院校、教研机构和重点中学,他们各自利用本地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教材培训和教研活动等时机进行座谈征询或半开放性访谈10余次,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这些调查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修订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江苏教育研究》:这次化学课程标准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第3篇

教学与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针对知识类型的实际。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l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完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l: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活动4:观察和体会教师演示的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基本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可逆反应,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条件。

学习活动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理解: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基团,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学习活动6: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乙酸的用途。

基本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乙酸与人类的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四、方法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符合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其中,有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中练习和运用,有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话进行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科书中的方法知识体系了然于胸,通过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方法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

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而方法知识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如关于卤族元素的性质,教科书是用假说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包括:(1)发现问题——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能与碱金属元素一样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吗?(2)提出假说——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验证假说——获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事实材料。(4)得出结论——卤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但是教科书对这四个步骤没有具体说明和提示,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假说方法进行显化,并使学生明确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所做的初步解释,它需要证实或证伪,而且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假说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虽然增大了科学方法的外显力度,但总体还稍嫌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注意以方法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以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作为课程内容展开主线的同时设计一个方法知识体系。例如关于“化学2”中“苯”的教学可以将其分解成八个学习任务:(1)用文献方法了解苯的发现和来源;(2)用观察方法认识苯的主要物理性质;(3)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的组成;(4)在认识苯的凯库勒式的同时感悟直觉思维的意义;(5)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6)用模型方法认识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7)用演绎方法完成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用综合方法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形成整体认识。该教学过程突出了方法知识对物质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可以逐渐提高对这些科学方法的要求,最终实现方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3.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4篇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源泉,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其科学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强化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素质的基本含义:

科学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由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五大要素构成。科学兴趣是科技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科学知识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发展其科学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方法,树立良好的科学思想,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的实践、时代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可以说“国民科学素质,兴国安邦之本”。只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公民,才能真正发展其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加强科技素质教育,必须从学校抓起。

第二,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却远不容乐观,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滞后因素。中国科协组织进行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但仍然仅为11.42%。可以说“提高科学素质,依旧任重道远”。

第三、化学的学科特点,在提供科技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是对其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重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一)观察和实践能力

观察与实践动手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较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按一定的认知目的让学生探究式的设计、安排实验活动。可引导学生思考应寻找怎样的分析切入点,应用什么作为实验载体等,让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基本的实验思路,从而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在“乙醇的结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写出乙醇分子的两种可能的分子结构,再据其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推测其正确结构,从而让学生自行设计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此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培养其解决化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现象、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或解释并进行报告。

(二)思维能力

化学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化学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族”的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门捷列夫归纳-推理-演绎的思维模式,让其在同族和不同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异同实验的其演绎推理出性质递变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让学生敢于、乐于提出问题,并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中,为避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较纯的白色氢氧化亚铁,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其反应原理,鼓励其大胆提出其实验方案并分析优劣,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科技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形成较高科学素质的前提,它是科技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达到化学实验教学各项目标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本身是抱有较浓厚的兴趣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化学实验以提升其兴趣。如平面银镜的制作、香烟中醛类物质的检验、自制电池等都可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的同时提高其科学素质。

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无不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实验实际现象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可促使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可促使其环保意识的形成;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协作、以严谨的作风进行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有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结论就是其科学精神的一次升华。

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科普活动过程中,可让学生了解下列科学方法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二)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三)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

第5篇

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门头沟,九龙山下孕育着一所年轻又富有极强的生命力的学校――龙泉小学。成立于2013年5月的龙泉小学,既是棚户区改造新建学校,又是四校合一学校,其前身为工人子弟小学。年轻的学校,有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学校汲取了四所学校的文化精华和传统,明确了办学思想、理念和特色,以“快乐、善思、进取、创新”为校训,将“素养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兼容并蓄,勇于创新三余载,龙泉小学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办学成绩而声名鹊起,以坚定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书写了“素养教育”特色课程的传奇。

素养教育内涵与课程建设背景

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文化教育底蕴的积淀,是学校成功办学的关键所在。龙泉小学以“以师生发展为本,培养有素养的龙泉人”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对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以及课程进行深度的梳理,以“龙泉素养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在区教委与北师大专家的指导下,深化“素养教育”内涵,形成了独具龙泉小学特色的课程体系。龙泉小学素养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教育,根据“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原则,优化评价方式,发现并挖掘师生身上的独特优势与特长,通过丰富的实践与活动课程,构建“生本课堂”来挖掘和激发师生身上的潜能,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龙泉小学“素养教育”课程的建设背景,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从教师的年龄结构上看,适应期教师、稳定期教师、发展期教师相对较少,而高原期的教师相对较多,对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不利,尤其是在教学改革中会因固有的观念遇到很大阻力。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合并后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1人,主要包括龙门地区、河南街地区及石泉砖厂地块的生源。学校规模较之前有了扩大,生源结构更为复杂,其中,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到了全校学生总数的57%。这些学生受原来各校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需要通过统一课程的建构来实现文化与发展的深度融合。第三,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各校原有的办学理念、育人文化、教学方式的不同,急需一种相同的具有前瞻性,同时又能够触发多校文化实现融合的新的课程与之匹配,这就给新的课程文化的产生创造了契机。学校搬进了新校址,由原来的棚户区校园搬进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园,班班配备了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白板、国学机、实物投影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再加上区教委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学校在硬件条件上超过一般学校,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此时,学校急需要一种新的理念统领课程,在四所学校原有的基础上找到新的课程建设契合点,打造出全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教师与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需求,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素养教育课程的建设目标

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起点与归宿,龙泉小学在充分总结已有课程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素养教育”的育人目标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进行了课程创新实践,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力求在实现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的同时,不断丰富与完善各类课程,优化课程顶层设计,打造适合学生自主选择与身心发展及多元需求的课程体系。基于该校的育人目标,初步确立了龙泉素养课程建设的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构建“龙泉素养课程”,让教师不仅关注一个学科,更能够通过学科拓展的实践来提升课程意识,熟悉当前课程建设的程序,能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践活动,进而丰富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最终生成课程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为学校的多元多维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参与课程建设也促进教师从一个实践者向研究者转变,从独立工作向团队合作转变,成为关爱学生,执教能力强,信息技术突出,具有课程参与意识与行为的龙泉教师。

学生发展目标。“龙泉素养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自主选择课程,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并获得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让每一名同学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成为身心健康、会学优学,具有良好思维品质、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龙泉学子。

学校发展目标。龙泉素养课程的构建为学校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龙泉素养课程”的构建与不断完善,引领学校从不同学校文化理念向一致性的课程文化转变,加快学校内涵的实质性融合,从而铸造区域内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推动学校全面和谐多元发展,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建全国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知名学校与区域名校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学生、教师与学校三者的发展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关联,不可分割。龙泉素养课程的构建,定会激发出学校发展的潜能,逐渐形成一致性的课程文化,而教师的发展也必定极大地推动学校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素养教育课程的结构安排

龙泉小学认真梳理和规划现有课程,认为新时代的龙泉人应该具有道德、学习、健康和信息等四种素养品质。为此,该校围绕“以师生发展为本,培养有素养的龙泉人”的办学理念,基本确定了“龙泉素养课程结构”,并围绕育人目标将其分为三个层面的课程,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

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其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基础,处于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力求通过以“互动技术”为主导方式,融合小组互助学习的校本化实施;拓展课程,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拓展与补充,以弥补国家课程在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发展需求方成的不足,共计27门课程,五大活动设计,融合学科德育与常态活动,普遍性推进与自主选择结合实施,充分体现了其活动性;发展课程,针对在某些专业方面有浓厚兴趣与潜力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要,共计27门课程,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与综合性。

在此基础上,龙泉小学根据已制定的课程框架,细化每一个要素,将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个学科的学年、学期、单元目标之中,经过专家引领――分组讨论――集体修订――实践修改这样的研究过程,制定出了《龙泉小学语文学科素养评价标准》《龙泉小学数学学科素养评价标准》《龙泉小学英语学科素养评价标准》《龙泉小学科任学科素养评价标准》,以及梳理出了《龙泉小学1―6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目标体系》《龙泉小学1―6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目标体系》,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

在课程实施方面,龙泉小学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基本拓展点,遵循三大原则:第一,顶层设计与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实现动态管理,同时保障龙泉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学校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艺术、课程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努力形成有序、高效的课程运行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并在研究与实践中检验其效果,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增删优化,以保障课程质量。第二,自主创新与外部协同的原则。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确保课程开设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与各种资源单位(如区作家协会、体育局、社区等)、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一致,最终形成龙泉素养课程的合力,促使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发展。第三,循序渐进与不断调整的原则。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循序渐进,保障实施质量。

在三大原则的指导下,龙泉小学以培养学生的“四大基本素养”为目标,有效实施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是基础课程的实施。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重点学科实现突破,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促进评估体系落实。学校多年以来坚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为主要突破口,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为重点,实现突破,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逐渐确立了学校在全国和市、区“信息技术应用知名学校”的声誉,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特色。同时,为进一步构建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促进学生四大素养生长的生本课堂,学校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组互助式学习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和《以语文主题单元学习为突破口,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两个市级课题为抓手,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和皮尔森的同伴学习理论指导课堂改革实践。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多元互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密度与质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多元交流的能力,激发生本课堂的活力。

以语文课为例,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龙泉小学单元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即:单元整体预习课、单元整合课(1+1或1+x)、读书汇报课、积累练笔课等几种基本课型,以主题单元教学为主要抓手,以读写结合进行综合实践,在课标的指引下灵活运用教材,发掘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功能。课内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学习阅读写作之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运用小组互助学习;课外以“龙泉小作家学会”的文学班等课程为依托,为学生读书写作搭建交流与展示平台。

其次是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的有效实施。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主要是关注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关注了教师参加课程建设,发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需求。因此,龙泉小学在实施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逐步开设多种社团,使课程呈现活动化与多样化,从而开拓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多元全面发展。

龙泉小学坚持以课程框架为依托,兼顾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性,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以学科拓展、延伸为主要形态的课程对接。如语文写作课与科学课、劳技课、美术课、音乐课、拓展课程与发展课程的对接;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科整合对接;志愿者服务活动与感恩课程、毕业课程进行对接。此外,以传统文化贯穿始终的拓展与发展课程,也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以“经典诵读、古诗文诵读、陶艺、琵琶、象棋、快板、葫芦丝演奏、书法、抖空竹、太平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构成传统文化课程系列,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击剑、小号演奏、拉丁舞、街舞、网球、棒球、摔跤、乒乓球、艺术串珠、篮球、羽毛球、花样跳绳、英语棋、心理剧、数字油画、版画等社团活动构成更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供学生多元选择。

与此同时,龙泉小学还善于抓住活动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实践活动以学科间的融合和地方专题教育课程等为主要践行载体,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主要抓手,校外实践活动为社会大课堂活动、区域中学的联盟实践活动、幼儿园的联盟活动、巨人学校的联盟实践活动、相关文化艺术单位的实践联盟活动等,由此构建多元发展的实践空间,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多的实践可能,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培养情感,增强认知,学习合作、学习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落实“培养有素养的龙泉人”的育人目标。

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效果

天道酬勤。龙泉小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学习、健康与信息素养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实施,基本实现了以四大素养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结构四维体。接下来,我们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近距离地感受龙泉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成果。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龙泉素养课程的整体构建,基本奠定了学校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龙泉素养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实现了学校内涵的实质性融合,在区域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其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龙泉小学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课程、科研、教学、活动的设计、管理与实施能力;理解了课程建设的程序,丰富了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最终生成课程计划、实施、管理、评价的能力。通过构建龙泉素养教育课程,教师们已经能够主动践行课程的核心理念,从实践者向研究者转变,潜心于学科研究与实践,不断提升课程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教材目标体系的梳理,专业执教能力不断增强。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学生成为最大受益者,主动发展,身心得到了良好的浸润。龙泉素养教育课程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全面和谐发展、丰富多样的可以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课程,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自实施龙泉素养课程以来,学生们的幸福感增强了,对学校生活充满了热爱与期待;学习能力与兴趣稳步提升,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多样的课程也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着他们对待健康、学习的态度;“快乐、善思、进取、创新”的校训,也正被大多数学生所践行。学校合并以后,学生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龙泉小学的每一名同学都享受着优质的教育,成为具有四大素养的身心健康、会学优学,具有良好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与行为习惯的龙泉学子。

第6篇

关键词:新医科;人才培养方案;药学

1引言

新医科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四新”之一,是通过探索全球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实现医学从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专业设置于1978年,是新疆历史最悠久的药学专业。药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创新创业示范专业,是疆内唯一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药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单位,药学一级学科是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级。

2现状与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药学专业开设了必修课程34门(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程10门,共计44门,其中28门课程开设了实验课程,同时大学有60余门选修课供学生们选择[2.3]。系列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本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五大系列课程来实现,即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数学、物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医学基础课程体系,化学基础课程体系,药学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2.2存在问题

2.2.1实验实践课程占比较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教学的时间多于实验实践。在现有的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医学建设背景下,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会越来越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也会阻碍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想法,降低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因此,我国高校在教学中急需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来提高实验实践课的比例,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

2.2.2选修课程占比过低目前,我校选修课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选课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利于灵活的人才培养,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我校的新医学建设发展[4]。

2.2.3缺少创新创业训练的课程在新医学建设的大环境下,教师如果仍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将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要求。应增加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加强电信专业产学研结合,提高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修订方案的思路

3.1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以培养视野开阔、药学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为目标,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精选教学内容,及时整合课程内容。

3.2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除了要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在实践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业评价中强化形成性评价,形成综合评价考核,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课堂讨论、测验、课程论文、设计方案、项目答辩等多种形式构成平时成绩并纳入总成绩。形成性评价在总体评价中所占比例大于50%;总结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3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积极鼓励学生投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使学生在认识、理解创新创业价值的前提下,感受创新创业的真谛,并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训练,真正投入到活动中。

4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内容

从课程体系设置入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原则,让学生忙起来。第一,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使之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第二,一入学就进入药剂科见习,实现“劳”的培养过程;第三,以培养主动学习型人才为目标,将多个药学学科有机联系起来[5.6]。

4.1合理调整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学生入学前即完成先修课“药学导论”的自主学习;对“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对“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波谱学”“色谱学”“质谱学”等分析类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将从“大学英语”中减下来的课时用于开设“药学英语”;调整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0.8左右。

4.2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从基础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综合素养、专业实训、科学思维等多层次、多环节设置实践环节,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需要,形成从自治区级、校级、院级、个人四个层面开展的,暑期、周末、日常三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体系。增加GMP实训及药厂实习。现我校新疆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已建成GMP实训基地,后续将穿插安排药房实习、GMP实训和药厂实训实践活动,并增加学时和学分。

4.3模块化设计专业选修课

丰富专业选修课,如在药效学研究模块开设药理学毒理学,在药学质量标准研究模块开设药物分析、质谱、色谱等,在中试生产模块开设GMP课程。这样既使学生能够按照兴趣选课,又增加了各课程的竞争力度,提高了课程质量,从而提高被选率。选修课的比例应提高到10%左右。

4.4增设研讨课

以培养主动学习型人才为目标,借助于新药研发的思路,将多个药学分支学科理论有机联系起来,增设“药学专业知识研讨课”,以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基调,精选研讨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技术及新药进展,进行创造性学习,再进行PPT汇报,从而有利于构建大药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4.5增加一体化实验课程

在药学实验中,以新药研发程序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设计型实验,开设以新药研发为主的药物制备与评价一体化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研究实验技能,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术能力。这为综合型和创新型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也为培养“一带一路”倡议紧缺的新药研发人员奠定了基础。

5为保障新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2)构建多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教学反馈闭环体系、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用人单位走访和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等,对毕业生在校学习效果、后续质量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等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3)从专业软硬件建设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施与基地同质化建设,从教学地位、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育实施与管理、教学改革与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评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基地同质化建设。各实习基地的单位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应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6思考与总结

当前药学专业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培养方案,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提高首期课程比例、提高实验实习课程比例、模块化选修课程、增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等一系列手段,我校药学专业积极适应新医学建设的要求,不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科学创新,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能表,石定芳.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贯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2):1-5.

[2]新疆医科大学药学培养方案[Z].2017,2019.

[3]马国芳,迪里胡玛阿不力米提,铁梅,等.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对比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8(4):64-67.

[4]林宏,周传璘.新工科背景下电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9(3):64-68.

[5]苏明明,杨华靖,沈毅,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9(2):50-51.

第7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42-02

0 引言

1993年8月17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第二条指出:“民办高等学校系指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按本规定设立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由此,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办学定位主要依据两方面,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学校发展的潜力。而且民办高校一般为地方性高校,能够结合本省、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往回找”的思路,瞄准专业所面向的职业群、岗位群,到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实验室研究转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纽带,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天津天狮学院是由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致力于创新和研发营养保健食品的民营企业天狮集团投资兴办的,专业与产业对口结合,走的是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并且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地方性民办本科院校,为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教育部实施的质量工程,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因此,改革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下的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以校企联合办学为基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1]。由此可见,根据学院发展的状况,科学定位本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天狮学院的投资方—天狮集团,为我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示范基地。由此,我们可以立足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主动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完美对接。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实践、实训教学,逐渐形成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要求[2],一方面在加强基础实验课、课程设计、特色课程、专业核心实验课的基础上,每学期分层次开展2-3周集中实践实训;并根据学生的培养层次,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一方面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开始,四年内进行企业认知、研发素质训练、专业实习等多层次的企业知识培养,为就业实习奠定基础。

2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在课程建设方面,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大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内容的充实与创新,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以改革创新课程为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将本专业《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普通化学》、《化工原理》等主干课程建成校级优秀课程,构建精品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五大改革:第一整合教学内容,如将生物工程专业《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四大工程,整合成一门专业课《生物工艺学》;同时更新教学大纲,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及成熟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3]。第二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缩短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践比例,实践教学达到总课时的30%甚至更高,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精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培养的要求和层次,分别编写基础化学类、生物工程综合实验、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等多本实验讲义,并逐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根据学生做实验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正。同时,不断到企业一线进行调研,力求所编写实验讲义与企业具体需求相一致。第四课程设计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突破口,逐步加强学生的工程整体观与工程技术能力。第五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走“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路子,与天狮集团签订共建协议的同时,积极与校外生物产业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实训平台,拓宽学生与企业接触的范围,使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工程实践与产品生产相结合。

在改革课程体系方面,通过加强各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4]。通过课程的整合,适当压缩必修课与理论课课时总数,减轻学生负担。如对一些基础课程的讲授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及必要的整合,夯实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对应国家相应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课程体系中大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曾提出 “将产品实现过程集汇到本科教学中去”理论[5],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构建了“两条主线、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避免存在重理轻工现象[6]。一条主线:首先加强基础课程(如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的课内实验课时比例,并根据学生层次和特点,对应企业发展需求,自编实验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特色课程(如仪器分析)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单独开设大型仪器(10万元以上)实训,并且实行小组上课模式,努力让每位同学做到实际动手,真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立足天狮集团需求,分层次开设功能食品成分检测实验、生物工程下游产品分离纯化实验、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等相辅相成的大型集中实践课程,为毕业论文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主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对学生先后进行企业认知实习、研发素质训练、专业实习三个层次的企业生产知识的培养,并且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真正做到“零距离”。

我院重点完善了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室环境,共投资600万元,分别建设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Ⅰ、Ⅱ”等专业实验室,增强了实验课程系统性和目的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产检测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学生毕业实习场所固定且有特色,自2010年建院以来,除与天狮集团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其实验动物中心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外,还与天津市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食品研究所等六家企事业单位天津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根据校企共赢的原则,制定相关的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4 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为主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项主要社会职能之一,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支撑[7]。天津天狮学院是由民营企业天狮集团投资兴办的一所民办高等院校,与天狮集团校企合作办学,积极开展以生物、药品、食品等应用技术研究和发展为主攻方向的科学研究,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我院生物工程学院是天狮集团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合作研究单位,专业与产业对口结合,合作在研项目五十几个,国家十一五课题两项,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大大提升了民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巨龙,陆慧娟,姚伏天,等.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2):6-7.

[2]王新广,罗先群.生物工程专业设置的基本设想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3):105-108.

[3]张云峰,罗玉明.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4):90-91.

[4]阳小成,雷泞菲,李凛,等.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5):76-78.

[5]陶玉贵,汤斌,伊长文,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和课程整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9):228-229.

[6]乔玉.关于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156-157.

第8篇

初中化学课标和教材中的很多要求和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能量转化意识的良好素材。课标规定,教材内容共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主题。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策略,渗透能量转化意识;并且利用能量转化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结构、用途是一体的———性质是可以观察实验的基础,而结构是理论解释和本质原因,用途是结合人的需要的应用。“科学探究”是关于化学学习方法的内容,主要渗透在其他内容的专题中。在集中体现这一内容的教材第一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化学变化的能量转化观念。“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教材中的主体内容,以具体物质为基础,介绍物质性质,兼顾物质的结构和用途。教材中有大量的物质性质的介绍和化学变化的实验。

教学中,一定要尽量通过实验,让学生直接感知体现物质性质的变化过程中的热、光等现象,并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能量转化道理。例如,金属如镁、铁、、非金属如碳、硫、、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烷、等都可以在空气氧气、中燃烧;水可以电解出氢气和氧气。对此,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碳、硫等燃烧时都放出热量,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水分解需要通电等能量转化的效果;认识到能量转化主要是生成或释放化学能,是化学变化的重要条件和特征,能量转化的重要表现是放热、吸热、发光、耗电等。“物质构成的奥秘”主要是对物质结构的理论阐述初中化学对此只是初步涉及、,很多内容渗透在具体物质的介绍中。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知道吸收和放出热量对物态变化的影响;还知道温度越高,原子和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会初步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在“溶解和溶液”内容的学习中,学生会知道,溶质分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会向溶剂中扩散,并且加热一般会加速扩散过程;还会知道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特别的如浓硫酸稀释时本质是溶解、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溶解和物态变化这两类物理变化溶解有时伴随有化学变化、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理解能量转化:

固体吸热后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分子摆脱束缚,变成液体;液体再吸热后分子运动再加剧,分子动能再增大,到了一定程度,分子分散远离,变成气体。溶解不是简单的扩散过程,还会伴随有水合过程,即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扩散是吸热过程,水合是放热过程。一般地,原子离子、质量越大,扩散吸热越多;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水合放热越多。当水合放热大于扩散吸热时,就表现为溶解放热;反之为溶解吸热。“化学与社会发展”主要是对物质用途的鲜活介绍,很多内容也渗透在具体物质的介绍中。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更好地获取和利用能量,尤其是合理地获取和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类最基本的获取能源的方式是燃烧木炭和化石燃料等热值高、来源广的可燃物,但是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已刻不容缓。例如,可引导学生针对事实“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方法,如在太阳能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氢能源”,展开多向思考。其次,要引导学生认识能量转化从科学到技术从性质到用途、的区别。例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在实验室里总是利用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加热试剂和药品,可是我们很少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方式来加热物品;很多物质燃烧时会放出光,但是我们很少用它们来照明;水通电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但我们也很少在工业中用此法来获得氢气。由此,引导学生认识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需要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生活,考虑经济成本。

二、挖掘、整合生活事例和课外读物

生活事例和课外读物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能量转化意识的良好素材和资源。教学中可以根据能量转化的类型适时地引入相关内容。讲到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时,可以从食物加热和身体取暖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介绍自热饭盒、暖宝宝的用途和其中的原料,引导学生思考其原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常用的食物加热和身体取暖的方法,并说说学了化学知识后想到的新方法。讲到化学能与光能的转化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荧光棒,介绍其原理:经过弯折、击打或揉搓,其玻璃管夹层破裂,原本内外隔离的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得以混合,从而发生反应,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使其发出荧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常见的焰火,介绍其原理:火药爆炸促使其中的一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燃烧,发生焰色反应而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讲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时,可以通过“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以及电池的广泛应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并了解如何防止废旧电池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同时,还可以结合电子手表、手机、电瓶车等日常用品,介绍电池的不同种类及其性能。讲到化学能与动能的转化时,可以给学生讲讲运载火箭的动力源:用煤油、酒精、偏二甲肼、液态氢等作为燃烧剂燃料、,而用液态氧、四氧化二氮等氧化剂推进剂、帮助燃烧,利用燃烧放出热能,再转变成动能,反推火箭升天。此外,还可以适当介绍人体从获取食物到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化学变化与能量转化所起的作用。

三、综合利用教材和生活、课内和课外内容

能量转化意识是化学学科中的核心观念,能量观的构建不可能一次形成,需要经过螺旋式上升,在事实积累和化学能量观发展的交互过程中形成。化学能量观既体现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要求,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要综合利用教材和生活、课内和课外的内容,并突出主线和重点。初中化学主要涉及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学生都能初步接触、感受到“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在“燃烧、燃料”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对能量转化的体会和感悟最深。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点,理清内容线索,综合利用资源,逐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能量转化意识,认识能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化学教学

新课标改革下的化学教学是建立在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之上,并加以衍生。而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应用将在一定条件下贯彻到化学教材。显而易见,绿色化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导入已是大势所趋,其相关思想和概念也会逐渐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在化学课堂上。绿色化学本质在于有效处理或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原料,使其本身具有的高危害性能大大缩水后,再加以二次处理掉。

一、引入绿色意识

1.绿色意识的提出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理科学习的重中之重。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毁灭性的环境、生活方式、健康影响。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把握着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命脉。但由于过度的开发、资源缺乏以及生产技术不合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发生,使得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人类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最新环境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关注的十大问题都或多或少和化学有关。其实,早在1990年初,美国就已颁布条例来执行环境污染预防及防范工作,其最有效的措施即是避免有害或有毒物质的产生与排放,通过在提升生产工艺、减少消耗能源和加大材料使用率层面着手,全面实行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此方案的颁布曾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一致拥护,也将“绿色化学”这一概念引入人类生产生活舞台,从而促使化学界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也使得各个领域的发展以“绿色化学”为基础。

2.展开绿色化学本质研究

自从绿色化学提出到发展以来,绿色化学已经流行于全球化学研究中,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绿色化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具有低污染或无污染性、高效性的,其整个设计及研究的进行都不会给环境造成影响,并且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上来看也在化学生产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化学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所必需接触的,也是常识。所以绿色观念的导入必定对人类整个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化学主要具有“5R”规则,从使得其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发生。而“5R”规则主要为:一是重新利用,即对于一些在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实际不发生反应或不参与的物质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这一类物质主要指载体、催化剂。这类媒介物质的重复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问题。二是减少用量,即在实验正常开展的过程中,减少一定试剂或溶液的用量,而不造成实验结果或现象观察的影响,这不仅起到节约资源,还有降低污染的作用。三是循环再生,即为了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污染,从而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生,这就要化学生产工艺技术应创新化和改革化。四是杜绝危险试剂的使用,即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无法回收利用且有害物质的使用。五是重复应用,即将化学反应过程中为参加的原料或产生的副代物进行回收利用。这五大规则共同的特性在于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绿色理念融入化学生产中,从根本上实现零污染,从而构建“原子性”经济模式,尽量做到每个原子或分子在化学生产中全面有效化。

二、绿色教学理念的合理应用

1.化学核心剖析

教师在进行化学备课准备时,应在熟识教材内容的同时,归纳总结,提纲挈领,用点、线、面的形式构建出化学知识体系,从而有计划地进行绿色意识的培养和引入。新课改体制下的化学教材,已经吸纳了多方面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如,温室效应、“三废”排放、酸雨、大气污染、重金属中毒、光污染以及白色塑料污染等,使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中,也能更加与人类生活联系,从而体现出绿色化学未来前景的广泛性和必然性。

2.联系化工应该突出环保理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绿色意识的培养,最大程度地做到其理念融入化学学习中,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就需求教师在保证化学正常进行的同时,尽可能地根据某一目标产物或反应物的特性来寻求更加有效或适用的替代物,从而凸显出绿色工艺在化工实践中的优势所在。比如,教师在介绍氯气物理和化学性质时,对比发现双氧水也具有相同的漂白功效。用双氧水来替代氯气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含氯物质的产生,从而形成“环境友好型”化学。除此以外,根据绿色意识全新化,我们也能在其他方面得以很好地体现绿色化学的魅力所在。

(1)最小化实验进展。在满足一定化学实验内容的同时,教师最好实现化学实验开展的最小化。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设计出新的实验内容,尽可能地降低试剂或溶液的使用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型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最小化实验应将实验用量控制在常规用量基础上的十分之一,甚至高达千分之一,从而大范围地降低实验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空气污染,使得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最小化实验不仅具有降低污染、节约资源、简单易行等优势,也指引了化学学科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比如,教师在进行氯气性质实验检验操作时,通过将实验环境置于稀硫酸和漂白液下,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氯气的产生,从而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同时,环境也未受到大范围污染。

(2)规范操作。化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对于试剂的称取以及产物的处理都有一定的限制与标准,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心所欲,马虎为之。一旦出现事故,将会给生存环境和师生生命安全造成危险,那时就不单单是能源或试剂浪费的问题了。例如,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时,必须按照“三废”处理标准来处理化学反应的产物,达到高标准排放目标。同时,教师加强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绿色意识和安全意识。

(3)试剂无害无毒或者低毒低害。化学实验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得以具体、生动、形象的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而是更注重于学生获取基础知识以及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实验反应或步骤时,尽量采用污染较少或无污染的催化剂和试剂。比如,可以用FeCl3取代稀硝酸洗涤银镜反应过后的试管,利用直馏汽油取代苯做相关萃取实验。

(4)处理严格化。根据“三废”形式多样化,教师在对实验操作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方法多样化处理,以确保其处理结果符合实验室规定标准。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时,应以身作则地引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废渣和废液的处理,从而具有一定规划性地将溶液回收到不同的收集器内,再根据试剂自身独有的性质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如燃烧、分解、回收、中和、循环利用、吸收等方式,尽量选择最优化方案。

(5)现代化技术全真模拟实验。有些实验操作中所存在有害成分的物质多,或易爆、易燃,不仅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也会危害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然而,在这类实验与化学绿色意识相悖的情形下,教师就应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真化模拟。教师通过科技进行化学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实验原理方面上的仿真,使得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实验的本质与目的,从而加强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处理“三废”污染物的成本。

三、加强绿色理念在实践方面的延伸程度

1.教师在绿色化学教学中,不应只限于教材内容上的学习和巩固,应更加看重实践过程中绿色意识的应用,从而通过自身学习来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现象问题的解答

学生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的,这就需要自身通过社会实践,从而走出教材、走近实际、发现生活。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实际上,化学课本包含一大部分的化学课题,如资源开发、可持续化、工农业等方面都与化学研究息息相关。这就集中体现在资源及能源在应用、循环、优化过程中的治理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始终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以实验操作者和决定者的角色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构建,从而完成好奇、疑虑、推断、惊喜一系列情绪的波动,体会到自身进行抽象、分析、概括、综合、运用、解决过程的复杂情感,使得学生不仅感受到化学实验兴趣所在,还得到了实验操作能力的加强。同时,研究性学习主要着手于实际的参与和合作,在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同时,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及技能得以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

2.进行绿色化学实践,树立正确的绿化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学术性质的专家来进行绿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从而以化学期刊或化学竞赛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绿色意识。与此同时,学生自主研究身边相关的污染现象,如造纸废水、生活垃圾等方面,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结果来探讨合理的处理方案,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念知识学习的印象,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并锻炼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深化绿化理念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3.绿化意识教学评估及展望。

(1)绿化意识教学评估。①培养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绿化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传授酸雨相关理论时,可以与发电厂联系起来;在讲水泥相关知识时,就会联想到水泥性能等方面问题。②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绿化意识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态度的端正化,也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化。学生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③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训练。绿化意识教学偏重于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舞学生进行小论文、调查报告及心得的撰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专业论文的阐述能力。④构建学生绿化意识。学生经过绿化意识培养,可以在了解污染引起一系列不利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感受到进行环境保护的急切性。随着学生环保意识的加强,学生就会自主地加入到环保实践中,以身作则。

(2)绿化意识教学展望。绿色化学逐渐发展起来,必定有其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门学科知识,更具有自身研究价值、指导价值和战略价值。然而,化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尽管绿色化学无法替代基础教学,但其在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以及人类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首先,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不再只注重于升学率的高低,而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加深自身对实践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时刻关注本领域阶段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出现,做到跨领域教学。

绿色化学将是全球化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也将成为我们人类与自然和平统一、协调发展的保障。然而,新课改下的中学教学以人为本,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培养。特别是对于化学新形势下绿色意识的渗入,使学生必须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从而加强其自身绿化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来讲,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新秀,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