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写作学概论实践

时间:2023-07-10 16:29:09

导语:在写作学概论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写作学概论实践

第1篇

关键词: 非构思写作 写作实践 写作动机 情绪状态

20世纪末,随着西方哲学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当今信息条件下,如何开拓新的写作理论研究思路。马正平教授运用解构主义思维,敏锐地发现了构思论写作学理论体系的这一等级结构及其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了“非构思写作”及“非构思写作学”的概念。

一、“非构思写作”概念的提出

构思论写作学的哲学基础是20世纪盛行的“结构主义”思潮,其方法论强调整体性与共时性。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首要原则在于研究联结和结合构成整体各要素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整体要素。在这一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构思论写作学理论体系强调从“构思”到“表达”的过程研究,更关注“构思”研究,而对“表达”的研究很少关注,构建了“构思—表达”、“构思”优于“表达”的等级结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文学创作论的基本框架就是如此。因此,马正平教授运用解构主义思维,敏锐地发现构思论写作学理论体系的这一等级结构及其带来的诸如写作兴趣减弱、写作思维僵化、写作质量降低等弊病,在原有的写作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非构思写作”及“非构思写作学”的概念。他认为:“非构思写作就是指运用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来控制生成文章立意、文章结构、文章材料、文章语言的自觉化写作生长过程。非构思写作学就是关于这些写作行为活动规律的研究。”①马正平教授的这一理论是在借鉴了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观念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对构思论整体进行解构,其本质意义是对发达的中国古作理论的回归与超越。连山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理论发展完善,提出“写作动力”和“自由思维可控”的观点,认为:“只有在作者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强烈的写作动机才会激发出思维的灵活性和联想的丰富性。而那种‘强烈的写作情绪状态’既可以用理性(逻辑)分形得到,亦可以用淡化显意识、降低显意识阈势能值的方法得到。非构思写作是在大脑进入了‘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模式’的状态下进行的,随着写作思维的调整,吸附、凝聚潜意识中的文章材料,实现其自组织,是‘无中生有’。而这种大脑的‘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要受到序参量控制的,这里的序参量就是写作前的‘立意’的主观意识。”②从这些理论可以发现,“非构思”写作才应是写作过程的原貌,是写作的高级阶段和写作的本质体现。可以说构思写作蕴涵着非构思写作的因子,但非构思写作超越了构思因素的局限,两者是“物”与“质”的关系,即写作的本质应该是追求人类理性自由的最大化。

二、“非构思写作”效率假设与试析

“非构思”写作对现实的写作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它必然是产生写作成果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教学中的“构思”写作。笔者在这里提出“非构思写作”效率参考公式为:F=G2·M′/M(F代表“非构思写作”效率;G代表“构思写作”效率,即传统构思写作中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有效写作成果;M′为“非构思”状态下单位时间产生的写作语言数量;M为正常状态下单位时间写作语言数量;且M′>M)。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非构思”状态的写作效率和“构思”状态下的写作效率是平方倍数的关系,产生的有效信息量呈指数增长态势;且“非构思”状态的语言速度大于“构思”状态下的语言速度,即由M′>M得出M′/M>1。从这里可以看出,“非构思”写作是“在作者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强烈的写作动机才会激发出思维的灵活性和联想的丰富性”③,“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模式”的状态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一过程是调整、吸附、凝聚潜意识中的文章材料,实现其自组织,“无中生有”的过程是隐性知识显性化且产生大量有效信息的膨胀过程。但是,从“F=G2·M′/M”的公式中可以看出,一旦G呈不断缩小趋势,G2缩小的速度更快,即F呈指数缩小关系,达到G

三、“非构思写作”对传统写作理论和教学研究的促进

二十世纪的中国写作学研究,由于受西方的语法、修辞学等只流于在场文本和表面技法描述的写作学理论影响,国人对中国传统的写作方法、写作理论进行舍弃,一味追求国外的写作思想。这使得我们在解决写作研究中的问题时步履维艰,使我国大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马正平教授提出“非构思写作”理论,点到了我国写作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死穴”,因为它崇尚现作与传统写作的交融并举,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效率,因而必将成为我国写作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一个焦点和亮点。

1.“非构思写作”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对结构主义的构思论写作研究提出挑战,使得我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不再拘泥于写作过程的专注与无谓分解。它使写作理论研究跳出了固定僵化的模式化研究框架,从一个新的视角和理念重新对写作学理论体系进行解构分析。

2.“非构思写作”理论对现实的写作实践教学有重大的深远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写作教学观念依然是知识型静态教学观,即写作教学就是教文章知识,教文章写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思论的写作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对文章只作静态的分析和研究,所谓的写作块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切写作教材的理论框架,构思变成了聚材取事、命题炼意、谋局布篇、定体选材。在这种教学形态下,学生学习呆板,缺乏热情,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马正平教授“非构思写作理论”的提出,就是要打破这种低效率呆板的教学方法,崇尚学生写作自由状态,吸取传统写作精华,运用于现作教学实践。

最后,“非构思写作”理论是洋溢着后现代哲学精神的伟大理论,它没有仅仅局限于纯理论的研究论述,而是更多地涉及了知识生产和写作实践活动,这一理论不但具有哲学的高度,而且富有写作实践意义,在中国本土上达到了写作自由秩序之境。

注释:

①②③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主义之后当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海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58.

参考文献:

[1]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后现代主义写作学观念、原理与方法(上)[J].海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

[2]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叶浪英.论高校写作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4).

第2篇

我们更大限度地让教师和学生发出他们自己的课程声音,改变过去单由他人来规范和解释课程的状况,也让课程参与者用自己的语言和愿景来解释自己的创造。那么学校、师生对课程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依据什么来选择、开发和设置课程呢?他们依据什么来解释自己开发的选修课程呢?如何保障教师在选修课中帮助学生建构有深度的知识?这些问题不解决,选修课程开发将会如潮起潮落,成为过眼烟云。

为此,我们组织了浙江省语文学科基地培育学校,研究如何构建学校语文课程体系,探索以语言、文学和文化为知识核心,构建学校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来规范学校语文课程。在建构学校课程体系时,我们尤其慎重处理好普遍认可的知识、文化与地方文化、个体知识的关系,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其反面。

一、课程范式转型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后现代课程观把语文课程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范式,转变为以教师和学生经验为核心的课程范式。教师的作用也从以前“学科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学习的辅助者”。过去,“学生学习”往往要通过“教师教学”这个“跑道”,达到“学科知识”这个目标,而后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是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的,它不是客观存在在那里由教师带学生去获取的东西,而是学习者重构的意义与关系。学习是从三个维度重构意义与关系的,即“重构客观世界(原注:教育内容的世界)的意义与关系、同他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1]。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是“意义与关系的重构”(同上)的。教师的角色由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学是与教育内容对话、与学生多样的认识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再像过去那样探讨科学原理与普遍程序,而是反思的、对话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构意义与关系,它实现了后现代课程立场所提出的受教育者应该拥有更人性化的课程范式的要求。

但是,我们在转变课程范式的同时,却把语文学科体系、语文学科知识丢失了,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因此迷失了方向。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内容标准,没有知识体系,语文课程身处茫然之境,不知所安,迫切需要语文知识以安放语文飘荡的灵魂。

二、知识,语文课程体系的核心

任何学科都有其知识结构,不存在没有知识结构的学科。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共同认可的知识结构来构建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有两种:一是以布鲁纳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为基础的知识框架;二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前者具有动态性与功能性,后者与学习的具体内容有关。

(一)具有动态性与功能性的认知知识

从泰勒原理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再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都受到经验哲学、科学主义的影响,他们以逻辑的思维方法,把课程作为一个实体概念,分析课程的过程结构、内容结构或者目标结构,直至把课程及其知识结构为树形图,或者构成网状结构,用来分解知识、确定目标,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他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一书中提出的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这些难以评价语文课程中占重要地位的情感领域、审美鉴赏、文化认同感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实布卢姆非常重视情感领域等教育目标,他和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注意)[receving(attending)]、反应(responding)、价值评价(valuing)、组织(organization)、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 by value or value complex)。这五个亚领域更适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却被专家屏蔽了,原因是什么?其中存在二律背反原理。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冲突,难以融通。

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近10位专家根据对布卢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长期应用之后,结合美国实施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于2001年完成了新的目标分类。与布卢姆一个维度的认知目标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安德森的分类采用了“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二维框架。知识维度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四个类别: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其中,概念和程序的抽象程度有一定的交叉,即有的程序性知识比最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更具体。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包括了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依据认知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来排列的,具体如下[2]:

知识维度的分类与亚类

(一)事实性知识

1.术语知识;2.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

(二)概念性知识

1.类别与分类的知识;2.原理和概括的知识;3.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

(三)程序性知识

1.具体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2.具体学科技术和方法的知识;3.决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标准的知识。

(四)反省知识

1.策略性知识;2.包括情境性的和条件性的知识在内的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3.自我知识。

认知过程维度的六个类目

(一)记忆

1.再认;2.回忆。

(二)理解

1.解释;2.举例;3.分类;4.概要;5.推论;6.比较;7.说明。

(三)运用

1.执行;2.实施。

(四)分析

1.区分;2.组织;3.归属。

(五)评价

1.核查;2.评判。

(六)创造

1.创新;2.计划;3.建构。

现在我国中学各个学科普遍还是依据布鲁姆的知识分类系统制定评价量表,也以它衡量语文教学效果,但是所得数据往往与实际教学并不吻合,甚至相反。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并不按照这个知识系统,即使到了高三复习也不完全按照这个知识系统,而是依据试题内容和答案内容来确定知识框架,导致日常教学内容和考试复习内容不一致,考试内容与结果又与评价量表不一致。因为语文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语文知识有流变性,有个性,它粘附于文本与心灵,大量的内容无法用单一的知识范畴规范它、评价它。

(二)语用学、文艺学、文章学、写作学与文化等学科本体知识

语文课程学科知识,即我们一般所说的语文知识,或曰“语文学科知识”。这一类型的知识,是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包括语言文字学或者语用学、文艺学(主要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文章学、写作学与文化等。但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学科,因而,具体一点说是学校课程视域中的语文学科。上述语文学科本体知识都可自成体系,所含知识也可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根据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单独设定“内容标准”,没有确定核心内容,当然也没有内容具体分类,而以三个维度的目标笼而统之,这在中小学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是唯一的。与西方各国普遍以内容分类、知识系列化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旨趣相较,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似乎力求圆融。

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没有内容标准和具体、明确的知识结构,但是《标准》制定者所依据的还是语用学、文学、文章学、写作学与文化等学科知识,这从《标准》所述的课程结构可以看出来。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

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系列1 诗歌与散文;

系列2 小说与戏剧;

系列3 新闻与传记;

系列4 语言文字应用;

系列5 文化论著研读。

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内在的逻辑分类与语用学、文学、文章学、写作学与文化等学科知识相对应。《标准》明确要求,“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研制的《模块教学指导意见》和《选修课程纲要框架》围绕学科本体知识从内容领域和不同层级进行分类。本期“专题”刊发的另外三篇相关文章分别介绍了三所高中学校的具体做法,其主要也是以语用学、文学、文章学、写作学与文化等学科知识作为语文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比如:杭州高级中学根据校本资源,以文字、文章、文学为核心,重新编排必修教材,架构适应杭州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框架;宁波效实中学围绕“语言文字与文化”构建课程体系;温州瑞安中学的课程体系严谨、细密,根据浙江省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多角度多层级设计安排,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其选修课程体系也是以“阅读与鉴赏”(文学类、文化类、文艺理论类、语言文字类)和“表达与交流”(文学创作、学术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构建的。

语文学科本体知识与大学专业知识范畴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比较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四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虽然课程数量与表述颇不相同,但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基本一致,都是围绕文学、汉语、文学理论、文化、写作等领域设置了课程。例如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三年级的课程内容,我们可把它分为文学类、汉语类、文学理论类、文化类、写作类和其他实践运用类,具体如下(课程目录来自浙江大学网站):

【文学类】现代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小说史、诗经研究、网络文学研究、20世纪世界文学研究、史记研究、唐宋诗歌研究、诸子研究、20世纪外国作家研究、中国古代文学(3)、世界文学史。

【汉语类】文字学、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现代语言学、汉语史、汉语语用学、诗词格律、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法。

【文学理论类】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思潮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文学批评与解释、文学理论。

【文化类】文化语言学、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研究、佛教文化与语言。

【写作类】文学写作、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其他】社会实践、版本学、逻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目录学、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美国影片分析、欧洲影片分析、亚洲电影分析。

相比较而言,《标准》所述的语文课程结构和杭州高级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温州瑞安中学三所学校的课程体系,虽然与大学的课程结构同在学科本体性知识范畴内,但是具体课程及其表述层级相距甚远。显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几乎完全不同。大学生在身心发展阶段、专业水平的要求等方面与高中学生都有较大区别,高中生对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不必进行系统学习,学习方法上与大学教育也有很大差异。简单搬用大学课程可能会让中学课程体系变成大学的“低幼版”“简化版”。这就要求学校在构建语文课程体系时,必须遴选其最基本、最基础、最有用的部分,选择、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学科课程和教学的基础知识。

我们曾经构建过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简称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但是这些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语文学科的发展。我们编制语文课程体系,要把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转化为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浙江省语文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所构建的学校语文课程体系,不仅创造性地把握住了学科本体性知识,而且根据学校学生的文化特点,把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课程化,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形成课程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调整、增减、变序、转化、提炼和改造的成果。比如黄华伟构建的瑞安中学语文课程体系,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生经验”为核心的“层级性”“发展”特征。把“选修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独立出来,称之为“研究课程”,为能力发展的“高端”。

当然,我们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要认识到知识是可以以多种方式架构的,而这些方式与知识获取的结构并无必然的或直接的联系。用更学术化的概念来说,认知与结构是两码事。混淆两者的做法会危害课程体系与教学。

三、文化植根,语文课程体系的特色

学校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其实质是学校文化出了问题。严密的学科课程体系制度化推行,切断了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的联系,隔断了主体经验与课程知识的联系。台州学子不知宋代词人严蕊、嘉兴海盐学子无人研究小说家余华、衢州学子不知南孔……学校封闭了自身,在其内部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并且固执于这种文化,自以为是。久而久之,与社会精英引领的主流文化阻隔,普遍落后于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成为文化的沙漠,语文教师与当地传统隔绝,与社会文化隔绝,无法与文化人、文学家沟通,成为没有文化的人,只是考试知识的传递者。

因此,学校语文课程体系必须融入文化,实现师生、社区、学校共同向专业的源深方向发展,把学校、师生带到文化的共同圈里,寻获文化认同感。我们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时,特别突出地方文化元素,比如:瑞安中学的语文课程体系纳入了晚清朴学大师孙诒让、“南戏”鼻祖高则诚;杭州高级中学历史上大师云集,名家荟萃,人才辈出,鲁迅、李叔同、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金庸、张抗抗等名家大师撑起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半壁江山,也支撑着学校的语文课程,另外,学校的三级课程还围绕校史馆、浙江贡院文化构建体系。

课程体系的文化愿景是:课程体系中融入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与课堂文化;以叙述和对话将个体、地方、民族和生命的存在,统一到广阔的文化、生态、宇宙模体之中。

学校语文课程体系之愿景不在未来,也不在彼处,我们必须从当下出发来设想它:它整合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构成立体的、开放的、多元的语文课程体系;知识呈现连续性,具有不可替代与置换的特征;与地方学校文化融合,有文化的植根性;融入了社会与生活,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它能促使我们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探索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言意境 语言应用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它传承着本民族语言及文学,内容多样并具有自身特点,让学习者能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并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及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涉及面广泛,主要研究的内容可以小到文章的字、词语、句、段落等,对于语言思维逻辑、语法修辞的运用也是其涉及的研究内容。

二、语言的意境创作

语言的意境是从美学的角度及审视方式描写自然、社会和人生。散文、小说、古诗词等都是汉语言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文学的发展水平。那么我们就在散文里体会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独特意境。

(一)来源生活,真情实感

散文本身就是真实的情感写照,散文里面的场景是生活中会出现的画面,意境来源于生活,但如果把出现的画面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带进散文创作中的话,不免会造成文字上的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性。所以,在散文的创作中或多或少带进写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选择,这样就增强了散文的阅读性。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的其中一个场景描写,父亲送“我”上车后细微地刻画了为我买橘子的情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子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经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场景是真实的写照,但在描写中出现的“蹒跚”、“探下”、“努力”等词语的运用,深刻地折射出作者对父亲饱含的关爱、痛心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状态下作者的悲惨命运。这就是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描写打动读者的内心。

(二)自身真实思想的体现

散文的创作如果仅是表现高高在上的号召、启发,总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不贴近真实生活。真正的散文应该是真实思想的体现,它充满生命力,能引起读者共鸣,唤起平民意识。张爱玲的散文基于当时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下,物价飞涨、时局动荡、家庭压力等,使她对众生的描写没有任何隔阂障碍。比如《中国人的宗教》里传达着社会底层的思想感情,并未从书面上的传教的口吻进行写作。再如《烬余录》,并未从历史的角度描写战时香港所见所闻,而是从“我”出发,嬉笑怒骂间的小事反射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三)构建灵趣

散文中的灵趣就是写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人、对事、对物的真。例如贾平凹的《平凹小传》里,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姓名、意义、生日、家庭环境、过往经历等,内容丰富,语言突显个性。而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表达了作者本人淡泊、谦逊的性格特点。这就是真性情的流露。再如丰子恺的一些散文就以儿童的角度出发,保留自身的童真童趣,尽力了解感受儿童的世界。

三、语言的应用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汉语言文学要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不仅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其中的内在精神,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复合型人才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看待它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文学理解

汉语言文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阅读文章中的文字阅读是对文学作品表面的内容加以理解,而文学上的理解就是更进一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意境并加以分析研究。它是高层次的理解方式,这就需要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相关学习才能得以掌握。学习到汉语言文学后,不仅可以对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揣摩理解,甚至也能对没见过或者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

(三)写作训练

《写作学》和《文学概论》分别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格式上的严谨规范和更深层的规律总结。这两门课的学习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保证。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对写作训练提供了有力帮助。它有利于写作者充分了解情感的表达,意境的构建,懂得怎样把写作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汉语言文学的写作与其他相比,具有其自身独到特点,写作者要适当应用汉语言文学进行创作,为文章彰显特性。

(四)规律运用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语言的专业,它能提升语言文字修养和能力,语言文字同样也存在一定规律性。我国民族众多,人口数量大,语言方面也相对复杂。普通话作为官方通用语言在一些地区一些环境下并不能较好的实行。以区域进行说明:南方地区对卷舌音较难辨别,读起来也比较困难,北方地区则对卷舌音的敏感度较差。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语言规律相关的知识并正确进行运用,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多边交流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具有显著效果。汉语言文学拥有其自身特征,在语言意境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规范和要求。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应主动地发挥并探索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对语言的意境及应用方面的分析研究能力,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 洋 刘再复 《中国文学》 北京出版社 2011年

[2] 王 勇 《序论:汉籍与汉字文化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

[3] 姚晓柏 《汉语言与文学》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 潘连根 静 义 李佩仑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 2010(1)

[5] 张爱明 宗 瑞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 大众文艺 20ll(8)

第4篇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教学现状;语料;教学改革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对于人类如同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重要,个体的语言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非常有必要将语言学的基本常识,作为全民的一种基本素质得到重视和普及,而中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语言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这也就是在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开设“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初衷。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现状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它是语言学理论的入门课,具有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特点。该课程重在于阐明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从理论上对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的学问。” “语言学概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在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基础上,将学过的语言概念、语言知识和语言理论加以系统化,从而整体提高我们的语言理论水平,为深入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因此“语言学概论”被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十门专业必修课之一。其学科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语言学概论”的学科教学实施情况是怎样的?一般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大致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学概论”是相对于“文学概论”而言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是理论课程的“文学概论”和“语言学概论”理应是并举的,但从学生写作学年论文的实际选题范围来看,喜欢文学的学生远比喜欢语言的多得多,这不仅因为文学以其巨大的形象魅力、情感魅力和人性魅力左右着人们的选择,而且还因为语言学内容抽象和缺乏趣味性的特点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以至于形成了“文学概论”和“语言学概论”两学科的巨大差异这样一种不争的事实。因此,长期以来,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难度大,人们常视“语言学概论”为畏途。形成了“语言学概论”课程难教、难学的现状。

罗耀华、柳春燕曾向学生进行了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态度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较大,15%的学生认为课程枯燥、乏味,30%的学生认为难度适当;56%的学生认为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32%是为了考研,12%是缘于学习兴趣。可见,对于“语言学概论”,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的学科地位并不相称。造成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原因,细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本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

“语言学概论”作为一门语言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比较,显得抽象、枯燥,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学生学习起来自然缺乏兴趣和吸引力;作为一门理论课,“语言学概论”重在于阐释抽象的概念、术语和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具体的语言事实相比较来说较少,因此学生不容易理解和吃透。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叶蜚声著),书中就有数量繁多的概念和术语,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法手段”、“语法范畴”、“社会方言”、“亲属语言”、“洋泾浜”、“克里奥尔”等等,这些全新的概念和理论与部分学生追求故事性、趣味性的轻松学习形成极大的反差,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厌学,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2.学生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态度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基础课和理论课的课时,增加选修课,应用型课程应不少于总课程的三分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会产生重实用轻理论的观念,“语言学概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的特点而倍受冲击。很多学生有这样的认识,“语言学概论”是纯理论性的课程,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远没有技巧性,实用性的学科有助于就业,因此便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钻研,厌学弃学的情绪较重。

3.运用于课程教学的语料单一

“语言学概论”是以全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由于语言学首先是在印欧诸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多数理论是以印欧语言事实材料为基础的。而我们熟悉的外语主要是英语,这就导致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语料取材单一、贫乏,多局限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即使是专门讲授“语言学概论”的教师都缺乏别类语言事实语料的体验。因此讲课过程中,师生很难游刃有余地运用别类语言来传递信息和对某个语言理论加以印证和反馈,而且对于教材中的某些例证也缺乏透彻的认知和理解。如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中论及“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时,有所谓的“复综语”,代表语言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美诺米尼语,此类语言本来就鲜有人知晓,教师都很难解读,更谈不上进一步深入论证了。这样单一的语料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干巴巴的理论只会加剧学生对本学科的无兴趣。

4.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语言学概论的学科地位虽然很重要,但是一般院校很少有专任教师,多数是由担任现代汉语或古代汉语等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兼任,这也是语言学概论教学力量薄弱的一种表现。由于人的精力所限,作为兼职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注意力去更多的关注语言理论问题。因此长期以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改善教学模式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构建框架式教学内容模块

“语言学概论”虽然理论性强,内容繁多,但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学中如若能针对教材内容,构建一个大致的框架,可以收到突出重点,化难为易的效果。我校10级汉语言文学和12级专接本班使用的教材都是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全书共有九章,为了让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上课之初先将教材内容重新架构,大致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是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包括教材中的导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块是语言的结构要素,包括第三章语音、第四章语法、第五章词义;第三块是第六章的文字和书面语;第四块是语言的发展,包括第七章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八章语言的接触和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这样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就归拢在有限的四个框架之内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对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系统了解,便于学习和把握。

2.补充、整合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内容

由于我们选定的《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学用书,虽然经典,但文中没能反映语言学发展的新成果,因此备课、授课中将教材作为一个依据和参考,积极拓展和教材观点相关的知识信息,联系学科的发展实际,把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方向、趋势和成果介绍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整合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如:“导言”部分补充了“语言学”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语言是符号系统”一章节教材很简略,但因为学界对“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已形成共识,不细讲不足以体现语言的特点;对“语音・国际音标”部分增加了可操作性的练习和训练,明确告诉学生这是学习的重点,是考试的内容;在“社会方言”、“地域方言”部分,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网络语言、社群语言以及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等学生熟悉的语言现象,使学生感到语言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人的口头上,生活中。经过这样的整合和补充,整个课程的内容丰盈了不少,由于结合学生们的语言实际,也变得生动有趣得多了。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多样性的、趣味性的语料,不仅可以化解理论知识难点,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言学概论”语料的选择,从理论上讲应顾及古今中外不同的语言,才能反映该学科关注全人类语言的普通特征,但限于每个人的精力和学识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涉猎更为广泛的语言类型,现实生活中作为语言活化石的方言,沉淀了大量历时的语言痕迹,能够显示出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把更多学生较为熟悉的方言语料运用到语言学的教学中。以方言为例,阐述语言学的理论,会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在讲授“语音・声调”的“入声”时,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完全消失,只存在于各地的不同方言之中,并且“入声”在不同地域的实际发音并不相同,于是分别请来自山西、石家庄和邯郸等地的学生做“入声”的方言示范,这样既化解了知识难点,又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印象深刻。

趣味性的语料由于带有搞笑的成分或调侃的意味,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毕竟课堂上不可能总是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氛围远比沉闷枯燥干巴巴的讲述更受学生欢迎,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法”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于是把搜集和发现的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运用到语法教学中。比如在讲授语法的“递归性”的时候,就选用王蒙先生在小说《相见时难》里的句子作为例子:

哪儿去了?

什么哪儿去了?

你说什么哪儿去了?

我哪儿知道你说什么哪儿去了?

你怎么会不知道我说什么哪儿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知道你说什么哪儿去了?

……

这一富有趣味性的例子,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研究语言的兴趣。此外,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熙、邢福义等语言大师们,特别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一些鲜活而有趣的语料,运用到教学和著作中。这些大师由于自身知识贮量大,语料丰富,课讲得十分生动而有趣。研究成果由于引用了多彩的语料,通俗易懂,因此向学生们推荐语言大家的经典的语言学著作,感受生动有趣的语料带给我们的享受。

4.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以往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将具有丰富的可观赏性的视频、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能够生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对于理论的感性认识,让“刻板”“乏味”抽象化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形象起来。例如,在讲授“语言的层级体系”时,将语言的分层装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语言的结构系统一目了然。在讲授“洋泾浜”、克里奥尔等混合语时,为了加深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搜集相关的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并通过对这些语言片段的分析,进行语言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学习。

5.改变以往的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就“语言学概论”课程而言,首先是要理解和掌握有关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传统的考察学生的闭卷模式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往往会禁锢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诱导学生进入到机械背诵、生硬记忆的误区中。据调查,大约有90%的学生在考试过后一个月,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因此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模式,让学生多方面的展示自身的潜能,真正、充分地认识自我;教师也能够在教学环节参照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师生互动,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课程评价模式可以采用1+1模式,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各占成绩的50%,理论知识仍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实践能力重在于考察认识语言现象、分析语言现象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可由平时课堂互动表现、小组谈论和应用语言调查等方面综合而成。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和探索。古语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教学方法得当,就会焕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和推行。一旦有一天,在学生的心目中,“语言学概论”能够和文学类的课程一样生动、可爱,我们“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彭润泽.素质教育和“语言学概论”的课程建设.[J].语文建设,1999

[2]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青松,张先亮.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性质与任务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2012

第5篇

关键词: 留学生 《汉语写作》教学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汉语写作》是留学生教学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对于词汇量有限的留学生而言,如何处理词语的搭配尚且有一定的障碍,更何况篇章的书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非汉语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用较陌生的语言进行生活记录与情感表达,消除留学生对于汉语写作的陌生感;如何解决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的母语干扰问题;怎样设计适应留学生汉语写作的命题;如何有效利用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的质量,等等,都是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把留学生本身的劣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需要汉语写作教师获取一定的应对策略,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汉语写作的几个关键问题,那么《汉语写作》教学将不再困难。

在具体的《汉语写作》教学中,面对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处理好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在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中,经常遇到生活和写作的矛盾,留学生学习了不少的汉语,但是在实际的交际中,却不能有效地运用。汉语的学习,停留在纸上练兵的层面。而汉语写作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留学生学会汉语的写作,更重要的是让其在生活中使用汉语。因此,如何处理好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并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代文艺创作观念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的枝蔓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写作素材积累的过程,因而,增强写作意识,重视生活对写作的功用,在生活中培养写作的兴趣。这样,在《汉语写作》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在选材、命题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增强写作意识,树立大写作观念,把汉语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取材、命题。《汉语写作》教学应关注生活,使生活成为写作的素材,使写作有话可说。而且,生活中的命题比较符合留学生的特点,他们具有成人的思维方式,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有一定的观念评价能力,有利于对写作话题的理解。

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生活中应用汉语,积累写作素材,使生活成为写作的强大材料库。在中国的生活对于留学生而言是全新的。从写作角度而言,具有较高的写作价值,而且,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使留学生有较强的新鲜感,教师就可以引导留学生多观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发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之处,从而去学习,去思考,去积累。这样,生活本身就成了写作取之不尽的材料库,在写作中就不至于无话可写。

2.重视留学生自身的优势。留学生多是成年人,而且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留学生本身的这些优势,进行汉语写作教学。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要想写出有意义的文章,本身的修养不可忽略,生活的积累和知识的学习对于写作者来说都是必需的。“写作者的修养水平,与他的实际写作能力一起,构成决定写作活动有效性的两个最基本的主观条件”[1]。而且,留学生在接受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思想修养,虽然不同于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念,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比如非汉语的文章写作中,也讲究修辞手法的使用、结构手法的运用等,这些写作的技巧,在汉语写作教学中,不能因为语言的不同,就一味简单地将其否定。重视留学生的自身优势,教师在进行《汉语写作》教学时,要因势利导,进行教学,针对留学生文化背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命题与教学。这样,不仅教学的难度降低了,而且能够减少汉语写作的枯燥感,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应用“大写作”概念,进行开放式命题。“大写作”是在现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的特点,提出来的一种写作教学理念,即写作教学不是单纯局限于课堂,而是辐射到生活中,把生活等因素归入到写作视野中,扩大命题和写作的范畴,使写作贴合生活、社会,使之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因为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汉语学习的特点,不必拘泥于中文学生的命题与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开放式命题,结合生活实际和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命题,使留学生较快地进入写作氛围,熟悉写作内容,从而有效地进行写作。

二、处理好“说”与“写”的关系

“一日不生,一日不读口生”,极好地证明了“说”与“写”在语言使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写作是一种表达,“说”也是一种表达,前者是书面表达,后者是口头表,但二者都是将心中的情感、看法传达给他人的过程,而且都是语言的运用,因而在汉语写作中要重视“说”对“写”的辅助作用。汉语写作重在“写”,但也不能忽略“说”这种口头表达在写作课中的作用。

留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用母语直接构思,而后翻译成汉语,虽然写出了汉语文章,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语写作。“说”这个环节的增加,迫使其丢掉母语思维模式,以汉语的思维模式思维,使其摆脱对翻译式写作的依赖,真正使用汉语学习,掌握汉语。因而,从其构思开始,就要求进入汉语思维模式中。

具体教学中,可采用“先想—再说—后写”的模式,不急于一气呵成。想、说、写的过程,三次使用汉语,使其较快适应汉语思维习惯。“说”的过程,也是一次汉语的应用和写作,纠正其口语表达,对其下一步的写有较大的帮助,使语言的使用困难分散在三个步骤中,降低语言使用的难度,更有利于汉语的书面表达,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的“说”,不求其完全字正腔圆,而重在是否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是否能使用恰当的词汇。而且,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了解其对命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其写作的困难在何处,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克服语言难关,顺利地写作,准确表达。

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所以,在写作的同时,注重“说”的练习,能够让留学生有机会使用汉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体会第二语言应用的特点,体味汉语的丰富的表意功能,从而更好地使用和写作汉语。“在交际法教学盛行的今天,我们注重写作中书面语词汇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语言形式视为写作教学的中心,而是在遵循‘意义的表达占首要地位’、‘任务的完成优于语言表达’这些教学原则的同时,关注如何使语言形式更好地为‘意义的表达’和‘任务的完成’服务,试图为‘内容表达的流畅性’和‘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这对矛盾寻找一个突破口”[2]。

三、处理好他类写作经验与汉语写作的关系

写作不外乎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古往今来,各个民族,都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时,可以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的写作经验,借鉴不同文种、文体之间的写作技巧。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母语写作与汉语写作的关系。留学生对汉语写作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其母语写作经验的影响。在这个方面,教师不必完全强求其顺应汉语,也不必视留学生已有的母语写作经验为大敌。其实,留学生已有的母语写作经验对于汉语写作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借鉴。当下汉民族的写作,不少写作理念和写作手法也是从其他民族中借鉴过来的。因而,留学生母语的写作经验可以不完全受限制地参考和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去发现和鼓励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的良好表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喜悦,不再畏惧写作课。

我们应该承认母语写作经验在汉语写作中的积极作用。虽然母语思维习惯会影响汉语语言的使用,但成熟的母语写作经验可以毫不费力地为汉语写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比如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样,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母语写作与汉语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对其汉语写作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2.中文学生写作经验的有效迁移。在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中,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中文学生写作课的教学模式和思路,但对于其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迁移使用。比如对中文学生的写作有益的是日记写作,对于留学生而言,也同样有效,写日记对于巩固汉语写作技巧与经验实践极有作用。成功的实例表明,具有一年以上的汉语学习历史的留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对其提高汉语水平的作用十分明显。

中文学生写作教学中的关于“文体”的教学观念在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中同样要引起重视。文体是提高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汉民族的写作史中,一直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培养和强化文体意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写作实践,是写作者自觉地‘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用到对象上去’,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来”[3]。在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中,可借鉴中文的文体教学,从记叙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使之在写作中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熟记不同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使用,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汉语文章。

四、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不论是古作理论还是现作理论都十分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重视阅读在写作中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强调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从阅读中可以学到优秀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在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中,也要同样重视阅读对写作的示范作用。在强调学生写的同时,也要依据写作内容及留学生本身的语言水平实际情况,搜集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其在练习中丰富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文章的选取上,要区别于阅读课的文章,为写作选取的阅读材料,不是重在学习字词句,而应与写作的话题关系密切,并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因此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1.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阅读材料,或扣住话题,或符合某一项技能的训练。为写作选取的阅读文章自由度较大,不受语言学习的限制,只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并且与写作话题相关,都可以作为选取的对象。而且,优秀的学生习作或其他文章都可以服务于汉语写作教学。这是因为,“选择优秀的范文,指导学生从写的角度去阅读,即看范文如何安排句序、连句成段、组段成篇,如何表达中心思想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来训练留学生的汉语思维及汉语书面表达方式,学习、掌握汉语写作的方法”[4]。

2.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留学生对汉语文章的篇章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汉语写作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与当下的生活脱节,或多重视语言法则的训练,或有一定的文化隔膜。对于留学生而言,过于枯燥无味,难度也大。如果教师选取更贴近其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的话,则更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文化的隔膜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汉语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补充或加强留学生对汉民族文化的了解,消除文化的隔膜,从而使留学生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上,留学生语言的习得,写作技巧的提高,都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因此,不能断然将写作与阅读分开,认为写作专司“写”,忽略阅读的作用。只有阅读与写作并进,以读促写,才能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快速提高,真正掌握汉语。

所以,汉语写作不是单纯地对已学过的汉语词汇与字句的简单复习,单纯的模仿也不是汉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汉语的创造和使用。因而,在汉语写作中找到应对这几个问题的策略,就可以为《汉语写作》和《汉语写作》教学打开一扇明亮的窗,使留学生的汉语写作学习不再是负担,也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而且,注意了这几个问题,也可以使汉语写作教学课程较早开设,较快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杰.大学写作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79.

[2]李海燕.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实现口语词向书面词语的转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4),62.

[3]张杰.大学写作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243.

第6篇

【关键词】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现状;对策

一、近年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回望

笔者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市场上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十余本,教材出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背景下,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出版拉开序幕。从数量上看,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类教材中远远少于其他课程教材。从事音乐类论文写作的人群主要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在校学生和音乐科研需求者两大群体。三个层次的在校生对音乐论文的篇幅、深度、创新性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两大群体的论文写作定位、要求各有不同。既为教材出版,首先要清楚读者对象。表1所列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音乐类本科生,部分教材兼顾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音乐科研需求者的论文写作,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音乐类博士论文写作的教材出版。

二、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剖析

依据分析可以得出,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呈现两个块面的内容:学术性论文写作、常规音乐论文写作。1.学术性论文写作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有较高要求。居其宏先生将音乐学专业的学术性文体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的结合,高效适应了当下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他的两本教材(见表1)在特别强调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提出“三个第一性”“论题相关性”原则和“逻辑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代表了作者对音乐学文论写作的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细化、分解为11个环节,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并配以正反文论实例的解析、点评,构建了极具特色的音乐学文论写作理论体系。韩锺恩先生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文写作指导一对一的教学传统积淀和个人持续多年的教学积累为基础,“用音乐学写作概念替换原来课程命名音乐论文写作概念”,以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为目的,跳出原有教材的“普适性内容”,力求对音乐学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专门的论述。如教材《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选题:作者另辟蹊径,从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出发,系统论述了学术积累、问题意识对音乐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提出从理论知识、资料文献、技能方法三个方面建立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强调问题的产生是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在实践现实与认识期望的矛盾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问题,最终顺利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又如范文导读,作者分篇幅、难度精选22篇范文,用导读的形式对范文写作思路深入剖析,犹如显微镜下的解剖,呈现音乐学写作的全过程。范文和导读的结合,清晰呈现了音乐学写作基础理论中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以实践的方法巩固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对其写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音乐学写作》呈现了作者站在学科体系建立的高度上对音乐学写作的学术性和专业特点的深刻思考。居其宏、韩锺恩两位学者以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规范、持续的教学积累推动了音乐学专业论文写作教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2.常规音乐论文写作无论何种专业的论文写作,作为知识传授所需要的概论性内容和实践操作步骤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修改与定稿。此外,学位论文写作中还涉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答辩环节。本文所选择的12本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中,7本教材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依据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环节进行统计,7本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横向对比:7本教材中有6本教材未涉及文献综述,5本教材未涉及确立选题,7本教材未涉及开题;纵向对比:没有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所有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教材的主体内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在所有专业论文写作通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下,音乐类专业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和各专业论文写作的差异性并未突出呈现,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较弱,教材虽名为“音乐论文写作”,却有一般论文写作之嫌。

三、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从无到有,音乐论文写作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的特定阶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下音乐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理性看待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笔者认为,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读者对象不明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读者对象表述较为模糊,如“各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作者并未对读者对象的专业做细致、明确的限定,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普遍较弱。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类中的音乐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读者对象的不明确,导致三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未能鲜明呈现,进而带来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不适应。在看似涵盖了所有音乐专业这个庞大的读者对象的假象下,失去了教材对象的指向性和教材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2.缺乏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的完整性表2的信息统计清晰呈现教材中普遍未涉及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文献综述是学生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整理、分析、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在全面介绍和评价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研究趋势。确立选题是学士学位论文构思过程中历经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多次提炼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写作意图。开题是在开放式的师生交流和逻辑推理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它们是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质量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在教材中的普遍缺失,导致教材内容客观上存在对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陈述的不完整,也侧面反映了在教材编写观念上,对论文写作操作流程重视不足。3.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受到教材作者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影响,加之音乐学专业领域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的7本教材所用范例多为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学术性论文。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引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强适应性,但对其他音乐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背离了教材围绕读者、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四、对未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解决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现实需求,以此为准则,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才能解决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1.正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学生是音乐论文教材的重要读者对象,其现实需求是完成规范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相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面对各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特殊性,直观掌握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因此,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主体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且理论知识为操作过程服务,操作过程如何呈现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现有教材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陈述,但体现专业特殊性的操作过程却较少完整呈现。要实现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必须尊重和重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不同专业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2.完整呈现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完整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确立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与定稿。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操作流程存在的现实意义是引导读者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际操作,明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知晓操作流程的前后关联,在写作意图的梳理中进一步明确论文构思,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完成论文写作。基于此,音乐论文教材编写者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体例与论文操作流程的合理构建,为读者和课程教学提供最大便捷。笔者认为,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对操作流程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补齐上述教材中被普遍忽视的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的知识内容,明确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连续性,建立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二,陈述每一步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突出问题意识、师生合作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大胆地将构思付诸实践;第四,充分考虑和突出“第三人”在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3.范例的选择应多元化范例在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的存在意义是引导、示范作用,其目的是在正反实例的呈现中引导读者清晰、准确理解论文写作每一步操作流程的要求和应达到的规范。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范例涵盖专业的多元化,改变上述教材中范例选择单一的现象,大幅度增加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论文写作的范例,实现教材与读者对象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充分考虑适应当下社会现实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音乐生活与研究中的热点,并切实考虑范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契合,努力实现范例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借鉴作用。第二,范例对应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多元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所包含的九个环节缺一不可,哪些操作步骤的阶段性成果适合用文字形式、图表形式的范例进行呈现,哪些操作环节需要教材编写者为师生提供具有专业包容性的其他形式的范例展示,进而引导师生高效完成课程教学,是实现范例选择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在重视反例的作用。应对学生写作经验的缺乏,发挥反面实例的警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正反实例的结合中,在一管到底的完整范例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流程,切实发挥范例在音乐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导向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音乐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国明.试论音乐学论文写作——读韩锺恩《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心得[J].艺术教育,2015(10).

[2]兰晓薇.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读《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有感[J].人民音乐,2009(12).

第7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行政文秘;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实施途径

通识教育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一般而言,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与专业化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其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即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专业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

一、行政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行政文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秘书职业是一种渗透于一切行业之中的职业,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各个战线的领导机关,农村、医院、学校都需要或多或少、或专职或兼职的秘书人员来支持和辅助领导及领导部门的工作。同时,由于秘书工作的综合性特点,它与行政管理、经济贸易、财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辅助领导决策。综合概括为辅助决策、沟通协调、信息处理、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以及办文、办事、办会等行政事务处理工作。可见,行政秘书是一个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行政秘书不仅要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培养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通过通识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当前行政文秘专业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专业对口”已不再是唯一目标了。因此,某些专业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行政文秘就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从其传统专业建设而言,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仅仅围绕行政和秘书岗位核心工作,且过于偏重党政机关政务管理,政治性较强;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等等问题,结果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社会市场人才需求十分广泛,而专业人才又不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往往比专业化更为有效。因此,在行政文秘专业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原则。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通常它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模块,要求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二是要遵循课程、环境和活动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原则。课程、环境和活动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要使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类课程之间存在拓展、衔接、引申等关系,引导学生从自身知识体系以及专业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三是要遵循“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原则。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四是要遵循既有中国特色,又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原则。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国外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的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乃至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中国的通识教育既应突出中国特色,又应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整合国内外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改革方面,综合考虑当前乃至今后行政文秘人才特殊培养的需求,同时结合就业、升学、公务员考试等多种需求,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以“理论够用,强化专业素养,突出专业技能”为主线,围绕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和法学、经济学、秘书学、文学六大学科模块分别开设相应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围绕管理学学科可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等课程;围绕行政学学科可以开设行政管理、企业公共行政学等;围绕政治和法学学科可以开设政治学、法理学、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围绕经济学学科可以开设宏观、微观经济学、会计基础等;围绕秘书学学科可以开设秘书理论与实务、档案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等;围绕文学学科可以开设现代汉语、中国文化、中外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和文秘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够适应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应岗位的需求。学生未来无论是考研、读双学位、就业乃至职业提升和转换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在专业技能性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开设技能性实践课,比如行政事务综合实训、文书写作与档案管理实训、电子政务实训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二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在行政文秘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除了全校公共课例如思政、马列、中国近代史、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与军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外,专业特色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思路设置:首先,设置文化学科课程――例如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中外历史经典研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等。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整体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同时提高解读文本和写作能力。其次,设置社会科学课程――例如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营销学、管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等课程,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第三,设置数学和逻辑学课程――通过基础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第四,设置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如音乐、戏曲表演、绘画赏析、影视欣赏、书法、社交礼仪、演讲口才、摄影摄像等。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提升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第五,设置拓展性训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类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类讲座等,拓展学生的岗位适应范围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上五个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旨在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拓宽其思想视野,提高其精神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总之,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推行行政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对该专业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足,有效推进行政文秘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在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职业气质,提高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自由发挥个人潜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注:本论文是我校“青年教师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4JXC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立宾.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课程设置探析.鸡西大学学报,2012(06).

[2]张艳艳.高校文秘专业教育的课程定位策略.教育与职业,第20期.

第8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外部条件;专业限制;学科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62-03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一般项目(2010GA094)。

[作者简介]李丽群(1979―),女,湖南耒阳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韦恩洁(1973―),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图书馆馆员。

目前学界对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讨论热烈非常,成果亦不少。这些成果,或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当前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部分研究和实践,呈现出脱离教学实际的趋势,甚或发展成“为教改而教改”的不良倾向。以下从课程性质、外部条件、专业限制、学科基础四个方面讨论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自身的课程性质

认识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需要重点把握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的区别这一重要问题。相对于中学课程的基础性而言,大学课程应该体现更高的层次,具体可以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上。中学阶段所讲的现代汉语知识,多为散点式的,且多点到为止,教学效果也仅仅是浮光掠影式的一瞥,很难反映现代汉语课程知识体系的全貌及其背后的体系和原则。比如中学阶段教授了一些有关汉语暂拟体系语法的术语,经中学阶段升入大学的学生可能也都会背“主谓宾,定状补”“句子主干主谓宾,句子枝叶定状补”之类的口诀,但是对于这些术语之间的划分标准、归类例外、逻辑关系等更为基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很少涉及的,而这些正是大学阶段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现代汉语课程正是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理论知识的范围,加深相应的理论深度,把一个个表面散乱的知识点背后的有机联系和结构系统、完整、准确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从汉语语言结构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汉语的各种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

如果仅仅看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有部分重合,就简单地认为它在重复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因而批评它并无多大实际效用,这是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同时,那种根据现代汉语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程之间具有的继承性,就直接要求它向中学语文课程靠拢的认识也不合乎大学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两种观点看起来有些不同,但实质却是一致的,即忽视了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大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作为大学课程的现代汉语课程较之中学语文课程,理应达到一定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并同后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外部条件的制约

现代汉语课程教改的外部条件有大小之分。“大”指目前我国语言生活的实际,“小”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这些因素是现代汉语课程教改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基本前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还有不少民族有自己的文字。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同汉语的关系也呈现出相应的分布状态。汉语本身的方言分化非常复杂,且方言内部差异较大。由于汉语普通话推广的时间不长,并且在“”期间一度中断,因此目前汉民族自身熟悉并使用汉民族共同语的程度和水平并不高,仍旧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状态。另外,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这两个因素还经常产生交互作用。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许多壮族群众在进行跨语际交际时,说的并不是普通话,而是汉语的粤方言。上述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比较薄弱,仍旧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完成。把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是不符合目前我国语言生活实际的。

除了“大”的外部条件的限制,还有“小”的外部条件限制。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接受了多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但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为掌握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汉字学习状况,笔者曾经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做过一次测试。测试题目是100个最常用汉字,要求学生按规范笔顺书写,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及格。常用汉字的学习尚且如此,其他更为复杂的阅读、写作学习可想而知。只要我们随机检查学生交的作业或论文,就能知道问题已经大到了何种程度。这使得现代汉语课程本来就不够坚实的基础变得更加薄弱,大学课程甚至需要补充一些本该在中学阶段学完的知识,完成一些本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任务。所以,虽然作为大学课程,现代汉语课程理应保持自己同中学语文的距离,并应具有一定的广度、高度和深度,但受到目前外部条件的限制,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从总体上看,现行“三基”“三能”的教学目标仍然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坚持。

三、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

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不同,目前高校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现称“汉语国际教育”)、文秘教育、新闻传播等专业都开设了这一课程。由于这些专业的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要求也存在显著的不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相对来说要求较为全面、深入、具体的课程学习,而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专业对课程的需求更多的是各取一体,而非全部。所谓“全面、深入、具体”的学习是指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两个专业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力求全面,在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也绝对不能放松,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由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非汉语母语者,因此要求学生对诸多汉语现象有更为细致、深入的了解。例如,有留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我把他爱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对汉语动词的内部分类有详细的了解。因为,只有清楚地知道汉语动词内部还有动作动词、认知动词、心理动词等小类的区别,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错误的致误缘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习者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所谓“各取一体”,指的是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各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特点,只是对现代汉语课程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则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得太多。具体而言,对于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字、语音方面则没有那么迫切的学习需求。新闻学专业也是如此。相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语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对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只要有基本了解即可,并不要求做到“全面、深入和具体”。

正是由于上述各专业的性质差异,现代汉语课程在相应专业计划中的地位也应有显著不同。在汉语言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现代汉语课程一般应设置成专业基础课,课时安排也应更多一些,以两个学期为宜。此外,还应该开设一些配套的实践性辅助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前者应该注重全面、系统、深入,在理解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根本原则、总体框架、科学逻辑;后者应该走细致、具体的路线,在细节上下功夫,避免抽象空泛,争取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知识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与此不同,在文秘教育、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三个专业中,现代汉语课程不一定需要设置成专业基础课或必修课,尤其是对新闻学和播音主持两个专业,可以安排为专业选修课,学时也不宜过长,应在现行课时数的基础上适当压缩。三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播音主持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应该大幅度提高“语音”部分知识的传授,加强相关技能的训练,并增加大量富于趣味性的练习材料,比如“双声诗”就可以很好地起到纠正、强化声母技能的作用。

四、现代汉语课程教改应考虑自身的学科基础

这里所说的学科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课程与其他语言类课程的分工与合作、现代汉语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目前高校中文类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除了现代汉语课程外,还有“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解决好和上述课程的分工与合作。

现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一种正在使用的“活”语言,而古代汉语课程研究的则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是一种“死”语言,二者理应各有各的分工。现代汉语课程的开设时间普遍早于古代汉语课程,而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在编写时一般就已经默认学习对象系统地学过现代汉语课程,所以二者理应在坚持分工的前提下密切合作。比如现代汉语课程中有关语音演变、语义演变、汉字字形演变的部分,可以略讲,待开设古代汉语课程时,再联系现代汉语课程的旧闻,拓展深化应有的新知。现代汉语课程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联系其他常见外语,系统传授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根本原则。现代汉语课程的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放在语言学概论课程里讲授。例如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部分应主要讲授汉语音节的声、韵、调结构,而把较难、较抽象的音位学理论,留给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解决。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项综合工程,除了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课程性质、国家语文生活实际与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等外部条件外,还应当充分考虑设课的不同专业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其他语言类课程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分工合作等重要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定位才会较为准确、合理,相应的改革实践也就不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参考文献:

[1]杜道流.“新课标”背景下的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内容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黄伯荣.现代汉语课的内容.语文建设,1994(9).

[3]李如龙.也谈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语文建设,1998(5).

[4]彭泽润,陈长旭,吴葵.“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云梦学刊,2007(7).

第9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指导思想,合理安排具体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完备的系统性,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追求知识的相对自足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具体的教学活动又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具体教学对象而展开的,因此,它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目前,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一般本科院校的生源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传统的以培养文化精英和专业知识分子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就应该及时加以调整。

具体到文学理论,笔者认为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第一,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树立较为正确的文学观,为他们认识、判断、分析具体文学现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致力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理论学习产生兴趣;第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促进其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文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既在文学理论本身,又在文学理论之外,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明确了这一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就容易处理了。

首先,抓纲举目,围绕文学观念做文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一方面大力引进和介绍西方文论,内容几乎涉及西方文艺学一百多年来积累的所有重要知识,另一方面为振兴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又雄心勃勃地开发本土理论资源,致力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样,我们的文学理论在视野更为开阔、资源更为丰富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无主题变奏的时代。此时的文学理论教学,首要的是要解决学生的文学观念问题。尽管在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代,我们应当用足够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的学术派别与学术观点,但从事基础理论教学不能没有自己的理论支柱,否则,学生将陷入理论的而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要始终自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努力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与理解文艺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精髓,在充分尊重其他文学观念的同时,教学生学会"用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比如,在讲"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时,可以以当前颇为盛行的以追求感官刺激和欲望宣泄为目的的"欲望写作"为例,一方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深层心理原因,另一方面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原因,并运用"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去衡量它,指出其值得警惕的副作用和社会危害性。

其次,删繁就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传授。现在的教材内容大都较为庞杂,恨不能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的知识精华一网打尽,让学生"一步登天",这种想法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的轻重缓急以及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整的四年教学计划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讲授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比如"文学与生活""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文学的社会作用""语言艺术的特征""文学阅读的一般规律"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在注重知识点讲授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让他们明白知识与知识、原理与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原先看似庞杂的理论就会变得清晰和明朗起来。至于被精简下来的教学内容,有的可以调整到写作学、文艺心理学等课程;有的应"物归原主",即返还给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等课程;还有的可留待学生在以后的选修课中学习。再次,面对现实,努力解决学生的理论困惑。进入 21 世纪以来,大众的文化消费目的和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接受的休闲化、游戏化、享乐化成为时尚,传统文学经典所追求的深度、意义已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流行歌曲、网络游戏、情、恐怖电影如水银泻地般渗入街头巷尾,充斥电脑和手机终端,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中的"主食";传统的"面对语言符号所进行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学阅读正逐渐让位于由电子传媒所带来的超感官的视听享受"……面对这一切,学生自然会产生许多理论困惑:为什么高雅的纯文学日渐衰落,而肤浅的通俗文学却大行其道?如何看待身体写作、低龄写作、大话文学和玄幻文学的风靡?如何理解文学"弘扬主旋律"与"游戏人生"的关系?等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教材大都是"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忽略了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不关心现实文艺的发展状况,这也正是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学理论"没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除了讲授基础知识外,还应尽量结合现实,补充诸如"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审美特点""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等一般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予以讲解。这样,既能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理论困惑,又能促使学生认识到文学理论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和陈腐的说教,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精神培育,促进能力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毫无疑问,当下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明显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以致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盛行,社会道德风尚每况愈下。这样,大学作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主要传承场所,理所当然要担负起社会道德重建的历史重任。文学理论以文学为研究对象,而文学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表现,这样文学理论就必然与人的思想、情感、道德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文学理论教学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渗透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性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比如,在讲"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时,可以告诉学生应怎样看待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

化财富,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讲"文学的社会作用"时,可有意突出文学在社会道德建设以及人们情感沟通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讲"文学意境的特征"时,应注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的精神独立、自由和超越的问题。 总之,要努力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能力的培养。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要将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简单实用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比如,怎样查阅学术期刊论文,怎样选购和阅读图书资料,怎样读书、做笔记,等等。

第二,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变"独白"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自觉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智慧的启迪者。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多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一些开放的、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文学的审美性与功利性""文学的真实性""抒情自我与社会"等,让他们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体会独立思考的艰辛和乐趣。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开放、质疑的眼光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成为有主见的人。

第三,动手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为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在多"动脑"的同时多"动手"。比如,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要求他们就某个具体理论问题或作家作品去网上查资料,并写出有一定质量要求的综述材料或小论文,以训练其学术基本功。其实上述几点都是教学常识,并无新意,但要落在实处却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如今高校"学术 GDP 主义"盛行,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也是唯学术至上,导致教学中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教师已日渐稀少。

三、讲究教学艺术,方法灵活多样,确保教学效果的高质量

(一)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个案教学

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学习文学理论时都有敬畏感和神秘感,看教材时往往云里雾里、头脑发晕。所以,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地选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去说明看似复杂深奥的理论。在选择具体材料时其实也很有讲究,如果只盯住传统的经典材料,就很有可能造成用学生陌生的事例去说明抽象理论的现象,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在引用众所周知的文学史经典例证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时尚读物、流行歌曲、好莱坞大片、流行电视剧等当代事例说明文学原理。

比如,讲"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时,可以将时下的流行歌曲(如《让我一次爱个够》《爱情买卖》等)与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的抒情歌曲(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中关于"爱"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加以比较,当学生明显感受到前者描写的多是为爱而爱,且充满孤独、感伤、忧郁和颓废的气息,而后者描写的爱则多与革命、理想、事业等息息相关,并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忠贞和幸福的情感时,便能深刻领会艺术与时代政治以及社会风尚之间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二) 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国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曾指出:"在教育上,兴趣既与目的有关,又与手段有关;也就是说,兴趣既是目标,又是与旨在达到目标的经验相关的动机力量。"理论教学固然要讲究逻辑性、条理性和思辨性,但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文学理论教学的趣味性既可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解说和品味之中,又可体现在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具体文学现象的过程之中。比如,关于文学阅读过程中的"误读"现象,可举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当我们用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截然不同的理解为例加以解说时,其效果就迥然不同了:今天居然有读者能从这个经典的异性恋传说中读出同性恋的故事,并且言之凿凿,这给人带来的惊异和乐趣可想而知。当然,讲究趣味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理论上来。因为,从这种匪夷所思的"误读"中可以得出结论:文学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随时代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的。对"梁祝"的另类解读其实是人们思想解放,价值观、伦理观、婚恋观渐趋多元化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