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学的人文价值

时间:2023-07-09 08:54:01

导语:在文学的人文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学的人文价值

第1篇

2医学学科的人文向度

艾钢阳在<医学论>一书中强调:“无论科学性如何强的医生,如果没有艺术之光的启示,也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医生。”医学专家黄家泗教授说:“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物质环境的支配,也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因此,不能把医学简单地看作纯自然科学,而忽略它的浓郁的人文性。把医学与技术的界限区别开来,将人文精神纳入到医学范畴内,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认识医学。

由于人是有意识的,是社会性的人,所以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大量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变化对人体疾病有越来越多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这就表明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学的人文性基础是医学的“为人”的目的,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医学的社会功利价值与人类生命价值。在医学认识中只有将医学知识、医学研究及操作的态度与方法,协同于人文知识、态度与方法,才能实现医学认识的道德责任,才能实现医学“为人”的完整意义。祖国医学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辩证施治、脉诊、针灸等一系列重要的诊治方法,将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从而达到诊治病人生理、心理疾患的目的。因此,忽视人文价值导向,医学就不会达到其初始的治病救人的目的。

3医学目的与医学宗旨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机会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单程票。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生命的时间又显得那样的短暂。热爱生命是医学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目的,是医学职业精神的精髓。医学目的追求的是广大人群的健康。而不只是减少患病人群的痛苦。医学就其社会职能与研究对象而言,必须兼顾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及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构成大医学观,向整体医学的方向发展。因此,医学应当追求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全方位的良好状态与舒适。而不单纯是没有病痛。中医历来以“治病必求于本”和“养生莫若知本”为其实践宗旨。在科学与文明均高度发展的21世纪,以健康为目标,努力发掘和发展人的健康动力,谋求人的身心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和谐发展,应是现代医学为人类服务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随着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对于人类生命质量全方位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对生命和生存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健康的新内涵扩展至“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满状态”,而不是单单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富有个性特征的心理治疗在医疗实践领域广泛运用;多元化医学理论下的医疗方法在实践中的增长和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以上因素导致医学的人文属性日益显现,导致医学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实行的理想服务的目标日趋突出。医学是人的科学,它对百姓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4医生的人文品格

作为医学主体的医生,其非技术因素与医疗技术因素一样,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在医疗过程中的内化等,都关联着病人的健康。这种非技术因素原本就是以优良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只有蕴含人性与修养,积极掌握相当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伦理和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人,才能担负起医学合理发展的使命。同时,在医疗过程中对疾病本质的准确把握,也需要涉及到人文领域、社会领域的变化,从这种动态变化中获得医治对象的心理和生理失和的渊源以及应对策略。医务工作者要想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个过程就是医务工作者把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扬善弃恶的内心信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开展两种对立的医德观念上的斗争,择其善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医德修养的实质。有高尚的医德,对一个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康德的名言:“没有道德的上帝是可怕的”It],就足以说明道德特别是医学道德对医务工作者之重要、关键的作用。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大师,都十分重视人文修养,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进行修养。他们的这种道德修养对他们的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使他们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医家。

5医学模式的人文复归

十多年来,现代医学模式在卫生界领导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已经达成共识,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疗实践。临床诊断不断增添新内容,疾病治疗的概念也不断向外延伸。2003年初SARS对人类的袭击,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传染病不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也是一种心理危机,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其传播速度和波及范围比疾病本身更快、更广。尽管有些传染病的病死率并不高,但它所产生的心理冲击却可以引发一场社会心理危机。例如SARS的死亡率为8.49%,但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不安,破坏了人们原有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秩序。SARS引起的恐惧导致了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信任的危机,甚至有人患上了“SARS恐惧综合征”。

由于SARS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人类尚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人们惧怕这种可怕的病毒,担心通过与SARS病人和相关人员的接触而感染这种病毒。但是这种“惧怕”和“担心”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发展成对一些人的“歧视”:歧视对象从SARS患者、疑似病人、与他们有过接触史的人到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排除SARS感染的疑似病人、战斗在防治SARS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甚至于疫区的所有人。这说明,传染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不只局限于患者、患者家属及与他们有过接触的朋友、邻居与同事,同样医务工作者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冒着被感染病毒的危险,而且还被同事和朋友所回避。他们为患者的死亡感到悲哀,对回天乏术感到无奈。有些医务工作者在与非典战斗的战场上是英雄,可离开医院后却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疫”。对人们而言,SARS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这场灾难面前,人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产生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是很正常的。

现代医学模式的实质在于从人的本质、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强调健康基于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强调社会文化因素是疾病与健康的第一因素,体现了医学模式的人文复归。因此。在医学实践中倡导人文关怀是必要的,医学从其产生至今,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发展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已经为国际上绝大多数学者所肯定,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实践之中,成为引领当代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突如其来的SARS既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共卫生工作严重缺陷的教育课,也对现代医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依然存在,医学模式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必将促进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完善。

6人文社会科学对分子生物学的指导

分子生物学是21世纪医学科学的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必将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21世纪高科技向医学领域渗透,将使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发生质的飞跃。

现在,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几乎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细胞水平,所报道的一些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还不够成熟,能够彻底阐明问题的、特异性很高的与疾病相关的分子事件尚未发现,对于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有效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尤其是目前有些医务工作者在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时,往往采用“线性思维”的模式,缺乏整体综合分析观念,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无济于事。事实上,这样的研究虽然也可以得到一些结果,却不大可能说明实质性问题,因为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分子水平的研究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的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是必须与人文社会包括伦理学的要求与发展紧密相联,这是研究生命现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都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命是一个整体,细胞和整体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其背后涉及许多基因控制的一系列分子事件。因此,按照整体综合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结果,结合各种高新分子技术,针对不同的疾病,深入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研究,尽快获取各种疾病在发生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分子事件和关键的步骤或特异性的基因行为,才能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利的预防措施以及诊断线索和治疗靶点,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7医德的文化滋润

文化人格在医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孱弱的文化人格导致对生命缺乏挚爱,处理一切事物苛求严缜而忽略热情。现代医学扎根于现代科学的根基上。也需要人文科学予以填充。在医疗技术的认识上。存在以医学科学价值代替其他价值,以医生的价值观念代替病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情况。这也正是医学与社会、伦理、文化传统产生某些摩擦的重要原因。医学的本质就是对生命的关爱,而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医学的文化价值教育对青年医生的成长比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它为各级医生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在这种文化综合体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医学家。

建立在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医学才是真正的医学。技术不等于文化,掌握高技术的人不一定人文修养就高。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人文性的认识,可以增强其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教育,当然离不开丰厚的医学人文修养的教育,同样也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来浇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时刻会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往往善于选择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因为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比较方面他们更具鉴别力。只有文化能穿越人生的任何荆棘沼泽,光照人生的价值和尊严。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常常是有益的支持,人才的优秀品质有赖于大量人文学科的知识构成。如果医务工作者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对中外历史、文学知识缺乏了解,语言文字能力欠佳,那么他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更难以在医学事业上有所建树。

引入文化价值观,就是要医务工作者从一开始就参悟生命,了解人性,坚定医疗信仰和文化表达方式,分辨医学领域中的金钱需求与人格操守,澄清医生的价值不会也不能完全体现于金钱的价值,从而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在大环境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握住医学真实的灵魂和方向。8医学高新技术的人文内涵医学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维护人类的生命、促进人类的健康;有利于人类防治疾病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科学水平和促进人类普及现代医学知识。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医学高新技术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使医学面对一系列难题。诸如医患双方情感交流日趋减少;其费用之高让有些自费患者望而生畏;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虽具有高效、准确等特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放射线、同位素和微生物污染等。因此,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应该凸现出人文精神,要把握人在医学价值体系中的价值核心地位。没有人文导向的医学技术,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2】。

第2篇

【关键词】人文学科 大学教育 价值功能

一、现代大学教育中应强化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当然也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是大学课程实践的主体,‘人的尺度’是根本的,‘物的尺度’必须服从‘人的尺度’。大学课程实践目标要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取向,因为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1]“以人为本”的目标应贯穿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中需强化人文精神。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要对人文价值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2]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落实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上。大学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研究,这两者最终的目的是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促进大学生从智能到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过程要始终以人为中心运作。大学教育的中心在于“立人”,这应该是大学教育中普遍遵循的教育理念,强化人文精神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社会是人的社会,而人又是一定社会中的人,良好发展的人和良好的社会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人的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人文精神,就是要使大学生在科学知识、文化素养、思想品质、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完善的和全面的发展。近代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了著名的大学教学理念: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显然,科学性智能素质和人文性精神追求,这二者要在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中和谐统一,大学生仅有科学理性的追求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境界,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进步也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教育之目的,不仅在于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还在于文化传统之保持,以及人格之铸就和人性之完善。”[3]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教人求真,教人求善、求美,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完善知识,完善思想,完善个性,从而造就许许多多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现代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成为国家的栋梁。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明确指出:“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4]。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绝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大学教育应该从全面塑造人出发,以创新教育为立足点,把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造就大批富有创造性、素质全面的高标准人才。

二、高校人文学科肩负着完善大学人文教育的重任

高校人文学科具有双重职能,作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肩负着使高校学生获得社会科学知识和智能的重任,此外,人文学科还有一项潜在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独特的职能,即从人文精神方面铸造大学生爱美向善和求真的灵魂。人文学科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在善与美方面正确引导自然科学服务于社会。高校人文学科的意义归结于一点,即直接指向人的生命意义,以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教育的目标,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生命状态,使他们的生命价值趋于完善。

高校人文学科在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的选择,以及促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智能素养不断完善方面,肩负着无可取代的重任。此外,人文精神还可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激发大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潜能,使他们获得更多对社会有益的科技知识。人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以及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性,正如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在论述德国人为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时所言:“在精神文明方面出的力,谁也比不上德国人:渊博的考据,哲理的探究,对最难懂的文字的钻研,版本的校订,字典的编纂,材料的收集与分类,实验室中的研究,在一切学问的领域内,凡是艰苦沉闷,但属于基础性质而必不可少的劳动,都是他们的专长;他们以了不起的耐性与牺牲精神,替现代大厦把所有的石头凿好。”[5]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依然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当前的大学教育应强化人文精神,人文学科的改革和完善便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情各方面健康成长。人文精神不仅是在美的和善的方面,而且也从真的方面改造及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使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大学要实现自己的本真理想,就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为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使之将‘为学’与‘为人’有机地融合起来。……正如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6]大学者,社会进步之发动机,大学生者,促使国家和民族兴旺之栋梁人才。大学教育应在教育的各种领域、各个层面、各个阶段,实现智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使大学生具备造福于社会的技能和人生追求。高校人文学科应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积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高校的人文学科能够不断优化大学生的精神素质,使其具备健康和优质的知识素养、心理素质、情感意向、价值追求和发展潜力。

三、大学的科学教育应与人文教育谐调发展

传播知识和科学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无疑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但知识与科学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规范和引导下,知识和科学才可能被赋予善的目的。[7] “科学探索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制约,就可能沦为唯科学主义的俘虏。唯科学主义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等人文因素排斥在大学教育的维度之外,从而助长了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的倾向。”[8]失去了人文教育,大学教育可能会沦落为唯科学主义和唯技术功利,大学教育便会退化为一种物化活动,结果只能导致科学精神的扭曲。因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和谐发展,二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同时,应注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同步发展,要避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失衡状态,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则要注意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协调发展,以及二者的互相促进。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沿袭的“重理轻文”“文理有别”的思想观念,加深了学科之间的隔膜,其危害是,大学生所学知识圄于专业领域,不能够眼界开阔和触类旁通,这便造成了他们狭窄的知识面和保守的思维模式。为了顺应当前社会的科技、学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必须彻底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隔膜,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而且要将二者有机融合。

为了在更深层次和更宏阔的领域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谐调发展,大学的课程改革应走综合化的道路,这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使得大学生避免“专门化”的局限,做到“通专结合”,强化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综合素质。所谓课程综合化,一方面,要建设科学的、高水准的课程群,使得各门相关的课程结构为有机整体,这整体应体现出层次性、互补性、综合性;另一方面,同一学科的各类别课程,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要也进行优化组合,此外,以学生的求知进取为中心,还应将各种知识因素、技能因素、研究因素、发展因素加以整合,使其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潜能。因此,实现了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便可“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以便进行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通与整合,沟通课程之间的知识连带关系,实现课与课之间的交互融汇与递进提高,从而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9]大学教育通过综合化的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顺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提高其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科研能力等等,“课程综合化”促使“人才培养综合化”,如此,课程体系便与社会需求相关联。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理科与文科课程应进一步相互渗透,做到“贯通文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破专己守残之陋习”,“立融会贯通之学风”。课程综合化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够谐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还能够促使大学的课程结构实现现代性转型。

【参考文献】

[1]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南京:江苏高教,2003(1):33-36.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2-3.

[3]刘晓虹.大学与人文教育[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

[4]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5]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53-154.

[6]高平叔.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功能各异,但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

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两者互补才是行为合理性的保证。然而,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道德、伦理、贫富、环境等问题。于是,历史上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各执一端,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局限性,虽然历经批判在理论上呈衰微趋势,但事实上的分离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社会对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经久不衰,而培养劳动者的高等乃至中等、高中教育又分为文、理等学科,学生们为了就业谋生往往又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功利化倾向。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对智力开发、专业知识的灌输趋之若鹜,而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经典、人文关怀、如何做人之类的人文教育实际上不够重视,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不仅人文类必修课程开得少、不系统,即便是不得不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上也常常打折扣。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全面的。

造成这种人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状况的根源是文化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两者长期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实质上分离的现象还有理论支撑而加剧分离倾向。实践证明,这种“互相包含、难分彼此”的统一论,更加剧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化。所以,越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协调,由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协调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的高度出发,在教育实践中确实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的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统一起来。

知识经济的综合性,要求现代教育必须是文化科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能力培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必然要求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发明家、学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拔尖人才,以带动和促进全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是,知识经济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知识,还应当包括人文知识,即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实践证明: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往往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以,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受教育者具有厚实的科学和人文的知识结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

通过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相统一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基本原理或观念层次上的相互启发,也可以是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相统一的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是学科上的整合与重构。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门学科都必须兼具科技与人文的丰富内涵, 任何单一学科发展都有碍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体的统一。比如医学,它的形式是理学和工学,但它的本质是人学,在学科整合上必须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比如建筑学,它是集力学、数学、材料学、地质学、美学等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具备了建筑学与美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才能设计和建造既坚固耐用,又美观漂亮;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建筑物。通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作进步,推动了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那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既有人文方面的精神,又有科学方面的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使得人们在对待科学技术问题时,既能够遵循着科学精神,又能够顾虑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着用一种人文的精神来观察和正确处理科学技术的自身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的各类社会问题;在处理各类人文问题时,不只遵循着人文精神,也遵循科学精神的指引,使人文精神体现更多科学精神,能够在正确地把握和理解人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时代价值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应用价值在于使人成其为人,教育的发展在于通过改变人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传统的教育观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的影响根深蒂固,破坏了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发生扭曲,割裂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协调,也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不完善。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上述两种教育观的历史影响依稀可见,尤以科学主义的教育观根深蒂固。虽然也有不少人只关注心灵、情感、人格以及个性的发展,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没有真才实学。但主要的倾向是不少人只重视学习应用性、技术性的专业,而轻视基础理论和人文学科,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训,从而出现了智商高而德行低、学历高而修养差、知识多而能力差的现象。“知书”而“不识礼”,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脆弱,逃避现实,容易走向极端。这说明,如果教育只讲科学不讲人文,或是只讲人文而不讲科学,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单向度的人”。克服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就是改变教育理念,通过加强科技与人文的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森在他的著作《宇宙波澜》中有一个鲜明观点:科学与道德主要之点是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杨振宁博士也认为,科学家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听命于某一种心情,这就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说:如果我们退一步问,我们所钻研的这些问题的深远意义是什么?每一项研究结果的长远价值是什么?那么,我相信基本的、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就不会取决于为了科学的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这是关于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诠释。特别是当今科学研究对象已不仅仅是天然的自然,而是越来越成为人化的自然、社会化的自然。这种变化在性质上主要恢复和保持人的整体性,消除科技对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变化,如果科学工作者没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指导,就很难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在生物学、医疗、心理学、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最需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但据南方医科大学郑木民校长主持的一项科研课题的调研显示,90%的医患纠纷是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造成的,纯技术的因素只占10%,这反映出加强对医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为确保现代化的快速实现,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首要关注点是处理好人的素质问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首要价值,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协调的格局。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说,为“四个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走一条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09-02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性教育,即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和实现人生价值。简言之,就是教育人如何存在于社会,如何度过人生[1]。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化特征以及审美趣味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深度与思维的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然而,只有品格高尚、人格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振兴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大历史使命,才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作为高等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以为,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贯彻实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化氛围

高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人文素质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应重视图书资料建设,给师生读书治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把“百部图书工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互动式读书、读书经验交流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读书的乐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再次,高校应以各种文化节日活动为契机,以“爱书”、“读书”和“用书”为标准在全校教职工之中评选“书香之家”,弘扬书香四溢的文化风尚,倡导终身学习,全民阅读的理念;最后,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高校可在广泛征集有关专家、教授和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好书,使“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学校的新时尚。读书对一个人的素质教育作用是隐性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将人文素质提升纳入大学生的培养方案

当下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定,教学更侧重于实践教学,传授学生以应用性、技能性知识为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导致过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因此必须通过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2]国家教委高教司早就认识到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希望通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来缓解这种教育模式的矛盾。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 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3]教育的精神力量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是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从实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的“诗意人生”,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所以,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成为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又一起点。[4]

3 结合专业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古今中外,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任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喜欢的是知识丰富、博闻强记、熟悉多种学科并且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全能”型教师,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无形中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出理论知识讲授的新途径,在学生的“习得”与体悟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走进学生心灵,从与学生接触到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言传身教,“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总之,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应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在教育教学和科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学生,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靠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影响学生以及通过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

4 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提升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验与觉悟,归根结底,它能够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人文精神去关注社会。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几个方面之外,还应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来。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接受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本领;同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去锻炼才干、提升思想进而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校园内生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活动,诸如文艺演出、文化讲座、文化展示、知识竞赛、公益交流、调研报告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是学生本人,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表达能力等。高校除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社团活动之外,还应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心,促进个体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比如引导大学生通过走进社区、工厂、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更为将来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5]

综上所述,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和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高校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武断地将教育沦为一种职业培训,而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人文素质./view/145067.htm.

[2] 陈莉.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 新华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

第5篇

关键词: 三本院校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三本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已成为学生家长日益关心的问题并衍生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学生来源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面对三本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困惑,并积极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每所三本院校学生培养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三本学生的普遍特点

三本院校生源一般是好的中学的中下层次学生和差的中学的中上层次学生,此类学生由于在读书时养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其在高考的大军中落后,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1.综合素质较高,道德素质水平滞后。

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普遍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特长,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在文体活动、自我展示、社交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但组织纪律性较差,不能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师重教意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涣散,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诚信缺失,最典型的是考试作弊,在为人处事、内涵修养上均有欠缺,对错误、腐朽思想的判断力和抵制力都比较弱[1]。

2.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入学后感到学习困难,特别是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较为吃力,从而出现消极应对情绪,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学习自觉性不强,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3.自我定位不准,创新能力不强。

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课程能及格就行,无明显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对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学生赛事,多数持观望、等待态度。

4.心理素质较差,缺乏信心。

由于大多学生无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经受不起挫折,在困难面前彷徨、失落,不能勇敢地面对;缺乏有效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经常怨天尤人;一遇挫折,就会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对自己产生怀疑,还会出现自卑心理[2]。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以及环境的熏陶,使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信念、理想、道德、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素,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并使其在思想上树立国家民族观念,在道德上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在心理上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和勇气。不仅是提高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更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学院可结合三本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其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及生活准则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着眼于提高三本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行为方式。逐渐纠正三本学生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形成严谨、不骄不躁、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培养遇事沉稳、不畏艰难、知难而上的良好心态;树立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坚守讲究文明、诚实守信、感恩社会的道德操守,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4],为今后的升学、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三本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三本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等各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完善校园文化,注重环境育人。

首先要营造和谐高雅的三本校园文化环境,在体现时代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浓厚的校园人文景观让学生沐浴其中,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就会内化和升华为自身良好的人文素质。其次丰富和繁荣三本校园文化,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5],如积极举办各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自然讲座,大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举办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熏陶[6],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大学生的精神人格,在校园内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

2.重视老师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成才。

面对三本学生这一群体,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在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是对学生具有楷模作用的文化传播者,在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起着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勇气和活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和人格,教会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和创造,注重对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7],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让不同需求及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寻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能力。

根据三本学生的特点,学校应把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广泛建设和开拓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空间,扩大人文素质教育载体[8],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参观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认同,获得快乐、获得满足,进而更好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拼搏、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四、结语

总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三本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切入点,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经过系统的构建,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无形的学校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渗透至学校的每个角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具体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其个性发展,本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此外,还要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全面提高三本院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2]李伟华,那日松.应用型大学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

[3]高天琼,谭本相.大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文化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

[4]张东艳,宋丽苹.谈大学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J].教育研究,2008,(2).

[5]宋书琴.关于加强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

[6]宋爱兰.浅谈大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J].技术物理教学,2007,15,(3).

第6篇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道德及审美水平等。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他们需要具有更广泛的的人文知识。

主要包括:(1)熟知音乐基础理论内容。经过对音乐学院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发现,乐理、曲式、和声、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和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把握这些课程的基础脉络并系统的结合在一起是音乐专业学生培养深厚艺术底蕴的有效途径。(2)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鉴赏能力,对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的联系有更好地了解,更好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进而促进音乐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有更深的造诣,提高音乐鉴赏意义音乐创造的能力。(3)掌握人文方法;学会通过有效途径掌握人文知识,身体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遵循人文精神,有效地把理论升华,贯彻人文精神。

一、加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人文素养确实严重,突出表现在已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功利性:金钱化。许多学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高职高薪,在学习中总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功利心去考研或者考取各种证书,为了各种理由选择逃课,为谋取高分成绩,又不惜运用作弊、请人代考等手段。

2、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缺失。熏陶感染人是音乐的本质所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心灵与音乐交流、共鸣的过程。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练习曲目、欣赏乐曲的时候,很多人集中关注表演技巧,将一首完整的作品肢解成若干个音符和小节进行机械解剖,而对整首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人文价值置若周闻、视而不见。思维定式形成后,音乐的本质以及价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的思想和行为源于人的认知,审美能力是认知水平高低的标志,但是当代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却不尽人意。当代音乐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常常忽视文学等方面的艺术修养的提高,甚至于出现有人连四大名著都不知道的情况,着实可悲。

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对性别的概念日益模糊,如“春哥”现象的产生,追捧春哥,追求所谓的“中性美”,甚至于把它当作是一种时尚。许多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关怀表现淡漠。举个例子来说,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

二、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以及不良影响

(一)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1、社会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同时, 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 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利益,却无法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其道德水平未能提高, 反而滋长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

2、学校教育本身的影响。出于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专业教育, 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教育, 以致出现了很多热门专业、热门学校。人文教育的空间不断缩小, 出现“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状况也日益加重。

3、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 某些专业口径过于狭窄,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换的人才流动的需要; 综合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内容的载体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最高层次的道德和价值系统以及方法论学习方面的培养(流于形式)。人文素养的缺失给学生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二)人文素养缺失的不良影响及实际情况

1、人文素养缺失阻碍学生个体发展。

由于人文素养欠缺导致很多音乐专业等艺术专业的学生发展滞后,知识结构以及精神层面发展滞后,导致不能适应现当代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综合能力欠缺,导致在工作场合上缺乏合作能力同时人际关系搞不好,工作陷入僵局;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导致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做到尽善美。文化功底不够造成对很多的艺术作品不能很好的审视。通过笔者对往届毕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面对竞争压力,如果欠缺人文素养,他们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人文素养缺失,制约了艺术类高校内涵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在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所说的一样:“教育应是主体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由此得出教育的本质,既有要有技术技能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人文素质。

3、社会精神文明因学生缺少人文素养停滞不前。众所周知艺术是一种特别的精神生产,艺术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以及个人修养,人生价值观等都会在其艺术作品中得到体现和发挥,反之,缺乏人文素养就会是艺术家创造出低劣的艺术产品,不能满足哦文化大众的精神需要。

三、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1、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要克服教育发展中的弊端,首先就要在观念上“做文章”。首先要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使学生身在其中,身体力行,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2、要拓宽学科发展的视野。要打破孤立、封闭、自我中心的传统课程设置观念,树立系统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新课程设置理念,积极拓宽学科发展的视野,大力引入“大学科”、“学科综合”等理念。

3、提高师资力量。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是音乐专业等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关键因素关键。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同样,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做好了,学生自然也会耳濡目染,受到老师无形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也要有高水准。

4、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改革招生制度。 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也可以通过改革招生办法的一种非常强而有效的激励。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进程中,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考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思维惯试依然存在,而且广泛存在,艺术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简言之,如果在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在高考中增加人文知识的考试比重,肯定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这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入学后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5、社会环境的熏陶。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都是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人文教导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植有着潜移默化的首要作用。开展以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学术讲座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主要有学术类、实践类、文艺类等,这些社团经常开展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系列学术报告和讲座,每年还举办各种文化节、科技节,体育比赛等。

总结

如何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始终在关注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高师音乐院校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几经思考,我认为,当前的音乐专业教育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理解不准确、在演奏音乐作品时情感不投入、在教学音乐课程时表达不到位,达不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因此,本文对如何培养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笔者从当前教育文化素养欠缺的变现入手,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加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人文素养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再到问题的解决对策,本文完成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逻辑思考和学术探究。

第7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数学;教学过程;渗透

1.引言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各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成绩,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改革提倡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在其教学课堂中要想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文明体现,它也因此在教育事业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将其渗透于大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数学学科教学来看,人文精神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2.1人文精神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对人文精神有深入的了解,人文精神其实就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最高表现,是人类长久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它对影响或改变后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这一精神文明充分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以提高后人的道德素质品质。2.2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大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将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数学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数学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关键,对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说大学教育要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更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因此说,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2.3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将其付诸行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一教学优势。教学原则有这么几点:渗透性原则,由于大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高,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味灌输式教学法,而要将人文精神一点点地渗透在教学中,让人文精神存在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主体性原则,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中也应该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则做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表达自己见解,人文精神的渗透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

3.人文精神如何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

3.1创新大学数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大学数学的教学也应该因此实现创新,老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做到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大学教育,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是时展之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将学生当做课堂主体,人文精神渗透的大学数学教育则要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更加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因此得到提高。总的说来,大学数学学科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还要做到不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3.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这一精神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解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问题解答的准确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由于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入能够激发很多学生的共鸣,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面对数学学习。举个例子,在大学数学微积分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求解问题的时候将问题的可能性一一列出,如对于未知数x的分析,经常会分为x>0、x=0、x<0这几种情况,这样严谨的思维才能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性。大学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严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所以说人文精神在其中的渗透很有必要。

4.总结

在当今新时期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大学数学学科教育的良好发展。此外,人文精神的渗透还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建军.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时代教育》,2014年9期

[2]张廷艳,伍叶琴.教育史人物研究中不在场的“人文精神”及回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3]张艳艳.大学数学文化课程中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5期

第8篇

1、相关文献简述

国内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多,注重如何同步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培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内在品质的人,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丰富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因此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便是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中,还存在一部分学校往往只重视科技教育的传授,没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技能摆在重要地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视不足。

2、研究过程

2.1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文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中国知网两种途径,对儒家人文思想进行评析,通过在知网中输入“人文素质教育”、“儒家文化”、“高职学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阐述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重在儒家文化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实践研究。科学合理地运用儒家思想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的不足,进而提出解决路径,是当今学校教学研究中又一重要的课题,但遗憾的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很少。

2.2专家访谈法

高等院校在具体实施方面主要是邀请儒家研究学者在校内不定期开设讲座。今后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将重点听取他们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存在问题,深入了解儒家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内实施路径,弥补文献研究不足。

2.3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荣文龙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分析》,选取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1000人,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研究切实可行的人文素质培养对策。通过对高职学生问卷和抽样调查,整理出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知识的现状及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制定出既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又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当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素质课程的理解

问卷调查了四门与人文素质教育关联密切的课程,了解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看法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高职学生对这种人文素质课程不感兴趣。我校《修身九讲》课程的反馈情况较好,约44%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3.262%的同学并不了解人文素质教育

和人文知识的差别,人文素质教育相较于专业素质教育而言,39%的高职学生认为专业素质教育比人文素质教育实用性更强。以至于4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应在中小学开展大学阶段学习并不重要,不过仍有53%的高职学生认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3.3高职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

研究表明通过高职学生学习儒家文化之前与之后相对比,可以看出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之前,只有32%的学生对儒家文化感兴趣,而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之后,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有很大的改善,72%的学生认为对个人价值取向有积极影响,35%的学生通过接受儒家教育之后改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消极看法,81%的学生学习儒家文化后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4、对策与建议

(1)在校开展《论语》、《中庸》、《四书》、《五经》等选修课,并在校内的课程教育中增加其它一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课并考核合格后获得5学分,以此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在校内开展丰富的儒家文化有关的校园活动,让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认识儒家文化。可以开展如儒家人文知识竞赛、儒家文化交流会、儒家经典诵读、论语书法展览、儒家文化辩论赛等,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校开展了《修身九讲》选修课,笔者也选修了这门课程,通过这几次的上课学习,让我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认识了《诗经》、《论语》等儒家文化的经典书籍,体会到了“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的吸引力,让我学到了为人处世,让我能够潜心学习,让我对孝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校通过儒家文化等课程的熏陶,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够感悟德行的真谛,教会仁、礼、智的做人之道,提高自身品格。同学们变的更加珍惜自己在校的学习机会。(3)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儒家文化,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不仅要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来了解儒家文化,而且要将儒家文化精华列入大学必读的经典书目中,交由学生自己主动阅读,这不仅能解决课时安排困难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汲取儒家文化精华,领悟其中道理。(4)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儒家文化的弘扬不仅仅只限制在校园里,还应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文化古迹,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我国各地的文化古迹中和一次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儒家人文精神的存在和价值,还可以多听听儒家大家的讲座,耳濡目染中我们就从中领悟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笔者在假期的时候就和同学一块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参观,在那里感受着儒家文化的气息,让你了解古代文化、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内涵。有些人就在孔子塑像之前叩首拜祭,表达对儒家先圣的崇敬之情。(5)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学校的路牌、标语、宣传栏、主题场馆等宣扬优秀儒家文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中各种可以传播文化的途径如宣传栏、校园网、校园报刊、校院广播等来宣传儒家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1]栾青林.儒家文化如何影响现代中国[J].社会政策研究,2017(1)

第9篇

摘要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伟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完成上述的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就要有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认真塌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能力的培养;亲润;陶冶

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物理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体会物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现与读者分享一下。

一、要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神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相关,物理学史上许多实验发规都经过曲折,只有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成功。科学家薄重事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他们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通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虎果的薄重,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因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企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合反对使用原子弹。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科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二、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从人文价值的视野中来逐步看待和理解科学。因此,物理教师在教育中要加强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够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科学在人文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有悖于科学教育目的的负效应。如学习原子能,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介绍修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要鼓励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相对接,在课堂与大世界连接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如:学习了能源的知识后,让学生扮演未来的工程师,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能源分布及社会发展要求情况,对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的建设进行大胆的设想;学习了声学知识后,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体验,调查噪声的危害,并尝试提出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学过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相关内容之后,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电磁污染,了解电磁污染的产生原因、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公众对电磁污染的了解程度以及怎样防治电磁污染等。这样,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要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课程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电荷间、磁体间相互作用,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愉存在,场是物质便毫无疑问了;“作用与反作用气“分子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性”、“辐射与吸收”等都是辫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体现了奉物在柑互作用与转化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