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7-09 08:53:56

导语:在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第1篇

1. 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概况

1.1 循证护理1992年英国流行病学家Cochrane成立了全球第一个Cochrane中心(循证医学中心)。1999年,中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加入了国际Cochrane中心,这也是亚洲唯一的循证医学中心。加拿大Memaster大学护理系AlbaDicenso教授最早将循证医学应用于护理工作,提出循证护理的概念。其新颖的观点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给临床护理实践与护理决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2004年我国首家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挂牌,标志我国循证护理已步人一个新阶段l2j。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与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的特点为:重视证据、重视个体化差异、重视整体观_lJ。一个完整的循证护理程序应该是:①针对每个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问题;② 检索相关的文献,找出可靠的依据;③批判性地评价临床证据的有效性和有用性;④在临床实践中实施有用的研究结果;⑤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确认是否达到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嘲。

1. 2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生理与病理基础,以病因病机、四诊辨证为认识疾病的方法,护理措施多种多样,有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

中就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但是也要看到,传统中医护理是典的经验护理,许多个人经验与病例报道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可重复性,难以被世界广泛认可,影响了传统中医护理与世界学术的接轨。

2..1 对整体观念的认识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二是认为人与自然界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整体,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重视从局部病变与整体机能变化的有机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重视从自然界和社会等外部环境中寻找发病因素。在实施中医护理措施时,遵循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原则,重视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中医护理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将常规诊治与临床经验、个案体会、患者的体验等结合起来,以宗医乃仁术之旨。

整体观念也是循证护理的特点之一,循证护理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倡导临床措施和护理决策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循证护理计划的制定,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循证所获得的有价值的、可信的实证;二是护士的临床经验性是患者的需求。这三者的结合,体现了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观。在评价一种护理方法是否有效时,循证护理重视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需求等,而不只是依靠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

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都体现人文性、艺术性、伦理性、社会性等因素,体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整体护理理念,以患者的自觉感受与生命质量的改善为目标。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涵义更广、更深,牵涉到多层次医护理论体系;而循证护理主要体现在人本文化本身。

2.2 辨证施护与求证思想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施护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首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推理,辨汪得出所属何病何证,从而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护理措施。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护理合理性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护理实践中辨证施护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

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的研究结果为实证,先提出问题,再寻找实证,最后应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临床护理实证分为以下4类:一类实证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或研究趋势分析获得的多项随机控制实验性科研结果,科研设计严密,并有流行病学资料,可推荐给所有医院;二类实证通过至少l项随机控制的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三类实证通过类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科研设计比较严密,科研在不同的场合得以重复,可推荐给符合条件的医院;四类实证通过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获得的实证,或来源于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或专家组的报告,可供医院参考。

由此可见,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都重视临床证据与文献依据,中医护理更重视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对文献研究也偏于定性而忽视量化和统一标准。而循证护理注重的是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量化、标准化分析与评价。因此,把循证护理中的求证思想用于中医护理中,可使中医护理中的辨证施护进一步提高更为完善。

3. 循证中医护理发展设想

3.1 中医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循证护理的基本原理及为临床提供科学证据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护理,不难发现中医护理有以下问题急需解决: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资料;中医药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缺少学术界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缺少专业人才;临床评价的基础研究及基础性工作薄弱等。将循证护理的思想注入中医护理,使中医护理临床评价系统更加规范化、客观化、量化,使中医护理的科研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3.2 循证中医护理发展的原则 中医护理与循证护理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彼此借鉴;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传统中医护理在实践循证护理过程中,通过扬弃,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得到升华而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否定传统中医护理的一切经验或取代传统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难免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待进~步发掘、整理、提高、发展,这正好给循证护理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循证护理的融入必将大有可为。

3.3 提高中医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水平很多调查研究显示,临床护士中近半数不知道循证护理,知道者中对循证护理也仅限于对其概念及产生背景的了解,对循证护理的证据等级、实施步骤及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大部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处理问题时还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教科书等,循证护理的应用率很低。我国护理人员(包括中医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应用程度不甚理想。中医护理人员要想提高自身的循证护理能力,必需加强在职培训,掌握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护理科研及评价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医学统计学、专业外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协作精神及能力等。必需加快中医临床护理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护理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4 运用循征护理实现中医护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辨证施护是传统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是中医护理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护士的经验不同,导致辨证施护方案各异,往往因缺乏最佳的科学依据,即使同一种病、同一种证型也很难在辨证施护规范化上求得一致。

这样,很容易使临床护士只是根据主观判断进行诊治而陷入经验护理的思维模式中。循证护理强调客观的、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此作为辨证施护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观察、分析、论证、筛选,可获得科学的、可靠的、充分的临床证据,进而制订出真正有效的、适用的、规范化的辨证施护方案,这样可以避免经验护理重复的无效治疗或低效治疗。还可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结果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逐渐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行之有效的辨证施护方法,解决长期以来中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无章可循的问题,为中医临床护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依据。

3.5 借鉴循证护理,提高中医护理的科研水平尽管近年来护理领域的着作与科研论文数量显着增加,但总体质量还不高,表现为科研设计不够严密,经验总结性报道文章居多,设计严密的实验性研究论文较少。另外,护理研究内容较零散、规模小、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有特色的专科护理文章较少,护理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脱节,缺乏对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借鉴循证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循证护理中心了解到最新护理科研动态,有利于自己科研选题的决策。在开展护理科研时,可以使用循证护理科研方法,即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开展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并且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伦理;自主原则;微课;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微课设计适用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对象为高职大专护生,本微课隶属于《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微课名称为护理伦理自主原则,知识点包括自主原则的涵义、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自主原则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教材为《护理伦理与法规》,龙亚香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一版)。

二、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主要讲授护理伦理中的自主原则,自主原则与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一起被称为护理伦理四大基本原则,其中自主原则是医护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首先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结合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点带面的介绍自主原则是本次教学的主线。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在讲授完“第四章第一节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后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护理伦理自主原则的涵义;(2)掌握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3)理解并掌握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4)掌握使用自主原则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设计

(1)经典视频案例导入:引入主题,即在知情的前提下病人及其家属拥有自主决定权。(2)准确理解内涵:①自主原则指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疗决策的伦理原则。②只有符合条件的病人才能赋予其自。(3)重点讲述:①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和内涵,临床中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②自主原则使用时注意事项,一是不能仅为病人提供信息,把一切问题都推给患者。二是当病人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正当治疗时,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应对。(4)回应开场:案例中患者家属在场其精神正常,根据护理伦理自主原则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必须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进行手术,案例中医院及医生的行为并无不当。(5)回顾小结,案例拓展。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案例导入。2007年11月21日下午16点左右,怀孕9个多月的李某由在北京打工的肖某带到北京朝阳医院(西区)诊治感冒。医生检查发现,李某已经全身水肿,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剖宫产,让肖某签字同意手术,肖某表示没有钱,院方答应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先免费治疗。但是,无论医护人员、其他病友及家属、警察怎么劝说,肖某始终拒绝签字同意,理由是他们仅仅是来“治感冒”的。并且在手术同意书上写下:“坚持用药物治疗,坚持不做剖宫产手术,后果自负。”为确认其精神没有异常,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的精神科主任,经过鉴定,其精神完全正常。医院一方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一方面请“110”民警紧急调查该孕妇的户籍,试图联系上孕妇的其他家属。卫生主管部门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医院几十名医生、护士爱莫能助,在抢救了3个多钟头后(19点31分),李某和腹中的胎儿双双死亡。事件发生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人认为:患者在手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是一个法定程序,要实施医疗手术,必须有其家属表示同意手术的签字方可进行。也有人认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机构,面对可能要发生死亡的情况下,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要尽全力进行抢救,以保全生命。我们现在的医疗机构不敢承担责任而放弃自己的救死扶伤义务,宁肯选择死亡也不敢选择所谓的“违法”,是院方逃避法律、道义、社会责任的行为,医院医生为了自我保护,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早已荡然无存。提出问题:1.上述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2.医院和医生在诊疗救治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二)引入主题。要判断医院和医生行为是否恰当,要用到护理伦理的首要原则――自主原则,自主原则是指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疗决策的伦理原则。

(三)自主原则适用的对象。自主原则只适用于具有理性思维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不应该授予自。

(四)知情同意。关于知情权,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11条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院及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危害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病人及家属的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在导入的视频案例中,病人的病情非常紧急,孕妇难产,呼吸衰竭,心脏和肾脏功能都极度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疗措施是准备采取抗感染、抗心衰的同时进行剖腹产手术,以减少孕妇心脏的负担。医疗风险是手术可能失败,导致产妇、胎儿死亡。

在知情权的基础上,病人再行使同意(否决)权,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医院施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怎么样来保障病人行使同意权:第一种情况,是取得患者本人以及家属或者关系人双方同意并且签字;第二种情况,无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第三种情况,既无法取得患者本人意见又无其他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要由主治医师提出医疗救治方案,经过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相关授权人同意并签字后,再来实施治疗。

(五)回应导入案例。案例中患者家属在场且精神正常,根据护理伦理自主原则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必须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进行手术,案例中医院及医生的行为并无不当。

(六)自主原则使用时注意事项。第一,当患者或者家属由于知识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拒绝治疗,而这种拒绝将会带来不良后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医护人员要进行积极的劝导,告诉其利害关系及可能产生的严重状况,同时要积极寻求病人其他家属的帮助,必要时可以行使医护人员的干涉权。第二,自主原则并不意味着医生和护士仅仅是提供信息,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患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站在病人的角度,给他们提供有利的意见或者建议,比如有的病人因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情绪非常消沉,要求放弃治疗。这时,我们不能因怕引起麻烦或纠纷而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耐心地、积极地劝导,帮助病人做出恰当的选择。

六、教学特色

(1)故事带入法。引入了社会实践中发生的经典事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热情,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2)案例分析法。将经典案例的分析贯穿到各个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中去,紧紧围绕案例进行教学,最后通过课后案例的探讨统领全课知识点。(3)图表显示法。舍弃部分枯燥的文字表述,通过色彩鲜明的图表、漫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记忆。(4)师生互动法。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程度,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或脱)向后方或突出至椎管内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分布于20-40岁之间。占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25%-40%。男女之间发病率相差甚大,各家报告亦甚悬殊,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是7~12:1[1]。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犯经络,气血不通而痛。我院骨伤科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7例,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57例患者中,男96例,女6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2年。所有患者都行CR或CT或MIR扫描,并经临床医生检查确诊。

2 护理

2.1情志护理 大多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不了解,担心远期的健康会影响工作、生活等,少数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根治,预后不明确,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素问·汤液醪醴》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就是说患者不摆脱消极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即使再用药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2]。因此,护士应从入院时热情接待病人,把病人安排在安静舒适的环境,用亲切的语言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住院须知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对青壮年,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护理人员应经常同他们谈心,说服他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情况,解释治疗的原因、目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让他们与同病室治疗成功的患者交流,以消除顾虑,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老年病人,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并嘱其家属经常来探望,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2.2日常生活护理 卧硬板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应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室保持整洁、干燥、舒适。急性期患者须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4周,仰卧时腰部垫一小枕,侧卧时屈膝屈髋,这样可避免椎间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物的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失。症状缓解后,可戴腰围下床活动。不宜久坐,坐位时必须调整凳子的高低,以使髋、膝关节处在同一水平,足底触到地面为宜,也不宜提重物,做弯腰、急扭腰的动作。同时要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及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保持营养,防止便秘等使腹压增加的因素,还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注意腰部的保暖。

2.3饮食调护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人体筋骨的强健与肝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故应给患者多吃滋补肝肾之物,如猪肝、猪肾、核桃、黑豆、芝麻、木耳等,以达到强壮筋骨,促进腰腿痛症状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同时由于炎症水肿,神经受压,应食活血化瘀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丝瓜煲瘦肉等,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如油条、烧鸡、酒等食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小便。病人卧床期间,肠蠕动减慢,嘱其多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

2.4功能锻炼护理 功能锻炼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待腰部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腰部的伸展、屈曲训练,以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腰腿功能。我们采用的方法是:1)仰卧位架桥(五点或三点支撑法)每日2~3次,每次150~200下,每下的速度最好与呼吸频率同步。腰部拱抬至少离床30cm以上;2)飞燕展翅法,每天2~3次,每次100~150下;3)直腿抬高法,每日2~3次,每次100~200下。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锻炼,达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

3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症状明显,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点。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技能操作,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自我素质,在工作中规范行为、语言,改善病人的心理现状,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1 术前护理

《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调和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调达,继而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手术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志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护士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地做好情志护理。手术是对患者身心共同的考验,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诊治疾病的信心,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在术前护理中,我们除应用常规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外,结合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手足穴按摩来预防紧张性高血压和失眠症。

1.1 对于预防术前失眠选择手部的合谷、四渎和神门穴,配以足部的胃、肺、头部及颈椎基本反射区。

1.2 对于预防紧张性高血压选择了手部的高血压、低血压反射区和头晕心区,配以足部的头部反射区和耳部的肾脏尿管、膀胱、脾、内耳等反射区。

1.3 方法访视护士将按摩方法教给病人,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按摩或家属辅助按摩,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可在手术前日自行按摩两次,对易失眠的患者,足部反射区按摩10一15 min,对安眠反射区要重点按摩15-20min 。

2 术中护理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胆囊、胃肠手术等病人常常出现较明显的内腔牵拉反应,如恶心、呕吐、胃部牵引性疼痛、血压下降等,麻醉师常给予辅助药物芬太尼、杜冷丁来缓解症状,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常引起眩晕、呕吐,甚至呼吸抑制等,为解决问题,将足三里穴位注射法应用于手术中,来达到镇痛和调节机体内脏功能的目的,其优点是简单易行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穴位注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减少或不用辅助药物,这样就能消除或减少辅助药物的副作用,使患者比较平稳的度过牵拉反应阶段,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1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疗效与取穴准确性、针刺手法、推药的时间以及患者的得气程度有关。因此要求取穴必须准确,进针手法要快速直刺,有足够的刺激量,使之充分得气,当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即针感明显后,方能推注药液。并注意观察,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得气”时的酸胀感。患者若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口干、胸闷、出冷汗等不良反应,即为晕针现象,为足三里注射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怕针的患者。应立即拔针,劝慰患者不必紧张,可去枕平卧,闭目休息,轻者一般能自行缓解;重者可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配合针刺人中、少商等穴,严重者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l。

第5篇

护理管理中实施的全面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护理管理者要保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治疗和康复,以体现护理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坚持以“质量第一”为基本原则,根本上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并通过回访等形式不断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能够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的是全员参与,所以要提高护理人员集体意识,并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护理管理者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

2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2.1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由于这种管理方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行责任制护理人员制度,会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服务更具人性化,也增近了护患间的关系,而且还会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使护理服务的质量也随之提高,这样自然会大大地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在护理管理中展全面质量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会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护理服务,并重视与患者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对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指导服务,使患者对入院须知、饮食要求、便民措施、安全防范、护理服务等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使护理服务获得了患者的支持,便于护理服务的开展和管理。

2.2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仅责任明确,而且对于护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分配也更加合理,通过实行弹性排班模式,起到了加强晨晚间护理的作用。而且这种排班模式满足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大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起到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也使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样也会使医生的工作量随之减少,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在临床应用上的推广和发展。

2.3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对于一些受到重创的患者,由于身体上的痛苦导致心理上会出现抑郁、消极、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康复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对这些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所属感和安全感,通过护理人员的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患者对疾病治疗信心,也增加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进而增强了对治疗方案的认同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的明显的改善。

3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

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区,在不同区安排不同责任人负责护理工作,并将具体床位的护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对象。每个护理人员负责的患者的数量有限,大概在6-8人左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其内容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观察、沟通和心理干预等,我能够从患者的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处理,要做到将护理中的各项服务都落到实处。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要明确疾病的治疗原则,并掌握有效的护理要点。护士长每天都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同时要询问患者的意见以便及时改善护理服务中的不足。

3.2实行弹性排班制

为了保证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全面质量管理服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对排班制进行了相应调整。弹性排班制即能够保护护理服务的质量,起到加强晨晚间护理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名协助护士来减轻夜班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便利、优质的服务。

3.3加强健康教育的开展

第6篇

【关键词】 人性化;断指(肢);再植;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加大了人文关怀的力度,使病人感到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一种护理。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需病人所需。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我们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130例断指(肢)再植术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同时新知识新观念在实际手术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认识到推行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断指(肢)再植患者130例,男性95例,女性35例,年龄在5岁-55岁之间,其中断指再植123例,多指再植34例。断腕再植2例,断臂再植5例,均为急症手术,在2.5%利多卡因局麻或臂丛下行断指(肢)再植手术。

1.2 方法,将130例患者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2 结果

观察组经过人性化护理消除了紧张,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大多很紧张,充满恐惧。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首先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访视病人,细致仔细的了解病人的各项指标,并仔细记录病人的特殊情况。由巡回护士给病人做术前宣教,告知病人术前应做哪些准备,做好心理准备。由器械护士选择空气层流净化手术间,室温保持在23~25℃,湿度保持在55%左右,准备好常规手术物品。并检查显微镜的功能是否正常,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护理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肢(指)体的离断对患者精神和肉体都是沉重的打击,患者往往流露出恐慌、焦虑、烦躁等心理状态,背负着巨大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应观察病人心理变化,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我院断指再植目前水平手术医师情况和手术关键所在,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 术前认真检查手术器械,仪器和抢救设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等具体情况,摆好患者,连接好多功能监护仪,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别女性患者在手术中感到自己丧失尊严,因此,尽量减少肢体暴露,术中注意遮盖患者,协助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将上肢安放舒适,对所有可能压迫血管神经皮肤地方加上衬垫,减轻患者生理上不适,连接好电动止血仪,记录好止血仪时间、尿量等。对于多指断指应小心妥善保存于2-4℃冰箱内,使断指处于低代谢状态,缩短热缺血时间,为再植创造条件。巡回护士术中陪伴患者身旁,在患者听得见的范围内不允许有喧闹声,术中注意为患者保温,细心观察病人情绪变化,主动于病人交流、亲切的问候,如"×女士,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吗?"等。断指再植手术时间长,术前用药常包括腺体分泌拮抗药,会使病人感到口渴难耐,为使病人舒适,用药棉湿润嘴唇。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体力消耗快,当病人累时,会更加烦躁,这时可轻轻帮病人抚触关节、肌肤等,可使患者感到舒适,向患者介绍手术进行情况,如"术中出血不多""手术很顺利,血管已经接好了"等,缓解患者不安情绪。人性化护理要求器械护士在配合医生手术时动作精细娴熟,传递器械做到稳准轻。器械护士应了解显微镜等各种仪器使用及保养方法,并了解不同医师的习惯,才能在手术中做到配合默契,人性化护理要求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不但充当外科医生助手,而是还是手术合作者,护士不再是被动盲目的参与手术,应熟练掌握手术过程,积极参与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率。

3.3 术后随访,术后巡回护士送患者回病房,送病人途中,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保护手术部位,于病房护士交接,告知病人及家属手术成功,需配合下一步治疗。器械护士清洗手术器械和显微器械,显微镜维护。

4小结

人性化护理增强了病人信心和安全感,为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使肢体功能最大程度恢复。人性化护理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缓解医患矛盾,于现代医学模式准则相符合,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颜,谭淑芳.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的发展与护士角色的转变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B):60-62

[2]陈秀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6(10):19-20

[3]张宏 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01,16(6):409

第7篇

关键词:骨折;中药;湿热敷

四肢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疼痛明显。中医护理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基本原则。目前采用的消肿止痛方法较多,如蜡疗热敷等外治也有一定的疗效。2013年1月~12月,我院护理组将四肢骨折早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复位、固定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湿热敷和蜡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共100例。分组:按随机统计数字表分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性别:男56例,女44例;年龄:3~79岁,平均26.33岁 ;病程1.5h~8d,平均3d;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35例,股骨骨折27例,肱骨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28例;损伤原因:跌伤53例,车祸3例,坠落伤27例,重物压砸伤17例;骨折分型:粉碎骨折42例,横断骨折19例,斜形骨折8例,螺旋骨折6例,嵌插骨折11例,青枝骨折8例,裂缝骨折6例。

1.2纳入标准 ①诊断为骨折:疼痛和压痛 、局部肿胀和瘀斑、功能障碍;②骨折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只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确诊为骨折;③X线拍片确诊为骨;肿胀为中度肿胀,疼痛为中度疼痛[1]。

1.3排除标准 ①伤后24h内不能热敷及围手术期不能进食;②复合伤及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和疗效观察者;③不能配合疼痛评分和测量肢体周径者;④骨折尚未得到有效复位、固定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 采用蜡疗热敷的方法。利用蜡疗机(河南省盛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CL-I型)加热石蜡液,用双层塑料袋盛装,用毛巾包裹,推治疗车到床边,做好解释工作,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热敷袋放置于病员肿胀患肢,温度根据患者耐受力而定,一般为50℃左右,敷30min/次,2次/d,共7d。

1.4.2治疗组 采用中药湿热敷的方法 。中药处方为我院骨科约定处方(桃仁、红花、赤芍、生地、当归、川芎、桂枝、元胡、山楂、三七、牛膝),煎制成水剂后加入湿敷机(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GT-1000型)内,将湿敷袋放于湿敷机内,同煮30min,再将湿敷袋取出,放入布袋内,推治疗车到床边,做好解释工作,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暴露患肢,将湿敷袋放于患肢上,温度根据患者耐受力而定,一般为50℃左右,再盖上胶单,防止散热,敷30min/次,2次/d,共7d。

2结果

2.1疗效标准

2.1.1疼痛缓解标准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把疼痛(pain) 定义为 :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因此,疼痛是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觉,是人的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个体对疼痛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疼痛的反应也不一样。疼痛程度的评估法有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语言描述评分法。采用语言描述评分法[2],分为四级: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本文病例属中等疼痛,指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及睡眠受到一定干扰。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将其疗效分为五级:未缓解,轻度缓解( 疼痛缓解约1/4) ,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约1/2) ,明显缓解( 疼痛缓解约3/4) ,完全缓解(疼痛消失)。

2.1.2肿胀消退指征 皮肤质地柔软,弹性恢复,皮纹清晰可见。

2.2临床观察结果

2.2.1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1w后,疼痛减轻程度差异显著(P

2.2.2时效结果 两组治疗1w后,疼痛减轻时间差异显著(P

3讨论

中医认为[3],骨折初期,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肢体脉络受损,营血离经妄行,溢于脉外,离经之血便是瘀。瘀阻气血,不通则痛;瘀于肌肤腠理,则有肿胀、青紫;故而,损伤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大法。对照组采用的蜡疗热敷,利用热疗原理能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由于热能持续时间较长,故有利于深部组织水肿消散、消炎、镇痛,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目的。治疗组采用中药湿热敷,效果更佳。中药湿热敷使用的中药是我院协定处方,由桃仁、红花、赤芍、生地、当归、川芎、桂枝、元胡、山楂、三七、牛膝11味中药组成,其优点在于:在中药水剂中加热的湿敷袋利用热力与中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汽作用于肌肤,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渗入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4]。湿热敷装置属恒温控制,温度在50~95℃可调;热敷袋保温时间可长达20~30min,可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可折叠,适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操作方法简单便捷,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早期给予中药湿热敷缩短消肿时间、止痛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学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04):515-517.

[2]王世端,李瑜,王士雷,等.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152.

第8篇

【关键词】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重要性;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72-01

要想保证准确的检验结果,必须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环节。所谓分析前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检验分析过程开始前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保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1]。检验人员不能只考虑分析阶段的质量保证,应重视和参与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工作,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取得高质量检验标本,对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显得尤其重要。

1检验申请

必须根据就诊者的病情为前提,要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分清主次,优化组合检验项目,选择必备的检验项目,做到应检必检,减少和杜绝盲目开具检验单的现象和行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有特殊病史或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服药史尽量注明。外送标本还必须注明本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2患者准备

患者的准备是保证送检标本质量的前提条件。临床医师应掌握患者的生理状况及心理、情绪的变化,把检验前需要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使之大致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变化等内在因素;饮食、药物等外在因素对检验结果都能产生影响。

3标本的采集

3.1正确的采集标本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2]:①必须满足临床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②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的病情。每个检验人员都必须记住“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

3.2采血静脉采血时选择不同的(站立、坐、卧),由于静脉渗透压的改变,造成测定结果不同。受因素影响的化验项目有Hb、Hct、钾离子、钙离子、ALT、AsT、ALP、IgM、TC、肾素、醛固酮、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等。因此,建议采血标准化,取血时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以保证血液相对平衡,避免的影响。

3.3防止溶血护理人员采血应规范化、标准化。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应选择合适的抗凝管。另外,血培养应遵循无菌技术操的相关规定,避免容器污染导致杂菌生长培养失败。在穿刺时止血带捆扎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超过1分钟。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抽血技术,避免因血管细,抽血不顺畅引起溶血。如果排除了体内溶血,应弃置并记录溶血标本,建议重新采血。不可能重新采血,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标本发生溶血”。

4标本的保存及运送

采集到的标本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保存和长距离的运输。标本采集后,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化学反应、蒸发作用、升华作用、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例如:采集后的脑脊液标本检查一般不超过1h;不能及时检查的标本需保存于2-4℃环境中,常规检查不应超过4h;如检测急诊全套的标本,应尽快从采血现场运送至实验室。标本管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闭、垂直放置。

5实验室接收

不合格的标本应拒收,并及时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说明原因,做好记录,应重留标本。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有了可靠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是全面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将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天的工作当中是全面质量控制的根本保证。针对强化分析前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强化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检验科应当与临床医生建立起经常性的沟通机制,共享各种进展情况。要求临床医生一定要清楚的填写患者信息及申请项目,检验科也要对不规范和不完整的检验申请单制定相关的拒收制度。②强化与患者的沟通。应该帮助临床医务人员熟悉各种干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患者作好各种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合作。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对护理及相关人员进行标本采集、送检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分析前的质量管理牵涉医院的多个部门,要好此项工作需要取得医院各个科室的支持和配合,实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只有严格抓好临床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标本发生缺陷时,应及时反馈给科室,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各种影响检验的因素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规范操作,完善制度,以保证高质量的标本,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程玲娟.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医技与临床,2012,16(8):1030-1031.

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与医院文化创建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创建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创建促进科室创建、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创建,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医院文化创建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创建、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创建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创建,行风创建,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

(三)医院方针(发展战略)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我院曾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今后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教学传承规范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环境形象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创建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建筑外观和庭院创建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建筑上将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方面,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1、标准院名。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做到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彰显中医特色。

2、医院网站。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院中医药文化创建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创建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创建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创建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创建,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创建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加强中医药文化创建,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创建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创建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创建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