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企业发展

时间:2023-07-10 16:29:12

导语:在农业企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企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代农业;农业企业;企业战略;农业科技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01

1 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很大,但是农业企业的发展却是起步比较晚,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雏形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发展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腾飞促使了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拉动了农业向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这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农业企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江浙地区,当时通过对当地一些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使这些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在局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拉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得到了在工厂或者企业就业的机会,释放和引导了大量的原本务农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也使得这些地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化和经营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第三个阶段是,由于国家相关经济政策,城乡统筹建设,制定和调整了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开发了大量的农村资源,注重发展农业经济,带动了农业更好更快地进行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第四个阶段是,国家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实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要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上引入了由城市工业提供的先进技术、高科技设备、管理人员和资金,涌现了一批经营农产品的企业。

2 我国农业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2.1 融资困难

我国目前的农业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而且科技含量很低,创新力不够,管理跟不上,种种因素导致企业得不到成长或者发展很慢,这些都会使得企业融资相当困难,没有融资渠道,严重阻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及科研创新,只能在生存线上徘徊,践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资本缺口一般每年在5000亿元以上,从这些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农业企业急需大量的资金而得不到满足,阻碍农业企业的发展就不言而喻了。并不是说农业缺失资金,据另一组数据显示,每年仅仅是通过金融和财政两个渠道从农村流失的资本就超过了10000亿元,明显存在着资金供求的矛盾关系。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说明融资困难已经是严重阻碍农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针对中小农业企业融资困难阻碍发展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加大科研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争取投资,中小企业经营者在做经营决策的时候,应该要清楚地认识到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实力,不可急功近利,盲目乐观,盲目追求企业的暂时效益。笔者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考虑到产品的研发上,只有真正做到了创新,做出了与行业巨头有差异化的产品,然后再积极争取融资,争取外源资本的注入。因为,只有做出了好的产品,才是争取获得投资的最好的手段;其次,制定先进的营销战略降低资金压力,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源资金,另一个是外源资金,在外源资金注入比较困难和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比较符合企业实际的先进的营销战略,稳打稳扎,开拓市场扩大份额,尽量为企业多销售产品以及及时回收资金,稳步发展,不要贪多冒进,以及时销售及时回收资金,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最后,建立中小企业联盟,中小企业实力往往较差,抗风险能力也差,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寻找和本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抵抗风险,分工合作,以降低运营成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要优先选择能够和本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互相交换信息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通过整合企业联盟中的企业的各方资源,合作分工,互惠互利,形成一种新型的组织系统。让企业联盟中的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借助外力,将企业内外部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整体的竞争优势,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建立共同的利益体。这种企业联盟是一种合作经营的战略思维,可以让同行业中的各中小企业避免互相残杀导致恶性竞争的思维方式演变成为互相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体,这种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远景目标,并且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2.2 从业人员素质低及组织化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情况看,农业公司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农民,而我国目前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较差,只会传统意义上的耕种,不会操作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导致劳作效率比较低下。受过教育的农村新生代青年又不愿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并且从事农业企业的管理者也普遍缺乏经营意识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意识,这些都使得农业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企业部门功能不健全,组织机构松散,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偏低,并且不能创造产品附加值。

2.3 制度不完善、立法滞后

农业企业化经营发展的工作需要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没有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方面的立法,基本是处于一个相对空白的地位。我国要加快这方面经济立法的步伐,使得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律的依据,特别是在促进农地流转方面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以有效地保障相关生产资料的有效流转,从制度层面来有效地对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保障。

3 现代化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3.1 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

农业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确定这么一个意识,就是现代企业意识,要用企业化的标准来经营,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要做到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力求做到标准化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经营。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农产品走上市场进行销售,那就是商品,就得千方百计打造品牌,进行品牌化运作。利用品牌效应来拉动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对本企业的认识度,获得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率,开拓市场销售渠道,赢得消费者对本公司产品的良好口碑。

建立市场销售渠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要摒弃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不能再坐等客源上门收货,要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根据产品特征制定符合产品特质的营销战略,健全和完善产品销售网络,使企业真正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3.2 积极融资,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企业的经营者要明白,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必须要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寻求金融资本的支持,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走市场化的道路。寻求资本支持的最有效的手段或者措施是融资,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融资相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容易一些,但农业企业不能因为融资困难就放弃,而应该更加积极地寻求资金的注入和国家关于农业经济政策的扶持。农业企业除了寻求国家关于农业支持的政策外,也要把企业置身于市场的大环境下,不能因为自身企业生产的是农产品就认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因为只要是企业化运作的主体,它的本质就是一样的,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产品,仅此而已。

3.3 农业企业走科技企业的道路

农业企业要看清市场形势,把握住市场的同时,更加要看到时代的趋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今的时代是科技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农业企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当然不能再固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要用高科技的手段积极创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利用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战略思维来取得突破,获得发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让利于中间销售商和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最终获得企业的快速发展。

3.4 专业化、技能化人才培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农业企业当然也不例外,科技型的农业企业尤其如此,但就目前现状表明,农业企业的人才严重缺乏。但作为企业主体,要注重人才兴企的理念,可以招募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有能力的新鲜血液注入,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注重现有人力资源的培养,充实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积田,段玉环.黑龙江与其他省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差异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

[2] 叶大军,胡敏.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8,(8).

第2篇

摘要:在现有的制度情境下,广东农业经济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不足。企业家精神与农业经营特性的融合具有内在的规定性,东进农牧有限公司的案例表明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企业能够有效嵌入当地社会。因此,有的放矢地推出系列举措,因地制宜培育企业家精神,才能推进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农业产业化;东进农牧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6-27

作者简介:万俊毅(1968-),男,江西鄱阳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企业管理;敖嘉焯(1988-),男,广东阳江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BJL03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151064201000047;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1211YB01;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Y28。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20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由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之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广东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表现出农业产值增速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富裕进程相对滞后等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其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力。

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先带来的制度、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优势,广东的经济总量长期位于全国的榜首,但其农业发展却较为落后,这一现象值得深思。Schumpeter(1934)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企业家精神发挥“创造性破坏”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国特色制度和广东文化孕育着具有岭南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涌现出的大量企业家是南粤经济的中流砥柱。广东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在1979-2010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61%和143%,分别高出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速114%和109%近48和34个百分点。这说明粤商的企业家精神在非农领域发挥的功效较大。与之相比,农业行业的粤商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有限,致使广东农业企业的数量偏少、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经济增长通过各产业的发展得以实现。由于知识、信息在单一产业内部的扩散和当地化路径不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行业之间对经济绩效做出的贡献会有明显的差异。制造业、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等行业大多发育于比较成熟的资本、产权和技术市场,有完善高效的制度予以管理和保护。然而,在农业领域,受制于其独特的行业特性和外部环境,企业更为依赖于非正式制度,在经营过程中,追求企业家精神与农村风俗、农民观念和乡土规则等的嵌入与融合。

本文以东进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进”)为例,解析企业家精神与农业特性结合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局限性,期待引起社会各界对培育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的高度关注。

总第445期万俊毅:企业家精神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分析••••商 业 研 究2014/05二、东进的企业家精神解析

东进由香港恒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兴”)董事长何新良于1997年在广东省惠东县莆田行政村筹建成立。成立以来,东进响应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并积极地融入当地的农村社会,从而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这显然离不开决策者的胸襟和眼界,更离不开其独特的企业家精神。

(一)敏于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经济增长就是企业家精神统率下的企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组织结构推动创新的过程。东进的创新特点在于“敏”,表现为识别和利用机会的敏锐性。

1.创业之“敏”。1974年,时年21岁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何新良不再满足于扮演传统中国农民的角色,只身泅渡深圳河,到香港谋求更大的人生舞台。他的这一举动与当时的中国制度并不相容。经姐姐介绍,何新良得到一份在一家肉铺打工的机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何新良却善于在“干中学”,琢磨企业经营之道,深得肉铺老板赏识,并相继被赋予参与管理、入股和承包经营的权力,乃至成立恒兴,并把恒兴发展成集生猪屠宰、鲜肉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企业。

2.腾飞之“敏”。香港地理空间有限,很难长时期为养殖业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回归前的香港产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养殖业企业必须到外地寻找生产基地。恰好何新良的小学同学兼同乡、惠东县代县长邓庆忠到港招商引资,邀请恒兴到惠东投资。何新良把握时局变化趋势,决定到大陆投资建厂,于是东进成立,随后将企业业务拓展到含饲料加工-生猪饲养-种猪繁育-环保养殖-绿色果蔬种植-生猪屠宰-冷链加工运输-肉制品深加工-自营连锁“菜篮子”便利店销售的全农牧产业链。

(二)敢于担当

东进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自己承担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并且是主动担当。这里主要分析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

从经济责任看,公司不仅为合作农户提供了不用承担风险就能够获得高于务农甚至外出打工的工资收益,还定期和不定期举行生产培训来提升农户的人力资本,并给核心岗位员工垫付买车和买房的资金,以及先领中间投入品、待肉猪回收后再结账的合作养猪待遇。

从环境责任看,公司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在养殖基地、肉联厂及新建冰鲜厂建立标准化污水处理厂,严格执行污水处理流程与环保责任制度。公司在建设猪场时,一并建设沼气池。所需资金除来自农业主管部门的每户800-1 200元外,剩余资金全由公司负担。

以上两点从承担风险的视角看,东进实际上是把“公司+农户”经营面临的生产风险、组织风险、合同风险和制度风险全部转化给公司承担,具有很高的系统性风险。存在风险非但不能抹杀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更是可以昭示企业面对风险时的担当之“敢”。

(三)谋于合作

企业是组合各种资源并加以高效利用的经济主体,而资源的拥有主体分散存在,这就需要企业熟谙合作之道。东进的合作之“谋”体现在能够顺应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内在要求,把宗族、血缘、姻缘、亲缘和地缘因素内化到与不同主体缔结的合作关系中,突出表现在差序股权合作、差序村企合作和差序农企合作上。

1.差序股权合作。东进总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何新良占总股份的28%,他的三个兄弟均分剩余股份、各占总股份的24%。这既体现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族兄弟齐富的意图,又彰显出何新良作为创业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管理权威。

2.差序村企合作。东进的村企合作起始于与百岭村的合作。百岭村是何新良出生成长的地方,其待遇是其他合作村不可比拟的,例如公司只为百岭村村民提供新居;即使是其他合作村之间享受的待遇也不尽同。差序合作中待遇好的村起到了示范作用,让其他合作村怀抱待遇被改进的希望,从而暂时安于合作现状。

3.差序农企合作。东进不仅与不同村的农户的合作条款不一样,就是同一村庄的农户享受的与其合作的待遇也不相同。东进的差序农企合作仍是系列社会因素嵌入在合作关系上的综合反映。

公司的合作之“谋”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差序层面。随着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中间组织的迅速发展,公司开始借助它们间接与农户进行合作生产。另外,公司的生产业务区域亦开始向省外拓展,2011年底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江西南康市东进大坪生猪标准化饲养基地开始建设。

(四)善于嵌入

企业经营业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企业制度的函数,而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则是嵌入性与创造性的共同产品。

1.借宗族权威安生立命。中国乡土社会的宗族观念极强,如今,宗族权威在农村地区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东进创业时选址百岭村,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该村为何姓族居。企业在百岭村建立起一套村民从生活、教育到养老的完善支撑体系,以此换取全村人的信任和支持,进而获取宗族权威为企业发展服务。

2.借老人权威抑制不合作行为。东进尊老,逢年过节送米送油,正月初一的股东与村民聚会上,请老人上座用餐,并给每位老人600元的压岁红包。在农村,老人的家长权威非常管用,可以迫使有不合作意向的村民收敛行为。

3.借孩子地位稳固权威。东进爱幼,正月初一给小孩封600元的利市等行为,更能获得村委会、老人、村民和孩子的深度认可,从而进一步稳固权威。

东进的这种嵌入之“善”在本质上是企业务实的反映,把企业调适得更能契合当地的社会环境,企业因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五)乐于奉献

何新良及其所领导的企业务实进取,敬业经营,同时也热心村庄建设,主动承当社会责任,回报村民,享受着奉献之“乐”。

1.建立基本社会保障。这包括为合作村的每位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的生活费,支付五保户的扶助费用,设立贫困生的助学金制度等。

2.不遗余力捐资助学。2002年捐赠30万元给莆田小学和莆田中学用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捐款35万元给惠东县高级中学筹建校舍;何新良个人带头捐资10万元,牵头成立教育基金会,希望受资助的学校用于奖教奖学等。

3.与贫困村合作扶贫。东进2002年在承租莆田村2 729亩土地上复制百岭村养殖模式,相继以周边最贫困的村为合作对象,开展养猪业务。

4.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东进在合作村的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支持村庄的建设。例如,在莆田村花费10多万元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水库工程改造,出资60万为村庄修筑硬底道路等。

三、农业企业家精神的局限

笔者近几年持续对广东数家农业企业开展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其它农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与东进的非常相似,基本上融入了乡土文化和广东元素,也大致外显为创新之“敏”、担当之“敢”、合作之“谋”、嵌入之“善”和奉献之“乐”等几个方面。但广东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还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的封闭性。现阶段,广东相当数量的农业企业的股份高度集中,相对控股股东甚至绝对控股股东的农业企业占总数的比例较高,股权封闭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成长。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带来市场的高度开放,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企业想要在长期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智,即吸引具有企业家才能的职业经理人和拥有核心知识的技术精英加盟,而让他们以知识和才能入股才是“金手铐”,这需要原始股东出让股份。具有封闭股权的农业企业显然不利于其获取关键性的战略资源。

2.管理的家族性。中国的民营企业偏好家族式管理,这既是创业时齐人心的现实需要,也是认可打江山者贡献的管理路径依赖,更是职业经理人市场欠完善的自我保护策略。时至今日,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渐趋完善,但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并未出现较大的改善,在很多农业企业中,公司及其下属机构关键管理岗位上的任职者基本上都是创业企业家的家族成员。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管理的范围与难度加大,家族式企业需要在唯才、唯忠、唯亲的三个用人维度上平衡配置人力资源,而为数不少的农业企业显然没有足够重视唯才用人。近年来,农业企业开始注重从外地高校招募应届毕业生,但并未出现能力出众者大量浮现关键管理岗位的现象。管理上的浓厚家族色彩只能释放能者莫入的信号,广东的农业企业应当早日引起警惕。

3.经营的远儒性。岭南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远儒性”,广东农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亦有表现。Audretsch & Keilbach(2007)指出,知识越丰富,创业机会越多。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培训不同岗位的管理者与员工。广东的多数农业企业虽然对员工开展培训,但仅限于与生产技术有关的岗位技能,缺乏对员工敬业意识、追求卓越精神和心怀天下情愫的教化。即使是高层管理者,不少企业也只有董事会成员、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等少数人接受EMBA的培训,仍有为数众多的高管还是初进企业时的学历和学识水平,且管理队伍的学历整体偏低,只能局限于经验式管理。广东农业企业如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加大对各类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战略性地为高层管理者提供进修的机会,尽可能远离远儒性。

4.传承的疏忽性。笼罩在华人企业身上的“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固然由多种原因引起,但是忽视交接班过程中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是关键原因之一。华人企业虽然不乏成功传承的案例,但那不是普遍现象,常见的却是创业企业家固守职位,缺乏有计划培养企业家精神接班人的长远眼光。广东仍有为数众多的农业企业掌控在第一代创业者手中,也有部分农业企业正处于交接班的传承中,然而尽管一些处于传承过渡的企业的第二代成员已经进入公司工作,且他们的位置重要,但是创业者并未在多个关键岗位上有意识地轮训他们,更缺乏让他们早日在综合性的高层管理岗位历练的计划,公司的重大决策仍然由他们自己负责。广东的农业企业需要尽快完善和启动接班人培养计划,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代继承者时代的辉煌业绩。

5.有限的适应性。外部环境对企业家精神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快速的技术变化和行业增长。企业只有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较好地应对不确定性给企业成长带来的冲击。农业企业的社会嵌入存在两方面的效应,一是适应性生存效应,另一是发展路径锁定效应。这使得不少农业企业只能有限地适应外界环境。广东多数农业企业需要创新组织制度,优化治理机制,革新用人理念,提高经营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广东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入手,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指出广东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不足。企业家精神与农业特性的融合需要农业企业有效地嵌入乡土社会。东进企业家精神的案例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中国制度、广东元素和企业个性的交互影响,使得东进表现出“敏于创新、敢于担当、谋于合作、善于嵌入、乐于奉献”等五方面的企业家精神,其中嵌入内化于创新、担当、合作与奉献行为中。然而,嵌入具有两面性。广东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受嵌入影响表现出股权的封闭性、管理的家族性、经营的远儒性、传承的疏忽性和有限的适应性等五个方面的局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中国的农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却有增大趋势。为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的国策。国家下大力气推动农业产业化,甚至提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口号,目的是想尽快使得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增富。广东农业产业化的情况显示,培育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农业企业既要嵌入乡土社会,又要借助现代管理知识适当脱嵌。因此,政府需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培训投入,给予企业培训支出的税收减免;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传承;广东各界需要重视教育和营造适宜环境,催生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的涌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1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广东年鉴2011[M].广州:广东年鉴社,2011.

[4]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5]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Beugelsdijk, S. and Noorderhaven, N.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section of 54 Regio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38(2):199-218.

[7]庄子银.南方模仿、企业家精神和长期增长[J].经济研究,2003(1):62-70.

[8]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J].管理世界,2008(12):93-102.

[9]张雄,季小江.中国企业家精神现象问题的哲学透视[J].哲学动态,2007(3):37-41.

[10]段鸿.中国企业家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变迁――1870年以来的考察[J].经济管理,2011(11):181-188.

[11]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9(6):91-101.

[12]万俊毅,欧晓明.社会嵌入、差序治理与合约稳定――基于东进模式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1(7):14-24.

[13]万俊毅.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的三维取向[J].改革,2007(9):89-94.

[14]Audretsch, D. B. and Keilbach, M.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7,44(7):1242-1254.

A Case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WAN Jun-yi, AO Jia-zhu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第3篇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是实现这种现象的最佳载体,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第一桥梁。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文件强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积极贯彻国家政策,陕西省于2013年初颁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全省龙头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总额翻倍。“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辐射带动农户300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到2020年,龙头企业产值再翻一番,基本建立比较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可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了当下举国推行的一项政策,研究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也将十分必要。

二、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龙头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是很重要的,代表着行业实力、产业化成效及经济是否健康发展。陕西省龙头企业相对其他省份而言,起步稍晚,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尤其是最初获批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现已基本全部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1、企业数量

2001年首批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共计151家,陕西省有5家,2003年第二批共计235家,陕西省9家,其后的多次评定结果均显示陕西省的龙头企业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占比不大,为2%-3%,这说明陕西省龙头企业的数量仍需进一步提升。2006年5月,陕西省农业厅公布省级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其中包括陕西汉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并提出对所列对象进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2011年新增117家企业,次年再次新增66家企业,2014年经严格评审,最终确定陕西禾和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93家企业为陕西省第五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也拟推了83家企业。所以从企业数量上来看,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分布区域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多次评定结果中可以看到,陕西省榜上有名的企业多集中在西安、咸阳、宝鸡三个区域,陕北陕南地区尚未有企业入列。陕西省级的五批重点龙头企业公布名单上看,依然是关中区域占比约80%,而陕北陕南则分别占比约10%,这说明了企业是在结合关中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3、企业类型

(1)国有企业转型。最初的龙头企业名单中以国有企业转型为主。因为国企的规模一般较大,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一定的市场开拓潜能,具备转型资本。例如陕西老蜂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陕西省蜂业公司(成立于1985年),创立于2000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专业公司,是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依托资源禀赋。陕西省是国内果汁加工和出口的一个重要基地,我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主要依靠粮食、果业和畜牧业。主要产品体现为肉类加工、乳品加工、蜂蜜加工、饲料加工等,大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资金支撑力度不足,产品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较低。由于充分结合了私有资本和优势资源,所以此类企业数量较多,但只有个别企业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3)强强合资。产业相关的企业联合成立集团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成立于1978年的西安相桥乳品厂,起初为民营企业,其后与香港广银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形成了如今的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先进管理理念,成功做大做强,成为西北地区乳制品行业中的佼佼者。

4、经营模式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各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农户”。陕西省多数小型农业企业采用此种松散型经营模式。企业和农户根据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进行买卖,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价格,农户在销货时要受制于市场,同样企业在购货时也要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双方的财产和责任风险各自独立。虽然这种模式下双方可以自由进行双向选择,但由于受到市场的约束,农产品在农户和企业之间较难实现供求稳定,不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2)“企业+基地+农户”。正是由于第一种模式的不稳定,从而出现了方――基地。企业可以通过自建或共建基地,提供生产技术、资金供应等服务,也可以吸引分散的农户进入基地成为企业工人,还可以与农户签订契约,建立股份制基地。所以基地的产生其实起到了一个连接企业与农户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对分散的农户进行约束,一方面也维护农户的利益,对企业侵害农户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

(3)“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某种程度而言类似于第二种模式,但又有明显区别。合作社是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是农户自愿成立、加入的一个合作性组织,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通过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责任,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实现技术、生产、销售等服务一体化,企业根据合同收购产品,建立供销模式。所以,合作社对外是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对内是一种非盈利组织。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竞争力不足,牵动力有限

陕西省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弱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据统计,陕西省龙头企业总数相当于山东省的23%左右,大型龙头企业相当于山东省的17%左右,可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一千多家企业中省级重点只有三百多家,国家级重点更是比较匮乏,整体档次有待提高,导致龙头企业的牵动力弱,很多区域的特色优势得不到延伸和推动,竞争优势不明显。

2、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

关中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集中地,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陕北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农业带动企业,陕南整体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以农业为主,但同样缺乏现代工业,所以陕西省绝大多数龙头企业集中在关中一带,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而且陕西省龙头企业多数仍处于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产业多为初级产品的加工,产品结构趋同,缺乏科技含量。

3、经营模式不健全,利益难协调

结合目前的企业经营模式,由于市场逐利心态的驱使,缺乏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企业和农户难免出现违约行为,而这种不安全因素,会破坏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制约企业提升经营效益,阻碍农户创收贡献作用的发挥,造成经济损失,难以协调双方利益关系。

4、市场竞争不良,产权不清晰

第4篇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是大连旅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最基本的驱动力,也是园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尽管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类型、模式多种多样,运行与管理机制也各不相同,但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地促进区域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提高,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最主要任务。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其科技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能力”上:即农业技术孵化和开发能力,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辐射能力,通过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技术传播和扩散,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

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途径应以技术研发组培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为主。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点是通过技术研发,实行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引导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长期以来,提供科技成果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推广方面,基本借助于政府行政手段,运行机制僵化,创新能力较弱。农业科技园区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建立起适宜本地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的新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园区要建立起“技术引进与开发 + 技术转化与示范推广 + 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机制。

完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实现农业技术扩散的梯度推进。核心区在园区体系中属于农业新技术开发、引进、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与技术辐射源,示范区属于作为核心区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带动基地,辐射区为园区核心区主导产业涉及和影响到的广大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区域。完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可以有效衔接农业科技推广的“点、线、面”关系。

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孵化和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科技企业,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建立起优质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及管理体系,有利于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科技型农业企业。企业既可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和产业化之路;又可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优质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

园区的产业带动能力建设是农业科技园区最根本任务之一。以科技开发与示范应用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起到示范和超前指导作用。

科学的规划设计和主导产业选择,是保障园区产业带动能力的前提。农业科技园区要立足于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园区主导产业选择上要有区域特色,适宜本地区农业资源条件,并基本能代表该区域农业主体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要有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具备发展优势农产品产区的基础和开发潜力;要有一定规模,生产布局相对集中,并具备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发展潜力;要有市场前景,对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是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园区关键技术选择重点要解决农产品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品质较差、成本较高、附加值较低等核心问题。

强化科技示范,确保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畅通的技术传播,是提高园区产业带动能力的基础。在园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核心区的技术集成和核心作用,以核心区为基地带动示范区,以示范区拉动辐射区,形成互通互动的技术传播体系。做好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功能区的技术转移和衔接。核心区要突出集成技术创新的试验、示范;突出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突出发展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组建技物结合的技术配送实体;突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吸纳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示范区要求重点承接和应用好核心区提供的良种良法,抓好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产业化示范,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区要在示范区的基础上,扩大新品种的覆盖率和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孵化和培育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化经营体系,是保障园区产业带动能力的核心。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主体是农业企业。培育和扶持农业企业发展,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功能和重要任务之一。园区应充分发挥其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限制因素。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园区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模式和途径,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多种便利方面,对高新技术成果的产品开发和科技企业进行孵化,使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实现技术、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是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是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就是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而在生产技术、生产标准、市场营销及管理方面能够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同时是园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在农业技术、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标准、农产品市场及营销、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全面接轨。

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园区将成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示范样板区。面对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和附加值较低、农民增收潜力较小等问题,农业科技园区具备农业新技术开发、引进和转化、示范和推广辐射等功能。既体现现代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和效果,为农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又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其次,农业科技园区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能够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管理经营,进行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适应当前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趋势,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第三,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和产业化之路;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优质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第5篇

一、关于农业人才开发的内涵。

在农业的生产、发展中,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是主体,农业的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及其具体的组织管理人才应当是农业人才的主体。过去,我们通常把农业人才的主体定义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并从事农业科技与农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把农业财富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或生产者排斥在主体之外。这样的观点和认识,使我们在农业人才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政策偏差。其一,由于农业人才主体的偏差,导致农业人才开发战略的重点和措施不正确,甚至造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失误;其二,由于对农业人才主体认识的不正确,容易导致农业人才资源与农业人才资本两个概念的混淆,形成重资源的培育,轻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不利于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甚至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农业人才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础是农业人才资源的培育,形成资源优势;关键是人才资源配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核心是农业人才资源向农业人才资本的转变,实现人才参与和渗透到农业经济的运营中去。农业人才资源的培育和配置为农业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奠定基础,而资源向资本的转变又将有力地促进人才资源的培育与开发。

二、绵阳农业人才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宠大,是重要的农业人才资源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未明显成为农业经济的增长优势。

据统计,2002年底,全市农业系统国有单位机构428个,其中机关10个,事业单位418个。全市在岗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612人,其中具有农业专业职称的正高1人,副88人,中级433人,初级881人,未评职称的209人。学历结构为:研究生12人,本科240人,大专492人,中专702人,其它人员166人。这批专业技术人员是多年来国家统分统配到事业单位的,他们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一线的农业人才。但是,由于这批人才主要为事业单位所有,多年形成的旧的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体制像一张无形的网成为专业人才资源与市场经济主战场的隔离墙,成了农业专业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主要障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大人才资源优势存在,但尚未真正形成一种经济增长优势,更未真正成为农业人才资本直接参与农业经济的“运营”。

(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和管理的农业人才的开发,已具有较好基础,但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近几年来,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每年经过市、县两级举办的各类农村适用技术培训达20万人次以上,目前,全市已有340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但是,从总体上讲,全市农业人才开发工作还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全市380多万从事农业的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占39.6%,小学及其以下占59.1%,农民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7.14年,接受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民不到10%,在受过培训的农民中,90%以上学的是种、养殖业技术,而受过农产品加工、营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的更少。农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运销业落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

(三)现有农业人才队伍资源的建设与培育受到高度重视,但对农业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重视不够,对农业“业主”人才的开发重视不够。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人才开发政策制定上,重事业单位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与建设,轻激励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经济的建设。多年来,事业单位政事、政企不分,“铁饭碗”、“大锅饭”制约了人才资源优势向经济增长优势的转变。二是在财政投入上,每年政府给农业人才开发以大量资金,但95%以上用于现有事业单位人员及其日常工作的开支,真正用于农村人才与农业“业主”人才培训开发的资金很少。

三、农业人才开发战略的重点与措施。

(一)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事业单位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地。发挥这部分人才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突破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行政化,全面建立和推选聘用制度,实行聘用制度的规范化。促进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取消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的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允许科技和管理人才有序、合理流动,鼓励科研、教育、推广和管理单位农业人才在市内“柔性”流动。积极支持科研、教育单位通过项目研发、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到农业企业兼职,提供智力服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上,应具体抓好:

1、按照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形成分类管理体制。将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管理、监督管理、社会公益、技术(中介)服务、经营服务等五类,本着精简行政管理类、规划监督管理类、优化社会公益类、改制技术(中介)和经营服务类的原则,分类实施。从而达到机构减少,职能更明确、服务更规范、财政负担减轻的目标。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人才资源的转变消除体制障碍。

2、形成权、责、利的有机结合,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制度。过去,由于政事不分,事业单位在管理决策和经营活动中只承担盈利责任,不承担亏损责任,在体制上助长了、形式主义,造成工作实效不强,因而要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制度,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责、权、利,承担法人相应的职责,履行相应的义务。增强法律对事业单位的约束力,这是加快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规范事业单位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事业单位有了法人资格,才真正有了决策自,才有了承担相关职责的能力。

3、在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档案管理方面,改由人事部门统管,为人才交流中心托管。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档案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可有效地克服科技人员档案信息不灵,档案调动手续繁杂的现象。可以勾通科技人员档案交流的市场渠道,消除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过程中档案管理体制的障碍。

4、在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方面,改职称的行业系统评定,为行业评定与社会中介组织评定相结合,评与聘彻底分离。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职称评定,可以扩大职称评定范围,增强社会和市场认同度。实行评聘分离,用人单位有了较大自,可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性质采取:不聘(作为未获得职称者使用)、降级或升级聘用。重职称而不为职称,重职称而更重岗位实效。打破职称一经评聘终身受益,更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5、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形式方面,改按人头平均分配为基础,以精神鼓励为主,为以效率为基础,实行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按贡献大小的双重分配。事业单位由于性质决定一项工作往往涉及多人,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社会效益工作又有经济效益工作,而且工作定量困难,因而在分配标准上存在多样化,应当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贡献大小参与分配。

(二)大力推进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业“业主”人才开发。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农业人才开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发挥农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积极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业主”人才开发。面向农村基层干部、青年农民、“五专”组织、农村妇女等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的农民科技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市委、市府提出的“农村人才工程”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四大培训工程:

一是实施绿色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使广大农民掌握1-2门专业实用的生产、经营技术。

二是进一步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科技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在农村选拔一批科技意识强、能够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和创业能力的先导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的形式,大力培植一部份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业主和企业家,以致富一方经济。

四是大力实施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传媒工具,开展农技推广与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有知识、信息灵、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业主”。

切实抓好农业“业主”人才培训开发工作是农业人才开发的主体,必须采取政府行为推动,建立健全开发投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和落实规划,加强领导,分步组织实施。

(三)培育人才与引进人才并举,以农业产业化开发为重点,聚集农业人才创新、创业。

1、在发挥现有农业科研、教育和农技推广单位培训、培养农业人才的基础上,吸引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及其专家人才来绵创办分校或学院,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2、采取提供农贷资金市场信息、技术支持、扶贫资金、农业产业化基金等方式,支持实用型人才发展特色农业和开发农业,引导其创办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以优质农产品开发的商品基地建设,以农产品运输、储藏、营销的营运企业。鼓励人才参加由政府资金支持的农业开发项目招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城镇各类科技人员到农村有偿租凭、承包土地和“四荒”土地,发展优质、高效、安全、有特色的商品基地。

第6篇

巫溪县山大坡陡,立体气候变化多端,耕作水平严重滞后,农产品种类小而全、多而杂,没有支柱产业支撑,有特色没产业。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土地流转、产业培育、产品定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效给给巫溪县农业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有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成生态农业,参观了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他们在土地流转、产业培育、产品定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效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巫溪县农业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1杨凌现代农业园区概况

杨凌区位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东距西安市82km,西距宝鸡86km,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下辖4乡1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km2,其中耕地面积70.67km2。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km2,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主要包括五泉镇、大寨乡、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55.33km2。

2杨凌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2.1土地分户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园区内原来的土地也是分户承包经营格局。为了做成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前提下,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银行”,即村委会牵头,把农民的土地集中租赁回来,再由村委会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出让、租赁等流转形式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进入园区的企业、科教人员的项目用地,由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办公室负责土地流转双方建立土地流转关系;进入园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及其它农村经济组织所需用地,由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办公室协调土地流转双方直接建立土地流转关系。这样就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集中开发,集约经营。

2.2高标准规划强政策支持

农业园区立足长远,放眼世界,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设计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一轴、一心、八园”格局。园区建成后,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8大产业。政策上给予强力支持。对于符合条件进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的企业和科技人员实施的项目,土地租金给予全额补贴;符合进入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企业,租地规模在0.07km2以上的,项目实施满3a的,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全额返还前3a土地租金。对在种苗产业园实施项目的企业和科教人员,租地在0.03km2以上的,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给予20%的租地补贴,连续补贴3a。

2.3传统分散农业发展为现代产业化精品农业

以前,园区内的农产品品种多而杂,产量小,没有特色和规模。现在,通过土地流,已经建立总面积6.8km2标准化果树生产基地,4.4km2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6.37km2标准化专用小麦玉米生产基地,3.82km2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1.83km230万头养殖规模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占地0.13km2建立10个标准化西农莎能奶山羊养殖场,0.13km2标准化养鸡场,0.07km22个标准化养兔场。将标准化种植园与养殖区有机结合配套,严格按照标准化栽培与养殖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形成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标准化有机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作物栽培品种、栽培技术、水肥管理、采收上市等方面达到标准化管理。完全改变过去那种散而杂的局面。

2.4初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格局

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农业创新园、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业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8个园区,初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格局。把分散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农民成为农业园区工人,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

3现代农业园区对巫溪县农业发展的启示

巫溪县山大坡陡,立体气候变化变化多端,耕作水平严重滞后,农产品种类小而全、多而杂,没有支柱产业支撑,有特色没产业,有产品无产量,有质量缺精品。政策不配套,机制不健全,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联结机制不力,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发展。从杨凌现代农业园区成功的经验来看,应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立足优势和特色,找准突破口,加快改革步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打造巫溪县特色农业。

3.1树特色倡精品,推行区域布局

巫溪是农业的优势在山,特色在山,出路也在山。因此在规划布局时应根据巫溪县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珍稀物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时因地科学规划,改变过去那种“小而杂、多而全”的模式,突破“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界线,选择具有巫溪特色的产品做成精品,打造特色产业。巫溪有充足的野生动植物,可以走人工驯养驯化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中药材、“两薯”产业、高山蔬菜等将产业做大盘强;还可以利用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打造种、养、加产业链。巫溪也是渝东重要旅游地带,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打造观光农业,把原始的农业做成现代的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

3.2引外资育龙头,培育支撑产业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龙头能带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农业必须依靠企业支撑,没有企业农业也就很难做大做强。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宽松环境,筑巢引凤,极力引进外资,在土地流转、设施建设、产品流通、资金扶持、信息服务等方面出台政策给予支持,采取多层次、多途径不限行业、不限地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支撑,并围绕主导产业,尽可能做到高起点、大规模、活机制、多形式,尽可能给投资企业带来快捷服务、方便办事,引导扶持企业主抓特色产业发展。

3.3进人才强科技,推进现代农业

巫溪县要真正打造现代高科技农业,科技人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引进科技人才,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工作扎实、作风正派的农业科技队伍。完善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多元化技术推广机制,不断开发、引进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提高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4活机制重投入,助推产业发展

第7篇

摘要: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农业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俄罗斯的农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而且农业经济改革收效甚微。本文结合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经济改革的基本情况,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改革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农垦史,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发展农业的角度来说,俄罗斯包含丰富的农业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俄罗斯的粮食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原因在于俄罗斯目前存在着气候条件不利、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经济改革效果不佳等状况。可以说,俄罗斯的农业是影响其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1、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历程

俄罗斯始终没有解决粮食问题,政府为实现超高速的工业化发展,不断抬高工业品价格,刻意将农产品的价格进行压低,导致工业的畸形发展和农村的落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恶化,农业产值的下滑状态愈演愈烈。普京执政期间,随着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政府对农业领域加大了的干预力度,从农业债务、融资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则是政府全面复兴国家长远规划的具体体现。

2、俄罗斯农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黑土地面积居世界黑土地面积的1/3强,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地区、南西伯利亚地区、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等区域,肥沃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为俄罗斯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质基础。据统计,目前俄罗斯耕地面积约为1.15亿多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85公顷,农作物结构比较单一,粮食作物是种植业最重要的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经济作物中收获面积最大的是谷物,其次是油料作物、块莲作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俄罗斯养殖业包括养牛业、养猪业、养禽业、养羊业、养马业等,其中:牛奶、鸡蛋年均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俄罗斯奶牛年均产奶量和鸡蛋年均产量分别为3.78吨和307个,分别是1990年的1.4倍和1.3倍。总体上,现阶段俄罗斯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部分出口。但畜产品及蔬菜水果生产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依赖进口。

二、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措施

1、土地所有制方面

前苏联时期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属于国家,采取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确立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公民所有制、集体共同所有制和集体股份所有制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并颁布了《俄罗斯农民农场法》和《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等相关的土地法典,进一步从制度上为农地私有制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保证。经过以上改革俄罗斯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1995年俄罗斯93%的农业用地已从国家所有转为农业生产者所有。

2、农业经营组织方面

在实施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及国营企业为主。为刺激农业的发展,摆脱农业的落后状态,国家开始将大部分集体农庄、国营农场进行私有化改造,产生了非国有和集体性质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组织,主要表现形式为农场、合作社和股份制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发生变化后,国民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出较强的发展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工商综合体。特别是普京执政后,强调要走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农业的发展道路,发展各种生产组织形式之间的合作化和一体化,鼓励资本和土地的集中,以获取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效益,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培育市场经济机制

俄罗斯政府为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想通过价格手段来刺激和引导生产,于是全面地复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废除了对经济的指令性控制,全面放开价格,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全部物价,国家原则上按市场价格收购农产品,不再对农业的收购价格进行补贴。通过各种措施打破地方分割、农业加工经营垄断,建立俄联邦统一食品市场。但是,制度转型导致了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在使俄罗斯迅速走向资本主义的同时,导致俄罗斯经济萧条、居民生活水平急剧恶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普京执政后,农业政策从放任自流逐渐转变为国家积极干预,对农业企业债务、农业发展融资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农业经济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中俄两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异很大,在农业发展战略和改革的政策措施方面也不尽相同,到目前为止的农业改革效果也并不一致。但两国农业均经历过计划经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等阶段。因此,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因地制宜,明晰土地所有制关系

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错,地多人少,所以对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土地所有权关系不够清晰,缺乏稳定可靠的土地自由流转制度,既容易产生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最初,俄罗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用私人生产和盲目的市场关系完全取代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状况一度低迷;但打破大锅饭、建立市场型和集约型农业之后,使俄农业稳定复苏、农村步入繁荣的状态。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各种开发区和商业用地不断蚕食着农业耕地,这一切都使得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只有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

俄罗斯始终都处于国内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的状况,所以俄罗斯农业改革前期的目的忽略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改善的作用。俄罗斯政府曾先强力推行土地的私有制,可是在私有化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同私有制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机制,原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正由于脱离了群众基础,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闲置,农业生产率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俄罗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三农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应该吸取俄罗斯农业改革的教训,要从增加农业收入方面入手,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3、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九十年代,俄罗斯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取消了农业补贴,对农业的贷款不到维持正常生产的五分之一,农户和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债台高筑,困难重重。由于资金短缺,农业机械状况恶化,大多数农户都没有条件购买新的农机具。另外,种子质量不好等原因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种种状况使得农业发展举步维艰,陷入困境。直至2000年后在普京政府较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农业经济才得以好转。

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等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伊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陆南泉.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8,(1)

[2]尚鑫.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俄罗斯农业[J].黑龙江粮食,2008,(5)

[3]王勇.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剖析[J].世界农业,2005,(5)

第8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突破

旁遮普邦被喻为“印度粮仓”,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绿色革命”①,迅速帮助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完成粮食自给的重大任务。2013—2014年度,旁遮普邦依然能够向中央粮食库贡献2546%的大米与434%的小麦[1]。除了直接在粮食方面的贡献之外,旁遮普邦所开辟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亦加速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旁遮普邦的农业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遭遇发展瓶颈的制约。作为印度农业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邦之一,其农业发展的转型、突破对于旁遮普邦乃至整个印度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

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曾牵累着旁遮普邦经济面临着严重的下滑态势。2011—2012年度,旁遮普邦的人均收入排名已降至印度第7,2010—2011年度至2011—2012年度,人均收入仅增长424%,增长率排在全国的第13位[2]。造成如此状况与其农业发展困境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旁遮普邦农业发展遇及瓶颈并不仅是农业生产停滞,更伴随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而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其经济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停滞、生产力下降,其他作物生产边缘化

相比较20世纪80年代产量的高速增长,近年旁遮普邦的小麦及水稻产量的增长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中某些年份出现波动证明其产量稳定性仍然不足。旁遮普邦形成小麦-水稻单一轮作模式,挤压了高粱、玉米及其他作物的生存空间。对比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状况,旁遮普邦的粮食生产及增长目前已显“力不从心”,同时,其他作物生产增长同样受到制约。除此之外,旁遮普邦内的耕地面积基本达到饱和,小麦、水稻以外的农业用地变得愈加紧张。

(二)生态破坏严重,农业生产质量下降

“绿色革命”以来,旁遮普邦集中高强度地使用管井、化肥、农药、杀虫剂等辅助生产,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首先,管井灌溉数量激增导致地下水位剧降。管井灌溉是旁遮普邦农业用水最主要的途径,而其水源来自于抽取大量的地下水。据2012年《印度时报》报道,旁遮普邦地下水位每年下降60cm,旁遮普邦在不到30年的时间就消耗了过去105年时间的地下水储备[5]。2016年印度《经济时报》称旁遮普邦划分的145个地下水区块已有110个属于“暗区”(意为过度开发),并且45%左右的区块已被邦政府标为“警告”,这意味着它们的水只能用于饮用,而不能被用于农业和工业部门[6]。其次,化肥、农药、杀虫剂使用过度造成土壤污染与肥力下降。“绿色革命”时期印度及邦政府对于这些化学投入的补贴力度大,农民便大规模采用。但大部分农民因文化程度低,难以科学合理地对化学制品进行配比使用,破坏了土壤环境,使其生产力下降。旁遮普邦的农业发展与生态破坏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尤其是水源的逐渐缺失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农民负债过重,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旁遮普邦MASR组织①记录2000—2010年间,共有6926个农民自杀[7],而如果将未有上报警方的自杀事件计算上这一数字无疑将会更大②。旁遮普邦政府进行过详细调查发现,农民自杀的原因主要是因精神压力,而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其所背负的债务[8]。

二、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源

旁遮普邦农业问题的肇始于在合理农业政策及改善措施长期没有适时调整,致使累积的问题日渐严重。

(一)第一次“绿色革命”后遗症

“绿色革命”加速了旁遮普邦乃至整个印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率先开辟了印度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但“绿色革命”同时也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第一,普遍采用化学农业技术。“绿色革命”所使用的基本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都为高度化学化。一方面,在大量使用之后破坏了土壤有机环境,造成土壤退化;另一方面,需要过高的用水量,过度消耗水资源。例如,水稻是目前用水量较大的作物,每公顷使用约24000m3的水,是玉米的6倍,是花生的近20倍[9]。第二,种植成本高,农民需承担较大风险。“一揽子”投入需要农民购买昂贵的机械设备以及不断增加的投入。而更为严重的是,因生态环境的破坏,高产品种对于化肥、农药等元素的反应下降,农民投入的要比以往更多才能够达到此前的生产水平。根据1975—1976年至2001—2002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种植成本增加了7倍、棉花增加了8倍,水稻则增加了11倍[10]。农民除了应付生存支出外还需要承担高昂的农业投入,欠债及破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政策引导和服务措施与农业发展脱节

首先,印度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忽视稻麦以外的粮食。中央政府利用各种价格措施(如最低价格)与其他市场诱因鼓励粮食生产,并且还为了完成粮食自给的任务,不断向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施压以传达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视。其结果造成其他作物的收益无法与种植小麦、水稻相比,并失去足够的关注、投入和研究。一味强调粮食增产使得农民仅对粮食作物有着极高的熟悉度,转种其他作物的动力与意愿不足。然而,针对这种情况,邦政府对于中央的政策并没有及时地制定任何有效的计划和措施,导致旁遮普邦的农业仅仅是小麦—水稻组合的“独舞”模式。其次,印度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下降。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推行、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印度政府的强力支持,技术、资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是旁遮普邦农业成功发展的核心基石。但是,20世纪90年代印度政府开展新经济改革,对于农业重视及支持力度下降。尽管农业部门仍然是印度50%以上人口的就业来源,但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经从“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1992)的30%降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7—2012)的145%,这要归结于印度从农业经济转向基于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结果[11]。如今印度已经成为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但其农业及制造业则要薄弱得多。印度人试图从传统农业经济直接跨过制造业,进入以服务业为经济主干的服务业主导型经济[12]。其造成了:第一,农业灌溉及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与建设。凡遇及气候突变(主要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农业则大幅度减产,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恶化。第二,印度政府对于农民的津贴下降,粮食作物最低价格得不到保障。据统计,印度的小麦和水稻的最低支持价格在1997—2001年期间增长缓慢,在2002—2005年间几乎处于冻结的状态[13]。在印度加入了世贸组织(WTO)后,急剧地改变了粮食的价格环境。基于旁遮普邦农业生产成本渐高,在受气候及自然灾害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农民入不敷出,走上破产甚至自杀的道路就不足为奇了。

三、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的突破

当前,农业是旁遮普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遭遇瓶颈其经济就无法快速增长,亦难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到达关键节点,需进行升级转型,否则难以改变现况。近年旁遮普邦政府已正在利用中央政策给予的机遇逐渐调整发展方向,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行第二次绿色革命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重视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作用,丰富作物种植以改善生态环境。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革命”的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印度政府意识到需要在此基础上推行“第二次绿色革命”以解决农业困局。2004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称:“经过第一次绿色革命,印度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现在,需要发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以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这将是印度政府未来几年优先考虑的重点[14]。”而根据“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要方向,旁遮普邦开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转型。首先,依托多样化种植实现农业转型。藉此“第二次绿色革命”大的政策环境,研究除小麦、水稻以外的高效益的作物良种,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所研发的节水并对化肥、杀虫剂等需求较低的作物品种逐渐出现。此举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印度国内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有着高度的重视,丰富作物种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亦有较大的帮助。2014年,旁遮普邦农业部长强调:“旁遮普邦需要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使旁遮普邦变成印度生产水果、蔬菜、鲜花的第一大邦[15]。”其次,加强农民、农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快现代化农业步伐。“第二次绿色革命”涉及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信息建设以及增加农畜产品加工等内容。在这一过程逐渐规范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及运输,利用更为及时的信息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策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补齐了相关产业链。例如,2016年4月莫迪政府电子贸易平台(eNAM),目的是帮助农民出售马铃薯、洋葱等25种主要农产品,计划拨款2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并且其他农产品也在支持名单中不断更新[16]。对于这种改变,一来可以提升农民的经济回报,提高农民转种其他作物的信心,扩大高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二来可利用印度优势的软件信息产业将销售效率提高,建立产业间互相辅助机制。总之,印度政府对于农业发展思路上的开拓以及更加注重利用和完善农业发展机制将持续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农民负债问题,保障农民利益

旁遮普邦的农民因为负债产生的自杀率排印度前列。而旁遮普邦及整个印度国内不乏呼吁加强帮助负债农民的声音,但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党派采取立法措施[17]。2015年,北方邦城市马图拉多达25000个农民向总统拉纳布•慕克吉请愿批准他们在有印度第69个独立日上吊自杀[18]。所以,从制度上为农民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显得十分急迫。莫迪曾表示:“我们有许多政党,但印度是个大国,而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对此,我欢迎任何能够帮到农夫的建议,政府将会认真考虑。”[19]2016年,印度政府批准了价值13亿美元的保险计划,旨在保护农民因减产或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农民自杀事件并争取农民团体的支持[20]。此计划向印度农民传达较为积极的信号,农民所经受的困难正在逐步得到现任政府的重视。

(三)借助国内、国际的有利因素,推动和完善农业配套设施

建设农业部门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取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充足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活动的单位成本[21]。虽然印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在于其经济实力不足,且难以在短期之内根本改变,但近来的国际形势及莫迪政府的政策走向正在为基建的改善增添希望。2014年,印度加入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随后加紧向其申请基建项目贷款。以中国为首的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近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重视为印度提供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莫迪政府进一步开放外资准入的领域和占股比例,2014—2015年度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0%[22]。园艺、花卉栽培、种子开发、畜牧业、农业及农业相关部门已允许100%的外国投资[23]。当前印度正处于形势较好的外资环境中,加上合理的外资政策将会有良好的“化学反应”。

(四)旁遮普邦农业未来发展前景

政府鼓励与市场紧密结合。现任莫迪政府对于外资企业进入印度的鼓励与政策放宽,促使更多的跨国企业投身于印度,这些企业对于农产品的采购将是旁遮普邦合同农业发展的机会。旁遮普邦合同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之后开始发展①,但农民常常面临产品质量低时企业拒收率高、企业延迟付款及收购价格低等问题。在2013年旁遮普邦政府颁布新的《旁遮普邦合同农业法案》后,农民的利益相对得到保障。邦政府与相关机构及时地参与进来将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并实现大量的技术投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耕作方向。在邦政府的监控下,农产品的质量也将得到保证。再具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农民的收益将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旁遮普邦农业多样化政策将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多元化需求,两者相互促进。一方面,跨国公司能够将旁遮普邦作为生产基地而将多种产品销售至世界市场;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厂数量的增加与产品种类需求的丰富还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当地失业和贫穷的状况。拥有世界级的国内巨大消费市场。首先,印度中产阶级消费量迅速增大。根据麦锡肯公司预测,如果印度经济在2005—2025年之间以73%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25年,将有583亿印度人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而中产阶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5%左右增加到2025年的41%,他们将是印度消费支出的主要力量,到2025年将占总消费量的59%[25]。

第9篇

(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水平不断提升。一直以来,平舆县农机生产企业以服务"三农”为契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着重解决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瓶颈为突破口,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品结构,果断跟进,加强技术改进升级、产品更新换代、营销网络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行业水平逐步提升,农机企业规模和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2014年,平舆县农机企业生产总值达1.5亿元。

(2)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效益逐渐显现。近年来,平舆县农机生产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到外地或国外先进的农机企业参观考察学习,不断丰富§己,开阔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改革中赢得发展先机,同时结合_身产业基础和发展特点,改造开发出了市场热销的农机产品,不仅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农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平舆县农机企业基本都是个体,并且大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个别企业几乎没有接受过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全凭自己仅有的在工作中摸索的经验来维持经营,因此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加之不注重企业自身文化和经营策略的培养,品牌效应不突出,所以虽然生产产品的数量不少,但产品的利润率不高,企业竞争实力不强。

(2)农机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差。平輿县农机生产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实力弱,_我发展能力差,缺乏行业龙头的拉动和支撑。由于融资困难,企业大都不注重更新设备和改善生产条件,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明显滞后,因此生产规模上不去,效率低,效益差。

(3)农机企业技术人才欠缺。农机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缺少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由于受到私营企业种种条件的限制,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也留不住。人才欠缺,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薄弱,工艺装备水平及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3对策及建议

(1)农机企业应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仅要加强自身修养建设,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沟通与协作,而且要重视培植企业文化,不断更新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再上新台阶。

(2)农机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长足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条件,增强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同时,财政、科技、银行等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科研支持,加强产品更新换代的研发。

(3)农机企业应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平舆县农机企业要做大规模,必须打破墨守成规,一要加强原有技术人才的培训;二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三要招商引资,开门引进外地先进的农机企业。可以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打造出农机工业新品牌,使平舆县农机企业成为工业集聚区的新亮点,跨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