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时间:2023-07-06 16:28:29

导语:在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社会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新媒体;校园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较大,马克思认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每一次变化,其影响均会波及高校,在社会中流行的各种观念和思潮,也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体系中。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多元思想频繁交锋,普世价值难以形成统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校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学生的政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移位、道德失范、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信仰模糊,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生活理想上追求物质享受,淡化艰苦奋斗;道德理想上提倡利己主义,重利益轻奉献,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和权利价值,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观念较差等等。

1.1 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实际运用存在不足

新媒体资源丰富、交流便捷,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德育平台主题教育效果显著、特色鲜明、认可度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新的内涵,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效率性。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缺乏有力筛选与监管,网络暴力、错误思想及腐朽文化等信息造成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差等。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滞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要求,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不能有效契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工作合力不能有效形成。

1.2 全社会重视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但高校施教水平不足、手段单一

党的十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据调查,截止201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全面进入大众化稳定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随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体制、风格、人员、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风格由防守应急转为积极主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结构单一转为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但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困乏、施教水平不一等原因,普遍存在学科专业结构失调、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教师认识出现偏差,不关心国家大事;教书育人中“重才轻德”;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重个人权威轻真情实感交流,造成师生间缺乏信任。加之部分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不够理想,缺乏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淡薄等等。以上因素都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优化措施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机遇。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就必须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对不利因素找准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2.1 政府主导,调控优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党和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大环境的调控,完善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首先,注重社会公平,减轻高校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提出合理解决办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完善高校章程建设,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渐产生心理、情感的认同,进而内化成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挣脱各种负面价值观的羁绊,做一名“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立志成才”的优秀大学生。

2.2 加强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调控和运用,弘扬主旋律,规避不利影响

高校应有的放矢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内容上兼容包并,寓教于乐;形式上丰富多彩,集思广益;管理上监导并重,疏堵结合。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微文化运营管理体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应用技术水平。

首先,重视利用新媒体密切关注大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设立“网络舆情监测员”等,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其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再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开展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互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思想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妥善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化解矛盾,确保安全稳定。

2.3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打造和谐校园内外育人环境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而且要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首先,加强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创建与大学育人理念协同发展、步调一致的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形成以政府指导落实、高校组织排查、校际完善紧密联系的齐抓共管模式,投入全社会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其次,强化高校物质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建设。教育家苏霍姆利安斯基曾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完善校园物质硬环境的同时要凸显文化软环境的人文关怀,做到实用性与育人作用的完美统一。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方案,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多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工作者要主动探寻学生特点,适应正在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充分认识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139.

第2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会计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典型的两型社会实验区,而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群的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株潭城市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政策还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和问题。相关数据表示,长株潭城市群的面积占到整个湖南省土地面积的13.26%,达到了280多万公顷,但是由于人口较多,导致其人均土地面积仅仅为0.23公顷,这一数据仅仅是全国人均水平的29%,是湖南省全省人均土地面积水平的73.1%。上世纪90年代之后,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大部分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企业核算过程中,引入了环境成本的概念,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实施环境责任,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环境会计核算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完善,特别是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长株潭城市群更是加强了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的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环境会计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和解决。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差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向,而环境成本的引入势必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生产运营的成本。因此作为企业来讲,一般都不愿意积极履行企业社会环境责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会主动的进行信息披露,使得社会公众无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企业界对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理念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未建立适合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环境会计也就是说通过会计的形式来计量与环境相关的各种指标的一种方法,通过环境会计的计量来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学术界对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同时还没有建立以一套完善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

二、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强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明确破坏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自工业革命开始,企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期,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加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繁荣昌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沙尘暴、放射排泄物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保持快速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有效的保护环境成为当代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进行以及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对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在环境会计方面的实践并不强,在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因此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会计实践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建立完善的体系。环境会计所针对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信息披露也比较复杂,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因此要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消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各种障碍,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主表加附表的会计方式,主表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应该借鉴传统会计报表的形式,而附表中就需要根据环境会计的特殊要求来制定。需要在环境会计报表中反应出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成本等相关的信息,通过多形式和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来综合性的披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推动长株潭会计信息的发展。

(三)强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由于社会公众的利益往往与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利益不尽一致,社会公众不得不承受注册会计师提供信息质量的风险。这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质量的广泛关注,进而要求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和惩戒体系能够最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在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中,要强制推行注册会计师环境信息披露机制,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注册会计师。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相关规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来看,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标准,导致企业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并不是很积极。因此逼着建议,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在会计信息披露发展中,要制定严格的会计信息法律和相关的制度,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引入注册会计师概念,强制推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公众以及第三方能够对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监督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赵天野. 我国中小企业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9):107-109

[2] 吕 虹.企业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财会探析,2013(19):164

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行动 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 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 ],p. 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 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 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第4篇

一、经济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一般的,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应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力,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进行的经济行为。因为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研究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问题的意义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对一门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释都是以环境分析为前提,或者说是从环境分析中得出的。会计作为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并兼具自然科学某些特征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它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永恒的课题之一。只有以环境分析为起点,才可能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使会计科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发挥其职能作用,进而促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进步。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参与经济的预测和决策等新功能便顺应而生,并将成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更直接更有效的职能。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属。会计目标活动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多维空间中,它必定要和该时期的总体经济环境相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离开经济环境来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该类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对其反馈也会相应变化。

4.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会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不足。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在会计计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会计准确核算和信息提供显得至为关键。

5.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策略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对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也产生了影响。即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加工会计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策略也要作相应变化。

三、会计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1.会计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现代会计应以适应这一发展模式。

2.会计应适应国际化进程加入WTO几年来,随着国际化贸易频繁往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应当学习与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准则,制定适合我国会计业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基本上保持一致。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为国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利益各方进行经营决策的提供相关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把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走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第5篇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深化了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推行还有待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成熟及相关理论的充实完善。本文针对我国国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点建议。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深化了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而且日益引起会计实务界的重视,并在一些经济组织得到尝试,但它在实践中的广泛推行还有待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成熟及相关理论的充实完善。

一、人力资源会计推行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众所周知.人力资源会计发端于美国。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由工业生产为基础转变为以技术服务为基础,六、七十年代加速了这个过程。其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劳动者主要从事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或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中,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在于其拥有高素质和高智商的人力资源。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把人力资源价值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把人力资源投资作为第一投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会计学界日益认识到传统会计与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于是将人力资本经济理论引入会计学领域.创立了人力资源会计。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与其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具备广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社会经济环境。具体表现有:(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素质低.外部整合环境差。绝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产出主要依赖机器的效率而不是人的能力。不仅高科技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研究和开发需要巨额资本的支持和集体协作,而且在企业价值中占重大比例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也是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因而在我国说知识成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还为时尚早.人力资源对企业财富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贡献作用还不太明显。(二)我国处于转型经济.企业家市场几乎不存在,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虽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很不完善。1、无法提供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一个合理的人才市场价格.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供依据。2、人才无法自由流动.企业无法自由获取所需人才.社会无法产生对人力资源信息的真正需求。(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为有管理思想却无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表现.还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许多企业将人力资本投资当作是“亏本买卖”.片面地认为职工教育是社会行为.把职工培训视为一种负担。据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等的调查.我国国有企业中有30%以上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教育经费,年人均10元以下;20%左右的企业的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0元~30元之间.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基本停止了人力资源投资。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已经放弃或准备放弃岗前培训或中长期培训。此外,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证券市场也不完善,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通常不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来制定相关的投资决策,更缺乏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使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缺乏社会动力。(四)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来看,在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是会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提供可靠性极差的人力资源信息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利用主观判断的不可验证性操纵会计信息.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二、人力资源会计推行的相关理论分析除了不具备成熟的社会经济环境,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及自身理论体系中尚存在一些未完善或有争议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是制约其广泛推行的又一因素。(一)人力资本的概念目前认识不一,缺乏泾渭分明的界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是针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资本同质性假定提出的,是宽泛和模糊的。周其仁等学者顺延了舒尔茨的概念.将企业内的所有劳动者都界定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张维迎区分了两种人力资本所有者,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称为经营者;另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称为生产者。魏杰从资本是稀缺性经济资源这一逻辑推出,人力资本的主体应是那些从事创新性工作且劳动成果很难度量的劳动者,即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概念的科学界定是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础。因此理论界应尽快就这一概念的界定统一认识。(二)人力资本能否享有剩余索取权仍有争议。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有一系列的合约组成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按一定的游戏规则.平等博弈,最终达成契约的一种制度安排。合约双方都是为了在交易费用的约束下.从风险的分散中使所获得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谁承担了企业的最终风险.谁就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这一逻辑起点出发.他们都有资格和可能拥有企业所有权。但是剩余索取权的实现依赖于相应的控制权。剩余控制权作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权,必须要求具有承担决策风险的能力。财务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的可分离性及投入企业后成为。抵押品。的性质使财务资本所有者能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而人力资本由于其与所有者不可分的独特产权特征.能否最终承担企业的风险.进而享有剩余索取权.仍是理论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将之适用于我国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实践中更难把握。(三)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模式还有待研究。如上所述,如果人力资本不能享有剩余索取权。则他们只能接受激励;如果人力资本能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那么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不只由行业技术特征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属性等客观因素决定的问题。它还受到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影响。正是这个问题,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净剩余的分配机制与分配比例.对经济学而言.还是一个有待于展开研究的课题。它的目标应是使人力资源权益进入法律和制度的安排。(四)会计学权益理论的局限性。权益理论是整个会计学的基本框架之一,它与产权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基础上的。现行的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关系基础上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进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剩余权益索取者对会计的冲击最终应体现为会计权益理论的修正。(五)人力资源会计系统本身不够完善。1、确认缺乏科学性。关键是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的具体标准没有科学界定。另外确认人力资产时应确认为何种资产仍有争议;将工资、福利费以外的支出都资本化为人力资产有悖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使资产负债表中出现虚拟资产。也违背了稳健性和重要性原则的要求,但人力资源支出的资本化仍没有科学的标准;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分摊也是一大难题。2、计量缺乏可靠性。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上的最大突破就是确认人力资源的价值。将其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对待。但如何科学合理地计量人力资源价值。尽管理论界提出了工资报酬法、商誉法、经济价值法等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模型。但这些模型往往是以人力资源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年限等指标为基础建立的。这些指标的取值涉及许多主观因素和假设条件,因而缺乏一定的标准,导致其计量结果的主观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为实践工作者所接受。

三、结论与启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深化理论研究。首先。人力资源会计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加强各学科理论的联系,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次,我国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较少。今后应当注意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注重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研究。第三,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单兵作战多,有组织的研究少,也使得理论分歧多。实践工作者无所适从。今后应注重发挥集体优势,特别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结合、不同学科专家的结合。(二)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在实践中解决理论难题。关于试点的选择要考虑到:1、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知识含量的要求不一样。因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需求有很大差别,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需求度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及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因为后者的人力资源比重大。人员流动基本呈平衡状态。这些行业单位的人事部门都有较为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为进行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提供重要依据。2、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产权基础、核算内容、核算方式有很大差别,试点的选择应能包含多种组织形式。因此试点的选择以会计师事务所、高校、高科技企业和某些人才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为好。(三)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的原则。鉴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不易纳入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体系之内。应将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上。着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而且,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打破大锅饭体制建立报酬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思路,要求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满足管理当局要求的决策信息。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更具有迫切性和运行的基础。

第6篇

【关键词】投资环境跨国经营区位选择自然资源

一、投资环境介绍

投资环境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各系统与各子系统彼此之间都是互相关联、互相约制的。对这些综错复杂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联系需求和标准的差异能进行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

(一)硬环境

硬环境就是周围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可以为投资活动提供自然的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物流、信息流的载体,以方便生产和生活。

(二)软环境

软环境是能对投资活动产生很大影响的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首先,政治条件,政局与社会是否稳定,经济法规是否建立健全,有没有投资保护的相关规定等;其次,经济条件,经济发展速度,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性,市场规模及其是否完善,外汇管制情况,金融服务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再次,管理条件,经管水平,政府办事效率等;还有,人口素质,劳动力技术及工资水平;最后,政策优惠条件,投资者是否能获得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

二、投资热点区位产业环境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与产业的选择是息息相关的,缺一不可。投资的产业选择决定着区位选择,而选择正确合适的区位又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产业比较优势。两者就好比哲学中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不难看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的产业投资模型,都对产业投向进行了阐释,又对区位选择做出了回答。因此,产业选择是区位选择的基础,在基础上结合区位优势分析和投资国的投资环境评估。

(一)亚洲重点区位产业环境分析

1.中国香港

自然资源环境。香港特别行政区占地面积较小,但人口众多,人口密度约为6420人/平方公里。由于自然环境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

经济环境。香港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很早就发展起来,是亚洲重要的金融和航运中心。2005年,香港的第一产业即农副产品需从内地进口,第二产业即工业生产对GDP的增长产生负拉动,第三产业即旅游、运输和服务业对GDP拉动为7.28%。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港口,除烟、烈性酒、汽油和柴油等之外,其他进口物品免征关税,按吞吐量计算的话,香港的港口可以说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按客流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的话,香港国际机场当然也是最繁忙机场之一的。香港还是世界第15大的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政治法律环境。中国稳定的政治政策,影响着香港政局的稳定。香港法律法规较健全,外资的投资政策法规也相当完善,比较适于投资。

2.新加坡

新加坡传统上以商业为主,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空中心。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势,新加坡的三大经济支柱就是国际贸易、加工业和旅游业。

新加坡同香港一样,政局稳定,法律健全,政纪严明,社会安定有秩序,适合投资。

(二)美洲重点区位产业环境分析

2014年7月1日,美国人口数量为3.183亿,为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国家。美国人口高度城镇化,2008年时约有82%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同时期世界城镇化率为50.5%),这使得美国有许多广袤土地上无人居住。加利福尼亚州与得克萨斯州是人口最多的两个州,纽约市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美国人口多为移民,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大部分人使用英语。美国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有煤、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矿石、硫磺等矿物储藏量均列世界前茅,但战略矿物主要靠进口。

美国的经济体制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特征。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是企业和私营机构做出的,政府很少干预经济,但是各级政府加起来的总和却占GDP的36%,美国的社会福利相对较少,政府对商业也不会多家管制。美国在全国各地的中心城市不尽一样,比如说: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是纽约;洛杉矶是影视娱乐中心,最出名的就是好莱坞;技术开发中心是西北地区;东南部的旅游业、建材业和医药研究业比较发达。美国第一产业约占GDP的1%,第二产业占20%左右,第三产业约为76%。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小麦、糖和烟草,工业生产指数位居世界第一,为134.9,对GDP增长拉动为0.7%,第三产业对GDP增长拉动约为2.08%,美国的服务业比重较大,并且美国的公路总长名列世界第一。

(三)欧洲重点区位产业环境分析

俄罗斯联邦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俄罗斯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还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00多万条,总长度900多万公里。气候也是很复杂的,处于多种气候带。主要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俄罗斯农牧业并重,第一产业占GDP5.6%,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第二产业占38%,近年来俄罗斯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军事力量增强,第三产业占56.4%,旅游业虽发展较快,但仍未居主要地位。

(四)非洲重点区位产业环境分析

阿尔及利亚人口不多,油质较高:天然气储量4.6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七。其他矿藏还有铁、铅锌、铜等。

阿而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现在有农业从业人员大约1800万,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2004农业产值占GNP的9.2%,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水果和蔬菜等。第二产品占GDP30%以上,主要部门有钢铁、冶金、机械、电力等。第三产业主要为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共有7处自然、文化景点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著名遗产。

阿尔及利亚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国教是伊斯兰教。

参考文献:

[1]赵晓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及市场进入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商务环境;PEST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66-01

1 引言

国际商务环境是指企业在从事国际商务的过程中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东道国的各种因素及其总和。

中国企业在过去的30年中发展迅速,加入WTO后更是广泛的参与到国际分工合作中,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形成了一大批外向型出口企业,一些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也纷纷开拓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和投资等。在国际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企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如出口企业使“中国制造”的大旗插遍全球的时,许多欧美国家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投诉,使低附加值的中国加工制造业遭受重大损失。而中铝、平安等国内优秀企业的海外收购也频频遭遇失败。

2 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

2.1 政治环境Political

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决定了贸易与投资的难易程度与资金的安全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效果。这里我们就现实问题主要考察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性、政府对外资的态度三个方面。

2.1.1 政治体制差异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影响

近年来,虽然政治体制差异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已经有所淡化,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对欧美许多国家构成隐性威胁,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际上存在着“中国”。这一因素在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活动中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企业海外收购时往往目标国政府审批比较严格,对中国资本的进入有层层限制,特别是我国国企开展的海外收购被国际认为是政府主导型的扩展和经济侵入,所以近两年频频遭遇失败。

2.1.2 政治稳定性对中国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方向存在影响

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降低开展国际商务的风险,企业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也倾向于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目标国企业合作。欧美繁荣的社会经济和东亚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增长奇迹都使得这两个地区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商务的主要地区就是欧美和东亚国家,而中东、西亚、非洲、拉美地区由于局势动荡,给企业海外业务发展带来不稳定性,不利于中国企业在这类国家开展业务。

2.1.3 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反映在政府的政策上,如关税、优惠政策等。举例而言,“中国制造”产品对国外而言可以说是既爱又恨,中国产品价廉物美,已经成为国外个人生活必需品的首选,也为国外企业提供低成本原料。另一方面,低廉的中国产品也冲击了海外国家本国产品,造成了许多企业的亏损,进而影响到一国的就业,因此许多国家抵制中国货,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但是,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使得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打击,许多国家经济萧条,企业资金链紧张,寻求外资资助,这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时一个良好的机遇,政府对外资的态度也有所缓和。

2.2 经济环境Economical

经济环境是国际商务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海外发展环境关键是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市场规模、经济周期等都直接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2.2.1 经济萧条期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经济危机袭来,国际商务环境也随之进入萧条期,企业资金紧张,产品滞销等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萧条期的经济环境对我国企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遭受严重打击,订单急剧下降,生产线闲置,开工不足,许多企业濒临破产,海外业务萎缩。但是另一方面,这对中国优秀企业是一个机遇,国外企业在这个时期是弱势期,企业资产缩水,资金链紧张,寻求海外资金的援助。我国部分优秀企业及行业领导企业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开展海外投资,拓展海外市场。

2.2.2 市场规模是构成企业商务环境的重要因素

当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目标国的市场规模是重要因素。市场规模反映了产品需求量,是企业利润得以实现的条件。目前,国际市场规模大,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值得中国企业关注。东南亚市场是新兴市场,人口多,需求大,并且发展水平不及欧美市场,竞争压力也较之小,更兼具市场距离近,东盟自由经济区的优惠条件,是中国企业下一发展阶段的重要市场。

2.2.3 经济政策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重要因素

经济政策包括在外资、产业、税收、外汇、外贸等方面的政策。经济政策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重要影响,时中国出口产品利润空间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却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技术设备进口。人民币升值的同时美元贬值对持有国外企业股份的中国企业则代表了资产缩水。而海外国家的贸易保护性关税构成了中国企业的进入壁垒,增加了拓展海外业务的成本。

2.2.4 国际产业结构转移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国际商务环境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承接了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了企业发展、产品出口和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而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一直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被东南亚国家所取代;另一方面,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国际产业结构再次发生转移,中国将更多承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像东南亚转移。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将与国际企业更多开展技术资金合作,而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海外转移,投资与东南亚。2.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cultural

社会文化对国际商务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在拓展国际业务时因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本文主要对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法律制度进行讨论。

2.3.1 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对中国企业国际业务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差异使得一国的产品在另一国家也许并不受欢迎,而且与国外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时如不了解目标国的企业文化,对合作对方产生了礼节上的冒犯则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损失。但是,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也对国际商务的开展提供了机遇,正是文化的差异形成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具有海外市场竞争力,中国传统服饰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今世界文化的融合也有利于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2.3.2 法律制度对企业国际业务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法律制度尤其是商法、经济法、对外贸易法规等对企业的国际业务具有直接影响。各国法律存在差异,要是对目标国的法律制度认识不够则很有可能触犯目标国法律而导致经济利益的损失。

2.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技术环境是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条件,重要包括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技术转移、研发费用等,本文主要讨论技术应用及技术转移。

2.4.1 技术应用对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业务开展更加便捷。特别是网络的应用、航空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国家商务活动的效率。而国际贸易方式也应技术的发展而多样化,促进了商务活动的开展。

2.4.2 技术转移对中国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提供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以技术、标准、规则为中心,全球化生产为特点的温特尔主义产业模式。在此模式下,生产技术也随着企业的拓展而发生转移,发展中国家有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机会。对中国企业来说,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耗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改革,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社会经济活动中能耗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在贯彻低碳经济理念,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很多国家都已意识到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能耗使得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现象、温室效应越发突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二零一三年一月份,整整一个月,北京仅有四天不是雾霾天,可见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大范围、长时间被雾霾笼罩,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同时也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人类生产的基础,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碳经济下物流优化设计网络均衡

通过前文分析不能看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物流中每项活动都会定的能耗与污染物,物流企业若想持续发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应在物流网络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做好优化设计工作,考虑到碳排放控制与排放量减少问题。物流网络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挺多过程组成,即物流线路与物流节点,物流线路涉及:配送运输、干线运输、集中运输。物流节点的功能则是:装卸、保管、分拣、包装、流通加工、调度等方面,是物流服务功能实现的核心。物流网络设计影响物流效率,物流活动消耗等多个方面,尤其是物流节点的设置。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重要基础设施,很多物流环节在节点完成。然而,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在物流网络设计中,规划不合理,物流节点管理存在缺失,设置位置科学,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更增大了物流活动能耗与排放。因此,物流企业应积极进行物流网络优化设计,对物流网络要素进行整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线路方面分为:路线与航线,主要类型是:空运线路、海运线路、公路线路、铁路线路。线路选择必须合理,要考虑到不同线路的差异,考虑交通运输因素,规划最短运输距离,最小运输成本。而在节点设计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仓库数量,提高仓库集中度。在物流节点选址方面,应选择靠近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点,周围最好有公路网,且同时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位置。若物流节点选址存在问题,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提高,更会导致业务量的减少,其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具体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业务流、交通流、物流成本、物流活动排放,选择具有发展空间的区位,要结合当地业务情况,合理确定业务范围和节点功能范围,避免资源浪费,要做好周边环境分析,确定建設条件和目标。在建设管理方面,必须确保物流运作流畅性,保障管理有效性和统一性,从而使物流活动各项业务能紧密衔接,尤其是在节点功能发挥方面。若物流网络中任意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物流过程,只有确保节点管理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提高物流网络运作效率,实现有效的物流网络优化。在节点管理设计优化中,可应用EOQ管理模型,对运作效率、运作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此外,要对物流节点与物流线路的联运运作管理进行设计优化,提高物流网络中各节点及线路的协调性,避免物流网络运作中发生混乱,影响物流效率。例如:整箱货物管理,装箱检验后不应进行开箱配货;拼箱货物管理中要先制定配货计划,根据配货目的地合理配货,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量。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物流优化设计,才能实现网络均衡,降低物流活动排放和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率,实现经营目标。

三、结束语

第9篇

1.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①政治环境影响。在企业关系的各利益相关方中,政府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应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一定要重视当前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是宏观调控机构,不定时会出台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为防止政府政策对企业会计产生恶劣的影响,应当提高对于政府的关注度,采取相应递延会计收益或者降低会计收益的政策。②经济环境影响。会计作为经济环境的产物,在很多方面都对会计政策产生影响,例如:在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面、企业的经营结构方面、社会经济水平发展方面等等。企业的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一定影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结构和资金筹措手段、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会计的目标产生影响,更会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立场。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积极而合理的会计政策;反之,当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时,企业则要谨慎选择,着重考虑安全经营的需要,采取相对稳健的会计政策,不要冒险行事。③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卫生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而以笔者的观点看,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包括其价值观、人生观。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这会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严重的影响。当这个国家都比较个人主义时,在做会计处理时,会相对灵活些,用依照个人的专业判断,用比较冒险的方式来做账目处理。而当这个国家具有集体主义思想时,就会比较统一,会采取谨慎的方法,一致性的态度来进行会计处理,避免未来事项的不利因素。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文化因素会严重影响这个国家企业的会计政策的选择。

1.2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①股东的影响。股东作为公司的掌权者也是出资人,而股东与管理当局处于委托-链的两端,两者信息和目标都不相同。股东有时候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会对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加以限制。股东要想维护自身权利,首先需要确保投入资本的安全性,而有助于资本保全的方法就是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②经济成本的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完整度和真实性。利益各方都想通过会计信息的质量来获取相关利益。管理高层都希望能够通过选择某种会计政策来获得自身所需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但要想取得相关的利益收益就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③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由于会计理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会使得在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当此种问题出现时,就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准确的估算和判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会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的正确与否。因为会计人员本身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主体,当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符合当前企业现状的会计政策,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相反,会导致企业的亏损。这就体现出了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

2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2.1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获取利润。在当今社会,企业管理者的职称薪资待遇与其业绩相关,想要取得一定的荣誉级别就要努力达到一定的业绩。企业的领导为了自己的荣誉和职位,一般都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有些管理者为了迎合政府政策,企业管理当局也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

2.2企业会计人员的地位及职业判断能力不乐观。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的员工,其工资奖金的多少直接与其企业的经营业绩呈正相关,经营企业的评价考核标准是反应当前经营成果的最好体现。如:销售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净利润所得率、资产周转率等等。这些数据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会计人员为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工资能有所增加,就会通过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方法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以满足一己私欲。

2.3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过大。在市场经济化高速发展得时代,会计的多样化也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化。企业为维护自身会计信息对外的完整性,就会选择对所选用的会计程序、会计方法进行调整、变更。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市,企业通过会计方法的多样化和会计政策的可变更性,为其成为上市公司获取盈余提供了可能性。

2.4监管部门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处罚不力。有些企业内部会计结构不完善,公司内部人员会觉得要想保全企业的经济收益,就会选择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更改账目,以此来减少税收。这是严重的会计违法行为。但是有些监管部门处罚力度不够,这会导致受害的投资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也会纵容不良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监管部门力度的不够,更会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透明。

3我国企业会计政策

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照目前的会计政策选择来看,我国的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依然停滞在较低的层面上。企业会获得自身利益,忽视法纪,为避免纳税,还会采取更改账目或让账面表现为亏损的做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完善市场经济的良好进展,今后我国应更加重视企业的规范化和监管力度,让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能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就此关系来看,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全面化。一个企业的组成,是由无数个利益相关者组成。为满足和达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要逐步趋于全面化。企业中无论是从事何种业务的各方,都应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充分的理解会计政策选择对其的影响程度,知道如何才是能够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途径。在社会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利益受益广泛化的情况下,企业当局管理者要适当做出对企业良好的会计政策的选择,要综合的考虑各个利益主体,权衡轻重,做好充分准备。

3.2整体化。企业会计政策作为一个系统,所有的会计政策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得企业有更好的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当局管理者要全面仔细研究自身所处的经济、利益环境,考虑企业未来的地位、目标及前景。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有限的会计指导准则和合理的处理方法和途径,对可以选择的会计方法进行合理比较分析,从中找到最优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组合。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