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审计研究现状

时间:2023-07-11 16:44:59

导语:在审计研究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审计研究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审计实务 现状 对策

一、审计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体系不科学

1.教学进程有待改进。审计实务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知识,还要掌握税法、公司法、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知识,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能删减更多课程的前提下,很多专业核心课程都集中在某个学期学习,比如审计实务与财务管理同时开设,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

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教学往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知识为主导,注重理论传授,教学内容以介绍审计理论和方法为主,大量枯燥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对审计工作存在片面理解,没有使学生得到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不灵活

审计实务教学难度很大,其特点是教材语言晦涩难懂、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高,教师在授课中的主导作用很突出。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审计实务课程中被认为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是一些教师盲目地使用这些方法。比如在审计案例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是,教师提供一则案例让学生分析,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分析直至得出答案。审计的案例分析应该是发散型的,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的案例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只能培养会做试题的学生,培养不出会做审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又如在项目教学法中,由于需要以小组的名义分析问题,出现了学生不配合、不主动的场面,反而使教师运用新方法的激情被削弱,使得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三)缺乏适合高职审计实务教学的教材

高职院校审计实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专用教材。二是高职院校教师自行编写的版本各异的审计实务教材。前一种情况,教材过于厚重,内容过于复杂;后一种情况,教材内容组合过于随意,章节选用标准不一,知识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培养审计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四)现有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审计教师参与审计活动的经历较少,缺乏审计经验,拥有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即使有些授课老师以前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短暂经验,但还是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制约了审计实务课程的整体效果,难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虽然高职院校也采取了从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机构“请进来”的做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来学校授课,但是,由于兼职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自身工作相对繁忙,难以保证授课质量。

(五)审计实务课程实训建设滞后

相比较高职院校的相对成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条件的建设,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实训建设明显滞后。无论是实训项目、实训教材,还是实训项目的指导老师,都非常欠缺。在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体系中,审计实务课程实训环节明显出现了坍塌,成为实训项目中的短项,不能有效支撑审计实务理论教学的需要,无法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审计工作流程,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链条出现了断裂,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审计实务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审计实务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进程的安排要加强课程间的协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和全面。教学内容体系方面,以培养综合素质学生为目标,将理论教学和社会经济问题等结合起来,并通过审计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充分准备,教学方法灵活

审计实务教学难度大,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对晦涩的审计实务用语一定要做到领悟透彻,并且对其他会计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足够的储备;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审计案例,鼓励学生尽量发散型思维,甚至是逆向思维来分析问题。对于审计实训,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合作完成工作。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审计教材的完善

在教学中教材是决定教学的重要因素,针对前述审计教材存在的问题,在审计教学中,应尽量选用实践操作性强的教材。如果可能,各高职院校可联合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并编制统一实用的审计教材。

(四)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审计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让教师参加各种审计社团活动,增加同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尽可能提高课时报酬,聘请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兼职教师,以提高审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五)尽快完成审计学实训环节的配套建设

高职院校的审计教学团队,尽快完成审计实务实训项目的配套建设,从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实训活动的指导老师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支撑审计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跟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创建手工审计实训内容及购买审计实训软件,模拟真实的审计环境,加大审计实务技能的传授容量和密度,提高学生审计实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凌.高职院校审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3(5).

[2] 何伟威《.审计实务》课程中的案例实训教学方法探索之我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3] 梁士旗.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困境及应对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

[4] 张雪梅.审计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8(4).

第2篇

【关键词】信息 信息系统审计 问题

一、对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认识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变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信息系统审计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审历经形成、建立到逐渐完善,低级到高级历史进程,具体可划分为萌发阶段、拓展阶段、成熟阶段、普遍提升阶段。

1.萌发阶段。上世纪中叶,信息系统审计(以下简称ISA)处于萌芽阶段。IBM出版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出版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阐述了如何进行电子数据下信息系统审计与传统外部审计,指出新的电子数据下内部审计的规范、组织方式等。此时ISA又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A),也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审计。1969年,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以下简称ISACA)在美国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正式开始对ISA的研究。

2.拓展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断出现的计算机犯罪促使ISA的拓展。1974年,协会制定了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的标准并记录于《内部管理的调查与评价对EDP的影响》一书中。1977年,内部审计师协会发表《系统可审计性及规则的研究》(SAC报告),该书汇总了针对欧洲、美国、加拿大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所展开的调研情况,同时指出审计执行工具取得的成就。1975年,日本ISA委员会成立并且在1976年发表多部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书籍:《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会计组织的内部规则质问书(修订案)》、《EDP审计标准及审计过程试案》和《EDP审计方法》等。1978年,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考试与资格认证开始实施,这标志着ISA的深入拓展。

3.成熟阶段。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成熟期是八十年代。1982年,日本通产省设立计算机安全研究会,对健全信息化的必要法规进行研究。1983年,发表紧要课题——《有关计算机的安全对策》。1984年,日本ISA协会研究美国的ISA标准并于1985年《IT审计标准》,同时将IT审计师考试加入计算机水平考试中。

4.普遍提升阶段。ISA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不断普及。这一时期,ISACA不断拓展扩大,一百六十多个分会遍布全球,拟定并颁发ISA法则与实务指南,同时积极推广CISA资格考试。1992年,EDP审计委员会在国际最高审计组织(INTOSAI)的推动下成立了,因此又被称为INTOSAI-EDP委员会。2002年11月将其变更为INTOSAI-IT委员会。

信息系统审计的拓展提升,一方面使得传统审计技术不断扩展改变并应用广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越来越紧密促使信息系统审计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审计代表了未来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涵义

全球信息系统审计领域内的著名专家Ron A. Weber指出,信息系统审计是审计人员经被审计单位的授权或者委托,收集、整合证据,从而评估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维护资产、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最有效地实现组织目的的活动进程。它包含信息系统外部审计的鉴证目标和内部审计的管理目标,具体来讲是鉴证被审单位数据的完整性与资产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将其概述如下:为了信息系统的有效、安全与可靠,由独立审计对象之外的IS审计师,以客观的立场对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系统展开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同时对所审计单位的最高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系列的活动。邓少灵学者指出,IT审计是从规划、研究、实行到执行维护各个阶段展开对信息系统的审查与评估,从而审查信息系统的有效、安全与可靠,以此来保障信息系统得出的数据精确可靠。

以上学者对信息系统的定义虽然不尽一致,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一些要点:

1.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判断信息系统能否有效保护公司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涵盖企业信息系统从规划、开发、实施到运行维护的每一个阶段。

3.信息系统审计报告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因为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以至生存发展。

综合上述几个要点,笔者总结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研发、实行、执行维护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效率进行审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应该对信息系统能否有效保护公司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判断,并向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如实报告。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审计内容;现状;对策

Abstract: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a long-term obj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economy. Pilot projects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audit were set up, since the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experienc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s.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relative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strong enough. Besides, there ar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no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single audit content and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ors. Enterprises at home need to strengthen audit work and promote executive force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seek for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broaden contents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enhance management over the auditors.

Key words: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environment, audit content, situation, responding strategy

经济全球化与新型生态文明观的兴起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平衡自身利益与环境公益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环境审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己被许多的企业采用,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相关环境政策和标准之内,加强环境保护,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是,现在我国企业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实际研究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为企业保驾护航的效果尚不明显。本文对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内部环境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政策、环境标准及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对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一)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

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它是通过审查企业以货币表现、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载体,如会计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的一系列相关资料,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能否公允地反映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于环境资产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检查是否多记;而对于环境负债而言,则是检查是否少计。其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环境成本”的审计,从低碳经济视角看,企业的环境成本审计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强有力地把促进环保的作用体现出来。

(二)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主要是由审计人员审查企业是否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政策。企业若违反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法律,就会引起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作为内部环境审计中最普遍的一种审计模式,而且引起的后果涉及到法律层面,所以合规性审计一直受到企业各界的持续关注。基于受托环境责任,企业是环境资源的受益者须对环境资源承担良好的经营责任并妥善地向受托人报告职责及完成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执行环境法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准则、环境制度、环境协议和合约情况。

(三)环境管理系统审计

环境管理系统(EMS)是指一个企业达到或使其行为与目标一致,控制其环境风险,并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形成组织结构和措施。保证企业的经济行为符合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这基于设计环境管理系统。企业环境管理系统根据环境目标的程序和政策应当完全融入到企业活动中,环境管理成为日常的管理过程。

二、我国内部环境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力度较小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新环境法》在内,环境保护法律7部及相关的法规20多部,签署318部国际环境条约,再加上地方性的环境法规已经多达600件。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却没有对企业的环境保护造成实质性外部压力,对于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最主要的还是赔偿,而且赔偿金额往往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法规对企业的惩罚力度小,直接导致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如果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以致被迫停业,那企业就会自觉采取内部环境审计以解决环境问题。

(二)未取得管理层支持

由于内部环境审计是自主推行,所以内部环境审计是受到企业的管理者的委托进行的,企业的管理层本应积极响应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号召。然而在我国,一部分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环境审计无效,不如支持企业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可得,70%的我国环境污染来自于工业企业,同时我国大约有7341517个工业企业,数量是如此之多,而愿意内部环境审计的企业是如此之少。

(三)审计内容单一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实践看,单位的审计仅仅重点关注企业是否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下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和执行情况的审计。然而这种审计是属于是属于时候审计,对于减少企业环境诉讼风险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环境诉讼风险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减少,因此降低环境诉讼风险不应成为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追求的目标。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影响了环境审计作用在单位的进一步展开。

(四)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内部环境审计实施主体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多是财经院校毕业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只掌握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在审计学科的学习中,很少有审计实务的操作训练和审计思维模式的培养,同时对于环境法学和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参加具体工作后才开始接触,所以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堪忧。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角度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原来的财会人员转业而来,甚至身兼二职,固定不变的工作环境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了解很少,判断和识别环境风险的能力差,致使审计效果一般。

四、完善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审计工作及提升环境行政执行力

1.开展对环保机构的工作审计。很多国家的审计工作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大多在绩效审计的范围内进行的,有些国家,比如英国、巴西的大部分的环境审计是对负有环境责任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的,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对政府效率和效果评价最有效的是进行环境审计,这能促进机构改进工作。开展的方法有对比审计、对于技术程度高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协助工作。

2.提升环境行政执行力。《新环保法》出台后,我们急切想看到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期待相关执法部门的努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再细密的“笼子”,弃之不用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执法部门应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加大严格执法力度,必须也是必要。环保部作为法律授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使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限停、公开约谈等多种执法权力,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和范围,处罚裁量数额对于污染企业能起到惩戒目的。

(二)争取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环境审计的支持

1.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审计的教育与宣传。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应当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促使企业被动或主动提供环境报告的重要因素是环保组织、社会公众。政府除了强制的加强法律外,还更应该调动社会各界做环境宣传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利用舆论的压力,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住宅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政府也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督,加强向审计人员宣传环境审计的意义、目的、重点、方法等,使得环境审计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

2.改变传统成本的观念,加强环境审计意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最大的阻碍是审计成本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这一矛盾,必须改变企业的传统成本观念。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待环境治理保护项目上的资金安排一直不主动甚至是逃避。若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善,环境外部的不经济现象就会持续,企业最终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阻碍,必须加强内部环境审计的研究,加大对环境资源的理论研究。使得企业的管理层明白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建立价值核算和货币价值核算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拓宽内部环境审计内容

1.加强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环境会计信息的完善直接影响到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同样,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也能促进环境审计的有效实施。我们要重视财务审计的基础作用,审计的基本目标仍然是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首要目标就是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同时不断积累审计中发生的问题,加以研究,推动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

2.重视清洁生产审计。清洁审计是环境审计和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节约资源的消耗而实施的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审计类型。以企业为中心而开展的清洁审计,应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设备改造等方面着手进行,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尽管我国的企业层次多样化,拥有先进环境技术和环保设备的企业和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民营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各不相同,但是清洁审计对于所有这些企业都是可以做出的努力。

(四)加强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管理

1.完善选聘和考评制度。在选聘制度的规定上,要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笔试和面试应聘者,公平公开地进行选拔。因为内部审计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包括审计和环境两个领域,同时要对应聘者现场的审计实务进行测试。在后期每年的工作考评中,也要参照选聘程序,对不合格者进行末位淘汰。

2.加强后续的培训教育。加强内部审计的后续培训教育,企业的管理当局应该重视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环境科学和公共管理作为内部的必修课程,进行定期的培训。企业应鼓励员工自学深造,与时俱进,保持专业胜任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黎明,但小丽.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探讨[J].会计之友,2014(6):110-112

[2]沈航,张黄,刘安民.关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位思考[J].财会学习,2016(1)

第4篇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 绩效审计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意义

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是协调利益关系的主要角色,政府环境审计是对环境行为的有效监督。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必然是由政府对其进行统一建设规划和管理监督,由此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金,政府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对环境的重要管理监督措施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有责任对有关项目和活动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治理情况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实施政府环境审计,监督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成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在创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环境审计也就始终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核心目标,占据环境审计的主导地位。

二、兰州市特定的环境经济状况和主要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兰州市曾经被列为“世界六大污染城市之一”,后经政府全面持续治理,终于脱去了“污染重镇”的帽子,但是环境问题始终不容乐观。兰州市委、市政府按照“1355”总体发展思路,突出保增长、保项目、保民生、保节能减排、保稳定的工作重点,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兰州市实现GDP年均增长10.5%以上的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建设,通过完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政策,有效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在城区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4.7%,污染综合指数比上年下降0.23。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完成89公里主管网敷设任务,启动实施西固、盐场、雁儿湾3个污水处理项目。2009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1%和6%。2009年兰州市荣获“中国节能减排20佳城市”称号。

但是,在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兰州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显,综合实力不强,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治理亟需进一步加强。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兰州市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兰州市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兰州市2005-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所披露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五方面看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一)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但是任务依然艰巨

大气污染历来是兰州市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十一五”以来,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呈逐年好转趋势(如表1所示),2001年到2009年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从155降低到90.77。其中200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4.25%,比2001年增加了152天,是近五年空气质量的最好水平。

虽然兰州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二氧化碳年均值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和国家标准相比差距还很大,反复性较强。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城市地貌和气象条件,以及不合理的工业和能源结构,再加之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大气污染治理需要长抓不懈。

(二)水环境形势严峻

黄河兰州段位于黄河中上游,全长152公里,其中有45公里流经市区。2009年,全市废水排放量为16 867.2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17.5%;生活及其它污水排放量占82.5%)。而2009年之前兰州日均污水处理能力仅为38万立方米,仅占城市应处理污水的40%左右。黄河兰州段沿岸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叠加,排放问题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比较严重。原因一是城市污水管网分布不均匀,管径偏小,排水不畅,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仅为46%;二是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滞后,难以适应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需要;三是黄河兰州段两岸化工企业较多,存在一定的水环境风险。另外,兰州市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垃圾场多为简易填埋,对黄河水体构成污染隐患。2009年6月兰州市开工建设的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项目,计划投资16亿多元,旨在全面改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

(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2009年,兰州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483.82万吨,比上年上升111.4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362.88万吨,比上年上升72.13万吨。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是将锅炉渣、粉煤灰用作建材、建筑、填方筑路和保温材料的原材料,而冶炼渣则部分回收利用,部分用作化工原料。虽然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由于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较低,农村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未得到完全有效处理,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淋溶水等已逐步成为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另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出现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辐射污染、居室环境污染、电子电器废弃物、转基因产品污染等等。

三、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环境审计作为环保监管的重要工具,作为环境管理与现代审计结合的产物,对于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998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在批准审计署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强化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为了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监督,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兰州市审计局也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的开展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环境审计内容单一,以农业资金审计为主

兰州市审计局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的审计业务以农业资金审计为主,包括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资金、人与安全资金等,有些审计项目既与农业有关又与资源环境有关,比如退耕还林资金审计、天然林保护资金审计。所以,兰州市的政府环境审计以农业资金审计为主,环境审计为辅。这与西北欠发达地区环境管理水平不高有关,环境审计项目不多,而且仅限于关注环保资金的使用,并没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或环保资金投入的效果。

(二)环境审计范围狭窄,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

目前,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涉及到的环境审计项目还是以环境资金审计为主的财务审计。兰州市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2008年主要审计工作项目有兰州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兰州市皋兰县朱家井流域化治理项目审计、兰州市南北两山维护管理专项资金审计、兰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专项资金审计等。总体上看来,还是属于财务审计范畴。由此可见,确定对环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计是目前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三)环境审计工作范围职能交叉,影响环境审计开展

环境审计范围广,综合性强,当工作职能有交叉时不易把握尺度,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工作中也有这方面的困难。一方面,环境审计机构与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有交叉。比如,以检查环境法规政策、制度执行为主的合规性审计也是现阶段环境审计的重点,但是现实中政府审计机关在执行这部分职能过程中与环境管理部门(比如兰州市环保局)的环保执法检查工作职能有交叉。另一方面,部分与环境有关的项目审计归口管理在其他审计业务处室。比如,兰州市节能减排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等环保资金的重要投入项目归口管理在城建部门,而城建部门的审计业务归在审计局投资审计处。同样,其他与环境审计有关的涉及到财政金融等其他审计处室的情况也比较多。

(四)环境审计人员队伍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审计要求

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有多种环境知识,以及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全国环境审计队伍都面临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兰州市审计局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有审计人员7名,其中有一名中级审计师,平均年龄42岁左右(其中30~40岁之间2人,41~50岁之间5人)。从专业背景看,以财会、经济管理为主,没有资源环境专业方面的人员。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近些年没有再引进人员。由此可见,兰州市审计局现有的环境审计力量比较薄弱,有必要合理调整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充实审计队伍,加强环境审计的力量。

(五)环境审计的方法以传统审计方法为主,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

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的环境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导致在审计方法上一般使用分析性复核、座谈、调查等传统的审计方法。另一方面,审计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兰州市审计局专设了计算机审计处,但是市一级的审计机构一般除了面对地税、银行、财政等开展计算机会计的被审单位开展计算机审计外,其他利用计算机审计的比较少。从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处来说,没有充分的条件开展计算机审计,与其审计工作以农业资金为主有关。

(六)绩效审计处于尝试阶段,开展条件尚不成熟

兰州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环境审计一般仅限于关注环保资金使用的财务审计方面,并没有关注生态环境改善或环保资金投入的效果,缺乏环境绩效审计。一方面,开展绩效审计需要运用环境管理、环境经济评价领域的一些知识。另一方面,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以及绩效审计的工作指南,各地方审计机关做法不一。兰州市政府出台了《兰州市绩效审计办法》,但是限于技术水平,绩效审计没有真正开展。兰州市政府审计机关虽然也努力满足这项需求,但由于体制、经费、人员、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离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兰州市作为一个地处西北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审计开展都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在兰州市民间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目前还处于空白,由此政府环境审计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所以积极开展政府环境审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四、兰州市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对策

(一)提高对政府环境审计的思想认识水平

兰州市由于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尤为迫切,环境审计机构和人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环境审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我国审计署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提出,准备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机构,以此迫使环境审计人员投入全部精力积极开展环境审计。这意味着资源环境审计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环境审计的宣传教育,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环境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队伍建设

环境审计队伍建设是兰州市政府环境审计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环境专家和法律专家参与环境审计,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审计人员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审计又懂环境科学的环境审计人才。除了理论培养还要加强实践培养,比如,选派审计人员到环境管理部门锻炼交流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署或特派办环境绩效审计项目等方式。另外,还要从用人机制上创新,重视吸纳资源环境专业人才。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有的地方审计机关通过招聘资源管理或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解决专业结构问题,还有的则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直接从环境管理部门选调人才,这都是可行的办法。

(三)明确政府环境审计机构职责范围,理顺关系

根据审计署的调查大多数地方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机构的工作重点在农业,不少地方环境审计机构还承担了社会保障审计、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行政事业审计。兰州市审计局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首先应该尽量避免职能交叉,明确职责范围,理顺关系。一方面,审计机构各审计业务处室的职责权限要合理的划分,使环境审计机构明确职责范围,找到环境审计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环境审计机构要理顺与环境管理部门的关系。环保部门作为环境管理职能部门,环境审计机构要与其加强合作,共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政府环境审计既对环保部门自身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又对环保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四)积极扩展审计领域,全力推进绩效审计

面对环境审计范围狭窄、内容单一的现状,应将环境审计对象扩大到所有的环保主体,延伸审计至企业生产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环境等诸多方面。另外,从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看,环境保护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之一,环境绩效审计可以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试点,在环境政策执行、环境项目建设、环保设施运营、环保资金使用、环境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兰州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和治理现状为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了条件。

(五)积极实践,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

从审计方式上看,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环境审计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创新审计方式。环境审计需要进行跨部门以及国际国内之间的协调配合,强调协调组织同级审计机关对跨区(跨流域)同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开展合作审计。从审计技术方法上看,灵活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积极探索新方法比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加强运用计算机审计的现代化手段,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生态网.省略.cn.

[2] 甘肃省审计厅网[EB/OL].gsaudit.省略.

[3] 兰州市城关区环保局网.2005-2009年兰州市环境状况公报,lcgep.省略.

[4] 兰州市统计信息网.兰州市统计年鉴[EB/OL].lzstats.省略.

[5] 王如燕.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及审计评价[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6] 李永臣.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 饶晓云.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探索[J].审计文摘,2009(1).

[8] 张娟.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论坛,2008(1).

第5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现状;改进

1.审计委员会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法律地位

相比美国等审计委员会制度已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国家,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仍是个新生事物。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对如何加强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和改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在制度上和法律上都作了相应规定,但对于上市公司如何规范和健全审计委员会的法律却迟迟未出台。 1.2在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审计委员会扮演着“内部”的“外部人”的角色,承担着对公司日常运营进行评价和监督的责任,这对防止公司内部舞弊,提高财务运营效率,改善公司运行效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状况看,审计委员会虽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作用不不是非常显著。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和 社会 法人股的所占比例较大,但不能流通,流通股相当分散,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较少,形成非流通股股东的过分集中,而流通股股东的过度分散,导致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由非流通股大股东掌握。这就使得董事会成了大股东的“代言人”,而设于其下的审计委员会,也由于独立性缺失导致了其并未真正发挥其职能,有相当一部分是“装饰门面”,并未真正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2.我国审计委员会与上市公司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我国是“二元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和董事会,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如图):

2.1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

我国对于一个上市公司内部进行财务状况和经营监管机构有两个,一个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另一个是设立在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职责界限模糊不清。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同时负有监管职能,客观上容易形成多头监管,分工不清,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相互推诿等 问题 。这些问题如解决不好,就不能在公司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其监督效率下降。而从现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状况来看,监事会并未真正有效发挥其职能,形同虚设。 2.2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我国是二元单层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模式。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董事会与管理层重叠现象普遍,上市公司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易受大股东控制,代表着大股东的利益。审计委员会作为下设于董事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使审计委员会受到各种外来压力的 影响 ,不能真正独立地行使其职权。由于,审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由独立董事组成,而我国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现象又导致独立董事的选择权被大股东所包揽,中小股东利益很难得到体现,这就严重削弱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此外,作为外部监督机构的中国证监会很难掌握特定公司和独立董事被提名人的详细信息,因此其对独立董事被提名人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的审核也容易流于形式。

2.3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

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为审计委员会有效行使其职能提供大量信息。例如,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公司决策、程序、道德准则的履行情况等。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内部审计部门属于公司内部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受制于管理层,同样也存在独立性确失问题。审计委员会的地位要高于内部审计部门,即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接受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并通过审计委员会不受限制地接触董事会。

3.面临问题和改进意见 3.1面临 问题

通过以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现状的 研究 ,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3.1.1审计委员会的 法律 地位较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是 目前 我国法律体系中唯一对审计委员会有所规定的一部法律,但也只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在委员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而非“必须”,更没有详细说明对审计委员会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履行的职责、权利与义务、业绩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等的具体规定,仅只是对其职责作了一个简要规定。而在我国《公司法》等重要法律中虽有提到独立董事,但并未提及审计。而在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中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承担的角色等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我国,对于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未真正形成法律上的制度保障。 3.1.3审计委员会制度与我国现行监事会制度职权界限模糊,功能重叠。通过比较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职权,我们发现两者的职权界限非常模糊。对于如何协调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回避了这一问题;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却将财务检查权同时赋予两者,造成双头监管;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则根本没有提及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这种在职责分工上的不明确,并不是上了双保险,而是为以后工作中产生的冲突埋下隐患,势必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和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护。

3.2改进意见

3.2.1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审计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我国 会计 审计制度也应逐步与国际接轨,仅只有《上市公司治理条例》对审计委员会作一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在法律的制定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萨班斯法》,对《公司法》及时做出修改,在法规中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职责、权利与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如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时间,任职条件,审计委员会主席的任期、职责等都应该被限定:根据公司规模和风险的不同,审计委员会成员应该一年花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其监管职责,而不仅是一年几次的会议;外部监管机构如何独立地对审计委员会评估;审计委员会如何聘用和解雇外部审计师:审计委员会如何确保舞弊财务报告在公司或股东受到伤害前能被阻止或发现等。通过制定这一系列清楚一致的操作指南和法律条文,消除随意性和模糊性,使审计委员会制度成为明确的法定制度。

3.2.2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除了需要法律作为重要的保障,监管机构应该为其明确和规范工作范围,以便监督和控制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正常运转之外,就上市公司内部而言,为保持审计委员会精神与形式上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应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保持顺畅的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不应与高级经理在发生任何重要的联系,如直接的利益联系,亲属关系等,审计委员会职权的行使应独立于高级管理层。

审计委员会的薪酬也是影响其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最佳方式是由证监会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规模大小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考评机制,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统一发放,但就目前而言,实行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

3.2.3处理好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关系。对于立法机关和资本市场的监管层而言,简单抄袭美国萨班斯法案及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或经验往往会制造冲突,使公司内监督机关监督边界的不清,“多龙治水”一个都治不好,反过来会让公司无法适从。因此,如何在 现代 企业 制度的 发展 过程中,取长避短,建立合理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自身的任务,更是我国立法机关和监管机关的重要任务。 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在所有上市公司取消监事会制度而以审计委员会制度代替显然是不合理的。原因在于较之审计委员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现今已被大多数国人所认同和接受,所以如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取消监事会而以审计委员会代替,在短期内可能不能被大家所认同,而且成本较高。是否审计委员会制度还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支出和监管收益的两者平衡问题,当成立审计委员会的监管支出大于监管收益时,则可能要求上市公司从现有资源中,也许是更有效的监管活动中转移出来;而在原有的公司治理模式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协调好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的监督权限,从而实现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支出时,我们则认为成立审计委员会是有必要的。因此,笔者比较认同第三者思路,在当前,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以上的上市公司要求“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以加强监管力度,而在这一标准以下,则可依据上市公司自身情况,“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

3.2.4加强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通过审计委员对内部审计提供的信息进行的二次审计,独立地对内部审计门对内部控制的审核规划加以监管,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负责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命和撤换,评价内部审计质量,审核内部审计章程等方式,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工作范围不受管理当局的限制,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3.2.5加强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审计委员会的运行。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的一个组织,不可能具有完全抗拒“内部人控制”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同时,还应加强外部机构的监督力度,通过注册会计师和国家审计部门等的外部力量,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反映,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 文献 : [2]美国:《萨班斯法》.

[3]冯萌蒋卫平.从安然事件看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7月号.

[4]谢永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9卷,第1期.

第6篇

关键词:防雷图纸审核;现状;对策;宁夏银川

2008年4月,银川市雷电防护技术中心成立,对全市境内的高层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工业企业、医院、银行、学校等多个部门的建筑物进行了防雷图纸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防雷图纸审核是一项责任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图纸的审查。

1防雷图纸审核现状

1.1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目前,银川市及三县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大多是转岗而来的,有些是搞地面气象观测的,有些是搞气象服务的,而且大多数都是专科生,没有一个是科班防雷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专业培训,专业技术骨干严重匮乏,以现有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水平只能承担防雷常规检测工作,难以适应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要求,严重制约了银川市及三县防雷减灾工作和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09年银川市局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共审核了44个单位的68套图纸,审核率只达到49%;贺兰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审图20套,永宁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审图1套,灵武雷电防护技术中心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从以上防雷审图情况来看,目前全市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审核率极低,给整个防雷减灾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1.2从事防雷专业技术的人员变动较大

防雷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县局由于气象业务任务重、人员紧缺,每位职工都需兼顾多项工作,造成从事防雷专业的人员业务技术不精,规范、规定掌握不熟练。

随着防雷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防雷工作已从单一的检测发展到防雷图纸审核、隐蔽工程的跟踪检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防雷工程检查验收等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支专业技术精、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专业队伍。

1.3防雷图纸审核服务程序不规范、不统一

防雷图纸审核的技术服务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工作流程随意性大,大多没有电子档案,给服务用户出具的图审技术报告简单且不统一,工作流程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

1.4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受地方政策影响,开展困难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投资商进行政策保护,要求对一些服务性收费实行减免政策,甚至要求只服务不收费,导致气象部门在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开展中存在困难,存在一些不见手续就开工建设的情况。

2对策

2.1加强学习和培训

任何一项业务都要经过认真学习才能熟练。因此,从事防雷图纸审核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吃透各类标准、规范,以及相关方针政策,对防雷图纸审核要熟记于心。并加大防雷图纸审核的培训力度,单位要选派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培训要保质保量,注重实效[1]。要有针对性的强化专项培训,同时还要实行培训、比赛、考试一条龙的学习流程,每个环节必须紧密相扣,坚决杜绝“花架子”、“走过场”。讲究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交流,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促使防雷图纸审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2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服务

市县要联合、上下联动,集约化管理,资源整合共享。针对目前全市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技术整合机制,充分把有限的网络技术资源利用好。建议市级防雷审图中心网站,让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完备的审核流程,建立分级审核机制,保证审核质量,规范审核标准,严格审核程序,严格按照有关防雷“规范”、“标准”出具有根有据的审核结论[2]。

依法履行防雷管理职能,在服务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全社会落实防雷安全措施提供优质、周到的技术服务。要尊重他人,善于团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加强内、外工作的协调,要注意掌握与服务对象及单位的沟通技巧,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建立客户档案,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更新服务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将服务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活,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以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2.3强化防雷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加强联合执法

当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一定规模的防雷安全执法行动,用具体、形象的形式去感化广大社会公众,如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科普周活动等,进工厂进企业进农村宣传防雷图纸审核的重要性,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3]。

加强气象、城建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反防雷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对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执法检查力度,把日常执法和防雷执法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各种防雷安全隐患,维护防雷检测、防雷图纸审核、防雷工程的规范,为今后更好地履行防雷安全社会管理职能奠定基础。

2.4加强和相关单位的联系

加强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离不开各级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处理好与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配合,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实现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

3小结

防雷图纸审核对新建建筑物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这对建筑的规范化管理有一定帮助,但作为防雷管理机构,这项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在审核过程中出现设计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纠正,确保防雷设计方案能够做到合理有效防止或者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 张雪峰,何清林.建(构)筑物防雷图纸审核方法及要点初探[j].西藏科技,2010(2):60-61.

[2] 闫景东,苑晓磊,汪鲁刚.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中的常见问题[j].山东气象,2009(b09):82-84.

第7篇

>> 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 浅析深井通风技术与现状 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非煤矿井矿山通风技术的应用研究 煤矿井矿山通风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析煤矿深井通风技术管理现状与对策 油田深井钻探技术研究 深井注水泥塞技术研究 深井矿山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实践研究 深井试油试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深井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巷道分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深井测试工艺技术研究 深井小井眼侧钻工艺技术研究 深井抗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 深井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深井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深井高预紧力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深井下山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深井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护技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from=search,2015-09-03.

[13]刘东锐,刘伟强,李印洪,姚银佩,王志.石湖金矿中深部通风系统改造方案[J].现代矿业,2016(08):206-208.

[14]彭斌.大型复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

[15]马奎,孙多润.深井基建期间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27-28.

[16]石乃敏,潘爱民,沈雁醒.某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人工制冷降温技术方案分析[J].中国矿业,2016(07):161-165.

第8篇

关键词 健身房 现状 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北碚城区健身房10家及经营者8人,健身会员48人,健身指导员15人。(2)研究方法:文献法,通过CNKI等收集整理,查阅健身房方面的论文和著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北碚健身房现状基本情况

2.1.1 数量和属性

目前北碚城区有10家健身房,均属私营性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目前,北碚城区居民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富裕水平迈进,有更多的财力、物力做支撑投入到健身中去。2006年政府把全民健身参与率达90%以上作为了全民健身的目标。因此,北碚城区健身房市场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2.1.2 健身房分布情况

建立健身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地理位置。目前,北碚城区健身房10家健身房全部处在商业中心,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过300米,甚至有3家健身房开设在了同一栋商业楼中,这是商家在选择地理位置时认为商业地区更有利于健身房的发展。但过于集中势必会造成经营半径的冲突,导致整体经营效益降低,影响健身市场的良性竞争。

2.2 健身会员基本情况

2.2.1 性别及年龄

本次调查中,健身房男会员有14人;女会员为34人,男女会员比例为1:2.4。从调查数据得出, 36~45岁是健身会员较多的年龄段, 20岁以下的健身会员有最少。一是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较多,对健康的认识更多。二是健康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为家庭的支柱,对他们来说自己身体不光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全家,因此他们比较重视健身。三是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身体运动较少,参加健身房健身费时少且效率高。

2.2.2 学历及职业特征

学历代表者个人接受社会正规教育的程度。从调查数据看,在被调查48名对象中,本、专科学历的健身会员较多,同时恰恰是因为他们学历较高,对健身意义的和价值认识程度也较其他学历层次的会员高,从而更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健身。从职业特征来看,37.50%的会员工作是动态性的;62.50 %的是静态性的。这因为长期静态性的的工作,导致他们缺乏身体运动,造成机体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因此,更容易选择到健身房锻炼。

2.2.3 锻炼动机

健身动机就是促进和维持、激励人们进行健身的心理倾向。调查可以看出,54.17%的健身会员把增强体质作为锻炼的第一目的;22.97%以减肥为第一目的;10.42 %以改善心理状态为第一目的;4.17 %以陪伴他人为第一目的;2.08%以增加人际交往为第一目的;6.25%有其他的锻炼目的。由此可见,增强体质已经成为了健身会员锻炼的首要目的,说明健身会员对锻炼目的认识逐渐科学化。

2.2.4 锻炼频率和时间

从调查可以看出,锻炼频率:每周锻炼3~4次和5~6次两类频率是大多数会员的选择。从大众健身的要求来看,这两类频率对于大众健身来讲是比较合理的。锻炼时间:每次锻炼在30min以下有3人;30~60min的有18人;60~90min有23人;90min以上的有4人。大部分的健身会员每次锻炼时间都会保持在30~90min范围内,能够达到了大众健身的要求。

2.3 健身教练

从教学方法被调查的集体有氧操课15名教练中,采用线性教学的占33.33 %,采用递加循环的占44.44%;采用线性教学和递加循环相结合的占13.33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递加循环教学法是健身操教练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说明他们能够跟上国际潮流和趋势,但也存在着盲目跟从的一面,许多教练都是完全地学习其他教练,实行“拿来主义”,而没有坚持“扬弃”的观点。教学方法和手势是教练员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北碚区集体有氧操课教练员应该加强这两方面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2.4 经营管理

经营者是经营管理的主体,直接决定着健身房的运作效益。从数据得出,经营者学历偏低,且与健身健美专业的差别较大,即懂得管理的非健身健美专业,健身健美专业的并非懂得管理。这和缪慧梅的《对苏南城市健身俱乐部现状的研究》一文具有同一性。健身项目是健身房的有机组成部分,健身项目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健身房的运行,影响着健身房的经营效益。

3 结论与建议

北碚城区健身房总体数量偏少,没有档次之分,分布不尽合理,造成经营半径冲突。建议政府门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与北碚城区健身市场相符合的健身房体系。

北碚城区健身房健身会员以36~45岁为主,大多数会员工作性质属于静态性,并把增强体质作为锻炼的第一目的,且锻炼的频率和时间基本符合直接体育人口标准,但部分会员不能够保证合理的健身频率和时间。建议健身会员把健康作为对人生的最大投资。

第9篇

关键词: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康乐健身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1.前言

如今酒店业仅因评星而被动的兴建康乐健身业的局面一去不返,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增收需要,酒店投资者兴建饭店康乐健身业的主要目的放在了为开拓、稳定宾馆的客源,让康乐、客房、餐饮进行互动营销上,康乐健身项目的种类繁多,文化性强,容易形成经营特色和利润倍增的效应。因此,康乐健身项目成为酒店新开发项目的首选。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文明的休闲城市。随着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和可支配时间增加,人们对休闲、康乐、健身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

1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现状

根据对成都市14家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调查显示,均全部配置了健身中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有氧健身健身房和游泳池。因此,目前成都市大多数五星级酒店的康乐健身仅作为酒店的一个附属项目开展。

1.1成都市五星级酒店的分布状况

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多集中在锦江区、武侯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和高新区。其中高新区的数量最多。

1.2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器材配置现状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酒店都配置了国际知名的跑步机、踏步机、力量练习器械以及游泳池等。

1.3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现状

调查显示,大多数酒店的康乐健身俱乐部都从属于酒店的其他部门(如:前厅部、客房部等)因此,管理人员也是大多有这些部门的经理直接领导。基本配置工作人员在10至15名左右,其中从业人员分工结构为经理――主管――服务员。其中80%以上的工作人员无健身教育背景。除能做好些一般性的服务工作外,对专业性健身知识略知一二。

1.4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对外经营方式

目前,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多从属于酒店其他部门管理,还不是酒店的主要盈利渠道,它仅为酒店设施的附属品。承担满足住宿客人、会员和酒店临时消费顾客的健身需求。

1.5成都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管理模式现状

不同类型的酒店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不断推出新颖和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健身项目的同时,也在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和管理健身项目的经营。目前常见的康乐健身部的管理模式有以下三种:首先,最常见的传统自营式管理模式。康乐健身部的人、财、物和所有业务由酒店统一经营和管理。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酒店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不足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这也是大部分酒店康乐经营盈利性差的原因之一。其次,是业务外包式管理模式。酒店将康乐健身经营外包给专业型的企业来经营和管理,也就是购买第三方的服务而不是就酒店内部员工来完成这些工作。从事专业康乐健身经营管理的公司,不仅在项目经营上具有可靠性、专业性、前瞻性、系统性的特点,而且能降低经营成本,比自己做更有把握。第三,是独立实体式管理模式。当康乐健身部门独立对外的业务量比较大,以新的合资、股份、或作为酒店子公司等独立实体存在,如独立的俱乐部模式来经营康乐健身业务。

2 评价与相关建议

2.1客人对康乐健身服务的心理需求

酒店康乐健身中心的经营项目最终要通过服务才能实现,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项目的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客人对康乐健身服务的心理需求除对饭店服务的共性心理需求(安全、尊重、细致、周到等)外,还呈现多方面的需求。

2.1.1要求健身设备、设施的使用性能完好

无论是康体还是消闲,良好性能的设备、设施,是客人获得身心愉悦的基本物资条件,客人最忌讳的是因设备、设施出故障而扫兴。

2.1.2从业人员具有娴熟的技能,能为客人提供专项服务、专项咨询、保护服务

服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会操作,除做好一般性的服务工作外,还能适应客人所需,为其提供指导。

2.1.3对康乐健身项目趣味性、新奇性、健身性、高雅性的需求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繁忙,生活空间狭小,心绪易烦躁不安,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调节。康乐健身项目越新奇,对顾客的吸引力越大。

2.2提供优质的康乐健身服务

2.2.1认真仔细地检查设施、设备,保持各种设备的完好

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障客人康体健身的需要。

2.2.2注重康乐健身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康乐健身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素质、娴熟的技能。由于康乐健身俱乐部某些岗位工作时间较长,较易产生厌倦与烦躁感,还要接受一切来自客人的要求,忍受一定的委屈,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

2.2.3因地、因店、因时制宜配备康乐健身项目

为满足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达到客人对康乐健身项目趣味性、新奇性、健身性、高雅性的参与目的。

2.3现代康乐健身俱乐部的规划原则

现代康乐健身项目主要是人们借助一定的康乐健身设施和环境,通过服务人员的服务使消费者达到身心的满足。现代康乐健身环境设施与布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项目有不同的设计规则与方法。

2.3.1科学合理原则。现代康乐项目的设计在空间面积、使用设施、温度、湿度等各项相关指标都有严格、科学的要求。

2.3.2先进使用原则。现代康乐项目,无论是传统项目还是新开发的项目,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当代科学技术,从而使个中康乐项目都具有不同的技术档次。

2.3.3配套设施齐全原则。客人进行康乐项目消费时,除了基本康乐设施与环境外,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项目和设施,以保证整个康乐消费过程健康、愉快、顺了进行。

2.3.4突出特色原则。在一个地区内,只有那些富有个性,设施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的饿企业或康乐中心,才能在市场上拥有一定占有率,这就要求康乐企业或酒店康乐中心,要么在康乐项目上,要么在设备设施上突出自己的个性。

2.3.5匹配原则。除了必要的项目设备设施和必须的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相关设备设施及服务外。还要求康乐健身项目和设施设备与配套设施设备相匹配,即在规格、档次、数量等各方面都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阎力 《康乐体育是现代人最求健康的积极方式》[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10.4

[2] 孟广朝 《康乐体育教学的应用于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

[3] 成启诏《浅析体育之于综合素质的评价》[J],教师,2008.19

[4] 张庆学《康乐体育》[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