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培训学校教学管理

时间:2023-07-10 16:29:05

导语:在培训学校教学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培训学校教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培训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02-01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战略的持续调整,令教育事业被提升至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位置。教育管理为强化国民素质、推进社会进步、强化国家实力、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教育发展应全面完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作为教育系统基础工作的中小学教育更应如此。为此,做好中小学教师团队培训管理尤为重要,应进一步优化团队整体结构,完善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提升教师人才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培养出综合全面的新时期人才。

1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内涵

广义层面来讲,教师培训主要为对教师掌握知识以及实践工作技能展开教育的重要系统性工程,主要涵盖职前培养以及职后教育工作。狭义层面来讲,教师培训工作主要为在职教师在继续教育以及在职教育的形势下,全面提升知识水平以及强化实践技能的具体过程。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主要借助系统科学规划,展开高效性工作,实现既定目标。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不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影响到科教兴国、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教师培训为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基础。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手段的快速发展,社会知识系统持续更新,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也需要有效的更新。中小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核心主体,做好培训管理,可促进教师具备创新的工作理念,提升综合技能素质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契合不同学生现实需要。由此可见在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策略过程中,应勇于找到现实的差距与不足,方能真正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优化中小学教育管理环境,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2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现状问题

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令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受到了更多重视,然而其管理实践工作仍旧包含一定的不足问题。基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在于,教育管理改革以及工作体制没有完全适应。

伴随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管理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教师管理培训体制则包含较多计划因素,令教师管理培训较难依据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有效开展。对于教育事业的实践管理还包含教育机构以及政府他类部门任务交叉、双重领导的矛盾问题。令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互相冲突,形成主体以及职能不能清晰划分,令培训管理工作无法基于当前教学改革形势有序开展。另外,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欠缺有效的规划。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伴随形成适应性改革。然而,当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培训行政命令具体作用却远远高于教育管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对教育培训欠缺统一一致的有效规划,进而令培训管理呈现出明显的走形式、走过场问题,较难全面提升教师整体职业素养。

再者,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欠缺良好的过程管理。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团队的培训教育较多为专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主体以及培训工作机构中并没有构建为有效的工作连接,进而令培训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呈现出培训工作内容以及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再者,培训工作的具体资金以及过程控制较难实现有效管控。完成培训工作后则欠缺严格细致的管理考核,令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内涵作用价值。

3 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科学策略

3.1 完善培训管理工作体制

优化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体制为确保实践工作效果的核心基础。在完善培训管理工作体制进程中,应促进管理机构以及教师任职学校与培训工作机构的有效统一。也就是教师培训学校与教师人才间的思想认识以及互相关系,应实现教育机构、各个学校间的有效配合,协同合作,清晰各自在实践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能与发挥的科学作用,进而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践工作效果。

3.2 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战略规划

教师培训工作应全面结合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工作规划,制定更为详实可行的战略目标,确保教师培训工作同当前教育事业改革以及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相契合。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应全面考量培训工作需求分析同实践战略制定间的相互关系,工作内容应全面依据培训需求进一步明确与实施。应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进而为中小学教师具体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另外,具体规划工作内容中应细化各项工作标准,进而为各项制度的实施开展提供更为客观性、可进行量化的标准与具体参考依据。

3.3 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过程管理,做好效果评估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环节的核心重点,应给予充分全面的资金投入,确保整体培训管理质量。伴随我国一费制教育改革体制的逐步推行,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的来源逐步变成影响其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为此,做好教师培训管理应完善资金基础保障。再者,应强化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管理,对培训学校提出高标准要求。应严格依据培训规划开展具体工作,提升实效性。同时,应兼顾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确保培训工作可有效合理的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全面服务。应利用逐步系统的层级推进方式,确保中小学教师均能接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进而真正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以及知识水平。

现实工作中,应全面结合教师人才的现实状况,应用多元化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管理实效性。例如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激发教师参与热情,通过任务监督、意见反馈及时修正教学策略。内容上应引入国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本区域实际状况优化教材内容的编撰与更新。还应在培训工作中给予教师必要的帮助,进而令其有效的应对培训过程中的现实困难问题。另外,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工作效果评估。通过实时的工作效果反馈,进而为培训计划的明确以及激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培训提供科学的、客观性借鉴依据。

4 结语

总之,为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管理,不但应有效更新管理工作观念,还应合理完善实践操作具体流程,强化对培训工作主体的目标要求。借助多方配合努力、全方位、系统化工作,进而真正打造创建出一支优秀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优化中小学教学效果,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 服务与管理 小学数学 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57-03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市)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事实上,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服务学员,服务上课专家,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 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做好后勤保证,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承

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报到时,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应面带微笑,耐心介绍报到程序,介绍第二天的安排,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交流,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认识,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人与人越陌生,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写上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气球(每组三个)。具体活动规则如下:(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然后,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4)以上动作重复三次,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员人数较多,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经常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参加培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经常走访学员宿舍,多与学员交流,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组织文体活动,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联欢晚会,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 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在学员培训结束后,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很乐意为学员服务,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在培训的第一天,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评价;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来(以下简称标准),很多地区都组织了一线中小学教师或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下简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标准对教育系统中的三类人员分别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相应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也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目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评价方式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即计算机操作考核和理论笔试相结合。计算机操作考核部分往往只考察一些简单的操作,理论部分往往只注重受训教师对一些教育技术理论的简单记忆。传统的评价方式没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考察培训的效果,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笔者尝试借鉴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中绩效技术的内涵,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绩效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培训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概述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绩效来源于英文的perfomrnace.原意为成绩、表现、能力。绩效技术又称人类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目前,学者对绩效技术的概念、定义、基础理论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从下面三个方面来阐述人类绩效技术:人类:组成一个组织的个人与团体:绩效:活动与可测量的结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与整体的方法。国内学者张祖忻则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目。

绩效评价,是绩效技术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领域,是将绩效技术的思想系统地运用于评价实践活动的过程和行为。

(二)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

绩效技术起源于教学系统设计,美国学者GaryAnglin认为“绩效技术包含了教学技术,绩效技术还涵盖了人类绩效问题的非教学法解决方案的设计。”94定义的作者西尔斯(B.Seels)认为“(教学技术的实践也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焦点在于面向绩效的提高,而不是传统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是教学系统设计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产物而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两者在相互补充中又略显差别,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将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不断发展。绩效评价是绩效技术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是绩效技术的重要领域,类似于教育技术的评价领域,也类似于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评价环节,绩效评价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二者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关系.二者交叉发展的现状无疑为绩效评价在教育技术培训领域里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AECT05定义中指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将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五大领域归结为创造,使用,管理三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当具备知识、能力、意识等教育技术素养。05定义强调绩效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并且突出强调教师意识和潜力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意识和潜力层次是绩效评价强调的长远评价目标之一。

在教育技术学中如此重视绩效思想,突出教育技术工作者绩效的提高,作为教育技术领域之一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尤其不能脱离这些思想。我们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评价中引进绩效的系统思想,采用绩效评价方式来评价受训者绩效的改变就显得尤为迫切,探讨绩效评价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绩效评价本身的许多优点。以及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不可分割的发展关系.为绩效评价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运用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绩效评价乃至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本位回归。这种回归让我们思考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中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更好的对培训进行价值性评定。

二、培训绩效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今年上半年,笔者在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试论绩效评价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运用》一文,文中笔者提出了培训绩效评价的概念,并总结了培训绩效评价需遵循的六点原则。基于绩效评价的特点及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结合标准,并依据培训绩效的培训原则,笔者提出了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设计培训绩效评价表,探究相关指标内容可行性,思考建立有关的绩效指标体系时.笔者结合当前一些现状,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1.该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维度)有三块内容,分别是知识、能力与潜力、意识。

2.提出参考权重的概念: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评价中将各维度所占的比例设置某一参考值。在查阅近年来的文献时,我们发现目前关于绩效评价运用于教育技术培训领域里的文献很少,而且教育技术的学者大多也局限于讨论绩效技术本身的发展、或者是绩效评价在商务领域里的运用、没有将具体的绩效评价方法借鉴性地引入到教育领域,尤其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领域。学者还没有尝试建立一套比较受欢迎的培训评价体系和权重比例,因此笔者在明确评价的主次和重点,设置能力和权重维度对应地占有较高的比例。学校在实施具体评价时,应当以发展为主.兼测目标的评价思想。绩效指标只是强调要将意识和潜力应当占有更大的比重。具体的权重,应该结合受训教师的特点、结合学校物力财力,灵活设置。

3.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中,对于知识,能力潜力维度在二级指标中给出了具体可测的行为或者能力表述,因此不存在三级指标。而意识维度.为了区分意识维度差别和层次,建立了二级指标内容,并且对每一“二级指标”中还给出了三级指标,每一指标项里还含有具体的内容,这样更具有针对性。(1)关于知识维度:受训教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对于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如教学理论)的理解应该大部分是已经具备的,也是容易达到的。(2)关于意识和潜力维度: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显示,大多数受训教师并非缺乏信息技术技能,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但很少会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和使用。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举办一系列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正如O5定义强调绩效中的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吻合绩效评价中对能力和潜力的强调,具体表现就是受训者行为、能力、潜力的提高和改变,因此建立培训绩效指标体系时,应突出强调受训者通过培训在能力和潜力方面的绩效。笔者在培训绩效评价中,将能力潜力和意识维度置于较突出的位置,两块内容构成了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在主体,将评价体系中能力潜力维度所占的参考权重一设置为50%的比例,这符合信息社会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要求。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

 

校长是受党和国家委托,领导和管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负责人,是一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这充分说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灵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校长专业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称《刚要》]要求“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长重任在肩,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办学本领应该是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其培训模式作肤浅的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校长基本现状调查。

某县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抽样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抽取了13个乡镇,共30所中小学作为样本,基本情况如下:1.学历层次较高,绝对高于教师队伍学历,但多为后续学历。中小学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1.6%,专科学历占15.6%,中专学历仅占2.8%,但绝大部分是中师生通过进修和二次进修而取得的;2.职称层次较高,中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校长占69%,中级职称的占31%,没有初级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3.8%,中级职称的占6.2%;3.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30-40岁占26.5%,40-50岁占56.7%,50岁以上占16.8%,女校长比例不到10%;4.大多数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具备任职任职资格,具有一线教学经历和中层干部管理经历,对新理论、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论文,但职前准备不够充分,缺乏管理知识深度。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

在《刚要》中,“校长”这个词共出现过20次,对校长的素质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①,“那就是校长要成为教育家”,“不仅理论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个教育实践家”,实现教育家办学,要求校长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还应当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出名师,育英才”②。因此可见校长的行政性在淡化,长官化在消减,不再是纯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当家”,而是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长目前是校长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刚要》的要求自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追求,是适应当地教育且引领当地教育发展的专家。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策略。《刚要》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要抓好培训工作,培训模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除《纲要》的“校长轮岗交流”“ 海外研修培训”等模式外,目前较为实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模式。由于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分散,要经常性开展全县大规模集中培训,这很不现实,因此可以以镇(或将全县划分为几个片区)为单位开展经常性培训,县教育主管部门督查。

(二)镇县分层培训模式。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理论素质、专业化要求,以专家讲座、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乡镇重点培训镇域管理、特色发展等。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师缺编严重,教学管理人员更是紧缺,农村中学校长都承担一定量的上课任务,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校长在学校(或家)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主要摘要之间的矛盾,培训时间不受限制,培训的方式灵活,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提升校长素养,是校长终生学习很好的模式。

(四)专题式培训模式 校长最关注的是什么?④调研全国第一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95名校长“校长最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时:教师队伍问题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是安全问题,占30.8%,第三是办学经费和校园硬件建设,占15.7%,第四是升学率,占12%。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说明校长在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面对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95%的校长希望有高人指点,最好是“药到病除”,农村中小学校长除上述“四个关注”外,校长知识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应该进行这些专题培训,让他们立即走出困境。

(五)个性化培训模式。《纲要》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就必须进行个性化培训,即有针对性的根据学校特色,对校长进行特色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六)分层分岗的培训模式。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年龄结构、知识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比如中学小学、年龄老少、任职长短、学校规模大小等进行分层培训,便于相互间有共同的话题等。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中小学校长》2010.12孙宵兵.《<教育规划刚要>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2期《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④《中小学校长》2010.11樊平军《校长关注的四大问题》。

第5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卫生教育;师资培训;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8-0680-03

Impact Evaluation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Among School Managers/DING Su-qin, MA Ying-hua, WANG Chao, et 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 ent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chool managers' cogniti on of the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a nd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raining mode. Methods Seventy-eight participants were trained for one day in Heilongjiang and Henanin November to December in 2005. They were high school managers, schooldoctors and the managers of the clinics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Participat i on method was adopted as training method, and national and education ministry po licies was emphasized. To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 be 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participan ts' levels of knowledge about AI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ercentage o f participants who had correct attitudes about AIDS also increased.More school m anager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on HIV/ AIDS prevention. The participation training mode was appreciated by most par ticipants, especi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content.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chool managers is key to the impleme ntation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on HIV/AIDS prevention. The training mode isfeasible and recommendable.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educati on;Teacher training;Evaluation studies

做好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对各级教育部门主管领导进行预防HIV/AIDS相 关 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重 视,争取他们最大限度的支持[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促进反对羞 辱和歧视态度的建立,笔者于2005年11-12月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对部分学校管理人员、校 医及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对培训对象的知识和态度等进行问 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各举办1期普通中学领导培训班,培训对象 为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和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培训时间均为1 d。2个培训班共有78人参 加,黑龙江省培训43人,河南省培训35人。培训学员中,男性占23.4%,女性占76.6%。学员 主要来自初中学校,占42.3%;其余为高中、完全中学及中小学保健所。学校管理人员(校 长、 副校长、教务长)占53.3%,保健所管理人员和校医占46.7%。

1.2 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学 员们全程中广泛参与交流与学习。具体培训内容和方法见表1。

在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现况;培训后问卷除知识、态度外,还包括对培训的评价。 2次培 训共收回调查问卷142份,培训前78份,培训后64份。培训前问卷在培训开始后才填写的没 有计入此次统计。

1.3 资料的整理 对所有问卷进行整理、统一编号,采用Epi data 3.1软件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1.5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现况

2.1.1 政策的知晓和落实情况 培训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人(9.0%)没有 听说过《中学生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2],48人(61.5%)调查当年才听说过,23人(29.5%) 调查时的2 a前听说过。18人(23.1%)从不知道要按《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在 学校开设课程,调查当年才知道的有31人(39.7%),调查时的2 a前知道的有29人(37.2%)。 所在学校将预防 艾滋病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开设专题教育课程的有26人(34.2%),2项都没有的有19人(2 5.0%)。34.2%的学员所在学校落实了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入学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具体关 怀措施,41.1%的学员所在学校2项均未落实。

2.1.2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组织情况 仅21人(28.0%)所在学 校有完整的预防艾滋病组织机构(包括领导、管理部门及人员、协调领导小组或协调机制) ,12人(16.0%)所在学校以上各项都没有,7人(9.3%)所在学校仅有领导 ,13 人(17.3%)所在学校仅有管理部门和人员。所在学校有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的有42人(54.5%),2项都没有的18人(23.4%)。

2.1.3 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配备及教材发放情况 80.3%的学员所在学校有 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教师,76.0%的学员所在学校艾滋病教育 教师和校医近3 a接受过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45.9%的学员所在学校授课教师有教学计划、 教案和教学总结。21.6%的学员所在学校各项均没有。24.0%的学员所在学校没有任何教学用 书和教学工具,有4种以上教学用书和教学工具的仅占52.0%。58.7%的学员所在学校图书馆 有3种及以上的预防艾滋病等科普读物,一种都没有的占20.0%。按要求高中和高等职业中学 在新生入学时,应向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但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发放的占23 .9%,发放但未达到要求的占26.8%,未发放的达49.3%。

2.1.4 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一项活动都未开展的占6.8%,开 展1项活动的占37.8%,开展2~4项的占32.4%,开展5项及以上的占23.0%。

2.2 培训前后KAP问卷调查结果

2.2.1 艾滋病相关知识 艾滋病知识共28道题,分别对它们进行赋值处 理,每题回答正确者得1分,错误或不清楚者得0分,满分为28分。培训前、后艾滋病知识得 分分别为(23.06±3.55)和(24.83±2.41)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287,P=0.01)。培训前、后被试单题的正确回答情况见表2。

2.2.2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关态度 培训前后均没有人认 为自己接触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培训前64人(82.1%)认为没有接触过,培训 后仍然认为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比例降至33.3%。认为不知道是否见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艾滋病病人的比例由培训前的17.9%上升至6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4.548,P<0.001)。表明培训后有更多的学员意识到不能仅从表面判 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从而增强了他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培训前后学员对艾滋病相关的态度见表3。将6道态度题进行赋值处理,正向态度得分为正 ,负向态度得分为负,正向态度最高分为8分,负向态度最高分为-8分。经秩和检验,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表明学员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 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2.3 对培训的评价 培训后问卷调查显示,39.7%的学员认为时间太短,其 余则认为时间正好。14.0%的人认为有些专题在培训时被完全忽略了,86.0%的人认为没有忽 略。40.7%的人认为在今后的学校领导培训中有些需要改进。 所有学员都认为培训方法与培 训内容适宜,98.4%的人认为在今后的相关培训中可以应用此次培训所用方法和内容。所有 学员都认为通过培训,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有了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98.4%的人有信心在所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相关的 宣传教育工作。

3 讨论

学校主管领导是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对艾滋病流行及危害的认识程度 、对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课程的落实、师资的配备以及相应的 监督和评估,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对学校校长和主管领导进行加强艾滋病教育和反 对歧视的倡导和动员,是落实课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和反对歧视、提倡关爱宣传活 动的关键,是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营造宽松的生活教育环境的前提。如何让学校领导们 易于接受相应的理念,切身体会到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探讨有效的学校领 导培训模式有实际意义。

3.1 培训模式的特点

3.1.1 重在互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员参与为 主的互动式方法进行培训,如看录像、做游戏/活动、教师的教学经验介绍等,互动式培训 形式 既是对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各种教学方法及活动的介绍和推广。

3.1.2 重在教育和学校责任意识的培训理念 通过培训前的调查不仅能了解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 育的现状,还可以评估学员对学校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应承担责任的了解情况,教育行政部 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评估要求的落实情况。让学员在培训中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接受 培训,保证培训目标的有效实现。

3.1.3 重在提供培训后学校开展活动的教学资料 缺乏教学资料是目前制 约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动员学校领导切实落实预防 艾滋病专题教育的基础上,还为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员提供3类12种教学资料。

3.2 增强学校领导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识 参加培训的所有领导都 认为,通过培训,他们对学校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和《中学生预防艾滋 病专题教育》有了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并表示有信心在所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 育和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表明本次培训使学校领导更加正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认识到 在学 校开展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对相关政策的把握程度,对开 展艾滋病教育的态度更加积极,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师资配备和课程落实等提供了支 持与保证。相信艾滋病教育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状况、师资和教学材料的缺乏等问题,会逐渐 得到相应的改善和解决。

3.3 提高了学校领导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培训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显 著 提高,尤其是培训前正确率比较低的一些知识,在培训后正确率提高十分明显。培训前后, 培训对象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均倾向于同情、理解并能为他们提供关爱的态度,这有利于创造“反歧视”环境。提示 今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必须系统而具体,既要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建立预防艾 滋病的意识;又要让他们了解艾滋病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播,只要避免一些高危行为,艾滋病 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3.4 创新之处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学校管理 人员培训模式不同[3-4],其创新之处有:一是培训方法,首次将参与式的培 训方式运用到中小学校长培训,摸索了 有效的学校领导培训方法;二是在培训策略方面,重在以教育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政策和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为切入口,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如何开展 的策略;三是培训内容,探索以预防艾滋病教育为切入口的综合性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 防的学校教育方法与途径,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3.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考虑到对学校领导的培训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他们 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认识上,为保证领导能全程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时间设置为1 d。 培训后的评估表明,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太短,有些专题在培训时被忽略了。在今后的培 训中,有些需要改进,如建议经常性、常规性、通俗性,及作为政府行为扩大培训面等。

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延长培训时间,同时增加一些内容,如邀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培训 班上进行现身说法;参观相应的收治艾滋病病人的医疗和关怀机构;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 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计划制定等;通过教师反馈和经验总结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对 “预 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和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评估学校领导培训的远期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马迎华,张冰,宋逸,等.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培训班培训模式探讨.中国学校 卫生,2002,23(5):392-395.

[2] 教育部办公厅,编.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3.

[3] 张岚,王俊丽,张秀兰.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中国学 校卫生,2005,26(11):948-949.

[4] 季成叶,张冰,何忠虎,等.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师资培训学员的态度与需求评价.中 国校医,2004,18(5):385-387.

第6篇

一、举办条件:

1、以组织名义举办学校,社会组织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以个人名义举办学校,举办者拟定法定代表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办学经费财务要求:学校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最低额不少于10万元。

三、材料:

1、《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申办请示》一份。

2、《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三份。

3、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材料一份。

4、法定机构出具的固定资产评估、注册资金验资报告和证明一份。

5、职业培训场所面积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6、提供主要设施、设备清单及相应设备购置发票复印件。

7、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

8、与培训职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刚和教材。

9、校长、教学管理人员、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职称证、学历证复印件及相关工作经历,聘用协议书。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一、前言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职业倦怠现象,并重点研究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在中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大、知识更新快、人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群体成了高压力的群体,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2004年12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了“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课题,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现象正在中国蔓延。其中,公务员群体的倦怠比例最高,教师职业倦怠排在第三位。

对于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来说,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生,还是他们的“客户”,他们不仅要作为一个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要为公司留住这一“客户”。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作出有建设性的计划,使其在短时间内看到学习中的“效果”,还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客户”能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自己,愿意和自己一起学习。两者相结合会让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倍感压力,长期承受双重的压力,职业倦怠也会随之而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一词又称作“工作倦怠”“职业枯竭”,对其概念的界定以及处理方法一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从对工作倦怠状态的理解角度出发,可将其概念归纳为两类: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前一类定义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状态;后一类定义则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过程。

教师职业倦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注,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W.MCGuire,1979)感叹:“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已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2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笔者认为,职业倦怠的这一概念表述以及各种观点表现不仅仅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身上有所体现,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教育培训学校兼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因而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既有一般学校教师注重教学的特点,也有企业员工注重服务的特点。他们要承受作为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双重压力。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强调对于“客户”的服务,得到其认可。而他们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工作做起来更为艰难,工作成就感降低,长此以往就很容易使身体和情绪陷入极度疲劳的状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一)作为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

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成果只有通过学生及其发展的这个中介才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果很难及时显现出来,只有经过一个阶段通过测试性的途径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这就是教师教学效果显现的长时性、间接性、延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而言,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才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接受额外的教育,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孩子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巨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会让教师产生非胜任感和低成就感,即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观认识,这就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

2教学方式的个体性

由于教育培训学校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所以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口碑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水平,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授课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安排也严格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教学方式个体性。这一性质和特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同事和外界之间充分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引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职业孤独感”,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作为企业员工方面

1教师在组织中的人际情绪压力

工作倦怠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服务行业,早期研究假设,那些有情绪压力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倦怠。研究证明,情绪因素确实是解释工作压力之外引起职业倦怠的额外变量。而教师正是这样一种职业,尤其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来说,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在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情绪压力无可避免。

2教师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机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谢恩教授认为,每个组织成员都是抱着一定的期望加入组织的,希望借助组织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层次的需要。职业发展的机会大概包括三个方面:①职位或工作内容的发展或变更;②可以获取的职位或工作内容的能力;③为员工做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及实际可操作性。

很多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会导致员工职业压力的增强,特别是在职业升迁的过程中由于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等原因,很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职业发展机会缺乏,导致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员工离职率上升。

(三)双重角色压力

1工作职责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主要职责包括教学、教研、课程研发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包括多种工作任务。在教学方面,主要负责授课、教材编制和教学设计等工作,这是教师的核心职能。可以看出,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教育培训学校教师不仅要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的基本职责,更强调教材、教案的更新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第二部分是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考试命题思路、总结做题规律、更新教学案例等。一是使教学过程适应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二是能使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一部分是课程研发,因为培训学校具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课程是培训学校的产品,教师是教育培训学校的研发人员,因此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对培训市场环境极为敏感,不断开发新课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教师工作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以学员和家长的需求为核心,既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根据学生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创新讲课模式,他们的工作更强调创新性、实效性、服务性等特点。

2绩效考核指标

我们以新东方为例,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新东方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系统的,主要有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艺术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广博的学科知识、清晰的授课思路,能深入浅出地分析教学内容。

总之,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更强调独特性、创新性和高效性。这是由其教师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决定的。相比于公办学校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强调教学内容、教案的合理设计和教学艺术的把握。

四、如何改善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一)作为学校方面

1构建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

针对教育培训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之教学成果显现的延时性和滞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职业成就感缺失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构建教师教学工作的即时正向反馈渠道,尤其要构建教师教学过程的激励机制。一是要增加教师工作中的激励性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设置一些阶段性的奖励,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感受到自己教学的进步与成绩。

2教师要融入其中,体会教学工作的乐趣

彭文晓认为教学工作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两个方面。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后一乐就是讲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课后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知识能力提高的过程,这样会增强教师的满足感,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作为企业方面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个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重视沟通的重要地位。针对培训学校教师因自身压力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企业管理者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很方便地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除此以外,培训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员工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如果因为工作繁忙,同事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这样容易出现隔阂,从而影响工作,因此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展教师内部的集体教学研究等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可以各抒己见,相互评课,加强交流。

2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其次是25岁~35岁的人群,为2194%。可见年轻员工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于教育培训学校这样以年轻员工为主的企业而言,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减轻员工因工

作迷茫而产生倦怠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工作忠诚度,降低离职率,可以说是教育培训学校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找准角色定位,缓解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而言,除了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之外,他们还是企业的员工。如果他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不适应或者遭遇角色冲突,会给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压力,不能妥善处理的话,就会使他们心力交瘁,从而引发职业倦怠。为了使教育培训学校教师有效地进行角色调适,进而缓解其职业倦怠,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学校或企业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的管理策略、组织与行政上的安排、同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的安排与设计等都是角色冲突的来源,进而也是职业倦怠的诱因,为此我们要给予教师更为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学校和谐气氛的构建,设计更为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更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肯定教师的成就,明确教师的职责。

2教师个体进行角色适应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表现不同的角色行为。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这样有利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在课下,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企业员工的责任。当多重角色难以调和的时候,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选择最有价值的角色来承担,至于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该角色对个体意义如何;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后果;周围人对于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为此教师要对多种角色进行鉴别与权衡,承担更有价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自己避免角色冲突,减少职业倦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4):81―84.

〖=2〗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3〗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s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biour,1981(02):99―113.

〖=4〗闫海燕.威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现状及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褚远辉,陈时见.从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看教师的“职业倦怠”〖=J〗.课程・教材・教法,2010(01):103―110.

〖=6〗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1):80―84.

第8篇

为贯彻人社部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北京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读者服务部于6月2日共同组织召开了“2015年北京地区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教材工作座谈会”。会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冯政同志以“一项任务、两个统一、两项管理、一个打击”深入透彻的解读了2015年部教材建设工作的目标和着力点;北京市人社局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康英同志就2015年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明确提出“定人员、定职责、定课程、定时间、定数量、定监督检查制度”的工作要求;出版集团读者服务部主任朱丹同志表示,要在销售服务保障、教材选用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为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提供优质服务。

据悉,2015年4月,人社部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座谈会。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梦欣同志报告了教材建设工作情况,部署2015年教材建设重点工作;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张斌同志阐述了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工作要求。会议强调,教材建设是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支柱,是贯彻以德为先、能力为本要求,是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会议要求,要将教材建设置于重要位置,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对教材使用不规范甚至使用盗版教材等问题,更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坚决予以纠正,并在技工院校评优评先、提档升级、资金分配等工作中予以把关,做到奖优罚劣。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教材会议精神,保证学校教材规范,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近期成立了教材管理小组,并制定出台《关于印发北京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教材管理办法》。2015年6月19日,该校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举行教材征订服务签约仪式。

第9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计算机作为当代信息工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坚持清醒的头脑,综合分析培训的实际情景,坚持教育质量第一,坚持为社会为学员服务的宗旨,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注重提高办学效益。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学培训工作总结,请笑纳!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1学校是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教师翱翔的天空、学校是教师播种的园地、学校是一片期望的田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培训的作用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研训一体,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上。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化现代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学期我们着重从“训”和“研”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以培训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渠道,所以我们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我校实际主要进行了四项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迅速提高,90%的中青年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并建有自我的个人网页或学科网站。实现了备课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研开放化、教师学习自主化,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在实施中,我们边实践,边发展,边收获,为构建学习化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好了铺垫。

二、以研究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本事。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传达布置教育教学精神、任务居多;教学理论学习多,与教学实践结合少;个体领会独立操作、盲目性多,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少。长期以来,传统的教研模式使教学研讨的实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实效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不断更新理念、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的作用。所以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以专业引领、伙伴互助、研修一体的学习型组织研修模式创设了聚焦课堂、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情境,激发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的热情,调动了教师以多角度、多样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进取性和反思精神。

引领青年教师聚焦课堂,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研本事。在聚焦课堂、关注学生、渗透语文因素的情境中,有目的的听课、评课,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专长。在“点”的基础上,经过教研组内必须密度的互相观摩、评析,促进“面”——组内众多教师的业务提升。

互动学习、合作交流。在教研组、尤其是备课组的活动中,确立共同努力、全面提高的目标,有力地凝聚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在这一基础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有疑共研、有求共解的和谐互动协作的氛围。利用教研活动、随机交流等时机促进互动学习、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的构筑。

反思教例、创新发散。抓住每教学研究课的机会,进行团体备课、听课、评课,从同一目标、不一样角度对教材处理、学生分析、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教学技术现代化等教学业务地提升进行研讨,大大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与此同时,

“团队协作”的效能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不论从备课资料还是形式的准备都尽可能的厚实,使不一样文体、不一样时代国家的文本相互渗透,甚至不一样学科的知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交互,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本事。校本研修作为现代学校教育运营的重点,正悄悄地改变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走向,让教育的过程充满活动的、反思的、创造的、人性化的魅力。让我们在每一天、每一课渗透课堂的研修中时时思考、刻刻钻研,经过校本研修真正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可持续发展本事,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2__培训学校创办至今不到半年时间,从创办初期至今,我校在教育局有关业务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继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进取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品牌社会效益。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总结。

一、与时俱进,健全和完善品牌特色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培训市场各项需求的发展变化,为确保学校的办学生命力,我们一向努力地探索和创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并力求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家长、学生的好评。现我们已初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出国考试备考品牌效益,并在迎合社会办学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特色教学体系。

二、诚信办学,坚持及巩固在外语培训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我校外语培训人数逐渐增多、规模增大,满意度高。无论是少儿,还是青少年、成年,我校外语培训继续呈发展壮大趋势,异常是在出国考试类外语培训上,我们更是严谨教学,并取得了可信的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们良好的口啤,确保学校在外语培训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办学及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中心是我校一贯的办学宗旨。健全的办学制度,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和规范管理的必要手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充实。学校教学、行政均有严格且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有序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改革创新,规范与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准则

教师资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教师更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一向相当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估工作。之后细化出台了《定制性教学反馈表(教学工作和行为规范)》。该细则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界定、教学行为准则、课前准备、备课、讲课、补课、作业及批改、考试、教学回访、教研活动等日常教学行为等都作了细化规定,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提高教师个人素质起到了进取的作用。

五、硬件建设,改善与美化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学校环境卫生

我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造现代化教学,学校陆续配备及升级电脑及互动白板,更换了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机、无线话筒等现代教学设施。

同时,在各个教室布置了花卉盆景,努力营造绿化、整洁卫生的环境氛围,并实施了严格的安全卫生职责制,使美化学校、创造优越环境落到了实处。

六、顺应潮流,探索与建立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在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一向是本校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异常在目前,我国己将培训教育排位第二(仅次于学前教育),并确定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教育形式。这给我们的工作予以激励和推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这种大环境下寻求自身的潜能发挥,把教育培训市场做强做大。为此,几年来我们一向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在坚持原有教育培训优势的基础上,近阶段我们己确定了二个新的突破点:

一是抓源头生源的培训。众所所知,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出国留学,这是我们潜在和现实的源头生源。为此,我们要用战略眼光,集中精力抓好出国留学英语教育培训,并构成系统且有特色的克莱德体系。

二是进取开发企业团培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培训新的知识和技能,以经过人的提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此学校己作了初步尝试,并成立了相应机构,在此基础上以后我们应当大力实施,把企业团培做大、做强。

自成立以来我校虽作了一些努力,但也存有许多不足,离上级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尚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此刻:

1、在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还缺乏应有的胆识和切实可靠的措施。

2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上,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未取得梦想的效果。

3、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面,目前还处于改革与完善阶段阶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必须的差距。

可是我们也满怀信心,锐意进取,将在总结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加努力地推出贴合社会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32017年以来,各科在医院及护理部正确领导下,根据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及科内计划,对科内的护理人员已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1、经过对我科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建立了一支学习型的护理队伍,带动并提高护理标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

大家在三基培训中比学赶帮,进取认真,充分展示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风采,使全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并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2、经过三基培训,提高了YJBYS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倡导各项操作人文关怀,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加强人文沟通与培训,供给人文服务。

3、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基础知识及基础护理项目培训,规范及提高基本技术操作水平,经过培训,使各项操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到达护理操作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4、加强急救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水平,保证病人安全,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

5、我科室工作今年异常繁忙,大家每一天几乎都加班加点。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大家都利用休息及上下夜班时间进行练习,唯恐在考核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以工作为重,努力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

6、三基培训,强调的是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的掌握,经过YJBYS考核进行练兵,经过考核规范标准,经过考核使大家认识到各项技术操作的不足之处,在考核的同时给予技术标准的规范,所以每位护理人员考核后监考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

充分体现了每位监考教师对提高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倾注极大的热情和信心。

7、三基培训,一方面强调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更强调护理服务的人性化。

要求在开通气道及各操作环节中,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和爱护,强调护患沟通及病人的舒适满意,操作中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艺术,从满意服务到达感动服务和卓越服务,以到达在临床工作中的和谐护患。

8、经过三基培训证明,我科护理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异常是留置针操作一针见血率明显提高。

在临床工作繁忙的情景下,护理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利用下班或休息时间在病房练操作,正是由于这种苦练基本功的精神,有许多同志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9、经过三基培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年轻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对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有明显差距,技术培训仍要长期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标准的实施更是一项人人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护理基本技术培训上更需进一步加强,具体便此刻:

1.个别年轻护士对操作考核比赛不重视,练习少,在操作考核中表现为操作不熟练,忙乱、顺序颠倒。

2.考核中体现出平时工作基础的不扎实,如抢救、应急意识不强,不熟练;

操作物品准备不齐;没有真正把演练当作实际操作等。另外,操作中沟通声音小,指导、交待注意事项不全等。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42019年,全区__所民办培训学校发挥其培训质量高,实用性强、培训期短、就业率高的特点,为社会输送了一批质量高,业务强的技术人员,全年共培训___人,其中普惠制培训___人。促进了地区的就业工作,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总结。

一、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

对培训工作做具体部署,在学校信息变更、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广告招生、收费等方应对学校提出具体的要求。

同时,在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方面提出一些提议,为全面完成全年培训工作目标做好供给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日常工作的督导

重点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对辖区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学校的培训情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改正,规范教学档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学校规范、有序地发展。

三、做好培训学校的信息变更,规范培训学校管理档案

对原有学校的法人、地址等各种信息变更及时更新,规范民办学校管理档案。对转入的培训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安全卫生等情景进行实地检查,办理接收。

四、集中办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民非年检

为方便各培训学校办理民非登记年检,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协助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职业本事建设处联合市、区民政非企业管理部门对区所属民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集中年检。

为学校供给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贯彻落实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于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做好重点人员及重点部位的排查及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安全值班管理,建立投诉和事件信息上报制度。

教学培训工作总结5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精神,以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加强“以研代训”,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总结校本培训成果,现将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职责人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规范、组织、实施、检查。学校将继续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计划,建立并落实了各种制度。学校领导带头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进取参加继续教育的各项活动。

为使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学校把“一德四新”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经过校长指导、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给予很高的期望,期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强管理,认真总结

1、严格执行继续教育与管理制度。

我校把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续聘的必备条件之一。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制度,完善了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2、科学管理继续教育过程。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我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过程记载详实,主动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管理、检查。

3、认真总结继续教育经验。

我校定期对继续教育开展情景进行总结,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实施办法,探索出了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三、开展的工作资料

1、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资料有上级文件精神、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等,“一德四新”完成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学习结束,我们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

相互提高,并将学习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和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中去。我校教师根据参加各种培训和总结教学经验,在工作之余潜心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等。

2、注重教师的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取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经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们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以拜师结对为手段,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教学实践,帮忙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1)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教研组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节,一般教师听课不少于1节。

(2)每学期阅读教育专著或师德师风学习不少于4次,并有读书情景记载。

(3)骨干教师取得明显效果,大力提高受帮扶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本事。

3、为确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代训”,开学初根据普定县教科局教研室的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再根据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制定各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各种均按照教研工作计划开展教研活动,经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