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18
导语:在初三化学元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循序渐进
初三化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和学习化学方程式,是正式进入化学殿堂的敲门砖,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合理、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化学方程式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时间和深入程度都较浅,所以,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方程式,老师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不掉,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就会故意减少,从而导致其重视程度不足;其次,教学方法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三化学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化学用语的解释就相对较少,而这导致学生在真正面对这些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化学用语不能准确分清主次顺序,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习、记忆、理解的难度较大,并且机械的记忆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方法
1.夯实学习基础――利用口诀法学习化学方程式
在初三化学学习时,由于在初二学习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接触更为专业的化学知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其学习的过程是个学习方法的过程。在方程式的灵活运用上,要着重加强抓要领,夯实学习基础。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最基础的运用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其要领主要是: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等号连,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这是学习化学方程式基础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运用时,要熟练地掌握口诀,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还是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善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化学方程式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科学方程式,所以,想灵活运用就应该善总结,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问题和化学反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面在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举出几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帮助大家积累总结经验。一氧化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2NaOH+CO(少量)=Na2CO3+H2O)像此类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在写出盐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到盐的配平,但是由于学生在记忆时对于生成物的记忆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所以,对于如何写出同类的生成物就显得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配平时,要注意到盐里面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氧化物等,再加上一个氧化原子形成了负二价的原子团,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化学方程式提供的引导去作出准确的配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更应该去指导学生和教育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初三化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化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去配平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说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虽然对于刚刚学习化学不久的初三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在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汽车上,都安装有汽车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内部装硝酸铵,当汽车受到严重的撞击时,硝酸铵就会分解产生大量的N2O,H2O,从而防止汽车内人员受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这个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NO3=N2O+2H2O。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防止机械记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创设趣味性情境,诱导学生思维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趣味性强的问题则更能提高学生思维的觉醒水平,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吸取、贮存知识的能力.
例如:“松花蛋中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
【放映】 菜场中加工松花蛋的录像.
【教师讲述】 星期天,我在菜场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用鸭蛋加工松花蛋.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在菜场中拍摄的加工松花蛋的过程.当我向老太太询问松花蛋加工的配方时,老太太不肯告诉我,又说是儿子配的,并且好心告诫我不能用手碰,否则手要腐烂的.为了揭开松花蛋加工的秘密,我买了一些加工原料,在实验室里制成了松花蛋加工原料的浸出液.
【投影】 教师在实验室中观察加工原料以及取样、溶解、过滤、装瓶的一组照片.
【教师出示松花蛋加工原料及其浸出液,学生观察】
【教师讲述】 松花蛋加工原料浸出液中的成分是什么?开始我也不知道.
(有学生小声地讲:“自己化验”)
化验也得有方向,估计里面可能有什么呀!不然就无从下手.我想:我可以到网上找找资料.我在网上搜寻了有关松花蛋的资料,从搜狐网中找到了13744条信息,下载了一些有用的资料.现在介绍给同学们……
这是初三化学教师为新课“盐”所设置的教学情境的片断.教师寥寥数语的描述、生动有趣的录像,以及精心选择的几幅照片,不但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物质分离的知识,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和实验意识培养,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逻辑脉络,随后的教学活动就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最后,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松花蛋……整个一节课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相关的例子,大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趣味和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二、针对有关化学原理、定律类知识可创设过程性问题情境
教师要设计从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猜想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金属活动性一节中,我创设了:“师傅老赵外出,临走交待刚来学徒的小李把散落在地面的锌片、铜片、铁片分类归拢一下,而小李也正想借此表现一下.但没上几天学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小李迅速收拾好了某金属片,而其它两种一时竟束手无策,你能通过所学猜他整理出来的是哪种金属吗?你还能帮他一下吗?说出你的理由、方案并准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知识迅速判断出小李整理出的金属片(意见很多,但都有理),又通过引导、学习、讨论、合作交流得出了若干种方案,再经共同交流予以论证,最后再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案,巩固了所学,并在学习、讨论、交流、实验中又产生了其他的问题,使得学生开拓了视野,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兴趣盎然,效果较好.
三、运用化学史料,创设现实情景
化学发展的历史就是科学探究的历史,化学史料十分丰富,在化学教育中充分应用化学史料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形成结论的能力以及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基本要素,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教学《原子的构成》时,我感到这一课的内容,教材编排上是叙述性的,很抽象.若按传统方法直接按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不会对原子结构的知识产生兴趣.我经过反复研究教材,觉得这一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理论型”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呢?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决定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的冶炼”时,利用教材上的拓展视野,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
四、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青少年;渗透;法制教育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总数占中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初中化学化学虽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但应发挥学科知识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本知识渗透法制教育,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的意义
2013年复旦大学的黄洋事件引起社会热议,风华正茂的学子因为一点生活摩擦做出伤天害理的举动,着实令人悲愤、无奈。类似事件社会上已经发生多起,这无不昭示着现今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薄弱,这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的警钟。中学是人生中较为特殊敏感的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但可塑性极强。正因为如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尤为关键。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法制密不可分,如初中化学中涉及到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等问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设置具体事例情景进行法制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
1.“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举例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离不开水。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学习 “爱护水资源”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课本内容的同时搜索“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该事件的起因、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防治水体污染的迫切性。同时,结合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学会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我们日益稀少的水资源。
2.“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举例
课本内容中将“浓硫酸的腐蚀性”单独列为一小节,讲述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其实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同学们已经对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有所耳闻,因为社会上有一些犯罪分子不恰当地利用了浓硫酸的腐蚀性,做出打击报复他人的行为。这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人民中和国刑法》向学生讲述用浓硫酸泼人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并且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均会受到判刑、拘役或者管制。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举例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一节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近些年社会上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毒奶粉、毒面粉等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这些“毒物”不仅使食物失去了营养价值,更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摄入猪肉中的“瘦肉精”会使人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或者昏迷死亡。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上的这些具体事例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里的部分内容,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危害性的全面认识,并且明白自己担负着法律赋予的食品安全监督职责。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开展法制教育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处理便会污染环境,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背道而驰。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这一优点,指导和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不断改进优化实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做硫燃烧实验时,实验产生的SO2这种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所以进行该实验时,我们可事先在集气瓶中放少许氢氧化钠溶液。此外,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实验行为,如废弃液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质污染。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还可了解一些环境保护法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安全与法律知识教育
法制教育仅靠呈现法律条款会显得枯燥,所以我们可将化学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正反面案例相结合进行研究性教学。例如,学习温室效应这一课题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调查研究,通过自我调查研究亲生体会温室效应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而教师可以就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法制宣传,将同学调查得出的温室效应防治方法与《中华人民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结合,将法律知识有机地与教学内容、学生的行为规范等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法制意识的提高不是某一门学科的责任,各科老师均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渗透。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化学在法制教育方面更有自己的优势与责任,在教学中拓展全新法制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也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云华.初中化学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农村初中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崔建华.初中化学教育中法制教育渗透[J].中华少年,2015(11):42.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的进行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化学原理现象比较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原理定律,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此外,实验教学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动手动脑思考等能力。然而,初三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人觉得实验只是好玩、新鲜、有趣,对于有些教师而言,也仅仅只是可有可无的辅助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提出些许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效率的建议,对完善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1 实验课前准备充分,课后有效巩固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开展实验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课前,老师应该检查好相关的实验仪器、配置好相关药品溶液,从而保证学生不会因仪器药品不到位而停止实验。此外,为了保证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须得在实验前按照操作规则做一次预实验,以确定实验中操作流程、药品用量、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结果现象等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
实验课前准备不仅仅指教师的准备,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同样重要。学生在实验前,须熟悉实验的操作流程、药品用量、浓度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等,确保实验能安全顺利有效地进行,防止常识性错误的出现(如:做粗盐提纯使用天平称量时将“左物右码”操作成“左码右物”等)。
学习就是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否则就会边学边遗忘。实验学习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布置难易适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且题量适宜的课后作业是普遍采取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巩固旧知识的方法之一。①实例1:在演示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思考问题,像红磷燃烧后产生什么现象,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其形态如何;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水面有无上升,如上升有无达到总体积的1/5呢,其原因是什么;红磷停止燃烧后瓶内有无剩余氧气等等。实例2:水中加生石灰,溶液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显红色的原因,向上述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出现什么现象等。
2 科学引导,兴趣导航,安全护驾
初中学生刚接触到化学,特别是化学实验,都会充满好奇心,觉得很有意思,然而当面对操作上的陌生,让很多学生都只能停留在“只可远观,不可近靠”的地步。笔者认为化学是一门可以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铁丝燃烧实验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燃烧前后铁丝的形状、颜色等观察对比,探究实验的目的及造成实验现象的原因,从而深化学生对实验的感官体验和理论兴趣,加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的重视及热爱程度。②
如果在化学实验中操作不当或者药品用量不够准确,轻者会造成实验结果失败,重者则会造成安全隐患及相应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科学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安全环保节约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先在燃烧匙中铺些许细沙防止燃烧温度过高,损伤燃烧匙;并且在瓶底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等。
3 落实多媒体实验教学方案
随着课堂多媒体的发展,应用多媒体模拟相关演示实验和实验室急救操作不再是夸夸其谈。虽然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实践,但如果在实验课堂上应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模拟辅助教学,将静态的抽象的内容比较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实验学习难度,增大实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可行性的实践基础。此外,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危险性实验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实验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能架起本校和名校名师沟通的桥梁,从而是学生在自己的学校、教室、办公室,分享到各名校名师的精彩讲解,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如:在阐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间有长短之分的时候,石油及天然气的形成、铜生锈等属于时间较长的化学变化,氢气爆鸣等属于耗时较短的化学变化,运用CAI课件演示这些变化现象解释化学变化源自分子原子间作用力、质量体积以及排列方式等原因将会比传统方法讲解更直观、有效,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探究兴趣。③
4 课堂实验分组团队完成,课后实验生活化
初中化学实验的进行一般是以班为单位,每班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每人独立完成一组实验对于一般的初中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很多实验都需要多人协同完成。如:在做“分子之间有间隙”实验之前,分组讨论,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大米和黄豆的混合实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等,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通过直观现象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这一基础知识,同时也能使同学们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力量。④
化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化学知识也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试着将相应的化学实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如“酸碱指示剂”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花瓣、树叶、水果以及蔬菜等自己制作酸碱指示剂,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所学的知识被应用到生活中的乐趣,也能通过自己动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断地探索追求,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可行性的意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总结经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有限资源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创新性贯彻实验教学思维,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究新事物的本质及其反应规律,为完善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注释
① 林炳成.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现代阅读,2013.3.
② 陶谋靖.对初中化学实验复习的两点意见[J].江苏教育,1985.5.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点:
⑴、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
⑵、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
⑶、学习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⑷、学习氧气、二氧化碳合金属等我们身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自主点:
以“1问题引导,自主预习;2小组交流,合作提高;3目标引导,合作整合;4展示交流,体验成功;5检测反馈,当堂达标”为基本环节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⑴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自主学习燃烧和灭火等的概念;
⑵自主学习空气、生活中酸碱盐的使用等等。
3、综合点: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理化生综合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溶液的导电性;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等等。
4、拓展点:
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生活、生产领域拓展,向当前高科技领域拓展。
5、创新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创造性小发明、小制作。
〈二〉技能目标
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等科学探究,实施快乐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根据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来辅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了解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推理过程以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3、通过学习力争让全部学生顺利毕业,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4、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综合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教材分析:
(一)编排体系
本学期化学课讲授内容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共五章。
上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共有三个课题: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化学研究些什么
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重点)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共有四个课题: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2、性质活泼的氧气(重点)
3、奇妙的二氧化碳(重点)
4、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
共有四个课题:
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重点)
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重点)
4、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难点)
第四章:燃料
共有三个课题
1、燃烧与灭火(重点)
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重点、难点)
3、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共有四个课题:
1、金属与金属矿物
2、铁的冶炼合金(重点、难点)
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重点)
4、石灰石的利用(重点)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活动与探究”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
“拓展视野”等增加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增加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联想与启示”即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活动。
(二)基础知识:
⑴知识点:
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②水的组成;
③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
④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
⑤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⑥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⑦燃烧及灭火的应用
⑧酸碱盐的性质
⑵综合点
化学与物理、生物中有关知识如物质结构、带电粒子、原子的结构等的联系与综合。
⑶拓展点:
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拓展到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
⑷创新点: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二)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结构的关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三)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水的净化等
3、中和反应等有关酸碱盐的实验
4、有关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酸碱盐的性质
2、难点: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
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和有关性质及计算
学习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学习氧气、二氧化碳合金属等我们身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五)思想教育内容:
1、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3、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意识;
4、科学家不畏艰难、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独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教研重点: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教研教改精神,结合化学本学科的特点,确定,本学科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为先学后教”。
“先学”即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欲望,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即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和主动发展。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化学的实验有很多是验证性实验,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在授课后进行,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依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做实验大多是“依照葫芦画瓢”,仅仅是完成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几乎没有探索和创新的余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维,发挥思维的积极性。在自学中促使学生去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提出可行性的实验。“后教”即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适时地引导点拨,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创造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并设计难易适中的习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改专题:
教改专题:
1、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规范、参与、探索、创新教学”教改实验
2、目的:确立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能力为框架的教学模式。
3、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发动、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研究探索,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深化提高、全面展开阶段:在局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展开实验,及时阶段性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指导实验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阶段:验证完善、形成规范,结题阶段。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和“快乐教育”理念。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使课堂充满快乐。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9、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积极开展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知识;实现快乐教育
11、在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挥优等生的“小老师”作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做好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与乐。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在高一两个班上课,120多名学生,班主任是何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大学录取的新生,有些还扩招了。基础差,基础弱。对他们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并学好化学,明年选择理科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两个班都是高一新生,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在增强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亲近老师,让他们亲老师,相信他们的方式。
2、教学情境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级来说,学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的情况下,不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你没有理由不能交作业。上课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学生需要准备课堂讲稿和相关的补充书籍。对化学特别感兴趣,不遗余力学习的同学,会利用周六来训练。
这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概念,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掌握知识,还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当前的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的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史和化学序言中化学新能源第一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创新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高中新生求知欲强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物质的数量和等价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转移目标
这学期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量的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其次,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化学术语的使用有一个牢固的掌握。通过物质浓度溶液的配制和碱金属、卤素性质的实验,有必要加深对相关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础理论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尤其是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注重化学术语的应用和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2)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侧重于钠、过氧化钠、氯的相关性质,氯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是配制一定量物质的浓缩液
2、教学困难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编制
这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来适应新环境。教师要帮助班主任从过度关注的初中阶段逐步改变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快速解决高中课时容量和难度大于初中,教师教学节奏快于初中,作业多于初中的问题,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上课。教师应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尽最大努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实验作为探索和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学科教师,可以协助实验者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
4、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一次课堂答疑,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5、加强定期复习巩固,加强定期考试,通过定期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巩固和系统化,提高能力。我们不提倡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学习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标准,通过能力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周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不遗余力的提前学习。这学期的目标是完成高一的第一本教材,通过辅助练习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提倡学生至少要有一本化学辅导书,以弥补课本习题的不足;提倡学生订阅一份《中学生化学报》等报纸,扩大知识面;提倡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课堂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一、研究化学教学大纲,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3、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xxx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四、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