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时间:2023-07-06 16:28:27

导语:在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第1篇

关键词:西部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生态补偿起源于德国1976年开始实施的Engriffsregelung政策和美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湿地保护No-net-loss政策。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1992年底,原林业部提出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1998年修改后的《森林法》第8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00年,国家《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除此之外,《水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制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拿出10亿元在11个省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还拿出300亿元用于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补偿、防沙治沙工程等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政府规章,同时,各地方也积极开展了生态补偿的试点工作。

但是,除国家财政少量的转移支付外,我国迄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而且,西部的生态补偿处于无法可依的困境,特别是相关的环境经济、法律手段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西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应尽快完善立法,建立起有效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确保西部生态补偿工作得以长期、稳定地实施。

一、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和中国西部的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生态补偿的经济、技术手段、管理模式等都很不成熟,亟待完善。仅就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而言,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为,最为严重的当属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综合性制度安排。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管理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部门分头管理现象严重,没有统一的法律框架和实施规划,生态补偿基本上是部门性、地方性的,缺乏部门间的、中央与地方的统一和协调,尤其是缺少跨省市的协调体制,无法解决跨省市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也无法整合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生态系统作为特殊资源,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与制约所形成的动态平衡发挥作用,仅对其中某个要素或部分要素进行补偿并不能真正达到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而我国现有的规定恰恰陷入了这个“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误区,未能采用整体系统的认识和做法,导致仅有的生态补偿制度局部公平,整体不公平。如果这些状况得不到改变,西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就将无所依托、难以建立。

2.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责任界定及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生态补偿是多个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责任的重新平衡过程,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而目前涉及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利益主体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对其在生态保护方面具体拥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导致西部生态补偿各利益相关者无法根据法律界定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权、利关系。此外,因学界对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标准还存在争议,故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遵循。

3.立法远远落后于生态问题的出现和生态破坏的发展速度,许多新的管理和补偿模式没有法律法规给予肯定和支持,对利益主体没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中央立法中仅《森林法》中有生态效益补偿的不成熟的原则性规定,《水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只有一些零星的规定,西部地方立法也欠缺可操作性。由于中央立法整体性缺少关于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西部地方立法探索缓慢,所以对于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律规定仍然是一片空白。生态税、发行国债、生态彩票、BOT融资方式、东部发达省份对西部的援助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等还未被法律所肯定。这些都不足以应对西部日益恶化的生态需求。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建议

十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环境保护规划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提出已有几年时间,在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偏远地区,虽然也能注意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是生态环保工作往往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比如有些地区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等,采取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造成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粉尘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而且也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在规划地区未来发展时,要坚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不能一味地靠山吃山,要结合当地特色,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比如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率先尝试发展乡村旅游,以创意园艺景观为基础,以产业链延伸为落脚,以合作经营模式运作,发展成为全国文明的旅游热点和指知名乡村旅游品牌。

二、落实执法监管工作

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无视法律法规,对当地环境肆意开发破坏,或者将污染物直接悄悄违规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一些野生动植物较多的地区,一些民众或者偷猎者大肆捕猎珍贵野生动植物,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当地相关部门应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法规,落实环境监管工作,将监察、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比如将所在地区进行划片,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直接的负责区域,并落实相关的监管职责。同时,加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组建强大的联合执法小组。比如环境监测部门及时为环境监察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配合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监管执法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深入到农村基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动员村委工作人员做好生态环保普法工作;走进校园开展生态环保知识讲座等等。另外,还要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保当中,鼓励群众积极监督生态环保违法行为,在发现相关的违法情况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帮助相关执法人员及时查处破换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事件,充分发挥群众的伟大力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与群众的信息互动,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图表和文字定期向群众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信息,保护落实群众的知情权,提升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长远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政府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执法监管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举措,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华.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企业研究,2014,06:161-162.

第3篇

基于对张家口地区环境情况的了解,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对张家口城乡居民进行了环境方面的咨询,咨询内容分主观和客观两大部分,主观题包括再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比较鲜明或争议较大的问题作能力范围内的分析。

坝上地区海拔比北京高一千三百米以上,由于人们滥砍滥伐,长期过度开垦和放牧,目前该地区沙漠化土地已近一千三百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近七成,成为居高临下威胁北京的沙源地。坝下地区的典型代表则是黄羊滩地区,黄羊滩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东南部洋河南岸,总面积为14.6万亩,主要由流动、半流动和固定沙丘组成。当西北风较大的时,黄羊滩的风沙就被吹到北京,形成风沙漫天的沙尘暴,严重影响了北京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张家口地区除沙漠化外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部分地区空气污染严重、水资源污染和极其短缺。

尽管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所经之地的空气状况并没有出现较严重的污染,而且给人的感觉是空气还挺新鲜,但在洋河、桑干河中上游地区由于工业密布,的确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参考七月《张家口市大气污染状况周报》可知整个张家口地区大气污染指数为175、首要污染物TSP、空气质量级别为Ⅲ级,和北京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差无几。

今年入春以来,张家口地区的降雨量不到25毫米,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长期干旱,造成土地龟裂,一方面浮土增多,沙化加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使得农民的生活压力日益加大。

此次咨询的丰富性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张家口

市区我们对不同年龄、工作、阶层的人作了咨询,如学生、个体户、营业员、政府人员、企业职工、下岗职工、退休者等。在乡下不仅拜访了乡领导,还和青边口村的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通过咨询使我们对先前了解到的信息有了对比的认识,同时还了解到一些我们未曾想到的问题。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比较鲜明或争议较大的问题作能力范围内的分析。

一、关于张家口生态环境对北京的影响:

被咨询者都明白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对北京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沙漠化和水资源污染是对北京地区的主要影响方面。同时由于职业环境的影响,一名学校的后勤人员就对水资源污染感受不深;一名收入千元以上的企业职员认为由于化工厂、矿区和金矿过多使得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

二、对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的看法: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本身在防洪、发电、航运以及供水灌溉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够充分保障社会的供水和供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所反映出来的水利工程本身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前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人类本身在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功发展方面理念已经得到了普及,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水利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本身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有十分多的不同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只有对这些问题充分的重视,有效的识别并且认识到当前生态水利建设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在其中所包含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采取的技术对策,将对于提高生态水利的设计水平和提高水利工程本身的社会效益与自然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1.1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范性问题

当前,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技术的规范和规程方面,大都是以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理论作为编写的依据而制定的。由于历史的因素以及当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大一部分的规章制度本身没有任何关于生态水利设计的内容,相关的理念和内容十分缺乏。随着相关规范的不断修订,人们也在陆续完善相关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规章制度还是不够完善的,也是不够全面的。当前备受瞩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问题,在当前的设计规范中仍然没有任何的规定。很多的技术指导和法则仅仅是一种行业指导性质的文件,并没有在制定的过程中征集相关的工作意见。城市地段的地方建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采取的混凝土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广泛运用和推广的设计规范还没有编写出来。在河流本身的生态性修复技术和方法方面也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1.2 生态水利工程本身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标准难以有效的确定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其基本的任务就是要有效的维护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从而能够有效实现人类本身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为了能够有效的完成这些任务,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就有必要在设计之前就对设计的目标和维护生态健康的相关指标参数进行有效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出一定的量化标准,将生态水利工程的指标有效的量化。但是,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复的目标大多都是比较空洞的定性描述,这个过程缺乏一定的目标性和保准性,没有办法设定量化的目标和一定的统一标准。所以,导致设计目标本身以及标准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明确和统一,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办法确定工程是不是符合设计的预期目标。

1.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员水平存在一定问题

生态水利工程本身是生态学与水利工程设计的结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生态水利工程自身设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深厚的水利工程设计基础,还要有一定的生态学基础知识,要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理论知识和生态恢复学基础知识。在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中,两种学科本身是分类进行培养的,这样的话就使得同时具有两方面知识的人才严重缺乏,又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项比较新的活动,在这个方面的经验大部分人都十分的匮乏,可以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设计项目很悠闲,这样就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2 解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生态的保护意识和恢复意识也不断的提高,各种生态水利工程本身的设计也提到了一定的议程上来。生态水利工程本身的设计项目也变得很多,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讲也就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面对生态水利设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的解决对策:

2.1 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规范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生态水利发展的自身需求,做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事情。虽然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和实践经验还不充足。但是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的在出版。在这个过程中,就英凯开始着手对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整理和修改,增加与生态水利工程相关的内容,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范方面作出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2.2 加强生态水利工程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本身的人才培养是保证设计效果和质量的基础。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不但要求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当扎实的水利工程设计基础知识,还要充分的熟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具体的开展生态水利工程的相关设计和实践。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本身需要大批的特殊人才,要经过长时间的严格培养和训练,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3 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效益评价机制

要逐渐的改善传统的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机制和模式,在评价中加强对于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要及时的采纳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相关成果,不断地完善生态水灵过程设计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于那些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主要目的的设计项目来讲,不能够单纯的以经济的效益作为项目评价的标准,要着重对项目本身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考察。随着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以及生态效益的不断实现,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对先关的资金投放进行效益评价体系进行改善,要逐渐的将资金投入到那些生态效应比较大的项目上来,逐渐的改变水利工程设计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基本状况。

参考文献

[1]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01)

第5篇

1.师资管理限制多

教师资源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资源极为看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为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没有做到人性化管理。比如考勤制度无论是否有必要,都要求教师必须在办公室,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又如用指纹签到来考查教师是否每天按时到校。这样的行为导致教师无法正常备课,教师的时间利用率降低。另一方面,惩罚机制与手段不合理。比如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规范教师行为,会对教师违反校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采用扣工资、罚款等方式,这对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财务管理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引进了现代化的财物管理方式,以便更好地对资金进行管理,保证高职院校的稳定运转。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财物管理不重视,认为财物管理就是入账、出账,计算工资,导致财物运转不完善。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因为财政拨款、生源数量等问题,资金运转不规范。比如教师的绩效工资、福利并没有按照规定发放,这会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受到一定影响。

3.行政权力超限运作

一些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过大,在学术领域、职务晋升、科研资金等方面以行政权力进行干预,导致行政权力超限。例如,在学术管理上用权力话语取代学术话语,干预学术管理上的职权。由于行政权力超限,导致有些人可以拿到更多的资源,如教学收入、课题经费等,甚至以权力寻租,获得一些本不属于其的收益,还有一些人利用权力掠夺他人的学术成果。行政权力超限运作,违反了教育规律,让人们对行政权威充满向往,强化了“官本位”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导向作用会扭曲一些学者的价值观,诱使一些人跻身行政管理岗位,为了谋求一官半职去经营与领导的关系,这将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4.管理运行僵化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往往比较僵化,不愿意去创新和探索,导致教育管理缺乏活力。这样的管理方式无法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缺乏必要的创新,不但无法提升管理效率,还增加了成本开支,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僵化的管理还体现在消极的管理方式上,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导致人浮于事,资源浪费。

二、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本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当前的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在组织管理时,应坚持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响应,才能建立起教育管理的生态互动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采用魅力型管理方式。传统的管理方式比较权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被管理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而魅力型的管理方式,采用柔性的方式,用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被管理者,以获得他们的认可,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意愿,这样更容易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掌握管理技巧。掌握管理技巧能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比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要充分沟通,掌握对方的思想状况再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要用真诚去打动对方,而不是以刻板的方式命令对方,只有打开被管理者的心扉,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沟通。管理者要会说理,以理服人,帮助被管理者发现问题。

2.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为了在竞争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管理中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这样就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将全部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中。竞争机制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可以形成竞争性的生态环境,能够让每一位参与竞争的主体产生压力,从而形成动力,激发潜能,破除懈怠、拖沓的工作作风。竞争会带来优胜劣汰,这种不进则退的法则会激发教职工的潜能,点燃其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竞争机制要科学、合理,目的是激发教职工的潜能,而不是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3.加强职权平衡

在高职教育生态管理中,如果行政权力超限运作,高职院校其他方面的管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要加强职权平衡,明确职责,只有建立平衡、对称的生态环境,才能让每一个人各司其职、按职授权,减少行政权力超限运作的现象。要加强职权平衡,管理者必须具备战略思考规划能力,用可持续发展的态度进行决策,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环境的平衡;还要具备资源整合和运作能力,管理者要有侧重点,对资源进行整合运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改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生态环境。

4.完善激励措施

高职教育生态管理中的激励措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常见的激励措施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适当的激励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通过激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完成正向的生态流转。激励措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采用薪酬激励。物质激励是很多高职院校常用的激励方式,这不仅是对教职人员工作的肯定,还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现实问题。高职院校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减少这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表扬肯定、评优争先,又如领导平时多关心、爱护教师。精神激励可以根据教职工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结合,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正面的激励效果。

第6篇

回顾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进程,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畜禽养殖、农药化肥、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污染;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依据农业资源状况,进行高效配置,着力构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进程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开始了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先后建立了百余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涵盖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等类型,实施面积100万hm2,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1988年,首次召开的福建省生态农业交流研讨会,证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从实践探索阶段上升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省加大了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特别是1993年,农业部等七部委局组织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全国开展了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东山县被列入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以此为重点,全面推动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1998年福建省政府批准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把连江、长乐等12个县(市)作为首批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2000年以来,福建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稳步发展阶段。2002年福建省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福建省建设生态省总体规划纲要》,并专门印发了《福建省建设生态省生态农业发展专题报告》,通过不断地修改完善,结合福建省实际,于同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福建省农业厅主持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探讨与推广》项目,建立了12种类型的主要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并着力于以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4年以来,在推动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省生态农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2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福建省生态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但是农业生产因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污染、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灌水质恶化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所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1资源状况脆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2011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2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9.95%。长汀、安溪、宁化、诏安等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达5691.76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65%,流失率达12.58%,治理难度较大[1]。由于茶叶、柚子、柑橘、荔枝、龙眼、枇杷、香蕉等经济作物是福建省的传统主导产业,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大面积连片开发,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植物资源多样性,而且还形成新的低产量、负效益的茶果园,直接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酸雨、冰雹、干旱等)频繁发生,对农业生态环境均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2.2畜禽养殖数量较大,污染问题亟待解决2014年福建省猪存栏数为1149.35万头,牛存栏数为67.79万头,家禽年末数为10580.46万头[2]。随着福建省畜禽养殖数量及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因子。目前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处理,并且随着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种养分离成为普遍现象,使得畜禽养殖粪便由传统农家肥变成了首要污染物。

2.3化学投入品增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2014年福建省化肥使用量达到122.61万t,农药使用量达到5.64万t[2]。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福建省增产压力增大,又因耕地面积不足的制约,化肥、农药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化肥、农药利用率普遍较低,各地氮肥利用率平均值仅为30%~35%,农药有效利用率约35%[3]。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多余的氮、磷元素直接流入周边水体,造成局部地区污染风险加大,尤其是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大的设施农业等,极易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

2.4地膜回收利用率低,“白色污染”不容忽视据统计,2014年福建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09万t,相比2000年增长了189%[2]。由于地膜等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率很低,长期在农田累积,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加剧。地膜残留不仅影响农田的土壤结构,导致农田的土壤质量降低;还会影响农机作业等问题,最后造成农作物减产。

2.5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生活垃圾长期无人管理,造成生活垃圾腐臭、滋生细菌,渗出的污水直排,严重污染河道。农村生活污水大都没有经过环保设施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3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措施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要素组合、产业布局、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针对福建省生态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3.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开展以水、肥、土、路、树、草和绿色防控技术为重点的生态茶园建设,带动县级茶叶企业加大投入,辐射全省建设生态茶园。同时,全面实施以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深施有机肥、推广果园覆盖、物化技术为重点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生态果茶园建设,增加果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果茶园的生态环境。此外,开展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全面落实企业年检、质量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公告通报、淘汰退出等监管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有效减少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损失。

3.2注重推广现代科技,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切实解决福建省农业发展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应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科技进步发展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解决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肥料流失率高等问题,减少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二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在部分地区重点推进紫云英、蚕(豌)豆等绿肥生产与发展,在粮食主产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三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品种,重点示范推广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3强化畜禽污染防治,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为切实解决农业生产过程自身带来的污染问题,要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推进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开展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根据福建省政府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按照时限要求全面关闭禁养区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可养区生猪养殖场的改造升级,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安排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标准化养殖,稳步推进生猪标准化建设与改造进程,全面促进和提高福建省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是畜禽粪便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主要出路。加大对商品有机肥在生产与推广环节的补助,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农村沼气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强建设户用沼气项目、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和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同时,推广“猪—沼—果(粮、菜、渔等)”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种养结合,把废弃物转化成能源和肥料,减少农村燃料、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民收入。

3.4加强试点示范引导,培育生态建设典型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注重拓展功能,加强试点示范引导,培育生态建设典型,为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生态农业文化,有效促进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开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评选推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引导福建省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二是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按照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围绕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等分类创建目标体系,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哲锋.福建省水土流失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与应用———以22个重点县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4(5):45-50.

[2]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第7篇

在中学各学科中,生物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教学中适宜进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离不开生物学科的教学的参与。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在生物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充分利用好生物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一、把握渗透课

要求教师首先要仔细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教学,介绍植物在吸收CO2和维持碳氧平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并借此来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结合“细胞癌变”这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有可能作为致癌因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切入点,不要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度”,不能上成环境保护课。第三,应列出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中有要求,教案中有体现。

二、上好典型课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与环境”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借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森林生态系统时,提到森林的生态学用途时,可以给学生看一下如今世界上森林的破坏程度,如全球热带雨林减少的状况。由于热带雨林的消失,直接造成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在讲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介绍到目前各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污染”、“酸雨”等等,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影像资料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让他们从中了解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且形成一个“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国家的任务,需要全球合作”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上某些国家不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事实――如,美国在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这样的事件,要引导学生给予正确批评和指责。

这样通过图片和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不仅了解现状,而且加深印象,形成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利用好实验课

在生物课本中有许多实验,其中不乏有关环境方面的,例如“SO2对植物的影响”,利用上实验课的机会,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真实体验SO2这种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有毒气体对植物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印象,并能激励学生把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有关环境的实验还有很多,生物教师应学会利用学科优势,在实验课中多多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环保意识。

第8篇

关键词: 河道护岸 生态环境 河道建设 影响

河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人类自古以水为伴,逐水而居,河流给予人类丰富的资源和便利。但是随着人们不断地对河流进行索取,造成生态系统的弱化,河流的功能开始减弱。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注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对于河流的河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态河道建设的功能及必要性分析

河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所需要的土壤、水产品等资源,在宣泄洪水保护人类家园等方面河流也必不可少,同时河流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添光增色。因此,河流也是世界主要文明的发祥地,遇水而生,依水而建。河流主要是通过降到地标的雨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合,通过重力的作用由高向低流。但是随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航运、防洪排涝等工程,对河流进行疏浚和护岸等整治工程,从而满足生活发展的需要。

而生态河道主要包括河流及两岸的水面、边滩及沙洲形成的整体,具有防洪排涝、输水灌输、交通航运及渔业生产、景观休闲和发电等功能。河流是水资源和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河道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河道的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河道的功能状况。

在以往的生态河道建设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建设用地的要求,注重防洪和航运的功能,或者注重整体形象的壮观,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改变了天然的形态,出现河流形态的直线化、护岸才来哦的硬质化和河道断面等诸多问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剧,使得河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河水浑浊,河虾不再,生态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使河流生态系统优化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国家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发展来看,建设生态河道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内容,河流的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河流系统健全的关键,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

而从生态河道自身的发展来看,河道的形成是自然循环和多种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生态河道的时候,要突出的注重构成要素,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形成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特别要注重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如何控制水土流失和协调两岸的土地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从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来看,生态河道的建设还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河道景观的个性化,增强河道景观的异质性,从而建设有利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河道整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景观。最后,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建设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尽量运用天然的材料,用植物造景,在提高河道风景观赏质量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

总的来说,生态河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管是从宏观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还是根据河道建设自身的特点来说,都要根据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建设有利于环境发展的生态河道。

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说,河流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需要从整体性和独立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环境问题对河道建设造成的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的方式对生态功能造成影响。部分河流的两岸植被比较稀少,固沙种树的工程不足,导致沙滩,加上城市污染源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及产业结构也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综合效益不高,而且对土地的开发无需,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有限。具体来说,当前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和林业虽然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对于土地资源利用要求较高,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垦荒和无节制的向土地索取,造成多年的湿地转化为耕地,大面积的果园和林地也变成农田,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沙化现象。而二三产业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企业进行过度开发和建设已经严重超过了生态区域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最后,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欠缺,河道建设的用地布局不科学。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系统远远不够,没有统一的供水体系,对于城市的安全供水造成影响,再加上排水设备及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不够完善,导致污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生态破坏。而河道建设过程的用地布局混乱则造成建设的无序性和景观的低质量,在河道建设当中,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混杂是主要问题,容易形成交通不便和空间无序的问题,河道两侧的建筑环境恶化,对于河道建设的整体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河道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要在保障其水里功能基础上,建设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保障河流的持续性与城市生产生活的互补性,处理河道两侧的生态建设用地模式,并做好河流的生态防洪工作及植物生态系统的修复等工程建设。

第一,要明确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因地制宜

根据河流的特殊功能性,采用综合性的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景观和生态经济的适宜性,通过有效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形成生态优先的景观经济发展理念,并提出科学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绿色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并建设能够形成一定经济效应的风景旅游区及生态农业科研嫉妒。

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要注重适宜的原则,在防洪线以内,要充分结合防洪要求进行河道建设,形成300米以内的永久性河道,在河道周边建设沙地草甸,意外形成疏林草地,形成有层次的河道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农林牧相结合的功能分区,建设生态防护区、生态园林区、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恢复区等多种环境功能区。

第二,建设生态河道要突出注重生态防洪建设和植被建设

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季节性雨季比较明显的地区,要突出注重防洪特点,建设水库及其它防洪设施。

例如,清江镇流域面积小,但是随着经济和城镇建设日益发展,防洪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河道泄洪、蓄水能力不足,阻水桥梁和节制闸多,河闸不配套,受上游山洪侵袭及下游的顶托,洪涝灾害较为频繁,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严重制约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清江镇的区域防洪排涝还存在着上游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窄主干河不突出、河道淤积和建筑物阻水和出海排涝闸规模偏小且年久失修等问题。

所以说,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要根据河流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并结合河道的水利功能,进行有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修护,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

结 语:综上所述,河道护岸的生态环境对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河道功能的发挥,而河道的功能发挥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形成经济、环境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总体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候高健 徐竟成 黄翔峰.河道护岸生态化建设进展[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年05期,2009.

第9篇

采撷的可能性在于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境血缘”。对其采撷尊重了民族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间的客观联系,回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破解思想资源贫缺与实践乏力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蕴含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之中的生态智慧,衍生于人们在长时段生产生活中习得的经验,积淀于生命环境在时空中的变化,诠释了“人”对于生态系统之中“他者”的尊重与理解。1.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共生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共生观念。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多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大的攫取型经济。各族人民在“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与农耕”等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特征不在于它的逻辑而在于他对生命的情境。他对自己的观点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际的,而是共生。在自然世界中,他们并未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独特和优越的位置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具有亲缘关系”②。以生活于稻作文化区域的壮族为例。壮族先民通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信仰的精神路径,嫁接了同处生态系统中万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建立起共生秩序,以约束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稻谷、鱼、猪、牛、马”等都各有“灵魂”。在共生状态中,诸物皆灵魂与肉体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旦因人不当干预,将生境诸物的魂吓跑(驱赶)出肉体,将导致人面临生存危机。《布洛陀经诗•造火》中就有因人不当使用火,而致“王的三代祖宗不愿留,王的祖神不愿住”③的记载。共生平衡失调,“河鱼妖怪,稻谷妖怪,牛妖怪,银钱妖怪,首饰妖怪”④等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的灾难必会出现,最后只得在布洛陀⑤的指点下,当事人通过仪式展开忏悔,并收敛起干预自然的尺度,才使得生存环境中的诸神、祖先、诸物恢复至共生秩序,人方得安居乐业。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中也都广泛存在蕴含共生观的现象。如: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林文化”、藏族的圣山圣湖崇拜、侗族的万物崇拜、布依族的图腾崇拜等,都表明各少数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在诸多禀赋共生智慧的文化内涵中,我们虽无法运用现代逻辑去理解其合理性。然而,无论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观念的“情”与“理”,它作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调控手段确实存在。“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方式与对待,都体现了一种共生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情感活动”⑥,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秩序,为人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适度开发的发展观适度开发观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干预尺度”,它解决了人如何调和自身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智慧。为适应区域地理条件与生产力状况,“靠山吃山,靠林养林”成为生存于该时空中的少数民族人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思维,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如:为不伤害土壤中植物根系,尽可能地采取粗放的免犁技术;为顺应不同植被的生态状况,对土地进行功能区划,实施差异化的耕作技术;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多时段土地轮歇制度等”①。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长江流域(26.69%)、黑龙江流域(24.82%)的森林蓄林资源占据了全国森林蓄积面积的51.51%”②,两江流域之所以有森林资源的大储量,除自然涵养外还同居住于该地的少数民族所秉承的适度开发理念分不开。例如:侗族有“爱护森林、植木造林、封山育林”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侗寨仍旧保留着“儿孙林”③的习俗;云南富民彝族,认为竹林的生长兴衰象征民族的兴衰;怒江傈僳族多以禁止采伐的茶树、紫柚木等植物为氏族命名;蒙古族、赫哲族对所需保护的树种、草原有明确的要求,不许砍伐的种类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可见,正因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做出了要求,才有效防止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并通过意识干预与组织制度起到约束文化主体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也正是通过这套制度文化的约束来保护生态环境。1.以习惯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人民用以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性内容。“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明文法之外,依据民间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赋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总和”④。我国清代“嘉庆”至“咸同”年间的贵州布依族村寨便出现了《护林碑》。贵州兴义顶效的《护林碑》载道:“窃思天地之钟,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是以惟岳降神,赖此外城之气所淤结而成。然山深,必因乎水茂;而人杰必赖以地灵。以此之故,众寨公议,近来因屋后放牲畜,草木因之催催,巍石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息。于是齐集与岑性面议,办钱十千,木品与众永人为后代,于后代培植树木,禁止开挖”⑤。依碑文可见,村民已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明文禁止开挖砍伐树木,并将种植树木作为一项社区规范确定下来。同样,纳西族在其原始经典教义《东巴经》中也同样蕴含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性内容。如:禁止向水中扔垃圾;禁止向河流中吐口水,禁止在水源地宰杀牲口,禁止在水源旁排便等。分布于黔、湘、桂的侗族《侗款》在自然资源确权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屋架都有梁柱,楼上各有川枋,地面各有宅场。田塘土地,有青石作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间的界槽,挖好不许乱刨。不许任何人,搬界石往东,移界线偏西。让得三分酒,让不得一寸土。山坡树林,按界管理,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上草。你是你的,由你作主;别人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⑥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解决了私有资源与共有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责任不清的问题,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2.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了各项生态保护规则落于实处。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经社区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组织)实施执事活动。如苗族“议榔”是苗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议榔”最高权力机构是合款大会,大会由榔头、款首主持,制定“款约”,并选举产生各种执事首领。“款约”涉及到社会生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地区安全等诸多方面。至今“议榔”在苗寨中仍发挥着自律作用;其次,严肃惩罚措施。族人一旦被认定违反习惯法,将按照习惯法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处罚。“黔南瑶族,以习惯法为准则,审判时由寨老召集族众,对违法者施以批评教育、请酒赔礼或惩罚示众;贵州水族则由‘三老四公’负责履行乡规村约的处罚权,对违反习惯法者给予惩罚”①;第三,以生态道德性施行制度内容教育。惩处是对身心的处罚,教育在于提升内心的意识。两者的有效结合为乡规民约秩序的运行提供了“道德”保障。“如壮族习惯法中的惩戒条约直接规定了,一旦触犯习惯法,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仅有接受和服从。违法者不仅要受到条约规定的惩处,个人还将在未来生活中背上‘骂名’。在广西龙脊十三寨,对于违法者的‘游村’和鞭挞刑,不仅使违法者在身体上要接受处罚,还要在心理上接受其他村民的嘲讽、谩骂。”②同时,“在大部分甚至全体村民到场的情况下,对违反者实施惩处,以实例对村民进行现场教育”③。得益于上述生态管理意识与管理制度的存在,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才得以在“有形审判”与“无形教育”中获得塑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获得了保护。

二、采撷的意义

采撷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汲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基础单元框架。民族生态文化不仅为我们思考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也凭借其生态智慧的共通性可为国内其他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滋养。“我国地理空间是一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斜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连横断山脉,地势下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又有塔里木与四川等盆地。向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三级阶梯落差,南北又达30个纬度,温度与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④在如此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成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的民族单元,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人类福祉的发展旨愿,如其开展能够尊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与历史生态文化,可克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水土不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真正满足符合区域人民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二)有益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实环境问题并未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消失,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如此状况的归因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生态保护在执行依据上出现了‘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剥离”⑤。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的沟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无力,致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事实上,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沟壑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现代化”背景。“现代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处于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文本法与实践法分离的重要原因”⑥。其一,因自然历史而形成的中国传统社区,社区内的规则往往是根据具体情景做出行动判断,其情境规则不以效率为协调指南,而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为目标。如此的“情景化法规意识”(行为规范意识),距离依据西方文明法律制度设计而成的政策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二,当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外力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借以“现代化”的力量,将民族文化排除出去,继而选择了一条不顾区域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预防与消解上述症结,需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从认识与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入手,促成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实现衔接,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困境提供解题路径。也因此,富含生态制度智慧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关照了特定时空下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其采撷于文本法与实践法沟壑的弥合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