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3-07-11 16:44:49

导语: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信用担保体系;融资新渠道

鹤壁市是一个中小企业占绝对地位的城市。中小企业在确保我市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但他们还是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融资渠道并不顺畅。

一、鹤壁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自身发育不良

就鹤壁市中小企业自身而言,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工艺、技术创新不足,经营效益较低等问题,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冲击。从企业规模上看,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绩不稳定,亏损企业较多;从技术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缺乏,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低;从资产上看,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小,普遍存在融资缺口,造成资金短缺;从经营管理上看,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没有规范的管理机制,主观随意性强。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小企业经营不善,最终走向破产。导致这些原因的源头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育不良。

(二)信用歧视

中央为了搞活企业,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政策,要求银行要重点支持大企业,确保大企业的信贷,对中小企业就不重视,在确保大企业的基础上才予以考虑,造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导致银行在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不平等,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重视。

(三)融资结构单一

鹤壁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表现为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特别是民营企业,无论是初创期还是发展时期,都依赖内部融资渠道;在外源融资中有主要依靠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或狭窄;而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始终占据最重要地位。

(四)寻找担保不容易

目前,我国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地方很少,几乎没有担保公司愿意涉及这个高风险的领域。再加上,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于是,市场上担保机构供给少,中小企业寻找担保就更加困难。

(五)金融机构不健全、实力弱、服务滞后

由于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这样,职工集资就成了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

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而且,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上普遍存在“惜贷”、“慎贷”、“恐贷”现象。这些都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解决鹤壁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依靠自身突破融资困境

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是畅通融资渠道的根本。中小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对外部市场资源的利用能力;完善企业组织和制度建设,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中小企业要通过改组、改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股份制制度。

(二)加强各种金融机构的合作

1.与银行携手,发展多种贷款方式

银行贷款是处于成长期的鹤壁中小企业融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中小企业还是应该与银行携手,发展多种贷款方式。

2.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合作

新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金融机构要创新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方式,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

(三)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

国家、政府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法律环境,带头树立诚信经营的作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从立法、税收、财政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不断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1.国家出台政策加以扶持

国家通过政策扶持,尽快组建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弥补国有银行信贷“死角”,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开办的中小企业,实行一定期限的减免所得税待遇;对于利用税后利润再投资的中小企业,可退还其部分或全部已交所得税;对于利用个人资金投资创办的中小企业,免征个人所得税,消除重复征税;对于出口创汇型中小企业实行联合“免、抵、退”税收制度;对于直接服务于环保的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都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运用财政补贴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在中央设立中小企业基金,由中央财政列支,用于支持对中央财政意义重大的中小企业融资,至于地方财政也应结合实际提供各种财政补贴。补贴新设企业和追加投资的企业,以鼓励投资,启动民间投资;补贴科研开发项目支出,以鼓励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补贴各类员工培训,以鼓励就业,创造新增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并不是鹤壁市独有的,我们只是通过鹤壁市这一典型的城市来做分析,以便寻求一条解决之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但我们相信,有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高度重视,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必将面临日益良好的生存和经营环境,其融资难题也将会得以根本性改善。

参考文献

[1]房莉,周宇.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浅析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点看法[J].现代商业,2009,6:205

第2篇

融资担保指签订担保合同,贷款人将信誉良好的一方的信用在担保合同中向出借人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多数情况下,债务资金在借款人签订了担保合同的基础上进行,贷款人为了安全起见,一般还要求信誉良好的一方对贷款方作出保证,或者签订融资协议。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即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上的帮助,具体来讲就是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帮助,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小企业融资同时牵涉银行和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对银行提供信用保证,是将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行为。

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到位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资金上投入不足,生产规模扩大困难,管理上比较幼稚,财务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信用状况不是很好。这些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起到负面的影响。首先,在生产经营上,中小企业主要从事行业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产品种类匮乏,而且生产规格小,不能积极进行创新,使得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并且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度强调利益,违背正规的企业管理方式,导致中小企业的各方面竞争力明显不行,资金短缺,致使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经常拖延,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其次,在人员管理上,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择亲重用,使企业的员工缺乏了积极性和约束性,造成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普遍下降,企业的正常发展不能保证,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更是对融资进程造成困扰。再次,在财务制度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问题众多,财务透明度缺乏,同时为了达到自身融资借贷成功的目的,很多企业都刻意隐瞒真实的、不利的信息,往往给金融机构提供伪造的各种完美信息,存在故意欺骗金融机构行为的问题。这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形象塑造非常不利,致使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更没有信任,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了。最后,在信用观念上,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幼稚,不能够及时主动偿还贷款,使担保机构在为其提供担保时更要考虑再三。

(二)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

信用担保机构也有它自身的束缚性,担保资金渠道匮乏,为中小企业担保分散风险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担保资金也不是特别充裕,从而对中小企业的需求担保支持不能及时到位。然而,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作问题:一是违规经营现象严重。一些资本实力不足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存在漏洞,先通过借入资金完成注册,然后再趁机抽走资本金。一些担保机构把公司账面闲置的资金存放在公司领导高管个人名下,用于个人投资,挪用现象严重。这都是担保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原因所在。中小企业面临还款日时,如果没有充足资金偿债,担保机构需要替中小企业偿还贷款,就会因为没有充足资金,导致担保机构也无法偿债。另外,有些担保公司打着担保的幌子,去故意进行非法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贷款的利率大大高于正常的贷款利率,在为中小企业担保时收取高额的保证金,获得更高利润,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二是担保机构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担保机构的部分员工素质水平有些偏低,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去破坏担保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担保机构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评估能力普遍比较缺乏,几乎没有风险抵抗能力,面临担保风险时,也没有再担保制度,阻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顺利进行。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还没有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在政策上给予的帮助较小。一方面,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比较倾向于大中型企业,不能在融资担保、政策引导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优惠的政策。中小企业最困难的问题就是资金严重短缺,而中小企业由于制度和自身方面的种种原因,单纯想依靠自己实力来解决是几乎不可能的,政府面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时,也是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财政补贴也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中小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的进一步盈利很难实。更有甚者还对中小企业收取种种所谓的“费用”,不仅没有减轻中小企的负债,反而加大了负担,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难度加剧。另一方面,政府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政策上,不能为担保机构提供充足的担保资金,商业性担保上,当担保机构遇到经营难题时,也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来解决问题。缺乏对担保业的扶持和引导,不能为担保业提供有利的便利条件,营造有利的担保环境。第二,政府对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监管工作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一方面,没有对中小企业实施严格的监督,就难以保证中小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另一方面,缺乏对担保机构的监管力度,就难以确保融资担保进程顺利,不利于担保机构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发展与自身建设,改革企业制度,注入创新活力,增强自身竞争力。中小企业应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改进,从各个方面入手,改进运行效率,加强、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首先,在生产经营上,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和扩大生产,不能违背市场制度与规则,对生产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协调,增强自身实力。中小企业还应加强与大企业的密切联系,学习他们的经营管理模式。其次,在人员管理上,避免过度集权,发挥每个人的所长,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严格选择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对优秀的人才实行奖励制度,提升企业人才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再次,在财务制度上,中小企业应尽量做到透明化,对企业的信息公布要及时,让金融?C构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上要进一步重视,把控现金流的管理的各个环节,发现资金的缺口要及时处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注重监督管理能力的动态提高,做到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确保企业财务审计的规范、标准、统一。对于银行的信用贷款调查工作,要拿出配合与支持的态度,尽力提升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透明度。最后,在信用建设上,中小企业应提升自己的信用水平,努力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及时偿还贷款,加强自身信用等级建设,树立信用意识。确保合法合规运营生产,抵制假冒伪劣,避免偷税逃税等行为,实事求是的公布企业的运营状况。良好的信用呈现,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规范担保机构的行为

借助担保机构进行融资担保,目前来看,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比较合理可行的方式,所以担保机构的规范化运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第一,担保机构在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的同时,应主动采取合法合规的措施,吸收广大的社会闲置资金,从而壮大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第二,担保机构应该不断调整机构内部管理,坚决贯彻诚实信用的原则。担保机构的专业人员在进行信用评估工作时,不能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认真客观,加大监查管理的强度,避免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维护担保机构的合法权益,使融资担保顺利进行。第三,加强风险抵御能力。建立风险防护墙制度,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风险预测、风险分析,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分类,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对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对贷款额度进行适度放宽,延长还款日期,降低贷款利率。如果中小企业的信誉较差,不提供担保条件上的优惠,更严重的,可以拒绝担保和发放新贷款,同时也加强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第四,各担保机构应互相监督,举报不规范运营的担保机构,对于不规范运作经营的担保机构给予惩治。

四、结论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货币资本;融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规模以及效益上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生活消费需要、供给生产消费所需资料、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诸多方面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极地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毋庸置疑,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推动是一个重要环节,融资问题不可忽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总体上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成立时投入资金、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初始投入一般相对较小,后续发展中,资本积累进而资本积聚这种渠道受到企业每年实现净利润数额的限制,难以在市场经济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一、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金缺口巨大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81%的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企业无法获得中长期贷款,最近,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利率的上调,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进一步扩大,央行连续几次的加息,无疑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资本积累,即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比例过高,外源融资比例相对不足;外源融资中短缺直接融资渠道,即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较少,间接融资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公开市场筹集资金。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3%。而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股权融资占到了18%。

二、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佳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自身因素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固定资产投入有限,一些中小企业的厂房是租赁的,缺乏固定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缺乏足够的抵押品,一旦出现亏损,可能资不抵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中小企业信用意识缺乏。一些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经营管理难以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信用意识淡薄,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客观上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

(二)外部因素

1.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时,企业也深受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过程极为繁琐等问题所困扰。

2.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方面

由于许多信用社本身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逃废债现象严重,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还不能快速的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所以它们都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虽然有些银行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不重视培养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就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思考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应从理论高度看待货币资本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应片面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在面临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寻求其他途径来发展生产、扩大规模,提高中小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和内部积累能力。

1.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宏观调控的思考

首先,应着力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可以适时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创造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货币资本的利率条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政府、中小企业、金融结构等纵向环节的衔接。

其次,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1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对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或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要积极提供创业初期资金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资金困难。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预算安排的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要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2积极探索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的有效途径。在税收、呆账准备计提、呆账核销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3适当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对担保机构按照实际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降低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综合利用营业税减免、各项准备金税前提取、资本金注入等扶持政策,提高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将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由直接投入企业向重点支持担傈体系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要不断地健全担保机构,完善和规范担保机制。应适时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担保公司,在政策上予以适度的风险补偿,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这必将促进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达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效果。

2.中小企业面对融资困境,自身积极发展的思考

一是中小企业要积极主动与银行建立和谐合作关系。,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中小企业顺利发展、有效运营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本身是处于的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就应该积极而主动地搭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和谐合作关系,从自身内部找症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诚信融资,增强合作基础。

二是要在资金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从其他方面着手扩大生产,提高效益和自身的积累能力。这就要全面考虑劳动者自身的切身物质和精神利益,从道本主义管理思想出发,呵护关心每一位企业职工,提高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并开创劳动者协作的制度管理体系,构建和谐有力的企业文化,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确保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从本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机制、工作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来高效使用和节约相关工作场地、设施以及机器设备等不变资本;并客观积极地利用机器等固定资本改良“内在”带来的节约效应,将积累的资金以及老化固定资本变现的资金首先用于固定资本的改良更新上,从而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途径均可以在不需要或增加较少的货币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实现更多利润,提高自身积累能力,一定意义上也缓解了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聂小红,雷静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倪润霞.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和生存的思考[J].经济师,2009(11).

[4]扬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5]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创新型中小企业则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微观载体,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和贡献税收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面临着种种的限制和约束,深陷融资难的困境之中,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本文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融资难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给出了相关融资路径。

关键词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信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63-03

随着世界经济的竞争愈来愈倾向于创新实力的竞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京的中关村创建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凭借其比较多的创新、比较高的效率、比较短的周期和比较低的成本等诸多优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支力量,它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关数据显示,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数量是大企业的将近3倍,将新产品投向市场的速度也要比大企业快将近1/3。上个世纪,大概有2/3的比较重大的创新成果基本上都来自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但是,和大企业比起来,创新型中小企业有着诸多的缺陷,比如,较小的规模、较弱的实力和较差的抗风险能力等,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和更加残酷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极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据统计,2010年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超过4/5以上的城镇的就业岗位,创造的GDP也超过了3/5。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使用的金融资源与其实际贡献很不匹配,只有1/5,而在我国国家银行的贷款比重刚刚1/5多一点。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台的“金融九条”提出贷款要更多的向我国的中小企业倾斜,但在2009年投向市场的7.4万亿信贷,其中仅仅只有1/5左右最终流向了中小企业,而其中流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比例则更少。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准入以及金融资产定价等方面大多有着比较严格的行政管制,无法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些风险偏高的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价。而随着潜在的政府信用的逐步注入,银行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其信贷越来越倾向于有较强垄断力的优势企业以及大型企业,却对有着更为紧迫的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逐步收紧了信贷,两边错位相当严重,造成了大量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关注企业的综合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知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还包括企业文化方面的创新,更加侧重于整体,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很高的成长性,同时又极具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我国落后的金融体制(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相关机制和社会信用环境的不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的和债务缺口,在融资时面临着重重的限制和约束,只能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目前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

(一)从横向上看

1.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成本和风险相对都比较低,但由于银行信贷风险意识较强,而该风险常常必须由信贷人员独自承担,再加上银行的基层网点无法通过利率的提高去降低信贷的风险,只能把本来可以借贷出去的资金不断地上存以获取无风险收益,致使其信贷业务急剧萎缩,造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严重不足。中小银行本是国家为中小企业能够实现信贷融资而做的某种程度上的制度安排,可出于利益的驱动,中小银行会首先考虑那些没有办法通过上市而进行融资的大企业。

2.直接融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其初创期和成长期通常会采用股权融资当中的风险投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和方式,成本较高而条件苛刻,不可能成为其主要的融资渠道。企业债券是另外一种直接融资,其发行的周期和环节既长又复杂,门槛较高,发行时间不可控,让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望而生畏。

(二)从纵向上看

1.融资结构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初创期,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战略还不成熟,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只能依靠内部融资,包括创业者本身、内部职工、其他股东和亲朋好友等,筹得的资金有限得很。在成长期,其产品已经能够慢慢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并初步被市场所接受,开始盈利,但企业为了拓展市场甚至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仍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此时的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的担保贷款和股权转让来融资。到了成熟期,其创新的产品己经基本上被市场所认可,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创新成果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投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融资渠道已经变得很顺畅。此时企业主要依靠资本市场融资,包括创业板上市和主、中小板上市等三种方式。

2.银行信贷融资紧缩的约束与企业较高的负债率之间存在矛盾。中小企业相对于银行处于弱势,常常被迫转向民间借贷和信托等其他融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负债率,与银行信贷规模趋于紧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银行的抵押贷款要求与企业的资产构成之间存在矛盾。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银行难以对企业的潜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认可,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有着十分严格的贷款要求,通常不贷款。即使贷款,银行也会对企业的抵押品价值进行折扣,而且贷款的抵押率通常都比较低,更不用说用专利权和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作抵押了。

4.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审批的结构性错位之间的矛盾。创新型中小企业用于创新升级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而用于临时周转的资金相对较少但时效性较强。与之相反的是,银行的信贷审批,相对放松短期贷款(一年之内)并相对收紧长期贷款(超过一年),不仅利率较高,管制也很严,而且审批周期较长,程序复杂。而经常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打交道并且对其更加了解的银行基层网点,却没有长期贷款的投放权,资金需求和银行贷款结构性错位严重,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在最需要银行资金支持的时候看不到银行的影子,在度过资金的难关之后不再需要融资的时候,银行却会主动上门提供贷款。

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一)微观层面的途径

1.和银行保持比较长期的亲密合作关系。为了打破创新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持与银行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有效提高透明度,让银行有更多渠道、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认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的真正价值所在,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从而大大降低银行的借贷风险,甚至会让银行自动降低贷款利率或者降低担保的要求,极大提升了银行信贷的可得性。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当逐步增强自身的信用意识,不仅要高度重视还款的按时性,还要不断加强和合作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取信于合作银行,以便于以后能够从合作银行获得更好的融资。

2.加强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合作,降低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综合中小银行“软信息”方面的优势与大银行在承担风险和综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战略性的互补,积极拓宽创新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定位,推动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再有机结合并且发挥中小银行的信息优势,实现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元化的信贷和融资。

3.创新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模式,开展集群融资。集群融资打破了投资者与企业单对单的传统模式,通过资金、信息、供应、产品和文化等中小企业间的多种内在的联系,重新整合、配置各个企业的信用资源,进而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能力更加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宏观层面的途径

1.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政府扶持是为了使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得到与之相匹配的融资政策的支持,使得那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品或项目,能够顺利度过初创期和成长期,最终达到成熟期,成功突破融资瓶颈的制约。

2.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一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融资的市场和平台,建立并完善主要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市场,规范、推动并促进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甚至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二是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降低上二板的成本,简化其的上市程序。三是控制好投资风险,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盈利信息、持股结构和比例以及公司的治理等方面做好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以便于投资者能够更好地评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未来潜力和真正价值,从而更好地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到进一步发展急需的资本。

3.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建高效合理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首先,制定并完善有关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主要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担保行业的监管。一方面,明确规定其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扶持以及监管政策、行业自律、业务流程和范围、风险防范的相关机制和财务内控的相关原则和办法。另一方面,监管和规范其运行状况和业务行为,加强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并且规范地使用担保资金。其次,加大政策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改善房、地、车、船、工商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抵押和质押的相关登记服务,向有关担保机构逐步开放信贷登记部门(主要针对公共事业)相关信用信息的系统,推动其与银行的共同合作,以降低投融资的风险,最终实现共赢。再次,应该尽快设立再担保基金的区域性试点,有效分担和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及其担保机构的在线申报、备案的动态管理,对信用评级、绩效考核和奖励惩戒加强监管,做到依法及时地披露问题,做好企业、商业和融资信用的制度构建,不断改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

4.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越是发达,企业越是容易融到资。而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权威的、专门的大型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而又对某些规模比较小的会计师或者审计师事务所监管还不到位,使得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受到的刚性约束较少,会经常出现不守信的现象。

5.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加强和完善风险资本的形成机制,通过财政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部分资金,构建完善的投融资集中,重点是把民间资本吸引到风险投资中来;提供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保障,对创业风险投资转让创新型股权及其消费者的购买予以减免税收,对融资、税收及与其相关中介机构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构建和完善风险投资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相应降低其上市的条件和限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板块,在金融和政策体系的层面打造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的良好环境;应当积极推动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实现资本合理有效的重组、配置和集中。

参考文献:

〔1〕袁源.不同成长阶段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徐良平.股权融资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J].证券市场导,2004,(1).

〔3〕梁益琳.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杨盈.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分析及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王彦.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第5篇

【关键词】银行视角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企业融资形式的改变,但是目前我国外部市场环境十分复杂,国家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都是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从银行的视角来看,中小企业是现阶段经济中最为活动的一份子,对于市场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同时这些企业过于依赖银行,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融资的脚步,全面分析这些问题,客观的看待现阶段中小企业所处的融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管理对策,做好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策,才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在市场中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引导,更新中小企业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思路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制约因素,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点是融资渠道狭窄,第二点是理论陈旧,不灵活。通常来说,后者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情况,不管是政府、还是银行,都应该积极对中小企业展开扶持措施,通过政策理论上的引导,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首先,突破传统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桎梏,建立融资新思维。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虽然多年来我国政府以及银行在这个方面都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行动,但是成效甚微。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切实转变认识和思维,突破供需矛盾这个怪圈。首先,中小企业必须要强化融资理论的研究,针对不同性质、不同领域、不同供给方式等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供给方式和策略,如果一直处于政府、银行一级级企业这样的限制中,是不能够切实解决好问题的。融资要将社会资金作为重点,有效提升供给总量,实现数量与结构的全面匹配。

其次,要以全新的融资理念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中小企业要积极进行融资观念的转变,从而彻底解决企业对于间接融资的依赖性,全面提升直接融资的比例,针对现阶段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好的企业,政府要首先给予支持,并承担相应的担保和政策,进行企业债券的发展,实现融资,促进这些先进企业的最大潜能,扩展企业融资的范围,同时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直接融资的平台。

二、以支持和引导私募基金发展为突破口,为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资金

现阶段我国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提升以私募基金股权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目前股票市场在申请发行股票企业方面的要求很高,比如我国上市在三年盈利的要求之上,还要有5000万的资产规模,这样的要求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比较困难。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风险投资能够极大的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崛起,它与分阶段投资一同有效刺激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投资还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技术提供有力支持,这样的效果是传统融资模式无法匹及的。所以说为了有效完善现阶段的融资机制,克服现有制度中的缺陷,企业必须要坚持直接融资与弥补落后的管理模式同时进行,这是确保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关键。从成本因素考虑,与股市融资和银行贷款相比,私募投资更适合中小企业,因为与银行贷款需考察企业资产规模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原则和偏好有本质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长性是私募投资最关心的考察点。此外,项目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力等,也都是私募基金关注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发展风险投资,鼓励私募资金介入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但银行信贷对于中小企业解决短期资金短缺仍是不可缺少的。为鼓励商业银行在资金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倾斜,把政策落到实处,政府要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以分散银行的信贷风险。我国现有的担保公司大部分规模小,注册资金少,后续发展乏力。《物权法》已经颁布施行,但仍需制定配套文件,扩大动产抵押物的适用范围。

四、构筑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机制

要想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政府支持和一定比例的政府投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动员和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适当吸纳部分民间资本,全方位地帮助中小企业进行由小到大的蜕变。

政府的中心工作应是积极疏通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产权交易、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典当、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市场化、融资手段规范化和融资结构合理化。

五、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在积极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的同时,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还必须要给予企业有力的支持,同时做好融资风险预测与预防,简化业务流程,降低门限,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便利以及融资的可能。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的同时,针对不同了类型企业进行细致划分,制定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市场策略,与时俱进的推出新产品,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说,商业银行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可取代的角色,为了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银行视角关注企业融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松青,霍学喜.借鉴美日经验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J].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04.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河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13

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金融”,它是传统金融领域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其本质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与理念。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传统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偿债能力差等因素而难以获取金融机构融资,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

2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调研统计,河南省目前约有中小企业50f家,在全省企业总数中占比达98%,贡献了60%的GDP,解决了全省约80%的人员就业问题。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是河南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一直以来,河南省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部分企业因无法解决资金问题而破产,融资难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进行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因此,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3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给自身带来的损失,必然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查力度,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不高。此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融资渠道过少等因素都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3.1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商业银行为降低贷款损失风险,会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力度或者降低贷款的额度。贷款额度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部分中小企业擅自更改贷款用途、不能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也会导致商业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3.2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

目前,商业贷款中主要以不动产、动产等作为主要的抵押、质押标的物。但是,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缺乏价值较大的抵押物或者质押物,或者无法提供有效的保证,而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缺乏适合的抵押、质押标的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3融资成本过高

多数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较差、偿债能力有限,风险较大,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会提高定价,导致向银行融资的成本较高。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转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必然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大额贷款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成本,还款压力较大。因此,融资成本过高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

3.4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入门槛非常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经营规模、盈利状况等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不满足上市条件而无法进入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外,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达不到《公司法》中关于债券发行的要求而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负债融资。资本市场的筹融资制度有利于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进行融资,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较小。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利用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具有明显优势。互联网金融能够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实现融通资金,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它不仅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的范畴,同时在网络上可实现支付结算资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在融资问题上,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4.1P2P网络贷款模式

P2P,即点对点信贷。它是指资金借入方与借出方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资金对接,资金借出方可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按照一定的利息条件贷给具有资金使用需求的融资者。P2P平台的搭建即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广阔的投资平台。P2P网络贷款模式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最常见、接受度最广、规模扩张最快的网络融资模式。

借款人通过P2P网络平台借款信息,意向资金借出方可与借款人签署电子借款合同,实现自助式借贷。在该网络平台中,借贷双方均可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投融资要求的一方。P2P平台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融资方的手续费以及向资金借出方收取的风险评估和托管费用等。借款利率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互联网平台可依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以及银行同期利率水平综合确定;第二,如出现多个意向资金借出方,可由多个借出方通过竞标方式确定借款利率。P2P网络借贷的模式包括传统网上模式、债权转让、担保模式以及平台模式等四种模式。P2P模式中比较流行的平台有拍拍贷、翼龙贷等借贷平台。

4.2金融大数据平台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都受到其不小的冲击。大数据金融即利用大数据开展金融服务,具体是指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处理海量数据,同时结合传统金融服务,开展资金融通、创新金融服务。利用金融大数据平台,银行可融资产品和政策信息,企业通过平台录入融资需求信息。银行可直接通过大数据金融平台的融资采信系统获取企业的信用状况等数据,大大精简审核流程,提高融资效率。此外,银行还可通过平台调取客户的实时数据,进行贷后管理,加强贷后风险控制能力。目前,金融大数据服务模式广泛应用于电商平台,主要为平台用户以及供应商提供贷款融资服务。金融大数据的运营模式包括平台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中,平台模式的代表为阿里的小额信贷;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代表为京东和苏宁。

4.3众筹

众筹是指大众筹资,它由项目筹资人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项目宣传和发起筹资,并吸引投资者在平台上进行投资的融资模式。众筹模式产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时期。该模式于2011年进入我国,它不仅能够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能够大大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来说,它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4.4互联网金融门户

该融资模式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门户服务平台,通过“垂直搜索+比价”的方式选择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然后由电子银行向其企业提供符合其要求的金融服务的模式。在该平台中,金融机构可各自的金融产品,资金需求者可通过“垂直搜索+比r”的方式选择匹配的金融产品,该模式中,互联网金融门户服务平台扮演的是信息中介的角色,为资金的借出方和借入方提供交易平台。目前,在现有的互联网融资模式中,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发展迅速,该模式操作简单,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大,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5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传统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诸多困境,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政府以及企业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5.1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河南省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可结合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新发展,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引导互联网金融进行创新,支持开展小额融资、股权众筹等新型业务,鼓励为河南省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网络融资的健康长久发展。

5.2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序开展。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范围,制定互联网监管法律文件,规范其运作流程及风险防范措施。

5.3强化河南中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由于融资模式出现新的发展,融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中小企业不再处于传统的被动地位,金融机构也不是信贷市场的主导者,融资双方处于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地位。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河南中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努力培养一批为河南中小企业服务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促进互联网融资平台与融资渠道的多样性,积极挖掘河南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河南经济乃至中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凌云.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全业融资问题研究[J].金融视线,2016,(01).

[2]刘俊棋.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学术探索,2014,(12).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28―05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信用担保是目前世界各国为解决该难题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金融支持模式。上世纪70年代以来,理论界相继提出的信贷交易成本理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资信评价与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关系贷款理论等,为融资担保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尽管国内外仍有学者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质疑,但国外大量成功的实践表明,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开始于1992年,经历了试点探索、政策推进和规范发展等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就近年来该领域内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力求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进一步研究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设计

根据stigliz和Weiss(1981)的“不完全信息市场信贷配给模型”,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使银行发放贷款时为避免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选择信贷配给。正是银行的信贷配给,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而信用担保是基于化解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中介活动。信用担保机构以其自身的资本作为基础信用,通过放大机制实现信用增级,并通过专业化地搜集与处理信息,减少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障碍。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引入第三方的信用担保组织,能有效弥补信息不对称引致的市场失灵,促使信贷配给由局部均衡向总体社会福利均衡收敛。因此,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保障融资担保业务顺利开展和充分发挥担保组织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信用桥梁作用的关键。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虽已走过了十多年的里程,但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和初级阶段,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如担保行业立法滞后、行业监管缺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资金融通和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机构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健全的内控机制等。针对以上缺陷,学者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

1,主张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在资金补偿机制设计上,针对目前政策性担保机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状况,将政府财政资金一次性划入改为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补偿机制。政府每年应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担保机构的补偿资金,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投入资金的数量,也可按中小企业税收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对于互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着重引导其进行资本金内部补偿,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允许其采用私募和上市募集资本金等外部补偿方式。第二,在风险分散机制设计上,大部分学者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担保机构与贷款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建立再担保制度和贷款保险制度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担保制度降低风险。有些学者对反担保制度提出质疑,认为反担保不仅程序繁琐、牵涉面广、费用高昂,影响了中小企业对贷款的使用,而且往往因超出了中小企业的现实能力而使担保彻底违背了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初衷。第三,在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上,一是应尽快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以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业务范围、风险防范及操作流程,完善监管制度,以促进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二是应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外部环境。有效的风险管理依赖于真实准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陈志莲、张淑焕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担保项目评审构建了一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担保机构开展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2,主张对现有的担保组织进行制度创新。认为传统担保模式下的风险收益不匹配是造成此缺限的关键原因,因而,新的融资担保体系必须力求创建担保机构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模式,并充分整合企业和各金融资本中介间的利益链条,从而实现多方共赢。晏露蓉等对当前几种融资担保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两种创新的基本思路:一是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降低担保风险。如浙江的“桥隧模式”,突破以往由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交易的传统担保融资模式,引入第四方,为银行和担保机构构建起“第二道风控防线”,有效分担担保机构的风险;福建“行业性专业担保模式”,依托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等组织为区域同行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利用反担保制度设计等有效降低了融资担保风险。二是在担保费收入之外寻求其他收益来源。如深圳“担保换期权模式”,主要针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小企业,以交换该企业一定比例股份期权为条件来为其实行贷款担保。晏露蓉等为三类常见的企业设计了新的担保体系:(1)对拥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资本短期溢价潜力的中小企业,引入金融衍生工具设计担保模式;(2)对拥有资源优势,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但投资周期长的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引入上下游企业作为第四方或担保方设计融资担保体系;(3)对行业集群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采用互助的融资担保制度,打造集群的整体信用优势。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

我国从1992年开始试点和推行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担保和互保性担保为辅的“一体两翼”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然而,顾海峰等在2006年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不仅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难以共存,“一体两翼”的担保体系难以建立,而且每个城市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尽相同。㈣我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信用担保体系,学者们观点各异,大体有三种类型:

1,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原因在于:一是信用担保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必须以政府为主,弥补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二是政府可以把信用担保作为经济杠杆,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商业性担保公司纯粹以盈利为目的,容易诱发“资金紧缺一高成本融资――利润下降――资金紧缺”的恶性循环,风险较大,且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㈣自1992年瑞典一家世界著名的信用担保公司

因贷款担保而破产后,国外基本停止了商业性贷款担保,客观佐证了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的合理性。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孙永波(2005)认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采用“政策化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避免过多行政干预,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具体应用研究方面,王传东、王家传(2006)深入探讨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内涵和作用机理,指出以政策性、互担保为主建立融资担保体系是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选择,并构建出“政府组建政策性担保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起互助担保带动农户”的农村担保体系主体框架。杨中和(2008)结合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深圳、上海等国内发达地区的信用担保模式之后,认为政策性担保机构是中西部地区信用担保机构的首选,并构建了“企业会员+基金管理公司+政府监督部门”的信用担保框架模式。

2,建立以商业性担保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商业性担保机构不仅从人员素质、专业程度等各方面都强于政策性担保机构,而且可以避免政策性担保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如遏止寻租现象滋生、淡化政府的非政府行为、化解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等。一些地方政府一般也偏好以商业性担保为主体组建担保体系,认为建立信用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信用担保体系应当以民间资金为主体,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当然,这里所指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并非只指完全由民间出资的担保机构,政府也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作为引导,但机构的运营管理必须按照商业化模式来运作。

3,建立以互担保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互融资担保机构不仅具有清楚的产权结构,能产生贷款户之间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而且在信息搜集成本、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方面也有独到的优势,互助会员之间连带责任和一致利益可使政府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治理达到最优;另一方面,互助担保组织作为虚拟的“信用联盟”,不以盈利为目的,除缴纳少量风险基金外,无专门的运作和管理成本,不仅节省了担保费用,还免除了相关的资产评估费、认定费和其他繁杂程序支出。互助担保组织在绩效理论上优于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尤其对于那些位于“金字塔”底端、处在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更适合建立互信用担保。潘楚楚、杨宜(2007)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所适用的运作模式,认为互助式信用担保可以提高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会员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和互相帮助可以大大降低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王芳、刘炯(2004)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和产业组织结构联系起来,探讨了以产业集群为特定产业结构下的担保体系。基于集群下企业之间信息较高的对称性和透明度以及企业维护自身信誉的激励,集群条件下的互助信用担保能够大大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信用担保主体的市场风险。阚景阳(2007)提出成立向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倾斜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另外,不少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政信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被专业信用所替代,此时政府出资设立一些信用担保机构是必要的。当社会对信用担保的功能已有所认识并产生其他资金进入趋势时,应吸纳其他成分的资本进入,并逐渐放手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真正走向商业化运作,使其真正发展成为一个行业。沈凯(2006)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的担保制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制度设计,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借助这种途径为企业提供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向担保市场流动。当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商业担保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且经营逐步成熟以后,政策性担保必然为商业担保所替代。与此相反,黄澜(2008)认为,目前复合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会逐步向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政策性担保机构过渡,尽管商业性担保机构目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凭借其资源优势和经营特点,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可能顺势转型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业性担保机构应着力服务于大中城市的中小企业,而政策性担保机构则应更多地服务于广大农村及郊县,从事区域性、小额分散的担保业务。尹双明(2007)则认为,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企业及其他经济个体的定位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在起步阶段,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引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社会和企业为主,政府则主要为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各种服务。

三、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可以定位为三种角色:一是直接作为担保人或再担保人;二是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实现市场化操作的调控者;三是分散、规避风险的监控和管理人(张恒,2002)。对于后两种角色,即政府在担保体系中充当制度的设计者、运行的监督者和外部良好环境的营造者,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然而,自从米什金(1998)提出“政府担保是否会诱发另一种危机”这个问题之后,政府在信用担保体系中是否应该出资成为担保人以及怎样进行运作等问题,成了学术界探讨的焦点。

首先,在担保出资问题上,学者们围绕政府是否有能力和是否有必要作为投资主体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它只能作为资金的启动者和“融资杠杆”引导社会特别是银行资金向中小企业流动,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互担保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张恒,2002;顾海峰,2008)。曾林扬(2008)进一步指出,组建政府的担保公司,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在理论上和用意上是好的,但在我国长期形成的“依赖政府吃国家”的惯性思维和做法下,好的用意往往起不到实际效果,有限的担保资金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显得杯水车薪,甚至使政府担保公司与原有的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没有本质的差别,同属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府财政支持是信用担保机构生存的重要条件,不是强加给政府的额外财政负担,这是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性”性质决定的(潘新美等,2008)。管晓永(2002)从政策目标及政府投资的有效性出发,认为政府应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投资主体。对比国外,有政府独资的担保机构,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也有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中小企业和银行共同参与组建的担保基金,如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但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担保

贷款在对中小企业的所有贷款中占的比重很小,日本占7,5%,而美国只有100亿美元左右。由此,陈清(2000)提出,政府主持或扶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对社会融资活动实施的一种干预,应该而且也只能够起弥补市场缺陷的辅助作用,它是对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引导,而不可能是一种替代。此外,针对担保出资,有学者(李庚寅等,2001;周好文等,2005)明确提出,我国实行“互助担保基金”制度最为适宜,即由政府牵头,注入启动资金,中小企业、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互助担保基金,与银行分摊贷款风险。在具体的出资方式上,管晓永(2002)建议政府改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方式,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最大限度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增加资本总量;而王素莲(2005)提出“优先股”策略,即财政资金以“优先股”的形式投资于同级或下级的商业担保机构。

其次,在具体运作问题上,大多数学者(张恒,2002;沈凯,2006;潘新美等,2008)认为,政府应当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积极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资金和补偿资金的同时,应该合理界定担保服务范围,只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政府的担保重点应该是解决就业、技术进步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和项目。将扶持有稳定效益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投资风险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结合起来,使信用担保机构真正发挥为政府政策服务的功能。另外,顾毓斌、封思贤(2001)提出,我国可以建立担保重点不同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担保制度,中央政府应重点对一些特殊项目、贫困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或对地方政府的一些担保计划提供再担保;地方政府则应根据本地中小企业的特点,确定本地扶持重点。方晓霞(2004)、肖扬清(2008)建议,应该在现行再担保模式下,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真正放大担保倍数,分担担保风险,完善担保机制,提高担保效率。

四、评述和建议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的大量研究,对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我国的担保实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缓解,且多数担保机构普遍陷入了不愿提高费率、不敢开拓市场和财务不可持续的“三不”困难境地(课题组,2003)。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充分立足于我国国情,完善信用担保制度,科学设计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模式。

首先,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总体运行效率并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或多或少地从宏观上强调政府在信用担保过程中的积极角色,或者在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上展开争论,但很少有人细致深入地研究融资担保的微观机理,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的内在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形成政府、担保机构、银行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更是鲜有研究。由此导致政策思路不清晰,甚至针锋相对,必须反思。

其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并不单纯是建立何种模式的担保机构的问题,其有效运行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运行环境,如良好的整体社会信用状况、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发达的金融业等。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重点仍停留在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层面,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相关配套机制的缺失问题已经进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视野。但关于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制度和措施,看法还未得到统一。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环境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接近1200万家,约占企业总数的99%,不仅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更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近年来由于企业竞争力较强,中小型企业面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阻碍,其主要原因是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给中小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企业融资体系的理论基础

1.桥隧理论模式桥隧模式通俗的讲就是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搭建通往银行的“桥梁”之外,还要开辟能往资本市场的“隧道”

原始的担保体系是企业向银行贷款,由一家担保公司承担全部风险,而桥隧模式是由三方协议增加到四方,由一家担保公司在联合一家共同担保,两家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引入第四方风司,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业都有机会获得贷款,同时使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能够通过担保公司的信贷担保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承诺和操作来提高相对应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从而满足高价值和高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目的。如果中小企业在运营中出现亏损无法偿还贷款,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其将以收购股权的方式进入该公司,为其偿还债务带来流动资金,以保持公司企业的正常运营。

2.新融资优序理论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分离所导致的,管理者一般情况下更加了解企业内部运营状况,管理者的运营模式是,如果企业预期项目净现值为正,则该项目能增加股东利益,则代表旧股东利益的管理者则不会发行新股票,因为那样会稀释旧股东的利益。反知在企业发行新股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给予大家的信息是企业难以给旧股东带来有效的利益而被迫融资的一种行为,此时的投资者感到公司项目前景不佳一般会把新股票的价格压的相对较低,所以在管理者得到有利消息时,最好选择债务融资,以防止公司的市值下降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公司选择融资应首选内部融资,在考虑外部融资,在不得已选择外部融资时应选择债务融资。

三、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剖析

1.企业自身管理缺陷

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式企业,缺乏管理人才,与此同时很难对财政支出做出正确的预算,中小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相对较少,用于公司扩建,运营,周转,原始积累较薄弱,难以维持公司较快的发展,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选择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和私募融资这三种渠道,且条件一般都较苛刻。

2.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借款方面,中小企业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正规融资渠道的单一以及苛刻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快速发展不得不从民间借高利,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融资的政策较差中小型企业在正规渠道下一般只能在银行做抵押贷款,且一般只能做到短期贷款。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多注重大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影响下各地商业银行信用社,多对大企业感兴趣,对中下企业视而不见,喜大勿厌小。各地官员在任期期间多要求政绩,所以各地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对大企业极度关照对中小企业任其风雨飘摇自生自灭,缺乏必要的关照和扶持。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途径

1.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经常出现家族式管理,这一定要坚决杜绝,应积极改制,朝着股份合作制发展,家族式企业诸多弊端,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期间如一颗毒瘤,可能初期显现不出什么,但最后绝对是致命的。

规范企业财政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体系,提高企业财政管理人员能力,一个企业对支出和收入有良好的预算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尽量避免公司周转不灵,财政出现赤字。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信用度。一个公司要有一个优秀的决策者,但同时也必须拥有好的执行者,这就要求企业公司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一个公司申请融资的硬性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信用度,公司在建立初期一定要保持良好形象,提高企业还款信誉度,积极配合政府各项相关部门。

2.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建立完善的银行贷款体系,为中小企业贷贷款设立职业部门接待,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融资事项,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发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出击了解当地相关中小企业的运营状况及信誉程度。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银行贷款条件苛刻,门槛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诸多不便。因此民间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非正式的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渠道。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成熟,对这种有意义有价值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起着积极作用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培养以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给予中小企业以法律支持,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国情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范其融资渠道,使其走上正轨。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在金融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使其有跟大型企业公平竞争的地位。

政府不仅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要引导其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吸引民间资本,引导私募基金发展,拓展融资渠道,进而引导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能成功上市,就摆脱了资金断裂的问题,把民间大量闲散资金引入到中小企业。所以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借入,壮大风险投资规模,加快二板市场建设。

政府应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要把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支持对象,要及时修订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重视企业经营效益;针对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规范性金融扶持措施,包括建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制度。各地银行应统一的在政府调控下降低门槛对有潜力有发展的中小企业适当的放宽政策,对“特定事项”(如因经济不景气而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紧急资金援助等;对发明创造;政府也要给予大力扶持,切实帮助那些有创造发明而缺乏资金的人创建企业。

五、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难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一般多选择直接融资,银行的信贷业务必然受到冲击,而中小企业正能缓解银行这一巨大压力,同时在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船头小好调头。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这是一种趋势,以中小企业为主带动国民经济,所以说各家银行应从现在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加大金融创新,抓住这一巨大市场,是其在今后的信贷市场竞争中处于先手有利的地位。我们应坚信着,在未来的发展的道路上小企业也能造就大银行,小企业也能造就我国自己的景荣巨鄂。

参考文献:

[1]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2]李建国,李振宇,徐永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 2010.

[3]周苹英.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8).

[4]韩莹莹,潘兰芳.解决中小企业童子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J].北方经贸, 2010(07).

第9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4.15%,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纳税额约占全国税收的50%,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之间竞争加大,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为:

(一)融资数额小频率高

中小企业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贷款额一般在20万至200万之间,由于经营方式的灵活转变会使得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频率较高。相对大企业贷款数额大、周期长来说,传统商行出于经营成本考虑,更愿意把贷款发放给大型企业,这样能降低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因为中小企业贷款来说是零售,对大型企业贷款来说是批发。

(二)难以提供抵押

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流动资产规模,固定资产规模较小,也无法找到其他企业为其担保,因此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原因,对其发放贷款就更加谨慎。这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

(三)融资方式单一

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企业要求审查非常严格,中小企业入市的门槛很高,一般很少的中型企业可以符合要求通过上市融资。所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而间接融资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最为普遍,但这要求企业具有稳定的经营状况和提供相应抵押,这也限制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总体规模。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有效融资的效应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相互结合创新出的一种金融工具,从它诞生起就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突破了其融资的瓶颈,这更是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主要体现在:

(一)关注金融长尾市场,给予用户充分选择的权利

所谓“长尾市场”包含大量“微不足道”的用户和需求,通常变现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贷款难。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是短小急频,与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市场的漠视不同,互联网金融充分关注并有效解决它们的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普惠金融和民主金融的内涵。例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供货商向京东供货后通常会在40天内才能收到货款,造成了资金的占用。但依据“应收账款融资计划”供货商可以凭供货账单在3~5个工作日从银行获得部分货款,京东则在账龄到期时将资金支付给银行。

(二)克服了中小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的缺陷

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实现了上下游资金链无缝监控,依托产业链金融,一部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提供融资服务时免去了担保环节。例如京东的“应收账款融资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供货商不需要提供担保只需要提供供货单据就能在金融机构获得货款,待40天后由京东把货款还给银行,这是一种变形的担保。

(三)互联网金融具有低门槛、简便性、融资成本低等特征

互联网金融作为风险投资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创业投资的一种新生代表,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融资来源。首先它的资金来源广泛,不再局限于银行业、保险业、基金等传统的金融机构,而主要来自民间资本,人人都可以参加。而且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限制也很少,只要在固定的网络平台注册,通过端口进入通过信用审核,就可以按照步骤申请贷款,最关键的是申请时间短、程序简便。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都是依靠网络完成,信贷操作完全依赖系统,而非人工操作,因此它的效率高、成本低。例如,阿里巴巴小微信贷的单笔成本是2.3元,而银行但比信贷操作成本都在2000元左右。

三、互联网金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是在网络的依托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后的新业务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窘状,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自身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监管的空缺、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不健全、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贷款安全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隐患所在。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作为金融业的监管机构,监管制度面临着互联网金融挑战。互联网金融具有传播快、影响深的特点,风险控制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难题。金融监管部门要出台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填补法律的空白,完善相应的规则。加强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的监管,设立互联网行业的准入制度、退出机制。严格惩罚超范围经营或者是违规经营手段,同时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分担机制。

(二)强化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规范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大趋势下,构建网贷的风险防范机制,并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执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支柱,互联网企不能只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业绩,之间互通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实现共赢。此外,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成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当地的金融监管部门组成地域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进行约束。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也应该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不断自律,不断规范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