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8:30
导语:在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 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关键词:技术创新;人因失误;个体因素;情境因素;组织因素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4-0001-10
一、引 言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和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技术创新活动受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从其创新构思到研究开发以至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若干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出错的可能性。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高科技企业只有60%左右的研究开发计划在技术上获得成功,而在技术上获得成功的研发计划中只有30%能够推向市场,而推向市场的高科技产品中仅有12%是最终成功的[1];郑策等[2]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技术创新失败的阶段从高到低依次为:开发、试制、生产、销售、工程设计、技术转让。追溯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佘廉[3]将其归因为合理性失误和非合理性失误,二者共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成因体系;车斌[4]通过AHP分析,得出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影响因素依次为:①技术人才力量不足;②先进适用的工艺设备不配套;③组织内部不协调;④资金短缺;⑤市场预测失误;⑥营销管理不当。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归根到底都是靠人来决策和执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中的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行为不仅受心理、生理和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情境状态和组织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本文研究的技术创新错误主要是人因失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人的感知、决策、执行等行为因受到自身因素、情境状态和组织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产生失误,从而导致其未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选择开始,经技术开发、样品制造、批量生产、市场开拓与销售,到获得显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连续发展过程。科技成果对技术创新的推力作用和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拉力作用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构思来源的客观条件;创新构思只有通过具有动力和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才能变为行动。具有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创新企业,必须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技术创新战略和类型做出决策;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市场因子、技术因子、生态环境因子以及制度政策因子的综合影响后选择创新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确定后,就进入了实施和商业化阶段:技术开发与样品试制、批量生产和营销新产品。具体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从上述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可知,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在不确定环境下,由众多部门和人员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决策和执行的系统过程,是一个“人―信息―机器―环境”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创新过程复杂,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创新项目的失败。
三、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的滋生土壤
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实施是一个不断调整和修正的动态过程,错误的发生不可避免,诸多因素为其提供了滋生土壤。
1. 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
人是技术创新活动能否顺利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5]曾说:“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因此,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人是会犯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冯玲,汪阳[6]指出,在技术创新决策的各个环节,决策者往往会受到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如情境依赖、信息瀑布、过度自信、确认性偏差、羊群效应等行为金融现象,从而形成错误的决策行为。由于人的行为活动总是受人的主观能动性支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伴有一定的自我主观价值判断。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因主观臆断而犯错误。
2.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探索性
企业技术创新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性活动,受技术、市场、生态环境、制度政策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的探索性本质意味着创新者不能完全预测技术创新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技术创新项目经过精心计划,仍然会有在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预想不到的事情引起项目脱离正常轨道的时候,也就是说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缺陷或错误,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
3. 技术创新项目具有复杂性
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表现为信息的复杂性和知识的复杂性。信息的复杂性在于信息量大、变化速度快、显示方式多样,存在“信息雪盲”现象;知识的复杂性在于知识总是以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和表现事物现象的无规律性的统一体出现的。解脱“信息雪盲”的困扰,从现象挖掘本质并没有直接的通道,得借助于人的思维进行推理、判断、假设, 甚至是想象、直觉、顿悟等。这为创新者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错误创设了可能性空间。
4. 技术创新实施依赖于团队的协作性
团队的协作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团队成员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以及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知识程度不同,理解的不同,情感支配等的不同,加之传递渠道本身缺陷等使得信息传递经常不能有效运行,导致信息传递失真,沟通失效。
四、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的产生机理
1. 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行为的产生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除了受众多外部因素(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之外,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出现、新材料应用等,技术创新团队或个人作为创新决策和执行的主体,对于创新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模式可表示为:S-O-R(刺激-机体-反应),即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 通常都经历“感知―识别判断―行动操作”三个阶段。技术创新个体如果在三个阶段可以全面地感知外界的信息,作出准确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正确合理的行动,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创新个体接受信息不清、判断决策失误或行动受阻就会产生错误事件,导致不能完成预期的目的。由此可知,技术创新错误行为主要表现在:创新个体感知信息方面的失误;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失误;执行行为时的失误三个方面[7]。创新个体在每一个行为阶段都可能受人自身因素、情境状态因素,以及组织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失误,若干失误经过耦合,突破防御屏障,最终导致错误事件的发生,即错误的外部表现形式。企业技术创新错误产生机理如图2所示。
2. 企业技术创新的错误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错误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干预而产生的。因此,技术创新错误模式是描述人误的表现形式。人误的产生是一个由内而外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包含潜在型与显现型[8] 两种形式。潜在型人误是引发显现型人误的内在原因,显现型人误是潜在型人误表现出来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1)潜在型人误模式。潜在型人误与人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人的认知行为过程如下:首先,人对外部的刺激产生感知;然后,创新个体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采用比较、推理、归纳、重构、纠正等认知技能对感知到信息进行处理/决策;最后,创新个体采取行动,执行行为一般作用于机器或人。同时,在人的整个行为过程中,注意和记忆作为人的内在属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潜在型人误主要描述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感知信息、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具体可以分为感知错误、注意分配不当、记忆错误、决策错误和行动错误。如:在项目选择和决策阶段,决策者由于过度自信而认为新产品具有良好前景时,往往会忽视销售部门提供的关于市场需求容量有限的数据,以及研发部门提出的未来新替代品的出现会带来的威胁等;在实体开发阶段,实验人员对以往信息回忆错误,造成实验的失败等。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
(2)显现型人误模式。显现型人误模式是行为失误或潜在型人误模式表现出来的可直接观察和度量的现象。项目管理往往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在时间、费用和性能上的不同要求,即项目的每项任务和项目整体都将受到完成期限、有限预算和功能要求的三重约束,如图3所示。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监控到的显现型人误模式可以分为三类:时间错误类、成本错误类、质量错误类。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五、企业技术创新致错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人误不是问题的起源,Reason认为[9]:“人误是结果,不是原因,人误的产生是由其上游的因素――工作环境和组织因素引起的。”程等[10]建立了组织定向的人因失误因果模型,认为存在“组织因素情境状态因素直接出发人因失误的个体因素人的认知行为失误”的因果关系,而且各因素可能存在跳跃式影响,如组织因素影响个体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是通过人来决策和执行的,而创新个体不是独立的个体,其处于特定的组织和情境环境之中。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行为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因果关系,即在组织错误和情境状态错误的影响下,最终通过个体因素触发而产生。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致错因素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如图4所示。
在上述概念框架中,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人因失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为直接也最为显性的就是创新个体本身的特征,即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创新个体的特征状态和行为往往受情境状态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情境状态因素一般指创新个体所处工作场景,以及直接作用对象的状态和特征,主要包括任务、工具设备以及工作环境等。组织因素对个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组织规范、组织沟通、组织功能、组织培训、组织文化氛围等方面。本文根据一些企业灾难案例分析[11]、技术创新失败案例分析[12][13][14]专家意见,以及组织错误的一些研究成果[8][10][15],得出企业技术创新人因失误的致错因子表现形式如表3所示。
六、 结论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且充分风险的过程,任何理由的轻率和盲动都是对创新的亵渎。但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受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面向未来的探索过程,错误行为的产生在所难免。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分析了技术创新错误产生的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滋生人因失误的土壤,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和消除错误的过程;(2)企业技术创新既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组织行为。技术创新错误的产生,是在情境状态错误和组织错误的影响下,通过创新个体自身因素的触发而体现在人的认知行为过程中,并最终外显为对技术创新项目三大要素(时间、质量和成本)要求的背离;(3)从个体层面、情境状态层面和组织层面构建了技术创新致错因素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并指出了各致错因素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技术创新不同层面的因素如何影响人因失误,以及不同水平的致错因素对人因失误影响的重要程度需进一步定量实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因失误的深层机理及其各层次致错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些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arl L Pritchard. Risk Management[M]. Arlington Virginia,USA:ESI International,1999:215 -217.
[2] 郑策,王月.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阶段分析及对策[J].技术经济,1999(12):36-38.
[3] 佘廉.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成因分析[J]. 经济科学,1996(6):42-45.
[4] 车斌.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AHP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143.
[5] 纪树立. 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 冯玲,汪阳. 行为金融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行为的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0-44.
[7] 廉士乾,张力等. 人因失误机理研究及预防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46-49.
[8] 程,王以群,等. 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94-99.
[9] Reason, J. Managing the risks of organizational accidents [M]. Aldershot: Ashgate Pub Ltd, 1997.
[10] 程,戴立操等.组织定向的人因失误因果模型及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4):75-82.
[11] Robert E. Mittelstaedt, Jr.著,俞利军,阎彬译.关键决策――阻止错误链摧毁你的组织[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 陈友芳. 亨利・福特的T型车与亨利・福特的悲剧――对20世纪技术创新史上一个重大案例的在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3):30-34.
[13] 刘燕. 铱星童话破灭的教训[J]. 江苏科技信息,2000(5):6-7.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子系统;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37-03
一、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含义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复杂多变的、受多种条件和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实践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分散于体系内部各系统或企业各个部门技术创新的各项目标也处于多种可能的变化之中,并越来越成为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的“非技术性”因素之一。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构成的“目标群”能够形成一个同步运行的系统整体。目标系统某一目标的变化都会使其他目标发生变化,并使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目标系统已经发挥了在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作用。
但是对于目标系统这个概念的认识和选择既不是基于传统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总目标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目标的堆砌和叠加,而是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实际需要来设定的,因为在很多处于转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原有的为某一个目标设定的前提已经不存在,必须要制定新的目标,来适应企业的发展[1]。据此,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是由技术创新总目标、市场目标、研发投入目标、人力资源目标、技术设备资源目标、信息资源目标、激励目标、时限目标等要素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所组合而成的系统。这些要素是成功实现任何一项技术创新目标所必备的条件,它们在目标系统里形成有机联系,并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地位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的”目标群“的整合,这种整合使目标系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的一个关键的子系统,它把系统中的各个目标连接起来,让整个体系围绕着实现技术创新目标有规则地运行,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目的性和目标系统的目的性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始终一致,尽可能地减少目标错位和偏离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因追求目标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矛盾”[2],并最终统一在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成果当中。因此,目标系统直接影响着体系本身的价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对其内部各子系统的所有目标进行有效地整合或优化,并最终实现其整体功能运行的规则和程序。目标系统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子系统关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目标系统的运行成果就是体系的价值所在。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就企业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观念的转变来说,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建立可以让企业普遍认识到,企业各项目标从根本上是为了使它们能够更好地符合对自身愿景的追求和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像制定军事目标那样,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消灭敌人[3],要更多地从企业内部建立相关机制来施加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的影响,过多地关注对手,可能会导致在目标的制定上过分强调形成某种垄断,并以牺牲可以获利的市场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承诺作为代价。
就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的运行来说,则切实需要一条纽带把该体系中各子系统贯穿起来,目标系统就是将整个技术创新体系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保证了企业各个部门、人员、职能之间的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不仅能加速技术创新总目标的实现,而且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更紧密的互动。
三、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子系统运行的推动机制
本文所采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结构是由决策系统、资源配置系统、组织规则系统和激励系统等构成的[4]。 目前,有很多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的最终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企业整体各个部门,各个要素的创新及其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5]。据此,笔者认为,对于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其他各个子系统来说,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同步运行,并在出现问题或者冲突时有效地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各子系统的目标决定的,并通过目标系统运行反映出来。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作用在于目标系统不仅通过决策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产生互动,而且又直接与各子系统紧密联系。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目标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目标系统是如何对其他子系统产生具体影响的做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有机连接各子系统的机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决策系统、资源配置系统、组织规则系统和激励系统的有机联系是目标系统有效协调运行的前提,也是各子系统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能及时有效地为决策系统提供信息。决策系统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以及与决策活动有关的机构所组成的有机系统。在与它进行互动的子系统当中,目标系统与决策系统的联系最紧密,也最直接。因为目标系统的各项目标都需要经过决策系统来确定或进行调整,目标系统运行中的每一个动态变化,无论涉及哪个具体目标,都会给决策系统提供需要进行决策的信息范围和方向,提示决策系统的跟踪和关注,促使决策系统及时做出分析和反应。当目标系统中的某一项或者几项目标不能同步协调运行时,就会对决策系统提出调整要求,敦促决策系统迅速作出判断,并依据企业实际随时进行调整。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系统通常情况下是对技术、市场、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等支持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不会对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总目标和核心技术研发目标进行重大改变。所以在调整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决策系统会依据目标系统提供的信息,力保技术创新核心目标,将那些支持不到位的支持目标调整到位,使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同步运行。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引导资源配置系统把企业有限的资源向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流动和聚集,对资源配置系统提出技术创新目标所必需的资源配置需求。资源配置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实施的物质基础,是技术创新的血脉[6]。该系统建立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通过资源在多个技术创新项目中的合理配置,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用的最大化。具体是通过目标的指向完成资源在多个技术创新项目中的合理的配置,引导资源配置系统把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统一集中或有针对性地部署到研发目标、人力资源目标、信息资源目标、生产设备制造与加工目标等支持目标中去,完成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有序的流动和聚集。由于企业在目标选择与资源配置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某一时段内,各项目均需要某些关键资源,导致资源供不应求,而在另一时段又会出现资源的积压,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效用,影响到各技术创新目标乃至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7]。而目标系统能够通过与资源配置系统的连接作用,使资源分配有序、合理地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具有的这种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成功,因为从“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制造出资源紧缺的内部条件有效的积蓄资源合理的分配资源并完成预定目标的整个动态过程来看,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资源和目标差异不断调整的不均衡的发展过程”[8]。
目标系统与组织规则系统之间的连接是在组织规则系统必须为目标系统提供支持和保证的条件下进行和完成的。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规则系统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组织架构和 “游戏法则”组成的系统。目标系统要求组织规则系统既要构建组织结构合理、人员分工明确、作业流程优化、工作效率高的组织架构,又要将技术创新制度化,为其运行提供合适的组织规则环境,将有利的组织规则固定下来。同时,当目标系统发现受到组织规则系统的制约时,会对组织规则系统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组织结构不健全、责任界面不清晰、工作效率低下、规则刚性太强、缺少柔性等,以促进组织规则系统向有利于目标系统协调运行的方面改变,进一步调整完善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游戏规则”,为目标系统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能够要求和调整激励系统的支持力度。激励系统是目标系统产生动力的源泉之一。目标系统依据自身运行状态主动要求和调整激励系统的支持力度的大小。目标系统中的激励目标既加入目标系统运行,又对激励系统提出激励系统适时支撑到位的要求,从而实现既定的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在鼓励和调动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方面,更主张用见效快、实用性强的激励手段,比如产权激励、薪酬激励、职务晋升激励等,以及辅以精神激励,使激励为行为转变提供重要的推动力。目标系统从更广的范围扩大了激励系统本身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力,使激励系统已不仅是通过物质和精神手段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技术成果,而且成为能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各个子系统联动的重要因素。
总之,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通过与各子系统的联系,牵动各子系统的行为向技术创新目标聚焦。同时,要求目标系统中由各子系统所承担的技术创新支持目标保持应有的力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自身的运行,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尽快取得技术创新成果。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各子系统的评价机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功能,是整个技术创新项目评估和考核的核心,决定了评价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它不仅可以对自身进行整体评价,还具有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评价作用。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评价性作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说是切实需要的。目标系统评价最直接的作用在于明确责任界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各子系统的不适应的地方或者薄弱环节作出调整。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分布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相关子系统之中,它是检验各子系统是否发挥作用或者作用发挥好与坏的“晴雨表”,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衡量着来自决策系统的每一项决策是否及时迅速,有无因延误而错失时机;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给企业技术创新造成损失。在决策出现问题,认定决策责任上,目标系统是有力的评价依据。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往往出现决策系统对目标系统中的某一项目标调整的情况,特别是在决策过程中意见不一、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调整以后的结果或者效果如何,主要依据目标系统来衡量和检验。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决定着资源投入的方向,既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资源配置上不能投错方向,造成浪费,又评价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出现的资源投向分散、重复建设、投错方向等浪费现象,甚至一方面资源紧张,一方面资源积压的现象,就是缺乏适时的跟踪评价,也没有有效的评价方法。目标系统可以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衡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上是否多头匹配,或者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是否由于部门之间的争夺而分散,通过目标系统进行评价是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尺,它有利于决策系统据此作出正确决策。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随时检验着组织规则系统是否合适,是制约限制还是保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一旦确定,企业内的一切组织规则都要围绕目标作出变化和调整,要求组织规则系统适应和保证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组织规则系统出现分工不合理、配合不协调、工作进度慢,技术创新活动处处受到制约时,目标系统会随时成为判断组织规则系统是否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中的激励目标作用发挥的好坏,是直接衡量激励系统作用的标准。激励系统的对象是直接指向员工的,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技术创新目标,是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按照创新目标难度的大小、创新目标实现的效益、创新目标既定的时间等来评价和确定激励的等级。激励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必然通过技术创新目标的推进和实现体现出来。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实现成果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激励系统是否发挥作用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Michael,T.Matteson,John,M.Ivnacevi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lassic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4,(7):212-213.
[2] 程建林,艾春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互动作用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
[3] Henry Mintzberg,Joseph,Lampel.Reflecting on the Strategy Proces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2,(3):59.
[4] 卢海东,连燕华.论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91.
[5] 许庆瑞,郑刚,喻子达.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4):1.
[6] 连燕华,郑弈荣.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8):783.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07-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09-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11-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01-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03-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04-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xx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xx/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xx/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xx/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xx/5
[08] 陈劲、龚焱等. 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 中国软科学. xx/1. pp86-88
关键词:学发展观;企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2
企业要发展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可见,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分析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非常显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大企业229个,中小企业797个,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据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4530家企业,有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73.4%,用于购买技术的费用仅占9.3%。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在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短缺和市场信息不足。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较显薄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是国家强盛和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从应对经济危机的成功经验案例便可见一斑。所以要高度重视,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目前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内在动力,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投入少,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多数企业由于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项目安排往往按照国内一些名企和国外的经验及做法,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三是主攻方向习惯于跟踪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思路,选择人家做过的成功项目,穿新鞋走老路。
2.高新技术应用不够,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成果转化,占有市场。联想总裁柳传志说:“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技术变成钱,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更多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市场运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新技术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够,有些企业重生产轻科研,重挖潜轻创新,重营销轻技改。有些企业仍固守在传统工艺、方法、技术和产品上,未能及时选择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从传统产业中突围,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的新产品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从设计、研制、试验、投产、推广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即使试验成功了,等到产品出炉的时候,恐怕为时过境迁了。所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使其在短时间发挥最大效益显得尤其重要。
3.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缺乏,基础管理运行不够完善。多数企业因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以致创新能力不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如管理决策层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不思进取,可导致技术创新的障碍。有的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导向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部门、地方之间相互分割,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科技政策与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贸易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等。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些企业的管理还未完全实现网络化。
二、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的经济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践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技术创新理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
在新形势下,只有把技术创新与时代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做到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搞清楚创新的目的,有的放矢,把握方向。作为可持续发展主体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重要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 把绿色技术创新提到日程上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和节约原材料与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者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创新是既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产物。
(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1.优化外部政策环境。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2.健全内部创新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动力。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使企业技术创新在实践中快速反应,高效运行。充分发挥高速传网络、数据基础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共享,适应各种需求。
(三)注重高新技术应用,推动经济提速增效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技术转型进程,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都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所以企业要高度重视技术和技术创新。中铁正是靠这个法宝变危为机,逆势提升。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实际技术创新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实践中去。利用各类培训基地,加强对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各类人才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范式 选择标准 经济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在充分调研石化、冶金、酿酒、建材、机械五大行业20户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基础上,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命题进行研究和思考。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其中相关或类似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需要出发,重点探讨与揭示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路径,并且作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如,蒋再文、王涛研究后指出,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种不断学习与能力积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积累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两条主要途径。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逻辑思路是:技术学习―技术能力积累―技术活动(新产品、新流程、新产业等)―企业绩效。Choi&Lee提出“锯木”模型,该模型并非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从技术进口―适应―提高―创造的连续过程;相反,该模型认为,创新是包括公司内部累积技术、外部获取技术、外部依赖技术三个层面的动态整合。Bell&Pavitt对技术能力的内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技术能力是指在生产应用中创造和管理技术变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基于专有资源是技术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应用,需要专门的投资才能累积内在能力,是一个管理问题。该理论突出了管理对技术学习和能力累积的重要性。其二,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企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如,付敬、朱桂龙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现有的合作创新模式具有多方合作和多种学习方式投入的状态特征。从合作成员与组织结构维度考察,合作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新一代产业技术层面的研发与应用联盟、项目合作关系、产业链合作关系。与合作创新模式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有“上下游合作中学”、“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学”、“合作研发中学”、“交流中学”四种方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合作创新模式具有动态发展的变化特征,合作创新模式的变化既遵循技术发展轨迹,又随企业自身能力的变化而演化。其三,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这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收录在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编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国家级)第13-14届中的品牌建设与技术创新篇、循环经济建设篇。这些研究成果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管理总结得比较全面、细致,因而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和借鉴价值。
上述研究成果在揭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路径和学习方式,探讨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缘由、不同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左右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的因素或力量,以及在总结与提炼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探索。然而,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和适用理论的选择上均有着显著的共性特征,即均采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创新模式和技术创新管理。较少有学者将上述问题的研究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技术创新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效规避风险,寻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取向;二是,技术创新作为经济活动必然也属于人类交易活动的范畴。在交易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建立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规模和交易效率。有鉴于此,不妨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技术创新范式选择。笔者认为成本-收益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这样,在上述研究假设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笔者拟采用交易成本、沉入成本、机会成本、创新预期收益等变量,将命题研究纳入成本-收益框架。借此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范式选择标准。
基本经济变量的涵义
本文研究中使用的经济变量主要有:交易成本、沉入成本、机会成本、创新预期收益等。这些经济变量原本是制度经济学、管理学、技术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本文在借用这些概念时,在不改变这些概念基本涵义的前提下作了有针对性的调整。
(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最初是指协商签订契约以及契约签订后付诸实施所需的成本。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将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法律、社会等研究领域。本文所指的交易成本是指在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中围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管理层沿纵向、横向层次分别与企业内部创新团队、创新个体、合作创新单位等协商、签订技术创新契约、管理、监督契约履行以及奖励或支付创新成果红利,以确保创新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而发生的费用。企业交易成本可以细分为企业内交易成本和企业间或市场交易成本。前者是指企业内部创新单位之间、创新团队内部项目组与创新个体之间为达成创新契约、管理和监督契约履行、奖励或支付创新成果红利等而发生的费用。后者指企业与外部创新合作单位之间发生的上述费用。
(二)沉入成本
又称开发成本,是指研究和开发这项技术的成本,包括所投入的全部人力、物力、资金。它包括为研发和生产新技术而发生的机器、试验和检测仪器购置成本,以及厂房改造或重建成本等。本文将沉入成本细分为自主创新沉入成本和合作创新沉入成本。前者指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人力、物力、资金。后者指在合作创新中企业为合作开发新技术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以及向合作方投入与支付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沉入成本专指新技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属于技术生产环节的费用支出;而交易成本则专指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支付的费用,以及支付的创新成果红利等。交易成本发生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交换和分配环节。交易成本与沉入成本不存在交集。
(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是指厂商因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劳务而放弃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可以得到的最高收入。本文中使用的机会成本是指因技术创新失败或创新效率降低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来,因技术创新失败或创新效率降低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于生产损失。具体讲,前者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要素因用作创新而失去的在其他用途中可以得到的最高收入,后者是因新产品或新工艺延期投产或使用而损失的销售收入和节约的成本等。
(四)创新预期收益
创新预期收益从经济效益单一维度来核算,是指一项新技术的使用预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边际收益或新增价值,通常称之为新增利润。新增利润包括:降低的生产成本;提高质量或性能;提高销售价值;增加销售量。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使用的经济变量及涵义列表如表1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范式选择标准
技术创新范式从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企业选择的开展技术创新的方式,以及组织与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本文在研究上采用狭义的概念。从笔者所作的案例调研情况看,目前企业较多采用的技术创新范式大体有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合作创新可进一步细分为: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合作三种形式;或股权式合作、非股权式合作两种形式。不同的技术创新范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首先要作出的决策是,选择与其条件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范式选择标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创新范式选择标准是企业论证和优选技术创新范式时应遵循或参照执行的标准,它对企业某项技术创新范式的最终确立发挥实质性作用。从经济学视角看,技术创新是手段,提高企业收益水平是目的。因此,可以将创新范式选择标准的确立纳入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并从中推导出创新范式的遴选标准。
首先,假设创新收益是可知的,且企业内部不存在创新投入资源的短边约束,则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均是可以选择的创新范式,在这种情况下,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C内交C合沉,c.(C间交-C内交)≥(C自沉-C合沉),则应选择自主创新范式,交易成本的节约进而总成本的节约是作出这种选择的主要原缘。
若a、b两个条件保留,但C项条件变为C`.(C间交-C内交)
其次,假定创新风险较大,企业存在创新投入资源的短边约束,则合作创新范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具体的合作创新范式选择应视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情况再作出决定。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企业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技术创新风险大,创新预期收益大。创新收益的实现依赖于合作单位的精诚合作。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C机失C交(C交=C内交+C间交),c.C合沉
情形二:企业具备控制创新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具备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C自沉>>C合沉,b.C内交 C间交,c.R长期依赖合作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则企业宜选择契约式合作创新范式,而这类创新范式通常是以产业链合作为首选范式。在这种范式下,企业会向合作方明确技术改进或创新要求,同时提供技术援助并承诺签订长期订货合同,但是要求合作方主动开展服务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
再次,假设创新预期收益大,创新投入大,但是,企业自身在短期内无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C自沉>>C合沉,b.C机降> C间交,c.C间交
本文得出的研究成果来自对技术创新案例的总结、提炼,也来自在经济学指导下作出的初步理论推演。研究结论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开展一项技术创新活动,在客观上一定存在适合企业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的最优或次优技术创新范式。一种正确的技术创新范式应当是一种在有效规避创新风险前提下,能够以尽可能节约创新投入来实现创新收益最大化的范式。
参考文献:
1.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第13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第14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3.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3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付敬,朱桂龙.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的协同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8
5.蒋再文,王涛.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路径及其微观机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学,2013.7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实践
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很少,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科技信息服务的基本目标是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展科技理论、政策、规划、研发等相关研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1]。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平台构建及其模式化探索实践,既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1服务体系的构建运作
1.1建立服务组织体系
1.1.1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架以政府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为主导,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市级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一级信息服务机构,以各县区主管部门或科技情报中心为骨干组建二级信息服务机构,以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和技术联盟等为主体组建三级信息服务机构。市、县(区)、产业集聚区等三级管理服务团队,上下联动、协同运作,组织实施科技信息“线下服务”活动。1.1.2组织体系的功能特点以市级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坚持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系统整合科技信息资源,科学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动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2]。主要功能特点有4个:一是资源丰富、联系广泛、贴近企业、辐射面广。兼顾各县区和基层中小微企业创新的信息需要,为政府了解企业整体创新水平和制定产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二是专业科技信息服务队系统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实行专人负责制,对县区或产业集聚区企业按区块或行业进行划分,保证每个企业都有对应的信息员,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信息需求。三是统计各县区或产业集聚区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资源。包括仪器设备、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家信息,并建立当地特色数据库,便于区域内企业之间进行科技资源共享。四是专家咨询团队负责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各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课题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等查新咨询服务,提供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研究,以及决策咨询和创新管理等服务。
1.2构建服务网络平台
以现有科技信息港网站为基础,通过系统开发和功能提升,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信息门户和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科技信息“线上服务”功能。重点通过集成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的8个网络服务系统平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高校、企业与院所之间搭建科技信息桥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优势,提升科技管理合作服务水平,提高技术研发转化应用能力。1.2.1企业用户中心与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特点、营销理念、信息需求、区域特点等,疏理整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用户中心,设立标准化和个性化企业注册登记档案,使每一个登录平台的企业都能在企业用户中心注册成为会员,并能快捷、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二是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认证身份,获取访问平台内信息资源和需求信息的权限。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基本信息、企业收藏、企业分布、订单管理、服务记录等[3]。1.2.2信息资源与文献应用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特色产业和专题信息数据库,重点建立石油化工、装备机械、医药卫生、电光源、羽绒服装、食品家具等地方特色产业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关的项目、成果、专利、标准、人才等专题信息数据库;二是引进整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科技文献资源,以及科学仪器、科技成果、专利标准等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科技信息应用导航系统和科技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三是做好企业信息资源检索知识培训和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以各类专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平台的检索功能,查询创新所需要的软硬件资源。企业在查找到相应需求信息资源后,可以根据平台上提供信息直接下载或根据预留信息获取。1.2.3科技管理与科技报告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网上科技业务办事大厅,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贸易办理、技术合同登记、职称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网上日常科技工作开展;二是开发引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申报评审系统和重点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系统等,积极推动与国家、省、市、县科技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1.2.4科技评价与企业诊断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建立科技评价和企业诊断专家团队及信息数据库,按照专家的所属行业、领域、特长、年龄等,分门别类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的专家库和机构库了解专家或机构的情况,针对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制定具体方案;二是开发引进科技评价和企业诊断系统软件或应用工具,通过微博、微信、E-mail、留言板等形式向专家或机构发送需要咨询的问题,进行实时咨询[4];三是组织开展相关服务活动,针对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诊断、咨询、建议,及时为企业研发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决策者提供参谋意见。1.2.5决策咨询与专题分析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进开发一批监视预警、跟踪分析软件和咨询数据库,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归纳、整理、研究、分析、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5];二是引进开发相关的决策咨询、专题分析应用软件。例如科技查新数据资源、特色产业数据资源、科技报告系统、竞争情报分析软件、专利分析软件、文献检索分析软件等等。1.2.6创新辅导与在线培训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知识、方法辅导数据库[6];二是开发引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在线培训系统,实施远程在线专业培训。1.2.7联盟协作与技术转移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2个方面:一是依托各类科技社团组织、高校院所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相关产业、领域或专业组建网络机构联盟。例如:产业联盟、行业联盟、学术联盟、仪器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众创空间联盟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线下”信息服务。二是根据各联盟单位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技术成果,分门别类、系统登录,以满足不同企业的服务需求和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设备租赁、学术交流、创业孵化等“线上”信息服务。1.2.8信息与电子商务系统平台主要功能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开发建设网上技术市场,建立技术供求信息和技术成果交易展示系统;二是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产品的电子商务系统;三是组织开展企业信息和技术产品交易活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应的技术信息进行查找并与供给方取得联系。
2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
通过小企微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探索,在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实用的网络平台和良好的共享机制基础上,积极实践“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新模式。
2.1网络共享服务
侧重信息共享,主要把区域科技信息港网站打造成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等8个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提供海量“线上”科技信息服务。按照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类别,针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信息、远程培训等,进行整理、分类,链接到网站主页,实现“一站式”检索服务。
2.2文献应用服务
侧重文献应用,主要利用科技数字图书馆打造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文献平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超星数据等文献跨库检索,以及电子阅览室专家检索和信息推送、文献传递等形式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文献服务。
2.3定题咨询服务
侧重知识服务,主要发挥共享网络、文献资源、专家团队和应用软件的综合优势,根据中小微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查新、决策咨询、项目评估、课题研究、专题调研、信息推送、科技报告、专利分析、企业诊断等个性化的“线上下线”知识服务。
2.4辅导培训服务
侧重人才培养,主要通过网络在线辅导培训、专家现场辅导培训和集训班辅导培训等形式,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培训,诸如产业发展、行业政策、项目申报、课题分析、科技报告、创新方法、案例分析培训,以及具体技术、方法等辅导培训。
2.5联盟协作服务
侧重协同创新服务,主要依托各类科技社团、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科技合作,通过引导或参与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建立协作联盟,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项目研发、技术转移、课题协作等线上线下服务。
3服务模式的创新评价
3.1技术关键和技术路线
3.1.1技术关键技术关键主要有4点:一是实现8个网络服务系统平台之间的服务器后台融合链接;二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资源配置和智能跨库检索[7];三是实现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和企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智能化处理与应用;四是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模式创新。3.1.2技术路线建设市、县、产业集聚区等三级信息服务机构联动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构建8个科技信息系统集成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实践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新模式。
3.2创新点和区别点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及服务模式,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仅要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共享和文献资源的跨库检索应用,更重要是实现组织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现代与传统、知识与信息、线上与下线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互动运作服务。3.2.1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大致有3个:一是组织体系创新。建立三级信息服务机构和专家团队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较大,三级联动运作的实践、协作联盟机制的引入和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该组织体系的创新与活力。二是网络平台创新。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系统整合分散的科技信息资源并得以共建共享,既有协调难度又有专业难度。8个信息服务网络子系统的联动设计、跨库检索和一站式服务,体现了该网络平台的完备与高效[8]。三是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组织体系、网络平台、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集成融合,以及服务方式方法的具体化标准化模式化,实现“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体现了该机制模式的科学与可行。3.2.2主要区别点主要区别点大致有3个:一是服务领域不同。一般的科技共享平台服务受众范围广,针对性不够强,涉及科研、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领域,既包括科技工作者,也服务社会各界。该课题聚焦中小微企业,主要服务技术创新,针对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强调信息服务的深度和精度。二是集成资源不同。一般的科技共享平台集成的信息资源,大多涵盖科技政策、法规、知识、信息、专家、文献等,有管理、有业务、有技术、有市场等等,侧重于共性问题公共服务。该课题平台突出项目、成果、专利、技术、标准、数据等资源集成,专注于个性问题专业服务。三是手段措施不同。多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只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文献共享,仅限于提供线上服务。我们强调组织体系、网络平台、共享机制和资源集成,注重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和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
4服务模式的运作评议
4.1破解了科技信息与产业经济融合的客观瓶颈障碍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模式实践,立足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着眼科技信息对企业研发、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的服务支撑,紧紧围绕中小微企业技术、人才、知识、研发、营销需求,以及政府决策、经济规划、产业战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较好的克服了科技成果与企业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较好的破解了科技信息服务与产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瓶颈问题。
4.2形成了科技信息服务与企业研发需求的对接互动机制
科技信息服务与企业研发需求的对接互动,可以较好的解决如何高效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研究的主要成果。通过产业领域、产品类型、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信息的智能处理,系统了解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途径和服务需求[9]。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系统分析,集聚科技信息优势资源,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技术咨询服务。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自身优势的专业研判,探索制定科学的信息服务方式方法和服务措施。通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规律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系统规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和服务模式,提升科技信息服务效率。
4.3提升了基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服务能力
基层科技部门特别是科技信息服务机构通过服务模式探索实践,可以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信息服务手段,培养科技信息服务人才,提高科技信息服务水平,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快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支撑。特别是“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为河南省乃至国内一些基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工作开展提供了经典模式和宝贵经验。
5服务模式的提升建议
5.1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视程度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缺乏应有认识和持续支撑。风险和投资意识不强,政策、财政支持和企业投入不足,科技信息服务供需失衡[10]。针对这些情况,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信息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把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真正确立起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5.2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模式的运作机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的上下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区)、产业集聚区等三级管理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大政府科技、信息部门支持相关资源整合集成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提升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水平,真正形成“网络共享、文献应用、定题咨询、辅导培训、联盟协作”五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运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5.3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服务模式的推广力度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及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作为新生事物更加需要呵护和推动。一方面要在不断创新实践的同时认真总结,逐步提高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论坛、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宣传,不断扩大其应用效果和示范带动作用。
6结论
关键词: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1背景
专业镇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广东省提出,指以镇(街道)为行政区域单元,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强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业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分布不均、协同效应弱、特色不明显、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总量虽然大,但缺乏核心技术,综合竞争力不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专业镇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数量庞大,吸收就业力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绝对比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建设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微企业从传统加工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物资匮乏、人才稀缺、管理不当、模式单一等问题;还能促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社会进步。在所有公共服务平台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往往处于首要位置,因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列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此举说明,国家技术创新的推动依附于创新平台的建设,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高速发展亦是如此。“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本文基于政府角度研究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体系完全符合当前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有助于规范创新平台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2平台内涵界定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吴国林(2005)认为技术创新平台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人才、技术、知识、信息、政策及其相互联系。余忠、石德金等(2010)基于公共物品理论视角认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是指为了提高专业镇(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以“官产学研中金”等组织的有机合作为主要模式,形成一个优势互补且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支撑系统。张振刚,陈志明等(2014)提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一个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银行和社会组织等多层次主体构成,通过优化配置政策、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资源,为企业营造技术创新软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服务的综合系统。综上,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一个为达到某种技术目标而组建的系统,其要素集合与组建方式因事而异。
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服掌教ㄕ庖桓拍罾丛从凇兑饧》中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划分,鉴于此,文中所指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以《意见》中的服务内容为准。《意见》中明确规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技术咨询,推广技术应用等服务。它能为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多方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鼓励、扶持多个主体联合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从而使技术切实来源于需求,产品紧密联系市场,全链条式提高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的成功率。此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单独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由此可知,平台的服务范围主要包含技术咨询和技术研发两大类,研发的对象可以是行业共性技术也可以是企业技术难题,其收费模式并非完全公益,存在经济效益。
3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依据政府政策文件、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访谈。《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绩效管理与考核办法》(粤科管字[2013]28号)中提出考核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广东省科技厅2012年使用的一套评价体系以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级指标,并在附件信息中清楚地解释每一个指标概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其考核对象是大范围的公共服务平台,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而言针对性不是很强。
已有研究中关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能为本文提供很好的借鉴。陈丹青、温琴娜等(2009)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指标体系设计为平台服务绩效、平台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能力三个层面。其中平台服务绩效包括研发服务、技术(条件)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其他测评项。每个业务模块从服务次数、服务内容、服务成效三个角度对其功效进行意见搜集,确定最终的指标项。李聪,杜伟锦(200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考察了各个行业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考虑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非营利性,将投入产出指标分为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大类。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科技产出包括专利产出、科技论文、技术市场、科技服务。周宇英,陈金德等(2014)构建了综合实力、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一级指标,综合实力包括软硬件条件,涵盖有形和无形资产。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的设计着重点在于分析服务平台的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运行绩效、管理水平、人力、财力、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包括研发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其中,服务的数量与成效等指标在社会经济效益中要有所体现。在参考文献资料时,应考虑本文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其他创新服务平台的差异,去掉研究对象服务范围以外的指标,并在可用指标上做出适当修改。
在对广东省部分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规模都不大,布局比较分散,不一定有严格的运行管理机制或考核标准。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九大类别的明确划分是从12年起实施的,但之后学者们并没有依照不同类别展开大力研究,因此对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目录及现状进行全面统计比较困难。事实上,综合类型的服务平台数量较多,对综合类平台下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行考核往往比较复杂,因为平台总的数据包括各分类平台的数据,各分类平台之间还可能资源共享,很难区分开来。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最为核心的一类,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对以技术服务为主的综合类平台,可以考虑将总平台的某些指标直接采用,同时将以技术服务作为辅助业务的平台排除在本指标体系的考核对象之外。
本文基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坚持指标体系设计的可操作性、全面完整性、客观公正性、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考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性、非营利性、共享性特点,经由团队讨论后,提出了以资源配置、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4总结
本文设计了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涵盖了服务平台考核的各个方面;第二,尽量使用定量指标,保证搜集数据的客观性;第三,定性指标尽量采用是否类问题,降低调研对象对此指标的模糊性。本套指标体系并未完全脱离所能参考的文件资料,且本文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以往研究有所区别,因此其科学性有待后续验证。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操作是否有难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是否相符等都是未来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遵循如下两种思路:(1)如果采集数据很困难,例如公共服务平台类型很多,对某类平台进行总体调研可能难度很大,但样本量太少又不具备代表性;其次,对综合类平台而言,是否能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数据从平台整体运营情况中抽离出来是个很大问题。那么可以先用仿真进行数据模拟,然后采用数据包络法进行平台之间相对效率的比较,只要该评价的结果满足少数样本的实际调研情况,即可证明本套指标体系有效。(2)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指标体系视为一个量表,目的在于测量平台的效率。此时,需要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达到指标体系优化的目的;此外,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保证平台绩效结果的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专业镇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60429.
[2]周宇英,赵家将.加快推进江门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8790,158.
[3]吴国林,李侠广.广东专业镇核心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管理究,2014,(15):7782.
[4]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Z].20120823.
[5]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62164.
[6]余忠,石德金,邓燕雯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官产学研中金”战略联盟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0,10(1):1923.
[7]张振刚,陈志明,余传鹏等.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小榄专业镇的案例分析[J].技术经济,2014,(01):2432,103.
[8]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绩效管理与考核办法[Z].2013.
[9]陈丹青,温琴娜,周艳等.基于AHP的区域创新科技服掌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06207.
[10]李聪,杜伟锦.浅谈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及评价[J].经济论坛,2007,(22):3537.
[11]周宇英,陈金德,罗祥.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6):6669.
[12]王斌,赵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226.
[13]张日鹏.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安:西北大学,2011.
[14]申屠俊捷,兰文燕.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9,(16):9093.
关键词:产业链 知识转移 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单一企业不可能具备创新所需的全部能力[2](Powell, Koput and Smith-Doerr,1996),尤其当处于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时,企业若仅依靠自身现有能力,其竞争优势将难以保持[3](Shan and Song,1997)。Levinthal和March(1993)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识(External Knowledge)可以帮助企业跳出“技术陷阱”[1],这类知识尤其对处在动态和复杂技术环境中的企业必不可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越企业组织和技术边界的外部知识对创新是有益的[4][5][6](Rosenkopf and Nerkar,2001;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Von Hippel,1994)。这些研究都说明企业若想进行创新,必须寻求外部知识资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途径之一,本论文就旨在研究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产业链中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问题。
1.产业链与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1产业链中企业的特点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其中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依存和制约,任一企业的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中价值的传递和递增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上游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标准规范的创建者,引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游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促进产业链的发展;而下游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产品服务的配套者,对产业链的发展起辅助作用[7]。表1给出了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差异。
1.2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994年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这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此后,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转移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并且在产业链层面上发生。
刘刚(2005)基于SECI模型建立了产业链的双SECI模型――上中游和中下游构成的两个SECI结构,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上游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带动中游企业不断发展,并将上游的知识传递给下游;下游企业则是上、中游企业知识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识创新活动,主要进行新知识的传播与扩散[7]。韩菁等(2007)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中的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间如何实现知识的转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总体上看,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SECI的双循环结构,以中游企业的知识“整合”为纽带连接。这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产业链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其知识属性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与上游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转移的知识也大不相同(如图1示),因此企业应该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2.1生产下游端的初级加工与装配企业
大多数下游企业由于能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侧重于对上游企业传递下来的言传性知识与已有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和应用。若下游企业仅基于简单加工和装配这一合作层次,知识转移将只限于物理系统,且内容仅为简单的操作和维修技能这种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由于上下游合作双方能力差距过大,缺乏共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游企业吸收能力较低且存在多层中游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大。
2.2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OEM)企业
若下游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生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合作时,知识转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技术层面。在为上游企业生产标准化产品或零部件时,上游企业往往会对制造商企业进行一定的技术转让与培训,但这种技术一般是通用性和标准化的。另一方面,上游企业严格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间接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可以说是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念的间接转移。此外,通过长时间的合作,下游企业还能从上游学习到整合产业链中上下游分工关系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与产业内相关企业的联系,发展生产投入品的稳定来源。
与上一层次相比,在该层次的合作中,下游制造商可以与上游企业直接交流,减少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许多“噪音”,加上该层企业本身知识水平的显著提高,知识转移效果较前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培养下游企业的仿制能力,但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大。
在现代产业链经济中,要想与上游企业保持更紧密的合作,还要求企业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价值活动,做到仿制能力的“质”的提高,以寻求与上游企业更进一层的合作。
2.3产品或零部件的再设计(ODM)企业
与OEM只经营制造业务的简单外包与代工形式不同,ODM(Own Design & Manufacturing)经营制造和产品设计两个环节的代工业务。
制造商企业要与上游企业保持紧密与稳定的业务联系,必须在成本、品质和速度上优于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当制造商企业在OEM的基础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能力时,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研发机构或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与上游企业进行价值链中端的合作,即针对某一特定市场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适应性开发与设计,实现OEM到ODM的升级。
基于这一层次的合作,知识转移开始出现双向流动,但由于制造商企业在技术诀窍和基础技术上还依赖于上游企业,这种双向流动也还是以上游向下游转移为主,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而下游向上游转移的知识主要是长久积累下来的应用性知识。下游企业在消化吸收上游传递的新技术后,将其与旧技术整合,生成新的技术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将改进的技术和工艺用于对原有产品功能改进或扩展,或者生产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甚至向市场提供全新的产品,以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实现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2.4合作创新(OBM)企业
OBM(Own Brand-name Manufacturing)是面向消费者经营从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营销与分配及售后服务四个完整环节的自主品牌制造商。企业在技术、管理与营销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这种OBM企业可以与上游进行广泛的研发合作,或建立平等意义上的技术联盟,分享核心技术和信息,共同创新。这意味着它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与上游企业在产业内分工也达到了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可以从产业链关系逐渐向企业战略联盟发展。
OBM企业与上游企业在这一层的合作重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企业需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知识网络以获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并摆脱长期形成而现在不再使用的知识范式。
3.案例研究:以联想为例
1984年联想集团成立。今天,联想集团已是全球第三大PC厂商。笔者期望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企业如何通过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实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1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3.1.1“贸”(1984年~1990年)
1984年11月,联想集团正式成立,通过计算机服务和国外电脑品牌积累原始资本。在该过程中联想跟踪和掌握了业界最新技术,学习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营销理念,逐渐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队伍。1988年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迈出生产制造的第一步。它成功开发出联想汉卡,使公司步入流通领域。
3.1.2“工”(1991年~2000年)
基于前一阶段积累的资金与管理经验,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联想开始了自己品牌的计算机生产制造(主要基于产品技术)。1999年,它获得了中国地区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亚太地区也位列第一。
3.1.3“技”(2000年~2005年)
2000年,联想集团成功拆分,并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核心技术,且大举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3.1.4世界领先(2005年至今)
2005年3月9日联想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生产电脑14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
3.2联想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机制
纵观联想的发展历程,它走的是一条“贸工技”的道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立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联想提出了“依托市场发展产品技术,逐步发展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途径。其实现创新的具体步骤为:
3.2.1奠定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基础。在创始初期,联想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仅靠提供计算机服务和销售参与到产业链中。它通过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营销知识。
3.2.2依托中国市场,依靠其市场和销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借此发展产品技术。主要的工作步骤有:①OEM产品,作为切入产品技术的基础;②在自有品牌产品基础上,发展其自有产品技术;③合作开发,特别是与国外芯片公司合作以获得产品开发能力;④独立开发,在该过程中联想以各种投资的手段迅速获得产品技术。
3.2.3在建立自有品牌产品系列的同时,通过联想研究院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高其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利润率。
联想在开展电脑业务的初期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从先进技术的使用者,过渡到促进者,最后到创造者,甚至到现在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
4.结论
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相互依存和制约,这使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状况不同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而这种知识转移带给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联想集团正是由于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才逐渐由产业链的最底端发展成为上游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探讨企业如何通过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获取外部知识并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产业链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研究视角,近年来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将两者结合,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期望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Levinthal,March. 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Special Issue 14: 95-112
[2] Powell WW,Koput KW, Smith-Doerr L.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41:116-145
[3] Shan W, Song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ourcing of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Evidence from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28: 267-284
[4]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4):287-306
[5]Henderson RM, Cockburn IM.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Special Issue 15: 63-84
[6]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40: 429-439
[7] 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8] 韩菁,贾建锋,陈希.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