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交通安全案例

时间:2023-07-07 16:27:21

导语:在大学生交通安全案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交通安全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学分制;安全教育;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使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校园及周边的消防、交通、治安等比较大的安全问题。从全国理工类高校来看,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给学校、学生、学生家长都带来不小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固然与各种外部因素有关,但是理工类高校安全教育的模式更新不够快,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提高缓慢也是重要原因。学分制下,大学生处在更加松散的环境里,流动性和无序性进一步加大,这又增加了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将对理工类高校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公共安全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所理工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都以推行学分制作为切入点。实施学分制后,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专长,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学分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新问题:学分和课程的中心化使班级的地位和存在的可行性大大弱化,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学生日常活动会脱离班级活动的范围。班级对学生的约束力大大降低。另外,实施学分制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生在校园外无序活动的机会增大,这无疑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部分学生自制能力不够,难以做到学习刻苦勤奋,学习缺少自觉性,选了课程后,不认真去上课,上课时间逗留在宿舍上网、抽烟甚至到网吧去上网。当前,理工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理工类高校安全隐患点较多

由于在校学生人数多,实验室数量多,理工类高校承担的安全责任相对就比较大。现有的安全防范设施及技防措施已不能满足目前学生规模的要求。部分实验室存放有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部分教学科研设施及设备年久失修,电线线路、管线、管网老化。许多教学楼、宿舍楼的消防通道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令人担忧

首先,安全防范意识差。以学生宿舍为例,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电脑、手机、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经常放在宿舍,很容易成为作案人员的目标。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卫生安全意识。以吃饭为例,很多学生在明知存在地沟油、传染病等卫生隐患,仍有不少学生到校外周边的饭摊、饭馆就餐。其次,消防意识普遍缺乏。虽然宿舍实行智能控电后避免了电饭锅、热得快等的用电事故,但乱拉电线情况还比较严重;消防栓被学生恶意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冬季,个别学生在宿舍使用酒精炉做饭,这些仍然是学生宿舍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不容乐观,因心理因素造成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三)学校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深入,校园周边进行商业开发,各种餐饮业、娱乐业在校园周边迅速兴起。高校周围的商业网点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和流动人口,给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四)高校安全服务体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都是学校的一个行政处室,行政上归属各高校管理,业务上归公安机关指导,没有行政执法权,可以接警,但不能惩罚,使高校保卫部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无法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保卫部门有力使不出,而真正的公安机关面对社会上错综复杂的案件,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学校发生的小偷小摸,无暇顾及,对学生们的求助,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及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形式

1.专题讲座的安全教育模式。通常的专题讲座为:防盗、防火、防骗、防自然灾害的“四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

2.现场观摩教育模式。通过模拟危险场景演练,如组织学生进行灭火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获得安全的本领,给学生增加安全防范的感性知识。

3.利用国家法定的一些节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参加3.15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3月份的“全国安全教育月”开展创建安全和谐校园活动;利用12月份的“全国法制宣传月”在学生中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

4.现身说法的教育模式。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知道安全事故就潜伏在大家的周围,不要抱侥幸心理。

5.网络宣传教育模式。通过电子邮件、飞信、QQ群、手机短信等各种通讯传媒工具,将不同类型的安全案例发放给广大学生,通过温馨提示告诉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防范。

(二)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生源状况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相对单调,涉及面窄,往往局限于防火、防盗、防骗、防自然灾害及交通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时下颇受关注的新内容则涉及太少。在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趋于智能化、高科技的今天,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今形势的发展需要。

2.安全教育形式不丰富,灌输教育多,参与互动少。一些高校安排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未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简单的给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内容缺乏创新,学生对此兴趣不高,教育效果不好。校园的宣传媒体在安全教育中作用发挥的亦不够,没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三、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的建议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校的安全是全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形势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议理工类高校成立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大学生安全教育会议,分析本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研究制定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安全工作纳入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将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管理,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计划。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一)“三进”教育模式

所谓“三进”模式即安全教育进课程、进班级、进宿舍,将校园安全教育辐射到班级和宿舍,积极营造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氛围。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中,在新生进校时,就要将安全教育定为必修课,可编写规范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教材,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同时可聘请公安、消防、银行、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员,给学生授课。北京、上海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安全教育学分制了。有的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清华大学将其纳入军训课程,首都经贸大学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课程可占到1-2个学分。各学院尤其是各分团委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安全教育月” 、“全国法制宣传月”等教育契机,针对本学院的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和现状,确定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辅导员要通过班会、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在班级层面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大学生公寓,每个宿舍要选出安全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公寓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安全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宿舍安全员,将安全教育送进大学生宿舍。学校可研究制定宿舍安全员队伍建设及奖励办法。

(二)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模式

通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自救互救实战演练、安全宣传漫画设计比赛等主题,来加强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掌握安全本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安全意识与责任。社会实践可以包括各类安全突发性危机事件处置演练、组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和检查,走出校园到消防、公安和交警等部门了解调研相关安全动态。实践环节的设置既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任务中,也可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宣传教育。

(三)将安全知识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模式

理工类高校的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应融入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和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应融入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内容。安全教育的融入,拓展延伸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辐射面。

(四)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为课堂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平台,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这一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可以利用网络这一自主学习的平台,开设学生安全教育网页,把一些案例分析、教育视频、安全法规上传到网页,让学生在网上很便捷地就能接受教育。同时,通过微博来进行安全教育,创造互动的教育空间,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并为学生及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咨询服务,从而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以安全理念、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地工程。探索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新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真正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学分制下,理工类高校面对的安全教育形势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理工类高校要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种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向适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真正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使高校的校园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稳定,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绪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

[2] 刘建清.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

[3] 李玉淑.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4] 董刚.学分制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5] 吴红骏.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作者简介:

荣军士,男,安徽界首人,1966年8月出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