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

时间:2023-07-10 16:29:16

导语:在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靖港古镇;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主题单元式教学

1课题背景

传统的美术教材大多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每节课都有完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然而课堂时间有限,要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另一方面,学生刚对某一课题有所了解之后,还没来得及深入下去,就结束了这一堂课的学习,进入了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编排很难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相结合,继而很难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感兴趣的学生对本课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探索与创新。因此,在湖湘传统文化美术资源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开展在知识、技能、材料和研究等方面有一定跨度的主题单元式教学,才能较好地将地域课程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大胆进行教学尝试,有目的、有侧重地围绕某一主题开发拓展湖湘传统文化资源课程,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设计出围绕主题的不同子课题,以反映出某一主题的多个不同方面,从而形成对该课程主题系统完整的教学设计。

2靖港古镇资源分析

位于湘江西岸的靖港古镇曾是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靖港”是人们为了纪念唐代将军李靖对港口的治理有方而得名。现如今,靖港镇已成为湖南赫赫有名的历史文化村镇,2011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本文以七、八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设计教学思路,根据靖港古镇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种类的学习元素,以围绕探索古镇为主题展开单元式教学,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切入,使学生对古镇有一个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3教学设计

3.1单元一:参观古镇名迹,展开实地调查

1)教学目标:通过对古镇实地参观和考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2)教学过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古镇进行参观,通过观察比较,建立对古镇的初步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展开对古镇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以拍照、速写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考察结果。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采访调查,对靖港古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的初步了解,而对古镇中各景点的参观以及资料的收集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镇的人文内涵。在考察的过程中,注意适时引导,并着重强调安全问题。

3.2单元二:赏析古镇名画,激感体验

1)教学目标:能够以之前的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对其他画家所画同类型的题材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教学过程:课堂第一阶段:以先前实地考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教师可把自己拍摄或绘画的古镇景色展示出来与学生分享,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以此导入课题。用一系列的问题将课堂的主题逐一呈现:例如,在游览古镇中,对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处景物?你为什么对它印象最深?怎样在绘画中表现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古镇一景呢?课堂第二阶段:展示各地画家对古镇景色的描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赏析活动,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展开各种形式的绘画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例如:怎样画才能将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以达到确定绘画感情基调的作用。在课堂结束时,要求学生不必完成一幅作品,但要注重加强他们所表达的情感。鼓励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情感的解读,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以此达到升华课堂主题的效果。

3.3单元三:创意工艺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1)教学目标:了解靖港特色油纸伞的工艺特点,并尝试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2)教学过程:课堂上,通过欣赏靖港特色油纸伞,了解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领会时代变迁对民间文化兴衰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并以深入探究油纸伞的工艺特点体会其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图案美,激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情趣,并尝试动手制作。在学生动手制作的环节中,可把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由选举出的小组长来安排团队的分工合作。而通过最后的成果展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最美的一把油纸伞。在最后的评估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对制作出优秀作品的团队进行嘉奖,同时也要注意从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3.4单元四: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人文精神

1)教学目标:以“再造古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人文环境问题的关注。2)教学过程:靖港古镇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其自身的景点环境建设也是值得学生关注的。根据学生对古镇目前环境问题的调查,引导学生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例如在参观古镇时,学生们发现一些游客在景区内乱扔垃圾,向河水里乱抛废弃物,这一幕幕的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的用相机记录下来,有的用速写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考察结束后的课堂中,将学生的考察结果进行展示和汇报。在这样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以达到美术教育所追求的人文精神的层面。

4课例实验的总结及反思

(1)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杜威认为,教育应当联系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应当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与意义,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现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融合。学生的直接经验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基,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而以考察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同时也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以及历史文化遗迹的生存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保护本土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2)强调学以致用。在“靖港古镇”主题单元的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教学中,以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的形式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实践环节。但是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观察,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的作品仅仅只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上,而在创意和实用方面则存在一定的欠缺。如,可启发学生设计制作靖港古镇的宣传海报、宣传卡片;或者通过网络发表学习心得以及向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倡议书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本土美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课程学习中形成传承本土美术的责任意识。

(3)与社会机构的互动化。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然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首先,社会文化机构缺少相应的教育项目;其次是一些学校缺少与文化机构的互动。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社会文化机构应多建设相关的项目支持以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该主动与这样的社会文化机构建立联结机制,争取社会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2] 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文物遗产保护

一、基于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宁波文化遗产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其具有的认同感与历史感更好地促进了文化多样性以及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宁波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根脉深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自古以来,作为港口城市,宁波海洋文化更是重要的地域特色,种类极其丰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宁波的传统文化资源正在不断地被侵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即Web3.0时代,社会生活正在被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渗透,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因此,宁波的传统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数字动画技术及三维虚拟仿真交互技术作为一种创意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正在逐步引入到传统文化传承当中,运用现代动画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已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并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可,这已经成为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新媒体技术是通过数据形式来传输内容,其依附于内容数字化并形成互动的传播方式。有学者将其界定为网络传播方式,称之为“第四媒体”。新媒体技术包含了基于互联网相关的很多技术与传播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所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宁波地域文化遗产进行项目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将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宁波的传统文化。为此,我们基于宁波地域文化遗产,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线,展开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推广,围绕本地民居、村落、寺庙、遗址、海洋文化等进行调研,最选取宁波海洋文化和宁波保国寺两个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推广。同时,运用新媒体数字动画技术、三维虚拟仿真交互技术,结合Flash、3DMAX、Maya、Unity3D、PS软件平台,对宁波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与推广,制作成动画短片和虚拟仿真交互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普遍欢迎。

二、新媒体技术与宁波文化遗产推广的路径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重技能、技术、工艺和制作过程,参与体验是其中重要内容。如何增加传统文化传承的体验感,是决定宁波文化遗产推广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教育,使文化遗产传承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如何更好地有针对性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解决文化遗产资源不足与推广工作面广量大的矛盾,是当前宁波文化遗产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宁波文化遗产进行推广,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文化遗产予以创新地表现,符合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与诉求,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与传媒、动画、游戏、旅游等文化企业合作,共同创造出具有更高价值的旅游产品与文化产品。对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我们使用数字动画技术进行了开发应用探索,比如以宁波海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在动画创作前期,先对宁波海洋文化的海洋景观、民俗文化进行前期调研,然后在原画、分镜头、场景、人物角色设计环节中进行融入,让生活场景、故事典故、地域文化等进行多角度贯穿,并通过二维、三维动画技术进行效果表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氛围。对于物质类文化遗产,我们则使用三维虚拟仿真交互技术进行制作与应用,以宁波保国寺为例,我们首先对保国寺周边地理环境及建筑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绘制矢量地形,利用三维软件对现有建筑数据进行虚拟模型及贴图的制作,最后导入引擎进行灯光布阵及后期处理,导出虚拟交互产品。文化遗产通过这两种数字化表现形式,可以在旅游景点、互联网、推介会、博物馆进行数字化交互展示与传播,为传统文化遗产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保护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形式的表现方式提高了大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极大地增强娱乐性和观赏性。宁波有着许多古老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宁波海洋文化、宁波帮精神,但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能给人留下印象,所以我们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对此进行虚拟体验设计,构建环境,让旅游者体验。文化遗产通过这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表现,把它变成用户可触及的东西,跨越时空的约束。有的还可以开发成手机APP端或PC端的文化类游戏,多形式地提高大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增强文化的娱乐性,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亮点。新媒体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相互借力、相互促进。新媒体技术提升其表现与传播方式,赋予文化遗产传承以全新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必须清楚地看到,新媒体技术是技术手段,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核心内容,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给文化遗产传承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江利利 张磊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琳,张薇,于海霞.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4):158-159.

第4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教育;动画短片创作;融入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而极具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给出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数字化教学体系,将具体内容渗透在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专业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插画、插图、微电影、动画、网站、app等形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推广与传承,成为探索非遗与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实践方式。

一、导入“非遗数字化专项课题”

针对“应用型”艺术学科,笔者提出“专项课题”计划,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时代创新精神贯彻到整个教学计划中。在此过程中,着重解决学生协作考察、田野调查、报告论文与完成数字化作品的制作等问题,强调专业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共同培养。导入“专项课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特长,并可以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协作能力。以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为例,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立项,通过1学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在三年级专业创作和四年级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在具体教学中,通过组织相关考察、拜访传承人等活动发现创意的来源,在考察中开启独立的视角,发现“非遗”与当代艺术形式的契合点。如,组织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与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走进宝鸡,走近大师” 的活动等,让青年学生在生活中亲近非遗大师,并了解“非遗”的生态环境。通过拍摄微电影、微信传播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整理、推广,将传承人的口述历史数字化保存。

二、以动画短片方面的部分实践为例

1、基于中国“非遗”项目――古琴艺术进行创作的水墨动画短片《高山流水》

该片是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学派”与民族风格动画艺术研究》的成果之一。该片取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作者将伯牙和子期的传说故事及古曲《高山》《流水》进行了水墨动画改编。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宣布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名列其中。该动画通过将文人士大夫的传说进行视觉化塑造的方式来表现古琴的高古,通过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桥段进行古琴文化的弘扬,是 “非遗”和水墨动画结合的综合尝试。故事由中国传统工艺古琴展开,讲述伯牙、子期相遇相知,却最终生死相隔,表达知己难得的情感。作品建立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运用淡彩淡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士情怀。既有着意境之美,又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情操的向往。在创作过程方面,根据剧情画出分镜,将场景绘制成静态山水画,然后进行扫描。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以及上色,并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更改物体光线投影;利用图像分层拉大物体远近、虚实关系;在AE中进行局部特效并输出片段;最后利用PR进行剪辑。(《高山流水》作者:屈菁 蔡舒越 冯天,指导老师:温雅,2015)

2、基于“非遗”项目――巫舞进行创作的实验动画短片《图腾》

该片是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元素及地狱文化的动画融入――图腾》的成果之一。2007年,开县巫舞进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巫舞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带着浓厚的巴文化和楚巫文化痕迹。“跳端公”即是祭祀仪式中巫师所跳巫舞的基本步法,有禹步、罡步、便步和独脚跳等动作,是民间祈求保佑主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吉的一种形式。《图腾》在选题构思阶段立足于以古代荆楚地域当中的巫楚文化,将楚人崇凤、鸣琴祭天、望祭龟卜等地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文脉传承在思想内涵上做出延伸。在创作初期通过对巫楚文化进行调研、对图形纹样等进行收集整理,梳理其中的符号元素,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再创作。在这样一个结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表达。动画《图腾》结合计算机数字技术探寻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新生,在“非遗”与动画实验艺术碰撞中展示出不同的艺术生命力。该片入围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图腾》作者:韩文超 陈琳琳,指导老师:温雅,2016)

3、基于中国“非遗”项目――皮影戏进行的动画短片尝试

Flas《荆轲刺秦》改编的是《战国策・燕策三》的故事,二维动画《消失的心》则改编了《开天地》的传说。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动画片的部分镜头均以皮影为研究对象,针对皮影形象、图形纹样、历史典故等元素进行梳理和再创作。(Flas《荆轲刺秦》作者:王斌 吴英,指导老师张辉,2016;二维动画《消失的心》作者:刘勇 曹杨,指导老师 温雅,2016)

综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导向的动画短片创作,是通过数字技术这种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将非遗融入艺术院校数字化教学体系中,系统地进行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有利于将“非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生动形象、便于记忆、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传播出去,有利于推动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认知。同时,可以开拓 “非遗”保护的思路,可以促进非遗数字化与动漫产品的开发,并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资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刘思,冯学珍.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J].西部皮革,2015.08.

【作者简介】

温 雅,女,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系讲师,从事文化产业与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研究.

第5篇

1.1建立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的意义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是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系统开发的框架下,以西湖传统文化内容为范例,建立以Flash开发平台的ActionScript3.0为基础、交互动画形式为主的多维度交互式展示系统,实现在合作单位现有系统平台的推广和公益性应用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户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多角度,直观全面地体验和了解西湖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以互动的形式参与其中,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参与度和兴趣,其技术运用和推广在推进西湖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交流、实现传承与超越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系统的模块设计系统构建包含的模块(见图1)有:西湖传统文化分布数字地图;西湖传统文化的数据库和资料站;《西湖传统文化系列动画片———西湖民间故事》的部分互动动画演示样片(见图2).

2实现基于FlashActionScript3.0语言为基础的内在技术

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的创建主要以FlashActionScript3.0语言为基础.在Flash中创建交互式动画是通过ActionScript语言来完成的,ActionScript语言是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它的语法规则与JavaS-cript语言非常相似,是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Flash中的事件对程序进行驱动,它是以场景中的关键帧、按钮、影片剪辑等组件作为对象用ActionScript进行定义和编写的[5].Flash中运用脚本语言,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动态控制动画的各种行为,而且还能让其作出反应,实现动画的交互功能[6].为了能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尝试以模拟触控平台、无缝链接交互结构及自由信息交互操控三大交互结构设计来实现交互现实体验.

2.1模拟触控平台addEventListener命令和mouse命令相结合判断用户的触屏方式.交互式的展示,首先要考虑到受众不同的触屏命令,因此,需要使用addEventListener命令[7]对用户的不同指令和动作、触屏时间、触屏方式、方向进行监听,将用户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后台系统能够判断和处理的脚本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罗列成数据集,以供后台调用并发送到其他命令组中.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的主控平台互动模块(如图3所示),摈弃了点击文字选择浏览信息的传统链接节点方式,采用以用户推动墨点进入二级模块的交互设计方式.为了实现设计的交互技术,首先需要对用户触碰点进行运算,设置触发内容出现或隐藏的条件;其次是对用户推动的轨迹路径进行分析,计算出墨点X轴向的变化数据与中心墨点旋转数据,并将此数据变量赋予用户操作属性,计算墨点的Y轴向变量,通过条件假设进行相应模块的加载和链接.具体步骤如下:1)声明速度变量speed、帧数变量frame、总帧数变量long.2)建立触碰监听函数:MCover,MCout.函数MCover内容为监听用户对墨点形成触碰后,函数MCout假定用户停止触碰,卸载已加载的图案tu1.3)建立移动监听函数MCmove.使用函数MCmove将墨点的X轴向变量、中心墨点旋转变量赋予用户的操作反馈.另外,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墨点上增加了移入出现说明,以及长按3s后直接进入分页的便捷设计.此交互运算通过ActionScript3.0+flex来编写代码,其最终技术运作的结果描述为:当用户触碰墨点时,中心部分墨点两边的云层中将会浮现出龙或凤的图案;离开墨点,龙凤图案则回到云层中.当用户推动墨点时,中心的墨点将会随着用户的操作,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在墨点下方将出现随着用户操作而改变方向的波浪互动.当用户将墨点推动到中心墨点时,即可进入相应的二级模块.

2.2无缝链接交互结构在数字地图模块(如图4所示)中,由于大量地采用图片、文字、音乐、视频、交互等手段,很好地增强了系统的观赏度,这符合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核心的多样性和交互性特点.在设计数字地图时,对传统多媒体系统使用绝对或相对地址链接浏览数据的形式进行调整,全部采用预先读取、后加载的方式,使得数字地图的浏览更加顺畅,数据加载形式更丰富多样.但是,也因此使系统的数据过于庞大,增加了数据加载的时间和用户浏览的等待时间,这会削弱多种交互手段带来的虚拟的现实感受.因此,在设计时,对传统多媒体系统使用绝对或相对地址链接浏览数据的形式进行了调整,使用load命令无缝链接交互结构,全部采用预先读取、后加载的方式,要实现数据无缝链接交互结构,就必须先指定读取文件的相对位置,计算读取量,并控制读取完成后才进行播放.具体方法如下:1)声明需读取图形等元素的变量“图形”,指定其类型为URLRequest,赋予它内容为相对目录下的指定文件:此交互运算同样通过ActionScript3.0+flex来编写代码,其运行结果描述为:在用户打开系统时,首先使用播放进度条及图像进行预读取,用户能够通过进度条了解读取进度,所有文件预加载完成后系统才会被打开,若用户进入数字地图模块,则相关的已读取内容即会被加载.

2.3自由信息交互操控用户进入各模块部分后,通过点击或触控可以进行页面信息浏览,还能对图片信息的呈现区域、范围进行操控,在实现更多的信息阅读、触控交互的同时,数字地图的信息还将随着对相应节点的操作产生内容、色彩、声效等变化,使用户感受丰富的互动体验(如图5所示).交互设计1:用户在数字地图模块主页面触碰任何一个景点标签,在景点标签下均会出现水墨并标柱该景点的主要内容.实现方式如下:建立触控监听函数MCover和MCout.函数MCover的内容为:景点标签的y坐标减少20。交互设计2:进入景点模块后,用户能够通过点击模块中间按钮实现移动全景图,从而改变全景图的观赏位置,还能通过拖动按钮进行全景图色彩部分的滑动变化,用户还能够通过直接触碰全景图的左右两边实现移动.通过点击相应模块标签,即可进入下一级模块.在故事欣赏模块,能够点击中心区域的按钮或触碰故事页面左右阅读更多信息.在风景欣赏模块,能够使用上述方式,对风景照片进行浏览,还可以点击相应照片,进行照片的放大欣赏.具体实现方式如下:1)限定全景图、故事页面、照片成列内容的移动范围仅为X轴向-25~1000.2)对按钮进行点击监听,监听函数为YD.函数内容为:点击按钮,X轴向增加或减少20.声明时间变量为t,限定X轴向增加或减少20的间隔为t,用来限定每次点击,X轴向只增加或减少1次.3)将按钮的X轴变量赋予给色彩变化区域的X轴.对按钮进行触碰拖动监听,监听函数为TD.函数内容为:按钮的X轴向增加或减少时色彩显示范围的X轴向增加或减少.交互设计3:在任何分模块,双击按钮,即可重新返回景点页面.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为了能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网站,每次进入分页面时,在页面下方都会出现该页面按钮操作功能的提示,直到用户移动鼠标,该提示才自动消失.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设定按钮α的doubleClickEnabled=true,进行双击监听,内容为:双击后,卸载相应次级模块,返回景点模块.2)声明操作提示T1,T2,T3,并加载至相应模块页面.对状态进行移动监听,监听内容为:限定用户移动鼠标或手指时,卸载T1,T2,T3,其他状态时持续加载T1,T2,T3.另外,西湖传统文化保护系统使用time,math,array等命令开发多点交互随机交互平台.Flash强大的开发平台,能够同时快速分包众多的命令和数据,由于本系统将采用预加载的信息置入模式[8],因此在数字地图系统中能够同时设置多种交互点,用户进入各模块部分后,通过点击或触控就可以进行页面信息浏览,还能对图片信息的呈现区域、范围进行操控,在实现更多的信息阅读、触控交互的同时,数字地图的信息还将随着对相应节点的操作产生内容、色彩、声效等变化,使用户感受丰富的互动体验,不仅能同时对多个交互点进行交互式操作,还能够通过不同的触屏时间、触屏次数,产生随机不同的交互效果.

3结论和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传播 困境 策略

文化传播与媒介发展密切相关。媒介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构成了全新的文化传播体系,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困境和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信息不平衡。“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由于地域、教育、经济和种族差异,不同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及分享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而引起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亦可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①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东中西部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的存在,造成传统文化传播的信息不平衡。新媒体提供了更大范围和更为便捷的文化传播渠道,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一定比以前更为有效。

二、新媒体时代使得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缺失。对于文化传播而言,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这些最为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所包围,整天面对的是电脑和手机,通过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的机率大大减少。文化传播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言语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慰藉,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归属和维系。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由于历史承袭和渊源等各种原因,有些传统文化并不适宜新媒体传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由于技术手段的优势促使人们更易接受并选择新媒体,无形当中让部分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面临无法传播的境地。

三、新媒体时代信息管制不到位。由于新媒体的发展过于迅速,我们还没有组建起完善的新媒体信息管理体系,加上新媒体的一些技术手段让目前针对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制存在漏洞和空间,致使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于新媒体上,甚至很多是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真假难辨,有时甚至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真实的、所需的内容,新媒体这种畅通无阻式的传播势必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四、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自身的特点,世代传承延续,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世代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涵盖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层面,有着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形成了一种文化关系整体。传统文化本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依然躺在历史的沉静中静默,面对新媒体这种发展迅猛、突如其来的传播媒介,要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对传统文化传播而言,有些方面是不适宜的。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隔阂。

五、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性冲击着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②因此传统文化传播通过新媒体传播就不可避免地掺入娱乐性的成分。传统文化的严肃性自然大打折扣,对传统英雄人物的塑造、对传统价值观的确立、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宣扬等都将加入娱乐化的成分,出现改编、戏说、重塑,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伴随新媒体瞬间性、碎片性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简化、解构、快餐性消费,使得传统文化成为简单的文化符号复制,难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中华文化是历史的沉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③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首先要抓紧时间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宣扬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提高受众素质。新媒体时代构筑起全新的语境时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人与人之间应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理念,自觉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主动传播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的自由与自律及社会监管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自由为自律的出场创造了条件,而自律与社会监管恰恰是自由的保障。”④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受众的素质,提升文化的接受程度,削弱“数字鸿沟”的影响;通过新媒体的新兴媒介手段,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更为快捷方便有效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主动占领新媒体空间。时代在发展,新媒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正越来越向新媒体转变。传统文化传播者要主动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积极主动占据新媒体空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赢得受众的尊敬、信赖与重视,使传统文化自身在新媒体的空间中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四、加大对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文化传播产业链。“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激活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生产、发行、消费的整条价值链。”⑤科学合理地配置新媒体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变得更为智能化,给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通过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服务传统文化传播。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积极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现代软件等高新技术,融合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文化服务功能,延伸文化传播的空间和辐射范围。

五、构建完善合理的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网络、手机等占有较强的优势,但文化传播渠道也不能全依赖新媒体。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同时,应以内容传播为基础,为社会大众提供有用的文化和信息,在内容上把好关。

总之,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机遇,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构建文化产业链和完善合理的文化传播渠道,在宣传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下,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PY44。)(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注释:①孙英春:《跨文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孔钰钦:《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编辑之友》,2013(8)。

③程 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4)。

第7篇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之影响

(一)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源泉

艺术设计和传统文化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似乎存在着矛盾,但它们却和谐并存着,首先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大多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的根本,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当艺术设计摈弃了传统文化时,它就失去了本该灿烂的色彩。艺术设计应该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点,摒弃它的缺点,传统文化在艺术中的运用可以增添艺术设计的色彩和内涵,艺术设计的创新离不开载体,因此传统文化不能被摈弃,然而国外的经验和思想我们也应该借鉴,因为它们是创新元素的载体。民族是国家的代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就应该包含着民族性,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及悠久的民族历史,在这巨大的宝藏中,如何挖掘和择取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设计者还需要思考怎样在创新借鉴和传统文化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又不落俗套。传统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在文化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融入使艺术设计更加灵动

艺术设计的理念及时间文化都来源于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艺术设计充满灵气。如图1所示是我国2008年开展奥运会时所用的奥运火炬图案,该图案以中国代表性的红色作为主色,红色是我国独有的颜色,同时它也象征热情与活力。祥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出现了几千年,特别是雕龙柱上都雕刻着祥云,它象征着祥和与奋进,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中国,人们对于清雅别致的事物容易产生好感,这种审美观的形成是受到了传统文化中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设计师想要设计这样一款清雅别致的艺术品,首先要去了解老庄的思想文化,明白淡雅清幽意境的原由,只有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自身的理解,才会把自身对老庄思想的感受融入艺术作品当中,人们在欣赏作品时才会感受到庄周的那种淡雅别致。民族文化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劳动成果,它可以传承但具有不可逆性。比如说日本的平面设计,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只花费了很短的时间,其原因在于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族文化,尽管外来文化对他们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的设计思想还是来源于民族文化,现代和传统之间就是艺术创新的领域。日本设计师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艺术设计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反映出民族文化,更要在民族文化上有所突破,这样才不至于一成不变,同时也能展现艺术的灵活性。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之应用

艺术设计理论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推陈出新,艺术设计要想获得传统审美水平的认同就需要具有民族个性。

(一)传统质材在艺术设计的应用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它涉及到的领域相当的广泛,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增多,在环保意识的驱使下,绿色成了生态环保的代表,而绿色包装也成了人们的首选包装,如陶、纸、木、竹等具有传统质材的包装材料,这些天然物品制作成的包装在人们看来不仅环保,还会勾起人们的怀旧之情。在艺术设计中,质材美通常可以反映出作品的至真精神,在艺术设计中,创新要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要满足时代的需要,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内涵,只有自身具备这些元素,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包含这些元素。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品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而高品质作品需要标新立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艺术设计才能走向民族化、国际化。

(二)传统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的应用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多,艺术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为了让我国艺术设计得到快速发展,就应多与国际接轨。在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样式被改变了,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既让艺术设计具有了民族独特性,又让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和传承。在艺术作品中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增加作品的技术含量,如今大多数艺术设计都会应用到数字技术,尽管数字技术可以增加艺术设计的特殊效果,但传统文化仍然是艺术设计的内涵。设计技艺和传统文化特色是我们评论一个作品是否优秀的两个指标,浓厚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加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随着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创作技巧和数字设计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已经吸引不了人们的目光,在民族文化天然归属感的驱使下人们会去认同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设计一件艺术品时应站在美学价值和传统文化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在传统与美学中加入民族元素,当人们在观赏该作品时,人文情感和传统的审美经验会让他们对这件艺术品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如此一来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三)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的应用

韩美林是一名专业画家,曾参与北京申奥标志和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因此有“奥运福娃之父”的称号,从福娃的设计形象来看,它采用了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加上一些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的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奥运福娃。韩美林崇尚艺术,但他更崇尚传统文化,在他看来传统文化就是艺术的根基。在传统文化中传统图形是集合视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留下来的形式美和想象空间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模仿的。当一幅传统图形具有了一定的寓意,它在传统文化中就具有了独特的地位的,图形从最初的具有写实意义的图形变成了具有象征寓意和象征情感的图形。在我国的传统图形中,大部分的图形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促进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多运用传统图形。比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它运用了古典园林等建筑元素,院落式的建筑结构,水平延伸利用地形将15万立方米的建筑物分割成了许多小块,饭店的建筑物颜色以白、灰、黄褐三种颜色为主,具有江南水乡的那种清雅别致的韵味。这些元素都是我国园林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简单的图形因为有了寓意而让香山饭店变得具有民族特色。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41-02

一、贺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七百里贺江之要冲,扼楚粤之咽喉,秦代开辟的“潇贺古道”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之一。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戍卒、商贾、流民带来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岭南百越土著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各民族、各族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族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图景。

贺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融合、留下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有潇贺古道、桂岭古道、谢沐关、鹰扬关等古道;有封阳古城、临贺古城、庆坪古城、东坪古城、独柱山古堡、富川古明城等古城;分布着数百座古老的村庄,二十多座古风雨桥,十八座古戏台和部分石龙桥;保存有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塔、阁、宫、社、亭等宗教文化建筑物。现存古民居、古建筑存量丰富,这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设计独特,颇具匠心,别具风格。考古方面,有孝穆皇太后先茔、国宝青铜麒麟樽、沙田古墓群、贺街古墓群、铺门古墓群、富川城北西汉墓群。自然风光方面,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路花温泉、大汤温泉、钟山碧水岩、十里荷塘,还有昭平七村、南乡滑水冲等南方原始森林。

这里居住的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民俗文化多姿多采。各民族、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各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多达二十种的方言土语。民族风情古老而多姿,如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和歌节;讲古梧州话的山歌、傩面舞、小龙舞(蛇舞);瑶族的蝴蝶歌、长鼓舞;壮族的舞火猫、耍歌堂;土瑶的酒歌、情歌;苗族的芦笙、踏歌堂等等古朴奇异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此外,还有各族群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人才。相应的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护传承人和培养新的传承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明确传承人的地位,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外,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给杰出的传承人创造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传承机制,帮助建立培训基地或师徒关系,通过授课、带徒授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其技艺能够得到完好地传承。

2.投入资金,加强对传统文化进行物化载体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实行保护,使其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保护的途径多样,如:依靠科技,借助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现有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形式进行保存和保护;建立图文声像等相应数据库,完成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物品的选择展示、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及当地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开发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贺州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识到这点,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长期深入到各民族各族群来了解、记录、宣传相应专业领域中的文化,为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绵帛之力。

3.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只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宣传上,加大力度,明确舆论导向,对民间艺人要作好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上,其一,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等引入课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聘请传承人深入学生传授民间文化等。通过学校教育,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其二,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教育、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居民的教育,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宣传栏、论坛、讲座开展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鉴赏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一途径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普及与推广。

第9篇

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它的内涵十分宽泛,在人们的道德、风格、审美等方面都有所渗透,同时,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传统文化有着被动和静止的特征,对传统艺术的感染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和传统文化相比,新媒体作为一种兼具互动和参与特征,同时还具备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特点的媒体形态显然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当下,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如果能够正确处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让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发展做到完美融合,而传统文化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从陕西的传统民居建筑的视角出发,深入论述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继口头和印刷传播方式之后,网络传播是最具有优势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做到了信息的无限延伸和全面覆盖,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影响巨大。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属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化的步伐,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传统文化若想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必然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变化,并且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正如《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中提到的,新媒体艺术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对传统艺术进行了创新和否定。数字艺术和反映传统生活内容的传统艺术不同,它更多地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反映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

那么,在新的形势之下,应当如何利用现代手段的优势条件,更好地传播本国文化呢?《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给出了具体的分析。首先,书中认为,要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以传统文化和数字化分别作为内容和载体,采取全新的传播方式来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许多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式便是生动的例子。为弘扬民俗文化,陕西省曾经开展了关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活动,《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一书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弘扬民俗文化,加深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在逐渐变小,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陕西的图书、艺术、服装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也在不断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陕西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这样的文化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使陕西文化迅速走向世界,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反映出世界许多国家对待我国文化的不同态度。而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促进作用也体现在这里。许多民俗文化故事生动地描绘出了陕西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新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中也表示,新媒体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网络的开放和包容丰富性,传统文化能够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