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创新教育

时间:2023-07-06 16:28:33

导语:在高校创新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创新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内容 意义 影响因素 实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科学技术靠人才去发现、去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整体素质的核心。因此,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各高校的热门话题[1]。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都与其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2]。

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在制订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个性,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目标。

1.高校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人格,使其成为对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的创新性人才[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当前,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主旨和轴线,以培养个性、培养创新思维、培养时代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而传统教育重视的是知识的传递,以精准为目的,抵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变化,致使传统型的人才也沿袭了这个模式,只会在既定的模式中解决问题。而当今社会需要另外一种人才来适应时代的变革,甚至是让他们去改变这个时代。需要决定变化,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同时,针对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创业教育也是教育变化中的一个关键点,良好的创业教育将架起大学生与未来和社会的桥梁,缩短大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期,减少由定位上的误差所引起的选择上的弊端。变化引起变化,但无论怎么变,让教育跟上变化的时代,甚至领导时代的变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5]。

2.影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因素

2.1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合理,缺乏特色。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设置、质量、实施效果,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知识的积累。目前,大部分院校所采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基本相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以专业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得教育缺乏特色和个性化,造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不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且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分层结构的明晰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高等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社会等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只有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满足个体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如果能从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课题等因素出发,给予学校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上的自由,将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创新。

2.2教学形式单一。

在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仍停留在“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教学状态。该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学生只能接收、输入并存储知识,变成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这种单纯教授书本知识的方式缺少与学生的实际交流,教学方法和手段未能因材施教,阻碍了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忽略了对学生自我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易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6]。这势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灌输式教育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批判意识,只能成为现实世界的适应者,而不能成为世界的改造者。灌输式教育抑制甚至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2.3创新师资相对缺乏。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相对年轻,大都是刚毕业就直接步入教学岗位的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创新意识将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也就不会有创新活动。当然,更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强化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不仅仅在于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创新师资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更加困难。

3.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3.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创新机制。

教学模式是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实现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载体。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求其课程体系、教材内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其落脚点也是重点、难点,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课堂环境。在教学手段上要重视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及时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去,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方式。从教学过程上看,教学创新的教学关系体现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处于平等、相互认同的和谐地位,其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同时,在教学评价上,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

3.2转变教育理念,形成创新教育方式。

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必须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它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2]。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化教育使学生知识结构雷同,缺乏个性与创新。这恰恰与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教育观念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最大束缚。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最终以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校应将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加以对待,通过对教育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

3.3教育过程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育的创新,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采用所学原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意识到自己在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灌输知识,自觉形成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智能。其次,教师要重视求异思维。创新是指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求异是创新的本质。在创新性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体现出求异精神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关于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应大胆地标新立异,同时注重思维的综合性。创新性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调一种,忽略其它,思维培养的片面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既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又要培养聚合思维能力。

3.4改革课程教材体系。

创新,要么是与现有知识内容不一样,要么是在现有知识体系与框架之外生长。这意味着,它常常是不合现有规范的,甚至是不合常理的。也意味着,现有的课程与专业不可能涵盖这些创新,甚至可能阻碍创新。因此,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给学生留下广泛的思维空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各校实际,鼓励和形成教师的个性教学与特色教学。各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特点,明确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走特色教育之路[2]。

3.5教育方法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贯穿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纽带。为了使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改进“注入式”、“填鸭式”和“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发扬以启发、引导、教与学的交流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要相互促进。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教学手段是指教学活动中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器材或物理载体。近几年,高校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这在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节省师资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7]。

现代教育以资源为主,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让学生自主地从资源中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

总之,为了实现创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也应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质疑、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黄清世,周传喜,肖志宏.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4):75-76.

[2]王元钊.浅谈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报,2010,24(2):59-62.

[3]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95-97.

[4]宋晨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理工高教究,2006,25(6):47-49.

[5]徐循,何增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第2篇

(一)缩短教与学之间的沟通距离

现阶段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新媒体这一新兴思政教育载体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政教师会受到年龄因素影响使其难以与大学生直接沟通,而教师可以将大学生所喜爱的QICQ、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网作为信息获取工具,同时也对便利师生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作用。再者,在新媒体的支撑下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尤其是部分思政教师开始利用网络习惯与学生开展交流,十分容易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高校思政教育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培养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拓宽了思政教育范围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所具备的承载大、速度快、覆盖广等优势性能,新媒体环境中师生可以利用多种途经来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所以在新媒体大背景下学科与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薄弱,很多学生会将网络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传统的课堂形式在未来势必会彻底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只学习一种知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立一个教育平台来为学生解惑,大学生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沟通形式来与思政教师进行沟通,以便于大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一个满意的最终答案。

(三)新媒体的灵活性丰富了思政教育载体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将书本与课堂作为主要的教育载体,在该种教育模式下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感,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教育载体的落后势必会对其课堂有效性产生影响,新媒体背景下的多种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这一弊端。例如,教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将网络上盛行的博客、微博、微信、BBS等作为教育载体,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新媒体时代其具有更为灵活的教育形式,再加上该种教育模式下可以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只需要将思政教育信息到教育平台上便可以传达给学生。

(四)新媒体有利于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本文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可以充分保障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无法否认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学生很难对教师讲出心里话,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其是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并且其已发展成为限制高校思政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利用新媒体可以通过多种途经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也会将生活与学习上的一些困惑说给教师,这对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深度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思政教师利用与其平等工具进行沟通时,可以有效掀掉高校思政教师那层神秘的面纱,所以这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创新策略

(一)运用网络媒体作为思政教育手段

现阶段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开始由“读者”向“共同创造者”方向进行过渡,对于大学生来说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互联网信息已无法满足其需求,其开始基于自身个性化需求主动地参与互联网信息的创造,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特点,通过设置一个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接收信息,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线上思政教育活动来让学生参与创造,这也是新媒体背景下拓宽思政教育途径的一个策略。对于各大高校来说校园BBS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网络设施,其允许学生在校园BBS中信息与交流,同时校园BBS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一个重要阵地,其在保存文档和搜索查阅等方面有着很多优势性能,所以高校思政教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来利用校园BBS作为教育平台,将国内外一些热点话题通过筛选后有组织的推送给学生,以便于其可以帮助学生基于客观角度来审视这些话题。

(二)运用手机媒体作为思政教育手段

现阶段大学生没人至少会拥有1部以上的智能手机,所以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4G网络开始高度普及的新媒体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能否利用好手机媒体这一特殊的思政教育平台,已成为当前国内学者在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现阶段很多学生都会在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上使用手机QQ、微信以及百度论坛等,所以本文针对微信平台作为高校思政创新教育手段,微信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备群聊的功能,同时微信朋友圈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信息平台进行利用,再加上微信所支持的语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发送功能,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实效性,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筛选一些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及一些室内外热点话题的优秀评论文章等,将其到朋友圈中使每一个成为好友的大学生都可以看到。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手机媒体可以作为一个双向沟通平台,很多大学生都习惯将一些心理变化展现在朋友圈中,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可以将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学生心理变化监控平台,以便于其可以通过及时的沟通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实际问题。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

本文认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要认识到双向交流对于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只有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才能彻底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灌输式教育的壁垒,而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允许大学生就当前国内外的一些时事热点进行讨论,而高校思政教师利用该种教育手段可以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去吸收和体会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再者,本文认为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创新要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回归,例如,一些社会人士开始对于思政教育内容中的名人事迹产生了质疑,所以在该种社会环境下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受到影响,所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不为是一个良好的“回归”契机。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思想教学改革

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1 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创新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地球村”变为现实,也使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和民族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缩短知识转化过程,并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而这一切,只有靠创新教育才能实现。

1.2 创新教育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乃至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符合时展和民族振兴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重要责任。

1.3 创新教育是时展的呼唤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深深地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因此,高校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2 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应试”,分数成为衡量教与学的唯一尺度。结果是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就学什么、怎样学,完全以在考试中得高分为目标。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动性,使“教”与“学”都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和惰性,这也是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2.2 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专业划分过细,学校专业单一,理工农医等学科间互不相融。虽然前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此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但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先进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此外,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难以满足青年成长的需要,也造成了学生对科技前沿知识的了解不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2.3 落后的教学条件限制了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教育经费的不足,使许多高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很不健全,甚至被舍弃。而教学和实践是一个整体,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教育方针的内在体现和要求。创新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忽视甚至舍弃实践性教学环节,势必弱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客观上限制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

2.4 教学管理滞后是影响高校创新教育重要因素

当前,高校的管理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还远远达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注重创新教育,就要求教育和管理必须以保护大学生的个性,激发其热情,挖掘其潜力为前提,而目前的高校管理,基本上只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培养出来的人,即使有些创新精神的“个性”,也容易在教育和管理中被磨平了棱角。

3 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 更新教育思想,大力营造实施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及制度,实施开放式管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积极主动地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不迷信书本,教室、权威,崇尚科学。真理。鼓励学生善疑好问,发表独立见解,善于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使学生的身心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激发其创新意识。

3.2 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要努力做到: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聘用条件,保证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在职的教师不仅要从事教学,还要进行科研,用科研成果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并用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保证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等学术交流和经验推广,并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创新教育搞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和进修;积极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条件和机会。

3.3 夯实课程基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而产生的诸多弊端,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全面发展,本着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改革目标,打破以专业设课的传统体系,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使文理渗透、理工融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及优化。注重学科交叉和文、理,工,艺多门学科相互渗透。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陈旧内容,编著适应时展要求的新教材,增加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及发展技术的新内容,同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定期举办创新计划大赛等,给大学生多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

3.4 突出工作重点,营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

3.4.1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勇于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敢于评判,积极思维。不断探究,勇于创新。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并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4.2 优化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日益受到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优点,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另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中心从课堂逐步转向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加快学生知识更新的速度,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3.4.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能更深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能促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实践环节,首先要从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其次,要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要注意工程实践训练。要减少验证试验,增开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第三,要积极开展产、学、研早期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第4篇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区别于传统的一元智力理论的智力评价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9个范畴,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9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有机组合在一起,即便同一种智能,表现形式也不一定相同,很难找到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的标准。加德纳认为,个体在处理自身面临的困难或创造新产品时,很难仅仅依靠一种智能来解决问题或完成创新。任何有经验的成年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一个人可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他能将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巧妙地组合并加以合理地运用,就可能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学校教育必须承认并帮助受教育者开发多种智能,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受教育者的所有智能,他们就不仅仅是更有能力或对自己更有信心,而且会更积极、更投入地为整个团队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工作。

二、成人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传授和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所应具有的知识的教育。它强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鼓励他们找出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新时期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德能兼备”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开展创新教育是成人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于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会需要大量有创新创业基础的相关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官方统计,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每年招生近300万人,在校生规模近70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超过70%,在职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这将对提升在职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使得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成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课题成人高等教育曾一度被认为是“学历补偿教育”,随着高校扩招、生源减少,成人高校已经逐步完成了“学历补偿”的历史使命,从规模扩张迈入内涵发展时期。当前形势下,成人高校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才能重新赢得发展机遇,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何谓内涵式发展?成人高校当下应如何进行内涵建设?笔者认为,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提文秘站:升质量,尤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这就需要成人高校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模式,尤其是创新专业建设、优化课程教材体系、形成积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内涵,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开展创新教育是成人高校培养“德能兼备”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成人高校想要发展,就必须强练“内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多样化的学习服务。办学目的也要从以往的学历补偿转向培养成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以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启示

(一)建立积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传统教育主要侧重对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的训练、开发和评价,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关注不够。尤其是目前情况下,成人高校的生源大多以“三校生”为主,经常听到成人教育工作者抱怨学校生源素质低,认为成人高校学生是学习的“失败者、差生(生源素质差、水平低、学习能力弱等)”,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试想在如此消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指导下,学校如何能够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人才?多元智能理论超越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依据的传统智能理论框架,拓宽了人们对智能的认识,为教育工作者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智能和兴趣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成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以往消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并相信每一个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长处,更胜任自己的职业或工作。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入学考试针对社会上所说的录取分数低、学生质量差的说法,要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目前沿用的成人高考科目还是参照普通高考的模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成人高校要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要调整现有的全部理论知识考试的形式和科目,在入学考试中加入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资格审查、工作业绩考核、学习风格测试等形式,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并判断出学生是否适合所报考的专业。成人高校应实行低门槛入学,入学考试并非为了选拔,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智能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更好地开发其自身的潜能。

(三)构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在教学模式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因

第5篇

加强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要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效的把握大学课堂教学环节,因为课堂教学占据大学生的主要时间。本文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革的构想,从专业学科的整合、虚拟第三学期的开设和多因子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新型课堂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体系;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同志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加强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改革,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旦形成这种思维,学生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改革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自身存在着弊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只有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焕发青春。

一、传统课堂教学体系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其日渐显著的弊端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大力倡导“智慧型校园”建设及“互联网+”等新型教学理念的背景下,仅靠传统的“填鸭式”、“保姆式”的教学手段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1.计划设置不当,挤占学生时间。

教学计划就是学生在每一个学期所要学习的课程科目的设置,计划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编制上存在科目过多,密度过大等问题。有些高校的排课,从周一到周五全时间段覆盖,甚至还占用周末的时间上课。设计这种密度极大的教学计划,无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致使最基本的概念难以掌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被挤占。

2.授课时间固定,限制学生学习。

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上课时间比较固定,学生受时间的限制,如果课堂听课状态不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同时也无助于创新灵感的激发。其次,传统课堂的授课氛围总体上不活跃,学生听课状态比较散漫,教师有时为了调动气氛会设置一些讨论和互动的环节,但是受课时因素的制约,这种互动的时间往往会被压缩甚至省略,将原本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变成教师一人的“单口秀”,学生的接受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灵活的授课时间和良好的授课气氛,对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教学手段单一,遏制学生创新。

传统的课程教学手段基本就等同于“满堂灌”。另外,教师往往将一套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学生,一般很少会根据讲授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死学硬背”的学习习惯。传统课堂并没有提供给学生这样一种探索创新的学习环境,而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庖,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高等院校对于大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变换思路,改革创新,冲破传统课堂形式一统天下的桎梏,多角度多层次的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真正改变学生不良的听课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断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关于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体系,我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

1.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授课质量

针对部分高校教学计划编排不合理的情况,有效的整合和调整教学计划,减少不必要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新型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科目的设立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上争取达到“不教则已,教必透彻”的标准,提高传统课堂的授课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教师“重复性教学”、学生“混学分”等不良效果。缩减教学计划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时间,这也是符合教育学规律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基于以上考虑,学校可以在个别专业设立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学科目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有所缩减,教师根据新的教学计划重新组织课堂教学,转变课堂授课手段,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个学期之后,将学生反馈的成绩与对照班(依照原教学计划授课的班级)进行比较,从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合理更有效的向其他专业推广。

2.增设多途径教学资源,尝试“虚拟第三学期”建设

高校精简学科调整教学计划之后,可能会导致学生所摄取的知识减少,知识体系不丰富等问题。解决上述矛盾可以增设多途径教学资源,尝试“虚拟第三学期”。所谓多途径教学资源就是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各高校可以增设各种课堂外的媒体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网络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国内外丰富的“慕课”平台搜集专业最优秀最前沿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也可以通过自己录制“微课”的方式,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补充学习,弥补课时上的不足。由于网络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重复性学习,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学习。教师可以从讲台上重复讲授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安排时间的能力。“虚拟第三学期”开设的目的是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学分的形式做出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的概念,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就好比是在“第三学期”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有些网络课程自带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或者通过自己录制考核题目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平台,它会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录学分。开始实施时,可以将这部分的学分比例控制在总学分的20%左右,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酌情增加“第三学期”课程的学分比例。高校教师在对学生选择课外学习资源的质量上把好关,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供学生挑选。

3.改变单一教学方法,施行多因子教学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谓“多因子”教学手段就是除了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外,融入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角色转换。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角色转换就是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师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在开课时,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出合适的内容留给学生讲授,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讲授的形式可自由发挥,结束之后,可先由其他同学打分,再由教师做出最终评价。这种角色转换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翻转课堂。翻转的目的是要将传统的课堂时间解放出来,学生课下时间学习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教学内容,而课堂时间是在掌握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反馈,从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解决。这无疑是将传统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升华,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能力。最后,校企互动。近几年,很多高校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教学理念引入进来,打破了传统的“空对空”的理论教学模式,让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明确,培养计划更贴近现实。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创造性思考。高校应该聘请企业人员,额外给学生增开一门关于职场实践与职业创新的课程,建立起创业亲历者参与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者:商明蕊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舰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8.

[2]盛群力,钟丽佳,张玉梅.大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知多少?——高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3.

[3]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现代教育术,2014,8.

第6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传统教育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内化不成正比,并且教育的目的仅仅为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自实施以来,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教育的发展。通过探索和实践证明,传统教育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和不足,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缺乏相应的创新理念,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求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英语教学亦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一方面要借鉴和吸取以往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要更新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教育概述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创新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的内部动力。在我国素质教育普及和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下,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英语教学课堂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以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将创新教育才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国家自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探索和分析,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才能将素质教育更好的实施。要将创新教育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中,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从而促进高校英语教学事业的进步。创新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提倡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现自身的能力和观点,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的意义是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一,创新教育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二,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融合;第三,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的结合;第四,创新教育要让高校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提倡高校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创新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充分挖掘英语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材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和人文主义等众多学科,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形成价值观提供基础和保障。高校英语通过英语教材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开拓高校学生的视野,形成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高校英语课堂中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高校学生的科学合理的价值观。第一,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转变教师观念,从英语教材中挖掘具有创造性的因素,循序渐进的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要结合国内传统文化,利用英语教材让高校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开拓高校学生的视野,让高校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高校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第三,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要针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高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与时事相关和与生活相关的视频、图像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图像和声音,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原则,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同时高校英语教师亦可根据视频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利用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有助于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亦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有赖于学校、教师、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通过组织英语口语竞赛、英语书写、英语黑板报、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受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而循序渐进的喜欢英语学习和激起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而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个人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逐步培养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高级思维的集中体现,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创新思维以其自有的主动性、独创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摒弃常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以新和创意和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创新思维中的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视野更加开拓,其思维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制约。在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实物模型、录像、图片、视频以及PPT课件等手段,对高校学生进行知识的展示和传授,使高校学生能从直观上认知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有助于高校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高校学生的思维强度和思维空间。

(四)摒弃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和不足,善于活化教材,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英语的学习,促进高校学生的语言能交流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不足,不因只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应用,而应该注重英语口语的交流和实际应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应照本宣科的对高校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注入,而要灵活运用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和相关案例。第一,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枯燥的词汇组成一句话或引申出其它意思,把教材内容变为让高校容易掌握和理解和知识,有助于高校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而且体现了词汇的活学活用。第二,在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复述课文、巧用情景等方式巩固高校学生知识,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第三,在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英语知识和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使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高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结语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趋势下,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学生的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英语知识的掌握,而应注重高校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要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度一致。因此在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将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君.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2-123.

[2]葛艳.浅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73-75.

第7篇

关键词:教师;高校;创新教育;职能

G6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社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带来的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批扩招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也随之一年年变的严峻起来,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比比皆是。毕业生想找到满意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后能用创新的理念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样对学生对自身对用人单位都有益处。具有创新思想也可以使学生具备灵活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提升社会竞争力。

二、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维方式保守,缺乏创新思维

我国教育长期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强调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反差。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面窄,相关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大W生的思维方式往往较为单一。笔者曾做了份调查问卷,在问到“你参与创新活动时遇到的困难时什么?”,有65%的学生选择了“知识面不够,研究困难大。”有23.7%的学生选择“缺乏好的创意和想法。”有16.5%的学生选择了“动手能力缺乏,作品无法完成。”这反映出高校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于采用传统、保守的思维模式,不能全面看待问题,灵活性不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发散式思维模式,就会导致创新很困难。

2.创新活动开展过少

在问到“你认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哪些重要意义?”这个问题选用的是多选题方式,有77.3%的学生选择“增强了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勇气”,有72.2%的学生选择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66%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实现创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反映出大家还是赞同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问到“你认为创新活动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方面是?”在“理论知识水平,创新思维能力,没有什么帮助,其他”四个答案中,有82.5%的学生选择了“创新思维能力”,另有10.3%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反映出大家还是肯定创新能力培养对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个人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很多学生对创新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有活动也很想积极主动参加,但是因为知识面窄,思维单一,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知难而退,消磨创新激情。

三、教师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注重传授已有知识

目前我国大学采用的教学模式偏传统模式,表现特点为注重知识的传承,强调对知识的讲授、重复、记忆,却轻知识的创造,不注重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练习的培养和指导。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升学考试作为评判标准。随着目前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对学历证书的重视,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获取高文凭和更多证书上,整日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按标准答案死背书,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多余时间去顾及创新活动,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就被消磨殆尽。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只是偏重知识的积累,对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课堂和课下很少进行系统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被淡化。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

目前,高校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表现为课堂上是老师不停的向学生讲授知识,很少运用问题式、研讨式、情景式等这些教学法,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没有去积极的思考,没有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老师们能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们去思考,讨论,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四、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发挥的职能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养人才时会有很多因素对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学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会用最佳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也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前沿学科知识。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几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本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原则,耐得寂寞,淡薄功利。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知道相关学科之间的关联。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最后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

对高校来说,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在如今,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每天的信息量剧增,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由单一化变得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的书本传授式教学法使学生们获取的信息量太少。传统的满堂灌的传授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职责就不能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好自己备课的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面临新知识的时候能进行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动手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慧稳.刍议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06(2).

[2]张学忠.科技知识读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4).

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06―11―26

作者简介:赵亚红(1964―),女,汉族,四川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突出创新教育这一主题,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源于实践,作为综合大学的我们通过确立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规范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一、明确实践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更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场所,是出真理的殿堂。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学生要想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果不敢动手、不善于动手、不会动手,将一事无成。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分析现状对症下药

1.实践教学的酿造功能认识不到位。长期受传统观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潜力的开发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没能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2.实践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对实践教师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学历、职称偏低。加之缺少激励机制,真正投入到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很少,个别学科几乎没有,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3.教学资源投入的不足,制约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多数高校都把精力放在重点学科、一类课程、博士、硕士点的建设上,对本科实践教学关心力度不够,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室也从属于授课教研室,实验教学内容上忽视了相关课程的关系,设备重复购置,资源不能共享,使原本就不足的经费更显不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4.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重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开发性、综合性实验,手段、方法比较落后,学生实验基础不扎实。设计(论文)题目陈旧,不能密切联系实际,起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达不到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更体现不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5.实践场所的制约。高校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普遍不够,管理封闭,学生动手机会少。加之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校外实习愈加困难,实习场所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学生个体都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可见实践教学已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针对存在问题,大胆改革

1.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学生自拟题目的实验,取决于实验教师的水平。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我校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教授及青年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中。向培养学科带头人那样,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养;优化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在津贴待遇及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激发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以学科、专业为基础,逐步撤并功能重复或不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将原有的100多个实验室调整到43个。将实验内容相近的实验室整合,成立了10个校级基础中心实验室,集中资金对校级基础中心实验室给予比较大的投入,使之充分具备承担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

3.形成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次开设教学实验:(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规范操作程序训练,熟练使用各类仪器设备训练、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性实验。(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引导和启发,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群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实验。(3)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研究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形式,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大力推广开放型实验室。时间上打破了正课时间的限制、适应不同培养阶段的保障。空间上,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管理上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打破了专业和隶属关系的限制。开放实验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实施自主式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创造性、灵活性,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验教学在增加综合型、设计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程序、放宽实验时间,这种自主式实验教学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才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专业的实验,利于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1)限制型向自主型转变。改变了过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由指导老师指定课题的局面,由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题目,使创造力和自主精神得到了发挥。(2)模拟型向实战型转变。课程实验和设计(论文)从现实中提取素材,从创新成果中汲取题材,课题直接与市场接轨,进行真刀真枪的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3)验证型向创造型转变。验证型实践的目的在于求证“已有”创造型实践的目的在于探求“未知”。根据这一特点,实践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4)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

6.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针对以往学校实验室基础条件较差、实习基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现象,2005年,我校用于实验教学设备购置的投入就达6000余万元,超过学校办学50多年来教学设备费的总和。2006年,学校又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实验教学设备的购置。同时,对校内、对实习基地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前后共投入2000余万元,加快了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工厂、模拟实验室等自主性强、容易管理这一优势,尽可能地让学生得到更为具体的实践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产、毕业实习过程中,能直接参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建立和完善了校企双向推动、产学密切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根据企业的改革趋势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注意发挥学校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采取互利互惠的方式,与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企业被动接受学生实习的局面,使校外实践教学能真正收到实效,突出了实践教学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7.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实验室工作、实习工作、毕业论文工作等20个教学管理文件,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来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和训练,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宏观管理,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之更加趋于科学、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常琳.关于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1(3).

第9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创新教育;高等教育

一、引言

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他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1]。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使现代大学具有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又赋予了大学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相统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现代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高校中,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的教学、创新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学需要科研。高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科研视野更宽广、科研思维更灵活。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教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1、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1]。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选修课的数量与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解决现代高校中存在的理论陈旧与知识脱节的问题,还能够解决社会生产中的焦点问题和学生头脑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择优录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的含金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竞争力,使学校在强大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2]。因此,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充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更有效地高水平科研活动。

3、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看,通过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因此,高校中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甚至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离这一理想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首先,一些高校领导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似乎并不强,甚至只是把成果转化理解为转化为技术力量,推广和应用到企业中去,而对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考虑较少,更无法通过制度、规范来保障这种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

其次,目前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加之高校缺乏相关政策的鼓励,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很多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无法摆正科研服务教学的观念,因而对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有的教师虽然愿意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可是由于缺乏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单一,容易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四、具体措施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在怎样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引入科研成果,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实施中,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贯穿其中。

1、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成果

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讲授科技前沿成果和科学研究方法,并及时将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课后,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如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思考,充实了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这样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很多是系列性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其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如果将这类科研成果直接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选题上,教师应选一些相对较为独立、内容不太复杂、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一定完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科研课题直接结合,是科研融入教学的很好体现。因为科研课题涉及专业知识领域的新问题,研究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后,能够对学科知识有整体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甚至是与研究生互相交流,能够更深刻了解课题相关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过程中,不再盲目,还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研项目应用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课题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科研视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性,还能够给学生科研自信心,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一定基础。

在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吸收对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进来,使之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学习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参加学术讨论,让他们较早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也有利于拓展本科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教材是教师专业知识转化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反映出编著者对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逻辑[4]。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实际应用、突出新理论、编写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材。

而科研成果是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经过教师的整合、精选,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教材中。在内容上,充实了教材内涵,有利于教材更好地阐述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突出重点,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反映了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质量上,明确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性更强。做到个体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进行教材建设,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不仅有益于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成果也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只有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才能培养出一支既能搞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教学的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质量指标中包括对教师职称、年龄、学位学历、科研成果、与课程相关获奖情况的审核。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求教师爱岗敬业、重视教学、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与科研上形成的学术团队特点相吻合。这支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补充,梯队层次明确,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竞争力强。而教师在进行科研活动后,会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能够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提供持续、深入的支持。以此打造出来的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新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促进,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益,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课程建设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在教学中促进科研的发展,在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专业问题,取得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五、构建科研成果向高校教学、创新教育转化的保障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激励、保障转化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政策。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研究;重视立项、报奖,轻视应用、推广;重视论文数量,轻视论文质量的状况[5]。引导科研为教学改革服务,引导教师正确选题,做到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使研究出来的成果顺利引入教学、引入创新教育中。

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因素,是否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鼓励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但在教学考核评审和教师的技术职称评定方面却没有明确体现。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发生,教学与科研脱节。因此,高校领导应该考虑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带来的实际绩效,将其作为教学考核评审和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此激励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有意识地将自己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拓宽知识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高校教学、创新教育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实施中,实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育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等. 从课程建设视角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江苏高教。2007(3),pp:84-86.

[2]刘建春. 从课程建设视角探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保障机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pp:72-73.

[3]胡弼成等.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江苏高教。2006(2),pp:69-71.

[4]李艳霞等. 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3),pp: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