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53:56
导语:在工程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课程以先修的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建筑材料等课程为基础,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设计方法以及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和结构的破坏特征等内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选材、结构布置等工作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本课程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对于力学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往往难以系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结构的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等。因此,必须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工程结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覆盖面广、内容繁多
作为专业基础课,工程结构课程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设计方法以及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和结构的破坏特征等。本课程的内容从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的基本计算原则、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构造,到梁板结构、多层框架、钢结构、砌体结构以及结构抗震构造等[3],内容繁多, 且各部分内容自成一体,系统性不足。
2.重视程度不够
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一般由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因此,教师自身对于工程管理或工程造价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很好地结合专业特点,往往直接按照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进行授课,或者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精简,教学要求一般也会随之放松。
目前,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等工作。因此,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需看懂施工图,能够按图施工、计算工程量,而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工程结构课程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如对其它专业课程。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学生的力学、材料等知识薄弱
工程结构课程要求学生在数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中力学概念和公式较多,往往还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而我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为文、理科兼招专业,许多同学尤其是文科生,其数学、力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甚至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存在强烈的畏惧心理,从而造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困难。
4.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
工程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基本理论大多直接来源于对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将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出现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工程实际进行有机联系, 难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1.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工程结构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服务的。目前,本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是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结构抗震等课程的简单整合,是在土木类专业以培养结构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完全适用于工程管理类专业。因此,我们亟需结合工程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
鉴于此,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尤其是重要基本概念、原理的学习,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满足专业能力需求的课程内容开展重点教学,包括各种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筋混凝土楼盖、砌体结构房屋、单层厂房的构造等。而对于工程中使用较少的构件,比如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则不作重点讲解。
2.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笔者认为该专业学生通过工程结构课程的学习应获取的专业能力主要不是结构设计能力,而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结构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工程结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工程结构的教学要在以下内容方面加以关注,投入更多精力:第一,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其在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这些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构件的受力特征、破坏特征、以及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等。第二,使学生具备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如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等。识图能力是建筑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核心能力,对工程管理类学生而言,不论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还是相关的工程造价等工作都需要能看懂施工图。因此,在工程结构课程中,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工程结构课程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封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上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展开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例如,讲授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时,可以提出如何通过梁的合理结构设计来保证其为适筋梁且防止斜截面剪压破坏的问题。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知识,而且保持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之目的。
2.加强课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工程结构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实践性较强,其中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计算方法都是通过试验或工程实践的经验积累而得到的,涉及的计算公式有些也是在试验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推导而来的半经验公式。如果局限于教材知识,只注重理论和公式的讲授,而忽视结合工程实例对结构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往往会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去工地实地参观,加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直观认识,使学生更加明确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3.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不采用板书。在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某些问题尤其是理论推导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闪而过的多媒体课件则难以达到此效果。
在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不能有所偏废。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大量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借助课件中的工程图片、试验动画等素材,例如,少筋梁、适筋梁、超筋梁破坏时的状态照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视频等,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将结构概念和构造表述清楚,加深缺乏工程思维和经验的学生的理解与感受。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实现高质高效的课程教学。
四、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工程结构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宗旨,提出了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的思路、方法。围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标,对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方亮,杨敬林.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4):85-88.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房地产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82-02
1 引言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全面的、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能适应市场经济、职业岗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就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教特色。所以说,职业学校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在新形势下,教育部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房地产专业是适应市场发展的新专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物管公司、资产公司以及房地产咨询机构、评估机构、产权保险公司等均对房地产专业人才有着巨大和广泛的需求。然而,房地产专业又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兼具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目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不易把握,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也有待明确。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创办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高职生。作为建筑院校工程管理系的专业之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使用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即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造价管理类和法规类课程等平台,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相关专业技能毕业生,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2 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环境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人才培养活动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方法和运行方式。根据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需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是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是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高职类房地产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定义:
(1)以培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一线所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
(2)完善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能力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3)形成校内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4)具备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5)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6)具有科学规范和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
作为建筑行业的专业之一,在能力结构方面,房地产专业人有研究型、技能型、研究-技能型三种才培养模式。研究型模式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人才。研究型模式要求土木工程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力雄厚,要有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并且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技能型模式则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建设工作人才。研究-技能型模式界于研究型和技能型之间,科研能力和操作能力二者并重,其毕业生可以从事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估价和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等实践性工作。
作为工程管理系的专业之一,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型、管理型、工程-管理型三种。工程型模式着重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安排较多的土木工程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其人才特点体现为工程技术知识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能胜任房地产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层岗位。管理型模式偏重于经济管理知识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安排的土木工程类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金融、投资和工商管理类等课程的比重较大,工程-管理型模式则对土木工程类知识和经济管理类知识的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偏重某一类课程,其人才特点体现为具有一定的土木工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兼备工程型和管理型人才专业技能。
3 我院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3.1 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高校应选择技能型或研究一技能型模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院校,现阶段宜选择技能型、工程管理型培养模式,不适宜选择纯研究型的办学模式;而河南省房地产市场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技能人才,我院的职业教育特点正好符合了市场需求。而且,我院有广泛的土木及建筑工程教学资源优势,满足我省对管理型房地产行业优秀人才对具有一定土木工程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需求。
3.2 确立培养目标
房地产方向的大专毕业生主要从事房地产领域的实际工作,但是,房地产领域的知识宽泛,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因此,房地产方向高职毕业生应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社会需求和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去发展专门知识。
我院房地产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企业、营销策划公司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培养熟悉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掌握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知识,掌握房地产估价理论,掌握房地产投资分析与策划理论,具备房地产估价员与房地产经纪人等基本素质,兼备土木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能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咨询、估价、开发、经营管理等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房地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3 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形式之一。在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时,可以结合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进而确定各门课程具体内容、学时和学分要求。按照工程管理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工程管理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必修课由教研室根据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在1-5学期确定,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空间。设置房屋构造与识图、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营销、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策划、物业管理等26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以专业平台课程加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式建立,两部分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约为专业平台课程占50%;专业方向性课程占50%。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方面,实践类课程比例超出50%,让学生既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基础,又具有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初步技能和继续学习的专业理论基础。
3.4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我院工程管理系现有教师36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一级建造师等10余人,相关专业平台课程师资也非常充分,在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实现产教结合的教学途径。
4 结语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越来越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教育建筑类中的房地产专业,更需结合市场需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方案、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出房地产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初建宇.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模式[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2).
[2]孙玉梅.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分析及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3).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以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模式[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还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学”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一些着重理论化、逻辑关系强的课程,如数学、力学等不可否认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来说,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抽象性,传统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运用面临诸多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课程自身性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性和综合性强,既包括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同时又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类内容,是介于工程技术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一课程性质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切实具备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传统教学模式虽能基本满足理论知识讲授要求,但对于提高学生相关实操技能却作用有限。
(二)常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殊之处在于它对实践性的要求不体现在具体工程技术问题或是某个固定场景上,而是要求学生能从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到最后竣工清场,全过程掌握项目实施和处理其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技术、法律和管理问题。因此受制于这一因素,常规教学手段中的课堂讲授、实验、现场实习等措施都无法完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需求,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很难通过实验或现场实习得以重现。
(三)课程对象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学生习惯的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数学公式推导环环相扣,知识点具体形象的一般工科课程大不相同。该课程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知识,理论推导较少,但理念、流程、规范、法律要求等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将这些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进而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是他们的迫切需求。为使学生深入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必须认真探索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PMST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如前文所述,受课程性质和内容等客观因素制约,传统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现代工程管理人才,必须开拓思路,运用新型技术和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PMST系统,即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Simulation Triaining)[2],借鉴现代沙盘教学形式,贯穿融合工程技术、管理理论等知识,模拟一个工程项目从中标开始到竣工结束的全过程管理。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的具体化和实践化,通过硬件仿真模拟操作和软件智能方案评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在仿真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用于工程管理实践。充分结合PMST系统探索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手段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3]建筑工程管理课程实践性很强,但同时也要求学生领悟工程管理的艺术。受限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教学手段等因素,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环节基本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无异,学生只能看到具体施工部位和施工技术的做法,而很难把课程中的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让课程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一直是工程管理类课程的薄弱环节。PMST系统为解决课程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2.促进形成逻辑完整严密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比较繁杂,一般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知识结构学科跨度大。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反映课程学习内容繁多,相互间找不到有机联系,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引入PMST系统后,课程理论知识如融资计划、施工管理方案、现场紧急事件应对等在全过程模拟中都得以重现,各种理论知识按照实际工程开展顺序逐一得到应用,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十分直观、深刻的理解。
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PMST系统能逼真模拟工程实际,允许系统参与者自主确定项目盈亏决策、进度计划编排、资金筹措、资源使用计划等活动,并依据系统软件自动判定项目参与者自主制定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PMST系统,促使学生不止满足于基本原理的掌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寻求项目管理的最优化方案。
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现代工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和各方的沟通协调,因此作为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本课程来说,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是教学任务之一。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每5~6人一组,完全按照工程实际管理岗位设置项目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等不同角色,由学生各自担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PMST系统要求每一位参与学生在真实气氛中体验项目管理决策,强调和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切实做好课程理论知识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强调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深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将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运用PMST系统进行教学,要根据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加强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各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使之模块化、系统化,可大大改善教学效果,为PMST系统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认真领会PMST系统操作规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PMST系统操作规则,完成仿真工程项目启动。以广联达公司出品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PMST)系统为例,首先将学生每5人一组模拟组建一个真实的项目经理部,让学生自主决定项目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的人选,确定各岗位在系统仿真操作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PMST系统软、硬件使用方法,尤其是解释清楚关于系统的基本假定、系统操作规则、施工费用支出、施工紧急事件补救以及施工报表填写方法等方面内容,为学生后续的项目执行做好准备。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际工程项目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PMST系统同样可以仿真模拟出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从自主讨论和决策中深入领会相关知识的运用技巧。从资金筹措计划到各项施工费用的支出决策,从各构件施工顺序到施工材料,从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容量确定到劳务班组的进出场安排,实际施工中所可能面临的一切问题,在PMST系统仿真模拟操作过程中都会遇到。每一事项的决策,都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盈利数字,从而真实反映出学生对于工程仿真项目的管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判者”角色,不能也无法直观给出“标准答案”,而应充分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自主思考和讨论,并最终统一意见实施决策。
(四)借助PMST系统软件完成操作评价
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由于各个项目部(学生小组)资金筹措计划、施工方案、劳务进出场安排和现场临时设施数量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学生小组最终操作成果无法用人力简单判定,必须借助系统自带的软件系统完成评价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现实中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资料管理要求准确填写PMST系统中的施工单据,并输入系统评价软件,从而判定仿真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环节和项目管理最终盈利水平。
四、运用PMST系统的几点建议
在使用PMST系统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运用PMST系统不能只重操作,忽视策划。PMST系统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可以归纳为项目策划和项目执行两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重项目执行操作,严重忽视动手之前的工程前期研究和策划的问题。这一现象必须避免,因为从PMST系统设置初衷来说,追求的并不是让学生精确而近乎机械地完成仿真项目执行,而是借助系统提供的仿真工程项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出项目管理最优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说,“看不见”的项目决策重要性远远超过“看得见”的项目执行。
其次,教师要多应用PMST系统自建项目功能,加大系统应用深度。PMST系统初始状态下只有较简单的几个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仿真项目紧缺、深度不够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充分研究PMST系统,依托其强大的项目自建功能,根据可视化语言自由创建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并由PMST系统软件自动完成其操作成果评价。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教学设备效益,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最后,建议继续深入研究完善PMST系统。目前PMST系统的一些基本假定和操作规则距离工程实际仍有相当距离,例如,将所有构件简化成绑钢筋、支模板、浇筑三个工序,假定施工现场所有机械不需要人工值守等。这些假定和规则明显过于简单和理想化,建议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继续深入完善PMST系统,使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人才 人培养现状 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社会和学科所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目标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
1、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存
1.1建筑安全管理队伍专业构成不合理
缺少具有安全知识体系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从相关专业(如管理类、土建类)转岗过来的人员任安全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是业务精英,但缺乏对安全系统的整体管理、监测、分析和控制能力。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项。
首先,管理学的历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安全工程在我国高校的历史只有五十多年,至今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悉。且管理学在复杂程度高的工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可满足工程中质量、经济、时间、安全等要求。其次,安全管理人员都来自于土建类专业的人员有其合理性。土建类专业的人员有其合理性。土建类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对工程的实施过程非常熟悉,且其本身有保证合格完工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在满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由其担任安全管理工作也更稳妥。此类人员直接服务于建筑生产,作为进行市场竞争和追求利益的企业,这种由相近专业人员担任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象还将一直持续。
1.2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有 52.19%的人员的学历都在高中及其以下。同时,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合理的职称梯度,主要表现在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数量不足,无职称的人员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占到50.77%。
1.3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不系统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涉及的安全内容比较广泛,其对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要求不同。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不系统虽与先天所学专业关系最大,但与后天培训也有很大关系,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途径很多,但知识基本都是出自自编教材、自己出题考试、自组织阅卷,不管教育培训效果如何,只要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及格。并且教育培训上岗后的效果如何,没有进行回访。甚至会出现主办单位为赚钱,参加人员为观光,交钱就可拿证的现象。我国还没有针对管理人员制订合适的、完善并且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所以知识来源零星、片面、不系统,这对本身就缺乏安全知识体系的人来说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2、高校建筑管理人才培养值得思考的问题
2.1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缺陷
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除了对安全专业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有口头与书面交流技能、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人。建筑业的从业主体本来就是多方参与的,作为建筑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必要的交流沟通技能必不可少,但我国高校安全类及建筑安全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却把这一要求忽略了。建筑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建筑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是因为相关规章制度与监管体系不健全,但也与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但高校的培养目标中缺少这方面的指导,从而没有把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的教育纳入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这不利于学生安全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从事工作后也影响建筑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2.2高校课程设置及实施难以达到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要求
我国安全类专业设置广泛的工程背景课,工程技术课,设置少量安全科学方法论课程,设置少量(或不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旨在使学生主要用工程技术,次要用管理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对于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只懂管理不懂技术,看不出问题,说不到点子上,大家不服,还容易被假象蒙蔽,安全工作难以深入;但只懂技术不懂管理,容易限于具体的技术等细枝末节问题上,缺乏全局和系统的观点,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差。只有既懂与建筑业相关的技术又懂安全管理的人才,才是企业欢迎的建筑安全管理人才。
2.3高校缺乏实践训练
安全管理工作除了本专业的要求之外,社会经验也要求较高,我国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面向实际应用,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的联系不紧密,忽视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与企业脱节,与校外的各相关部门单位缺乏紧密联系,造成学习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国虽重视实践课,实践环节分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部分,但由于学生自身受考研、就业与评价标准等影响,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大打折扣,实践能力受到削弱,收效甚微。当然,也有缺乏工程实践型教师和经费等原因,使实践课程、实习环节难以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结束语
在对大量建筑伤亡事故原因的调查中,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人素质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是经常被提及的主要原因,但这仅仅是事故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深层原因在于整个建筑业的安全文化存在很大问题,企业各级领导安全观念淡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的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落后。大量事故致因理论表明,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预防和控制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增加人的安全知识、改变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改变安全习惯,从而减少行为失误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周德红.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赵惠珍,王秀兰,程飞,金玲.2011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制度恢复,目前大学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巳经比较高,使我国教育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满足了人才需求。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一个新的台阶,其质量决定了我国在国际竞争力的高低。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研究生从规模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教育结构和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满足现代化强国的教育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从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以往研究生以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和专业并重方向转变,我国正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
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应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面向工程实践管理人才,因此其应具备必要的工程素养,才能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中,对管科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加以分析,并对应对策略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二、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必要性
工程素养是指人们在考虑工程问题、从事某项具体工程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和作风,现代工程领域对工作人员的工程素养要求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对工程专业毕业的工程师的工程素质要求;二是对工程技术领域从事会计、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工程师的工程素养要求P1。
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而且管理是工程技术实施好坏的关键所在,管理要与工程技术融合才能对其有效管理。不同的工程技术其特点不一样,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然而研究生毕业后面对各种工程管理问题,如本人所教物流专业学生,将要面临物流系统构建管理,运营运作管理,其中不但有物流设施设备相关构建和管理,还包括信息系统构建和管理。从大的方面来讲,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各种不同环境下,管理方法不同,但很多地方又有相同之处,管理者要具备必要的工程素养才能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管理最佳实践。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类研究生进行有意识的工程素质教育,而这种素质教育应该蕴含在对管理类研究生开设的相关领域专业工程课程中。
三、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内容
工程素养一般认为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12:(1)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了解;(7)有效地表达与交流能力;(8)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终生学习的能力;(10)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非工程类专业一般认为对工程专业知识要求要浅显一些,文111结合制造业领域非工程类专业所需的工程素养有(1)全局意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同时又要兼顾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与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协调。(2)成本意识。企业员工必须从成本的角度去思考与管理。(3)质量意识。企业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质量意识是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应树立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质量强国”观念。(4)创新意识。制造业领域的创新素养应包含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5)团队合作意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也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赢得发展的空间。
对管理类研究生来讲,工程素养主要进行如下能力培养:(1)工程生命周期管控能力:包括对产品、服务、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认识和项目计划,质量成本控制技术方法掌握和运用。(2)学习能力:对工程专业领域知识快速掌握理解能力,以及与之结合管理创新能力。(3)沟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团队沟通合作能力。(4)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动手能力。还包括文档撰写,演讲稿制作等能力。
四、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实践
笔者根据工程素养的要求,结合学校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对讲授的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造,融人工程素养的教学内容,主要措施包括:
1.课程知识现代化:该课程由现代物流概论,信息系统开发和物流信息技术三部分组成。课程建设对现代物流概论和物流信息技术部分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在现代物流概论中,扩充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整合,企业竞争战略和战略实施与供应链战略间的关系,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等内容。对物流信息技术,增加了物流信息标准GS1和物联网等新内容。对信息系统开发部分,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将原来的经典开发方法改为现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并增加诸如极限编程等新的开发方法,使课程知识跟得上当今步伐。
2.理论与案例结合:课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是该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偏工程的教学内容,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加案例分析,使学生先学习软件开发相关理论知识,如软件生命周期、开发过程、质量保证、团队管理等理论知识,然后通过案例讲解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软件工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工程生命周期管控的理解。
3.分组: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对一些知识点以分组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设置一些课堂实验,以分组方式完成,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
4.作业:安排2~3次作业,作业以分组方式完成。作业内容围绕新的信息技术调研(如物联网、云计算、S0A等)、信息系统调研(如电子商务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等内容展开,学生提交的作业包括报告、演讲稿和软件,并对成果进行演讲。使学生尝试以团队方式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些正是基本的工程素养。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应该看到,工程素养不能靠一两门课程就能培养出来,需要多门工程类课程,并辅以工程实践,学生自身努力学习和探索,才能培育出来,这是一个长周期过程。然而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特别在管科研究生的工程素养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五、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中的问题
在我国,管理类学生在工程方面缺乏有效的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普遍感到陌生和畏惧,因此在工程素养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重视程度不高。针对管科类学生开设的工程类课程比较少,而且开设课程一般为非核心课程。即使为核心课程,也不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长期缺乏工程方面培养,对工程类课程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觉得比较难掌握。从而使学生缺乏解决问题这一基本工程素养。
2.缺乏必要的师资。目前高校教师以研究型为主,与产业呈现脱节状态,管理类尤其严重。教师不少一直在研究机构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又在学校从事研究工作,没有实际工程经验,从事的研究工作与实际工程缺乏紧密结合,与企业缺乏实质合作关系,本身工程素养缺乏。
3.考核机制偏离。目前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专业学位占比逐年增加占到近80%。对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还有诸多问题,表现为培养目标偏移,课程设置趋同,师资欠缺和评价标准有待调整pi。究其根本,学校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对教师考核以学术研究为主,学术研究型教师主导的学校,对学生考核只能以发表文章形式考核学生,作为毕业标准。因此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多以应付过关为主,主要精力用于,以满足毕业要求。在这种机制下,同时任课老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工程素养教育,只能降低对学生这方面要求。
六、管理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思考
现行高校以学术为导向的机制下,工程素养培养在工程技术方面研究生培养都难以突出,对于管理科学类就更加困难,只有随着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而推进。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首要的是对高校现行体制改革,只有在教师考核学术和专业并重的情况下,使产学研真正能够结合,才能真正使对学生的考核学术和专业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多样化,进而推动学生考核机制变革,推动学生工程素养的培育。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产业目前来讲技术水准总体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无论在工程技术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在世界同行产业还比较落后,很多情况下不足以支持研究生专业教育。但也应看到,我国产业面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着内在的动力,也为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提高了必要的环境。加上国家政策扶持,相信在未来十年将有巨大转变。
七、总结
本文从管科类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人手,研究了管科类学生工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而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分析其推进的难点并给出了其中根本原因所在。总之,推进管科类研究生工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对现行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根本变革,使产业月教学科研能够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工程管理;电力建设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01―02
电力建设企业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指发电、输配电、供用电设备设施的建设及安装企业。电力建设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生产经营程序化程度高、操作规范严密、安全第一和牵涉国计民生等诸多特点。因此,必然要求电力建设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深厚、懂技术、善于管理等素质。显然,建设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高的高质量的电力发供电企业,没有大批既懂建设安装知识,又懂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电力生产建设知识的人才,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艰巨的任务的。这就给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电力建设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1.1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电力建设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专业性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很多新建电厂或企业的自备电厂,聘用人才时最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与面对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多数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多数学生仍然是理论知识胜于实际能力。从工程院校的角度看,缺乏与企业的内在联系,缺乏开放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很难得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学生从步入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很长的适应期,而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核心管理骨干,难度就更大。因此,工程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实训环境,政府、社会要给予政策机制的支持与鼓励。
1.2电力建设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拓展性”人才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电力建设企业管理人才质量的提高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实践要求,因为对一些新环境下产生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运用,电力企业往往快于高校。因此毕业生的管理创新能力往往不足,需要投资,进行必要的培训。而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一般无力做到。因此面向电力建设企业的工程管理专业应以面向电力建设市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2依托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学院秉承“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优势的学科体系,围绕能源和电力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充分依托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管理人才的人才”目标定位,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具体说,以面向电力建设工程领域为主,涵盖工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是按照“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较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扎实有效的实践训练体系,适用对口、技术含量高的方向”的基本思路,确定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结构框架。
二是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以为指导,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培养目标与国家注册师接轨,积极寻求并培养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三是突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国家注册师的考试要求接轨,开设其它监理、咨询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从业喜好选择考取监理工程师、建造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
四是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由于我院电力行业的背景,与电力行业密切相关的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必将成为学生就业的新领域。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电力行业的优势,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培养符合电力建设行业需求的电力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特色优势,设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方向。
五是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基地建立,对实践教学的基本建设进行重新规划。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和了解实际用人单位的职业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加强与电力建设企业、其他单位的合作,积极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构建依托电力建设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式过程中,贯彻“以工程科学为基础,以实践性、综合性教学内容为主干,以电力建设行业需求为依据”的原则,实现“培养工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据此,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过去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并相应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是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按学科大类统一基础、按专业模块分流”的教学体系。
二是围绕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培养的状况,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建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培养方案。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所有课程按照学分制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
四是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实施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在此基础上,学院在构建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3.1全面修订完善依托电力建设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专业口径要宽、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要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高的要求,采用上下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全面修订了培养计划,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实施不同专业模块的教学。
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加强基础、强化实践、面向行业”的思路,本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合理衔接,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突出了重点骨干课程,增添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和人文社科知识等课程。经过调整,专业理论教学时数控制在2100学时、180学分以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不超过30周提高到40多周,增加了综合训练实践环节。
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取消升留级制度,实行重修重考、滚动淘汰、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学院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督导、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事故档案等制度,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采取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开展校际联合与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导师制”,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高年级学生中因材施教,参与老师的科研、教研等工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修订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体现在:
一是课程体系。从决策、可行性研究、施工到项目竣工后评价整个工程管理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课程体系侧重于管理和技术平台。
二是实践环节。专业方向模块课,按照对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能力培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软件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学生到施工一线直接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并结合具体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任务。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安排到建筑工地实习,以熟悉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是模块课程。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设备实训等课程。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使课程具有针对性。按照职业能力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安排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以增加岗位就业竞争力。
四是能力培养。以能力训练为轴心,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大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增加专业课门数,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2进一步推进适应电力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班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课,辅修等事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与老师的教研、科研。
对于电力行业管理类专业课程,通过案例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通过案例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一两名或更多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本身都具有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并各有所长,因而能给学生更实际、更丰富的知识。
此外,针对某些课程,我们还取消了传统的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法。
3.3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以电力企业为重点建设实践创新基地
(1)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平台。
学校注重把自身融入电力建设行业和企业之中,把电力建设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开门办学,培育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与电力企业联系,建设了辽宁省电力公司第一电建公司等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增加更多的生产实践的岗位。
(2)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结合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1年左右的生产性实训。邀请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体现工学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着力点。我们适度调整课堂教学的学分学时,增加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活动时间,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把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建了包括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论文(设计)、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年贯通不断线。同时,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践,提高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比例,注重实习前的教育和实习后的总结,突出职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4结语
总结几年来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面向电力建设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遵从以下三个要求:
打牢“基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有牢固的工程技术基础,能胜任一般技术性工作。尤其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这样才能有较大的专业发展空间。
强调“实务”。工程管理是应用型的交叉工程学科,既强调理论研究,更重视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工程建设实施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以综合素质见长,同时又要有自己独有的看家本领,否则,专业没有生命力。
重视“拓展”。现代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要求我们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除立足于电力工程建设服务领域外,还要兼顾相邻领域业务工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
热词:教材建设 教材规划 人才需要
教材是学校专业教育(教师、教材、学生)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专业教育教学重要支撑,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教材出版也是专业出版社的重要版块。教材规划是行业部门、学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出版社等开展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组织形式。做好每五年一次的教材建设规划选题、组织编写和教材推荐工作,无论对行业人才培养,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出版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土建类教材规划优势明显
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近5000万人,但整体素质偏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约800万人,占16%;高中学历约1000万人,占20%;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约3200万人,约占64%。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材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今年2月6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城市建筑评估、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城市安全、装配化施工、建筑节能、城市节能、供热管理、地下管廊建设、街区路网改造、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修复、污水大气处理、垃圾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客观上为包括教材在内的图书出版提供了出版方向和内容要求。
(一)“十二五”土建类规划教材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
土建类专业包括本科14个专业、高职32个专业、中职13个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土建类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选的“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各专业核心、急需及特色教材,也是土建类专业教学的首选教材,代表了行业教材建设的最高水平,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
根据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选题的通知》,高校土建类专业共有388项选题列为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高校本科选题216项,高职172项。到2015年底,本科专业完成出版171项,完成比例为79%;高职专业完成出版130项,完成比例为76%。总体完成率比“十一五”规划选题提高了9%。另外,部分选题还获国家“十二五”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约占申报数量的20%40%,远高于教育部5%选送比例。各专业层次规划教材出版完成情况如下:
1.本科专业。完成比较好的专业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大专业,完成率90%以上。完成较好的为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水排水工程3个专业,完成率80%以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因该学科专业内涵变化较大,完成率偏低(53%)。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新专业,教学成果积累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教材为新编,完成情况欠佳(完成率37%―58%)。
2.高职专业。完成比较好专业为土建施工类、工程管理类2个大专业类,完成率90%以上。完成较好的专业为建筑设计类、市政工程类、房地产类和城镇规划与管理类4个专业类,完成率80%以上。建筑设备类完成率偏低,仅仅为46%。
5.中职专业教材。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没有规划中职教材,但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装饰等中职专业完成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5种;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装饰专业完成4种。市政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专业完成12种,但总体数量偏少。
(二)学校选用规划教材优势明显
规划教材是各高校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并推荐的教材,无论在内容质量还是出版质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在全国各学校的使用率一般在30%―100%之间。本科专业规模较大的土木、建筑、给排水等,其主干课教材基本做到全国设置专业学生使用率全覆盖,有些主干课教材还被相关专业选用,使用率甚至超过100%;本科专业教材使用率普遍高于高职专业,说明本科规划教材得到学校认可度更高;中职专业教材建设明显偏弱,尤其在数量上,规划教材偏少,在使用上更是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把控。
(三)规划教材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规划教材是行业管理部门组织评选、各编写单位和出版单位重视,作者优中选优等因素,规划教材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质量和传承得到保障。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作者和所在学校一般在我国土建行业具有很高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威性,且规划选题以修订版为主,约占70%以上,体现了良好的知识传承。
2.教材内容符合人才培养规范要求。“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大多数属于各专业教指委推荐教材,并严格按照各《专业规范》的教学要求编写,最后由本专业的专家审定把关,教材内容得到保障。
3.注重了教材课件的开发建设。在新版系列教材中,注重了配套教学课件的建设,如按新专业规范编写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全部配套了教学课件。2015年出版的中职各专业教材,绝大部分都完成了课件的配备工作,受到学校和教师欢迎。
4.注重新技术领域教材建设。建筑学专业配合BIM新技术,开发了建筑数字技术系列教材,对推动建筑信息技术教学有积极意义。
(一)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勤管理人才队伍断层严重,普遍缺乏40岁左右理论与实践兼备且年富力强的人员。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例:目前50岁以上人员占后勤管理人员总数50%,35岁以下人员占35%,35至49岁的人员仅占15%,呈哑铃型分布。每年的退休人员与新进人员的比例为2:1,减员趋势明显。(二)专业结构不合理后勤管理人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医学专业、一般管理类专业人员偏多,且学历普遍不高。目前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工程管理(暖通、制冷、智能化楼宇、节能环保专业)、基建设计(土建、室内外设计、工程监理类)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极其短缺。(三)人员组织不合理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大多数从临床一线及其他管理部门转入,也有一部分是从工人中选补充到后勤管理队伍中的。人员组织不合理导致相关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知识结构同质化,阻碍了后勤管理新理念的引入。(四)人员竞争意识不强医院后勤管理人员选拔提升标准基本以工作年限、职称高低为要求,对业绩的考核并不严谨。近年来虽然医院后勤逐步向社会化转型,但后勤监管人才的选拨聘用流动机制却不自由,造成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五)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由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专门设定医院后勤方面的晋升考核体系,因此无法按照医、护、药、技如此进行职称和职级的提升,影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医院后勤的决心,吸引不了人才,更加难以留住人才。(六)薪酬水平偏低医院后勤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后勤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酬水平普遍偏低,无法调动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体现自身的价值水平,对引进社会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
二、加强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不断优化现有人才队伍结构可通过每年招聘专业对口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来充实后勤,使后勤各专业分布精细化;或通过招聘35岁至45岁年龄段的社会优秀人才来逐步解决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还可通过引进其他医院或具有丰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加入从而拓宽人才来源。通过上述途径为后勤人才输入新鲜血液,能够与社会人才、劳务市场接轨。(二)不断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首先,针对年龄偏大的50岁以上管理人员,加强带教能力。可为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老专家”配备一名35岁以下的管理人员(兼职行政秘书),将“老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记录总结保留下来,并以书面的形式汇编成册,构建后勤保障管理知识体系;其次,对35岁至50岁年龄段的管理人员,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方面考虑,医院可以举办后勤管理学习班、开设后勤管理专业课程、组织后勤管理讲座、专业论坛、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各种途径使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再次,对35岁以下的管理人员,重点加强学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后勤管理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不断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建立后勤管理人员的公平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使管理人员得到磨练,不断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通过竞争可以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的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四)不断优化后勤部门组织结构要积极、大胆地配合医院发展的需要,精简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例,原设有维修运行、绿化保洁、餐饮、综合服务、基建修建、保卫五个中心,但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院区,且院区之间相距甚远。为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现将维修运行、绿化保洁、综合服务集成为后勤中心,成立东、西、南、北四个后勤中心,再配以保卫和餐饮服务,形成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系统,更好地为四个院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五)完善人员发展的晋升通道制定相关后勤管理人员的发展通道,如:通过对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后勤管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评定出医院后勤助理管理师、管理师(副)、主任管理师。根据学历、能力、工作时间来设定参加晋升考试所需的条件,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参加相应的职称考试。对此可参考现有国家卫计委所制定的医疗系统职称制度和体系。(六)不断优化后勤管理人才的薪酬水平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评定,拉开薪酬差距。对于高端人才采用市场化定薪,突破现有薪酬体系;对于低端岗位可以采用劳务外包或商务外包形式,减少非核心岗位和低附加值岗位的总量;对于一般人才加强绩效考核,优化考核指标,将考核内容与业绩挂钩、与能力挂钩、与知识挂钩、与贡献挂钩,最终将考核结果以薪酬的形式予以体现。而薪酬的高低直接体现绩效的水平、工作能力、贡献价值。所以通过绩效考核,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
一、不同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种模式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许多高校的通识平台课程。
计算机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不同行业对计算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高校中对应的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会不一样。
我们不妨将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简单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②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类;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类;④其他方面的应用类。这样可清楚地看出不同类型的专业对计算机的不同要求。
1.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学科研究和应用类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这类专业的特点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就是计算机本身,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会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讲得非常全面和深入,以使学生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IT行业就业。
2.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这类专业较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这类专业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各不相同,但其有两个共性:一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工程技术和工业控制中的各种问题,即属于工程类和计算类的问题;二是其对计算机的要求主要是应用,即应用计算机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几种工具软件或计算软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即可,而没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原理与结构作过多过深的教学。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工业制造业或一些工程类、计算类的研究所就业。
3.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这类专业有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等专业。
这类专业也有两个共性:一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和商务中的各种问题,它们属于管理类;二是它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主要是应用,即应用计算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差错。这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计算机能干什么,而且要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特点,去规划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计算机的各种应用要学习比较多的内容,特别还要将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相结合,但仍然没有必要对计算机软硬件内部的原理与结构作过多过深的教学,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般的了解就行。这种类型的学生将来主要在一些管理类或信息类的行业就业。
4.其他方面的应用类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还可在教育、医疗、数字多媒体及其他生活方面应用,相关学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如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还要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主要就是讲授计算机在一些专门领域的工具软件的应用,如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等。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专业和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学科所跨的领域也比较宽,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甚至名称类似的课程可能由于专业特点不一样,教学的内容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所以,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完全靠一个计算机系或计算机学院来统一开设,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每个专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研究,开设适合本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才能将专业特色体现出来,才能将专业建设得更好。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有别于管理专业,更不是计算机专业与管理专业的大拼盘,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业。在该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和技能、支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构建适时、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即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管理与技术并重,培养以应用为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型管理人才。这一方向和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树立“技术进步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实现”的思想,让学生获得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的专业技能。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上主要有信息技术导向型、管理导向型、信息资源导向型和公共管理导向型4种模式,这些模式虽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无论何种模式,其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都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分界明显,不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加强管理的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知识,具有驾驭信息资源知识与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内将与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高级技术工作者。其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各个组件的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过多过深的介绍,而是应该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计算机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以计算机如何为管理服务或管理中如何应用计算机为主要宗旨,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程序和案例贯穿其中。
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在规律性,使其区别于其他专业。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个要点
(1)多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达到帮他们进行复习的效果。
(2)多用实例或多媒体演示。对于一些难点,或不好理解的知识,老师应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或现场操作加以辅助说明,如有可能,应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如动画、电影片段)进行演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做课程设计。有条件的课程可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将做习题改成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尽量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通过做课程设计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4)不断完善实践体系。各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有步骤、分阶段地来完成。这里每个阶段的内容设计,都必须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相关联,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化调研与咨询、网站设计、软件项目外包等。实践教学环节是能否实现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5)灵活的考试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条件的课程可打破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实现考试多样化,采用笔试、口试、操作演示、开卷、闭卷、小论文、项目规划、项目设计或开发、答辩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