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53:53
导语:在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意义学习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80
自奥苏贝尔首次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以来,“有意义学习”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但有意义学习产生的两个先决条件一直没变:一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二是学习者应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并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有意义学习的一种基本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帮助学生明确数学生活背景
让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心向,需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采取生活化情境导入:老师想利用周日的时间去南通狼山游玩,想邀请两位同学一起参加。能被老师邀请的一个条件就是帮老师买一些饮料,饮料的品种和价格请看电子白板所示(纯净水2元一瓶、可乐5元一瓶、雪碧3元一瓶),帮老师购买饮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个人的饮料品种和数量要一样,二是每个人不少于两个品种。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还要算出不同的方案花了多少钱。生1:“纯净水和可乐各买三瓶,花去了2×3+5×3=21(元)。”生2:“也可以这样计算,(2+5)×3=21元。”生3:“还可以买三种饮料,比如纯净水、可乐和雪碧三种品种各买3份,花去2×3+5×3+3×3=30(元)。”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基本上能自觉地应用乘法分配律来探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了。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两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在其他知识点你还见类似的情形吗?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吗?”就这样,恰当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精心设计数学生活情境,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及其价值,从而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二、生活化素材渗透,帮助学生激活数学生活经验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尽管教材中也有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图出现,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生活化素材引入课堂之中,通过素材的渗透,让生活融入课堂之中。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因此,生活化素材融入课堂之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学生已有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衔接与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的价格不断提升,人民币“分”已经很少用到,为此,我在教学中淡化“分”的认知,而突出了“元”的认知,特别是增加了二十元券、伍十元券、一百元券的认知;在“小数认识”中,增加了电表、水表的读数,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开销的情况;在“时间认识”一节中,增加了电子表、闹钟、秒表、手机时间格式设置等,使学生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合理安排、支配作息时间。
三、生活化活动实践,帮助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和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掌握运用该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行为是具有“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依据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实践,这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有意义学习”。例如,教学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知识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学校想在教学楼前用36米长的栏杆设计花圃,请画出设计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学生面对熟悉的环境,兴趣盎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问题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再次被激活。学生都很努力,纸上画图,笔头演算,全员参与。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有机化学求知欲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过程,对比旧版的化学,改革后的化学课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内容、知识点变化不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旧版重视理论,新版更注重生活生产实际。
二、旧版注重知识点的教学,新版更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老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授者、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我就新课改下的有机化学教学略表自己一孔之见。
一、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有机物不断地充实着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化学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能力,一直以来是我们每个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断为之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学好有机化学对于每一位要参加化学高考的同学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新课改下有机化学高考的特点
在内容选择上,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选材新颖而又贴近学生实际。依托教材,注重基础,考题新而不偏,活而不难,突出化学意识的考查,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如近年高考中出现的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莽草酸等,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热点,注意用所学知识解释与生活、生产科技等相关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今有机化合物制品已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食品、化妆品、洗涤剂、衣料、医药、农药等,无不和有机化学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人们用甘油保持皮肤水分,肥皂的制取与使用原理等。神秘的化学原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化学是当今世界无可非议的核心科学,而有机化学则是这一核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还从中学习到化学家们锲而不舍、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研、学习精神。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上银镜反应分组实验时,我鼓励学生做出最光亮的试管作为纪念品,学生实验时兴致极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我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单纯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束了繁杂的无机化学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兴趣很浓。同时,所有的学生几乎又回到了同一起点,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机会,更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期。
1.顺藤摸瓜学习法
针对有机化学的“面”,我让大家顺藤摸瓜: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糖类(单糖、二糖、多糖)油脂(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蛋白质。针对有机化学的“点”,我总结了一般方法:一个分子式(同分异构)结构(官能团)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我称之为顺藤摸瓜法。
2.模型教学法
在“乙炔”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先给同学们展示炔分子的比例模型,让同学们结合烯烃的知识分析炔的组成,然后由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再展示炔分子的球棍模型得出乙炔的不饱和程度,得出乙炔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再由此结构推测其物理、化学性质。在苯等教学中,我也使用了模型教学法,同时结合常规教学法,效果较好。
3.组建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知识点多,有机物性质各异,学生学习时感到难以掌握和记忆,但各类有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如以结构—性质—制法的逻辑关系为桥梁,以官能团为主线,建立烃的知识网络图。在学完烃的衍生物以后,我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列表总结。要求以典型代表物的化学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为基本框架,寻找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提高学生学习、分析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1.自学能力
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在传授知识和指导教学方法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苯”这一节的教学,通过约15分钟的阅读,同学们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等进行了讨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强化了阅读搜索信息的能力,更提高了自学能力。
2.分析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教学事业发展较快,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当前高中化学教中有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环节也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学方向。
一、掌握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教学的前提
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让学生对于高中化学有明确的认知理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实际发展。目前阶段的有机化学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提取时期、创立时期以及后期的发展阶段。提取时期主要是人们通过有机化学的知识对要去进行研究提取。创立时期主要指的是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比如乙酸和油脂等化合物的创立。后期发展是目前有机化学主要的发展趋势,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构建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合成了较多复杂的天然物,以上这些就是有机化学的基本概述。
二、了解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强化知识点与高考命题特点的联系
现阶段化学教学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之间的目标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来把握教学的范围。比如现阶段化学教材中增加了“溴乙烷”而删减了“乙二醇、甲醛和乙二酸”等。
起初大多数学生在接触学习有机化学时,都表现了极高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学习难度不断深入,大多学生会感受到有机反应方程式较为难写,在化学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中表F能力较差,知识网络化的程度较差,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等情况。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理科综合卷中的有机化学部分仍旧对传统的有机化学热点内容较为关注,其中以社会生活、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内容为教学背景材料,来综合考查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既测验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能以实验题的内容标准来考察判断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1.以教材内容为引导,落实化学教学的目标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有效的教学框架栏目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导。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栏目,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其实际作用,以此对学生开展积极性的引导。教材中所包含的此类知识点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空间,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教材中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回顾与总结”的内容,为学生梳理教学的主体以及知识内容的细节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思维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完全自主化学习。教师再通过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创设更为有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
2.以课程标准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通过化学教材中所设置的“活动与探究”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成果。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根据现阶段高中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内容难易度都有明确的层次划分,教师要在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比如在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的实验中,严重卤代烃中的卤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试剂,让学生进行试剂添加观察相关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有效实验证明。
3.建立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有机化学的知识价值进行深度探究,逐步辅助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卤代烃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比如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进行充分的水解过程。教师在探究性实验开始之前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各类添加试剂,能够判断出溴乙烷在加热过程中在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情况吗?让学生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水解现象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探究性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有机化学已经与多个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机化学与生活中各类实际应用较为明显,所以当前加强有机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喜有.高中化学教学中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2):9.
[2]刘璐.浅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6):36-36.
[3]黄兆金.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界,2015(19):128-128.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高等院校化学体系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有机化学又可分为有机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分支。众所周知,任何生命体的结构都是有机元素构成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能源物质也都是有机物,所以有机化学发展迅速,内容丰富且社会应用性强,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虽然在持续增加,然而教学课时却有逐渐压缩的趋势,所以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也就随之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矛盾主体。因此,作为一名化学学科的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定义、公式和实验方法,而是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快速寻求到解决今后所遇到的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高校有机化学教学要适应新世纪对新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由理论公式型向现实应用型模式转变,以培养真正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转变催生教学方法变革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学生不管接受何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最终都要学以致用、需要面向生活,融入社会为导向。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过渡。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更新飞速发展时代,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刚毕业就失业”的现状,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再长年限、再宽泛的专业高等教育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一劳永逸、无须“更新升级”的人才,所以这就急需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开始转变,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少走弯路,更快的适应社会,融入新的工作中。
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解决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有机化学知识蕴藏在生活问题中,使化学教学成为还原生活的过程。尽量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摒弃传统教育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寓教学于生活,以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为教学目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教学都要以了解生活本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例如,对我们最为重要的水与有机化学有什么关系?普通的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地下水等诸多种类水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其中挥发性(VOC)和半挥发性(SVOC)有机污染物分别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怎样避免这种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健康的饮水?水源的污染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的保护水源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点,虽然从表面看所涉及的知识似乎很浅显,但就像树的根系一样有着许多深层的有机化学知识点,从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到最新的精密检测仪器的应用都可以包含在内,非常值得师生一起探讨研究。
三、教学内容转变是教学改革的精髓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因此,要搞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大纲的知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灵魂与精髓。
(一)教学内容改革以教材改革为起点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先要选定恰当的教材。根据自身院校以及专业的特点重新选定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变化授课内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与其他各学科交叉渗透性强等诸多特点,但目前各高等院校所选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可谓是纷繁芜杂,教材质量也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甄别,充分考虑本专业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最为适合的教材,事半功倍。比如曾有环境专业的教师将“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周环反应”等与本专业关系不强的内容和分析化学里边讲过的“四大谱”内容删去,把有限的教学学时充分分配给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必学内容。这样做的优点是有的放矢,既学到了学生认为有用的精华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将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是教学改革的点睛之笔
教学内容要站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步伐。将最新专业动态融入日常课程,是教育教学向前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以及有效途径。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随着国内外有机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其种类和数量甚至正在以几何数列增长,其应用也是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化学正在向全世界展现它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迫在眉睫。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广泛渗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业已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也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向学生推介诺贝尔化学奖中的前沿问题,尤其是与有机化学紧密相关的内容;或是在教材相关章节中,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向学生予以讲述介绍,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对学生生动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与科研亟需密切合而为一。教学中应该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检索已不再是难题,全球范围内的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最新的科技文章只需一台连接了互联网的电脑便尽收眼底,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最新的国际动态,不仅启发其创新思维并同时提高学习热情。教师自身的超前意识往往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最为深刻的影响,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对航天材料中有机部分的介绍,结合我国最新的航天成果,将纳米塑料等概念引入课程中。或将最近北大在重碱土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了多氟戊搭烯衍生物的合成,以动态方程式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课程为纽带带动师生的互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注重交叉学科的课堂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
诸多化学学科中,有机化学这门课涉猎其他学科最为广泛,集历史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在学期初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有化学的发展史、著名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有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各种国际化学奖项中最新的有机化学研究成等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要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外更要力求每堂课都注入新的知识动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社会生活,有意识的将食品学、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甚至艺术等其他专业融入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诠释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不再觉得化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令人充满探索热情的、魅力四射的学科。多学科交叉学习有机化学不但能解释大部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还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形式的转变
(一)授课形式多样化是现代有机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知识点繁杂,公式变化多样,如果教师仍然拘泥传统的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必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若将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演示法,实习法,练习法等)引入课堂必将收效显著,中国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大学中的实验科目又大部分是教师在准备和教授,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高校教育亟需改善的通病。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由以往普遍的班级授课适当转变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或特朗普制的形式,相信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一定会令学生每次课程都有所期待,激发了好奇心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带动了课程知识点的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有机化合物以分子结构复杂、反应条件严格、副反应多、反应机理难掌握而著称,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有机化学教学注入了活力,有望改变有机化学难学、难懂的观念,极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使现代化学教育更形象更生动。它具有高信息涵盖量、色彩丰富、呈像生动、动感形象等长处,作为高科技教学手段,其引入与应用,积极促进了现代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Flash对化学实验的图像解构,将微观世界里的有机化学反应形象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对各种反应机理的描述不再晦涩抽象难懂。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有机化合物空间立体结构更加形象直观,其动画功能可以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代表各化合物上的原子或基团,把有机反应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变静态为动态过程。多媒体演示可用于代替昂贵但高效灵敏的仪器的操作,如气象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等。
价格昂贵一般学校难以引入课堂教学实验之中,但利用CAI课件即可向学生模拟这些仪器的操作,让学生对有机测试先进手段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师生之间沟通提供了便捷途径。通过开拓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师在线答疑,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网上与教师交流讨论,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平台的应用弥补了大学教师科研任务重、不坐班,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不到教师答疑的缺点,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对自由。目前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用于答疑、公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今后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学平台的应用,以实现无纸化提交、批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结构性质多,反应多且易混淆,概念抽象,反应机理抽象难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难懂难学,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地方院校的学生,基础稍显薄弱,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化学就不感兴趣,进入大学后对化学类学科还残留一些不“感冒”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在第一次课讲讲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有机化学的关联性。如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此类化合物滥用引起的,比如“吊白块”、“西瓜膨大增甜剂”、“面粉增白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3];讲讲有机化学与药学互相关联的例子,比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等,这些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讲有机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从人文思想上陶冶学生,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最后,老师第一次上课在形象、教学内容、激发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心琢磨。比如,我院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有机化学有愄具心理,第一次上课适时鼓励他们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点越积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慢慢产生“放纵式”学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究。我们平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多布置团体作业给他们,这样无形中可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无形中促进他们要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从而保持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学习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有机化学的心得,谈谈没有学好有机化学导致以后在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时的困境,“前车之鉴”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提高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有不错效果。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稍显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创新药学人才需要。首先,我们根据自身院校办学特色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略讲与自学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比如波谱解析的知识和糖、氨基酸、蛋白质等内容作调整。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李霞[4]、刘玉梅[5]等人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形成一套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知识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比如:讲酚这一章时,讲酚羟基性质,可以联系药物化学有酚羟基的药物,让学生课后去寻找归纳总结,然后再课堂讨论总结,这样既能丰富有机化学视野,又可让学生体会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形成很多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加以应用,形成多元化特色。如我们可以用案例教学法讲马氏规则,亲核加成反应等;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6]讲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等;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当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机理解释,习题讲解时,板书的现场推理,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当然,有机化学教学手段还很多,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创新性地结合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建立试题库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很多知识点易混淆,如果课后不复习,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平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建立试题库。这样方便学生课后利用试题对知识点深入了解,同时期末还可用来作考察学生的试题,这样可以达到每届平衡科学考察学生。我们建立试题库,根据自身院校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精心钻研,每年不断改进。首先,根据每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情况,对试题难易程度、得失分情况、题型变化、知识点掌握等作个汇总,逐步建立题型多样的试题库。其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某些知识点讲解所用教学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个汇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平衡建立试题。再次,让学生参与建立试题库,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容易忘记,难于理解的知识来出题,然后老师筛选出一套试题库,这套试题库用于学生以练题促进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通过学生出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创新实验教学,优化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很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丰富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学生做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为适应药学人才培养发展需求,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试探性改革。首先,精选实验内容,改编部分教学内容。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我们根据药学专业,把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改编。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开设创新性实验。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我们会开设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我们有机化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我们可以科学创新改革,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首先,可以在平时成绩这一块增加比重和考核类别。如课题讨论、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团队作业(PPT形式)、调查总结报告等,这样不断促进他们学习,慢慢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实验成绩,我们对平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结果很重视,把它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无形中让学生平时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起到好的实验效果。期末时,我们会组织实验操作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期中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段进行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现在的学生较懒散,有中段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有机化学随着药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我们必须对有机化学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院校办学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丰富课堂文化,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如何更好地促进有机化学教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作者:谢华松 林大都 黄思涵 张声源 单位:嘉应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国云,申,肖腊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6):256-257.
[2]周建波,曾明,陈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80.
[3]裴强.食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化工,2011,39(20):151-153.
[4]李霞,谢龙,吴晓青,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J].广东化工,2015,43(10):192-193.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有机化学内容基本占据高中化学教材总体内容的四分之一.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目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丰富.有些教师认为,所谓教学,便是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行将课程内容呆板抽象地教授给学生,学生不仅难以接受,还会产生厌学心理.
2.学生承受较大压力.有机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有些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便会产生焦躁情绪.同时,高考压力令学生紧张,学习效率有所降低.另外,有些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承受较大压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烦躁心理,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相比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学习难度更大.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中涉及有机物的物质结构,部分物质结构属于三维结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思维以及想象力.实际上,有些学生并不具备这一能力.此外,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存在复杂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方程式.这些有机化学知识都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进行理解、消化.然而,有些教师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通过口述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化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有机物的物质结构,还能够为学生展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反应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讲解化合物成键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碳、氢、氧以及氮等化学元素通过怎样的连接方式形成有机化合物.教师可于课前制作一段多媒体视频,利用带有四个孔的红球表示碳原子,带有三个孔的绿球表示氮原子,带有两个孔的蓝球表示氧原子,带有一个孔的白球表示氢原子,细长的圆柱状物体表示键.然后向学生讲解氧原子、氮原子、氢原子以及碳原子分别可以连接键的数量,利用视频中圆柱与球体之间的连接,向学生演示有机物的成键原理.以甲烷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向表示碳原子的红球上插入四根圆柱体,之后将四个白球连在圆柱之上,此时便形成了四个碳―氢键,进而形成甲烷的分子.同理,教师可以演示乙烷、甲醇等有机物.这样,学生直观地观看了有机物的成键过程,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自然加深.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开展探究式学习.有机化学学习内容复杂多样,学生无法依靠单纯地背诵与记忆理解有机化学内容.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需深入了解有机物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以及官能团的性质.因此,除了背诵知识点外,还需学生主动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形成自身思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思考状态,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适时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借助对有机物反应以及性质的研究,从有机物结构方面认识知识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时,有些教师往往单纯地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知识点,指出酸与醇在反应过程中将一个水分子脱出,形成了酯.而水是由酸供应了一个羟基,醇供应了一个氧,两者相结合而成.这样教学,学生难免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是由酸供应氢,而由醇供应羟基?教师如果不为学生解答,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存在漏洞.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否由酸供应氢,而由醇供应羟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要求学生提出验证方式.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答案,不仅可以解答自身的疑问,也能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总之,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对其日后生活与工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工程专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31-02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接了学生从中学学习模式到正式进入专业学习的过渡,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既不能是所有内容的泛泛教授,也不能是专而精的实验及操作注意事项,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专业课程学习的特点,为后面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另外,生物有机化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充分融合了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为两者的交叉领域,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生物化学是在生物体中研究化学进程,有机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制备,而生物有机化学则是用有机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偏重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过程的化学本质。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生物有机化学,将会对专业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打下很好的基础并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鉴于生物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结合上课实践经验,探讨生物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专业特征,增强学生的兴趣
“因材施教”是宋代教育学家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实践经验而得出的教育原则,这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直重视和提倡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一直以这一原则为基础。开设生物有机化学课程的专业类型有很多,化学、农业类专业,医学、药学类专业以及生物、生命科学类专业都会开设该门课程,而生物有机化学内容繁杂,对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特点的理解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反应条件、机制等较为复杂,难于掌握,所以我们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因专业而异,调整课程的内容,突出重点,契合专业方向,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在学习氨基酸和多肽的生物有机化学这一章时,对于氨基酸和肽段合成,要在学生理解了基础原理的水平上,重点突出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及在生活中应用的优缺点,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习酶促有机反应时,要让学生在掌握天然酶促有机反应的高效性、专一性、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后,重点讲授人工修饰后的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空间更大,另外,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在医药、化工、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空间也很大,然后可以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生物柴油的生产等来举例说明,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能提高对其专业的理解。
二、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柏拉图的“回忆说”认为,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回忆”或者再现头脑中固有的理念知识,我们虽然不认同“回忆说”,但是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可以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思索、映射,可以调动其记忆中的教学内容,从而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是单调的注入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①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能够将复杂的分子结果和反应机理以简洁、美观的幻灯片形式展现给学生,而且可以配以声音、动画等,相对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是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在课堂的独立思维的时间就大大减少,而且对相似的分子结构和机理也容易混淆。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综合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及板书,讲授课程内容。②采用双语教学[2]。生物有机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在生命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所以,与世界接轨、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接轨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必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并有利于学生对于该学科产生兴趣,加深了解,从而能够使学生精通外语,并能够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③教学内容多样化,避免课堂单调。由于生物有机化学内容繁杂,如果仅照本宣科,会导致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单纯的课本理论知识,如分子的机构特点、反应机理等,会让学生感觉脱离实际生活,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学的内容,应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适当加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例如,在讲胰岛素分子结构及特点时,可以加入胰岛素发现的过程,以及其现代生产的过程和市场使用的情况,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其掌握该知识点。④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直遵循的原则,它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不能是填鸭式的教学,因为,教学的意义并不是课堂上教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即所谓的“授人以渔”。而生物有机化学在内容上虽然复杂,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算紧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更应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发现问题的本质、内在联系及规律,从而准确解决问题。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横向对比,便于学生的全面掌握
由于生物有机化学中各个知识点间是相互联系和区别的,所以可以通过对相似知识点间的横向对比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全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知识点的对比[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化零为整,便于学生深刻把握其本质原理,全面掌握知识脉络,记忆更加深刻。举一个概念对比的例子:生物有机化学中有一些概念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我们可以将这些概念对比起来记忆就不容易混淆。①氨基酸组成多肽和蛋白质,核苷酸组装成核酸(DNA和RN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也有小部分为核酸。将这些概念作对比就可以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学习它们的生物功能。②合成类型的对比。氨基端、多肽及核酸的合成均不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这些方法的特点、条件和优劣要求学生列表对比和记忆,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快速把握几种物质的合成反应特点,又能够从整体上对课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酶促有机反应类型的对比。酶促反应有很多类型,包括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卤化反应等等,水解反应又包括酯、肽键、糖苷键、环氧化物、腈的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又包括醇脱氢反应、羟基脱氢反应、醛和酮还原反应等等。对于这些酶促反应的学习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增强教学内容的纵向深入,便于学生深入了解
由于生物有机化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地介绍课本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专业知识。例如,在讲到多肽的合成时,在介绍完人工的化学合成的方法的类型、特点后,可以紧接着简要介绍在生物体内多肽是怎样通过成熟的mRNA完成氨基酸组装成多肽和蛋白质的,也可以进一步介绍,在科研研究中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蛋白质的基因片段,来得出我们想要得到的多肽和蛋白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对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专业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概念繁多,机理复杂,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4],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在教学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相结合,优化实验课程的安排,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蔡丽华,封孝华.独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33(12):68-70.
[2]潘长江,张兵兵,唐丽灵.生物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2):9-10.
关键词:超声;有机化学;研究成果;应用领域
引言: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近年来,不少专业人士将超声应用在了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是,超声在有机化学中的可应用的领域还有很多可开辟的空间。就目前来讲,虽说声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融合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已经有不少的化学工作者将超声波技术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试图借助超声波这一神奇力量来改善化学反应过程。
一、超声在有机化学中的研究成果
1.液―液体系中的有机反应
笔者为了亲自证实超声对有机化学中的作用,特地在碱性条件下展开了对4,4 -二取代-2唑啉-5-酮的水解有机化学实验,试验现象充分证实了超声对于加速有机化学物质的水解速率具有极大的催化作用:4,4 -二取代-2 唑啉-5-酮在无超声情况下的完成水解至少需要二十四小时,但是在有超声的情况下仅仅需要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水解过程。作为合成PPV 衍生物的重要化学物质的1-甲氧基-4-烷氧基苯,对其的制备通常离不开-甲氧基苯酚和卤代烃这两种原料,该制备在无超声的情况下即使是耗费十六小时也只能实现百分之八十八的收率,而在超声催化作用下,仅仅在五小时之内就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九的收率。作为一种新型化学材料的2-乙基己酸在不同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而这种在化工材料在超声辐照下产率可实现翻倍。
2.液―固体系中的有机反应
4 -戊基( 4′-丙基)双环己基联苯作为一种液晶化合物,在有超声以及满足特定室内温度的情况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通过偶联反应来制得,在超声催化作用下,可实现其中的偶联反应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的转换率,而且反式产物的纯洁度也比较高。在胡辉等专业人士的相关论文中曾经证实,超声波对于无水THF溶剂在制备单取代硼酸的反应中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三烷基硼作为成碳化硼的重要原料之一,笔者发现,有机金属化合物在超声波辐照能的作用下,可以一步就合成三乙基硼,而在超声合成的条件下,产率比非超声合成条件下高出了十倍。而且,早期王进贤等人在其研究中发现,超声辐射能能够催化硒与碱的反应,即使在高温下产率也不会受到影响。作为合成香料和药物的重要化工材料-查耳酮,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可以加速芳香醛与苯乙酮合成查耳酮的反应。
二、超声在有机化学中可应用的领域
1.超声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方面。笔者发现超神技术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收到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笔者以花生中粗油脂的提取为例,传统的索 氏提取法在两个小时内只可得到产率为百分之三十一;但是采取超声辅助提取法,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得到百分之三十八的产量。笔者通过实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得到采取超声辅助提取法要比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提取率要明显提高了,而且在耗费时间上也体现出了绝对的优势。
2.超声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超声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较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超声波在有机合成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以下:缩短反应以及制备的周期、提高反应产率和选择性甚至还可以改善和优化反应的途径。笔者以乙酸乙醇的合成为例,传统的合成方法,笔者试验了三次,分别记录每次的酯产率,最终得到百分之三是七的平均产率,合成温度需要九十摄氏度;而采取合成辅助合成法,同样试验三次,得到百分之五十二的平均酯产率,而采取此种方法对合成温度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达到二十摄氏度即可。
结语:
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高端的技术,在有机化学各项研究中体现出巨大的使用价值。当然,超声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不会是单一、片面的,对其研究和探讨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各位从事于有机化学工作岗位的人才务必要不断探索超声在有机化学中应用的新领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为有机化学注入先进的超声波技术。
参考文献:
[1]沈称意.超声波强化活性炭吸附与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污染物的过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关键词: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71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来讲,有机化学部分包含的内容相对来说是较为复杂、枯燥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会感到有一些困难,进而降低教学质量。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利用多种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喜爱化学,使学生更愿意主动探究化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处理不当
现今,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都是遵照高考的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从而局限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进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期间,一些教师经常发生越位的情况,尽管经过新课改后使用的化学教材由内容来看,同以往教材差别不大,但经过观察发现,在知识的难度及深度方面有所降低,知识的广度却有一定扩展。然而,一些高中化学教师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无形中加重了知识的深度与难度,从而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枯燥、乏味、困难,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
2. 学生实验的次数与机会较少
在进行高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期间,很多教师以高考为导向,为了尽量让学生多做习题,将理论课程安排的很多,实验课程数量较少,并且学生真正能够动手进行操作的机会更少。所以,学生无法深入、正确地理解知识点。一些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法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却不知道此种方法学生亲自动手存在较大的差别。在进行化学实验期间,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实验失败,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并思考,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化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亲自动手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1.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技巧
因为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知识层次是由简单到复杂过渡的,所以,对有机物课程来讲,教师在讲解期间,应先引导学生对其结构有所了解,然后明确有机物的特性,再深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有条理地记忆化学内容。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技巧,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2. 加大实验的比重
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讲,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所以,教职人员在进行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期间,应加大实验的比重,并且借助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一般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才能:其一,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安排;其二,培养学生单独实验的能力;其三,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结论,并书写实验报告;其四,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实验,论证问题,总结结论。另外,教师还应重视演示实验,一些实验内容学生无法正确操作或者操作存在安全问题,而不进行操作又会降低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通过该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观看实验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3. 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有机化学知识来讲,其与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将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活动联系起来,通过真实事件、真实现象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课程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糖类”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糖类有机物,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探究取向”
传授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传授学习方法,不如培养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对于知识的渴求很大程度上源于现实中的困惑。因此,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可能来源于书本,也可能来源于现实,还可能来源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实现理论的总结与升华。科学的实质就是探究,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就是对科学的不断探究,这也是科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取向。所以,把专业人员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传承给学生不是科学教育,帮助学生从事科学探究和技术设计,让学生自己能够在探究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三、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学模式及方法也向着现代化的程度发展。以往的讲解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高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借助现代化技术实施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电教化的教学方法及信息网络化的教学措施能够良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还可以实现绿色化学的目的。电教化教学包含:光盘、投影、录像等,信息网络化教学包含:多媒体技术、上网等,教师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与学生进行密切沟通,学生可以将不会的知识点通过网络随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予以解答,进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