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15
导语:在平安银行发展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华尔街一家银行的战略管理部人士分析,如此强劲的裁员风是与欧美银行战略转型有关。欧美银行之前传统的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弃子”。第一类业务是曾经风靡全美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部门,在次贷危机后,房屋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贷款坏账还在加剧,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抵押贷款利率上涨,对贷款人的吸引力下降,业务前景十分昏暗。第二类业务是银行的投行部门,在经济疲软、盈利下降的背景下,投行部门产能已过剩。第三类业务是欧美银行的零售部门,随着自动取款机的增加和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零售银行业务逐渐萎缩。
在银行业大变革的动荡时代,中国传统银行业也寒风劲吹。尽管中国国内银行没有像欧美顶级银行那样来势汹汹地颁布大规模裁员令,但是很多银行的基层员工队伍正在缩减,银行高管也频传跳槽信号,银行业昔日令人艳羡的“铁饭碗”的形象也渐渐褪色。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业面临困境?未来银行业应该如何发展?
中国银行业受到多方因素的冲击
目前,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能过剩行业经营状况愈发艰难、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不佳,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日趋增大。中国社科院的2016年《经济蓝皮书》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受宏观经济面影响会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其次,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在目前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去库存化压力大,实体企业经营异常困难,最终必将传导到作为服务业的银行业身上,直接制约银行业利润的增速。再次,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埃森哲在的《中国金融服务业消费者洞察》中表示,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所带来的挑战,不仅是利润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整个市场生态环境的改变。
传统银行的转型探索
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传统银行开始寻求转型之道。平安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开始向互联网金融方向大力创新。
2015年,平安银行全国首个“贷贷平安卡”电商平台项目“元宝铺”在杭州成功落地。“元宝铺”由阿思拓旗下公司运营,是基于电商经营数据的卖家信用贷款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发展,运用大数据分析和风控体系,为平安银行推送优质的天猫、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卖家的融资需求。
2015年,工商银行推出了e-ICBC体系,主要是三个平台:电商平台融e购、社交通讯工具融e联、直销银行融e行。业内人士认为,工行以电商平台积累大数据,核心思路仍然是将用户圈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客户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业务,这是e-ICBC之下工行提供电商、社交通讯与直销平台的逻辑。
招商银行也低调推出了“小企业E家”。与工行力图打造电商平台不同,“小企业E家”围绕中小企业“存、贷、汇”等基本金融需求,开发了企业在线信用评级、在线授信、创新型结算、在线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一网打尽中小企业如闲散资金理财、生产链条、内部管理等多方面所需的金融服务,创新思维可见一斑。
有创新才有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传统经营模式不改变,将很难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的竞争中,传统银行应积极变革,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做好小微金融服务。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未来金融脱媒的形势会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态势下,银行应该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挖掘新的盈利空间。我国小微企业众多,潜力很大,有待开发。传统银行要强化普惠金融和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具有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加强全方位数据收集。长期以来,银行对结构化数据收集的比较多,但是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收集不够,银行应学习互联网金融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数据的处理方式,并以此来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习惯,预测客户的行为,从而进行有效的客户细分,提高银行业务营销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它具有比较强的线上用户黏性,但是线下服务不足。而银行的优势在于线下密集的服务网点和让人放心可靠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如果银行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平台,不仅能提供快捷贷款,而且能提供包括结算、理财咨询在内的其他金融服务,那么银行业一定能长期稳定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平安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1.34亿元,同比增长143.34%;实现净利润24.7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8.14%。经纪、交易、投行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更加均衡和稳固,其中经纪业务更是迅速崛起,客户规模和增速均位列行业前茅。
平安证券良好业绩的取得与其积极转型分不开。2013年底开始,平安证券实施转型战略,并逐步确立了“中国最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战略定位,公司同时积极从华尔街、银行、交易所等地引入金融、交易、互联网、投行等方面人才,确保内部管理机制有效落地。
2015年至今,平安证券重点推进互联网、APP平台建设以及“投行I+N”平台搭建。同时分公司数量增至22家,总分合作模式已经率先在债券业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据了解,平安证券很早确立了“一站式互联网理财平台”的目标。目前,平安证券已陆续推出便于客户交易的平安证券APP、基于大数据选股的牛人牛股、免费网络投教明星投顾面对面等优秀移动互联网产品,是全国首家规划实施互联网资产配置产品体验、股民UGC数据跟踪、推出社交属性股票圈的券商。同时,作为首批获得互联网业务资格试点的券商,平安证券“理财帐户”已经顺利运行超过半年,发展情况良好。
2015年内,平安集团连续两轮领衔增资,平安证券资本金扩充至85.74亿元,净资产达233.64亿元,总资产接近1000亿。
据了解,平安集团对平安证券增资,一方面践行大力支持集团下属公司做大做强的理念;另一方面更是看好平安证券未来的发展前景。
打造全产业链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5641.44亿元,同比增长14.4%,赔款和给付支出1438.46亿元,同比增长26.55%。保险公司总资产19731.32亿元,较年初增长29.04%。资金运用余额17785.39亿元,较年初增长26.2%。保险市场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公司经营趋向理性,又快又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策略更加符合市场实际,在发展速度、业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处理上更加理性。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三家上市公司在发展速度、业务规模和实现利润方面均衡发展,受到国际投资机构的认可。二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各公司加强了业务薄弱环节的建设。如人保财险正在筹备成立专门的责任险和农业险事业部机构,进一步推动责任险和农业险的发展;中国人寿成立了县域保险部,加大了对“三农”保险的开拓力度。三是注意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更加重视创新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一些公司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推进后援大集中、业务流程创新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如中国平安通过成立养老金公司,实现了寿险个险和团险业务的专业化管理。
(二)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区域均衡发展好于往年
年初以来,金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改善服务,在2005年规模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业务增速有所提高,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4%,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地区过去业务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得到改变,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普遍提高。东部地区在规模较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三)财产险实现高速增长,寿险增长速度相对趋缓
财产险保费收入1580.35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也高于近五年来16%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较快的险种有车险、责任险和农业险,增速分别达到25.4%、35.3%和33.9%。交强险占车险业务比重也提高到15.5%。财产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车险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交强险的成功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协调等因素。寿险保费收入4061.09亿元,同比增长11.31%。与2005年相比,增速相对趋缓,其中银邮业务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寿险业务增速趋缓的原因,主要在于股市复苏、存款加息、银行揽储意愿增强,以及寿险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等因素。
(四)业务质量逐步改善,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全行业更加注重科学的管理和业务内涵质量的提高。从财产险看,赔付率与2005年持平。亏损的业务只有车险和保证保险,农业险、责任险和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承保利润保持了20%以上增长。从寿险看,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续期和新单保费同步较快增长。在新单保费中,期缴保费增长率也高于趸缴保费增长,由于市场秩序的好转和公司内部管理的加强,行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五)专业化管理不断加强,投资收益水平高于往年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17785.39亿元,实现保险资金运用收益955.3亿元,收益率达5.8%,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好水平。行业竞争力逐步提高,上市公司得到国际投资者的普遍认同,股价不断攀升,中国人寿市值已位列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在股票市场回暖的条件下,保险机构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把握住有利的投资时机,通过加大新股认购和配售力度、调整银行存款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保险资金的收益大幅攀升,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效益。
(六)收购银行和控股证券,综合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和综合经营快速发展的趋势,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了银行、证券业的改革。中国人寿出资46.5亿元认购中信证券增发的5亿A股,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通过投资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同时取得兴业银行1.75%的股权。此外,中国人寿与花旗集团联合成功收购广东发展银行,取得20%的股权。平安集团出资49亿元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的股权,取得完全控股权,同时成为浦东发展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保险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保险业的科学谋划和有效的政策协调,也为行业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中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七)保险监管进一步加强,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保监会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措施,在创新监管方式的同时,加大市场调控力度,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体系,行业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偿付能力整体状况良好。保险保障基金目前达到80亿元,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针对资金运用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投资风险增加及公司内控薄弱的情况,依据制度先行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确保了资金运用没有大的风险发生。
(八)市场秩序趋向好转,行业诚信建设不断推进
针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6年对银保业务以及车险和大型商业保险费率进行了重点规范和监管。银行手续费恶性竞争得到遏制,车险市场竞争秩序显著好转,地铁、船舶、电厂等大型商业险费率逐步回升。诚信服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有的地区推行诚信绩效考核体系,有的地区提出误导保单一年内全额退保,有的地区开展“投保提示”,推进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试点,行业诚信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九)保险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6年以来,继大连市被确定为保险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后,深圳又被确定为保险创新的发展试验区。深圳市政府现已全面启动了保险试验区的工作。天津市政府提出的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计划中,保险创新发展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创新试验区不仅涉及产品、服务创新,而且涉及到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和监管制度的创新,是保险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一项重要探索,通过试验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将促进全行业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十)行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保费规模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1位,在亚洲排名有望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上的重要新兴力量。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中国人寿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2006年7月,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服务机构对我国寿险和非寿险行业的展望从“发展中”调整为“正面”,调高了对我国保险业的评级。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险业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二、2007年我国保险业发展形势展望
2006年保险业实力的快速增长为下一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2007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经济金融形势稳健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国务院23号文件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些有利条件都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极为难得的环境和机遇。由于金融业开放和创新力度的加大,金融市场运行更趋复杂,保险业电面临一些挑战。
(一)宏观经济形势继续看好,为保险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GDP增长一直保持在10%左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可望维持较长一段时间,2007年GDP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在9%左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潜力进一步增大,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从产险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企业和居民家庭的财富日益增长,社会各界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汽车进入居民家庭的步伐逐步加快,作为产险的第一大险种,车险良好的发展前景无疑为产险的发展上了“保险”。人身险业务是我国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增强,购买商业性人身险的人员数量和数额都将大幅增长,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市场的前景都非常广阔。
(二)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全面开放形势下,我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范围、深度和速度都超过往年的重组改革时期,保险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银行证券业的改革,为保险公司认购上市银行股权、加大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规模、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保险业务扩大发展空间、进入银行证券领域业务提供了有利契机。与此同时,银行证券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对保险产品的销售产生了较大压力。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放开后,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保险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三)进一步加强改善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目前,利用A股市场持续好转、投资者看好金融保险股的有利时机,中国人寿已经完成从H股到A股的发行工作,平安也即将完成A股发行上市。汇金公司完成对中再集团的注资,太平洋集团积极准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2007年,监管机构将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公司的治理水平,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思路,深化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创新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按照公司资质不同,对风险防范比较严谨、管理比较先进、效益比较好的公司,实行宽松监管政策。对于风险问题突出、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公司,实行强化性监管政策。创新偿付能力监管,研究制定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够为公司发展留足空间的监管办法。
(四)优化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激活市场发展潜力
从当前业务发展看,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市场结构还有待完善,保险市场竞争依然不充分,仍存在较大潜力。要进一步引入新的竞争因素,适度增加新的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市场增长潜力。一是鼓励具有较强实力和持续注资能力的企业投资设立保险机构,推动国有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的试点,在银行进入保险领域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关注外资保险公司发展缓慢的问题,适当放宽政策限制,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继续鼓励和引导不同资本来源、不同规模的保险机构在农业险、责任险和养老保险等业务领域加快发展,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五)改善公司经营效益,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当前保险业经营方式仍为粗放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收保费增长较快。截止2006年12月底,应收保费211.22亿元,较年初增长40.95%。二是经营费用上升较快。2006年,营业费用支出共计667.06亿元,同比增长27.07%。保险公司经营费用上升较快,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保费收入增长水平,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公司在市场行为监管加强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费用的方式给予客户额外利益。应收保费和经营费用上升较快,说明公司拓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支付不合理费用和价格竞争,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2007年,保险业增长方式要切实向集约型转变,科学合理地开发保险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大力推进保险产品大众化,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
关键词电子商务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化第三方网站
1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
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
据悉,这是继今年交通银行、 民生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之后的又一起银行试图联姻国内信托公司的案例。
“如果交易成功,将标志着苏格兰皇家银行接近中国快速发展的本土金融行业的又一举措。” 平安证券企业并购部总经理陈郎平表示,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苏州信托背,目的是为了扩大其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苏州信托主要为政府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信托成立于1991年,截至去年年底,其信托资产总值为67亿元。该公司现有三家股东,分别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盘门旅游开发公司和苏州市对外贸易公司,分别持股86.67%、10.00%和3.33%,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明显。
除第一大股东苏州国发外,其余两家股东鲜有金融背景。公开资料显示,苏州国发集团为苏州市证券、信托、银行、期货、投资等金融产业的重要控股经营机构,持有东吴证券、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份。
苏州信托有关高管表示,公司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一直谋划为苏州信托进行增资扩股,将资本金由目前的3亿元扩充至更大规模,并计划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2005年,由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包括美林证券在内的财团在中国银行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前以30亿美元价格共同收购了其10%股权。苏格兰皇家银行目前持有中国银行4.26%的股权。
陈郎平说:“尽管这笔投资当时遭到了投资者的尖锐批评,但在中国银行上市后,随着其股价的飙升,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股份的价值也大幅增长。”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告诉记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利用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已经在中国成立了一个信用卡合资公司。两家银行还在携手合作,为中国内地富有的投资者提供高端私人银行服务。”
他认为,获得信托业进入许可后,苏格兰皇家银行可能将能够继续在中国扩张营业范围,同时与其他已经进入这一热门领域的几家外资银行竞争。
此外,在今年7月,英国巴克莱银行获准收购重庆新华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股权。9月,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与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旨在收购其19.9%股权的协议。
根据目前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单个境外机构向信托公司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苏州信托2006年的年报显示, 2006年,苏州信托实现利润总额6726.76万元,净利润3792.64万元;其资本利润率为10.68%,信托报酬率为1.31%.截至2006年末,苏州信托的所有者权益为3.535亿元,按照3亿元的实收资本计算,每股净资产达到1.18元。
“信托公司可能是中国受限最少的金融实体,他们几乎拥有开展全部金融业务的资格。”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左小蕾称,信托公司不仅可以投资于房地产、发电厂、发展迅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广泛领域,同时还可以开展财富管理和证券承销等服务业务。
证券市场的持续火爆使信托公司收益激增,但由于前期市场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银行、证券业上,因此信托类股票价值普遍低估,参股信托的个股自然成了参股金融板块中的价值洼地。
“中国各大信托公司纷纷计划并实施引进海外投资者战略有望提升信托行业整体竞争力,国内信托业面临洗牌格局,有望展开一系列并购重组过程。这更加提升了参股信托板块的整体溢价能力。” 孟辉强调。
关键词:安全防线;护航;银行业务;安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2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行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对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总体情况来看,银行业的发展势头是好的,都能按照国家宏观要求和行业部署,紧紧围绕“保平安,争份额”的总体工作目标,全力应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风险压力,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稳定”,有效防范和处置了案件、事故和各类突发事件,努力为员工和客户提供了安全的工作、服务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筑牢安全防线,保障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把握主动,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定
针对频发的抢劫款包、侵害客户存款、各类诈骗等治安刑事案件和业内面临的风险事项,银行应围绕“筑防线,保平安”的工作目标,以案件和事故防范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应对。
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通过风险联席会制、专题会议制、行长责任区制、部门与网点挂钩制等工作制度,有效运行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2.结合防范形势,把握工作主动
针对严峻的形势,适时召开安全稳定、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防风险、防案件”等专题工作会议,全力把握安全防范工作的主动权。
3.弹好“部署、检查、通报、整改”四步曲
专项整治与安全检查相结合,强化检查整改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狠抓执行力度,确保工作措施的落实。
4.重视和完善应急事务管理工作
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处置管理,有效防范各类外部侵害案件,及时处置风险事项和事故,保障营业、办公秩序稳定,促进各项业务健康有序的开展,全力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定的大局。
二、突出重点,细化管理,保障银行业安全生产
保障银行业安全生产,应做到“七要”:一要通过远程监控或配备执勤保安,实行全辖营业场所24小时有人值守,落实并加强自助银行、自助设备夜间巡查和支行级办公楼夜间值班、巡查制度,有效加强营业、办公场所的安全防范能力;二要突出抓好办公楼内机要印章、现金出纳、档案室和计算机房数据中心等重要部位安全管理;着重抓好支行级办公楼的出入管理、停车场管理和值班巡查制度落实,将检查整改的重点进一步延伸到城区网点办公楼和乡镇网点楼房、院落。实现银行办公楼安全综合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三要做好季节变换和自然灾害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落实装修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四要通过检查、督导等手段加大对各级机构消防责任区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义务消防队教育演练,办公楼疏散演练等制度的落实力度,重点抓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落实;五要突出抓好夏季高温暴雨和冬季雾雪等恶劣天气安全行车,春、秋季车辆换季保养等工作。围绕安全管理责任制,车管、驾驶人员教育管理,应急处置流程和预案,车辆维保、检测,停放管理,公务用车审批,档案记录台账及处置报告等内容,积极推进交通和车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六要以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审核、粮食和食用油等用品的存放,燃油、燃气容器的管理为重点,抓好卫生、食物配送环节的管理,督促完善各类预案,切实加强对食堂和饮食安全的管理;七要以持证上岗和维保落实为重点,落实对日常值守和按规定维保的督查。
三、积极应对,强化处置,维持正常营业办公秩序和各类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建设
以责任制落实为主线,通过指导、培训、演练、检查监督等手段,加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营业场所(部门)安全员、各操作岗位员工和行内各类应急队伍等内部工作网络建设;安全保卫部在与公安、消防等管理部门和委托公司、技防设施保障单位加强协调的同时,逐步完善联席会议、监督反馈、应急处置响应等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外部响应网络建设。
2.完善细化基层预案
根据“第一线、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直接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依照应急处置要点,组织对基层营业机构应急处置工作细化分工、衔接操作预案修订。加强防抢劫、消防灭火和办公楼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3.完善预警机制
坚持发挥银行专刊、特刊等内部资料的作用,服务一线、快速覆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对客户的抢劫抢夺案、票据诈骗案、网银诈骗案、电信诈骗案、夏季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进行“安全提示”及时传达到基层一线。迅速处置银行网银客户的互联网诈骗案、利用自助设备盗取信用卡客户资金案等案件风险,进一步完善各级机构的预警响应管理。
4.完善处置响应机制
以控制事态恶化,减少案件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资产损失为目标,在逐步规范后台应急响应队伍建设和灾备建设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启动预案、现场处置、协助调查、统计报告、恢复秩序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探索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常态化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响应处置机制建设,全力维护工作秩序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四、探索创新,加强安保部门职能建设和基础建设
安保部门要结合安全防范形势和管理工作实际,在完成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加强职能建设和基础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1.通过参与“四个专项调研”工作,明晰当前形势下安保部门管理、监督、处置、建设和研究指导职能,理顺直接管理操作、归口管理、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明确教育培训、检查整改、技防应用和委托监管等工作手段,加强安保部门职能建设。
2.结合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报告,上级行和牵头部门提出的要求,安保部门应主动理顺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关系,明确“日常管防”与“应急处置”工作重点,做好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的衔接,加强对基层的指导、保障。在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安保部门“处置”职能建设。
3.完善委托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安保部与营运管理部、个人金融部协调,将安保委托事务与提解、大堂协理等委托事务分别归口,从委托合同“源头”抓起,进一步明晰安保委托事务的归口管理职责;二是区分守护、押运与物管、驻点、巡查、值守等不同保安岗位,进一步细化保安职责内容,推进委托合同条款的统一规范,为委托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狠抓保安人员使用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及时整改保安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保安人员按合同履行职责;四是指导使用单位区分管理处置责任和内容,衔接行内员工与保安安全管理和处置预案;五是完善与受托公司联席会议制、联合检查制、整改情况反馈制等,把好保安人员入门关,加强对保安人员履岗情况的监督,委托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4.加强安防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对银行营业场所、自助设备、金库、计算机中心、监控中心、办公楼安防设施、消防设施管理,同时要按规定通过公安、消防等部门的验收,力争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
五、面临的现状与建议
1.面临的现状
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防范形势、业务发展和安全稳定的要求及基层员工的安全需求,仍然存在部分机构对于风险隐患的敏感性不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控制和处置能力不足。反映出部分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管防”和“处置”体系建设、应急响应机制与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尚有差距;三是以往发生的盗窃、破坏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告诉我们,银行办公楼和基层网点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抵御外部侵害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早期建成的远程联网监控的技术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内控要求的不断提高;部分技防设施已经陈旧,设备工作状态不稳定,需要持续投入;五是安全稳定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培训和充实一支事业心、责任心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发现、解决问题和控制处置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安全保卫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尚需不断提高。
2.讨论与建议
一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防范形势,必须从维护安全稳定大局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努力掌握安全防范的主动;二是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必须注重教育管理的成果向员工自觉行动转化,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三是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基层机构安全管理和防范能力,必须持续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在加强管理、防范的同时,必须同步加强对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整体构建,不断提高整体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五是安保部门要认真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形势,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才能有效地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目前银行业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要通过改革创新、精细管理、流程再造,激发组织活力,增强竞争实力。要坚持依法治行、从严管理,继续保持对案件和违规违纪违章的“零容忍”,坚决遏制各类案件和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为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按照国家的宏观要求和行业部署,牢固树立“平安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安全保卫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提升案件防控能力、技术防范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为银行业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雪萌.切实提高风险管理主动性和前瞻性 努力构建安全稳健可持续发展[N].金融时报,2010-07-23.
[2] 谭曙光.银行业要全方位建立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N].金融时报,2007-04-09.
经市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市企业信贷营销会暨信用单位表彰会。这样的全市性银企洽谈活动我市已经是连续多次举办了,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为银行、企业双方直接沟通洽谈搭建一个平台,共同营造银企合作、双促双赢、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刚才,会议表彰了2*4—2*5年度信用单位;人民银行罗行长、商业银行、信用企业和信用村单位代表的负责同志分别发了言,我认为都讲得很好;26户企业与金融机构现场签了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金融机构和企业表示衷心地感谢!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系统坚持解放思想,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扩大信贷资金规模,适时投放各项贷款,2*5年金融机构贷款额同比年初增加24.76亿元,净增数在全省排名第四,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5年,我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72.2亿元,财政总收入30.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5亿元,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和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从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投资方面,我们除了要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域外资金、政策资金、启动民间资金外,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我市资金来源的主渠道。现在,*正处在一个加大投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政府部门、银行还是企业都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通过银企洽谈,沟通互信,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全方位交流、面对面沟通的平台,推动银企更好合作。3月份市政府组织了市直金融机构行长和信贷处长考察了各地工业园区,在这个基础上,此次信贷营销会上签约企业198户,签约金额31.2亿元,为近年来历史新高,企业中既有丰电这样的省属工业企业,也有一些新落户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甚至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覆盖面比较广,相信通过这批资金的注入,能够有效地缓解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加速*的发展。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金融系统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必须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企业的输血器,地方经济要发展,企业要做大,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这就要求银行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是要围绕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非常好,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仍处在投资消费拉动阶段,最关键的是要加大投资,而加大投资的有效途径,除了要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域外资金、政策资金、启动民间资金外,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我市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因此,请各金融机构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金融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地加大对经济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强与上级的纵向联系,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吸收的资金应主要用于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积极向上推介好企业、好项目,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努力争取自营信贷权限,特别要争取流动资金信贷支持权限,不失时机地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金融部门的首要任务,确保信贷投入的稳定增长。去年我们尽管净增了20多个亿,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存贷差也在逐年扩大,并且存贷差扩大的幅度比贷款净增速度要快。
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全面加强和优化信贷资金投入。全市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制定好支持经济发展的规划,努力扩大信贷投入、优化资金投向,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是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工业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就业,推进改革,确保稳定,特别是要想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不落伍、不出局,只有加快发展工业和民营经济,对此,金融机构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围绕全市工业经济提前实现“三年再翻一番”的总目标,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科技含量、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以及国债开发项目配套服务作为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加大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优做强。特别要加大对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的帮扶力度,实施一厂一策进行重点扶持。市政府已经初步确定66户企业为全市重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发展前景较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希望金融机构要加大跟踪扶持服务力度。二要重点抓好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期间的重大工作任务,也是我市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全市金融机构特别是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亲农、爱农意识,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把支持“三农”、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特别要注重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一些事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水利、交通基础工程,以及农业机械化;特别关注支持能使农户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的项目等。三要抓好对城市建设的支持。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旅游业,建设江南休闲城市的定位要求,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有的是可贷企业,关键是我们要走出办公大楼,要确立围绕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找客户的工作思路,深入市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和找准有优势有潜力的项目。要盯紧招商引资项目,通过金融服务吸引招商项目,并为落户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要经常到企业宣传贷款的政策、条件,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信用等级,使其达到贷款的要求。金融机构要定期到工业园区作些实地调研,了解园区、企业的资金需求,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调整信贷投放结构,特别是要大力扶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2*5年,全市民营企业上交税收16.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4.4%,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年纳税1*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3*家,比2*4增加180家,民营经济已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近两年,为加快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各级金融机构应充分看到民营企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大好前景,高度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改变服务重点单一、只盯住大企业的陈旧作法,主动培育中小企业,不断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努力改革信贷资产主要集中于大客户的局面,减少对少数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时间,让企业感到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繁琐。
二、企业要在市场中做强做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诚信经营。
一是要牢固诚信经营的意识。对企业而言,诚信经营是其生存的基础,一个企业如果信用不好,难免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认识信用的重要意义,将加强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当前不少企业抱怨信贷难,金融环境不佳。我认为,一个方面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改变服务,但是我们的企业不能只抱怨银行贷款难,更要审视自身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比如财务信息不真实、内部管理混乱、产品不对路、信用观念淡薄等。少数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在借钱之初就没打算还,逃废银行债务。对银行贷款的严重“拖欠”,使银行的经营不断恶化,影响了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银行贷款慎而又慎,致使企业经营尤其是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使银企双方关系不断恶化。因此,企业对银行应坦诚相待,真实反映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让银行真正了解企业的家底,也有利于银行提高信贷决策效率;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杜绝借款积极主动,还款消极被动,按时还本付息,从而在银企间构筑起信任、合作、互利的和谐关系。
二是要有靠大联强的气魄。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处在起步爬坡的阶段,有些民营企业仍然热衷于家族式管理、自己说了算,即使在经营陷入困境的状况下也不愿让大公司嫁接改造,总是一味的希望银行能够放贷给予支持,这种思想不要说做强做大,企业生存都危险。我们目前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必须在提升“内功”上下功夫,要解放思想,敢于让利,积极靠大联大,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设备及经营方式,依靠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档次和水平,求得长足发展。
三是要有稳步发展的战略。企业有宏伟的发展目标是好的,企业要做大,是需要不断的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来实现的,但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发展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要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我们有些民营企业现在存在这个问题,只看重眼前的市场和利益,容易头脑发热,急功近利,一旦经营形势好,就盲目扩张,第一条生产线的技改还没有完成,就匆匆忙忙上了第二条生产线,造成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进而造成银企关系紧张,影响长远信任合作,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企业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注意避免。
三、政府要打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必须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加强银企沟通。
政府作为企业和银行这两个市场主体的联结者,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银企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创优金融信用环境,加速经济发展。
一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银企合作和沟通。政府部门要组织搭建平台,促进银企的直接沟通对话,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及时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好企业、好项目,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各金融机构也要解放思想,加强与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参加政府召开的各种招商会、项目洽谈会,主动寻找投资项目。政府要将诚信作为银企合作的基础来打造,营造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信用氛围。今年是市政府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活动的第二年,要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诚信企业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进度开展工作,市政府将从市直部门抽调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今年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以金融守信、税务守信和财务守信作为突破口,金融守信就是要不拖欠贷款、不拖欠利息、有借有还;税务守信就是不偷逃漏欠税收;财务守信就是要完善财务制度,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此外,还要结合市、区两级开展的“和谐环境诚信年”活动,大力整顿影响招商、安商环境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各个环节,集各方合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是要创优银企合作的政策环境。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着力搞好企业担保中心建设,制定管理办法,畅通企业担保贷款途径,方便企业担保货款和服务全民创业。市政府正在拟定工业和民营经济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有一块要用于贷款担保,与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相结合,多渠道进行融资。各级金融部门也要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手段,积极配合完善全市信用担保体系。此外,为切实减少企业贷款中介收费,降低银行抵债资本处置成本,市政府曾下发过关于减少贷款中介收费的通知,但是从各地执行的效果来看不很理想,涉及贷款中介收费偏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政策研究组在深入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一个新的办法,提请市政府研究后也要出台。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理解关心和支持金融机构,帮助金融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协调好金融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支持金融部门开展工作;要帮助维护金融债权利益,对少数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要予以曝光和严厉制裁,营造和维护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建立信用建设激励机制。今天召开全市信用单位表彰会,体现了市政府一贯提倡讲信用、守信用的行动和决心,今后,还要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信用村”和“信用企业”评选活动,要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信用单位”优胜劣汰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当然,我们的信用单位评选出来后,各金融机构也要多给予支持关心,通过在信贷计划制订上优先安排、在固定资产贷款审批上优先立项、以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上优先下放、在利率浮动上优先下浮等措施,将信贷资金重点向这些诚信企业、信用村倾斜;各有关部门要在煤电油运保障以及其它优惠政策上向信用企业倾斜,让诚信者真正尝到诚信的好处,带动其他企业争守信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签约只是起步,下一步要抓履约率。希望各金融机构对于签约项目,要带头诚实守信认真履行承诺的责任和义务,抓紧项目资金的落实到位,确保中小企业资金落到实处。也请市经贸委负责牵头,市人民银行负责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实,将履约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做好督促落实。
本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对应用技术型大学金融学人才需求展开调研及职业面向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广东省金融学人才需求呈现出职业分工精细化、学生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职业能力复合化、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职业要求市场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较大调整等新型需求。有必要从强化产学研合作、陪养订单式人才,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全面发展等方面注重学生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素质,为企业打造专门性人才,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金融学;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金融业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交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成长;融资租赁、典当、黄金市场也都全面推出,并展现出国际化、市场化方向的特征。一个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在广东形成。目前,广东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无处不在的金融活动已形成一个庞大体系,金融产业链已经延伸到了广东实体经济以及资本运转的方方面面,并被誉为新时期的实体经济命脉。以传统金融产业链为核心,广东省已衍生出了大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金融产业,涉及到与资本市场、衍生证券、投资理财、国际收支、财政管理、贸易金融、风险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相关领域。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国家金融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金融机构还将加快速度进入广东,民营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数量也将迅速激增,各种民间投资活动将空前活跃。“全民理财”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势头、新局面。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社会对于各类金融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空前增长。金融业在广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受过专业金融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新的条件下,广东将需要更多复合型且具有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因此,为进一步掌握专业特点,明确人才需求,展开金融学人才需求调研,进行职业面向分析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广东省应用性技术大学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调研的背景与目标
(一)调研的背景
广东白云学院是国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其中,金融学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职能的新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进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水平,打造高层次金融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学校组织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二)调研的目标
本项调研的具体目标是:
1.明确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人才需求层次,并在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中对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予以明确的定位,为科学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获得理论支持和实际依据。
2.厘清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质的要求和学生应具备的发展潜能,以便确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科学地架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或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职业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方式与方法。
二、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各类用人机构、学生以及兄弟院校三类群体。近年来,金融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有广泛的接触,以各种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入职后(或企业实践后)的表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以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两年来接受调查的企业达50余家。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已毕业的学生和企业实践中的三年级学生。近两年被调查的学生达600余人(包括学校对本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此次调研的高校主要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调研的企业主要有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万联证券、中国平安等金融机构。
(二)调研方式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的调研方式与方法如下:
1.以座谈形式展开企业需求调研对用人单位、企业实践学生的调研,主要采用的是座谈会的形式。2015年,我系分别安排教师对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万联证券、中国平安等金融机构,就本专业的办学方向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教学内容更新等问题进行走访座谈。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先后安排专业导师利用暑假走访实习基地多个,所到之处必招集学生座谈。谈体会、谈问题、谈意见与建议。与学生座谈后,再与实习基地的财务、人事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座谈。
2.以网络问卷形式展开学生需求调查这项工作由学校就业中心统一布置实施。就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与素质、就业与分布、薪酬与待遇、换岗与发展、问题与建议等问题面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施双向调查。其中,金融学毕业生参与调研189人,收回有效问卷174份,占发出问卷的89.69%。
3.以实地走访形式展开同类高校调研走访考察是对高校本专业的教研教改情况进行调研主要采用的方式。2015年,金融系骨干教师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就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所关心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模块设置、实践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走访考查。
三、广东金融学人才需求的基本现状
通过上述调研,发现目前广东省金融学人才需求呈现出如下基本现状:
(一)职业分工精细化,学生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金融环境的改善与理财观念的普及,广东金融业人才需求空前旺盛。但职业分工更加细化,对学生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广东金融业发展趋向国际化、市场化的今天,金融业分工也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交易等各个方面快速细化,这无疑给金融学专业学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就业契机。但新的条件下,因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局面,也给学生带了不同程度的挑战,职业发展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广州白云民泰银行就希望招收的实习生中能有对于银行信贷业务办理更为熟练的同学,以便与工作无缝对接;又如中国平安集团,在招收实习生的过程中,也更加青睐于保险业务知识以及保险营销工作较为熟练的学生;再如与广东白云学院合作的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会员单位,也希望招收到对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式更为熟悉的学生等。但目前白云学院培养的学生,对于金融学产业链中的具体环节专业化程度还是不够,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环节难以及时对接,难以满足市场的深层次需求。致使大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只能从事营销、经纪等初级岗位工作。
(二)职业能力复合化,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金融业涉及面广,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因金融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需要具备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既懂金融工具,又熟悉相关法律规范;既了解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又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既懂得银行柜面业务,又具备良好客户开拓能力等;既具有清晰的专业知识网络,又要具备良好沟通与商务礼仪素养等。在采访中,民泰银行对于金融专业同学的商务礼仪尤为强调,而白云学院并未开设该方面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再如中国农业银行需要英语表达能力较好的金融学专业实习生,但因大部分学生对于金融英语不够重视导致实用能力不强等,使得学院却难以推荐出合适人选。随着混业经营的逐步开展,职业能力要求正在复合化,对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要求金融人才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专业知识和运作技术,能胜任为客户提供多途径、多方位理财咨询和策划,跨行业进行运作等。
(三)职业要求市场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较大调整目前的金融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依然存在差距。金融学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在薪酬最高的专业排名中,金融毫无疑问位居榜首。尤其是2014-2015年,随着国家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政策转型,资本的力量逐渐得到释放,给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已经毕业的同学沟通,依然发现与市场要求相比,学院现有课程设置依然存在课程内容陈旧,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金融专业需求的尴尬局面。如目前学院仍在开设的银行公共关系在同类高校已经不再开设;而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结合行业发展,新兴开设的房地产金融、汽车金融;用人单位民泰银行、平安公司对于信贷知识高度要求的信贷管理等热门课程等并未在学院得到充分重视。学生面临进入职场后补充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的挑战,给顺利展开职场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制约。
四、职业面向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一)强化产学研合作,陪养订单式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与各学科的对接、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打造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要求加快知识转化,缩短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磨合的时间。另一方面,金融专业本身也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可通过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能型人才来校讲座,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市场化需求的提升。也可通过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观摩和实习,帮助学生多走多看。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为企业打造专门性人才,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作为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建立好建设的知识基础框架。金融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而且大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因此知识的应用构成了金融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金融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多。因此,完善学生课程体系,让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管理、金融理论知识甚至是英语、计算机能力,是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制订科学可行的职业规划,提升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等非专业技能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就业指导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商务礼仪方面,教给学生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参考文献:
[1]杜庆霞.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144.
[2]孙光慧,杨黎琼.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34-35.
[3]周方召,王雷.金融学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精耕细作”[J].金融教育研究,2014(4):62-65.
[4]闫怀艳,万佳.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59-60.
2012年是汇丰新一个三年战略计划的开始,未来汇丰中国的业务如何布局?如何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
记 者:作为汇丰中国的掌门人,您多次谈到“中国是汇丰新兴市场战略的核心所在”,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战略核心”的意义?
黄碧娟:对每一个市场、每一项业务我们都会用5个标准来评估衡量,即日后的经济潜力、与环球联系的相关度、盈利能力(股本回报)、效益(成本效益比率)及流动性(贷存比)。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潜力和与环球联系的相关度。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汇丰管理层一直以来都认为,中国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汇丰新兴市场战略的核心所在。中国经济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们预期到205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届时,全球最大的30个经济体中,将有19个是来自现时被称为“新兴市场”的国家或地区。
从与环球联系的相关度看,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规模去年已跃居世界第一。在越来越多国际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中国正日益成为亚洲和全球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
汇丰在中国大陆进行本地注册后,盈利逐年增长,对集团利润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最新的半年报显示,汇丰在中国内地的税前利润达18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的15%,亚太区的26%。
记 者:中国已经加入WTO10余年,您如何看待入世后银行业的开放?如何评价入世后,尤其是成立法人银行以来汇丰的在华业务?
黄碧娟:汇丰一直希望在中国发展业务,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景。实际上汇丰100多年从未离开过中国,在市场还未开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做准备了。中国加入世贸后,外资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领域增加,像以前只能做外币业务,到后来可以开展人民币业务,这对外资银行来说是很大的突破。在2007年开设本地法人银行之前,汇丰已持续拓展网点多年。2001年我们在11个城市有12个网点,到2007年已有30多个,目前汇丰在内地的网点数量是111个。
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所以只要哪一部分对外资开放,我们一定会进入,而且从目前来看,汇丰总是第一家进入新业务领域的外资银行。例如当时监管部门允许外资入股金融机构后,汇丰是第一家牵手中资银行的外资机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汇丰收获了多个第一,不仅网点数量和资产规模在外资银行中领先,而且在一些业务排名上也保持第一的位置,我希望业界和客户对我们的印象是不仅最大,还是最好。
记 者:汇丰中国近期获得母公司28亿元的增资,作出增资决定的考量是什么?近来美银等银行大幅减持中资行股份,对股价造成很大压力。对于汇丰目前持有的交行、上海银行的股份,未来是否有减持意向?
黄碧娟:业务发展的前提是资金。这次是汇丰中国法人银行成立以来第一次增资,虽然在这之前我们的资产规模在内地外资银行中已是最高,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增资的需要逐渐体现出来,母行对此给予很大的理解和支持。
增资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开展更多业务。汇丰中国的业务发展很快,所以我很有信心如果未来我们还需要增资的话,母行仍会给予支持。未来汇丰中国将继续增加网点,逐渐形成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实际上目前汇丰中国很多业务已经是区域性管理。随着网点的增加,汇丰未来对员工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我们和交行的关系在监管机构眼中一直是模范,汇丰坚持在国内所有投资的信心,不会减持所持有的交行和上海银行的股份。
记 者: 在汇丰中国2012-2014中期展望计划中,业务发展的重点将是什么?
黄碧娟:去年上半年汇丰(中国)税前盈利18亿美元,占到集团盈利的15%。我们在华投资多年,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投资包括入股交行、平安,并且姊妹公司恒生银行也参股烟台银行和兴业银行[12.34 0.41%研报],另外还有保险和基金业务,这些加起来就很有分量了,总体来说今年对国内业务的增长比较满意。
从各个业务条线来看,今年汇丰中国各项业务的成绩都不错。像环球银行和环球市场业务,目前中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60家是我们的客户,很多走出去的项目汇丰都在支持。工商业务方面,随着网点增加,客户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尽管不能和本地银行竞争,但汇丰“卓越理财”和“运筹理财”也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今年业务开展顺利,今后将配合平安保险以及汇丰自身的保险业务,多开发一些银保财富管理产品。
过去的3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3年,这在制定计划时是没有想到的。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公司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但2010年国家给了政策上的支持,出口恢复很快,我们的盈利也同比大幅增长,从今年来看各项业务也交出不错的成绩单。未来3年我们的目标很清楚,一是维持在华最大外资银行的地位,同时努力做最佳的外资银行,结合我们全球的网络优势,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第二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走进来提供最全面、最好的服务。我认为,如果能抓到以上这两点,未来3年的发展前景会很好。
记 者:您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汇丰的机遇?另外目前在监管标准和执行力度方面,外资行基本和中资行一致,包括今年年底存贷比达标要求以及新监管工具的要求,汇丰如何看待?达标是否有压力?
黄碧娟:背靠香港离岸中心,汇丰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们在全球6大洲的网点都可以进行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推广到全国后,国内24个分行也都开展了相关业务。从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来看,我们目前在香港占据较为理想的市场份额,特别在新产品、人民币投资产品上成绩突出,目前点心债汇丰市场份额是第一位。同时我们在看,如果香港做的成功,新加坡、伦敦等其他地区也将及时跟进。
从全球范围来说,汇丰都是一家很合规的银行,内部对一些指标要求很高。从目前和监管机构的沟通来看,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以及流动性等指标我们基本上达标没有问题。
记 者:汇丰集团最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和人力的调整,例如在美国出售了信用卡业务,但与此同时,集团表示将在中国继续增加投入,能否详细阐释汇丰此举意味着什么?
黄碧娟:在去年5月的集团策略中,集团管理层就表示会更有条理地运用资本,选择增长较快的市场和业务作出投资同时收缩在某些市场的业务规模。这些调整是为了将资金配置到高回报和策略性地区。对汇丰集团而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依然是快速增长的核心市场之一。
记 者: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必须要迈出的改革步伐,作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丰富经验的银行家,您对这一趋势有什么看法?
黄碧娟: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币的存贷利率在2004年底前已经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允许在基准贷款利率之上浮动,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货币市场的利率定价也越来越市场化。
作为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一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令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加速。这将给银行业带来一些挑战。其它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存贷款利率放开之后,银行为吸储而提高存款利率以及为吸引优质客户而降低贷款利率的竞争将会加剧,利差可能因此而收窄。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银行业未雨绸缪,提早准备应对。
记 者:当前在中国内地,银行业面临着新的资本和监管要求,加之国内外经济前景不明朗,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您看来,目前中国银行业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碧娟:根据汇丰环球研究团队的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对于银行业来说,无论是零售银行还是对公业务,中国市场都有很多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家庭将65%的财富存在银行,而随着财富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未来人们对银行专业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人们对长期理财方案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以满足在医疗、教育和退休方面的需求,包括养老金、保险和资产管理产品。
对公业务方面,银行也有很多机会。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的发展将有赖于贸易、投资、融资能力。根据汇丰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将突破6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正更多地投向海外市场,其中80%以上投向亚洲其它地区、拉美、非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因此,在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和金融咨询服务方面银行将大有可为。
“十二五”期间的一些规划也会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十二五”期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需要银行的支持,当然,也会需要其它不同的资金来源,包括专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投资等。这些潜在的巨大需求在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银行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机会。
此外,根据“十二五”规划,农村发展对可持续增长也具有重大意义,银行在这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将农村地区与金融和经济其他组成部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