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22:40
导语:在女性生育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我国妇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
我国虽然已经从立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为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妇女就业难目前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妇女的就业机会和从事职业的岗位往往比男子要少,较男性承受更大的压力。许多女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都会遇到性别歧视问题。据2002年江苏省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曾因性别原因遭到用人单位拒绝,其中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性别歧视”成为女大学生求职中的首要的和最大的障碍,[1]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3月,《济南时报》与山东人才网联合推出“女大学生求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性别歧视“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2]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回避《劳动法》中关于不得辞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规定,不愿意雇佣妇女,或者在雇佣时对男女求职者采取不平等的标准。目前,妇女与男性之间在就业状况上有着显著差异,妇女就业率比男性低17%,而失业率更是比男性高1倍。在40至49岁年龄段的妇女中,每3人就有1人失业,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最为紧迫。而对于处在最佳劳动年龄的30至39岁年龄段的妇女群体,失业或待业的比例高达25.5%。妇女失业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从学校毕业不久的2l至29岁年龄段出现了14.4%的失业妇女。[3]232。总之,目前我国妇女谋求职业时受歧视的现象相当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企业竞相压低人工成本,职称论文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如果没有足以遏制就业歧视的对策,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就会日益严重,这将直接危及妇女的劳动权。劳动权是实现妇女生存权、参政议政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如果妇女的就业权不能实现,将直接危及其生存权,生存权没有保障,其他人权将失去根基。[3]234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妇女就业成本比男性高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国现有下岗失业人员约l300万人,2005年新增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需要就业人员约l100万人,两者相加,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多达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能够安排的只有1000多万人,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是14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这几类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相当大。就业机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劳动力过剩的状态使得劳动力“买方市场”长期存在,劳动者由此处于弱势地位,相对于男性劳动者来说,妇女劳动者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因为特殊的生理原因,《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妇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随意辞退女职工,同时应给予产假,并依法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这样,对雇主而言,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其成本:首先,女工休假期间既不创造价值,却要依法享有一定的工资.这相应增加了其成本;其次,在此期间,原有的职位必须有其他人来填补,这既要付工资,又有可能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而雇佣男性就不会存在这一问题。所以,为避免成本增加影响利润,企业就会尽量减女的雇佣。[4]150-151
(二)保护性劳动立法中存在着性别偏见
基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工作总结国家制定了很多专门保护妇女劳动者的法律,比如,《劳动法》第59条、《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规定了妇女禁忌从事的一些劳动;还有《劳动法》和一些法规中关于“四期”保护的规定。这些规定限制妇女在经期从事某些工作,有些法律则是有关孕妇夜班和休息的规定。法律禁止妇女从事某些对身体有难度的工作。妇女不得从事对身体有害的工作,支撑这些法律的原理认为,妇女不像男性那样在生理上那样适合同样的工作机会。于是,通过法律设防以阻止妇女进入传统上非妇女从事的职业。这些法律法规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保护女性劳动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走向了市场,从政府统管一切走向了企业拥有很大的自。当企业在计算自己的成本的时候就会觉得雇用女性职工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而且还要提假、哺乳时间和一些特别措施。因此在录用时更偏好于男性,把妇女置于劳动市场的不利位置。在经济和政治转型期,要求雇主给妇女提供特别照顾的责任转换成了雇主雇佣妇女的障碍,当对劳动力需要降低时,它又成为雇主裁减女雇员的诱因。更进一步的是,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实施这些法律的机制,推行这些法律只会增加妇女在寻求雇佣时的负担。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关注中国高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妇女的经济状况,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妇女过度保护而不是提供平等的机会,会形成妇女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额外障碍。
(三)生育保障制度滞后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生育保险制度,在维护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传统的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建立在企业或单位保障的基础上,女职工各项保险待遇完全由企业或单位来支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女职工的生育价值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客观上造成了女职工集中的企业与女职工较少的企业负担不均,把本应社会共同承担的“生育”成本,完全由单位来承担,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虽然早在1994年底,劳动部就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开始生育保险社会化改革,但是进展十分缓慢,社会统筹覆盖范围有限,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相比较,同期生育保险参加的人数较少。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层次也较低,基金无法在大范围调剂,使生育保险难以起到互助互济、均衡负担的作用。其中有些条款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有关待遇规定不一致。而且因其在执行中存在支付水平过低、结余过高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减轻企业负担,反而造成有些企业和女职工负担加重,影响了生育保险作用的发挥,企业不愿招用女工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生育保险制度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加以完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妇女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英语论文性别是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具有自然属性,而社会性别具有社会属性。世界各国的人们对妇女和男性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性别意识。在中国,遗留的封建意识和长期的计划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如“三从四得”、“男尊女卑”影响,使很多人认为妇女就应该依附于男人,“男人以事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这些观念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国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它严重的阻碍着妇女与男性平等的步入社会就业领域。
三、关于促进妇女就业机会平等的法律应对措施
(一)严格实施现行的有关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使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国现行的有关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有待于完善,但毕竟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为主体,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在内的初步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为主体的促进男女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和男子一样的劳动就业权。如《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立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法律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严格实施现行的有关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严格遵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行政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并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广大妇女对相关法律的了解,提高她们的维权意识,妇女遭受就业歧视的不良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二)转变立法思路,修改现行立法中不利于妇女就业的有关规定,并增强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关于两性就业平等的立法依据仍主要局限于强调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生理性别差异,将妇女置于弱者的保护地位,轻视基于社会性别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生产活动对人们体力的需要减弱,对智力需求不断加大,从而使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别,在现实的经济活动和劳动过程中逐步缩小。因此,要建立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首先要转变立法思路,将对妇女的偏见置于一边,从提供和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着手,消除立法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如放弃对女性进入某些行业的强制性禁止规定,赋予女性自主选择权。在宪法和以后的民法典中重申男女平等、平等就业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其次还可以在立法中补充男性的家庭责任。抚养小孩、关心老人、照顾家庭是全社会男女共同的责任。与家庭和孩子有关的福利不应只针对女性规定,而应同时针对两性规定。中国的劳动法赋予了女性很多福利政策,如产假和哺乳假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女职工比较多的单位应当建立哺乳室、幼儿园及托儿所等设施。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立法者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理所当然地加到了女性的身上,通过法律形式把用人单位建立托儿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强加于女性。结果,用人单位认为这些设施的建造成本是女性所带来的,自然就不愿意雇佣女性,女性成了这种保护性立法的牺牲者。
(三)建立、健全生育保障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
妇女的生育行为不仅仅属于个人行为,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社会行为。留学生论文妇女生育行为的这种社会性,以及女职工因生育行为可能给自身劳动生涯带来的各种劳动风险,客观上要求所有企业均衡地承担女职工生育保险费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征收的女职工福利保障费,要由所有企业共同负担,这样聘用女工的企业就不会因为负担女职工的福利费用而比其他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也可以按累进办法给聘用女职工的企业适当的税收减免。企业聘用女职工越多,享受的税收减免也越多,并把这一条款纳入税法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人单位对妇女的排斥心理。而在社会化统筹生育保险的条件下,企业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价男女雇员的劳动能力,有助于实现男女就业机会的平等。
论文关键词:农村妇女;现代意识;培养途径;自强自立
培养农村妇女的现代意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笔者长期从事妇女工作,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帮助农村女性树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生存意识。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多种技能培训
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农村女性文盲人口已占农村女性总人口的16.89%,教育是农村妇女素质优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的女性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女性开展形式不同的教育。对于学龄阶段的女性,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未雨绸缪,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否则先期的教育不足会导致后期能力发展的缺陷,基础教育可以提高最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的文化素质,这有利于其现代经济、政治、文化意识的树立。对于农村已婚女性,根据当地的产业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掌握农业或手工业的一技之长。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规模庞大的女女流动人口的形成。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当前全国女性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7385万人,占据全国流动人口的半壁江山。女性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千千万万的男性流动人口一样,离开家乡,告别故土,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大潮中去。鉴于此经济现状,我们必须打破行业性别歧视,为农村妇女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让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对于劳动力富庶的地区,在进行专门的培训之后,可以组织农村妇女进入当地城镇从事一些餐饮、服务、加工之类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为增加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提供机会,使农村女性在经济上拥有独立地位,增强其经济自主能力。同时获取接触城市开放文化的机会,开阔视野。对农村妇女自身而言,不仅要配合基础教育,同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例如通过电视农业频道听取一些农业致富“经”。
二、落实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土地是农村妇女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据全国妇联对30个省市202个县市区1212个村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没有土地的人群中,妇女占了七成,有26.3%的妇女从来没有分到过土地,有43.8%的妇女因为结婚而失去土地,有0.7%的妇女在离婚后失去了土地。作为农村妇女最主要的生存财富和保障的土地,一旦失去,妇女的经济状况会急剧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农村离婚妇女离婚回娘家后,没有土地可以承包,她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只得依附于他人。她们在经受精神痛苦的同时,生活处境不尽人意。《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也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切实落实这些法律规定,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可以为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提供坚实基础。只有在基本生存问题解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树立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的意识。
三、发展经济,政策协助以转变生育观念
关键词:彝族;社会性别;妇女
中图分类号:G12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48-02
一、研究的背景
伴随着19世纪西方文化变迁先驱古典进化论者泰勒、摩尔根、传播论者文密斯、佩里,新进化论者怀特、期图尔德和人类学先驱博厄斯、布朗、马林诺夫斯基等名家译著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国内的陆续出版,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文化热,文化变迁问题的探讨自然不在话下,从文化变迁理论和方法的介绍研究到具体对象的定性、定量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同时,学术风气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潮的激荡中反思和批判,在舶来与固有之间的不断碰撞中磨合,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铰链中拓展,致使文化领域的研究视域呈现多样化。社会性别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引入文化领域的研究的。一批西方学者如康奈尔、费尔斯通、米利特、,鲁宾、卡莫迪、海登、罗森伯格、托马斯、弗雷泽、斯冈茨尼、韦斯特马克、谢苗诺夫、摩根、艾柏登等,他们通过对社会性别概念演变的描述,从挑战原有的生物性别入手,揭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赋予角色的社会性,勇敢地否定了以生物性别来定义两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和期望的传统做法;彰显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对社会性别的期待和角色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以及两方式和社会角色具有各自的特点;昭示社会性别是不断变化的并通过社会文化对两性施加影响,从而使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待;凸显了人的主体性,打破了人为限制个人发展的文化陋习,强调从人的个体和主体角度来考虑人的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问题。
国内专家学者沿着上述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思潮,结合国内的女性发展问题,主要以村落、婚姻、宗教、语言、家族、饮食、歌舞、体育、旅游等为切入点进行拓展研讨。20世纪90年代开创的彝族社会性别研究视域正是这样的折射物,作为一种后继理论虽没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已不再囿于研究传统,即冲破了彝族男性世界话语权的樊篱,逐渐把彝族性别制度的“因”与“变”、两性关系的“经”与“权”纳入研究的视域,开始思量女性的文化悖论,对所继承的彝族文化知识提出质疑,推动了研究彝族社会性别的步伐。
二、研究成果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截至2011年底的CNKI系列数据库和读秀文献搜索结果中,国内外相关彝族社会性别研究成果并不多。我们从研究的类型分专著、学术论文二类进行述评。
(一)专著
从截至2011年底的读秀文献搜索结果看[1],专著并不多,而且从研究的内容和性质上看,主要倾向于呈现事实,如马林英的专著《彝族妇女文化》(1994)这样的理论探讨较少。该书系国内外第一本向读者全顶系统地介绍四川彝族妇女文化的专著,为全面了解彝族妇女提供了蓝本,但可能因体裁和目的所限,总体上属于彝族女性固态文化事实和事件的描述,而未及理论上加以探讨 [2]。另外,四川省编写组编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1987)收集了新老凉山各县的部分社会调查资料,其中,有些涉足了民俗文化中婚姻、宗教习俗等问题,但也只是对事实的记录,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阐释,只能作为指涉社会性别的活题材。袁亚愚的《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1992)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基于调查的材料,对凉山彝族社会及家庭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和多层次的描述,并作了认真的分析、比较与综合研究。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来探讨社会性别问题,只是社会性别在探讨过程的各种元素关系中凸显了影响力。再有,岭光电搜集整理的《凉山彝族有关妇女的谚语》(1986)也是一部涉猎社会性别研究的语言文献书[2]。该书从婚姻、习惯法、审美等11个方面展示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来体现社会结构的原型的语言材料,这些关涉女性的语言结构(主要指语言的深层结构)隐含着传统社会中的女性生活和文化活动,只可惜著者没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二)学术论文
与专著相比,学术论文(截至2011年底的CNKI系列数据库)从社会性别视域研究的领域更加广泛[3],涉足了婚姻与家庭、宗教民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生育与健康、服饰与工艺美术、社会人口流动、职业分工等问题,并呈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侧重面不一样,首先,主要集中在彝族女性的角色上即家庭和婚姻的探讨上,如《当代凉山彝族——婚姻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变迁》(马林英,1999)、《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角色》(王秀英,2009)、《当代彝族女性价值观与社会角色的变迁》(米正国,2000)、《旧话新说——论凉山彝族妇女过去的地位》(罗曲、尔古阿枝,1997)、《凉山彝族妇女婚育观的现代变迁》(1996)、《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婚权及其实现的障碍》(冯敏,1993)、《凉山边缘区彝族妇女婚姻与生育的调查分析》(攀希群、王瑞玉等,1990)等。其次是宗教民俗的研究,如《凉山彝族女孩成年礼仪》(沙马日体,史军,2007),《女性形象动态变迁的宗教镜像——对凉山彝族毕摩教反思的性别视角》(徐睿,2008)、《宗教与性别社会化——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徐睿,2007)、《凉山彝族的求子仪式》(蔡富莲,1998)等。其余皆是零星研究,如涉及教育的《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潘正云、马林英,2000)、《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管窥》(刘明新、马吟秋,2006);涉及彝族妇女流动的《结构功能视角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郝亚明,2008);涉及卫生防疫的《500例高山彝族妇女生殖系统感染影响因素研究》(刘民甫、胡晓明等,2008)、《凉山彝族生活环境改革与妇女的健康发展考察》(冯敏、罗凉昭,2000);涉及民间文学、谚语的《对彝文典籍中妇女形象的探讨》(伍呷,1992),涉及婚姻、家庭等社会问题的《浅析凉山彝谚所反映的妇女地位的多样性》(唐黎明,20008)、《性别背后的权利反映——浅析〈妈妈的女儿〉中的彝族传统性别观》(沈晓雁,2009);涉及法律的《彝族妇女在婚姻习惯法里的法律地位——兼与清代婚姻法比较》(张晓蓓,2003);有涉职业分工的《彝族农村妇女在西昌城区经商情况调查》(康华,1994);涉及民俗服饰和民间工艺的《中国彝绣》(肖惠华,2003)、《浅谈凉山彝族妇女服饰艺术》(吴虹,2007),涉及综合研究的《凉山农村彝族妇女可持续发展研究》(马林英,2000)等。近年又呈现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特别是有关旅游方面的较为突出,如肖雪、吉木阿洛的《对凉山彝族婚俗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2008),康玲、邓思胜的《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2009),邓思胜的《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开发中的凉山彝族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研究》(2006)等。
三、研究综述
以如上所述的研究视域观之,彝族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但研究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整体上倾向于呈现资料的形式进行描述记录,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创新性和科学性不足,研究者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知识交叉于整合的意识与眼界,从而难以对纷繁复杂的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完整图景作出全面而客观的阐释。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性别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彝族女性,或者说是“彝族女性问题研究”。它与对男性生活的研究相分离,形成一个封闭的思维圈,未能全面揭示彝族女性与男性共生共长及其对立分化过程中各自的特殊性和作为人的存在的同一性。而且这些研究诸多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往往将彝族妇女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揭示其政治、生活地位,缺少对女性生活经历的分析。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虽然注意到实证的调查方法,但却以宏观的抽样调查为主,其中包括许多政府统计数字分析;研究的课题多是彝族妇女在现存社会中所存在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结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推测,难以表现彝族女性自身的主观经验。如果能够在这种研究中适当运用人类学深入访谈的微观调查手段,就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前提下对妇女个人的主观行动以及她们对彝族社会的看法做进一步了解,从而勾画出彝族妇女地位变化的轨迹。确实,多年来彝族妇女研究成果是起到了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积极作用。但是,整个妇女研究没有走出边缘的境地,也没有能够在主流媒体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可能都与妇女研究界画地为牢的思维方式有关。在这种情景中,我们有必要强调从妇女研究转入社会性别研究的重要性,把妇女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来介入对主流社会文化的改造。
综上所述,彝族社会性别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边缘状态,相关研究还没有对彝区社会中两性差异扩大、妇女地位在某些领域下降和妇女发展趋势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实证研究不充分,影响了社会性别研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解答。
参考文献:
[1] http:///#.
【关键词】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内容分析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开放、观念的更新、政策的支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女性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女性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女性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女性自由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女性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女性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
职业生涯阻隔是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主题。职业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一词最早是由 Crites(1969)提出来的,意指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体所遭遇到的内在冲突,如无效能感、低成就动机等;以及外在挫折,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1997 年,Swanson & Woitke 对定义进行了修订,认为职业生涯阻隔是“个体内在或外在环境中使职业进步(Career Progress)发生困难的事件或情境”。Swanson & Woitke (1997)的定义概括性更强,因而被更多研究引用。早期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决策中感知到的阻隔极为重要(Crites,1971;Gottfredson,1981)。许多对职业生涯阻隔的研究都集中在感知到的阻隔上。“感知到的”一词的意思是指个体认为现在存在的或可能会在将来遇到的与职业生涯相关的阻隔,这些阻隔无须以事实或实际的信息为基础(Luzzo,1990)。但是,尽管阻隔无事实基础,仍旧能且常常会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直接影响(Luzzo,1990)。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亦称职业性别隔离。构成劳动力队伍的各个群体,包括不同的性别、种族和民族,在数量上是不同的。如果一种职业所包含的劳动力构成相异于不同人口相对于劳动力人口的相应比例,就说明在这种职业中存在着职业隔离。职业性别隔离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的现象。职业性别隔离表现在三个方面:1、横向隔离,就是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致;2、纵向隔离,在几乎所有职业、包括女性职业中,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3、工资的性别差异,除了纵、横向职业隔离外,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男女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工资性别差异的原因 【2】。
在中国,由于女性同时存在家庭成员、公司成员以及社会成员等多重角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婚姻、生育,甚至是放弃生育权利等消极措施,从而导致离异和要求“妇女重返家庭”等一系列问题 【3】。由此,研究女性正在遭遇到职业生涯阻隔时,分清具体影响因素及能够采取哪些有效的因应策略缓解阻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4】。
2、研究方法
2.1文献取样
以“职业生涯阻隔”为关键字,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2003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根据摘要选取研究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文献下载并进行逐篇阅读。纳入分析的文献所研究的内容必须包括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按照此接受标准,有报告及硕博论文共23篇作为分析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研究现状的样本。
2.2分析单元
分析内容分三类,共8个单元。(1)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文献来源刊物、发表时间。(2)研究样本的总体,即文献所研究的女性所从事的职业;研究方法,即综述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法或实验研究等。(3)报告所提出的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2.3统计方法
对每篇文献所报告的8个单元逐一加以统计,每个单元的频次、百分比以及每篇文献研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的具体内容。统计分析用EXCEL完成。
3、结果分析
3.1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文献来源刊物、发表时间
研究将作者的单位类型分为学校及其他两类。学校包括各类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其他包括各级企事业单位。
表1列出了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撰写有关女性职业生涯阻隔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学校(91%),只有很少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作者所属的地区中,占第一位的是华东(39.13%)、其次是华中(30.43%),东北、华北和华南地区只占不到10%,并且没有从西南和西北地区搜索到符合此次研究主题的文献。说明撰写女性生涯阻隔方面文章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地区,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对此问题的关注不高。
表2列出了文献的来源刊物和发表时间的情况。
表2数据表明:此次加入分析的关于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研究报告中的39%发表在各类学术杂志,另39%为硕博毕业论文,剩下的22%来自高校学报。结合表1说明近年来关于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研究报告不仅研究者大部分来自于学校(91%),其载体也多为学校资源——硕博论文及学报(61%)。在文献发表时间上,多集中在2007年以后。
3.2分析采用文献的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发现纳入分析的文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综述研究、问卷调查、量表测量、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定性分析。分析后可发现,硕博士毕业论文都是采用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献65%采用综述研究,35%采用问卷调查法;而在高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则都采用的是综述研究法。
3.3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应对策略
3.3.1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纳入分析的文献所提出的因素加以概括和总结后,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因素分为三个大的方面,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社会因素包括:首先,从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对女性的职业生涯有制约和性别刻板意识也对女性职业生涯有不利影响,因此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的职业期待偏低是造成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社会根源。第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健,不公平的公共政策、竞争环境和平等就业保障机制的缺失恶化了女性职业阻隔的趋势,包含女性参与非传统行业的阻碍和女性在职业生涯中遭遇性别化差异对待的情况。在女性职业生涯阻隔中最常见的案例就是“玻璃天花板”问题,,即一些看不见的障碍阻碍了有资格的女性在工作中得到晋升。一位研究领导多样性的专家说:“在所有阻碍职位晋升的藩篱中,刻板定型名列榜首”。性别刻板定型、职业机会不均、不受重视严重制约了女性才能的发挥。最后,宏观形势的影响,现代社会工业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进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促使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但也对女性的就业参与造成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女性的就业质量不高。全球化进程对于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是女性就业过多集中于非正规就业中,这使许多女性无法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不利于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我国就业市场劳动力过剩,供求失衡的问题突出,就业压力加大,这也是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利因素之一。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组织因素包括:第一,组织文化与制度,“男性”化的组织文化中,组织的价值定位以男性职业标准来定义,组织结构中以男性主导的管理层结构,用人单位先入为主的统计性歧视及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影响了女性的职场定位与发展。第二,招聘与选拔,歧视性雇佣政策,例如不招聘孕龄女性,不公平晋升政策,例如考虑到家庭对女性的牵绊,在管理层的晋升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男性。第三,绩效与薪酬,虽然法律一直在完善,但是同工不同酬的情况还是很常见。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个人因素包括:(1)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看法。Swanson与Tokar(1991a)曾强调自我概念是形成个体生涯阻隔的内在冲突因素之一,如个体身体的自我概念模糊或持负向的自我概念,则易产生对于工作世界及生涯相关信息等各方面疑惑,形成生涯不确定的情形。(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本身完成某项工作能力的主观性评价。Betz(1994)与Mcwhlrter,Torres和Rasheed(1998)发现,女性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期望,形成生涯上的一大阻隔。(3)人格特质,人格指个体在适应人、事、物等情境时,所显现出异于其他人的性格。Slaney、Stafford和Rushell(1981)指出,缺乏自信、无安全感、以及焦虑的人格特质,是造成生涯阻隔的最大因素。(4)生涯态度。主要指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涯相关事物所抱持的想法、信念,Greenhaus、Hawkons和Brenner(1983)指出,个体对于工作所抱持的信念、价值观,常会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产生差异,进而限制个人的就业市场,阻碍生涯发展方向。(5)角色冲突包括了性别角色冲突、多重角色冲突等。(6)无法控制的个人条件如外表,健康状况等。(7)来自家庭的影响,职业女性受到来源于工作对家庭(包括婚姻和子女以及家庭责任)的影响,家庭对工作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角色冲突的困惑。(8)知识更新慢。(9)自我目标定位,自我抑制,心理弱势,生理影响,诸种不适应等。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3.3.2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应对策略
对应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各研究报告提出的应对策略也分为三个方面,既社会应对策略,组织应对策略和个人应对策略。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社会应对策略: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政府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政策支撑,营造消除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良好氛围,为女性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以及制定性别平等的退休政策,加强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为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便利。2、倡导男女平权的现代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树,健全社会心态。提高女性受教育的切实程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加强职业培训,积极鼓励女性自主创业,提供咨询与指导。3、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缓解女性由于角色冲突而增加的负担。4、更快发展服务业,减低妇女的家务负担,肯定和保护女性的生育价值。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组织应对策略:1、营造两性平等的企业文化,突破生涯阻隔的文化障碍。2、透明的招聘与选拔系统,倡导“男女平等”用人意识,打开生涯阻隔的入口障碍。3、科学的绩效评估与薪酬体系,确立“实绩优先”用人标准,打通生涯阻隔的关键障碍。4、培训与发展,缓解女性生涯阻隔的发展障碍。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个人应对策略:1、突破传统观念,突出自我价值的体现,明确个人目标正视社会现实。2、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女性要树立职业发展和职场竞争意识,营造积极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定期检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好追踪与反馈工作。3、实现终身学习,优化文化素质。充分展现性别优势,诠释自身所扮演的角色。4、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
4、结语
本研究搜索的范围为近10年来,有关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文献,通过对选用文献的分析与整理可以看出,文献数量并不是很多,基本能反应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选用文献的发表时间多数在2007年以后,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女性的增多,女性职业生涯阻隔逐渐在受到重视。文献作者的所属单位超过百分之九十为各高校,与高校研究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的关系不可分割。文献作者的所属地区集中在中部及沿海地区,这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符,说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职业女性的相关问题更受到关注。从文献的发表形式来说,有近百分之四十为硕博士毕业论文,相比发表在学术杂志和高校学报上的文献做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说明女性职业生涯阻隔这个问题不仅是值得研究也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整理选用文献中所提出的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基本都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方面来阐述,但研究不同职业中的女星时又各有侧重。研究影响因素就是为了找到应对策略,而与三方面因素相对应的策略中,可操作性最大的应该是个人应对策略,在社会和组织的大前提变化很慢的情况下,女性只能通过提高和调节自身来应对可能遇到或正在遇到的职业生涯阻隔。其次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是组织策略,组织文化和谐,组织政策公平,就能为女性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在女性自身能够积极应对职业生涯阻隔以及组织能够打造“无性别差”的职场大环境的同时,对职业女性的社会观念自然就会相应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4):18-201.
[3]Asian women managers:participation,barriers and future prospects.John Benson,Vimolwan Yukongdi.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05,11(2):283-291.
[4]熊雅羚.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因应策略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田力.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的女性管理者职涯阻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6]柯靖.女性MBA学员的职业生涯阻隔和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7]程芳.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阻隔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1,27(3).
[8]刘建花.城市女性的职业生涯阻隔及消除路径探索[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6).
[9]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0]罗青.高校女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1]刘保平.我国知识女性职业发展研究——以过渡与探索期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D].河海大学,2007.
[12]林佳.中国女医生职业倦怠对其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3]李春凤.从组织性质看高校与企业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差异[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4).
[关键词]日本 少子化 老龄化
“少子化”简言之即出生婴儿减少,无法保持现有的人口数量动态平衡之意。日本1995年生产年龄人口达到最大值,1997年正式步入少子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伴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加剧而日益显现,现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的形成与现状
日本以1973年的人口数为顶峰,从1974年开始,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人口置换水准。日本在人口转变之后,出现了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情况,总和生育率远远低于更替水平,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少子化时代。日本《2009年版少子化社会白皮书》称,日本的劳动力人口(15至64岁)09年为8164万人,到2055年将减少至4595万人。少子化不仅使日本的人口数量趋于减少,也加速了日本的老龄化进程。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与少子化同时到来的老龄化问题,使日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人口年龄结构将严重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形,导致人口比例的失衡和人口质量的整体下降。
二、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少子老龄化的形成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少子化直接导致日本人口减少。当未来进入严重的少子化社会后,人口均衡将难于恢复,人口衰退也将不可避免。其次,少子化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势必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再次,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保负担本已沉重。而经济低迷和少子化进程的不可扼制,必然进一步加重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社会保障系统的负荷。日本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国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民众的负担,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三、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1.人口学因素
首先,低出生率是造成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倾向于少生子女,这种意识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同时,现代人的晚育倾向使女性的平均生育数减少,由于女性参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结婚、育儿在人生中所占的优先顺位下降。其次,晚婚晚育是导致少子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未婚化也是少子化产生的重要因素。另外,日本政府认为,少子化日趋严重的背景原因在于临时职业者和不就业者人数的膨胀造成因经济收入不稳定而无法结婚的年轻人增多。
2.社会经济因素
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为女性就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女性的就业率不断攀升。但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导致用人单位和各大企业对育儿母亲“另眼相看”,其实质无外乎降低成本和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女性为了自身提高,在日本这个根本上的男权社会,真正达到与男性同工同酬,并在工作中得到晋升机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职业女性来说,兼顾就业和育儿是很困难的。由于兼顾就业的困难和育儿环境的不够完善,晚婚和晚育现象开始增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育率的降低。
第二、日本适龄青年特别是女性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女性就业机会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时代性变化,结婚不再是人生必然的轨迹。作为个人的人生规划,结婚生子只是可选择的方案之一。结婚行为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变成个性化的人生抉择,更多的不是从俗从众而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意愿。晚婚、终生不结婚以及婚后不要孩子的女性比率上升,人们对构建家庭和延续生命的观念进一步淡化。
第三、当今日本,物价水平偏高,各地经济发展普遍不太景气,生育子女的费用和和随之而来的巨额教育费用,成为小家庭的严重负担,而孩子从出生后到将来求学就业的过程中又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无数种可能的社会环境。基于此种现实情况考虑,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必然少于理想的出生人口数量。特别是日本的很多年轻夫妻认为婚后即生育子女会使生活重心偏离并影响生活质量,成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负担。
另外,日本的社会经济长期不景气、持续低迷。青年失业者比例很高,无固定职业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青年人工作不稳定,经济基础较差,影响了适婚年龄人口的结婚率。当然,人口生育率也必然受到影响。而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缓解这一问题所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女性婚育所给予的支持方面不够。日本媒体多方报道,频繁指出政府和有关官员对少子化问题重视得太晚,出台的政策和实施力度也不到位。日本针对少子化的对策从1990年就开始着手制定,但相比于日本整个经济大气候的不给力,这些对策始终是力不从心的。
参考文献:
[1] 少子化社会白書—少子化対策の現状と課題[R].东京:内閣府, 2005
[2] 坂本幸一.少子化と私学経営の課題[N] //少子化·高龄化との対策.東京:日本私立学校振興.共済事業団, 2006: 103-115
[3] 金貞任,山本豊.少子化時代の福祉と教育———介護保険制度改正·社会参加·教育改革[M].東京:圭文社, 200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
性别教育,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生理性别教育特别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学科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因此,高校应在进行女大学生生理性别教育的同时,推进社会性别教育,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公共课程,使女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性别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认识。
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社会性别矛盾“固然不是一种剧烈冲突的、但却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森严,更加普遍,当然也更为持久”[3]。女性较之男性,始终更突出地面临着社会性别这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我国当前女性发展状况和妇女权力在世界上处于较前的位置[4],但是我国社会漫长的父权传统和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使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社会性别问题在许多方面往往是隐蔽性的存在,同时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规范往往通过社会化直接作用于个体意识,如果不加提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否则,绝大多数女生对社会性别问题将终身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阶段,从而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培养,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和社会化、再社会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获得必要的发展帮助与生活帮助。不仅如此,性别教育的影响还将与女性的社会性别一样伴随女大学生终身。
社会性别教育,是要让所有女性都了解并获得自己的权利、发展机会与尊严,认识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会的角色;认识社会,对社会性别规范与社会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适应转型与再社会化。要让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状况,不仅是对女性的、也是对男性的限制,女性不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不仅对女生个体,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男女平等的事业在中国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曾经是一个最传统、最典型、发展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高的男权制(父权制)国家。中国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因为我们的进步不仅具有改善我们自身外境的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样的意义。”[6]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通过丰富的社会事实论证,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与理论体系。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除了“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性别规范、性征、女性气质、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期望、性权力、性观念、生育制度、性别分工、性别化消费、性别发展、父权制、显性性别不平等、隐性性别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优先原则、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性消费、家庭暴力、性暴力、话语暴力(所列概念参考了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一书各章末所列的“关键概念”)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学的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分化、社会秩序、经济与劳动,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参见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女性主义范畴的激进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3章第2节“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
再次,提供了学科构架。“社会形成(文化)—社会元素(个体与群体)—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运作与个人发展”的社会学的一般构架和“气质—身体—社会文化—劳动、经济—政治—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性别研究思路,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结构提供了参考。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历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类女性社会调查之中,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理论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女性尤其如此”[7]。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几乎贯穿至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而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则将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共时性的两性自然差异与历时性的社会差异的讲解,呈现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并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政治权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体现在我们社会的诸多“常识”之中,甚至还体现在学科理论之中;体现于外在社会,也体现于女性内心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歧视。
具体列举目前的种种社会性别规范,并指出这种性别规范与男性的关系、与社会运行秩序及社会道德风俗的关系,从而理解规范的相对合理性。学习国家公共政策与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学习利用这些政策、法规对女性权益进行保护的必要程序与手段。适当介绍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男女平等事业取得的成就。
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性障碍,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性障碍。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独立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四、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个问题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公共教育内容,我们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相应地,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宜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同时,也不应在课程中放弃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不是女性主义概论。它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只是为该课程提供了理论帮助与案例支撑。课程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对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各种理论要进行“有用性”的选择,有用性、实践性、励志性是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别于“性别社会学概论”的地方。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短,仍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女性主义,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现实与西方文化观念而形成的,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复杂。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是为了帮助女生适应社会与发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从1990年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次被提出到现在,有关就业性别歧视研究已逐渐发展成熟。对通过回顾国内20年间的相关研究,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的演变进行整理,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内相关研究分为三阶段,即研究初步探索阶段、研究发展阶段和研究成熟阶段。早期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自2000年后,学者们试图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研究性别歧视的存在、程度及根源,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细化。总结可以发现,产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女性劳动力自身因素等;而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也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阶段;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9302
1引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政策,在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局面,通过人为的、行政的办法帮助城镇女性实现就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妇女的就业机制由安置就业向竞争就业、由数量就业向质量就业转变(刘丽双,2000)。在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同酬不同工”和“同工不同酬”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的性别歧视问题(张建奇,1995)。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就是指劳动力在职业寻求以及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因为性别的原因所产生的一种不平等的回报状态”(李莉,2012)。本文通过回顾国内20年间的相关研究,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的演变进行整理,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内相关研究分为三阶段,即研究初步探索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力图达到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有更系统化的认识。
2国内女性就业歧视研究初步探索阶段
国内最早研究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的是陆震(1990),他在《妇女就业领域诸问题之我见》中指出“妇女在就业领域的培训、招聘、使用提升等各个环节中受到岐视,如今已是全社会公认的事实”,“妇女在就业中受歧视的真正原因乃是歧视者文化素养低下”;另外,陆震对如何解决就业性别歧视保护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平等地位给出建议,大体包含以下三方面:(1)在相同的就业标准或者说招聘条件下,保护女性不致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而被歧视;(2)必要时社会为女性指定若干与男性有所不同的就业标准;(3)对女性所从事的一切正当的、不违法的职业、工作和劳动,社会都予以承认、支持和保护。
随后,孙光德(1993)对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做了详细的探讨,他认为“女性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劣势。这是因为:(1)女性体力弱,某些工作她们无力从事或效率不如男性;(2)由于她们生儿育女的职能,职业生涯将被迫中断,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3)由于传统和习惯的影响,女性在家务劳动和教育子女等方面承担着较多的责任,因而在时间上、精力上不如男性;(4)由于生育、家庭责任等原因造成的妇女职业生涯的频繁中断及总的工作时间较男性短,企业不愿意对她们进行过多的智力投资,男女之间由于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原有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这又反过来不利于女性的职业发展。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劳动市场上的女性劳动力相对于男性劳动力,从总体上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他提出从完善女性职业培训、法律保护、建立生育保险制度三个方面保障妇女就业平等权利。
通过整理国内20年间的相关研究发现,从1990年陆震第一次提出就业性别歧视开始到1993年我国实行分流下岗制度之前,国内对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相关研究很少,能够查阅到的论文不到5篇,研究集中在对现象的描述、其产生原因的探讨,对于如何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或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议。可以看出,国内该期间的相关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3国内就业性别歧视研究逐步发展阶段
1993年后,国内关于就业歧视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对象集中于“下岗女工”和“女大学生”,这是与当时国内的社会背景有关,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分流下岗制度,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女工再就业难和女大学生择业难等问题。对于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学者们也从新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张建奇(1995)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我国对高校毕业生的统一分配制度逐渐转变为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的,以学校为中介的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在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挑战,不利之处是女大学生感受到了就业歧视”;对于如何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权利,张建奇提出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也要从女大学生自身来看,女大学生应完善自我,增强竞争实力并取得社会的承认。李新建(1999)通过总结国内外就业性别歧视研究中较有影响的理论,并针对我国现存的劳动力就业歧视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危害,提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一些建议。
尽管1993年后国内关于就业歧视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研究都是描述性的,即便是进行原因分析,也都是一些主观上的判断,如果仅是定性的分析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对策,就无法从一个量的角度确定是否存在就业歧视、歧视的程度如何,对于分析就业其实的原因以及制定相应的对策就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2000以后,就有学者开始从定量的角度对就业歧视的原因、歧视程度进行研究。
钟普宁(2001)以苏南农村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为样本,通过构建外来职工样本总体、男性外来职工和女性外来职工收入决定三个模型,考察苏南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在收入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分析了女性在就业和工作中面临的不同于男性外来劳动力的待遇及其原因。得出“发达地区男女外来劳动力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除了受教育程度、地区差异外,性别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应当进一步规范就业制度,尽快消除各种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障碍,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为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阚凯(2005)运用贝克尔的歧视模型对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经济根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消除性别歧视的对策。他认为,生理因素使得女性人力资本价值低于男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雇佣或者给女性劳动力支付较低的工资,从而产生了歧视;另外,模型分析显示,非歧视性企业比歧视性企业能获得了更多的收益。竞争的力量会使歧视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或者持续不下去,除非歧视性雇主愿意接受较低的利润水平,或者其所处行业具有垄断性。
谢嗣胜(2005)以2002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Blinder-Oaxaca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员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是在男性女性工资报酬总的差异中,54.4%要归结于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45.6%要归结于歧视的影响。
此外,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就业性别歧视的还有李实(2001),王小波(2002),杨云彦(2001),徐林清(2004)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2005年十二年的时间里,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国内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对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危害、对策也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意见,从研究方法来看,不仅包括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因此国内该阶段的相关研究处于逐步发展阶段。
4国内就业性别歧视研究成熟阶段
以上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影响,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就有学者开始从微观角度探讨就业歧视的存在,如徐林清(2004)从行业――工资倾向的角度判断女性的行业分布是否有歧视的成分,李实(2001)从收入差距的角度探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姚先国和谢嗣胜(2005)使用差异指数法对职业隔离的程度进行了测量。这些研究为日后学者研究就业性别歧视开启了一片新天地,自2005年后,国内关于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研究开始逐步细化,从不同的视角下分析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与否、歧视存在的原因、歧视程度以及相应对策。可以看出,国内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走向成熟阶段。如,黄先玲和姚先国(2009)、袁霓(2005)、钱文荣(2012)和亓寿伟(2009)等从教育回报率角度来分析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研究普遍认为,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并且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其在市场中受歧视程度;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和性别歧视问题,除了从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以外,也因加强对女性教育投资的力度,使更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改善其在市场中收到的歧视程度。而王美艳(2005)、葛玉好(2007)、亓寿伟(2009)等则从性别工资差异视角分析就业歧视造成的结果;研究认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收入差异,其中人力资本可解释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大,性别歧视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因此,缩小行业内的工资差异,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是缩小工资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随着研究的细化,学者们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逐渐完善。肖薇(2013)认为,现阶段组织环境中故意排斥女性的现象已经极为少见,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越来越隐形。
关于歧视产生的原因,除了女性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以外,卿石松(2013)认为,差别性退休年龄政策也是造成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即女性比男性退休年龄早,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周期较少,预期的晋升机会和发展前景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女性职位晋升的机会。
对于如何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劳动力享有与男性劳动力同等权利,夏国强(2001)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应倡导让男人介入妻子分娩过程的照顾和喂养孩子、照管孩子的工作,改变把生育和照管孩子仅仅看做是女性责任的观念,从而降低女性从母亲身份对职业发展不利的相关程度。
5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组织的变革,女性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女性被纳入到工作场所之中,尽管如此,能坐上高管职位的女性依然凤毛麟角。同时,政府为了保证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男
性的平等地位,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等等,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边缘化地位,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任重且道远。
参考文献
[1]亓寿伟,刘智强.“天花板效应”还是“地板效应”――探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异的分布与成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6377.
[2]卿石松,郑加梅.“同酬”还需“同工”:职位隔离对性别收入差距的作用[J].经济学(季刊),2013,(02):735756.
[3]袁霓.城镇居民收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01):4852.
[4]季素萍.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137+151.
[5]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02(09):1117.
[6]肖薇,罗瑾琏.第二代性别偏见与女性领导力开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9):9699.
[7]陆震.妇女就业领域诸问题之我见[J].妇女研究论丛,1994,(03):1620.
[8]葛玉好.工资分布的性别差异:分位数分解方法[J].上海经济研究,2007,(04):2230.
[9]张莹.减少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07,(06):3842.
[10]黄志岭,姚先国.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J].世界经济,2009,(07):7483.
[11]钟甫宁,徐志刚,栾敬东.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02):3137.
[12]夏国美.就业竞争中的性别歧视和社会平等[J].社会科学,2001,(05):5660.
[13]黄娟.就业性别歧视与保障女性就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09):138140.
[14]阚凯.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03):3942.
[15]刘丽双,王艳萍.论我国当前的妇女就业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07):2224.
[16]孙光德.男女就业平等与妇女就业保障[J].妇女研究论丛,1993,(02):47.
[17]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03):5669.
[18]钱文荣,卢海阳.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2,(08):1627.
[19]张建奇.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新困难的思考[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04):3637.
[20]徐林清.女性就业的行业―工资倾向与性别歧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4,(02):3438.
[21]杨云彦.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女性主义分析框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06):1217,122.
[22]谢嗣胜,姚先国.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J].妇女研究论丛,2005,(06):1215,26.
[23]刘金东,丁小平.我国劳动力市场收入歧视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2,(11):5659.
[24]黄娟.就业性别歧视与保障女性就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09):138140.
关键词:黎族女性;文身;文身图案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而人类从来不创造与自己的生活和需求无关的东西。文身习俗具有典型的原始文化内涵,它是社会文化的界定,是氏族的标志,是图腾崇拜的标志。文身是以身体为载体的文化符号,在不同的族群中表达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展示人类文化史上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身的多种社会功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历史时期内,成为一种内涵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是附着于人体的符号系统,人通过文身符号使自己的意义明显起来,因此获得了实质性。对于不同民族而言,特定的文身是该民族的社会性标志,他们代表和反映着该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反映着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文身是人的社会性的象征,其内涵是宗教的、历史的和社会的。通过文身符号人们表达了自己的生活信念,还展示出社会归属的趋向。
一、文身装饰的女性身份标识
黎族女性的文身是少女成年的标志,文身之后,即代表了成人,可以走向社会。文身后的黎族女性可以自由结交男友、谈情说爱,甚至留宿不同血缘的男子,拥有婚姻和性关系的权利,拥有繁衍后代的权利。海南黎族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使得男性依赖女性,如海瑞在《与琼乡诸先生书》中提到“其父海瀚不事家人生业,是其母相励护持,能使内外不致乏绝”。黎族在经济上的主导作用使“不落夫家”的独特婚礼俗行为得到社会默许,使黎族女性在婚姻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不仅婚前男女可以自由择偶,婚后无子前,女方拥离婚自由。离婚或丈夫死后,可自由再嫁,从而逃避了传统女性婚姻生活。
黎族女性身体文身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必须完成的一桩大事,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准接受纹身。妇女在世不纹身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多会被众人非议和歧视,成年后也难于出嫁。而死后必须在身上脸上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本该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黎族文化认为女人死后都要回到娘家的祖先身边,如果没有明确的祖传文身标记,不能进入祖先的群体,没有资格埋葬在家族集体的墓地之中,意味着成为孤魂野鬼。
在黎族传统文化里,女性文身图案的的“完整”和“完美”与否,成了评判一个女性是否美的标准。黎族文化中的成人礼也就是文身礼,在身上绘刺花纹图案作为进入成年阶段的标记,就如同现代社会青年满18岁办身份证一样。同时也是作为青年男女性成熟的标志,具有完美文身的女子,将成为众多追求者角逐的对象,也是可以拥有婚姻权利的符号标识。
二、文身装饰的氏族文化标识
文身作为氏族或部落的徽标而产生,在远古时代,狩猎、战争是氏族或部落间最主要活动,为了便于在混战中识别本部落的人,避免误伤,于是各部落都有自己永久性的标记——文身。作为原始氏族部落的一种习俗、信仰,在几千年前的华夏大地上己广为流传。为了求得图腾祖先的保护,更好地应对各种天灾人祸,便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绘刺在自己身体上,作为本氏族血统的标志。
各民族的文身都有其各自的形式和特点,代表着各自民族的社会习俗、审美意识等。整个黎族地区,原始宗教盛行,认为人生于世时,灵魂依附于躯体,死后灵魂独立存在,或栖附于他体,或往来于阴阳两界,或游离于村峒住所附近。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不仅在家人患病或出猎、外出时杀鸡祭祖,在节日、结婚等喜庆之日也祭祖,而且把文身等传统习俗视为“祖先传下来的规矩”而严格遵守,连文身的部位和图案也严格沿袭祖先的制式。各支系的文身图式各不相同,同一支系的不同村寨间文身图式也有区别的,相互之间不得篡改。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咸《海南黎族人文身之研究》中说,“黎族的文身图式为分属之记号,与其社会与政治组织有关系,不得混杂或假借。大而言之,各部落有各部落之记,各峒有各峒之标记。小而言之,各氏族有各氏族之标记,各村有各村之标记。可见,文身是黎族各支系之间的区别标志。”
各族按祖传的图案进行纹身,女儿身上的文身都是参照母亲的文身刺的,母女的神灵图案也要完全一致,从而保证族群最鲜明的标志延续下去。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五个支系中,除了有蛙纹、树纹等不同族群共同崇拜的图腾图案外,哈方言族群突出半圆环纹和手镯纹,杞方言族群突出双斜线纹,润方言族群突出树叶纹和方块纹形成图案,美孚方言族群突出泉涌、谷粒、几何纹等组成的图案。本地黎的胸纹曾是区别不同氏族的显著标志,不同的胸纹有三十余种。
黎族文身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 但它并未随着蛮荒时代的失去而消泯。文身对于黎族来说是神圣的,是对女性尊崇的一种象征性反映,是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充满庄重神秘的色彩。
三、文身装饰的图腾标识
文身习俗与古人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所反映的既是文身的起源,也是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折射。作为母系氏族的黎族女性文身文化是歌颂传统女性的伟大,而女性身体自然就成为展现其文化的载体,建构了一种神话传说的女性神秘身体。女性孕育生命的神秘身体让蛙纹成为黎族文化的图腾崇拜,用蛙图腾的方式来表示对黎族妇女的尊崇,表明在黎族文化中,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顶点。
黎族人民认为青蛙有很神秘的效能——它能呼风唤雨, 保证粮食的丰收; 青蛙的繁殖能力强,被视为生育崇拜的对象,象征多子多福,而这种迷恋和崇拜通过黎族妇女的文身表达出来。 赵国华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详细地阐述蛙崇拜的真正涵义,他认为,“青蛙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遗存中的基本纹样,蛙崇拜其实是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原始人类的一种生殖崇拜观念。”由此,可以看出黎族妇女文身图式的蛙纹是黎族先民对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蛙腹部肥大,和孕妇的腹部形态相似,有着浑圆而庞大的特征,再加上产卵数量大,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所以蛙便被原始先民作为女性生殖的象征。
蛙是黎族文身的主题,从每个支系中,都能看到不同形态的蛙纹,本地黎的蛙纹,上半部以弧线为主,下半部以直线为主,其线形的对比度大,节奏感强烈,利用抽象的几何形显示出他们神秘的原始宗教情感。黎家女子还给身上不同部位的图案起了不一样的名字,比如,自口角斜至两颊的几何线纹,称为“福魂文”,下颌的圆形图案为“多福文”,而腿上的双线纹则叫做“护身文”。文于脸颊的线纹寓意“福魂”,文于上唇的寓意“吉利”,文于下唇的寓意“多福”,文于腿部的寓意“护身平安”,文于背部的寓意“福气上身”,文于手指上的圈纹寓意“钱财”等等。
作为视觉的语言,文身和服饰同样表达了多重的文化精神。区别在于,服饰是一种可以脱下的文化模式,而文身作为一种身体装饰,它不仅早于服饰而且更偏重于观念上的精神表达。女性文身的抽象图案不是简单的装饰符号,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以及芸芸众生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祈望。
本文系 “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TA60047
参考文献:
[1]王沫.海南黎族文身及其社会性.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2]刘咸.《海南黎人文身之研究》[C].詹慈编:《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集》(第一辑),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印.1983.
[3]赵全鹏.黎族文身传说的发生与史学价值[J].海篱大学学摄人文被会科学舨.2008.10.
[4]赖文君.黎族文身史研究.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郑小枚.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海篱大学学摄人文被会科学舨.2007.2.
[6].刘军.试论黎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化妆品广告建构主义,社会性别
近年来,我国广告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广告的形式也日益全面。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推销手段,呈现出特定的体裁和意识形态。出色的广告语言总是能将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同广告受众的心里特征、消费偏好、审美意识与文化价值取向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其劝说购买的目的。广告,依据其消费对象的不同,其语体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化妆品广告在其人物选择,情景建构,语言风格等的选择上就与其他的汽车广告,医药广告,电子产品广告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对化妆品广告,从女性主义修辞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语篇分析。本文旨在透过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视角社会性别,通过深入分析化妆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广告语篇,阐释性别在此广告语篇中的社会文化建构,并解释其修辞运作,揭示主流文化的性别压制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男女不平等现象不仅出现在类似政治选举、工作薪资等热点话题上,它更加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几乎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之中。
一、理论基础
女性主义批评随妇女解放运动应运而生,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学术和社会思潮。女权主义的批评为西方修辞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是修辞批评发展到多元化范式阶段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模式。
要明确指出女性主义修辞批评何时诞生是很难的。不过三篇文章的问世,却预示了女性主义修辞批评范式的建立,它们是Campbell(1973)的”The Rhetoric of Women’s Liberation: An Oxymoron”,Kramarae(1974)的“Women’s Speech:Separate but Uneual?”以及Gerthart(1979)的“TheWomanization of Rhetoric”。(Foss, 2004:154-155)
女权主义作为一个概念,内容十分广泛,主张十分不同,从“女性与男性要绝对的平等”到“为妇女创造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很难一概而论。温和的女权主义主张在现行社会制度下,尽可能地改良社会体系,从男性那里争取到与其平等的属于女性的权利;激进的女权主义则不满足于此,希望来一次剧烈的政治变革,创造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和社会主义女权政治者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看成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同性恋女权主义者则可能把传统的异性婚姻观看成是权利统治的标致。尽管这些主张侧重不一,但是却有共同之处:结束男权统治,谋求性别的平等,具体表现在:(1)女性受男权意识的压迫;(2)女性和男性的经历不同;(3)在我们的文化中,女性的声音被压制,女性的经历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讲,女权主义的矛头只是指向男女性别之间的斗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外学者把目光投向男女性的身份和本质,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美国女性主义修辞学家bellhooks认为,女性主义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社会性别,它是一种让全人类、女性和男性,从性别角色模式、支配和压迫中解放出来的需要(Foss, 2004:151-157)。Bellhooks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去看待女性主义,使女性主义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人类的性别、种族以及阶级压迫。
女性主义修辞批评模式的主要理论工具是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是由于男女生理的差异,而是由社会文化造成的;生理差异无法改变与消除,但社会文化却可以改造,社会性别可以建构(邓志勇,2008)。
二、实例分析
2.1 性与性别
性与性别都是人们很熟悉的字眼,但是要对它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却并非很多人都能做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在我们的汉语环境中,一个人的性别所包含的内容常常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二者合二为一的。竭力要将这两者区别开来的努力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尤其是GENDER这个外来词移植入中国之后,性别的内涵也就因此而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意味中国。
生物性别(SEX):男女的生物性差异是一的一种自然属性。这种生物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生物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源性的东西,是不可更变的。
社会性别(GENDER):如果说男女的生物性差异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男女社会性别的差异则是后天形成的。GENDER是一种由生物的自然属性而引起的一种社会存在,或者说它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赋予不同性别的人一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男女身份做出的不同价值评判。因此,也可以这样说,性是天生的,它属于自然;而性别则是后天形成的,它属于社会。性属于所有的生物;而性别只属于人类社会。
社会性别是建立在男女生理存在差异这个基础上并由社会文化赋予男人与女人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后天形成的社会存在,是一个包含了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特定内涵的体系和建构。人们有关两性之间的价值观总是由社会文化来决定的。比如说,男女的身材和体态本无固定的标准,健康为上。但社会文化判定女性以身材苗条柔弱为美社会性别,男性则以身材高大壮实为美。
2.2化妆品广告的女性修辞解析
以《瑞丽伊人风尚》中的广告为例。此杂志的广告基本上是女性用品的广告。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个品牌是: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迪奥、佳丽宝、香奈儿、倩碧、希思黎、资生堂和碧欧泉,全部为化妆品广告,且此类品牌的代言人大部分是女性,男性寥寥无几。代言品牌女性外形特点都是身体美。因为视觉语言可以带给受众直观的信息传递和主观感受。现代社会是以视觉形象的表达为导向的社会。化妆品广告里的视觉形象是女性形象的表达和呈现,研究这些视觉形象对化妆品广告中女性形象建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妆品广告为何总选“美女”作为其代言?这里的“美女”又是如何定义的呢?为何受众会欣赏接受广告里的美女形象并也期望自己变成那样的形象?女性的美在化妆品广告中的呈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元素:面容、妆容、体型、服装和气质。化妆品品牌代言人不仅容貌要漂亮且有吸引力,在着装问题上也倾向于给女主角搭配家居服饰而非职业场合的事业装和运动休闲场所的服装。在女性的选择上,除了要外表的美之外,还要有典型的女性气质。气质是形象建构的重要内容。社会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概念的界定和两性的气质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社会权利机制从来都是通过建构两性气质来界定两性的二元对立和两性不平等的性别秩序。权利机制通过社会、历史、文化、心里等各种因素不断建构两性气质。一般,女性气质被界定为:“母性的、温柔的、贤惠的、感情性的、非理性的、依赖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与此相对的男性气质则是:“父性的、身体强壮威猛的、具有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性的、客观的、具有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的”。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形成是个复杂的历史的过程,包括了社会文化建构和心里建构等各个方面的建构。首先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社会差异。因为女人有子宫,能生育和浦乳,所以认为适于在家照顾孩子和管理家务。男人则要外出干活,以他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物质需求。接着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导致了价值观上的差异。男人所承担的工作被认为是重要的,关乎整个家庭的生存大计,而女人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如家务劳动,则被认为是次要的,由此便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在价值差异的基础上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事实。因为男人普片被认为比女人更重要,更有价值,所以才有了男尊女卑社会的社会事实存在。
如果说先天拥有的性这种生物构成的差异难以消除的话,那么后天习得的有关性别的思想观念显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从幼儿开始,社会文化就赋予男女不同的期待。如:男孩子受委屈而哭泣,大人就会搬出“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流血不流泪”或“流泪很可耻,会遭人嘲笑,被人看不起”等等训导,从小就有意识的塑造男孩刚强的性格。而对女孩子动不动就哭鼻子则处置坦然。又如男孩肮脏淘气没有关系社会性别,但女孩子一定要斯文干净。甚至于连玩具都有讲究,男孩要玩刀玩枪,玩打仗的游戏,而女孩子则玩布娃娃,玩过家家的游戏,所有这些性别文化意识,都是从后天对人所施加的影响,而不是先天自然差异的结果。这种后天影响和改造是可以改变的。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对男女寄予的期待、提出行为规范与要求不同,所以,对男性和女性能力和价值的判断,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在社会历史文化长足的影响之下,社会对也女性气质形成了一种期待。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为年轻、温柔、善良、美丽、持家、要有女人味。这些是衡量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标准中国。女人的工作智慧不被认为是主要标准。在男人看来,女人最重要的是把家庭管理好。生计问题是男人应该考虑的事。如果一个女人很聪明,依靠自己取得事业成功,这非但不会被别人认可,反而被别人议论为肯定是依靠某个男人才取得这些的。还有在很多用人单位,很多女性因为年龄和容貌的问题受到歧视。女性的婚姻也会因为年龄的问题受到区别对待。比如: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娶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没有人会说什么,视为自然平常的事。但是如果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女性嫁给了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就会被社会人士议论纷纷。所以这些对女人造成困扰的问题到了男人身上却不在是问题。在这样一种社会期待之下,女性要么不从事主要生产,在经济上依赖于男性;要么走向工作领域,迎合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不管女性如何选择,在男权制的社会都是第二性的、从属的。
传统的社会性别概念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着化妆品广告女性形象的呈现。社会分工的差异必然导致父权制思想的根深蒂固。父权制的社会结构模式对女性形象的呈现起着绝对作用,主要体现在父权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上。男性负责大部分的物质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创造活动社会性别,他们是家庭的给养者。而女性则被圈进在家庭之内,负责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和赡养儿女,她们是家庭的被给样者。她们除了要照顾家庭外也要保持自己的美丽,因为她们经济上依附男性,如果因年老色衰,很快会因此而立于更加弱势地位。男性把女性变成了“被观赏的”对象,也为女性社会一个又一个的美丽标准。化妆品广告里的女性形象不仅迎合了父权制的传统思想也迎合了社会对于性别的期待。广告里的女性都是温柔、美丽、性感等。化妆品广告可以使女性保持这样一份温柔、美丽和性感。
化妆品广告里的女性形象是由社会文化和社会机制共同塑造的,并通过广告这一媒介一再的宣传、放大和强化,最终内化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一步步影响社会对女性这个群体的认知,并悄无声息的被人们所接受。
三、结语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出发,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并对其进行了解构,充分体现了女性性别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机制合力建构的结果,揭示男权社会主流文化的性别压制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方式变得更加的微妙,不在是以前的硬性压迫,而是来源于意识形态的软控制。男女不平等现象不仅出现在类似政治选举、工作薪资等热点话题上,它更加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几乎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之中。
参考文献:
1.Foss, S. K. Rhetorical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M]. Prospect Heights, Illionois: Waveland Press, 2004.
2.Brock, B.et al. Methods of Rhetorical Criticism: A Twenty-Century Perspective(3rd ed.) [M].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Bulter,J, Gender Trouble: Feminist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M]. New York: Routledge,1990.
4.Carter, K& Spitzack, C. (eds.) Doing Research on Women’s Communication:Perspectives on Theory and Method[M]. Norwood, NJ: Ablex, 1989.
5.Chuban,B. F. A Feminine Mystique[M]. New York: Bantam, 1963.
6.Kramarae,C. Women’s Speech: Separate But Unequal?[J].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0, 1974.
7.Triece,M. E. The Practical True Woman: Reconciling Women and Work in PopularMail-Order Magazines, 1900-1920[J].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6 (1999),42-62, 1999.
8.Gearhart,S M. The Womanization of Rhetoric[J].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Quarterly2, 1979.
9.邓志勇.修辞批评的戏剧主义范式略论[J]. 修辞学习,2007 (2),36-40.
10.邓志勇,杨永春.美国修辞批评:范式与理论[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24-30.
11.邓志勇.修辞学中的悖论与修辞哲学思考[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11-13.
12.邓志勇,王懋康.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视角:理论与操作[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8-12
13.邓志勇.肯尼斯·伯克的修辞理论述评[J]. 外语语言与文化研究,1999(12),79-85
14.邓志勇.西方‘新修辞学’及其主要特点[J]. 四川外国语学院, 2001(1),92-95
15.邓志勇.修辞三段论及其修辞运作模式[J]. 外国语言文学,2003(1),13-19
16.邓志勇.语篇建构的交际互动性及其修辞策略[J]. 外语学刊,2002(5),8-10
17.林红.试析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学术价值——从性别概念的形成谈起[M].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