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

时间:2023-07-07 16:27:24

导语:在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更新;杭州;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98-03

[作者简介] 温日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经济学。(浙江 杭州 310016)

一、引论

目前有关城市发展的研究中常常提到城市更新问题,城市更新是什么?笔者认为城市更新是对城市现有环境的进化,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对旧有建筑、道路、水系的局部调整和改动,以及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保护是城市更新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更新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和以历史建筑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新以及城市道路、水系等交通体系的优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之一。更新与保护的成果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环境、促进商贸旅游发展以及营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同城辉映的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外有关城市更新不乏经验和案例,费城的富兰克林大道,圣路易斯的弧形地标能给我们较多的启示。

二、杭州近代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与保护概要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自南宋建都以来一直都是文人荟萃,人杰地灵的地方,近代的潘天寿、茅以升、黄宾虹等名人名士在杭州留下深深的印记,同时留下了以名人故居及近代居住坊巷为代表的杭州近代建筑文化。与此同时,“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越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作为杭州精神文化生活的代表融于杭州现代城市生活的文化空间中。在杭州城市更新进程中,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积极的,并有较大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新自2006年以来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杭州近代建筑更新体系

1.十大历史保护街区。2003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确定对清河坊、小营巷、中山中路、湖边村、北山街、西兴老街、思鑫坊、小河直街、拱宸桥桥西、长河老街共10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明确了十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使用方向、居民安置、现代基础设施引入等内容。

2.历史保护地段。2004年,杭州市规划局公布新增12处有关近代建筑的拟保护地段。分别为兴安里、韶华巷-恰丰里、泗水坊、平远里、惠兴路、五柳巷、龙翔里等。保护地段的规划目标延续以上历史街区的风格各有不同。2005年,杭州市率先在五城区开展了“一区一街”历史街区保护试点工作。上城区元福巷、拱墅区小河直街、下城区武林路、江干区笕桥老街、西湖区留下老街的更新因这项工作的开展而得到了快速提升。

3.招商与具体的保护案例。2005年1月,杭州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第一次在自己的内部网站上公布了5处近代建筑的招商公告。这5处近代建筑分别是静逸别墅、玛瑙寺、穗庐、北山路95号、宝云寺遗构(疗养院)。同年5月“江南文学会馆”正式入住穗庐别墅,以招商带动保护的工作开始初见成效。“保护─招商─利用─保护”为杭州近代建筑的更新注入了新的思路,在解决更新保护资金来源的同时实现近代建筑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提升,实现双赢。

4.小河直街的更新与保护。2007年1月,杭州小河直街历史保护街区更新与保护工程启动,作为再现清末民初江南运河边居住文化的小河直街更新改造工程截止2007年12月底已基本完成。改造中街区内的建筑根据其文化价值的等级分保护、改善、整饬、拆除和新建这五个等级。目前小河直街的历史建筑有12组共15间的结构是按照原模原样的模式保留下来的,在此基础上,对其室内的卫生、隔音隔热、通风等设施进行适当改善。

(二)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体系

1.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2月22日,杭州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共有 99项,10大类。并由此确定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每两年评审公布一次的制度体系。

其中“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越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原则。2006年11月,杭州颁布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与保护的原则。原则简单概况为“建章立制、深入普查、搭建平台、属地管理、分级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3.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方法。(1)平台与渠道的建设。“西湖狂欢节”、“风雅颂”等民间艺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相关会议、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相关图书、建设一批诸如余杭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和杭州天石微雕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重要平台。

(2)教育培训制度。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制度的重要途径。民间艺人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与文化事业单位人员同等的权利。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选修课中开设民间艺术课程等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制度的重要方法。

(3)文化贸易与交流。出版民俗文化丛书、光盘,开发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建立民间文化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基地是进行非物质文化贸易的多样化途径。临安钱王故里生态保护区、富阳古亭乐舞生态保护区是杭州“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项目。

(4)旅游业带动的非物质文化更新。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努力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观光业的融合,增加景区人文内涵。将非物质文化更新与旅游业相结合,设计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经济价值。

(5)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杭州铜雕、王星记扇业、张小泉剪刀、都锦生丝织、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重要保障。通过产业基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依赖于产业基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新。

三、杭州城市更新与美欧城市更新的比较研究

(一)杭州城市更新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指出:杭州城市更新的核心集中于“七大挑战”。“七大挑战”的重点是“保老城、建新城”之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挑战,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之保护城市环境的挑战、“城中村”改造之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挑战以及“道路更新”和“河道更新”的挑战等。近几年杭州经过城市更新,城市魅力越来越体现。主要特色集中于:

(1)将城市更新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心区的城市更新改造一直是杭州城市建设的重点。背街小巷整治、风景区改造、以道路改造带动城市街景整治带来了良好效果。 科学的城市更新理念使杭州城市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房产需求增加促使房价地价上升,财政收入增加使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城市更新。

(2) 优化设计基础上的城市更新。杭州城市更新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注重原有城市功能和空间肌理的保护与继承。城市设计重视城市人文环境与建筑文化环境的营建。

(3) 城市更新带来城市品质的提升。政府规划协调、开发商出资建设,杭州城市更新的二元体系已基本建立。政府积极投资建设城市路网、环境小品等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商积极营造开发项目。城市更新历程使杭州居住环境品质迅速提升。

(二)美欧城市更新案例比较研究

(1)纽约的南街海港[4]。纽约的南街海港是美国在1970年进行更新的历史保护街区,“中国号”地标、专门卖鱼的市场,原来的外墙全部保护住,里面进行大规模地开发使南街海港成了曼哈顿区很重要的晚上要去的地方。南街海港更新的成功体现了美国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以下策略取向:

1.更新项目操作者应该是一个公共公司或制度的合伙人,而非政府或开发商的独立力量。由政府的公信力和开发商的合力结合之下才能把城市更新做得更好。

2.城市更新中注重把城市的形象建立起来。高效率的规划过程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产权问题清晰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法规的灵活使用为更新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2)德国的亚琛[5]。欧洲在旧城更新与保护方面强调必须从旧城原有的形态入手。德国有个城市叫亚琛,在二战期间曾经被严重破坏。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城市的机理和以前依然非常的类似,更新与恢复成功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内部的机理被保持下来,这种内部的机理包括营养和休息、清洁和自我清洁、居住和工作以及交通和交流。内部机理的延续是其在城市更新中依然能保持原有的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的若干关键问题

杭州城市更新与国外城市更新的案例对比研究中能够体现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工作中的亮点。在以历史建筑更新及非物质文化更新为主线的城市更新进程中,“整体街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带动”、“各种效益的发挥”、“杭州城市文化特色”等理念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贯穿始终。结合已有工作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杭州城市更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关键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更新是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基点。“城市的可识别性”是决定城市质量的重要因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胡同等都是这些城市重要的可识别性特征。杭州最具有可识别性的特征是西湖、运河与南宋文化。如何通过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更新这条主线,在杭州城市更新中充分展现西湖文化、运河文化与南宋文化,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开创出一些标志性的“地标”,将杭州的城市形象建立起来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基点。

2.重大工程建设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市区河道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是近几年杭州城市更新的重头戏。“西湖西进”、“北山路整治”、“八卦田景区开发”,西溪湿地一期、二期工程,包含“富义仓”、“小河直街”、“水上巴士”等在内的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包含清淤、护岸、截污纳管、拆除违章建筑等在内的273条市区河道的综合保护工程是近几年杭州城市建设也是城市更新的亮点。目前为止,杭州通过12条河道的整治共梳理27处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更新实践是值得称道的。未来的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3.更新主体多元化、操作模式制度化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保障。就象美国的城市更新一样,城市更新的主体不应该仅仅是政府本身,开发商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将公与私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能将城市更新工作做得更好。如何约定政府与开发商的合伙人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政府、规划和城市管理部门、房地产商、居民应是城市更新过程的最核心的四个主体。成熟合理的多元更新主体关系有待于政府制定出针对十大历史保护街区、12处历史保护地段以及非物质文化更新的明确细化的更新与保护细则,调查特定保护街区、保护地段的居民产权情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情况,适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此外,规划设计方案的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审批制度,城市更新操作程序的制度化等都是目前杭州城市更新中应该进一步细化的关键问题。

4.城市更新的阶梯性原则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FCA法[1]对杭州近代建筑文化价值进行分等定级,认真筛选保护内容,根据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等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更新的阶梯性原则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或假定评价法[3]确认的部分少量文化价值不高的建筑是否能被整体更新应该是城市更新中不可避免的选择。更新设计方案的确定应该从杭州历史文件中寻求方向、尺度与灵感。对杭州老城文化、人文生态及建筑形态的深入研究应该是优秀的更新设计方案的前提。方案应同时尊重街区原来的绿化环境,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开发,而非一步到位。部分技术文物如桥梁、绘画、雕刻等作品的容纳和突出可以对方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开发城市更新效益是杭州城市更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文物建筑在保护、使用、产权等方面有诸多限制,如何以非文物建筑为核心,优化设计,在融合历史传承的同时使城市更新的各方主体都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是杭州开创有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的主要方向。非文物建筑一定的产权出让、出租或自营,应该是开发商获得回报的主要途径。“江南文学会馆”、河坊街的浓厚商业氛围、重大工程建设的各方利益回报、杭州地价的持续攀升应该说实现了杭州城市更新的浅层次效益循环。但如何避免这一循环带上房地产泡沫的阴影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深层次的问题。以非文物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为核心,融入保护、出让、出租、自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础建设、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贸易与交流的商业经营模式,将容易开发出一条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城市更新之路。

6.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城市更新需要同时关注的重要方面。城市更新有可能导致对城市贫困人口不利的利益分配,如何让城市更新效益在社会中再合理地分配,以体现社会公平原则,达到社会总体和谐发展的目标是城市更新需要同时关注的重要方面。建筑环境的更新与经济振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需求带来更新的需求。历史建筑更新在拆迁过程中给居民合理补偿,对有意向还迁的居民应尽量满足其意愿。只有在更新过程中时时刻刻为居民着想,才能有效解决更新中拆迁难的难题,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五、结语

城市更新与保护是目前中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其关键问题的提取将为我们的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杭州城市更新在有关历史建筑更新、非物质文化更新及重大工程建设带动城市更新的实践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的先进理念,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更新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是值得我们更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温日琨.基于FCA的近代建筑文化价值分级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2001,(3).

[2]温日琨.杭州近代建筑历史街区保护模式探讨[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5,(10).

[3]饶及人.美国旧城更新和改建的案例分析[OL/OB].焦点房地产网,2006-12-17.

第2篇

关键字:旧城、更新、保护

1、 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

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静止过。她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或扩张,或衰退,或在内部的各种压力之下进行调整……,这种空间和部门的调整对土地和建筑物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1.1早期的城市更新

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兴起。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市里,建设混乱。贫民窟大量涌现,环境不断恶化。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更新的压力越来越大。众多城市重组和扩张,城市中心地区竞争激烈,土地和建筑物的功能转换越来越频繁。19世纪中后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郊区化逐渐盛行。

针对以上情况,发达国家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段,一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部分国家,认为既然采用土地配置和房地产市场等纯经济手段无法达成社会公平公正等目标,政府有义务介入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去。另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的,坚决反对对住房进行公共干预。以政府在城市更新中介入的程度不同作为区别的两条城市更新道路,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进程。

1.2现代城市更新运动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清除贫民窟、整治城市环境、重建新住宅等。城市更新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分区调整土地利用和城市整体结构。二战结束:大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工业出现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中心区经济发展严重衰退。为振兴内城经济,美国率先提出城市更新计划,产生“城市更新学”。提出城市更新行为的再开发、整治和维护三种模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认识到城市再开发牵涉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与物质环境等多种因素。更新目标以多目标性取代振兴经济的单一目标。20世纪90年代。对人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等人文因素在城市更新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新的目标从最初的清除贫民窟,改善卫生环境,到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总体考虑城市结构;从为物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城市结构大调整,到从社会、经济角度提出城市再生和从环境、人文角度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一步一步走向了更深入更高的层次。方法也从单一的物质规划,走向多目标综合性社会经济规划。城市更新的根本目标提出了“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即从城市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和改造实践,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创造一个更为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1.3城市更新中旧城区改造的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的旧城居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首要内容,一般采用综合性再开发(Comprehensive Redevelopment)的做法,对应于城市更新行为的三种基本方式(再开发、整治、维护),大体分为三类。重建性开发,对没有保留价值地块进行拆除清理,重新规划设计,优化土地利用。整治性开发,视改造需要不同,分别采取改建、扩建、部分拆除、维修养护等方法,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保留原有风貌特色,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维护性开发,对有较大保护价值的旧区,维护正常使用状态,适当修整,保持乃至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与城市更新一样,发达国家的旧区改造也存在以政府控制为主和以市场调节为主这两条道路。但这两条道路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大规模清除贫民窟重建(Slum Clearance),即重建性开发为主要改造方式,第二阶段以改善(Improvement)、整治(Rehabilitation),即整治性和维护性开发为主要改造方式。

2、 发达国家对于历史地段保护的具体措施比较

2.1定性阶段:

英国:规划《登录建筑和保护区法》中定义保护区是:“具有特殊的建筑或历史价值,并且其内在特点和外观需要保存和整治的”地区,他们通常以登录建筑 为核心。

美国:由地方政府实行控制规划,全国无统一规定。对符合标准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进行登录。一些城市扩大登录地段,称为历史地段。(不是历史建筑单体的点状保护,而是历史环境的面状保护。)

日本:1975年修改《文化财保护法》,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参照欧美经验在文化财保护制度中推行登录制度。

法国:1913年颁布20世纪第一个重要的遗产保护法律《历史建筑保护法》,1962年《马尔罗法》在城市地区将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2.2开发控制阶段:

英国: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重要依据。议会允许在保护区内惑于保护区相关地区的开发和再利用,但这种开发必须在能保存或促进保护区特殊的建筑、历史特色或风貌的情况下才被允许。

美国:各历史地段的控制方法不同,但都有专门的审议会。建筑外观的变更、新建筑的设计、须经过专门审议会的审查,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审议会采取当地居民及有兴趣的人均可参加的公开审议方式,最终结果由专门的审议会成员表决通过。

日本:被登录后的建筑的所有者在规定中的情况发生时必须事先或事后向文化厅长官报告。

法国: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制度是整个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核心。法律赋予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在项目审批中很大的否决权,他们代表国家利益,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对被保护地区中的拆除和建设活动进行调控。对建筑的拆除和建设,必须向当地市长申请许可,获得“拆除许可证”或“建设许可证”方可进行。

2.3保护、整治计划的实施与财力支持:

英国:重点在于控制控制开发而不是排斥开发,采取积极措施以保持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历史地段保护所获的财力以政府补贴和贷款为主,补偿房屋业主的额外维护与保养。保护建筑的维修或改造可以获得一定的减免税收的优惠。

美国:注重市场作用的城市发展方式。政府不掌握大量的资金,对于历史地段的财力支持以税收、贷款、债券的方式为主。

日本:登陆建筑的管理和修理原则由所有者承担,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以调动所有者自觉性,期待资助维护。

法国:对于被保护的建筑和地区,国家对建筑的维修给予补贴或减税的政策,但在维修总费用中的百分比以及国家、大区、省和城市在补贴中所占的份额不同。得到补贴最高的是列级的历史建筑,其中尤以业主维修后用以出租的情况得到的补贴最多。

由于城市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改造更新成为一种必然。我们看到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旧城的改造方式,已经从大规模的清除重建转变成为综合性的住宅改善和街区整治,并且制定了一些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现出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

3、 北京旧城保护和更新的策略探讨

3.1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

英美拥有完善的历史遗产注册保护制度,与各自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旧城保护与更新已经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我们改造与更新的各项工作必须有不断完善与成熟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3.2加强政府、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合作。

首先,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需要对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负责,政府要对城市更新与改造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政府的负担过重,同样不利于发展,因此要正确的引入社会企业,并且需要公众的参与。如此才能顺利完成改造更新,同时避免开发商为了纯粹的商业目的而破坏旧城肌理,并使旧有的浓厚的社区人文色彩得以保存和延续。

3.3解决旧城中人口密度的问题。

“老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一层住宅构成的城市,百分之百的住宅都与大地相连” 。2005年度北京市对于1999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已经在减少北京城市人口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改变内城的拥挤现状,顺利进行人口疏散是一个很复杂的现实的问题。改造后的地区,只保证很少部分居民的回迁。为了避免改造后的城市中心区再度陷入拥挤之中。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引导城市中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工作、居住环境,提高周边地区的配套设施质量,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成功引导人口向外疏散。

第3篇

近年来,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多工厂产业升级,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闲置工业建筑。这些场所不仅失去其原有的经济生产价值,同时也成为一块日渐破败的废弃用地,残存的工业遗迹与城市及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城市对闲置工业建筑的更新已相当急迫,利用改造再利用的手段使其新生相比拆旧造新,更能体现出其经济性、环保性、历史性,是促使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为切入点,首先论述闲置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相关案例;其次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对象,研究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手段。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城市更新;1933老场坊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导致诸多例如纺织、机械以及重污染等产业纷纷调整、合并、搬迁。留下大量废弃或者闲置的厂房和仓库,大量工业闲置建筑的更新成为了本阶段城市更新再开发的主要对象。以上海为例,根据1997年颁布的《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海今后的城市更新重点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工业用地的建筑更新及功能置换。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针对闲置废弃工业用地的改造更新可以尽可能挖掘利用工业空间的原有资源,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价值:从历史及社会情感价值来看,城市中各历史时期中各种风格建筑成为了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工业建筑作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主体象征着城市的近代工业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城市的发展,工业历史风貌逐渐残破消失,整合更新具有丰富历史价值及工业表征的工业闲置建筑,可以更好保存城市的发展历程,延续文脉,使其以有机生态的方式融入城市的未来。从经济价值分析,大部分城区工业用地都处于城市较为优质的区位,它们的闲置就等于浪费城市优质区位资源,对这些废弃用地进行更新,能够丰富城市的经济效益。从建筑价值分析,旧工业建筑的框架结构较坚固,且室内空间敞透,改造局限性较小,用途较广。改造工业建筑可节约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损耗,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三)相关研究

国外旧工业建筑更新起步较早,有许多经典案例,例如设计师哈普林改造的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它的前身是废旧的巧克力制造工厂;为纪念反对高速路运动胜利而被保留了下来美国纽约SOHO老仓库,都成为了日后设计师学习的改造模式。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如建筑师崔恺将外研社旧印刷厂改造为办公楼;张永和将国棉第三纺织厂旧厂房更新为远洋艺术中心等。受经济、技术、价值观念等问题影响,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大多还是采取“大拆大建,推到重来”的方式,目前我国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正处于发展阶段。

(四)概念界定

工业建筑按照原有的建筑特征和文化价值分为3部分,即: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工业建筑,它们的历史相对较为久远,普遍建于20世纪初或更早。对于这类建筑的改造主要是保留其建筑原有的历史痕迹,进行必要的结构维护及立面翻新。带有城市地标特征的旧工业建筑,诸如水塔、烟囱等工业构筑,因其外观特征深入市民记忆。普通工业建筑,其并没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也不具备明显的历史、美学价值及特征,但结构坚固、内部空间宽阔,对于此类建筑再利用的方式可以更加自由、多样化。

二、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1933老场坊位于上海市沙泾路10号和29号,紧邻外滩18号、新天地以及田子坊,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在商业、交通、娱乐、人文等方面都占据先天优势。建筑始建于1933年,由英国著名设计师设计,工部局出资兴建。总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其前身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是当时远东最大、最现代化的屠宰场,也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中首先被改造的建筑之一。由于屠宰场现在已经不具备原有的生产功能,为了避免其被闲置造成城市中心区位资源的浪费,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政府采用了长期租用的办法,配合三个不变的政策(土地性质不变,产权不变,建筑规模不变)允许投资公司加以改造,于是便有了1933老场坊这个项目的诞生。

(二)更新目的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土地、水、电力等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原有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结构急需进行产业优化及升级。利用屠宰场留下的建筑,通过对建筑内部及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带动屠宰场产业转型,使其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载体,并且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创意产业逐渐为全球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该建筑作为屠宰场的功能已经结束,但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反而急速凸显。

(三)更新手段

屠宰场内部空间布局奇特,外方内园,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功能分为宰牲场、废肉抛弃所、鲜肉市场和冷藏室。南楼和东楼为牛舍,北楼一部分用作饲养猪、小牛、羊等;另一部分为宰猪场,其中下面三层为人工宰场,四层为新式宰猪场。该建筑建造时是根据宰牲的工艺进行设计的,是功能主义的工业建筑,在对屠宰场进行改造时也保留了其空间原有的特色。例如无梁楼盖的伞形柱结构设计、连接空间的廊桥、上世纪30年代从英国进口的水泥制成的镂空水泥花格窗、动物行走的牛道、为了工人逃生而设计的法式旋梯等。改造后,设计师将神奇的工业空间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民用空间。连接室内外的斜坡和桥梁在当时是供大型动物行走使用的,它们是连接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建筑外立面被保留,内部主要空间结构也未进行大改。在建筑外部新增一条木质廊道,形成了一个对外交流的空间;顶层新建的玻璃圆形屋顶将外部空间包含进具有新功能的内部交流空间。在材料的运用上适当增加了玻璃、木质廊道和金属材料来丰富建筑层次,并且通过全透明的玻璃地面来增加建筑的趣味性。老场坊由原来的屠宰场改造为如今的创意产业园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同时容纳了办公、商业、展览等功能,在内部中心圆大剧院还举办过2007风尚论坛、派对等活动,同时也被电影《小时代》以及型户外竞技类节目《奔跑吧兄弟》选为拍摄场所。工业建筑正在一步步转型成为一座多功能的商业建筑。改造更新后的1933老场坊让来到这里的人们能够体验到建筑在时间长河里穿梭,在城市整体更新发展的步伐中新生。

三、针对国内工业建筑再利用手段的建议、方法与展望

(一)更新建议

从1933老场坊的改造分析,改造中成功保留了旧建筑的历史痕迹,新旧部分能够和谐共存,并且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空间整体丰富多彩,个性鲜明,设计师成功地保留了屠宰场原有大部分结构及立面,但同时也存在建筑细部粗糙、能耗较大等问题,从部分游客的评价来看,没有通过新型材质及灯光等手法改善原有屠宰场阴森的气息。工业厂房一般拥有大面积的窗体、高屋顶和开场的空间,符合艺术家对于空间的基础要求。当吸引一定数量的艺术家聚集的时候,创意产业可以带动包括餐饮、酒吧、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吸引到相关文化产业和文化机构的入驻,最终呈现艺术产业的一条龙发展。例如广州的红砖厂创意区,艺术家租用厂房开办作坊、工作室、店铺,甚至吸引当地的各种演出和各种展览进入厂区,带动艺术氛围,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入驻以及前来参观的游客。对城区闲置旧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设计改造:体现时间的痕迹,通过新材料和原有旧材料的结合,体现历史文脉的传承关系,关注城市更新的历史延续性与城市居民心理情感的追忆;在进行设计时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生态节能设计手段;设计之前要做好详细的评估工作,要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现象。

(二)更新方法

针对于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的方法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即:

1.功能及空间结构重组

闲置工业建筑的原有功能基本为厂房、仓库及一些特殊存储设施。在功能结构更新时,我们可以根据其所在城市的发展需要及周边业态需求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满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功能,挖掘其经济价值。在内部空间的组合上,由于工业建筑本身内部空间巨大敞透,结构组合可通过灵活的空间加减法来规划,满足空间功能再利用的使用需求。

2.外部形态更新

旧工业建筑大多为钢框架结构,立面以砖墙堆砌且设有面积较大的开窗,在设计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室内遮阳采光、空气流通等因素,尊重旧工业建筑立面特点,保留其原有建筑特色酌情进行改造。

3.加入公共空间交流

旧工业用地主地面以硬质铺装为主,室外景观与设施相对匮乏。在对其进行改造时,应以整体的眼光统筹兼顾,不单单改造建筑,因为建筑周边环境也是吸引产业入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改造应结合建筑周围的外部空间,局部增加景观绿化、景观设施来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

(三)更新展望

工业建筑的改造对于一个城市的更新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为居民带来积极的影响才算是成功的改造再利用。城区闲置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符合城市更新的生态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对城市区域化的新型基础生活娱乐设施表现出了迫切的需求,工业建筑的改造正好可以有效地满足这一需求。通过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后的旧工业建筑能促进城市进入生态、有序的良性循环。

作者:童安祺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崇新.变身、平台、再生———图说1933老场坊改造过程[J].工业建筑,2008,(10):4-7.

[2]严若谷,周素红,闫小培.城市更新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08):15.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整合;城市更新;城市空间布局;外部性

一、引言

产业集聚主要源于追求规模化经济的企业的大量“群居”,这种企业的“群居”可以产生相应的企业群优势,使集聚区域内的企业个体获得资源、物流、技术溢出等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个体企业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整个集聚区域的发展和壮大,形成所谓的“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区域经济整合是把相互关联产品的生产按照一定规模聚集到某一区域来进行,从而使企业获得节约生产成本或交易费用的效果。经济整合是建立在集聚基础上的演化,是大于微观经济又小于宏观经济的一种运行机制,属于一种“次宏观”的经济形式。因此,在区域经济环境里的经济整合也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显著性。

作为区域经济载体的城市经济受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从城市更新方面对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侧重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布局“动态化滞后”、区域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形态以及产业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城市更新作用与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方式,并为后续研究铺平理论道路。

二、城市布局“动态化滞后”导致整合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曾经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今,现实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对中国经济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36.2%增长至2011年的51.27%,10年间有近2亿人口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平均每年约有1800多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总数为7.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4.77%。而按照《国家信息城镇化规划》中设定的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60%的目标,若以2014年为基年,2014年年末13.68亿人口为基数,按现在的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21‰来计算,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增加4300万,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总数将会增加1.2亿,达到或者超过8.5亿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年将有超过1400万人转为城镇常住人口,面对如此巨大数量的人口迁移,城市规划和布局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经济压力

城镇化的“急速”进行同时也对城市功能的及时跟进提供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其中饱含着中国政府对于城镇化及旧城镇改造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在城镇化这一过程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机遇才是我国城镇化问题的核心,而在众多的机遇面前,区域经济整合所释放出的能量不可小觑。

三、外部性导致整合

在经济学界,普遍将从事某产业的企业在某区域内的集中称为“产业专门化”(specialization),而在这种“产业专门化”的驱动下,该产业在该区域内进一步繁荣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区域定位经济”(localization),在经济学中,也将其称为“MAR型外部性”。与之相反,如果某一地区内产业格局呈现一种基于分工或者具有地域特色的“多样化”(diversity),则这种“多样化”就对应成为一种“城镇化经济”(urbanization),在动态演变的过程中被称为“Jacobs型外部性”。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企业在某个特定的地区出现集中现象,则对应的是MAR型外部性;反之,如果某地区是多种产业并存的状态,不同类型的产业集中在一起,则较多地受Jacobs型外部性的支配。总之,MAR型外部性是一种发生于产业内部的外部性;Jacob型外部性是一种发生在产业间的外部性。

Batisse(2002)通过分析中国29个省份的30个工业产业在1988-1997期间的数据,观察了这期间中国工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的数量规模对产业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相同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多,产业内部竞争越激烈对该产业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是动态外部性的重要构成条件,也是该产业保持增长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与此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样化的经济环境有利于产业的增长,企业可以从同区域内产业的多样化中获得好处。

对我国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区域而言,笔者认为,前文所述的各种形式的外部性都是显著存在的,因为相对于一个比较狭窄的城市空间或相对比较紧凑的城市区间(尤其对于珠三角的大部分地区)来说,产业多样化和产业专门化是并存的本文将其称为区域经济整合。

四、规模经济促进整合

对于企业来说,在相对较大规模的经济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加旺盛的需求,而且还意味着企业有可能与周边或者外界可以产生更多的交流,不论这种交流是来自与产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一定程度的帮助企业积累技术、理念、人才等知识力量,良性的竞争也可以促进整个行业或相近行业的进步。因此地区经济规模还可以清楚的反映某些具有的地区特性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如人才的合理流动,技术的战略共享,和理念上的不断进步;也可以是负向的,如环境污染、恶性竞争等(Combes,2000b;Charlot,Combes,2000;Batisse,2002)。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通过人为设定一套区域经济整合调控体系,利用机制的作用,相近地域内的企业在空间布局、产业链条、资源优化配置、资本要素以及市场要素等方面进行互联,彼此共生成新的经济发展框架,拓宽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空间,扩大区域经济体的整体发展范围,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使过去的竞争对手成为今天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有学者认为,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 并通过劳动力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效应。(李金滟,2008a)

五、区域经济整合下的产业空间布局

世界银行报告称:“国内市场整合对于提高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分割的市场容易阻碍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流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世界银行2005年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商品市场日益呈现一体化趋势,全国各类商品价格日趋一致,地方法规也日益趋同。从经济周期的视角,Xu(2003)研究表明,从1991年到1998年中国省份市场也趋于整合趋势。

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发展的大前提下,产业集聚与城市圈、城市群等空间结构融合的表现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产业集聚为空间结构融合的前提,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又为产业集聚提供了重要的必备条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知识溢出的传播性,从而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升级。

除此之外,基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型城市规模不断扩容,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的今天,人为作用下的城市规划和更新在影响着规模报酬的递增。

六、区域经济整合视角下的城市更新

空间结构融合与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研究充分表明,空间结构融合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融合,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并且还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即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内部影响过程。

由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随着这种影响的持续发力,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在空间中的集聚,由这种互相影响促使地区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产生愈发紧密的内生关联性,而地区空间集聚又是由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再开发为主要方式的,而在这种城市发展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手段,我们往往将其称为“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个兼容性很强的说法,可以将其理解为由制度转型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城市空间体系的城市持续重构过程。由于城市更新是一种手段和一个过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其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也是持续的,作用的过程是动态化的,其作用方式基本包含集约利用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再开发两种。由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有效的将空间集聚与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一逻辑关系详见如下图所示。

七、结语

城镇化,首先是更新城市。通过对城市内部的重新规划和发展,提高城市产业化水平,增加就业岗位数量;改革城区住宅土地规划,扩大可居住面积;提高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人员流动,客观上降低居住和生活成本。

就全国范围来说,重塑农村与城市更新的同步进行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理论上讲,城镇化的风险是有的,但同时好处也很多,风险与机遇并存。对于农村的城镇化改革来说,其核心问题便是将分散的村落和劳动力资源进行集聚,不论是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还是城镇化改革背景下的潜在风险,都来自与此。

参考文献:

Baldwin, Richard E. and Martin, Philippe,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The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Cities and Geography, Vol. 4, Elsevier Press, 2004.

Duranton, G. and 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l57(2).

Brǜlhart, Marius and Mathys, Nicole, 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 [ J]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8, 38 (4):348 ~ 362.

Fujita, Masahisa, Krugman Paul and Venables Anthony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ress , 1999.

Fujita, Masahisa and Thisse, Jacques-Francois, Dose Geographic Agglomeration Foster Economic Growth And Who Lose from it [ J] , 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 2003 , 54 (2):121 ~ 145.

Xu,Xinpeng.Have the Chinese provinces becomeintegrated under reform? China Economic Review,13,116 - 133.2002

Word Bank. China: intern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Washington,DC: Word Bank , 1994.

Word Bank. China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ductand factor markets. Washington,Dc: World Bank. 2005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文版(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顾朝林、张 勤、蔡建明、牛亚菲、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简?雅各布斯,《城市经济》,中信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Cécile Batisse,《专门化、多样化和中国地区工业产业增长的关系》,《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8月

吴良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苏南科技开发》,2003.

第5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集体记忆、一般性历史建筑、建筑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进化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模式与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城市的形态不断地进行更新运动。

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动下,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一方面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快速提高,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境和复兴旧城中心经济,而另一方面若引导控制不当,其则成为摧毁城市历史文化的力量。正如我国过去一段时期的旧城改造,由于某些城市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准绳,对保护历史文化观念的淡薄、管理机制的滞后,造成一批有价值的历史街区遭到破坏,仅留下一些重点文物建筑成为城市断点,而城市的特色风貌也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而近几年来合理进行城市更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延续城市文化的连续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重点单体文物外,优秀历史街区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很多一般性历史建筑在城市内数量大、分布广,且很多都可正常使用,它们承载着集体的多维价值和记忆,是构成城市基本风貌的基础性建筑。

2历史街区的价值和国际相关保护的发展

相对于单体文物建筑的价值,历史地段环境和秩序的整体性决定历史街区更具广泛性、多层次的意义。从物质层面讲它是城市历史传统风貌(形态、景观等)的片段;从文化层面讲它是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习俗节日等)的缩影;从城市职能方面看则是历史上和市民交往和社会生活事件的“孵化器”和载体。简言之 ,历史街区关联着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形成。

以法、英为代表的西欧发达国家以及像日本的亚洲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各自颁布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相关规划法。其也是在经历了自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激进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使旧城更新陷入更深层次的恶性循环后,才衍生出合理的更新模式。其间以波兰华沙和德国慕尼黑采用的按历史面貌回复古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7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的更新运动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开发模式。尊重和完善旧城区的社会结构体系和形态肌理;重新确立人再城市中的主导地位,恢复街区的规模尺度和完善街道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强调公众参与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和“自主更新”;建立有效的保护城市文化风貌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1976年联合国《内罗毕建议》的的问世,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从《雅典》的“文物古迹”和《威尼斯》的“文物建筑所在地段”概念扩展到历史街区这一范畴,保护层面从实体物质形态的保护过渡到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等非物质形态更深层次的保护。

2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和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复兴。开放性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就成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矛盾。众多古迹古建传统风貌的破坏现象得以抑制。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显现:新区用地开发的日趋饱和,旧城中心的持续吸引力让部分投资者将开发转移到旧城区。由于经济政策导向与公众保护意识的薄弱,致使全国范围内大拆大建的开发现象屡屡发生;而容积率的高指标和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政策,使得高层建筑与传统街区在不停地争夺用地。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建设行破坏”跟西方早期“推倒重建”的更新运动如出一辙。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后称《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细则》等相关法规,同时国务院也相继公布了三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并提出“历史文化区的保护”概念作为补充,标志着我国的城市保护制度开始形成文物古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双层保护体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历史保护风貌区及有价值的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2.2方式单一与资金欠缺

我国大量的建筑遗产在我国限制性极强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只能有博物馆化的单一再出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历史建筑数量不断增多,这种单

一的保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分析原因就是缺乏具体的鼓励性公共政策的配套,政府投入只用于改造试点。而《文物保护法》也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和保养是由使用人和所有人来负责。而目前历史建筑的使用人或产权人,大多数是无力担负保护性维修费用。部分有经济能力者,也不肯维修,而是宁可将房屋低价出租,或任其破败而人去楼空。保护历史建筑,实际上的状况是仍处于不容开发商插手,市政府又不给钱,主要靠城中村自己实施。

2.2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矛盾

从很多地区的建筑保护方面而谈,需要保护的古建筑相对不集中,而且也不是按照有关规划法规执行或者执行不利,规划失控。在编制保护规划时,单项被保护对象与周边环境的相应关系不是很好,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如经济、交通等因素),通常执行就地保护的原则。因此假如被保护的建筑离开了具体环境,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反映它的历史真性。可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整体性会被分布比较零散的历史建筑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在用地上造成特别大的浪费。

2.3忽略公众

当今的保护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它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忽略了。当地居民通常是在调查研究阶段,需要认识本地情况的时候才被想起。可是在规划制定阶段通常只关注政府的想法,进而把当地居民的诉求和需要放在了一边。由此产生规划不能代替当地居民的利益,或者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而难以实行的状况。还有,当前只有非常狭窄的保护范围受政府控制。更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会随着文物调查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的进一步扩张会被发现,而且其中的某一部分最终会成为新一批的文物建筑。所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把政府控制保护的范围扩展到包含保护历史街区的范畴上去。

3 建筑保护措施对策探析

对建筑保护措施对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笔者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3.1历史建筑的恰当利用

保护历史建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恰当的利用。在不违反规定与符合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滇重地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件双赢的事。根据具体问题的分析,制定出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方式。针对建筑遗产所采取的全部措施,都要对建筑具体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是要把建筑分级。例如有些建筑不可以改变其使用的性质,而是继续利用,从而得到保护的目的;部分建筑要进行博物馆式的保存;有的建筑则可以仅保存外观,把其内部完全的进行改造。可是实际实施中,会遇到部分的历史建筑(特别是民宅)与私人房屋产权问题有关,所以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还要经过时间的验证。

3.2规划编制以建立保护长效机制

在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范围划定时,要考虑把大多数有意义的历史建筑划入风貌区中。并且要在在编制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把中心城区域风貌街巷保护规划进行必要的规划导则、城市设计。一定要弄清楚每个历史街巷的保护范围、风貌特征、控制要求、保护标准,而且应该提出相关街区尺度、建筑风貌、环境空间等情况的限定规划,从而令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可行性。在保护历史建筑的规划中,构建完整而全的优秀历史建筑、文物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的分类别和分层级的保护体系。

3.3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念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要保证历史街区的持久活力,必然涉及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明确划分分级保护范围和层次,实现资源的的最优化配置,避免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浪费。b.建立稳定的邻里关系、社会网络,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实现街区自身的良性循环。c.保证规划设计的弹性和实际操作的渐进式。d.逐渐从僵硬的“自上而下”单向的管理和调控方式过渡到政策宏观调控和职能部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自我更新于自我发展的双向管理模式。

4结语

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保护并不矛盾。“每个城市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身的内在结构。”曾经拥有合理结构的历史街区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必然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通过完全推倒重建企图建立全新的秩序的方式也不会产生合理的结构,这已被中西方城市更新历程所证明了。只有遵循结构沿自身肌理生长的规律,保证新旧的协调统一,才能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特色风貌的同时,不断地给历史街区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与新时代环境共同成长,使人们在这些新旧结合的空间中,不但能舒适地生活,而且还保存着对历史的一段记忆。

参考文献:

杨宏烈.张亦功民间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研究[J].中国名城.2013(1): 69-72

第6篇

盛夏8月的沈阳,早晚已有了一丝清爽的凉意。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沈阳举行。王国泉宣布会议开幕后,学术会议由朱小地、张俊杰、庄惟敏、马涛分别主持。参加会议的各路专家围绕上述主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主题发言有深度,信息量大,所涉及的内容、研究的结论和提出的问题,对我国老工业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年会的广泛交流,大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对工业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

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这些遗留物具体由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练遗址、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造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关联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住宅、宗教朝拜地或者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每项工业遗产有其独特的存在环境、表现形式如何发掘其内涵、如何对本地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保护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有利于为后世留下过去曾经有过的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历程的形象记录。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形式,其文化内涵、价值和保护形式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陈伯超先生认为,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物,应该包括它的历史信息、城市形象等因素。对工业遗产应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要明确哪些应该保护,哪些可以拆迁,这项工作在我们国家刚刚开始,日后的工作量将是非常繁杂的、多样的。沈阳过去作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特别是沈阳市铁西区的许多工业建筑可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应该也完全有可能将其进行合理的重新利用,在继续发挥其主体建筑的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将其得以保护下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阳建强教授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工业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过程,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重要体现。建国之初,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先生产,后生活”、重构国家工业地理分布等重大指导方针下,全国城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烟囱林立、厂房轰鸣,中国似乎一下子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建设对当时乃至日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老工业基地工厂主体办公楼和主体厂房曾为苏联专家援建设计,属于当时“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方针指导下的典型风格,为“中国式折衷主义”,具体表现为西方古典建筑“三段式”立面构图辅以中国式的建筑细部,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与美学价值。

老工业基地的工厂已成为联系工人、家庭、社会生活的纽带,共同构筑了独特的工人阶级文化,工厂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有的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为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奉献了他们的青春与活力,许多人一辈子、一家人都为同一个企业服务。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企业息息相关。这些老建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已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心里。保护它们不仅可以延续稳固的社会关系,也是对城市历史的关怀,更是对为这个城市奉献一生的人的致敬,必将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老工业基地许多建筑结构仍然完好,通过必要的改造能够转换为其他功能继续使用。基地内原有的许多基础设施也可以继续利用。在此情况下,相比推倒重来的开发方式,不仅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更新改造的经济门槛,这对于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的城市更新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城市建设与工业遗产保护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昔日尚属“前卫”的工业项目已被逐步淘汰,或将其从城市中搬迁出去。其旧址的拆与留,保护与改造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这似乎已经成为“拆”与“建”的关键。

东南大学朱光亚先生认为,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调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这一更新过程源起于城市内部经济运行方式和建立其上的管理方式的变化,但却更多地外在表现于层面上空间景观及形态、建筑功能,密度等的改变。

回顾历史,从《雅典》开始,从单一的文物古迹的保存,延伸到城市历史地段及环境背景的保护,从单一的物质形态保护,到以物质空间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综合保护,从单一的时间因素,到对城市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多样化形态的保护,正是由于对城市更新发展的不断深入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城市遗产保护概念得以提出并不断延展。

产业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就产业遗产而言,更新与保护并不对立,也不应该机械地割裂开来。更新产生于城市的发展,保护从根本目的上,也是在对城市综合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发展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而成为必要。在更新的同时进行城市保护,应该是相辅相威的,在广义的角度上保护即是更新更新必然保护。

作为当代城市的重要功能要素,受城市扩张及格局变迁和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要求,产业建筑的“更新”成为必然。然而这里的“更新”虽然也强调对遗存的适当保护,但其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在合理价值权衡下对城市旧有印记的选择性保存,以获取更大的边际效应,更牵涉了大量关于土地层级、经济利益、审美观念、乃至城市生活方式等要素的权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杨明认为,工业能否起到重读城市文化的作用,作为旧的建筑应该具有几方面的素质,首先它应该有丰厚的并且是连续的历史积淀,有足够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应该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连贯的。第二,这样的建筑要能承担整个城市文化的典型,它应该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应该能在物理空间上把整个城市文化串成一体。第三这样的建筑应该是能够自由更新并且被公

众所用的,如果不进入公共生活它仍然是死的。

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建设应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这里既要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对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发掘其在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内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

建筑师的作用与责任

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新的要求,同时赋予其以新的更高的理想,建筑师更加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和紧迫感。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事务所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先生认为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出于经济发展需要,许多城市被定位于工业基地,这也就导致了城市功能格局的单一化。而随着今后经济的发展,为上述工业基地化的城市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建筑师有责任,像对待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工业遗产,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建筑师有责任自觉地了解和研究老工业城市中工业遗产的状况和对城市文脉的影响,自觉地思考和研究保护工业遗产和城市更新的原则、方法和材料的运用,并努力投向到其实践中去。

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建筑师有责任持续地思考和探索,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方法。

建筑师有责任向各级政府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评估,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特殊的环境与要求,赋予建筑师以特殊的使命与责任,中国当代建筑师的责任重大。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所所长杨明认为,作为一个重建城市历史的操作者,许多设想、步骤、方案等是从建筑师手里出来的。前阶段我们是比较被动的跟着产业的主导力量在走,现在应该从城市文化和城市节凑的高度上来思考这个问题,为工业建筑寻求更多的便利的方式。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讲,如果拘泥于个别建筑的形态那么很可能我们更新保护的东西不如我们毁掉的东西多。如果不从区域角度考虑更新,它以什么内容存在的话.仅仅关注几个有历史的建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毫无现实意义的。现在的东西如果好,50年后也会变成文物,如果不好10年之后也许会被炸掉。在新旧更新手法上,突破因陋就简的习惯,应该用新技术追求更新的东西。从美学的角度更多的思考一些问题,更有利于就建筑更新适用于未来的发展。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镇江市规划局局长田铁民、哈尔滨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宏新等部分专家还就风貌保护与功能更新、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城市建筑设计、地方性建筑的特点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等问题,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发表了个人观点。在会后进行的参观考察中,代表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和在研讨中所汲取到别人的经验,实地去验证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从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研讨会虽已结束,但交流还在继续,探索还在进行。许多建筑师希望,建筑师所要关心的是文化内涵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更加注重地域文化与创作的结合;中国建筑师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建筑师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7篇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重点工程。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必须探索一条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依托,使得对城市的“低碳更新”方法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以西安市小寨商圈改造为例,从城市低碳更新的原则――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能力,以及城市低碳的构成要素――城市产业的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化,城市绿化景观的整合,城市社区的改造等展开对城市低碳更新方法的初探。

关键词:城市更新 低碳 方法小寨商圈

一、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城市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占世界总人口的50%,创造着全球80%以上的GDP,消耗着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可见城市已成为碳减排的关键,探索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发展模式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我们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作出的承诺,我们必须探索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城市建设道路。

二、城市低碳更新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城市发展主要有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两种方式。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是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这也是当前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依托。 但是由于我国的土地储备资源有限,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是无休止的摊大饼式的新区建设,更多的是对已有建成区的不断改进完善。可见如何探索一条城市的低碳更新方法对低碳城市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小寨商圈的低碳更新研究

1.小寨商圈概况

小寨商圈位于西安市城区南部,城市中轴线――长安南路两侧。小寨商圈是西安市的城市副中心和商业副中心,是集商贸、文化娱乐、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重要核心区。

当前小寨被规划为西安市雁塔区商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主流地区,但是其当前的商业业态偏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规划、服务、管理等未完全到位,不能符合其功能定位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更新。

2.小寨商圈低碳改造的可行性

(1)现有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

低碳城市要求对一、二、三产业作出合理分工与布局。小寨商圈的业态都主要是第三产业,虽然里面有少量的部分工业用地,但是大部分处于倒闭,萎缩和搬迁状态。在规划中可以使其逐渐迁走,迁出后变成商业和文化娱乐用地。根据相关研究,在众多的产业结构中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碳排放强度是最弱的,这也是小寨地区可进行低碳改造的前提――产业已经向低碳化转型。

(2)商业地区特有的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要求

小寨商圈的交通出行模式和一般地区的出行系统的要求有所不同,商业圈的交通都主要是为人们的日常商业活动提供方便的慢行交通系统为主,有进行低碳交通改造的潜能。因为在商业地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休闲、娱乐和购物,这些商圈的特有活动赋予其特有的慢行交通需求。在改造中,小寨商圈的主要出行方式可以经过避开依靠机动车而进行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来完成:通过自行车、步行等慢行公共交通或是慢行交通为主,公共交通为辅相结合的交通出行模式就可以解决。

(3)上位规划对小寨商圈的新的功能定位要求的保障

综合考虑小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生态环境、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等因素:小寨地区是西安市主要的科研教育、历史文化、商贸旅游、卫生服务和居住区,伴随着皇城复兴计划的实施,小寨地区的改造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旧城压力,保护古城风貌,承接全市商业、服务业从旧城区向南郊地区的扩散和转移。

3.小寨商圈低碳改造的原则

(1)城市少排炭

从碳排放的源头出发,城市是人口、交通、建筑 、工业和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地。归根结底,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为居民生活消费、产业、交通、建筑等几类。

首先,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低碳生活观念,树立低碳消费观、培养低碳消费习惯。从居民的居家消费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行为方面减少碳排放量。

其次,小寨商圈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休闲购物,因此,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步行购物环境,鼓励居民步行购物,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量。

再次,鼓励和引导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来出行。通过完善区域内的公共交通系统来为人们提供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主导的商圈出行系统。

最后 ,通过政府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 通过政策和法律约束高碳消费,鼓励低碳消费。

(2)城市多炭汇

碳汇是指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体内,森林、草地系统是城市碳汇的主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方面需要重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培育碳汇系统,增加碳汇总量。

首先,在区域规划中鼓励发展紧凑型城市。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安――咸阳一体化》的新规划格局,将西安作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同时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概念规划》,对西安都市圈通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塑造,促进其紧凑化发展,减少区域的交通出行量;

其次,在总体规划中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设置,增强城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底本建设,增加城市的碳汇能力;

再次,在分区规划中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产业发展定位要求,以及各个分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能力,制定相应的低碳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尤其可以针对不同的分区编制低碳分区可行性研究可相关定定性规定和定量指标规定来促进分区的低碳发展;

最后,在详细规划中,主要是针对社区规划中公共活动场所和绿化系统来增加小区中的可调节微气候的空间、水系和绿化面积,尤其是屋顶绿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对其进行强制性量化规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出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屋顶花园。同时在地面也可以对散水能系统做生态化处理。通过多种方式在不影响各种构造物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功能复合型改造,尽可能的使其具有生态碳汇功能,这样达到了调节社区微气候和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

四、小寨商圈低碳更新策略

产业定位

从产业定位来说,在第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碳排放也有很大差别,例如信息、IT产业就比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碳排放要高得多,所以,各城市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

对于小寨地区的产业定位,可以在其现有的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文化娱乐、教育科研等相对低碳的产业比重,严格限制物流、污染类工业的入住门槛。由于规划区具备很高的知名度和历史积淀,商业是地区发展的源头和开端,在其产业定位中,可以将办公、商业金融、购物中心、酒店娱乐、住宅公寓等多种城市功能设施纳入其中,使小寨地区成为一个多方面和多功能的低碳产业集聚区。

2. 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是小寨地区能否低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城市大道是长安路作为城市发展主轴交通量大又经常堵车的问题,这些都延长了过往车辆的滞留时间和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对于长安路的交通模式的选择,应该结合现状,地下选择地铁系统,地上选择快速公交系统、自行车系统和人行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争取通过限制路权和交通分流的方式减小长安路的小汽车的通行量,将长安路及其两侧的商业片区发展成为人们进行低碳出行,低碳购物,低碳休闲活动的平台。可以选择在路两边设置城市绿道,为自行车和行人步行提供专用道路,在绿道内侧设置快速公交系统来完成区域内的人流低碳出行问题。

绿化景观

因为西安为九宫格局路网模式,所以其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也是延续其路网的网格状形态布置,可分为基本社区单元级,居住社区单元级和居住片区单元级三级。可以通过中心绿地、踏脚地、生态绿道等绿化景观系统组织成一张生态绿色网路,将公共服务设施和中心绿地一起布置在社区中心位置,通过绿廊来联通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可以增加其可达性和生态低碳性。这一方面增加了小寨地区的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巩固和增加了小寨商圈的生态底本,促进小寨地区的低碳更新。

城市社区

社区作为居民的主要生活、活动的场所,对于小寨地区现有社区调研后发现其住宅环境普遍缺少一些户外活动场所,人们的生活观念都处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状态中。因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不到位而不得不选择长距离出行来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综合分析后,在小寨地区中社区的低碳化更新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通过对社区中现有居住环境和设施的低碳节能改造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屋顶绿化,改造小区的微环境,增加绿化休闲场所来增加碳汇能力,通过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来减少居民的出行能力。软件方面,社区的低碳性主要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系,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增加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来促进居民低碳生活意识的逐渐形成。

五、结语

第8篇

现如今,历史街区已经被视作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应像看待矿石、石油一样珍惜这些历史街区。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地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设计实践中,面临着传统街区的合理更新、延续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重塑街区活力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更新发展中急需解决的。

重塑历史街区活力的城市设计理念

1.保持空间整体性

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的

个关键要素是建筑,但这些建筑并不是个个孤立的建筑单体。历史街区内的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连接呼应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正是这些形态和功能上联系在一起的建筑,才使整个历史街区有了丰富宜人的场所空间。因而设计师必须对历史街区的整体细心把控,把握住街区整体的空间、风貌、文脉特质,使更新改造后的街区依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维持环境多样性

环境的多样化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中也是重中之重。首先是生活上的多样性,街区内人们的活动是街区活力的本源,因此多种多样的生活活动是维持街区活力的根本;其次是感观上的多样性,应合理保存街区内各个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以此来维持街区内多样的风貌。但需注意,这种多样性不是混乱的,应是有秩序的,在更新中应做好空间的整合与重构。

3.强化街区场所感

历史街区的活力寄托于其形成的场所感之中。设计师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营造宜人的街区空间。设计师不可忽略,在历史街区内的每处细部的处理,

棵恰到好处的树,

处精致舒适的座凳,一个别致的景观小品等等都有可能营造出良好场所感,良好的场所感促使了街区内人的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也在此发生。

4.保证街区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内的历史文脉、建筑景观、社会关系等的发展构成了历史街区生命的延续。应据此维护其“生命”,保护、发展和更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修正了曾经城市更新改造中大拆大建的思路。合理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是分期、分步推进的。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找出历史街区的主要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处理,若条件尚不成熟则应谨慎处理,不要盲目改造设计。

历史街区各空间要素的城市设计方法

1.整合街区空间肌理

空间肌理最能展现历史街区的地域性。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城市设计中,处理已经存在的空间肌理和建筑环境会有不同的思路,与之对应的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空间形态。历史街区往往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文化特色,因而空间肌理及历史文脉的延续己经成为保护更新实践中的基本原则。对于街区内将要新建的建筑,应遵循原有历史街区的肌理。置入的新建筑或插入或置换旧建筑,进行有机的保护改造。不应为追求表面上的环境美化而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新建,丢失街区历史文脉。

2.延续街区空间尺度

首先,空间尺度的协调是一种设计师对美的追求,实践中应做到新建的建筑在体量风貌等方面上与原有历史街区相协调。其次,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不仅要从美学层面看待空间尺度,更要注重历史街区空间符合人体尺度,适宜的人体尺度方便了街区内的使用者,增强了街区空间的使用效率。

通常的,历史街区的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要大于1:2。功能上,生活及商业性街道较交通性街道更为开敞;地域上,北方寒冷地区相对南方炎热地区也更为开敞。因此,在保护更新实践中要注意地域、气候、环境氛围、使用功能等诸多因素对空间尺度的影响。需注意的是,街巷内的生活性道路不宜盲目拓宽,应合理设定道路宽度,使其符合人使用的尺度,方便使用者来回穿越道路,进入街巷两侧的建筑内部空间中。

3.强化街区各个界面

关于空间界面,城市设计所注重的主要是其图案、色彩、质感等。建筑形成的空间界面是被人们最直观感受察觉的,其材质、色彩、风格、尺度、细部等的处理都需要给予关注。另外,没有一栋建筑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历史街区一个重要元素,应从整个街区的建筑群出发,考虑由各个建筑的立面形成的统一的界面的连续性、节奏感,以及这个界面与其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对于建筑界面的把控,就是保证街区实体空间的整体感,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历史街区空间的底界面是道路界面,涵盖了道路的几何形状、建筑物和道路的关系以及道路铺装等。历史街区中的道路平面形态呈现为转折、弯曲、枝状、网状,如此丰富的路网形态承载了多彩的街区景观,设计者在保护更新设计中予以重视。地面是与人接触最多一个空间界面,使用者在街区行走游憩时,很容易关注到地界面。地面被设计者巧妙地设计后可以表达深远的寓意,激发使用者产生联想。历史街区域市设计中对地界面的设计在铺装上体现最为鲜明,街道铺地方式有石板路、卵石路、方石路、青砖路等。铺地材质设计的不同也对应着街道空间层级的不同,许多历史街区的主街为石板路,而巷子或为青砖路、或为卵石路。对历史街区铺地的保护,宜使用该地区的乡土建材,延续当地传统特色的铺装方式,以此体现地域特色,令使用者产生共鸣。

小结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城市设计,应保护并合理利用有传统历史价值的街区、街巷和建筑。要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质,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场所精神,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正在走向复合性,设计者不能仅完成物质上的建筑空间以及景观环境的设计,同时,也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高效率的内在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第9篇

关键词:旧工业区 改造 更新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实事求是地遵循城市化的规律,根据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做出长远预见,任何城市的决策和争论,都要经受历史的检验。纵观城市发展历程,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何对其进行科学重构,使之既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又续写城市的历史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旧工业区的改造,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等许多问题,是深圳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1.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发展

深圳是中国乃至全球快速城市化的典范。土地资源的紧约束条件迫使其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面对城市更新的难题。我国目前还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还处于不平衡发展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较小,目前对城市更新的研究,更偏重旧居住区的整治、中心区的再开发、历史文化区保护的策略等,对于旧工业区的更新与改造一般都以实例介绍为主,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股热潮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城市职能与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科学解决,有必要对不断影响其发展方向和方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上海是我国率先对彰显城市历史的旧工业区进行调查和保护性再利用的城市,近年来对多处老厂房、旧仓库加以改造,如“田子坊”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都是旧工业建筑改建再利用的成功例子。最近几年,受国外有关更新方式的影响,我国一些城市,如沈阳、广州等,也对此做了很多探索,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如体现了后工业景观思想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注重生态平衡的唐山南部采煤下沉区生态园林建设等。

1.1技术进步的影响

l8世纪以来,蒸汽机、电力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伴随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规模化的工业区完成了在城市中的集聚.而20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信息技术变革,则使世界范围内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发生了新的重构.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型的物流方式以及土地区位级差的影响,使原本在城市中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利润低的传统工业区陆续关闭或外迁,形成了高层次管理部门在城市中集聚,而制造、生产等低层次部门在周边地区扩散的逆工业化现象,这成为了对城市旧工业区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原动力。

1.2生态意识影响

由于工业时代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和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试图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成为影响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因素,并为科学的改造与更新指明了方向。

1.3历史保护的影响

审视国际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旧工业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自2003年开始有明显加速的趋势。人类社会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影响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因素。

2.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2.1功能转换

在新时期的工业环境下,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功能转换是旧工业区改造的主旨,更新模式成为激发旧工业区活力的重要方式。旧工业区强大的传统工业基础是工业模式转换的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先行,改善旧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业与开发商进行良性的协商、配合与互动;提高大众对于工业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对旧工业区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与更新,从而启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通过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再利用原有旧工业空间,赋予旧工业区新的游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

2.2生态恢复

城市中的旧工业区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它们如同城市肌体上的疮疤一样阻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诸多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以环境再生、生态恢复为主旨的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项目。

2.3 历史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审视旧工业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并进行保护性改造与更新成为兼顾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积极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采用对有历史价值的旧工业区进行旅游开发等方式,重新诠释工业文明的魅力,体现工业革命对历史以及现代生活的深刻影响。例如着名的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铁桥峡谷,它曾以煤炭工业为支柱产业,集采矿区、铸造厂、工厂、车间、仓库为一体,并有巷道、轨道、运河、铁路等古老运输网络密布其中,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为了改变其不断衰落的命运,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旅游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区域经济转型之路。

3.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应采取措施

3.1加强功能置换

信息革命给旧工业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发挥政府、企业、开发商、民众各自的优势,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配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大力促进信息产业、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并通过它们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用地功能的置换;同时兼顾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

3.2秉承生态理念

引入生态理念,指导旧工业区的改造与更新.通过生态技术对已废弃污染的旧工业用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系统的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对昔日荒凉的旧工业区进行绿化,对被污染的滨水地带进行治理,建立有效的有害气体及灰尘回收装置,控制大气污染.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彻底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尽可能避免大量拆除荒废的工业设施,保护环境,减少能耗,节约资金,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无限可能,使生态恢复成为改变旧工业区面貌的主要手段,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3保护工业遗产

改造应做到保护与创意相结合,沿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旧工业区改造并不是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应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保留有价值和有文化特征的东西,处理好更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具体可采用调整用地、整治环境、置换功能和保护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重塑空间环境形态等措施,使之在形成全新的、符合当代使用功能和景观生态要求的一流环境的前提下,又有清晰可见的地段历史发展踪迹和见证物。同时城市化建设也应对城市景观设计和形象设计加以重视,注重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味。

3.4科学理论指导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适当的规模、合适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确定旧工业区用地功能调整的发展策略及方向,按具体情况找出不同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工业地段更新的重点,挖掘存量空间资源潜力,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法,针对实际问题采用具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