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保险团队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3-07-11 16:44:50

导语:在保险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保险团队建设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管理;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管理制度,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以及福利性质。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方面。而加强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质量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来说,其管理工作不仅具有提升企业自身管理工作水平的作用,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一、强化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能有效维护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劳动秩序。其次,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及历时时间长等特点,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强化社会保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质量。再次,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质量,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在面对员工福利、养老金等诸多方面的直接经济压力,强化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总体竞争实力。最后,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突出部分,搞好社会保险管理才能稳定企业内部秩序,为企业内部管理打造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对所有企事业单位来说,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性与困难性两方面的特点。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必须兼顾劳动者合法权益及企业自身具体情况,任何一方的偏重和管理上的失衡都将给企业以及劳动者自身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而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也将有效提升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及市场竞争综合实力。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仍然有待提升,管理团队的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的开展,制度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偏颇。而职工群体的学习跟不上也阻碍了制度建设及执行过程中的质量提升。其次,制度建设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责任落实制度,造成管理制度执行力较弱,问题产生以后无法得到及时地分析与解决,最终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加剧了企业与职工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在档案管理方面也长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和管理安全问题,数据信息的错误频发,造成具体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三、强化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为了全面有效地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具体质量,我们应该从问题入手,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办法与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

1.加强学习型管理团队建设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应该被积极提倡的。对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来说,加强学习型管理团队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现行管理制度的监管力度,同时也能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来对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正,从而确保管理制度能适应企业需要及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的具体要求。学习型管理团队建设应该分为法律法规学习(确保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不会陷入法律困境),社会保险具体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学习(确保我们的管理工作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发展规律),管理人员与劳动者互动交流学习(确保劳动者的真是诉求能够进行有效传达)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合法合情合理的管理效果。

2.加强劳动者群体的组织学习

管理与被管理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即便是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这种以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管理内容上也会存在着一些矛盾、冲突、质疑与不理解。还会因为劳动者自身素质不足而影响到管理工作正常秩序。加强劳动者群体的组织与学习,首先,能让她们充分认识到积极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对自身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组织与学习能提升他们在管理配合方面的质量与水平。最后,有效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维护管理秩序。

(二)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是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就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具体建设。第一,要加强机构合理化设置与管理岗位设置。国有企业比较常见的岗位设置问题是岗位过多,管理交叉,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人员头上,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难以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要求及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岗位合理化设置,主要来说要分为财会人员(负责资金管理)、业务人员(负责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以及监管人员(负责对财会人员及工作人员个人行为与日常工作的监督约束)。岗位与岗位之间也应该建立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制衡机制,确保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也便于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找到直接责任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三)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办法

在信息化、网络化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时都在积极推行办公无纸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档案也逐渐从纸质档案替换为电子档案。但是单纯的电子档案管理虽然能够提升调阅速度与利用速度,却也存在着与信息化管理想应的一些管理安全隐患,如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等都可能对电子数据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我们在不断加强电子档案监管力度的同时也不应该完全放弃纸质档案,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结合,不仅能提升档案数据的管理安全性,同时这种双渠道管理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档案信息及数据造假的发生几率,避免信息数据失真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薇.国有企业员工管理问题思考[J].会计之友,2014(12).

第2篇

   

一、工作思想

   

积极贯彻省市公司关于公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勇争一流,带领各部员工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临沂保险市场,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化经营,经过努力和拼搏,公司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为大地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肩负着上级领导和全体员工赋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公司的经营方针政策需要我去贯彻实施。因此,我十分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注重保险理论的学习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不断提高公司业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一年来,我一直把培养展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和经理室一起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

   

二、业务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一个公司稳步发展,必须制定规范加强管理。管理是一种投入,这种投入必定会产生效益。我分管的是业务工作,更需要向管理要效益。只有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并真正贯彻到行动中去,才能出成绩、见效益。业务管理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市公司下达给我们的全年销售任务,制定各个部室的周、月、季度、年销售计划。制定计划时本着实事求是、根据各个险种特点、客户特点,部室情况确定每个部室合理的、可实现的目标。在目标确定之后,我本着“事事落实,事事督导”的方针,通过加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来确保各部室目标计划的顺利完成。

   

2、作为分管业务的经理我十分注重各个展业部室的团队建设。一直注重部室经理和部室成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一年来,我多次组织形势动员会、业务研讨会,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组织大家学知识、找经验,提高职工全面素质。培训重点放在学习保险理论、展业技巧的知识上,并且强调对团队精神的培育。学习促进了各个团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帮助经理室全面推进薪酬制度创新,不断夯实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与岗位和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改革。今年,我紧紧围绕职位明确化、薪酬社会化、奖金绩效化和福利多样化“四化”目标,全面推进企业薪酬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用人机制。

   

三、部室负责工作

   

除了业务管理工作,我还兼任了营销一部的经理。营销一部营销员只有一名,我的业务主要是面向大客户。我的大客户业务主要是生资公司的。根据生资公司车队的特点,在原有车辆保险的基础上,我在全市首先开办了针对营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业性货车的货运险。货运险的开办既为客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又增加了公司保费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经过不懈努力,我部全年完成保费收入9009549.94元,其中车险保费8250160.12元,非车险业务759389.82元,满期赔付率为。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工作中的不足

   

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加上分管业务较多,有时难免忙中出错。例如有时服务不及时,统计数据出现偏差等。有时工作有急躁情绪,有时工作急于求成,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处理一些工作关系时还不能得心应手。

   

总之,一年来,我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用自身的带头作用,在思想上提高职工的认识,行动上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在我的带领下,公司员工以不断发展建设为己任,以“诚信为先,稳健经营,价值为上,服务社会”为经营宗旨,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规范运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3篇

积极贯彻省市公司关于公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勇争一流,带领各部员工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临沂保险市场,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化经营,经过努力和拼搏,公司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为大地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肩负着上级领导和全体员工赋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公司的经营方针政策需要我去贯彻实施。因此,我十分本资料权属严禁复制剽窃注重保险理论的学习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不断提高公司业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一年来,我一直把培养展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和经理室一起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

二、业务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一个公司稳步发展,必须制定规范加强管理。管理是一种投入,这种投入必定会产生效益。我分管的是业务工作,更需要向管理要效益。只有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并真正贯彻到行动中去,才能出成绩、见效益。业务管理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市公司下达给我们的全年销售任务,制定各个部室的周、月、季度、年销售计划。制定计划时本着实事求是、根据各个险种特点、客户特点,部室情况确定每个部室合理的、可实现的目标。在目标确定之后,我本着“事事落实,事事督导”的方针,通过加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来确保各部室目标计划的顺利完成。

2、作为分管业务的经理我十分注重各个展业部室的团队建设。一直注重部室经理和部室成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一年来,我多次组织形势动员会、业务研讨会,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组织大家学知识、找经验,提高职工全面素质。培训重点放在学习保险理论、展业技巧的知识上,并且强调对团队精神的培育。学习促进了各个团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帮助经理室全面推进薪酬制度创新,不断夯实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与岗位和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改革。今年,我紧紧围绕职位明确化、薪酬社会化、奖金绩效化和福利多样化“四化”目标,全面推进企业薪酬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用人机制。

三、部室负责工作

除了业务管理工作,我还兼任了营销一部的经理。营销一部营销员只有一名,我的业务主要是面向大客户。我的大客户业务主要是生资公司的。根据生资公司车队的特点,在原有车辆保险的基础上,我在全市首先开办了针对营本资料权属严禁复制剽窃业性货车的货运险。货运险的开办既为客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又增加了公司保费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经过不懈努力,我部全年完成保费收入9009549.94元,其中车险保费8250160.12元,非车险业务759389.82元,满期赔付率为。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工作中的不足

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加上分管业务较多,有时难免忙中出错。例如有时服务不及时,统计数据出现偏差等。有时工作有急躁情绪,有时工作急于求成,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处理一些工作关系时还不能得心应手。

第4篇

【关键词】金融会计教学队伍课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3-01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部对本科教学模式进行推行、对教学质量进行革新的一项工作就是教学团队构建。作为教育部以及财政部携手推行的全国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上海金融学院的金融会计特色专业方向依靠中央政府的高校发展资金支持项目,已展开了对新型金融会计创新团队进行建设的步伐,旨在使本科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一、对金融会计课程体系进行建设

1.1以开放办学为重点,使特色专业得到发展。首先,需使特色专业具有浓厚的金融色彩,结合实际情况对市场需求以及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转型结合在一起,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社会需求、市场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分析,继而以“三个符合度”为中心点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具体而言,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课程的设置需以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人才需求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专业共建以及项目开发等工作,高校可寻找能进行合作的伙伴,旨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完善和提升。另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法的设置需以专业特色的保持为基础,并依据相应的标准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程安排具有高度科学性。

1.2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时,一方面需使会计的共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需使金融的特色得到显示。具体而言,需首先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理论知识,然后对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大力培养。因此,在课程安排阶段,高校需依据教育部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严格设置和执行。另外,为了使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设计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学校还可对国外高校先进的会计课程设置模式进行参考、借鉴。最后,高校还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进行分析,使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得到革新。[1]

1.3依靠特色课群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一般而言,为了使金融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高校就需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形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需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并以课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体现出金融会计学科的主要发展情况。所以,教学团队需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用人标准等进行研究,继而建设出与市场需求同步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教学团队需首先设置出一系列基础课,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管理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等;其次,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银行会计、基金会计、保险会计学以及中级财务会计等等;专业技术课则包含了金融 ERP、会计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一课程安排,可使学生的基础管理知识、金融市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学校还需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等课程。

1.4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大纲进行明确。在对课程体系完成设置以后,教学团队还需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建设。首先,学校可召开教学研讨会议,让教师们针对教学大纲设置问题进行谈论,然后在整合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进行修改、制定,旨在使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承接关系得到明确。

通过教学大纲的修改和制定,教学团队可使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得到保障。另外,还有诸多合作教学机制也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比方说,倘若对银行一类的实践项目进行模拟,那么就需涉及到银行会计核算、银行管理等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团队就需对各教师进行分工,并安排各教师完成合作教学。[2]

二、金融会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2.1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目标

首先,教学团队需致力于推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符合金融行业标准以及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可使教学团队的建设方向得到明确。另外,依靠学科带头人的引导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校内、外资源可得到有效整合,继而使我国金融会计学学科得到发展和突破。这样一来,在会计领域,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也就出现了。[3]

2.2团队建设内容

通过对财务管理学、会计学以及审计学进行整合,明确出金融会计的教学特色,可使会计专业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革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也可使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得到完善。这样一来,既可使金融会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又能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会计人才。[4]

2.3团队人员的结构特征

一般而言,会计人才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诸多学科内容,也需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知识结构的设置上,教学团队就需采取合理措施使科学知识具有交叉性以及复合型,让教学培养目标得以体现,最终使教学体系的革新得到完成。另外,在深入掌握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后,教学团队还需对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出具有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5]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会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以及相关问题,强调会计教学应注重理念与实际的结合,并对会计教学的建设内容以及整体团队体现进行研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J].会计研究,2013,(4):20-25

[2]张惠芳.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 ,2013,(17):168-169

[3]沈玲.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企业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 ,2013,(15):62-63

第5篇

关键词:财务薪酬结构医院队伍建设稳定

一、前言

合理的薪酬是医院人才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个医院的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及满足组织需要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优秀的业务员能够长期服务,与医院患难与共,仅仅前面的做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把个人的长期收入高低同医院的长远发展捆在了一,在保证忠诚度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目前医院财务架构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设计原则失当

薪酬水平和医院利润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医院的薪酬水平过高,对成本形成了压力,直接减少医院的利润;一些医院的薪酬水平过低,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薪酬设计没有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生搬硬套其它医院的薪酬设计;薪酬设计没有掌握内部平衡,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

(二)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

薪酬体系包括工资和福利两个部分,工资是直接报酬,福利是间接报酬。工资体系一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组成,是对劳动力的基本报酬。福利包括基本福利(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和特殊福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近些年来,国内部分中小医院在薪酬体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重工资,轻福利”的现象。这种情况无疑将降低医院的吸引力、凝聚力,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三)薪酬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医院中,很多医院的薪酬制度都不完善,缺乏科学性,由此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优秀员工流失率高。

三、完善薪酬制度、保障队伍稳定的策略

(一)对人心理与生理特点充分把握

人们在进行任何有目的行为决策时,都一定会搜寻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具体到工程建设中,就是“偷懒”、“要求加薪”等行为,因此团队建设管理要详查人的心理生理趋势及后果的信息。这种理性能降低医院薪酬结构建设中由于人心理生理原因而造成的临时性问题,而且,在团队建设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够考虑和包容这种特点。如非24小时营业加油站等的值班人员,根据值班时间的长短发放每人每班10元-20元的值班津贴;工作在存放有害物品等危险区域的人员,执行标准为5元/天的有毒有害保健津贴等等。

(二)对财务部门加强内部控制

要对财务管理实行严格的报表制度,医院的费用支出纳入财务之下。财务的时候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来制定财务报表。医院要按照正规批准的财务报表来安排相关费用的收支,严格控制预算支出。

(三)对队伍的薪酬的动态化管理

和别的物质因素有区别的是,人的劳动力是有着主动性。人力资源的建设、完善、奖惩等内容能够利用激励达到资源价值的持续提高,因此,薪酬结构建设管理要充分重视这个特点,不能把人当成简单的生产要素,尊重他们的思想意识与行动的决定,根据能力、级别等制定合理的薪酬,配合后续的动态变化。笔者认为可以分清层次级别,以纵向级差体现职位差别,横向档差体现员工业绩。对基层管理以下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员,在基本薪酬等级内设置运行区间,以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技能等级体现运行通道的上限,这就有效的实现了薪酬结构建设以及动态化管理。

(四)对员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人有个特别之处是其有自适应能力。工人能够在进行工程建设实践里了解理论知识,并向专家学习请教,或利用实际的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让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在活动中能够动态的发展。这一过程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医院要尽量让工人技能素质和工程目标彼此合拍,为他们的自我发展、技术提高尽量提供资金支持,他们就会全力帮助医院目标的能够实现,若是忽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甚至使其与工程目标相背离时,则可能妨碍医院目标的达成。

(五)财务信息的交流共享

对称信息指的是所有参与人对别的其它参与人的性质、战略意图与支付意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各参与者所掌握的基本信息都会是全体参与者的“一致认识”。由于医院中各层次工资往往不透明,即使不存在不合理现象,也会造成队伍的人心离散。因为信息具有不对称,工人的下一步动作会是不可测的,无法细致的测度工作人员的动作,而且人们所具有的产权特性,从而形成了团队建设管理风险的各种原因。因此管理者要充分交流共享财务信息,避免工作人员凭借各系拥有的资源获得利益,影响医院薪酬的公平性与稳定性。

四、总结

薪酬的完善对医院是有较大帮助,但是对于不同的医院来讲,实施薪酬结构来建设与稳定员工队伍要因企而异,从自身的客观情况出发,不能一味的模仿,丝毫不考察自身的客观情况。薪酬结构如果建立的不完善,或激励方式有误,可能会导致医院资源的浪费,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其优点与不足,才会在经营中取长补短,也可以和别的激励方式结合使用,多方发挥薪酬结构的作用,最终稳定与建设好医院的员工队伍,改善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贾雪景.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外部化规范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会计,2008,(04)

第6篇

转变思维是最大困难

1995年,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刘炳海进入了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大空间火灾早期探测及自动灭火课题研究。在与同事们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如何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回馈社会也成了缠绕在刘炳海心中的结,也正因如此科大立安应运而生。

然而,科研与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创立之初,科大立安面临着产品研发、团队建设、市场推广等诸多层面的挑战。“这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从技术思维向管理思维的转换。”刘炳海说,“虽然科研人员与企业家两者的目标是一样的,也都处在产学研转化链条上,但科研人员的重任在于潜心作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而企业家则需要多方面思考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要时刻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原则。”刘炳海认为,科研人员要成功转型为企业家,重点在于转变思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上下同欲者胜”,这是对科大立安团队建设的高度概括。刘炳海表示,团队建设要以“产生合力,达成目标”为导向,最终把工作做好。“这是基本准则,也是衡量团队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尺。换句话说,团队建设就是组织者把台子搭好,让团队成员把戏唱好。这是一个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合理分工、各尽其才的过程。”

用高质量争取客户

在科大立安创业初期,刘炳海将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和技术开发上。后来,因公司发展需要,刘炳海开始肩负市场开拓的重担,由技术负责人转变为市场管理者。

“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发现商场与科研的节奏和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自身性格内向,我会有点‘被逼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闯的感觉。”但刘炳海并没有退缩,“既然是内向性格,我就以内向人的长处来赢取客户,比如干得多、说得少,用高质量的工作来获得客户的信任。”

1997年,科大立安获得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订单——人民大会堂消防系统改造。但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在竞标过程中,科大立安将“大空间早期火灾探测与联动扑救系统”的定型产品送往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检验,却发现根本没有相关的检验标准。为了拿下人民大会堂的订单,科大立安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企业标准,成为行业的开拓者。

在随后的日子里,科大立安的产品还在中央电视台、奥运会、世博会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中得以成功应用。从“籍籍无名”到“声名显赫”,刘炳海“硬着头皮”克服了多重困难,也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戒掉自信 放开胸怀

科研人员出身,刘炳海也有严谨、细致的“职业病”,而这种作风也表现在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把控上。在市场竞争中,科大立安在业内的口碑是“最贵+最好”,从不以低价取胜。“消防企业肩负着保护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容不得质量的瑕疵。”

在刘炳海看来,科研人员常犯的错误就是过于自信,决策时容易用技术思维考虑企业管理问题。经过长时间管理磨合,科大立安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高层管理人员决策分工明晰,“太过自信”现象有了很大转变。

“企业管理者需要放开胸怀让其他力量参与进来,时刻提醒自己市场需要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导。”为此,刘炳海还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家科学家创业的公司,引入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做CEO,但到了关键时刻,科学家还是忍不住要做决策,结果矛盾不断,最终撤掉了职业经理人。虽然该公司拥有不错的技术和产品,但现在发展得并不理想。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根本

“我相信同类型的其他企业也同样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因为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根本。‘科技创造现代安全’,这是科大立安的理念。”刘炳海说。

创新和技术影响着科大立安价值链的方方面面。容纳工程热物理、火灾科学、电子工程、航天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多种学科人才,具备科学家、博士、工程师、技术员等高端的技术团队,依托如此强大的知识库,科大立安始终充满生命力。

第7篇

一、我国银行业营销体系建设基本成就

我国银行业30多年来的实践,营销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

一是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银行运营理论中,无论说是“存款立行”还是“贷款立行”,都离不开营销队伍的建立。目前我国银行业营销队伍已比较壮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披露: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已达336万人。《中国工商银行2012年度报告A股》披露:2012年末共有员工42.7万人(不含劳务派遣用工2.9万人),并按工作性质分为个人银行业务、财会资金与运营管理、公司银行业务、风险及合规管理、管理层、信息科技、其他金融业务、其他类别,其中个人银行业务和公司银行业务员工占比分别为43.9%和10.6%;据此推算,中国工商银行营销类员工至少23.3万人(员工总数的54.5%)。《招商银行2012年度报告》披露:2012年末共有员工5.9万人(含劳务派遣用工1.1万人),按工作职能分为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综合管理、后勤保障四类;从分类看,招商银行贯彻了“大零售”经营理念,将运营人员归为零售银行业务类别;如粗略将零售银行业务中客户经理和临柜人员各占一半计算,招商银行营销类员工至少3.4万人(员工总数的57.5%);如从“大零售”观念看,招商银行营销类员工则为5万人(员工总数的85.4%)。如按50%比例计算,银行业营销类员工将达168万人。

二是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打开各银行业机构的门户网站,可以看到十分鲜明的特色:银行业机构服务意识已比较到位,均将各自特色做了突出强调,把各项产品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除了线上渠道还有待改善外,产品宣传基本与互联网金融的要求相差无几。如:中国农业银行将产品分为个人服务类、企业服务类、三农服务类、电子银行类、理财服务类和信用卡服务,其中个人服务类又分为个人存款、个人贷款、支付结算、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借记卡、电子银行、留学金融等服务类别,各服务类别又有不少金融产品;企业服务类又分为存款服务、融资融信、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交易业务、投资理财、投资银行、托管业务、银行卡、金融市场、金融同业、中小企业、国际业务等服务类别,各服务类别又包括不少金融产品;三农服务类又分为三农个人产品和三农对公产品等;电子银行服务又分为个人网银、企业网银、电话银行、掌上银行、自助银行、电子商务、短信银行、电视银行等服务类别,各类别也包括不少金融产品;理财服务又分为理财、基金、保险、债券等多类别产品。其他银行业机构也类似。

三是服务意识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我国银行业商业化运作20年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的近10年,银行业服务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如:中国银行网站注重人性化,对大家关心的各种信息和各项产品都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便于大家点击查看。除各类别产品和中行相关信息外,还把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各类信息,以及即、远期外汇牌价,存、贷款利率,债券指数,代销基金净值,券商产品净值,理财产品净值,服务收费价目,理财产品挂钩指标等大家关心的金融数据及时披露。此外, 2004年前后起步的国内银行业网点转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优化网点布局、改造网点功能、完成服务转型,不断提升银行业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渠道整合理念初步形成。为更好服务客户,银行业整合各类渠道的理念也已初步形成。如为方便客户各项缴费业务,银行整合了用水、用电、用气、电话、电视、上网等收费渠道,统一了收费平台,客户可以一卡通行、自助缴费,十分方便。银行还整合了券商、保险、基金等渠道,把银行打造成了一个金融超市。中国建设银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了“学生惠”平台;针对居民生活实际,打造了“悦生活”平台;还有“贵金属”、“房e通”、“龙卡商城”等,还整合了研究力量,共享研究报告。银行业对社会各行业的整合越来越方便、到位。

五是后台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为做好营销保障,银行业运营支持逐步成型,后台支撑体系越来越成熟。从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培训、考核激励,财务资源的分配,产品体系的梳理和完善,渠道的整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和更新,品牌策略等营销支持手段等,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日益完善。如交通银行移动金融平台的建立、沃德财富营销体系的品牌等,为更好地服务出国金融需求人群,沃德体系中还创立了海龟指数,服务日益精细化。

二、我国银行业营销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是营销团队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是量大质不优,主要原因是准入把关不严、培训不到位、营销能力欠缺、合规意识淡薄。首先,我国银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众所周知,银行吸存非常不易,然而要找到坚持实业、稳健经营、遵守法律、讲究道德的经营者并对其企业发放贷款也十分困难。目前银行业营销方式中“关系营销”还是主流,其他的营销手段和技巧虽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仍居次要地位,在客户关系中比重很低。这种状况下,“资源”型客户经理大行其道,中小银行更是把有资源、能做业务作为选人用人的不二法门。这些资源型人才,不少以其特定的关系人业务作为谋生手段,道德水准、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等与银行业从业人员基本要求相去甚远,给银行业留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其次,目前银行业评价考核还不尽科学,盲目比规模求速度的倾向十分严重,竞争加剧背景下银行业管理层经营压力巨大。管理者天天面对业务指标的重压,能出活、快出活、多出活的资源型人才自然更对管理者的“味口”,这也是目标短期化考核“指挥棒”下的必然选择,所以目前营销人员招聘中很难有“生手”能够脱颖而出。培养生手、系统化业务培训这些着眼长远的事情,银行业机构现在做得都很不到位,良好的企业文化很难建立,员工的忠诚度自然降低。目前银行业已经陷入了“营销人员准入失控―培养新人不到位―业务低水平恶性竞争―人才大量流失”的恶性循环。再次,重业绩轻培训,师徒帮带也不到位,大型银行不需要营销、中小银行不会营销,目前银行业营销队伍营销能力普遍比较低下。最后是考核压力较大、业务培训不足、营销能力欠缺背景下营销人员的合规意识淡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产品体系存在较多缺陷。尽管我国银行业产品体系建设已取得较大进步,并已初步成型,但离国际银行业较高标准尤其是与国际活跃银行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主要差距在产品品种不全、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的延伸性不够。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局面初步形成,但大的金融产品体系格局尚未完全建立,产品品种完善还需多角度努力。从金融控股平台和混业经营模式看,目前虽然中信、光大、兴业、平安和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控股平台基本成型,五大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混业渠道平台已初具雏形,但多品种产品服务和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还有较大欠缺,在集团层面或在单个机构获取服务的产品品种仍不全面且效率较低。从分行业产品品种看,也都存在国际银行业成熟产品我国尚未引进的问题。从单个机构看,也存在较多机构产品品种落后于我国分行业先进机构的问题。其次,产品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不够。一方面,原有产品长期没有与时俱进,跟不上形势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产品创新大部分是原有产品的简单升级,原创性的核心创意较少;产品创新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宣传不够。其结果是目前我国银行业产品体系比较陈旧,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财富结构变化的不适应性在不断加剧。最后,不少产品作为金融工具的功能发挥还存在较大欠缺,产品的延伸性还有待提高。

三是服务意识和能力尚有较大差距。营销背后深层次的较量往往是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全方位比拚,目前我国银行业还存在未完全把客户体验放在首位、营销与服务脱节、营销能力欠缺等问题。首先,虽然“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在银行业已经不陌生,并且对客户的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但尊重客户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对客户的服务也还停留在表面,“霸王”条款还比较多、服务质量还不够高、服务效率还较低、业务创新还不够快、金融产品还不太全、办理业务还不太方便、客户投诉还比较多等也证明了银行业还没有做到把客户体验放在首位。其次,营销往往还比较关注最终的产品销售,对客户的权益教育、风险揭示、售后服务等远远不够,这种忽略了全面服务基础上的产品销售,很难得到客户的持续信任,最终必然影响到产品销售。最后,业绩压力下的营销与服务引导下的营销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这种营销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不以持续改善客户体验为出发点,为客户带来的附加价值和全面价值必然不足以支持客户对银行业机构的持续信任,最终使得营销人员销售能力不足。

三、进一步完善银行业营销体系的对策

完善银行业营销体系,应做好以下7个提升:

(一)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激励引导

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夯实业务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产品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切实提高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超额价值,在客户业绩增长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业绩增长。因此,营销考核就更应当关注客户数量的增长尤其是有效数量的增长、客户质量的提升、客户对本机构产品的满意度、客户对本机构业务创新的认同度、本机构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客户对本机构的有效投诉及处理和反馈情况等。并以这些关注点为维度,建立科学全面的营销评价体系,并且保持合理的延续性。对考核要点综合执行情况较好的营销团队,要进行正面激励,增加资源、精神奖励、职位晋升等配套刺激。反之,则应进行负面激励(处罚)。相关政策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持续引导建立良好销售文化。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升营销能力

团队建设是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队伍没团队,形成不了战斗力。加强团队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批好的团队带头人或团队领导,用强有力的领导来带动队伍实现销售目标。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取长补短、亲如家人,全面提高执行力。再次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团队,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和营销能力。最后是要培养服务意识,用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从服务客户实现业绩中获得营销的、明白营销的真谛。

(三)完善产品体系,提升品牌形象

我国银行业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收集和分析客户需求的最新信息,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产品梳理,淘汰落后和过时的产品,迎合客户需求及时开发、补充最新产品。对公业务产品着重加强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的补充;零售业务产品应不断吸收国际活跃银行产品开发经验,逐步提供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新产品,并结合客户需求不断改进。持续完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金融需求,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四)着力加强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服务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也不例外,目前仍需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着力加强。一方面是要以提升客户体验为宗旨,以一切着眼于客户、一切有利于客户、一切依托于客户为出发点,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做到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业务创新等一切业务活动都立足于客户需要,了解客户诉求、尊重客户意愿、重视客户意见,为客户节约时间、为客户降低成本、为客户创造价值。真正实现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另一方面要仪态端庄、技能熟练、语言得体、善于倾听、业务精良、专业诚信、举止大方,全身心投入为客户设计合理的结算方式、产品组合等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渠道功能

客户的需求经常涉及较多的部门,对银行业资源整合的能力和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后形成的新业务模式迅速普及并成为日常业务品种,客户又不断提出新的业务需求。加强资源整合首先要强化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使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可以顺利实现。其次是要加强与各行业协会的联系,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拓展客户并加强服务。最后是加强与中介、同业、咨询、产业园区等机构的合作,为服务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六)强化后台支撑,提升服务效率

运营能力是各种经济实体经营管理最核心的能力,集约式的运营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包括人力、财务、硬件、系统等所有类型的资源投入,并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体验,实现客户最大价值过程中顺利达成销售,从而实现自身的最优业绩。科技实力是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某种程度上也是银行业的“第一生产力”。银行业机构应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客户至上、全员营销、最优服务、系统科学、团队协作等观念,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第8篇

一、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校企合作的深入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机制保障。

1、地方政府政策积极引导。政府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是互惠共赢运行机制得以成功构建的关键。政府出台一些调动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积极性的政策,为互惠共赢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保障。例如,要求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已开征职教统筹经费的地区应从职教统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并鼓励多渠道筹措经费,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这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设立在职业院校、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资助经竞标立项实施并达到评估要求的校企合作项目;补助职业院校为学生在实习期间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的费用;奖励在校企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

2、学校主导建立互惠双赢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通过引厂入校、引设备入校、企业提供场地等方式,建设了集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3、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学院通过赋予企业冠名权、设立产学合作奖励基金、支持企业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二、建设“三位合一”的教学管理平台

围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构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教学管理平台,强化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1、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课程系统化开发的基本范式和具体建设内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目标进行开发,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置课程,形成以职业活动为主要教学路径的专业课程体系。

2、校企共同实施以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践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基地建设的难点在于需要建立起校企双方人员分工明晰的管理制度和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使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协调,从而有效解决生产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3、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此,通过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为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双师结构”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学院要制订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对在企业实践中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同时发挥企业和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校企共同开展学生就业工作。通过顶岗式预就业、“订单式”就业等方式使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1)“顶岗式预就业”。所谓“顶岗式预就业”,就是学生顶岗实习与他们未来的就业相结合。

第9篇

八年前,她曾视保险业为非正当行业,不仅把进店里营销的保险人往外推,让家人宁可承受损失也坚决退保。而今,她已经走过八年的保险职涯,拥有百余人的精英团队,她的人生轨迹已注定与保险业密不可分,在这方自由翱翔的蓝天下,她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绚丽舞台。

她就是生命寿险黑龙江分公司高级分区经理荆文琴女士。

采访荆文琴女士,在冰城寒冷时节,在荆文琴女士的办公桌上,小巧的水晶花瓶里,玉白的香水百合与红色的太阳花,悄然地散发着融融春意。

由于患有严重的咽炎,又做了一上午的万能险培训,荆文琴的声音略显暗哑,间或伴有一阵咳嗽,但这都丝毫未能稍减那份亲切与热情。

采访在极其随意的氛围中进行着,话题便从荆文琴怎样戏剧性地进入保险业开始。

事实告诉我,做保险是神圣的事业,它能够帮助每一个所及的家庭,为他们送去爱心保障,它是不折不扣的积德行善。

今天的荆文琴面对笔者如是说。而八年前,“做保险就是骗人钱”的观念却因为对保险业的不了解而在她头脑中根深蒂固,令她发生转变的是身边一件理赔案。1 9 9 7 年, 一位朋友一家四口因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治疗花了数千元钱。当时,家里只有一个人买了保险――保费3 0 元保额2 2 0 0 元。荆文琴真不相信有这样的承保,没想到几天后,业务员便把理赔款交到了朋友手中,这无声的事实令荆文琴震惊, 她当即办理了入保手续,没想到从此与保险结下了不解之缘。

1 9 9 9年,她结识了事业中的贵人,平安保险人郭立波老师,在郭立波老师的带动下,对保险业逐渐产生兴趣的荆文琴开始一次次听说明会,一次次参加培训。每一次,她都在欣喜与豁然中得到收获,保险营销团队合作与积极乐观的氛围深深感染着她,保险在她眼中,在赢得友谊的同时更会赢得尊敬,这样的事业怎么能不做,选择了就去尝试,荆文琴不顾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强烈反对,毅然放弃红火的家族生意,走进保险业,开启了生命中美丽的一页。

没有优秀的团队,就不会有优秀的个人。团队是所有伙伴的家,团队规模的日益增大,我所承载的爱与责任也越来越厚重,我必须让这些爱与责任的寄托有着落。

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荆文琴从踏进保险业的第二个月开始,就月月能拿到“钻石”,多次被评为十大钻星,并连续多次参加高峰会,可以自豪地说,她的个人创业之路是成功的。

荆文琴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思考的人,在保险业打拼了八年后,她愈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在保险之路上走得远,走得稳,最重要的是建设高效的团队,没有优秀的团队,就不会有优秀的个人。无论你是怎样骁勇善战的精英,没有团队平台的支撑,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个人的单打独斗,难以赢得市场永久竞争力。

正是缘于这样一种发展与危机意识,使加盟生命寿险公司的荆文琴,在认真权衡之后,接受了老师郭立波的建议,开始着手团队建设。她要打造一个优秀高效的团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自己也为伙伴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施展的机会。

每每提起团队和伙伴,荆文琴是那么神采飞扬,自豪之情显露在脸上,“团队是我的根,也是我们每一个队员的根。”荆文琴深信,个人的魅力虽然是无法复制的,关爱与责任却是可以无限复制到团队中的,可以去感染每一个队员。

荆文琴现在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团队伙伴们站在领奖台上,那一束束鲜花辉映下的意气风发的脸,她的心情格外激动。“说心里话,起初我心里会有些波澜,因为自从进入保险行业,无数次颁奖台上一直都有我的身影,从台上到台下,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旁人无法体会的。”荆文琴毫不隐讳自己的感受,她深知,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她的角色转换了,她的思维角度也要变化,团队的不断成长壮大才是她最大的荣耀,与伙伴们一起成长、成熟、成功,大家的辉煌才是真正的成功。

“丢一单不心疼,丢下一个人才我心疼。”多年的实践经验,让荆文琴懂得,人生潜能需要发掘、事业成功需要团队,团队规模要扩大,团队质量更重要。她从不仅仅为了增员而增员,也从不放弃身边每一个有潜质的人,努力使其成为荣辱与共的事业伙伴。她认为,保险业市场潜力巨大,它是一场精英的角逐,团队发展与建设更需要特质与品位。

事业伙伴周世刚,曾是天安门国旗班的护旗手,三年前步入保险业,在接触中,荆文琴发现周世刚业务领悟能力非常强,具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认定周世刚很有发展前途,如果能让他加盟生命团队,必然会带来全新的朝气与活力,然而,由于对荆文琴的管理思路不了解,周世刚对是否加入始终犹疑不定。

当看到荆文琴清理了团队里虽有业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主管后,她的严谨与敬业、爱才惜才的诚心,终于打动了周世刚。走进团队后,周世刚没有让荆文琴失望,业绩突飞猛进,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成为荆文琴团队中优秀的保险人。

每一位队员都是一面镜子,从每一面镜子中我都能不同程度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不怕出问题,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作为团队管理者,荆文琴把每一个组员都视为自己的镜子。

徐丽华,是荆文琴团队中一位极其出色的主管,业务能力强,堪称荆文琴的得力干将。然而工作中,荆文琴多次发现徐丽华在管理上存在着缺陷,作为主管她事必亲躬,每笔单子都要自己亲自填才放心,这本是一件极其细微的小事,但却引起了荆文琴对于团队管理方式的思考,能做到事必亲躬,说明主管敬业精神可嘉,但也从侧面折射团队在管理中责任指标管理不够,角色定位把握不准的弊端。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大家虽然付出了很多辛苦劳动,但效率却往往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团队便没有高效可言。

深思熟虑之后,荆文琴组织召开了主管会议,在会上,她简明扼要地举例说:“作为母亲,没有不疼爱孩子的。但是如果母亲总是帮孩子系鞋带,那么,孩子永远无法学会长大!作为管理者,既然敢于放手让你们每位主管去做,你们也要敢于放手让你的业务员去做,要让大家都能在机遇与挑战中成长。”这次会议明确了各级管理职责,让荆文琴抓大放小、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思路得以顺利执行。此后,徐丽华逐步放手管理,其团队保费额度直线上升。

荆文琴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跑一线,了解市场前沿的动态信息,用现实的远景去触动伙伴们上进与勤奋。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精力, 她都放在了学习提升与团队培训上。虽然患有严重的咽炎, 她也经常亲自讲课, 从公司产品、专业营销到客户服务, 到如何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心, 提升事业神圣感等等。

通过一对一的沟通、讨论会、培训课等等形形的方式,荆文华把她的的营销理念深入每个团队成员的内心,在持续的学习与培训中,越来越多的队员成长起来,团队也日益发展成为一个不断修炼品性、提升专业水平的集体。团队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情繁杂琐碎,伙伴们经常问她,荆姐,怎么总也看不到你不开心的时候啊,你就没有烦心事吗,荆文琴笑言,当然有,可我从不把不开心写到脸上,荆文琴采取的这种快乐工作法,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向内找原因,在自身寻找出现问题的根源,她认为,在团队管理中,出现问题不可怕,发现问题才能及时修正不足,推动团队不断向前发展。

实践证明,荆文琴的这种快乐工作法很有效,遇事向内找,队员之间矛盾少了,出现的问题也少了,组员真正把团队当成了家,在团队中扎了根,在轻松、互爱互助的氛围中快乐共事。访谈结束时,看着荆文琴女士那温暖而亲切的笑容,笔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同事对她的评语,她是个简单而执着的人,她的人生注定是精彩的,她的团队伙伴也和她一样满怀激情与梦想,他们的生命轨迹充满永恒的绚丽。

荆文琴档案:

1999年8月19日加盟平安;

连获国际品质“IQA”认证;

美国百万圆桌“MDRT”会员;

黑龙江省“金牌业务员”;

连续4年获省“十大钻星”称号;

平安“ 钻石恒星”会员;

黑龙江省“名人堂”年度会员;

钻石区、钻石俱乐部首季“会长;

2002年 获 全国“千里马”金奖;

2002年 “首届鼎泰区高峰会”会长;

2005年 获“全国长期服务优秀讲师”;

2006年获总公司五等金质奖章;

2006年8月19日生命黑分高级分区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