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1 16:44:51

导语:在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 音乐课程 美育

自古以来,美育的渗透问题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著名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很明显地把音乐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很直接地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美育”一词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著作《美育书简》中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他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在近代,王国维和两位大家非常重视培养美育,他们都赞扬并提倡席勒先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就是“四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目的是培养“完全之人物”,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

在我国当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这些审美活动的存在,便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德,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价值包含四个,第一个就是:审美体验价值,可见,审美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育的最高境界是“无所为而为”,这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的一个观点。举个例子:大家都会觉得树的倒影比树的正身美。何以见得呢?因为作为树而言,人们在看到它以后就会条件反射地意识到它的实用价值,发生许多实际生活的联想,而对于倒影则不会,它是隔着一个世界的,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我们大多只会关注它的轮廓线纹与图案,把它当作一幅画来欣赏,所以,便感受到了美,觉得树的倒影比正身美。再比如,北方人初到西湖,江浙人初到云南,纵使是审美能力浅薄的农夫,应该也会惊讶于它们的奇景,而对于身在其中的西湖人和云南人来说,这些奇景只是值得大家自豪的名胜风景区罢了。对于真正的美景也不过如此,为何会有此差别?因为对于当地人来说,各个景点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实用价值的,每个景点的美已经变成了经济的砝码,所以,他们感受不到美。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眼里只有景色,所以,可以纯粹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这便是区别,也是美与不美的根本所在。“无所为而为”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这种思想可以很好地映射到我们现今的音乐教育上,纵观现今国内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起色,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措施影响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中对于美育渗透的认识度尤为缺乏。例如,在音乐课上,老师重点教授音乐知识,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审美的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还片面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在音乐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这些现状都是忽视了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导致的,老师们没有做到“无所为而为”,而是奔着一个短期的目标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前进,到达那个终点,就认为教学结束了。其实不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已经失去了到达那个终点的兴趣,只能一直被牵着鼻子走,丝毫感受不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因为学生感受不到音乐学习中的美,所以才会索然无味。就此现状,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美育渗透到课程中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1 加强对音乐老师的美育渗透工作

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中,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出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美学修养是教学的必备基础,作为小学音乐老师现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要想教会学生体验音乐中的美,作为老师自己首先要很清楚怎样才算是美。其实,在我国,美学终究是个新颖的话题,很少被列入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缺乏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教师本身对美的学习就很欠缺,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深入浅出地给读者讲授了什么是美,怎样感受美。像这样的读物,大可作为教师培训的入门书,推荐给所有的老师去阅读、学习,一定会受益匪浅。第二,了解学习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音乐美学也称为音乐哲学,它寓于哲学当中,哲学的观点认为,事物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也不例外,音乐美学就是要教会我们怎样剖析出不同音乐中不同的美。作为老师,如果我们无法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去理解美学的意义,那么,面对学生时,如何让学生如沐春风地去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呢?所以,音乐美学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必须要求所有的音乐老师认真学习。第三,了解学习音乐史。第四,掌握几种乐器。在这里要引用朱光潜老师的这句话“不学艺莫谈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擅长的乐器,最起码的竖笛、钢琴、小鼓这些基本的乐器要熟练掌握,其他的如民族乐器葫芦丝、弦乐器吉他、簧鸣乐器口琴等,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就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感受到乐器的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另一种美。第五,学会主动挖掘音乐中的美。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屡次指出,审美要做到“无所为而为”,就是告诉我们,美不是一种实用的、可以触及的事物,它是需要用心感受、主动挖掘的,并不是为了某一个可预见的目的,我们为了目的去发现美,这种途径所到达的目的并不是美。所以,作为老师,自己本身要努力去发现音乐中的美,抛开音乐的物质价值,去领会音乐深处的美,并把这种发掘美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音乐并不只是听一听就能感受到它的美,音乐有形式美、节奏美、音响美等等,只有教师自己具备挖掘音乐美的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自己的学生,达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2 重视器乐教学的价值

新课标指出:乐器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器乐教学是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之外,另外加入的一种音乐学习,器乐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在学习器乐过程中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从不会到熟练,从烦躁到满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坚持不懈就会有收获的意义。这对学生来说,不但能磨炼他们的意志,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这些无疑都彰显出器乐教学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乐器引入音乐课堂的现状来说,以下三类乐器值得借鉴。第一,葫芦丝,作为民族乐器的一种,它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乐器,其声音悠扬、清脆,入门快,学起来也不难,音域虽然窄,但是在这有限的音域内,它可以演奏出动听的曲子,它的存在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也不失为小学生音乐入门的乐器首选,现在云南的众多中小学学生都在学习葫芦丝,这对音乐教学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当然,优质的葫芦丝能够保证音准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减退,在购买葫芦丝时,要注意:首先看外观,葫芦相当于葫芦丝的音响,所以,葫芦越圆润,音质就越好;其次听音色,优质葫芦丝的声音应该是悠扬、响亮的,在购买前应该试吹几次,如果听着舒服,无杂音即可;最后辨音准,音准很重要,作为初学者,在购买时尤其要注意乐器的音准,所以,在购买时,最好让懂乐器的朋友一同前往,当场试音,确保音准无误,这是学习乐器的关键。好的葫芦丝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乐器,学好乐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的美,这便是审美教育渗透的一种重要方法。第二,竖笛,它起源于意大利,20世纪初,很多国家就陆续引入了竖笛教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竖笛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竖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其本身而言,竖笛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难度适中、易掌握等优点,此外,竖笛的孔距适中,符合小学生的生理条件,而且学生从刚开始接触到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所耗时间并不长,所以,竖笛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第三,其他乐器的学习。当下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学习乐器就成了首选,因此,当下培训市场上,各种辅导班层出不穷,钢琴培训、架子鼓培训、吉他培训等,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证明家长都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对于这种情况,学校要予以支持,多给学生一些课余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去学习课外的乐器。如果师资力量足够的话,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应的乐器学习小组,便于学生更好地接触乐器。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度原则,要让孩子在兴趣驱使下去学习,做到乐中学,这样收益会更大。

3 倡导“无所为而为”的教学思想

这个思想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第一节“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中心思想,他用一棵古松在不同人眼中价值不同引出了这个道理。对于木商来说,古松是一种很好的木料,可以做成很多的家具来贩卖;对于植物学家来说,古松是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对于画家来说,古松是一种苍翠挺拔的古树,它苍翠的颜色、盘曲如龙蛇一般的线纹,让画家沉迷其中,这便是纯粹的美。古松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最平常的知觉中会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中也会带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我们不应把音乐课仅仅作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来看待,而应充分发挥音乐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用“无所为而为”的思想去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课堂上轻松、愉悦、创造性地学习音乐,而不是单独为学习哪一首歌,为学会哪一件乐器而进入课堂。教师应告诉学生音乐学习的真谛是发现音乐中的美,一直去探索,一直去挖掘。音乐中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和快乐值得学生去学习,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教学思想,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而不是像很多一线音乐老师所说的:“我感觉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他们不喜欢音乐课堂。”这便是音乐老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工作,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让学生很轻松地投入音乐学习,没有做到“无所为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校方、老师都应该秉着“无所为而为”的思想看待音乐课,不要给彼此太大的压力去面对音乐学习,而是让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再通过学生自己的发展去挖掘音乐更多的美。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会更加喜欢音乐课,音乐老师会更加有教学成就感,而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审美渗透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下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审美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起步不久的审美教育对于所有小学来说,尚且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这种理念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很明显的成效,所以,这就需要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给审美教育提供空间和机会。作为校方,要重视美育的渗透,有意识地安排较强的师资力量,并起好带头作用;作为老师,要积极配合校方的安排,加强自身的美育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活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音乐中的美不是简单的让老师告诉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音乐中各式各样的美,这就要求音乐老师自身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并且始终要以“无所为而为”的教学思想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体会音乐的神奇魔力;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开明的、与时俱进的心,支持和鼓励孩子去学习音乐、接触乐器,积极配合校方,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鼓励孩子接触所喜欢的事物,去发现和追寻生活中的美。“慢慢走,欣赏啊”这是《谈美》封面上的一句话,也道出了审美教育的一种态度,不可急功近利,不管是谁,我们只有秉持了发现美、追求美的态度去慢慢摸索,美的存在自然会拨云见日。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论语》

[3]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第2篇

关键词:意大利歌剧 文艺复兴 意大利语发音 民歌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22-01

1 歌剧与意大利的联系

在四百年前1597年(也许早在1957年就已经出现)由(Jacopo Peri 1561-1633)佩里创作的歌剧(Dafne)《达负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首次上演,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这部歌剧的音乐如何,也不知道它是否成功,因为它的乐谱已经丢失。只知道这部歌剧如何走向舞台的―― 一个Medici美第奇家族公爵的婚礼。人们想出了在当时是新鲜事物―― 歌剧这个主意。也就是说歌剧并不是某一个天才歌剧发明的。之后佩里 Peri 创作了《尤丽狄茜》首演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歌剧。

1600年前的佛罗伦萨,几个对艺术感兴趣的男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音乐和诗歌这类话题。这群人当中有学者、诗人、音乐家,但其中大多数是艺术赞助人。这些艺术赞助者他们都非常的富有,有能力用他们的钱资助昂贵的歌剧演出。今天我们称那个时代为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人们大多热衷古典世界,人们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竭力效仿古典作品。当时的歌剧情节也多取材于古代传说。

歌剧诞生后,伟大的意大利歌剧先驱者―― 蒙特威尔第,他确定了歌剧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仍然被人们有效的采用:富有表现力和戏剧性歌唱旋律,歌曲采用诗节的形式,而歌剧的其他部分则为不断反复的重复乐段,即乐器表演的前奏,间奏和间奏曲。除了独唱外,歌剧还出现了合唱,并且加入了舞蹈及其乐器演奏的前奏曲和间奏曲。乐器当时会被涂上各种色彩,显得光彩夺目。

随后的一百年里,意大利最著名的的城市,或者说公爵府之间,相互竞争。17世纪,威尼斯,罗马都成为真正的歌剧中心城市。17世纪后半叶,歌剧不仅仅在意大利各大城市流传,而且也传播至欧洲各地。在随后的18世纪,歌剧的中心是那不勒斯,人们谈论的中心是那不勒斯歌剧学校,并认定那里有一流的歌剧作曲家。

2 意大利歌剧发展简史

早在14世纪和15世纪的罗马时代,意大利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颠覆了中世界以宗教题材为唯一题材的创作内容,提倡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倡导人性的解放与个性的解放。在当时欧洲诞生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题材。文学与美术直接影响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此时产生用来描述、歌颂人类爱情和大自然的大量作品。

当时,音乐在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值得注意的尤其是欧洲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以及浪漫时期意大利歌曲:

Se m’ami,se sospiri《假如你爱我》“son tutta duolo”《我多么痛苦》

“sebbene crudele“《虽然你冷酷无情》“Amarilli,mia bella“《我美丽的阿玛丽莉》

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音乐秉承了前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音乐,宫廷音乐的基脉,严肃、端正、典雅庄重的格调。

19世纪浪漫派时期的作品在内容上不再有宗教题材烙印,作品表现的直接是人的情感,歌颂爱情,歌颂生活,赞美追求大自然的美。与巴洛克时期不同,不需要作品在声音上的拘谨。这一时期的歌词都采用许多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19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在歌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文艺复兴和繁荣,一些作曲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从19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各个地域的歌曲空前繁荣起来,最著名的那波利歌曲,而因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几乎成了意大利歌曲的代名词。1880-1920年间发生了意大利南部的移民潮,许多那波利歌曲传到国外,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19世纪末,随着一种被称为现实主义的歌剧形式的出现,这种类型的歌曲比先前的浪漫曲更为灵活。在歌剧的领域内,意大利向世界贡献了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威尔第以及后来的马斯卡尼,普契尼这样一些歌剧大师。

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和交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流动和交流频繁,意大利语歌曲发生了变化,20世纪后期的意大利歌曲融入相当多的现代因素。与传统意大利语歌曲有很大区别,意大利语歌曲不再只是美声学派的专利,转向更多音乐领域。

3 意大利语与美声以及歌剧的联系

值得一提:不管巴洛克时期,还是古典时期,或浪漫时期的意大利歌曲,在我国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意大利的艺术歌曲以其在古典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而成为美声唱法专业学生必学内容。演唱者首先需要了解作品背景及演唱提示,需要了解歌曲的整个气氛,所以对意大利语的学习,是歌剧发音的基本,尤其是歌曲中颤音R的发音,以及了解意大利的词语是分阴阳性的,每首作品都保留了其原作者的阴阳性。一些歌曲需要改动一些单词。

4 意大利语语音拼读和歌曲鉴赏的教学内容

课程系统的讲述歌剧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意大利歌剧发展历史的重要人物,意大利剧院的设置,意大利语声乐方面的专有名词,意大利语发音规则讲解,意大利歌曲鉴赏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歌剧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从而加深学生对歌剧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把握,并且每节课详细的介绍意大利语发音的方法,编有大量的口语练习,相当部分的词汇来自艺术歌曲和歌剧。

这对学习和歌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熟悉词汇的几率。歌曲同时需要对大量的歌词内容分析鉴赏,属于理论教学范围。以欣赏歌剧和歌曲作品切入点,我们知道歌曲不只是音乐,它具备时代性,名族性,个人风格的一种创作。每个作品有自己产生的特殊背景,我们通过分析作者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来完美的诠释作品的意义,使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欣赏歌曲,感悟歌曲,陶冶在歌曲的意境中。

总之,意大利语语音拼读和歌曲鉴赏课程,可作为声乐学生和一美声唱法为主攻方向的歌手们,以及爱好美声和歌剧知识的学生们学习意大利语语音和相关歌剧知识,以及热爱艺术学生们的鉴赏类基础课程。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探索,结合专业学生的特点,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滕失初.歌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美育;审美;高校;公共美术;文化艺术

从人类发展最早的活动上来讲,审美活动是属于全民的。早在洪荒时代就有了“首饰”,古人类将每一颗彩色的石珠手工打磨并对穿打孔,用细绳索串联挂在手臂、脚踝、颈项上。这一行为已经与最初的将猎物利齿打孔串联佩戴以彰显“勇敢”有了本质的区别。当古人类对石珠的形状、大小有了取舍甚至对颜色有了涂绘装扮、搭配选择之后,这件挂饰已经与彰显“勇敢”的功利性质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成为一种“审美”的需求。人类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同时也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类似于“首饰”的例子颇多,如原本只是“蔽体御寒”作用的衣服在材质及颜色、款式上的发展;原本只是储物作用的陶器在造型、色彩、图案上的发展等。这些资料都可以从民俗社会学中找到,足以证明审美活动是一种全民的活动。正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讲过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也。”社会的大发展不断给文化艺术冠上的高贵的光环使得其与大众日常生活愈加脱节。与文化艺术的接触在今天成为研究、成为鉴赏、成为具备高层次文化素养的人群才有资格讨论的素材,普通市民阶层则选择了自动疏远的态度。德国古典文学美学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也提到,人最初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是具有完美人格的。而工业社会的大发展促就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人性的矛盾。社会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分工的需求间接引导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现,但却误导了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这不仅使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也使得原本完善的人格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席勒在当时便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弥补人性发展的这种遗憾。

审美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内容,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体。考察人类各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其文明都是全民普遍文化的积累,是文化沉淀的继承和创新。

原始未经涂绘或上釉彩的素陶与釉陶、彩绘釉陶是大不一样的。一般性的因为某种需要而创造物品与在这个物品实用性基础上进行加工美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需求层次,如果人民群众普遍认为任何物品的装饰美化都与自己无关,那是专业人才的分内之事,甚至发展到对美化内容不予理会,那么群众的整体层次就会降低,由普遍群众文化组成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将降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审美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陷入现在高校的专业分科而罔顾“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对人类文化沉淀的漠视,也是个人完善人格养成的障碍,更会造成全民文化素质的降低、衰退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文明的低迷。

人的思维主要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形式,任何事物的成功创造都不是其中单一思维形式的最终成果。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侧重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熟练运用只有通过广泛的审美活动才能完成。期间,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里的美育范畴就包括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一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思维、审美活动的“术”。“美术”是美育内容的一个部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不可缺失性,就在于培养“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艺术作品使观者感受到形形的和谐。丰富的感官,使人的本质力量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最终造就敏锐的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的诸如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这些社会功能,使得美术活动必然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记录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文明都在美术作品中得以形象的记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以来,笔者发现直到今天刚接触这一课程的学生还是普遍地认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个非常狭义的理解。随着“以美育代宗教”提出以来,“美术”就有了更为细微、广泛的概念。所属造型艺术的绘画、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以及书法、摄影等视觉艺术统属于美术。例如,代表史前文明的岩画、彩陶;代表奴隶社会文明的青铜器,陵墓等,这些都成了阶段文明的载体。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将更加丰满。

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鉴赏》课程,其重要意义着重体现在它的教育、审美、认知、娱乐这四个社会功能上。它可以通过非常直观形象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道德修养的启迪教化,如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的中国画作品《女史箴图》、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油画作品《碎石工》、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等。以《女史箴图》为例,作品虽取材自当时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但在当时人们识字率低的社会现实局限下,其社会影响力以及产生的教化作用却远远高于文学原著。这也是美术作品在美育的一切内容中最独特的功能体现。艺术家以自己的生活高度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将这种深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以寄情于物的方式感化观者,以期达到共鸣,正如鲁迅说的“美术可以辅翼道德”。作品中规劝女性恪守“妇道”的封建伦理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失去了光环,但画面人物形容生动、衣裙款款;线条流畅婉转,设色典雅秀丽,作品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它的审美价值。即使我们因为时代性或者各种其他原因不能认可艺术家的精神立场,无法体会作品的教育性和认知性,也依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和品读。画家以日常生活为场景布画,又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提供了直观的考证资料。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美育过程,是我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美术”在这里所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副“画作”,或是观者对这幅画作的视觉接收。这个对艺术作品品鉴、解读的审美过程,就像梁启超说的:“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压下去”,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得到了一种救赎。

如果此时的美育仅仅只是培养人们欣赏美、创造美形成一种审美观或者美学素养,那不免又陷入狭义。将美育融入人生的美学趣味和全面教育的审美境界中,强调美育对人生的促进功能才是现代美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程孟辉,译.

[4] 王德胜.美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5] 仇春霖.大学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王世琴.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

第4篇

美术项目教学法要求每个小组要构思以下几个问题:要查哪些资料、谁来负责讲解项目构思、谁来负责现场演示。正如一个真实项目那样,现有构思由讲解员表达,最后拿出好的作品去招标,才能拿到资金进行动画制作,在整个项目中教师扮演投资方,学生项目制作优良可以考虑投资,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不能进行下一环节,让学生模拟公司招标进行项目练习等。美术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对比与创作,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心琢磨、反复推敲才行。负责讲解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负责配合演练的学生,要思考如何实现项目的真实性又不伤害同学感情等问题。每位同学都要考虑角色互换的问题。

同学们对于项目都有自己的理解,对艺术的感悟有很多想法与想象,可以在一起交流、讨论,一起去揣摩动画片中游戏场景,找类似的场景进行实际参观,之后对各自的感受加以描述。同时在设计演练方案时,各组同学要分工协作,不但考虑到要有利于发挥各人长处,还要考虑到要角色互换,使每位同学都受到全面锻炼。

各小组设计的方案在课堂展示之前要进行反复演练。各小组根据设计演练方案,各司其职,进行实际操练。实现的过程是一个组员互相协调、改进、完善设计方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做中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要集思广益,互相合作,运用理论指导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来验证理论。总之,从方案构思到实现过程,是一个综合的练习过程,是一次“做中学”的过程。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负有引导、监督和评价的职责,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规律和致力创新,强调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的有机联系。要保证实际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分工合作。

第5篇

论文摘要: 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由于重视度不足,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认为艺术课程可有可无,忽视了艺术教学在教育中的价值。

艺术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必须的。著名教育哲学家哈里布劳迪(harry broudy)提出了如下问题并对此做了极具说服力的评述,那就是:“在普通教育中艺术的作用是什么?”他指出:如果艺术对均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把艺术纳入到中小学教育的成规课程就不应该是问题。如果艺术只是学校“紧张”功课之余提供给儿童的一种“有趣的”或“好玩的”东西,那么,布劳迪说,艺术在学校的课程中就不会有他的位置。艺术和美是天生的,人的本质上对艺术和美有一种好奇和感动。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观察,儿童早期对艺术便产生某一种认知。艺术是美好的,它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它永恒的魅力——艺术之情对人的心灵产生直接的、深远的碰撞,使人心理健康、心灵纯洁、行为高雅。

加德纳认为,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包括语文(话剧中的表达能力、视觉艺术作品集的推介展示)、数理逻辑(室内设计、建筑艺术所需的数理)、音乐能力、空间感(如环境设计,构图)、机械动感(如舞蹈)、人际关系(话剧或音乐会的合作、交流)、自我反省(因艺术无标准答案,要求创新与完美便须不断反省改进)、自然触觉(如质感、配色、调和)等。他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些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而艺术学科提供了开发这些智能的基础,是发展这些智能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点:

1.艺术教育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色彩、旋律、线条等满足心灵愉悦的符号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使人对事物产生积极接近、热衷探索的态度。古今中外,施行艺术教育的目的都在于发挥艺术的这种功用,使人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进而养成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2.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缺少美的生活单调乏味。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计划的引导儿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的发展,因为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在引导儿童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美的表现力。儿童在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当艺术课程被人们重视的时候,它似乎又变成了一种形式。成人价值像一双无形的手在指引着社儿童艺术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在这种价值的作用下,传统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地位不平等,艺术教育的价值被忽略;第二,切断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联性,各行其内容和目标;第三,将科学和艺术教育视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其对心灵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只是知识灌输,它关注的是人性的本质。 爱因斯坦深有体会:“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其次,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对于相当多的社会大众而言,科学知识是一种自己不熟悉的和未能同化的异己力量,科学经验则是一种专业性的间接经验。于是,在表象建构和经验模式之偏倾式塑造和概象建构与认知模式之单向性塑造的基础上,不少大众(尤其是情知意素质能力正处于敏感可塑造状态和跳跃性发展之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便形成了以间接经验和抽象概念为主的思维结构,缺少必需的亲身体验和感性积累,缺乏情感对间接经验和知识元素的活化和融合,于是导致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单级式思想模式。”情感同知识的分离,导致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弱化。最后,艺术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训练和知识的吸收。在这种成人价值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不平等性、孤立性、机械性严重影响了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科学教育反过来又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有助于拓展儿童的感受力

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和技能成为了主要教育目标。儿童在这种封闭式的灌输体制下,感受力逐进退化和模糊。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变的狭隘,内在把握世界的能力则进一步退化。艺术教育和科学融合的教育则能拓展儿童的感受力,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他们在这种融合模式下,儿童不仅被要求发现事物的外在特征,同时唤起对事物的直观感受。

儿童情感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丰富的想像力,艺术渗透的教育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冰冷的客观知识难以调动起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我们会发现不少科学家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人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热情。艺术是科学研究的助推器,艺术的美好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性,产生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情。正是这种艺术与科学的高度融合造就了伟人的诞生。

2. 有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直接的感官感受,对事物的产生直接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依赖与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得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几何三角形来看到一些问题。三角形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储存在于大脑记忆系统,我们凭借感官经验很难发现图形的不合理性。视觉经验欺骗了我们的客观认知,对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只有通过大脑理性的分析、判断来获得事物的真理性。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在这里发生了交融和碰撞,在这里启迪着智慧的迸发。正因为如此,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培养的是人的智慧发展不可缺少的感性能力。

只有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在普及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才能使我们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有力提升,为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完美人格打下坚实基础。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是通往真理之路的纽带。只有肯定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及其他品质。因此,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埃尔赫维茨,迈克尔戴.儿童与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

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性活动;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因而初中体育这门课程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初中体育老师更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体育课程活动的多样性,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开展多样性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中考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跳板,中考成绩如何往往决定着他们就读的高中如何。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关心过度,总是想方设法压缩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仅仅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某些家长和老师也对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然而这些压力对初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因素,他们正处于稚嫩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如果被学习和考试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他们的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设。除此之外,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因此身体素质的锻炼尤为重要,而初中体育课程就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建设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

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来说,传统的课堂模式往往就是集体跑圈,或者单人赛跑这一类单一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觉得没有兴趣,甚至觉得很累,丧失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和期待,不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锻炼。然而,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内容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老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拔河、跳绳、排球等;或者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将集体长途赛跑和单人赛跑转变成三人一组的组间赛跑比赛,三个人必须同时到达终点才能记录成绩,学生可以自行组队,每节课的组员也可以不同。无论哪种方式,老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全方位地加强初中体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初中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充实和丰富初中体育这门课程的内容。

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往往可以提高他们的锻炼兴趣,使得他们对体育课程重新充满期待和热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赶走由于理论课程带来的疲惫感和压力感,主动地加入到身体锻炼和有氧运动中,无形当中甩掉消极的情绪,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初中体育课程多样性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

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正处于容易引导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果由于中考等压力过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暴躁、沉默寡言等消极情绪和状态,这样不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和精神文明世界。而初中体育这门课程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充满二氧化碳的教室,让学生能够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提高脑中的氧气含量,清醒头脑,放松身心。初中体育课程往往能够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能够让学生暂时将学业压力等烦恼抛在脑后,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清新,逐步树立起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初中体育课程的多元化活动可以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这一类新颖的活动,男女搭配进行,每个组选择一名队长,采取三局两胜的原则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收获快乐和满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有利于他们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再比如,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花样踢毽、花样跳绳的比赛,这一类比赛更体现出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有利于学生耐性的养成和专注力的培养。

同时,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技能,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初中体育一门课程,同时掌握踢毽子、跳绳、足球、排球等多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一改往日只会一味跑步的常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总之,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对于初中体育这门课程来说意义非凡,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初中w育多样性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日渐成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往往是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多项课外技能的基础。然而前几年由于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对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压缩过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作学习。学生长期待在氧气浓度不高、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室内,往往不利于他们大脑和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再加上长期的坐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常常处于低下状态,学生的抵抗力不强,视力下降严重,感冒、发烧等病状也经常折磨学生,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

第7篇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倡导多维互动课堂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课堂活动应由师生共同创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进行多维互动,把静态课堂变为动态课堂。

1 理论依据

1.1 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 强调学习的社会环境, 以及教师、学生、任务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在该理论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社会交互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中介作用”。中介作用指的是有效的学习秘诀在于交互双方的知识和技能处于不同的水平。通过互动,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广、更深。

1.2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其实践方法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概念、论点等,而问题的答案则由学生们去探究。其学习理论奠基人让·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双主体。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应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知识的建构要通过互动才能实现。

2 互动的含义及其意义

互动,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互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师生在课堂上用目的语进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采用多种协作方式,优化师生交往,促进学生发展。实际上,课堂互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可见,课堂互动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

课堂互动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LONG 认为,双向交际比单向交际更有利于英语教学。因为在双向交际中,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课堂互动创造了一种条件,使之有机会告知对方,这将促使双方进行意义协商和互动调整, 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目的语所进行的话语调整,只有在交际双方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对输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非单方面输入语言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和输出。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并触动其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或获得新知的认识;语言输出能对学生获得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进行假设验证,输出能让学生检测自己形成的假设,并通过意义协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正确。

3 运用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

3.1 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角色” 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起的作用。语言学家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随着教学活动和教学目的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的变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角色有以下精确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互动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示范者、监督者和辅导者。再次,教师是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最后,教师还是学习的促进者和信息提供者。总之,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3.2 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教师话语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语言输出在课堂中很少。教师话语大约占了2/3 的课堂时间,过多的教师话语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事实上学生很渴望参与课堂互动,但目前要么缺乏互动的交际模式,要么互动形式单一(如很多老师从未尝试过小组讨论的学生间的合作形式),在有限的课堂互动中,也是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甚微,说明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这必然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语言学专家的研究表明,课堂内最好的教师话语即意味着较少的教师话语,一个好的教师会尽量延长学生话语时间,而尽可能缩短教师话语时间。

交际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 而大学英语教学因其语言实践和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更有必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个体性活动,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强化和实际运用来提高语言应用的熟练程度。课堂互动具有主体性特征,即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行为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互动的绩效。换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把其他学生作为语言输出的目标,不论是合作性的集体活动还是小组讨论,都会努力完成好;也使学生积极发挥自己在语言上的交际能力, 同时注意其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竞争活动,既了解其他同学,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在课堂语言操练中,注意自身的语言问题,巩固现有的语言知识并对语言形式、结构进行假设验证,努力提高自己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传统的课程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学生在内容和教法上可以做主,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时,要强调自我管理、反省及评估三个层面的训练。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新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3.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为不教”。它说明了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会学”的目的,教师可运用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的自我展示欲。年轻人都有不甘落后的心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讨论、辩论等课堂活动提出一些答案并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对自己、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也能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积累,具备判断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再盲从,而是更愿意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这就为师生间共同讨论问题提供了可能。

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摸索出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记忆地更牢固,运用地更灵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几种策略

4.1“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而学生是活动者、行为者,教师要做的工作是组织好、开展好、引导好课堂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内因,二语习得的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自身。即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自由。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目的和期望, 探讨学生的需要, 提出应从“全局需要分析”和“语法修辞需要分析”两个层面来做,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心理状态。英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将新的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和交际能力。

4.2”教师话语”让位于“语言输出”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输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中,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要行为者,教师话语要尽量少,代之以大量的语言输出。这种转变,由过去只重教师到现在更注重学生,由过去简单的问答到现在多样的交际方式, 课堂真正成为语言的交际场所,这有利于促进语言的动态输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素质的提高。

开展情境真实的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的实际过程,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和心理吸收状态。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好、策划好、开展好课堂互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4.3 互动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4.3.1discuss

教师可以使用开放式任务策略。开放式任务可以有不同水平和层次的答案,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充分发挥的余地。例如在讲授《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十课”Why People Work” 时, 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来提问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学生可能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基础好的学生可能给出比较复杂的答案,基础差的学生可能给出比较简单的答案。这样的讨论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说的更多, 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几率。

4.3.2debate

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确定辩题, 全体学生可以自行结组也可以按规定分组,分别代表正反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课文知识和相关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这样即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学生的自我展示欲得到实现,社交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4.3.3 pair work& group work

小组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进行小组活动前首先由老师确定话题。

4.3.4games

互动游戏形式多样,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拓宽视野、掌握语言。例如猜测就是语言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游戏。教师和学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科学家或伟人的生平事迹,世界著名景点的来历特征,生活中一些必需品的资料,用英语描述这些信息,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猜测这些分别是什么。

4.3.5role-playing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以不同的身份与人沟通。教师不要给学生布置角色,应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以及可能在场景中发生的对话,然后确定自己的角色。角色扮演可以训练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还可以知道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3.6 simulating

情景模拟就是根据特定的场景模拟发生的对话。这种模拟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有准备的。总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

4.4 努力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

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是我国教育的瑰宝。孔子曾把“乐学”表述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乐于学的根本途径是把课堂教学还原为生活实际,因为学习语言的实质是进行交流。人与人的交流是充满乐趣的。学生只有置身于逼真的交际场景中,才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第8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程;学习兴趣;语文素养;素质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为核心,包括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掌握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师若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也许会收到意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讲解语文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语文教师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

文本、图像(图形、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上。多媒体教学中的图像(图形、图片)、音频、动画、影像等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信息。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图像(图形、图片)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出大量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音频是记录声音的最直接形式。特别是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把音乐带进课堂不仅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将音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既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动画生动、有趣,既有利于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视频是对现实的真实记录,有较强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将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溶入到语文课堂中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语文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二、有利发挥学生主体性,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下我们主张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喜欢学。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学习信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和信息,也学会了思考和研究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并实现了教学信息的优化组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及时、迅速地开拓信息通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感知,提高学生选择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基础能力是由听、说、读、写等四个要素构成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各种文字处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而且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想调整文章段落的先后顺序,加字、减字等,都可以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这比使用传统手写的方式更为便捷。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了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因特网可以查阅语文的有关信息。

四、促进教育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程的整合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交互式、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方法由原来的讲解转变为主动探索、协作学习。教师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学生的合作者。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是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做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把多媒体技术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教学手段,又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图形、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的学习环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们体会到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反馈信息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学科教师,本人认为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务之急是将旧教育体制下所习惯性采用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加以改革,采用更为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Frederich Taylor(1911)首次提出了教学评价的理念,该理念强调考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程度。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学期末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过程性评价理念的提出弥补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不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和激励学生高效学习。

职业英语教学评价要在相关教育评价理论的支持下,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估的效果虽不容置疑,但其实施过程却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和模式。

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能够学习英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语言输入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能得到解决、学习策略能得到培训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上,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最后评定是检查作业的整个修改过程,以及了解学生写了多少与答案不同的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尤其针对灵活的英语写作)。基于这种评价的作业,自然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其中不乏智慧火花的闪现。

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在过程评价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自己的某些特长、才能、潜质得到认定。从某种意义来讲,过程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具有公平意义的评价。

(二)课外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英语需要课堂内外的努力,仅靠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学习英语所需要输入的质和量,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该起到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课外的内容可以对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相关资料的查找情况及同学间合作探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计划,参与英语活动,课外阅读量等进行评价。通过课堂外的自评和组评,内容既有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进行肯定,也有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以激励其改进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和态度上的准备。

(三)合作学习能力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具有表现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和合作机会,让学生通过策划,设计和表演等方式展示各自的才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各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标准》的精神实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创造性的任务给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想象力。

(四)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可有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职业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任务应具有综合、语言、合作和思维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只是对简单的微观语言行为的评价。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过程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采用正面鼓励和激励机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三、过程性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标准》提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课型、不同程度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注意关注主体的差异性,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二)鼓励性原则

鼓励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过程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四)公正性原则

针对当代学生具有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评价的公正性,激励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选用评价方式时要坚持民主与公开的原则,注意评价方式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优势并体验成功,在展示评价结果时,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切忌使用负面和伤害性的用语或表达形式,评价语言应体现教育性。

(五)实效性原则

评价既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式应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方式应简单易行,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程序,干扰日常教学。注重评价活动的质量和使用时机,让学生感到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防止评价流于形式,或因评价活动不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厌倦情绪。总之,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四、结语

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过程,富有无数复杂的变化因素,我们应透彻了解教学现状,以评价目的为指导,基于过程性评价方法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评价程序,有助于改变过去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特点和优点,我们需积极尝试并探索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寻求和丰富操作方法,以促使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例如:通过单元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查找相关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喜好、观点和看法,结合身边现象和社会现象,设计编排英语小品短剧,人人参与演出,各尽所能,既充分发挥了当代学生善于展示自我的特点,又锻炼了英语口语,还复习了所学课程,何乐而不为!我们将该活动纳入学业模块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之一,不仅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评价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

[2]黄育云,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