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乡村教师的自述

时间:2023-07-09 08:53:58

导语:在乡村教师的自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乡村教师的自述

第1篇

《沉沦》中,留学生“我”,在异国的校园与社会中痛苦彷徨:

槁木的二十一岁!死灰的二十一岁!

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郁达夫发出的叩问,直到现在,仍笼罩在一代代青年身上。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以电影的形式呈现,70后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80后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90后则有《小时代》(虽然不是很恰当)。在文学领域,青春叙事同样是符号化的呈现。

一代有他们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知青一代有他们的“遥远的清平湾”,大院子弟有他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农村的苦闷青年也有“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任何群体的青春叙事,带有强烈的时代痕迹,并影响了他们的时代,以及我们的时代。

我们也看到,对青春和爱情的书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薄弱环节。恰恰是这个不大引人注意的缺失,使文学失去了大量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爱情观,无论是社会问题还是心理问题,青年是任何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或晴雨表。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文学中的青年形象和青春气息逐渐黯淡甚至消失了,一种中年的甚至暮气的味道开始弥漫,我们很难在文学中看到青春的身影。新世纪以来,青春形象基本上是在网络写作中完成的,但网络中的青春形象大多比较模糊。这与网络文学作者大都年轻,缺乏历史记忆有关。

本专题选取70后、80后、90后的三位作家瓦当、张怡微、徐晓,分别讲述他们的青春记忆、校园记忆以及对文学和时代的思考。瓦当是当代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魔幻与现实结合的写作道路,使他成为山东作家的一个符号;张怡微成名于新概念,书写80后一代人的青春和焦虑,近些年身处台湾,以不同的视角审视大陆和台湾;徐晓还是在校大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写小说,或者以小说家的身份写诗,其作品触及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让人看到了90后作家的厚度和广度。

他们三人,生活状态、写作状态迥异,却有一个共同点:都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博士生、本科生,三个标签显然不具备划分归属的可能,但多少可以提供一种解读的视角。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班额教学 口语交际 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中是举足轻重的。现代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书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

口语交际如此重要,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情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因为学生很少,又都在同一个小范围内生活,家庭成员都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的与孩子交流,制约了孩子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其次是许多教师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把它看做是习作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匆匆完成,或者只把它看做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问答,甚至是问答不能进行下去时教师一人的独白,几乎没有对话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因此,造成学生听知和表达能力很差,不能迅速而准确的领会听知材料,说起话来,常常词不达意,不讲逻辑,罗嗦重复,语病严重。

如何在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中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1.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口语交际课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将口语交际课真正重视起来,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流,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1.1 帮助学生收集资料。

农村小学的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见识少,在进行一些有针对专题的口语交际内容时,需要提前收集资料,学生没有资料来源,无法完成资料的收集,这时候老师可以自己收集好资料,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交流的准备,增强交流的自信心。

1.2 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自由的表达。

小班额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学环境更宽松,教师可以关注到全体学生。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更多发言的自由,不必拘泥于课堂秩序,让学生自由表达,谁想到了站起来就说。对于平时不敢表达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也敢说话了。

座位摆放可以根据口语交际教学需要随时调整,不一定非要摆成传统的秧田式,可以分小组摆放成“品”字形,也可以是“U”字形,只要有利于交流,怎么摆放都可以。

交流的内容不一定要跟着教材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农村学生虽然见识少,阅读量少,与别人沟通联系的机会也少,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温驯的鸡鸭牛羊、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可以到山林捕捉昆虫,到小溪里捕鱼捞虾,到村外捉迷藏,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一些不适合农村孩子交流,孩子们无话可说的话题调整为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有了生活体验,交流起来就更容易了,交流的内容就更多了。

2.立足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能光靠单纯的“口语交际”课。虽然口语交际课发挥个例的示范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它仅能为交际提供单一的内容或话题,因此只抓口语课还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要为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朗读表演、复述课文、扩编或续编故事等方式参与交际实践。

2.1 挖掘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计划、有选择地启发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自由联想,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文中有一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口头练习:从“反复”、“多次”这两个词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伽利略可能用十磅重的铁球和三十磅重的铁球做实验,有的说他可能从不同的高度多次做这个实验,也有的说他可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做这个实验。紧接着我又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伽利略为了得到一个真实的结果所以做了许多次,也有的说他的态度很认真。在这样的口语练习中,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教学《夜莺的歌声》等课文时,我发现课文中对话比较多,于是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2 挖掘学生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起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根据口语训练内容,为学生营造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农村孩子,没有经历游山玩水的乐趣,但是他们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有着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有亲手制作玩具的快乐感和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的喜悦感。我们与其让他们介绍他们拥有的玩具,不如让他们说一说制作的过程,既动手、又动脑,还动口,何乐而不为!我们与其教他们要热爱劳动、爱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说一说亲身经历的劳动过程,说一说从种植到收获的艰辛。生活中的趣事总是学生最想表达的。只有关注学生的经历,才能让学生放飞语言的翅膀,乐于表达交流。

3.在学校生活的时时处处,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课堂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应体现在时时处处,不能拘于形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1 适当设计口语交际作业。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还应该设计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大胆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口语交际的价值。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我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还布置了一项作业:以“蝙蝠的自述”为题向家长讲述你了解到的有关蝙蝠的知识。像这样,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联系实际,并在生活中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口语交际的实用性。而且每一次成功的交际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感、成就感,必然也会增强学生交际的自信。

3.2 抓好课前三分钟。

农村小学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大多使用方言交流,这影响了孩子们使用普通话交流的能力提高。课间多与孩子在一起,陪他们玩耍,跟他们交流,带动学生使用普通话,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第3篇

她是一个命运波折、经历坎坷的女性。她的故事并非仅仅是灰姑娘的翻版那样简单。她用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思想鼓励人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追求美好。她是人们心中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强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一些关于简爱第三章读后感,请您阅读。

简爱第三章读后感1小说女主人公简·爱出身贫寒,长相平庸,但有着不凡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体验能力,她始终追求着道德的完善和个人的独立,追求平等基础上的爱情婚姻。而男主人公罗切斯特是一个女性世界幻想中的形象,他强悍而温柔,暴烈而睿智,在充满等级观念的社会中,他主动地寻求与简爱达到精神上的高度契合。简爱在个人情感与世俗观念的冲突中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她的反抗,她的自尊,她的纯真,带给千千万万读者以持久的美感。

自幼失去父母的孤女简·爱从小受到收养她的舅母即其子女的歧视和虐待,最后被送进了带有孤儿院性质的洛伍德教会学校。在那里,饥饿、体罚、疾病和呆板的宗教教育使简·爱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积雪受到摧残。长大后,简·爱为了追求独立和自己的生活,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作家庭教师。她与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深深相爱,正当她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与罗切斯特步入殿堂时,却发现罗切斯特仍有一个活着的疯妻。为了平等的爱情简·爱毅然出去,乞讨、流浪,几经坎坷,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她拒绝了牧师表兄那桎梏人性的“爱情”,回到了被大火烧成废墟的桑菲尔德庄园,回到了她深爱的,已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的身边,找回了自己真正平等的幸福。

简·爱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获得幸福。文章起伏跌宕,色彩鲜明,使读者在阅读中精神世界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满足。

《简·爱》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体验。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人,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不要轻易放弃,反而要努力去克服困难,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片精彩的天地。

简爱第三章读后感2《简爱》这个故事描写的本身就是单纯的男女之爱,两个人的事,别的也许可以看成爱情故事的道具布景。虽然也折射了一些社会现象,比如简爱蔑视那些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并不是作者在着力批判现实,更应该理解为那是为了显示出简爱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所搭建的一个舞台。再比如圣约翰去印度布道,也反应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但作者这么写也是为了突出圣约翰的人生价值观,即渴望一场以传播上帝光辉为终生职业的宗教人生。持有这样人生价值观的人,在盛行的西方出现合情合理。文学家有权利选择自己作品主题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一定要全景式展示社会现实的义务。

《简爱》完全可以看成一部纯粹描写爱情的作品。从对爱的理解和诠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探讨爱情观的哲学书。基本上,书中的爱情观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人对爱的理解非常自然,甚至说是田园诗化的,所追求的既不是英格拉姆小姐那种装饰品似的炫耀性的“爱”,也不是圣约翰那种纯粹等于宗教义务附加产品的“爱”。归根结底说,两人内心都渴望一种普通家庭里夫妻相濡以沫的平静爱情生活。小说结尾处,简爱满足于一场安安静静的婚礼,满足于与罗切斯特“总是守在一起”,满足于“我们性格正好相合”,满足于“我象他的右手一样”……这样平静的爱情生活,甚至在宣布的时候简爱也不希望仆人们过于惊讶,因为她害怕自己的耳朵“先被尖叫刺痛,然后被一阵用滔滔不绝的言语表达的惊讶震聋。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文学作品里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爱情观倒与这对英国绅士淑女的爱情观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追求温馨自然的家庭氛围。

这一点道出了人类对爱情的一种普遍追求。不仅仅是牛郎织女,其实很多男女对于真爱的渴望也和简爱与罗切斯特一样简单,那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如何轰轰烈烈的开始,也许只有这种平静才是爱最后的归宿。小说结尾处,简爱自述道:”现在我们已经结婚十年了。我知道同我在世界上最爱的人一起生活,并且完全为他生活是怎么回事。我认为我自己极其幸福——幸福到言语都无法形容!“这就是做为一个妻子的简爱的爱情宣言。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山崩地裂,但是却于平和中蕴含着真正的生活的力量。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后代无数男女的共鸣,因为这是每个人心目中所渴望的真爱境界。那些面临着婚姻危机,焦虑重重的现代人可以好好品味下简爱的爱情观: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堡垒,是波涛汹涌的爱情之河流入大海之后的宽广平静。

这正是百年以来简罗之爱魅力依旧的原因之一。当代婚姻爱情观正笼罩在种种危机之下:性解放、跟着感觉走、、包二奶现象越来越频繁,传统婚姻价值观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几乎人人都感受到了这股源自物质大潮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读一下《简爱》不亚于服下一副心灵的良药。可以说,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经典爱情,犹如一副清凉散,令人解酲。

简爱第三章读后感3在这一次的寒假读书计划书单中,我选择了《简爱》这本书。打开书架,取出爸爸送给我的那本《简爱》翻了起来。在朦朦胧胧的迷雾中,出现了一个弱小的身影,慢慢地走近了。

简爱的第一个身份是里德太太的侄女。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爱她并领养她的舅舅又过早地弃她而逝。她从小受尽两个表姐和表哥的欺负,总是待人受过。而且“无论怎么讨别人的欢心,都有人从早到晚地骂我淘气、阴暗、讨厌、鬼头鬼脑”。这种强烈的不公终于在简的心中激起了她的反抗。她鼓起勇气教训了约翰,并且冲破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着她的那个服从长辈的观念。她勇敢的站起来,诉说心中的不公平,控诉以恩人自居的舅妈的罪行。她一针见血地骂她是伪善的女人,把她斥责得抬不起头。面对强权,她开始反抗,也开始走向成熟。她学会了独立。

当走出舅妈的家时,简爱的心情是阴暗的。因为她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已经领悟到第二个住所——劳渥德慈善学校对她不可能会轻松。果然,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但她并没有下决心与全世界作战。她对谭波尔小姐和好朋友海伦彭斯都有极大的热心和热爱。在劳渥德,她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区别对待。这给她的反抗蒙上了一层是非和正义。她以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对待别人,她成熟了。随着成长,简爱的反抗精神真正的散发出光芒。

简爱一生的转折发生之处便是桑菲尔德府。她来到这里,做了一名家庭女教师。而18岁的她,渐渐地与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罗切斯特家召开宴会,简爱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贵族的小姐太太们相处,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是炙热的,也是强烈的。但她决不会因此失去原则。当她误认为主人要娶一位贵族小姐,又要同时把她留在身边,使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时,她愤怒地反驳了罗切斯特。在这个时候,她的愤怒的斥责,正是使我们感到敬佩的。

而命运似乎还要考验简。在她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上,她才发现罗切斯特早已娶妻。她不顾内心的反抗,情感的痛苦毅然出走。她用法律的条款约束自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光明的天堂。她是自立而独立的。她为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华彩的乐章!

命运是公正的。简最后与罗切斯特获得了幸福的结局。而她的精神也如经久不衰的珍宝,永不褪色。

最后,伦敦的迷雾又加深了。那个瘦小但坚强的身影远去了。我合上书。19世纪的英国渐渐如一艘航船从思绪的海洋中退去。

简爱的一生,从幼稚到成熟;从柔弱到坚强;从懵懂到智慧,她改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而我们,也在成长,也在从幼稚变成熟,从懵懂变智慧。

简爱的一生,不变的是她的反抗,她的精神。而我们,让我们保留一点不变的精神,总有一天,它会像金子一般发出光芒。

简爱第三章读后感4《简·爱》是我读过的第一部外文小说,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书籍之一。我很喜欢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她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在我的眼中,简爱就是坠落凡间长着洁白翅膀的天使。

简爱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不是因为她最终的爱情救赎,而是因为她有一颗从来都不被人性丑恶侵蚀而异化的心……世情百态,尝遍苦痛;尘世纷扰,我性依然。此种信念和力量,唯简独有。

简爱的童年是苦涩的,从小无父无母,被迫寄养在舅母家。少爷的专横,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恶意,仆人的偏见,都在折磨着她。然而这些还不够,随着舅父的去世,舅母把她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一所从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在那里,冷酷的院长将她无情地隔离,对她进行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

在这黑暗的日子里,海伦是她唯一的阳光,简爱第一次感受到了爱的沐浴。不幸的是,海伦在院长的虐待中患上肺结核,最终死去了。简爱趴在海伦的墓上,向生命中的每一束阳光告别,从此她变得坚强、勇敢。

这是一种涅槃。简爱在罗沃德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十年,但是这也造就了她的坚强与刚毅。上帝总是公平的,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在这里她迎来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的生活里有了音乐,有了阳光,有了温暖……

夕阳西下,霜雾弥漫。简独自散步,罗切斯特骑马而来,缘定一见钟情。然而当心目中的王子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是勇敢的,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当幸福即将要来临的时候,罗切斯特的疯妻出现了,简爱并没有委屈求全,她离开了罗切斯特,去寻找新的生活出路。

时空像蛛丝一样交纵前行,因果轮回,面对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简爱以德报怨,照顾她直至生命的尽头。当她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火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时,她又毫不犹豫地赶回桑菲尔德,留在他身边,照顾他,爱他。上帝用时光绘出了一幅幅浮世绘。多少人狠毒之极,多少人见利忘义,多少人以怨报德?

愈是物质空前凸显的时代,愈是要仰望道德的星空!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绽放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闪亮而美丽,她的信念,有如磐石坚韧而不移,她的所想所为所展现出来的力量,是生命的极善极美极爱。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大千世界的万般丑恶和罪孽,却用心里那盏永不息灭的烛光消融了人世冷漠的冰霜。

就让我们顺着这条爱的索道不断攀越,或许也会途径暗夜苦雨,也有雾霾寒冬,也有风沙遍野,但是请相信,千山万水一路走过,眼前的世界,一定是风光旎丽,春暖花开。

简爱第三章读后感5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浮躁的激烈。有的是一份平实的真诚,而当代小说中的离奇的怪谈、夸张的描写、粗糙的情感、比比皆是。

“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是交易记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了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的生活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了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受尽了苦痛的折磨。也许还是这样挽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志,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相互内的在人格力量。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羞愧,而是坚强正确的面对自己和他。

两个主人公历经艰辛,蹒跚的走在为他们胡乱画的一条路上。虽然坎坷,却愈显温馨烂漫,他们思想独立却又交集。在一系列的磨难面前他们分开过,但最总听从了彼此的心找到了对方。上帝用明亮的慧眼照亮了前方的路,也照亮了彼此的心灵。是他们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到相爱。故事的结尾罗切斯特拖着残病的身躯。却满怀惊喜全力唤着“简尼特!我亲爱的简尼特”虽然他的眼睛没有了炯练的目光,但他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器官去感受自己的爱人。随着那声呼唤,我的感情带着泪珠从脸颊滚落。寂静的夜我的心在为他们跳动,这就是生命最强硬的感召力。

第4篇

关键词:写生;中西结合;民族化;本土化

张冬峰的风景作品并没有西部山水的山势巍峨、重峦叠嶂;也没有北国风光的白雪飞云、千里冰封;更不会是荒原的寸草不生、神秘而壮观。他描绘的风景都是中国南方农村最平常的景色,那里有的是红土地、小山坡、小村落、小水塘。这片朴实、平凡的生态空间与画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尽情地享受着这片红土地的泥土芳香,感受着这里纯朴农民辛劳而自在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描绘在画布上。他的风景画无论是形式、技法,还是精神、感觉,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美学趣味,但又绝不为换取民族风格而牺牲油画的特质。

一、崇尚自然、用心写生

画画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写生的重要性。风景写生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离不开对自然的感悟,用心和自然交流,许多画家将他们眼中见到的风景,根据自己内心的审美情趣和体验的不同加以取舍、重构、经营形成不同面貌的风景。

南方丘陵的气质,造就了南方特有的自然形态。广西这块秀美的土地,山水清目秀气,林木葱郁,山川因海拔不高而错落有致,特别是细雨蒙蒙时,如同仙境般的美丽,很多地方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民族风情突显,非常入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张冬峰开始着手一个新的创作命题,就是画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南方风景。重视写生的张冬峰除了上课作画外,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南宁的乡村间往返收集素材。常年累月,日复一日,时而在高速车流的公路上,时而在寂静的崎岖的山路上,处处留下他的足迹。正是带着对大自然,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他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在熟悉的乡间,张冬峰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着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存状态,静密的山林、温馨的田野、以及随处可见的农家劳作场面等都不断地被他转变为画布上的美好瞬间。而类似的情景,每次进入他的视线都会激发起他新的创作欲望。在1998年一次春天的写生中,张冬峰被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所感染。随后画出了油画作品《知足者》,并入选了1998年全国风景油画展,他以诗意的亚热带风景样式,以及里面所表达的人文情感,被评论家誉为远远超出了一般风景画的界限。表现了一种很抒情的农村风光。

“生生之物”写“物之生生”,意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写生的主观能动性。张大千说:“写生,是要认识万物的情态。”艺术家在把握现场感受的同时,又与自由而充实的心性结合起来,将自然的景观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在画面中。同时用一颗虔诚的心与自然对话,张冬峰喜欢现场写生的感觉,他认为写生是一种真诚的表现,是让油画家与自然直接对话的最有效途径,而用心写生才是真正的写生。

二、中西结合、继承创新

看张冬峰的油画风景,或山、或水、或天、或地都潇洒自如、笔色酣畅、于形于意浸满情感成分,诗情画意的画面,令人对画中蕴含的宁静平和的南方景色怦然心动,产生喜爱之情。为了画好桂林山水张冬峰多年来努力寻找着属于他自己而又适合表现桂林风景的绘画手段。不但要避免用西方油画方法画桂林山水产生的刻意、艳俗,又不能直接运用中国山水画法直接去画油画风景导致丧失油画这种画种的独立性,成为中国画的衍生物。基于这些思考,张冬峰面对风景总会不自觉地把西画与中国画的技法全部揉到画面里。在构图上,他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并注意保持油画风景的构图特征;色彩上他尽量降低色相对比和明度变化,使画面统一在灰调子当中;在作画时,他十分注意点与线、平涂与粗糙笔触的对比关系,尽量保持运笔中油彩所留下的肌理,使画面既有颜色对比,又有运笔肌理的美。《金田村的风景》描绘的是从半山坡俯瞰农田的一个平凡景色,远处若有若无的村舍,以黄灰、绿灰色为基调,层层密点借用国画的皴法,画出山下的农田和小树丛,题材简单,语言朴实自然,却形成了强烈的感染力,画家敏锐地捕捉到了平淡无奇中蕴涵的美。《怀念传统》画的也是平常景物,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天上的云和鸟,钩、皴、点、染,画得淋漓尽致,气氛恬然安逸。这都与文人画强调笔墨气韵,借物寄情的特点一脉相承,更体现出画家集合国画笔墨技法创造性地驾驭油画语言的能力。

他将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巧妙的结合,创造出了充满浓郁中国风格的“张家景致”风景图像样式。当然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精神同西方油画语言简单结合不是张冬峰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传统文人画的给养中,运用油画材料和技法来探求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画的新面貌才是他所一直追求的。正如张冬峰在画家自述中说的一样:“把西画和中国画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可行、可喜的探索。但我从来没有有意识为我确立这样一种研究课题。如果说我的作品有此倾向,那是一种自然行为。中西绘画形式上的结合,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创造出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意识新样式,那才是目的”。

张冬峰拥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他面对自然,把主题创作意识通过个体与自然的不断对话,将属于自己的绘画独立性显现出来。他的作画过程与特点十分相近写意山水画。快、顺、勾皴点染与涂写并用,很少在一幅画上纠缠磨蹭的习性。张冬峰自己说,由于他个性不受约束,因此他作品内容表现得比较轻松、比较自然,没有太多的人工雕琢。中国写意画创作强调行笔用墨、书画同法。油画风景写生应该是强调“写”字,写意的根据仍是研究自然,表现自我,是物我交融,写其逸气。在张冬峰的作品中,具象和意象的形式表现各取所需。抒写性的运笔和意象的形象提升了他写生中的创作意味,使美的观照超越视觉效果,达到心灵与自然的相通与和谐。从他的作品里,不难发现张冬峰对“语言”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具象的表现层面,“语言”具有纯粹的形式意义,它自身的节奏感、色彩感、美感,足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艺术不是孤芳自赏,需要供大众欣赏。张大千说:“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必须优美,而且要让人看得懂。绘画只有形神兼备,才能创造真正的美,才能被人们接受,做到雅俗共赏。”创新、求变是大众对我们的要求,如何学习、消化、吸收传统艺术和当代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不雷同他人,要有鲜明的个性存在与作品中,需要解决艺术家个人的修养,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吸收,更要注重自身品格的提高。张冬峰有着一颗平常的心,他为人随和,没有一丝艺术家的高傲气质。他除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了一种热爱生活、醉心自然的心态。面对张冬峰的风景画,你有时会忘却去关注他的形式、技巧究竟是民族的还是西方的艺术追求,倒是他那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得到享受的好心情让人羡慕。他能巧妙的调动了人们的主观补偿,也就是给人们的主观想象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观赏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画面中和画面外的更多东西。张冬峰通过对画面氛围的精心营造,真切和精微的体验而达到更广博的精神自我的呈现。把艺术这种感知游戏上升为一种精神体验的心灵净化途径,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苏天赐先生曾经说过:“当我们从东方眺望西方,太多的目光只关注于技法。当我们站在这些杰作面前,始终舍本求末。伟大的作品之所以感动并激励我们是由于他们所达到的心灵高度。每个画家都有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舍本求末就永处于平凡。”中国风景油画中西融合的道路,是需要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从外在的油画技巧探索真正发挥油画材料美感,到内在的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文化传统并融入身心而外化为艺术表达的过程。

三、民族化、本土化

当今中国社会越来越强调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油画本来是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与工具,它在表现语言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受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和趣味熏陶的中国艺术家,用自己对中西绘画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实践对来自欧洲的油画做适当的“改造”,将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文人画的艺术特点融入油画风景画的进行尝试,赋予它以新的特色,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绘画样式,为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画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画提供了丰富给养,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理念对中国油画风景画的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吴冠中先生在他的关于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比较方面的文章中谈到:“……若真能达到艺术的至境,油画风景和水墨山水其实是嫡亲姊妹,均系大自然的嫡传。如果说东、西方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历史背景是中、西文化比较中的复杂课题,则邂逅于同一大自然之前,江河湖海之前,风景画和山水画当一见如故,易于心心相印。”

风景油画在中国获得切实的立足点,一定要跟本土化、地域特色相结合。西方的传统技法、材质和中国的主题、情趣,是要靠艺术家立足于自身状态和境遇来加以融合,这包括艺术家的不同性格、志趣和人文素养,也包括艺术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张冬峰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他与这块孕育他的土壤有着浓厚的感情,以至与这里的坡岭、村舍、小池塘没有距离。他总是能从平凡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张冬峰自幼学画,一开始就接触了齐白石、吴昌硕等绘画大师的作品。他喜欢中国画的淡泊和高雅。正是他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了解,并有真诚的民族情感,使他采取了立足于传统绘画美学,融合西方艺术之长的绘画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在今天,艺术样式和语言的多元化与泛化以达到难以归纳和驾驭的程度,但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深切体验和实践仍然是艺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冠中.《邂逅江湖――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合影》

《美术》.1999.7

[2]陈洙龙.《张大千画语录图释》.西冷印社

[3]孟兆臣.《画品》.北方文艺出版社

[4]张晶.《从张冬峰的艺术特点看中国风景油画的“中国情

节”》.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4

[5]张冬峰.《山不在高 用心则灵》.艺术探索 1998.2

[6]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上海书画出版社

[7]张笛.《张冬峰教授访谈录》.艺术探索 2003.2

[8]黄宾虹.《画谈》.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