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8:58:55
导语:在文化产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紧身胸衣与三寸金莲
紧身胸衣与缠足实质上都是对身体进行变形,这种变形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谴责,并被扣上“刑具”的帽子。然而从性的角度来看,紧身胸衣是以强调曲线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缠足是以强调柔弱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它们都是显示性方面强势的一种服饰。同时也都表达了两个相反的欲望,即在束缚身体的同时又放纵了它。紧身胸衣最早产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直到中世纪之后的16世纪的上半叶,才在西班牙流行起来。人们以鲸须为骨架制成一种无袖胸衣,这种胸衣呈倒三角形,穿上身后从肩至腰都非常紧身,可调节的系带能将女人的腰肢勒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同时又把向上提高得更加丰满。与之相配合的下装则十分的膨胀,一种由鲸骨、藤条、木块或金属丝制成的圆环将吊钟状的裙裾层层撑起罩上长及地面的华丽面料,正面看去是X型,背部却很舒缓,这种曲线形体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但这种完美是残酷的,由改变内在生理机能而使其外在形体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类服饰史上绽放的一朵奇异的虐恋之花。由于当时人们性观念与并不保守,在给外界留下极为得体优雅和明显的性感印象的同时,紧身胸衣还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方式,赋予了女人表达自身对性的渴望的权利。并且人们还认为紧身胸衣能掩盖女性身上不够“理想”的部位,从而使她们看上去更妩媚动人。这一点在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贝姨》中有具体的描述:“在这一时刻,一个既不丰满又不苗条的女人,却美的非凡,她的曲线因不经意地遮掩而若隐若现、因闪光的衬裙褶皱和紧身胸衣下摆垂片的衬托而清晰可辨,这一切让她如此的性感可爱……。”和紧身胸衣并驾齐驱的缠足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缠足一般于六、七岁开始,要到十岁左右才能解除。用四尺长的窄布条将双脚紧紧地缠绕,除大趾外,将二趾紧紧约束,以后越来越紧,一直要缠到“小瘦尖弯香正软“才算大功告成。当这样的小脚穿上长三寸、尖锥型精美的小鞋,“三寸金莲”由此而产生了(如图3)。我们可以从南朝潘妃“步步声莲”、南唐后主李煜的窅娘帛步缠足轻歌载舞中看到,那纤小如初月的三寸金莲让女人们步态摇摆不定,身形婀娜多姿是多么的娇弱,让多少男人们迷恋。虽然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大的痛苦,即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可是俗语说的好“女为悦己者容”,在这种痛苦中,由于男人的“注视”而使女人们得到。男人的“注视”最终决定女人的着装的趣味,使她们在精神上体味到虐恋的快乐。
2.纹身
虐恋美学现象并不仅仅限于缠足和紧身胸衣,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纹身和穿孔也成为时尚,是一种皮肤化妆,就如同人们穿各种漂亮衣服一样是藉此展现一种美、一种精神。美国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弗格博士认为:人的装饰形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肉体装饰和外表装饰,而纹身绣面就是肉体装饰的最古老形式、是人类童年时期对美的一种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深受人类社会的喜爱,谱写着人类追求痛苦和快乐的传奇。中国的纹身历史悠久,《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这“文身”“雕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纹身装束之一了。纹身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纹身者也在痛苦中磨练意志,享受着快乐。纹身可以在很多部位进行,如脸部,胸部、背部,或者在性感部位如、臀部、腰部等。当我们进入纹身世界中,不论在哪个部位纹身,都会发现纹身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它需要一种信念,就象缠足和紧身胸衣一样,在对人体本身进行改变的同时,精神上获得和满足。这已经不是原始的冲动,是一种思想信念的反映,是痛并快乐着的一种美的形式。
二、街头文化中的虐恋服饰现象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四)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目前对文化产业需求的调查、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国际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借鉴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自己的一些学科规律。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科共性与专业个性、学科普遍性与学校特色的结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共同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校根据资源、需求和整合条件,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对于包含领域广泛、涉及行业众多的文化产业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如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都充分结合了该校师资、教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传统,设立了影视管理、舞台策划、戏剧管理、会展策划、音乐管理等有特色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上,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真正完成多学科的融合。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不能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开设一系列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去研究文化产业的课程,使各学科真正在交叉中融合《。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市场学》、《文化产业国际贸易》这些基本课程,要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殊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去理解文化产业,同时也需要学生从文化特性的角度去看到文化产业。第三,在培养体系上,形成通才与专才、高端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说文化创意人才主要仍然需要由传统的文学、艺术相关学科培养,文化技术人才主要还是由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培养,那么文化产业学科则主要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包含两个不同层次。一是通用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公共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版权经济管理、文化法规政策、国际文化贸易等等方向。二是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制片管理、美术品经营、演艺经纪、会展策划、影院管理、剧场管理等等。前者可以考虑培养硕士、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文化产业的高级策划管理者,甚至还可以培养少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博士研究生;后者则以本科、高职为主,主要培养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并与文化行业的直接需求密切结合。第四,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产业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需求来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市场学、创意学、统计与调查、财务管理等等。此外,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国际文化贸易、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创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工作坊等等也都应该是重要的课程选项。而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专业定位,还应该开设一些特色的、指向性的案例课程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在办学思路上,重视文化产业学科的本土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背景。5000年以上的悠久文化传统、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意识形态惯性等等,都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培养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同时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包括地方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这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人才培养带来某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文化事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公益性文化部门,其主体是文化事业单位,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事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消费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公共文化产品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具有使用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其生产者难以从市场获得正常的价值补偿。因此,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能由企业等营利性组织来承担,不能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而必须建立起市场以外的集体选择机制,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要组织形式。因而,公共文化产品是由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是免费的或显著低于成本价格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不实行经济核算,不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而文化产业则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主体是文化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基本特征。文化企业以工业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制造、销售和经营文化产品,创造经济价值,追求经济效益。公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多数属于私人产品,而文化产业向消费大众提供的正是私人文化产品。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性和消费的排他性,任何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都排除了其他人同时消费这一产品的可能。因此,在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的条件下,企业受自身利益驱动,可以有效地为消费大众提供各类私人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文化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2)职能不同
文化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如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影视、获取信息、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等。文化事业具有点多面广、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等特点,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民族精神塑造、社会道德教化和主流价值观培育,彰显的是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因而,文化事业要强调原则性,弘扬主旋律,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努力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增强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正义,让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文化产业的基本职能则是繁荣文化市场,着力于满足公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由于社会分工、阶层分化、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原因,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性、多样化特征。这种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主要通过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文化产业当然要兼顾社会效益,但它主要追求的却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文化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物质财富,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功能。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3)运行机制不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性质和职能上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它们的运行机制也存在很大不同。文化事业作为社会文化中的公益性部分,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采取行政化运作模式。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到文化事业单位生产的文化产品、提供的文化服务,都受政府行政系统直接主导、调控、干预和管辖。文化事业的决策主要源于政府的政策法规、文化发展规划及上级命令和指示,有着垄断性的行政资源配置,经济上享有各种优惠政策。文化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或社会捐赠来兴办并确保其运营。生产纯公共文化产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全部来自政府拨款及社会赞助;生产准公共文化产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一部分来源于财政资助和社会捐赠,另一部分则来自本单位的自我创收,如门票、出租、广告等收入。文化产业作为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部分,则实行企业单位管理体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就是说,文化产业完全遵循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文化产业以企业法人的组织形式进行经营活动,各类文化企业均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的经费全部源自文化企业自身的积累和筹集。我国文化产业有多种经济成分,其筹资渠道也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及混合所有制等多种途径,并且在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与其他产业一样,都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依法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国家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文化产业实行间接调控、扶持和引导,政府并不直接决定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1)相互渗透
尽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存在很大差异,对二者加以适当区分,以便更好地推进文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二者都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部门,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因而又不可能截然分开,其划分是相对的。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密切,二者常常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交叉重叠之处较多,许多文化行业都兼具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特点。一方面,文化事业中包含有文化产业的成分,认为文化事业不能营利或无法营利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也渗透着文化事业的因素,如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属于文化产业核心层,但其中渗透着大量的政治引导、思想宣传、道德教化、法律普及、文化传承、公益广告等文化事业性内容。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多数文化商业运作都包含一定的公共文化成分。
(2)相互转化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原本为公共物品,属于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资源和产品开始具有了市场意义,而科技革命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于是,部分文化事业逐渐转化成了文化产业。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文化事业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是在原有文化事业的基础上起步的。可见,从历史角度看,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前提和源泉,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派生物。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有些文化产业的内容也会逐渐转化为社会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构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部分。同时,文化产业内在包含的某些价值理念也会转化为文化事业的价值追求。由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它们的界限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
(3)相辅相成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它们一起构成我国文化建设的两种基本形式,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一方面,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导,对文化产业具有导向和滋养作用。因为文化事业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思想基础、艺术形式、文化资源及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培育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拓展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促使文化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适应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心,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牵引。因为文化产业不仅能够积累资金,增加税收,革新技术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使文化事业获得更为深厚扎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活跃和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的消费期望,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化事业的产品形式和精神气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依、互渗、互化、互促关系,演绎着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现代图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作用,使文化既构成社会进步的精神保障,又构成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则既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之下,又统一于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大格局之中。
二、大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由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互为支撑的,所以只有大力促进二者互动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深层底蕴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日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现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前提
首先,对文化各领域、各行业的事业与产业归属进行科学区分和恰当定位。要准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自的性质、特点、职能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公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二者的划分,使其各自处于合理的发展轨道上,并能及时获得针对性较强的分类指导。其次,强化各类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制定出台明确具体、系统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手保护和发掘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等文化资源,共同投入,共同利用。第三,大力培育和优化文化消费市场。要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和载体,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扩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增强公众的文化吸收能力,培育公众的文化消费意识和习惯,促进社会文化消费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这些举措,既是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自职能的客观需要,又是有效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前提条件。
2.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
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机制,就是既要以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又要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一方面,要构建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培育机制。要健全文化事业投入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拓宽文化交流渠道,提高信息传播质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这既是推动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发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资源支撑和消费带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大国家对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培育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提高文化事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要构建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反哺机制。要完善各类知识产权有偿使用制度,细化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健全和落实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定向资助、专项奖励等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在道德教化、法治宣传、文化普及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弥补文化事业投入的不足,巩固和确保文化事业在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
3.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因此,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大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协调共进。切实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就要在厘清公益性与经营性关系的基础上,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资金投入;一手抓高雅文化,一手抓大众文化;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市场管理。要积极探索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处理好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关系,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适当安排。要建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协调机制,密切事业与产业之间、消费与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改革抓突破、创作抓精品、群众文化抓贴近、文化发展抓建设、文化管理抓规范的基本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效益。
4.完善文化产品综合评价体系
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进共赢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将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有机统一起来,尽快完善分别面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对重要文化产品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要进行系统评估、量化分析和动态对比,以此作为文化政策制定和调整的科学依据,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逐步提高综合效益。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的、最终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认可、接受、喜欢、满意及其程度。
5.正确处理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关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在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成立的一个新专业,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吴漫2012在研究了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后得出结论:许多高校制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2]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得出,适合高职高专层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为:文化市场营销员、文化活动策划人和文化产品宣传和推广人员;相关就业岗位: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管理人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品展销或卖场设计、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策划传播工作服务人员等。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
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特点,同时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遇到的文化折扣问题较为严重,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更需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才能合理设计文化产品及文化创新,这样在文化出口过程中无论是从语言方面还是服务方面,让文化产品被输入国家的受众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该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力。下面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解读。
2.1课程定位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对跨文化基本理论,东西文化差异的系统讲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由于文化文化差异而带来种种问题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课程前导课程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能力平台中语言课程类里的大学英语课程,同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学科基础平台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里的民俗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常识,为该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同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辨别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等,为后续课程即专业能力平台中的文化经营与管理、文化投资与贸易,文化创意与策划等打下良好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课程应分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专业基础模块中的课程,即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建议在高一虹2008年提出的“提高学习者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课程宗旨下[3],突出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学以致用,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切实做到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题,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Gudykunst曾指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component)[4]。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框架下,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3开课时间与课时分配鉴于学习该课程前需要语言课程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开设的总学年,一般为3年制(2.5学年+0.5学年实习;或者是2学年+1学年实习),建议该课程在大二开设。这样,在大一一年时间内,在大学综合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关的语言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知识点。另外在大一期间,文化基础类课程也会开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方文化、民俗等文化常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经过大一一年在语言与文化常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大二开设该课程,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为大三进入实习期想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实习单位文化氛围的学生们,做好了跨文化交际心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铺垫。在课时上,根据现有适用与高职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内容,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建议该课程的学时为32学时。即开设一学期,这样在避免和其它文化类课程内容重复的同时,又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和技能。
3.教学内容
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应遵循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主要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同时根据跨文化交际过程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建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情感、能力三大板块。
3.1知识教学内容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国际化视野。老师需要讲解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差异,,这样学生在做文化产品对外宣传营销时,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翻译,以及标签设计,使用说明翻译等,可以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可以让目的语国家的受众群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纳,避免由于文化内涵差异和文化禁忌所带来的宣传营销上的失败。
3.2情感教学内容
学习东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论常识,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文化相对意识,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工作时候,尤其是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对外发行时,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给作品在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物理环境等)而造成影片价值的折损,即电影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3.3能力教学内容
如果说1995-2001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准备酝酿探索的阶段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入小康社会,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1994-2001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酝酿探索的起步阶段,在这七、八年中,我国文化产业界逐步转变了观念,初步探索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从历史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观念上却徘徊多年,造成实践上长期犹豫不决的局面。欧洲、日本和韩国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其后,韩国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方针政策确定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振兴本国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讨论是较早的,《中国文化报》早在1994年就率先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征文和讨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但总体发展阶段的限制、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文化体制和观念的陈旧滞后,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呈现为徘徊不前的局面。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从世界来看,近年西方文化产业正酝酿着更大的发展,当代信息产业正在向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快速迈进,在美国,新经济中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创造性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正在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从我国来看,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从现实条件来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态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文化产业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而文化创新则和技术创新一起,构成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同时,作为成长中的经济大国,中国面对未来世界,需要也必须规划和大力建设发展中的文化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重建“中国形象”和中国产业形象。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必须辅之以新的文化形象与文化策略。中国需要全面重建文化。而在文化建设中,首先推进国内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改革并准备外向的产业发展姿态。
那么,中国成长为未来世界文化产业大国是否具有可能呢?在当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美国实际上是一国独大。现在能够与美国抗争的只有欧洲法、德,未来可能在文化上具有发展潜力的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要素组合中目前中国处于相对有力的位置。这包括1.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大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2.中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具有巨大潜力;3.中国在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范例和经验;4.中国近年网络等高科技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5.中国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待开发人力资源;6.中国自身具有的巨大文化市场,等等。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观念上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文化无关国计民生的“形象”,全面调整对文化在社会转型与总体结构中位置及意义的认识。文化作为发展的手段尽管很重要,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或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纪的文化政策必须面向和更加适应新的飞速发展的需要”。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文化和文化力的竞争。
其次,我们必须把文化作为生产力来重新认识,探索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的道路。文化生产力观念表明,今天的文化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就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科技的一体化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含量。同时,文化作为先进生产力,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世界兴起的先进生产力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文化生产力。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总是在先进文化的开启和引导下向前发展的。当代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一体化包含的两大趋势——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级化,就是以人的不断变化提升的需求为根本的。所以,当代以体验经济,心理产业,精神经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为趋势的文化经济或新经济
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困境。这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体制上延续计划经济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着的四大壁垒:所有制壁垒、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市场化程度很低;并且,毋庸讳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文化产业发展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协调等众多问题。
运用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展文化体制创新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全面贯彻16大精神,落实16大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运用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展文化体制创新。
制度决定长期的社会经济绩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出现不对称或不平衡,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或严重滞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文化产业之间不平衡,要求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要求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的首要问题是计划体制与市场方式的矛盾,文化的市场改革将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思考和规划。稳步有序地向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放开文化市场准入限制;努力锻造在内外两个市场上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文化企业。政企分开、管办分开、现代企业制度等在经济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应在文化领域积极推行和实践,经济、管理领域各个环节的成功经验和大量人才应全方位进入文化创新领域。总之,应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管理上的经验,逐步消除壁垒,在市场经济的主导框架内推动体制改革。
内容产业的历史性登场
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产业的历史性登场。
近年来,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与文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飞速发展的电子、数字通讯、信息技术给当代社会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文化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改组,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电视、卫星电视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像电影这样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的补充,而且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新方式。法国学者阿曼德.麦特拉在其《国际图象市场》一文中指出的:“文化部门的不断的商品化以及相应的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已将文化置于产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中心。对于欧洲大部分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十分新近的情形。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进入原先只集中于文化与国家关系的论争之中,并且已产生与现存文化定义的决裂。”这就是说,现代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生态格局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文化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文化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文化形式。
知识经济与数字化曾使世界欣喜若狂,巨量的资金投入了网络业,全世界各行各业都争相到网络业来“烧钱”。在知识经济的泡沫吹破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深刻地认识到,在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经济环境中,文化发展如果不与这种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反之,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达成之后,在传播或发送的方式解决之后,传播或发送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上帝”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消费什么,成了发展的关键。没有千百万人需要或喜爱的文化的内容或节目,高新技术与新经济就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事实证明,正是缺乏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持,知识经济才落入低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无疑,当代新一阶段的技术革命迫切地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等媒介产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从发展的环节看,内容产业成了文化经济传播交流的“基础的基础”。
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内容产业与创意产业,就成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文化产业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需要文化产业——内容产业。于是内容产业便历史地、合乎逻辑地登场了。
什么叫内容产业(或译节目产业)?简言之,内容(content)即流过那条“粗管子”——光纤宽带电缆的所有节目。欧盟“Info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的主体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象、广播和影院)、用作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所以主导的内容产业就是视听传媒业。这些产业是经济价值的生产者,不管是通过票房收入、转播权等的产值的直接增长,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媒体产品获得收益。
1.文化产业立体化布局已经形成。
从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来看,西安文化产业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发展,尤其注重与高新技术、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关联嫁接,重视文化产业的开放性、多层次性,初步建成了曲江、高新、经开、浐灞、临潼、秦岭北麓、城墙景区七大文化产业板块;培育了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及文化保护业、广告业为发展重点的“六大行业”,并规划实施了西安城墙景区工程、大唐不夜城项目、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十二个重大项目,文化产业立体化布局已经确立。
2.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增加迅速。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上涨。从2008年的127.44亿元到2012年增加到334.68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08年的5.5%增加到7.7%。2012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快于GDP和第三产业,高出GDP增速18.5个百分点,高出第三产业18.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文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从西安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来看,传统文化产业平稳增长,新型文化产业迅速扩张,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以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产业(即文化产业核心层)平稳增长,始终保持41%~42%左右的增加值份额;以网络文化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的层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西安文化产业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相关文化产业层仍是西安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相对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看,三个层次同步发展,层增长领先于核心层。2012年,层实现增加值117.30亿元,增长36.5%,高出全市5.9个百分点,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增长点;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34.44亿元,增长28.0%;相关层实现增加值82.94亿元,增长26.9%。
二、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管理体制滞后。
西安文化管理体制尽管进行了改革,但仍带有传统的文化事业型的性质。这种管理体制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条块分割,与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资源配置和企业经营项目结构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资产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走向了快车道。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断开辟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新领域,并形成一条长长延伸的产业链条,高创意是产业链条的下游,获得高附加值是产业链的归宿。而西安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状态,大多数文化企业实力弱小,分散经营,缺乏活力,文化企业市场主体意识淡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具有强势品牌或知名品牌文化产品的企业较少,文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具有市场优势。
2.文化融资体制落后。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市场化的投资机制,除政府投资外,还包括企业投资、私人投资、彩票集资、基金投资。西安文化产业投资渠道单一,政府投资有限,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都不足。这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很不适应。此外,政府的投入与产出不协调,投入带有随意性,文化投入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资金不足制约着西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
3.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
西安是文化资源大市,却不是文化产业强市。文化企业创意、创新能力与开发西安广阔的文化资源所需的能力之间仍有一定差距,使得西安目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资源的重复开发,或者仅将眼光放在原有的或历史的发展点上,不能深入进行创新性、长远性考虑。虽然西安拥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产业品牌和项目,但是缺乏进一步的深度挖掘,无法开发衍生产品、形成产品系统,使得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不能形成更为广阔的产品群,西安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难以彰显。西安十三朝古都,尤其是以周秦汉唐文化资源蕴含最为丰厚,但是目前只有曲江在唐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开发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西安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亟待进行。
4.人才机制不健全。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西安科技实力雄厚,高校众多,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但由于用人体制、机制等原因造成科研机构与实际产业脱节,科研人员与市场脱节,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造成许多优秀人才外流,导致西安缺少具备独到眼光和创新思路的精英策划,因而难以出现文化精品。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人才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外流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安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
三、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推进制度改革创新。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机制改革,转换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和骨干企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协会和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管理职能的文化中介组织。构建城乡一体、丰富多样、繁荣健康、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上,一是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快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要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三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建立文化单位注册登记制度,合理划分文化单位的类型与功能,实行分类指导;四是进一步扩大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建议根据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
2.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基础,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融资体系,形成以国有文化资本为主,非国有文化资本为补充的文化资本格局。一是鼓励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由国有资本控股、社会资本参股的股份制改造,以此来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二是成立文化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结合,改善文化行业投融资环境,改变银行在民营文化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三是积极吸引文化产业外资。吸引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与西安的文化企业合作,允许外商以技术、品牌、创意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对经营不善的文化企业,让外商购并,使其复生,以股权互换建立贸易伙伴关系,共享扩大的市场资源。四是加强基金建设,调整基金结构,发挥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3.深化西安文化资源的开发。
将对西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创意、文化创新相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研究、挖掘。以古代王朝的历史遗存为依托,培育秦、汉、唐历史文化品牌。创建“秦汉唐文化产业园”,以产业化和商业化思路激活历史文化,使其绽放现代光彩;重新梳理与整合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定位其在中国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世界的“秦汉唐好莱坞”。大力开发打造以秦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包括主题遗址公园,旅游景区和文化活动节日等多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挖掘秦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秦文化的精神,以阿房宫为核心,借鉴唐文化的产业链开发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秦文化产业链,使之成为西安继唐文化之后又一个西安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地。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学生热衷于短期利益,长远职业培养难以完成
这种现象在职业培养中十分常见,一般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专业教育之后,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个兴趣迅速的安排在实践上,学生在进行实践时,一般不会选择难度太大的进行,而且这些实践一般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并且有一定的报酬,这部分实践学校是无法进行阻拦的,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获取了一定的酬劳,但是学生一旦发觉这种实践行为的短期利益,会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生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活动,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课业规划。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培养计划中不仅有时间过程,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做支撑,学生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将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进行理论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教师和学生地位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校期间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理论知识将手上必定要将教师放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那么理论知识将会被严重压缩,这将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学重点的划分问题
专业教育中,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教学重点也会放在这些专业知识中。在专业教育中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的部分,这些部分不可取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影响不大,如果对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造成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混乱,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完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那么培养期间内实践课程过少,也不利于计划的开展。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教学时,任何一门学科建设中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式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目的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方向和应用方向。教师在进行培养人才时应该注意了解文化企业的规律,了解企业对文化产业的要求,充当学生学习的总策划师,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学生应该注意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主动进行实习,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
(二)以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为培养重点
在进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公共课的培养,为了更好的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在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制定时,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应该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要划定明确,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和学习重点,我们培养的就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校内开设的一切的课程都应该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有重点的进行培养。推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学习和锻炼。
(三)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进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应该注意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产业,学生才能更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自身的能力。在理论课堂上进行讲授时,应该注意将一些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锻炼能够准确判断文化产业前进方向的能力。与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学生进行实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促进和引导文化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养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文化产业,校内可提供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一体化培养,也可以按照实际的文化产业企业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种更加接近现实工作的场景下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类似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判,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促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三、结语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一、民族文化产品的特殊性
(一)民族文化产品具有民族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蒙古族文化的草原风情,藏族文化的佛教特色等,这些文化特质促成了民族文化的独一无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特定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民族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特质必然会延续到民族文化产品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凭借民族文化的特色得到更多人的认同。特色化是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也是民族文化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区别之处。而从市场营销视角来说,突出特色正是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考虑到各种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
(二)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特殊
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这使得民族文化产品蕴含着特殊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的传播推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本身也是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重新诠释,如各种民族歌舞产品实际也是对相关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再现,各种民族影视文化产品在传播民族风情的同时,也在把民族文化通过相关载体向大众传播。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把产品的价值呈现给消费者,使其尽可能地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契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特殊的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有的价值,市场营销必须要靠拢到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的特殊性,才能使文化价值更为充分地展现出来,为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1]
(三)民族文化产品生态环保
由于工业技术发展所限,少数民族多种文化产品更多地用本地特有的天然材料,以原始的方式来生产,如蜡染布、藏族的手工纸和树皮衣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在材质和加工方式都采用了原生方式,生态性是民族文化产品的重要特点。在工业技术大发展的当下,工业化产品是常态,随之而来的便是民众对自然手工产品的追求,并以此为潮流,而民族文化产品的手工天然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和众多工业产品区别开来。市场营销要突出特色,也要强调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生态环保特征,自然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四)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低
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主要在民族环境范围内传播,影响力有限,很多民族文化形式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和了解,在此情况下,依托民族文化产品所开发的文化产品对于大众来说也较为陌生。从市场营销来说,其目的有三:第一、扩大产品影响力;第二、提高产品美誉度;第三;促进消费,虽然在市场营销中,一般会同时把各种目标综合在一起,但是同时需要结合产品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某个方面的营销目标强调,对于已有知名度的产品,要着重提高美誉度,对于产品影响力低的产品要着重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相对而言,知名度较低,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认可度也较低,因此在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强调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五)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民众情感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的传承纽带,在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教化、情感团结等功能,民族民众对于自己的文化都有深厚的情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民众的尊重。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的衍生品,市场营销是对民族文化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是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沟通的窗口或平台,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才能使相关产品得到民族民众的认可,而这也是民族文化产品传播推广的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策略
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各种特殊性,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特色应用策略
特色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宣传中必须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结合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市场营销的特色应用策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在产品包装上,产品包装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对于产品的接触首先接触的是包装,也是产品特色以视觉方式呈现的重要途径,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可以在包装上首先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来,如在CD或光盘的外包装上把民族特色的哈达、草原、蒙古包、吊脚楼等文化符号应用在其中,使相关产品的包装凸显出民族风情;第二,在营销文字上,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设计各种广告口号或标语等文字方式使受众了解产品,这种广告语也是对产品特色的一种表现途径,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突出特色以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第三,在营销道具上,在市场营销的活动中,会应用到各种营销道具,如产品模型、KT架等,在各种各样的影响道具选择上,也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来,如以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造型来设计各种广告展架等;第四、在营销活动的展开方式上,营销活动有各种形式,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活动方式也各不一致,要突出民族特色,可以在相关营销活动设计上突出出来,如在民族影视产品的首映会上,可以设计各种民族歌舞或者民族美术等方式来引出产品。从根本上来说,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特色策略便是把在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表现机会中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尽可能地多地表现出来,使受众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各个环节或者更各种物品上都能感受到民族风情。
(二)优势突出策略
市场营销必须要突出优势才能使受众更多地了解和认可产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彰显出来,才能使受众更多地认可民族文化产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不仅有生态优势,也有民族特色,同时还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民族影视产品中,各种神话传说都是其和同类型普通文化产品相比之下的优势之处。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以上各种优势特征突出出来,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目标。一般来说,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优势突出策略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现:第一,产品介绍,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方式来对产品进行介绍,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品优势可以在这些营销方式中把相关优势作为重点内容来强调;第二,营销活动中生动再现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可以在市场营销中以展演的方式来进行生动展现,如对于民族特色美术产品的优势,可以通过现场打磨颜料,现场作画的方式,来把其天然环保的特点展现出来;第三,组织观众体验活动,一方面要让受众看到或听到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之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使受众感受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如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产品的宣传,可以组织试听或现场展演的方式使受众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特点。相对其他文化产品来说,大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了解不够,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少有体验,缺乏认知,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着重强调其优势,并尽可能地加深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感知和体验,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三)互联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不高,民族文化产品与受众的接触机会不多,另外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往往在资金方面有较多限制,这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获得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信息推广方式更加灵活,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针对性更强,且传播成本相对更低,要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便可以利用互联网策略来实现。民族文化市场营销中对于互联网策略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第一,依据互联网进行客户调查,民族文化产品本身对大众而言比较陌生,要使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更加契合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找准消费者,便需要事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以此来对产品准确定位,使营销活动和目标消费群体更加契合,互联网的广泛性可以使市场调查更加细致入微,也能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同时调查面还更加广泛;第二,借助互联网渠道来征集市场营销策略,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易,相较于普通媒体,互联网可以使民族文化企业突破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征集到更为优秀的营销策略;第三,以互联网渠道来宣传推广,互联网营销渠道多种多样,各种贴吧、广告软文、视频网站、图片网站、社交网站都是民族文化产品宣传的有效渠道,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众多渠道来进行宣传推广,通过网络来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产品。[2]
(四)标准化策略
民族文化维系着民族民众深厚的民族情感,是民族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民众的民族情感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产品,相关产品必须要遵守以上要求,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保障民族文化产品对民族文化的应用没有损害民族文化的形象和内涵。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主体并不局限于某个主体,各方面都能参与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众多开发者的参与意味着民族文化产品很难在文化保护和民族情感尊重方面做到一致,这种情况同样也体现在市场营销中。市场营销是民族文化企业各自的行为,相关企业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更多地从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来营销,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很容易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者是提高价值,而夸大其词或者是歪曲事实,损害民族文化形象,或者是忽略民族民众的思想情感。为了使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够在以上两个方面都能做到,还需要对相关营销活动进行统一的标准制定,框定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原则和范畴,使众多民族文化产品营销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准则可依据。要充分发挥标准策略的作用,首先要使指导标准的出台尽可能和民族文化研究部门、法制部分相结合,使相关标准合乎法纪又具有科学性,其次要使标准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具体到某个责任部门予以监管,才能使相关标准能够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切实被执行。
(五)生态环保策略
在以上分析中知道,生态环保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随着当前民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性已经成为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也是受众对民族文化产品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中,同样需要延续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优势。具体在市场营销中,对于生态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倡导生态理念、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形成营销活动的生态规范等方法来实施。首先从倡导生态理念上来说,在市场营销中需要把这种理念作为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之一,在产品宣传介绍时,对生态理念也进行宣传介绍,使受众在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和认知生态环保理念;其次,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营销道具,对于这些道具的制作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营销道具的应用中可以选择较为生态的材质,如以回收材料来制作宣传海报或者制作展厅等,也可以在手提袋等道具上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纸质材料,以便于材料回收;最后,生态行为,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的行为是对生态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要使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理念得到切实执行,便需要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相关产品的营销必须结合特殊性进行组织和控制,才能使营销活动更加切合实际,取得更好的营销成果。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需要把彰显特色、感受文化作为营销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再促成“创造财富”实现。
作者:夏红云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