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市场分析

时间:2023-07-11 16:45:09

导语:在档案管理市场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管理 房产档案 现代化 微机化管理 作用

1 新时期房地产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档案形成于房地产管理部门从事权属登记、测绘、调查、权属变更等活动管理中,是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专业文件资料。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房地产档案的利用量和利用率随之攀升。房地产档案已成为城镇建设、反腐倡廉、国家税收、维护城镇居民合法权益、化解纠纷的重要依据,在房地产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1 专业性:房地产档案作为城市房地产管理的综合反映,只产生于房地产专业部门,任何部门不得替代。又区别于一般公文,房地产档案的内容权属房地产管理活动,写作多用房地产专业术语,形式通常为填写式、表格式。此外,法律明确规定一个行政区划只能有一家房地产发证机关,因而,我国每一宗房地产档案都具有权属记录的唯一性和垄断性。

1.2 法律性:房地产档案代表国家对房地产所有权与相关权利的登记、确认,包含了房屋权属的历史状态,是房地产管理的原始记录,具有不可分辨的原始凭证性与法律依据性。

1.3 动态性:由于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变更性,记载房地产权属状态的房地产档案会根据所记录房地产的数量、质量及使用状况等变化而调整。因此,房地产档案具有鲜明的动态特征。另外,房产变更过程中所形成的申请书、权属调查及房地产测量等材料也属于房地产档案变动范畴。

1.4 广泛性:房地产档案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运用到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行政、法律、信息工程、测绘、遥感等诸多手段。并受房地产活动的阶段性特征影响,房产档案所涵盖的内容也及其广泛,涉及土地资源、房产权属从登记到变更的全过程。

2 档案微机化在房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房地产档案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对房地产权属的登记控制,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拆迁户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扩建和改造带来的房产登记、变更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记录显然已无法与日益增长的房产档案需求相适应。如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房产产籍档案管理现代化,亟待解决。

近年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认识到,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房地产预售、登记、交易、查询、市场分析以及信息统计的网络系统,是提高房地产管理效率的有效捷径。即房产产籍微机化管理。

所谓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是指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扫描技术、存储技术等,把现有的如文字、图表、声卡等房产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以数字档案信息库的方式储存,在网络联结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3 房产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微机作用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住宅的快速普及,我国房地产档案管理模式日益丰富。新时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结构,已经延伸到房产档案管理、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以及个人贷款房产档案管理等领域,房地产档案利用频率不断加快。这一趋势下,作为房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1 档案管理数字化。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采用数字化存储技术,将大量的房产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房产档案的通用性、标准性、安全性以及可视性,并且通过微机系统,可以实现对档案数据的快速查询(包括异地查询)和实时浏览,并能对档案关键内容进行跟踪和比较。

3.2 档案管理智能化。通过房产档案微机系统,用户查阅档案信息迅速而简便,直接从微机系统中调出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即可,而不用再去翻阅厚厚的纸质档案,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降低了房产纸质档案的使用率,利用重要档案资料的保存。

3.3 档案管理安全化。微机管理模式下的房产档案数据库拥有备份的功能,并能够通过电子加密对重要档案进行保护,提高了信息使用的安全性。

3.4 档案管理科学化。通过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实现业务信息统一采集、统一录入,进行档案管理中的不利因素的预先防范,对可能出现的档案管理弊端,能够从容应对。上述问题一直是传统档案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3.5 档案管理高效化。档案微机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房产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用户获取信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工作人员不必进入库房也可以查阅、打印所需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微机应用到房地产档案管理中,使房产重复确权、登记的弊端得以彻底解决。

目前,微机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城市房地产管理的登记、发证及变更。但实际上,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内陆城市对如高速扫描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以及模糊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十分缺乏,加之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房产档案微机化的建立标准,我国离真正实现房产权属档案的微机化管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可以确定的是,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作为信息化管理时代的产物,必将成为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自动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和效率的有效工具。并随着我国高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房产档案微机化管理趋势不可逆。

参考文献

[1] 蒋海琴.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7年

[2] 何屹.档案管理务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薛四新.21世纪档案信息化管理系列教材,档案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变革:数字记忆思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4] 郑国,叶裕民,皮定均.国内外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2篇

今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指导思想是:以粳稻、大豆、主产蔬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业统计为基础,以市场监测为手段,以会商会议为机制,以主流媒体为载体,全面推进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的开展,并以此常态化,为加强宏观调控、指导优化结构和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一是提升农业统计质量。加强统计人员培训,计划在5月、8月、11月分别召开农业统计工作座谈会、举办统计员培训班,对全省13个市(地)、30个农业调查基点县的农业统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加强数据采集工作。基点县严格按照农业统计工作方法,科学选取乡村、农户、地块和市场等统计信息采集点,确保采集数据具有代表性。督促各基点县加强粳稻种植调查户生产经营档案的记录管理,按照农户调查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填写生产经营记录,为粳稻成本收益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按照科学的方法实地采集数据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加强数据审核检查工作,对基层上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统计工作指导。通过建立QQ群、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明白纸以及深入基层实地指导等多种有效方式,及时发现、解决统计工作中在的问题,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强化市场运行监测。扩大监测覆盖面。在全省现有25个农业调查基点县和大型粮食批发市场开展市场价格供求运行监测基础上,增加粳稻价格及供求情况监测点数量。开展重点季节监测。在粳稻收获前后(每年9月20日至次年3月末),开展粳稻价格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粳稻收获后价格变动情况,开展粳稻全年成本收益分析,掌握粳稻成本收益状况,开展农情实时监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与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气象等方面专家沟通咨询,及时掌握重要农时季节粳稻生产情况,了解掌握粳稻种植面积、作物长势状况、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气候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及时掌握供需变化情况,指导销售,促进增收。

开展产销形势分析。产销形势分析是监测预警的核心,是引导结构调整适销对路种植的保障。每年春季举办产销形势分析会。

建立健全会商机制。黑龙江省建立由省农委、统计局、粮食局、物价局、商务厅、气象局、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南华期货公司、北大荒米业等粳稻生产、管理、科研、加工、流通、气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分析师队伍,为提高市场分析预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前瞻性奠定了基础。

第3篇

以前,我市房产权属管理基础薄弱,在同行中处于落后局面,中心干群知耻明志,抓住建设部开展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达标考核工作的契机,坚持“以达标为主线,强化管理,狠抓基础,改善服务,做大市场”的工作思路,引用先进系统,科学设置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加强考核督查,经不懈努力,登记发证业务规范化程度迅速提高。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市场管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既要服务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好投资者,又要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此,中心考察借鉴先进城市的做法,结合我市特点,确立以创新的举措,解决发展过程中新问题的思路。中心充分整合涉房职能,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实施市场监管,唱响了“规范楼盘标识、开展项目预测、实施网上备案、分析报告、打造网上楼市”的市场监管“五步曲”,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房产登记中心作为履行政府职能、服务社会各界的基层单位,各项业务与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息息相关。打造一支学习型的队伍,是适应不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和权属登记管理工作新要求。我们相继出台了业务学习交流与集中会办、理论文章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的制度,提高了整个队伍的理论业务水平。**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63篇,其中国家级期刊发表3篇,省级期刊发表4篇,省内外交流多篇,兑现奖励额达万余元。省内外同行都感到我们登记中心这几年面貌焕然一新,业务水平迅速提升。职工在各种交流活动中感到底气足了,交流的话题多了,自信心、荣誉感明显增强。

**年,既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巩固深入之年,又是《物权法》颁布第一年。对我市而言,还是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心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坚持比照同行业最高水平,进一步查找不足,克难攻坚,为更高更快的飞跃打好基础。我们感到**年是事业发展一个既有挑战又富机遇的阶段,是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的攻坚之年,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房产交易登记管理,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一是抓住机遇,着力打造“数字房产”。“数字房产”是利用现代GIS技术,整合各类涉房信息,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将房产管理中的权属登记、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信息集中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化信息交换、处理,实施房产的综合管理。目前,我市正加紧打造“数字**”,为我们基础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我们将克服人力不足、经费紧张的困难,加强协调,抽调精兵强将,启动房产图形库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图形与档案的拓扑关系,为房产管理的飞跃打好基础。

二是苦练内功,努力提病管理服务水平。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推行扎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研究推行日常业务研讨、案例剖析会,组织专题讲座和业务知识测试活动。在目前与国土、规划部门定期进行疑难业务交流磋商的良好基础上,建立与法院的沟通、交流机制,主动剖解业务工作中的难题。建立培训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人员加强法规和面积测算方面的培训;积极探索建立二手房网上交易平台;落实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方案的有关措施;与人防部门研究解决人防工程权属登记发证和销售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扩大网上备案的覆盖面;进一步在《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深度、广度上加以挖掘,提高报告的权威性、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就市民关心的房价、经典楼盘、重点项目建设等热点问题,分区域、分项目、分业态深层次剖析,力求更加贴近市民。

第4篇

[关键词]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82-01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架分析

1.1 物理构架

系统主站部署在网公司侧,建设全公司的数据中心与集中应用,利用公司内部信息网络,汇集各地市采集的数据,统计分析全公司的用电电能信息数据,形成集中模式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系统前置采集集群分布布置于各个地市公司侧,网公司或各地市公司都登陆网公司主站完成功能应用,同时在本地部署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用于完成容灾备份及属地化的功能需求,提高原始数据的安全性。

1.2 逻辑构架

系统逻辑构架主要从逻辑的角度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主站、信道、终端、采集点等几个层面进行逻辑分类。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采集设备层三个层次。主站层主要实现业务应用、数据采集、控制执行、前置通信、数据库管理等几大部分,数据采集负责采集终端的用电信息。通信信道层是主站和采集设备的纽带,提供了各种可用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信道,为主站和终端的信息交互提供链路基础。采集设备层是采集系统的信息底层,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

1.3 软件构架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软件采用分布式多层结构。典型的软件架构分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层。表示层获取用户所有的输入数据,并传送给业务处理层,同时接收和显示来自于业务处理层的数据和处理结果。业务处理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实现大量的业务规则和处理逻辑,是整个系统核心业务的处理部分。采集子层以各种通信方式接入各种类型终端设备,执行业务子层召测任务和控制命令。业务子层利用应用服务层提供的技术手段,实现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业务功能,涵盖系统必须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

2 系统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数据管理、数据采集、负荷控制和综合应用功能。数据管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计算和统计,形成报表、图形等文件材料,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管理。系统对时、权限和密码管理、终端管理、档案管理、通信和中继管理,主站、终端及计量装置、公用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及管理,维护及故障记录、报表管理、值班同志管理、电子工作单管理和安全防护。系统能采集电力用户及公用变压器的电能数据、交流模拟量数据、直流模拟量数据(如变压器内温度、压力等)、状态量数据、电能质量数据、无功补偿数据、事件数据及其他数据,可实现定时采集、随机采集、终端主动上报数据采集,系统还可对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及采集任务的制定和修改。按照不同权限执行不同负荷控制功能,如功率定值控制、电费定值控制、费率控制、遥控、保电等控制操作。综合应用功能包括自动抄表管理、预付费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用电情况统计分析、负荷预测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电能质量数据统计、线损分析、变损分析、用电检查、能效管理、告警和通知及增值服务等。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3.1 生产和设备运行检查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计量外勤人员能通过系统中电压、电流、相序、时钟、时段等相关实时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如电能表故障、接线错误等相关计量装置故障,规避客户计量差错或计量器具故障造成的风险,增强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计量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对电能表和采集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下,对于计量装置、采集设备的管理,只能通过定期的用电检查或者现场抄表进行检查。诸如一些PT熔丝熔断、止度被修改、表计参数更改等隐蔽状况,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甚至根本无法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配网运行人员能够掌握配电变压器运行状况,能实时监测电压、电流、负荷、视在功率等运行信息,及时报警配电变压器过载等异常情况,能有针对性去提早处理一些异常状况,加强对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对配电变压器不平衡等运行数据的及时分析,及时调节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方式,提高负荷分配合理性。用电信息系统通过对配电变压器运行无功和功率因数数据的实时监测,为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无功补偿装置前后投切的补偿效果进行直观的比较。

3.2 提升营销业务水平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对营销业务的全面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应用效果渗透到了营销业务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是营销信息化的一次重要变革。随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政策的逐步推广,传统的人工入户抄表方式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漏抄、错抄、估抄、代抄时有发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及时、完整、准确的电量采集,提高了抄表的实时性,并能通过分析相关历史数据,减少结算数据的差错,进一步提高抄表收费的准确性;实现了抄表、核算到电费发行全过程的自动化,对整个过程进行全封闭管理;减少了人工抄表对用户的干扰,规避了抄表员在抄表环节与客户发生纠纷的风险。以往市场分析人员苦于没有及时、完整、准确的市场需求数据支持,往往对市场分析程度较浅,不能开展细致的市场分析。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入应用后,市场分析人员可对全社会各层面的用电情况及时、完整、准确的掌握;能对各产业、行业、用户分类进行统计,帮助市场分析人员细化市场分析的类型,扩大分析程度和范围,研究电网增供扩销策略和措施,巩固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培育潜力市场。

3.3 协助用电检查

原有的现场用电稽查没有先进的手段作保证,只是采取定时的方式进行现场检查和稽查,没有针对性,反窃电效率难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为综合稽查专业人员提供配电线路、台区和用户用电量情况,能对一些用电异常的线路、台区和用户进行提醒,使用电稽查人员能有针对性地查处窃电,提高反窃电的成功率。用电检查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用户用电设备的状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实现对重点、高危用户供电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协调处理并消除供电设备的事故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用电,避免出现因用电引起的事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强化了抄表工作不定时性,系统能对所有数据同一时刻采集,满足线损计算数据同时性的要求,为线损精确分析提供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更高频度的进行数据采集,满足线损分析及时性的需要,以便及时发现影响线损异常的症结,采取相关措施。

3.4 用电预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各用户的实时和历史用电信息,在方案制定时能对区域、行业、企业、设备、容量和时段等逐一细化,科学合理的分解负荷、电量指标,变被动拉限电为主动错峰移峰,最大限度的减少限电对社会的影响。在有序用电工作中,由于基础数据难以掌握、执行情况督察不力等原因,存在对市场需求预测不足、有序用电方案制定针对性不强、监控手段不力、方案落实难以到位等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为需求侧管理人员提供了准确的负荷数据,电量预测数据,了解实时供需状况,变被动为主动,提早采取各项措施。

4 结语

总之,用电信息关系到电力预测、生产运行、营销管理等全过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广泛,必须做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和晚上工作,为供电系统服务。

参考文献

[1] 修显峰,孙孟波.低压电力线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应用.农村电器化,2006,27(230):4―9.

第5篇

关键词: 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10802

随着科技信息的进步以及会计自身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实现会计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领域的扩展,会计工作的信息量、数据量大增,越来越多的企业以会计信息化来实现财务核算、企业决策、企业规划等职能,但是,在其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持续性的发展。

1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电算化意识不强

虽然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效能,基于自身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水平仍然有限,甚至在很多企业中此领域一片空白。其一,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改变核算方式的一种工具,没有意识到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管理流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深层作用,这就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运用。而一些小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现代信息的冲击性和市场挑战性,而将精力放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而忽视了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财务管理,这就直接导致会计电算化的缺失。其二,在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服务机制或是管理机制,导致会计电算化并没有与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以及运行模式相一致,造成会计电算化的形式化设置,仅仅是在核算手段上改变,而并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电算化的职能。

1.2 会计电算化专业性人才缺失

很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是一对一的学习生成的,而是通过过去的出纳、会计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虽然他们从业多年,具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在于会计、财务方面,而且还深入到计算机领域、财务管理,这就要求具备计算机和财务管理专业性的人才,而在现阶段,这种复合型的专业性人才仍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

2 会计电算化具体应用环节薄弱

2.1 会计电算化存在风险性

会计电算化实施的网络环境具有一定风险性,在其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收集量、量以及共享度大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很多计算机病毒、黑客等的侵入会造成会计电算化风险性加强。而就数据库自身来看,信息主要依靠数据和程序,并在一开始就存储在计算机的相关磁性介质上,而只有依靠电子计算机才能够获取资料和数据,若是在内控缺乏情况下,则会出现自动更改数据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电磁介质受到损坏,或丢失、或毁损,这就提升了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性。

2.2 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差

在很多企业中,会计集中于高层管理者,而财务等相关操控人员的职能过于集中,这就造成内部卡控的力度不足,而在传统的会计管理中,每一环节的经济业务都需要相应权限的人员进行审核,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业务处理集中于电算化系统,这就引起了职责集中,而会计的职能也逐渐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使得会计信息输入和传输集中于一体,所以,在内部卡控缺失、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降低。

2.3 会计电算化实用性不强

现代财务软件在管理、预测、决策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就是说,财会软件的工作只是减少了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量,而并没有保证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指导、信息服务、管理支持等职能,这就造成会计电算化与企业整体经济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脱节,不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发展。

2.4 会计电算化效率受限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商品软件、自发软件等,但是其系统内部的财务系统往往具有兼容性不强的弱点。各个办公软件公司力图实现保密,但是缺乏沟通,没有形成统一性的数据接口,而造成数据共享的难度提升;现代很多财会软件,关注于报表管理、账务处理,而在市场预测、成本核算等方面却很少涉及,这就使得在处理后者信息时,往往以有关数据输出、再有人工处理、最后输入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通过自动转换格式进行,而其中的人工操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错概率,导致会计电算化效率受限。

3 提升会计电算化应用性的对策

3.1 强化认识,健全制度

企业管理者要强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运作,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相关机制,并依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调整,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以系统目标与规模为基础,强化会计信息研究,促使会计电算化有效实现。

建立健全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制度,以有效的制度保障会计电算化的运行。其一,建立内控体制和审计制度。结合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并严格遵守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会计电算化依法进行;坚持会计电算化安全保密、内部防范、权限分离、责任定位、相互制约的原则,制定与企业发展和规划相对应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其二,强化电算化档案管理。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资料收集、管理、整理和保存工作,进行档案备案,明确干干管理职责,以降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信息流失或是原始数据不足现象的发生,降低会计电算化工作风险性。

3.2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适应于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企业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专业性、技能性、知识性的培训,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者的技能与素质。其一,会计电算化人不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计算机、财务软件技术、维护和保养、市场管理等全面知识,这就要求建立完善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计算机、软件技能、财务管理、市场分析、会计专业技能等全方位的水平。其二,进行人员开拓与引进。企业通过面向高校专业性人才,或是市场高端技术性人才,进行人才定向引进,扩充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数量,提升人员质量。其三,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会计电算化人员整体素质。很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往往由于电算化人员疏忽或是不规范操作引起,就其内部原因主要在员工责任心不强,这就要求通过教育培训方式,强化员工的职能与职责,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以有效实现会计电算化质量的提升。

3.3 提升管理,维护网络

会计电算化的网络性质,对其存在的安全性具有巨大威胁,所以,在强化对其管理中,要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操作与管理。其一,强化职责。会计电算化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这就要求加强对电算化系统输入、处理、输出的管理,设置合理而交叉性岗位,推行岗位职责制度,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相应职责,以有效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其二,加强硬件设备管理,做好机房环境、温度保持,及时进行设备维护与维修,以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持续性;加强软件管理,实现财务软件向管理业务子系统延伸,使其与物资供应、库存管理、劳资管理等方面接轨,实现整个企业ERP的内核,提升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同时,向管理方向延伸,提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其三,加强财务数据安全防范,设置内部操作制度,进行权限操作、验证人员身份、数据存储与处理相隔离等,以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进行。

4 总结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实现会计职能的有效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成分,在其作用下,企业财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效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性,但是,在信息网络和企业管理的刺激下,会计电算化仍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效能价值,而存在信息风险、安全度和保密度不高、人员支持和制度保障不足等多种问题,所以,要解决其问题,必须以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建设和会计工作自身提升的三面综合作用为保障,以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欢.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解梁秋,彭娜.解决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对策及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胡国良,路国平.国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及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1,(06).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管理 档案化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不仅要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数字转换和管理,更要对新兴事物网络进行档案化管理和归档,包括文档、文字翻译转换、图片资料、声像资料、多媒体远程会议等。所以网络档案化管理,成为当今图书管理的必然趋势,这就必须对档案化管理的技术和法律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

所谓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这些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了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以进行数据自身的维护。数据挖掘借助了多年来数理统计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是涉及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机械学、人工神经网络、可视化、并行计算等的交叉学科,是目前国际上数据库和决策支持领域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数据挖掘的功能

数据挖掘通过预测未来趋势及行为,做出预测性的、基于知识的决策。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能寻找到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相关联系,常用的一种技术为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关联规则是发现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相互关联性或相互依赖性。

2、聚类

输入的数据并无任何类型标记,聚类就是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划分为合理的集合,即将对象分组为多个类或簇,使得在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在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很大。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聚类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和数学分类学。

3、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

数据挖掘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分类和预测,寻找预测性信息,自动地提出描述重要数据类的模型或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这样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

4、概念描述

对于数据库中庞杂的数据,人们期望以简洁的描述形式来描述汇集的数据集。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出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区别。生成一个类的特征性只涉及该类对象中所有对象的共性。生成区别性描述的方法很多,如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

5、偏差检测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量值随时间的变化等。偏差检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这常用于金融银行业中检测欺诈行为,或市场分析中分析特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二、数据挖掘在建设现代化高校档案馆中的应用

1、资源类数据包括馆藏档案经过数字化加工而产生的各类电子档案、电子文件中心中存储的各类电子档案、档案软件收集的信息、档案信息网建设和维护信息。我们从研究大学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方法。

(1) 利用Web访问信息挖掘技术发现其中的关联模式、序列模式和Web访问趋势等,构建多维视图的用户兴趣模型。从而可以确定档案信息或服务受欢迎的程度,发现用户访问模式和用户需求的趋势,从不同侧面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优化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收集大学档案网web服务器保留的用户注册信息、访问记录,以及有关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信息等原始数据,经过清洗、浓缩和转换形成便于统计分析的用户查阅数据库、日志数据库、用户定制信息库、用户反馈信息等各种数据集合。

2、从建设大学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出发,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提供了选择一条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1) 利用档案网和档案管理软件访问信息的挖掘分析出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将利用率高、需求量大的传统载体档案优先数字化。例如:通过对档案信息的访问记录、检索请求中用户请求失败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类统计档案拒用集和频繁利用集,结合聚集算法发现馆藏资源的缺漏,有针对性地补充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2) 在大学档案馆藏管理过程中利用文本挖掘,运用关联、分类、聚类等方法,从海量档案信息中按照相关专题进行挖掘、分类、加工、整理和有序化重组,构建特色档案信息库及各类专题档案信息库等。

3、从做好大学档案馆信息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数据挖掘为优化馆藏信息和对未来工作的预测发挥重要作用。

(1) 在提供利用环节中,对用户每次借阅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各类档案信息之间的关联规则或比例关系,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馆藏信息。

(2) 开展大学档案馆馆藏信息文本特征的建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特征集缩减和模型评价工作,实现对大量文档集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分布分析,通过归纳与总结,发现的知识可以为未来档案工作的趋势进行预测。

第7篇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

在网络营销课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围绕一个实际的操作性项目案例,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操作,监测过程中的操作效果,同时反思教学内容及过程,

项目教学法的重点不是项目完成的效果,而是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通过相互讨论与探索拓展个人的知识水平,培养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2.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13年艾瑞咨询公司了关于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及薪酬体系报告,当中显示电子商务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薪酬较高,企业内从事电子商务的群体整体的月度收入在7000元左右,有着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市场对于优质的网络营销人员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与高校的人才输出相比,当前高校网络营销人才的数量上虽然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在人才的质量上面却无法达到实际工作的需要,也使得电子商务行业成为淘汰率较高的行业。从市场调查的整体结果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网络营销从业人员的就业率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的工作需求相差太远。而项目教学法是将企业的工作实际用模块化的方式嵌入实际教学当中,模拟企业的网络营销实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形成高素质的综合性网络营销人才。

二、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实施———以企业营销渠道建设为例

1.明确项目教学目标任务

此次网络营销课程教师首先提出教学任务并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在网络营销教学当中以企业营销渠道的建立为教学模块,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将此次项目教学的任务设定为:为某毛巾品牌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渠道,该毛巾品牌的产地是河北省,产品在区域内拥有旗舰店但是在国内其他省没有,希望通过网络营销建立网络品牌知名度,带动线上和线下的共同销售。通过搜集与毛巾品牌相关的市场信息,通过进行网络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最后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销售招商,构建以主流的淘宝、京东商城为主的电子网络销售渠道,同时建立企业自己的官方销售平台。期间学生制定完整的企业订货、融资、物流、款项支付和服务的流程。通过模拟市场的真实情况来处理渠道建设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

教师主要根据此次毛巾营销渠道建设,制定相应的教学指导原则,实施的步骤以及学生的教学指导内容。而学生主要是针对毛巾的营销渠道建设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准备,搜集与毛巾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的相关资料搜集。

3.项目教学计划的制定阶段

教师按照实际的项目工程工作流程,要求学生制订项目渠道建设的实施计划,在假话当中明确进行产品及市场分析,渠道建设的目标和渠道的功能,如何做好渠道的管理工作。工作计划要详细到具体的工作日程安排及所需要的费用清单,并且对小组的人员进行详细分工。

4.项目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

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毛巾产品营销渠道的建设计划书写作工作,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每天记录好个人所完成的工作,并及时跟进整个项目的推进情况。记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小组解决该问题的方式。在项目计划书写作过程中,思考整个过程,并且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在项目计划书的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辅助的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大胆的思路和创意,另一方面组织每个学生小组集中讨论并且展示各自的阶段性成果,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体会等等。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5.项目实施的结果验收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志、小组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形成对项目的评价,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为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并为学生建立项目档案,将学生的项目学习情况纳入档案管理当中。

第8篇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CRM)是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各种企业广泛应用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种管理和经营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客户关系管理又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企业按《公司法》进行公司制改组后,政企分开,政府一般不再干预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因此,如何围绕客户进行全方位的需求侧管理,建立互动的客户关系,做好趋势性、前瞻性分析,提高需求预测的正确性和决策支持的有效性,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目标,是现代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现阶段电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电力企业发展背景及在国民经济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各电力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垄断特点,这种垄断背景和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一些固有特征,使我国电力企业与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相融合的地方,从而导致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的客户关系管理还有很多方面体现在形式上,大量规章制度和条例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确实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电力企业对客户关系不够重视。电力资源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大的供需缺口,并且用电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未来10年,中国必须新增500Mw以上的发电装机容量才能够基本满足需求。正是由于电力的紧张状况,使得电力企业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b)电力作为产品完全走人市场仍需时日。电力市场的体制还很不成熟,政府参与其管理和控制的成分还很大,而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企业改革,还有很多政策和改革措施没有真正地具体贯彻实施,电力还没有真正成为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产品。c)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长期以来电力企业中“以电力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真正做到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服务理念还需假以时日。同时,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改革和管理做法。d)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程度不够。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中,有很多企业有了自己的CRM软件,并且也有了相应的网站,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应用化程度不高,人员素质跟不上,使得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部分企业的CRM软件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网站的更新速度也较慢,对客户难有较大的实际作用。

3客户关系管理在现代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现有的电力营销网络已经由传统的按照区域划分的“小营销”模式逐步改变成为以互联网络为架构、电力客户为中心的“大营销”网络模式。大营销网络模式可以使电力营销的模式不再受时问和空间的约束,而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维电力营销模式。客户关系管理是作为企业和电力用户沟通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能使客户和企业的沟通更便捷、更具人性化,增强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建立长期客户关系,不断挖掘新的销售服务机会,降低销售成本和对新客户的吸收成本,提高客户持久度与忠诚度,使电力企业最终实现持续较高的盈利能力,在市场中逐渐成熟起来。客户关系管理在电力企业营销工作中的应用对策,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

3.1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充分采掘客户数据,建立客户的电子档案数据库,这是网络经济时代电力企业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电力客户电子档案着手对客户进行分类,其中大客户的界定尤其重要。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是为大工业客户和重点优质客户所提供的专门化服务。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二八”法则,即“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大约20%的客户贡献了企业80%的利润”,因此向这20%的优质客户提供进一步的增值服务是完全应该和值得的,具体措施包括。a)建立详细的VIP客户数据库。VIP客户主要指大的工业、商业客户,在某电力企业的供电覆盖区域内很容易分离出是那些单位是促使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方面。在该数据库中应包括客户所在区域详细的电力设备分布情况及大型电力设备状况(包括用电企业中大型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高压电力线路等的使用年限以及维修历史等);设置专门日常巡查负责人对电力线路和设备进行巡查,及时记录和上报设备情况,确保没有事故隐患,保证线路正常、长期健康运行;建立定期主动回访制度,了解用户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需求,并且配合现有的线路状况和这些客户的电力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在用电高峰期特别是需错峰用电时尤为重要。b)向VIP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增值服务主要包括向大客户提供其日负荷曲线;帮助客户分析合理的用电模式、错峰用电安排生产并选择合适的电价类别,为其提供合理化节省电费的建议;根据客户电量突变情况提醒客户有可能存在设备缺陷,如有必要提供专业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等。c)当生产企业的生产线或生产车间发生设备更新的时候,都会使电力的需求量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电力企业,应该为这些企业提供电力线路的改进方案或为电路改造提供安全和技术顾问,增强电力企业与生产企业的互动,实时了解他们的需求。

3.2建立面向电力客户的完善的电子服务网络在网络时代,必须借助计算机联机服务网络为电力客户提供全方位与全过程服务,是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又一核心内容。电力企业必须精心设计制作部门网页,建立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并使之相互连接,形成完善的网络服务系统。

3.3实施电力客户经理制电力客户经理制作为专业化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是实现现代电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组织保证。电力客户经理是由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管理才能的电力营销专家或工作者所组成的专职队伍。电力客户经理制是指电力企业聘任客户经理,实施“客户经理围绕客户转,项目经理围绕客户经理转”的崭新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3.4建立客户服务的快速响应机制长期以来受电力企业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电力客户服务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和粗放型的状态,电力营销措施没有很好体现在具体的管理体制和电力营销的实际操作中,电力市场化把电力企业推到市场中,要求电力企业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同时利用客户管理手段整合企业管理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快速响应机制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5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分析预测能力电量需求变化预测和细分市场发展预测能力一直是电力企业的薄弱环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成本、利润、生产率、风险率等信息,并对客户、产品、职能部门、地理区域等进行多维分析,及时把握新的市场机会,对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3.6推广需求侧管理在对客户负荷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客户的用电负荷特性,归纳各类典型客户的用电水平,为两部制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的测算和分析提供帮助,确保电价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措施,鼓励用户减少或转移高峰需求,增加低谷需求,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并协助客户调整负荷,降低电费成本,真正为客户合理用电提供服务。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信息化建设更是被我国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网页档案化管理包括文档、文字翻译转换、图片资料、声像资料、多媒体远程会议等。尤其是大学档案馆更侧重教学与科研,网页档案化管理是必然的趋势。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不仅要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数字转换和管理,更要对新兴事物网络进行档案化管理和归档,包括文档、文字翻译转换、图片资料、声像资料、多媒体远程会议等。所以网络档案化管理,成为当今图书管理的必然趋势,这就必须对档案化管理的技术和法律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

所谓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这些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了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以进行数据自身的维护。数据挖掘借助了多年来数理统计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是涉及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机械学、人工神经网络、可视化、并行计算等的交叉学科,是目前国际上数据库和决策支持领域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数据挖掘的功能

数据挖掘通过预测未来趋势及行为,做出预测性的、基于知识的决策。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能寻找到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相关联系,常用的一种技术为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关联规则是发现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相互关联性或相互依赖性。

2、聚类

输入的数据并无任何类型标记,聚类就是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划分为合理的集合,即将对象分组为多个类或簇,使得在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在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很大。聚类增强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概念描述和偏差分析的先决条件。聚类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和数学分类学。

3、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

数据挖掘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分类和预测,寻找预测性信息,自动地提出描述重要数据类的模型或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这样以往需要进行大量手工分析的问题如今可以迅速直接由数据本身得出结论。

4、概念描述

对于数据库中庞杂的数据,人们期望以简洁的描述形式来描述汇集的数据集。概念描述就是对某类对象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出这类对象的有关特征。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和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的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区别。生成一个类的特征性只涉及该类对象中所有对象的共性。生成区别性描述的方法很多,如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

5、偏差检测

数据库中的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偏差包括很多潜在的知识,如分类中的反常实例、不满足规则的特例、观测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量值随时间的变化等。偏差检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这常用于金融银行业中检测欺诈行为,或市场分析中分析特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二、数据挖掘在建设现代化高校档案馆中的应用

1、资源类数据包括馆藏档案经过数字化加工而产生的各类电子档案、电子文件中心中存储的各类电子档案、档案软件收集的信息、档案信息网建设和维护信息。我们从研究大学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方法。

(1) 利用Web访问信息挖掘技术发现其中的关联模式、序列模式和Web访问趋势等,构建多维视图的用户兴趣模型。从而可以确定档案信息或服务受欢迎的程度,发现用户访问模式和用户需求的趋势,从不同侧面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优化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收集大学档案网web服务器保留的用户注册信息、访问记录,以及有关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信息等原始数据,经过清洗、浓缩和转换形成便于统计分析的用户查阅数据库、日志数据库、用户定制信息库、用户反馈信息等各种数据集合。

2、从建设大学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出发,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提供了选择一条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

(1) 利用档案网和档案管理软件访问信息的挖掘分析出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将利用率高、需求量大的传统载体档案优先数字化。例如:通过对档案信息的访问记录、检索请求中用户请求失败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类统计档案拒用集和频繁利用集,结合聚集算法发现馆藏资源的缺漏,有针对性地补充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2) 在大学档案馆藏管理过程中利用文本挖掘,运用关联、分类、聚类等方法,从海量档案信息中按照相关专题进行挖掘、分类、加工、整理和有序化重组,构建特色档案信息库及各类专题档案信息库等。

3、从做好大学档案馆信息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数据挖掘为优化馆藏信息和对未来工作的预测发挥重要作用。

(1) 在提供利用环节中,对用户每次借阅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各类档案信息之间的关联规则或比例关系,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馆藏信息。

(2) 开展大学档案馆馆藏信息文本特征的建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特征集缩减和模型评价工作,实现对大量文档集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分布分析,通过归纳与总结,发现的知识可以为未来档案工作的趋势进行预测。

三、数据挖掘在管理类数据中的应用

大学档案馆的管理类数据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智能密集架、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利用系统等在日常工作产生大量的管理类数据。我们得用数据挖掘工具在这类看似无用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并运用到大学档案馆工作中,并在大学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大学档案馆档案工作的重点是为师生服务,以服务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如何使用先进的工具,提高服务的质量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数据挖掘为大学档案馆档案工作的智能化、个性化、精品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智能检索系统可调用用户兴趣模型,自动修正检索策略并可依用户兴趣将检索结果迅速聚类和分类,并条理化地排序出来;对于设计院、社科院等科研型档案用户,可借助数据挖掘开展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挖掘,并将研究成果以概述、成果报告等形式提供给用户。这样不光实现了大学档案的二次开发,也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喜。

网络最初只是科学家与研究人员之间交换文件的软件,把因特网用于教育和研究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在中国,大学有拨款,图书馆有大学支持,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档案馆是不赢利的,产出是教学和科研的长期社会效益。今天,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商业化了,网络在数字经济中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技术投资对象。大学数字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建立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络档案库,采用网络商务中的一些商务模式,例如网络广告、旗帜广告、赞助广告、订阅、B2C等。收入可用于大学数字图书馆网络档案馆建设的滚动发展。目前人们对这些处于萌芽中的经济模式认识甚少。管理网络的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开发网络资源,促进从文字印刷向网络出版的转移是当前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大学的政策、态度和措施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场手段和政策平衡是网络档案馆建设,网络档案库运行,网上内容传递和保存应该和必须考虑的。

参考文献:

[1]Peer to peer Networking and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by Michael A. Einhorn, Bill Rosenblatt, Policy Analysis No.534, CATO Institute. Fabruary 17,2005

[2]What Every Citizen Should Know About DRM, aka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by Mike Godwin Seuitoo Technology Counsel At Public Knowledge, 30 January, 2008, Ebook-Computer & Internet,

[3]彼得·莱曼.把万维网档案化.信息化参考,2004(13)

[4]周宏仁等.信息化助建和谐社会的14个着力点.中国信息界,2008(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