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49:48
导语:在通信技术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 本文对3G 和4G移动通信做了简要的比较, 并对4G 移动通信系统中将会用到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包括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IPv6技术等。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 OFDM; MUD; IPv6
1 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 - 2000PFPLMTS系统标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率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根据ITU 的标准,世界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己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有W-CDMA、CDMA2000、TD-CDMA以及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但3G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不能支持较高的通信速率。3G虽然标称能达到2Mbit/s 的速率,但平均速率只能达到384 kbit/s。尽管目前3G增强型技术不断发展,但其传输速率还有差距。
不能提供动态范围多速率业务。由于3G空中接口主流的三种体制WCDMA、cdma2000、TD-SCDMA所支持的核心网不具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
不能真正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由于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由于3G系统以上的局限性,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4G 概念通信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4G概念通信的技术特点以及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
2 4G概念通信技术特点
目前,业界专业人士对4G概念移动通信系统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地接入网络中来;
b) 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
c) 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业务、应用和网络;
d) 可以实现非常先进的移动电子商务;
e) 新的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被引入到系统和业务中来。
根据以上描述,未来的4G系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1) 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 Mbit/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 Mbbit/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 Mbit/s。
(2) 实现真正的无缝漫游。4G 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使各类媒体、通信主机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通信。
(3)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采用智能技术的4G 通信系统将是一个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对信道条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结合的正常发送与接收,有很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4) 良好的覆盖性能。4G 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对于室内环境,由于要提供高速传输,小区的半径会更小。
(5) 基于IP 的网络。4G通信系统将会采用IPv6,IPv6将能在IP 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6) 实现不同QoS 的业务。4G 通信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和调节发射功率来提供不同质量的业务。
3 4G概念通信关键技术探讨
(1)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OFDM为核心技术。OFDM 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FDM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是因为OFDM 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a) 频谱利用率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OFDM
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
极限。
b) 抗衰落能力强。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这样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从而使OFDM 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
c) 适合高速数据传输。OFDM 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应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而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则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再有,OFDM 加载算法的采用,使得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因此,OFDM 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d) 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干扰。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OFDM 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故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采用了空时多址(SDMA)的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进行区分,动态改变信号的覆盖区域,将主波束对准用户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并能够自动跟踪用户和监测环境变化,为每个用户提供优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准确提取有效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等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目前,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全自适应方式和基于预多波束的波束切换方式。全自适应智能天线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最优,但相对而言各种算法均存在所需数据量、计算量大、信道模型简单、收敛速度较慢,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出现错误收敛等缺点,实际信道条件下,当干扰较多、多径严重,特别是信道快速时变时,很难对某一用户进行实际跟踪。在基于预多波束的切换波束工作方式下,全空域被一些预先计算好的波束分割覆盖,各组权值对应的波束有不同的主瓣指向,相邻波束的主瓣间通常会有一些重叠,接收时的主要任务是挑选一个作为工作模式,与自适应方式相比它显然更容易实现,是未来智能天线技术发展的方向。
(3)无线链路增强技术
可以提高容量和覆盖的无线链路增强技术有:分集技术,如通过空间分集、时间分集(信道编码)、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等方法来获得最好的分集性能;多天线技术,如采用2或4天线来实现发射分集,或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分集。MIMO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的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高容量。信息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MIMO 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
(4)软件无线电(S D R )技术
在4G系统中,若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的理想通信方式,则至少需要保证移动终端能够适合各种类型的空中接口,能够在各类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并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这就意味着在4G 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复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持。软件无线电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软件无线电概念新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更为重要的是它潜在的市场价值也是极具吸引力的。软件无线电强调以开放性最简硬件为通用平台,尽可能地用可升级、可重配置的不同应用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的设计新思路。其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各种功能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 和D/A 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在4G众多关键技术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通向未来4G的桥梁。由于各种技术的交迭有利于减少开发风险,所以未来4G技术需要适应不同种类的产品要求,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则是适应产品多样性的基础,它不仅能减少开发风险,还更易于开发系列型产品。此外,它还减少了硅芯片的容量,从而降低了运算器件的价格,其开放的结构也会允许多方运营的介入。
(5)多用户检测技术
4G系统的终端和基站将用到多用户检测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同时占用某个信道的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的信号都当作有用信号,而不是作为噪声处理,利用多个用户的码元、时间、信号幅度以及相位等信息联合检测单个用户的信号,即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及信号处理手段,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对多用户信号的最佳联合检测。它在传统的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抗远近效应性能,降低了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链路频谱资源,显著提高系统容量。
现有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与处理时延问题上存在不足,且算法中一些参数(频率、幅度、定时、相位等)估计有误时, 会使得相关矩阵产生较大偏差,导致整个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另一方面, 当前的MUD算法只考虑了同小区内的干扰,而没有考虑相邻小区间的同频率用户干扰。一般的多用户检测研究都假设用户数据是独立等概率的,没有考虑信道编码的影响,现在组合信道编码和多用户检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目前的研究方向还包括多速率多用户检测和多用户检测与空时二维信号处理、多载波调制、功率控制等技术的结合。转贴于
(6)IPv6技术
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选择IPv6 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a) 巨大的地址空间。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b) 自动控制。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来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将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
c)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具有相同的QoS,但是IPv6 能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优点来自于IPv6 报头中新增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 位长的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 地址流。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但将来它无疑将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d) 移动性。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设备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使用时,通过一个转交地址即可提供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设备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的转交地址告诉给家乡地址和它所对应的通信节点。
4 结束语
4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还只是一个基本概念,4G网络的定义仍然还不明确,IEEE等标准化组织仍处于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但是融合现有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4G系统将成为一个无缝连接的统一系统,实现跨系统的全球漫游及业务的可携带性,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将帮助我们实现充满个性化的通信梦想。
参考文献
[1] Ajay R.Mishra 著,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无线通信研究所译. 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何琳琳, 杨大成.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 2004(2).
[3] Namgi Kim; Hymen Choir; Hyunsoo Yoon.Seamless handoff scheme for 4G mobile systems based on IP and OFDM.2004 IEEE 60th Volume 5, 26-29 Sept. 2004 Page(s):3315 - 3318 Vol. 5
[4] Gazis, V.; Housos, N.; Alonistioti, A.; Merakos, L. Generic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The 57th IEEE Semiannual Volume 3, 22-25 April 2003 Page(s):1512 - 1516 vol.3
[5] Lu,W.W. 4G mobile research in Asia.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Volume 41, Issue 3,March 2003 Page(s):104 - 106
[6] 刘伟, 丁志杰.4G移动通信系统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中国数据通信, 2004(2).
[7] 袁晓超 4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浅析.中国无线电,2005(12)
[8] Y.kim el at., Beyond 3G:vision,requirements,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Vol.41, Mar 2003, pp.114-118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老年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23-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冠心病常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血脂水平升高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2±10.3)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4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脂水平符合:TC≥5.2mmol/L,TG≥1.7mmol/L,LDL-C≥3.12mmol/L,HDL-C<1.16mmol/L。同时排除药物性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感染、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等患者。服用其他调脂药物的患者停药4周后进行此项研究。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的膳食要求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接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可定,规格10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90092)口服,10mg/d,晚餐后顿服;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口服,40mg/d,晚餐后顿服[2]。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C(6.13±1.12)mmol/L、TG(2.25±0.94)mmol/L、LDL-C(3.58±1.34)mmol/L、HDL-C(0.82±0.20)mmol/L;观察组患者TC(5.62±1.05)mmol/L、TG(1.78±0.66)mmol/L、LDL-C(2.76±0.85)mmol/L、HDL-C(1.08±0.26)mmol/L。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3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观察组患者出现肌肉疼痛3例,关节痛4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未给予药物治疗,自行消失,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膜结构,使内皮紧张素释放异常增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 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临床治疗时强调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主要目标[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可抑制HMG-CoA还原酶,清除细胞内胆固醇,改善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大剂量较常规剂量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王贵鹏,曹桂秋.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13):1166~1169.
无线电通信技术能够帮助人们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沟通的方式,随着我国目前社会不断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早就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便利条件。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一部分的通信产品开发费用上升,并且出现新通信体制同时共存现象,通信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软件无线电逐渐被我军研究和应用,由于它具备了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使用特点,所以不仅在商用,在军用无线电通信领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其中包含的重要技术,以及军用无线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军用软件;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是1992年被提出来的,它具备了完全的数字化、模块化和全程可编程性,升级系统更加的便捷和可扩充,所以这一概念也同样带动了信息领域的第三次技术变革。软件无线电实现了军用电台还有各个网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相操作,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升级换代,变得更加经济合理。所以目前更加具备灵活性、开放性和通用型的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我们国家部队通信技术研究者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软件无线电就是利用硬件建设为无限通新的平台,然后实现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功能的软件实现。软件无线电是近些年来才提出的一种概念,可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系结构,该结构具备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型。目前软件无线电具备了很多无线通信体制达不到的优点,所以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市场。让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能够实现各个军用电台的互联互通,同时能够接入各种各样的军用移动通信网。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同样在生活中实现了移动电话通用手机、多频段多种模式的移动电话通用基站、无线局域网以及通用网关软件无线电的领域使用。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都体现在了软件上,通过软件来实现通信新系统核心产品的开发,代表了无线电领域从固定发展到了移动,从模拟发展到了数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二、国内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发展和军事应用现状
我们国家目前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某高新科技计划中专门针对高新通信技术制定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专业研究项目组,充分表示了国家针对这一项目的重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成功面向800MHz商用蜂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GPS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的应用。由于目前我军的软件无线电技术还不算成熟,所以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同样比较空白,所以相关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在极力的探索现阶段的军事通信方面的应用研究,利用目前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来实现多个电通,多功能的车载电台能够实现各类军用无线系统的空中转信的目标。“军用无线电网关”具备了目前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水平,能够成功实现不同频段、不同体制的电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现象,这也让我国军队协同通信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军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军用通信系统相比起民用系统来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技术要求也比较复杂,由于装备使用比较昂贵,很多的地域通信网络中只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少数国家作为标准装备在使用。我国军用移动通信装备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部队也进一步展开开发和研究工作,针对已经具备该系统的地域通信网络不断改善工作性能,而不具备通信系统的地域通信网加大建设力度,随着技术不断开发,我军的移动通信系统将会在抗干扰性、抗侧向性、抗截获性上有很大的突破,在系统的容量、传输的可抗性上也会有显著提高。移动通信后期不再仅限于陆地使用,还要往空中发展,例如说直升机、系留气球等作为空中中心台,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心来空间通信,到那时我国的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将会在后期的军事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四、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发展注意事项
目前军用项目和民用项目虽然基础技术相同,但是具体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非军工企业就算是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也不具备进入国防市场的条件,所以一项技术能不能被军事所使用,不能仅仅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更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军品生产国家规定了特殊的标准和规范,需要结合大量的经验积累和高超的工艺条件,实现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双轨制度检验。由于民用技术的指标和军用产品指标有差异,所以非军工企业要想进入军工行业必须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工作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如果其中一旦出现产品不符合要求其中需要承担的损失将会非常高昂,所以高端的技术指标和企业品质,是我国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的一项最重要也最基础的要求。
结语:
我军软件无线电技术将会朝着更多模式、更数字化、灵活性高、抗干扰性强的方向发展,各类科技研究中心和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提升我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为我国的军事力量增长做出贡献。
作者:王志田 单位:装甲兵学院通信侦察系通信指挥室
参考文献
[1]宋春晨,宋清宇.军用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概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12:8-12.
和传统行业相比,信息通信企业与上市之间似乎更加亲密无间。对于富有梦想的创业者来说,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资金,而信息通信技术诞生那一天起就充满了梦想。中国信息通信企业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企业往往以研发为立身之本,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有多少资本投入研发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上市也会让信息通信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
虽然自1990年中国建立证券交易所以来,中国的信息通信企业高速发展,但在A股中,中国信息通信企业的比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例并不相符。这是由于A股主板相对严苛的上市条件与信息通信企业初创期企业新、规模小、盈利状态不佳等普遍状况难以达成一致。即使如此,长城电脑、浪潮信息、华胜天成等信息通信企业依然成为中国股市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近些年,创业板、三板的推出更为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开启了一扇大门。创业板、三板较低的进入门槛刚好符合急需资金的初创或发展期信息通信企业的需求。于是,短短几年内有近70支信息通信技术股票在创业板和三板上市,占A股约140支信息通信技术相关股票的一半。
对信息通信技术及相关产业更为了解的海外投资市场更是成了中国信息通信企业掘金的理想国。搜狐、百度等成功案例更是让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相关企业赴美上市成为潮流。今天,在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有约200支,其中有近70支信息通信技术相关企业。
不过,上市并不代表功成名就,反而会向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竞争激烈的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更是如此。2011年,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集体大跌,以至多家企业上市搁浅就说明了这一点。
支撑股价的因素,归根到底要靠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信息通信企业都具备这两点。例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PC制造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行业,其盈利稳定但毛利率已经被压缩得很低,成长空间也十分有限,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与之相反,互联网企业虽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实际盈利能力却要画一个问号。这类企业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首当其冲,受到投资者的质疑。
另外,上市也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状况都会透明地接受公众的监督,退出机制更对企业业绩提出了硬性要求;同时,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波动会因关注度的提升而被放大,让企业主承受更大的压力。对在这方面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后,企业面对公众的公关能力、企业财务的把控能力等方面都需要面临新的考验。
虽然面临重重考验,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企业们还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其中,有几个细分行业更受市场的关注。
传统PC和相关外设制造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不过,这类企业今天面临的前景并不乐观。成熟的技术使得规模成了该领域竞争的重要砝码,较低的毛利率和逐渐放缓的增长速度让很多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因此,这类企业如何完成转型,是市场关注的要点。与此同时,3C融合带来的计算设备多元化也让很多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通信企业杀入这一领域,让这一领域的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无论计算设备如何变化,基础元器件的需求不会改变。而计算设备多元化使得对于芯片、触摸屏、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器件的需求倍数增加。作为计算机制造大国,中国元器件制造企业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它们做好准备了么?
互联网相关企业讲述了最多的股市造富神话,但它们也最容易被人们指责为泡沫。今天,互联网衍生的业务模式不断涌现,电商、支付、社交、视频等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它们的盈利前景究竟如何,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
(1)需要较好的数学演算推理能力。例如概率论、傅立叶变换、卷积等数学知识在通信系统的理论推导中会频繁的使用。
(2)需要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信理论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把简单的建模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联系起来。
(3)需要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知识体系结构复杂,综合性强,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难点,难以理清头绪。
比如“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与“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和“数字信号复用系统”的知识点都有着紧密联系。但是,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弱,自学能力不强,课程知识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消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难度。所以,根据“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分析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实验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增加了仿真技术。
1“现代通信技术”理论教学教育改革
(1)教学内容的选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介绍的是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实现过程和分析方法,但是模拟通信系统中的调幅、调频和调相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讲过,因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数字通信原理为主,同时还要兼顾现有的先进的数字通信系统,如移动3G系统、移动4G系统等。
(2)教学方法的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的传统教学方法都是逐一介绍通信系统中各个关键技术的数学模型和原理,由于理论抽象、知识点零散,使学生学习起来很难有系统的概念,更不易将简单的系统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线带点”的改革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即以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图作为学习的总线路图,图中方框为“点”,有向线段为“线”,如图1所示。在授课时始终以通信系统的模型图为基础,以图中的节点涉及的典型技术理论分析为重点,以信号的传输流程为主线,以线带点,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综合分析方法。首先,讲解通信技术的实现过程不应求全求深,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技术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系统阐述数字通信技术中信源编码模块、信道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和同步模块等核心技术节点的说明以及每个节点在教材中的章节分配。其次,根据信号线的传输方向,对每个节点进行功能分析,例如,在调制器和解调器节点中应重点讲解数字调制技术2ASK、2FSK、2PSK、2DPSK的调制、解调、带宽分析、波形分析和抗噪声分析等内容,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要求学生掌握该节点基本理论、关键性能和指标以及分析方法。最后,教师应重点说明各节点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前后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同时将简单的系统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联系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图起来。
(3)引入SystemView仿真软件
SystemView仿真软件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现代通信技术”的知识体系概念抽象,很多知识点单纯用口述很难直观的表达清楚,因此采用SystemView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在授课时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的仿真结果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清楚。比如在讲解AM调幅输出波形在改变调制指数的仿真波形时,如图2所示,教师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调制指数,学生能够很直观的观察到调制指数的改变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2“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教学教育改革
目前实验教学中大多是对已知原理进行验证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在实验箱上测试已预留好的测试点的数据、波形,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这种实验过程学生根本不考虑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学生往往是动手多、动脑少,甚至在没弄懂电路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并写出实验报告,因此有必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首先,对实验指导书进行修改,其中弱化复杂的计算,只需将各个模块的功能详细说明,引导学生能自主地对所做的实验内容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抽象出系统的框图,再利用模块连接实现功能。其次,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给定输入数据,比如HDB3的编译码,学生则自己随机给出编码的码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输出的码型和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编码规律是否一致。同时,当学生实验过程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按照“从后往前”的方式查找故障点,而不是简单地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质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软件仿真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并与硬件实验相结合。在做硬件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应做好SystemView的仿真,然后将仿真结果在硬件实验实现,这种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同步进行的方式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对理论学习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3总结
【关键词】光纤通信;波分多路;光纤色散;新技术;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进入4G时代,人们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自从问世以来,给整个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光纤通信由于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而备受业内人士的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在现代社会,光纤通信越来越多地与另一种通信方式―计算机通信联系在了一起,二者一同成为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办公,网络资源共享,社区网络通信甚至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这两种技术也成了当下的热门研究课题。
一、主要目标与工作
本文首先是对什么是光纤的介绍,主要特点和概念,现实生活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光纤的几种主要分类方式以及其主要的性能,光纤通信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主要特点及其方面的概念,其中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波分复用技术、光纤接入技术以及光传输与交换技术,还有对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前景的研究,通过在对信息业务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增长趋势调查分析现代通信中的一些需求、通信扩大建设对光纤技术发展的原则性要求分析、光纤通信新技术近年研究实验和应用的进展趋向的研究、光纤通信在各种通信网中应用各有不同的考虑等各方面的研究去了解和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研究
二、光纤通信
(一)光纤通信的概念
1.定义。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要使光波成为携带信息的载体,必须对之进行调制,在接收端再把信息从光波中检测出来。
2.组成。主要由电端机、光端机、光纤、中继器等组成。通信是双方向的,现在仅以一个方向为例,说明其工作的主要过程。一个方向包括6个部分,即电发送侧、光发送侧、光纤、中继器、光接收侧、电接收侧。电发送侧和电接收侧属于电端机(多路调制解调设备),同理,光发送侧和光接收侧属于光端机。此外还有一些附属设备,如光纤配线架等。
3.光纤的组成。光纤是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是由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石英玻璃(SiO2)在高温下拉制而成的。作用是传输光信号,外层为包层,作用是使光信号尽可能封闭在纤芯中传输,为了将信号限制在纤芯中,必须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实现
(二)光纤通信的特点及其问题
1.特点。光纤通信与其它通信手段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载波频率很高;二是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道带宽极宽,传输容量大。(2)中继距离长。(3)抗干扰。(4)保密性好。(5)节约有色金属。
光纤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光纤在生产过程中光纤表面存在微裂纹,从而使光纤的抗拉强度低;光纤的连接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和仪表,光分路、耦合不是十分方便,光纤弯曲半径不能太小等,这些缺陷的影响在实际工程和维护工作中都可以避免或解决。
2.光纤通信的基本问题。衰减和色散是因光纤特性而导致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在传输光信号功率较时,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影响则不能忽略。
衰减指的是光信号功率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它是由光纤特性决定的,也称为光纤衰减。光纤衰减是光纤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无需信号放大和再生的条件下,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由于光放大器、光中继器的制造、安装及维护费用较高,光纤衰减成为整个系统成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三)光纤通信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1.光纤的分类。光纤主要分以下两大类:(1)传输点模数类。(2)折射率分布类。
2.光纤通信的性能指标。比特率和带宽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1)比特率。(2)带宽。(3)传输距离。(4)通信容量。
(四)光纤通信新技术
1.光纤通信新技术的特点。(1)光纤通信的优点。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材料 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安全 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光缆的适应性强,寿命长。(2)光纤通信的缺点。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光纤通信也存在以下缺点:抗拉强度低;光纤连接困难;光纤怕水。
2.光纤通信新技术的类型。光纤通信技术从开始推出至今已推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光纤形式,如短波形光纤、长波形光纤等多种光纤形式。光纤通信技术在不断的使用中逐渐代替过去的电缆通信技术成为主要也是唯一的通信技术方式,虽然在我国仍然同时使用电缆通信和光纤通信,但是在西方很多先进的国家中,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如欧美的一些国家。随着光纤通信技术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在一些方面的运用过冲中出现一些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影响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出新的光纤通信技术将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三、结语
>>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浅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探析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与展望 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船舶安全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4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研究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探索 浅析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探究 刍议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建峰,黄国策,康巧燕, 4G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与3G系统的比较研究,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6 .9
[3] 赵亚男张禄林吴伟陵.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无线电工程.2005.2
[4] 李世博.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网络结构.广西通信技术.2007.12
[5] 刘丽 刘世忠 郭燕飞4G通信系统核心技术M I M O - O F D M 研究.移动通信.2009.2
关键词:无线通信;发展趋势;3G;4G
1. 无线通讯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廊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 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同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 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用,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 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 MHZ,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
第五阶段为90年代末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T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T。
3. 无线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3.1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人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人速率。
3.2从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来看。3G已经成为全球包括中国移动网络演进的主要进程。从欧美发达同家的经验来看,由于其移动话音用户的普及牢高, 通过发展用户实现增长的模式已成为历史。
3.3我国政府应该给企业配置更多柏尤线频率资源,推进不同技术相关频谱的规划和应用工作。这样才有利于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巾场需求,综合地规划 白己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当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有限频率资源的管理。
3.4更远的未来,按当前专家们的预想,通信信息网络将向下一代网络NGN融合。在未来NGN概念中,固定网络将形成一个高带宽、IP化、具有强QoS保证的信息通信网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各种接人手段将成为网络的触手,向各个廊用领域延伸。
4. 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前景
4.1网络泛在化推动短距离无线技术与蜂窝网技术走向融合。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一直多用于物流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主要实现计费和监测功能。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RFID、zijbee、蓝牙等短距离无线技术开始和蜂窝网技术结合,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业务。日韩、欧洲推出的无所不在的网络概念,短距离无线通信也被赋予了关键的任务。在香港,首个融合了RFID与3G技术的物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已经在数码港试用,并达到了缩短物业管理人员检查和响应时间的效果。随着IPv6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技术会更多地与蜂窝网技术结合应用。
4.2视频、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刺激数字电视广播和无线通信技术走向融合。利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为移动用,用户提供语音、视频节目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视频业务来说,在现有的移动网络上开展视频业务存在着网络带宽、功耗、资费以及合适的商业模式等问题。
4.3移动与宽带无线技术在互补和竞争中走向融合。移动通信的成功发展、宽带业务的迅速增长以及Wi—Fi的成功,促成了WiMAX、Flash—OFDM等多种宽带无线技术的诞生。另一方面,WiMAX的出现又推动了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两者将在互补和相互竞争中发展,最终在4G时代实现融合。
南于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带宽需求和移动网络带宽不足的矛盾,用户地域分布和对应用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以及不同技术优势和不足共存的矛盾,此外,决定了发展尤线通信网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出发, 采取一体化的思路规划和建设网络。发挥不同技术的个性,综合布局,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群对带宽及业务的不同需求,达成尤线通信网络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总之,无线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各种无线技术互补发展,各尽所长,向接人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无线网络发展,并逐步实现和宽带同定网络的有机融合。
5. 3G、4G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
5.1 3 G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3G已经非常成熟。WCDMA和CDMA200正在全球呈现可喜局面,用户不断增加,带宽不断升级对于中国来说,更牵动人心的是TD—SCDMA的发展,可喜的是TD—SCDMA的商用进程很顺利,并在逐步打开国外市场。总的说来,当前的3G技术已经能够支持规模化的商用网络部署。
《中国3 G现状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在换机时选择3G手机,在3G终端的各种功能中,视频通话和手机上网最受欢迎,资费和终端不丰富成为阻碍3G发展的两大瓶颈。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由于换机产生的市场容量接近2亿部,目前3G市场消费理论上可以达到一亿部的销量。可以预见,在未来两三年内,3G消费将迎来第一个消费。
5.2 4G的发展前景
移动通信技术是在不断演进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传输的速率越来越高。比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信联盟对3G速率的最低要求是384kbps, CDMA2000、WCDMA、T D—SCDMA等3G标准都不低于这一速率。在这个基础上,电信的技术组织提出了LTE,而真正的4G可能是在LTE基础上更进一步
的发展。目前已经有6个提案入围4G备选标准,我国提出的TD—LTE Advanced 也是备选方案之一。
使用了4G技术,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会有极大的提高,随时享受高速带宽网络的梦想将向现实更走进一步。通信会从简单的打电话、发短信,过渡到许多更加丰富的应用。4G手机不但支持高速度的网络,它还会支持更加强大的身份识别、定位和电子支付的功能,它会对于不同的用户,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 一方面,手机功能会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可能会被赋予通信功能,比如通过向手表、眼镜、化妆盒等植入通信和多媒体芯片,使其具有通信的功能。
参考文献:
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发展和应用,它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都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它与我们息息相关,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不仅要在通信工程专业开设,同时还有必要在非通信工程专业开设。
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门为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通过知识的加工和优化,在原《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原理》等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并向应用性方向拓展[1]。由于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原理》课程,所以课程目标是“轻理论,重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电信交换、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框架和最新应用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由通信网基础技术、电信交换、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光传输网五大主要组成部分[2],详见图1。
图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通信网基础技术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强调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技术如信源编码技术、信道复用技术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调制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电信交换包括常用的交换方式如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数字程控交换、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智能网;无线通信包括无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移动通信包括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和3g系统的原理、技术体制及应用发展;光传输网包括管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sdh光传输网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等。WWw.133229.COm
2 传统的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先讲述理论,在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致沿袭本科教育中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从通信网基础技术到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都过于侧重理论,偏重知识的积累,内容丰富,公式与性质多,抽象难懂,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如下:
2.1 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来说,知识抽象、枯燥,特别是讲到通信原理等摸不着看不见的知识时,学生更是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在学习,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2.2 教学过程中以原理知识为核心,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功底和理论推导能力,使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设计锻炼,导致知识与能力不协调。
2.3 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只作点缀,学生动手环节较少,更缺乏现场操作的经验,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考虑到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等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力求简洁明了,突出科普性,激发学习兴趣[3]。采取“多挖坑少钻井”的方法,对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较深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比如通信网基础技术中的调制技术、语音编码,电信交换中的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信令系统,无线信道特性分析、扩频技术等知识点,只能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对理论知识不要求过度深入,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参考图1的课程内容,将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任务,并按主要内容将这一任务分解成任务模块:通信网基础技术模块、电信交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光传输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几个子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完全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抽象的知识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采用类比引证等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多维立体教学,则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1 多维立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上老师大都使用ppt进行教学,不停地播放幻灯片,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多,但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忽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维立体教学,就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网络+板书”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法展现抽象的知识点,在图、文、声、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大量的最新信息[4]。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映ppt、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教学网站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论坛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卫星通信时,可以插入卫星通信系统的图片,播放最新卫星通信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2.2 善于类比。
本课程设计很多的原理、概念,若只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叙述出来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
转贴于
解,而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事物做类比则可以很好地理解[6]。例如,在讲解无线通信中电磁波按照传播方向的分类时可以将其与台球的运动做类比,如图2所示,这样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也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包括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等。
图2 台球的运动
再如,在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时,切换包括软切换和硬切换,什么是切换?什么是软切换?什么是硬切换呢?同样也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假设你在一个工作岗位呆久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想调整一下,但你不能终端工作,直接变成空闲状态,因为你很在乎工作所带来的收益,你不希望这个收益中断(切换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无中断的数据传输)。根据岗位变动时,交接工作地开展方式不同可以把岗位变动分为温柔换岗(类似于软切换)和强行换岗(类似于硬切换)。温柔换岗就是在和新的工作岗位进行联系时,旧岗位的工作也不已下载中断,而是进行相应的交接工作;强行换岗就是和旧岗位彻底中断,然后建立和新岗位的联系。根据类比引出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种类比的方法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深入浅出地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