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45:09
导语:在高校体育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反思性实践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 技术性实践教学 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一道理解教学的内容、发现其意义,同时也一道理解并发现隐藏在教材背后的社会现象的意义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 [1],对研究在实践性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实施反思性实践教学,积累体育素养。引导学生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地思维,来建构终身体育学习的过程。体育课程实施应联系学生的经验,综合运用教学策略,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这是改革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一步。
一、实施高校体育课程反思性实践教学的策略
首先在90-110分钟的技术性实践教学中,在最后的20-30分钟加入反思性实践教学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对话讨论课形式为主,对重大国际赛事、争议的判罚、出人意料的结局等体育赛事,组织对话讨论,拓宽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维度和对体育精神的积极追求,启发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与实际体育生活中发生的联系。
其次,通过专门主题、问题、议题在教学周内开设3-4次理论课程,主要以规则与裁判法教学、案例分析课为主,借助书面、口头、头脑的反思,使学生将普遍化的技术技能与特定的体育情景和事件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反思性实践教学的效果。正确分析自己存在的技术缺陷,学会利用规则和裁判法来指导自己技战术的提高。通过案例教学,教师要提供案例――组织讨论――教师评述――原理分析;与此相适应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体验情境――分析材料――掌握原理――锻炼技能。解读每一个技战术的应用特征、揭示每一个体育技能的意义、形成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实践性智慧,让学生透过外在的体育技术技能从深层次来看体育本质,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体育观念、融合到教学中,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积极探求,从而真正从学生内心建立起终身学习体育、终身体育的价值观、体育观。
最后,通过微课(MOOC)设计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作为很好的课后辅导课程和课后作业,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反思,对提高和巩固技术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高校体育课程反思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斯腾豪斯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即“训练”、“教学”和“引导”。所谓“训练”,就是使学生获得动作技能的过程;所谓“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所谓“引导”是使学生获得以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是使学生进入“知识的本质”的过程[2]。根据该定义,笔者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2013-2学期(2013年2月-6月)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实验。
实验班采用在技术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反思性实践教学,实验对象为周一至周五的五个篮球班大一学生,共计210人,为保证教学实验的信度与效度,笔者在开学前一周对问卷做了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调查,P
1.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实验前后篮球课所占学时对比
2.2学生对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满意情况
学生对对照班体育教学策略非常满意的人数只占 10.00%,满意的人数占42.63% ,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超过了 25%。而实验班满意人数接近61.88%,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只有7%。体育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地运用反思性实践教学策略,正确地选用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教师投入的精力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动作技能畸形,教学效果低效,有的不当教学方法甚至会导致学生伤害。
2.3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方式的满意情况
将反思性实践教学引入体育课程,激发学生的参与,并重视学生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从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出发,创设真实、鲜活的情景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解决体育问题的过程。改变了传统技术性实践体育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学生处于被动的状况。
3培养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思想
教学学术是一种机制,通过它,教师的教学能够得到提高,通过它, 教学就不仅仅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坐在椅子上的操作”[3]。
不可否认,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与科研相分裂、学生与教师相分裂的问题,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学术流。在有些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枯燥无味。在职称评定时总是埋怨没有把教学工作量作为评定条件中最重要的指标,觉得科研对自己实在是很难,因而把生活重心转移到教学工作之外的兼职工作,以此作为谋生的第二职业。从传统的技术实践教学不难看出,缺乏反思性的教学,无法提升体育教师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认识和创造性的开发体育课程。如若大学体育教师忽视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把教学当成负担,就会失去很多发现问题的机会。
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是一个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性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是反思性实践教学基本的要求。培养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思想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学习。大学教学学术通过将教学融于学术之中,将教学与科研一起视为学术统一体中不同的组成部分,试图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实现教学的反思、探究,研究教学成果的交流, 使教学成为教师学术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共同财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3]。笔者认为,培养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思想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小组,将所有对教学学术感兴趣的教师联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为各教学学术项目活动提供信息,并根据需要加强大学体育教学学术的支持。其次,在校园网建立教学学术板块,为了通过对学生学习进行学术性探究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在大学校园网系统增家教学学术性探究的实践知识板块,推动校园在教学学术方面的实践。最后,为教学学术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供给,学校和体育部门对教学学术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对已经落后的体育教学学术发展来说显得重要,没有持续资金的支持,要实践和推动教学学术只能是一句空话、套话。
4体育教学设计由“教案”向“学案”转变
从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的重心转移,求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案设计往往容易陷入告知式、训练式的权威控制的教学,而不是对话式、修炼式的平等协商的教学[4]。传统的技术性实践教学,目标和评价是教学部门已经制定好的固定下来的教学文件。在教师教学行为中,可以做出灵活处理的仅仅是教法。
高校体育教师应由教案设计转变成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什么、需要什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讨论、案例分析、微课、理论教学等,提高学生内在的体育观。因为学生有自主的思维能力,有着与教师不同的体育情感体验、体育审美标准、体育欣赏角度。所以,在反思性实践教学中,学生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笔者通过聆听钟启泉教授讲座时提出的――新的基础学力观,很赞同这样一个观点:知识不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究过程,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课程固然包含了知识这一核心要素,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课程就是知识。
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评价是传统技术性实践教学的特征,要想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体育的权利,激励教师自主寻求创造性课程模式,使课程实施过程由预设走向生成,由封闭走向开放。应融入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内容,西尔伯曼在他的名著《课堂的危机》中引述了杜威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值得我们倾听。他说:“真正的危机在于,表面上呼唤改革,骨子里却在一味地包庇旧的一套,走回头路。” [5]高校体育教师应赋予课程决策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课程评价权、课程开发权[6],同样大学生体育课程权力赋予主要表现为参与体育课程决策、参与课程设计、参与课程实施、参与课程评价、参与课程开发。这就要求高校教务部门、体育教学部门认真对待体育课程教学,赋予体育教师更多的教学设计的自由度,真正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6建立多元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要改变学生一直以来被评价的状态,建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建议在建立和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时,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单一技术技能成绩评定,重视综合学力的评价
重视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维度、对体育精神把握、体育素养的提高、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掌握、体育文化观、终身体育意识、课后体育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改变期末终结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
不能以标准的运动技术规范来要求学生掌握,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技战术应用和理解的程度和效果。
第三,改变量化取向的评价,重视描述取向的评价
描述取向的评价以倾听与观察、理解与解释、研究与改进为特征,能够有效地弥补量化取向课堂评价的不足,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策略。[7]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应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价值判断为主。
最后,笔者认为实施反思性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是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让大学生作为体育课程决策受体,参与体育课程决策,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以此来提高对体育学科的深层次认识和体育素养。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尊重传统不等于全盘接纳传统,传统必须改造或重建。改革就是对于传统的扬弃。”
参考文献:
[1] 高垣麻由美.教学研究的前哨[M].京都:北大路书房,2005:56.
[2] 赵 兴,郭洋波. 斯腾豪斯课程开发模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黑河学院学报,2012(8):72-75
[3] 王玉衡.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2006(5):51-54.
[4] 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5] 西尔伯曼.课堂的危机[M].东京:萨依玛尔出版会,1973.520.
[6] 王威,温恒福.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权力与赋予策略[J].教育探索,2012(5):26-27.
[7] 安桂清,李树培. 课堂教学评价:描述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 2):48 -52.
什么是教学反思呢?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即在教中学,学中教。
怎样写好语文教学反思呢?从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坚持做教学反思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环节的设置、知识点的落实、学生掌握的情况,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没有过关,没有过关问题是什么原因,采取哪些措施补救,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中的教训,为以后教学更上一层楼做好铺垫。
三、写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及时归纳总结,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同伴反思
教研离不开团体互助,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除教师独立的自我反思之外,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同样也很重要,教师之间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得失,做到时时反思,处处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疏漏,及时补救,以防微杜渐、治病救人为最终目的,实实在在,防止假、大、空,通过同伴(年级组)反思明白知道自己的管理缺陷,借鉴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失与同伴分享,同时吸纳同伴成功的精华、失败的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丰富材料养分。
七、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充分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发展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勒内・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培养学生多多反思吧!
八、反思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1休闲体育概述
1.1休闲体育概念
关于休闲体育的概念,美国著名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体育是“人类着手建造的美丽的精神家园”。其实,休闲体育是一种休闲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它集健康、时尚、文明和科学于一体。其他学者对于休闲体育的定义则是从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的。从哲学的角度讲,休闲体育是人们对待体育和健康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人生观点,包括对休闲的探索,也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从社会学的角度给休闲体育下定义是比较直观又通俗的,简言之就是一种体育活动,这种定义的方法,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综上所述,对于休闲体育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定义。
1.2休闲体育的功能
休闲体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一是文化的教育功能。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体育教师通过统一的课堂教学规定和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通过教学,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是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身体健康的功能。显而易见,学生通过休闲体育课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三是文化的娱乐功能。休闲体育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紧张的学习生活,这经常使学生焦虑和疲倦。而休闲体育的娱乐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休闲体育中放松自己,缓解学习的压力,增加大学生活的娱乐性。四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休闲体育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使每个参与休闲体育的参与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交际、增进感情。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休闲体育能够带动传媒业、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甚至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
2.1知识、理解和意识领域
第一,要对休闲体育内容和概念等知识进行学习。第二,要理解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第三,要掌握休闲体育的内涵和多元价值。第四,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运动。第五,对体育休闲活动要有合理的评价。比如,对篮球运动文化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又如,对篮球比赛要学会欣赏和合理评价。
2.2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
笔者将以排球运动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第一,学生要热爱运动,尝试去掌握通过排球运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第二,学生要制定运动计划,培养对排网球运动的兴趣爱好;第三,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第四,学生要学习并掌握打排球的基本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锻炼效果。
2.3情感和价值领域
以网球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情感和价值领域。第一,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可以体验运动中的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良好的心理感受,这是学生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情感收获。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休闲体育,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不骄不躁,尊重队友和对手,提高生活质量。第三,网球比赛的成败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胜不骄,败不馁。要从比赛中正确理解与对手的竞争以及和队友的合作关系,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带有团队精神。
3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3.1休闲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注意的因素
3.1.1情感体验休闲体育的核心是休闲,我们要通过休闲体育的多元价值给自己带来快乐,让自己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让自己平时的压力得以发泄,让自己放松,让自己享受休闲运动。这也是休闲体育的娱乐性特点的体现。3.1.2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品质化。休闲体育正是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强调生活的品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所以,休闲体育是体现现代生活“享受生活”这一价值理念的。而且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3.1.3自我个性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休闲体育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也是学生顺应时展的需要。以上3个因素的范畴、内容和体育教学的目标领域是一致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体现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要求;情感和价值领域则体现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需要。它们的目标都是实现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等休闲体育的教育理念。
3.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探讨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
3.2.1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一要考虑到学生的休闲需求,不能一味地只注重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二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3.2.2丰富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大学休闲体育教育一定要向多样化进行发展,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举个例子,“花式篮球”这项休闲体育运动,就属于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因为它不但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而且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团队精神。
4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
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社会和大学生运动休闲价值取向的需要。改革的原则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4.1小群体教学法
小群体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的集体进行教授。要加强学生间交流、提高的互动精神,培养学生交往互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休闲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休闲体育的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说明的是,互相合作在这里包括师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只要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就一定能够提高休闲体育的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法还能避免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给后进生宽松休闲的环境,这也是休闲体育的社会化功能的体现。
5休闲体育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必然会提高。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第一,休闲体育教育促使教师努力地去掌握知识。让教师坚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第二,帮助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向着复合型体育教师发展。第三,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师对休闲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总之,体育教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主体,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有重大影响。为保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提高教师的意识,更新教师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这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李顺英.上海市普通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体育科研,2006(2):91-93.
要学好数学,首先要理解并记住所学过的知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念。要实施这样的理念,反思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所谓反思,是指学生在完成数学认知活动后,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的学习特征的分析、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过程。本文就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谈点看法:
一、教学过程的反思
1、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上的。
2、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其本质规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真正提高学习效率。3、课堂练习,促进反思,强化理解记忆。
二、课后反思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22-02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既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又有独特的方法体系的交叉性学科,其发展有着较强的政策和技术因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课程已经成为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逐渐成为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一、当前高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是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体系设计根本上是围绕着教学培养目标进行的。从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实践主导型。实践主导型是很多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基本指导思想,旨在为企业财务核算培养动手性人才。这些高校通常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只开设一到二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财务软件的操作为主线,通常在简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之后,以会计实务为基础介绍财务核算软件的系统功能、操作步骤,以使学生迅速掌握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熟悉电算化会计的工作,使学生能较快胜任电算化会计工作。实践主导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不要求学生懂得过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2.理论主导型。理论主导型教学通常是高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计算机信息专业学生中采用的指导思想。理论主导型教学通常以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阐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目标、特征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的方法。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就是理论主导型的典型教学课程。理论主导型教学要求学生不仅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更要求学生拥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特别是编程能力。
3.交叉综合型。对电算化人才的综合性要求决定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交叉综合性。交叉综合型教学基本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掌握计算机会计应用各系统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的同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日常工作中信息处理的能力。如高校中开设的VBA技术在财务中的运用等相关课程就是典型的交叉综合型教学。
二、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相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言,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
2.教学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学科开设力度不足。在财经类专业中,会计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结合相对来说比较紧密,但安排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时数却是有限的,加上师资不够,因此,很多高校在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和电算化相关的课程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对于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来讲,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还很薄弱,教学体系的设计保证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3.教学体系中层次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合现象多。以某高校《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为例,课程教学主要有下面五大部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输入与文字处理、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主要是一些政策性的内容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软件基本功能与操作。从这些内容来看,课程的内容与计算机一级内容有重合现象大。《中级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中,仍有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与操作等,各层级教学内容重合明显,这种现象本质上讲是由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不清晰造成的。
三、如何建立规范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
如前所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社会需要情况密切相关。从社会需要的情况来看,多数单位还是需要熟悉各种流行软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在深度和广度相矛盾的情况下,广度优先,在师资有保障的条件下,鼓励深度发展。结合高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人认为,电算化课程体系应明确规范为电算化基础,高级电算化和中级电算化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算化基础,定位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其中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另外,未来财务工作的手段主要是财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因而在基础课程上应让学生掌握办公软件的操作;此外,财务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开发离不开数据库知识,为了将来培养综合交叉型人才,应该让学生在第一阶段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针对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学时VisualFoxpro或Access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由于这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学科关联度不大,因此这些内容建议在低年级如一年级完成教学。第二个层次是中级电算化,定位为培养满足决大多数单位要求的实践型财务人才。该部分主要包括财务软件操作技术,通过学习满足企业财务核算需要,教学中通常采用的软件是用友软件和金蝶软件,这两个软件设计成熟,市场占有率高;另外,Excel软件已经是财务工作的日常手段,在我国运用极为普遍,但存在的问题是运用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通过Vba技术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为培养电算化系统维护和软件开发的高级人才,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知识是有必要的。该部分内容中财务软件操作技术需要会计知识为基础,因此该部分内容建议在低年级如三年级完成教学。第三个层次是高级电算化,定位为培养分析综合交叉型人才,在各专业课中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引入教学。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中各层级教学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体育专业;篮球专修学生;教学;训练
篮球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有先进的篮球理念,还要熟练掌握篮球裁判规则,在向学生传授篮球相关技能的同时,还要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使其形成正确、规范、合理的技术动作。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对篮球专修学生的培养应注重学生的教学能力,其首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师范性。对篮球专修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具备很强的讲解能力,能够熟练地把所学知识准确表达出来。很多已毕业的学生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技术动作的示范,往往忽视了对技术动作重点和难点的解说,抑或是讲解得不够详细,这样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师范院校的篮球专修学生,除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者之外,还要思考今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教师。授业,指的是传授和示范,对于篮球专业来说,理论课对于打好基础有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讲解时要把动作的方法、要领、练习要求等核心内容都讲述清楚。篮球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根据练习的难度和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其次,在篮球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应灵活运用示范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刻地分析,把每个需要练习的动作进行分解,配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的要领,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欲望。解惑,就是为学生解答问题,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解惑的过程要求教师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动作,指出不规范和错误的动作,并帮助其改正。
二、强调教学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很多篮球专业的学生虽然对篮球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并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但是,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在教学初期,表现出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的特点,并且综合运用战术和技术的能力较为薄弱。比如,大多学生在篮球比赛时都使用右手突破和上篮,左手一直是他们的薄弱部分,如果能把左手突破技术掌握好的话,无疑会给防守人带来更多防守的压力,增加进攻的砝码。在实际篮球教育中,就要让学生充分锻炼他们的弱侧,努力纠正弱侧意识,改变使用单侧两极化的现象,使学生在比赛时能够平衡地运用两侧,减少对方突破的机会。由于弱侧的习惯是从小就形成的,在今后的训练中也很难纠正,因此教师教学要更加详细和深入,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和姿势,以实现左右手运用的平衡。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自己左右手的区别,改正自己的不规范姿势,以提高自己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对于师范院校篮球专修学生来讲,他们是篮球专业的传承者,发展方向不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因此,教学重点不应再是投篮率、动作的多样性或跑位的快慢,而应重视学生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只有师范院校篮球专修学生的篮球动作是准确的,才能保证更多的学生动作规范,才能使取胜的概率更大。
三、提高学生篮球比赛的竞争力
篮球教学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战术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比赛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篮球技术和比赛战术是篮球专修学生必备的两个素质,有技术没战术在比赛时就o法最大化地运用技能,有战术没技能则会失去获胜的保障。对于师范院校篮球专修学生来说,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在篮球比赛中取胜,因此,必须掌握战术基础和配合。在战术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几个互不了解的学生进行几轮比赛,这些没有经过战术培训和训练磨合的学生在实际比赛时是谈不上有制胜策略的,他们之间也无法形成默契的配合,通过这样的比赛让学生了解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明白只凭个人努力是很难取胜的。然后,教师再进行战术教学,从易到难,由浅到深地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基础配合的要领,明白基础配合需要把握好时机。战术教学必须借助于篮球实战,在比赛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动作及学生之间的配合,从而指出他们易犯的错误,同时,篮球战术基础配合只有在实际比赛中才能得到训练,比赛可以反映学生对战术配合掌握的真实情况,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暴露出的问题安排下一步的教学任务。
四、督促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
篮球技术和篮球规则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样相辅相成。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能之后可以学习篮球裁判规则,在通过审核之后可以进行篮球执法。篮球裁判法是篮球比赛所必须遵循的一项法则,篮球裁判法尺度的轻重与好坏能直接决定比赛的走势。督促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主要靠学生对裁判法的理解和记忆,要重点记清跑位、手势以及裁判员执法区域等知识,只有充分理解了裁判规则,才能保证执法时能够灵活运用各项法则。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篮球裁判规则时,应当在学生了解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结合篮球实战让学生先分析比赛中的犯规情况,然后再进行解释和补充,主要纠正学生在执法时出现的跑位、手势、鸣哨等问题。篮球裁判手势需要反复进行强化,学生可以利用镜面进行练习、强化,查找不足,做到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熟练、准确地做出各种手势,教师也可以联系校外的企业或篮球俱乐部,推荐学生去参加篮球裁判的执法,以提高学生的裁判实战经验。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随着各师范院校的扩招,招录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对于篮球专业而言,学生在入校前所获得的荣誉和成绩大多取决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如身高、体重、力量等,还有的学生在篮球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但还存在一些自身条件不好,必须通过后天努力才能赶上别人的学生,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一些先天条件和素质都比较占优势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技能和战术配合,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为高校篮球俱乐部和我国的篮球事业提供人才;对于一些先天条件较好但是篮球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今后应当重点训练他们的基本功,尽可能使他们的动作规范;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在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但是喜欢动脑思考篮球战术,今后教师应鼓励他们多钻研进攻和防守的战术,对于篮球战术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还有一些学生身体素质一般、基础一般且不善于研究篮球战术,教师应当建议他们多进行篮球裁判或篮球竞赛的编排;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些实战的机会,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施压或奖惩等。总之,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对篮球专修学生的培养方向也要全面,篮球专修学生的发展方向并非都是篮球运动员,应当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从而为我国篮球领域的各个方面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勇.师范院校篮球专修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途径的实验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102-105+116.
[2]漆利君.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课教学与训练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76-177.
[3]魏勇.高师体育专业篮球专修生教学能力培养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97-100.
>>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探讨 和谐企业下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 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 专业化视域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领域建构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目标的调整 对体育教学中制定学习目标的研究 新课改视域下对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认识与反思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突破 目标管理视域下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创新 浅谈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 试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价值目标的构建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反思 体育游戏教学对体育课程目标的作用 目标引导下的高校体育改革探讨 从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变革看高校篮球教学教法创新 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关于美术教学目标的探讨 对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浅议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新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4~18.
〔2〕程墨.大学生应掌握两项终身锻炼技能〔N〕.中国教育报,2008~10~29(01).
〔3〕〔8〕段健芝,梁晔,安福秀.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8):1~4.
〔4〕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5.
〔5〕陈晓峰.学校体育——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6~109.
〔6〕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26.
〔7〕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8.
〔9〕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1.
〔10〕何克抗.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14~20.
〔11〕许瑞勋,吴长青.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的划分及其逻辑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84~87.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现状分析;改革构想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了一番新的气象,取得的教学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目前,对学生人格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成了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但是这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两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中出现的负面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改革构想,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1现状分析
1.1现状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已经不存在了,体育课的教学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暴露出了一些负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只有这样,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才能不断地完善。
1.2出现的误区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有的高校对开放式教学的理解还是存在问题的,体育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为让每个学生在体育了课堂中能开发潜能,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开发。但是有的高校就以学生为中心,否定了老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否定了被动学习的过程,这两大误区是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都存在的。
1.3全盘否定被动学习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有些人把被动学习和填鸭式的教学等同,认为被动学习会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其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变得不高,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被动学习也存在自己的优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的看待问题,既不片面强调主动学习的优点,也不全盘的否定被动学习,把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相结合,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互动的效果,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构想
2.1体育教师必须理解和贯彻新《纲要》思想
在新《纲要》中运动参与的目标中就有这样的要求,大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且能形成自觉的锻炼,有终生体育的意识。对于新《纲要》体育老师不但要通过认真阅读对它进行全面的了解,还要能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体育改革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可以让人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一个健康的体魄能让他们受益终生。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体魄,因此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锻炼,让他们更加的健康。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自己制定良好的体育锻炼方案,而且能终生贯彻好,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也达到了。体育老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但自己终生受益,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2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走“教、学”并重的道路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是同样的重要,只有齐头并进,才能让体育教学改革得以真正的实现,体育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由老师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新《纲要》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出现过分的忽视教师的教学职能,也不能过分扩大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必须走“教”和“学”并重的道路。
2.3体育教学的改革,最终目的要实现学生养成终生体育运动习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用精彩的讲解,优美的示范动作吸引住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老师还应该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放松心态下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真正的爱上某种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及时的给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他们的进步要表扬,也可以提出一些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改革,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取引导和施加压力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一个是因为体育课是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他们是被动的接受去上课,另一个发自内心的喜欢。对于不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变成积极主动的愿意上这门课,只要学生从内心喜欢上它,就会逐渐的养成运动的习惯,甚至是终生运动的习惯。
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改革构想,使学生能够在大学生活中,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意识,以便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2002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2005]4号,200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1-01
一、对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的分析
1.对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高速增长,各企业和单位对社会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此就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教学单位。大学教育要实现学生知识的储备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灵活运用。同时,也要加强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保证学生在走上社会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强度的要求。
但是,如其他学科一样,高校体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一直都采用测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这样只能使学生为了取得较高的成绩而在测试前期加强体能训练,而不能获得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刻板,不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抑制学生对体育类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的形成,最终使学生不能达到良好的体育素质。
鉴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一定的决定》等系列政府文件。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状况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并且采用错误的教学方法。过去的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言传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为基准的,但对于体育这一需要学生强大自觉能力的学科来说,急需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应该以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和兴趣为主要教育目标。另外,老师入职后的培养也只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就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跟随新时代的步伐,同时也缺乏正确合适的教育观念。
(2)教学内容局限于体育技能的传授,不能实现周全的教育理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主要由篮球排球竞技和小型足球等传统球类运动、轮滑、滑雪和游泳等新兴时尚休闲类运动、登山和划船等特色体育运动以及运动会和马拉松赛等大型竞技类体育赛事为主。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看起来丰富多彩、备具特色,但是对教学内容缺乏实质性、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另外,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的意识的提高,因此,高难度的技能传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果。
(3)体育教学宗旨与社会脱节,教学实践变革亟待强化。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学科,体育教学的宗旨应该以育人为主,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院校把体育教学宗旨放在教学形式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体育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而新时代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学生热爱健身、增强体能。此外,自从国家号召变言传教育为身教教育以来,体育教育变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体育教学变革一直拘泥于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到体育实践本身。
二、对高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纠正教师教学当中的错误观念,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接受的大都是传统教育,因此他们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也采用惯用的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易于教授,重点验收成果,不注重教育过程。为了改变老师的就有的教学观念,学校应该加强老师在入职后的教学技能培养,不再只是流于形式。其次,教学方法应该由传统的“传习式”变为“三维式”,加强感知、思维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体育学校的乐趣。
2.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理论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需要一定的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体育虽是实践类学科,但是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长久以来,体育教学都将着重点主要放在体育技能的培训上,轻视了体育理论讲授对于保持和增强学生体质能力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作用。当然,我国很缺乏研究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文献,因此,国家也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力度。
3.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的宗旨,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措施
在中国,很大程度上体育知识代表一个学科,但是在发达国家,体育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弘扬终身体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体育当作一项终身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作的压力和强度逐渐加大,社会需要社会成员有强健的体魄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觉得体育运动是生活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应对高强度的生活和学校压力。同时,在宣扬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要提高体育教学实践的比例,要根据学校的场地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调整体育课程。
三、结语
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此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高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高校也是社会人才的摇篮。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关系到人才体能方面的素质提升,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进行全面纵深改革。首先,要调整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化”;其次,国家支持体育教学的系统化研究,为学生开设体育理论课程;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体育锻炼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由此,才能加强高校体育改革的纵深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17(4):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