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

时间:2023-07-06 16:28:35

导语:在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弱势群体

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内容正由理论向实践转变,服务对象走向多元化。该研究很好地揭示了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界对弱势群体服务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开展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必要性

(一)开展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

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宣言》宣称:“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服务和资料的人,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 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知识援助.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机会,努力使弱势群体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阅读权利,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否则,就是对《公共图书馆宣言》原则的背离,进而是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背叛。

(二)开展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如何认识与对待弱势群体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尊重、理解、支持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援助,消除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知识鸿沟.使他们通过知识援助,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使他们在成长中具备更多的发展机会.尽快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的公益性特点及其平等、开放、宽松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它在改善弱势群体文化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图书馆适应新形势要求,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自身优势,自觉主动地关怀、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充满人性化的服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实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达到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是公共图书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渠道,也是图书馆生存的根本。同时,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使图书馆获得更多的社会投入,从而实现为弱势群体解困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双赢。

二、实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

要从促进社会和谐和弘扬图书馆精神的高度认识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吸引更多弱势到图书馆来,并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走近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更便捷的图书馆服务。加强馆员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尊重、善待弱势读者,树立“关爱弱者,从我做起”的服务理念。既不能对弱势有歧视心理.也不能居高临下把自己当作施舍者,而要换位思考,摆正心态,学会与他们平等相处,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

(二)加快弱势群体服务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图书馆馆员大多有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了解图书馆学、管理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善于沟通。但要实现为弱势群体深化服务的效果,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专门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技能.如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手语技能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在弱势群体的阅读指导和读书活动开展中与弱势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建立长效机制.使弱势群体服务能切实持久地开展下去

与一般读者服务相比,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更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服务态度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要摒弃做秀、走过场等蜻蜓点水式的服务,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持久知识援助的制度保障。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管理和开展服务是一种可行的做法.如辽宁省图书馆成立了弱势群体服务部.在弱势群体服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图书馆既可成立专门部门,也可以将弱势群体读者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归口给某一特定部门,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这项工作的客观规律.也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长抓不,懈,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具体工作中,要把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申请专项服务经费,安排专人负责,每年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开展的服务项目.并向社会公示,吸引他们到馆参加,年终总结表彰,确保弱势群体服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弱势群体不同于普通读者,图书馆应从人性化服务的角度加强硬件建设.最大限度地方便他们到馆利用文献资源。首先从服务设施方面,图书馆应根据弱势群体的生理特点,设置残疾人专用座席、无障碍通道、专用视听设备等便利设施。完备的设施有利于消弱势群体自由利用图书馆的生理障碍,体现了图书馆充分服务的人文精神:其次在文献保障方面,建议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选购专题文献,如残障儿童康复文献、盲文图书、视听资料、特殊教育辅导资料、励志图书等。可根据馆舍情况开设视障阅览室配备专门听读设备,或在阅览室、借书处配备特殊教育专题图书推荐架等以达到指导阅读、方便读者查询的目的。

三、总结

图书馆应主动接近残疾人用户,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提供他们所需信息资源总之,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应当提供相应的图书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鼓励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无障碍通道”,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弱势群体获取知识的信息中心,特殊教育的又一个阵地。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国外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

第2篇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大。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大学生道德水准低下、自杀、犯罪等问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关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不禁在问,“今天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脆弱?”客观地说,在这些问题大学生之中,有很多都是高校中的弱势学生群体,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的欠缺是造成他们各种人生缺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相关概况

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也称脆弱群体或弱者群体。顾名思义,是指在同类群体中,由于自身生理、心理或某些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它也客观地存在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根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心理弱势型群体、经济弱势型群体和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这三大类。

1.心理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心理弱势型群体是指由于各种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因素而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群体。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大学生中,16%~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来自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因为各种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四大最为突出的“心病”。因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各类问题目前屡有出现,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2.经济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经济型弱势群体即是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贫困生所占的比例约在8%~30%之间,并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的贫困地区生源中。他们难以承担大学期间的学费、必要的学习用品费用,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很困难。经济贫困很难说仅仅制约着他们当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和未来发展。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逐步普及,在校贫困生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3.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从本质上说是心理型弱势群体的衍生物,但由于它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和表现形式,故我们将该类群体单列为一类。它是指由于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和技巧而经常性地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以致人际交往无法正常开展的那类学生。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基本都是所谓80后、90后一代,在他们当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较大的障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头疼事”之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重要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表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人们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它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因而具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但是伴随着这一现象也出现了社会上一部人对于人文价值的贬值甚或忽视。大学生弱势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要么在心理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脆弱,要么在物质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匮乏。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缺乏对于他们的充分的人文关怀。受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往往只是将他们看作教育的对象,而对于学生的真正需要和内心需求则有欠考虑。在当前高校的管理实践上,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就认为贫困生缺的就是钱,只要给钱让贫困生用就可以了。而且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设身处地得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与自尊。比如,有的学校会将贫困生的情况张榜公布,再举行一个捐赠仪式,让贫困生在媒体面前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感恩之情。这在无形之中就暴露了他们隐私,打击了他们的自尊,甚至使他们遭受难以启齿的心灵创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在校大学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结构日趋复杂。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区分他们的思想层次,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是将大学生弱势群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他们视作“弱势一族”,在工作上搞“一刀切”,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而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重灌输,轻疏导,这样就无法真正解决大学生们的思想困惑,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社会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无疑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经济的压力,新旧道德观念的交汇与冲突是这种冲击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在校学生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物质上或心理上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其形成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维护校园稳定的重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着眼提前预防,关注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这就特别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佳效果。而且在这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更应该体现在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与发展指导上。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角色转换与适应困难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个案正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之中大部分都已经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心理咨询机构往往侧重于问题的早期干预与缺陷矫正,而忽视了提前预防与针对大学生们的发展指导。这就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一种误区,即一部分大学生是在发生了问题之后才去进行心理咨询,甚至有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懂得甚至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在注重同学生进行密切的情感沟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大学生们心理障碍的提前预防和发展指导上。除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课程、人生规划指导讲座等形式帮助心理型弱势群体扫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2.完善资助体系,注重信息保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办实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经济弱势型群体,我们只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才能做到真正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既要体现在对贫困生的全面覆盖上,也要体现在对他们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上。

目前我国高校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1)助学贷款;(2)勤工助学;(3)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4)社会资助。从具体的操作实践来看,除了资助名额有限之外,这些资助往往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等硬性指标挂钩,进而使得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和“名额外”的学生往往成为资助的“忽略对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作为决定其是否获得资助的唯一标准,因为这样只会使那些“被遗忘”的和“名额外”的学生感到无助和被冷落,甚至可能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阴影。为此,笔者建议对于贫困生可以采取一种“全面覆盖”的资助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每月给予全体贫困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更加感受的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目前贫困生申请资助的步骤一般是先通过院系审核,再将申请材料送达至学校审批。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生个人的隐私信息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在学校中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直接受理贫困生的资助申请,并完成相关的审核、批准等工作。贫困生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平成申请资助的相关事宜,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3.协调人际关系,缓解人际紧张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面相对简单,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大学生比中学生要面对更为广泛,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获得健康发展、学习社会规范和促进学业的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并非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处理好人际关系。据有关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大学生遇到过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人际紧张已成为让很多大学生十分头疼的一件“大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即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人际困扰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除非情况很严重的情况下,作为老师不便于去“干涉”,从而缺乏对这部分学生的相应关怀和指导。人际紧张会造成大学生感到孤独、烦躁,进而破坏集体的凝聚力,甚至对个人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酿成悲剧事件。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对学生人际关系动态的正确把握和细致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中非正式团体的关注与引导上。这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密切交流和真诚沟通,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向遇到人际困扰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人际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巧,从而切实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人际关怀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晓漪.关注高校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42-144.

第3篇

关爱弱势群体 发扬雷锋精神

二、 活动背景:

志愿者活动是学习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旨,它的精神内涵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是雷锋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在这严寒的冬天,用我们的爱心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用我们的青春为和谐社会建设献出热情,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使人们感到,“这个冬天不再冷”。

三、 活动目的与意义:

响应学校团委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号召,我班团支部决定开展以“严冬送温暖 爱心促和谐,关爱弱势群体 发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雷锋精神深入贯彻到青年学生群体中,深化中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志愿精神,充满爱心、关爱老人、孝敬老人,尊敬师长,积极向上,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展现志达学子的良好形象和一流的的素质。

四、 活动前期准备:

1. 召开团支委会议,讨论活动计划,初步确定活动方案。

2. 召开团支部全体团员会议,广泛收集团员们对活动方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3. 向校团委沟通汇报,最终确定活动计划。

4. 与学校附近社区联系,确定“送爱心”的“低保户”孤寡老人。

5. 到超市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作为慰问礼品。

6. 确定慰问领队发言人,打好慰问腹稿。

五、 活动时间:

六、 活动地点:

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引领下,到“低保户”孤寡老人家中慰问。

七、 活动对象:

“低保户”孤寡老人

八、 活动负责人:

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总负责人:团支书。

九、 活动流程:

1、集中开会,通知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说明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所有参加活动的成员在教室门前集合列队,由负责人统一带往慰问户住所。

3. 送上慰问品,对老人进行慰问,在慰问领队发言人的带动下,问寒问暖,拉家常。

4. 慰问结束,有序退出,列队返校。

十、 注意事项:

1.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损我校的美好中学生形象,

2. 活动期间,各位班干部和负责人必须发挥带领作用,积极调动其余人员的积极性

3. 活动期间,保持整个活动的纪律性。

4. 全体参与活动的团员代表要依照计划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5. 对我们的活动记录文字,还有相片记录也一定要切实做好;活动后要跟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活动改进加强。

6. 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团员代表应集体返回学校,不得私自离开队伍,如若有急事,请向负责人请假,以保证团员代表的个人安全。

十一、 经费预算:

200元

第4篇

区检察院在区关工委的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一步完善帮教举措,认真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维权,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连续三次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一、整合社会资源,关心在校学生。将工作的重点定位于在校学生,将预防工作向前延伸。(一)加强沟通,制定对策。主动与区教育局、区政法委、团区委、区妇联等有关部门联系沟通,联合上述单位及辖区内10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探讨维护和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共同对策。(二)建立组织,结对帮教。与区教育局共同成立了检察官导师制领导小组,联合制定了《关于试行“检察官导师制”的通知》,精心选拔了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检察官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教活动。(三)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与学校联合制定了《检察官导师工作规范》,为每名学生设计、发放了成长记录册,检察官导师将学生定期汇报的思想与学习状况记录在册,领导小组定期对学生成长记录册进行检查。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帮助实效。采取“四个创新”,将导师工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的结合。(一)创新沟通方式。采取以qq聊天、短信交流、电话家访、互通邮件等形式,消除学生的疑虑,使学生与检察官导师之间建立信任。(二)创新教育方式。组织结对学生开展庭审旁听、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利用校园广播、阶梯教室进行案例讲座等。(三)创新教育主体。我院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学校的合力。(四)创新检察官导师助理。把导师工作向社会延伸,聘请结对学生所在社区、村中15位老党员、老同志、优秀基层干部担任检察官导师助理,协助检察官导师们共同做好结对学生的帮教工作。

第5篇

关 键 词:农村金融机构;弱势群体;金融扶持;农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23-03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特别是经济欠发展地区农户的脱贫致富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问题。从国际范围看,解决“三农”问题无外乎两种途径: 农民工进城和支持农民发展本乡本土经济,最终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鉴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在当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 扶持部分农民特别是不便外出务工的妇女立足农村,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非农产业脱贫致富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措施。

当前, 国内外大多数致力于扶持农户生产和创业的努力都集中于对农户创业资金这一基本约束条件的满足。比如,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贷款、商业贷款、互助贷款等模式。这些努力虽然抓住了农民创业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约束,但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而言, 信息闭塞、教育匮乏,“没文化、没技能、没视野”成为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和阻碍其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因此,对贫困农户成功创业的引导,既需要必要的金融扶持,也需要与之配套的技能教育。只有通过对农民的教育,教会他们必要的创业技能,给予他们一定的视野,才能真正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给农民资金”和“教会农民使用资金”同样重要。 一个成功的农民创业扶持模式必定是一个金融扶持和与之配套的技能教育机制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当前各种对农民进行资金扶持的模式得到广泛讨论和实践的背景下, 探讨与其相适应的技能教育机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方面,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无疑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成功典范。

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

(一)对农户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状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大学教授尤纳斯(Yunus)在孟加拉贫困农村地区进行的以农民之间的互助联保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化运作的农村小额贷款模式,即所谓的“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是一种适用于农村地区客观条件的制度创新。 这一模式在孟加拉获得了巨大成功,并被世界各国竞相仿效。 在我国,不仅在河北易县等农村地区出现了采用孟加拉乡村银行组织模式的信贷组织,甚至在一些城市地区,比如天津, 已经将这种模式运用到对下岗职工这一城市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之上, 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所说的“乡村银行”模式,即指各种采用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或遵循其精髓的农贷制度安排。“乡村银行”模式通常要求由5户需要资金的农户组成联户担保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互助担保,实行小额贷款、分期还款、小组还款和放款制度。

人员流动较少的传统经济体系常常表现出特殊的信息流动方式以及通过各种道义上的约束来维系社会体系的能力。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农村市场上的信息往往是由人际关系来传播的, 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乡村银行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它积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有关信息可能会被第三方,如借款人的邻居(这个邻居可能也想获得贷款)获得,并使第三方的利益与金融交易联系在一起。 通过将掌握信息的第三方纳入信用活动, 一方面有助于债权人监督和实施放贷契约,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第三方的加入会使外部信息内部化,有效化解信息的外部性。同时,借款人本身也有利用其相互之间的信息、获得贷款而组成小组的动机。这样,同伴监督成为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每个小组成员时刻都在对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监督, 同时也在接受其他成员的监督。于是,在一种被称为自我选择的过程中, 只有那些认为自己能还款和打算还款的人才愿意做出借款的选择, 也才能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可并真正获得贷款。

(二)目前对乡村银行成功经验进行经济学分析存在的缺陷

目前人们关于“乡村银行”成功经验的经济学解释秉承了经济学中“理性人”这一基本假设:决策主体都是从自利角度出发的。就借贷关系而言,如果可能,借款者会选择不还款。而“乡村银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给借款者一个无法超越的约束框架, 从而保证了还款率。就局部分析而言,其逻辑是严密的,近乎无懈可击。然而,跳出经济分析给我们设定的框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分析的漏洞。

首先,严密的贷款监督机制很多,为什么是“乡村银行”而非其他模式取得成功?

其次,金融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决定贷款能否按期偿还的因素有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还款者的还款意愿;二是还款者的还款能力。关于“乡村银行”模式成功原因的既有解释将其成功原因归结为它保证了还款者的还款意愿。问题在于,只有还款意愿并不等于有还款能力。 如果仅仅有良好的还款意愿而不具备还款能力,贷款偿还率仍然无法得到保证。

由此,我们可以推定:“乡村银行”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 一定不仅仅在于对借款者还款意愿的成功约束。 它在保证借款者还款能力方面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三、 教育是乡村银行模式成功的要素

(一)弱势群体救助的特殊性

“乡村银行”模式主要用于对妇女等弱势群体的资金扶持。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缺乏资金自立这么简单。长期的弱势地位,反复的被社会忽视甚至是被歧视的感觉, 往往在他们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的积累。 很多人重新自立、创造美好生活、融入主流社会群体的自信心已经完全崩溃。 在缺乏物质基础支撑而又丧失自信的情况下,很多人的自尊意识也无从谈起。所以,缺乏自信乃至自尊意识淡薄是这一群体实现自立,融入主流社会的最大障碍。相应的,对弱势群体的自立扶持政策也绝非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以及自立技术培训这么简单,恢复他们的自信心、重塑其自尊意识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重新鼓起勇气、正确面对困境才会自信; 只有树立自信并感受到自己在一个集体中的存在才可能树立自尊意识。而只有有了自尊和自信,才能真正鼓起勇气创造新生活并承担还款责任。否则, 一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努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徒劳。“乡村银行”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小组学习机制及其优势

我们认为,“乡村银行”模式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小组贷款的制度安排。在这一贷款制度安排下,有一个以往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重视的因素, 那就是小组贷款机制背后内生的小组学习机制和外部培训辅导机制。

在“乡村银行”模式下,贷款者被5人一组组织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小组学习机制。小组中的成员每隔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周)都要集中到一起学习、交流。而且,在很多“乡村银行”机构,都设有专门的教室可以提供给贷款小组做交流场地以及不定期的由“乡村银行”组织贷款者集体学习。学习的形式可能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也可能是乡村银行工作人员或外聘专家的讲座。讲座的内容则相当广泛。最初的讲座内容不是借贷还款知识、种植养殖技术,而是针对特定群体贷款对象,如农村妇女的关爱讲座。内容包括妇女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生活常识、健康常识乃至美容常识讲座,有时,甚至是组织大家一起做游戏。这些讲座绝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服务于特定目的。

1. 弱势群体长期生存于主流群体之外, 小组的构建以及小组交流形式本身实际上是在给弱势群体创建自己的组织,使其产生归属感。而各种常识讲座和游戏活动都是引导弱势群体融入社会, 产生集体感、被尊重感并改变消极思维方式的重要一步。通过小组内的自我学习和“乡村银行”组织的集体培训活动,借款者重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并逐步建立正面应对困境的自信。正如前文所述,没有自尊与自信意识的培养与确立, 任何借贷还款的说教和生产技能培训都可能成为徒劳。所以,这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是先于借贷还款知识、生产技术技能教育的。

2. 小组学习模式下对借贷还款知识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说教, 小组贷款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约束也不仅仅是因为同伴监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一旦小组成员在组织中感受到被认同感和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他就会自发的、努力做对组织产生正贡献的成员,而非在还款问题上“拖组织后腿”。这样,“不得不”还款就转化为“一定要”还款。

3. 小组对成员的借贷还款教育并非单纯出于保证还款的动机。更重要的是,它向小组成员传授资金成本核算的意识和技能, 从而更好地帮助借款者创业致富。

4. 小组学习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是为借款者提供种植养殖技术等创业技能培训, 并通过小组成员互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从而真正帮助借款者实现自立,最终实现借贷双赢。

四、“乡村银行”经验的启示和建议

(一)“乡村银行”经验的启示

通过对“乡村银行”成功经验的分析,不难得出如下启示:

1. 对农民的金融扶持政策应当辅之以必要的技能教育,而农民教育应当提高针对性。“给农民资金”和“教会农民使用资金”同样重要。一个成功的农民创业扶持模式必定是一个金融扶持和与之配套的技能教育机制的完美结合。

2. 金融扶持与农民教育不能割裂开来。“给农民资金”和“教会农民使用资金”应该在一个统一机制内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得到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使职业技能教育得到的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避免“得到资金不会使用”或者盲目的接受技能培训却无施展条件的情况发生。 对农民进行金融扶持的同时进行配套的技能教育, 从而发展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农民教育,也使对农民的金融扶持真正产生效果。

3. 对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首先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通过发动弱势群体内部的自我教育并配以相应的外部教育引导,使其融入集体。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其还款意识,教会其自尊;鼓励其面对生活,教会其自信。最终给予其专业技能辅导,使其自立。“乡村银行” 模式正是由于充分与农村金融经济活动的规律相契合,并将对农民的自尊、自信和自立技能的教育融入农民的创业过程,才获得巨大成功。

(二)相关建议

1. 可以大力探索发展“乡村银行”模式的金融组织, 在贫困地区进行农民脱贫资金扶持和农民教育紧密结合的扶助工程。

2. 学习“乡村银行”先进经验并不一定要组建“乡村银行”,关键是要将这一模式的核心经验运用到实践。为此,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要多方努力:(1)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应当在对农民提供资金扶持的同时主动组织农民的学习教育活动,将“送资金”与“送知识”结合起来。这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资金作用, 也有利于金融机构自身按时按量收回信贷资金。(2)政府职能部门的农民教育规划和各种农民培训活动应更多的考虑和当地金融机构的借贷活动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培训效果,也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介入农民教育而产生的成本。(3)应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各种互助小组,互助学习并共同参与借贷活动。首先从基层建立互助小组然后再与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信贷和教育培训计划对接,将大大提高效率。

3. “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对弱势群体进行“资金+教育”扶持的很好的形式,并不一定局限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在对城市下岗职工、残疾人救助等方面都可以引入这种模式或借鉴这种模式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树青. “乡村银行”互助扶贫在中国[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安和祥,黄树青. 以金融创新推动城市扶贫――以天津市妇联小额贷款扶助下岗女工项目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03(10).

第6篇

关键词:扶弱济贫;帮扶机制;工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25-01

一、困难职工的生存现状。在企业转型和利益调整的过程中,部分职工分担了成本,他们面临着养老、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诸多生活上的困难。作为弱势群体,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利益缺乏稳固的保障。据笔者对本单位151名困难职工、30户特困户的调查统计分析,困难职工可分为4种类型:大病致贫型、突发灾难型、等待上岗型和多人口低收入型。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其中,最为凸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上的困难,但又不具备城市低保户的审批条件,因而使之生活保障出现了真空地带。根据对近年来本单位困难职工的观察发现,其贫困特征的主要表现为“四差”和“四弱”:1、生存能力差。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困难职工在贫困线上挣扎,就他们自身而言,通常情况下,脱离了企业很难再找到新的工作,因而谋生的能力相对较弱。2、劳动技能差。有的困难职工处于年龄大、技能低的现状,加之文化水平低,自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3、健康状况差。普遍因经济拮据,有病不敢看,延误了治疗,加之心理压力,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的鳏寡孤独、体弱多病且年事已高,丧失了劳动力,因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变弱。4、心理承受力差。经济上的危机时刻撞击着心理防线,加之观念滞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不愿适应形势的变化,因而保持心态平衡的调节能力较弱。

二、困难职工帮扶存在的问题。从通过对本单位困难职工的调查中不难发现,帮扶工作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资金短缺。国有企业资金紧缺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单位无帮扶专项资金,主要通过从行政经费中划拨一部分、企业工会经费列支一部分、上级工会下拨一部分或职工募捐一部分等形式来解决帮扶资金,这种只有流出没有源头的状况很难保证帮扶工作的长效性。2、形式单一。企业的通常作法是集中在逢年过节期间,由领导带队上门走访、慰问送温暖,送上一些慰问金(慰问品),说上几句宽心话,完成“规定动作”也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再设计“自选动作”,帮扶工作既无创新又无创特。3、内容狭窄。目前,在企业中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的通常作法多是以发放困难补助、慰问金,带来的效应也只是间接性和局限性的,缺乏日常性的和源头性的帮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贫困现状。4、机制不健全。作为企业工会工作职能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没有一套成熟而又规范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体系,使得帮扶工作容易浮在面上,看似有人管,落实不彻底。

第7篇

如今,英国约有85万人受到痴呆症困扰,这一数字到2021年可能上升至100万。相关科学研究发现,历史照片和新闻报道对于刺激痴呆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记忆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基于此,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17年3月公布了一批照片、音频和视频档案,作为其记忆项目的一部分,以帮助痴呆症患者重拾记忆和语言功能。

早在2016年,BBC推出试点项目,在17,000名实验对象中,3/4的人利用档案触发了早期记忆。鉴于档案在帮助患者激发记忆、恢复沟通功能方面的特殊作用,BBC进一步完善、推广记忆项目。此次公布的档案主要为新闻照片和新闻节目片段,其内容包含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普通生活场景图片,如足球比赛、玩耍的小孩等,另有覆盖全年龄段的著名娱乐节目剪辑和重大历史事件新闻报道视频,如撒切尔夫人讲话、人类登月等。

为方便痴呆症患者及其家人利用档案,BBC档案开发团队与邓迪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联合创建了BBC RemArc网站,展示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约250段音视频和超过1000张照片。同时,BBC还以档案资源为基础,结合心理学内容开发软件,为患者提供对话和记忆训练。

二、新闻分析:BBC记忆项目档案的亮点与特色

BBC基于自身馆藏的特色,推出记忆项目以帮助痴呆症患者利用历史档案触发早期记忆,恢复沟通能力,经实践检验,已有大量患者从中获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BBC此项目的亮点与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主动挖掘档案价值服务社会

成立于1922年的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新闻照片、电台音频和电视节目视频等档案资料,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这对BBC和全社会而言都是重要财富。

在科学管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BBC主动挖掘档案价值,为社会提供多方面服务。BBC认识到档案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浏览档案可激发对过去的回忆,特别是对痴呆症患者而言,利用档案可为其提供轻松、零成本的记忆与语言功能恢复训练,为此BBC成立档案开发团队,对其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整理、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音视频,向普通公众开放以便利用。同时,BBC借助其他学科和技术工具的辅助,利用档案资源设计对话结构,引导患者回忆过去,真正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增值开发,体现了BBC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发挥档案人文关怀价值

虽然痴呆症患者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并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对其痛苦和诉求也所知甚少。BBC此次推出记忆项目,聚焦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开发档案资源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方便低廉的帮助。经实践检验,已有大量患者通过BBC提供的档案资源激发早期记忆,并在引导下逐渐恢复短期记忆,同时交流能力也有一定提升。这表明,利用档案帮助痴呆症患者行之有效。

该项目的设计与推广过程表现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BBC将目光投之于饱受疾病困扰的弱势群体,关注其生存状态和内在需求,从而开发档案资源以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现状。这体现出档案价值具有多元化特征,针对弱势群体的需求进行档案开发可以发挥其内在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跨界融合推动档案价值发挥

BBC是档案资源的拥有者,在记忆项目中更多地扮演资源提供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保证档案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BBC联合多家机构共同推动项目的实施,其中包括长期致力于痴呆症研究的邓迪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这些机构的参与保证了项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更有利于项目的推广与实施。同时,为保证档案真正发挥其价值,为患者提供直观、高效的服务,BBC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心理学、设计、软件工程等学科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语言功能恢复软件。患者可以打开软件,在设备上直接对话训练。此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等都可以基于自身的馆藏资源,利用这款开源软件提供类似服务。

三、新闻启示:彰显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

BBC通过实施记忆项目,对档案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主动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在对象选择上,BBC聚焦于易被社会忽视的,且饱受记忆丧失之苦的痴呆症患者,通过提供历史照片、电台节目音频、新闻报道视频等唤起早期记忆。BBC还联合多家机构建设档案利用网站,为公众提供永久的、一站式的服务,并结合多学科内容和技术手段,开发语言能力恢复训练软件。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BBC档案关注痴呆症患者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体现了对生命的关切与尊重,使其人文关怀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一)认识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

长期以来,档案馆为公众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因此,其档案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价值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由此造成大量档案的价值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公众对档案的印象也愈发刻板。通过BBC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档案的价值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只要档案工作者能够紧随社会需求,另辟蹊径,就可以挖掘出档案更深层次的内涵,而人文关怀价值就是其中之一。

人文关怀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其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具体而言,人文关怀以关怀人为对象,聚焦人类的生存意义、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关注人类的和谐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可,人文关怀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自己,更要关注他人。

而档案作为社会和个人各方面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关于个人、群体乃至国家与社会的历史记录,这种记录的属性赋予了档案保存人类记忆的独特功能。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看,档案是集体记忆的载体,人们通过档案可以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档案记载了不同对象的历史与记忆,特别是对少数或弱势群体而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可以通过档案认识和关注这些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与诉求,而这些群体亦可以通过档案获得话语权,维护其基本权益,获得社会的认可。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由此得到体现。

在国外相关实践中,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已得到档案工作者的认可,并已经深入挖掘。BBC利用档案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引发社会对患者的理解与关爱。除此之外,2015年6月,旧金山某非营利组织公布了艾滋病患者的视频档案,患者通过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促进社会客观、理性地认识与对待艾滋病患者。[2]2016年4月,加拿大在线了一系列艺术大师的书信,其内容包含了这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和对年轻人的指导、建议等,从而帮助处于人生迷惘阶段的年轻人重拾信心。[3]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档案与人文关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档案中的人文关怀价值值得深入挖掘,以帮助改善部分群体的生活状况,维护其基本的社会权益,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的相互理解,帮助弱势群体取得社会话语权。

(二)开发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

基于档案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价值,档案工作者应主动承担起档案价值开发的重任,通过档案聚焦社会弱势群体,改善其物质及精神状态,引导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从BBC实施记忆项目的实践过程来看,国内档案工作者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发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

1.在意识观念上关注特殊社群或特殊事件。档案工作者应转变固有的服务观念,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自觉地关注特殊社群或特殊事件,主动提供档案服务。首先,对于特殊社群,档案工作者应以用户为中心,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诉求,以档案为桥梁向社会反映其历史发展及现实状况,从而促进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深入了解和关注。例如,2016年11月,几内亚比绍的卡歇马镇开设了黑奴纪念馆,展览呈现了大量奴隶贸易和黑奴悲惨历史的照片、文字、实物等。该纪念馆再现了黑奴的集体记忆,向人们展示奴隶贸易的血腥以及黑奴曾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从而呼唤社会对有色人种的尊重与公平对待。[4]其次,档案工作者也应关注社会历史中的特殊事件,特别是特定历史事件下的人类命运,通过档案折射出更深远的社会现实。例如,2015年12月,在“11・13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巴黎档案馆归档了人们在纪念活动中留下的留言、绘画、诗作,甚至是燃烧完的蜡烛和枯萎的花束。[5]通过这种方式,档案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留存了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记忆,更以此表达了对遇害者的哀悼,警示后人。总之,档案工作者应保持一定的专业敏锐性,从被动提供服务转变为主动寻找档案在社会生活中可扮演的角色,关注不同社群的社会诉求,自觉以档案展现和关切特殊社群的命运。

2.在馆藏建设上重视积累特殊社群档案。档案资源是进行深入开发与利用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馆藏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优化馆藏结构,融入特殊社群档案。特别是地方各级档案馆,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社群,主动征集整理其照片、文字、视频等各类型档案,使其不仅能够完整、生动地反映特殊社群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更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比如,湖南省档案馆注重收集当地独具特色的女书档案,使得这一地方特色浓厚的民族文化得到社会的关注,这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少数民族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3.在服务方式上跨界融合。由于档案部门的人力物力有限,更多的扮演资源或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因此,在开发档案人文关怀价值,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时仅依靠档案部门远远不够。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服务方式上,可以采用跨界融合的方式,融合不同主体共同推广相关服务,这样档案馆在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以便保证服务的顺利开展。例如,BBC就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相关网站和软件的开发建设,确保档案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除不同主体参与以外,跨界融合还可以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技术手段上的融合。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平面化、碎片式的档案很难引起公众的兴趣,进而不利于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因此,档案馆可以融合多学科、多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以更亲民、更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进而保证档案受众的广泛性。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就为档案馆开辟新服务方式带来了创新性思路,体验感在档案服务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凸显。

综上所述,BBC的实践是对档案人文关怀价值的成功开发,对国内启示良多。我国档案工作者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阔视野,认识到档案与人文关怀的密切联系,转变服务观念与方法,主动关注特殊社群与特殊事件,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反映特殊社群的现状与诉求,再以跨界融合的方式真正发挥档案人文关怀的价值,从而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的谅解与和谐。

注释及参考文献:

[1]BBC launch archive of memorable programmes to help dementia sufferers[EB/OL].[2017-3-21].

http://telegraph.co.uk/news/2017/03/12/ bbc- launch- archive- memorable- programmes- helpdementia-sufferers/

[2]Online archive shows the many faces of AIDS ep? idemic[EB/OL].[2017- 3- 21].http:/// bayarea/article/New- online- archive- shows- themany-faces-of-the-6310362.php.

[3]Celebrity Male Advice Archive Launches for As? piring Young Men[EB/OL].[2017- 3- 21].http:// /tech/2016/04/05/the- advisor- celebritymale-advise-archive-for-aspiring-young-men/.

第8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群体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上也产生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缔约能力(交易能力)及诉讼能力(诉讼承受力)相对低下而无法实现其基本权利,从而形成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如同在自然界一样,都会有弱者存在,这是不需争论也无法消除的客观事实,关键是一个社会能否真正确认并通过制度保障的形式实现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由于现有法律不足以适应这种群体分化的现实,无法完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故需在法律理念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法律保护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本文以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弱势群体——劳动者、消费者及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触电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为典型,从民事审判实务的视角来探讨上述课题。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集体名词,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学范畴,而更多地属于社会学领域的概念。“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因此社会弱势群体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结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的共同差别表现为经济利益、生活质量和承受力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即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贫困性;低层次性;脆弱性。主要涉及贫困者群体、残疾人群体、精神病患者群体、失业者群体等。法学上的人是由种种权利和义务构成的抽象综合体,法学上的弱势群体不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不是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描述出来,而是人们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情况而主观设置的标准,主要是指在日常交易或缔约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在纠纷处理中诉讼能力较差、以致不易实现自己基本权利的特定法律主体。笔者以为,从法律的发展来看,随着人类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雇佣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类工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消费者、事故受害人成为现代社会最典型和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上述法律主体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法律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隶属关系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身份关系产生隶属关系,一些合同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关系。劳动关系的特征即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隶属关系,劳动者在合同关系存续过程中对用人单位处于经济上的依附关系。2、信息的不对称。虽然在一些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由于双方对信息掌握程度相差较大,造成双方市场交易地位的实际不平等。如消费者与经营者特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经营者虽然在合同关系中是平等主体,但由于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在销售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获取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导致双方的交易地位实际上并不平等。在医疗事故法律关系中,相对于掌握专业技术及医疗信息的医疗机构,事故受害人在信息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3、经济力量的差距。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组织的实力不断增大,自然人与经济实体间的资源占有能力更显悬殊,导致两者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实现能力不平等。4、生理原因的脆弱性。随着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及触电事故的不断增多,事故受害者形成一个数量众多的群体。因自身生理及精神上的脆弱性,导致事故受害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面临诸多困境。5、制度的不利影响。就弱势群体的诉讼能力和诉讼承受力而言,需要的是及时、高效、简便的纠纷处理机制,但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民事诉讼制度的诉讼成本过大,不利于弱势群体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我省涉及弱势群体诉讼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劳动争议案件1、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特点。从审判的情况看,我省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数量持续上升。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起诉到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1995年至,全省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年平均增幅达38.67%,其中,全省法院共新收一审案件××*件,比增长××*%,比1995年增长××*%。二是案件类型和分布相对集中。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多发生在工资支付、保险、赔偿等主要方面。案件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欠发达地区相对较少。其中劳动者与非公有企业或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较多。前者多表现为拖欠工资、加班费产生的纠纷,约占一半左右;后者表现为劳动合同解除后产生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金的支付等问题。此外,劳动争议案件多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发生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劳动争议案件居首位。三是案件处理难度大。受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关系影响,我省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具有“多、新、难”的显著特点。一是案件类型日益增多。除传统类型

 

的案件外,近年来出现了劳动合同续订争议、住房公积金争议、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补助费争议、工龄争议、劳动者档案争议等新类型案件,向传统的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提出了挑战。二是案件调查取证难。由于多数用人单位和外来工法制意识淡薄,致使无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居多,诉讼双方取证困难。三是案件适用法律难。劳动争议案件涉及法律、法规、规章等多层次的法律规定,则往往相互之间存在冲突,在适用上存在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法律适用难于把握。四是审结案件执行难。许多案件因雇主逃逸或转移、隐匿财产等原因而得不到执行,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于保障。2、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劳动仲裁程序前置但不具有终局性的制度设计成为劳动者及时寻求法律保护的最大障碍。按照我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对裁决不服的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且仲裁裁决一般在当事人起诉后自然失效。但是,劳动仲裁前置原则给司法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由于仲裁前置,形成了事实上的“三审终审”。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一裁两审,在正常情况下结案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与普通民事案件“二审终审”的体制相比,增加了劳动者的讼累。一旦当事人提起诉讼,法院的审理工作必须重新开始,原有的仲裁裁决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对劳动争议案件重复处理,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对于那些在劳动争议中需救济的劳动者,特别是外来打工者,更无法承受这种处理方式造成的诉讼拖延,而一些用人单位也利用这一制度,转移、隐匿财产以逃避法律责任。(2)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存在脱节现象。在仲裁前置阶段,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没有查封、扣押和先予执行财产的权力,劳动者也无法律依据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给一些企业老板逃匿与转移财产提供了时间。一些劳动争议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企业出资人早已不知去向,企业的财产亦已转移完毕,劳动者最终得到的无异于一纸空文。(3)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劳动仲裁时,劳动仲裁委倾向适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依法只能适用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且由于两个部门对法律的理解往往存在不一致之处,造成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混乱。其次,过短的申请仲裁期间成为劳动者讨薪的“死穴”。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劳动者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申请仲裁,而原劳动部的相关意见将“争议发生之日”解释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同志认为,工资依法应按月发给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工资的当月就知道或应当知道该事实,故而一般只支持劳动者申请仲裁之日前60天的工资请求。在拖欠加班费较普遍的地区,一些地方政府也以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人数众多、拖欠工资总额较大为由,片面强调保护投资商的利益。这种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劳动者权益,使用人单位工资拖欠得越多越对其有利,助长了欠薪之风,忽视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处于弱势地位的事实。(二)涉及消费者的纠纷1、我省涉及消费者纠纷的现状一是涉及消费者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总数较大。据统计,广东省各级消委会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呈逐年递增态势,受理投诉××××件,比增加71.2%。二是消费纠纷的热点集中于住房、医疗、公用事业社会服务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及公用事业社会服务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后,普通生活日需品消费只占消费者消费价值的极少部分,住房、医疗等成为普通居民的主要消费渠道,而消费者在这些领域的弱势地位远比普通生活消费为甚。三是消费纠纷的非讼解决率低、起诉率低。经与我省部分消委会座谈了解到,由于社会诚信约束机制的缺乏,一方面消费纠纷通过协商调解机制解决通常较为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诉讼成本过大和诉讼周期过长且消费者取证困难,消费者往往畏于诉讼而经营者则不惧消费者向法院起诉。2、涉及消费者诉讼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消费者诉讼的成本偏高。与商事纠纷相比,消费纠纷涉及的诉讼标的额较小,因此消费者的诉讼承受力也相对较低,更需要一个简便、高效、低廉的诉讼机制来解决问题。但是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只是普通程序在送达、庭审方面的相对简化,由于立案、审理、执行在法院机构与程序上的分离,以及一审、二审、执行的一般案件处理流程,涉及消费者诉讼的周期和成本仍然较高,而且这种成本与预期收益相比有时是得不偿失的,这导致消费者实际上较难通过诉讼途径实现其基本权利。其次,消费者的举证较为困难。在科技进步、促销手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消费者不可能对科技时代生产出的商品结构、性能、品质等诸多方面有明确和深刻的了解,因而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难以就经营者的过错进行有效举证。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定了八种情况,其中涉及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只有产品质量和医疗事故,其他方面都需要消费者举证,这显然不足以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其三,纠纷的解决方式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仲裁协议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看似提供了许多解决方式,实际上解决纠纷的终极手段仍是诉讼。目前,由于生产与经营的社会化、专业化,常常使消费者难以靠自身力量寻找和追究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责任者,在缺乏有效行业自律和处理消费投诉的行政执法效能较低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想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选择成本最高的诉讼途径。其四,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影响了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至今已近十年,其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所发挥的作用勿庸置疑,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对于“消费者”的界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为“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主体,但对于“知假买假者”是否构成消费者,并无可操作性规定。又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该法的适用范围是否包括房地产、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领域,亦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各地处理标准不统一。其他的法律法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中,由于商品房验收存在规划验收、工程质量验收、电梯验收、消防验收、环保验收等多项标准,在取消综合验收后,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对商品房交付给小业主的标准无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导致购房者在收楼问题上摇摆不定,客观上难以维护自身权益。(三)涉及道路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及工伤事故的纠纷1、道路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及工伤事故诉讼的主要特点:一是诉讼总量增长明显。广东省各级法院在受理上述一审案件共计××××件,比增长××××%。二是各类事故诉讼的数量增长不平衡。其中,由于工伤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工伤事故诉讼数量增长不多,而交通事故数量近年增长迅速,成为所占比例最高的事故诉讼。我省受理一审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件,比增加××××%。三是案件审理难度大。由于事故赔偿款对遭受事故的受害人的日后生活影响很大,赔偿项目又名目繁多、复杂交错,所以劳动者对诉讼的期望值很高,上访、投诉、缠讼乃至采取过激行为等事件时有发生。2、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寻求法律保护遭遇的难题:首先,工伤事故外理程序过于冗长。对于工伤事故赔偿案件的处理,《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先是要进行工伤认定(30日内提出申请,60日内作出认定),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60日内提出申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不服的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15日内提起,3个月内审结),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15日内上诉,2个月内审结);然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30日内提出申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查(15日内提出申请,复查期限无规定,以60日计),对复查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15日内提出申请,重新鉴定期限无规定,以60日计);接着是仲裁阶段(60日内提起,60日内作出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15日内提起,3个月或6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也实行二审终审制(15日内提起,3个月内审结)。如果以上程序都走一遍,即使都在审限内结案,最长要花费1050天,接近3年,扣除提出申请的时间也还要两年多。其次,医疗事故鉴定难。目前,虽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管机构已由卫生行政部门变为医学会,但是其鉴定体制仍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行业保护的倾向。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明确医疗事故的过错及因果关系证明实行举证倒置即由医疗机构举证,但最终仍要落实到事故责任的鉴定,只是医疗机构更多成为申请事故鉴定的主体。处于极度弱势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要想得到一份对自己有利的医疗事故鉴定,往往困难重重。其三,道路交通事故配套法规不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该法所规定的一些配套法规仍未出台,严重影响了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利益。由于规范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条例迟迟没有出台,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险人的责任性质及责任范围不明确,导致各地的司法标准各异。而且,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社会救助基金至今尚未成立,对不能及时或不能获得民事赔偿的受害人来讲,法律规定的其可得到救助基金机构救助的权利不能得到实现。其四,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不易得到充分的赔偿。在司法实务中,囿于现行法律的不合理规定及一些法官过于保守的司法理念,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赔偿。一是我国医疗事故赔偿和工伤事故赔偿标准适用特别的规定,其赔偿标准远远低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实践中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与未构成医疗事故仅构成医疗过失的案件相比,由于后者适用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而前者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往往后者反而比前者赔得更多。二是在后续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裁判上,一些法官未能充分考虑事故赔偿请求权人的弱势地位,过分限制其赔偿要求。如一些法院为案件的简便处理,不考虑支持当事人提出的合理且可预见的后续治疗费,给当事人造成讼累。三、进一步加强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建议同情弱者,扶助贫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特别的保护。同时,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立法层面,还必须在法律的运行、促进权利实现方面寻求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方能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一)树立实质公平的理念,确立注重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原则现代社会之所以愈来愈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保护,是文明社会道德水平及法律进化的产物。法律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体现了法律正义,是消除个体痛苦的人道主义与消减社会痛苦的功利主义的双重要求。现代法律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在追求平等保护的前提下,对社会弱者进行倾斜保护,劳动法脱离私法而独立发展就是一个明证。一个良好的法律必须是正义的法律,正义的法律必须是关爱和保护弱者的法律。而我国现行的各项程序法和实体法,大多只确立了平等、公正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导致在处理当事人现实地位极不平等的各类法律纠纷中,只注重对有关各方平等对待,而不能保证弱势一方得到“特别保护”。因此,我们在司法实务中必须确立注重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原则。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一方面可以体现社会对弱者的人文关怀,改变弱者的不利境况,确保其生存,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整合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关系,为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创造条件。(二)建立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现阶段强制仲裁程序的存在,使一些案件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调解或裁决方式予以消化,一定程度上使法院缓解了案件数量过度增长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相对于劳动争议案件案情简单和标的较小的特征,相对于劳动者对过高诉讼成本、过长诉讼期间难以承受的事实,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确有进行修改、完善的必要。要建立公正、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还必须从立法上对现有制度进行变革。

第9篇

1、要从推进*发展的现实需要来提升认识。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后备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未来*的发展。各级关工委组织要从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高度出发,切实抓紧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为推进*全面提升发展积蓄力量、增强后劲。

2、要从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提升认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关工委组织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和政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件大事,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兴旺发达。

3、要从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客观需求来提升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容易受到腐朽思想和低庸文化的负面影响,出现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泛滥,一定程度造成了青少年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失学、失足、失范、失爱等“四失”青少年有待我们去帮教引导,留守儿童、贫困残疾等青少年弱势群体还需要我们去积极关爱帮扶。各级关工委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创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二、要发掘优势,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1、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我们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工作富有实效的根本原因。各级关工委组织要继续在“党政所急、青少年所需、关工委所能”上发掘优势,突出重点,开拓创新。要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发展重点来谋划部署关工委的各项工作,重点是要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业和服务业提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中心,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当前,我市正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关工委组织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确立关心下一代就是关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抓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政绩的工作理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2、要积极促进青少年成长。要突出主题,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上下功夫。注重寓教于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国情市情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增强青少年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人为本,在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上下功夫。加大帮困助学、关爱“留守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和帮扶帮教失学、失业、失足青少年的工作力度。要继续关注青少年中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实实在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好事、办实事,做好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

3、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级关工委组织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开展青少年道德法制、科学文化、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优秀文化和先进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春泥行动”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载体。各级关工委组织要按照扩面提升的部署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春泥计划”扩面提升,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继续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作用,营造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良好环境。

三、要齐抓共管,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合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1、要关心支持,强化保障。许多老同志德高望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教育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实际上广大老同志、老前辈是在帮助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支持老同志开展工作,各乡镇、街道关工委主任要积极汇报、争取支持,经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环境和工作条件。各乡镇、街道要重点在人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和办公条件,特别是要确保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活动经费落实到位。

2、要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各级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组织部和老干部局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组织、队伍保障。教育、文化、司法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加强与关工委的沟通,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各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关心、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风尚,共同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