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8:20
导语:在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合同制经济的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对任何的企业来说其整个的运营过程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合同,这些合同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进行经济活动,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企业用工数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劳动合同数量也随之增加,各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劳动合同管理越发重视。现今的企业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可能导致法律风险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随着劳动合同的增加该问题显得越发严重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劳动合同管理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合同管理特点及法律风险
一个企业的运营过程需要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因此合同管理也相应的有很多种类,在这些合同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发展有其自己独特的地位。因为劳动合同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而人才又是一个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经营和各项活动的基础[1]。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种类众多的合同需要进行管理,其中,劳动合同管理就是合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劳动合同是联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或是在纠纷产生后可以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去判断要担负责任的一方,从而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整个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劳动合同管理隶属于劳动关系中的一部分,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劳动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无需再言,所以企业在对劳动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学会采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给劳动者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其认识到自身对于企业的价值,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进而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其次就是企业在进行劳动合同管理时要注重对各个环节的控制,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不能笼统的管理,而且要有重点的把控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纠纷;最后就是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不能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从总体大局进行把控,保证整个劳动合同管理的顺利稳定实施,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企业所希望达成的目标相违背的可能性,这通常是由人在执行具体工作时做出的某种不规范行为所引起的,所有的致使出现法律风险的行为都具有不规范性,但是所谓的法律风险并不是指违法风险。法律风险的起因有两种,具体可分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环境法律风险。企业内部法律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时所引起的法律风险,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控制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往往是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可能性的重中之重,其中合同管理是防范企业内部风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外部环境法律风险一般是由企业以外的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这些问题往往不受企业自身的控制,所以很难去制约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是指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各个过程中签订合同的一方或双方不遵守合同所规定条款而给用工单位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二、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订立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第一是企业未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与劳动者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者未能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所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一月之内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否则就会出现工资成本增加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第二是企业没有按时将劳动合同文本送达给劳动者或者当劳动者无理由拒签劳动合同时企业没有及时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相应的用人单位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第三就是《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的试用期和其在试用期的工资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所以如果用人单位如果拒绝支付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给劳动者工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第四就是在具体的劳动合同签订中,劳动者与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于合同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如果对于一些重点内容的约束不到位就可能造成相应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若用人单位未及时或者未足额向员工支付酬劳时,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使得企业面临法律风险;另外用人单位不按照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对员工进行要求,强迫其进行加班,或者在加班后不给予加班费等类似情况都会是企业面临法律风险;最后是企业没有按照合同的相应规定强迫员工进行高空、高温、有毒等高危环境作业,或者在其进行高危作业时未能给员工提供必需的保护措施等,这同样会使企业面临劳动合同履行风险。另外由于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的原因需要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的时候而未按程序进行变更,没有采用书面的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这也会使得企业面临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风险,其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
企业在对劳动合同进行解除或终止时也要遵循相应法律章程所规定的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九种情形和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六种情形,如果在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不符合这几种情形,企业就会面临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风险。在这个过程的具体操作中,不管是企业还是劳动者,解除合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就会承担支付赔偿金、负责举证等方面的法律义务。
在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风险分类,例如,当员工在企业上班期间因工作出现人身伤亡时,企业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严格执行,否则就会面临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裁员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合同的内容向被裁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如果企业拒不支付赔偿的话,就会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
三、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前期法律风险预防可以减少后期出现问题和纠纷的可能性,进而是企业将精力主要放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上,而预防主要有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企业自身应该引进相应的劳动法律人才建立自己的法律团队或者与相应的法律律师事务所合作聘请律师作为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专业顾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劳动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内部有自己专业的法律人才才能够切实的为企业解决劳动合同管理中所遇到的具体的法律问题,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类法律风险。让企业的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劳动合同的整个签订、履行和更改及终止过程,对劳动合同的制定和签订及后期程序中可能出现法律风险的方面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从而降低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对于劳动合同风险的事先防范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法律风险预防的重要制度保障。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将责任具体分配给劳动合同管理相关的部门,切实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会签制度是合同评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的签订必须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整个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都必须对劳动合同进行仔细研读,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完善合同内容,然后再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签订。劳动合同法律风险提前预防工作虽然使得企业前期的工作量变大,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在后期出现法律纠纷时的损失,这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个投入,有时甚至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
其次是要采用依法治企的原则,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员工防范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能力。法律风险的预防,应该从企业的每个人做起。企业内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责任人”,在预防法律风险发生的方面来说,每个人都责无旁贷。防范法律风险的发生不仅要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还要注意在后期时合同的履行。所以对企业相关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进行提升很有必要,这可以很好地对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再有就是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员工要注意对自己已经履行了合同规定条款的证据,防止在产生纠纷时签订合同的另一方胡搅蛮缠,另外也要留存对方违约的证据,以作为后期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时的证供。另外在合同变更时,对于另一方加入或减少的条款要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以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重新签订。重新签订时一定要确保合同更改方的责任人有足够的权利,能够代表其所在企业。如若由于特殊情况不能重新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将补充条款以书面的形式交由对方签字或盖上具有法律效力的章。在这个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经办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很强的责任心,而且可以全权代表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部门,这可以很好地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对相关文件进行保存可以保证在后期产生纠纷时不会败诉。
然后就是运用保险制度转嫁合同风险。现代企业一般都会入经济保险,保险业有资金融通、经济补偿和辅助社会管理三大功能,而企业可以利用其中的经济补偿功能来转嫁合同风险。现在国外的企业基本上都可以利用保险制度来转嫁合同风险,而我国的保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但我国的保险业也在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所以说利用保险制度转嫁合同风险在我国还是一个基本全新未开发的处女地,如何利用好保险制度是企业在未来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最后是运用法律手段来化解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当企业的预防措施失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法律风险,这时候企业就应当及时、全面、优化地处理这些法律纠纷。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法律纠纷。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企业应当作好相应的备案,以便防止其发生。而对于已经产生的法律纠纷,企业应该尽快的对纠纷进行评定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对法律纠纷解决方法的评估,应当结合纠纷的原因、过错大小、风险大小、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从而在专业法律人士的指导下来确定是私下调节还是运用诉讼等法律手段来解决,保证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签订合同并依照合同条款去履行的过程,劳动合同管理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合同执行过程的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把控。防范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劳动合同自身或者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法律风险,这对于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焕波.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重建是有效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保证[J].经营管理者,2011(10X):174.
[2]刘红.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博览,2015,33:221-222.
[3]常凯,邱婕.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与劳动法治重点--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谈起[J].探索与争鸣,2011(10):43-47.
[4]王秀娟.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J].管理观察,2012(36):33-34.
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及防控措施
李梅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42)
[摘要]合同是现代企业市场经营的主要体现形式,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还不够长,经济社会中合同制度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合同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风险。
[
关键词 ]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059
合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作为连接现代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的纽带,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影响着现代企业经济之间的往来。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的每个阶段,都处于风险与利益并存的状态,合同履行的过程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管理不好合同就保障不好企业经营目标的落实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企业为了实现合同利益,就必须对合同进行从订立到履行终结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控。
1合同管理的内容
合同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二是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生产经营部门应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合同的结算管理。
三是规章制度的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必须有章可循,要建立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
四是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在合同谈判前首先要对合同项目进行论证,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仔细斟酌合同中关于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支付、违约等主要条款;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最好是经营人员和法律顾问人员同时参与,确保避免合同漏洞。
五是违约纠纷的处理。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如有违约发生应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一是不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书面合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当事人之间约定的重要凭据。但是,有许多的企业对于合同的签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仅仅凭借对方的电话或是发货清单就进行交易,这给合同的履行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是合同文本存在大量缺陷。一些企业由于合同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对合同内容的重视不够,自身没有统一的合同范本,因此在合同文本的选择上多比较被动,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习惯使用对方提供的合同文本,在合同关键条款上处于弱势一方,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有些企业虽有合同文本,但其内容没有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关键条款缺失,或表述不清,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内容甚至存在重大误解,容易导致将来发生履行困难,责任难以界定的尴尬局面。有的大型项目合同,缺少招投标过程,导致合同存在重大缺陷。
三是对于合同履行情况的监控不够。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合同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是许多企业却并没有合同的监管意识,未建立相关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制度,无法很好地规范企业的签约行为,也不能在企业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四是缺少可行性分析。订立合同前没有对另一方的背景资料进行尽职调查或可行性分析。有的企业在签订合同前,不注意了解合作他方的资格、技术条件是否具备,是否有履约能力等等,由于相关信息收集不够,最终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五是没有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构建合同管理体系,建立适合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是科学化合同管理的关键。有些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备,缺乏合同风险控制能力,不具备应对合同纠纷和维权处理的能力;有些企业虽然有合同管理制度,但仅限于制度层面,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
3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合同管理的任务
要想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效地防范风险,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责任,督促各相关的业务部门落实自身工作,通力合作,共同防范合同风险的发生。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使之承担起合同管理的任务,同时还要明确部门的具体职责。另一方面,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根据需要划分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在合同的签订、履行的过程中,要组织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建立企业各部门参与的合同风险防范机制。
3?2制定合同格式文本,掌握文本选择的主动权
企业自己制定格式文本,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少交易风险,避免日后可能会出现的争议,即使出现争议,也可以掌握主动权。此外,争取合同的起草权,也能够在合同中充分考虑己方利益,认真甄选对己方有利的措词,更好地保护企业利益。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常用合同,企业应制定标准的合同格式文本。对于其他合同,一般应由合同业务部门起草,企业法律部门再配合修改;重大合同最好由企业法律部门牵头,会同合同业务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起草。
3?3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的合同管理做到有规可依
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造成业务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使得合同管理的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企业相关制度的建立。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依照国家的《合同法》以及上级颁布制定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合适的企业合同管理机制,明确相关的人员配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等。其次,企业要加强对于合同用章的管理。合同用章作为签订合同时的重要凭证,要加强保管,做到专人保管、专章专用,以有效避免合同用章的滥用所造成的合同风险。最后,要有企业对外签订合同的授权、审批制度。对于企业对外签订合同的授权、审批工作,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授权审批行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合同风险。
3?4重视重大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对于重大合同,在对合同文本审查的同时,也要对合同背景进行调查。由企业法律部门牵头,组织由企业高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法律人员、财务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等方面进行实地的调查,做出风险的总体评估。这种审查不是形式上的审查,而是要确认对方是一个合法的法律主体,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完整的履约能力、技术条件是否过关等等。如果是特别重大合同,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机构进行尽职调查,由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对于工程项目和重大采购合同,在必要的条件和要求下,要运用“招投标”过程,明确项目的核心内容和要求,来避免合同中出现重大缺陷,否则一旦合同签订,后期的合同管理无法纠正合同文本的关键性缺陷和问题。
3?5严把合同审核关,重视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监督和管理
合同签订前,首先要争取合同文本的起草权,合同文本起草完成后,须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提交给企业法律顾问或专业律师,法律顾问或律师对合同草案进行审查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给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格式文本合同,不能接受合同内容中有明显倾向对方的条款。对依法签订生效的合同,合同执行部门要严格根据合同条款履行合同,不得单方面擅自变更或修改,凡经双方同意的改动内容,必须签订书面补充协议,作为合同附件进行管理。合同管理部门应做好合同履行的检查工作,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对不能够按时完成的合同,及时反馈给责任领导,并要求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合同违约。
4结论
总之,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但是来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首尾相连、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对于合同的管理绝不能等闲视之,大意麻痹。企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部门和管理体制,企业的各部门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合同管理的把关工作,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切实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得企业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常见风险主要有:一是忽略对方的资信审查;二是合同内容约定方面的缺陷;三是合同担保审查方面的疏漏;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不力;五是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合同风险应做到:一是积极做好合同签订前期的资信调查;二是签约合同必须坚持原则;三是依法加强对合同担保问题的审查;四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监控;五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关键词]
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企业能否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决定其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为适应内、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功能和作用。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分析
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法律风险蕴含其间,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不间断地予以识别和监控。就实践而言,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忽略对方的资信审查。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前,不注意合同对方的资信审查,不了解对方企业经营范围、信誉等基本信息,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不少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取得合同的签订资格,欺骗甚至隐瞒对方自己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以及商业信誉,致使合同签订之后,自身无法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浪费,更有甚者骗取合同进行违反犯罪活动。还有一些企业与未经授权的营业部、销售中心、车间等内部部门签订了合同,其合同实际是无效的。
二是合同内容约定方面的缺陷。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常常因合同条款、内容缺乏完整性和明确性导致的合同纠纷风险。造成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找不到违约处理的条款。此外,有的合同存在用词含糊、模棱两可,容易引发引发争议,造成时候扯皮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在对合同变更时为了省事,不另立文字变更协议,以口头协定来代替书面协议。口头协议最大缺点是发生纠纷时取证困难,责任难划分。
三是合同担保审查方面的疏漏。合同担保的功能在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债权的最终实现。但是,许多企业对合同担保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不甚重视,通常采取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的方式。加之事前缺乏调查,情况不明,出现有的保证企业自身负债累累,面临破产。当一方违约后,担保单位无力履行责任。还有企业委托国家明文规定不具担保资格的行政、事业单位担保,本身就是无效担保,因此难以产生预设的法律后果。
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合同的法律风险还存于履行的过程。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内容条款约定难以做到事无巨细,穷尽每一个细节。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标的重大、条款复杂、履行时间较长的合同,会遇到一些情势变化。合同审查只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许多企业将合同管理仅局限于合同审查,缺乏对合同履行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导致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并不能够依据合同对具体实施部门进行管理以及控制。有时合同履行行为已经实质变更了合同内容,而合同管理部门却不知晓,此类现象在建筑企业较为普遍。
五是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合同管理不细致,合同管理人员不专业。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引发许多法律风险。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上只要加盖企业印章或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名,便产生法律效力。有些企业对企业印章和其法定代表人印章管理不甚严格,导致滥用印章的情况频出不穷。
二、防范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合同管理已成为企业运作法治化的标志,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从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纠纷,确保企业在市场运营中掌握竞争主动权。
一是积极做好合同签订前期的资信调查。合同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需要企业提前进行大量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合同相对方进行资信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企业精英的方方面面,例如企业概况、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现状、销售渠道等。要做到对发生业务的企业了如指掌,才可以确定签约对象是否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签约、履约主体资格,才能保证安全履行合同。
二是合同内容约定必须坚持全面原则和具体原则。企业应当对即将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仔细斟酌和审查,审查要坚持两大原则:第一,全面原则。保证合同条款的全面性,企业法务部门可以会同业务部门,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规律和特点,制定适合于自身需要的格式合同文本。格式合同文本要兼顾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二,具体原则。合同应当避免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空洞无物或者歧义性的文字,做到内容表述清晰确定。
三是依法加强对合同担保问题的审查。我国《担保法》规定的合同担保方式有四种:保证、抵押、质押、定金。企业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合同担任问题进行审查。主要是做好保证的审查,即对保证法人的审查,确保在违约时能够履行保证的法律责任;抵押审查,抵押人必须对抵押物享有所有权,或依法享有处分权;质押的审查和定金的审查。
四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的过程监控和管理。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会面临合同变更、解除、对方履行能力变化、对方或本方违约等诸多情形。因此,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首先,合同履行应坚持“四统一”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交货收货凭证、付款收款凭证、税务购销凭证上记载的主体应当与合同文书上记载的主体,四者必须严格一致,否则,将扰乱合同主体与履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给双方带来很大麻烦。其次,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积极适时应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势变化,一旦发现情势变化对合同履行构成实质性影响,应当及时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抗辩权利,在法定情况下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企业的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如果遇到对方违约,应当及时收集对方违约的证据,通知对方并给对方一个合理的时间予以补救,以便在今后的纠纷解决中占据主动地位。
关键词:现代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合格的、想要长期发展的企业而言,所有的经济进入和输出都需要合同来加以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合理有效的进行。合同中所提到的合作风险问题,都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很多企业因为合同的不合理导致违约、欠款拖欠,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1.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因为经济利益相互合作,形成一种商品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企业负责人以民事主体身份通过合同制度制定一种约束力来制约合作双方。因此加强合同的管理是市场禁忌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企业发展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要进行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离开了合同制度,合同没有合理的管理方式,企业根本没有办法发展下去。企业加强合同的管理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会起到很强的作用,避免合同的纠纷,有利于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3.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的发展采用的是互相合作、合并联合的形式,加强合同的管理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可以使国内尽快树立国际化市场形势,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风险的表现形式
合同条款中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合同的形式和文本中的不合理内容所造成的,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1.合同条款中存在非平等性。合作的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经常会强加各种不平等的条款,比如:合同中只有惩罚的条例,而奖励的条例却相对比较缺失,所以在拟定合同的时候如果企业不坚持合理的要求,忽视了对方企业的苛刻条款内容,就会给自己的企业留下严重的后患。
2.合同中的文本内容含糊,用词有漏洞、不严谨,这也是部分企业惯用的手段,为了回避自己企业所需要承担的义务,有的甚至是为了节省成本,私自使用自制的不符合规范的文本进行签订条约,这样的合同文本避重就轻,日后合作期间一定会给企业双方带来不小的损失。
3.合同中缺少有关风险的担保和索赔,还有保险的条例。如果合同中缺少因为其他方面造成的经济影响,一旦发生了合同纠纷,企业无法继续合作下去,那样索赔的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
三、合同管理中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
1.企业合同的管理法律意识观念非常薄弱,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法人代表护着相关和合同负责人对于中国合同的法律制度不清楚,压根没有重视企业合同的日常管理制度,更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合同的相关事宜。并且企业对于相关员工的培训制度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合作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容易引发合同风险,对企业双方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2.还有部分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不签订书面合同,有的企业忽略对方企业负责人的调查工作,因为是曾经合作过的老客户,所以轻易相信了其口头的承诺,这时候一旦对方失信,就会发生纠缠不清的情况。还有的企业在合作过程虽然非常重视书面合同的签订,但是在签订之后双方都不能按照合约办事,合同的文本不规范,这样就会引发非常大的合同风险。
四、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具体措施
1.企业在投资之前做好严格的审核程序,在必要的时刻充分合理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且在签署合同之前要双方负责人反复审核,尽量避免后期出现不满意条款,解决时候比较麻烦。
2.一方面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注意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在审核的时候,需要反复审核原始文件,以保证两个文件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还要检查合同是否完善,并且检查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要求。
3.企业在合作中一旦发现合同风险要第一时间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保证企业中有专职人员可以对合同实施有效的管理,并且把合同真正的细则规范到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企业重要建立员工的合同培训与管理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以及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后期合作期间,妥善处理好出现的棘手问题。
4.企业在应该建立程序化合同管理的制度,还有风险的方法这两方面内容,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合理、规范、制度化管理,从而在全方面控制合同风险问题的出现,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合理的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合同的风险存在对于企业的威胁非常大,而且合同风险存在的周期也没法定义,所以风险的控制在合同的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科学的管理企业合同是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与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想要发展只有完善合同的管理机构,才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从而避免企业的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倪星鸿.试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及其竞争能力的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杨凤春.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大港油田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1,09:245-246.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合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对现代企业之间经济的往来至关重要。正确认识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的风险,建立正常的合同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是现代企业经营中规避风险、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在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有哪些
在企业经营中,管理者要清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产生合同无效的风险。
在企业的日常合同签订中,主要容易产生以下几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无效合同:一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这类合同主要是以虚假合同的形式套取资金,实质上合同并未真正履行。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合同。这类合同主要是签约双方事先串通,以虚假的标的数量、价格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这类合同主要是签约双方在对涉及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不了解的情况下而签订的。上述情况均会形成无效合同的风险。
2.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这类合同主要存在以下几各情况:一是利用未审验、过期、或已吊销的法人营业执照作为主体资格签订的合同。二是未经授权的法人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以法人单位作为主体资格签定的合同。三是无被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超出权限的人作为主体资格签订的合同。四是与一些特殊行业在其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而签订的合同。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3.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遗漏主要条款产生合同权利纠纷的风险。
这类合同主要是合同签订双方未事先就合同签订事项进行充分协商沟通而签订的合同、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优势制约胁迫对方让步而签订的合同,或者是合同签订时遗漏主要条款,如遗漏供货的时间、地点,付款期限、方式,争议的解决方式等条款而签订的合同。上述情况均有可能造成合同执行时纠纷的产生。
4.对于应当签订合同后才发生的经济事件而未及时签订合同,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这种情况往往是双方事前彼此信任,认为经济事件的发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从而忽略了签订合同的重要性,一旦发生经济事件执行中的纠纷将会因无合同约定而难以顺利解决,从而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5.合同未按约定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产生合同纠纷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
这类情况往往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不认真,合同执行监控部门监督不利,待事后发现合同未按约定履行产生纠纷时已为时过晚,从而造成企业的诉讼失败或经济利益受损。
二、对于在合同管理中防范风险的办法
1.要认真的学习、理解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
企业要想在经济交流中避免合同风险,与合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有专业胜任能力和经验,要从根本上学习了解《合同法》及大量相关合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我国除了《合同法》之外,还要学习相关的合同纠纷案例。在本身掌握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基础上,借签别人合同风险防范的经验,以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
2.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充分得了解对方的主体资格。
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要对签约对方主体资格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检查印证对方法人营业执照及机构代码证、相关资质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人授权委托书、招投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对方其他书面资料等,确保对方主体资格的真实性。必要时进行实地的考察,合同承办人员要认真做好上述工作,避免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和意思表达不真实,对方利用合同诈骗的风险。
3.合同的制订要具有完整性。
目前在我国合同的订立有口头、书面和其他三种形式。口头形式具有方便快捷,但是在出现问题时很难作为证据,导致分不清双方的事故责任。书面的形式虽然较为复杂,但方便在产生合同纠纷时进行举证。因此在合同的制定时要尽量采取书面的形式,使用国家规定的合同示范文本,无示范文本时可参照相类似的示范文本。合同的起草者和审查者还要对制定的合同进行细致的研究,严格把关,检查合同订立的内容是否国家的相关规定,注意避免遗漏主要条款,规范用词避免文不达意,词意模糊不清,尤其在一些数字问题上绝不能马虎大意。合同的管理人员在对合同审查时,有权了解合同相关的事项,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合同法等不妥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予以纠正,从而确保合同的完整性。
4.在合同易产生争议的地方要明确相关的责任。
一般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关系都会很友好,很容易达成意见的统一,或碍于双方相互信任的情面,认为不需要明确合同产生争议时双方的责任和解决方式,而一旦有纠纷发生双方也就不会因为事先责任的不明确而进行相互的攻击,如果在事先就确定了双方的责任,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就可以使双方的矛盾得到快速的解决,也避免了因为解决争议消耗大量的精力。
5.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管理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都会使用到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合同签订方面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经营。所以企业要完善合同印章的使用制度,在合同专用章的保管上要配置专人负责,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外出携带合同专用章。对于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也要按规定执行、专章使用,并记录备案,确保只为符合管理程序的合同文本加盖合同印章。
6.加强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
企业要实现合同预期的目的,合同的执行是关键。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做好所签订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对合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使各级主管部门自觉的依合同办事。
7.合同风险发生后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合同的管理中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合同风险的有效控制。首先,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合同风险,应当采取风险规避的策略通过放弃或者终止与该风险相关的合同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其次,风险发生后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可以采取适当的合同控制措施降低合同风险或者减轻合同损失,将合同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再次,企业可以借助他人力量,采取合同业务分包、请专门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将合同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将合同风险进行外部分担。最后,企业对风险在承受度之内的合同风险,一般情况下是对于标的金额小,或者能够即时结清的合同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可以采用合同风险承受策略。
三、结束语
总之,合同风险防范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有时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对于合同风险防范绝不能等闲视之,麻痹大意,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合同的机构,树立防范意识,正确采取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使企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金星,吴宝安.如何进行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企业经营;合同管理;资金风险
一、前言
从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来看,合同管理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能否取得积极效果。结合企业合同管理实际,如何正确识别合同风险,降低合同风险,成了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认识到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并从风险识别、加强对合同签订方基本信息的了解、重点审核合同中资金条款和规范资金支付方式入手,有效降低合同管理中的资金风险,保证合同管理取得积极效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企业合同管理应对风险进行正确识别
合同风险管理流程中对风险的识别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合同风险辨识。合同风险辨识即识别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面临的潜在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
(2)合同风险分析评价。合同风险分析评价是在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来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发生时间、发生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合同管理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
(3)合同风险规划。合同风险规划是制定合同风险规避策略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手段和过程,即制定处理合同风险具体方法的过程。合同风险处理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回避、预防、减轻、隔离、集合、接受、转移以及制定后备措施等。
(4)合同风险监督与控制。合同风险监督和控制的宗旨是:跟踪已识别的合同风险,监控残余合同风险,识别新的合同风险,保证合同风险计划的执行,并时刻评估合同风险规划对降低和规避合同风险的有效性。该步骤又可分为合同风险监督和合同风险控制。
三、企业合同管理要想降低资金风险,应加强对合同签订方基本信息的了解
从企业合同管理过程来看,资金风险的防控应从合同签订时开始,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仔细核对合同签订方的资质条件。为了有效降低资金风险,企业在与对方签订合同之前,需要仔细核对合同签订方的资质条件,保证对方具备基本的合同签订能力。同时,还应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资质文件,以备合同签订过程中审查用。所以仔细核对合同签订方的资质文件,是降低资金风险的可靠措施,对降低合同资金风险非常重要。
(2)对合同签订方的履约能力和资金信誉进行调查。除了对对方企业的资质进行调查之外,对合同签订方的履约能力和资金信誉调查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企业合同签订的实际需要,对合同签订方的履约能力和资金信誉调查,应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如果合同签订方的资金信誉不良,企业应及时调整合同签订方式和更改合同内容,避免企业利益收到损失。
(3)确保合同签订方具备资金支付能力。企业签订合同的目的除了购买产品和服务,就是卖出产品和服务,只有合同签订方具备有效的资金支付能力,才能保证合同得到有效履行。因此,确保合同签订方具备资金支付能力,是降低合同管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对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满足合同管理需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企业合同管理要想降低资金风险,应重点审核合同中资金条款
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合同文本的形成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合同文本中的条款准确有效,才能满足合同管理需要,达到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合同管理的资金风险控制:
(1)对合同文本中的资金条款进行重点审核。资金条款是合同文本中的重要内容,不但关系到合同的整体有效性,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基于这一认识,对合同文本中的资金条款进行重点审核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认真开着资金条款的审核工作,才能有效消除资金风险。
(2)重点核对资金金额及含税金额,保证资金条款的全面性。在合同文本中,在合同金额的表达上,不但要注意大小写的区分,同时还要对合同金额进行明确。例如,合同金额是否含税,如果含税那么总金额是多少,不含税金额又是多少,只有保证了合同金额的准确性,才能降低合同的资金风险。
(3)对资金条款的潜在风险进行明确,避免事后纠纷。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对资金条款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合同在签订之后不至于发生资金纠纷。其中既要全面考虑资金条款所包含的内容,同时也要对资金支付细节进行规定,避免资金支付方利用法律漏洞违约。
五、企业合同管理要想降低资金风险,应规范资金支付方式
结合企业合同管理实际,要想降低资金风险,除了要采取上述措施之外,规范资金支付方式也是降低资金风险的重要措施,根据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资金支付方式进行明确。从当前合同中资金支付方式来看,主要分为支票支付、现金支付,对于内部结算单位,还可以用内部结算票据支付。之所以要明确支付方式,主要是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资金安全,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降低支付风险。
(2)对资金支付次数进行明确。在企业合同中,有些资金是随着合同的不断的履行而分期支付的,为了明确支付责任,使合同能够得到有效履行,在合同中应对资金支付次数进行明确规定,并写明何时支付及支付的资金数量,保证企业资金能够合理支付。
(3)对因不能及时支付资金的违约责任进行明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合同签订方有时存在延期支付现象,为了确保合同资金能够及时到位,避免合同违约现场的发生,在合同文本中应对不能及时支付资金的违约责任进行明确,保证合同能够得到有效履行,降低合同资金风险。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合同管理中,资金风险是影响合同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要想降低资金风险,就要从风险识别、加强对合同签订方基本信息的了解、重点审核合同中资金条款和规范资金支付方式入手,有效降低合同管理中的资金风险,保证合同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J].施工企业管理,2013(06).
[2] 李汉东.企业战略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05).
[3] 李娜.论海外投资中企业法律文化风险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2013(13).
[4] 刘玉斌.合同主观风险分析及对策[J].企业活力,2013(08).
[5] 马梅凤.企业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控[J].中国商贸,
2013(20).
关键词: 市场经济企业合同管理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715.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合同意识越来越强,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工作。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应对合同修改、变更、补充、中止和终止。加强合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效益损失是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应关注的。
一、当前企业合同管理的特点
1 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信誉的经济,市场主客体是构成整个市场的基本要素,合同则是确保市场主客体权益、维系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而合同法对合同起着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就中钢集团马矿院来说,我院与技术服务方、工程承包方、外委项目供应商方等合作方均存在合同关系,如果在合同管理上不够严谨,一种情况是我院利益受损,另一种情况是使信誉受损,从而失去市场,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2 合同管理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客体的关系就是合同关系,而且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通过合同来明确,合同也是界定市场主客体利益的准则和依据。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以合同所界定的利益受法律保护,违规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论是技术合同、购销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等,合同的制定、对双方的监督、自身的合同履行等都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3 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市场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经济体制,它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自由而有序的竞争,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市场经济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场经营主客体的自由性;二是无中央和地方之分,无部门之别的统一性;三是所有市场经营主体可以平等进入的公平性;四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竞争性。这些特点,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合同则作为统一、严谨的市场规则,确保了这些特点的存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视合同为儿戏,对合同管理持粗放的态度,破坏市场的自由性、统一性、公平性和竞争性,影响市场的规范运作,损害市场主客体的合作关系,最终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二、基于风险的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的经营自愈发的全面,与此同时企业面对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只有在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下,才能顺利的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也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规则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和竞争的组织,合同是实现企业商品交换的重要的手段,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关键。然而,在合同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合同履行的风险以及合同变更的风险等等。为了规避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风险,增强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合同管理开始逐渐被企业所重视。
1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的管理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诈骗、无效、权利残缺、主体不合格、条款有瑕疵等风险。企业如果不能控制合同风险, 就不能避免经营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利益损害,如引发法律纠纷, 轻则债权难以实现, 重则威胁企业生存。合同风险管理要从机制人手,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明确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岗位, 建立合同承办人、授权委托、审核会签、台帐、归档、专用章管理制度,使每份合同都处在受控状态之下, 工作流程有章可循, 实现合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 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但完善、规范的规章还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严格按制度操作, 防止当事人制造合同陷阱, 人为挑起事端, 阻碍合同正常履行, 谋取非法权益。
2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企业利益的实现。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对合同签订、履行、监督、审查等一系列的管理为目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自我完善。在企业合同管理中,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是重中之重。
合同管理风险主要分为客观风险和主管风险,由于客观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合同风险管理主要是实现对主观风险的管理。合同管理风险中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商业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在这三种风险中,而法律风险是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主要特征。
三、规避风险的企业合同管理建议
1培养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的根本目标。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是有效的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最终化解风险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培养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是比较容易培养的,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审查制度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以一种法律关系呈现出来,这就要求企业要制定一定的制度或是管理机制来确保合同关系由决策变为现实,在合同管理中,全方位、全过程、法律化和科学化的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这些管理制度中主要以建立企业合同授权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为目标。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在企业合同管理中,除了要逐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还要建立比较健全的合同审查制度。合同的合法性是合同能够生效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在合同审查中首先要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合同合法性的前提之下,再对合同的条款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审查,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审查制度,有利于企业合同由决策变为现实,能更好更全面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效益。
3对企业合同实施规范化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承担着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合同既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获得经济效益的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业合同规范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合同管理对企业能否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的基础性工作。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将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规范化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活动定型化、条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结束语
合同管理就是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行为的审查、监督、控制的总称。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依法维护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履行对市场的承诺, 提升品牌形象,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雪平.浅谈如何运用合同为企业保驾护航[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2] 于建华.加强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J]. 内蒙古水利. 2005(02)
关键词:合同 规范化 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就要签订合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合同体现着,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所以,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1.合同管理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
2.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2.1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合同既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纽带,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有许多是在合同的立项、订立和履行中发生的。合同管理首先要尽可能的发现签订某宗合同隐藏的风险。通过规范的合同管理,加强合同中立项的审查以慎重决策减少无利益投资;加强合同订立的管理可以减少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个人疏漏产生的风险;加强合同履行中的控制可以保障合同利益得以更为及时、安全的实现;加强合同的备案与存档可以督促有关机构与人员更谨慎执行合同事务,防止风险。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大范围内确保收益的实现。
2.2 提升企业形象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信用,企业形象竞争。规范的合同管理毫无疑问的将使接触企业的人感受到合同管理中体现出的企业管理的规范与秩序,工作的严谨与守信,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员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竞争力,赢得市场,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通过在合同管理制度中规定合同变更、解除的程序及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严格履行已生效的合同,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商业信用及形象。
2.3 创造经济效益
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创造经济利益,一次重大的交易失败、频发的交易失误会造成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甚至一蹶不振。合同管理通过控制随意的决策,通过对合对方的准确分析判断,通过科学的谈判对策,通过对合同条款的的合理设计,通过对履行过程中集体问题的妥善处理,通过合法合理的纠纷解决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提高诚信经营的意识,提高企业诚信的知名度、信誉度,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加强合同管理是争取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3.加强规范化合同管理的途径
3.1 强化法律风险意识,规范合同管理。
合同纠纷的大量增加是对企业合同管理体系的重大考验。要进一步强化合同规范化管理,规范合同审查标准,提高合同审查质量。就要提高企业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但法律风险事前是可防可控的,要抓紧强化防范工作。以合同管理作为企业防范内部法律风险的重点和突破口,利用“合同管理”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有效地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规范并净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针对合同履行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违约纠纷事件,及时采取要求对方提供抵押担保、第三人保证、提高客户保证金等多种保全手段,尽量减少因违约造成的企业损失。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合同管理。
建立、健全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活动定型化、条文化、制度化,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使之在合同管理中互相支持和配合,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扯皮或失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合同管理体制应当从整体上进行规范,明确管理的范围、管理的部门、管理的人员、管理的职责、管理的程序和管理的具体要求、处罚奖励标准。
(1)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从合同签订到履行完毕的全过程,制订一套比较完善而严密的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这些环节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例如,在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对资金数额巨大、工程承包、产权交易等重要的抵押合同和生产经营合同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2)企业合同管理要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企业应当独立设置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全权负责单位的法律事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制度。例如,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合同会签和审批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监督检查制度、合同纠纷调处制度、合同归档制度等一整套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合同管理制度。配合合同专项管理部门,起到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约监督和组织仲裁、诉讼的作用。
3.3 配备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规范合同管理。
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合同管理面广线长,法律要求严格,专业性强,因此要求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和需要,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或配备一定的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企业合同管理由企业法律顾问室负责,中小型企业一般由财务、审计或供销部门指定专人兼管,由专人分门别类建立档案,集中保管,才能保证合同的严肃性、完整性。这样使企业合同订立、履行整个过程有人专管,并经常进行检查、过问及把关。同时制订合同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并定期检查合同管理执行情况,对违反合同管理要求的人员进行处罚,对执行合同好的人员进行奖励。这是保证企业合同管理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合同管理逐步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4结束语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范化、制度化是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相应要求。完善、规范的合同管理,能够使企业形成一种自然的工作机制,形成程序化的制度管理,各负其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俊培.公共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合同管理;施工企业;企业内控
1合同管理的作用
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间的经济往来主要通过合同形式,企业经济利益、经营的成败都与合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甚至说影响着企业命运和发展方向。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审查、监督、控制、解除、转让、终止、履行、变更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1]。合同管理原则是: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过程性原则,其中任何环节的管理缺失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合同风险,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合同管理全过程从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到合同失效为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国就已十分重视合同管理。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合同管理的研究已十分成熟。近十几年来,合同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合同管理的主要三大环节是:合同起草、合同谈判、合同执行。合同管理是降低合同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经济性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2企业内控的要素及特征
企业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简称,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保障经营活动经济性、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确保经营方针落实,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控制、评价、约束、规划的管理手段。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和效果往往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控主要形式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监督[2]。主要控制内容包括:控制程序、控制环境、财务系统。主要控制基本要素包括: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数据、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不难看出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中,涉及到企业管理及生产。通过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较大偏差。企业内部控制要走的三步是:预测、控制、监督。具体实施中先要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及风险,根据预测结果合理确定相应应对方案,在以预测结果及应对方案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控制,控制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监督,以保障企业内控的有效性,确保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控制效果。
3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内控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合同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中可以知道合同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企业实践角度来讲,合同管理是解决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合同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实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不认为合同管理会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合同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且制度制定力度不够,管理行为十分不规范,往往忽视风险评估和合同风险管理,这十分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3]。现代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企业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合同风险明显提高,所以施工企业应积极发挥合同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将二者有机结合,将合同管理应用到企业内控中,通过合同管理来揭示内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提出相应内控建议,从而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企业内控机制,来防控法律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企业要尽快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基于企业内控来制定合同管理体系,规范合同管理行为,保障合同管理有效,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设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进行职责划分,以提高合同管理与内控的落实力度,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细致化分工,提高企业内控与合同管理的严谨性。管理活动开展中,各部门权限划分必须要有严格的授权程序和机制,避免管理缺失,要针对内控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合同管理考核,对合同管理效果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合同管理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
4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巅峰,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涌现,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控,积极发挥合同管理功能,降低合同风险与财务风险,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永蕊.财务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13(11):119-124.
[2]司显辉.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目标与索赔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1(14):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