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银行行业概述

时间:2023-07-07 16:27:24

导语:在银行行业概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银行行业概述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中间业务分析

从业务类别分,商业银行主要有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资金业务,公司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对公存贷款业务、企业存贷款业务、机构业务和公司类中间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存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代销基金业务、代销国债业务、保险业务等;资金业务主要包括外汇结算业务、黄金业务、投资组合管理等业务。其中机构业务主要分为银证、银期、银保合作业务,具体有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保险业务等,另外还有银行与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合作业务,中央财政业务等。银行传统盈利模式主要以存贷款利差为主。通过对比交行、中行、建行2009年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发现,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代客交易业务,担保承诺、融资顾问业务和托管、业务三类。其中前两类指标代表了银行内部多元化经营水平,托管、业务代表了银保、银证和银期等机构合作经营水平。另外银行的国际结算和国际化的多元化经营水平代表了银行的国际化综合经营水平,本文评价指标主要用中间业务收入比及增长速度和构成内容来分析。

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的潜在竞争优势,世界1000强银行排名的前几大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情况都很好,中间业务收入比重较高,其国际综合竞争力也好于国内银行。国内银行除了在国际市场份额上弱于世界一流银行,在综合经营水平上也与国际大银行有很大差距。Rogers(1998)[3]建议将非利息收入作为非传统银行的一个产出指标。我国金融创新起步较晚, 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 出现了快速的发展。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5号令定义,“中间业务指的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开出信用证、金融衍生业务、基金托管、保险、证券、企业、个人理财顾问业务等。2005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逐渐提高,例如工商银行1998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才1.33%,2006年达到9.04%,以后逐年提高,到2009年之比重已经达到19.98%,接近20%(冯尔娅 2011)[4]。部分银行如建设银行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则已经超过20%。

二、多元化业务分析及发展水平评价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自2005年起总体呈上升态势,按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排名顺序分析,中行、农行、建行、工行,充分发挥其规模和品牌优势,中间收入占比排列前茅,次之是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从增长速度上来分析,中间业务收入比增长速度2007年时最高,2009年次之,2008年和2010年存在增长放缓趋势。从增长速度来分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幅度总体在下降。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大型商业银行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实现了规模收益。但是中小银行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速度惊人的增长,如民生银行,不仅利润增长速度较快,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也很快,2007年,净非利息收入增长112%,手续费和佣金收支净额增长133%。相比较而言,某些大型商业银行存在经营业绩不佳现象,如农业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出现下降趋势。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我国交通银行最早被认定为实行多元化经营的银行,通过交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细分可以发现支付结算业务和银行卡业务收入占的比重仍然较大,担保、托管、业务收入次之,融资顾问业务和其它中间业务再其次。但是通过2006-2009四年期间的数据变化发现,业务和融资顾问业务收入占的比重在上升,其它业务如支付业务、交易业务所占比重略微下降,这与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有关,如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等,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支付方式的变化和人们消费及支付理念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依赖支付业务和交易业务收入的模式,增加业务、融资顾问业务及托管业务的发展,实行多元化经营,加强与保险、证券业务的结合,实现业务的创新,转变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

三、结论

本文主要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综合经营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挥规模、品牌优势,在多元化经营业务方面占据市场优势,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股份制商业多元化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迅速。但是相对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国内商业银行多元化综合经营水平仍然较低,距离世界一流银行综合经营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国内银行多元化综合经营业务存在品种少、收入比例低等问题。相比国外银行全球业务方面,国内银行全球业务存在结构单一、业务量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俊.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4):210-211.

[2]宣昌能.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N].中国证券报,2011.

[3]Rogers, Kevin E.“Nontradi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U.S. Commercial Bank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2 (May 1998), 467-82.

[4]冯尔娅.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23.

作者简介:

第2篇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积极的产品创新,贵金属业务发展越来越好,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优惠,贵金属买卖系统也不断完善,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但是,贵金属业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贵金属业务系统也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贵金属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对购买贵金属产品的个人客户进行风险告知的柜面操作缺乏有效性管理。客户首次购买个人贵金属产品或办理个人贵金属业务,网点人员容易遗忘向客户进行风险告知或风险提示,具体为:其一,个人客户柜面增开账户贵金属账户时,网点柜员未提示客户阅读客户须知并签字认可,风险提示不充分,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如:2013年×月×日,客户王某某到××商业银行××分行××网点办理其他业务时,当时因为网上银行和理财方面的有关问题向该××网点个人客户经理张某某咨询,该张某某于是向该客户王某某营销纸质黄金,结果,王某某购买了账户黄金1200多万元,可不到一个月,就亏了100多万元。王某某于是投诉该网点张某某当时夸大了纸质黄金的潜在效益,网点经办人员因那天工作繁忙,账户贵金属又快收市,系统又未提示,在客户未在客户须知签字认可的情况下,为王某某办理了账户贵金属业务。其二,对于首次购买实物贵金属,商业银行规定需向客户充分提示风险,要求客户阅读并签署客户须知。但是目前商业银行柜面操作系统在客户身份核查信息联网后启动购买时无法识别并判断客户是否为首次购买,须采取手工启动其他代码才能进行相关查询并判断,为柜面操作带来一定不便,也隐藏了一定操作风险,同时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又如:2013年×月×日,××市分行××网点为客户杨××营销代保管的实物黄金业务时,客户也未在客户须知签名,据说:当时客户实际上是看了客户须知,可能是漏签名。买后不到一个月,实物黄金也跌价,所以,杨××也投诉了该银行和经办人员。其三,个人客户办理个人客户金交所贵金属交易业务(简称“个人T+D业务”)的开户时,网点人员须比照理财产品等业务的个人客户风险评估流程办理,但须手工完成个人客户风险评估流程,包括根据客户填写的风险评估问卷、产品适合度问卷情况,手工计算客户得分结果等。网点人员容易遗漏为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存在操作风险。

第二,对公贵金属业务网银交易系统一直未能正式上线,目前采取的还是客户以纸质书面委托形式进行贵金属交易,交易渠道单一,客户只能到柜面办理相关业务,与同业相比交易时效性、客户感知度较差,影响业务的竞争力,亟待改善。如:2014年××分行××支行与客户××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贵金属交易协议书,于 2014年1月7日至2014年6月18日,共办理贵金属业务5笔,合计19千克,均在××支行柜面办理,未开通企业网银,后来,据该客户反映:办理该贵金属业务,因为柜面办理比网银办理的时间差,该客户损失了十几万元,但由于,该客户与该银行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才不至于投诉该行,但是,该客户从此以后移步到其他银行去办理贵金属业务。

第三,对公贵金属业务客户群体较少,系统内排名与该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地位不相称,差距较大;与当地同业相比,企业客户较少,企业的贵金属租借业务落后于其他行,该行仅对主营业务为黄金生产加工的企业提供租借黄金的支持,如:客户××电子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非黄金生产加工,但是该企业效益好,2012年、2013年各年创造利润2亿多元,2014年×月×日,该客户因为业务的需要,向该行申请租借实物黄金19千克,但该行不予支持,其他行××市××支行?s给予了其支持,其他行因而赢得了一笔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

第四,对贵金属业务的重点大户(也是VIP客户)办理短信通业务时,未减免相关费用,仍然要缴纳短信通费用。虽然每月只缴纳几元(大概是3元),但是,客户还是因为短信通费用的原因,跑到了其他银行办理业务,仅仅就这几元的费用,造成了该行部分重要客户的流失,如××网点客户李×在该行曾一次购买实物黄金2000多万元,曾创造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但后来当缴纳短信通费用的提示出现后,他即把自己的全部业务转去了他行,他说:他转去的那家银行不用收短信通费用,而且,生日也会对他有所表示,主要是心里高兴些,这区区几元钱使他气不顺,正所谓“有钱就任性”。写到这里,顺便提一件有关“酱料”的故事,说不定与业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呢,“酱料”的故事大意是:有个品牌的连锁餐饮店,因为备用了一种特制的“酱料”,味道特别好,当然加上其他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因而生意兴隆,但不久以后,该连锁餐饮店的老板就困惑和烦恼了,因为该店的特制“酱料”经常不翼而飞,小小瓶的特制“酱料”成本不低也不高,但积少成多,该连锁餐饮店的老板就紧张了,于是,采取多种措施,并愿提供丰厚的奖金征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人出点子,但经过试用,“酱料”还是不翼而飞,后来,一个很普通的人出了一个主意,建议将其备用的每瓶“酱料”都取掉盖子,于是,这个问题就很轻易地解决了,因为,没有盖子,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西装或包搞邋遢了,小点子却解决了大问题。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网点千方百计拓展的业务多不容易,区区几元钱就把客户“赶走了”,得不偿失啊。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

2影响贵金属业务发展的原因

第一,系统的功能存在欠缺,个人贵金属业务系统无法自动识别客户首次购买实物金或是增开账户贵金属账户金信息,需人工识别,网点人员容易遗忘向客户进行风险告知或风险提示,存在操作风险。

第二,个人客户已在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办理了风险评估,但评估结果未能同步适用个人T+D业务,客户办理个人T+D业务时,网点需重新为客户办理风险评估,造成业务流程烦琐,客户因此可能移步到他行办理业务了;同时,网点经办人员容易遗漏此项工作。

第三,由于对公贵金属业务网银交易系统不够完善,交易类客户较少,客户需求不急切;系统开发目前以某些开发工作为主,任务较重,其他业务系统方面开发工作优先度靠后等。

第四,对公贵金属业务发展参差不齐。其一,××商业银行对公贵金属业务起步较晚,以黄金租借业务为例,该行总行于2006年推出,某省分行于2010年办理首笔业务,且当年办理唯一一笔。自2011年年底金融市场部成立之后,发展速度才得到提升。其二,企业客户办理黄金租借等业务实际需求不足。目前该省内有实际黄金需求的较大规模黄金行业潜在客户极为缺乏,对公贵金属业务拓展空间有限,业务发展缺乏着力点。与其他省市相比,该省内黄金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较多,理论上黄金租借等对公贵金属业务存在较大发展潜力与空间。然而,该省内黄金加工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其中约70%企业集中在某某市如水贝珠宝等数个工业园,辖内仅三四个市等地有少量黄金企业集散地,且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非常小,甚至部分为黄金加工个体经营户,取得该行授信存在较大难度。此外,该省内企业中以“三来一补”加工企业为主,对生产用原料黄金无需求,如某某地区黄金加工客户中90%左右为此类客户,对黄金租借、黄金交易等贵金属业务无办理需求。近两年来某某商业银行业务增长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业务增长主要以对同业租出为主,对企业租借业务由于受客户群体不足的影响仍然增长缓慢。

第五,贵金属企业客户基础落后于当地同业。其一,为保证风险控制水平,该行办理黄金租借业务准入门槛较高,部分有租借意愿的企业因客观条件而无法实现业务突破。据客户反映,该行除授信条件比同业更为严格外,在办理黄金租借业务时准入门槛也比××行明显要高,基本上仅针对在主营业务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实物黄金的客?舭炖恚?而对于部分存在实物黄金需求,但主营业务并非黄金生产加工的企业租借黄金的不予支持,同业则较为宽松。其二,绝大多数分支行对此类业务了解及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业务发展工作中仍以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为工作重点,尚未充分认识到此类业务对中收的巨大贡献潜力。

第六,对贵金属业务的重点大户的维护力度不够,与同业兄弟行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下降,造成重点客户流失的现象。

3改进建议

第一,优化贵金属业务系统功能:自动根据客户身份证信息,识别是否有办理个人实物贵金属业务交易记录或开立个人账户贵金属账户,并通过系统返显提示信息,提醒网点人员为首次办理贵金属业务的客户阅读客户须知并签字确认。从而,加强对购买贵金属产品的个人客户进行风险告知的柜面操作的有效管理。

第二,整合系统资源,优化和完善个人客户金交所贵金属交易业务系统功能。对已在商业银行业务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的客户,能同步到个人T+D开户业务中,提示网点人员对于未进行风险评估或评估结果已过期的客户,可在业务系统发起风险评估和产品适合度评估,无须手工评估,避免遗漏和误操作。

第三,完善网上银行对公贵金属交易功能,简化交易流程,提高贵金属业务的客户满意度和交易时效性,提高对公贵金属业务的竞争力。

第3篇

>>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现状及评述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实践 产能、流动性“双过剩”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及监管对策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与监管 流动性紧张造成银行业恐慌 银行业短期流动性风险预警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构建及优化建议探析 新监管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用研究 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及评价 转型经济背景下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分析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 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改善金融生态 资产泡沫\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与政府债务风险 美国银行业流动性难题依然待解 流动性紧缩对商业银行业务形成全面影响 当前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银行业务的流动性衡量与控制 从外汇储备角度解析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 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A Summary of the Liquidity Stress Testing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Tian Juan

(PBC Operation Office,Beijing 100045)

第4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金融监管体制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管理当局运用一定的监管手段、采取一定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及经营活动、金融市场及交易行为等内容进行监督与管理。

目前,金融监管的目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维持金融安全稳定和良好的金融秩序;二是防止金融业的垄断和保持金融效率;三是保护投资者和存款人的利益。监管当局主要从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市场运作和市场退出等方面,遵从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监管与自律结合原则、风险性监管原则、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等进行监督与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执行、风险控制、存款保护、支付体系安全、市场准入等。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

目前,金融监管体制主要有三种:统一监管体制、不完全统一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采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即以中央银行为核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的分业监管体制。国务院是金融监管的主体,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发挥其监管职能,中央银行主要负责金融稳定和宏观调控。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步显现,尽管在2004年,三大监管机构公布了《三大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以初步构建各个监管机构在混业经营领域的分工合作机制,又于2008年,国务院《中央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使“负责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规范”被添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中,但是,我国分业监管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缺陷。

1.分业监管使得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并存

一方面,混业经营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可替代性和趋同性日益加强,因而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基础,监管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领域的创新却日新月异。这些都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及时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监管的真空。同时,在“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下,不同业务的交叉又使得新的监管方式的推出需要多方面的协商,加大了监管的成本,降低监管的效率。

2.监管程序的侧重点不合理

我国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的监管过分侧重于新网点,新业务,增资扩股增资等方面的严格审批,而忽视了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因此导致银行业务范围的狭窄,不能较好地分散风险。

3.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立法滞后。主要表现在:(1)我国立法通常是在成立机构、行使职权之后,并且法律、法规都是以行业为基础,针对各个专门业务层次的监管,立法层次较低,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协调体系。(2)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数量较多,但部分实用性差(主要是因为出现问题后相关部门才进行采取政策措施)并且重叠和矛盾多,因而金融监管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阻碍。(3)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4.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的行政级别无差异

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同属正部级单位,行政地位无差别,但是,从监管职能上看,银监会应当从属于中央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统一协调下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在二者行政等级相同的情况下,银监会与央行因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监管权限,可能导致缺少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造成监管在某些环节的效力不足。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议

1.改革我国现有的监管体制

在我国混业经营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单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交叉性的业务,应当按统一标准进行统一监管,即采用功能监管模式,是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如可以让央行牵头,建立及时磋商协调机制,相互交换信息,待时机成熟后,再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统一在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性的金融监管机构内,从而解决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各自为政,沟通协调困难的问题,而且能够覆盖我国各类金融机构,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的局面。

2.调整监管程序侧重点,借鉴美国“宽进严管”的先进理念

“宽进”指宽市场准入,“严管”指严金融监管。“宽进严管”可以使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金融市场竞争中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同时,宽市场准入可以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有利于抑制寻租腐败现象的产生,降低国家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

3.完善金融监管相关法制建设

人民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基础和保证是严格的金融立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在我国金融监管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之上,必须科学的建立起金融监管法律体系。(1)系统清理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坚决废止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重新修订不很完善的法律法规。(2)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立法、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及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立法等。

4.提升中央银行行政级别,强化中央银行权力

提升中央银行行政级别可以增强央行对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的威慑力,避免由于行政级别的无差异性而导致央行与三会监管目标不一致,引导三会在中央银行的指导下开展监管工作,提高监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10(05):105.

[2]刘小芳.金融危机下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思考.金融与保险,2010(04):84-85.

[3]曹慧,张向胜,李利华.中美金融监管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观察,2010(06):11-12.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分类 风险管理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获得利润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方法,从而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并获得经营利润。

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借贷的业务的独特性以及其风险管理主体、所处风险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十分复杂多变,只有将风险的类别识别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风险分类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传统教科书上,将银行风险分类将银行风险划分为资产业务风险、负债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只是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风险进行了划分,而忽视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或人为操作等方面的原因而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商业银行风险可以分成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三大类,但是,《新巴塞尔协议》(2001)这种分类方式考虑的是全球商业银行的共同风险,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随着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考虑到中资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也为了更好的找出优化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结合《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认为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转移风险、声誉风险等八种。

二、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本人认为主要有八种,作者认为: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因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法律风险是,因为银行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国家风险是,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转移风险是,一种事前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手段。指银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贷款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银行或个人承担,以保证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而被转移的银行则承担了额外的风险。声誉风险是,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以上八中风险,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倘若,银行对风险没有足够的预测、处理能力,很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诱发别的风险,例如,从定义上看,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引起的,似乎是独立的,但是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也将导致各种利率、汇率等变量的未预料,从而引发市场风险;也可能因为法律风险而引发声誉风险等。这仅仅是风险的初级分类,风险是动态的,只有深入分析各类风险,才能系统化的构建一个风险管理系统去综合管理。

在中资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后,要有管理这些风险的话,就必须找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真正原因,为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资商业银行的系统打好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是由其内外众多因素引起的,风险的成因复杂,如果我们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诱发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商业银行的主体因素是来自商业银行本身的因素。包括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个体内部的企业文化、产品设计、管理体制、经营战略、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等等。例如,由于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为主要业务,具有资产负债不对称、高负债经营的特征,决定了其资产的流动性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清偿力不足的风险,一方面会使银行产生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不信任,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誉和经营安全,给商业银行的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因素指直接与银行有资金往来的企业、公众等各类客户。从负债方面看,商业银行的经营建立在各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提款,而且存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假设基础上,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并不取决于银行本身,而是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态度,而公众的态度是银行无法控制的,所以公众的行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资产方面看,银行的多数资产是贷款,而贷款一般难以交易,不具备客观决定的市场价值,所以变现力差。当一笔贷款成为逾期贷款之后,就很难以确定这笔贷款未来的现金流量准确的现值,将无法正确衡量,从而会给带来风险。

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影响,主要指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结构、周期以及国家制度因素等。再加上由于中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结构不够完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与投资结构,以及外汇流动等,这些因素自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资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行业环境影响,是指由于银行业的行业特殊性产生的影响,资金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生命周期、价格以及市场资源等变量区别于其他产品难以估计,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变动并非行业本身能控制。商业银行行业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业外部的竞争激烈,银行盈利困难,而银行的日益增多使得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增大了银行业盈利的巨大不确定性。

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例及特点

第6篇

关键词:行业信用风险,组合,风险度量,信用衍生工具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象的重点已由单个客户或单笔交易转向组合(如行业组合、国家组合等)],其中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无不被置于战略高度,并已积累、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参考借鉴。

一、概述

作为信用风险的一种,行业信用风险是由于宏观或产业等共性因素影响,导致多个借款人或交易对手同时发生违约,从而引发的群体性信用风险。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西方商业银行对行业信用风险范围的界定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产生于借贷业务的行业信贷风险,还包括了产生于交易业务、资本市场活动,甚至清算业务中因交易对手或发行者违约导致的行业信用风险。

西方商业银行普遍认为行业信用风险的实质即为行业信用集中风险,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保持分散化,避免行业过度集中。根据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行业信用风险的识别、度量、管理手段或工具、监测、报告等方面。具体地,首先识别行业信用风险,进而度量行业信用风险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与大小,利用各种管理手段或工具控制或转移风险。同时,对上述过程辅以持续的风险监测,并予以定期报告。

二、行业信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

风险识别与度量是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而行业信用风险识别的前瞻性与度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决定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监测与报告的针对性。

1、行业信用风险识别

根据行业信用风险的实质与特点,行业信用风险的识别即为对行业信用集中风险的识别,主要涉及行业分析和信用敞口行业集中度分析两方面内容。

苏格兰皇家银行把行业分析视为评估贷款组合中潜在集中风险的重要步骤,对高风险或未来波动性大的行业予以特别关注。富国银行强调并追求信用组合的良好分散,评价贷款组合在行业方面的集中度。同时,定期评估系统性风险,特别是由于特定行业或宏观经济走势带来的风险。而瑞士信贷集团、法国巴黎银行也定期对相关行业进行分析,并评估行业的信用集中情况,高度重视信用敞口的行业分散。

2、行业信用风险度量

行业信用风险度量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西方商业银行无不对此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相关度量方法与模型,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具体实践中。区别于单个客户或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行业信用风险多从行业组合角度予以度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信用组合模型不断涌现,其中尤以瑞士信贷集团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1]与摩根大通开发的CreditMetrics模型[2]最为著名。

尽管这些组合模型的前提假设、建模步骤、计算方法等各有不同,但核心思路都是通过计量行业信用风险耗用的经济资本,评估行业信用集中风险[3]。具体说来,都是在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EAD)等风险参数基础上,得出行业信用组合的损失分布,据此计算该行业的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得到在一定置信度下行业信用风险耗用的经济资本。其中,预期损失被视为成本,通过提高定价及拨备予以覆盖;而非预期损失则是行业信用风险大小的真实反映,一般对应经济资本。在相同条件下,行业消耗的经济资本越多,说明其风险越大,经风险调整后收益也越低。此外,在行业信用风险度量过程中,情景分析、压力测试得到高度重视与广泛应用。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与组合模型相结合,计算得到不同情景及敏感事件影响下,经济资本等相关风险参数水平及变化情况,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度量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瑞士信贷集团利用以信用风险价值(CreditValueatRisk,简称CreditVaR)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模型,计算预期损失与经济资本等风险参数,度量行业信用集中风险。由于建模过程中考虑了集团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以及财务目标,使得风险度量与集团股东价值创造目标相匹配。同时,及时识别易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压力事件及情景,进行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评估其潜在影响,尤其是根据组合风险集中情况,度量行业对组合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贡献,防范因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导致的总量损失。

荷兰银行在组合基础上度量行业信用风险,运用了一系列统计方法计算行业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同时开发RAROC模型,用于内部资本的行业配置、行业绩效衡量等方面。

法国农业信贷集团运用情景分析,检验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假设,同时模拟危机情景,特别是在特定行业发生危机的情况下,计算未来相应的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情况。根据度量结果,评价信用组合分散程度,防止行业信用风险过度集中、经济资本过度消耗。

荷兰国际集团同样高度重视经济资本计量在行业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核心作用,认为经济资本是“在公司既定的安全水平下,能够覆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经济风险的资本”,而经济资本总量则是在严重危机时期能吸收全部非预期损失的最小资本量。实际计算过程中,采取99.95%的单侧置信度水平(即万分之五的破产概率),达到MoodyAA(或S&PAa2)的信用等级标准。

美洲银行将“降低收益波动性、实现非预期损失最小化”作为信用组合管理的指导思想,防止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导致的非预期损失超过集团风险承受能力。

摩根大通与法国巴黎银行也均采用组合模型度量行业信用集中风险,并根据度量结果管理行业信贷组合的风险-收益关系,及时退出收益低于风险调整后资本成本的贷款资产。而苏格兰皇家银行还将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运用于关联产业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监控中。

三、行业信用风险的管理手段与工具

拥有丰富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工具是西方商业银行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显著特点。借助行业拨备、行业信用限额、银团贷款、贷款出售、信用保险、信用资产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工具等七项主要手段与工具,西方商业银行从风险承担、风险控制、风险转移三个角度实现了对行业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

1、风险承担

行业信用风险承担是指银行根据行业信用风险大小,通过提高风险溢价,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从而实现对相关信用损失的内部消化。例如,法国巴黎银行以行业组合管理为基础,对不可预见的行业风险计提拨备,以覆盖可能发生以及难以准确估计的损失和费用。美洲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集团则结合行业未来趋势进行风险情景分析,据此提取行业拨备,覆盖因特定行业运行恶化带来的风险。此外,摩根大通、荷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也都对特定行业计提拨备。

2、风险控制

行业信用(集中度)限额是从风险控制角度管理行业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发放-持有”信贷模式下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西方银行中得到广泛应用。

瑞士信贷集团认为,限额规模反映了在给定市场环境、业务战略以及可用于吸收损失的财务资源条件下,集团的风险偏好。而对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而言,最基本的就是建立并维持一套良好的行业信用限额体系,将业务中的行业信用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瑞士信贷集团依据行业经济资本消耗情况设置行业限额,以此限制行业信用风险集中,控制信用组合增长速度。法国农业信贷集团则根据信用敞口或资本情况对每个行业部门设定限额(比例或绝对额),以此实现行业分散,防止特定行业危机事件的影响。汇丰银行为防止行业信用风险集中,对海运、航空、汽车、保险、房地产等重点行业设置行业限额,必要时对相关行业的新增信贷业务加以限制。而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国际集团也都通过不同方法设定行业限额,从而实现行业信用风险的有效分散,例如2005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各行业信用敞口占比均低于15%。

3、风险转移

银团贷款、信用保险、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工具)等属于风险转移类的风险管理手段与工具。通过对这些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特别是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商业银行有效地对冲了行业信用风险,降低了行业信用集中度,将潜在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为了达到组合分散以及资本有效利用的目标,部分银行还在对风险-收益准确度量的基础上购买信用风险(卖出相关信用衍生工具),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

2005年,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继续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汽车等周期性行业信用风险,通过购买信用保险或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担保规避航空航天行业信用风险。美洲银行、富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等也都通过综合利用银团贷款、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手段降低行业信用集中度,积极管理行业信用风险。

与银团贷款、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相比,信用衍生工具具有灵活性与时效性强、不损害银企关系等优点,现已成为西方银行行业信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4]。

2005年末,美洲银行全部信用敞口为3200.07亿美元,通过购买违约保护,其中146.93亿美元被有效对冲,较2004年末对冲规模同比增长35.46%。从具体行业信用风险对冲情况看,汽车及零部件、保险、通信服务等行业在2005年均达到30%以上的对冲比例,而传媒、公用事业、原材料行业的对冲比例也较上年有大幅提高(详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出现危机,通用、福特等公司信用等级降为垃圾级,德尔菲公司申请破产。而正是由于2004年末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保持了高达75.55%的信用敞口对冲比例,使得美洲银行有效规避了该行业系统性信用风险。

2005年末,摩根大通全部5534.02亿美元信用敞口中有298.82亿美元通过购买违约保护被有效对冲,对冲比例达5.40%。从行业角度看,摩根大通对主要行业信用敞口均进行了程度不同的风险对冲,其中对冲比例较高的行业有银行与财务公司、公用事业、油气等(详见表2)。

2003至2005年,花旗集团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对冲的信用敞口分别达111亿、273亿、407亿美元,年均增长91.49%。其中,主要对冲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农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汽车、航空等。此外,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也运用信用衍生工具优化资本运用、分散和降低行业信用风险。2005年,两家银行信用敞口对冲规模分别达到346亿与304亿欧元。

四、行业信用风险的监测与报告

行业信用风险监测贯穿风险管理的全过程,监测侧重点主要是重点行业运行趋势和较为集中的行业信用敞口,而风险报告则被定期向高管层、董事会提交,涉及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度水平及变化、行业拨备充足性、行业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校验与修订等方面。

2005年,汇丰银行继续密切监测保险、房地产等行业运行和信用敞口变化情况以及海运、航空、汽车等行业信用限额的执行情况。法国农业信贷集团也定期进行信用组合审查,密切跟踪电信、汽车、航天、酒店等对宏观经济较为敏感行业的运行态势,监测行业信用集中程度的变化情况,定期检查并报告相关行业拨备的充足性以及行业限额的执行情况。法国巴黎银行则对汽车、航空航天、高科技等周期性或高风险产业进行重点监测。

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近年,我国信贷投向同质化情况严重,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贷款集中现象十分突出,但多数商业银行对此认识仍有不足,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提高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1、加强行业分析与监测工作

行业分析是识别行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特别是信用敞口占比高、高波动性行业的深入研究与跟踪监测,准确把握行业走势,及时识别具体行业的信用集中风险。同时,也为合理进行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进而判断对信贷组合的潜在影响提供可靠依据。

2、着力提升行业信用风险度量水平

离开科学的风险度量,对行业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则根本无从谈起。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此高度重视,在借鉴国外相关方法、模型基础之上,集中力量开发出适合自身的信用组合模型。利用模型计算行业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以及风险调整后收益,据此计提拨备、确定经济资本,进而衡量风险大小、设定行业信用限额、对不同行业进行绩效评价等。此外,还应设定不同情景,利用组合模型进行压力测试,评估极端情况下行业信用风险大小。

第7篇

概述

所谓的网上银行,就是指银行在Internet技术的辅助下,向客户提供传统银行的服务项目,例如开户、销户、对账、查询、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等,通过网上银行,客户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对活期与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以及个人投资等进行管理。目前,网上银行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银行,这类模式下银行具有无形性,又被称为“虚拟银行”。另一种模式则是基于现有的传统银行,通过互联网来卡站传统银行的服务。

相比于传统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优势非常突出。首先,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会受到时间限制,而网上银行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客户可以随时获取快捷的服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其次,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营销模式以及经营战略与网上银行存在很大的出入。再者,在网上银行模式之下,银行服务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银行对软件与硬件的开发与维护得到升级,费用有所降低,面向客户的成本也得到控制。此外,通过网上银行,银行的客户群体得到扩展,规模经济的实现范围得到扩大。

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扩展经营途径。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对网络的应用越来越与普及,通过信息手段来实现消费与支付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网上银行业务群体数量呈现递增趋势。此外,网上银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该模式能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并且扩大了金融服务领域。在传统条件下,银行显然是难以随时随地与客户接触并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的,而网上银行打破这一瓶颈,使得商业银行经营途径得到有效扩展。

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网上银行得到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业务得到全面改进,并逐渐趋于电子化与信息化,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创新得以丰富,银行业务创新领域也不断拓展,同时新业务操作模式的建立也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网上银行使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得到推进,其中理财类金融工具的发展尤为突出。

有利于取得竞争优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入驻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企业客户与优质个体客户发展十分强大,并且有的远程金融服务可以通过网络来得到实现,他们不需要设置过多网点,并且不存在缺乏大众信誉度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除了要重视传统业务领域的竞争,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十分关键,这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信息资产建设。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政府信用的支持,具有较好的社会信用基础。为此,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广具有可靠的平台与机遇。借助此优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资产建设可以更加高效、快捷。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

网络安全问题。在网上银行应用系统中,往往无法避免存在漏洞或者缺乏严密的防范措施,这就使得部分不法分子可以对他人账户进行非法入侵,转移他人资金,进而导致网上银行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总体而言,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分为网络欺诈、病毒破坏以及黑客入侵等三种。其中网络欺诈指的是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用户的网上关键信息进行窃取,例如身份证号、银行登录账号与密码等等,进而对用户资产进行非法占有。病毒破坏则是不法分子对电脑病毒程序加以应用,对银行系统进行破坏,并以此完成数据的窃取与资金转移。而黑客入侵则指的是黑客对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加以利用,对系统缺陷进行针对性攻击,进而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网上银行操作问题。网上银行操作问题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客户端业务操作是否出自本人、客户端凭证的有效性是否确实、客户端私人密钥泄漏与否以及是否顺利传递交易指令等。在商业银行中,这些操作问题往往会带来纠纷,对银行形象构成威胁。因此,针对这些风险,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予以回避。

网上银行的收费问题。网上银行经营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成本低廉,甚至不会产生成本。然而,在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网上银行收费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全面收费导致部分客户开始流失,或者收费没有完全匹配服务,收费标准的权威性也难以得到认可,此外网上收费也会带来一些纠纷。就银行效益而言,为了使正常运转得以维持,使经济效益得到保障,银行有必要收取一定费用。然而,网上银行收费问题却导致客户源逐渐流失,因此必须对此应予以重视。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策略

加强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意识。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就本质而言,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就是拓展网上银行的目标客户群。网上银行的实质就是以实体商业银行为依托,对互联网加以利用,向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因此,为了实现目标客户群的拓展,关键就在于对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广方面主要依靠的形式包括减免费用、免费限期使用、优惠商户、绑定使用以及专属理财产品等等。其次,对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也是商业银行对客户群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于客户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基于允许范围,对商业银行网点进行增设,密集营业网点布局,使银行自助设备的投放量增加,并配备相关人员支持业务开展,为客户提供指引,通过自助设备开展一系列业务操作,如此金融服务环境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在自助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客户也能够感受到其优势,进而有利于客户业务办理离柜率的提高,同时在该模式下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识也得到培养,对银行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信息可以逐渐积累起来。

强化网上银行业务营销。在我国网络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相对来讲网络用户对网上银行的使用在数量上依然不具有绝对优势。究其原因,是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缺乏足够的市场认知度。在全天候24小时营销模式下,金融服务业务的开展必须要商业银行对营销进行强化,采取有效策略以支持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广与普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坚持绿色金融的营销理念,对网上银行加以大力推广。人们对绿色环保的关注度很高,而普及网上银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资源的节约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由此可以使业务无纸化得以实现,并且银行行政业务的审核费用也可以得到控制。站在绿色金融的角度来看,网上银行业务的营销,对于客户的意识需求而言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其次,商业银行应做好宣传,在主要网点设置视频设备,并将网上银行业务流程及其操作进行展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协助下,帮助客户进行网上银行业务的自助办理。之后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简单的宣传,如此客户对其的认识就可以得到深化。此外,银行必须加强展业团队建设,并深入到客户群与企业当中,做好相关活动,对网上银行进行宣传与讲解,并向客户进行网上银行业务操作的演示,使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优势有所体会。

加强战略合作,对网上银行金融软件设计进行更新。为了确保客户偏好得到满足,就必须确保网上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软件具有全面的功能以及简单的操作。为此,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支持非常关键。应对成熟、先进的网上银行金融软件设计开发技术加以借鉴与引进,并且建立专门的设计部门,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商业银行软件设计开发水平。应以电子金融工具的操作特点为依据,对金融技术软件进行不断的更新,促使网上银行提供的业务趋于全面化与便捷化。

丰富网上银行金融工具种类。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发展,必须依靠丰富的金融工具。一方面,金融工具的创新有利于网上银行支付灵活性的提升。在延伸了创新金融产品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不断趋于多元化与信息化,不同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也得到丰富。其中线上销售、企业网上银行以及先进管理平台的整合就是比较常见的途径。另一方面,传统银行金融工具在电子化改造之下,业务办理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客户能够获取更加优质的服务,经营管理成本由此得到有效控制,银行收益水平得到提升。

加强网上银行业务安全操作。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几率很高,网络会传递与划拨大量的经济信息与资金,一旦遭受病毒入侵,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不可否认在业务操作中会面临软件技术问题以及操作故障,因此必须对安全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银行必须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大力建设,具体包括相关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高级别的安全Web应用服务、安全证书、数据加密、通讯安全控制技术等等。如此才能够使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确保资金不会遭受威胁。

做好对网上银行的金融监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不同,网上银行将其向电子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了转化,并且与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创新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现行金融管理体制与监管政策出现空白在所难免。针对这一问题,央行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以强化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如果想要让网上银行发展趋于良性、健康,那么央行对其监管力度的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对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个环节技术标准进行规范的重要途径。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1-005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1.16

一、引言

1995年9月,国务院《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分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2004年6月,城商行开始大规模重组整合,并开始大规模引进战略投资者。无论是前期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主的模式还是后期出现的引进境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城商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城商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都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商行的渴求在于获得先进管理经验、先进发展模式、先进信息技术、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此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适合城商行的发展道路。本文分析2004年至2008年末引进各种境外或境内战略投资者的22家城商行在策略与模式的差异与特点,为进一步推动城商行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模式与策略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程,能否物色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事关战略合作的成败,更关系到城商行此举的核心目标――通过战略合作打造并提升城商行的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城商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有两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战略投资者的数量选择;二是战略投资者的国别选择。

(一)战略投资者数量的选择与风险分析

引进战略投资者数量分为以下三种:

1.引进单个战略投资者。这种案例占到已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的一半以上,包括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天津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成都银行、吉林银行、长沙银行、厦门银行;引进境内的日照银行、台州银行、廊坊银行、九江银行、莱商银行及德州银行。这种单一的战略投资者模式有助于战略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责任的落实,权责明确。不过,这种模式对被投资者而言风险集中、挑选的难度较大。

2.“1+1”模式。即引进一家银行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引进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或者同时引进两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这种模式也较普遍。包括南京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在内的城商行引战中都有IFC的身影;而烟台市商业银行则引进恒生银行及永隆银行两家香港的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杭州银行也是如此(澳洲联邦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此种模式往往是基于两家战略投资者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两者往往能形成合力,增加对被投资银行的援助力度。当然,这种模式需要引战者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广泛寻觅和筛选,并且投资者之间要深入沟通,难度比较大[1]。但就预期效果来看,此种模式显然有助于降低第一种模式所带来的风险集中问题,引战者可以各取所需,从两家战略合作者身上获取技术及管理援助显然更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就被投资者的股权分布来看,两家战略投资者持股既保持一定的持股比例又能降低持股集中度,优化股权分布。另外,就南京银行及杭州银行的“1+1”模式而言,两者都选择在不同时期分别引入两家战略投资者,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而这也是值得后来者学习的。

3.引进多个战略投资者。此种模式多出现在盘子大的国有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而在城商行中不具普遍性。就目前而言,上海银行是个特例,分别在两个阶段(1999年、2001年)引入IFC、汇丰银行和上海商业银行(香港)这三个战略投资者,至2010年底持股比例分别为7%、8%、3%。这种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股权更加分散,但带来的问题是持股比例的不足也降低了战略投资者参与管理的激励。因此,相比于“1+1”模式,多个战略投资者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际操作来看都较缺乏可行性。

(二)战略投资者的国别选择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从事银行业务或者投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加常态化,这也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2]。

总结引进战略投资者的23家城商行的选择可以发现,2006年7月之前有10家城商行引入战略投资者,而这10家城商行无一例外地都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又以欧美的国际知名银行及金融机构为主。前期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除重视战略投资者的实力外,一定程度上还青睐更具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的金融机构;2006年7月后,这种形势才有了转变,13家城商行中有6家选择境内的商业银行(包括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领先城商行),另外7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也由之前以欧美、澳洲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国际知名银行为主向多样化发展,出现包括马来西亚、韩国、意大利、法国(引进的意法金融机构不再是那种在国际处于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知名度较前期有较大的差异)、香港的金融机构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显示了城商行在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上更趋理性。

三、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亚洲金融机构的案例研究

城商行引进的亚洲金融机构具体包括:汇丰、香港恒生、香港富邦、新加坡华侨、马来西亚丰隆、韩亚银行、马来西亚联昌国际证券银行集团等10家金融机构。引进亚洲战略投资者,特别是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业的金融机构有一个比较优势在于其与中资银行相近的文化渊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引入欧美金融机构所带来的双方合作中存在的文化冲突[3]。

下面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两家城商行――厦门银行(代表后发中小城商行,引进的是有台资背景的香港富邦银行)、成都银行(代表非上市的大型城商行,引进的是马来西亚的丰隆银行),分析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经历。

(一)厦门银行引进香港富邦银行的案例研究

这一引入战略投资者项目在当时影响不小,它是香港银行业首例依据CEPA4的规定投资大陆商业银行,也是台湾金融机构首例借道第三地投资大陆商业银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香港富邦银行入股厦门银行过程概述。厦门银行从2001年开始开展增资扩股工作,但由于大量的不良贷产,于2005年才正式启动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增资扩股方案。并在2005年11月首次接触香港富邦银行和台湾富邦金控。除此之外,厦门银行也和其他国内外多家潜在投资者进行意向性谈判,最终确定了香港富邦银行、捷克PPF集团、比利时富通银行三家为谈判对象。由于富邦报价最高,并且在台商业务、台币兑换、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上与该行有很好的互补性;同时,其母公司台湾富邦金控旗下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信托、证券,以及关联企业富邦旗下的电信、传媒、房地产等企业也将跟进加大对厦门市的投资,加上第一家投资大陆商业银行的台资金融机构在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最终确定香港富邦银行拥有第一优先谈判权。香港富邦出资2.3亿元人民币(约合2.6亿元港币),以每股2.3025元人民币的价格,取得厦门银行9995万股的股权,占增资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仅资于厦门市财政局(增持212.16万股,共持有增发后总股份数的26.7%)的第二大股东。2008年12月20日,厦门银行宣布增资扩股项目圆满完成。

2.厦门银行与富邦银行的战略合作特点

第一,在人员方面,2009年厦门银行引进富邦银行资深管理人员与专业人员共计19名,其中包括3名高管,分布在厦门银行台商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财富管理部、产品发展部(国际业务部)等多个关键部门。其中,台北富邦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高朝阳担任厦门银行行长,成为大陆首位台籍行长。第二,在营运方面,截至2009年底,双方共启动33个项目,其中已完成16个,项目总体完成80%以上:完成了对信用风险组织架构的调整,实现了风险的集中管控;完成了人力盘点和薪酬改革项目,并对绩效薪酬进行了进一步设计和优化;完成了网点转型和鹭通支行网点改造试点;对作业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设计,改进了服务效率;完成了组织条线优化改革,成立公司、零售事业部,实行条线化管理;成立台商业务部,大力发展台商业务;成功开发“两岸通美元速汇”、“传真交易”等新业务;借鉴富邦银行在小企业业务和零售业务管理上的技术和经验,大大增强了该行在小企业业务和零售业务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

厦门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各项内部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资本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实现跨区域经营,取得一定的经营业绩。

(二)成都银行引进马来西亚丰隆银行的案例研究

成都银行的综合实力稳居西部城市商业银行前列。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前(截至2007年9月末),该行存款余额为433.03亿元,贷款余额292.98亿元,总资产504.48亿元。

1.引进丰隆银行过程概述。2007年,成都银行正式启动增资扩股、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工作,决定以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以每股不低于2元的价格向境内外投资者募集20亿股。邀请马来西亚丰隆、法国兴业、新加坡发展银行(现新加坡星展银行)等3家境外银行开展尽职调查。该行提出通过比选方式确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方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制订了突出价格因素同时兼顾技术转让、长期合作和协同发展等条件的评选标准。最终,丰隆以人民币19.5亿元认购6.5亿股新股份,占该行增资扩股后总股份的20%,并与该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及业务发展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帮助该行打造核心竞争力。

2.与马来西亚丰隆的战略合作特点

第一,智力引进,指导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丰隆银行向该行推荐了两名具有丰富境外银行管理经验的董事。其中,风险管理专家、丰隆银行首席营运官何维忠担任该行副董事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加强董事会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治理架构,成立董事会授信审批特别授权委员会,专门负责对超权限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工作,并设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IT委员会,强化全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以及IT建设工作。第二,合作培训及技术指导,提升员工素质。成都银行积极利用丰隆提供的培训基金,选派中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新进大学生赴马实地开展培训学习。同时邀请丰隆的专家到成都为干部员工开展相关培训,内容涉及分行营运、商业信贷、个人金融、财务及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控、客户服务等。第三,提升资金营运能力。在丰隆的积极协助下,成立了资金部。并通过学习、借鉴丰隆的做法,快速确立了资金业务的管理架构、运作模式、风险管控措施等,大大缩短了探索过程。在资金部成立后,丰隆派驻1名国外专家进行指导,资金运作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运作渠道不断拓宽,收益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日平均资金运作规模达到334亿元,全年实现收入近9亿元,成为该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增强了该行在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主动性、灵活性。第四,协助系统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效率。2010年,财务管理一期项目――财务核算和大总账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费用报销的集中化管理和流程控制,并为费用预算控制、业绩评价等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建设财务管理二期项目,有效提升该行的风险计量和评估水平。第五,技术支持及协助提升IT支撑能力。丰隆银行选聘多名技术专家协助该行开展系统建设,在相关的系统选型、技术标准制定,以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在丰隆的协助下,该行完成了网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此外,成立了数据分析团队并开展了数据仓库项目,完成了对核心系统、个贷系统、信贷台帐系统等八个主要系统的数据整合工作,显著提高了数据查询、分析的效率。数据分析结果已经广泛运用到客户分析、理财产品营销、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为经营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促进了管理的精细化。

截至2010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513亿元,存款达到1225亿元,贷款达到679亿元,分别为引资之初的2.9倍、2.6倍和2.3倍。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厦门银行、成都银行引进香港、马来西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案例分析,笔者发现,无论是非上市大型城商行(成都)还是中小型城商行(厦门)在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上都不再仅限于引进如IFC等国际知名大型银行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更理性的向具有相近文化渊源、具有相似市场定位、发展理念、双方在规模,实力上更“门当户对”的东亚、香港地区的银行靠近。正如成都银行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所坚守的选择具有战略性投资意向,与自身发展战略具有协同效应,具备技术、人才等智力输出意愿与能力的金融机构,而不一味追求大机构、知名机构,选择“门当户对”,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厦门银行的引资案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政治、经济合作因素,金融合作为该引资案攒足了人气,也为顺利通过监管层审核打下了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D].天津:天津南开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预算性软约束;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81-03

对于我国银行业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业内长期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中国银行体系极为脆弱,处于崩溃边缘,我国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也有人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前景十分看好,认为中国无论在短期或者长期内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还有人认为中国虽然短期内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中国银行业蕴含着极大的风险,长期内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事实上,看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并不仅看其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同时也要看到银行内部蕴含的问题。

一、对预算性软约束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概述

我国银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曾面临着巨大的清偿问题,但是仍然保持稳定运行。20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体系一直处于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之中,1998年末,占据中国银行业68%资产的四大国有银行甚至处于资不抵债阶段。然而,我国却从未爆发过严重的银行业危机。这种看似及其矛盾的现象被西方人成为“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之谜”。王叙果、蔡则祥(2005)分析了这种现象,认为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体制所决定的。中国政局稳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存款人对政府信心十足致使政府的担保机制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因此金融风险虽然严重却没有转化成为系统性金融危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维持稳定的难度。这些风险不断通过资金渠道累积于货币金融体系之中,不仅加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也加大了隐性的金融担保运行成本。虽然政府曾多次注资各大商业银行,改善其不良资产率偏高以及资本充足率不足的状况(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见图1所示),创造上市条件并引导其逐步上市,但是中国基本金融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仍然存在。由于我国大型国有银行资产总额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国有银行存在的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健全、受到管制的利率以及滞后的金融监管体系等都会增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分配比例如图2所示。

笔者认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最大隐患来自于大量潜伏于体系中的风险:银行业运行效率低下抑制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而不是清偿力和流动性问题导致的倒闭问题。一方面,政府隐性担保能力是否会在转轨进程中成为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线,现有的体制框架不再能够包容其风险,这些风险就会溢出制度边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另一方面在开放条件下随着银行业自身经营和发展,其风险生成以及扩散机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亚诺什(Janos.Kornai)于1980年在《短缺经济学》中提出“预算软约束”概念,之后预算软约束被广泛运用于讨论政企关系以及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复杂的博弈关系。预算软约束一般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时,外部组织通过非市场化手段给予其流动性支持,从而避免其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可以将预算软约束简单的看作主体A对另一主体B提供资金、资源等但是要求低于其他主体的回报,则看作主体A对主体B实行了预算软约束。黄海州、许成钢(1999)研究了预算软约束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认为预算软约束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还会扭曲市场信息并形成一种传导机制,从而导致银行间市场面临逆向选择问题,甚至造成银行业挤兑风潮以及银行间贷款市场的崩溃。既有研究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银行业预算软约束形成机制和存在的类型问题;另一方面是预算软约束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我国渐进式金融改革方式是我国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制度根源。它是滋生预算软约束在我国生存的土壤,使得政府不得不提供巨额成本为银行的不良贷款买单,并且不断为银行业提供各种隐性担保。

二、预算软约束的类型

Mitchell(2000)认为预算软约束有两种衡量标准,一种是融资决策是否有效,即融资是否被用于预期净现值为正的企业;另一种是融资决策时间是否有效,即获得融资的企业若持续经营的回报的净现值是否高于变卖企业资产所得回报。这两种标准相互组合即形成预算软约束的四种不同形式,具体如表1所示:

我国银行体系在经济转轨时期存在双重预算软约束现象。施华强(2004)认为在转轨时期中国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进行预算软约束的制度安排,对于企业而言,政府是名义预算约束的主体,但是国有银行才是对其提供资金的最终约束主体。在这种双重软预算约束关系里,政府虽然都是最终意义上的支持者,国有银行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双重角色,是联系双重预算软约束的纽带,他们共同构成了双重约束关系。其中,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银行软约束最重要的表现即为政策性贷款,改革初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大量国有企业统配资金都来自银行贷款,一些本应该由财政承担的补贴和支出也由银行垫付,银行功能异化是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历史原因。国有银行政策性贷款在1979年仅为11.85亿元,占国有银行贷款比重仅为0.6%,但是这一比重在1985年上升至31.45%,1996年我国政策性贷款规模达到16400.10亿,占国有银行贷款比重高达34.66%。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少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靠高投资、高能耗以及高污染来支撑的;在本轮经济增长中,房地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了一大批高能耗企业如钢铁、水泥等盲目投资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原本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电、煤、油、运等重要原材料供求状况更加紧张。直至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清偿力问题,政府又通过债务剥离、流动性担保以及资本金注入②等方式来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行,从而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质软约束。国有银行风险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得到转移,自身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同时在二级市场的股权溢价大幅提升了银行价值,同时外汇储备也由此获得了增值保值效果。表面上看起来银行风险似乎得到了缓解,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不过是从银行部门转移到了公共部门。

三、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存在的制度根源

预算软约束之所以在中国能够生根发芽,有其制度根源。最主要的就是,我国银行业对金融资源的绝对领导。2008年我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为17.6%,2009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9.5%,而2010年这一数据将有可能达到30%,虽然间接融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绝对优势。由于我国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而金融控制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据核心地位,这也是金融控制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源向银行业不断集中。银行倒闭将产生巨大的外部成本,故银行“大而不倒”是潜在的软约束规则。Mitchell(2001)认为当银行出现危机时,政府不得不出手救援,最终导致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金融产权的非独立性,这也政府对银行实施金融控制的必然结果。钱小安(2000)研究发现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以及倒逼机制对金融产权实施事实控制权。

首先,我国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并且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来自于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和经济活动,这为投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制度温床。地方政府在晋升激励机制下大量投资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这种投资冲动在金融控制以及货币投放“倒逼”机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严重。经济转轨前的制度在市场经济转轨之后仍然存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许多政策性负担。由于政府希望对企业源于政策性负担的损失负责,所以在企业亏损时政府仍然对其进行补贴,因此预算软约束现象继续存在。企业承受政策性负担无法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生产,从而缺乏自生能力,这又导致了企业发生亏损。一旦企业发生亏损,政府又不得不对其追加投资、提供补贴等,如此恶性循环。

其次,我国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促进了银行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我国企业自有资金缺乏、资产负债率高、资本收益率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相对中小型企业更倾向于债务性融资。由图3可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同时公司绩效过低的问题。由上市公司可以类推出其他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更高,更容易造成银行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四、预算软约束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

我国银行业在改革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沉没成本以及其引发的政策性风险,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侧重讨论当前银行业道德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问题。

(一)预算软约束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触发机制

第一,软约束引致银行行为发生扭曲,不良资产问题难以根本解决。预算软约束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最终援助否认了市场机制的惩罚制度。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为了争取和更多的利润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显然违背了商业银行谨慎性的经营原则。在预算软约束下商业银行不断发放长期贷款以及鼓励企业以新化旧、循环借贷,这也是我国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第二,地方政府行为触发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由于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倾向于与政府偏好一致,银行向企业投放贷款并非基于对该企业经营风险或收益的判断,而是一种投机行为,主要基于政府是否会对该企业实施软的预算约束,这也导致了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周黎安(2004)认为地方政府基于GDP增长的政治性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政治晋升体系会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绩行为,地方政府官员主导下的重复建设陷入囚徒困境以及恶性竞争。

第三,银行倾向于发放贷款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其破产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外部成本,所以会有更多的激励避免企业被清算,因此银行愿意以更低的利率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倪铮、张春(2007)将破产的社会成本引入Hart和Moore的债务合同模型中,说明国有企业在面临破产做清算决策时会考虑到社会破产成本。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预算软预算也使得银行缺乏足够的动机对贷款进行监控,即使可能会破产遭到清算的国有企业也会得到政府的变相救助避免破产,国有企业本身也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与监管机制从而导致盈利水平低下,这也为不良贷款埋下伏笔。

(二)预算软约束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金融体制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单一银行体制是指每个项目有一家银行提供融资,多家银行融资体制是指每个项目有两家以上银行提供融资。我国由于资金短缺状况较为严重,故不会选择多重融资体制。单一融资体制导致了一种较为严重的后果即是容易促使预算软约束的发生,导致同业拆解市场难以区分项目的好坏。在单一银行融资体系下,银行之间由于缺乏竞争,差项目也容易持续获得资金支持,即使银行发现该项目是差项目,但是只要贷款收益大于其成本银行便会继续贷款,从而形成预算软约束。当银行受到的冲击足够大,就很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在单一银行融资体制下,软预算约束使坏项目难以终止,无法划分银行优劣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就会成为“柠檬市场”。因此,单个银行的问题会通过该市场传播至其他银行,爆发金融危机。但是在预算硬约束的经济体中,不容易出现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存款外逃,银行贷款质量较高,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可以在同业拆解市场获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