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8:17
导语:在就业需求调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3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急需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动手能力强的高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天津市地处渤海湾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滨海新区已被国家纳入重点发展战略之首,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定位在: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与行业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的,要想培养学生就业后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社会市场调研,分析企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使职业教育适应于市场经济,适应于岗位群的需要。
以高职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在电子、机电、冶金等行业中,进行了以电子人才需求为专题的社会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是: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装配工作的一线操作岗位占50%以上;主要从事生产调度、质量监督、人事管理、线段负责人等的管理岗位占25%;从事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约占15%;售后技术服务的技术岗位不足10%。
通过上述调研将用人需求归纳为七项典型工作岗位,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这七项典型工作岗位要完成的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应具备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如表1所示。
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较高,持有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就业容易,待遇较高,提拔较快。企业非常希望学校能培养较高综合能力和技能的人才,成为企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并且无线电调试工中,高级实训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是必须通过考取技能证书获得职业资格证。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使每一名高职毕业生成为具有无线电装接工和无线电调试工基本技术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电子产品制造、检测、维护与维修为培养方向,培养会组装、调试、维修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专业高技能人才。
三、无线电装接与调试工实训课程改革方案
1.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与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进行整合,形成职业能力领域,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2.基于典型工作过程明确教学思路。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与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看出,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通信技术及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视技术等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而无线电调试工中、高级实训包括上述课程的技术与技能,所以在无线电调试工中、高级实训课程中应包括以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为:(1)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20学时)。工艺文件识读能力,电子产品方框图、原理图、印制电路图识读能力,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焊接装配、压接装配、绕接装配、螺纹连接、胶接装配、穿刺装配、铆接装配等能力。(2)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30学时)。SMT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工艺装配能力、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能力、电子产品检测与调试能力。(3)信技术及系统(20学时)。无线电通讯设备组装、调试能力,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能力,电子产品检测与调试能力。(4)高频电子线路(20学时)。无线电通讯设备组装、调试能力,SMT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工艺装配能力,电子产品维护维修能力。(5)电视技术(30学时)。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与调试、产品异常分析、电子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电视机调试与故障排除能力。最后构成无线电调试工中、高级实训课程共120学时。
3.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1)实践性和职业性。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载体,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其实践性。在企业环境中学习与工作,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情境下实施案例教学和岗位训练,实现课程的职业性。(2)开放性。网络课程对校内、外学习者开放,学习者可以在线测试、在线论坛,学习助学资料、相关职业标准,查看电子教案、拓展知识等学习资源。(3)螺旋式上升式课程内容设计。以企业电子产品的组装为教学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并适度提升其深度和广度。
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为了工作而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工作促进学习,教、学、做、思四位一体化,全面提升职业能力。
以企业生产岗位为训练平台,以零缺陷为质量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教学过程,形成职业能力与认知水平螺旋上升式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结构。
课程共分七个项目:项目一,简单电子电路为分析与安装;项目二,收音机组装与调试;项目三,信号发生器组装与调试;项目四,智力竞赛抢答电路的组装;项目五,电子秒表的电路的组装;项目六,电视机的组装与调试。以上六个项目是基本技能培养,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市场调研中有一部分学生将从事金融具机运营维护与维修工作,所以增加技能拓展内容――项目七ATM机的原理与维修。从而设计螺旋上升式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光兰.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精品课程改革与实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酒店管理 调查研究
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含高专,后同)共设院校70个,包括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在这些高职院校中,开设旅游、酒店及相关专业的占一半以上。旅游酒店职业教育伴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其教学而言则存在着许多问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差,所学技能跟不上社会发展等现象。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开展高职管理类专业设置建议及专业建设调研的部署,该院酒店管理专业对上海市多家酒店、餐饮相关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并对该行业人才招聘需求进行了总结研究。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之一。因此,本次针对上海市酒店行业所开展的市场调研,主要通过调查上海市各大星级酒店、餐饮酒店与旅游相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论证开设酒店管理高职专业的必要性,确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以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抽取上海市酒店及相关企业共35家,其中星级酒店17家(含5星级酒店5家、4星级酒店8家、3星级酒店4家)、经济型酒店2家、其他级别酒店6家、餐饮酒店企业10家。将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员工招聘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酒店行业招聘人员岗位需求”的问卷调查,了解该酒店所需招聘人员的具体岗位及学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等信息。
(2)专家访谈。个别访谈了本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某五星级酒店董事长、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就上海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建设现状和人才建设的需求、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咨询。
(3)实地考察。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于2008年2月~7月在上海市某五星级酒店进行近半年的顶岗实践锻炼,先后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经营部门轮岗实习,对上海市酒店行业人员需求状况进行了大量考察,为本文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二、调研结果分析
1.酒店行业人员需求岗位构成
本次调查的招聘岗位涉及了酒店各个部门共35种具体岗位,总招聘员工811人。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各连锁酒店在外地扩张发展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人数为150人。此外,部分酒店还需要招聘部门总监、部门经理之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但这类人员对于应聘者年龄和工作经验要求很高,不适合高职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因此在后面的统计中将这3种岗位忽略。
除此之外的32个岗位,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两种层次。我们对酒店各个部门的人员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各部门岗位需求的员工人数与见表1、图1:
2.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学历需求情况
调查发现,在对酒店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学历要求中,基层管理人员如主管、领班等要求为高职、大专(占73%),其次是本科(占27%);对于服务员的学历要求是高职、大专(占20%),大部分招聘岗位对于服务员没有具体学历要求。
3.酒店管理专业人员的能力需求
针对用人单位对于各岗位员工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我们经过调查以后进行了综合分析,具体见表2、图2。
分析可见,在目前上海酒店业对人员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中,除去年龄、工作经验的要求以外,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员工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32种岗位中提出此要求的有22种,占68.75%;尤其是一些高星级酒店,外籍客人的比例达到70%以上,对于员工能够用英语提供服务是起码的要求。
同样看重的是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也有22种岗位提出此要求,占68.75%。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客人的需求具有多变性和随机性,这使酒店服务的难度比一般的物质生产行业更高,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反应的灵敏程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较好的形象和气质,以及良好的电脑操作基础。酒店对员工个人形象比较重视,尤其是直接面对客人的员工的外在形象,但学校对招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面试却不够重视,这为未来学生就业埋下了隐患。上海各大星级酒店普遍使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如Fidelio、Opera等来进行基本的管理,要求员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
第五位的是员工培训技能,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对于下属员工的在岗业务培训技能;分列其后的是营销知识、写作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此外,部分岗位也对员工提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能力需求。
三、讨论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本次调研发现,上海市酒店行业存在大量人才需求。此外,酒店方对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很少关注,比较重视的知识仅停留在英语和计算机基础应用上,部分酒店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很少用到,需要改进,甚至有酒店认为酒店管理没有专业特色,酒店员工只需要进行短期培训即可以上岗。由此可见,一方面学校与酒店的沟通较少,酒店对学校教育不了解也不认可;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好好地审视已有的课程设置,深入酒店了解实践中的专业需求。
本文认为酒店管理高职教育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酒店经营管理服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该校酒店专业构建了“2+1”的教学模式,通过二年校内教学与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2.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根据本次调研我们发现,酒店行业对于员工英语沟通与表达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在课程中加大实用英语、酒店情景英语等英语课程的课时与比例;针对酒店对员工沟通能力的要求,该校开设了实用人际沟通技巧课程;鉴于酒店行业对员工个人形象的重视,招生增设了面试环节,要求报考学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女生不低于160cm;此外,酒店礼仪、酒店培训实务都是对应此次调研所开设的课程。
总体来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课程主要分为五大块,即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技能课、职业技能训练课、综合素质培养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开设思想道德、实用英语、体育等课程;职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酒店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开设酒店服务心理学、酒店情景英语、旅游学概论、旅游酒店法律法规等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与职业技能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酒店行业操作技能,开设酒店前厅管理实务、酒店客房管理实务、酒店礼仪、酒店营销实务、酒店后台管理实务、中餐知识与实务、西餐知识与实务、酒店培训实务、酒吧管理与调酒等课程;综合素质培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与人文修养,开设实用人际沟通技巧、中外民俗与文化、酒店日语口语、酒店法语口语、应用文写作、插花艺术、茶艺与茶道等课程。
3.实践教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一般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经过课程整合,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学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50%~60%的比重,由不同类型的实践环节支持。校内实训主要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各类实训室内完成,如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酒吧实训室,通过校内实训能较好地落实实践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校外实践主要是指学生到酒店企业参加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先后与上海柏悦酒店、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威斯汀大酒店、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等十多家酒店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 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较广的实习与就业选择机会。通过加强对校外实践的指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实习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庞肖梦 唐开源:《公共卫生管理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23
[2]曲秀梅: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21~22
[3]张 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问题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3):54~55
【关键词】调查;英语;导向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该省的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迅猛。杭嘉湖地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三角的中南部,该地区外向型企业多,各类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经济活动的外连程度高。外贸,外服,外技等涉外型企业蓬勃发展。该地区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额在整个杭嘉湖区域经济中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全球货币一体化,涉外企业对外开放程度加快,这些企业对于中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扩大,对于技能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因此这些外向型企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员工的英语技能要求既有共性,也因各自行业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主力军的高职院校,其培养的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否满足外向型企业的岗位需求成为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1调查的设计,目的和实施
本研究将通过抽样调查杭嘉湖地区的外向型企业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适应情况,具体了解这些企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不同工种岗位对英语技能要求的特点。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岗位需求调查分析,可以帮助学校了解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变化。学校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英语人才,实现学校培养和企业,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本调查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这些学生主要就职于长三角地区的服装,建筑,工艺品,银行和海关等涉外企业。问卷和访谈内容包括企业对学生英语使用情况的评价,学生对英语使用情况的自我评价。此次调查共向学生发放问卷76份,收回学生问卷76份,向企业负责人发放问卷57份,收回57份。
2调查的结果
2.1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类别分布
调查发现毕业生大多就职于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完成交际任务的岗位,企业基本可以分为表中的四类。长三角地区外贸制造加工企业较多,服装,玩具。电器,工艺品等岗位的需求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基本上在应用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所列出的岗位群之列,基本上能够对口就业。
2.2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要求
问卷中将学历要求和工作经历分别划分为“不限、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和“无、1年、2到3年、3年以上”。通过统计发现企业对于应聘者学历的要求普遍比较高,70%以上的岗位要求应聘者学历在本科或研究生以上。仍有接近20%的企业需要大专生。高职毕业生在诸多外向型企业中还是具有一定的求职机会的。可见企业现在也逐渐关注到人才与岗位的的匹配度,同时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企业普遍倾向于雇佣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因为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往往无须再接受培训或者熟悉岗位就可以直接开始工作。而对于缺乏工作经历的高职毕业生而言,他们需要在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模拟实训等增加工作经验和经历,增加就业机会。
2.3毕业生对英语使用状况的自我评价
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毕业生认为“非常重要”或者“重要”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觉得“英语在实际工作中无关紧要”。而在对英语的听说,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四项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调查时,问卷把各项技能的使用频率划为“非常多,比较多,一般,很少”四个等级,并且分别赋值为“4,3,2,1”。结果表明四项语言技能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听说,写作,阅读和翻译。如果岗位涉外的因素较多,使用英语的机会也会比较多,员工在该岗位使用英语的频率会较高。如果岗位为生产车间或制造一线,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少,使用英语的频率也会减少。实际工作中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无疑是人们实现有效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各项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中的使用频率会存在差异。
2.4企业对于毕业生英语使用状况的评价调查
将企业对于毕业生英语使用状况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从表3发现企业对于毕业生工作中英语使用状况的满意程度普遍偏低。高职英语教学与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有待完善。许多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技能还不能够满足外向型企业中工作岗位对于英语技能的要求。
2.5企业和员工认为工作中所需要提高的英语技能的反馈
企业主和员工普遍认为听说是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语言技能,接下来分别是写作,翻译和阅读。这也反映出日常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说和写等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
3讨论和意义
调查表明浙江省涉外企业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要求显著提高。高职毕业生虽然完成了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但与实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学校和企业可以从加强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职后继续培训等几方面着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
3.1处理好特殊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的关系
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掌握英语语言的共核部分。语言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这部分语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话题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大。语言教学中的教学对象,不论学习目的如何、未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掌握该部分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但是英语语言共核并不是英语学习者所要掌握的全部内容,英语语言共核作为适用于所有用途和场合的通用语言,仅仅是各个社会行业英语语言需求的基础。英语学习者仅仅使用语言共核部分并不能应付各种具体的英语语言交流场合。为了进行特定行业的英语交际,英语学习必须扩展到适用于特定语言场合的专门用途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作为在特定语境、特定行业中使用的英语,是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如果语言课程的内容越接近于学生的功能需求,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中心依然是某专业的英语,而不是某专业本身。它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就是使英语教学内容贴近某个专门行业,英语仅是该行业的媒介。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面熟悉英语在该行业中的表现来掌握英语的表达规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专门用途英语有着与通用英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它也具有不同于通用英语的语体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不同的专业,采用或自编合适的ESP课程教材,让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体现ESP的不可替代性。高职教学应服务于当地的区域经济。英语教学内容不必拘于语言的研究性,而应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课程设置应以行业和社会的需求为依据。
3.2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加强英语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加强课堂,校内、校外实训等实践性环节教学,弥补应届毕业生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语言输出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巩固。“语言输入”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较受重视,而“语言输出”却相对受到忽视,学生的说和写等输出际能力成为了相对薄弱的环节。学校可以开展多途径和多形式的顶岗实训和实习,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创造真实交流,主动学习的外部环境。学校可与企业连手,根据岗位和行业特点,给学生提供完成真实性语言交际任务的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发展。学生的英语成绩考核可以突出校内成绩的评价与企业实践的评价相结合。
3.3加强职中培训,提高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
企业应该引导员工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员工只有通过不断汲取与本行业有关的语言知识,把知识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转变成实际的语言技能,才难满足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本地区企业员工的英语水平,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企业对新老员工英语技能的培训是很有意义的。企业应该着眼与长远,结合本企业的岗位和本行业所涉及的英语技能需求,为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语言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造就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英语技能的队伍。各地区的行业协会,外贸协会也是此类培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参考文献:
[1]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关键字:信息化;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7月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科门类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已有366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1]。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需求,以期制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本文进行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从而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给出实际的指导建议。
本文为了通过获得的数据的统计和对比来分析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采用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此次问卷随机选择了抽样对象,由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管理系10级学生作为调查员深入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中去,共收回问卷406份,其中90.1%的为有效问卷,共366份。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以及单位性质,此次问卷调查基本上反映了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提高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1 企业信息管理现状
1.1 企业信息管理大背景、大前提——企业信息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以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针,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了空前的重视[2]。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运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及人员信息化三方面[3]。
1.2 企业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企业目前的投资大幅增长,信息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总体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仍不高。在信息管理中,过多偏重技术,忽视了管理和人员的作用[4]。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信息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路径与进程[5]。
目前,在我国不光信息现有的管理结构极其不合理,而且信息管理的水平也较低。特别是在我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和一些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极为巨大[6]。据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整个企业数量的99.8%,而在其中民营企业占到了95%,而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企业还不到10%,那就是说信息化亟待开发的企业还有90%。所以说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自己的网站,有的还是挂在别的网站上。真正能够建立起自己网站的企业仅仅占到了37%。在其中,网站功能仅仅是宣传和查询的又占到了85%,大部分都没有电子商务交易。能够在自己网站上进行电子交易的企业仅占11%。通过ERP软件实施信息化运作的企业占总数的54%。
在调查的企业中,如图1,85%以上的企业都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有需求。有71.7% 的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大致的说明了信息技术应用等工作是整个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的期望岗位。排在2、3、4位的是"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分析研究及竞争情报"。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利用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收集、加工、分析、处理信息。而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分别只有25.0% 和16.3%的企业选择了"信息战略规划"和"信息系统集成"。在实际中,上述两个工作岗位属于高级职位,需要领导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一些企业设置了CIO(信息主管)这一职位。CIO在我国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巨大。因为他作为信息化的总设计师,需要负责制定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IT战略。CIO应该是一名通才,因为他不仅要懂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相关知识,在管理和战略理论以及实践上也必须精通。刚刚毕业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很难担起这副重担。为了成为将来的CIO,首先他们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论能力以及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为全面提高总览全局的领导能力而努力。
图 1 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2 信息管理类人才所需能力分析
2.1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有88.71%的企业要求该专业的人才需要有工作经验。其中有41.94%的企业要求有1年工作经验;有40.32%的企业要求有2-3年的工作经验。从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企业要求应聘的人员需要有工作经验,而能够接收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也是处于希望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目的。这样对刚踏入社会、工作经验为零的应届毕业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2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外语要求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了解到,被调查企业都要求应聘人员懂的外语为英语。这基本反映了企业对该职位的要求应以英语为主。要求英语的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78%。其中英语良好的企业占65.52%,要求英语熟练的企业占27.59%,剩下6.90%的企业则要求英语水平一般。
通过数据了解到,有的岗位要求需要运用英语收集、分析和整理外文文献、情报,这就要求相应的英语水平比较高,需要在中上等。
2.3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如下图2所示,占被调查总数50.00%、43.36%、41.74%及12.63%的企业对应聘者所要求的主要的素质依次为沟通技巧、逻辑分析、团队精神以及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得出,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信息管理工作者必须的基本素质,这是为了更好的收集、管理信息。为了能够高效的得到相关信息,从而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信息管理工作者必须与合作者协调好关系,并且和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就逻辑分析能力来说,信息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这就要求了他们必要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就团队精神来说,目前个人无法独立完成企业大部分的信息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就要求有一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团队来完成。而就学习能力来说,新的工作要求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管理工作者需要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图2 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
2.4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
分析问卷调查所得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企业对信息管理者的信息处理的能力有要求。信息管理者被要求有信息收集能力的企业占62.9%;要求有信息分析和编制报告能力的企业占总数的58.06%;有文字表达能力被41.94%的企业所要求,高信息敏感度被54.84%的企业所要求。上述的能力被较多的企业所要求,因为这些能力是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而也有15%的企业也要求信息管理者能有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网络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这三种能力。
2.5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商务知识要求
一般来说,在企业中从事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对目前市场的信息进行处理。比如说获取和分析商业情报和市场行情等。所以市场洞察力;善于市场调研;金融、财经方面的知识等能力被许多企业所要求。分别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5.81%、22.58%和12.9%。
2.6 信息管理类人才的技术知识要求
目前,由于在企业的日常办公中,计算机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而数据库也是信息存储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知识是被调查的所有企业对信息管理者主要的技术要求。分别有35.48%和11.29%的被调查企业要求信息管
理者有上述两项能力。
3 信息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迫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取得实效。
3.1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都要求信管类人才需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本科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尤为重要,很多问题都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的。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2 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
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很多社会系统中的的信息管理问题也被它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解决了,目前它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计算机、财经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需要被信息管理者所掌握。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的基本载体—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要有意识的把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融入到培养过程中去。比如开设各类信息应用的实验课程。而且还要把信息的分析、组织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比如客户关系的管理和相关的电子商务、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必将有益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同时,由于信息管理类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使用英语,比如编程以及程序的维护等,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强化英语训练,考取相应的英语等级证书。
3.3 注重综合性课程设计
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是信息管理类人才主要的专业技术。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作为理论学习的补充和学习时间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并能更深入的掌握这些技术。因为如果这些技术通过独立的开设课程来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这些技术。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构建信息系统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学生能够更加理解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各类课程的知识。课程设计可以配合合理的课程教学被安排在课程教学期间,也可以以独立课程的形式被安排。
3.4 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被提高。因为在信息化背景下,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和将来的CIO,需要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而快速适应,这就要求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也必须具备,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复杂环境。而较强的规划、分析判断和项目执行等能力也被强调。因为在信息方面,他们需要能够保证企业的决策力和产业发展,需要领导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因此素质教育需要被大力实施。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和发展学生工作来实施。
4 结束语
社会信息化是信息管理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石,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驱动力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工具,进行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并且确定了信息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给出实际的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新才, 聂云霞. 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J]. 档案学研究, 2013 (1): 87-91.
[2] 潘华贤, 张英辉, 阎海玲, 等. 独立学院信管专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 (24): 182-183.
[3] 孙帅, 周鹏飞, 周毅.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内涵与定位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12, 31(008): 79-83.
[4] 胡慧萍, 戴志强. 地方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1): 286-287.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本科;人才需求
一、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现状
目前,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一直使用的技术。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要求。据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苏南、苏中地区中小企业中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苏北地区,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内部实施人员的知识层次偏低,大部分是大专生或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力不强,而且已经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这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是不利的。因此提高企业中会计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当务之急。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且造成匮乏的原因是由于待遇和企业重视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召到和留住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困难。
自2009年4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但该目标提出3年以来,大部分高校已修改会计学专业及所有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也稍有变化,但获得的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
二、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边缘性学科,其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必须要同时达到既懂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江苏省内高校在本科专业中没有开设会计信息化这一专业,而且现阶段所需的会计人才须具备会计信息化的技能,因此在现阶段,要么在会计专业中培养懂计算机的人员,要么在计算机专业中培养懂会计的人员,据搜集的资料显示,江苏省高校采用前者的比较多。但通过调查询问,学会计专业的人员往往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即使感兴趣基础又比较薄弱,导致培养效果不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缺陷。
1.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分为教师、研究人员、系统应用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下面分别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第一,从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来看,苏北地区小部分高校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专业。这些教师对应用软件操作、软件系统架构、软件系统分析过程、数据库甚至程序代码的编写都比较熟悉,虽然对会计知识也很了解并熟悉,但在课堂重点讲授的仍是计算机知识,无法把计算机作为工具来重点讲授会计的业务处理。另外大部分高校教师来自于会计学专业,这些教师对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较为熟悉,能够灵活应用会计知识来操作会计信息化的学习软件,但因为会计信息化发展仍不够成熟,所以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教授过程中,仅通过几套企业账务进行操作讲解,依葫芦画瓢,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其精髓。第二,从会计信息化研究人员来看,研究人员的构成变化极大,专业背景更是千姿百态。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字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论文,有些论文讲一些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描述理论是可行性,也尚未真正去操作,去实践;有些论文研究的问题比较旧,有些论文有突破性的发现和推进,但就整个会计信息化学界而言,作用还是微乎其微,这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陷入理论落后于实务的怪圈。第三,从系统应用人员来看,基本是会计人员。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财务软件处理日常会计业务,但在系统处理出错时往往无法立即辨别问题出错的关键或者错误方向,在信息技术变更日新月异的时期,大部分会计人员不想接触并了解计算机新技术。第四,从系统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来看,基本是计算机人员。他们进行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以及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比较强。但要让他们完全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处理并对其进行改造、处理好会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就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
2.会计信息化现有课程体系现状分析。由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对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许多学校只设置一门会计信息化的课程,大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室上机”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比较短,课时量不多,一般为48~64课时。各校教材不一,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编教材,但以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庄明来教授主编《会计信息化教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周南主编《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编《计算机会计学》和《会计信息系统》为多。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会计软件开发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系统管理、财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审计等,以理论教学为主。在会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教学中,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分析各系统,以培养“开发类”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大部分高校在实验上机都以用友ERP- U8、金蝶K3等应用软件为实验平台,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以培养“应用类”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这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长期分离,理论与实验无法结合。而且,传统的会计学教学思想认为会计信息化仅仅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而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和课程来培养学生,紧紧束缚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制约着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逐步应用于会计领域,特别将基于XBRL信息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化领域,会计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本科人才必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每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异,教学定位也不一,在此把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应用型、开发型、管理型等三种。而李心合认为本科会计教育的功能应当定为应用型为主,应用型会计人才一般应当具备实用性、创造性、外向性、通用性等主要质量特征。因此,我对于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如下设想。(1)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课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熟悉应用office办公软件。针对会计类专业,加强Excel学习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非常必要。具体如Excel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Excel数据分析和图表处理、Excel数据库功能、Excel函数(重点讲述财务函数和统计函数)、VBA基础、应用Excel设计出纳管理系统等。“会计信息技术综合”课程课堂讲授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安全、XML,XBRL等涉及会计的新信息技术,对开阔学生的眼界,紧跟技术前沿有较大帮助。(2)会计类课程。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调查中的高校都重视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理论,开设模拟会计实验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学知识,建议其它主干课程利用B-S结构的实训教学平台开设全天候开放式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只要通过软件教学平台设置课程和学生信息,学生就可以在能够上网的地方随时登录网站来进行自主式练习。这样不仅不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又能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的理念。(3)会计信息化课程。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也要随之而动。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概括现在会计信息化的内容。现在大部分高校都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但内容更新较为缓慢。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都以用友ERP-U8或金蝶K3为主,实验内容一般为:系统管理、系统初始化、总账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应收应付账款子系统、报表子系统,也有些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较为雄厚的高校也将采购管理子系统、存货管理子系统和销售管理子系统列入实验内容中。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对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并对教材使用进行规范。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和业务循环、REA会计模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过程、ERP系统、XBRL网络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每部分均开设相应实验。这三类课程的开设要循序渐进,先进行前者学习,然后再进行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基于当前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现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重新构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有必要的。
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理论知识以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所以需要培养他们熟悉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上应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出发,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提高,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构建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会受到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购买经费的限制而无法实施,但可以进行选择性实施。这个课程体系将会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热情,增加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的深度,为社会培养造就合格的优秀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周南等.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汤四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关键词】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大学生创新活动
2012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及人才需求调研” 项目确立的初衷为:利用在校课余时间,对所在财务管理专业于目前经济环境下就业市场的基本面进行排摸,把握就业市场脉搏,为未来就业指明方向,有的放矢的进行自我完善,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本项目推进过程中针对长三角地区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岗位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更新情况进行调研。对我国现阶段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教学方式亦不失为形式上的创新和拓补,同学能通过实际对未来岗位就业状况的排摸找准自身定位,调节自身就业心态,对未来就业大有裨益。
一、对会计和财务基本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需求突现
经对2013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82家用人单位的调研,现阶段会计类和财务基本业务实习岗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实际上手操作能力的需求已经突现,并日益明确。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体现在对本科阶段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上海电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均需完成“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这使得本科阶段学生将会计类理论知识和实际具体业务操作得到最大程度的结合,学生反映很多课堂学到的知识点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得以深化和融会贯通。企业用人单位反映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工作上手快,大大缩短新人到岗的初期培训时间和成本。
二、对ERP系统财务信息化模块相关业务操作能力需求突现
在被调研的企业中52.4%的企业表示对应聘人员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有明确要求。上海电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在校期间均需完成“会计综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理财信息化”等会计、财务信息化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囊括基础会计业务模块、预算管理模块、网上银行模块、结算中心模块和合并财务报表等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模块。全方位打造输出人才坚实的财务信息化能力。信息化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商业模式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的冲击,对现代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和推进。
三、对财务专业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知识运用能力需求突现
总揽现阶段全球商业格局,社会化的协同作业、跨行业的技术合作、商业整合和垂直经济一体化在大踏步的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具有交叉学科知识体系教育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在本次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过程中有37.8%的企业对于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知识体系掌握和交叉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的人才有明确需求。增强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解决复合商业环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
四、对国际化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需求突现
在本次就业市场及人才需求调研中有35.4%的企业和用人单位表明对新进人才的国际化专业知识有明确需求。上海电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紧靠企业和用人单位国际化人才需求,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跨国公司财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多门国际化知识课程和全英语课程,为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输出提供有力保障,亦有效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先于教学活动而设定的育人方案,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先导。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结构与功能、内容与实施办法、考核与评价需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高职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决定其课程开发须进行逆向思维,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得出若干项能力目标与要求,再将其组合成教学单元或课程。本文所探析的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四部曲,即专业建设调研、构建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模块及课程体系。我通过专业建设调研,收集分析行业、企业及学生需求信息,构建社会需求岗位群,并对专业作模块化分解,对课程作进一步的整合;同时,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经过实践逐步总结调整,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具体过程如下。
一、专业建设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调研是课程开发的第一步,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专业建设调研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职业执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调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产业背景调研和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结束后,要形成书面调研报告。
(一)产业背景调研
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设置专业前,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和人才需求状况。实施产业背景调研,一是查阅资料。查阅地方政府五年和中长期的建设规划、人才需求规划及年度工作报告等资料,对地方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朝阳产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走访政府人事、规划部门和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某产业的发展状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并且对未来的发展也起着主导作用。了解政府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持产业,了解当地紧缺或急需人才的需求岗位(岗位要求、专业要求、技能要求等)情况,是设置专业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基础。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高职专业设置必须有前瞻性。
(二)人才需求调研
人才需求调研,首先需要拟定调研方案。将企业按规模分类,分类之后确定调研样本,企业类型的选择应该和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数量相一致,以企业人事经理、学校毕业生、车间部门领导及公司领导四类人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包括岗位设置、需求人数、岗位职责。调研方法是以实地调研、座谈为主,电话、问卷调研为辅。毕业生跟踪调查也是一个重点,每年选择本校及同类院校相近专业20%左右的毕业生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找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二、职业需求调研,构建职业岗位群
根据专业建设调研结果,完成专业设置后,下一步就是构建岗位群,为课程设置做好准备。
首先,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分类规范,对于国家职业标准尚没有的岗位,我们与企业协商,达成共识,以期得到规范化的岗位表格。
其次,了解所有这些岗位毕业生是如何在岗位之间变迁的,什么时候到了什么样的岗位,以此获得岗位升迁的路线图。
最后,细化工作岗位项目。获得岗位之后,究竟毕业生在这个岗位上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项目?向企业和毕业生征询意见。对企业,重点是了解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对毕业生,主要是引导他们谈一下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将获得一系列调研信息,主要有五项调研成果: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要求、毕业生建议、岗位工作项目表。
调查一,就业岗位。搞清这个专业的就业面向;主要就业岗位是哪些,次要就业岗位是哪些。
调查二,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准确勾勒出毕业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从事什么样的岗位。首先是初始就业岗位,其次是两到三年后就业的岗位,最后是将来可以迁移的岗位。
调查三,企业对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企业强调学校一定要关注诚信和敬业教育,认为肯吃苦、善沟通比专业能力培养更重要,并希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较快适应工作环境。
调查四,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包括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对校内和校外实习的单位、内容和时间的想法、专业课程在工作中的作用大小等。
调查五,形成规范化的职业岗位表。
这些调查内容传达给我们的信息,都是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必须思考和重视的。
三、构建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是将对实现职业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结构更有利于知识、技能体系的合理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与结构特点及课程类别,设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必修模块十订单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模块”五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等;专业必修模块旨在满足岗位核心能力需要,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备选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实践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模块组合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时实现了专业方向的调整,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适应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四、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职业岗位(群),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相对独立、互为支撑、相互补充、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的共性特征与功能,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政治素养、信息工具、工程基础、专业技术、横向扩展和人文素质(选修)共6个板块构成,每个板块又由1―4个课程模块组成;根据各个课程模块的功能,在其内部设置必需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从而使各个模块的功能具体、目标明确;在教学内容上以“两课”、英语、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课程综合化为特征、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做到打好基础、宽新结合,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实行“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当结合”,凸显素质教育和合格社会人的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由操作技能、实验技能、专项能力训练、岗位见习、社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顶岗实践)共6个模块20余项构成;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面向岗位任职需要,在确保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训项目的现代科技含量,开发了新型综合训练项目,并在教学内容中嵌入了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技术要求;在课程功能上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以掌握高新技术应用能力为特征、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实行“突出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合格职业人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是从新学徒、到普通技工、再到高技能人才的三步发展阶段。这种成长规律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决定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即在入门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新学徒的特点相对应,专项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普通技工的特点相对应,综合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对应。也就是说,把学校学习的阶段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过程相关联。在入门学习阶段,安排专门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专项学习阶段安排专业基础理论、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学习阶段进行综合技术及技能训练。然后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总体调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对同一阶段的课程进行排序,考虑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均衡。
2.针对专业教学的要求,调整相应基础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体系结构的安排有三个特点:一是按照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来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二是阶段性地安排校外实习,这样使职业素养呈阶段升化、全程贯穿的过程;三是把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校外实习及考虑全面发展为主的基础课程在三个阶段中全程融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迅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再加上大量新工作岗位不断产生,必将出现较高的换岗率。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考虑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针对受教育者将面对的职业,关注学生的适岗、应变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岗位迁移能力,注重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化工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于2010年8月立项为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开展建设工作。依托专业建设理事会搭建的平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各地开展调研工作,科学定位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校企教学资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一、 社会调研
(一)调研背景
1. 行业发展背景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这为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2. 人才需求情况
2010年,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全区32家化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约为化工类专业的30%。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为100人,为满足区域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门人才甚为紧迫。
3. 专业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工业分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级教学团队。几年来,已经为化工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化工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二)调研内容
内容包括:1.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2.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3.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4.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三)调研的方式及调研对象
1. 调研方式
调研人员亲赴企业生产一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分析检验技术人员、分析车间班组长、分析操作工并发放关于企业对高职生素质要求调查问卷、关于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类岗位设置情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并做数据分析。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业务管理层和往届毕业生分别座谈。
2. 调研对象
深入化工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质检中心主任、技术员等座谈和填写调查问卷;与已就业的毕业生座谈并填写调查问卷。
(四)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
1.人才需求量调研
全区化工类企业约有12000家,我专业近3年毕业生仅有338人,所以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2.从业人员人才质量调研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61.98%的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级工证的仅占9.86%,说明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分析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有85.7%的用人单位“重视”或“比较重视”应聘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人才具有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诉求。
数据显示,12.68%的从业人员具有技术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5.03%,专科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2.72%。从调研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毕业生,懂知识,有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中坚力量。招聘员工中有42.25%具有高中学历,可以获知企业用工需求量很大。与需要进行培训的非专业员工相比,高职分析专业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良好。
调查从业人员年龄组成,年龄大于40岁,占4.7 %;30~40岁占15.96%; 20~30岁占79.34 %。从统计数据看出:分析检验人员年龄偏小。这些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动手能力强、经过短期适应性培训就可以胜任岗位的分析测试人员,这也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
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座谈,开展针对企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1)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设置调研
从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工种来分类有煤质分析、油品分析、水质分析和其他化学品分析。从岗位管理上主要分为中控分析、原材料分析、成品分析、溶液分析等。中控分析主要负责中间控制分析岗位日常工作,负责完成技术员布置的各项工作;原材料分析主要负责所有进厂原材料质量检验、溶液配制及小组日常管理;成品分析主要负责成品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溶液分析主要负责溶液配制岗位的日常工作。
(2)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调研
根据对行业企业调研和对分析检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准确定位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化工、煤炭、石油、医药、轻工、环保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和实验室(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
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员工。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驾驭设备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拓展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上手快、发展潜力大。企业要求学生从进厂学员学起,经过副操、主操、副班长、班长、技术员等阶段,通过企业内部的题库理论和实操考试逐步发展成“多能工”型人才。主要建议:(1)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教学的比例,强化操作基本功的训练。(2)建议学校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分段式培养应该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建议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平台,如分析工、化学检验工等,为其以后就业提供更多便利。
5. 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离岗率较高。高离岗率导致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效益。与此同时,频繁换岗影响了毕业生的成长发展。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离岗原因主要有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另外,行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在不同企业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员工离职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
(一)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随时跟踪就业市场信息,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教学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以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专业人才培养除让学生有能力就业,还应让学生有能力发展。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反作用于理论的深入,科学设计,层层深入,逐渐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1.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核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解成一般化的分析检测工作步骤,即溶液配制-实施检测-分析报告。结合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规律,设计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通过项目布置-资料收集整理-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过程-提交检测报告-项目汇报―结果评价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强化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密切追踪行业发展状况,将行业发展对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反馈,及时将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发展实际,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要加强实践教学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四) 建立制度保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树立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理事会会议,梳理合作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创新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提高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行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五) 加快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积累人才
教师要走出去,如经常下企业调研、学习,同时还要请进来,请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双师素质教师,体现高职特色;双师教师的素质,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以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为专业发展理念开展的企业调研,充分听取企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设置、能力需求,是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的力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成为专业建设的新常态。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84-04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然而,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逐步加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专业技术岗位甚至出现“无人应聘”的尴尬境况。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就业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能力是求职者获得并保持工作,借以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个人综合素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学者开始对就业能力进行研究。英国职业研究者奈特和约克提出就业能力USEM理论,指出就业能力由个人的认知、学习理解能力、就业技能和效能感构成:布伦南在对欧美和亚洲高校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原先设定的36项清单中分析出10项大学生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美国劳工部、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分别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提出就业能力。他们普遍认为就业能力包括5个类别、16项技能,并引导教育机构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其中5个类别包括其本技能、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交往能力。
国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基本上以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测评为主。张丽华等人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提出了就业结构的框架,发现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张云仙研究发现男生的就业能力明显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乔坤通过对本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初步模型。
以上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就业能力结构的理论进行探索,还没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大学生毕业后无论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终究都会走向社会,结合社会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能客观地反映职业和岗位需求状况。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
以美国劳工部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结论为基础展开研究,面向应届毕业生、已就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调研问卷,共发放问卷135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率为88.76%。利用SPSS16.0和AMOS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调研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alpha系数为0.85,具体就业能力结构详见表1。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比较分析
回收有效问卷的用人单位共222家,毕业生共978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从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能力需求、就业能力具备等方面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调研数据进行比较。
1.就业单位性质比较
将招聘单位的性质比例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定位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18.61%和17.69%和毕业生希望前往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虽然近年来政府和高校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端正就业定位,但调研数据结果和预期还有较大差距:前来招聘毕业生的私营企业为66.22%,而期望前往私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3.82%。我国沿海地区私营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如果毕业生不愿意前往私营企业工作,将会错过诸多机会。
2.就业能力需求比较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比较注重毕业生的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毕业生却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能力和基本技能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此差异的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指导高校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见表3)。
3.就业能力具备比较
面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毕业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就业能力展开调研,选项分别为:完全具备(4分)、具备(3分)、基本具备(2分)、不具备(1分),结果如表4。结果显示,除了专业技能外,毕业生普遍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期望较高。从访谈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而对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满意。
以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然而不同职业的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单纯对全部大学生进行比较,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需要根据不同职业类型对就业能力的需求展开分析。
四、不同职业类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比较分析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将职业划分为6种类型:社会型、企业型、现实型、常规型、研究型、艺术型。他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归于6种类型中的1种。根据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随机挑选参加调研的222家用人单位中的367个岗位,在6种职业类型中归类,由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对具体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选择,统计频次,频次越高,说明单位对该项能力越看重,结果见表5。不同职业对于就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社会型、研究型、艺术型的差异较大;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六种类型的职业中均有较高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加强。
五、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政府应积极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做好宏观调控和市场导向功能的有机结合,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尽快着手高等教育改革,利用市场的资源调控作用,给高校更多自,避免“学的用不上,用的没人教”的局面: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调控作用,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平台,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求职必备的就业能力:要建立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财政激励的方式完善教育培训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咨询、协调、评价的作用。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开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调研,明确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就业能力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要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