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23
导语:在传媒艺术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民办学校的异军突起,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对作为培养艺术类毕业生的民办艺术类院校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需要毕业生、社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协同努力解决。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河北传媒学院;就业
【基金项目】2014 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河北省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项目批准号:201401527,一般课题。
【作者简介】张重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高校教学;柳俪葳,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高校教学。
步入21世纪后,国家积极倡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国内民办高校呈现出异军突起的发展态势,民办高校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又一主要阵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多层次的人才。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他们的就业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对作为培养艺术类毕业生的民办艺术类院校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为了解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笔者对河北传媒学院2013级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86 份, 回收190 份, 回收率为66.82%,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100%。问卷涉及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的建议等内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直接访谈的方式了解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情况,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走访结果的分析,分析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一) 一次性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高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对于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回答“对口”的占44.74%,回答“基本对口”的占35.79%,回答“不对口”的占19.47%。由此可见,近一半的毕业生工作对口,1/3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吻合,但也有少部分毕业生不能找到与专业相吻合的工作。这说明该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毕业后基本上能找到与本专业吻合的工作,但由于艺术类毕业生具有个性鲜明、不愿意受束缚和管制的特点,虽然在一次性就业中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在对以往毕业生的走访中得知,毕业生的跳槽率很高,在对已经毕业3~5年的毕业生统计,50%的人更换了两次以上的工作,更换的原因不一,基本上都是以“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为由而选择辞职。由于就业心态不稳定,加之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二次择业的现象很普遍。
之所以二次择业现象普遍,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对就业中遇到的问题不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简单辞职走人,无助于其在工作中健康成长。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艺术类专业特性有关。他们进行初次职业选择时随意性较大,一些被认可的好单位因门槛较高难进,而一些小私企又不被毕业生青睐,就业机会就这样与他们失之交臂。
(二) 民办高校社会知名度和认可率较低,影响毕业生就业
国家为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在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很大的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质量得到了迅猛发展和提高。但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各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民办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高低需要经过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检验,而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不容否认,有一些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远远超过了公办院校,但是多数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从名牌和老牌公办院校毕业生中遴选人才,而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持观望态度,个别用人单位甚至直接拒绝民办高校毕业生。
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得知,学生在就业职业时遇到的问题各式各样,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千差万别(见表1)。
二、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剖析
在了解和掌握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还对各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对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剖析。
(一) 专业素质尚可,综合素质欠佳
由于艺术专业的学习特性,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艺术,在文化课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步入大学校园后,专业课授课强调一对一传授,学生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等方面,学习文化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只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文化素养欠缺,综合素质不高。
笔者在对河北传媒学院在校生调查中发现,大约半数左右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一些公共课程与专业课毫不相干,没必要开设。在上这些公共课时,只有约20%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听,其余学生表示会干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事情或是玩手机等,有近30%的学生会找理由逃课。学生对专业课和文化课关系的认识如此偏颇,导致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但德的方面不足,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缺乏,社会责任缺失,总生活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惟我独尊,缺乏谦让的美德,等等。
(二) 个别学生对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个别学生就业时盲目追求大城市,不屑于二三线城市,近半数学生就业地点的首选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但在问首选这些地区的哪类单位时,则表现茫然,许多学生盲目跟风,认为去三线城市没面子。
在对薪酬待遇方面的调查中,约15%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1500~2000元,35%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2000~2500元。由此说明在激烈的就业压力下,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已趋于合理。
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问题各式各样,主要是由于其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和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眼高手低,知名单位进不去,对小单位又看不上眼,直接影响其顺利就业。个别艺术类毕业生认为其专业能力很强,对于在校期间开设的“就业指导”等课程不屑一顾,没有得到有效的职业指导,个别学生甚至用“狼狈不堪”来形容自己的面试。毕业生不了解对国家针对毕业生的利好就业政策,对本专业就业现状没有正确评估。在调查中,在问及毕业生最看中用人单位的哪方面条件时,近60%的学生表示看中的是企业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询问过在企业里有无深造机会的仅占20%。从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在就业时功利现象严重,过多关注的是工作条件,不太关注自己在企业能力能否得到提升。
在走访中还发现,个别学生就是对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单位的了解也不足,不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对岗位职责等更是知之甚少。在岗位的选择中举棋不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应聘成功,由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容易出现跳槽现象。
三、促进民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政府的保护性政策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助推力,用人单位的科学用人策略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则是成功就业的基础。笔者认为,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 增强政府对就业环境的干预力度
为了保障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国家应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毕业生尤其是民办艺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创造出更加符合其专业特色的就业环境。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就业限制,为推动艺术类专业人才的流动制定优惠的政策,维护和保障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鼓励民办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去基层锻炼。总书记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不仅需要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也需要培育艺术家的土壤。基层对艺术人才求贤若渴,在国家政策的保障和指引下,鼓励艺术类毕业生去基层锻炼和体验生活,这也是提升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政府还应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保障制度,不仅在毕业生创业时提供资金支持,更应建立完善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创业期间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 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
作为艺术类毕业生,在校期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德和能两方面,能指的是专业素质,德则指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注重能,更注重人的德。有德有才是精品,才会被破格重用。艺术类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同时,应不断转变择业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就业新理念。科学评价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应过多地关注用人单位的外在条件,更应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自己在企业的提升空间。
(三) 高校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不但要将专业目标和用人单位的用人目标相衔接,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综合竞争实力。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调节课程应通过市场调研,经过论证后再予调整。可增设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点大胆尝试教学改革,提高授课效果的实效性。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创造机会让学生增加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成功就业,也可以消除学生就业后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要求之间的鸿沟。在校期间,应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增加锻炼的机会,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走出去,丰富其实践经验。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象如何有效搜集信息等信息技术指导,还包括心理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高校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其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根据实际发展随时进行修改。
(四) 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应摈弃错误的用人观,注重人才的真才实干,不应将民办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这些年来,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已不逊于公办院校。个别用人单位没有给新招聘来的人员以应有的岗位,委以虚职,使毕业生的工作热情被消磨殆尽直至最终跳槽。用人单位应建立良性的用人机制,招聘企业真正需要的有用人才,使其能竭心尽力,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民办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的问题不仅与毕业生自己的素质有关,也与社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有关,需要几个方面的协同努力。只有这几个方面协调一致,才能促进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小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3,(2).
[2]王娟.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3]王宏蕊.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一、极少主义及全英利的极少主义
(一)极少主义极少主义被定义为: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少至最低限度时他所散发出来的完美感觉,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的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极少主义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追求一种不可言说的纯粹艺术体验,力图将艺术品从深度阐释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一时的、夸张的、精神分裂式的社会思潮。他们给予观众的始终是淡泊和明净、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静止之物的冥想气质。这股风潮也同样影响了室内设计领域。室内设计曾经一度出现过矫情的浮华风格,而“极少主义”提倡摒弃粗放奢华的修饰和琐碎的功能,强调以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其简约自然的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极少主义艺术品的“意义”,存在于作品之外,作品本身提供的不过是一种契机。观者原有的思想、情感、知识储备乃至欣赏时的心理状态,都在起作用。观众被授予作品意义的解释权。
(二)全英利的极少主义艺术极少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宣言就是:“少即是多”,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韩国艺术家全英利的创作基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经验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她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不断塑造自我“身份”,即借用了韩国的“方包”元素来反映自我精神。它的形式语言孕育了现代性的审美艺术有着相似的特征:纯粹性、明确性、重复性、统一性和客观性。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之间,艺术家重叠了东方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共同点,再造两者的和谐关系的同时,语言自身也被解构,以达到艺术形式的平衡。事实上,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形式,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因此,她集中对“方包”和极少艺术之间的共同几何形态做了编码和解码,既有极少主义艺术几何的简洁,也有韩国传统文化“方包”的游戏和随意性,并赋予了现代语言。她的作品在整体与局部、笔墨与线条或色彩与线条之间组合成了新型关系,它是反叙述性,强调抽象性的形式:视觉美感。她改造了媒介的基础,不仅涉及了表现的独特性和风格,而且综合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概念。显然,她从极少主义艺术联系到韩国儿童日常游戏“形态”再到文化记忆,并引发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即“方包”设计被转译和建立民族艺术的现代言语,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形态。这种文化追溯和反视的过程就是重新塑造自我身份的过程。
二、全英利独特的观念分析与应用能力
由于全英利“游走”于亚洲和欧洲多国,这就凝缩了她的跨文化经验,于是,她开始自我追问“我是谁”。她的视线仍将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作为思考对象,寻找到两者的共同点,重叠或混在的艺术,这种新的空间生产再现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既熟悉又陌生。在全英利的作品系列中,她有非常明确的意图,对观念的分析和应用。她使用的材料绝对自由,并把握住了韩国高丽纸的物理特征,颠覆了传统韩国绘画的定义;在表现方法上她通过重新切割、排列和组合传统材料,整合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在意识经验,建立新的精神空间成为必然和可能。这种将个人观念融入材料的思维模式,凝聚着东方的“禅”悟性,留下了更多自由想象和联想。与“物派”艺术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不断提升了材料特质的简洁性,架构了观念与实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在遵循材料的自然属性时,概念也被艺术家主观的重新界定,材料被看做艺术词语而任意修改,又否认了词语的叙述,突出了艺术家的个性话语自主化,改变了材料原本的意义,暗喻了人之力,即在观念与类别、物质与精神之间构建了新语言内涵。
三、独特不变的创作主题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
(一)独特的以方包为创作主题在全英利的作品中,“方包”观念是她创作的“自我”中心,她以“方包”为主题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她拒绝了任何的虚构方式的想象和隐喻,反复运用“方包”来显示凹凸的立体感和数理化,这种复制几何学的形式不但是一种新的空间生产,也是极少主义与“方包”之间的观念和形式相融合,几何图案则编织了整体语句不相互统一的装饰性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她使用了大小均匀的“方包”构成了画面,由于将红色水粉在“方包”上不均匀侵染,造成了薄膜似的感觉,这些作品明显具有反语法和叙述的形式。她也有纯水墨的表现,在水墨中将不同的“方包”的形式用墨侵染,造成了深度感,每个局部“方包”组成了极少主义规整简洁的几何形式,不同大小的“方包”未重叠,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画面上。“方包”与“方包”之间的线条形成了统一性,而单纯性和反复性排除了主观性和装饰性。墨与胶并用,而在“方包”的角上洒水,侵染变化造成了静中有动的自然形态,表现了水墨激励韵味的美感特质。在讨论全英利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忽视她的书法用笔作为绘画抽象性的核心,东方笔墨的书写性起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她注重书法和笔墨的意趣和运动感,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被画家主观的控制。
(二)相互交织混合的观念事实上,她在思考艺术与材料、艺术与观念、艺术与空间、艺术与方法的关系,并审视了贯穿于传统韩国、现代韩国、当代韩国的时间和空间的感念。在她的作品中,观念并非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重叠和混合。这种文化现象犹如在今天流动资本发展的新情况下当代经济学衍生了新词语“全球地域”,它形容和概括了全球资本与地方资本的汇合,即这两个词“全球”和“地域”的重叠。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文化和艺术的重叠也成为普遍性的现象。当然,如何把握文化交汇?如何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如何塑造艺术家的自我身份?全英利恰恰依靠具体的艺术实践做了非常清晰的证明。毋庸置疑,全英利曾研究了极少主义艺术,她精细地解读,不是简单地挪用,而是对观念进行了再诠释和再创作。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
关键词:动漫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应用
1引言
从定义上来看,传统工艺美术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不同的客观外部条件当中,利用各种类型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而打造的人工艺术作品。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为现代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动漫产业作为我国近几年来的新兴产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动漫产品的制作水准还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动漫的融合无疑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在下文中笔者将对此进行展开论述。
2传统工艺美术在动漫设计当中的应用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对传统民族风格动漫的探索工作,本着“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宗旨,力求使中国动漫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动漫在传统领域的探索当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中国上海美影厂为代表的动漫创作单位,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漫作品,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代表我国动漫民族身份的“中国学派”开始形成,并在世界动漫行业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反响,这些优质的民族动漫屡屡斩获国际奖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风”[1]。其中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传统的水墨动漫《小蝌蚪找妈妈》、经典传统故事动漫《猴子钓鱼》、传统的木偶动漫《阿凡提的故事》,这些动漫以其优良的做工和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在世界范围内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海外动漫尤其是日本动漫的冲击下,中国动漫开始逐渐走向衰退。纵观我国近十余年以来的动漫作品,曾经问鼎世界的“中国学派”早已走向没落,这些现代的动漫作品无论在艺术性和文化性上都与中国的早期传统动漫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笔者认为,既然中国传统动漫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时光,在崭新的时代下,传统艺术风格的动漫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现阶段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动漫创作人员要深刻的认识到,若想实现中国动漫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将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动漫风格进行完美融合[2],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制作态度,使传统民族风格的动漫再次展现辉煌。
3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提升动漫设计水平的具体措施
3.1积极学习和借鉴动漫发达国家的制作经验。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阶段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疑是日本和美国,美国动漫以迪士尼和漫威为主,日本动漫则百花齐放,各种优良的动漫制作公司一直以来秉承着严谨的制作态度,创造出了大量的优秀动漫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粉丝的广泛追捧。在我国本土动漫发展相对停滞的过程当中,这些国外的引进动漫受到了我国“二次元”粉丝的热烈欢迎。动漫作为一种软文化,能够直接向观众传达本土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国外优秀动漫的传播,虽然给我国传统动漫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是同样也给我国的动漫创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创作经验。我国的动漫创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融合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全面提升我国传统动漫作品的质量。下面笔者将对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论述分析。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多元化倾向,受到这种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其本土的动漫作品经过对各国文化的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强烈美式特色价值观的优秀动漫作品。例如迪士尼经典的动漫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故事的题材和背景均取自于中国,但是从技术风格和角色风格设计来看,整个动漫展现出非常浓厚的美式色彩[3],角色的造型相对比较幽默夸张,人物的线条比较圆润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论是哪个国家的观众,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辨别出这些动漫角色设计的艺术来源。日本的动漫作品从取材来说更加广泛,不仅有对各国神话作品的改编,同时也有基于本国民间神话的创作。例如经典的动漫作品《火影忍者》当中,李洛克和迈特凯这两个角色的灵感就来源于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李小龙,其中李洛克在动漫当中展现了“醉拳”这一技能,将我国的传统武术进行适当的改变,从而使动漫作品更加的丰满;奈良鹿丸这一角色则取自于奈良本地的民间传说,其守护神为鹿,在动漫当中通过人物的性格充分展现了奈良鹿的风采和品质,向世界展现了日本优秀的地域文化[4]。从动漫角色的设计角度来看,日本动漫角色的设计普遍采用大眼睛、尖下巴,发型和服饰的特征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通过上述对美、日两国动漫制作特点的分析来看,我国的动漫设计人员应当充分借鉴这些动漫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宝贵经验,可以根据时代的特性适当的融入一些外来文化,同时重点突出我国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将这些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展现给观众,进而对国内动漫作品的风格进行统一,不断提升我国动漫的辨识度。3.2充分借鉴我国早期的动漫作品。从设计技术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民族风格动漫的设计工作需要从表层形式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入手,其中表层形式使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重要展现,进而将动漫作品打造成为包含鲜明民族特性的作品,具体技术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3.2.1传统工艺美术造型的剖析。动漫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将所应用的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美的元素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点、面、线条以及文字等,同时要对这些元素进行细致化的分析[5],之后将其全面运用到动漫的美术设计工作中,从而丰富动漫当中的人物角色设计,提升动漫场景设计的装饰感。例如在动漫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可以对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当中的青花瓷、彩陶、以及传统的剪纸图案进行全面的分解,最终领会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设计要领,根据动漫作品当中的实际需求进行重组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地对传统素材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破而后立”的设计理念。其中的“破”指的是对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打散和解构,而“立”指的是将传统元素与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元素进行融合,充分借鉴现代的设计理念而形成的崭新的形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的动漫作品,不仅仅具备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同时还契合于现代审美观念当中的全新视觉形象。3.2.2对传统工艺美术材质的合理借鉴和运用。传统工艺美术当中使用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材质,许多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传统艺术材质可以运用的现代的动漫设计工作当中。例如水墨画、剪纸、皮影。陶瓷以及书法艺术等。由于每一种传统工艺美术的材质都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在动漫设计过程中对不同艺术材料的借鉴能够直接影响到动漫作品的风格。一般来说,动漫设计的成品往往都是通过荧幕以及印刷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对传统工艺美术材质的学习往往以某种形式的模仿为主。例如剪纸艺术在动漫作品当中的应用,主要是寻求一种剪纸的形式感,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剪纸的方式来完成动漫的制作,设计人员也可以使用手绘的方式,只要在动漫设计作品当中能够体现出剪纸的艺术效果和材料的特点即可。水墨风格的动画也并非完全通过水墨的形式画出来,设计人员完全可以使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来完成水墨效果的设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动漫设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对传统水墨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借鉴,进而使动漫作品具备传统工艺美术的灵魂。3.2.3充分借鉴传统工艺美术当中丰富的色彩。在传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当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地域差异和人群差异的色彩观。原始社会当中的色彩观具有较强的单色性,经过时代的发展演变为我国古代比较经典的五色馆,最终发展成具有鲜明阶级特性的色彩认知。与这些色彩观相对应的是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当中的色彩特性。设计人员在动漫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经典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色彩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并在其中探寻出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色彩特性和色彩搭配技巧。在动漫色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依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种族特性对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色彩运用进行借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动漫设计过程中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与以往相比具备非常强大的便利性,颜色的更换往往只需要通过鼠标的移动就可以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动漫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更色彩以及进行色彩搭配,可以说现阶段色彩的多样化选择为现代动漫的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因此,动漫设计人员要充分掌握传统工艺美术当中色彩的精髓,并以此为技术依据完美完成传统风格动漫色彩的设计工作。3.3培养精通传统工艺美术的动漫设计人才。动漫设计专业的高效毕业生是动漫设计工作的主要人才来源,因此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动漫兴起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格外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而为我国的动漫行业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从具体措施来看,动漫设计高校以及综合类高校的相关专业可以适当地在校园当中举办一些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校园当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6]。同时,动漫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重视传统艺术文化课程的地位,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动漫专业的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编写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专业教材,同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使用一些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实例,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的传统艺术素养,使其能够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传统艺术形式的设计思路,使传统工艺美术在动漫设计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0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以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在视觉传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改变以往单一的传统媒体。客观来讲,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让用户体验到艺术效果,视觉传达效果更佳,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语言传递完美结合,极大的提升了作品表达的艺术美,以独特的形式让人们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视听色彩。然而,多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现状如何,多媒体艺术的趋势、多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均急需进行一系列厘清。基于此,本文从多媒体艺术特征与发展入手,对多媒体对视觉传达的影响、视觉传达如何影响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一、多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
(一)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像、符号等视觉方面的组合,再融入语音、音效等元素,通过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呈现了丰富多彩画面。多媒体艺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综合了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对资讯、传播及图像等进行艺术创作的形式和过程。
多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1)综合性。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作品,过去只能通过单一的图像或者视频进行展示,现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声音与画面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等多种表现进行综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2)交互性。多媒体艺术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播方式,艺术家通过网络艺术作品,也可以现场讲解作品,借助网络平台展示,并与网友积极互动,创造出更具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网络多媒体也不再是被强迫阅读,而是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艺术作品。设计者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更好地促进了艺术作品的完善;(3)丰富性。多媒体艺术作品是丰富多彩的,通过文字排列、图形规划、色彩选择等呈现出一个内容丰富的视觉系统。多媒体艺术将几类视觉元素组合起来,使呈现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和节奏的美感,用户能够在感官上得到极大满足。
(二)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艺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与人进行沟通,这种艺术形式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为受众群体传递更多的信息,是大众与艺术的互动交流。多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中丰富了其艺术形式,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促使视觉传达艺术不断地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艺术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大众传播,在今后视觉传达艺术将以多种灵活组合方式呈现,代替之前传统的媒体,从单向的视觉传达发展为相互融合多元化的形式,多媒体与网络共同发展。由于多媒体艺术的推动,在视觉传达设计上将会使设计方式、设计风格、思维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变化,多媒体设计作品传达形态多样、时效性强、交互传达、传达效果佳等特点,相对传统媒介,网络可以让艺术作品可以无限制的传播、内容信息更丰富。人们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传达的信息内容,还为观众提供了互动的新情景,让观众能够接触到艺术的美感,提升艺术体验,从被动接受的方式转变为主动欣赏。随着网络的交互性增强,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传递作品信息,更多是一种情感的依托与交流。网络的大众化,为设计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条件,各种形式的交互、导航按钮设计以及界面设计,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上。
二、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一)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多媒体艺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积极影响。多媒体艺术形式通过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出来,而现代艺术作品反映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艺术设计师要转变观念,迎合现代人的艺术需求。多媒体艺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多媒体艺术的新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中,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设计师会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在同样的元素情况下使用动态化设计,因为运动着的视觉形态较之静态的视觉形态更具有信息传播力。因此,在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下,设计师将会积极调动一切视觉和听觉元素,使觉焦点或视觉中心是围绕着信息资源的分布点进行移动,将信息资源进行主次分明、由弱到强的呈现,以达到缩短观者视觉搜寻的所需时间,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充分体现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二)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消极影响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性主要表现:首先,多媒体艺术通过网络传播,而网络具有交互特性,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这对多媒体艺术作品提出更大的挑战。由于网页的版面有限,设计的版面空间小,创意设计受制,相比其他传播媒介的设计相比,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设计师需要对多媒体艺术设计进行合理编排,优化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多媒体为艺术创作开创了新的领域,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手段与交流方式。艺术家也要不断创新,重塑艺术思想,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例如运用三维空间艺术,图形和文字皆呈运动状态,强化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由于多媒体的艺术表现性与传统媒介是不一样的,因此多媒体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首先要明确信息设计是将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的过程。多媒体作品设计要对数据进行组织加工,将数记录信息的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能够与受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特点,在纸质资料转化为网络信息的过程,要对信息的重新设计,经过艺术设计的处理与加工,以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效果。相对纸质媒介,网络传播应更注重视觉效果,信息数据的呈现需要强化视觉传达冲击力,把握多媒体艺术特点,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信息表达形式更加丰富。根据网络的多媒体艺术设计特点,视觉传达应该注重信息的关联性,不能只关注单一页面的信息关系,更要注意各页面之间的相关性,艺术设计师要注意组织方式的层次性,使艺术表现形式更具逻辑渐进性,具有层次感,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工具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媒体为艺术创作开创了新的领域,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手段与交流方式。艺术家也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重新表现其艺术思想。图在多媒体设计中,信息化体现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多媒体为艺术创造开创了新的领域,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艺术表现形式:一是图形图像处理,增强多元化美感,图像能够为视觉效果增强美感,使内容表现更直观、明确,借助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达到空间艺术效果。二是文字符号设计,文字符号通过设计、排列传递出视觉美感,例如字体的大小、字号的大小、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版面的层次性,要求文字内容和形式简洁、清晰,通过文字颜色、辅助图形和版面设计突出文字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三是色彩元素的美感,色彩能够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色彩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表达内容的主题。色彩的把握是体现多媒体作品的关键,不同色彩反映不同的情感,在视觉设计中把握色彩规律,利用色彩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传递出的多元美感。色调的属性在多媒体中运用表现出不同的作品概念,设计师要结合多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用色,根据主题意境发挥出色彩语言的作用,比如绿色可以给人生命、活力和自然的感觉,适合用于表现医学类或环保类题材。从艺术设计表现方面,多媒体艺术设计通过对图形图像、文字符号、色彩元素的设计、组合,通过传统表现与现代因素结合,通过多媒体艺术的处理,最终呈现艺术作品。
(三)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交互式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是现代媒体发展的新特点,通过交互使用提升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交互设计能够增强观众对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当交互的信息通过媒体传播变成知识,需要对媒体内容进行不同的理解,不同种类的图像、图形、声音、影像视频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形成有色彩、光影、图像和音响互补与交融的美感画面,增强作品产生的艺术张力,以达到对信息更高层次的交互作用。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不同,网络多媒体使用者是主动接受信息,因此,交互式设计的最高层次是能够满足用户体验需求,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再造,使信息内容呈现更加丰满,更具艺术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艺术表现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信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信息工具的艺术表现形式、交互式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展现出这种艺术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视觉思维,多媒体的互动过特征,让信息的接收者也参与到信息设计中,设计要多维度、多空间组织信息,使信息更加丰富生动。多媒体艺术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改变了信息交流方式,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以新的形式推进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4):31-33.
〔2〕李奎霞.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研究[D].延边大学,2012.
〔3〕张学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D].清华大学,2004.
【摘要】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民间美术的传承途径离不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有责任承担这份重担,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创建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得以延伸。就陕西民间美术来说,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进行传承延伸,让艺术设计教育带动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同时民间美术也加强了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实现传承的价值。
【关键词】陕西民间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传承
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前的师徒相传、家庭祖传形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地消失和衰落,要想继续传承下去,必须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来做依托,让民间美术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在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走中国特色艺术设计道路,成为目前各高校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以什么艺术资源来支撑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就成了具体的问题,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宝库则成了特色设计教育的能量源,这样两者之间就不谋而合,相互碰撞,形成了相互服务的关系。作为陕西民间美术选择当地高校作为依托进行传承,是目前最好的选择。陕西高校要建立特色艺术设计教育,从当地吸取民间美术文化养分是最便捷和最具有优势的选择。
一、陕西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
陕西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多样,大都是一种直接来源于普通老百姓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在传统社会中,从事民间美术创造的多是社会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没有受过教育,文化知识缺乏,只是在劳作之余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内心世界,运用剪印、刻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其创作技艺多以师徒相传、子承父业的形式,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弟子通过旁观、领会、揣摩而得到师傅的亲授,或者有一些传承口诀。民间美术以实物形式为主,传承技艺的指导性资料主要是一些成功的范本或小样,如画本、画谱、剪纸样、年画版子等。编撰的理论书籍很少,据记载只有《考工记》和《天工开物》等。陕北剪纸则是通过母女之间进行传承,通过技艺的传授与指导,再加之有剪纸样的母版存在,才得以很好的传承,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后,陕北剪纸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外来文化成了稀罕物,陕北人结婚时房子不再只是窗花剪纸,而多了更多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而且也不再是陕北人娶媳妇衡量巧媳妇的标准了,大多陕北的婆姨们不再熟练女工,都出外打工,感受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生活,因为陕北剪纸给他们带来不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民间艺术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只有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倡导,成立民间美术馆、民间艺术节等对民间美术进行宣传,推动它们的传承。
二、陕西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
(一)艺术设计教育可为陕西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
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实践活动,促进了老师、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在老师的指引下,学校可展开就近对当地民间美术文化进行考察活动,让学生主动接触当地民间美术,了解它们的历史、工艺技术、制作流程、艺术魅力等,并对其进行整理,作为学习资料进行借鉴。也可选择来自陕西本地的大学生来收集和挖掘陕西民间美术的种类及更详细的资料,为我们深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从小到大这些都是他们身边的艺术,更加知根知底。另外在搜集过程中,学生及老师能够更好地感受陕西民间美术的魅力以及对技艺的掌握。比如,陕北剪纸的剪法、凤翔的泥塑绘制法和制模法、华阴的皮影的刻绘法和上色技巧等。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探究和钻研学习民间美术。
(二)艺术设计教育可使陕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对地域文化吸取与学习,已经成为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一种趋势,并且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陕西民间美术对于陕西高校艺术教育来说,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比如陕北的剪纸艺术,我们在学习剪纸技艺的同时,也能够发现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怀,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当中,可以进行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家装设计等,做到互为服务,达到剪纸艺术精髓的传承。
三、陕西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的办法
(一)培养陕西民间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要依靠艺术设计教育来加强陕西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就必须培养一批民间美术的爱好者,并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成立师资队伍,对民间美术文化进行学习探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学习,比如,访问学者形式、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邀请民间美术艺人来校做讲座、开设培训班等,还可以组织老师有规律的去民间美术发源地做调查。以此形成对陕西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有很多高校教师都在研究民间美术的工艺、历史、文化以及传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增设陕西民间美术课程
民间美术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就必须让更多的人学习和掌握它。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承环境,可增设陕西民间美术课程规范学习。课程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安排大纲,理论方面,主要讲授各种民间美术的发展演变历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格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课讲授人员可邀请民间艺术家、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实践方面,主要讲授诸多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工具、生产工艺流程等,讲授人员可邀请民间艺术传承人通过现场演示的形式来讲解和传授,学校并协助制作多媒体来全方位展示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
(三)加强陕西民间美术理论研究
加强陕西民间美术理论研究,是高校教师必须做的事情,尤其陕西高校的艺术专业老师更是有着独有的地理优势。在研究过程中,一是不能只通过史料文献记载进行研究,必须要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挖掘和搜集,必须深入民间、田间地头来找寻相关资料,实在的去发现民间美术的由来及发展现状,并进行整理和归纳,编撰民间美术理论书籍,填补理论资料的空白。二是要对陕西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途径进行研究,研究保护的办法和具体措施以及传承途径的发现。三是对陕西民间美术的产业化道路进行研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如何做成民族产业值得深入分析研究。
(四)陕西民间美术用于现代地域化设计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对于陕西民间美术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且还为了能让它为本专业更好的服务,能够更好提取有意义的元素投入当地现代设计。专业老师在授课时,要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让学生合理、科学的将陕西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比如,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凤翔泥塑的配色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等。这样来,陕西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则建立了坚固的桥梁,民间美术得到了传承,艺术设计教育也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及地域特色定位。
总之,陕西民间美术中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造型手法、深厚的文化寓意对现代设计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使陕西的设计教育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同时,设计教育又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促进了陕西民间美术文化在现代科技时代的发展,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创造地域艺术文化的美好未来。
注释:
校级项目:本研究课题支撑2011年度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文以载道——设计中的功能主义研究”》,项目编号:11XSYK336。
省级项目:本研究课题支撑2013年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功能主义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013013。
省级项目:本研究课题支撑2014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视觉传达教学中功能主义设计教育理念创新研究》,项目号:SGH140811。
参考文献:
[1]徐岩东.民间美术走进高师艺术体系的探索[J]美术大观,2009(12).
[2]袁浩鑫,刘小军.中国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谈[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项目名称: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分层实践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2016YX014
1 本文研究背景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媒体的应用方法以及能将多媒体技术课程所学的媒体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本文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在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应用宣传设计的教学方法[1]。
为了达到让学生能熟练、灵活使用所学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做事情时的统筹协调能力,设计了多媒体宣传软件的制作。
本研究定位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为了能将多媒体课程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而进行设计的,是在学生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制作软件包括photoshop, Authorware,同时学生掌握了premiere视频软件的部分简单操作以及掌握 flash软件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在课程基础知识教授完毕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学习而设计的一个综合案例,采用的模式是“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宣传项目的制作。
无论是多媒体,还是当下流行的新媒体,都是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就教师方面而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会某个操作,但不能将操作真正应用于信息处理方面;同时对于分开的章节知识能掌握操作,但是综合起来往往就不能正确的设置了;再者对于承载操作的素材的选择,如果不能从学生感兴趣并且熟悉的方面取材也不能达到授课目的[2-3]。
2 本研究的思想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驱动”方式来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宣传制作为“载体”,将需要反复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应用到案例的制作中。在设计过程中以案例为“载体”,将课程知识穿插在案例中。为了达到让学生能熟练、灵活使用所学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做事情时的统筹协调能力,设计了多媒体宣传软件的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
(1)将素材按照流程图中的图标提示加入到Authorware中,并且生成实例的效果。
(2)应用photoshop为宣传制作图片素材,应用Authorware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动画素材可以应用flash制作)、视频(应用premiere软件制作)、文字信息(熟悉文字信息的编辑);
(3)应用Authorware中擦除、等待、交互、计算图标以及函数实现宣传的过渡和交互;应用“热区域”交互法和“计算图标”实现不同等级的模块之间的往返效果;
(4)完成宣传模块的制作
应用photoshop美化图片,同时加入了动态元素,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移动文字是应用Authorware中移动图标和特效实现的;动态元素素材中有收集的也有自己制作的,其中滚动字幕是应用premiere软件制作的。
3 本研究方法的实施
3.1 多媒体宣传软件制作组成与流程
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流程图如下1:
多媒体宣传制作属于多媒体技术中软件的制作部分,软件制作首先要设计软件,在多媒体课程中若以Authorware软件为制作软件的框架,在软件设计时一般采用“倒树型”结构,如下图一级模块为主要介绍的对象,二级模块为将对象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描述,二级模块下面还可以再有三级模块等。在宣传软件的具体制作中以Authorware软件为框架实现对对象的逐级递进的介绍,框架如下图2:
3.2 宣传软件的制作
(1)制作软件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章节知识教学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应用的实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里面的知识原理以及操作,包括,抠像、调色、橡皮檫、画笔、蒙版等工具;需学生掌握Authorware中的知识包括,文字设计,移动设计,各种媒体素材的插入,交互的设计,退出的设计等。同时加入了premiere软件来的一些简单操作,如字幕,图片特效,切换效果等来制作素材。学生也可以应用学过flash来制作素材。
(2)案例制作
根据软件设计的流程,结合收集和编辑好的素材,制作多媒体宣传的片头部分和主要模块部分。
①片头部分的制作
应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下图中片头部分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中的图标提示加入音乐,加入应用photoshop处理好的首页背景图片,加入文字信息,处
② 主体部分的制作
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一级模块,分别是“系概况”、“系建设”、“教学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用来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的设计,同时在二级模块下包含了多个分支的三级模块,四级模块等。部分在制作时,应用了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以经过美化的文字作为热对象,使用者单击相应的文字就可以进入下级模块的界。
本部分在制作时,应用了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以经过美化的文字作为热对象,使用者单击相应的文字就可以进入下级模块的界面。
设计思想仍然采用交互结构和热区域响应方式,图形、文字、声音相互配合,如上面流程图。在技术上还是应用photoshop制作图片素材,应用Authorware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动画、擦除和等待图标,这样可以产生美化效果,也可以让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3.3 软件调试运行以及
经过反复的运行,调试无误后,对软件进行,时应用Authorware的一键功能,生成.exe可执行文件,并且能够在没有安装以上所应用的软件的环境下使用。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
20世纪中叶,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广播和电视关注度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体。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大高校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对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电影学、戏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统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这为增设广播电视专业提供了学科依据,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大量优秀人才经过专业的学习,投入到一线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加快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可以看出2011年的学科目录与1997年的目录有一定的区别,并未规定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科级别,在规定中只提到了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十多年来,艺术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断。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如何确定广播电视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定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个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以二级学科的形式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日益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且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新兴行业的冲击,使学科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牵制,如果再继续保留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则有失当之嫌。因此,根据目前时代的发展情况,重新确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分解与重组
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体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学科是某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的体现。而专业则需要建立在学科及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上,学科的范围远大于专业的范围,一门学科可以包含着与学科相关的很多专业,并且包括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所以,学科的划分既需要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也要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课。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与新兴艺术兴起,使戏剧和影视艺术形态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应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包含戏剧、电影、电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众多研究方向。其中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方向和记录片方向,而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微电影方向和网络剧方向,这是适应时展需要而增设的专业方向。广播艺术主要有广播剧、广播评书、广播朗诵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戏剧与影视艺术学之下设立,这些学科发展方向的交叉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生学科的研究方向十分灵活。与本科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十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此,教育部门正在准备撤销本科生的研究方向,使其选择更加灵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学科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划分,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科设置。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改革会受到技术、体制、观念变化的影响。学科的划分要根据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③
三、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为了促进在大众传媒业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情况之后,需要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走向,以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使专业改革更具目的性,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批有专业能力、教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师组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要改变以前单一的全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师资结构,实行以全职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兼职教师作为后备力量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点,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本科学科来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多方面知识,做到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注意理论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要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对目前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为了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视老问题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第二,渠道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影响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传播渠道,除了以一些传统的形式存在之外,也在寻找其他渠道,为这些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渠道,以掌握实际情况。第三,内容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观众对于电视广播的认识都是从这些音频和视频中获得的,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要。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应研究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引领人们积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第四,作者研究。传统媒体中的文章都是由专业工作人员和作者撰写与编辑的,对于文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发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拓宽作者的渠道,也开始选用业余作者的文章,这使我国广播和电视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的品位,从而有助于吸引观众。第五,受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使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对于观众艺术欣赏方式和欣赏内容的控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话题。⑤第六,管理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要把握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等几方面的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者要有效把握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各媒体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在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大背景下,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正确把握广播与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走向,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作者:赵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①赵正阳,郭晓.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31-136.
②庚钟银.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走向[J].艺术教育,2015(4):18-21.
③郭晓,高薪茹,张斐然.艺术传媒、融合互通——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扫描[J].艺术教育,2015(4):6-17.
关键词 传播媒介 美学形式 审美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 0206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传媒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由“现代传媒”与“美学”交叉融会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随着现代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加快审美化进程,随着它与美学的关系日渐密切,现代传媒美学必将不断地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一、现代传媒的发展为传媒美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人类生活是在传播过程中展开的创造活动,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都与人类的传播活动密切相关。人类传播活动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分展示想象力,力图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全面沟通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广域的发展过程。“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动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不同形态的传媒。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及其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手段。”传媒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合和完善。
现代传媒是现代社会所运用的传媒形态,它包括传统传媒和新兴传媒。传统传媒是指人类历史上流行的、在较长历史时期通用的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当前时代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传统传媒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它萌生与发展的催化剂是信息技术。“社会能否掌握技术,特别是每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策略决定性的技术,相当程度地塑造了社会的命运”。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最富活力的变革因素,它催生了新媒介,改造着旧媒介,改变了传媒的结构形式和表现形态。被誉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捷足先登,新闻网站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移动通信紧随其后,不甘落伍。新兴传媒所代表的传媒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变化将人类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21世纪是现代传媒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新兴传媒不断诞生和涌现,不断替代或更新传统传媒。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有着密切联系和显著区别,是对传统传媒的继承、更新与超越。在传媒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传媒并不简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传统传媒并不会被新兴传媒所取代,而是在更新与重生后,与新兴传媒一道,成为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媒体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说,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共同构成了现代传媒。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从书籍、杂志、报刊、广告、招贴、广播、影视、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视听兼容、平立同构、动静结合的完整的媒介体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既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威尔伯・施拉姆说:“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正是人们对传播媒介的使用和控制,使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包括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变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传媒的显著发展。比如正是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带来了电视的高清化、点播交互化、多功能化,带来了手机的智能化、多功能化、高传输率等。现代传媒的诞生、发展都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传媒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人类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超越其他生命的地方,不在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其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现代传媒在依赖科技的翅膀快速发展中,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高效率和便捷性,也带给人们美的视听享受,使人们感受到融会高科技的现代传媒的神奇,同时极大地完善了传播手段,美化了传媒形式要素,诠释了传媒美的构成法则,体现了现代传播的艺术化和审美化,为现代传媒美学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
二、审美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传媒美学的发展动因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构成“当代审美泛化”趋势,审美与艺术逐渐地降低了身姿,迅速而不可逆转地向日常生活靠近,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已经翻译到国内的理论著作中,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和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迈克・费塞斯通论指出日常生活中“深藏着审美的意蕴”,详细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层内涵:第一,指的是艺术的亚文化;第二,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受到经常性地追求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的现代市场动力的鼓舞,将现实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重视风尚重要性的前提基础。以前根植于现代主义之中的艺术反文化观念,即生活就是(或应该是)一件艺术作品的观念,就这样与更广泛的潮流相一致了。”而沃尔冈夫・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一书,提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将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等都纳入审美的视野。
在中国,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提高,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消费性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浓厚的艺术品质和审美意趣所渗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有迅猛发展之势。本世纪初,陶东风、周宪、王德胜、金元浦等学者关于“生活审美化”的文章,曾引发了激烈的美学论争,历时数年,参与论争的论文达两百多篇,尽管其中不乏许多否定或反对的声音,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审美生活化的进程。
在新媒介人、新知识份子以及普通百姓的眼中,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大量地发生在人们中间。陶东风说,“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
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北京音乐厅、首都剧场等),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借助大众传播、社会活动、日常工作等,审美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不再局限于音乐厅、艺术馆、影剧院等高雅场所,而是广泛地充盈在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如超市、商场、公园、景区、美容院、健身房,甚至农家乐。薛富兴在他的《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一文中指出:“美学需要走出观念领域。走出精英心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为此,我们提倡‘生活美学’”。人们越益深入地感触了生活审美化带来的社会文化语境。认识了大众传媒、消费市场与审美文化的关系。审美、文化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丧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审美在不断地、持久地、强力地内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社会生活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越益密切,大众日常生活被各种媒介改造、抽象成独特生活方式,将其融入到传播的过程中。媒介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间也就产生了水融的关系,为现代传媒美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三、现代传媒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传播的目的与审美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容性。现代传播是通过大众传媒将相关信息加以有效地宣传、传达、告知、展示、交流等,信息传播通过现代传媒实现其目的,就必然要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追求通过现代传媒表现出来的易接受性和艺术性。丹尼・贝尔曾说道:“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现代传媒在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和艺术性的过程中,将现代传媒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的美,通过信息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表现给受众,以唤起受众的审美体验,从而也将现代传媒的审美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现代传媒的美首先是一种传播的美,它渗透在传播媒介载体的方方面面。也融合在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现代传媒的美又体现在传播表现的创意性方面。优秀的传播表现源于独特的创意灵感,而具有创意性的传媒设计能够唤起受众的关注兴趣、新奇感和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理震撼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现代传媒的美还具有表现的情趣性。现代传媒的美以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感染受众,就必然依赖于富有情趣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为了提高表现的情趣性,应当致力于将善解人意的人文关怀、独到新鲜的审美语境、和谐清新的形式创造、诙谐生动的表意智慧融于一炉,形成独特的传媒审美风格。
现代传媒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传媒美学。现代传媒与美学的联系和渗透均表现出不同的依赖程度和特殊性。现代传媒审美因其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具有独特的发展趋向和时代特征。现代传媒审美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审美认知,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传媒的振兴而不断向前发展,审美在现代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
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现代特征。形式因素和构成规律是现代传媒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审美既要从传统传媒中继承形式要素,又要吸纳新兴传媒的组成因子;既要考察传统传媒的组合规律,又要体现新兴传媒新的构成法则,从而提取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的现代特征。从现代传媒的传播形态,诸如图文传媒、彰像传媒、网络与通信传媒等类别各自的审美特征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它们共有的审美属性。
现代传媒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传播形态艺术化效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审美化的要求,由此提出了现代传媒的审美问题。田本相在他的《电视文化学》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它的生命价值追求的高级表现。从无线电广播、电影到电视的发明,使人类有了更多样、更现代的传播媒介,这些最初用于传播实用目的的媒介手段,却向着审美的目标突进和转化。这说明,任何一种人类的传播媒介,都有着从用于一般信息交流而发展成为人类艺术创造手段的可能性,实现从实用功能到审美功能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