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54:15
导语:在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 音乐 体验式教学 创设情境 增加实践 小组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音乐、美术等“副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让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生本教育”,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这个问题,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使用体验式教学法,促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不断领悟、探索,从而对音乐进行欣赏与再创造。下面,笔者从创设情境、增加实践、展开小组活动三个方面,讨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一、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让小学生投入到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展开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儿童喜欢形象的事物,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出符合小学生需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愉悦,激发他们求知欲的教学情境,便可以让学生自发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与此同时,让小学生们在情境的引导下学习音乐,还可以为他们尽可能地还原或提供相似的音乐发生场景,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将枯燥、单调的文字、曲谱等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场景,由此加深小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程度,从而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情感。久而久之,小学生们便会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也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工具,或者是组织小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等,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教学环境。
比如在《其多列》这一课中,小学生们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很少,更加不了解少数民族中的歌曲,而《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歌曲,大多数的小学生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民族。因此,这首歌的本身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并且体会这首歌曲中的情感也很困难。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会让小学生们无法投入到歌曲教学中。于是,为了让小学生获得更好地体验这首少数民族歌曲,我准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哈尼族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民俗风情有关系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了解哈尼族的生活,还让学生们模仿哈尼族的礼节,并且观察哈尼族的服饰特点。学生们对哈尼族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再导入《其多列》,为他们介绍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这便于激发出小学生对哈尼族的好奇心,也更能培养出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再如在《我是少年阿凡提》中,我播放了《阿凡提》的动画片段,让学生们了解到阿凡提是一个充满智慧,且富有正义感的人,学生们都很喜欢阿凡提,也表示他们要向阿凡提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勤劳的好孩子。
二、用践深化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什么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儿童亲自参与与探究得到的知识,会让他们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也容易融入他们的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经历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使他们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出他们的音乐的喜爱之情,加深他们的体验程度,由此培养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占开发丰富的实践活动,还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使他们学习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常常组织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如在《荡秋千》一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玩荡秋千。在学生玩耍的过程中,我利用手机播放了《荡秋千》这首歌曲。在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后,我让学生们回到教室,问学生:“你们喜不喜欢玩荡秋千啊?你在荡秋千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非常高兴,太好玩了。”“我觉得很刺激,荡得很高的时候感觉自己跟飞起来一样。”等等。然后,我说:“大部分的学生都十分喜欢荡秋千,那么我们来听一听《荡秋千》这首歌曲好不好?”接着,我再次播放《荡秋千》这首歌,让学生们聆听这首歌曲的两个乐段,并且由此引入音乐教学。
三、以小组活动兼顾所有学生
实际上,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扫文盲”政策的实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接受基础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最基本教育阶段――小学,自然是每个人都要接受的受教机会。虽然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教育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小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部分的班级都在40人以上,呈现的是一种“大班额”的态势。而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可想而知,教学难度很大。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接受音乐教学,从而使他们不断体验音乐当中的情绪。在构建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综合考虑这些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以便构建出和谐、友好、共同进步的音乐学习小组。在组建音乐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组。比如,如果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需要,教师就可以按照他们的兴趣构建兴趣学习小组,让有着同样的音乐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同一组内进行学习;如果是为了实现互帮互助,教师就可以采用“同组异质”,即保证小组内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擅长领域,保证智能的差异性等。
实际上,儿童天生对音乐感兴趣,尤其是在音乐中,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所以我常常按照兴趣将学生进行分组。比如在《新疆舞曲》这课中,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新疆典型的音乐风格,我为学生们提供了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这几种艺术风格,让学生们聆听,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个小组选定一种音乐风格,然后对其展开调查。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音乐,从而了解新疆音乐的艺术特点。再如,在《故乡是北京》一课中,在训练学生的基础发声的时候,我先将学生进行分层,即音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然后在每个层次中分别选出两名同学,使其构成学习小组。小组内部需要相互学习,互相监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开体验式教学活动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关注小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习得多少知识,还要关注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实践能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开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要为小学生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情境的带动、引领作用,使小学生们在情境之中进行体验;教师要多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让小学生们体验音乐作品的生成、表演等过程,使他们加深感悟;教师要展开小组活动,将学生以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在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获得体验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教师的管理难度。
【参考文献】
[1] 毛梦娈. 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一、创设情境,体验引导
创设最佳的音乐情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而教师的体验引导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音乐老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活泼大方;音乐老师不一定热情奔放,但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久久陶醉。而学生心目中的音乐老师应该是能歌善舞,亲切可爱的。因此,老师在音乐课上要以体验的情绪感染学生,以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作为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除了有体验的心境,还必须丢弃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精心创设最佳的音乐情境。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景物、事件具体地描绘出来,通过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获得生动鲜明的形象感受,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设计为做游戏、音乐剧、播放CAI课件、投影等,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四年级课本中的《雪橇》一课,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冬天的操场,把知识点设计成雪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知识学会了才能进一步堆雪人。歌曲的节奏练习、歌词教学、演唱力度的指导以及律动都是在老师和学生一起堆雪人这个游戏中完成的。学生学得既高兴又轻松,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二、音画结合,体验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现代信息技术因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进入了音乐课堂,使课堂教学内容有了全新的感觉,为学生的思维搭设了阶梯,帮助学生更加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比如,我在教《彼得和狼》这欣赏时,由于学生所学、所知道的乐器不多,在教学时我首先我选择用多媒体播放根据音乐所描写的故事,伴随故事,学生们看到勇敢的彼得,通过故事的层层递进,给学生不同的乐器音色,在通过不同乐器音色的俩接,对照故事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选好乐器以后再让学生听原来的音乐,这样学生学得认真,也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想象,体验创新
想象是人的一种潜能,也是创造的基础,而音乐能够培养人的想象力。小学阶段,创新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去发现一些新知识、新方法、新事物。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创新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就必须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新歌教学时,利用游戏认识音乐符号;利用节奏读歌谱打破过去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旧模式,即练习了节奏又熟悉的歌谱;利用讲故事进行音乐分析及理解;还充分发挥器乐班的优势让乐器进入课堂,利用已学音乐知识即兴吹奏,以先奏后唱等形式进行歌曲教学,做到唱、奏、演融为一体,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学唱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歌曲的内容编成简单优美的动作,让学、唱、记同步进行,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让学生边听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激发兴趣,体验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音乐事例,让学生感兴趣使其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例如,我在给三年级学生讲解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音符和休止符时,讲到时值比例时,恰好与数字的意义相结合,我形象的把一个成熟的大西瓜放在桌上,同学都争着大眼看,一定要想吃一口又甜又起沙的大西瓜。我问:“大西瓜与咱们将要学的音符时值有什么联系?如何划分?”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和看法。即把大西瓜分成四等份,以一等份四分音符“5”(一拍)看成单位“1”。二分音符“5-”(二拍),全音符“5--”(四拍),然后把西瓜分给每小组,看如果再切分结果将如何?,这样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既加深了音符时值,学生又复习了数学知识。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既记牢知识点又开发了智力。
“双主体”是指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传统的主导地位向主体地位转变,与学生同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而“体验”是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别强调的部分。提倡师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让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要我体验”和“我要体验”效果是不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试着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二、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简述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五个基本实施程序。即:1.激发学习动机;2.复习旧课;3.讲授新知识;4.巩固运用5.检查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在音乐课上用,而且在其他科目中也大量地应用。它的最大好处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活动量大,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它的缺点是:它仅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现实中教师直接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支配整个教学进度,支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长期以来,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注重的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很少重视学生自身的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墨守成规,学生们不善于思考,害怕标新立异,更不敢向教师甚至专家挑战。
三、实施“双主体、体验”模式教学的四个阶段
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结合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开展课题试验,提出了实施“双主体、体验”模式教学的四个阶段
1、 培养兴趣、唤起感知阶段
本阶段重点是如何唤起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体验音乐的兴趣。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十大理念之一,充分说明了音乐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而兴趣培养的前提是唤起师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在学习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他们并不一定指向教师们教的内容。这时期,对于中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说,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性的体验,所以,首先教师观念应变传统的“教书匠”为设计师、合作的伙伴;变单向传授为互相探讨,变说教型为情感型;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一种新的情感体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运动觉甚至直觉等心灵参与体会到的。学生不需要老师挂在嘴巴上的艺术,而是自己动手、动口、动身体、动脑袋、动表情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才会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在音乐课中,我们常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音乐是富于情境性的,通过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和情感体验,能从情感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为下一阶段的体验进行情感储备。如在教学《小白船》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观赏优美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闭着眼欣赏体会优美动听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旋律,最后让学生生动地描述一下月亮船儿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景象和美丽而神奇的意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感受了这首歌曲。又如在欣赏《我们的田野》一课时,我用自制的“小草”、“野花”、“大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丽田野,要求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伴随着优美舒缓的旋律认真地倾听,尽情地吮吸歌曲清新、透明的气息。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渐渐被天籁般的童声合唱吸引了,仿佛已经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之中,愉快地获得了音乐的审美体验。
2、创设情境、注重实践阶段
本阶段是导入音乐学习的重要阶段,即个体亲历感受体验阶段。当学生接触到大量音乐作品,他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活动也越趋向于自由、自觉,这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渗透。当学生个体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例如,在讲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铃的演奏方法和节奏训练时,不仅是让学生们互相练习,而且也让他们同时用这两种乐器演奏几个小节,让老师听写下来,师生角色互换,使得学生们兴趣大增,热情高涨,老师们也随之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由此让学生学会操作、独立思考、不迷信专家、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每个同学在自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效果。又如在欣赏《鸭子拌嘴》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初听、复听及教师讲解已经对这首乐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有所感受时,我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来体验这首乐曲。我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首乐曲的内容,如果你是小鸭,该怎么表演?”举手的学生可真不少,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使我特别感兴趣。那个学生说“我想请老师扮演鸭爸爸,同学们扮演拌嘴的小鸭。”顿时,课堂上哄堂大笑,但我却立刻肯定了他的提议,然后让学生以三人一组根据音乐情节设计动作。接着让小朋友们自己分配角色,戴上头饰,我也加入了其中一组,当起了鸭爸爸。音乐一起,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当清脆的钹和三角铁发出“才当、才当”的音乐时,学生们笑盈盈地把双手靠在两侧,撑起一对翅膀大摇大摆地按着打击乐的节奏走着,不快不慢,非常整齐,这显然是小鸭们出窝了。接着,悦耳的镲声又响起,随着声音的渐强而加快速度,同学们立刻两两相对,撅着屁股,表现得十分活泼,原来当作翅膀的手,在此时,又变为小鸭子宽而扁的嘴巴。当双方拌嘴时,镲也打得更激烈,“小鸭”的翅膀抖得十分厉害,还真有点不分胜负的意思呢!这时,粗犷的锣声出现了,扮演鸭爸爸的我和几个学生随着节奏“xx xxxx xx x”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到鸭群中劝架。“鸭爸爸”各有各的办法:有的瞪瞪眼睛、有的拍拍“小鸭”的头,不一会儿,随着双响筒、三角铁与小钹一起发出的清脆而又有弹性的音乐,同学们动作的强度减弱,幅度也变小了,和着安静的音乐互相笑微微地招手。最后跟着自己的“鸭爸爸”一摇一摆地走回“家”去了。学生们按着音乐发展的情节表演着,无拘无束,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此情此景,我和学生都已深深地投入到音乐情节所设定的环境中,表现得特别真实。我们用动作表达了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彼此间通过表演达到了对这首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及气氛的正确理解和较为全面的体验。同时通过表演也使彼此的体验得到了交流,使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发挥,从中也表现出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及音乐的敏感性,挖掘了他们内在所具有的艺术潜能。这一切是枯燥的回答所不能达到的。
3、注重引导、感受体验阶段
本阶段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多种手段,如创造问题情境,加大活动量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要领后,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觉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当然,在一个班级上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但只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及要求,都应给予鼓励。我们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的能力。教师应允许学生运用知识时发生错误;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同老师争论问题;允许学生不同意老师的意见;允许学生在老师讲授中随时质疑。教师的主体意识及主导作用应体现在音乐教学的组织、设计、指导、促进、反馈、评价上,应是学生步入音乐殿堂之门的启蒙者。其实这一阶段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实际情境中,学生通过悟解、想象、神思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碰撞,使凝固和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之中被激活、催化起来,赋予新的意义,产生出更强烈、更深刻的生命活力。如在《龟兔赛跑》的欣赏中,在学生逐渐体验作品,酝酿情绪的基础上,我请他们把自己当成音乐剧中的小动物,表演“赛跑”那段音乐。这个由听众到演员的转变,使学生们的兴趣油然而生,个个情绪饱满激昂,把小动物的角色塑造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真可以说是在动中乐、在乐中动啊!又如在欣赏《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一课时,在完成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后,我请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或见闻,给歌曲重新填词。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爱劳动等一段段新词诞生了,虽然词句中还透着稚嫩的生涩,但我们可喜地看到,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受到了更大的艺术感染与激励,他们的心灵与音乐更接近了。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也被新的教学理念所覆盖,那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以下将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认真研读教材,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的目的是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与范本,是所有知识点的精华所在,所以教师要先熟悉教材,读懂教材,认真解读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必要时也可搜集课外相关内容加以拓展延伸,最终达到以具体形象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消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音乐,深化音乐的内涵。
例如,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初二第一单元),教师如果仅仅通过领唱、带唱的方式教授这首歌,显然没有挖掘到音乐的真正内涵,而应在学习的同时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充满爱的画面: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同心协力、希望工程等,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真实画面感受爱心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心,并由此升腾起吟唱欲望。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在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与创造激情。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创设宽松学习环境: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内外墙壁、黑板报张贴励志名言、名人画像等,勉励学生向名人学习,树立远大抱负;二是成立“互助小组”“一对一帮扶组”等,为学生提供交流研讨、互相取长补短的机会与平台,质疑解惑,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使音乐教学深入开展,形成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三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德育建设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三、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材收录的基本上是经典老歌,与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时代久远,学生理解不了歌曲的内容,更体会不出其中的意境。所以,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灵活使用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选择那些容易让学生理解、能产生情感共鸣的音乐。
例如,学习《手拉手》这首音乐,教师可以融进学生熟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内容,欣赏开幕式,感受会歌《我和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欣赏历届奥运会会歌,促进学生理解,实现教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此外,针对当前流行音乐对学生喜好的冲击,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灵活应对。首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有价值的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欣赏,不能良莠不分。例如,歌手周杰伦深受广大中学生喜欢,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与学生探讨他写作的风格、技巧、曲风等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改变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歌曲的态度,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与音乐修养。
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音乐资源随处可见,遍地开花,各类节日、庆典、联欢活动、影视等几乎每天都有,这些音乐来源于生活,与学生关系密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会促进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体验入手,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音乐现象,主动去思考,逐步感悟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如教学《走进大自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去搜集相关的音乐资源,亲身感受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然后共同在课堂上欣赏,有的学生带来了“班得瑞”的音乐,有的学生带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的学生还搜集到相关的民歌,歌曲种类达十几种,真是意想不到,学生通过多种音乐形式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音乐修养。
四、注重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西方古希腊就开始重视审美教育并重视音乐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认为体育和音乐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平衡健康发展的两个手段。柏拉图认为,在多种教育中,“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就因而是丑化”。这里,柏拉图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来看待的。审美素养是人们主动追求美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审美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已成为音乐教学中传承艺术与再创造的认知行为。因为欣赏与审美的对象,往往是历经对月洗刷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其中必定存在美感,如:音色的长短、高低、强弱等;情绪的悲哀、欢快、抒情、激越等;音乐的时代风格,有古典、浪漫、现代等;乐器的不同形式以及音乐内容等方面只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感知培养才能促使学生完全融入音乐王国,使他们畅游于音乐的海洋,漫步于缪斯的殿堂,使他们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特有的美妙感觉,并达到陶冶情操、升华精神的目的。
五、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音乐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给予充分关注。得当、有效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评价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音乐兴趣、交流合作、情感反应等方面。下面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评价方式。
1.建立音乐档案袋
建立音乐档案袋是指跟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把学生平时学习、探索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改变传统的一次考试定优劣的方式,这样,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自己潜能的了解,逐步建立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2.举办音乐会
定期举办大型音乐会,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参赛内容、形式,歌曲演唱、歌伴舞、器乐演奏等。评价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抛弃传统的一二三等奖,根据节目的不同特色设置不同的奖项,重在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如最佳技能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演唱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奖等。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舞台,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与交往能力的提高。
3.让学生参与评价
传统评价中只是教师自己的观点,如果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变被评价者为评价者,会更加公正、公平,增强学生自信心。被评价者接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赞扬,会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音乐海洋中自主探索与追求,并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切身体会音乐乐音的高低长短,从而使学生主动感悟、学会求知。
参考文献:
[1]黄日新.美在和谐:谈音乐课堂和谐情境的创设[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3).
[2]谈璐.谈谈对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
[3]李萍.音乐课堂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渠道[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5).
[4]戴新林.和谐的音乐课堂是学生的天堂[J].科技资讯,2010(21).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策略性研究
众所周知,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构建整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那么如何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呢?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基本策略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重在创新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之中,要注重对音乐观念、高校音乐教学内容、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所谓创新即是不拘泥于常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我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例如,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积极主张与实践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讲述的练习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许多音乐教育教学之中的基础知识课程(例如钢琴选修课基础知识、古筝选修课基础知识),我主要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讲述的练习方法。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详细的、逻辑较为清晰的复述出来,则非常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反映其对于该问题的理解程度。一方面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于单独学生的重复性讲解、较为快速准确的发现学生学习的误区,使学生能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现“毛病”的所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真正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二、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随其发展而发展,并且以其图像、声音为一体等优势被日益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我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之中发现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可以适当地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在我的具体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加强了对于教学媒体的运用力度。
三、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投入与培养
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从其本质属性来看即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随着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要求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因此,可以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入人文关怀,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效性。要在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方面加大人文精神的投入与培养,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与人文关怀。作为现代高校音乐教师即应当具有特别的音乐能力、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同时更应当以“以人为本”思想为基本指导,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赖于加强对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内在的发展规律。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人员和学生应当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学以致用。同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地认识、领悟、充实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进而更好地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参与到高校音乐教学之中各个教育要素的研究,是对各个教学要素的研究与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例如,高校音乐教师的研究、学生的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媒介的研究等等。从整体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之中加大高校音乐教师与高校大学生对于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而言,将大大优化各个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进而可以大大促进各个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更好地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理论与实践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教师对于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改进,等等。
作为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我认为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必将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嘉娜.浅谈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J].民营科技,2011(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37-01
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体验
音乐审美体验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是指对音乐美的品位的体验。它与一般的音乐欣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音乐审美体验是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区别则在于音乐审美体验又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到达于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品位的体验。审美体验对于音乐学习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时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规范系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可替代的。音乐课程的内容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的再创造了,只有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感觉音乐之美。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只局限于学科本身,过多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审美体验价值”的新观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育让人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二、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发展层次
审美体验是一个逐层递进的活动过程,需要倾听感知、需要思考、需要情感投入,需要积极参与。体验存在初级的感受、进一步的思考、理解、鉴赏的过程。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当依据这个过程逐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渐提升体验的层次。
(一)在倾听感知中体验
感知是一切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对对象事物的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教师在这个层次阶段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产生参与的积极性。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普遍具有探索认知新事物的强烈兴趣,故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创新性、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感知的教学场景,借助各感官间产生的联觉,可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二)在思考中体验
感知的积极投入,为进一步理解奠定了基础,当进入理解时,审美体验又更进了一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般具有直接领悟的特点,表现上似乎不加思考,直接对音乐作品从感知的角度作出反馈,是一种“心领神会,不可言传”的体验。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思考的,学生对感知的音乐作出了基本的判断,通过基本的感知作出了喜欢或不喜欢、好或不好、美或不美等基础的思考认知。理解有深浅之分,必要时需要教师作引导。
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所以在音乐教材中,往往把音乐与文学、美术、舞蹈、历史、地理等知识结合在一起,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样可以在不同学科的体验中所获得,寻找最佳契合一点,让学生将原本复杂难懂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过程简单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学习。学生只有感到轻松快乐,才会投入活动,才会自觉观察,才会主动思考,直到理解艺术作品本身,所以,给学生一个积极体验的环境,可以使理解更有效。
(三)在表现中体验
“表现”是指学生在前两个层次体验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通过自身将音乐表现出来,学生应用、拓宽、延伸学习活动的乐趣就大大增强,它是学生体验音乐的最重要方式。在这个层次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担当他们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才能的角色,是他们对音乐深入体验的重要体现。
1、给学生一个相应的表现空间氛围
可以通过设置各种音乐器材空间,让学生亲身尝试、展现自我,展现自我对音乐的感受,将音乐演示出来。在演示过程中身临其境的进一步了解、学习音乐存在的过程、音乐的魅力。
2、体验创造的过程,获得经验
音乐创作是一个创新性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创造音乐,让学生释放自我可能存在的才华、存在的音乐感受。
3、联系学生体验效果,给予一个灵活尺度
每一位学生的体验结果是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方式也不一样,表现、创造的能力和方式也就不一样,试着给学生一个灵活尺度,提出不同的创造要求,让每一位学生能轻松自信地在体验中完成表现、创造,同时在轻松自信的表现、创造中获得体验。对学生多给予肯定、鼓励,树立他们爱好音乐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流动的社会,各种音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音乐多元化成为目前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了解更多的音乐存在形式。在我国,存在丰富的音乐形式,但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音乐形式日趋流行,小学音乐老师一方面需要保持对本国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形式的教育,又要积极吸纳外来的、健康积极、有创新力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渐深入,现今的音乐教育也在逐渐的改变,主要是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变化。
(一)课堂教育状况的变化
教师从音乐资源的垄断者转化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内容以审美文化教育为核心;教学过程更注重是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和老师的音乐知识相互碰撞交流;教学目的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转变为引导、探索音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艺术情操。
(二)教学基本内容的变化
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让学生感受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它综合了国家、地方、学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并以人文主题贯穿始终。
(三)音乐教育基本策略的变化
如今五光十色的音乐世界,对学生形成了极大的诱惑。老师有没有可能成为自己学生的“fans”呢?如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喜欢音乐课,热爱音乐课?这一切都应该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思考和研究。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态度等方面都需采用相应策略,应注重创新性教学手段。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发现丰富与精彩,去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快乐的心灵、完善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五、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注重的方向
(一)创新情境、激发兴趣
音乐教育在变化,不止目的在变,内容也在变,那么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情景等,也需要进行创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创造艺术的传授,创新性的情境设置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所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积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新需要。
(二)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互动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中,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活动中猎取知识,在审美体验中中激发想像,在思辨中发展智力,在创作中培养创新精神,在表现中愉悦身心,完美自我,体验美感,享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唱式教学模式及结构,从学生兴趣、能力、创新的培养上入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课型,变单一的“教唱课”为能力多元化发展的“综合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音乐的美,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倾听音乐,使学生的感情与音乐产生联系,从而在情与美之间建立联系。从教学实践的过程及结果来看,审美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得到审美体验、情感抒发,与音乐产生共鸣,对音乐产生一定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中小学生 音乐教学 武术教学 中小学武术课
一、引言
中国武术历来被称为“国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中国武术的传承需要教育,而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但如今中小学武术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本研究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试图运用音乐教学法来提高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择初一年级学生两个班(甲班和乙班)共80人,年龄在12至14岁,平均年龄13岁。表1 甲班和乙班的基本情况。
2.研究方法
甲班不运用音乐进行教学,乙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音乐选用《中国功夫》,音乐要进行剪切,保留音乐歌词的开头两段以及整首歌曲的最后一句,时间为1分40秒左右。两个班的教学内容一样。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在中小学武术教学课中介入音乐教学法,对武术教学质量中的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完整动作所需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的整齐程度以及课堂气氛的影响。(见表2)
通过研究表明:运用音乐教学法的乙班,在其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时的整齐程度以及课堂气氛都普遍优于没有运用音乐教学法的甲班。并且,乙班的学生学习全部动作只需要3学时,而甲班却需要4学时才能全部学完。
2.实验结果分析
(1)音乐介入中小学武术教学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现今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并让他们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中国武术,而音乐的介入为我们能够顺利的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捷径”。
“音乐与武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通过音乐可以表现出武术的神奇韵味,而武术也充分体现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音乐将节奏作为自己的灵魂,而武术也非常注重节奏的处理,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等等,都是要求演练者在演练中通过肢体动作和内在气韵表现出气势恢宏的节奏美感。学生也在这样的气氛之中不知不觉地将注意力慢慢集中,不再于身边的同学交头接耳或注意力分散。这样便保持了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仅能够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也为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一般通过教师喊口令,这种古板、沉闷、乏味、枯燥的教学方法,既难以让学生振奋精神,也提高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通过音乐介入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方法,“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的厌烦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武术课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激昂高亢的音乐能够抓住学生的听觉,老师舒展大方的示范动作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这让学生能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明显提高。
(2)音乐介入中小学武术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指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效果。
“通过实验,证明了武术课中音乐教学法的融入,可以使学生的兴奋性适当提高,疲劳感下降。音乐在中小学武术课中就如同一根神奇的“指挥棒”,“指使练习者不停地处在兴奋愉快运动之中,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使之更富有美感,使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修养都会有所改善和提高。”,不仅能通过美妙的音乐,把武术中的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始终跟着音乐的节奏,整齐划一的进行练习,“学生只要合着音乐的节奏,教师在一旁指导就行。这样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只需要在一边对个别学生做些辅的指导。同时,全班的学生在跟着音乐进行练习时,情绪非常高涨,发声洪亮,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自身潜力,使动作更容易达到规范化。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能够更好、更整齐的练习完全部动作,大大地缩短了原本的教学进程。学生也在这愉悦的氛围中慢慢地领悟到中国武术的精、气、神。
四、结论
【关键词】小学 英语 情景 教学 英语 兴趣
一、前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延续了汉语的讲解――练习――朗读――背诵的教学模式,并加以英语特有的听磁带跟读朗读,加之对新词汇的陌生和对外来语言的排斥让学生接触和掌握就存在一定困难和学习进度缓慢,学生处在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天性,禁锢了教师传统思想的突破。在课堂中敢于突破传统将教学内容巧妙地植入互动体验式教学,就会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还利于学生提升自信心,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互动体验式情景教学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的合理运用
1.运用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在英语课堂进行情景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外来语言进行教学,学生的感知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运用体验式教学,把生活实例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把“语言来源于生活”再将语言还原到生活中去,让枯燥乏味的单词变的更加具象和生活化刺激学生的感知觉,让学生在实物、语言和情景之间建立相关联系,例如对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等单词记忆时教师可以带实物到课堂,可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蒙眼去摸并猜测是什么并说出来,或者把水果给学生切开比赛做成不同的水果拼盘并让学生品尝最喜欢的果品,同时学习相关颜色、味道等词汇。在交流中也要用英语去表达。或者形象逼真的图片,还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相关词汇挂图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课堂气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枯燥的单词也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2.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体验英语教学情境。随着科技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让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和生活场景,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氛围和还原课本描绘的异域风情的语言文化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语言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生动的听觉和形象的视觉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产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和牢固。还可以把教材的生活场景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老师和学生再分别模仿和体验剧情情景,或者让学生开动脑筋猜测生活场景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情景交流能力,让教学回归生活,通过拓展让生活情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3.运用肢体语言、音乐、游戏丰富英语课堂情景教学。中国人表达喜欢运用语言的魅力,而外国人表达却喜欢附加形象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善于表达和展示丰富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认识更能加深理解。音乐是表达式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方式,教授一些英文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记忆词汇比普通记忆会更加深刻和牢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连续发音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经常设置英语教材语境的游戏会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和融入到课堂中来,例如“英语单词接龙”和“猜字母组单词”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牢记单词避免枯燥乏味。
三、互动体验式情景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设置游戏、音乐、场景再现、多媒体教学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轻松而愉悦的学习氛围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学习形式掌握巩固知识积累学习信心。通过美妙动听的音乐、色彩夺目的画面、形象生动的情景故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模式,让学生对学习不再感觉枯燥和乏味,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教学语境,体验愉快的学习环境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让学习变成快乐的生活方式。
3.深入体验社会角色增强社会意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少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对社会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好奇而陌生,通过游戏创设体验式英语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社会角色,参与到社会、学校、班级和家庭语境生活当中,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和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存在感,同时也无形中通过英语体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获得多元教学效果。
四、建议
师生课堂互动体验式教学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英语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体验教学环境中,合理运用已有教材和适时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适时拓展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更多的学得和习得语言的情景教学环境。英语教师也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思考,改进和深造学习为体验式教学积累经验,充分挖掘体验式教学的无限潜力。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优化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8,01:133-134.
小学英语 体验式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今天的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今后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基础,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富有好奇心,善于模仿,接受事物较快,所以,很多人认为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同时,儿童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这又为语言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认可。
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指的是在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最终有效地完成学习,完成知识内化的这样一种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符合学生在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体验学习的本质特征,即‘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只是侧重点偏向于通过体验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的体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点
1.课堂教学元素的多样化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所以,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学元素手段要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优美动听的歌曲、可爱的顺口溜等,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强的交互性
体验式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同时会发生两个层面的交互。第一个层面的交互是学习者的行为与教师建构的环境之间的交互,表现为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任务和反馈,学习者根据任务和反馈,采取某种反应并调节行为。另一个层面的交互,这就是学生的概念与教师的概念之间的交互。交互中学生对教师概念的再呈现,将决定学习环境进一步向学生提供的任务和反馈,学生的概念变化将直接反映到学生对任务的行为反应和调节。”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使学生对知识经历一个自我体验,从而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
三、小学英语体验式教学的途径
1.巧设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在小学英语体验式教学中,情景的设置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还处在一个发育成长的阶段,英语口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记忆材料。所以,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口语知识的记忆大多是靠机械模范、反复跟读,这样的记忆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枯燥、无趣的印象,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填罐式教学方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必须要通过贴近学生生活,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情绪,使学生通过生活去体验英语知识,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中达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WHAT COULOUR IS IT》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课前先准备一些图片,包括小白兔、小黑兔、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蓝色的小车等。课程开始,告诉学生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提起兴趣。然后,拿出小白兔的图片,给学生介绍说它便是故事的主人公――Rabbit,a white rabbit。这时便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一个颜色的单词――white。小白兔有一个好朋友,叫小黑兔――a black rabbit。很快,black这个单词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很轻松掌握了。然后,再介绍,有一天小白兔想要邀请小黑兔来家里做客,可是,家里什么水果都没有了,小白兔应该买点什么水果来招待小黑兔。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red apple,yellow banana,green water-melon。就这样随着故事的进一步深入,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颜色用英语的表达,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格外轻松,使得原本枯燥而又容易混淆的颜色的单词清晰而又方便记忆,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及教学条件,灵活地、艺术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情景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如生动有趣的故事、优美动听的音乐渲染、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等。
2.分组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互动式体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碰撞中去领悟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设置对话,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语感、加强对知识的运用与记忆。对话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由学生发问,老师回答;可以由学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回答。具体运用哪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可以随机设计。
3.游戏儿歌,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娱乐的气氛中,轻松的掌握英语知识。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学要结合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巧妙的利用游戏、儿歌等形式,让学生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感知、体验和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身体活动或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解脱出来,感受学习的乐趣。这种体验方式利用学生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符合“乐学”原则。
4.善用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英语语言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口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表演法被广泛运用在口语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表演可分为即兴表演和准备性表演两种。即兴表演可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准备性表演可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
比如,可以排练英语短剧。小学生由于词汇量、句型掌握都较少,所以,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短剧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培养了语感,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去别人家做客的日常用语时,就可以采用学生表演的形式展开。请A、B两位同学来表演,可以把教室假设为B的家,A到B家来做客。让A同学到门外敲敲门说:“May I come in?”B同学进而说“Come in,please.”A走进教室,对话展开。B接着问“Sit down,please!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A回答“A cup of tea,please.”B可以表演一个倒茶地动作,将茶杯递给A,并说“Here you are.”A非常感谢的说“Thank you!”这些对话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
四、小结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它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好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巧设情境、游戏、儿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互动、娱乐、实践体验中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改进和细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