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22
导语:在医药产业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策略
一、引言
联合创新作为产学研合作方式的新型产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相继诞生了众多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联合创新,又称“产学研合作创新”或称“产业联盟创新”,它是一种以产业联盟为纽带的“抱团创新”模式,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通过联盟协调创新资源形成合力。这种一体化的合作创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把握市场需求,开发新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原动力,以及高校、研究院所在科学研究与原始创新上的技术优势[1]。
二、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近几年,伴随着江苏省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江苏省政府对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并取得喜人成果。2012年,江苏省对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产学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产学研科技支撑等科技计划,共投入经费3. 3亿元,在疫苗、抗体、高端医疗器械、药品研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开展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望投入市场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先后共承担了165项新药创制项目,被给予经费超1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居全国省份第一。江苏2012年申报新药455个,占全国21.1%,获得临床试验批件98个,占全国18.4%,获批上市新药数19个,占全国11. 6%,均居全国首位,新药创制能力大大提升。医药企业意识到联合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与高校的合作。如江苏省著名的扬子江药业,与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其新型药物制剂实验室被批准为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有济川医药集团,目前已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加强在心血管药、儿科中药、妇科等专利产品的研发,目前已申报专利5个,获批1个,有8个新产品在国家FDA待批,近20个品种正在研发试验中。
2、存在问题
(1)联合创新合作层次低。目前联合创新的组织机构都是自发形成的,在大的层面上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组织形式过于松散,难以形成合力,从而阻碍项目的进行。联合创新以短平快项目居多,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少,对药品的研发依赖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现象屡见不鲜。如此低层次的联合创新无法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也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风险承担与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联合创新的基本动力是利益的分配,只有公平的分配与合理的权益保护,才能保证联合创新各方的积极性和新结构的稳定。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不一,导致各方权益不能协调,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科研单位希望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更多的承担风险,政府需完善利益保障和风险承担机制[2]。
(3)联合创新管理体系不健全。联合创新各方的主管部门不同,运行机制不同,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产学研各方分属经贸委、科技局、教育局等系统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构,推动联合创新的管理制度、政策、运行机制等都还不够完善。我国迄今尚未制定颁布有关联合创新的法律法规,对产学研联盟的法人地位、性质和作用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4) 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弱。江苏医药企业自身研发水平薄弱,技术创新过分依赖对外引进,并难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在产学研联盟领域也处处受限,难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形成有效对接。技术层面无法突破固有套式,继而无法形成新的技术增长点,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也无法体现,使得江苏医药企业在生产、销售、二次研发等环节上处于被动位置。
(5)联合创新的信息沟通不畅。大多数企业存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取得联系困难的问题,而大多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也存在与企业的联系缺乏、不知道企业的需求、对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不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已取得的创新开发成果信息难于传递出去。如何实现双方的信息沟通,使其保持畅通的联系是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6)政府在联合创新中发挥的引导作用不够。联合创新的实践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组织模式,政府的宏观管理方式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引导联合创新的政策环境。服务于联合创新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政府应健全促进联合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对政府重点支持的联合创新形式缺乏导向性的审核标准,支持的条件不明确,政府资源配置对联合创新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7)联合创新缺乏系统稳定的金融支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决定了需要比其他行业更多的融资。目前,江苏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和政府支持为主,由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要求高,医药产业缺乏金融工具的支持,导致医药产业联合创新项目的每个环节都缺乏资金,融资渠道不够顺畅,制约了联合创新项目的发展[3]。
三、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运行机制分析
1、动力机制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政府政策的配套措施能为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网络优势,完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网络环境,加强行业技术中心、医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成果分享中心的建设,促进创新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分工与联合,以加快网络化、社会化、高速化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加快联合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提高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效率。
2、模式选择
政府在医药产业联合创新中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调动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洽谈创造机会,从而形成创新合力,整合现有资源,突破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约束。通过一对多、多对多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来满足合作的多向性目的,达到培养人才,提升创新能力,获取经济效益等多重目的。同时应注重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合作,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联盟为方式,以利益机制为纽带的合作,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3、伙伴选择
江苏省从事医药制造领域研究与开发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实力雄厚,像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药科技实力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应当首先鼓励强强联合,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和研究实力较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形成产业核心,并进行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衍生出一系列与之合作,进行上下游研发合作的各种类型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与产品配套的规模化联合创新。
4、分工机制
企业要积极参与医药研发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密切相连的,企业在获得基础研究后方能为商业应用打下基础。对于想提高自身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而言,参与基础研究可以拓宽研究视野、发现产品的新应用领域,可以促进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从而为加大研发力度提供可能。因此应当在合作分工中明确企业要参与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光靠科研机构单方面的研发会导致研发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实际脱轨等问题。
四、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策略
1、理顺联合创新成员间的关系,促进实质性高层次合作
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成员间应选举成立董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等部门,定期召开例会,规划联合创新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机制,改革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惩制度,杜绝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从而为提升江苏医药技术创新综合能力、打造超大型民族医药企业提供保障。
2、建立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同在的特点。可以采用技术入股、提成、技术持股、年终分红等利益挂钩的分配方式,把合作各方应得的报酬与医药研发市场化成果,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的产业化成功率挂钩。让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加入到医药生产领域和市场化阶段,反之也要让医药企业充分融入到药品研发过程中,通力合作,促进风险多方承担,利益各方共享的分配机制的建立。
3、建立促进联合创新的平台
加大力度整合药物研发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资源,通过建立联合创新信息网建立共享平台,为企业和校内部门提供便捷服务。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实验室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广泛合作机会。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高校和企业的人才互动。
4、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信息沟通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强化行业协会、协调机构、各类学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信息沟通、产学研运行、市场需求把握、技术引进、培训评估和举办大型行业性会议方面的优势,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其市场行为,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对于权威咨询机构应重点培育扶持,支持科技中介模式创新,并鼓励科研机构组织成立中介服务机构。
5、加强医药产业高技术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目前江苏省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原创产品少,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高。高校、科研院所在医药学科上具有优势,企业要加强医药领域联合创新建设,加强产业内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再通过整合其他外来的高新技术,提高医药领域内产品研发、医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从而提升医药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6、增加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合作投入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大量资金来作保证。企业通过开辟新融资渠道,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获得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与合作投入,此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寻求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各联合方通过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医药研发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长周期、高技术、高风险、重效率等特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已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江苏省医药产业起步较其他省市略晚,发展形式基本属于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式发展,技术创新乏力,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要通力合作,打造高层次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联盟向战略联盟的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江苏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健,陈士俊.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7)36-38.
[2] 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1-4.
[3] 庄晋财,吴碧波.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租金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人文杂志,2000.
【作者简介】
吴松强(1975-)男,湖北汉川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
吴 勇(1971-)安徽马鞍山人,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
【关键字】产业价值链 生物医药产业 海门生物医药产业
近十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从国际现代生物及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成功经验来看,产业空间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是促进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全国现有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园400多个,产业领域覆盖中药、发酵工业、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以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产业特色、科研队伍和公共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为带动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海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化工(医药)业是海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科技含量最高高新企业最密集的海门市临江新区,先后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园和首批南通市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海门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布局在临江新区(见表1)。
近年来,海门市充分依托化工园区的资源优势,致力引进和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生物技术产业链延伸,新医药、新材料产业聚集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文章,形成了一批具有强劲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海门市正在集全市之力,在临江新区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引擎——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科技创业园总投资9亿元,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功能上分为公共实验平台、孵化创业区、服务外包区、GMP中试生产区、商务办公区、会展中心、公共服务配套等七个板块,集科学研发、企业孵化、服务外包、产品中试、GMP工厂为一体。该平台自搭建以来,海门市先后与美国北卡中美生物协会、新加坡奔腾国际加速器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合作平台,并且已成功吸引药明康德药物制剂、广东LED用高端有机硅灌封胶新材料等项目入驻。
2011年,新区完成工业应税销售36.9亿元。其中,医药产业占了近80%,已经成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新区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高新企业超过100家,正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以省级高新区的创建为目标,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类产业。
二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如图1所示)。波特当时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两类价值活动: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后者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等活动。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是由技术链、资金链、信息链和物质链链化而成并构成一个可以发生价值传递的价值系统。
第一,技术链以研究开发作为开端,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再通过实验、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等来实现上、中、下游技术链化的发展过程。知识创新是产业链的源头,而市场则是产业链的终端。生物医药产业链具有显著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驱动性。
第二,资金链是以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为资金供给主体,通过资本的流动与运作完成资源到资本的转化过程,从而获得增值的契机。根据美国经验,生物医药产品在其产业化过程中,上、中、下游的资金需求比例一般为1∶10∶100。
第三,信息链是信息流动和知识传播的载体。生物医药产业的显著特点是知识高度密集,而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因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
第四,物质链指除了原材料的采购和中间产品的流通外,还包括药品采购、包装、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通过营销将药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即药品供应链物流系统。这是产业做强和延长产业链的关键,这个环节主要由医药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完成。
技术链、信息链及物质链互为关联且均与资金链息息相关。药品从研发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主要以“四链”为纽带,在这个链化过程中,知识创新和营销渠道是产业价值链的“链核”,只有把持住“链核”,才能占长期优势地位。价值系统各要素有效整合可使产业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总之,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价值链的竞争,谁掌握了行业的关键技术,谁就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拥有了产业内的最大利润,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生物医药因为研发费用高、产业周期长、产业链复杂、受专利保护时间长、风险高等特点使其行业壁垒极高。我国近年来生产的化学药和生物药中,自主新药研发不足3%,显示出跨国制药企业在研发方面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如图2所示,大型制药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和布局呈现出生物医药产业典型的微笑曲线特征。
三 建设基于产业链条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对策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高产业集群效应、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园区规划、区域功能设计、入园企业的审核、配套服务与设施建设方面,如果忽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动力——产业链条式集群,将不可避免使园区发展背离初始设计,对区域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为有效提升临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层次,现提出如下对策。
1.构建医药创新体系,推进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
首先,发挥企业的研发主体作用。加大企业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加快对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及产业化。打造新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详细内容如下:一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立通用性的分析实验室和安全检测中心,同时争取与长三角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连结;二是中试服务平台,建立中药中试车间、化学药中试车间、生物药中试车间及制剂中试车间;三是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园区主题网页,与中科院上海聚科生物园建立网络信息连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其次,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为契机,逐步形成技术转移网络体系;组织多样的高层次国际生物医药交流活动,帮助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向海门市转移,促进海门市企业与国际接轨。
2.完善金融服务,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新落户项目实行专家预审,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大政府资金对新医药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产业链中下游阶段的资金配置,强化对产业链的纵向投入。引导和培育医药研发风险投资市场,适当允许投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新医药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申请上市,扩大企业影响,规范企业运行,增强融资能力。企业应加强资本市场的运作,促进形成有效的资金链,共同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3.放大政策效应,改善生物医药产业的软环境
对自主创新医药产品可有限列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划免疫制度过程中,优先采购自主品牌药物;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生物产品的,应优先购买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生物医药产品,创造能够吸引、稳定和培养企业、项目及人才的配套环境。
4.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以江苏浸会大学落户新区为契机,建立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开发的紧密结合。逐步建立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倪芝青等.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杭州科技,2003(3)
[2]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关键词: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原产地形象;扩散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科联重点资助项目“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培育模式与壮大路径研究”(编号:201202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原产地形象的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建设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原产地形象及其外部性效应扩散对营销实践与品牌打造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学术界也已达成共识:原产地形象会影响消费者的评价与购买决策,最终帮助消费者建立品牌偏好与情感依恋。然而,在工业化背景下,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制造业与归属权明晰的工业产品品牌,很少有学者涉及产业品牌,更未从原产地形象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与培育问题。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如何培育强大的产业标志性品牌就成为摆在区域经济发展面前一个战略性命题。而且产业标志性品牌天生具有类“公共产品”的性质,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本文试图从原产地形象与品牌外部性的视角,描述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匹配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禀赋的标志性品牌培育对策。
二、原产地形象、外部性理论与产业标志性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原产地形象开始作为外在线索来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评价和购买倾向,并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换言之,人们会将产品或品牌的来源地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品牌具有强大的外部性,而产业标志性品牌则更是一个区域某个产业文化内核的化身,只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内在的价值文化理念,则目标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就会形成依恋,继而消费者就会对该产业表示好感,而产业内的其他产业就会随着受益。而如果不能以原产地形象为基础并构建一种扩散机制,从文化的视角来挖掘产业品牌的文化内核,则必然带来营销传播的灾难。换言之,原产地形象及其扩散则与标志性品牌培育之间具有天然的关联,即某个地域的产业标志性品牌必然要体现正面的、积极的原产地形象;而对于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则要加以规避,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忠诚的顾客,而如果以品牌欺诈坑害消费者,则会严重破坏该地域的原产地形象,更加谈不上利用原产地形象的积极效应来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了。
品牌特别是产业标志性品牌具有契约性质,而这种契约是多元的、情感化的,但这种契约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原产地文化内核,其巨大的正外部性会使得产业规模扩大,产业知名度提升与产业集聚度加强。因此,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实质上就是产业所在地原产地形象的挖掘及其外部性不断扩散传播的过程。
三、产业标志性品牌形成原理:基于原产地形象的外部性
产业标志性品牌是指在特定地域的相应产业内部,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该产业内企业集体品牌实践的综合呈现,主要构成维度为产业基础、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核。其中,产业基础是标志性品牌的根本,涵括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集中度等;地域特征则表明产业标志性品牌一般都带有特定的区域特色,便于消费者认知;文化内核是指凝聚在标志性品牌中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产业文化等,这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灵魂。前面的分析表明原产地形象与产业标志性品牌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因而可以从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的区位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特色等维度凝练原产地形象,提炼品牌要素并将其品牌化;同时还必须对产业内部已有品牌进行,提炼共性,即文化内核,然后不断在产业内部进行扩散。综上,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可以总结为:从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区位、产业基础和文化内核等方面来挖掘河北生物医药产品的整体原产地形象,然后基于消费者的视角不断剔除一些负面的形象架构,不断浓缩正面的、积极的原产地形象,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家将这些精炼的形象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固定下来,再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开展整合营销传播。
四、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培育对策
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培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作用,才能培育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标志性品牌。结合上述产业标志性品牌形成机理,就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培育,提出如下几条参考性的对策:
1、发挥政府引导功能。首先,政府要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常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对本地产业优势的培育及标志性品牌的打造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不仅要提供各种高效的行政服务,还应当制定适合于产业标志性品牌培育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其次,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蓝图,规划产业园区,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内的企业错位发展、互补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最后,政府还应当完善产业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可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成立河北生物医药产业营销传播中心,促进标志性品牌的扩散。具体而言,政府需要做以下几件事:(1)把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的品牌建设列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2)通过制度供给与创新,集中优势政策资源,为标志性品牌的培育提供机制保障;(3)聘请专家努力挖掘生物医药产业特征与文化属性并作为题材进行培育,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的原产地构架。
2、加强河北生物医药产业标志性品牌的推广。品牌影响消费者的认知与评价。而对于产业标志性品牌而言,原产地形象的扩散过程就是自身的推广机制,因此将原产地形象纳入标志性品牌,并通过销售或宣传活动将其传达给消费者彰显意义重大。一方面河北生物医药产业内的企业应该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尽快塑造标志性品牌的良好原产地形象;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帮助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原产地形象是河北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笔巨大财富,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容易产生“搭便车”式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应从法律的角度尽快制定产业标志性品牌保护政策,规避“柠檬市场”的出现。
3、发挥龙头医药企业的主体性。产业标志性品牌是产业内企业品牌的综合表征,代表着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整体形象。培育基于原产地形象的产业标志性品牌需要产业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共同应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方能增强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经营运作,从而锁定客户以提高顾客忠诚度,并诱发消费者或组织的简单重复购买行为。然而,这一切依赖于企业,因为企业才是标志性品牌的培育主体,同时也是标志性品牌外部性的最大受益者。产业标志性品牌的培育绝非是大量企业的自觉行为,这就必须要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以便对其他企业产生引领与示范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七光等.中国企业情景下下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消费者与品牌个性匹配的视角[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
关键词: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上海张江高科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97-01
0 前言
集群创新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德国的巴登一符腾堡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竞争优势是由集群成员共同构筑的创新网络而获得。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就是在其充当了集群内的知识和信息产生、传递和积累的桥梁,决定了各主体之间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路径,是集群整体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与技术的决定性力量。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内的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本文探讨张江高科技园内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1 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概念及其运行机制
国外学者Van,Joan E & Wegge man,Mathieu P(2000)和国内学者盖文启(2002)分别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这些概念大同小异,认为创新网络是创新主体为了获取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功能而与其他行为主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既包含企业由于创新的需要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者机构所结成地持久的垂直或者水平的稳定契约关系,还包括企业间以及企业和机构在长期交易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和接触关系。创新网络行为主体(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即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等;网络中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即是网络的“连线”。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理是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和过程、具体包括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机理、集体学习机理及合作信任机理。
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机理是创新网络运行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供应商、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各类中介和咨询机构、关联企业、政府机构等)有不同性和相同性。一方面,这些节点属于一个区域,有着共同的语言,其知识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主体的类型是多样的,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拥有着不同类型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而这些知识或者资源是独特的,具有互补性,使得节点间具有极高的交流欲望和热情。产业集群中异质性企业之间可以增加网络资源的多样性,而同质性企业之间则增加了网络资源的竞争性。
集群学习机理是创新网络运行的渠道。集群创新网络的运行关键在于创新的持续发挥,体现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扩散及其新知识的产生,这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动态过程、,尤其是隐形知识,实现的途径是集群学习(蔡宁,2005)。集群学习是以一系列集群共享的制度、规则、程序和规制为基础,集群成员通过相互协调行动以寻求解决问题时产生知识聚合、重组和激发创新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渠道。集群创新网络学习机理通过各主体之间在知识资源的创造、整合和互动中的知识产生、传递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实现动态持续创新的主要机制,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集群学习机理的建立。
合作信任机制是创新网络运行的保障。集群创新网络信任可定义为集群各成员基于创新网络成员的行为于其上而自愿采取有利于网络利益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安排,也是促进集群企业合作的重要非正式制度。按信任的程度可分为:契约信任、认知信任、共识信任三种信任。契约信任,较低级,是建立在企业之间订立正式契约基础上,认知信任是建立在企业之间彼此沟通,不断学习和总结,并调整自己和其他成员间的交互行为,是建立在相互之间合作和了解的基础上的。共识信任是企业之间最高程度信任,体现于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中,是成员在共同文化下的自觉行为。成员会努力理解合作伙伴的言行并努力按照合作伙伴的意图行事。
2 上海张江高科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分析
2.1 创新网络的节点构成
张江高科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节点主要有: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有400多家,其中生物制药和化学药企业占60%以上。政府为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初始动力,实施各种有助于集群发展的政策和行政法规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并转让新技术,为中试和衍生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多为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聚集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家,能够帮助技术性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获得市场机会和投资。
2.2 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性
医药产业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园区内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网络。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集聚了信息、技术、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为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包括先导化合物研究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以及中试、新药产业化各阶段的服务,几乎涵盖了园区内医药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服务。
2.3 集群学习机制与合作信任机制
园区提供的HR俱乐部、企业家沙龙、财税经理俱乐部等服务项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之间、园区领导与企业以及企业财务经理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园区内400多家医药企业,小型创业企业达300多家,占到70%以上。这些创新企业的创始人或是领导层绝大多数是海外派,除了私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往来,企业之间的技术和信息交往很少。园区内进驻的跨国企业往往只与国外母公司联系紧密,自成经济体系,与园区外部联系丰富,而于张江本地企业的联系十分有限,如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等。园区医药企业人员的流动、正式和非正式沟通也是集体学习途径之一。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90%以上企业员工曾在园区其他医药公司工作过,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园区内不定期举行活动,如划龙船比赛、兵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体院活动,知识竞猜、工作经验分享等活动。员工通过交流把重组后的观念和创新的点子带回组织,从而为组织共享。对一些成熟的高科技群而言,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内在特征,如在硅谷,食堂、咖啡店、树阴下随处可以员工探讨交流的场面(萨克森宁,2004)。园区内合作信任关系多以契约信任为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较多,而竞争企业之间以及跨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信任较少。
3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虽然张江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1997年“聚焦张江”以来,得到了快速壮大,但目前仍处于创新网络的成长阶段,与成熟的集群创新网络(如硅谷)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网络内部成员基本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能力互补,体现集群经济带来的基本优势,但是缺乏保持集群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氛围中的共识信任与协同创新的集体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成员水平互补能力较弱,竞争远大于合作;园区内的化学药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由于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间信任成都低,限制和阻碍了水平企业之间的合作。其二,创新网络稳定性较低。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企业对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合作意愿都不高,网络内基于血缘、地缘产生的信任、凝聚力等形式的共识信任匮乏,导致了网络联系的稳定性很低。其三,网络节点的学习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尚待提高。园区内医药企业人才存在人才质量和数量供应紧张问题,影响创新网络知识的转换、接受和运用能力。人才的流动多为极端的,企业对中层人员的流动控制严格,尤其是外企,对关键人才的流动更是谨慎,致使集体学习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企业网络体系:系统建构与结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6(12):9-13.
[2]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吉峰,周敏.区域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特性、信任建立机制与信任度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47-50.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22-02
伴随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产业竞争力作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主体,是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可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药制造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如何平衡发展各区域医药产业竞争实力,使医药产业的竞争水平得到持续发展,是当下热门的课题。医药制造业作为医药产业中的领头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都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区域产业竞争力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市场需求、政治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等等。与此同时,区域产业竞争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区域产业过去和现在的产业水平,也可以反射产业发展的未来水平;不仅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更随时随着时间的变动发生变动,因此,在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时,也要考虑区域产业动态变化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原则,参考前人研究,将医药区域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五个方面,即经济基础、宏观环境、行业发展规模、行业发展动力、行业内在潜力,共41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
其中,部分指标解释如下:
城市化水平(URBAN):即城市化率,是衡量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一般采用一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市场化程度(MC):反映一个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开放程度的数量指标,通常采用所有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表示。本文由于数据可及性,采用城镇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表示。
经济开放程度(OPEN):该指标度量方法很多,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即采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
外商投资比重:该指标在文中采用外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2 评价模型的介绍和数据来源
2.1 评价模型介绍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n个省市,m个指标,则具体某个指标即为第i个省市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
(2)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数据非负化;
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负向指标(越小越好)。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药学年鉴(2007~2012),部分数据来源于米内网。舍去部分数据不全的省市,保留中国大陆区域共24个省市及自治区2006年至2011年间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省市医药产业竞争力排名结果
依据熵值法计算出综合竞争力得分,得到各省市竞争力综合排名见表2,其中括号内表示其在五个评价方面中的单项排名。
3.2 医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从结果来看,综合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广东和山东。事实上,这三个省市也是近年来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前三名的长期占领者,体现出强劲的实力和持续力。江苏省在经济基础和宏观环境排名分列一、二位,其他三方面均处于中游水平,经济基础与经济环境的优势明显,整体发展均衡,行业规模有待发展、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广东除行业发展规模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外,其他各项均处于3~6位间,无论从经济基础和行业发展潜力来看,都具有稳定发展的实力,可见进一步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对于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山东行业发展动力位于第5位,其他指标均处于中游水平,整体实力较为均衡,说明行业对于其在人员配置、R&D投入水平方面较为重视。
从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沿海省市在几乎占据排名前十的位置,其中东部地区前三即为总排名前三江苏、广东及山东。整体来看,东部省市经济基础较好,政府对于医药产业发展也较为重视,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优势企业多。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实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吉林、河南及山西,从各项排名来看,吉林与河南排名均靠前,综合排名也因此处于较前位置。山西较比之下,平均实力低于吉林与河南,其他中部省市与山西情况类似。整体来看,中部地区个别指标有一定竞争优势,部分省市也有强势企业,但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整体竞争力偏弱,发展均衡。西部地区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内蒙、四川及甘肃,中部地区状况与西部地区相似,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也有个别指标在个别省市具有竞争优势,但是整体情况不佳,竞争力较弱。
4 结语
中国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综合竞争力差距较大。近年来,医药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日益引起全国各省市的高度重视。区域产业竞争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江苏、山东、广东等优势省市应该充分利用其在经济基础及宏观产业环境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规模;增强在研发、人员储备等方面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省市,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扩大自身在某项方面的优势。如四川、贵州等省市,对于中医药在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扶持、积极吸引外资,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只有积极调整本区域产业结构,立足于本地区特色,最大限度的利用技术转移效应,创造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实力。
本文采用熵值法这一客观赋权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会随着指标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2]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6):24-27.
[3]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5):69-76.
[4]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3):51-54.
[5]方玉金.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6]郭显光.熵值法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财贸研究,1994,20(6):56-6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品研发能力比较弱。原因主要体现在研发主体不同和研发投入不足。研发目标短期化和各类研发资源不足。除了在药品创新能力方面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外,在制剂的工艺开发和产业化研究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各种原因,在药物制剂申报工艺过渡到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 药品质量管理理念
药品质量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如何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一直是医药界积极探索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国内医药界认同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近年来国内强调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004年以来,QbD(Quality by Design)药品质量管理理念逐渐被欧美发达国家接受,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cGMP;FDA在2002年推出了PAT(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计划,推动制药行业的生产质量水平达到像半导体行业次品率相当低的生产质量水平;美国FDA在2005年7月开始进行CMC(ChemicalManufacture and Control)审查试点,提出了QbD、设计空间等理念;国际人用药品注册和医药技术协调会议(The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b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也补充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Q8、Q9和QlO等,描述了QbD、设计空间、质量风险管理和质量体系。
QbD是质量源于设计的简称,强调设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是科学的、基于风险的全面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理念,是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过程的精心设计,是对产品特性、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药品质量=f(药物、辅料和制造),药品质量是因变量。药物与辅料的特性、如何配伍以及如何制造决定了药品质量。在研发水平高、较早实施cGMP和药品监管严格的欧美发达国家在近年提出QbD质量管理理念,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在国内,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针对申报生产的工艺与实际生产采用的工艺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将批准生产的环节向后推移。2008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国内企业学习和树立QbD药品质量管理理念,有助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药品质量,有助于解决药物制剂产业化问题。
2 重视工艺放大效应的影响
各类制剂各个具体品种的工艺放大效应的程度是不同的,需要考虑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粉末直接灌装硬胶囊的工艺放大效应一般比较小;一些溶液型小容量注射液灭菌前的工艺放大效应一般不大;而乳剂、脂质体、微球、一些固体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等则由于属于多组分、多相系统,涉及多相搅拌、挤压、混合等多单元的操作,其工艺放大效应就大得多,在工艺放大过程中受设备、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很大,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理状态变化程度难以预测。
又如,醋酸亮丙瑞林可注射缓释微球是W/O/W型乳化剂,是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在对该制剂进行工艺放大生产时,变量就包括容器和设备的大小,也即在实验室试验及小规模生产时已经被精确研究的各成分用量比、溶剂和溶液温度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对溶液及乳剂的搅拌速度、除去有机溶剂的条件、充分除去溶剂及水分的冻干条件进行全面研究,考虑所有容器及搅拌装置的大小和相应参数。
一些片剂的制粒工艺对颗粒的可压性能和药物溶出性能的影响很大。在实验室阶段,由于试验量小,在摸索处方时往往采用手工操作获得湿颗粒。如果不经过工艺放大试验而直接过渡到产业化的常规湿法制粒工艺,甚至直接过渡到快速搅拌制粒工艺,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为了保证试验药品在临床阶段所验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生产、上市时得到重现,药物制剂工艺放大过程必须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需要加强一些品种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度相关性的试验研究,在工艺放大试验过程中必须对制剂的释放性能进行监控。对于工艺放大效应大的品种,其生产规模应该逐步放大。在国外,在对缓释微球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时,一般每次扩大至前一次的2倍量,并对每一次扩大生产的微球的各参数进行评价,进行相关验证,确认产品质量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甚至还在一定阶段进行生物利用度(BA)或生物等效性(BE)评价。中试和产业化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艺放大过程,它关系到申报工艺是否能应用到大生产,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重现性,直接影响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如果在工艺放大过程中发生比较大的变更,应该重新进行BA或BE试验,甚至需要重新进行临床研究和重新进行稳定性等相关研究。
3 影响药物制剂工艺产业化的原因
制剂工艺的实验室阶段一中试一小规模生产一规模生产的顺利过渡是建立在前期全面、扎实研究的基础上,整个过程都需要大量投入,需要有富有经验的技术团队,需要具备相应的配套设备和仪器等。
在药品研发过程中,药物制剂工艺开发研究是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分国内制药企业或相关研究机构由于研发投入少、研发条件不完善、研发水平不高,再加上原辅料来源少和时间紧等原因,在实验室阶段的试验次数和试验量有限,对处方工艺研究往往不充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处方工艺因素的研究不深入。一些制剂技术转让项目很少被考虑到工艺放大效应、原辅料来源与质量以及设备适用性等因素。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制剂的申报工艺存在缺陷,而实验室处方、工艺不成熟往往给中试和产业化研究带来极大困难,常在中试放大和产业化时变更处方、工艺。
在发达国家,产业化研究阶段开始得比较早,在Ⅲ期临床试验开始前试制品批量已经达到较大生产规模,而采用生产规模的试验样品也是获得客观可靠的药物动力学和临床等试验数据的前提条件,虽然这将大大增加研发成本;此外,产业化研究和相关验证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在具有各类设备仪器(包括生产设备)的专门场所研究完成,在产品获得批准后将比较成熟的、规范化的工艺规程移交给生产车间。相比较,国内大部分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不具备这种模式,缺少产业化研究环节的弊端十分明显。在生产车间试生产时出现工艺技术问题,常常搅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和GMP管理,影响产品质量。
总之,制剂工艺开发不充分和缺乏产业化研究环节,是国内影响药物制剂工艺产业化的主要原因。实质上,也就是缺乏对产品特性、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的透彻
理解。
4 建议
针对国内存在的药物制剂工艺产业化问题,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首先要树立QbD药品质量管理理念,通过设计来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从开始研发时就要考虑产业化和最终产品的质量。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创造条件解决相关问题,需要有比较长的过程。根据国内的现状,建议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调控,倡导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必将危及医药产业的发展。相当部分制药企业研发资金不足,低水平重复开发品种的比例很高,造成一方面研发投入少,一方面又浪费研发资源的状况。因此,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植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
2)提高制剂工艺开发研究水平
药物制剂工艺开发研究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性比较强的实验研究。在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工艺处方设计、设备、工艺参数、原辅材料、验证、制剂质量评价和标准制订等方面因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极端的工艺和条件,进行工艺的影响因素试验,从中找出影响工艺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键因素,确定相应的设计空间,提高实验室处方工艺的适用性或耐用性,为中试和产业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中试和产业化研究环节
没有经过中试的技术成果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直接进行工艺放大或产业化转移的风险很大。中试和产业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相应的基地并组建相应的技术团队,对具体品种的工艺放大效应作出评价,以完成中试一小规模生产一规模生产的顺利过渡。
4)推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
发达国家药品研发的主体是企业,而国内大部分制药企业还是生产型企业。应该推进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的步伐,整合研发资源,以加快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并树立QbD药品质量管理理念,才会将研发项目与市场联系起来,才会在设计时就考虑中试、产业化,才会在设计时就考虑最终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总体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该市医药卫生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专利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从医药行业方面来说,各级医药管理部门在建立医药专利工作体系,发挥专利作用,服务医药经济的发展,在专利法与专利知识的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咨询服务与专利管理、专利执法以及专利信息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专利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医药单位个体方面来说,医药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利意识有所增强,在科研开发中重视了专利查新工作,使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得到了专利保护,其中有一部分项目还获得了优秀医药专利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医药科研单位和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专利管理工作,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制订了专利工作管理规范和制度,建立了相关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同时,在医药卫生行业部分优秀的科技成果开始申请PCT国际专利,为我国医药技术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做了准备。
1 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
目前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上海来看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专利申请量上,医药卫生行业的申请仅占专利数量的小部分,而且专利数量不多,年度增长缓慢,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较多,发明专利非职务发明比例较高,且有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均是来自医药发达国家的医药公司和科研机构。这些专利类型以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影响力大的发明专利为主,占到申请总量的80%,特别是自1993年1月1日开始,源自国外的专利申请量连年递增,这些均对国内医药行业的科研开发工作形成了封锁和限制。
目前,我国 90%的大型先进医疗设备来自欧美;生物医药先进研究设备100%来自日、美、德等国家。在治疗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化学药物领域,我国几乎没有专利,全部依赖仿制。
与此同时,上海市医药卫生行业的专利工作申请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企业、医院、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量达到近百件,有的企业、医院、科研机构甚至是重点骨干企业竟从未申请过专利。另外,医药卫生行业的有些科研开发单位还基本上是在仿制轨道上运行,表现为抄袭他人专利文献,仿制照搬产品,形成了严重的重复研究,企业之间的产品结构趋同。可以说,随着国内专利授权量和药品行政保护授权量的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是科研和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一特性将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国内医药行业的冲击会更强烈。
另一方面,由外国的制药公司依据已获得的中国专利对国内医药企业提出专利侵权诉讼的案例也已经出现,并且有逐步增长的势头。仅在2005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接到有关涉及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函 30多件,我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基本还是处于被动局面。
因此,总体来说,目前上海市医药卫生行业的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与医药卫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是不相称的、滞后的,还需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积极加快上海市医药卫生领域的自主创新工作,切实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2 近年来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相关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内部专利数据库。
2003-2005年上海市不同行业的专利申请量情况:从行业申请情况来看,医药行业专利申请总量2003-2005年在800余件处徘徊,但2005年申请总量下降明显,且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专利申请日趋落后,所居位次由2003年的行业第5名降至2005年的第8名,当然其中医药发明专利量优势比较明显,仍位于全行业的前列。其他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轻工、机械、纺织行业仍居所有行业的申请量前3位,增速较快。而同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医药、生物、化工、汽车、电气行业的专利申请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都有所下降。
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分析: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申请类型构成情况: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上海市医药行业的专利申请类型构成在不同年度有显著性差异,发明专利构成比增加明显。2003-2005年期间,医药行业专利申请总量起伏不定,但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所增加,构成比增加尤为明显,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绝对数和所占比例均下降明显。说明医药行业专利申请的构成和质量上都有一定改善。同时也提示我们:医药行业的整体专利申请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申请主体构成情况:从表5可以明显看出,各个年度不同专利类别的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申请主体构成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职务发明比例较大,实用新型职务发明比例略低。另外,总体上看职务发明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总量上也占全部申请量的大多数,说明职务发明仍然是医药专利发明中的主导部分,非职务发明在医药专利申请中居于次要地位。
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职务发明中单位申请情况:表6显示,各个年度不同专利类别的上海市医药行业专利职务发明中不同单位构成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工矿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大于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一直是医药专利职务发明中的主体,说明工矿企业作为医药领域的生产主体,对于技术创新发明工作非常重视。另外,科研院所在医药专利申请中也有一定优势,2005年所占比例上升到24.83%。机关团体由于单位性质所限,医药专利发明几乎为空白。
3 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市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展望
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市的医药卫生产业将持续发展,将成为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然而,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被世界公认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影响了医药卫生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因此,必须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推进医药卫生领域的发明创造,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技术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并建设一批一流的临床医疗中心,以增强医药卫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上海市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卫生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
在新的形势下,医药卫生知识产权既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上海的医药卫生知识产权特别是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还明显存在着诸如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的问题,而且还比较缺乏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的知名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此同时,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能力,这是今后更长远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所以,提高上海医药卫生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提高医药研制开发、生产乃至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促进上海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保护医药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上海市制药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何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加强和推进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于今后相当时期的上海医药卫生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继承,汤磊,唐国瑶,等.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资源,2005,8(3):99-101.
2 朱爱辉,黄瑞华,我国专利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2):98-105.
3 沈昭在,陈志兴,龚朱,等.重视医院知识产权保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48-750.
4 王宏杰.知识产权与医药企业经营战略及核心竞争力[J].上海医药,2004,25(1):11-13.
5 周和平.医药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7):575-579.
关键词:要素集聚产业转移制造业云南省
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它们在行业与空间的流动对地区产业的集聚起着关键的作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将云南省制造业21个行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层次,从行业与空间两个角度,通过构建制造业集聚系数等指标,并与其他西南四省进行比较,深入剖析云南省制造业要素集聚过程中的行业分布,以及云南省在西南五省区中要素集聚过程的空间定位,以期对云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路径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云南省制造业要素集聚强度的度量方法
不少学者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开展了深入的分析与比较[1-4],经过对统计指标的拓展与改进,目前用于测度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主要有行业集中度法、区位基尼系数法、EG指数法、绝对地理集中指数法、相对地理集中指数法、熵指数法、标准差系数法、聚类分析法等。本文基于以上测度方法特点比较分析,选用杨林涛(2014)建立的集聚R系数法对制造业集聚强度进行度量。
(一)集聚R系数法
集聚R系数法主要是衡量某行业与此参照对象之间的地理分布的差异程度,而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产业集聚度的测算实质也是在考察某行业与此参照对象之间的地理分布的相关程度,其基本逻辑是:若某行业与此参照对象之间的地理分布的相P程度很高,表明该行业地理分布与整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一致程度很高,意味着该行业地理分布与整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小,从而该行业集聚程度较低;相反,若某行业与此参照对象之间的地理分布的相关程度较低,表明该行业地理分布与整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不一致性,意味着该行业地理分布与整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差异程度很高,从而该行业集聚程度较高。因此,在与行业与参照对象之间地理分布的相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面,行业集聚度与之存在反向相关关系。据此,行业集聚R系数(Ri)和地域集聚R系数(Rj)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其中,i表示行业,j表示地域,n表示地域个数,xij表示行业i在地域j的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占行业i总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的比重,xi表示行业i在n个地域上的平均份额,实际为1/n,xj表示地域j产业的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占n个地域产业总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的比重,x表示产业在n个地区上的平均份额,实际也为1/n。行业集聚R系数(Ri)的取值范围为0至1之间,越接近于1表示该行业的集聚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其中,i表示行业,j表示地域,m表示行业个数,xji表示地域j在行业i的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占地域j总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的比重,xj表示地域j在m个行业上的平均份额,实际为1/m,xi表示行业i产业的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占m个行业产业总工业销售产值(或实收资本)的比重,x表示产业在m个行业上的平均份额,实际也为1/m。地域集聚R系数(Rj)的取值范围为0至1之间,越接近于1表示该地域的集聚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二)制造业行业分类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制造业产值与投资集聚的变动趋势,本文考虑数据可得性,结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5、2009及2014年制造业统计行业数据口径变化,首先,将2014年统计行业口径以2005和2009年统计口径为基准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式是:(1)将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归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将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归入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将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归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剔除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及其他制造业。,调整结果将制造业归为21个行业;其次,参考原(2015)[5]的研究中依照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大类的密集程度的惯例分类,将21个制造业行业分为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三大类,具体划分见表1。
二、云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要素集聚分析
对于产品内分工下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分析,以西南五省区为对象,以行业和地域两个维度,选择工业销售产值和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两个指标分别计算行业与地域的集聚R系数,以反映西南五省区制造业发展集聚趋势以及投资集中流向。
(一)产值与投资行业集聚分析
结合表1,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西南五省区的集聚程度及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呈上升趋势,且系数接近于1,表明该行业在西南地域逐渐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与之相对应,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呈下降趋势,且系数由2005年接近于1变化至2014年接近于0,表明该行业在西南地域由集聚转为分散发展。除以上2个行业外,其余6个行业的发展在西南地域均未形成集聚。资本密集型各制造行业资金流向在西南五省区的集聚程度及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接近于1,表明在西南地域资金正不断向这两个行业集中。除以上2个行业外,对其余6个行业的投资在西南地域均未形成集聚。
劳动密集型各制造行业在西南五省区的集聚程度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烟草制品业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呈上升趋势,且系数接近于1,表明该行业在西南地域逐渐呈现集聚发展态势。除此之外,其余6个行业的集聚R系数均接近于0.5,表明行业发展在西南地域集聚程度不显著。劳动密集型各制造行业资金流向中烟草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呈上升趋势,且在西南地域资金正不断向这两个行业集中。除以上2个行业外,对其余5个行业的投资在西南地域集聚程度均不显著。
技术密集型各制造行业在西南五省区的发展大部分呈现集聚趋势,其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其他5个行业三个时点的集聚R系数均接近于1,表明行业在西南地域发展显著集聚。技术密集型6个制造行业资金流向2005、2009、2014年行业集聚R系数均接近于0,表明各行业在西南地域未形成集聚。
(二)产值与投资地域集聚分析
结合图1,根据计算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工业销售产值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截至2014年,西南五省区地域集聚R系数均未超过0.5,各地区内部资本密集型制造产业的发展集聚现象不显著。从各省看,2005和2009年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呈现集聚发展,但到2014年该集聚现象不显著,发展逐步分散化,其他四省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根据计算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实收资本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截至2014年,西南五省区地域集聚R系数均接近于0,各地区内部资本密集型制造产业的投资集聚现象不显著。从各省看,和重庆2005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投资较为集中,但2009、2014年投资集聚现象不显著,投资逐步分散化,其他四省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资金流向不集中。
投Y集聚R系数变化趋势结合图2,根据计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工业销售产值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比较2005、2009、2014年西南五省区地域集聚R系数发现,西南五省区整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地域集聚现象不显著。从各省看,云南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地域集聚变化趋势相反,云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省内发展由2005年的未集聚转变为2014年的集聚,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省内发展由2005年的集聚转变为2014年的集聚程度不显著。其他三省区集聚现象不显著。根据计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实收资本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比较2005、2009、2014年系数变化趋势发现,重庆市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金流向由分散逐步转变为集聚,而云南省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金流向由集聚变为分散,其他省区资金地域流向未形成集聚。
投资集聚R系数变化趋势结合图3,根据计算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工业销售产值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比较2005、2009、2014年西南五省区地域集聚R系数发现,云南、贵州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地域集聚现象显著,而四川和重庆两地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地域集聚不显著。根据计算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西南各省区实收资本地域集聚R系数所得结果,比较2005、2009、2014年系数变化趋势发现,除省内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资金投向呈现集聚趋势外,其他四省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资金投向集聚程度并不显著。
三、云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行业与空间的路径定位
云南省制造业需与东部制造业生产网络对接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受自身制造行业发展进程与集聚分布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周边省区制造业布局与吸引投资的空间竞争影响。为此,基于以上西南五省区制造业集聚状况的分析,着重分析云南省制造业要素的行业集聚与空间定位。
(一)要素集聚的制造行业分布分析
云南制造行业产业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但资金投向集中程度却在下降。结合图4,2005年云南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集聚R系数均未超过0.5,表明此时云南制造行业分布未形成集聚。而从资金投向看,2005年云南省资金流向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与之相对应,2014年云南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资金投向却未形成对这两个集聚行业进行支撑,一定程度上表明云南省目前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对资金吸引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要素集聚的西部空间定位分析
承接产业转移或嵌入东部生产网络的可达性受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程度很大,该区域内部各成员的经济实力、产业分布、要素禀赋等因素差异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6-7]。因此,云南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从空间角度看与西南周边四省区的制造业发展与投资情况息息相关。研究发现,云南省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其他四省区比较,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资金吸引能力相对较弱。云南资本、劳动、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占西南五省区的比重2014较2005年分别下降6.08%、12.40%、5.07%,表明云南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在西南地域内不强。同时,云南资本、劳动、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实收资本占西南五省区的比重2014较2005年分别下降1.59%、4.87%、1.67%,表明云南制造业吸引投资能力在西南地域无优势。
参考文献:
[1]孙慧,周好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6):449―451.
[2]关爱萍,陈锐.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4(12):150―155.
[3]杨林涛.一种可供选择的产业集聚测度新方法――来自已有测度方法比较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4(4).
[4]张琳彦.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6):113―118.
[5]原,李国平,孙铁山等.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大类的区域转移特征与聚类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10):94―102.
关键词:医药产业经济学;医药贸易专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 燕.吴世玉.姜卫.关于医药经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药学进展2004,(10):47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