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学生的教育

时间:2023-07-09 08:53:55

导语:在高中学生的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学生的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高;中学生;素质教育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较死板、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考试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致使有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读不快、写不出。由此看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具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一、培养语言素质

总的来说,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前,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学实践也有偏差,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忽视对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其实语言知识只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在使用语言时,除要遵循语言的构成规则外,还应遵循语言的使用规则。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来说,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主要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它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话语能力,它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得体性。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即席表达能力指在真实的(而不是模拟的)情景中即兴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比较强调交际情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交际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性。话语能力指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而不仅是孤立的句子,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连贯性。

二、培养文化素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很难学好该语言。关于文化内容有人用大写的文化(Culture)和小写的文化(culture)来表示。大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等;小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禁忌幽默、风土人情等。

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习该民族的语言。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文化知识,要使学生在交际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恰当的话,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尽量减少交际错误。交际错误可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错误,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文化错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而且要教文化知识。

三、培养思想素质

想素质教育主要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国,而且也担负着宣传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外部世界。一方面要防止唯我独尊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西方颓废文化的侵蚀,决不可盲目推崇。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思想品德包括义务感、责任感、诚实、正直、守信、自尊等心理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广泛的教学内容,借助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准则,履行道德义务。同时,我们应当通过学生对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口、环境、生态、能源、法制、灾害、饥饿、贫困等当今热点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保持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情绪、心态和行为。因此,要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而不自贱、自卑;对生活要自信、自强,不要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对他人要真诚、热情,而不虚伪、冷漠;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而不轻率、漫不经心。在情感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使命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情感教育不能光靠华丽、空洞的词藻,要靠自己身体力行,以真心才能换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四、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语法时,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使学生在试图理解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去悟出语言规律,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一个“跳摘”的尝试。有位教师说得好:“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而不是金山和银山。”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学了几年英语以后,还要教师领读单词,还要由教师逐句把课文译成汉语;不少学生只会认读课文,而对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背诵不少句型和语法规则,但在说和写英语时却错误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当有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主动预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解决问题;课下主动复习,总结和归纳,加强记忆;学习单词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听英语要勤听、多听、会听;说英语要勤说、多说、敢说;读英语要多读、快读;写英语要多写、常写等。

3.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天赋各有不同,学习方法、目的和动机也不一样。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帮助。课堂上,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同时更要关心和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进步。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中生则不然,因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

五、开发学习潜能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研究

引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要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实际相联系,活化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所以,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化学的教学内容,并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展开教学,丰富化学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氛围,激发高中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化学课堂实践中去,进而加深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不仅可以提升高中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1]。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活化高中的化学教学内容,将复杂难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直接化,让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更好的理解化学理论知识,降低高中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同时,化学老师要充分了解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深度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的生活现象,高效的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培养高中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实践中去。引导高中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老师的课堂化学知识教授为主,高中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缺少化学课堂上老师与高中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导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学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降低了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对化学知识的讲授时间过长,几乎占用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高中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实践时间较少,使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高中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睡觉,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重视对化学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化学实践教学

高中教育阶段是备战高考的重要阶段,对高中学生的未来生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将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W率作为高中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注重对高中学生化学知识的强化灌输,来提高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化学的课堂实践教学,降低了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由于化学实践课程较少,使高中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对化学现象的本质、内涵理解不透彻,降低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化学教学内容脱离了高中生的生活实际

在化学课堂上,老师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注重对化学考试重点的教授,而忽视了化学教材中的其他教学内容。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严重的偏离了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不利于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影响了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降低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2]。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生活现象导入化学教学,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以化学老师要更新化学教学观念,丰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的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运用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到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去,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化学知识,适应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激发高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关注社会热点,丰富化学生活化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化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与高中生们的互动交流,让高中生们对社会事物的观察谈谈他们所发现的化学现象,锻炼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对化学的敏感度,培养高中生们善于思考的生活习惯,提高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3]。

(三)创设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

化学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收集高中学生身边的化学情境材料,设计生活化的化学教学场景,让高中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教学环境中,丰富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对化学知识难点的理解。同时,合理的创设化学教学的场景,可以通过丰富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来提高高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要提高对化学生活化实践的重视力度,将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创设化学课堂的教学场景,丰富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丰富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老师要鼓励高中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的观察,培养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导入 实验教学 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39

新课改越来越深入到高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大的环境下,高中化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具备独立探究的需求,形成独立思维与推理分析的素养。而这些素质都需要学生的兴趣做基础,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导师,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催化剂。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首先,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必要步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导入就是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技巧,在正式开始讲新课之前进行的预备工作,可以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是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是与化学或者所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等等。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做好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其兴趣的形成。

第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选取一个化学物质的主要特性为切入点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这节课要学习醋酸钙的性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燃烧自己之前制作好的可燃冰,我们都知道冰是不能燃烧的,但是这个名称叫做可燃冰,那它为什么可以燃烧呢?这个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冰有什么区别呢?通过设置疑问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积极思考学习。

第二,导入还可以是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和自己生活经历相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对于科学解释生活非常的有兴趣,这会使得他们发现科学的奥秘,把握化学知识的秘诀,因此教师在导入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讲故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生活中吃的盐中需要加碘,而碘的提取以及盐的形成都是如何进行的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盐提取的照片和碘提取的实验截图,以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与化学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小故事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三,导入还可以是教师设置神秘的教学情境,把一些学生了解但是并没有接触的现象作为导入内容,形成神秘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鬼火”的形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谁在作怪呢?教师先设置氛围,然后再逐步解答学生的疑惑,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促进其兴趣的快速形成。

第四,在导入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教师可以当堂找学生到讲台上配合自己为其他学生展示有趣的实验,如金属燃烧出各种色彩或者气体的燃烧等,从而让学生在五颜六色的欣赏中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主动思考问题。

其次,实验的开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内容,也是兴趣教学的重要支撑,实验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丰富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兴趣的发展。实验是高中化学的关键,通过实验学生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和丰富延伸,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才能确证自己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信心,而实验也可以充分丰富课堂教学组成,吸引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在实验中满足好奇心,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除了以上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涉及到的简单趣味小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开展具有新意的实验,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把实验作为教学的次要内容草草开展,一般都是选取一些十分简单容易操作的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什么挑战,也不需要进行深入探究与思索,导致实验教学枯燥无味,没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要设计充分符合学生兴趣的实验内容,在保证学校实验设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开展。

第二,利用开展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有效带动学生兴趣发展的途径之一,很多学生实际上很关注自身的实验动手能力,如果自己能够操作完成实验,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做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时,教师不要一开始就吧实验步骤详细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把步骤打乱然后小组合作进行分析重组排列,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性质进行解决,这样就极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实验意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缜密性和实验分析能力,并通过独立操作来建立对自己的认可,从而为兴趣的产生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来形成活跃的实验探究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和教学氛围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实验的时候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小组的实验进展,把小组遇到的问题一一启发解决,创建活跃的实验环境,对学生的兴趣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总之,实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教师要积极发挥实验的教学效果。

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终生体育;培养学生的意识

一、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教学是终生体育的基础,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模式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学生参与运动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使终身教育思想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落到实处。

二、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现状

(一)高中生的体育认识分析

我国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知识掌握很有限。全民健身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仍有绝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其内容和意义,那就更谈不上对体育重要性的理解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中,只注意对身体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运动能力能力、体育锻炼习惯、运动兴趣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缺乏,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高中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向与成人,对事物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判断和认知。绝大多数高中生对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践上,意识与行为、口头与参与不一致――明明知道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积极参与。高中生对终身体育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全面、完善,仍需在体育教学和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高中生的体育情感分析

体育情感是指对体育的感受和评价。对体育认识态度积极,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的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升学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体育锻炼,挤出时间学习文化课。在课外,学生一早到校到下午放学,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放学回家后由于家庭原因、作业、场地等原因,更没有条件坚持锻炼,体育锻炼习惯难以形成。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使大多数学生能象那些长年坚持锻炼的学生一样养成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是:“终身体育”。

三、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综合因素

(一)青年初期生理特点的影响

由于性机能发育基本成熟,在体态上,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异,对性的体验较敏感,丰富。在体育活动中有明显的顾虑,例如:怕做动作失败出丑,让别人笑话。在调查与访问中,可以得知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特别是高年级女生更明显。女生由于性征明显变化,动作变的不太灵巧,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产生顾虑,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表现更加明显,怕晒太阳、怕出汗、怕脏、怕苦、怕累或不愿让男老师保护等。

(二)青年初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体育锻炼价值认识不足,更不懂得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因为他们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趣,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接兴趣。所以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立刻终止运动,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三)家庭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影响方面,有相当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些学生"挤点"时间参与锻炼活动,常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更有甚者,连双休日学生自主时间也被剥夺,不是要求做家庭作业,看书,就是参加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兴趣班。另外,家长课外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陪学生锻炼的现象却难以见到。由此引发学生从小没有锻炼榜样模仿。可见,家庭的环境因素或多或少也会制约着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正是因为家长对学生合理的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引导,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了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的正确形成。日常生活中缺乏针对性的科学指导,致使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从事体育活动。学生由于不懂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而放弃体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形成科学的终身体育思想。

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也应本着切实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从长远观点出发,教会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技能和锻炼方法,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育过程。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能仅限于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引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客观实践中能主动建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意向和看法。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体育教师要不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更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交叉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曾正阳.论终身体育意识及其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第5篇

一是部分教师语言教学观的不正确,他们一味死扣语法、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致使部分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缺少参与交流、交际活动的机会,也就没能掌握正确的参与(表现)方法,缺乏必要的参与意识。

二是高中学生大都处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的生长发育及自我意识发展的迅猛期,加之他们“人际敏感”和“爱面子”的人格特征和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注重,对获得他人好感的期望,使得他们对别人的指责存在恐惧心理,因而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在同伴面前(尤其在异性面前)“自尊心”“虚荣心”及“面子观念”特强,往往因害怕表现不佳而有损面子,有损形象,因而不愿参与、不敢参与。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加强对高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英语交际活动,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益,并促进学生完全人格、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摸清学生心理状况

为了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可以使用北师大、西南师大等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测评,尤其是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及交际(表现)心理状况和英语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掌握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基本情况,为加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增强教育活动的效果奠定基础。

二、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活动

我们可以选用《中学生心理向导》等学习辅导材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素质培养,尤其是对其进行学习心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并对他们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诊疗等,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尊心”“荣誉感”及“虚荣心”等,消除表现心理智障,主动投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引导学生尽快熟悉环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高中学生来自各个初中学校,在初中阶段大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内容增多、学习任务加重,加之学习环境变化,对新的环境有些陌生,从而容易产生紧张感甚至恐惧感,有的同学还会感到学习起来吃力,成绩也在渐渐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引导学生尽快熟悉环境、认识同学、了解老师,并适时给学生介绍高中英语学习情况及要求,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恢复昔日的自信,好好地调适自己,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四、调整教师形象,做学生的朋友,建立互助信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亲近老师,那么他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积极的情感,由此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关心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也就对老师有信任感、亲近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从事英语学习,他们就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安排、主动融入老师的言行中去,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交际活动中来。

五、转变教育目标,重视情感、态度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既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要针对个别差异、进行分层个别化教学,发展学生的心理需求,让积极情感成为课堂活动的动力。教师还应因材施教、因机设教,并学会用非语言手段传递信息,激发学生学习中健康和谐的情感,以配合老师的教学、参与到教学交流交际活动中来。

六、注重技能培养,强调主观激励教育,创造成功体验

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识记策略,为他们成功地表现自己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得到正确评价和肯定,那么他们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承认,学业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他们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出现情绪稳定、不安程度下降的倾向,随之而来的是学习英语的干劲不断提高,同时也能唤起他们更高水平的需要,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参与欲望。

七、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色、形、声、光等完美结合,将枯燥乏味的静态知识之于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中,从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实物投影图片、声像动画媒体等的运用,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人机对话、情景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表演中使自己的自信心得以满足,从而获取成就感、激发参与欲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教育教学中。

只要我们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克服了焦虑心理,消除了表现的心理障碍,树立了科学的参与意识,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各项学习和社会交际交流活动中去,并在实践中去塑造完整、自信的自我。他们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和课外交流交际活动,并将此作为自己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听说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提高高中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科学出版社,1999.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用药知识;用药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将合理用药定义为:患者在应用药品时,必须结合临床用药情况、药物用量必须符合患者身体需求,治疗时间、药品价格必须适合患者。高中学生是学习知识、生理以及心理发育期,为了保证高中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对他们以后工作和生活质量情况正确了解用药情况以及合理使用药物是对学生非常重要[1-2]。作者随机选取高一高二5个班共562名在校学生;采用调查表形式进行了解,为以后开展合理用药知识、指导学生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随机选取我校高一高二5个班共562名在校学生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两组各281名学生,一年级组男163名学生,女118名学生,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16.72±0.89)岁;二年级组男172名学生,女109名学生,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17.25±1.25)岁;

1.2方法

1.2.1调查形式主要以参考有关的文章,结合高中学生,设计合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中学生对用药知识以及用药行为情况。

1.2.2调查方法由专业调查人员,用统一调查表,让老师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检测,调查表不写姓名,要求被调查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填完后当场回收。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对药物知识了解情况

对比分析两组对药物知识了解情况;结果显示:二年级组用药物知识了解情况明显优于一年级组用药物知识了解情况。P均

3讨论

探讨分析高中学生对用药知识以及行为情况。通过本次调查表显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高中学生在用药方面有正确的做法,但是在合理用药知识以及行为方面表现并不乐观,对于高热和咽喉疼痛减轻时,可以停止应用抗生素这项调查一年级组回答率仅17.94%,二年级组回答率43.77%,同时一年级组对于发生高热时,不一定首先选择抗生素药物、中医饮剂无保质期、中医饮剂没有副作用、吃药品时注意保质期等调查结果明显低于二年级组。有很大部分高中生存在用药行为不良,这些不合理用药行为可能导致药物失效,副作用多,对高中学生造成不良后果[3]。

高中学生合理用药知识必须加强 。药品不能合理应用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比较普遍存在,这对现代人们生活以构成严重的危险,因此,如何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4-5]。国内外学者呼吁政府机构应该加大卫生费用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对人们合理用药知识以及行为的必要性以及自我服用药物的基本了解,改变人们不合理用药的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6-8]。

作者采用问卷形式,随机选取我校高一高二5个班共562名在校学生;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两组各281名学生,分别记录两组学生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并比较。通过表1以及表2显示二年级组用药物知识了解情况明显优于一年级组用药物知识了解情况以及一年级组对药品合理用药行为明显差于二年级对药品合理用药行为; p值均

综上所述,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高中学生合理用药的知识水平,帮助高中学生改掉用药的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伟,林蓉,张维蔚,等. 广州市青少年吸烟饮酒成瘾性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7) : 786-787,790.

[2] 张海霞,张涛.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2) :26-28.

[3] 邹海欧,郭瑞卿,李峥. 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对新型的认知、态度以及滥用倾向[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6) :459-463.

[4] 王晓莉,吴亚飞,赵莉敏. 渭南高职学生认知和药物滥用调查及预防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 :130 -131.

[5] 沈丽娜,郑晶泉,傅灵菲,等.2013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生饮酒行为现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15,31(20) :2834 -2837,2840.

[6] 王婉馨,邓剑雄,郭蓝,等. 广东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药物情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7) : 856-858.

第7篇

要讨论在新时期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就必须明确什么是综合实力,它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是什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能力是全方位的,学生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人才,综合实力并不是只有成绩这一个衡量标准。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了学生综合实力考核的一元论,鼓励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考试成绩已经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学生综合实力的新标准。

但是,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任务重、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而且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给学生与教师造成了很大压力,所以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除成绩以外其他素质的培养。学生方面,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基础不一致,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方法的需求不一致,自学能力差异大,英语学习方法固定化、单一化,英语的听说能力差等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着手,从成绩的提高与其他素质两个维度展开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综合实力的表现与提高

(一)学习素质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对英语的学习首要需求就是成绩提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样,英语综合实力的提升如果离开了学习素质也是不完整的。但是,学习素质高是否就是成绩好呢,这一点也值得广大教师不断思考。笔者认为学习素质不仅包括学生现阶段的成绩,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目的动机,简单说就是会不会学习,为了什么而学习。实践中,教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学习素质的唯一反映,忽视其他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英语成绩比较优秀,但是缺乏科学的方式,机械性强。我就在班级设置了一份关于英语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平日综合表现,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了英语学习计划,获得了学生的大力支持,很多同学表示大有收获。

其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学习内容还是很庞大的,现行的高中英语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项内容,而且难度有所提高,一些学生虽然书面表达流利,可是口语发音差、听力差。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才能为学生今后进入大学的英语学习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缺乏语调变化,问句和陈述句读起来完全一致。于是,我就搜集了一些包括疑问句和反问句在内的具有语调变化的句子,播放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比较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一节课之后,每次遇见需要变调的句子我就提醒学生注意语调变化并且会适当抽取学生为大家导读,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句子发音的技巧,这样集中地学习占用的时间少,学习效果好,学生也感觉到压力不大。虽然在现有的考试体系中,还用不到口语,但是这为学生今后大学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例如在实践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做阅读题目时过分依赖技巧,其实正如汉语阅读一样,英语的阅读离不开字词的基础,很多学生盲目迷信方法技巧,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于是,我提前一个月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为“我给大家讲阅读”,把全班分为五个组,每组商量找出一个发言人,一个人十分钟的时间阐述小组的想法。经过全班的集思广益,大家都认识到在英语的阅读训练中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知识的积累。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素质这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短期成绩,更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二)其他素质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一元的,所以为了适应,高中学生还需要具有多重素质,包括表达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些素质是构成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元素。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 口语水平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我国各省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应试技巧的培养和应试题目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造成学生卷面成绩很高,而英语表达能力却很低的现象,致使好多学生在参加香港大学的招生面试以及在其他的一些英语面试中失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学的英语课程应该加强口语教学。仅仅在原来的英语课上做些许的改变是不够的,还要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全面系统地进行口语教学,真正达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在中学开设口语课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制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因素中有应试教育的压力,也有师生的不重视,这一现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1.语言环境的缺失

口语是利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活动。它要求通过听和读来获取信息,通过说来来进行语言的输出。如果没有听和读,也就不从说起。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这样的听和说的训练,他们只是一味的听老师的讲解和机械地记笔记,然后背知识点,在考试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即便是有口语表达的机会,也只限于对课文的背诵,很死板和枯燥。

2.口语活动单一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只是按书中的要求来进行口语活动,并不设计其他的活动,而这唯一的口语训练的机会在大多数的初三和高三的课堂却被练习题侵占了。再加之,中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口语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开设口语课堂势在必行。

三、口语课的教学策略

在中学开设英语口语课,并无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但也不能没有章法。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为目的的口语课,要着重突出对学生口语的训练,但也不能没有理论的讲解,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口语活动。口语训练不能仅限于课堂上,还要拓展到课外,动员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演讲和辩论的电视大赛,弥补课上训练的局限性,让他们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在实际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

1.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口语课堂上,要进行全英语教学,对于一些新词的解释也要用英语,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进行一定量的英语输入之后,要求在课堂上也只能讲英语。对说汉语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起到警戒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难度相当的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网站等,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介绍些自己看过的好的英文电影和英文小说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得增加他们的英语知识。

2.模仿训练

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发音标准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逐字逐句的模仿,可以全班一起模仿,也可以单独的模仿,但模仿时必须要求在语音、音调和节奏上尽量与原声保持一致,以此规范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并每次课都改变模仿的内容,使学生不至于感到枯燥,适当的配有视频,还可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细胞。

3.话题讨论

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在全班同学前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一些观点对立的热点话题,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组代表不同的立场,举行小型的辩论赛,在小组讨论之后,各组代表进行总结陈词,然后进行自由辩论。通过这样的话题讨论的形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锻炼他们当众讲话的胆量,让他们可以用英语各抒己见。而此时,老师的身份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员,把各个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在讨论结束时,老师指出讨论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并指正。发动全班同学评选出此次的“英语之星”,可以让其设置下一次的话题以及安排相关的课堂活动。

4.设计不同的考核形式

对于英语口语的考核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以检验出学生真实的英语口语水平为目的。但为了测试能够客观公正,最好能进行现场录音,并让没有教过本班课程的英语老师根据录音中的表现给出客观的分数,然后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参考现场的具体情形,对分数给予小范围的调整,最后得出学生的口语成绩。对于一对多式的口语测试形式,尽量安排其他英语老师在旁观察,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分别做记录,在一组学生测试结束后,汇总各位考官的意见,最终得出每一位参加测评的学生的成绩。然后,再进行下一组学生的口语考核。当然,对于学生不同的语言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手段。

四、总结

初中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应该有别与普通的英语课,采取有效的英语输入和输出手段,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策略,着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的能力。但英语口语课堂毕竟时间有限,各种丰富多彩的可以提高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活动,应该成为口语课堂的补充和扩展,这也是开设口语课的目的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曾蓉.培养中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途径[J].海南琼州大学学报,2006,(1).

第9篇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以此带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水平,是解决当今日环境问题益严重的关键所在。而中学化学教育是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探究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的策略是环境教育有效实施的方法和保障。

一、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环境素养,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不仅是实施环境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环境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自身环境素质的高低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理论知识,还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和学生的环境意识。

1、化学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重视对中学生的环境教育。

化学教师要明确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国家对于环境教育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明确“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明确普及、宣传“绿色化学”的责任,为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进而为提高公众环境素养做出努力。

2、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环境知识,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

成为合格中学化学教师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具备环境素养。因此要求化学教师不仅是施教者还是一个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环境知识结构,开阔充实自己化学知识的储备,更替化学在科技日新月异中的发展。

3、化学教师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环境意识

化学教师日常的环保习惯会间接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化学教师在食堂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饭盒和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在处理多媒体遥控器里的废电池时分类装进回收箱;在教学实验操作中,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演示处理三废的方式等正确的实验习惯。化学教师严谨正确的实验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高低。因此化学教师注重个人的环保行为习惯,会有利与中学环境教育的培养与发展。

4、化学教师要挖掘化学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化学教师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化学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并要在教学前通过广泛阅读化学相关学术报刊资料,通过互联网浏览化学相关资讯和文章,丰富备课内容,扩充教学视角,将环境教育巧妙渗透于化学学科之中,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环境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

二、增强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联系,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

化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的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知识相结合,利用现有的素材作为载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日常能够体会的生活经验与化学学科相结合,渗透环保意识。如:在讲解大气污染时,介绍污染物之一硫化氢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空气中若含有微量硫化氢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画面或图片,如头疼、头晕和恶心,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于硫化氢有剧毒的印象。最后要引导学生思考要怎样做才能减少污染气体的释放,保护大气的平衡和稳定,进而保护生态健康。

2、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

初中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化学的奇妙。因此,化学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减少环境污染的创新思想。通过教师引导试验,可以使同学知道试验中产生了哪些对环境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如何改进试验过程以减少环境污染。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可以将开放的实验环境改在密闭体系中,减少实验生成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