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8:17
导语:在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如果从1910年美国华工刻写在天使岛木屋墙壁上的汉语诗歌算起,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百年的文学历程中,无论是西方和东方,都出现过相当数量具有开拓性、令人瞩目的著名作家,当中有程抱一、陈舜臣等在历史上饮誉世界的文学大家,还有白先勇、王鼎钧、郑愁予、杨牧、洛夫、痖弦、於梨华、聂华苓、赵淑侠、余心乐、方北方、姚紫、吴岸、黄东平、司马攻、云鹤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中有的以其艺术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在其所在国华文文坛上率先创作出具有开拓性、标志性的文学作品,从而确立了自身在海外汉语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有活跃在当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中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抗凝(林达)、欧阳昱、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林幸谦、黎紫书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华文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传播和扩大了华文文学的影响,参与这一领域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正是这些优秀作家作品的沉淀,为我们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在世界各地开出的文学奇葩,是一种处于中外东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独特文学现象,各种不同“质”的文化艺术精神、思想元素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错综交织,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是它的突出特征。面对这样的“文学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要对其解读、研究、阐释,如研究者不能以开放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国族”界线,就难以把握这一领域文学的特殊性。从现在我们读到的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隐含着他们离家去国之后“离散”生涯的生命体验,是一种有跨越性的独特精神历程的形象叙写;②因其创作主体是在“本土”以外,处在各种“异”文化包围的环境里,有多种文化的参照与介入,多数作品具有反思性和多元性;③这些作品淡化了中国历史传统主题的内容,更多的是“离散”华人在外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思维模式上,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行为模式上,更重视现代价值的普适性和开放精神。这些只是我们在平时阅读中感受到的,今后要在学术的层面从整体上探讨这一领域的文学特质,认识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还有待于学界同仁的通力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作研究,既要从百年长度梳理其兴起、发展的文脉,也要通过具体文本的阅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寻找、选择出那些具有路标式的文学经典,并对其进行系列的分析和阐释,从文化、文学上展示它们所蕴含的新的质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学界对中国新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多从意识形态上看待问题,对其传统的形成和经典特色的论说,也多依附于革命历史的线索,因而在思维模式上不同程度存在“现代化革命大叙事”为主线的局限。在对新文学自身特质的寻找、分析中国新文学如何从古代文学蜕变过来的原因时,对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往往关注不够,少有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去作更深入的追问,在一些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中,也少有从文学传统内在的变化和经典作家独特的人生解读展开其阐释空间。近十几年,一些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如黄曼君、陈思和、洪子诚等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思和论说过这些问题。黄曼君还特别倡导: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诞生、阐释和论述,揭示新文化特质与“诗性转向”的思、诗、史关系结构线索。也就是说,要从文化精神、审美诗性与史的定位,对文学经典的真正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经典作品的阐释,进一步认识、展现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特质。他们所论的虽是针对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研究,但对我们今天开展海外华文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如何去突破那种原先可能有的思维定势和某种局限,也是很好的提醒和启示。经典作品是历史承传的标帜。文学经典既是文学传统的集中表现,也是建构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路标。任何文学经典都是以“诗性”为核心的思、诗、史的结晶。探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同样要通过经典化过程和经典文本研究,了解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化复杂的历史变动,展示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思、诗、史不同组合形成的新文学经典特质;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认识其从“本土”到“域外”文学传统的变化、延伸和重构,特别是其独具的审美内容,那种跨界超越的美学品格,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某种原创性,那种能够成为新的经典或新的文学经典性特征。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是关于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形成过程的研究。而经典的确立,是基于艺术的本体,也就是作品所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高度。所以解读和阐释经典文本,展现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审美价值,是本课题研究最具意义的工作。西方著名学者纳博科夫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审美价值,“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因为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一种既是感知的、又是理智的。”可见,作品的艺术本体和读者的审美接受,是文学经典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中西方学者均有共识。由于海外华文文学是近百年新兴的文学领域,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文学经典研究,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去开发一个新的“矿藏”,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入门”工作做起,除上面所说的搜集资料、探清“史路”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各种文学文本的阅读、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文本的细读、精读和不断地重读,展示这一领域的优秀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组成不平凡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怎样令人读了能产生情感的火花,引起了心灵的震颤。并通过各方面的比较,选择出其中的经典名作,将其拆开、窥探,研究其风格、意象、体裁,从作品的艺术设计和构造,深入到作品内里最具创意和精美的部分,揭示其文学和美学上的不寻常价值,阐明那些经典名作为何得以成为经典,以及它们是如何生成的。艺术的魅力存在于作品形象的骨骼和思想的精髓里,任何经典著作都是一个独特的“新天地”。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和阐释它,就必须“进入”到这一个个的“新天地”当中去。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者,在艺术上我们要“进入”的是一块以往人们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天地”,除了对其历史进程、文化交汇应有所了解外,还应该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也就是艺术感觉。因为有了艺术感觉,我们才会在阅读和研究时在自己和作者的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甚至随着不断重读和研究日深还成了艺术上的“知己”。记得纳博科夫在讲解经典著作时,曾用一段形象的描述,来说明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他说:“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地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笔者认为,这种发自内心对艺术之美的共鸣感,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我们要从世纪长度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
关健词:文学经典 危机 文学教育 研究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无论在何处,当代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在本文中指出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能够将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动向、新特征凸显出来而采用的权宜性的称呼。
其一:在不断扩张资本支配力的情况下,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通过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不断将消费理念制造出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增加,能够极大的扩大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利润最大化。虽然现代社会的活力充足,但也让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形势加剧。
其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常常通过事物的表面才能够得以存在。”在商品营销中品牌与包装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于精神性的因素往往会受到重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才能够将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走向摸清,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考察出来。
二.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尚书・尧典》中记载到:“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这里的“乐”指的是诗、歌、舞的统称,在古代的“乐教”中已经将文学教育包含在内。不管在何处,现代社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学教育。独立的文学教育就是专业化的文学教育,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使得不断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就是现代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特别是专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现代专业教育通常是指文学教育、科学原理教育和技术教育。为了能够将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培养出来,一般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定位成文学知识教育,写作能力教育和文学阅读能力则可以定位为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学原理。在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代表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核心课程语文主要由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组成,现代文学教育往往会被视为读写能力教育、文学知识教育、思想规训等。
然而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其对人文教育已经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趋向于书本理论知识。从五四文化的变迁到当今时代文化的变革,文学危机一直都不曾断层过。所以,文学教育是应对文学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文学教育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文学史知识教学等内容,其中经典文本的研读最为重要。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够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与空泛的阅读方法进行弥补,对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当对研读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时,受教育者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经典文本中的人文境界,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使得文学教育能够将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落实。对于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文学史功进行训练。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能够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文学史知识概论,这会使得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相关的文学史知识,但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文学本身,甚至不能够辨别出作品的优劣程度。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知识概论进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这样才能让学者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四.结语
文学经典危机对整体的文学教育影响深远,为了能够让文学经典危机得到全面的应对,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种文学特色,不断改善整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者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文学教育,在好学力行中不断臻于至善。
参考文献
[1]龙江.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J].经贸实践.2016(06)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优化
由于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处于完善阶段,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突出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诗词教学内容,利用经典诗词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教学
(一)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
由于小学经典诗词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经典诗词缺乏趣味性,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无法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情境构建的方式能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形成一定的知识认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逐步产生对经典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感知经典诗词带来的韵律美,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整体认知水平。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能力成熟的重要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较为浅显,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学生对诗词的个人理解和思考,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感受,体会诗词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诗词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能够以良好的环境实现对学生的感染,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特点,明确学生基本的诗词认知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确保情境中涵盖经典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等内容,促使经典诗词在情境中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到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就目前我国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缺乏深刻的情境认知,对于情境的设计缺乏主观思考,导致情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无法有效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在小学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诗词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体会诗词的平仄变化,而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经典文学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经过相关教学研究和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对于创设情境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和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情境的构建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情境的创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对经典诗词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各个方面对经典诗词的因素进行应用,让情境更加贴合经典诗词教学的需求。现阶段,由于教师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比较传统、落后,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无法真正投入情境中进行具体的学习,促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在情境中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导致情境的应用效果较差。
三、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经典诗词故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诗词的独特魅力,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情境的创设,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确保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诗词情境更加真实、有效。大部分传统的经典诗词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以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为引导,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经典诗词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另外,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触发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的思考和认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深刻的诗词感受和理解。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忆江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词的故事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班级中形成一定的文艺氛围,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的诗词氛围中,引导学生感悟江南对于诗人的独特意义,体会江南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情境更加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得教学内容增加经典诗词,经典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让经典诗词内容真正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设计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确保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自主投入情境学习中。多媒体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情境的生动性,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因素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情境的创设更有效。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本首诗词主要描写山岭,有着一定的宏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山岭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中所呈现的景色,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境中,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三)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投入情境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为了确保教学情境设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投入情境中。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变化和思想体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实现对我国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赋予经典诗词新的教育意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对写作经典诗词的诗人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体验。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服饰、道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呈现诗词的内容,构建较为全面的诗词场面,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和表演诗词内容,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
(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情境的文学内涵
教学情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获得更加自主的诗词体验,由于经典诗词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设置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内涵。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教学情境所创设的主题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与情境主题较为贴切,能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诗词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的设置主要为游戏的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经典诗词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和展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诗词场面的描述,每位成员描写一句话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五)以诗人角度出发,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
在古诗词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只是单一的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不足以更好的对情境进行创设。所以,教师可以深挖古诗词中的语文要素,并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扩展,帮助学生更好地代入到诗人的视角中,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诗人角度作为主要的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诗词认知,以诗人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诗词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产生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教学情境更加丰富,延伸教学情境的价值。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经典诗词内容并不多,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引导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诗人的诗词汇总为中心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深化教学情境的意义。例如,在进行杜甫经典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诗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感受杜甫的诗词变化,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为课外诗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诗词理解,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应用“同境异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
在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促使学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采取同境异情的教学方法,实现经典诗词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准确把握经典诗词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实际上,同境异情的情境创造方式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创作方式,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思路的创新,完成诗词的写作,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创作自信,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在学生的自主创作过程中也能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意境的创作,让学生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文学创意,从而体现学生对经典诗词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安排学生进行朗读,使得诗词的意境得以突出表现
在经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入感知其中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由于经典诗词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大部分的小学语文经典诗词能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赋予一定的情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诗词的印象,还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因此,教师在设置经典诗词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增加朗读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经典诗词进行断句,划分朗读过程中的重音和轻音,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使得朗读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另外,学生在朗读情境中需要投入其中,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对经典诗词进行反复品读,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有效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到经典诗词的意境中。为了确保朗读情境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工具和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快进入朗读的状态中,教师可以在校外租古代衣服,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身穿古人的衣服,体会古人在写诗过程中的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富有感情的朗读经典诗词,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经典诗词所营造的画面中,在画面中能够感知诗人的情绪,同时能够体会诗人写诗的意境,带给学生更加突出的诗词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文学素养,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的文学意识,而教学情境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促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梅.感受诗词魅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2).
[2]岳俊.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6Z).
[3]尼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探微[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4).
[4]田文红.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J].学苑教育,2020(32).
关键词:发挥魅力 经典美文 创新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
一、前言
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政策,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始终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对汉字、词语等有所理解和掌握,还要在语言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都会使得学生认为自己责任重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添加入经典美文的元素往往可以使得学生适当地放松心情,认真感受语文教学带来的乐趣。让高中生在寻找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发现美,在欣赏经典美文的过程中感受美,在将经典美文应用到写作的过程中创造美,在向其他同学、朋友讲述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印证美。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打破高中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热爱对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以及运用,发挥出语文教学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学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学会使经典美文的魅力得到极大地发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中渗透的灵动,感受作品中展现的魅力,创造心目中对美和经典的诠释,证明经典美文的魅力。利用经典美文在课堂中发挥的极大魅力,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打造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师生优秀品质的养成。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品,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更多的经典美文。第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对经典美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更加放松身心,全身投入到对经典美文的体会当中,感受每个字词带来的美,让学生们带有紧张的高中学习氛围能够得到稍许放松,帮助高中生们放松身心,这样将更有利于高中生对其他学习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第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等正确地将经典美文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具有文学色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运用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经典美文的影响下,高中生良好的气质也会得到更好地培养。第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高中生讲述自己所熟知或喜爱的经典美文片段,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经典美文带来的乐趣。在相互讲述、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经典美文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将会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会对语文更加喜爱,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在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美文的重要性
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始终都对课业压力重大的高中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述,那么学生将会对高中语文产生反感心理,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必须创造出更为新颖、科学、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即可更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都会一直听从老师的讲述、分析,然而在应用经典美文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得到了真正地体现。语文不仅是一个提升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经典美文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会对经典美文的体会、欣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会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也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善于将经典美文应用于写作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中,高中生更能够将自己的语言加以修饰,使得言语更加谨慎,充满美的色彩,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素养。经典美文的应用使得高中生进入到美的世界中,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要领,促进自己良好素质的养成,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经典美文的魅力,使得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高中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学艺术的形成,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素养,提高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更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在高中生的整体气质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总之,发挥经典美文的魅力,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接近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亚娜,白红.经典美文写作方法探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7.
关键词:国学;人文素质;古代文学;课程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文化兴省”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对省内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涉猎面不宽、学习程度不深、国学知识不全面;对国学知识把握不准、学习国学知识的主动性不高、对国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等,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也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容佛、道,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中国古代诗、词、戏曲、古文、小说等文化形态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素质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特征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国学教育是基本认同的,认可古代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功能,而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国学知识最多的渠道。但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情况并不理想。比如,部分高校或专业并没有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或相关课程,而受学科分野、学时压缩等因素影响,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呈弱化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学习国学的主动性不高,古代文学作品不好理解,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受影响,学生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偏移等因素,都影响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必要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科学的规划。
大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传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两个部分。传统人文知识主要对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修习积累,而人文素养则是经过传统文化知识等的浸润、内化后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等。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1]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优良载体,基本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比如许多高校存在重视应用技术、应用知识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得到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压缩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有古代文学课程,而其他许多专业并没有将古代文学课程列入必修或选修教学计划。与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相关的一些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国学概论等也没有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
2.课时压缩。
目前许多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着课时压缩现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而在课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3.学内容泛化,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育存在着注重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朝代概况、作家作品的介绍,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不能深入、全面,存在泛化、概括化的现象。另外,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比较简单,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这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学生们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不是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和阅读国学知识,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知识外,有些学生很少阅读古代文学的作品和书籍,学习途径显得比较单一。
鉴于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视,强化大学生国学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国学教育的不利局面。高校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评介体系等很多方面要对大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对其自身成长与人格培养的重大意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好转了。
关键词: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经典;中文专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在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时便赢得了“中国第一”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自然,受其影响,咸阳的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为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建设精神家园,咸阳师范学院举办“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国学知识大赛、邀请专家做国学经典阅读报告等活动,师生一起共同演绎国学经典,推广国学。中文专业的师生更是首当其冲,取得佳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国学根本上是教导“如何做人”。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即便是乡间不识字的“下里巴人”,也在自觉实践其中的道理。“仁爱”“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今天依然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提升素养。同时,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的礼仪道德观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果失去这些观念,就容易造成混乱的社会局面。梁启超曾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的道理名言,一部分已经形成全社会共同意识,只有了解它才不会产生偏差与隔阂,更好地适应社会[1]。人活着,要活得有价值,有格调,有意义,有尊严。当代中文专业的学生更是需要从国学经典中领悟自我,提升境界,从个人出发,关爱国家、关心社会,以己之力奉献创造。
2中文专业学习国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中文系的立系之本就是中国悠久而伟大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像应用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等科目对比古代汉语等传统科目要受欢迎得多。不可否认,为了更快融入社会,这样的应用型教学更受欢迎,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有所缺失的中文人才。现代中文专业最缺乏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单单是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及其需要学习的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的人文精神,中文专业作为这种人文精神的“亲传继承者”,更应该有其鲜明的特色,重点在于古典文学,辅以现代应用教学。可事实上两者经常本末倒置。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中文专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学方法和规律。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尤其汉语言专业与国学研究息息相关但分析其中文专业现状仍然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国学研究不深入
在大多数教学当中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读科目。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除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其余中文专业教学对于国学的探讨并不十分看重。但事实上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等学科同样需要国学经典作为辅助。
2.2 国学经典不普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使作为在小学就要求背诵的经典国学《三字经》其普及度依然不够广泛[2]。诚然,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要求更多,对于学习研究要求更精更专,但是仅仅自己钻研不做出普及仍然是不够的。
2.3 国学经典无用论
从就业角度来看,国学经典并不是必考项目,因而十分容易忽视甚至无视其重要性。虽然很多学生把国学经典当做课外拓展阅读,的确有所收获。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师指导依然不够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解决对策
3.1 加深研究
针对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中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对应开展国学科目教学,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讲解。此外,除了必修课,还开设了一些国学选修课。鼓励教师针对国学经典阅读申报各种研究科题,此论文就是研究成果之一。通过以上举措,一方面对于学分制度的需要提供新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国学经典在中文专业的分量,从深入研究角度出发加强国学在汉语言专业中的影响。并为学生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推广普及
为了让中文专业乃至全校师生重视国学经典,咸阳师范学院开展了多种普及活动。“咏颂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国学经典咏颂会就是典型范例。伴随着典雅悠扬的古乐,身着传统汉服的“古代儒生”走上舞台,集体咏诵《弟子规》;随后,学子们又登上T台表演“汉服秀”,还有柔美灵秀的古典舞蹈、劲健婉转的京剧表演、自在随意的书法表演、空灵动人的古筝与竹笛演奏、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等,依托现代表演元素传播古典传统文化,生动地阐释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文化,将现代设备与古代表演创新结合,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专家讲座,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展现经典的魅力。科技处和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长江学者”李浩教授作了题为“经典阅读四题”的学术报告,讲授经典阅读的要义,对学生提出的经典阅读问题予以深入浅出的解答。一再鼓励大家,在人类知识日益碎片化阅读的乱象中,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学阅读,感受经典的魅力。国学不只是书本,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化传统。如咸阳师范学院一样,借由其他方式进行,其收效会超出预计,带来更大的收获。
3.3 加强比重
落实到实际生活,学生时代的一切学习经历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除了将来做教师需要坚实的国学功底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在面试时准备与国学相关联的题目以考验学生是否适合公司需要。例如对国学经典语句的解读,对国学故事作评论等。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文字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难做出正确的或者说公司需要的解答。因此从就业的多元化来讲,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上也要加强经典阅读的比重。
4 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些对于享受前人荫凉的当代人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确其重要性,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自身追求,都应该对其有确切的认识做出相应的努力。推动国学经典的普及,让它在国内国际发光发热是一大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挑起担子,敢于承担责任。相信随着国学经典教育的更加深入,不只是中文专业学生,更能让所有学生、祖国未来共同承担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生态;碎片阅读;强迫学习;精致课堂;疏离经典
武亦姝凭借诗词大会的出色表现,成为网红。让我们在惊叹于她的诗词储备的同时,不得不反思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学,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怎么啦?怎么就培养不出更多的诗词大家、散文大家、语言大家!抛开母语这一重要因素,单就作为一门初中主干学科而言,语文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想从农业生产中的墒情角度,来粗浅地分析影响初中生语文营养吸收的因素,旨在找到初中语文改革的下刀口,努力回归初中母语教W的正途:
一、生活语文生态沙漠化――水源紧张
生活是语文学习活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主动亲近生活,做有心人、有情人、有思人,才能发现生活之美、语文之妙。可事实上初中生背负了中考之重,少了小学生的自由和天真,多了题山卷海。学生进了初中门,便难得有机会接近万花筒般的社会;只有“白+黑”和“5+2”,没有休和息;只知数理化,不知有自然。笔者班上有“学霸”,居然还没有走出过南通。朱熹曾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基本断绝了与生动生活的联系,就无法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也就不可能化为学生“机体”的血肉,也不会成为学生灵活运用的语文能力。只知语文课本知识滚瓜烂熟、颠来倒去,不接触活的语境,就如同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对付一张中考语文试卷可能有效,但在社会大考场中却只有“烤焦”、“烤糊”的份,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是割裂生活语文的沙化教学。
二、全民碎片阅读常态化――化肥催旱
阅读是获取知识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积累经验,能够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利用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愉悦。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上手机微信、QQ等跨平台的通讯工具被广泛运用,人们已经随时随地通过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海量信息铺天盖地,全民碎片阅读成了常态。我们的初中生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爱上了这种不辨真假的阅读。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样,在感受感官刺激的同时,麻痹了他们的心性,误导了他们对阅读的理解,甚至正在反噬着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像土地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僵化,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土壤”也在全民碎片阅读的催化下,不断消耗水分,旱情严重。
三、中考应试学习强迫化――暴晒蒸发
理想的初中语文课堂,是诗意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虽然,素质教育、素养教育早就被社会认同,但实际上迫于家长“学优则仕”、“望子成龙”的期望,学校优分、均分的指标压力,再诗意的老师也必须直面现实,把自己变成榨取考分的机器。于是,初中语文学习不再是一种成长的需要,而是变成满足家长所谓“爱子心切”的必须,变成制造老师所谓“教学业绩”的必须。中考的优胜劣汰高比例,迫使初中语文教学畸形存在,每天只有做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试卷,据不完全统计,初中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长在6到7个小时,基本是清一色的试卷、练习,只做不讲,而且日日练、周周测、月月考,这样机械、单调、逼迫式的学习,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势在必然,初中生逆反心理更会进一步放大了厌烦情绪。这样的教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不谈能成才、成家,不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就是坚持读完初中学业都变得奢侈了。如同农业生产,幼苗需要呵护时候,偏偏把他放到太阳底下暴晒,结果只有一个――水分蒸发,土壤干裂,苗根干枯。
四、语文课堂设计精致化――过度打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就是在45分钟内,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健全的人格、文学的素养,唤醒学生生命的激情、语言的思维,孕育学生远大的抱负、语文的能力。要想接近目标,必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坚持个性备课,将教材拿来为我所用,从学生实际出发,独运匠心,选择恰当的方法。洪宗礼先生推崇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十个境界,其中境界十恰如其分的诠释了真意:如话家常,平易朴实。而不是精雕细琢、反复磨课的精彩绝伦,过度注重完美、震撼的课堂形式,只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物化,或者过分堆砌教育教学理论。
时下,运动式跟风学习某校模式的做法,其实是舍本逐末的从众心理;劳民伤财的优课评比,更是各方追名逐利的共同结果。他们的共性,都是精致化设计语文课堂,表面看总是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毫无半点意外,实质是在成功表演的背后,隐藏着无穷的后患。如同过分打理的农作物,不仅误伤到了作物本身,还腾空了作物根部土壤,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五、经典阅读消费奢侈化――干燥无雨
经典阅读变得越来越奢侈,像只有少数富豪才能消费得起的游轮、私家飞机,进不了寻常百姓家一样,更让初中生觉得可望不可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普遍的浮躁氛围,使学生不想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上文提到的碎片阅读,侵占了学生的经典阅读;初中语文老师急功近利心理,又实际上逼迫学生远离经典阅读;初中高强度、大题量的学习节奏,更使学生无法分身感悟经典的慢阅读、精阅读。就这样,凝聚着千百年人民智慧的经典,远离了初中语文教学。即使是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短文,也一样被拆解的支离破碎,诵读也不是为了体验和共鸣,已经失去了经典本来的意义和作用,甚至还会让学生对经典阅读,产生害怕“洪水猛兽”一样恐怖的心理阴影。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审美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如学生在《鲁滨孙漂流记》中感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崇高美;在《繁星·春水》、《傅雷家书》中体验真挚、深沉的博爱美;在《边城》中感受道义的担当,体验到人情美、人性美;在《红楼梦》、《儒林外史》、《祝福》、《人间喜剧》、《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体验审美与审丑,主动讴歌真善美。
二、主体应有较高修养,可为楷模,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这里的主体是指文学教育的主体,即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审美素质,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在较高道德、审美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学教育效果的好坏。除此之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主体之一的中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教学环境中感悟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塑造灵魂。文学教育的开展,旨在通过文学作品感染学生,文学作品中的内容需要教师予以解读,文学作品的美更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魅力”予以彰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及其中蕴含的美,才能真正受到影响和教育。另外,教师的文学艺术素养应该高于学生,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人,才能够感悟生活、情感,才能够做到透彻地观察、理解和表达,外在表现可以理解为人们所说的“气质”。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用“气质”感染、激励、影响学生。历史经验证明,那些品德高尚的教育者正是用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三、客体应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精神世界亟待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的客体应该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即学生应该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学生的身心品质即素质,其形成可以从根源考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内具素质;另一种是后天养成素质。先天内具素质只是起到基础作用,后天养成素质才是文学教育开展的关键。素质后天养成过程,即学生在其先天内具素质基础上,通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外界教育不断优化的过程;最高目的是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学生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其最终还要依赖于内化,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应该从内因着手,对学生灵魂进行感染、净化,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当下学生受到社会各种功利性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异化现象已经很严重;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未来工作希望的渺茫及自身情感不稳定,自尊、自强、自立意识不断被功利主义腐蚀,爱、正义、良知等高尚品质正从品德中削弱、消失,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文学教育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具有较强可塑性、精神世界亟待提升的学生,中学语教学文学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结语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塑造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天然使命。在我国漫长的民族教育过程中,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高尚的教育主体感染与教育了无数的、具有明显可塑性、精神世界亟待提升的教育客体,使他们成为灵魂高尚的人。在当今受后现代主义观念浸染的语境下,我们需要将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摆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