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时间:2023-07-07 16:27:17

导语:在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第1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生 发展 研究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一、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

国外的乡村旅游产生于法国。1855年,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友谊。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并盛行起来,德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英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就以乡村旅游闻名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的乡村旅游也在国际旅游上享有盛名,把那里的路边城堡或大农场进行改造建成乡村旅游社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农庄旅游非常流行,每年乡村旅游可以给农民带来相当于法国旅游业收入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时日本也兴起了“务农”式乡村旅游,以唤起人们对农业和环保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乡村旅游得以大规模的开展。

二、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于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浊、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兴趣,让人感到压抑。许多人产生了返朴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重要生态旅游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2.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产生的,起步较晚。最初的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各地便纷纷开展乡村旅游。如广西的阳朔县、河北的赞黄县嶂石景区、安徽的黄山汤口村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己由当初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并己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1997年,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消费中的时尚选择,加之世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促使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基本概况

最早的乡村旅游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这一年里,在旅游研究中颇有建树的Stansfield,他在其著作的《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对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但整个20世纪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旅游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忽视旅游基础理论的探讨。所以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建立起旅游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导致了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当时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描述乡村旅游的现象上,从理论、概念上的研究明显不足。

事实上,乡村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而在国外,乡村旅游在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却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追求个性的自由化倾向的流行,导致乡村旅游的热潮。Shaw & Williams(1994)从分析乡村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广大的乡村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种景观与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并认为乡村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这在当时是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的探讨。

在这个阶段,国内旅游界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也逐渐多了起来,如贺小荣的《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比较全面的探讨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原因。王兵的《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在这篇论文中,他描述了许多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此外,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论述了乡村旅游兴起的历史原因以及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教科书如王连义等著的《旅游学概论》,较为详细讨论了旅游的发展历史,这对于了解乡村旅游的产生提供了背景说明。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

[3]杨晓云: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E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省略.2004

[4]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 No.2

第2篇

关键词:海南乡村旅游;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策略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市场经济大环境和产业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旅游的需求与供给也在发生着相应地变化。海南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乡村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

二、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海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但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要使乡村旅游地区提升旅游竞争力,就要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做简要剖析,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影响该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开发形式。海南乡村旅游兴起于本世纪初期,以海口、三亚两个重点城市为依托,附近的琼海、文昌、万宁、澄迈等市县都先后开展了乡村旅游。到目前为止,三亚田园小鱼温泉、兴隆热带植物园、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文昌文亭休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园)四家景区已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区位、资源、客源等多方面的特点,海南乡村旅游可概括为四种模式:

①生态观光型

②休闲度假型

③民族村寨型

④古村古镇型

(2) 存在问题

①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Buhalis D强调市场营销对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作用,他认为采用营销的新技术如网络营销,可以增加可视度、促进区域合作,从而提高旅游的竞争力。据资料,海南乡村旅游的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杂志,其次是亲友介绍,电视媒体和网络宣传只位居其后。

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现状下,不同区域的旅游产品虽具有特色,但是难免会存在替代性。如果这些可以替代的旅游产品分布在不同的乡村旅游地区,就难免会导致目的地旅游的竞争力。而众多的旅游开发商正因为看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所以致力于用独特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这样,在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同时,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③对生态环境和繁荣农业的意义小。特定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对乡村的旅游竞争力有明显影响。一方面,一种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以很强的吸引力使乡村旅游极具特色,进而改变单纯从经济上获利,可以使乡村旅游开发成具有文化、政治、教育意义的高品位旅游模式;另一方面,过度的、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会带来如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进而造成旅游竞争力的衰弱。

④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中将提高员工的素质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旅游业当中,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更是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迈克尔・波特建立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为这里所要讨论的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运用“钻石模型”并结合海南乡村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简单绘制出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1)资源开发现状。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旅游资源因素是公认的关键性因素。海南省所拥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已有四家景区被列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和古村古镇,又因为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风情小镇和黎苗文化更是一朵奇葩。海南从这些独具文化理念的乡村旅游资源中开发整合了槟榔谷景区、田园小鱼温泉等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点。

(2)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产业的物质基础,对整个海南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虽孤悬海外,但现已有美兰机场和凤凰机场两大国际机场,东环铁路的开通更是使海口与三亚实现了“一日生活圈”,公路干道直通各港口、市、县,并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及旅游景点,因此,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高。乡村旅游点农家乐、渔家乐及度假别墅的建立,为游客提供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所以各乡村旅游点的联动性差,景区内的通讯、环卫、餐饮、娱乐设施都亟需完善。

(3)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做好热带现代农业基础建设,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风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结合。

笔者认为,可以将某个具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系列旅游产品进行适当的整合,完善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使旅游产品的配套性更全面并形成规模体系,这样更有助于加强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在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业的同时,重视大中型城市周围乡村地区的度假型旅游,因为度假型乡村旅游群体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的回头客;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当地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还要保存自然原始的状态,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乡村旅游的魅力。

(4)旅游需求。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一个行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影响要素。国内需求规模、需求特征、需求国际化是影响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地区旅游产业而言,需求规模、需求特征、需求国际化也是影响地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海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逐渐的由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度假过渡,但目前来海南的旅游多集中在海口、三亚、琼海几个少数旅游城市,在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中很罕见有乡村旅游活动,所以这就导致了供需矛盾。

因此,从乡村旅游的需要出发,应该准确的定位乡村旅游目标市场,从近期看,以海口、三亚两个大中型城市为依托,加大周边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客源,长远的就要积极将海南打造成国际旅游岛,吸引国内外更多旅游者。除此之外,按游客的需求合理布局,也是针对旅游市场需求开发的重要环节,可以将便利的交通结合海南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配合完善的旅游产品,从而使海南有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5)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于促进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纲要》中提出要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生态文明村、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息带,使海南的乡村旅游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活动。

(6)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地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资、旅游收入的水平都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具有的良好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旅游者来说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正大力的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更是将此提上日程,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兴修公路、改建农舍、增加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乡村旅游方式更为完善。针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现阶段应以政府支持、企业运作、集体经济和农民参与的“四合一”开发模式为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可见,海南省对未来十年的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做了大幅增长的预计,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好可以借建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开发。

(7)文化氛围。文化方面的竞争是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旅游目的地如果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就大大的提升了该地的旅游竞争优势。适应新形势,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出特色和文化。

(8)政府对旅游业态度。政府的指导、支持以及对旅游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吸引力大小。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一定会遇到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政府如果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不仅能解决一个地区的收入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更是能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关于某一个区域内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就旅游目的地而言,弄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何在,就可以不断采取措施培育竞争优势,并且将劣势进行转化,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这是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较其他旅游目的地更加健康、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

1.保持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核心的竞争因素就是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厌倦了大城市的喧嚣和聒噪,渴望投身于美丽的田园风光,渴望“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乡间看似普通的景致和生活状态,却是吸引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最大吸引力所在。

2.优化旅游产品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现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开发多类型的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区域自身的特点,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开发区别于周围景区的特色旅游产品;第二,增加文化内涵,通过景区文化的积淀,挖掘有深度的旅游文化产品,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这样才能使游客感受文化产品的魅力;第三,应该结合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将一些景区现有的分散旅游产品适当的整合,形成一个有规模的产业链,使游客来此,有配套的设施、设备,能够体验农村生活,有休闲度假的活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各项需求,参与到更多的旅游活动,增加品牌竞争力。

3.提升旅游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可以使人们更有效的区别各个旅游目的地,并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消费。新世纪的旅游业非常重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设计,这就是旅游地的活招牌,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的强大武器。可以采用广告策略、活动与时间策略、直接营销和个人营销策略等,实施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全方位推销,力争使更多的人群了解这里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浓郁的“乡”文化,同时,争取让权威的媒体、公众人物、政府代表前来感受某些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并发表评论,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使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得以推广。

4.加强区域联动

旅游业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很宽,所以各区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总之,虽然现阶段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城市的旅游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但是在如何增强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方面,本文就核心影响要素提出了提升策略,希望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四、结语

海南乡村旅游是海南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南乡村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丰富现有乡村旅游竞争力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界定,展开对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关键因素的分析,分析之中构建了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模型,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把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借鉴到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学科来,剖析了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影响竞争力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各要素在海南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地旅游竞争力的策略。但本文在对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的分析上还不够全面,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易丽蓉,傅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N].重庆大学学报,2006(8):154-158.

[2]唐承财,钟全林,李小霞.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及案例实证[N].沈阳大学学报.2007(5):8-11.

[3]隋春花.乡村旅游:21世纪新旅游初探[N].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

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11

旅游地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是否支持旅游地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旅游地长期可持续发展(Kim et al.,2013;Lee,2013; Ritchie & Inkari,2006;Vargas-Sánchez et al.,2009),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没有居民的合作、支持和参与,旅游业难以发展壮大和持续(Lee,2013;Sirakaya,Teye,& Sonmez,2002)。正因为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如此重要,学界展开了相关研究(如Vargas-Sánchez et al.,2009;Woosnam,2012),有关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成为当前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Kim et al.,2013;Lee,2013)。

1国外研究现状

学界对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研究源于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或称之为旅游影响研究(Andereck & Vogt,2000;Kline et al.,2013)。关于旅游影响研究,Jafari(1986)曾作出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主要关注旅游的积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关注旅游的消极影响,20世纪80年代采用系统方法开展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者不仅初略的关注旅游影响本身,而且开始比较特定旅游地情境下旅游影响的差异性(如Long,Perdue, & Allen,1990;Snaith & Haley,1995)。到21世纪,随着旅游业影响的日益扩大,研究者发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的事情,而且需要旅游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及支持(Andereck & Nyaupane,2011;Nunkoo & Ramkissoon,2011;Vargas-Sánchez et al.,2009)。于是,学者们将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探讨旅游影响/态度与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关系(如Andereck & Nyaupane,2011;Nunkoo & Ramkissoon,201;Fernando Almeida Garcí, Antonia Balbuena Vázquez & Rafael Cortés Macías,2014;Manuel Alector Ribeiro,Patricia Pinto, Joao Albino Silva,& Kyle M. Woosnam,2017),从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Andereck & Nyaupane,2011;Látková & Vogt,2012)。

现有研究一般都发现旅游影响与支持旅游发展显著相关(如McGehee & Andereck,2004;Nunkoo & Ramkissoon,2011),即积极旅游影响正向影?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消极旅游负向影响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然而,旅游影响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Andereck &Vogt,2000;Andereck & Nyaupane,2011),现有研究仅仅是使用回归方法分析或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Jurowski & Gursoy,2004;Yoon, Gursoy,& Chen,2001)。而实际上,旅游影响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从旅游中的获利(Anereck & Nyaupane,2011),人口学特征变量(Anndereck & Nyaupane,2011,Gaunette Sinclair-Maragh,2017),对社区生活满意度(Nunkoo & Ramkissoon,2011),空间分布(Chancellor,Yu,& Cole,2011),地方形象感知(Suosheng Wang,Honggang Xu,2014),居住时间(Liu & Var,1986)、对旅游业的经济依赖性(Madrigal,1993,Joan B.Garau-Vadell,Desiderio Gutierrez-Tano& Ricardo Diaz-Armas,2016),形象识别(Suosheng Wanga,Honggang Xub,2014),赋权(B. Bynum Boleya, Nancy G. McGehee,Richard R. Perdue,&Patrick Long,2014)等等。但从现有成果看,对这些因素的探讨还相当缺乏。

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概念界定及其测量是研究的前提和核心,但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看,大多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界定(Andereck & Vogt,2000;Woosnam,2012),而实际上,居民理解的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是十分广泛的(Andereck & Vogt,2000;Lee,2013),因此现有研究还不够科学和深入。由于对其没有进行科学地定义,因此在测量上也出现了十分不同的测量题项,如Perduce,Long和Allen(1990)的研究使用“是否需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测量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Snaith和Haley(1995)通过“是否愿意支付当地税收”来进行测量,而McGehee和Andereck(2004)用“是否支持旅游发展政策”加以测量。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上,这些测量差异巨大,从而不同研究结论之间出现显著差异,且进行比较存在相当困难。

?M管研究者证实了旅游影响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对旅游影响产生的原因缺乏深入探究(Nunkoo & Ramkissoon,2011),从而使得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因为只要进行旅游开发,就会产生旅游影响(Hao,Long,& Kleckley,2011),而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这些影响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Lee,2013)。即使一些研究表明居民人口学变量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但这些研究结论也出现了显著不一致(McGehee & Andereck,2004)。最近有研究开始探讨了旅游影响的影响因素(如Nunkoo & Ramkissoon,2011),但总的来说还十分缺乏,且不够系统(Hwang,Stewart,& Ko,2012),从而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不明确(Lee,2013;McCabe & Johnson,2013),成为当前旅游学一个十分有探索价值的研究方向(Hwang,Stewart,& Ko,2012)。

此外,有关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乡村旅游社区展开的研究(如Hwang,Stewart, & Ko,2012;Látková & Vogt,2012; McGehee & Andereck,2004;Wang & Pfister,2008)。乡村旅游虽然是当前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但不能代表旅游发展的全部(McGehee & Andereck,2004)。事实上,不同类型旅游地之间,不同因素,包括旅游影响、居民获利、居住时间等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影响上可能存在差异(Hwang,Stewart,& Ko,2012;S.Mostafa Rasoolimanesh,Christian M. Ringle,Mastura Jaafar,&T. Ramayah,2017),因此,需要获得更为普适的研究结论,并融入更多的变量展开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研究,得出完整的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也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如汪德根等,2011;卢小丽,2012;尹立杰等,2012;路幸福等,2015;王丽华等,2016;刘静艳等,2016),其中汪德根等(2011)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范莉娜等(2017)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认为旅游地居民文化适应程度越高,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越高。但总体上有关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3研究述评

从研究内容看,现有研究主要讨论了旅游影响与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其他因素,如居住时间、居民获利、空间距离等因素还较少涉及,从而使得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还不清晰、不明确。

从理论基础看,现有研究主要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框架。社会交换理论框架固然是合适的,但根据旅游的特性,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满意度理论探究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形成机理十分必要且重要。

从研究方法看,主要使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等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导致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难以得到完整的实证检验,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4篇

【关键词】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趋增大,节假日想释放压力,体验不同的生活促使他们渴望去体验下农家生活,得到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这也为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

大别山地区所辖的黄冈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山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富民政策,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大别山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休闲农业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以此提高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学者们从产业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伟东,金华锋(2009),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属性特征、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发展历程、意义和规划理论、原则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休闲农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彭江虹(2008)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长沙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以及现状,提出切合长沙市实际的休闲农业发展策略。戴美琪,游碧竹(2006)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按旅游功能、发展进程、开发的主题、旅游者体验特征、区域与内涵等将其分为不同的休闲类型。赵国如(2009)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坚持“时间第一”、“农业主题”原则。钟平(2009)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如今陷入了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休闲农业。吴天强(2008)通过认真调查、总结、分析双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背景,对双桥休闲农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黄冈市休闲农业的现状,提出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促进黄冈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农业人口556万人。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发展休闲农业既要市场基础,又需要资源依托,黄冈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黄冈市各县和以及依托著名景点的休闲农业,除为游客以及黄冈市民提供食宿服务外,还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开发了诸如农园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健身、农事教育等休闲农业活动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2.涌现出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地区

黄冈市休闲农业最初以垂钓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住农家房为主。因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休闲农业正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与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田野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涌现了一批如麻城龟山风景旅游区,横岗山避暑山庄,英山桃花源,英山温泉山庄,罗田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6.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高效农业园区,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城郊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合理结合,建立适合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黄冈罗田农家乐的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罗田野生板栗,草莓采摘远近驰名,每年果实成熟季节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罗田地区的野生菌类、山野菜也适合采摘。30%的游客到罗田农家乐的目的是观光采摘。游客在这类活动中会带走大量的旅游产品,可促进当地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当地独有、具地方特色、便于携带、有品牌效应的休闲农业产品。

2.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大别山区英山温泉山庄有许多年的历史。温泉水水温高达72℃,内含20余种微量元素和化学物质,包括矿物质碳酸盐,重碳酸盐及少量放射性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及皮肤病等有明显疗效。英山温泉山庄内交通状况良好,建有宾馆和别墅区,适合发展疗养型休闲农业。温泉资源和山岳资源可以有机整合起来,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种类的休闲疗养方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疗养需求。通过英山温泉山庄调查问卷的游客动机分析,34%的游客来英山温泉山庄的原因是休闲疗养,足以证明英山温泉山庄的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了英山温泉山庄良好的资源优势更能促进疗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3.会展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英山桃花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宜发展会展型休闲农业。目前,英山县全县已有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宾馆十余家,可同时接待2500余人入住。其中,规模较大的桃花源宾馆和铁疗宾馆均有接待大型会议的能力。根据调查,在旅游旺季的周末期间,桃花源宾馆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平时和淡季也达到了50%以上。除周末外的其他时间,主要为会议接待。英山桃花源主要的宣传途径是熟客带动,口口相传。从5~7月在温泉山庄的跟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可知,日平均接待217人,以来自蕲春县,罗田县,麻城市的客源为主。目前英山桃花源客源以黄冈市内为主,有部分临近省市游客,发展潜力还很大,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宣传手段继续扩大影响力。

4.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3个发展阶段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即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罗田农家乐有着适宜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应抓住时机,用体验经济的理念拓宽休闲农业的内涵,延伸休闲农业范围,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在游客获得值得回忆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只有30%的游客认同在当地的活动参与性强,但87%的游客希望能多参与到休闲农业活动中。因此应多开发一些参与度高的休闲农业活动,如开农地、林地认养、蔬果采摘、垂钓、山中小木屋住宿、狩猎、蔬果采摘、田间劳作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

5.度假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该种模式可以利用各风景名胜地区的景点,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吸引游客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观光、住宿、疗养健身、商业聚会等各种休闲活动。黄冈市境内有森林公园多处,其中不乏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多处于大别山地区,例如:大龙山森林公园、天柱山森林公园、妙道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石莲洞森林公园,这些都是黄冈市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基础。其中,英山,罗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森林科考、观山、赏景、登山、避暑、疗养等活动,对游客产生别样的吸引力,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英山县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当地农村自然优美的风景、特有的生态环境,兴建休闲、娱乐度假村,提供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休闲功能正是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结果。发展休闲农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对促进黄冈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慧.农业旅游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06(6):20-21.

[2]彭江虹.长沙市修心农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钟平.休闲农业发展之欧美借鉴[J].农村工作通讯,2009(7):45-46.

[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47-48.

[5]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93-94.

[6]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技,2009(10):74-75.

[7]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88-90.

[8]陈艳,龙岳林,张佳娴,李苗.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9):149-151.

[9]吴天强.双桥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0]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6-67.

[11]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99-100.

[13]胡海洋.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12):94-95.

[1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2009(16):230-231.

[15]赵国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模式选择[J].中国发展,2009,9(2):63-70.

[16]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7]刁广宗.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第5篇

一、 国际、国内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

(一) 国际乡村景观规划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就开始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很快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及农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德国Haber等人所建立的在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基础上,用于相应的自然保护规划及基于农业的DLU系统,对于乡村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及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美国的Forman更是提出一种在生态空间理论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改建的规划模式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强调相应景观当中在文化背景同生态价值方面的有机融合。日、韩等国家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对保护传统的乡村景观及耕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位于丘陵、沟谷、河川平底间的安静而传统的乡村群落与有序规划的梯田稻田、果园、人工草地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优美的农村景观,有效地推动韩国的生态旅游业及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 我国乡村景观现阶段状况及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部分学者对于我国由于推行城镇化发展而造成的土地利用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科学应用研究,有了较大进步。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在生活环境方面还是生活状况方面,我国农村居民都即将或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乡村公路已经修到了每一个村庄,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楼房和新院落。城乡一体化得到了有效地推进,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获得较好成果的同时,一些地区乡村景观却遭到了破坏,或者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所以,乡村景观就出现一种同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的局面。农村的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乡村盲目地进行路由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是相应的水资源污染,林地、耕地的破坏问题也同样严重;一些村庄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那些比较偏远的古村古镇、老胡同、老房子,也都渐渐被遗弃、被改造。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单位会照搬一些大城市的景观设计方法,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这种负面效果具体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第一,乡村的布局比较混论,对土地的利用布局比较零散,特别农村房舍的建设基本是一种无序的状态;第二,农村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农村耕地遭到严重地破坏和蚕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地的质量不高,损毁的耕地数量巨大;第三,乡村景观的特点逐渐消失。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化,所以产生千村一面问题,对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一些地域文化景观和乡土风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 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宗旨就是对人类的聚居环境质量进行改善,是实现我国乡村环境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良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人居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使乡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后花园。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协调乡村景观的内部结构、生态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在起步阶段,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正是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科学探索及实践。我国乡村景观的格局、面貌、建设、规划等都决定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成功与否。所谓的乡村景观规划,就是把相应的农村建设成为不仅具有审美作用,还可以保持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发展的一种需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新农村背景下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林、牧、副、渔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北省的农作物同历史最高年相比,油料的产量增加了18.1%,家禽的存笼数,高于历史最高年份很多,鲜鱼的增长比例为17.2%,取得较高经济收益。一些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将展示民俗农事及民族风情作为特色,提供相应的娱乐活动和休闲度假,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 科学利用乡村资源

在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将乡村环境当做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了解相应环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及设计。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理念,必须同时重视相应的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对乡村的环境资源进行集约型利用,这样才能使相应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科学考虑特定的区域景观特征及环境特色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并利用相应的林业、农业、渔业、木业等多种景观资源,进而建造出符合现代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乡村景观。2013年以来,我省各个海拔较高的乡村开始大力发展黄金梨果园,其种植面积高达200公顷,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房展,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

(三) 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

乡村景观是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好乡村风貌特色及相应的环境资源,对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此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村落布局特色的塑造,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等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很强地推动作用。就像艺术装饰、建筑理念、文学作品那样可以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乡土建筑景观为人们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将文化凝结在建筑当中,并唤起人们对于民族历史的记忆。

三、 乡村景观含义、内容

(一) 简单分析什么是乡村景观

所谓的乡村景观就是乡村地域范围之内多种土地单元所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内涵的景观类型,指人们以相应的农业特征为主,在相应自然景观基础上所建立的,人为特征和自然生态结构的一种综合性环境。

(二) 简单分析乡村景观内容

乡村景观及由相应范围之内林地、农田、种植、牧业、养殖业、村落等综合构成,有一定稳定性的健康平衡发展及运动规律的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乡村的自然景观。所谓的乡村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界本身面貌,例如气候特点、地质地貌、土壤结构、水文特征、动物群落等等,是自然界中原有的物态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一种结果。自然景观能够在某种范围内体现自然地理景观的特征,有着丰富的内容。秀美山川、广阔农田、辽阔草原、原始森林、交错水乡等等,在季节的变换中,向人们展示出不同的美景。

2.乡村的人文景观。乡村人文景观及特定范围之内相应文化现象的一种复合体,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素质及精神方面需求,然后在相应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叠加一些文化特质所构成的一种景观现象。例如农田、聚落、工农业产品、工业区、通讯运输网络等等。最能体现乡村人文景观特点的有街道布局、聚落特征、民俗民风、建筑文化、驯养动物、栽培植物等,对某一区域和历史范围之内的人类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状况加以有效反映。

四、 我国乡村景观发展前景

(一) 我国乡村的生态景观

按照某一乡村地域的生态环境地理状况、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等,相应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对那些原始构成性物种加以维持,从而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加以保护,建设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景观。需要注意的是,相应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二者间的关系,大力保护农村的森林、耕地和各种植被的种植面积,从而尽量避免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构建出具有较强的生态环保特色的农村生态景观。

(二) 我国乡村的生产景观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地方,乡村的生态景观主要是从人们生存需要出发,进行自然改造过程当中力争能够与其和谐相处,体现自然安详的一种面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逐渐普及,且旅游业及农业地位日益提升,发展观光农业道路已然是一种新的经济潮流,该潮流不仅可以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经济,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因此,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生产景观这项内容。

第6篇

关键词:伊通县;休闲旅游农业;优势;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10-1

1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及现状

1.1自然资源优势

伊通县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山脉连绵起伏,林木葱茏,这为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县域内山青水碧,环境幽雅、依山傍水、山林众多的自然景观优势,加大开发建设南山、大孤山、牧情谷、伊通河、青顶山、石门水库、寿山水库等景区的力度,完善服务功能设施,开展休闲度假游。以大孤山旅游风景区为龙头产品,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精心包装现有的火山玄武岩柱状石林景观,提升品位。

1.2人文资源优势

伊通县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全县已知的历史遗迹有120多处,把丰富的满族传世文物7000余件集中展示在满族博物馆中。还以伊通镇为中心的中部区域、以大孤山镇为中心的西部区域、以营城子镇为中心的南部区域和以景台镇大黑山为中心的北部区域,建设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休闲农业。将满族风情游作为伊通全力打造的第一张王牌,牧情谷重点开发建设萨满神殿、萨满祭祀场和纵情狩猎园等旅游项目,建造一处集民俗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会议住宿于一体的极具满族特色的综合性满族风情园,让满族风土人情、餐饮文化在满族风情园充分体现,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1.3 市场客源优势

伊通县与拥有765万人口的长春市相邻,相距仅有48km,且地处吉林省中南部,是长春通往东南部16个市、县、区的必经之路,与周边人口近百万的几座中等城市相邻,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空间。

1.4交通运输优势

伊通有长营高速、营白高速、伊辽高速3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九开线、伊范线、伊公线等公路通过。我们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开发休闲农业。此外,伊通县即将建设开通的铁路,也为发展休闲农业带来所必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也将加快全县发展休闲农业步伐。南山旅游风景区针对交通便利的优势,已投资人民币1.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万m2的保雍寺,50m高气势宏伟的万佛塔、三进式汉白玉石牌坊、二龙戏珠影壁山门、旅游节仿古主会场、满族传统民居满族春来和秋实小苑、玫瑰园、汉白玉玉带桥、雕梁彩绘回廊水榭、欧式大金龙酒店、琴湖等,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1.5民族政策优势

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休闲农业、文化产业在内的产业扶持力度正日益加大。伊通县抓住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持,为全县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新的休闲旅游景区打下了坚实的资金、物资基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开发建设条件。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扶持下,伊通县重新扩建了伊通满族博物馆,调整完善满族博物馆的展馆定位、内容充实和展位布局,提高博物馆的品位层次,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的展示满族民俗传世文物、史料和民俗珍品的专业性博物馆,2008年被定为国家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分馆。

1.6产业基础优势

经过多来年的开发与建设,伊通县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形成了以大孤山旅游风景区、南山旅游风景区、牧情谷旅游风景区、伊通满族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开放景区景点10余处。全县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近3000人,用于休闲农业直接投入的资金达3亿元,建设或正在建设的休闲农业项目超百个。10年来,全县共接待域内外游客600多万人次,休闲旅游接待年均增长13%,休闲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2 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县在发展休闲农业上,各种要素还不很健全,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新的“瓶颈”,使休闲农业的发展基本还处于一种粗放的运营造态之中。一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四是伊通县的休闲农业起步还比较晚;五是品牌效应不够,没有立县大品牌。这些都是伊通县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

3 采取的措施

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干部群众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信心。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构建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上来,引导干部群众树立起牢固的“旅游兴县”“旅游富民”的思想意识。

二是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确保发展休闲农业有序进行。建立统一、协调、有效的休闲农业发展领导机制。成立坚强的领导组织,编制科学、合理、有序的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全县休闲农业发展的中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对休闲农业进行合理布局,把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保持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第7篇

农村网络城市化包括城乡交通网络化建设、城乡水电网络化建设、城乡通讯网络化建设。城乡交通网络化建设把城市乡村连为一体,将全天候的县乡路网体系延伸至村组的路网体系。从而使更多的农民享有的用路权与市民一样,使农村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和相近的出行服务。据调查当前我国贫困地区仍有60%的乡村道路为“晴通雨阻”路,55%的县乡道路为等外路。城乡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主干道公路二级化、乡镇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网络化”,更高的目标是实现“主干道公路高级化、乡镇公路二级化、乡村公路油路化和网络化”。城乡水电网络化建设包括城乡用水网络建设和城乡用电网络建设,城乡用水建设着眼于农村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将农村水量安全提升为水质安全,使更多的农民享有的生活用水权与市民一样;城乡用电建设是实现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扩大城乡电网一体化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享有的用电权与市民一样,支付的电价与市民一样。当前对城乡水电网络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一步的发展是使农民用水用电与市民用水用电一样,不但解决生活用水用电问题,还解决投资发展的用水用电问题。城乡通讯网络化建设则是建成覆盖农村地区的通讯网络,使更多的农民享有的通讯权与市民一样,并建立统一规划有线电视、远程文化教育和互联网等网络建设,整合现有网络资源,逐步推行电话、有线电视和电脑网络“三电合一”,对落地地区的村镇及困难农户,减免或补贴有线电视初装费、收视费。城乡通讯网络化建设可以对农民进行远程可视的各种教育,可以使农民能够更快地低成本地获取外部信息,使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更有保证。

农村网络城市化与“小农理性命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chultz(1964)认为,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基于此,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Popkin(1979)更是直言,农场完全可以视作资本主义的公司,小农无论是在市场领域还是政治社会活动中,都更倾向于按理性的投资者原则行事。人们将两者的观点概括为“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这一命题实际上强调了,农户即企业,农民即企业家;激励农户的利润动机与创新行为以及创造外部市场条件十分重要;如果这些外部市场条件能得到满足,则农户就完全可以和企业家一样行动。农村网络城市化为农民提供了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提供了利润创新机会,理性的农民会充分利用农村网络城市化平台,抓住有利可图的信息和机会及时对农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或及时扩大投资,从而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河南固始县和“赣州模式”为“小农理性命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河南固始县农民种植“双低”油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的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强调:“农民愿意干的,政府要放手;农民不愿意干的,政府要住手。农民种什么,他们心里最清楚,政府不清楚”。2005年“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认为江西“赣州模式”新农村建设值得全国借鉴和推广。“赣州模式”的重要经验就是“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重点放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对此,可以说农村网络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地区落后面貌的可行的关键基础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对策。

农村网络城市化与制度变迁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不同于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农村城市化虽然能够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村城市化有它的局限。据估计大概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将达到高峰,有16亿左右,那时即使实现了50%的城市化,还会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城市化只能部分解决“三农”问题。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介入。比如一些地方急于求成,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和首长命令来规定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时限、速度和指标,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指标,发展一些缺乏工商业支撑的“城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农村网络城市化也不同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发生在生产力水平或称之为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往往容易被理解成城乡一样化,导致政府的过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本着“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公共绿化集中,村落组团集中”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导致一些几百人,几千人乡村也要建街道、幼儿园、学校、医院、公园等等,利用率却很低,没有多少人看病、上学、游园。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上则提出村内主干道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这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农村网络城市化的道路建设主要着眼于村村、村镇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乡村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则应交由村民自主决定是否建设、如何建设,这是一个自发的制度变迁过程,这样可以避免政府的过度介入和过分占用耕地。利用政府力量来强力推动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安排存在着制度供应过剩的弊端,这是导致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过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的根本原因。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般地,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比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更富有效率。当制度供给和需求处于不均衡状态时,社会就会自动产生制度变迁的力量,自发促进制度变迁的完成。中国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就是一个自发的制度变迁过程,早期的城市是在农村居民点——邑的基础上,由于简单的物物交换而自发发展为集市,进而发展为城镇,最终发展为城市。农村网络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村、镇,由于农村网络化的发展,新的盈利机会和制度租金会出现,村—镇、镇—小城市的演进路径会自发形成。因此,农村网络化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并不矛盾,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和前提。

农村网络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城镇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农村网络城市化建设将更方便城镇居民到乡下创业,解决一部分城镇居民就业问题。近年来,许多城镇居民把眼光放到了资源相对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开发的农村,出现了一股城镇居民到农村去创业,到乡下去打工的新潮流。据统计,我国约有7000万人在城里有住房、经营场所,却在乡下搞种植、养殖、垦荒、造林的人。一般来说,城镇居民拥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是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生力军。就经济意识而言,城镇居民比农民更了解农产品怎样才能流入城市,凭城市人在货币资本和智力资本上的优势,城镇居民在农村创业打工赚取钞票的同时,既可缓解城镇人口就业压力,也给农村创造了真正“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岗位。然而,城镇居民到农村创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农村网络城市化建设较好,城乡之间拥有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安全方便的水电网络、快捷的通讯网络。

第8篇

关键词:苗族文化;建筑立面;改造

建筑单体或群体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数量众多、面积巨大,对影像城市形象有着绝对的控制性。虽然目前城市有着较多的优秀的新建筑,但很多建筑建设年代久远,外观简单,有些已经破旧,这种建筑面貌对现有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现阶段很多城市都进行了建筑立面的改造活动。

1 建筑立面改造中体现地方特色的必要性

(1)现有建筑价值观的变化。建筑立面改造是对建筑物做的表面文章,和建筑表皮思想有关。对于建筑立面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不重视建筑表皮,反对单独对建筑表皮进行单独操作,因此立面改造活动很少见。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装饰就是罪恶”的观点,重视表皮的自由表达。当代多元化建筑理论更加强调立面装饰。而且高科技技术及解构主义思潮等,更为建筑表皮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这些建筑价值观的改变,为现阶段建筑立面的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2)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建筑立面改造活动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由于社会审美观念变化的影响。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只有几十年,但每隔数十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消费、文化、审美观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不再局限于满足功能和形式的需求,更加注重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建筑进行富有文化特色的改革也就顺利成章了。

(3)社会经济成本的制约。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于过去已有的建筑,如果进行拆除建设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新建筑,不仅会带来较大的建造成本,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去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经济发展将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已有的这些建筑还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因此最为经济的办法是进行立面改造,不仅可以解决环境美化问题,而且可以节约资源,经济成本较低,值得提倡和推广。

2 我国城市建筑立面改造的主要手段

将为常用的建筑表皮改造有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对建筑外表外包表皮,以及更换建筑表皮三种。更换墙体饰面材料,是在不改变建筑表皮墙体和洞口条件下,通过改换饰面材料,对建筑表皮进行更新,在视觉语言给予全新视角体验。外包表皮是在原先建筑表皮外面再加一层建筑表皮。建筑立面改造也大致也有三种手段,现阶段我国建筑的立面改造大部分是更换墙体饰面材料。因为建筑立面改造大都由政府部分统一规划和设计,强调整体、统一感,而且这种方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适合大面积施工。同时这种手段不会对已有建筑内部空间造成影响,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着较大的优势。

3 苗族建筑文化及其特色

苗族建筑中最早的是茅屋,大都为木质结构,以茅草为屋顶材料,极为简易、朴素,同时这种材料可以在山区就地取材,尽管形式较为古老,但现阶段在某些地区仍然可以见到茅屋形式的苗族建筑。另外,作为苗族民族特色的建筑吊脚楼和鼓楼也极具风格,一般出现在村寨入口或村寨中风水最好的地方。一般采用木质结构、覆盖小青瓦,由四根大杉树的木柱为主要立柱,另外设置小立柱,立柱横枋之间用榫卯、木栓等穿合、固定。在苗族的建筑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如下图1。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的形成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4 苗族文化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的应用

(1)息烽县青山苗族乡青山村房屋立面改造为例进行论述。为发展旅游事业,同时进行乡村改造,该村实施了乡村改造工程,其中包括了房屋里面改造,其中的改造措施有:第一,屋面改造,在原有平屋顶基础上增加坡屋顶,根据房屋实际情况做成单坡和双坡,房屋结构可采用木屋架、檀条、橼条结构体系,也可以将建筑物承重墙和部分非承重墙至坡屋底部取代木屋架,然后坐檀条、橼条木结构。第二,墙面改造,墙面改为仿青砖墙面,青砖勾白缝墙面做法,在做好的水泥砂浆基层刷青色墙漆,然后用白色漆勾出砖缝。门窗改造,门窗改为花格和雕花式样,花格和雕花可以用木材制作,也可以用铁艺仿制。栏杆改造,室外楼梯栏杆、外廊栏杆、平台栏杆均改为花格和雕花栏杆,材料可以用木材和铁艺制作。

(2)又如:素有“百节之乡”美称的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自2008年启动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工作以来,大力营造全民创优氛围,不断提升实施城市现代旅游服务功能。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融水县深挖苗族系列坡会群文化,狠抓芦笙、斗马文化内涵提升,积极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成为聚集商机吸引人气的旅游热点。

融水县位于黔桂交界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境内既有贝江秀丽的山水画廓,元宝山、九万山绮丽的山地风光,也有老君洞的仙风道骨,老子山的胜景佛光,更有浓郁的苗族风情和龙女沟、龙宝峡谷的动人传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如图2为改造例图。

(3)作为苗族文化建筑特色之一的吊脚楼,如长沙铜官古街进行立面改造,恢复滨水吊脚楼景观,同时出现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吊脚楼文化特色,如图3、4。

5 结语

总之,根据苗族特有的文化特点进行建筑改造,尤其是立面改造,在发挥苗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和那后的保存苗族的文化特色,使得苗族传统文化和民俗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对于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Abstract: The tourist market development in Jiangmen has enormous explore potential, and "three distance" theory is proposed to be used as a guiding concept for Jiangmen tourist market development, and is propos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distances, targetedlly exploring different distances of the tourist market, using a variety of media publicit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spots,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fist tourism products, to build a more complete tourist environment and so on.

关键词: “三间距离”理论概念;旅游客源市场;江门市

Key words: "three distance" theoretical concept;tourist source market;Jiangmen City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50-02

1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江门为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面积约占珠江三角洲面积的4分之一,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旅外侨胞占全世界华人的十分之一。江门不但美丽富饶,历史悠久,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门拥有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这是江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甚至是周边省份相比,虽然江门的旅游资源丰富,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出色,但是市场开发还没能跟上,江门旅游客源市场大有潜力可挖。

具体而言,目前江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景点1个,国家4A级景点5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景点8个,文物景点300多处,另外还有1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08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主要景区(点)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圭峰山、小鸟天堂、古兜温泉、上川岛、下川岛、立园、金山温泉、锦江温泉、温泉、大雁山等60 多处。与江门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来看,江门旅游客源市场仍然不甚理想,如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点与我国其他世界文化景点相比仍然稍显冷清,还没有挖掘出应有的客源市场。目前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着眼点还是停留在对现有旅游产品的促销上,对如何扩大现有旅游产品的销售市场考虑得较多,而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考虑得较少,因而在客源市场的拓展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用“三间距离”理论的概念来分析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基于“三间距离”理论概念的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2.1 充分认识“三间距离”的互动作用如图1所示,通常认为空间距离的远近,时间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游客的出游意愿,而实际上心间距离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游客的出游意愿。如果游客认为一个景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能够满足他们求新求异的需要,并自己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下,游客也会赶赴旅游目的地旅游。因此在根据空间距离、时间距离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开发时,一方面要注重游客心间距离的缩短,使游客对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的敏感度降到最低,甚至完全忽略二者的距离。另一方面要最优组合旅游线路,并提供最便利的旅途交通,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游玩最精华的景点,此外在景区内业也要提供最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游客不产生对距离的逆反心理,使其心理舒畅。最后,由于空间距离客观存在无法改变,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游客对远在他乡的景点产生好奇心与新奇感,以使其忽略空间距离的存在。总而言之,要发挥三间距离的互动作用,以便开拓距离更远更广的客源市场。

2.2 有针对性开拓不同距离的游客市场粤港澳和欧美市场的潜力都很大,但目前江门市对此开发的深度还不够。江门市旅游市场要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就要立足粤港澳,走进东南亚、欧洲和美加。

2.2.1 巩固扩大原有短距离客源市场由于江门地缘与人缘的关系,粤港澳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是江门的重要客源市场,占据90,应积极巩固并不断增强宣传力度,深度挖掘客源市场。对此可积极参与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共同开发客源市场,同时积极与当地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合作,全力推介江门旅游产品。如通过无线、有线电视等电视台、报纸、杂志都大力推介江门。

2.2.2 有重点地开发海外市场首先是要大力开发港澳台旅游客源市场。香港游客对江门的美食、海岛、侨乡文化都大感兴趣,因此可开发美食旅游、海滨旅游、侨乡文化旅游等旅游线路,并且重点围绕台山碧桂园、上下川岛、海宴农场、开平碉楼等旅游景点进行促销组团。台湾居民出岛旅游旺季分布于4、7、8、10诸月份,其中观光季节以七、八月为旺季[1]。对台湾市场,江门目前应以探亲旅游、朝圣旅游、经贸旅游为主,并在七、八月大力促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以最大化开拓台湾客源市场。

其次,可与日韩市场进一步加强高层旅游交流,联合当地知名大旅行社促销江门旅游产品,加大世界遗产开平碉楼、温泉度假、修学旅行等专项产品的促销力度,并实行互荐客源的合作制度。

对于欧美的法国、美国等远程客源国,江门应做好远程市场旅行商的工作,联合宣传,并建立旅游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以快速获取客源扩大市场。同时可积极发挥当地华侨特别是来自江门华侨的重要桥梁作用,通过建立一定的利益共享机制,甚至发展其为旅行商,以积极地宣传江门旅游、开发国外旅游客源市场。

2.2.3 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江门市旅游资源既有多样性,又有独特性,互补性极强,因此应大力推进江门区域旅游协作,通过要素集聚形成的区域核心组团,以支撑区域旅游大格局的形成,并通过组团的圈层及廊道等空间引导,形成全域旅游的联动效应和竞合关系[2],这种区域旅游协作既包含江门三区四市之间的区域旅游协作,又包括江门与其它地区的旅游协作,如加强珠三角的区域旅游协作,加强与我国其他著名景点的区域旅游协作,如与西递宏村、黄山、桂林、张家界、周庄、碧峰峡等著名旅游景区的协作,加强与国外热点旅游区的联系合作,以便通过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跨地区的旅游联合,通过强强联合,借势营销,形成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联点成线、串线成网的区域旅游格局,构筑覆盖珠三角、广东省、联通国内、面向世界的旅游网络,以起到快速传播江门旅游品牌,树立世界旅游地形象,使江门旅游深入人心,从而广泛获取客源的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值得注意的是,江门世界旅游地形象的树立也将极大地增强江门市民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刺激本地市民的旅游欲望,同时也必将刺激珠三角以及广东其他城市地区的游客到江门旅游的欲望,势必为江门本地旅游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达到缩短潜在游客到江门旅游的心间距离的目的。

2.3 在时间距离方面

2.3.1 加大短途旅游线路的开发根据江门市民喜欢短线一、两日游、城郊游、自驾游、休闲农庄游的特点,以及江门便捷的交通条件。可鼓励江门各市、区在巩固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根据自身旅游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休闲度假、绿化生态、健身康复等特色旅游项目,引导中心城镇开发城郊游、农家乐、都市游等短途旅游形式。同时江门旅游资源互补性极强,因此可根据市民需要在不同区市之间组合不同主题的短途区域旅游线路,以刺激江门本地游客及珠三角地区、甚至粤港澳地区游客的欲望和增加过夜游客的数量。

2.3.2 积极开发特种旅游开发特种旅游产品,可满足特定的旅游群体,使其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完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特有的旅游目的而延长逗留时间。

江门有蔡李佛拳和咏春拳、梁启超故居、陈白沙故居、院士路、小鸟天堂等丰富的特种旅游资源,可开发相关的特定主题的武术旅游、文化旅游线路、学术旅游线路、休学旅游线路、摄影旅游、写生旅游等。因此,可在以开平碉楼为龙头的带领下积极开发影视旅游、科考旅游宣传以上特种旅游资源与线路。此外,以上特种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可极大地提升江门旅游的文化内涵、品位与形象。

另外,江门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有400万左右的华侨分布世界各地的10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华侨乡土意识浓厚、爱国意识强烈,在心理上有着浓厚的乡土意识。因此可积极开发寻根旅游、祭祖旅游以挖掘华侨市场。同时因为华侨的分布面广,因此,寻根、祭祖旅游的开发可通过华侨的口碑作用使到江门旅游的概念在世界各地传播,从而可为江门带来更广的客源。另对企业团体,可积极与江门本地及珠三角地区一些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说服他们为员工集约放假,积极开发会议旅游、奖励旅游,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群体。

2.4 心间距离方面

2.4.1 利用各种媒介对特色旅游景点进行宣传在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中,对于旅游意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熟悉度[3]。因此应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大力宣传江门,使游客了解熟悉江门,进而产生认同感和到江门旅游的意愿。

目前江门的旅游知名度并不高。因此,江门要积极走出去进行推介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如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客源市场的报刊杂志、公交车、的士、路灯,高速公路路口制作广告进行宣传。同时,实施请进来,请要开发的市场客源地的相关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甚至著名作家、影视明星、导游,零距离接触江门市旅游产品,使其为江门的旅游景点积极宣传,使江门的旅游景点获得名人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2.4.2 打造特色拳头旅游产品冈恩(2002)认为完整的旅游空间系统中的吸引物组团(景区)的等级和吸引力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范围[4],对外和对内通道状况分别决定了景区和社区的可达性,社区提供服务的好坏决定了旅游服务的质量。

开平碉楼以数量之多,以世界各国建筑艺术总汇而著称,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在我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其保存之完好,造型之独特,文化内涵之丰富,与周边乡村环境之协调,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被国外游客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乡村”。正基于此在2007年6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前开平碉楼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因此应进一步突出开平碉楼在江门旅游资源中的特色性、垄断性、中心性与吸引力,对此要积极营造好开平的内外通道,并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进而大力宣传开平碉楼,将开平碉楼打造成江门、广东甚至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拳头旅游产品,同时通过开平碉楼的晕轮效应以及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带动江门温泉旅游、海滨旅游、特种旅游、城郊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加江门长途、短途旅游客源的目的。开平碉楼旅游品牌的打造将有利于树立江门旅游形象,形成巨大的感召力,极大增强本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境外游客前来旅游。

2.4.3 构建更加完善的旅游环境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必将迎来更多的海外游客,随着港澳,东南亚、欧洲和美加海外与境外市场的开发,必将对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境外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的需求,需要为国外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旅游服务。针对以后主要开发的海外客源市场,可设立中英日韩等多国语言指示牌,制作多国语言地图和菜单,以拉近游客对江门的距离,同时还要培养更多懂外语的旅游服务人才,以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周到完善、贴心的服务。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导游。自开平雕楼申遗成功后,外国游客不断增多,外语导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此,应加强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培养外语导游队伍,满足旅游景区的需求,以拉近国外游客与江门的距离,提升江门旅游的国际化形象。另一方面是要培养窗口行业服务员、出租车司机、政府工作人员的英语服务水平。最后,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企业管理、服务人才,以更好地为国外游客服务,使国内外游客对江门留下良好的印象,缩短海外游客对江门的心间距离,进而通过其口碑效应带动其亲戚、朋友等客源到江门旅游,从而起到扩大客源的目的。

3结语

“三间距离”理论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用其作为指导江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该理论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夯实该理论,同时也希望将其应用于江门旅游业的发展,为江门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向敏,陈心阳.台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其开拓对策[EB/OL].转载于ly.gdcc.省略/n11644c84.aspx,2007-8-20.

[2]王煜琴.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要素及演变机制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9(2):21-24.

[3]杨杰,,苑炳慧.悉度对旅游形象感知行为影响研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J],旅游学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