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22:07
导语:在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环保对策;防治措施
0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在施工中,施工单位重视施工的质量与进度,而轻视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而轻视施工场地的环境管理。随着大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以及相关环境法律的完善,使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施工单位与居民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所以,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成了关键。
1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
1.1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施工设备,比如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振动器等,但有些施工工艺在操作中也会产生噪声,比如建筑材料的切割加工。在施工中会经常出现多种设备同时工作的情况,也就加重了噪声污染的程度。目前,施工单位为抢进度进行夜间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到居民的休息,这也是建筑施工单位被投诉的最主要的因素。
1.2废水污染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工艺操作时产生的污水、用于养护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等。另外,还有两种污水产生的方式:一是施工现场的给、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导致泄漏,扩大了施工现场污水的污染范围;二是施工单位没有落实污水处理系统管理制度,随意排放施工产生的污水,从而造成其他的环境污染。
1.3废气污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与城市的空气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来源是:土方挖掘、车辆的进出引起的灰尘以及楼层清理、抛洒建筑引起的扬尘等。如果施工时间是在干旱季节大风天气,施工现场废气污染会更严重。此外,施工车辆、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场地的食堂、取暖系统、施工设备、以及化学材料的加工产生的废气,都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1.4固体废物污染
施工过程中包装材料和一些施工工艺产生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包括:水泥及装饰材料包装袋、废弃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废泥浆液等。
1.5其他污染
除了上述的几种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其他环境问题,比如光污染和生态破坏。光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中的电焊操作和施工现场的照明程度过强。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当导致景观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态被破坏的现象。
2环境管理保护对策及防治措施
2.1环境管理保护对策
在建筑施工阶段,要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以降低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对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购置环境保护设备、设施,从硬件上满足环保要求。
(2)增强施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素养。
(3)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人,使环境保护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
(4)建立以工程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环保组织,提高环保组织的工作被关注程度。环保组织的工作内容是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作为项目考核的重点,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
(5)建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应急措施,大风等极端气候停止有扬尘污染的工序施工。
2.2污染防治措施
2.2.1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机械较多,而且多种机械同时工作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噪声污染的等级也很高。针对这种情况,要遵循《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控制,其做法有以下几点:
(1)砌筑围墙,其目的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降低噪声的等级,对于靠近保护目标的一面还要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帘。
(2)控制人为噪声,也就是对施工人员提出防噪要求,具体的有:不得大声喧哗和敲打建筑构件;减弱施工工艺的噪声。
(3)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尽量将噪声等级较高的施工设备安排在距离保护目标较远的一侧。
(4)优先选择低噪声或具有消音功能的施工设备,并且做好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防止施工设备因为故障产生噪声。如果没有办法避免高噪声的施工设备的使用,要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的同时使用,并且搭建密闭的机械棚。对于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限速禁鸣要求。
(5)规范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若必须进行夜间施工,要先应征求主管部门的意见,再按照规定流程向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申请,并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同时做好与居民的协调工作。取得受扰区居民的谅解。待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申请之后,才能进行夜间施工,并严格遵守夜间施工规定,不得延长施工时间。施工时间控制在早上6时至晚上10点。
(6)时刻注意施工现场的噪声值变化,并依照噪声监测器上的数值变化,对噪声控制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噪声控制工作的切实有效。
2.2.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在施工前,对土方的挖掘工作和运输工作进行科学地计算,减少土方外运工作量以降低因运输引起的大气污染程度。事实证明,合理的安排土方的挖掘工作和运输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2)改善运输路线条件,对运输路线进行硬化处理。定期地对路面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路面,防止扬尘。对于施工现场内部的土方和粉料,要进行覆盖,以减少扬尘。
(3)加强施工设备的除尘工作。
(4)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量检查,尾气排放量超标的运输车禁止入内。若车上的运输物容易扬尘,要对其进行覆盖。除此之外,还要对运输车本身进行清理,避免运输车的携带物对施工现场造成二次污染。
(5)高层建筑要设有垃圾清理专用通道,杜绝从高空向地面抛撒垃圾的现象。
(6)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封闭的密目防尘网,防止施工扬尘向周围大气扩散。
(7)选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减少污染。为了减少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8)对施工现场的茶炉和大灶安装消烟除尘设施,或是选用清洁新能源,比如电和液化气,减少废气排放。
2.2.3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集中排放施工现场的雨水,防止雨水与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交汇造成施工现场的污染。
(2)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设专用排水管道,经过沉淀净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对于废弃油脂类的污水不能与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在一起处理,而是要经过特别除油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2.4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建筑固体废物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1.遇大风等极端气候,固体废物可能会漂浮和扬尘对大气的污染。2.遇到大量降水之后,建筑固体废物会被冲刷到水体中,从而导致严重的水污染。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体积较大的松散固体废弃物进行压缩处理,集中堆放并覆盖防护
(2)建筑垃圾、废弃的建筑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的场所,不能随意丢弃。
(3)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集中堆放在施工场地设置的专用垃圾收集池内,防止垃圾沥液渗漏造成污染。
3结语
建筑施工会产生各类污染物,也会造成各种环境问题。虽然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不同,但要统一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对策和防治措施。同时也要考虑大众的利益,杜绝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保护,要将项目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做到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林涛.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03.
[2]王云霞.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8,6.
通过对某铜冶炼企业所属的3个下属单位环保流程的梳理和现状分析,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尽管强化了环保基础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环保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相关要求的学习不够,对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管理要求的理解、掌握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环保管理制度、台帐等不完善,环保基础管理薄弱。
1.2是对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不多,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缺乏支持和动力,长期易造成相关工作滞后和较为被动。
1.3是监管要求趋严,企业内协同配合的要求较高,人员配备不足,岗位人员变动大,工作连续性不够,具体工作繁杂,易出现问题。
2强化铜冶炼企业环保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2.1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标准,细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完善公司及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并组织企业落实;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充实专业力量,明确岗位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严格实施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绩效纳入各级领导任期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做好目标、指标的分解,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确保责任、措施、投入到位;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采选冶炼过程、建筑施工等的环境行为,对环保管理工作不到位、污染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2.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方面推进清洁生产,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冶金、有色、危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加快现有污染源的治理,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等措施,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减少企业废水排放量。以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好冶金废渣、废水、尾矿等综合利用,促进再生资源的高效、集约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大工业废气治理,提高脱硫效率。实施烟气脱硫工程,确保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再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围绕提高“废水”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开展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2.3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防治。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企业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管理,逐步建立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强化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处置过程依法依规,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加强各环节的登记运转工作,对处置不合规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2.4全面提升保障能力,防范环境风险。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管理,提高污染防治及减排工作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排污申报登记、监测及排污许可等工作,及时依法申报登记,及时委托监测,掌握排污规律,加强各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强化环保管理人员建设,尤其是各企业基层专职环保队伍建设,做到环保工作有专职负责。适应环保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立环保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为企业环保工作提供保障。最后,立足于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全面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公司及所属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应急机构,加强环境安全应急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加快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环境应急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3结语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
良好的环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保护大自然,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为此,分析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与管理,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工业废弃物的水泥固化处理法分析
根据不同的方法,固体废物的分类也有所不同。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规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几类: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城市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具体包括农林业生产和禽畜渔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等。一般来说,工业固体废弃物具有种类繁多、排量大、占地面积较大等几个特点。通过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有效防止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水泥固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方式,其主要针对的处理对象是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农村固体废物。水泥固化处理法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强度,而且水泥是目前市面上最重要的一种固化剂,在实际的废物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废物的有效封闭,将固体废物对环境有害的元素密封在水泥体中。另外,水泥固化还可以有效减少废物的二次污染。由于水泥的固化强度明显且突出,所以可以将工业废弃物包裹住,避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降低废弃物与环境的接触面积,保证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达到预期的目标。
1.2 工业固体废物的石灰固化方法处理分析
石灰固化处理可以对一些有一定毒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杀毒,避免对周边环境以及水体的危害。结合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实际需求,其石灰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石灰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可有效对其杀毒处理。在实际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冶金企业等产生的具有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以及一些化妆品公司等排放的一些微量有害元素的固体废弃物,所以对其进行石灰处理,可有效实现杀灭工业废弃物中大量毒素,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处理之后自然风化过程中对水体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目地。第二,石灰固化处理的成本较低。相比水泥固化处理方式而言,石灰固化处理的成本与性价比是值得去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并且石灰固化处理的操作方式较水泥固化简单,便于在实际的大规模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中采用此种方法。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处理成本,合理选择石灰固化处理或者水泥固化处理。第三,石灰固化处理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小。由于石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而且石灰的原材料获取方便,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的工序较少,处理成本低,不仅可以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而且还能够对存放固体废弃物周边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果,同时满足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实际需求。
1.3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塑性固化处理分析
目前工业种类繁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工业生产中造成的固体废弃物应当首先界定其是否有污染或危险性。若有,则应按照污染物和危险物规定进行安全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水泥固化与石灰固化都不能处理的就要采取塑性固化处理方式。塑性固化处理是目前较为新型的一种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在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效果中越来越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其特点与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塑性固化理可有效对一些非常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是一种先进且新型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其主要的处理对象是一些较为特殊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的处理过程就是能够使固体废弃物产生形变,缩小整体的体积,达到有效压缩固体的目的,这一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弃物的占地面积。第二,塑性固化处理可以提高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果。从当前各种处理方式下的处理效果来看,塑性固化处理的效果最为突出,可以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体积,改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物理性质,从而减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第三,塑性固化处理可以满足特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需求。在工业废弃物处理中,工业废弃物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如果不对其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迁移,雨水的浸泡,工业废弃物中的一些有毒元素将会流出,污染周边环境,对所处的地域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塑性固化处理可以有效缩小固体废弃物的体积,节省工业废弃物的存放空间,解决工业废物的占地面积问题。
2 对工业固体废弃物采取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2.1 优化、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生成量
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排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使物品不致很快变成废物。这两种改进措施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采用精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量。例如在选矿工序中,提高铁矿石品位,可以少加造渣剂和焦炭,从而减少高炉渣的排放量。事实证明工业先进国家采用这种方法后,高炉渣排放量比原来可减少一半以上。第二,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改革传统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使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废物又成为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等,最后只剩下少量废物排入环境,这样能取得经济的、环保的和社会多方面的效益。第三,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订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建立起固体废物资源化体系,把有明确用途的废物纳入资源分配计划,暂时不能利用的废物作为后备资源储藏起来。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企业应当不断优化、改进生产方式,以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生成量。
2.2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应当有意识的去保护环境,珍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全民共同保护环境,环境改善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为此,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在网络、电视、媒体等传播较为广泛的工具上宣扬保护环境,大力普及环保的相关资料,定期的开展社区环保交流会,向民众普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保护环境这一工作中来。对于一些工程或者是手工企业,社会监督部门要不定期对其监督,确保其生产工艺与流程符合环保标准,按照法律法规安装净化器等处理固体废弃物。对于一些生产固体废弃物较多的企业要对其实施警告,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封停企业,督促优化、改进企业的生产方式,以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固体废弃物的生成,达到环保标准后方可恢复生产。此外,应当鼓励各个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对各个企业以及单位进行监督,通过全民协作,促使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保障工业固体废弃物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固体废弃物给人类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要想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各个工业生产单位必须要优化、改进生产方式,以便有效缩减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生成量。同时,积极宣扬环保意识,提倡全民协作,共同治理工业固体废弃物,促使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宋小龙,吴雯杰,杨建新,等.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及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5,32(1):12-18.
[2]陈瑛,凌江,温雪峰,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44(1):31-33.
【关键词】火力发电;污染防治措施;噪声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蒸蒸日上。我国的主要发电仍依靠的是火力发电,在火电机组的燃料中煤炭约占95%,煤炭仍是主要能源。以下将对燃煤火电厂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做简单论述。
燃煤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废污水、噪声污染和工业固体废物。
1 火电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和烟尘,其次为贮煤场和贮灰场及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目前火电厂对烟囱排放的SO2、NOx和烟尘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1.1 SO2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氧化硫的治理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三个过程。
燃烧前脱硫是指对燃料进行处理,如原煤洗选、煤气化等脱硫技术。
燃烧中脱硫是指炉内脱硫,如流化床燃烧脱硫、炉内喷钙脱硫、型煤固硫和利用脱硫添加剂等。
燃烧后脱硫是指烟气脱硫,烟气脱硫分湿法、半干法和其它新型脱硫技术三大类。湿法脱硫主要工艺有:石灰石(石灰) ―石膏法、氨法、镁法、海水脱硫。半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有烟气循环流化床、增湿灰循环烟气。新型脱硫技术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活性焦吸附脱硫脱硝、生物脱硫等。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硫技术中,炉后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排放量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前实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湿法),氨法(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法(半干法),循环流化床锅炉(干法)。主要脱硫方法的比较见表1。
表1 主要脱硫工艺技术指标的比较
1.2 NOx的污染防治措施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热力氮氧化物,系燃烧用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而产生的;二是,燃料氮氧化物,系燃料中含有的氮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快速氮氧化物,系碳化氢燃料过浓时燃烧产生的。
控制NOx排放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反应,如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低氮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和燃料分级燃烧技术三大类型)及低温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另一类,是将已经生成的NOx通过某种手段还原为N2,从而降低NOx的排放量,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低氮燃烧技术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
从《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来看,炉内脱硝技术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今后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同步建设炉后脱硝是势在必行的。
1.3 烟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燃煤电厂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电除尘、袋式除尘和电袋复合式除尘。除尘技术在国内外发展都比较成熟,方式都是高效颗粒物去除技术,电厂可根据环保要求、燃料性质 、烟气工况、锅炉类型、电厂规模和现场条件等选择适合的除尘方式。下面对这三种除尘方式的性能做个比较,详见表2。
表2 除尘器性能参数比较
2 火电厂水污染防治措施
全世界有近一半的废水未经处理就供入水体,使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火力发电厂不仅是用水和排水大户,同时也是污染大户。为了降低废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火电厂基本都采用闭式循环的方法重复使用,大多数废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
火电厂废水治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电厂全部废水按其所含污染物的性质分类集中处理;二是,用分散的处理废水方式(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收利用或排放。
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锅炉停炉保护和化学清洗废水(含有机清洗剂)处理
该类水水质特点是停炉保护废水的联胺含量较高,为降低过高的COD,在常规的pH调整、混凝澄清处理工艺之前增加氧化处理环节。通过加入氧化剂,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其COD值。
2.2 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锅炉烟气侧等设备冲洗排水处理
该类废水为锅炉非经常性排水,其水质特点是悬浮物和铁的含量很高,不能直接进入经常性排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常采用化学沉淀法。
2.3 化学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
化学水处理因工艺不同,可产生酸碱废水或浓盐水。酸碱废水多采用中和处理,中和后的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浓盐水水质基本无超标项目,主要是含盐量较高,大都可以直接利用或排放。
2.4 煤泥废水处理
煤泥废水一般情况下处理后循环使用,为达到循环使用的水质要求,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澄清和过滤处理工艺,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
2.5 冲灰废水处理
冲灰废水的pH值和含盐量较高,一般循环使用,而不用于其他途径。冲灰废水循环使用的处理工艺主要为物理沉淀法。
2.6 含油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主要有油罐脱水、冲洗含油废水、含油雨水等。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通常采用气浮法进行油水分离,出水经过滤或吸附后回用或排放。
2.7 脱硫废水处理
脱硫废水水质特点是悬浮物浓度高、pH值呈酸性,经处理后回收利用。
2.8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好,大部分燃煤电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是采用生化二级处理,消毒后回用或排放。
3 火电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火力发电厂的噪声源种类多,声级高,传播远,不仅危害电厂内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干扰周围环境。火电厂的噪声源,主要有机械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主要污染因子为高、中、低频噪声。
火电厂运行时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燃料制备系统中的主要噪声设备是碎煤机、磨煤机;燃烧系统中的最主要噪声源是锅炉排汽噪声;发电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给水泵等;冷却系统中最大的噪声是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淋水噪声及空冷平台的噪声;脱硫系统主要噪声源为氧化风机、增压风机及泵类等。
火电厂噪声设备的降噪措施主要有:
3.1 在设备选型时,同类设备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在签订设备供货技术协议时,向制造厂提出设备噪声限值,主机设备(如汽轮发电机组)噪声不得超过90dB(A),辅机设备噪声不得超过85dB(A),否则要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对于空冷系统设备,应选择同类设备低噪音、低转速风机,向制造厂提出虚拟厂界达标要求,并作为设备考核的一项重要因素,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3.2 空冷器防风钢板内侧安装吸声板,有效地吸收部分声能,减少反射声和透射声;空冷风机采用变频装置方式降低噪音。
3.3 电厂在设计时对过热器排汽、再热器排汽均装设消声器。过热器安全阀排汽及再热器安全阀排汽均装设消声器,使排汽噪声不大于110dB(A)。
3.4 在一、二次风机吸风口处装设消声器,减少空气动力性噪声。
3.5 汽轮机、发电机、引风机、碎煤机、给水泵及各类水泵等大型设备均采用独立基础,减震设计。空冷风机与其支架之间安装减震装置,防止产生振动噪声。
3.6 在管道布置设计及支吊架选择上注意防振、防冲击,以减少噪声的发生。
3.7 集中控制室设门斗及双层玻璃隔音门窗,内墙采用吸音、隔音材料,屋顶采用吸音吊顶。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减震平顶、减震内壁和减震地板,使集控室内噪声降至60dB(A)以下;各含强噪声源的车间均设置值班室,使工作场所与强噪声环境隔离,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3.8 厂区总平面布置中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声源设备及车间集中布置,并尽量远离对噪声敏感的区域。在厂区绿化设计中考虑好绿化带布置,充分利用植物的降噪作用,从总体上消减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4 火电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
燃煤电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排放物的剧增。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厂的脱硫设施、脱硝设施也开始大量投产,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粉煤灰、此外还有脱硫副产物、污水处理污泥、失效脱硝催化剂等)需采用适当的处理处置方法。
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和脱硫副产物主要以综合利用和灰场堆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置。污水处理污泥主要包括给水、工业废水、脱硫废水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检定后确定为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处置;经检定后确定为一般废物的,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二类场要求处置。失效脱硝催化剂应再生或回收处理。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粉煤灰综合利用于生产建材、回填、建筑工程、提取有益元素制取化工产品等用途;脱硫石膏主要用作水泥缓凝剂或作石膏板,还可用于生产石膏粉刷材料、石膏砌砖、矿井回填材料及改良土壤等;半干法脱硫灰渣国内应用尚不普遍,主要用于筑路和制砖;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渣可综合利用于废弃矿井、采空区回填和筑路等。
5 结论及建议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应在“巩固脱硫,加强脱氮,开展脱碳”的原则上全面进行。脱硝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与脱硫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上应逐步走向成熟。“十二五规划”之后脱碳也会逐步开展,主要包括:CO2捕捉、回收进行综合利用。
随着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将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提高脱硫效率、除尘效率和脱硝效率,要求设备在制造和运行上都应经得起考验,相应的技术人员也应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火电厂的环境保护事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技术文件.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S].环境保护部,2010,2.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浑浊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鱼肥的河水被发臭的水沟所代替;原本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被人们以愚昧的思想,锋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对这样的惨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大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气质量日报,禁止农民乱施农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们的愚昧、无知,总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烟囱个个吐黑烟随处可见,树叶片片缺了补枯枝败叶,原本清脆的鸟儿叫声,也已经销声匿迹了。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但危及着幼小的生灵们,连人类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们不行动起来,我想过不了多久,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将一片黯然失色。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10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管理对策;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经济、技术条件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愈来愈重视和对污染控制的加强,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污染,将污染减轻到最低程度,实现生产活动与保护环境的和谐。
1 环境污染问题
1.1 噪声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 主要来自土建类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产生的噪声, 还有脚手架和模板的装卸、安装和拆除,建筑材料的切割加工等作业产生的噪声, 而且施工过程中往往多种设备同时运行, 加剧了噪声的影响程度。
1.2 废水
建筑施工中废水主要来自井点降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排水、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
1.3 废气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扬尘为主, 扬尘很大程度上影响所在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的主要环节为: 场地平整、土方挖掘以及建筑垃圾、水泥为主的建筑细集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 凌空抛洒楼层清理后的垃圾物的不文明施工现象; 木工房锯机作业, 石灰、砂石、土方回填, 地表风蚀扬尘, 车辆进出等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粉尘污染。如遇干旱无雨季节, 加之大风天气, 施工现场的扬尘将更严重。
1.4 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 废建筑物的拆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渣土、废包装、生活垃圾等废渣; 深基坑建筑物及人工挖孔桩基础在取弃土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方; 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的废泥浆液。
1.5 其他环境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环境问题包括: 施工中进行的电焊作业和强光源施工现场照明常成为施工企业被投诉的问题; 基础开挖过程中遇到因不熟悉地下公共管线情况而造成的挖坏水管、煤气管线等的间接环境问题; 此外, 在成片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如地表植被破坏、地表长期, 造成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施工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破坏和不良景观等问题。
2 环境管理保护对策
2.1 环境管理保护对策
建筑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保护对策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具体如下:
2.1.1 施工企业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管理、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 提高环境保护素质。
2.1.2 施工企业应加强组织管理, 施工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将责任分级落实直至一线的施工人员, 建立考核制度, 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施工绩效挂钩。
2.2 污染防治措施
2.2.1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是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完成围墙的砌筑, 对于相邻的敏感噪声保护目标一侧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帘。
二是加强人为噪声的控制, 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 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性; 同时施工人员对模板拆除、物体装卸、搬运产生的噪声进行主动控制。
三是根据施工阶段特点,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将产生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布置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侧。
四是尽量选择低噪声或备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 即桩基施工应优先选择环保型的新张法预应力静压管桩, 钻孔灌注桩应选用旋挖钻机等环保型施工设备,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要设置密闭的机械棚, 降低噪声的影响; 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 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提倡使用商品混凝土, 避免混凝土搅拌机等噪声的影响; 加强施工机械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避免因机械故障运行而产生非正常的噪声污染; 高声级的施工设备尽可能不同时使用。
五是在城区进行的建筑施工必须提前向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申报, 特殊工段必须连续进行昼夜施工的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前申报并公告居民, 做好与周围居民的协调工作。
六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并根据监测情况调整噪声控制措施,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以达到施工不扰民的目的。
2.2.2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粉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一是,充分有序的施工组织可以对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样如此。在施工前对挖土方的顺序、阶段、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减少土方的外运和回运的次数和数量, 从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通过研究施工区域平面布置, 合理确定取弃土的线路, 以减少土方在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
二是,对运输路线进行硬化, 并安排人员和设备定期进行洒水压尘, 对堆放于现场的土方及有可能产生扬尘的粉料堆场进行必要的覆盖或堆放于固定设施内。
三是,对现场使用的水泥罐、搅拌站设置布袋除尘器和喷淋除尘器等除尘设施。
四是,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管理, 经尾气检测合格的车辆才能使用; 车辆不得超载, 对运输散装建筑材料的车辆物料不得超过车帮并须采取有效的遮敝措施, 同时出场前对车帮、车轮等进行冲涮, 防止车辆的遗洒和夹卷。
五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垃圾应设置专用的楼层垃圾运输通道, 严禁高空抛洒。
六是,建筑物的立面应采用密目安全网, 以降低楼层内的风速, 阻挡灰尘进入周围环境。
七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缩短工期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同时须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减少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
八是,现场使用的茶炉、大灶应安装消烟除尘装置或采用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2.2.3 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生产废水应导入事先设置的沉淀池, 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
二是,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河流。
三是,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 所有废弃油脂类均要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和附近河流。
2.2.4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或工程完成后会残留部分废弃的建筑材料, 若处置不当, 遇暴雨降水等会被冲刷流失到水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 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 不能随路洒落、随意倾倒建筑垃圾, 施工结束后, 应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 拆除临时工棚等建筑物, 以恢复自然景观。
二是,对生活垃圾应集中入垃圾池及时清运, 木工和电工、焊工、钢筋工、油漆工产生的废料分类别综合利用和处置, 不能随地遗弃、污染现场环境。
3 结语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污染控制的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也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降低和消除污染降低污染,树立环保意识,同时要建立环保成本的概念。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做到爆破不扰民、泥浆不外流、轮胎不沾泥、渣土不乱抛、管线不损坏、高空不坠物、材料严把关、施工重管理。从而达到降低和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45- 246.
[2]齐伟军,赵艳秋.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技术[J].环境科学动态, 2005, 2( 2) :63- 6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浑浊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鱼肥”的河水被发臭的水沟所代替;原本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被人们以愚昧的思想,锋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对这样的惨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大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气质量日报,禁止农民乱施农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们的愚昧、无知,总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烟囱个个“吐黑烟”随处可见,树叶片片“缺了补”枯枝败叶,原本清脆的鸟儿叫声,也已经销声匿迹了。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但危及着幼小的生灵们,连人类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们不行动起来,我想过不了多久,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将一片黯然失色。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19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9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19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19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环境调查报告模板表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19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9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19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19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