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7-10 16:29:11

导语:在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内涵;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60-02

金融生态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特殊国情,我国的金融生态系统还存在明显的功能不健全和脆弱性,金融生态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建设的核心基础,通过对金融生态问题研究,可以充实金融发展理论。

1 前人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他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引入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生态的关注。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概念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狭义或广义等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周小川(2004)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改革与银企关系等方面。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和自身的结构特征,指出金融生态是由金融主体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组成,并且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和金融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且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本文对金融生态的理解

纵观现有文献,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应当说,为我们客观和深入的理解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着从生态学和金融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这一角度对概念重新诠释。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涵义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也具有一些其类似的特点:首先,金融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化进程。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不断促进金融的动态演化。其次,金融生态的基本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没有劣的淘汰,就没有更有效的金融机构脱颖而出,金融业之所以比之金融生态,就是因为金融具有生命。再次,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下形成的。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最后,金融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体系。据以上分析,金融生态应该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

然而,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又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最一般的自然属性。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则无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人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金融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身特点就是具有社会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金融生态定义如下: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结构特征、发挥一定功能和拥有自动调节机制。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上文对金融生态的定义,金融生态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为了更深一步研究,现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2.2.1 金融生态主体

金融生态主体是具有种群特征的活动主体,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是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不论是金融生态主体还是金融生态环境,都贯穿着人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金融参与者的定位出现多重性。因此

对金融生态主体的界定不能简单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而应以其功能划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主体应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金融中介及服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2.2.2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是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生态主体的各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过渡或转移,支持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活动主体是否能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系统是否能实现稳定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那么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由哪些因子组成呢?根据生态协同学理论,尽管一个生态系统的变量数巨大,但涉及系统变化的临界点附近,起关键作用的只有少数几个。因此,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的结构本身往往只由少数变量主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经济环境与信用环境因子为金融主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主体就难有很好的发展,金融资源总是流向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好的方向。而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为金融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是金融主体由资源――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影响金融主体的投入――资源和产出――需求关系,延缓、加速或提高金融主体的资源获取过程、资源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综上所述,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运行的保障,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发展的基础,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运作的规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稳定的保证。

2.2.3 金融生态调节

金融生态调节是指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生态主体及其所处环境的调节和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只要包括自我调节和非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只要指金融主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实现的自我适度内的调节,如利率调节机制、破产兼并调节机制等。非自我调节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政府的干预机制和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调节机制等。

2.3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本文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理解,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金融生态具有关联性。如同自然生态中各因子之间密切关联一样,金融生态各要素之间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首先表现在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资金供求者之间以及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易,维持着金融系统的日常运转。其次在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如外部金融环境影响着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等。

第二,金融生态具有适应性。在自然界中,外在环境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形态、生理活动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也不断的调整自己。和自然生态一样,由于各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如法律制度、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造成各国金融生态具有不同的印记。同时,为了适应各自特殊的环境,金融主体也必须动态的调节自己的交易行为。

第三,金融生态中的各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的存在而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依赖关系。金融生态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如资金供给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融金,是后者的发展带来了可能;资金需求者又为资金供给者创造了运用多余资金获得受益的机会;金融中介机构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资金调节,促进资金的运作和收益的提高。另一反面,金融活动对外部金融环境的依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必然会窒息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阻碍金融的运行和发展。

第四,金融生态具有演进性。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来,金融主体就依附着外在环境不断的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可以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各种新生因素的不断出现,这种平衡会遭到打破,其表现就是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和外在金融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由此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国家就需要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以恢复金融生态的平衡。可见,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就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演化进程。

第五,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不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无处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时也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川.法制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11-12.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生态水利工程学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融合产生的分支学科,其目的是提高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生态水利是21世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21世纪水利发展建设的最高目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反思,探索生态系统的水利工程技术体系,这是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时代需求。

1 生态水利工程特征

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是不能以破坏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的,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规划必须要坚持的理念。所以说生态水利是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而开展的水利工作。与普通工程水利具有不同的显著特征:一是可持续发展。从普通水利工程进入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它将使单一的、局部的水利进入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进入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要求。二是资源水利。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是自然资源、可利用资源,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水资源。做到科学规划、永续开发。三是现代水利。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技贡献率和明显的时代特征。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节水、景观、文化性、协调等性能。

2 水利工程与生态体系建设

生态水利工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的发展。生态水利是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体系建设对水利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体系建设离不开生态水利建设这个内涵,没有生态水利良好的发展建设就无法实现完整的、系统的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的水利建设(如河流管理、防洪工程)的同时,结合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已建的工程, 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技术与传统的治污技术,连同环境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一个主要的河流生态建设的手段。

3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不仅要符合水利工程,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原则。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和工程力学规律,以确保工程安全,水利设施稳定和耐用性。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沉积物搬运、沉积和河流侵蚀特性、动态研究河政权更迭规律, 论证河流修复工程的稳定性。从经济的角度对生态水利工程分进行合理分析,应遵循投入最小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的原则。

3.2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原则

可持续性是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的体现的主要特征,通过自我恢复功能实现河流物种的自然选择规律,保持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友好精神,才能找到与自然资源相适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环境,这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态水利工程在具备人们所期望的水利功能实现的基础上,依靠自组织的功能实现自我修复,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形成了河流生态环境的科学,自我选择合适的物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3.3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通常,一个地区的生存空间异质性越高,显示了其内部包含许多不同的小环境,可以使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存。反之,生存空间异质性越底,则其可以容纳的生物种类越少,这将不可避免地使空间内的生物群落环境变得越来越单调,同时在生物群落的性质和密度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退化。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天然河流连续性人工切断,使河流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单一,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有效的促进河流生态的空间异质性的提高,这样才能促进河流生态环境中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生物群的多样性的回复。当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以后,需要对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密度进行详细的勘察,建立详细的资料库,同时对于河流的自然环境也要有详细的勘察,包括河流的水温、流苏、泥沙、沉积物的迁移转化等等,只有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详细的掌握,才能为生物群落的生长创造最好的条件,生物群落的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功能。

3.4 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应当是建立在对景观的长期保持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且必须是大尺度和整体性的,并不是针对某一范围内的系统进行恢复,小范围的生态修复成功率较低,而且在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方面也较低,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大尺度、整体性的修复。景观大尺度的原则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种,而在河流系统受到威胁时,往往也会从这两个角度体现,所以需要对尺度的要素进行综合的研究,科学的掌握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对生物群落生存的基本条件进行整体性的创造与恢复,才能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运行与河流的动态演进过程保持一致,从而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

3.5 自我反馈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来说,同样需要较长的一段实践,才能在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提升,也能够使河流生态系统自身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如果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时间交替的角度来说,需要实现一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或者是用一种生态系统代替另一种生态系统,往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是不可能的。

4 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并对其科学管理水资源,使它更好的服务人民,为人类造福,在这个阶段的水利生态经济环境,人们通常注意环境和生态问题,普遍重视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水利工程设计的新趋势。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它是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现代城市的特点, 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1)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2)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放眼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第4篇

李洋洋(1989—),女,河南省平顶山人,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09级本科生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8月,第15卷,第8期,917~921

第5篇

一、生态主义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始受到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的大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所有的这些组成成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是系统的有机整体。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的过程中,通过合力作用来发挥整体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那么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指导廉政建设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与生态系统的生态属性与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是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上借鉴生态主义理论主张的基础。

1.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满足系统内各要素的多样性要求。从自然生态学角度看,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多样性既包括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包括了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等的多样性。而物种的多样性,即物种的数目和种类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考察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一方面,良好的交通廉政文化由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组成。同时,交通廉政系统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交通文化的多样性,也说明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在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即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纵向分,生产者包括中央交通决策机关和地方交通决策机关;从横向分,生产者包括交通决策机关、交通执行机关等。多样性也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在交通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努力培育更多先进性的系统要素,保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

2.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满足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具备组织结构的生态机能。因此,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总结把握好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它们能相互依存、互为影响、协调运作,达到互补、共生、一体化的结构状态。

一是分布地域的连续性。这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廉政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也具有分布广泛且连续的特点,从交通系统的个人到群体到单位到整个行业,从水路到公路到铁路到航空等等,涵盖了交通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多子系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二是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也必须遵循系统的协调性原则,内部各要素的协同运动才能保障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使其协调有序地运转。而协调性的实现,也即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和谐的实现。

三是环境条件的匹配性。交通廉政生态系统是一个奠定于相应物质基础和法治基础之上的开放系统,它既取决于自身的顺利运行,又根源于外部整体环境的优化。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一样,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交通系统部门(公路、港口、水运、规划等),都具有不同的地区特色与部门特色。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出发,增加与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匹配性,使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发展。

二、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交通廉政生态既是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身又构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由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和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组成。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是在交通系统内构建的,交通系统内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并与系统内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独立的子系统。而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则是将交通行业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构建廉政生态系统。内外两个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实现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基础。

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1)生产者。这里的生产者是指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即交通系统内具有决策权的部门和领导干部。他们通过做出相关决策,在生态系统中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还指引着交通系统建设的方向。交通系统内的决策者维持着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他们是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所要研究的基本对象。(2)消费者。这里的消费者是指交通系统的执行者,主要指交通行业的广大职工。他们接受并按照决策者的指示进行活动,是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交通廉政建设的基础力量。(3)分解者。这里的分解者是指交通系统的监督者,主要指以生产者为重点监督对象的纪委、司法、监察、审计、财务、预防腐败局等对交通系统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部门。他们分解掉交通系统内人们的腐败思想、腐败倾向、腐败行为等污染物,通过调整、整合和反馈作用来净化系统的内环境。(4)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对交通系统影响较大的交通行业内部环境,具体包括内部价值环境、内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物质环境。内部价值环境主要指由影响交通系统内干部、职工清正廉洁的从政理念、思想认知、职业道德、文化品位、价值取向、社会风气、习惯等价值因素构成的环境。内部制度环境主要指由人们在交通系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能反映交通廉政核心价值理念,并由以此为指导原则的交通系统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规范等所构成的环境。内部物质环境是交通廉政建设的物化形态,包括交通廉政文化生态景观、交通廉政建设网站等技术环境。

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在具体构成要素方面与内生态系统有所不同:(1)生产者。这里的生产者是指为社会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整个交通系统。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交通系统处于生产者的位置,它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又接受来自多方的监督。它是整个外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2)消费者。这里的消费者是指接受交通系统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公众。他们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维持外生态系统平衡的坚实力量。(3)分解者。这里的分解者是指整个社会的监督力量,具体包括人大、政府、司法、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等的监督力量。运用全社会的监督力量来分解、清除掉交通系统内诸如腐败等不良文化因素,调整、规范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与行为,可以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良好形象。(4)环境。在把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时,不能仅限于交通系统特有的环境,也要研究系统之外的大环境。也就是说,必须将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的社会大系统中,即整个廉政文化的环境中加以考察。交通廉政外生态环境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整个外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具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外部价值环境、外

部制度环境、外部物质环境等。

三、交通廉政生态各要素的运作机理

1.交通廉政生态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运作机理。在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以及组成子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生态系统中都不可或缺,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之间体现的是物种之间的关系,三者相互依存。

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生产者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消费者与分解者提供公共服务。此外,它还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高度出发,提出、制定或贯彻实施有关交通廉政文化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等。生产者做出的有关政策举措和制度建设,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先导,引导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生产者的积极作为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而消费者一方面接受生产者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另一方面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交通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将号召落实于实践,努力建设具有部门特色、地方特色的交通廉政文化。同时,消费者还有权监督生产者。消费者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最扎实的主力阵容,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保证。

二是生产者与分解者的关系。在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分解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监督与被监督。生产者是分解者主要的监督对象,消费者、分解者都有权监督生产者,比如消费者、分解者针对生产者制定的方针政策、制度的行为或是交通执法等部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其是否具有合理、合法性。分解者运用其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监督力量,对生产者的行为进行调整、纠偏、修复,使人们异化的思想和错位的行为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中。与消费者的监督相比,分解者的监督是部门监督、专门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分解者还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生产者,其中,纪检监察的监督是内反馈,社会监督是外反馈。通过反馈,生产者能及时了解掌握动态信息,使生产者制定有关交通廉政文化的方针政策、制度时更加准确、及时且具有针对性,增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三是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关系。分解者以其专门的监督职能,对消费者也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监督交通系统内广大的干部职工及其社会公众,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廉政建设的大潮中。而且消费者是联系生产者与分解者的桥梁,分解者对生产者的监督,更多地是通过消费者来启动的。特别是在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中,系统内广大的干部职工与生产者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容易掌握生产者的动态,获得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生产者出现违法乱纪等行为时,可以反馈给分解者,运用其专门的职权加以惩处。有了消费者的配合,分解者对生产者的监督就更方便、及时与有效。

2.交通廉政生态中环境的运作机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危机。这一原理同样作用于交通廉政生态中,在良好的交通廉政环境氛围中,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才会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交通廉政生态环境建设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考察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环境间的关系,可以看到交通廉政环境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所有的活动都取决于价值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及其政治、经济环境等有力的保障。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也能动地作用于内外部环境,维护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优化。

在宏观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对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影响重大。政治法律为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为生态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为生态系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交通廉政建设的宏观环境大有改善。例如,廉政理念渐渐确立、权力配置日趋合理、制度安排日益健全。但不可否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较为常见的是“应付”现象,很多单位、部门为了建设而建设,使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表面化、形式化,存在光打雷不下雨、雷声大雨点小等情况。此外,我国相关部门监督权力的配置不尽合理,容易造成单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究其原因,一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忽视了生态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二是忽视了系统的自净功能,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双向作用和横向作用。

因此,在宏观环境的建设中,要处理好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历史传统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有机体中的政治、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内的其他要素与外部环境达到互补互摄、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只有依托良好的环境系统,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在对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中,价值因素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交通廉政价值环境的构建关系到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廉洁与廉政的态度,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交通廉政制度环境是保障。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形成、维护和改变都依赖于交通系统的活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规范交通领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让他们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促使整个交通系统养成廉洁、廉政的行业风尚。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依靠建立良好的制度系统来加以保障,以制度来建构体系,以体系来规范行为,以行为来体现廉政,这就是制度环境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要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同时,还要从多途径、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交通腐败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制度环境。

交通廉政物质环境是基础。交通廉政物质环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价值环境、制度环境的物化形态。只有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质表达,廉政的知识、理念、思想才能得以传播,廉政廉洁的意识才能得以形成。同时,随着人们廉政意识的提高,交通廉政的物质载体才能不断丰富,物质条件才能不断改善。

总之,价值环境与制度环境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静态表现,而物质环境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动态表达。价值环境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制度环境是保障,物质环境是基础,三者构成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微观环境。在对主体成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依存、互为影响。

四、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之间的能动关系

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与外生态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象地说,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是将交通系统不断缩小,使其成为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后,与社会大众、整个监督力量及外环境等等按照一定结构共同组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则是将交通系统内的诸要素不断扩大,并视之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要素的结果。但是,仅仅由于组成要素的不同还不足以使我们重视交通廉政内、外生态系统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两者在解决不同问题上的能力差异与和谐运动。

1.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生态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交通廉政内、外生态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的。内生态系统是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其自身的良性循环是整个外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而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优化其内部各要素,反过来促进、加快了内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通常情况下,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其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相协调,在内环境的作用下可维持自身的平衡。同时,当内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出现一般异常情况时,其内在的自我控制机能,可以解决系统局部失衡的问题。相对于外生态系统而言,内生态系统在解决交通行业廉政建设问题时具有迅速、及时、效果好、成本低及有利于维护整个交通部门良好形象等诸多优点。

因此,培育交通廉政生态首先应着眼于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建构,将问题尽可能纳入到内生态系统中加以解决。同时,要发展、依托好内、外生态系统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找依据,从制度上寻创新,从技术上求突破,使两个系统形成良性互动。

2.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互为补充,相互纠错。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在解决系统内问题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的构建。由于系统的自我调整功能有限,总是存在整个内生态系统失衡的风险。这时,其内在的控制、制衡机制处于紊乱状态。为此,就需要突出外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当外生态系统出现失调危险时,内生态系统也会尽量调整自己,通过净化内外部环境,使外生态系统恢复到平衡状态。可见,内、外生态系统必须共同发挥生态的分解作用,互为补充、相互纠错,才能实现子系统之间乃至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的平衡。

这里,比较典型的是外生态系统对内生态系统的调整与纠错。实际上,由于我们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要么缺失,要么形同虚设,因而,现有的内生态系统对于那些处于系统高端的生产者来说,无法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这时,一个健全的、优质的外生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林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森林既是吸收碳汇,也是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减缓和适应双重功能。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林业部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入学习挖掘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2.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

3.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二、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1.林业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2.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 的CO2, 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4.大力开发与森林相关的生物质能源,建立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生物质废弃物约14亿吨,林木修枝等产生的生物质有1亿吨,树木果实和天然树脂有200余万吨,若能将这些资源的50%开发成能源,可以替代6500万吨的石油能源。一种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可解决国家现存森林生态补偿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对理顺森林生态补偿的渠道和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为林业发展创造新的商机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序: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9,17(2)

[2] 王春峰:低碳经济方兴未艾:低碳经济下的林业选择[J].世界环境,2008(2)

第7篇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517-01

1.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

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在多系统、多主体约束存在的情况下,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运行有机联合起来,实现有效融合,建立能够兼顾需求、效益、资源、生态的综合生态经济体系,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强调自然平衡,追求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与经济有效融合,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分解环节保持稳定,可以大大促进产业平衡的发展。 现代生态畜牧业不仅在向社会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禽畜产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以有利于环境状况的改善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至少不破坏生态环境。

第二,丰富畜牧经济体系,强调系统投入和绿色产出。生态畜牧业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所需的优质、安全、营养的肉、蛋、奶等食品,而且还涉及到种植、饲养、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阶段,形成了一个高效、无污染的畜牧生产体系。其经济功能涉及诸多行业,各个行业、环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和要素受到干扰,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动和变化,失去原来的平衡。

第三,技术生态化和现代畜牧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草场改良与管理技术、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动物育种技术、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和动物疾病检疫防治技术等现代畜牧科学技术支撑起了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转化利用率。特别是在材料加工技术、产品设计与包装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等方面,要本着物质高效利用、注重生产过程零排放,做到工艺流程的生态化。

第四,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畜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畜牧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高效生态畜牧业要在遵循动植物自身的生民规律的基础上,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的约束,在生产发展、经济增民与资源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点,提高畜牧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及环境风险的能力,实现畜牧生产经营的生态化、产业化、市场化,实现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五,改善收入结构,增加社会福利。高效生态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多样,而且运行的环节也在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高效的畜牧业生态经济可以减轻农村人量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提供新的就业与收入机会。同时可以通过畜牧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带动乡镇的社区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

2.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是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要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由于生态运行和环境保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只有把发展生态经济中的生态运行和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使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更好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进行综合考虑,使两者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畜牧业生态经济是在特定时间下特定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具有明显的时空性。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阶段不同,不同地区在畜牧业生态经济构建中所采取的模式也千差万别,外在生态环境也有差异,例如以工业为主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平原地区和山区.、放牧为主和养殖为主地区,实现畜牧业生态经济的途径不尽相同。因此,畜牧业生态经济是从具体条件和发展模式上来实现持续发展的。

第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资源享赋这一矛盾滋生了生态经济这一产物。生态畜牧经济作为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利用现代畜牧科技成果和传统畜牧业精华部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情况,科学地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起来,同时增加畜牧业收入、保护环境、满足人们需求,形成一种生态经济体系,实现无污染和零排放,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融合组成的复合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两者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物质能量循环遵循的是自然规律,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形式,畜牧业的生态系统是在系统内部依靠食物链进行了能量传递和物质转化。而在经济系统中,物质转化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等主体的作用更为突出,更多的留有人为的痕迹,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方向、生产者生产方式和方向、管理者的管理取向,甚至连物质的流动方向和能量的转化方式都可以人为决定,因此经济系统的生态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第四,两个系统在实际的运行中却是不可分割的,畜牧生态系统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市场经济中,畜牧业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转换是通过市场把产品传递到顾客进行消费完成的,如农户用粮食、饲料喂养禽畜,肉制品加工购买禽畜进行在加工,而消费者购买这些禽畜产品等等,这些物质与能量转换是由经济系统完成的,而不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是由这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意识与行为、生产者的意识与行为等主体又受经济系统中输入的量的影响,包括完成的物质和能量的分解,以及再加工和合成的肥料、饲料。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不断流动,经济的运行,相互融合成为具有反馈控制作用的复合系统。

3.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内部矛盾分析

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找不到平衡点造成两者经常产生矛盾而互相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行周期不一致性,生态运行的周期与经济运行的周期往往是不一致的,经济运行中不恰当的经济运行方式就会打乱生态的平衡,如果运行速度远远快于自然界的生态更新速度,就会致使生态经济系统需要更民的周期来恢复原有的平衡,因此这种破坏性往往具有长期的影响。

第二,运行速率不一致,生态系统运行的有序性和经济性。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往往沿着食物链顺序转换,系统是相对稳定而有序的。而经济系统的运行并不一定是有序的,而更讲究效率性,因此可能会造成系统中某一主体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的利益。

第三,投入收益周期不一致,生态效益获得往往是长期的,经济效益的获得则短的多,但是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经济系统中的主体经常会为了短期的收益而牺牲生态系统长期的收益。这种现象也出现在科技投入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往往将更多的科技投入和发展往往更多的放到经济运行中,因此废物资源化技术、消除污染技术、促进资源再生技术研究和推广。

第8篇

一、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涵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生态教育”?任凯、白燕在《教育生态学》中这样解释:“教育生态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探讨实现最优化教育生态结构和最佳生态功能的一门科学。”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呢?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一种生态的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的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知识流通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二、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特征

1. 整体性

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那么在生态课堂中就表现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表现在:1. 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首先都是一个个独立自存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因此,课堂中施行的教育也必须是能给学生以整体发展的教育。2.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整体。课堂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在交往、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3. 课堂本身是一个整体。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及其中的人、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生态课堂中的生态因子在其每一个互动中必须以整体的和谐与发展为目标。整体性是处理和解决课堂问题的根本。

2. 开放性

开放性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生态系统,生态课堂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堂的开放性是指课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达到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而课堂内部各因子之间也互相作用、互相调适以实现课堂整体的最优化。具体地说,生态课堂的开放性主要包括:1. 物的开放性。这里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物就是它自身的敞亮,并没有一个深藏在背后的本质;二是说,课堂中的物不是只限于课堂空间内的几个物件,而是与课堂外诸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 人的开放性。这主要是说,课堂中的每个个体在精神世界上都是向他人和外界开放的。师生双方只有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彼此间的理解和视域融合。3. 课程的开放性。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等。总之,生态课堂的开放性是作为生态系统的课堂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课堂中各生态因子的创造性之源。没有开放性,课堂就会趋于萎缩,当然也就更无生态性可言。

3. 自组织性

所谓生态课堂的自组织性,就是说当课堂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作为系统的课堂内部各因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能够机智地按照某种可行的原则自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能力。由于某些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和消极作用,因而要求课堂必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性。要真正做到自组织控制,必须采用开放的课堂结构,而且课堂中各因子之间还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和很好的协调关系。这样,课堂中的交往和互动才能始终维持在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自组织性是生态课堂的一个重要特性。

4. 平衡性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活动空间,师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是信息畅通、流动的课堂,确保课堂上信息的流动是教学的理想形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平等观念引导下展开师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分享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在这样的对话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教师和学生在一种融洽的环境状态下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关系;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所有信息,包括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各种信息,相互交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建构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要尊重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提出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飞扬,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活起来,从而使师生共同成长,追求人本、文本和生活的统一。因此,构建生态课堂应遵循整体性、持续发展、生成性、平衡性等几个原则。

怎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中的意境,以绘声绘色的朗读和精当巧妙的讲解分析,创设情境;将图画、音乐、戏剧等引进语文课堂,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配以钢琴曲《命运》,同为凝重深沉;《故都的秋》配以小提琴《天鹅之舞》,同为忧伤低沉等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再现教材中的情境,强化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开展多彩活动

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能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舞台,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可以开展语文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布置课前演讲,在愉悦的气氛中开阔视野;组织辩论会,锻炼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编排课本剧,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

3. 营造和谐气氛

第9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