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时间:2023-07-06 16:28:23

导语:在小学音乐教学故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第1篇

    1、引导教师回归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和社会文化脱节,完全和当今时代的文化场绝缘,闭门苦读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要求要接受新的事物和教学视野,大众文化具有比较直白的表达宣泄,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包含了众多的草根精神和情怀,这些都是课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文化,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应该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而不能一味地去排斥,也不应该分什么传统和异端,认为古诗词就应该用古色古味去教、去学,和流行音乐有什么相干。其实不然,古诗词和音乐本来就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潜在关系,不如说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看,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回归生活。

    2、从流行歌曲的曲、词、唱等角度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对接

    2.1音乐和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有些流行音乐作品以古诗词作为背景,作曲家不拘泥于古诗词或者古曲风,而是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再创作,将古典诗词和现代曲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他们通过将中国古典音乐和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感,又不失古风,和一般流行音乐有所差别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曲《别亦难》取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曲《月满西楼》取自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在这些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为古诗词谱曲的难度比为一般歌词谱曲的难度要大得多,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而通过这种融合,就可以直接将歌曲引入到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2.2歌词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所不同。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2.3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3、通过感性体验、理性分析和审美再创,激发感性的华彩和理性的光芒

    我们以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来进行分析,《涛声依旧》取景取境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歌词和原诗的比较:

    《枫桥夜泊》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涛声依旧》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词者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诗词作出了完美的对接和再创,再现了原诗《枫桥夜泊》的幽静凄美画面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现代人的离别与爱恨情感,这一切的思念、无奈、惆怅与感慨等思绪,都在歌词中得到反复倾诉,表现得淋漓精致。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从谱曲、旋律和歌词上,都表现的非常优美,让听者很容易就进入其所描述的情境,因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无疑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通过歌词的释义,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思。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 应用研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被约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太严谨拘束,不然会严重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将情境教学引入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音乐课堂学习,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必要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利用情境教学带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积极创建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体系,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筑基,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对于音乐学习来说,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无法取得音乐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无法感悟到音乐的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所具有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影像、故事等方法积极创设有趣的教育情境,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还能带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有效开发学生多种思维。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除了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音乐知识外,还需要不断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进行开发,实现多种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有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锻炼。合作能力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不断地开展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能提高人的合作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表演等活动,在实现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同时,能有效让学生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团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音乐是有情感的,在传播过程中会对欣赏者产生传递,并激起其作出情绪反馈。翻看小学音乐教材,我们会发现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健康向上的,在这样的内容感染下,配合学生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一)充分借助游戏创建情景。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玩的天性,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通过引入游戏,将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更乐意接受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思想情感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友邻多佳音》的时候,可以通过事先收集好的不同国家的国旗,开展知识抢答游戏,答对了奖励一颗小红旗,游戏中小红旗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现实准备的礼物。这种形式不仅能最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中,而且能更好地与学生实现情感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当中,教师需要事先强调游戏的规则,确保游戏中的教学秩序,不然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

(二)充分利用语言进行情景创建。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对于歌曲来说,歌词帮助欣赏者理解歌曲,歌曲又帮助欣赏者理解歌曲的意境。在小学音乐课堂很多没有歌词的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讲解创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欣赏。比如在欣赏孟加拉国的《脚铃舞曲》的过程中,教师用语言为学生介绍孟加拉国的一些民俗风情,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所描述的场景。

(三)充分借助多媒体进行情景创建。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内容展示,不仅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六年级第三单元时,教材中所描述的国家很多学生根本没听过,更不要说了解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图片、短片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上提到的国家,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音乐。

(四)合理利用课堂表演创建情景。音乐具有表达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传达,这种中介形式一般有唱歌、演奏、小品、话剧等,而教学具有实践性,需要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利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情景创建,让学生在自我的表演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对于个人来说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跳蚤之歌》的过程中,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剧本发放给学生,组织学生将跳蚤之歌用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将相关音乐背景融入背景中,让学生在表演中识记歌词,让课堂更具有互动性,在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中直接触摸音乐,体验其中的情感,掌握好一定的音乐技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五)充分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故事为主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实现情感与知识的迁移与衔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故事情境的创设容易被接受。

在故事创设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故事化,运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向学生普及课堂主旨,一般来说,会借助一些图片或者动作语言,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山村来了售货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张相关的图片向学生描绘出相关的故事,按照乐曲的起伏将故事设置为不同环节,将学生由课堂带入北方大山里,帮助学生理解《山村来了售货员》的内容,对北方特色乐器唢呐有所了解,并在课堂上配合一系列的音乐欣赏强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唢呐。整个课堂,教师都在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把握唢呐的特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教师的一种课堂再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赵桂荣.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讨田.速读(下旬),2015,(1):142-142.

第3篇

关键词:欣赏课;学习兴趣;游戏化活动

一、欣赏课与低年段学生

音乐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

小学低年段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观察事物往往只注重整体,比较笼统,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情绪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学习活动本身有趣,教师态度亲切和气,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兴趣来源。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教师。来自各方面的表扬是他们学习的绝对动力。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像给高中、大学的学生上课那样设计小学欣赏课,那样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赏的情趣。

二、兴趣与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爱上欣赏课,首先要让学生对欣赏的曲目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应时时刻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1.游戏的优越性

小学低年段学生具有精神集中时间短、好玩、好动的特征,而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游戏可以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爱上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游戏与小学生生活的关系

现在很多领域都提倡回归自然,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小学生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孩子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尽可能从小学生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利用小学生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

三、如何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1.利用身体律动游戏

我们的教学可能面对很多不同的状况,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硬件等等,农村学校里面甚至没有乐器供我们上课,所以教师随时拿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就能上音乐课。身体律动游戏就不受任何设备因素影响,随时可以按节奏做出美妙的身体动作,为乐曲配上声势律动,让学生不仅能动起来,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欣赏分析乐曲。如我在上低年级欣赏音乐课《朝景》中,是这样给学生欣赏的:首先要学生闭上眼睛初听歌曲有一个大概印象,引导学生背唱乐曲的主题,当学生记住这首乐曲的音乐主题时,感悟这个音乐主题的内涵,知道这是整首乐曲的源头时,他们就会有兴趣去探究,音乐主题将如何得以发展。通过分析,我们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各部位(可以拍掌、跺脚、捻指、拍肩等)来表示清晨,并随音乐舞动,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利用课堂乐器游戏

低年级学生对于动手游戏是十分感兴趣的,当他们见到一件件的课堂小乐器时就会兴奋十足,恨不得马上把它拿到手上自己创作一番。如在欣赏《龟兔赛跑》一曲时,我先请学生讲故事,创设情境,表演小歌舞剧,让部分学生分角色表演,其他的学生就用课堂敲击小乐器做拉拉队,用教材指示的小乐器即兴敲击,让课堂的气氛达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3.利用身边可发声物体游戏

我们可以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在上课前,布置他们自带一样小乐器(纸杯、纸皮、报纸、铁罐、筷子等等),根据上课时乐曲所需配以自带的小乐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如我们在上《小鸭与大灰狼》一课中是这样操作的:故事引入乐曲《小鸭与大灰狼》后,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教师说出小动物的神态,让部分学生模仿出来,其他学生就按照老师的指示,根据故事情节,音乐气氛,利用自带的小乐器(报纸、筷子、铁盆等)烘托故事气氛,这样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挥他们原有的创意。

4.利用故事创设人物游戏

枯燥的乐曲,如果加故事人物进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如我们在上《小白兔乖乖》乐曲欣赏课时,教师边放音乐边给学生们讲故事,老师讲话的语气随着乐曲情绪做出适当的变化,这样整个故事和乐曲已经进入孩子的心里面去了,接下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角色,把小白兔如何机智拒绝大灰狼进屋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玩中进一步欣赏乐曲。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灵活运用音乐游戏,采用游戏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小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立群.幼儿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3]雷雨声.走进音乐世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一、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堂就是运动的课堂,不需要学生思考问题,也不需要学生动脑,这是极其错误的教学观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头脑灵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出有效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提出问题,要注意提问的关键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提问。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难点是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依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准确设计问题的难度,让课堂问题更加符合实际,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问题构建一个思考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习得体育运动技巧。

比如,在讲解起跑姿势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小学生展示自己的起跑姿势,让学生摆好自己的姿势,并思考一下哪个起跑姿势起跑最快。这一问题具有比较性,加上学生摆好的姿势,问题具有形象性,有利于小学生思考。在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育学习过程变得更有乐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

从表面上看,音乐与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在体育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今天,将音乐与体育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情境。音乐,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更能让学生律动起来。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适当加入音乐元素,能够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更能消除他们体育学习的疲劳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引入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随意律动,舒展自己的身体,感受体育学习给自己带来的美感。

小学生好动爱玩,每一个学期,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针对音乐作品的旋律编造一支属于他们的舞蹈或者韵律操。低年级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与体育教师的审美不同,教师要落实民主思想,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本学期的韵律操音乐。再鼓励每一位小学生想一个动作,将其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韵律操。在音乐作品播放的过程中,体育课堂中的音乐情境得以形成。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贡献自己的力量。当韵律操创造完成后,教师可将其作为每节课的热身活动,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三、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创设故事情境,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小学生喜欢的形式中,营造具有童趣的体育教学氛围,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多多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小学生喜爱的故事类型,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编制成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实施体育教学,有利于体育活动的活泼化。

比如,在讲解立定跳远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场地条件,编制一个小故事,让小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角。如“小青蛙回家”的故事就可以成为构建故事情境的有效凭借,让小学生扮演小青蛙,以青蛙跳的方式走路,培养小学生的跳跃能力。教师一边讲故事,学生一边表演。学生表演走进丛林,前面有许多石头(引导学生奋力向上跳),石头后有一条小溪(引导学生跳远),小溪里有小鱼儿(学生模仿小鱼动作)。在故事情境中,小学生认真听教师讲故事,规范自己的动作,提高跳跃能力,有利于立定跳远水平的提升。

四、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责任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更要关注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与同龄人互动交流,没有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低年级是培养小学生个人品质的重要时期。教师要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出发,设计一些集体项目,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使小学生意识到他们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利用责任情境的构建,组织小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加强自我管理,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

比如,在练习短跑时,很多小学生为了争得第一,不顾他人安危。在练习中,对他人的摔倒视若无睹,缺少责任意识。教师要利用学习规则促进责任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并明确告知小学生小组学习的评分,会从练习的成果、小组成员的精神面貌与小组练习秩序入手,引导小学生在关注速度的同时,关注情感与责任,利用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

五、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讲最有吸引力。将小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中,其有趣的内容与丰富的形式会成为小学生爱上体育学习的理由。游戏教学对于小学生体力水平提升、智力开发都有积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勇敢、仁爱的良好品质。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时宜的游戏活动,才能使情境更加真实,体育更有魅力。

第5篇

一、音乐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运用语言、实物、音乐和画面等多种手段,设置、模拟或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思维,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创设的情境中一起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吸引小学生融入音乐课堂,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获得知识,把枯燥无味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主要有:运用日常生活展示音乐情景、运用自然生活再现音乐情景、运用表演体会情境和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二、情景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音乐源于生活

许多音乐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音乐带着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含义。

课例1: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时,老师可以在上这节课的前先布置同学们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任务,在课堂上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在家时如何帮父母做家务的,做了哪些家务,在劳动过程中的体会等等,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意思和歌曲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再引出《劳动最光荣》这首歌,让学生在真正体验劳动最光荣,并在学唱的时候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2.音乐源于自然

真正的音乐是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出课堂,带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在学习有关大自然的音乐时,如有关于气候、动物和植物等歌曲时,老师可以运用图片和视频先把学生带到创设好的自然环境下,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内涵。

课例2:在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找春天》这组歌里,正好是在春天,可以先用一组春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应地播放背景音乐,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叫声和山林里蝈蝈的叫声,让学生走进了春天的情境,体验着郊外的春色。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烂漫的山茶花,有黄油油的油菜花,有碧绿的田野,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小学生立刻身至其境,仿佛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芳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在歌唱时表达出歌曲中所应有的情感。这时,可以引出第一首歌《春晓》,这是一首抒情的歌曲,同学们在亲身体验春天的脚步后,更能理解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轻柔、清新、愉快。紧接着播放《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把同学们带到春意盎然的春之梦中,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在轻快、跳跃的环境下学会这两首歌曲。

3.演出音乐

众所周知,音乐和舞蹈、表演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可以是表演更具色彩,丰富了角色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出音乐中所讲述的角色,有助于学生熟悉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用表演来促进音乐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课例3: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鹿》这首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哪些是鹿,再让学生亲自扮演大鹿和小兔子。扮演小兔子的同学要演出小兔子在逃跑时的急切心理,扮演大鹿的童鞋也要表现出大鹿的机敏、勇敢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并让大家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大鹿”和“小白兔”。最后,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下,带着同学们完整的学唱这首歌。

4.用故事讲出音乐

音乐具有故事性,即很多音乐都是在诉说某个故事,不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音乐都融入了故事的情节,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来反映作曲和作词者所要表达的特殊情感。

课例4:在讲述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肖乐园》时,教师可以先用诙谐幽默的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开展这一单元的课程。在同学们学唱《十二生肖歌》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讲十二生肖的由来,并让学生们熟记十二生肖的顺序,然后再引入这首歌,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要刻画十二生肖动物的形象特征,并用动作、叫声来模仿表现,在演唱过程中,用活泼的声调,突出不同小动物的特点。用多媒体来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同学们分组比赛猜动物。最后,让同学们在课后收集有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故事,并在下节课上请同学来讲述。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情景教学法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教学,做到巧用情境,避免情境与课本分离,让学生思维产生混乱。其次,情境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来创设情境。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尽量使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和视频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用简单明了的动作来指引学生。最后,情景教学的设计要自然连贯。情境教学是为实际教学目标服务的,要巧妙运用情境,突出课程重点,即情境与课程的结合要自然,才能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蓉.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第6篇

当今教育体系中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收课堂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游戏的喜欢程度相对较高,为了将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游戏教学法应运而生,为小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音乐课程是小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涵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关键词:

小学教育;游戏教学;音乐

素质教育的提出,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各个学校逐渐将重心由提高课程学习成绩转为培养全方面素质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奠基阶段,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小学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落实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音乐这门课程的设置即是对学生艺术涵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课堂学习中,怎样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学生主动进入音乐的世界是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游戏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接收音乐的陶冶。

一、实施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音乐缺乏一个正确的理解,认为音乐课程的学习只是一种娱乐和休闲的方式,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没有引起重视。与语文数学这类分数比重较高的学科相比,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对较低,导致学生忽视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缺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课堂的学习中,由于学生不愿主动地接收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很难将学生带入到音乐世界中,学生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逐渐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导致出现了音乐学习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小学音乐学习的困境,核心问题在于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游戏教学法即是将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音乐,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游戏教学于课堂的实践方法

游戏类型多种多样,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也各有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实行游戏教学时要先根据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游戏方式,合理设计学习并且控制游戏的时间,巧妙地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感悟音乐学习的乐趣。

1、注重节奏的互动,游戏中训练学生的音准

音乐教学中,把握音准对于音乐学习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对音准欠缺认识和理解,教师在进行歌曲教学时掌握不到节奏和曲调,难以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了加强学生对音准的认识,教师应首先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在音乐课程学习的前期,课程中的歌曲曲调较为简单,节奏较为单一,有利于学生音准的培养。例如在教唱《上学歌》时,教师可以先对伴奏进行教学,带领学生用手打节拍,半拍的节奏拍一次手或者一拍时拍一次手,让学生借助自己身体的节奏感感受音乐的旋律,加深对音准的认识和理解。在进行拍手练习时,如果有学生跟不上节拍或者弄乱节拍,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单独为大家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音乐。

2、创设音乐情境,表演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每一首歌曲都有其特殊的蕴意。创作歌曲的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是因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故事亦或者是一件事物触发了灵感,才有了一首首流传的歌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时根据学习的歌曲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加入到情境表演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体会音乐的情感,培养音乐素养。例如在学习《我是一只小羊羔》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在教唱歌曲前向学生讲述这首歌的创作故事,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再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演绎歌曲的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无论是演绎故事的学生还是观看故事的学生,都在无形之中激发了音乐情感,引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共鸣。

3、借助竞争类游戏,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学习中需要互帮互助也需要竞争。良好的竞争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音乐学习中,将游戏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而竞争类教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音乐,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心理状态,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让各组进行演唱,对各组进行点评并且记录成绩,对优胜的组采取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努力。让学生在竞争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总结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师教学能力欠缺、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的局面。为了改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困境,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了解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让学生在感悟音乐魅力的状态下改变对音乐学习的看法。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涵养。

作者:王祥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导入;音乐情境;背景故事;疑问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创设音乐情境、引入背景故事、巧妙设置疑问这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

阐述。

一、创设音乐情境,渲染浓厚的教学气氛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我们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或场景,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将多媒体技术引进音乐课堂,是创设良好音乐情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形、声、色并茂,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教学特点,将它引进教学课堂,音乐教材中那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画面就会通过色彩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渲染了浓厚的音乐教学

氛围。

比如,在学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彝族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人们也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现在,就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彝族的风土人情吧!”然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与彝族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资料,投影屏幕上色彩艳丽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见状,我继续说道:“彝族人民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好啊?那么,彝族小朋友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呢?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跟老师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好不好?”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地进入这一课的学习中。

二、引入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不可抗拒力,因此,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音乐的课堂导入阶段向学生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而且会使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上课开始,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时期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们都认真听啊。在时期,有一位七岁的小朋友叫王二小,有一次他在放牛的时候,碰到了扫荡山沟的日本鬼子,他为了掩护村子里几千名干部和老乡,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了大石头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然而,年仅7岁的王二小却牺牲了。很快,王二小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解放区,为了纪念他,人们创作了后来传唱中国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完这个故事,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惋惜和感动的神情,而且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我,于是,我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看看歌里是如何讲述这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的,你们想学吗?”“想!”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首歌的背景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

三、巧妙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因而他们有着好奇、好动、爱追根溯源的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巧妙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富有生动性、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无忧、温馨幸福,然而,在父母那个年代,尤其是旧时期,却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那么,那时候他们是不是经历了一些苦难呢?如果是,他们经历了哪些苦难?又有着怎样的艰苦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以妈妈的口吻讲述旧时代痛苦生活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在课堂一开始,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几个与他们亲人相关而且具有疑问性的问题,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首歌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第8篇

小学教育对象是7~12岁的孩子,心理学家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称这个年龄段为学习活动期。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孩子们处于学习活动期的特点,确保他们能在音乐课堂上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呢?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1.从感性认识入手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乐理知识比较抽象,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首先让学生学会分辨声音的长短,如辨别猫与狗的叫声,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上课的铃声,分大预备和小预备,哪个铃声长些,哪个声音短些等。通过对声音长短的辨别,形成感性的认识,然后,我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聆听老师发出的节拍不同的走步声和跑步声,并且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之后再来学习音乐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2.以故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联想能力还不够丰富,音乐欣赏能力不强。在课堂上,老师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们往往兴趣不高,容易走神。此时,针对少年儿童都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结合故事欣赏音乐,或结合音乐编讲故事,都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欣赏乐曲《老虎磨牙》时,一位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老虎磨牙》的故事,故事结束后,老师问道:小朋友们,你听过老虎磨牙的声音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演奏家们用很多种打击乐器一起合奏的乐曲《老虎磨牙》。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音乐形象所吸引,既欣赏了音乐,又陶冶了情操。

3.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于一体的优点,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在“玩具进行曲”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课件,使音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含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结合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可针对这些特点,适度增加一些游戏、竞赛活动,如在一年级第三单元教唱《跳绳》一节时,可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既可增强课堂的愉悦性,又能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听觉能力、视唱能力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本乐理教学,从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调式、音色、和声、力度和速度)上做出分析。让学生学会感知声音、听辨声音。在视唱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歌唱教学的始终。在教唱新歌时,要通过富有感情的范唱,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指导学生先唱准、唱好曲谱。然后,再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予以重点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引导学生把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审美性。音乐是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最好艺术形式。音乐的特征就是通过情感的抒发、宣泄、交流,而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可以用想象、创编、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聆听与想象中,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过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就是将音乐情景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让学生置身于音乐之中,加之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情景教学法。

1语言导入教学情景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够启发学生走进音乐王国,加快学生理解音乐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尽情参与,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安夜》这节课时,因为圣诞节和平安夜都是西方的节日,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假如教学实践中又没有办法运用多媒体,那么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描绘平安夜的场景: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这一天,所有的商场、街道和家中就摆起了圣诞树,圣诞树像一个小塔,树上挂着很多小铃铛,轻轻摇晃就会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非常动听,树上还会缠绕一圈小灯,五颜六色的小灯好像天上眨眼的小星星,美丽极了。人们还会在教堂里虔诚的祈祷,衷心的许愿,欢乐美好的气氛充满了千家万户,就像我们国家的春节一样。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却也仿佛身临其中,加深了学生对《平安夜》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的体会。

2故事展开教学情景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思维过程,不如说是一种共情过程。教师给学生讲一段有关音乐教学内容的动人故事,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音符先有感情。学生都爱听故事,精彩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果能够运用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别出心裁的故事,就能唤起学生热爱音乐的激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莫扎特》时,教师可先讲莫扎特的艺术生涯,讲莫扎特三岁就开始弹琴六岁开始作曲八岁写下第一部交响乐的音乐天赋,讲莫扎特的代表作,讲莫扎特的创作背景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让学生对莫扎特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内涵。

3表演再现教学情景

音乐与表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完整的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实际肢体表演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样一来,教材中歌曲的角色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形象,而就是学生自己,学生对歌曲必然产生亲切感。这种生动的形式会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感到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表达出来,而且富有趣味性,学生自热情绪高涨,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一起来》这节课时,在反复欣赏和学唱歌曲后,教师可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明快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自己创编韵律操,在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动作要符合歌曲的特点,既要有轻快活泼的动作也要有优美的动作。动作编排结束后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分小组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通过各小组之间的韵律操创编和表演,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歌曲动感的节奏,扩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运动协调能力。

4多媒体呈现教学情景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多媒体中生动、直观的动画情景更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时,在第一单元的开始阶段,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以及相关文化,像西藏的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西南地区苗族和彝族的民族特色,西藏的天空、草地和风土人情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多媒体呈现,学生在欣赏《走进西藏》这首歌曲时,就仿佛置身于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旁边,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西藏草地上,就仿佛置身于西藏白雪皑皑的雪山上。学生通过学唱《走进西藏》这首歌曲,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呈现西藏特色,进一步加深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学生演唱《走进西藏》时的感情更加丰富饱满。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音乐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来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魅力,在发现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探究音乐的奥妙,在探究音乐奥妙的过程中创新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音乐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音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孙梅.黄河之声.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