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安全的地位

时间:2023-07-10 16:29:19

导语:在网络安全的地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安全的地位

第1篇

首次对网络安全制度进行系统性设计,将有效促进行业需求释放。此次人大审议的网络安全草案共七章六十八条,从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保障网络运行安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有望解决长期制约网络安全发展的法规制度欠缺问题,充分释放行业需求。

行业进入由零星政策驱动到常态法规强制的拐点,政府投入有章可循。网络安全草案的审议意味着正式方案出台已经不遥远,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常态化投入也将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美国为例,奥巴马2月提交的2016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草案中,旨在保护政府及私人的网络安全预算即达到140亿美金,我们认为我国作为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未来政府网络安全投入理应不亚于美国。

投资建议:人大常委审议网络安全法草案意味着其正式出台已不遥远,而长期困扰信息安全的成本敏感问题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行业需求和政府投入均有望全面释放,我们继续强烈推荐“国进洋退”主题:

(1)信息安全:卫士通、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北信源等;

第2篇

【关键词】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安全

企业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不但来自病毒和木马,而且还有内部网络数据被盗、操作系统和软件自身存在一些漏洞所造成的危害等,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防范。

网络互联设备一般可分为网内互联设备和网间互联设备,为了构建安全的企业互联网络,设备的管理和配置非常重要。从网络管理和安全方面来说,交换机和路由器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企业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一些攻击例如:利用路由器软件版本的漏洞进行攻击,非法用户伪装企业用户修改路由信息等,以使机密泄露或导致路由器瘫痪而不能正常运行。为了保障企业网络的安全,防止攻击者入侵,导致网络瘫痪,必须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管理。

1.概述

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侧重于系统入侵检测,反病毒软件或防火墙。在网络安全构造中,交换机和路由器是非常重要的,在七层网络中每一层都必须是安全的。很多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有丰富的安全功能,要了解有些什么,如何工作,如何部署,一层有问题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被设计成缺省安全的,出厂时就处于安全设置的状态,特别操作的设置在用户要求时才会被激活,所有其他选项都是关闭的,以减少危险。

1.1密码设置

在初始登录路由器及交换机时会被强制要求更改密码,也有密码的期限选项及登录尝试的次数限制,而且以加密方式存储。交换机及路由器在掉电,热启动、冷启动,升级IOS、硬件或一个模块失败的情况下都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在这些事件发生后应该不会危及安全并恢复运作,因为日志的原因,网络设备应该通过网络时间协议保持安全精确的时间。

1.2抵挡DoS攻击

从可用性出发,交换机和路由器需要能抵挡拒绝服务式Dos攻击,并在攻击期间保持可用性。理想状态是他们在受到攻击时应该能够做出反应,屏蔽攻击IP及端口。每件事件都会立即反应并记录在日志中,同时他们也能识别并对蠕虫攻击做出反应。

1.3漏洞管理

交换机及路由器中使用FTP,HTTP,TELNET或SSH都有可以有代码漏洞,在漏洞被发现报告后,应该及时安装升级包或补丁。

1.4权限管理

基于角色的管理给予管理员最低程度的许可来完成任务,允许分派任务,提供检查及平衡,只有受信任的连接才能管理它们。管理权限可赋予设备或其他主机,例如管理权限可授予一定IP地址及特定的TCP/UDP端口。

控制管理权限的最好办法是在授权进入前分权限,可以通过认证和帐户服务器,例如远程接入服务,终端服务,或LDAP服务。

1.5远程连接的加密

在有些情况下,管理员需要远程管理交换机及路由器。为了保证管理传输的安全,需要加密协议,SSH是所有远程命令行设置和文件传输的标准协,基于WEB的则使用SSL或TLS协议,LDAP通常是通讯的协议,而SSL/TLS则用于加密此通讯。

1.6网络管理协议

SNMP用来发现、监控、配置网络设备,SNMP3是足够安全的版本,可以保证授权的通信。

2.常用网络安全方法

(1)网络服务器及交换机和路由器口令设置应该采用没有意义的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的组合,长度应该大于9位,以减少使用暴力破解或密码字典破解密码口令的可行行。

(2)建立登录控制可以减轻受攻击的可能性,设定尝试登录的次数,在遇到这种扫描时能做出反应。详细的日志在发现尝试破解密码及端口扫描时是非常有效的。

(3)交换机及路由器的配置文件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通常配置文件应该保存在安全的位置,有些交换机结合了入侵检测的功能,一些通过端口映射支持,允许管理员选择监控端口。

(4)虚拟网络的角色:通常,只有通过划分子网才可以隔离广播,但是VLAN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VLAN叫做虚拟局域网,它的作用就是将物理上互连的网络在逻辑上划分为多个互不相干的网络,这些网络之间是无法通讯的,就好像互相之间没有连接一样,因此广播也就隔离开了。

VLAN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通过交换机的控制,某一VLAN成员发出的数据包交换机只发个同一VLAN的其它成员,而不会发给该VLAN成员以外的计算机。

使用VLAN的目的不仅仅是隔离广播,还有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将重要部门与其它部门通过VLAN隔离,即使同在一个网络也可以保证他们不能互相通讯,确保重要部门的数据安全;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部门、人员,位置划分VLAN,分别赋给不同的权限来进行管理。

VLAN的划分有很多种,可以按照IP地址来划分,按照端口来划分、按照MAC地址划分或者按照协议来划分,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将端口和IP地址结合来划分VLAN,某几个端口为一个VLAN,并为该VLAN配置IP地址,那么该VLAN中的计算机就以这个地址为网关,其它VLAN则不能与该VLAN处于同一子网。

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讯,可以通过VLAN Trunk来解决。VLAN Trunk目前有两种标准,ISL和802.1q,前者是Cisco专有技术,后者则是IEEE的国际标准。

(5)安装防火墙。防火墙可以控制网络之间的访问,最广泛应用的是嵌在传统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上的。防火墙的不同主要在于他们扫描包的深度,是端到端的直接通讯还是通过,是否有session。

3.结束语

现在的网络要求设计成各层次都是安全的,通过部署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全设置,可以使用安全技术创建起强壮、各层都安全的系统。网络安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基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只是其中一项,但只要合理有效地配置好设备,就可以有效、安全、方便地保护我们的内部网络,加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控制与病毒防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日趋多样化,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建设不再像单台计算机安全防护那样简单。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参考文献】

[1]麦奎里,李祥瑞,张明,等.Cisco网络设备互连(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0.

[2]王群.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0.

[3]宗明耀.企业网络组建维护运营技术与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及故障诊断排除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4]顾巧论,高铁杠,贾春福.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51-01

21世纪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科学与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信息与安全的问题。鉴于信息网络的巨大作用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高度的关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连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再加上人类计算机技术的普遍提高,致使计算机网络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越演愈烈。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网络畅通,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一、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涵“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部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确保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不被非法用户破坏和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目前流行的许多操作系统均存在网络安全漏洞,如UNIX、MSNT和Windows。黑客往往就是利用这些操作系统本身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侵入系统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稳定性和可扩充性方面,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其受到影响;②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一是文件服务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二是网卡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缺乏安全策略。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

2.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人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3.病毒的威胁。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几大特点。

4.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来自内部用户的安全威胁远大于外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使用者缺乏安全意识,许多应用服务系统在访问控制及安全通信方面考虑较少,如果系统设置错误,很容易造成损失,并且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维护没有在一个安全设计充分的网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漏洞无疑是整个网络安全性的最大隐患。

5.缺乏有效的手段监视、硬件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完整准确的安全评估是黑客入侵防范体系的基础。它对现有或将要构建的整个网络的安全防护性能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评估,并保障将要实施的安全策略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和组织上的可执行性。网络安全评估分析就是对网络进行检查,查找其中是否有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对系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过程。评估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

三、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1.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机制、各种网络安全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2.加强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3.配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的侵袭、破坏。

4.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5.漏洞扫描系统。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面对大型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解决的方案是,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6.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网络安全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也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关联密切、影响重大,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维护网络安全,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是对社会发展事业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只有多管齐下,内外兼治,才能生成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系统。⑤①

参考文献:

[1]吴钰锋、刘泉、李方敏.网络安全中的密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真空电子技术,2004

第4篇

关键词 互联网安全 防护 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在全球的信息网络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计算机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但在这其中,网络的安全问题需要被关注,并加以防范。很多外界的因素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如病毒与不良数 据等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使计算机网络的完整性破坏,针对这些问题,应有合理的防范整治手段,以此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平衡。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属于综合性的计算机技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实际的工作使用当中,计算机网络安全不单单包含计算机本身的各种安全问题,同时也是指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为了确保网络信息的完整与真实,并且要做到安全可靠。为了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就需要使网络信息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并且需要真实、安全和可靠。通过此方面的建设,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

3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如网络系统内存隐患与网络自身安全威胁、漏洞等。目前很多的常用操作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从系统漏洞入手,对使用者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从而造成用户的个人数据丢 失,这将会粮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样的网络自身安全威胁也较大。互联网的介入方式以物理链接的方式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黑客很轻易就可以接触到通信电缆,并将其与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相连接,对用户的数据包进行偷取,造成用户的数据丢失。但在所有的安全威胁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在网 络环境内进行恶性传播的一种指令代码,通过病毒的介入,将对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或功能进行大规模破坏。并且计算机病毒可利用操作系统与应用的安全漏洞,对服务器进行主 动攻击,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复制能力,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 最大威胁。

4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1)攻击DOS系统的病毒。这类病毒出现最早、最多,变种也最多,目前我国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基本上都是这类病毒,此类病毒占病毒总数的99%。

(2)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由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任务操作系统深受用户的欢迎,Windows正逐渐取代DOS,从而成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目前发现的首例破坏计算机硬件的CIH病毒就是一个Windows 95/98病毒。

(3)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当前,UNIX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许多大型的操作系统均采用UNIX作为其主要的操作系统,所以UNIX病毒的出现,对人类的信息处理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4)攻击OS/2系统的病毒。世界上已经发现第一个攻击OS/2系统的病毒,它虽然简单,但也是一个不祥之兆。这种病毒在运行时,用自己的逻辑部分取代操作系统的合法程序模块,根据病毒自身的特点和被替代的操作系统中合法程序模块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病毒取代操作系统的取代方式等,对操作系统进行破坏。通过防火墙的建立,能够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扑救措施。

5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5.1网络防火墙

通常来说,网络防火墙的建立是比较有效的防范措施,也比较常用。网络防火墙也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飞速进步。网络防火墙的种类也比较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与方向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防护。其中网络防火墙可将网络的安全系数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的过滤。通过防火墙可设置安全的防范方案,可将所有的安全软件内置于防火墙之中,并且可实现口令与加密指令等身份验证工作。并且防火墙技术能够多重点网段进行隔离,避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在监控方面防火墙也可以对申请访问进行有效的过滤,并可以及时进行记录。

5.2病毒处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受到恶性病毒攻击 的实践时有发生,并且情节严重。因此,我国的计算机防毒软 件也有了很大的市场。总的来讲,目前的安全防护软件还比较有效,能够对一些常见的网络病毒进行防护,但很难对 更加复杂、破坏力更强的病毒进行抵御。此方面的软件还需 要在技术上M行革新。目前防毒类安全软件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并且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具体划分。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来说,网络病毒防御更加重要,可对网络中的病毒进行检测与清理。网络病毒的防御是当网络系统或其他资源受到病毒感染时,防毒软件将会自动进行检测,并及时对病毒进行清除。

6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我国相关技术部门的首要任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意义重大,可使计算机用户的 利益不受到侵犯。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整体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光,李非非,杨洋.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

[2] 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安全策略 防范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尤其近十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随着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3.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doors)、Rootkits、DoS(Denial of Services)和Sniffer(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le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二、当前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

1.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我们以IDS为例,IDS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和系统安全的技术,它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采集、分析数据,查看网络或主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响应措施来阻挡攻击,降低可能的损失。它能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保护。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类。

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防火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策略进行控制,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具有以下特性:所有的从内部到外部或从外部到内部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它;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系统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不仅如此,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监视点,它还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有三种:(1)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它是围绕具有双重宿主功能的主机而构筑的,是最基本的防火墙结构。主机充当路由器,是内外网络的接口,能够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这种类型的防火墙完全依赖于主机,因此该主机的负载一般较大,容易成为网络瓶颈。对于只进行IP层过滤的安全要求来说,只需在两块网卡之间转发的模块上插入对IP包的ACL控制即可。但是如果要对应用层进行控制,其就要设置到这台双宿主主机上,所有的应用要先于这个主机进行连接。这样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登录账号,增加了联网的复杂性。(2)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又称主机过滤结构,它使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来提供内部网络主机之间的服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主要的安全机制由数据包过滤系统来提供。相对于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允许数据包从Internet上进入内部网络,因此对路由器的配置要求较高。(3)屏蔽子网体系结构。它是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并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把内部网络和Internet隔离开。为此这种结构需要两个路由器,一个位于周边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在周边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这样黑客即使攻破了堡垒主机,也不能直接入侵内部网络,因为他还需要攻破另外一个路由器。

3.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丢失为目的,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两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4.网络病毒的防范。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及时为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打好补丁,加强日常监测,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5.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的责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并通过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视,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由于网络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此外,为了保障网络能够安全运行,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规、法律,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严有日.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王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10.9.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网;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办公自动化、实时传递数据、及时发送电子邮件等便捷,其地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数据的丢失和被盗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对企业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提高重视。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现有的问题

1.计算机系统安全

计算机系统及各类程序的正常运行是依据其操作系统程序的运行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是其基本程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程序开发相对容易,但对其进行优化和升级的技术还不完善,存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系统漏洞从而入侵企业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可以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害,如导致计算机操作系统瘫痪、计算机数据丢失等问题。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以及传染性。按其种类分可分为以下几种:木马病毒,蠕虫病毒,脚本病毒,间谍病毒。黑客可以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并控制计算机,窃取企业数据信息,对企业网的破坏极大。

3.网络攻击

黑客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技术,他们可以通过非法攻击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用户终端设备及计算机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黑客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有以下方式:通过利用虚假的信息对网络进行攻击;通过利用计算机病毒控制计算机用户终端设备;通过网页的脚本漏洞对浏览网页的计算机用户进行攻击。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

1.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网中。防火墙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和控制。防火墙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应用级防火墙和包过滤防火墙。应用级防火墙可以保护服务器的安全,它通过对服务器终端的数据进行扫描,发现异常数据对计算机的攻击后,会及时断开企业网内网与服务器的联系,以保护企业网不受病毒的侵害。包过滤防火墙通过及时对路由器传输给计算机的数据进行过滤,阻挡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并通知计算机用户对病毒信息进行拦截,保护企业网的安全。企业网防火墙安装如下图所示。

图 企业网防火墙安装

2.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企业网网络安全的另一计算机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将企业网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在对数据进行传输和接收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从技术上提高了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企业想要保证和提高其数据信息的安全,必须在企业网中加强对数据加密技术的使用。数据加密通常使用两种算法,一是对称加密算法,即保持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的一致;二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即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不一致,以上两种加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网络安全。

3.病毒查杀

及时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可以提高企业网的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终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危害极大,可造成网页脚本病毒、计算机数据信息被盗或丢失、计算机系统瘫痪等,使用病毒查杀软件可以及时检测和更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修补系统漏洞,更新病毒数据库信息,对网页病毒进行拦截,对下载的文件、软件、邮件等进行病毒查杀后再进行查看或使用,以防止计算机病毒对企业网及计算机终端设备的损害。

4.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对企业网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会在不影响企业网网络运行的情况下,对企业网的网络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测。入侵检测可以收集计算机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对计算机内可能存在的侵害自动进行寻找,在计算机受到侵害时,入侵检测会对用户发出警报,并切断入侵的途径,对其进行拦截,因此,入侵检测技术能加强计算机的抗攻击性,计算机的入侵检测包括误用监测和异常监测。误用监测响应快,误报率低,异常监测的误报率高,监测时需要全盘扫描计算机,两种入侵监测都需要的监测时间都较长。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也在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大力发展其企业网网络。在发展企业网网络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提高企业网的安全性,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程宪宝,谢金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网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53.

[2]杨玮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初探[J].神州,2013(31):17.

[3]胡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4(15):67.

第7篇

关键词内部网络;网络安全

1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各个行业系统中,无论是涉及科学研究的大型研究所,还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中企业,都有大量的技术和业务机密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机密数据信息,已引起各单位的巨大关注!

防病毒、防黑客、数据备份是目前常用的数据保护手段,我们通常认为黑客、病毒以及各种蠕虫的攻击大都来自外部的侵袭,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建立两套网络,一套仅用于内部员工办公和资源共享,称之为内部网络;另一套用于连接互联网检索资料,称之为外部网络,同时使内外网物理断开;另外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但是,各种计算机网络、存储数据遭受的攻击和破坏,80%是内部人员所为!(ComputerWorld,Jan-uary2002)。来自内部的数据失窃和破坏,远远高于外部黑客的攻击!事实上,来自内部的攻击更易奏效!

2内部网络更易受到攻击

为什么内部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呢?主要原因如下:

(1)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应用层次正在深入,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网络已经是许多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Web的应用在内部网正日益普及,典型的应用如财务系统、PDM系统、ERP系统、SCM系统等,这些大规模系统应用密切依赖于内部网络的畅通。

(2)在对Internet严防死守和物理隔离的措施下,对网络的破坏,大多数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空隙。另外也因为目前针对内部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系统的安装有大量的漏洞没有去打上补丁。也由于内部拥有更多的应用和不同的系统平台,自然有更多的系统漏洞。

(3)黑客工具在Internet上很容易获得,这些工具对Internet及内部网络往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这是内部人员(包括对计算机技术不熟悉的人)能够对内部网络造成巨大损害的原因之一。

(4)内部网络更脆弱。由于网络速度快,百兆甚至千兆的带宽,能让黑客工具大显身手。

(5)为了简单和易用,在内网传输的数据往往是不加密的,这为别有用心者提供了窃取机密数据的可能性。

(6)内部网络的用户往往直接面对数据库、直接对服务器进行操作,利用内网速度快的特性,对关键数据进行窃取或者破坏。

(7)众多的使用者所有不同的权限,管理更困难,系统更容易遭到口令和越权操作的攻击。服务器对使用者的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对于那些如记录键盘敲击的黑客工具比较容易得逞。

(8)信息不仅仅限于服务器,同时也分布于各个工作计算机中,目前对个人硬盘上的信息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管理办法。

(9)由于人们对口令的不重视,弱口令很容易产生,很多人用诸如生日、姓名等作为口令,在内网中,黑客的口令破解程序更易奏效。

3内部网络的安全现状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物理隔离;在应用上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典型的应用如财务系统、PDM系统甚至到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或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步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集成,构成完善的企事业问题解决链。

在网络安全方面系统内大多企业或是根据自己对安全的认识,或是根据国家和系统内部的相关规定,购置部分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产品来配置在网络上,然而这些产品主要是针对外部网络可能遭受到安全威胁而采取的措施,在内部网络上的使用虽然针对性强,但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内部网络的高性能、多应用、信息分散的特点,各种分立的安全产品通常只能解决安全威胁的部分问题,而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严密的、相互协同工作的安全体系。同时在安全性和费用问题上形成一个相互对立的局面,如何在其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众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

4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所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保护内部网络,使遭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目前网络安全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网络系统集成经验,形成自己对网络安全的理解,阐述如下。

4.1内部网络的安全体系

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内部网络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和策略、安全管理以及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整个体系为分层结构,分为水平层面上的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和策略、安全管理,其在使用模式上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垂直层面上为安全制度,从上至下地规定各个水平层面上的安全行为。

4.2安全产品

安全产品是各种安全策略和安全制度的执行载体。虽然有了安全制度,但在心理上既不能把制度理想化,也不能把人理想化,因此还必须有好的安全工具把安全管理的措施具体化目前市场上的网络安全产品林林总总,功能也千差万别,通常一个厂家的产品只在某个方面占据领先的地位,各个厂家的安全产品在遵守安全标准的同时,会利用厂家联盟内部的协议提供附加的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全面使用同一厂家联盟的产品基础之上的。那么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是选择所需要的每个方面的顶尖产品呢,还是同一厂家联盟的产品?笔者认为选择每个方面的顶尖产品在价格上会居高不下,而且在性能上并不能达到l+1等于2甚至大于2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产品不存在内部之间的协同工作,不能形成联动的、动态的安全保护层,一方面使得这些网络安全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功效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这些安全产品在技术实现上,有许多重复工作,这也影响了应用的效率。因此网络安全产品的选择应该是建立在相关安全产品能够相互通信并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即实现防火墙、IDS、病毒防护系统、信息审计系统等的互通与联动,以实现最大程度和最快效果的安全保证。目前在国内外都存在这样的网络安全联盟实现产品之间的互联互动,达到动态反应的安全效果。

4.3网络安全技术和策略

内部网络的安全具体来说包括攻击检测、攻击防范、攻击后的恢复这三个大方向,那么安全技术和策略的实现也应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积极主动的安全策略把入侵检测概念提升到了更有效、更合理的入侵者检测(甚至是内部入侵者)层面。内部安全漏洞在于人,而不是技术。因此,应重点由发现问题并填补漏洞迅速转向查出谁是破坏者、采取弥补措施并消除事件再发的可能性。如果不知道破坏者是谁,就无法解决问题。真正的安全策略的最佳工具应包括实时审查目录和服务器的功能,具体包括:不断地自动监视目录,检查用户权限和用户组帐户有无变更;警惕地监视服务器,检查有无可疑的文件活动。无论未授权用户企图访问敏感信息还是员工使用下载的工具蓄意破坏,真正的安全管理工具会通知相应管理员,并自动采取预定行动。

在积极查询的同时,也应该采用必要的攻击防范手段。网络中使用的一些应用层协议,如HTTP、Telnet,其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的传递采用的是明文传递的方式,极易被窃听和获取。因此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理想的办法是在内部网络中采用基于密码技术的数字身份认证和高强度的加密数据传输技术,同时采用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这样既防止用户对业务的否认和抵赖,同时又防止数据遭到窃听后被破解,保证了数据在网上传输的可靠性。攻击后恢复首先是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在发现遭受攻击后可以利用备份的数据快速的恢复;针对WWW服务器网页安全问题,实施对Web文件内容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被非法篡改,可及时报警并自动恢复,同时形成监控和恢复日志,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便用户查看、使用,有效地保证了Web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安全管理人员。有了好的安全工具和策略,还必须有好的安全管理人员来有效的使用工具和实现策略。经过培训的安全管理员能够随时掌握网络安全的最新动态,实时监控网络上的用户行为,保障网络设备自身和网上信息的安全,并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威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破坏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使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企业领导在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当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或者聘请安全服务提供商来维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4.5网络安全制度

网络安全的威胁来自人对网络的使用,因此好的网络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约束,企业并不缺乏对人的管理办法,但在网络安全方面常常忽视对网络使用者的控制。要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实施对人的管理,企业的领导必须首先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惟有领导重视了,员工才会普遍重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功必奖、有过必惩,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蓄意破坏分子的心理震慑。

目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并购买了相应的设备,但在网络安全法规上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没有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这样在企业上下往往会造成对网络安全的忽视,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国际上,以ISO17799/BSI7799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经确立,并已被广泛采用,企业可以此为标准开展安全制度的建立工作。具体应当明确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员、财物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和其它办公人员等各自的安全职责。安全组织应当有企业高层挂帅,由专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监督其它人员设备安全配置的执行情况。单位还应形成定期的安全评审机制。只有通过以上手段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由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组成的安全防护体系能够被有效地使用。

5结论

要想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在做好边界防护的同时,更要做好内部网络的管理。所以,目前在安全业界,安全重在管理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没有好的管理思想,严格的管理制度,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实施到位的管理程序,就没有真正的安全。在有了“法治”的同时,还要有“人治”,即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网络安全工具,有了这两方面的治理,才能得到一个真正安全的网络。

参考文献

[1]杨义先、钮心忻,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 内部网络;网络安全

1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各个行业系统中,无论是涉及科学研究的大型研究所,还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中企业,都有大量的技术和业务机密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机密数据信息,已引起各单位的巨大关注!

防病毒、防黑客、数据备份是目前常用的数据保护手段,我们通常认为黑客、病毒以及各种蠕虫的攻击大都来自外部的侵袭,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建立两套网络,一套仅用于内部员工办公和资源共享,称之为内部网络;另一套用于连接互联网检索资料,称之为外部网络,同时使内外网物理断开;另外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但是,各种计算机网络、存储数据遭受的攻击和破坏,80%是内部人员所为!(ComputerWorld,Jan-uary 2002)。来自内部的数据失窃和破坏,远远高于外部黑客的攻击!事实上,来自内部的攻击更易奏效!

2 内部网络更易受到攻击

为什么内部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呢?主要原因如下:

(1)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应用层次正在深入,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网络已经是许多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Web的应用在内部网正日益普及,典型的应用如财务系统、PDM系统、ERP系统、SCM系统等,这些大规模系统应用密切依赖于内部网络的畅通。

(2)在对Internet严防死守和物理隔离的措施下,对网络的破坏,大多数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空隙。另外也因为目前针对内部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系统的安装有大量的漏洞没有去打上补丁。也由于内部拥有更多的应用和不同的系统平台,自然有更多的系统漏洞。

(3)黑客工具在Internet上很容易获得,这些工具对Internet及内部网络往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这是内部人员(包括对计算机技术不熟悉的人)能够对内部网络造成巨大损害的原因之一。

(4)内部网络更脆弱。由于网络速度快,百兆甚至千兆的带宽,能让黑客工具大显身手。

(5)为了简单和易用,在内网传输的数据往往是不加密的,这为别有用心者提供了窃取机密数据的可能性。

(6)内部网络的用户往往直接面对数据库、直接对服务器进行操作,利用内网速度快的特性,对关键数据进行窃取或者破坏。

(7)众多的使用者所有不同的权限,管理更困难,系统更容易遭到口令和越权操作的攻击。服务器对使用者的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对于那些如记录键盘敲击的黑客工具比较容易得逞。

(8)信息不仅仅限于服务器,同时也分布于各个工作计算机中,目前对个人硬盘上的信息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管理办法。

(9)由于人们对口令的不重视,弱口令很容易产生,很多人用诸如生日、姓名等作为口令,在内网中,黑客的口令破解程序更易奏效。

3 内部网络的安全现状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物理隔离;在应用上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典型的应用如财务系统、PDM系统甚至到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或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步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集成,构成完善的企事业问题解决链。

在网络安全方面系统内大多企业或是根据自己对安全的认识,或是根据国家和系统内部的相关规定,购置部分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产品来配置在网络上,然而这些产品主要是针对外部网络可能遭受到安全威胁而采取的措施,在内部网络上的使用虽然针对性强,但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内部网络的高性能、多应用、信息分散的特点,各种分立的安全产品通常只能解决安全威胁的部分问题,而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严密的、相互协同工作的安全体系。同时在安全性和费用问题上形成一个相互对立的局面,如何在其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众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

4 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所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保护内部网络,使遭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目前网络安全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网络系统集成经验,形成自己对网络安全的理解,阐述如下。

4.1 内部网络的安全体系

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内部网络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和策略、安全管理以及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整个体系为分层结构,分为水平层面上的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和策略、安全管理,其在使用模式上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垂直层面上为安全制度,从上至下地规定各个水平层面上的安全行为。

4.2 安全产品

安全产品是各种安全策略和安全制度的执行载体。虽然有了安全制度,但在心理上既不能把制度理想化,也不能把人理想化,因此还必须有好的安全工具把安全管理的措施具体化。

目前市场上的网络安全产品林林总总,功能也千差万别,通常一个厂家的产品只在某个方面占据领先的地位,各个厂家的安全产品在遵守安全标准的同时,会利用厂家联盟内部的协议提供附加的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全面使用同一厂家联盟的产品基础之上的。那么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是选择所需要的每个方面的顶尖产品呢,还是同一厂家联盟的产品?笔者认为选择每个方面的顶尖产品在价格上会居高不下,而且在性能上并不能达到l+1等于2甚至大于2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产品不存在内部之间的协同工作,不能形成联动的、动态的安全保护层,一方面使得这些网络安全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功效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这些安全产品在技术实现上,有许多重复工作,这也影响了应用的效率。因此网络安全产品的选择应该是建立在相关安全产品能够相互通信并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即实现防火墙、IDS、病毒防护系统、信息审计系统等的互通与联动,以实现最大程度和最快效果的安全保证。目前在国内外都存在这样的网络安全联盟实现产品之间的互联互动,达到动态反应的安全效果。

4.3 网络安全技术和策略

内部网络的安全具体来说包括攻击检测、攻击防范、攻击后的恢复这三个大方向,那么安全技术和策略的实现也应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积极主动的安全策略把入侵检测概念提升到了更有效、更合理的入侵者检测(甚至是内部入侵者)层面。内部安全漏洞在于人,而不是技术。因此,应重点由发现问题并填补漏洞迅速转向查出谁是破坏者、采取弥补措施并消除事件再发的可能性。如果不知道破坏者是谁,就无法解决问题。真正的安全策略的最佳工具应包括实时审查目录和服务器的功能,具体包括:不断地自动监视目录,检查用户权限和用户组帐户有无变更;警惕地监视服务器,检查有无可疑的文件活动。无论未授权用户企图访问敏感信息还是员工使用下载的工具蓄意破坏,真正的安全管理工具会通知相应管理员,并自动采取预定行动。

在积极查询的同时,也应该采用必要的攻击防范手段。网络中使用的一些应用层协议,如HTTP、Telnet,其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的传递采用的是明文传递的方式,极易被窃听和获取。因此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理想的办法是在内部网络中采用基于密码技术的数字身份认证和高强度的加密数据传输技术,同时采用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这样既防止用户对业务的否认和抵赖,同时又防止数据遭到窃听后被破解,保证了数据在网上传输的可靠性。攻击后恢复首先是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在发现遭受攻击后可以利用备份的数据快速的恢复;针对WWW服务器网页安全问题,实施对Web文件内容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被非法篡改,可及时报警并自动恢复,同时形成监控和恢复日志,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便用户查看、使用,有效地保证了Web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4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安全管理人员。有了好的安全工具和策略,还必须有好的安全管理人员来有效的使用工具和实现策略。经过培训的安全管理员能够随时掌握网络安全的最新动态,实时监控网络上的用户行为,保障网络设备自身和网上信息的安全,并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威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破坏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使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企业领导在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当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或者聘请安全服务提供商来维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4.5 网络安全制度

网络安全的威胁来自人对网络的使用,因此好的网络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约束,企业并不缺乏对人的管理办法,但在网络安全方面常常忽视对网络使用者的控制。要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实施对人的管理,企业的领导必须首先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惟有领导重视了,员工才会普遍重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功必奖、有过必惩,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蓄意破坏分子的心理震慑。

目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并购买了相应的设备,但在网络安全法规上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没有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这样在企业上下往往会造成对网络安全的忽视,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国际上,以ISO17799/BSI7799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经确立,并已被广泛采用,企业可以此为标准开展安全制度的建立工作。具体应当明确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员、财物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和其它办公人员等各自的安全职责。安全组织应当有企业高层挂帅,由专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监督其它人员设备安全配置的执行情况。单位还应形成定期的安全评审机制。只有通过以上手段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由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组成的安全防护体系能够被有效地使用。

第9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 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084-01

由于网络安全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网络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所以,该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于掌握。大多数学生学完该课程,只是通过背诵记住了几个基本概念,并没有真正了解其理论内涵;也没有真正了解这些重要的安全技术是怎样保护计算机的全部资源的,给今后学生进一步开发使用这些安全手段受带来了限制。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说明了当前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大多数老师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着重老师教,学生思考较少,实践更少。课堂缺乏互动,课后缺乏实践。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网络安全课程涉及的知识多而杂: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网络编程、病毒、蠕虫、木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网络攻击、入侵检测、密码学,这些作为信息安全专业的安全技术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密切,教学中相互交叉,互相涉及,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但仍然很难展开,更难以深入。

2.学生先修课程基础不一

网络安全的先修课程要求有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等,不同高校教学大纲不尽相同,使得有些先修课程并不能完全教授给学生,或者完全就没有某些先修课程,另外有些学生通过自学或日常使用计算机往往已掌握了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其他学生很有可能仅知道一些皮毛,这种状况下,传统课堂教学很难有针对性地施教,必须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

3.教学目标分散

由于网络安全课程涉及密码学、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多门先修课程,因此范围广,内容多,尽管网络安全的知识点很多,各个院校也都大致相同,但部分院校在讲授课程时,盲目追求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每个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而对一些重要的手段或技术并不能深入分析讲授,这直接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形成一个错误浅显的认识,感觉网络安全技术手段过于抽象,而对其具体技术原理并不理解。

4.内容陈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网络安全课程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病毒的层出不穷,导致病毒防御技术也在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学中老师要紧跟技术的发展,而网络安全的教材可能由于各种原因相对有些滞后,有一些老师为了方便,往往多年采用同一本教程,使得教学内容毫无更新,与现代的一些技术脱节。因此很多学生学到的技术都较为陈旧,而对当前流行的技术手段不甚了解。

5.理论实践不能很好结合

信息安全专业的很多课程都要求带有实验课时,而有些学校由于学分学时限制,使得实验课时少之又少,另外有些老师本身对该课程钻研不够或者本来不是从事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研究的,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验环节,同时网络安全课程本身涵盖了很多安全技术和手段,因此实践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网络安全实验自身要求也很高,软件上要求是在完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而这样可能会对网络和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虽然有些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但目前有些技术仍无法开设实验课程,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达到课程预期目的,硬件上也需要有配套的网络连接设备或者服务器,造价较昂贵,例如,在介绍防火墙技术时,除了要求有过滤功能的路由器外,还需要有宿主主机或者堡垒主机,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可能并不能完全实现。总之,现有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仅能从理论层面上了解各种技术,并不能真正把所学到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实际中,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6.网络安全技术和其他课程的协调性不好

网络安全课程的开设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课程给学生一种整体的概念,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技术,比如:密码学、入侵检测、计算机病毒。各高校在讲授网络安全的同时,都有密码学等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安排本身没有问题,但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觉得课程的重叠或者内容的重复。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技术的同时,能让学生对整体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明白网络安全是一门综合的技术理论课,而诸如密码学、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等课程的开设仅是对一些重要的安全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明白了各个技术在整个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能把各种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到具体的系统中。

二、结 论

网络安全是现代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必备的技术,其涉及范围之广,决定了网络安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网络安全的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目前网络安全课程存在的问题,切实贯彻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现在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不足之处会继续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易瑞生.《计算机网络安全》有效教学的实施[J].师道?教研,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