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学校劳动教育

时间:2023-07-09 08:54:12

导语:在高中学校劳动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学校劳动教育

第1篇

美国斯坦福大学名人胡佛,自幼家境贫寒,靠打零工勉强维持学业。后来他艰苦创业,成为百万富翁,并当选美国第31届总统。“脚板上的茧有铜钱厚,穿烂的草鞋有一大堆,中午经常靠红薯充饥”的苦难生活磨砺出顽强的意志,成就了他的事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培养了一大批不屈不挠、意志坚强的时代精英。笔者大学时的班主任就经历过“上山下乡”,他经常很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尽管那时我们把最好的上学时光献给了黑土地,失去了许多宝贵东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时常可以感悟到,艰难困苦培养了我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他深信不疑地认为,若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事业上的辉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教育孩子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学校,重视孩子独立性教育,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鼓励他们劳动,认识劳动价值,学会帮大人做些家务事。瑞士也有一句教育名言:“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瑞士有不少父母把自己十六七岁的女儿,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户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高中

国外教育孩子的理念,是我们教育所要弥补的。受此启发,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重视家庭教育。双休日和寒暑假,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带领孩子进工厂、下田地,学习工农伯伯勤劳、俭朴、勇敢、顽强的品质。我每年寒假或暑假都要带孩子回农村的老家,向他农民爷爷、农民伯伯学种田,砍柴除草。虽然他脸皮晒黑了,难看了,但培养了他的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对孩子,父母该放手时须放手。放手就是让孩子有独立面对世事人情的机会,能够在风雨砥砺中成长,而这正是一种比溺爱更为深沉的爱。

加强学校的劳动(劳技)教育。当今学校虽不提倡上世纪70年代的“半工半读”教育,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劳技)教育。劳动(劳技)教育能以劳积善,以劳促智,以劳健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更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真正抓好劳动教育,就要让劳动教育从理论回归到实践。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法定课程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增加“尊重劳动、歌颂劳动、劳动光荣”等内容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教材中的分量,并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推进。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保障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要恢复和加强劳动课,建设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除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放出来,课堂不能局限于教室,社区、工厂、田野、运动场、博物馆、动植物园等都应成为课堂。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则不仅能使课堂丰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活、学好,效益倍增,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良好素质自然就会形成。

第2篇

德育教育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据调查,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除了正常的课本知识交流以外,很少再有课外的交流与互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地位界限分明,学生一看到老师,内心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采用的是”命令式“的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内心的思想动态却是班主任所不能察觉到的,这样德育工作的开展就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能对症下药,效果也就微乎其微,因此,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调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表现为争做四有新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内容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育学生除了要有“有理想,有文化”以外,还要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自觉遵守纪律观念,责任观念等,只有这样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才会落到实处,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得到保障。

二、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在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2、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制订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要遵循“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的原则,从人性化角度来拟定班级管理制度。以班级量化考核为例,在扣分后,可制订出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某学生逃学后被扣分,可通过对该学生一周内的表现进行处理,当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再没有出现类似错误,则可放弃追究,也可通过其他好人好事来抵消其逃学的“过错”。如此,学生会犯错,也有改正的机会,积极性会增强。

3、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数量的“后进生”,但是无论任何原因形成的“后进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阻碍德育教育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后进生”上面来,首先就要适量增加“后进生”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先进生和后进生之间设置帮扶小组,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班主任要作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要时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情感方面拉近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后进生多鼓励,多赞美,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班主任应树立自身责任感责任感作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航者,首先要树立自身的责任感,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是现代班主任所具备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学校,学生负责,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牢固树立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以后做一个有责任的,有担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劳动可以增强人的体魄,“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已经深入广大中国人民心中,而学生们的主要时间是用来学习,劳动的观念相对淡薄,不能有了成绩,丢了身体,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校日常的劳动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表率,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劳动竞技,努力营造火热的劳动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会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也会提高。

6、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中,班主任处于怎样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还是让学生容易接近的“大哥哥,大姐姐”,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后者角色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班主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以此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班主任可以成为学生最信任的“朋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第3篇

1.我省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向、学段特征、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校际差异(重点与一般)、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自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

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比如不少地区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等。而内地山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似乎有放松的迹象。如在勤劳俭朴方面,沿海地区小学生经常干家务事和从未干过的分别为42%和11%,而内陆地区学生则为35%和20%;不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沿海为14%,内陆为23%;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沿海为14%,内陆为21%。因此,应该在内地山区的小学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在勤奋进取方面,内陆地区的小学生也不如沿海地区。在学习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沿海高达90%,而内陆仅为69%;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设法解决的,沿海为91%,内陆为77%。两地区初中差距不大。而内地山区高中生的进取精神又强于沿海地区。这可能由于沿海地区的家庭对幼小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而到高中阶段,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学生减弱了在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内地山区的家长对能上高中的子女升学期望值较高,并不断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欲求。因而,沿海地区的中学应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上的竞争与进取意识,当升学无望时,应使这种品质转移到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上;而内地山区学校应注意从小就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同时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山区,建设山区。

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道德发展未摆脱他律状态的比沿海地区多。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儿童只有在许多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逐渐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沿海地区的儿童相对于内陆地区的儿童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频繁,获得的信息量多,实践活动量也大,因此在道德认知水平上高于内陆地区的学生。

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去看,过去我们的德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分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考试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需要反而促进学校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负担相对低于内陆地区,这也为沿海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总之,扩大儿童的活动与实践领域,在活动和实践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内地山区学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育虽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社会影响,对消极因素不必害怕,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总是会有成效的。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重点小学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反不如一般学校。如在勇于承认错误、干家务事,守信用、喜欢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宽容心和责任感等方面,重点小学学生的良好比率均低于非重点小学10个百分点左右。一般说来,重点小学的学生与非重点小学的学生起始的智力相差并不大。能进入重点小学,有的是因属于片内,相当多的是由于走了各种途径。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寄予厚望,在功课上抓得紧。重点小学的功课也相对繁重。因此,对于重点小学来说,应该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尽管重点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小学生的成绩如此重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重点小学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却不如非重点小学:表示要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的,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分别为79%和93%;表示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努力自己想出来的,重点小学学生只有80%,而非重点小学学生却有92%;表示在事业方面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二者之比为80%和89%。这种情况说明,重点小学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另外,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很多恨铁不成钢,或“陪读”,或请“家教”,学生承受较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比例较大(重点校44%,一般校38%),但他们对学习可能会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而在非重点小学读书的学生,要求将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主动性和进取心。

上述观点,可以从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中得到佐证。重点小学学生中,认为家庭和父母对自己作用较大的有31%,而非重点小学仅为14%;认为电视、电影、广播等传播媒体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重点小学有37%,而非重点小学多达56%。这里说明了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看电视等活动的限制。而过多的限制和他律,使学生在品质发展上自律程度降低,重点小学学生的自律程度就低于非重点小学学生。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发展状况和小学有所不同。首先,重点中学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略强于一般校。如在“为了出国或赚钱,任何下贱的事都干”的回答中,重点校肯定的只有2%,一般校有6%;重点校从未参加赌博之类活动的学生为91%,一般校为85%。在诚实倾向的测验中差异更为显著,重点中学不诚实倾向的有48%,一般校高达76%。在谦恭礼让和宽容心方面,重点中学也略强于一般校。另一个差异表现在重视集体荣誉方面,重点中学占92%,一般校占84%。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学生起点较高,学校校风一般比较严谨,良好的班集体较多,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好。

两类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勤奋进取品质方面差异不大(在事业上力求奋斗不息的重点校为80%,一般校为82%;在学习上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前者为75%,后者为74%),但他们的差异主要在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上,如“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重点校为86%,一般校为77%。因此,对于一般校来说,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上下工夫。

一般中学学生的品质发展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经常干家务事的占46%,而重点校只有26%;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一般校为68%,重点校为65%。这是由于重点校学生在学习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所放松所致。因此,重点校应当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增加集体劳动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学习成绩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一些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明显优于差生,如勤奋进取、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责任心等等。但一些与学习不那么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也大多好于差生。如勤劳俭朴,自制自律、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公平正义、宽容与同情心、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等。在三个道德自律测量题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选择自律回答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道德认识理性化的人数比例越大。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不等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就必然毫无问题。比如,成绩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的不诚实倾向比例几乎相同(54%左右)。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好、中、差生的比例分别为42%、40%、43%。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这两方面品质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诚实正直的比例较大;而在勤奋进取、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品质好的人数比例也从学习差生到好生递增。

但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品质发展不一定与学习的好、中、差正相关。如:尊敬师长方面,比例分别为91%、97%、93%;关心他人方面为92%、96%、86%;宽宏大量方面为62%、70%、59%;乐于奉献方面为80%、90%、86%。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不起别人;平时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对其他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大关心;由于学习上竞争的影响,有时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情绪化,宽容心不够。这样的品质必然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问到“在生活中如碰到严重的挫折或打击”时,回答“会很长时间提不起劲”的,学习好的为25%,学习中等的为21%,学习差的为19%。这是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在精神中总是处于顺心的状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和宠爱使他们自视甚高,一旦受到打击就接受不了。一些中学中的优等生在大学成了中等生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提示我们在中学中应该重视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如果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对位、不适应,那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会取得什么成功。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与其他人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勤奋进取的精神方面,比如,选择“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仅为58%,大大低于好生的92%和中等生的80%;“学习中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为77%,而学习好与中等的学生均为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迁移。从调查看,总体上说,学习差生的自信心并不差,在“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和“虽然有的同学在许多方面比我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的回答中,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差生主要是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差。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或激励他们把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对德育形式和方法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效果良好的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几种比较集中的反映:

首先是理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到生产、生活和市场第一线去进行社会调查;到部队去实地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军训;利用自己的本领切实开展学雷锋助人活动等。

其次是校内德育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主题班会、各种竞赛活动、文艺活动、野外游览或考察活动等。当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在的德育因素,不要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忘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三是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中就有相当多的人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有的中学生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对最差劲的德育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有几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首先是开会,尤其是听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报告;即缺乏生动事例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的宣传。

其次是批评,特别是粗暴的批评和有损自尊心的讥讽,这些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三是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劳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但如果和惩罚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逃避劳动,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教育也就完全失败。相当多的学生对“做好事”也有意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性,而且许多活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效用,更谈不上教育作用。

对于游览活动、野炊、观看电视和录像片甚至读书活动等,学生中有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以及看什么样的电影、录像。比如,有的中学生认为看教育影片没有意义,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应该看一些娱乐片”。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片子对于她来说,太浅或看过多次;看完后没有组织必要的讨论;影片对于她太深了,看不大懂。因此,即使是看教育影片,学校也要精心组织,根据对象掌握时机,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4篇

一、“中考”有待改进,素质教育应该全面推行

素质教育应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徳就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逐步形成,包括学生法律观念、道德思想、纪律意识,民族,家庭的光荣传统;还包括:热爱祖国的思想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辨别是非的能力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思想品德课中设置已很全面了。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把有些年级的思品课“边缘化”了,造成德育内容、思想的缺失。所谓智就是各科知识的教育,这部分内容在小学、初中课程中很系统了。“中考”已得到重点检测,各级部门已很重视了。所谓体就是体育,身体素质好是知识的载体,身体好才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点很多学校体育教育已做得很好,但是还有一些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体育,表现为体育课安排较少,或者体育课被占用,或者“放羊式”教学。所谓美育,一方面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技巧,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这美育教育更是被更多的学校、教师淡化了,甚至是摒弃了。所谓劳就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热爱劳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这一内容的设置在许多学校几乎很少,甚至为零,使学生的劳动思想、技能的不到培养,缺乏劳动的思想、习惯、能力。

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素质教育,素质培养,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智育受到很好的重视,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致使教育方针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高,所以,“中考”指挥棒应该改进,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要进行综合考量,评价学生成绩,确定升学与否。这样做,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才能全面,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初中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育课有待重视和加强

受“中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和内容,多安排上课时间,只考试这些学科,考试后重点排名、评价,而初一、初二的政治学科,有的学校安排上课时间少,不检测,不要求,甚至有的学校不开设课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和教师不重视,初一、初二的政治课程的内容学生不能系统的学习,更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初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一部本内容教育不能缺位,有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三、学生学的政治理论知识不与自己行为结合,应该纠正

由于有些学校政治课教育不开设,缺位,学生学不到安排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知识,还有的学生学了一些政治知识,只学不用,理论不联系实际。比如:课堂上讲:学生要爱护公物,不说脏话,爱护环境卫生。下课后,有学生骂人,乱扔垃圾,损坏桌椅等。针对此情况,学校应该开齐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并教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要适时追踪,建立档案,表现好的给予表扬,表现差的要批评、教育,使学生学用结合,健康成长。

四、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统一,各自为阵,甚至缺位

第5篇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健康状况波动很大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相比更显重要。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初中生活,来到陌生的高中,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需要住宿,从此离开父母,需要独自生活,这些变化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海城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来自于海城市各个初中的优秀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是自己所在学校,所在班级的佼佼者,但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只是众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角色身份的转变,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对他们来说,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经常忽略了其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随着学生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社会阅历的增加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现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人格障碍。正确而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心理问题,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学期,对我校高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海城高中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用中国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高一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该量表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项目,共6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从不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

发放问卷前,我们对这次问卷调查的意义和保密性作了解释说明,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据实回答。随机挑选4个班级(高一年级共有20个班级),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8%,无效问卷作剔除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6名被试学生中,各因子异常发生率依次为强迫症状65.2%、学习压力62.7%、情绪不稳定61.5%、适应不良59.4%、焦虑51.7%、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6.6%、抑郁46.1%、心理不平衡41.0%、偏执33.7%、敌对30.9%。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学习压力一项平均得分高达3.65分,说明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相比,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承担的学习负担更重,更需要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因而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情境性和状态性的心理问题。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来改善和消除,否则可能会转成重度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对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从调查结果来看,加强和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俨然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应当将其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个体的心理学发展规律和要求,并结合当前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链各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家庭教育。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而经过调查发现,每一个心理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孩子都有着其家庭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停留在空洞的口头上,而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不应只注重他们的成绩,而应将重点放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家长更不应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将他们当做完全独立的人。孩子表现好时,家长不要只注重物质上的奖励,而应及时夸奖和鼓励;孩子一旦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不应采取打骂的方式,而要平等交流、耐心说服,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家庭成员应保持一致,而不是各自为战。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坚强、负责、有爱心。在学习成绩问题上,不要只关心分数,而是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父母与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应当是平时学习要认真、努力,而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有进步了就应该感到满意。

(2)优化学校教育。学校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仅是解惑,还要传道。学校教育远远不应当是单纯的智力教育、应试教育,而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现在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老师和学校仍然存在,这样的老师和学校,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隐患。学校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应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应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每一位老师都应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其它各项教育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细化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伴随学生学校学习始终。

第6篇

直面问题――分析学生消极原因

周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班里检查学生到班早读和值日情况,结果发现:到了早自习上课的时间,值日生们仍在教室打扫卫生,个别值日生居然还没有到班值日,从而导致卫生打扫的质量大打折扣,有很多地方没被打扫干净,连续几周的月底卫生评比,我班都是倒数,这该怎么办呢?

回到办公室,看到学校政教处下发的评比结果,我思考了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值日的意识不到位呢?为什么学生明明知道第二天值日,还会有人迟到呢?是学生习惯不好,还是自己管理上有问题?

我班共有48名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组6人。按理说,只要值日小组长合理安排人员,全组同学共同努力,每次打扫大概10分钟,值日就可以保质保量完成的。但是,事情并不如人所愿,我认为导致班级卫生质量差、学生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值日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稀里糊涂。每次值日,小组长基本都是凭组内同学的自觉性,在每次打扫前并没有召开值日生小组会议、提出明确的值日要求、安排具体的同学分工、制定明晰的卫生质量标准以及做好检查和监督的工作。

2.个人日常生活习惯不好,起居无律,自由散漫。例如:有的走读生因为早上起床较晚,匆匆赶到学校门口,随便在学校门口的早餐店买点吃的,等他们到班级的时候,基本就该准备上课了。

3.同学之间缺乏信任,相互猜疑,生怕吃亏。由于我校是寄宿和走读混合的完全中学,学生来自周边及周边各乡镇。每次值日,有的住校生觉得如果其他走读生还没有到,自己已经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完毕,就会感觉很吃亏。

4.家庭劳动教育缺失,溺爱孩子严重。很多家长都是初高中毕业,认为自己没有上好学,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学习之余的琐事家长全部代劳,不仅备好一日三餐,还在生活起居上百般照顾,劳动锻炼几乎全被取消,甚至到了中学,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洗袜子、洗澡……

仅凭说教是不能完全解决认识层面问题的,之前我也强调过卫生对一个班级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没有良好、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同学们在学习上何谈效率?又如何能够保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他们心里也明白良好的卫生环境对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但为什么依然知行不一呢?是学生真的不愿意做,还是不想做、不会做呢?学生的行为习惯到底该如何调动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元认知,而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强加。这些问题,一遍遍地从我脑海里出现……思来想去,我决定加入每天轮流值日的小组,与学生一起劳动,通过示范引领,潜移默化,和学生一起为打造良好文明的班级共同努力。

智慧约谈――唤醒、触动学生认知

1.劳动值日,重新洗牌

接下来的一周,我决定在周一的班级例会上,提出班级劳动值日“改革”的想法,推行新的劳动值日方案。首先,我也成为“流动”值日生的一员,每组值日,事先由各组的小组长召开小组值日会议,提前明确值日任务,进行劳动分工;其次,让组长将任务下发给全组同学,组内每人各自领取自己的任务后,草拟任务名单;最后,在全体同学面前公示。第一次值日,我选择加入第六组是因为这个小组中真正值日的同学最少,尤其是后面几位男同学,基本不打扫卫生,每次都是快上课的时候才来,组长批评他们,他们根本就不听,组长小王同学气得找我诉苦:“老师,这个组长我真不想干了,您换别人吧!太难干了,有的同学根本不听我的,一到我们组打扫卫生,就迟到,或者偷偷溜走。”我笑着对小王说:“要辞职?那你可要考虑清楚啊!再者,班干部辞职,需要走程序的,要经过班委会商议讨论决定才行,不是说辞职就辞职的。要不今天我加入你们这组怎么样?等这周结束后,看看效果如何,你再考虑提交辞职申请,如何?”她说:“那也行!”我说:“今天,我先替你主持,现在你去通知你们这组的同学,上午大课间到我这里开个会。”她很爽快地答应了。

2.明确分工,身先士卒

上午大课间,这组同学都到齐了,我说:“同学们,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让大家帮组长出谋划策。现在组长小王同学遇到烦心事了,大家想听听吗?”这时,我们的“甩手大掌柜”小赵接着话茬自信满满地说:“老师,组长遇到什么难事了,我看看能不能帮忙解决?没有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一听小赵接话了,就觉得这事儿有戏,于是我说:“那好,我就说说这件烦心事儿。我想问问大家,现在组长要辞职,你们希望不希望组长辞职?如果辞职,你们有没有更好的人选?”苗苗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老师,她干得还真不错,我的值日任务都是她帮我完成的。反正我不希望她辞职。”大家也都表示J同,我便顺势说:“既然大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这说明你们还是比较信任她的,但是组长反映这几日大家的值日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里,大家都低下头,沉默不语。我继续说:“要不这样,如果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打扫,我来替组长分配这周的值日任务。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和咱们这组的班干部奥奥、文文等(住校生)先来打扫,第二天组长负责整理劳动工具和全天的擦黑板任务,大家看怎么样?你们三个(小赵、苗苗、文文三人)暂时没有任务,一周后,看看我们4个人能不能逆袭?月底卫生评比看看咱们能不能进入年级前三名?到底是4个人效率高,还是8个人效率高?我们拭目以待。”

3.引领示范,情感渗透

晚自习结束后,我准时到达班级门口,等到大部分同学走完,我和住校生奥奥、文文等人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起初这组的小赵、苗苗、文文三人并没有参与,下课后,小赵同学在玩游戏,苗苗同学在用手机听音乐,文文同学在教室里和其它同学聊天,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这组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也没有说什么,等打扫到他们座位附近的时候,不知教室里谁来了一句:“老师都打扫到你们这个位置了,你们还坐在那里不动?”可能是自尊心使然,于是住校生小赵同学说:“老师,我们打扫哪个地方?给我们几个布置任务吧!我说:“不用,你们不是忙吗?我们三个也可以打扫干净的。”但是他们仿佛懂了我的良苦用心,这时,我听到他们三个中有人说:“我们几个来分分工吧,苗苗打扫南边两组,文文打扫中间两组,我来擦黑板和倒垃圾。”没有要我分工,也没有组长安排,他们就自己安排好劳动分工,我感觉他们已经上“套”了。于是我就说:“既然大家都愿意做,那我说说具体的要求吧!地面要扫干净,尤其是瓜子壳,黑板用抹布抹过后,用清水冲洗,再抹,直到晾干没有粉笔灰的痕迹。垃圾倒过之后,垃圾桶要清洗干净,扫帚要摆放整齐。”接着,我边擦黑板,边给小赵同学示范。垃圾桶倒过之后,我和小赵同学一起下楼,到水池处,教他们如何清洗,达到什么要求。最后,我们几个人用了不到十五分钟就打扫整洁,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他们不禁感叹:“教室这次打扫得真干净,估计明天学生会检查咱班能拿前三名!”我听到后,笑着说:“通过今天的打扫看出大家还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嘛!我看你们都是劳动高手!只是没有给你们机会大显身手啊!”

4.成果验收,重拾信心

因为学校要求住校生每天早上6点10分到班晨读,我身为班主任按时到班,趁着学生晨读的时候,把昨晚打扫的情况又检查一遍,将教室的窗户和门顺手打扫一遍。这一幕,班里的住校生都看见了(当然也包括小赵、苗苗、文文三人),到了7点20分,学生会的同学到各班检查来了,进来之后,教室不同寻常得整洁,让他们开始以为进错班级了,又出去看看班牌,确定没错就是高三(8)班。临走时,学生会的一位同学还说:“老师,你们班这次可真干净!下次继续保持!”我笑着说:“有什么不足,请你们指出,我们再改进。”

榜样示范――引领学生行动

1.初显成效,信心百倍

班里同学听说我加入第六组值日后,懂得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白天值日,奥奥和文文还有组长争着擦黑板。这样坚持了一周,评比结果在第二周公布,我班排名从倒数第一跃居正数第二,我利用周一班会课,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王。我问她:“你还辞职不?有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她说:“老师,那我再接着干吧!”接下来轮到了第七组值日的时候,我跟组长状状说:“这周我也加入你们这一组,行不?”状状说:“老师,您加入我们,我们全组欢迎您!这周看我们的!相信我们!”

2.不断修整,强化习惯

自此,班级同学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劳动积极性也大幅提高。每个组事先分配好白天和晚上的任务,并拟好名单。平时不太积极的几个同学,也参与进来,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为了让学生们的这个好习惯长期保持下去,我仍然像第一周一样,每天晚上按时到班和同学们一起值日,第二天早晨先行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周的卫生评比中,我们取得了正数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再次借班会课,向学生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一定可以创造辉煌,我们班不差,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秀的!

3.齐心协力,深入人心

之后的值日,我依旧参与其中,只是参与度越来越少,学生可以对照学生会的检查标准反省自己的卫生值日效果,及时修正。因为学生们主动值日,劳动效率较之前大大提高,现在基本十分钟以内就可以高质量完成,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现在每周的卫生评比我们班几乎都是年级第一名,我们都很自豪,其他班的同学还夸我们班好牛,感觉好有面子!”我笑着说:“在我眼里,你们本来就是最好的!”“是的,是的,我们本来就是最棒的!”体育委员状状说。

4.成就习惯,形成班风

两个月内八个小组全部轮完,我又召开了主题班会,我问大家:“同学们,哪位组长还有烦恼心事儿?”劳动委员小涛拖着长音说:“现在的烦心事儿,不是没人值日,而是大家都抢着干,比着干,组长又有新的烦心事喽!”我说:“这说明大家都认识到卫生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我相信组长和每一位组员都能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把这种精神内化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继续保持!”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发现每组的组长都能安排好小组值日,W生积极配合,认真劳动,班级井然有序。最后,我们班不仅创造出连续15周年级卫生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学风也日渐浓厚起来。如今,在我们班级里,劳动卫生再也不是难事儿。

劳动本身应该是锻炼学生机体、培养学生品质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也是一个人走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的劳动窘境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在劳动布置方面,我们应该多一点计划,少一点盲目;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多一点内容,少一些形式;在劳动实践方面,我们应该多一些引领,少一些说教。

总之,劳动说到底是一个人对未来生活态度的行为体现,劳动教育则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里,劳动教育表现的是一种劳动态度、劳动质量。在社会里,显现的则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做事准则以及价值观。“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为校园教育的修行之要,乃以行育人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携手并进,在劳动教育的路途中归因、唤醒、导行,积极立品行、正学风,为青春灌溉施肥,方能十年树木。

【张刚,安徽省宿州市桥区祁县中学,一级教师】

第7篇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第8篇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先进作用

我校通过新团员发展,支部改选,支部工作手册的正常使用,团员年终民主评议,重温入团誓词,中学生团校和青年业余党校等形式,加强团队自身组织建设,一年来共发展新团员586名,培训团校学员697名。

切实做好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团队工作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初,我们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建支部班子,并及时召开支部干部会议,对支部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对支部干部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和培训。每半学期召开一次团支书会议,听取团支书工作汇报,了解团员队伍状况,并组织他们学习团队理论、交流工作经验等,逐步提高团支书的思想意识,从而调动团支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能认真及时地贯彻落实。

团委对原有的社团和兴趣小组进行优化组合,落实指导教师,规范社团建设,我校筹建了茶艺社、动漫社等共计21个校园社团,参加师生达1000余人,并指定了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求社团和兴趣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明确服务意识,落实“四定一展”原则,完善奖惩制度。

二、以学校常规活动为基础,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校强调活动在团员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渗透性。校团委调整了学生会行规部人员构成,加大校门、班级检查力度,在校内大力开展“附中人物”主题教育活动和读书活动,并通过全校范围的主题班会、演讲、个人演示、辨论赛等活动,树典型、造影响、求普及,统一学生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手拉手”互助活动,强化活动的过程和实际效果,突出主题教育活动对学校各项团的活动的带动和促进。由于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和维权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校被授予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并代表马鞍山市参加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电视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

积极挖掘社会德育资源,在“我为团旗添光彩”主题教育活动中,解放路“附中红旗巾一条街”的文明宣传护绿活动中,参加人数达960人次;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一年来,我校团委先后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提供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为退休老教师送温暖献爱心,开展尊老爱幼谈心活动,也使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劳动意识。

关注优秀学生群体和困难学生群体,把学校、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里,也缓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后顾之忧。本年度里,校团委协助学校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共审核并减免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计5万8千余元,接受专做梦都慈善基金会捐赠CCCC元,支助24名品学兼优高中困难学生,利用“爱心社”支助特困学生,极大地稳定了贫困学生的心态,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顽强学习的信心。

三、利用学校各类创建活动的良好契机,广泛开展凝心立志,提高修养教育活动

积极参加教育局团委组织的 “中国人,中华情,民族魂”18周岁学生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对全校1700余名团员年终民主评议,个人撰写800字以上年终小结,团支部集体民主评议,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新发展团员到采石进行入团宣誓。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团员意识到团组织的凝聚力和个人的团员形象,树团的旗帜,做团的标兵,提升全校文明行为。在教育活动的感召下,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其中高三年级张松等四名同学坚持无偿献血,受到学校表扬。

围绕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契机,校团委开展“节能、环保、爱我家园”环保主题月活动,发动学生对身边的环境资源、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调查报告,各班级都有自己班树,并挂牌标注,并开展校园二手市场活动,让学生将平时报废的东西改造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团委还联合总务处等部门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清扫,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校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规范条例。

针对我校地处花山路繁华路段,学生人数众多,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隐患的实际,我校在开展交通安全示范学校过程中,注意从自身找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上下学管理制度,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知识竞赛,并聘请市交警二大队吴XX副大队长为校交通安全法制副校长,为同学们讲解交通知识,增强了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我校也被评为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四、以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突破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富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做好学生用刊的征订工作。学生用刊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团委在《中国青年报》和《少年博览》杂志的征订工作中,做到宣传到位,及时征订、发放,合理利用,使学生用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市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大赛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附中坚持开展校园文化月活动已有十七年,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机器人大赛、校园大卖场、“一字千金”等20多项科技文体活动,并邀请南极科学家为同学们讲解南极相关科学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本次校园文化月以科技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市首届“金钥匙”科普知识竞赛,并获高中组一等奖,初中组三等奖的好成绩;李大庆老师和高三(3)班陶俊同学参加了首届未来杯中学生创新大赛

通过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建设,把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良好风尚;通过“三八”孝敬日、重阳节敬老活动和家庭劳动教育,把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学雷锋活动、捐资助残、助学、助困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通过校铜管乐队、民乐队、学生舞蹈队、学生合唱团等学生文艺团体开展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构建了附中艺术教育的大舞台。7月,韩国学生合唱团一行来校和我校艺术班学生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通过校园网络俱乐部的运做和适应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自主学习室的投入使用,在专业教师的监督指导下有效地抑制了社会网吧的不良影响,使校园绿色上网在我校蔚然在风。

五、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搭建锻炼舞台,团结带领青年教师立足岗位成才

我校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82人,占一线教师的34%,而且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他们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调动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为此我校隆重召开了青年教师大会,制定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统一青年教师思想,提高教师的认识。

在思想、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关心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加速青年教师在业务上成熟起来,举办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中秋节为单身教师聚会,充实青年教师业余生活。联合工会、教务处、教科处举办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为青年教师立足岗位早日成才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充分展现了个人实力,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注重学习,加强和谐竞争的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进行教工团支部改选,依托青年教工团支部建立了学习中心组,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开展“每天一小时,每月一本书”的读书活动,落实青年教师参加“铸师魂,颂师德”演讲比赛,带领和团结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

六、一年来团委取得的市级以上荣誉

2、市级 2015年5月 荣获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单位

3、市级 2015年5月 荣获市优秀中学生团校

4、市级 2015年5月 荣获市优秀青年业余党校光荣称号

5、市级 2015年6月 荣获市“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高中组一等奖,初中组三等奖

6、市级 2015年5月 荣获市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9 、 市级 2015年5月 荣获市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大赛优秀组织奖

10、个人单位奖:荣获市级以上76人次

第9篇

关键词:北师大附中;劳技教育;特色;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77-02

从2013年6月至12月,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让笔者亲身感受到了附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浓厚氛围,也目睹了劳动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在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之际,笔者将实习期间的学习所得写下来,希望能将这几个月的美好生活用文字保存下来,同时也可以对这几个月的所获、所感做一个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响应国家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积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却从未间断过。如今,北师大天津附中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设施齐全,劳动技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十多年来附中人始终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被天津市教委确定为首批24所特色高中学校之一。

一、北师大天津附中劳动技术教育的特色

实习期间笔者翻阅了北师大天津附中的相关资料,粗略了解了其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技术教育在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懈坚持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也因其卓越的教育教学成果而闻名全国。

(一)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校最基本的办学理念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既注重基础文化课的教学,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以来,不断加强校办工厂的建设,建成了自己的劳动教育基地,即使在“”期间全国教育严重受阻、教学受到重大破坏的大环境下,也没有放弃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在大力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同时,北师大天津附中也十分注重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全面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附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二)开展教育理论学习,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让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北师大天津附中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学、进修、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置身于附中的校园,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也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附中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学校的发展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走在全国各地劳动技术教育的前列。

附中教师的乐学和善学精神是笔者这段时间内感触最深的一点,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个个都是被荣誉和称号笼罩着的,这些荣誉足以让他们功成名就、生活无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停下学习的脚步,依旧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形成了一种浓厚而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劳技教育研究,以科研带动发展

成功的教育需要将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调查,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科研带动实践,才能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这一点北师大天津附中做得很好,该校历来注重劳动技术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领导和教师都有着极强的科研意识,他们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和解决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附中多次完成了国家、天津市以及河西区的重大劳动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受到了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好评。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率先开展技术教育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四)以学生的健康为本,让学生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强壮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体育课程与劳技课程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实用性的技术教育,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北师大天津附中注重开展实用性的技术教育,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了开展好技术教育学校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在校期间学生要多次进厂劳动,到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基本上掌握了车工生产技能,达到简单图纸能看懂、普通量具会使用、型号设备开得动、一般零件能制作的目标。这就使得学生的技术素养大大提高,从而为他们走出学校尽快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还注重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教育提升劳技教育水平,学校投资500万元建设覆盖全校的光纤宽带校园网,建立起了学校综合管理系统、电教资料查询系统、学科资源库、moddle数字教学平台等办公和学习平台,该校的信息技术设施、达到了全国一流的水平,其网络端点覆盖了每个办公室、教室。为了开展好信息化技术教育,让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学校“为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学班教室均配备电脑和投影机,每间教室都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育教学和办公的数字化与信息化。”①学校还开展了机器人教学活动,建立了机器人试验研发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附中师生多次获得大奖。

二、附中劳动技术教育显特色的原因――正确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特色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成功,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几大正确选择。

(一)正确办学方向的选择

1.发展理念――科学育人、务实创新

多年来,北师大天津附中秉承天津十三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立足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科学育人、务实创新的目标。为此,学校确立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在这些科学、务实的思想指导下,北师大天津附中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育人方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此思想指导下附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最终建立了服务性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工作重心引导到为学生的尽快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优良服务上去。学校还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努力把教育教学行为变成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施教原则,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开设“提高班”,增加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开放图书馆、教师资料室等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请优秀教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辅导,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狠抓养成教育,着力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的选择

1.规范合理的办学章程

为了确保学校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走下去,北师大天津附中制定了自己的办学章程,章程的核心内容是:学校要以“科学、务实”为办学精神,要形成“求实的校风,严明的校纪”,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通过科学管理,精心培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要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附中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积极落实这一章程,力求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2.高效、完善的管理体制

北师大天津附中成就的取得还得益于其高效、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几方面内容:第一,成立教代会。职责是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校长要与教代会互相沟通,使他们成为校长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智慧。第二,实行教师聘任制。这是附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聘任制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人才能够合理流动,最终优化了教师、干部、职工队伍。第三,建立了劳酬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学校实行了自费结构工资制,按课时和岗位补贴报酬,使得待遇和劳动总结挂钩;第四,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扩大了校长的办学自,让党支部能够集中精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三)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选择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方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学校在对已有教师的培养方面主要有几种措施,一是鼓励和资助他们攻读研究生学位;二是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已有90多名教师通过这种培训达到了研究生水平;三是实行师徒制,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1]。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针对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宽厚、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但缺乏经验、教学随意性强等特点,学校通过党课、谈心等形式加强他们的职业理想,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通过把教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为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除了培养之外学校还注重引进优秀教师,不断调入骨干教师,外聘高级教师,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为附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后盾,也为其劳动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科研型教育的选择

好的经验源自不断的实验研究,附中领导班子及全校教师都具有很强的科研意识,教职工经常会参加相关的教育科研动,学校也会定期召开教育科研经验交流会,让教职工彼此学习科研经验,聘请专家举办科研讲座,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附中与全国三十多所学校一起建立了科研共同体,创办了自己的学报《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了不错的反响。2006年学校提出了“科研型教育”的学校发展战略[2],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附中逐步形成了科研型的教育文化,校内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也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在附中实习期间的几点切身感触

(一)附中人具有不言放弃的精神

北师大天津附中师生具有一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正是凭着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附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正是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师生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多次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国内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北师大天津附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还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开设了选修课,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选择相应课程,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北师大天津附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社团和社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各项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陶冶功能

美好的环境对人有着教育和熏陶作用,北师大天津附中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很注重通过独特的校园布置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一点在笔者第一次踏进附中的校门时就深刻的感受到了。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场馆营造了浓郁的学府氛围,时空广场等特色建筑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无一不给学生以感染和鼓舞,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踏着辉煌一路走来,附中人信心满满,如今,附中的广大师生正在传承优势中创新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前行着,也坚信附中人会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慧敏.培养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C].在改革中奋进――实行校长负责制10成果精粹集,1994:154.

[2]北师大天津附中.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丰硕成果[J].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附中内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