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8:16
导语:在县域发展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小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深入分析津市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一、津市市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关注,学术界和各实践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众所周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小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津市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刻剖析津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找出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为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献言献策,为津市市生态经济建设、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提供参考建议。
二、津市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津市市在立足自身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洞庭湖经济生态区建设、湖南的3+5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在把握发展规律中构建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跨越式变化。但是随着津市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资源存量的有限性与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支柱产业的刚性发展与多元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的愿望与社会发展的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已经或将成为制约津市市经济社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这些都是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正确认识津市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才能实现津市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借鉴津市市历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受与认识,从以上方面提出津市市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津市市实施经济转型的具体对策措施
1.在产业发展方面。首先,构建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重点的更为明确稳健的产业结构。首先,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的思路,走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夯实农业基础。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等传统农业产业做优,形成品牌;将桑蚕、食用菌、特色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形成规模。同时,大力推进环西湖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推广农作物秸秆—有机肥—农作物等循环农业模式的绿色农业。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将津市市打造为湘西北工业重镇。在工业上,着力构筑“5+2”产业体系,也即五大传统产业(汽配、盐化、纺织、造纸和食品)和两大新兴产业(新型建材和生物医药),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讲,扩大车桥生产规模,将汽配产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盐化、纺织和造纸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做优食品产业,形成津市市特色品牌;大力发展高档建筑墙地砖、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积极发展酶制剂、医药制造等生物医药产业。同时,加强经济开发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引导企业向开发区集中,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总之,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优化布局,积极引导,突出重点,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有序发展,充满活力。
2.在城市建设方面。首先,突出强化城市建设开发的规划,以城市规划区域为主体,以交通干道为纽带,形成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县城为基础,以其主干道为依托,实施县城的提质扩容,并将县城的功能分区,促进城区协调发展,将津市市县城建设成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同时,加强县城周边城镇的建设,实现与周边城镇经济发展联动。其次,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步伐,提升道路档次,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使城市道路更加美观、便捷通畅;加速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确保管网水质达标,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好一批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等设施,对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全力推进城区公共经营场所、市政设施、住宅小区等地的夜景亮化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依托津市市历史文化底蕴、生态环境,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文化。
3.在财政政策方面。首先,建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奖励措施。中央、省市政府要出台加大力度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奖励政策,促进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减排降耗进程,高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津市市政府也要出台财政奖励扶持政策,从产业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厉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产品升级与生态环境共赢。对津市市来说,重点鼓励引导对盐化、纺织、造纸三大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其次,设立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国家、省市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目录指引下,明确适应本地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围和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可以设立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引进高科技新兴的企业和当地中小企业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合理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对其科技人员予以补助和奖励。同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4.保障措施。首先,加强领导,为津市市经济转型提供组织保障。津市市全市上下要从长远利益和未来出路来思考经济转型,将经济转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转型的方向、转型的重点及转型的政策,统一全市人民的思想认识,激发全市人民创造力,构筑经济转型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设立津市市转型发展专门机构,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负责经济转型的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筹措、组织协调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领导全市人民投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事业中来。其次,转变政府职能,为津市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在国家、省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津市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具体来说,政府减少直接管理经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建立起规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环境,建立起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为经济转型法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再次,完善政绩考评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在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坚持推行项目责任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重点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立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定期调度、专项督查机制,使项目落实到具体单位,责任到人。同时,要改变唯GDP论的政绩观,打破片面追求速度第一、增量至上的惯性思维,探索试行绿色GDP核算制度,严格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J].求是.2003(04):8.
[2]张复明.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81):15-20.
一、县域金融一般理论
1、县域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一词在金融资本家戈德史密斯的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涉及过,戈德史密斯对其做出了解?,他认为一国的金融结构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组成,这些金融工具、机构的种类越多、分布越广、组合越复杂就促成了金融发展。在麦里金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到了“金融深化论”,又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对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研究,丰富了金融发展的内涵。综合上述理论,县域金融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县域金融资产和机构数量的增长;二是金融体系的完善建立,制度的改进与创新;三是金融效率的提高。
2、县域金融发展的条件
(1)县域金融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县域金融体系的完整构建将会引领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发展与相互促进,顺畅的体系运行机制会促进各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增强信息沟通与资源互补,同时完善的产业运行规律和市场规则为规范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相关准则,也能防止恶性竞争,使其良性发展。
(2)民众的金融观念。民众的观念影响思维模块,作用于金融观念。由于县域信息传递与发展有限,并且大部分民众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金融观念也是似是而非的,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金融行为,因此只有增强民众的金融观念即机会成本意识、金融风险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缓解金融产业的融资来源狭窄问题,同时也能为人民带来新的收益途径,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
(3)提高社会的信誉环境。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投资者都清楚,信用评级越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融资才能更顺畅,由此可见信誉会影响交易成本。如今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更是诚信的经济,只有诚信的市场经济才可能是高效的市场经济。如果融资主体能诚信的将应有的信息告知于金融机构、市场,贷款机构就能充分分析,从而做出理性判断,避免“逆向选择”,同时,如果在投融资方面双方都能诚信相待,实现信息的充分对称化,整个社会的诚信氛围会十分融洽,县域金融的高效发展就能一直持续下去。
二、陕西省城固县县域金融发展的现状
1、城固县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现状
(1)县域金融机构的构成类型。目前城固县县域金融机构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大致七类:一是中国人民银行,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是城市合作银行:陕西信用合作社;五是国有以及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六是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七是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机构。
(2)县域金融机构的作用。 ①促进了城固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通过积极、活跃的直接投资、贷款等方式广泛的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去,活跃了当地资金的流动,开发了很多项目,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资金投资项目,对城固县当地的工业企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更好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表2-3列示城固县2010-2015年的地区生产总产值,其中金融业对当地GDP占比总体在逐步上升。可见金融的发展对于县域生产总值及其经济的推进作用。
资料来源:城固县统计年鉴
②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体系,通过对农户、个体户、小微企业等提供的小额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资金短缺问题,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种类型的保单也为企业、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有效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总的来说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城固县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县域金融机构构成不完善,缺乏部分金融机构
目前,根据城固县县域金融机构的构成现状,结合城固县在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反映可知道,在金融机构构成方面还是很不完善的。
在工业企业方面,根据表3-1可知,工业、企业有内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这些企业都在根据城固县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不同程度上逐年增加投资,并且也在扩充着企业数量,然而纵观县域金融机构的构成来看,城固县县域内的财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的数量却十分有限并且发展的不够成熟,难以胜任企业的发展要求,不能为企业很好的规划财务资金、提出投融资计划。
资料来源:城固县统计年鉴
在民众投资理财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和民众理财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心于在证券市场做投资,证券公司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然而在城固县县域金融的发展中并没有见到证券公司的身影,根据调查走访,大多数居民都是通过电话联系证券中介机构和网上操作等来投资,这样不仅会减缓金融资金的活跃程度,不利于县域金融的快速发展,而且更严重的还会让不法分子抓住机会,行使金融诈骗等,让民众蒙受损失,不利于社会安定与和谐。
2、县域各产业对金融资金的需求与县域金融机构资金的供给不平衡
(1)城固县县域金融资金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型微利企业主、各工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机关组织。
①农民。城固县域内以农户居多,农民也成为了金融资金的最大需求者之一。虽然单一个体需求规模较小,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固县关于加强农业发展,改善并增强相关农产品产量政策的推行,农民创业基数在不断扩大,从而推动农业总产值也在逐年增加。如表3-2所示
表3-2 2010年-201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及其占比情况(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城固县统计年鉴
②个体工商户及微小型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微小型企业主也是县域金融资金需求的主力军之一,其数量多、集中度低、涵盖的行业广,主要包括:小型工厂主、零售批发业主、餐饮业主等。
③各工业企业。县域内大型的工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的运作和投资方面也是离不开对资金的需求,并且需求量是巨大的。
④国家有关组织。主要为县域政府的有关部门及机关组织。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县域范围内必然要进行大规模交通设施、电力设施、通信?O施、教育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笔资金仅依靠国家财政是不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加注金融机构的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完成。
(2)金融机构资金的供给。城固县县域的金融资金共给主体主要是各大金融机构,通过城固县统计年鉴列示可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陕西信合等以及一些保险公司是城固县县域金融资金的供给主体。具体的借贷情况如表3-3所示。
表3-3 2010-2015年城固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额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在城固县县域内各个产业可以说都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然而结合几大金融机构的借贷情况来看,存入的多而真正贷出的少,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失衡,资金调节十分不合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根据城固县的具体状况调整并完善县域金融体系的构成
高效率的金融组织体系是支持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固县县域金融机构体系中,县域金融机构虽然数量较多,但是实际上其分工体系并不完善,一些必须的金融机构有缺失,金融体系布局部分失衡。为了促进城固县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效服务金融体系。具体如下:
(1)在工业企业方面。为了适应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城固县更好得投资与发展,城固县可以建立几家组织完善、制度成熟、技术过硬的财务公司,帮助企业分担财务工作,分析和调整财务风险,帮助企业避开财务困境的威胁。同时,城固县也可以在企业融资方面引进几家融资租赁公司,缓解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2)在民众投资方面。随着城固县民众投资热潮的高涨和理财意识的增强,在县域金融体系中应该增加一些证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使人民可以亲身参与进来,更切实的接触到股票、债券、基金的投资活动中,更新他们的理财观念,改变县域落后的文化观念,活跃资金的流动性,让钱真正的“活”起来。
2、完善县域企业自身融资条件,提升各产业信贷环境,同时做大信贷总量以此来满足县域各个方面的资金需求
一方面县域内的中小企业要对自身加强合规管理,完善企业制度,规范项目风险评估,努力提高其信誉水平;另一方面,县域的企业发展要践诺持续稳步发展的原则,对每一个项目的资产结构、融资方式以及收益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其适应性,减少盲目投资的损失。与此同时,县域政府在提升县域信贷环境方面,积极协助县域金融机构创立金融安全区,推进县域中介担保机构的建立,同时还要对相关的登记、公证等机构予以监督管理。
一、乡村旅游(Agritourism)概念述评――对乡村旅游定义的再认识
乡村旅游是既悠久又新鲜的事物,当前,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的标准定义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NKI显示,国内第一次论及乡村旅游这一事物的是1990年凌申的《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文;第一次提出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是1992年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之后,马波(1994)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杜江(1999)指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刘德谦(2006)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乡村旅游的渊源后,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王志东(2013)进一步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农林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民俗民艺传承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消费人群,以领略乡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现代旅游方式。
综上,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重点集中于概念等基础理论、开发与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
时至今日,笔者结合以上“大家”的研究和当前的形势,将乡村旅游界定为:以乡村(城郊)地区良好的原真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适当开发和包装,以体验田园闲谈生活、农业生产劳作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产品供应形式,主要面向城镇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旅游活动。一句话,乡村旅游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基于乡村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载体构建起来的原真性乡土氛围。其“硬核”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目前较为成熟的形式有: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民俗村、古村落游等。
二、乡村旅游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逐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多元的生产方式,有效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繁荣稳定;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旅游供给侧结构调整,有助于在我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制的大国实现和谐发展,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有效的桥梁作用;不断引发人们关于生态平衡、生命哲学的思考与实践,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寿光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一)寿光名片
寿光是全国百强县(市),闻名全国的蔬菜生产、流通基地,同时也是农圣故里,文宗之乡,海盐之都。经过创建,寿光市还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的荣誉。这些都为成功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寿光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开展情况
寿光市依托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和现代高科技农业形成了品牌化的蔬菜旅游之路;依托现代化城镇建设打造出了新农村旅游之路;规划建设了寿北双王城生态旅游区,高端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基本以农户个体为主,已运作较为常态的旅游形式有三元朱新农村(4A级旅游景区)、以佛教为代表的乡村宗教民俗游、弥河文化乡村旅游、果园采摘游、羊口镇滨海渔家乡村游、特色蔬菜强镇旅游、土法酿酒文化旅游、林海农业体验和观光游、现代科技农业体验游等。统计发现,寿光市乡村旅游远未形成气候,也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季节性特征鲜明,游客主要以少量当地城市居民为主。
四、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识别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技术进行问题攻关。第一步,梳理有关的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参照;第二步,设计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并有针对性地发放和回收,主要分为三类人群:利用大型节事活动(蔬菜科技博览会)对外来游客发放问卷;对当地居民(旅游消费者)发放问卷;对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发放。调查问卷的设计使用李克特五级量化表进行,分值从“1”到“5”表示对于问题的认可程度依次递增。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为85%,有效问卷率为76%。最后一步是将回收的这些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M行资料汇总整理后提供给研究人员和专家,使用德尔菲技术进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识别和决策。经过进一步研究,列出了制约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10个因素。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进而分析在一个距离一线城市较远的县级市发展乡村旅游,在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开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发展思路不清,定位不准
乡村旅游各方利益主体并没有达成高度一致的意见,更没有将这一良好的经济载体与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藕合起来,导致资源整合优势得不到发挥,产品缺乏特色,难以形成品牌。
(二)产品庸俗化,缺少品牌价值体系的支撑,缺乏竞争力
寿光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普遍缺乏高端上档次的品牌产品,产品市场定位不够鲜明,没有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发出创新性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因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产品不够系统,始终在庸俗化的中低端层次徘徊。寿光有农圣(贾思勰)、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著名的“三圣”文化,但没有深度利用和开发,发展后劲不足。
(三)市场开发滞后,宣传营销工作成为发展障碍
调查显示,寿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开展力度不够,营销宣传财政投入不足,没有制定和维护中长期的规划,保护并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基本局限于满足现有区域内的发展,导致寿光市乡村旅游产品无法走出去,发展得更远。大部分的客源来自于县域内,中远程的消费市场份额很少,更谈不上拓展,具体情况可见图1。
(四)乡村旅游经营与服务欠规范,管理水平较低
寿光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行业规范,特别是对于一些未形成规模的产品形式来说,普遍没有标准化的工作要求。主要表现为:经营机制缺乏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对客服务质量低,语言交流、服务标准、硬件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旅游纠纷的处理机制不完善,与周边区域以及乡村旅游的发达的北京、台湾等地区相差甚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式经营的状态,离合作社式的、行业协会式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还很远。
(以上数据根据寿光市旅游门户网站数据整理)
(五)乡村旅游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靠经营者自己的经济投入,观望着虽有发展意向,但因财政资金的匮乏止步不前;政府层面的投入不够重视,没有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创造条件,特别是缺少宏观的规划和指导,很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项目无法按时上马,损害了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利益。
五、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新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目前,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发展内涵不够、发展档次偏低、特色竞争力差等问题,县域乡村旅游的地开展一定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特色,结合当地的原生态乡村文化,适当开发与包装,具体所来就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市场竞争优势,规避短板,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来传承并发展当地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势资源蔬菜,从新农村建设、渔家资源开发、蔬菜高科技等模块进行一次华丽转身,继而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这条路上实现长远发展。通过发展度假休闲农场、农庄、庄园、民宿等多种形式打造真正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过调研,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围绕弥河、湿地、滨海、蔬菜、民俗五种资源制定现代田园度假休闲+齐鲁淳厚民俗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二)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高端的旅游和度假消费模式。要学习欧洲、台湾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层面重视起来,积极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能量,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目标,以发展“三圣”文化为平台,进行广泛论证,探索出助推寿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可以蔬菜科技博览会和三元朱新农村建设项目为龙头,打造系统化的品牌产品服务,发展寿光境内的传统草编、泥塑花盆、制盐、苹果树种植等一大批适合乡村旅游开展的项目,建设韭菜之乡、胡萝卜之乡、丝瓜之乡、苹果之乡、甜瓜之乡、渔盐之乡、湿地之乡等一批特色强镇,注册产品商标,以点带面,逐步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实现全域旅游视野下的品牌发展模式。
(三)紧密依托蔬菜文化和蔬菜资源开拓中远程市场,做好市场营销
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寿光市的蔬菜资源已经闻名全国。但“蔬菜”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还处于磨合阶段,应采取采摘体验向现代农场模式的转变。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每年拿出不低于乡村旅游总收入20%的费用用于宣传和市场开发,将寿光市包装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的休闲度假农场庄园。进行市场分析,做好市场营销规划,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中远程市场,利用已经成功举办多届的菜博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利用寿光市的城市名片拓展国内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周边区域市场的高端消费人群。
(四)规范管理,打造宜居宜游的软环境
健全管理组织和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管理、农村改厨改厕工程、景观打造、产品生a、旅游上层设施配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导游服务优质化等必要的乡村旅游条件方面,解决可进入性差、卫生不达标、设备功能不健全、接待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寿光现代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修旧如旧、复原维护等多种方式实现寿光乡村地区独有的旅游事物,并结合乡村旅游这一现代化的传承方式实现两者的有机耦合,这样不仅能够搞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运作,壮大发展的资金后盾
【关键词】 县域循环经济 预警系统 综合评价
一、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当今巨大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压力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方式。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广西2012年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能起到桥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也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少。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基于广西县域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对广西各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广西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政策;二是对未来广西各县的循环经济走势进行预测,预测出未来将成为阻滞各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及时调整并改进该因素,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未雨绸缪之效。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体系构建
1、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
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的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的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包含:减少物质量投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再循环与再利用,提升废物再循环利用强度;实施环境无害化处置,减小环境污染危害。
本文将在以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预警系统。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就是用来预测某县域经济运行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状态是否偏离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目标原则,以及其偏离的强弱程度,并发出预警信号和提供排警决策的过程。
本文将该系统设计成具有三层预警功能的预警系统,指标预警层、要素预警层及目标预警层。
(1)第一层是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指标预警层)。当某一项指标值极为突出时,无论其他指标值处于何种状态(良好或突显),都对该县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单位GDP污水排放量过大时,造成当地污水处理成本大大增高,提高了各个产业产品成本的同时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即这一指标超标的影响领域涉及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
(2)第二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子系统(要素预警层)。根据循环经济内涵要求,县域循环经济以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和谐统一为目标,在关注价值流循环的同时,同等关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流循环,即物质投入、产出、利用效率和流动模式。因此,本文在构建预警子系统时全面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状况,并兼顾结果考核及过程考核,即将体现循环经济后果的社会、经济、生态状况和反映循环经济运行过程的节能减排举措综合考量,建立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安全、节能减排三个子系统。
(3)第三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预警系统(目标预警层)。在各子系统独立预警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对整个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预警,监测其运行“轨迹”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整体目标的偏离程度,以评价和预测一定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
2、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技术处理
(1)县域循环经济预警指标的选取。为使预警系统能简易操作,并能有效地警示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选取独立性较好、循环经济内涵丰富、符合广西县域经济特点的指标构成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还需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主成分性、独立性基本原则和数据易获得性以及便于实际操作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原则,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如下。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值比重、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七个预警指标。其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反映经济总量和财政状况的指标;第三产业值比重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社会生活状况的指标。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选取森林覆盖率、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降水PH值年均值、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五个指标,综合反映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耗损状况。
节能减排方面,选取指标要反映区域经济对水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及污染处理处置的能力。选取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耗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个指标反映资源减量投入;选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县城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反映污染减量排放;选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废物循环利用状况。
综合指数预警中的指标值并非是指标实际值,而是一个体现指标偏离目标程度的相对值,因此在运行系统数据处理前,还必须确定各指标目标值。其建立是保证预警结果准确性、指导性的关键。主要考虑的是确保指标处在目标参照值时经济生产模式应尽可能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规划目标是各指标目标值的最好选择,这里目标值采用《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见表1)。
(2)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三个预警子系统分别独立预警县域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利用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当某一县域循环经济数据的全部预警指标进入各个预警子系统时,预警子系统要实现预警功能,主要是解决各要素的预警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对多个预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子系统等权的方法,以体现三者均衡发展的目标。
(3)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解决了各个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预警系统的构建最后要完成的就是对各预警系统的警限和警级进行设定。
预警警限是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目标值,预警警级体现了三者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预警警限的设定工作主要是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完成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其它两个指数的警限可直接从各指数的计算法则求得。如上所述,本文采用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
预警警级的设定首先要划定警区,就是要确循环经济警情变量的警度范围。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中,将警区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五个等级,与自然现象的等级划分基本相似。采用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三者与期望目标值偏离度作为警区划分临界值。根据如此假设,设定县域循环经济的预警警级图,如图1所示。
三、广西县域循环经济预警系统实证研究
根据综合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综合指数,以及其各子系统的指数。比照划定的警度区间,则可以确定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警度以及其子系统的警度结果(见图2)。
根据系统预警,得出了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的循环经济预警各子系统以及总系统预警结果(见图3)。从总系统来看,2005年为中警,2008年为轻警,2011年进入无警区间。预警警度呈现出减轻的良好趋势。
从子系统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由重警逐步过渡到轻警,节能减排由巨警迅速调整至无警,预警程度呈现出减轻的趋势,而生态环境安全一直处于无警区间。从具体指标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内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指标虽有逐步向好,但距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生态环境子系统内部,各指标数据均显示良好,环境的安全性和承载力突出;节能减排子系统内部,反映资源减量投入的单位能耗标准显示从2008年左右有所好转,反映污染减量排放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指标在2011年明显改善。2007年以来,广西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方案,显著增加资金投入和工作督查力度,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在工业耗水、废物综合利用率方面距离国家标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四、结论
本文从指标预警、要素预警及目标预警三层构建了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通过对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实现了对警情的量化分析,从不同层次对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发现,近五年来生产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进步凸显,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展现了可持续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显现。
由于目前广西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偏差,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数据的可靠性等许多方面仍需深入探讨,拟进一步研究应着重于评价指标更全面的选择、预警警界的确定方面。
(注: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评价”(06BTJ001)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时代经贸,2007(4).
[2] 刘坚、黄贤金、钟太洋: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四川环境,2006(4).
[3] 田金方、苏: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J].决策参考,2007(4).
[4] 钟太洋、黄贤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6(5).
[5] 严刚: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7(5).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对策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
由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增长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市区经济。从地域上看,市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轴心,县域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根据调查,地级市所辖的县域经济,GDP仅占市总量的1/5左右,3个县域经济总量只有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比全国人均水平低近40%~50 % , GDP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差距大,经济总量增长慢,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增长与人口矛盾突出,难以提高人均富裕程度。
2.低水平加工工业构成县域工业主体,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县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形成了一批小丝厂、小肉联厂、小化肥厂、小烟酒厂、小农机厂等小型工业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食品、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业不断萎缩,少数勉强维持生存,其余纷纷倒闭破产,使既有的工业体系遭受了重创。由于招商引资竞争几近白热化,先天条件不足的农业县成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的地方。近年来,改造和新上项目又很少,少量招进来的一些企业也因多种原因造成运转困难,导致其在工业存量调整时没有新的增量弥补,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3.传统农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中,工业经济地位微弱,农业产出占的比重很大。在县域经济中,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等起主导作用。并且农业总体上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结构调整起色不大。目前,农产品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区位弱势明显,自然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业县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不沿边,不靠海,非物流主要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差的县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丘陵地区的小县,优秀人才大多是匆匆过客,企业落足屈指可数,区位劣势十分明显。县域地区,多数无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无优良的森林资源,水电气也不富足,除农副产品外,工业所需原材料,基本靠外地输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不到位
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看,许多县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不充分,种植业以普通粮油为主,优质粮油和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不充分;畜牧业内部以生猪为主,其他品种发展不充分;林果业以数量取胜,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有量无质,有质无量,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为农民增加收人。
3.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最突出的是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等。一是收人上移,县乡财政成为层层集中的对象。中央集中税收过多,地方所得比重下降幅度大。二是事权下放,县乡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三是财政资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上级只下达财政收入任务,而对财政支出和负债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县乡支出管理控制不严,核算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多年来统一制定的支出控制标准如一纸空文,有的盲目追求政绩,投资一再失误,留下巨额债务。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核心,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改变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根本途经。以县城为中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县级企业改革进程,全面实施以破产出让、兼并转让、解体拍卖、引资合作为主要形式和“两个了断”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使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注意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适应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县域经济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注重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采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3.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要调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程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支出,根据支出再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得到明晰,减少各级之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基层政府的财力,促使基层政府量入为出,消除其以事权、财权、人权分离而过度举债的口实。
参考文献:
[1]鞠正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3)
[2]贾 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见解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层次。
中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74个,总面积9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幅员面积93.8%;人口9.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46%。2000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50930.2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9720.37亿元的52.3%。其中,县域粮食产量4.42亿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91.67%;棉花448.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0%;油料2245.11万吨,占全国的75.98%;肉类产量5548.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58%。
由此可见,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转2.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3.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4.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克俭: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2).
【关键词】广西;县域经济;发展
一、广西县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区发展差异拉大
广西处于西部地区,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相较于自治区的重点开发地区,部分地区尤其是桂西贫困地区尚未具备全面加快开发条件,或因生态环境制约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地区发展不平衡难题依然存在。如在自治区绝对贫困人口当中,桂西地区集聚了80%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依然存在,极大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 增长方式式粗放
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5.64%,各地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多局限在农业种植和养殖层面,经济结构以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工业总量为主,实施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能力还未形成。目前县域工业主体仍然以小型企业居多,企业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存在经济结构相似,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县域的工业园区建设比较滞后,增长方式也比较粗放,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特色产业经济不明显
县域经济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经济。县域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各个县域的土地、气候、水等资源状况不同,人口数量及素质、开发历史长短、原有生产基础、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也不一样,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但广西大多数县域潜在的比较优势没有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在对特色资源的发掘、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县域内外的合作等方面都有待于加强。由于特色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县(市)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或处于闲置状态,或处于低效率利用中,或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销售。
二、当前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中国一东盟合作机制的建立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以及其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广西各地提供了一个实行区域内大合作、大联合、联手共建区域大市场的大平台,同时,也对扩一大广西经济对外开放的辐射、促进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开展区域协作,联手开发优势资源、推进产业对接、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吸引外向型企业落户各县市。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国家于2008年年初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功能定位明确为我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以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规划要求,北部湾经济区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强化主体功能,坚持集约开发,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对促进北部湾地区及广西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带动和推进作用。
3、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契机
当前,我国产业正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大批原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西移,这为既属于西部地区又毗邻东部地区的广西各县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腾飞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区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继续加大对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使之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2、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企业
首先,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森林、矿产、水、农副产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某些县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则可以突出旅游产业特色;有的县域矿产资源丰富,则可以突出以矿业开采、加工为主的矿业经济特色;第二,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着力点,以副产品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多种形式,创新农业生产和经营机制,逐步使农业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加快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农业保障工程建设。坚持以解决抗旱水源为重点,建设水源工程;二是抓好农业控制工程建设。要搞好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水平,要退耕还牧,扩大绿色植被。三是抓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搞好工业“三废”处理,防止“三废”污染农田,另一方面要科学施肥,防止来自农业本身的环境污染。
4、开放和区域协作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借助外力,走对外开放之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创新招商同时,要推进区域协作,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加强与县外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推动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巩固参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加强与粤港澳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发展与大西南的经济协作,拓展与长三角等区域的经贸合作。
5、拓宽县域地区的投融资渠道
首先,在巩固现有支柱财源的前提下,推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尽快解决工业基础薄弱和财源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其次采取优惠政策,扩大投资。在国家扶持、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制订优惠政策,以优质服务吸引国内资金开发县域地区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重视民间投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以具有资源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和聚集,促进民营经济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民间的各种经营主体,从本县经济中土生土长出来,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民间经营主体,往往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更能适应激烈竞争中的县域经济。各县级政府要把非国有投资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把鼓励非国有投资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要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宏观管理,尤其要做好政策上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唐贵伍,赵明铭,蔡翔.广西县域经济:表现特征、机遇分析及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09(4).
[2]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2).
[3]莫勇波,林春逸.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5(8).
关键词:
支柱产业群;珠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2902
产业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代表着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组织形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特殊意义。综观经济实力较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支柱产业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2014年,国务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北流市位于桂东南,毗邻粤西,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0万人,经济发展稳居广西县市前列,获得2011、2012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入选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北流市必须培育特色的支柱产业群,依靠支柱产业群有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1支柱产业群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不少地区依托支柱产业群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支柱产业群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地区的生产总值的主要创造者,对助推县域经济崛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按照要素禀赋发展地方经济。以北流市为例,2013年,在欧债危机、欧盟反倾销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该市重点解决支柱产业发展和园区项目建设、投融资以及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市新增亿元企业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2013年,北流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17.55亿元,增长22.67%,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53%。由此可见,支柱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
(2)扩大了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稳定。支柱产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有效缓解就业矛盾,增加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北流为例,该市目前从事陶瓷工业的达到了5万多人,而从事荔枝、龙眼种植的则达到了每家每户。这些人员月平均工资在1200―1800元之间,收入的稳定,使从业人员的守法心理得到了巩固,公益事业心也不断增强。
(3)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依靠本地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支柱产业群,容易形成可在当地千家万户复制的生产模式,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促进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北流市近年来发展强劲的第一支柱产业群――日用陶瓷工业,随着国际陶瓷市场的不断转暖扩大,日用陶瓷工业园产品展示区及生活配套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园区承载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入园企业达336家,这为北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进城入厂当工人的机会。
(4)提升了产业层次,加大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一是高度分工合作,产业效率高。在产业群内企业能够依靠精确分工来提高生产率,并且依赖近距离的协调与信息机制降低契约成本。二是同类竞争性强,企业创新率高。要在同类聚集的产业群中突围而出,企业必须不断依靠完善工艺、提高技术等创新来提升产品素质。整体的竞争氛围带来产业群竞争优势的总体提升。三是产业链条完整,经营成本低。由于产业群内信息流动快、透明度高,降低了经营的交易成本,形成了产业群独有的价格优势。
(5)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增强县域经济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对于提升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企业集群有利于广告资源整合,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形成区域标志,使群内企业都受益。如北流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陶瓷产品为主的建材专业市场、工业品市场和三环公司的成达行等,都不断增强了产业群经济影响力,为北流市争创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做出了贡献。
2培育支柱产业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需要支柱产业群的推动。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来看,当地的支柱产业群一般都具有典型的资源密集性、产品初级化等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当地原材料工业为主,并高度依靠密集的劳动力。这种产业群可以说相当部分处于小规模重复建设的状态,小城镇特色产业群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产业链不够完整,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小。一是形成规模的产业群少、知名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许多原材料需到外地购买,只有少数低值材料在本地购买。二是产业群内大规模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投资回报率低,行业内产品重复率高、技术含量低。对北流来说,真正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小,仅有日用陶瓷一类,真正有规模的企业也只有三环集团。
(2)缺乏行律,竞争无序。由于缺乏行业引导和行业自律,行业间恶性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企业挖人才、挖墙角;有的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企业仿冒假冒,互相抵毁;有的企业竞相压价,恶意竞争等等。
(3)专业市流通渠道不畅。生产和销售是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建立专业市场,疏通流通渠道,才能使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外销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与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地相比,一些县市的市场集散规模相对较小,辐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4)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少。一些县市特别是内地县市的大多数产业群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产装备、生产方式、产品技术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设计人才紧缺。
(5)外部发展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如很多工业园区连基本的“四通”都难以解决。二是税负重。与浙江温州、台州等地相比,税赋相对高于竞争对手。三是出口退税慢,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四是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科长“中梗阻”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增长建设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削弱了地方竞争力。因此,地方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群。
3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我们必须借鉴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培育支柱产业群的经验,按照要素禀赋,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群打造平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1)预估行业趋势和风险,做好产业群内企业定位。一要注重分析行业潜在增长点和评估行业风险,注重企业长期发展优势分析,做好后续投资引导。二要注重产业群内企业定位分析。分析本地产业群各环节的竞争态势,引导企业成为产业链上竞争性一环,避免某个环节同质企业过度重复。三要注重做好行业关联因素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环境、有关政策变化。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群龙头企业。要打造支柱产业,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产能高消耗企业,同时必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产业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产业规模化发展中,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应当向优质企业倾斜。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园区创新中心,带动产业链的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北流陶瓷业龙头,三环集团通过技术创新,赢得了市场主动,带动了北流陶瓷业的向前发展。而其它产业,如兽药、皮革、水泥等,目前龙头企业只是初具雏形,难以带动产业群形成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
(3)强化工业园区规划,增强产业汇聚优势。产业集群凭借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大大减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工业园区配套为产业集群提供可能。培育支柱产业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园区的交通路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业园区的建设档次。2013年,北流市加快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打造400亿陶瓷产业为目标,修编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园区规划面积从13.39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整个园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陶瓷文化观赏于一体,设有仓储、物流、工商、质检等配套行业,提升了北流陶瓷产业的层次和品位,打响了北流陶瓷产业品牌。
(4)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支柱产业群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权力运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一要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角色要由直接审批具体的资源配置,向组织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市场方面转变,通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有效地整合资源,节约成本。二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制度的约束和监督的制衡,堵塞公共资源交易各个环节的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把人为的因素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交易。三要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为载体,推动公共资源公开公平交易,保证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如北流市投资200多万元在广西县一级率先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的有形市场,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必须统一进入交易中心进行,为支柱产业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5)抓好平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群。一要超前谋划产业。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支柱产业。二要破解项目制约因素。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大力清理闲置工业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支柱产业建设用地。三要创新金融支持机制。要搭建好政银企沟通平台,促进政银企合作,加大对支柱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如北流市以三环陶瓷为龙头,打造日用陶瓷产业循环化改造园区。以新高盛薄板陶瓷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的薄板陶瓷生产基地。
(6)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稳定生产一线队伍。研发人才和专业技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培育支柱产业群有赖于产业内“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企业要努力培养研发产业骨干,通过与专业高校协作的方式,选送产业骨干到高校深造,依托其师资力量为企业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向外引进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加强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保持企业生产线技术工人的稳定,规范人员管理,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大力开展职业培训。通过创造人才向上流动空间,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参考文献
[1]虞锡君,余明龙,郭玉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嘉兴特色块状经济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2]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和动力机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杨迅周,蔡建霞,蔡晚拴.产业群理论与小城镇特色产业园区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6).
[4]盛世豪.从产业群视野透视浙江区域特色经济[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
[5]张芳.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群互动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5).
[6]文娉,曾刚.嵌入全球化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195(6).
1.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增长极空间开发战略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首先在空间上形成一些增长水平高于一般区域的增长点或增长极,随着增长极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区域经济从初始均衡→空间差异出现→空间差异扩大→空间非均衡的发展演进过程。增长极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是采用动态非均衡方法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运用增长极理论实施空间非均衡开发战略促进经济起飞,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要实现经济更高水平发展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则必须另辟蹊径。
2.增长极由单极战略向多极战略的转换
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的制约,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采取集中优势、重点布局的模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讲,这种培育单个增长极核的开发模式在早期阶段的确能够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空间经济运动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远远强于扩散效应,导致区域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单一增长极突出,区域空间非均衡异常明显。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区域自主意识逐步觉醒,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条件下,“单极”发展、“一枝独秀”的传统发展道路已不合时宜,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单个增长极的强劲支撑,更需要多个增长极的协同推进,实施多点多极空间开发战略,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中,“点”就是经济支撑点,通过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区域经济梯队,形成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强有力经济支撑点;“极”就是经济增长极,通过加快城市群和经济区发展,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点和极是经济活动与空间载体的有机统一,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就是引导经济要素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集中集聚,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的互动中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单极战略向多极战略演进的现实实践
多点多极空间开发战略促使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小集聚大扩散,推动区域发展逐步走向空间均衡,这也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普遍特征和经验总结。美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由单极向多极的演进过程。美国现代经济增长发韧于新英格兰6州,19世纪推进到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沿岸各州。到19世纪中叶,东北部和中北部14州以仅占11.5%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美75%的制造业,形成了典型的单极发展格局。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区域经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城市、产业和人口不断向中西部和南部地区集中,1900年该地区已有47个城市跻身于美国100个最大城市的行列。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太平洋沿岸地区城市密集区逐渐形成。最终形成了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从而在全美经济空间版图上呈现出多点多极协调发展格局。日本区域经济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样明显。明治维新前,大阪的工商业远较东京发达,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单极发展格局。明治维新后,日本先后实施了以“四全综”为核心的空间开发战略,并大力推行产业政策,东京由于其首都地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逐渐发展壮大并超过大阪。名古屋地区从19世纪末开始纺织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得到大规模发展,稳定地形成了所谓的“中京圈”。日本经济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以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主的多点多极发展格局,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由单极开发向多极开发战略演进的过程。在经历改革开放前期东部沿海“一枝独秀”的空间开发阶段之后,通过实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内部积极培育多个全国性的增长极,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增长极;同时积极支持内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发展,通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培育形成了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等新支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育形成了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培育形成了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增长极以及滇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次级增长极。从而在全国层面上形成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板块驱动格局,在区域层面上形成竞相跨越、百花齐放的多点多极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多点多极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格局。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就是“增长极”领衔、四大区域板块齐头、多个城市群协同并进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态势。因此,在空间上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统筹区域发展的现实结果。
二、多点多极发展中县域经济底部支撑功能再审视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基础支撑。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下,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区域市州经济梯队、建设区域性城市群或者次级经济区域,都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底部基础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而影响“点”和“极”的支撑作用的合理发挥,最终影响区域性城市群和次级经济区的崛起。
1.县域经济在经济规模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综合实力形成坚实支撑
在县域范围内,通常形成了县城为经济中心、中心场镇为经济副中心、一般乡镇为经济节点的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县域内的乘数作用来实现经济扩散效应,其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整个县域范围的经济发展。这种经济发展体系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总量的积累,是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底部基础,进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经济体量支撑。县域经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四大板块”的发展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上。在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增长极中,全国百强县多达2/3以上,其中浙江、山东、江苏三省就占据半壁江山,而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所拥有的全国百强县经济规模偏低、数量较少,使得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2.县域经济在经济功能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完整职能形成有力配合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衔接处、更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点”和“极”的重要构成单元。一方面,县域经济是县域内各经济要素和经济主体的集合,通过有效整合本区域的劳动力、资金、财政等要素资源,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并向县域中心镇、重点镇及广大乡村地区辐射影响,其经济辐射力可以基本覆盖整个县域,有效促进了底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由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构成,城市经济主要是以二、三产业为主,县域经济则主要是农业占主体。县域经济接受城市经济的信息、技术辐射和产业转移;同时,县域经济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因此,城市经济要得到好的配套协作,没有县域经济的支撑则难以均衡;仅有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因缺乏服务对象也发展不牢。县域经济通过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关联发展,进而形成合力来共同支撑“点”和“极”的发展。
3.县域经济在城镇建设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城镇结构形成有效补充
县域不仅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探索“两化”互动的“实验室”和城乡统筹的“平衡杆”。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县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在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区位;小城镇作为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县域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推进以县城和小城镇为核心的县域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城乡融合的枢纽和桥梁,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其承载力、扩张力和辐射力逐步增强,在县域内形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实现区域城市群或经济区在空间上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适度、梯次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最终支撑多点多极发展。因此,县域经济从经济规模、经济功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对多点多极发展格局起着最基础、最底部的支撑。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新的空间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发展壮大。
三、基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四川县域经济现实判断
四川是西部经济第一大省,确立了建成全国经济强省的目标。立足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单极支撑格局突出”的省情,四川在2013年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其实质就是加强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底部支撑。
1.县域经济是四川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
四川现有135个县(县级市),幅员面积44.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2.4%,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第一,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较强,有力巩固次级经济区的综合实力。2013年,四川135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1396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2%,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的县(市)分别有56、21和4个。在2013年第十三届西部百强县(市)评选中,四川共有21个县(市)上榜,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所属区域在全省多点多极发展格局中的崛起。以川南经济区为例,2013年川南经济区在四川5大经济区中率先实现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过千亿,其中自贡、内江的县域全部进入百亿元行列,泸州和宜宾的县域经济整体水平也较高。川南四市县域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充分体现出了县域经济对“点”和“极”的体量支撑。第二,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优化了多点多极发展的底部整体效能。2013年,135个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2.4%,增幅比四川省高0.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3.7亿元,占四川省的45.1%。同时,四川实行“扩权强县”试点,赋予试点县与市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其中,59个扩权试点县全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4.5亿元,增长10.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7元,分别增长10.5%、13.4%。市场化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的底部基础进一步巩固。第三,县域经济中心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充实着支撑点,助推区域性城市群的崛起。随着县域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四川县域支撑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2013年,四川全省主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数量达到8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高,县域与中心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日益紧密。城市群在县域经济的支撑下加快发展,例如,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元,是西部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各市经济规模均超1000亿元,多中心网络化布局初步形成,处于率先次级突破的优势地位。
2.四川县域经济底部支撑作用发挥面临的现实困难
四川县域经济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发展仍不充足,距离真正发挥底部支撑作用还有相当的差距。第一,县域经济规模弱小、综合实力不强、发展差距较大,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底部基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相比整体滞后、差距较大。在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百强县(市)评选中,四川仅双流、郫县2个县入选,而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强省分别有26、20、16个县(市)入选;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四川省竞争力指数仅排在全国的中下游水平。以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江苏江阴市为例,2013江阴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0亿元、42986元和21882元。四川双流县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5名,上述三项指标仅为746亿元、31752元和13856元,分别为江阴市的28%、74%和63%。四川县域经济在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对多点多极的底部支撑还很乏力。第二,县域集聚经济发展要素和经济活动能力低,产业层次偏低,影响着底部支撑功能的发挥。在金融支持上,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同程度地从农村和农业退出而转向城市工业,县域内资金多数呈现净流出状态。在土地供应上,土地利用指标多数用于中心城市建设,县域年均土地利用计划不足500亩,并且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置换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财政体制上,县域财政一直处于忙“吃饭”状态。2013年,县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仅占全省的27.0%、40.6%,县域之间地方公共财政收差距较大,收入最大的双流县(64.6亿元)是最小的壤塘县的400多倍。在产业层次上,县域农业规模化经营困难,78个县(市)工业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县市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以“二、三、一”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明显偏低。第三,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县城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不能有效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2013年,四川省135个县(市)的城镇化率为34%,比全省44.9%的城镇化率低了近11个百分点,并有119个县(市)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攀西地区与川东北地区的民族集聚区和盆周山区,由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薄弱,县域城市建设水平比较低,大多数县城人口不到10万,远远没有达到20万的经济规模人口要求,县城以外建制镇的人口大都不超过5万。县域建制镇总体规模偏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难以在“两化”互动和促进城乡统筹中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地区缺乏完整合理的城镇结构以支撑城市群崛起,城市群之间差距较大,四川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缺乏底部支撑。
四、夯实县域经济底部支撑的基本路径
县域经济作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应重点从产业支撑、市场要素和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夯实县域的基础支撑作用,促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形成。
1.立足产业支撑,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强,则县域经济强。
一是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转化。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四是推动在有条件的县域设立产业园区,打造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重点园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将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作为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有力支点。形成“一县一色、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为多点多极提供稳定有力的产业支撑。
2.扩大县域市场开放合作,引导要素合理集聚,提升县域经济功能
在县域市场开放方面,县域政府应转变职能,为市场的发展营造环境、搞好服务,发挥乘数效应,激活县域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和基础产业等领域,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县域之间的合作,形成县域产业互补,实现错位共融发展,并推动县域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县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宽层次吸纳更多的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要素集聚方面,发挥县域对金融、土地、财税等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推进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县域金融机构将经营重心从大城市转向县域,加大信贷等各种金融资源在县域实体经济的投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积极性;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的合理途径,建立县域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平台,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完善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欠发达的县域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3.推进县域城镇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完善城镇梯次结构
城镇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动力,县域经济的繁荣又为城镇化提业支撑和经济保障,实现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有机融合发展。一是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建制镇为节点干支衔接的县域现代化交通路网,缩短县域城镇与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强其承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能力。二是推进县域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提升“人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统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实施县域“层级式城镇化”战略。对人口吸纳能力强、经济发展快的城镇落实“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其产业集聚能力、劳动力转移吸纳能力;并积极将县城培育成为中小城市,最终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场镇为副中心、一般场镇为节点、农村聚居点为基础的新型县域城镇化体系,进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镇结构,为多点多极支撑筑牢底部基础。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