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环境的价值

时间:2023-07-12 16:49:51

导语:在生态环境的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环境的价值

第1篇

一、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环境理念

1、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观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虽属两个文明体系,但在生态观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契的理念。

伊斯兰文明的生态观与它的宇宙观是分不开的。伊斯兰文明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月星辰,使整个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有高山,有平原;有沙漠,有绿洲;有陆地,有海洋;有湖泊,有河流;有戈壁,有草原;还有空气、阳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种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和无生物。《古兰经》启发人们说:“难道他们没有仰视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的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一个归依的仆人。”关于大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井然有序及其生态平衡,《古兰经》启示道:“我展开大地并把许多山岳安置在大地上,而且使各种均衡的东西生出来。”“太阳疾行,至一定所……。月亮,我为它预定星宿……。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不得超越白昼,各自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

水为生命之源,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它,《古兰经》就此明确指出:“我用水创造了一切生物。”“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做饮料。”“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

正因为有了水,才使大地披上了绿装,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兰经》用独特的语言描述了这一景象,说道:“我从云中降下定量的雨水,然后,我使它停留在地上——我对于使中手涸是全能的——然后,我借它而为你们创造许多枣园和葡萄园。”“大地上有许多邻近的区域,有葡萄园,有庄稼,有椰枣树,其中有二珠同根生的、二珠异根生的,

(这些都是)用同样的水灌溉的,我却使这一部分果实比那一部分佳美。”“他创造了许多园圃,其中有蔓生的和直立的果木,与果实各异的海枣和百合,形同味异的油橄榄和石榴”。

关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生物多样性,《古兰经》提示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而生产各种果实。山上有白的、红的、各色的条纹,和漆黑的岩石。人类、野兽和牲畜中,也同样有不同的种类。”“他创造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你的主曾启示蜂蜜:

‘你可以筑房在山上和树上,以及人们所建造的蜂房里。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吃一点,并驯服地遵循你的主的道路。’将有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总之,大自然中的所有上述这些景观——秀美的山川、茂密的森林、成群的动物、丰沛的雨水、灿烂的群星、广阔的海洋、微微的暖气、滚滚的寒流、蓝蓝的天空、飘动的云彩、潺潺的流水,以及由此而来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相互依存、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不是唯一的成员),而且是万物之灵长、天地间的精华,因而真主让人成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好这个世界,建设好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走向繁荣昌盛,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人除了处理好同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开发自然而不滥用自然,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

伊斯兰文明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刮风下雨、日起日落、昼夜循环、四季交替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加以崇拜,而应该仔细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领悟其中的奥妙,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古兰经》号召人们说:“你们要观察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中世纪的穆斯林积极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没有为“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而晕头转向;没有产生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太阳神、月亮神、水神、火神等偶像。相反,他们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最终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欧洲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自然,造福人类。《古兰经》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古兰经》指出:“他(指真主一笔者所加)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我(指真主——笔者所加)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梓檄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这就告诉人们,大自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海水蒸发上升为云,又从云中降下雨水,雨水集中汇流成河,最后又归于大海。同时,水的循环给大地带来生机,土壤中的种子和树根需要水分时,恰逢天降甘霖,水滋润植物使之吸取周围其它养分。由于水、肥、阳光的光合作用,结出了人畜所需要的果实。一部分植物还可用作燃料以及纺织、建筑和器具的原料。吃过用过的废物返回土中,腐烂成肥,参加下一轮循环。生命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大自然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用其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人类。那么人类也应该相应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否则糟踏自然,滥用自然,势必自毁家园,自食其果。《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今天,人类因破坏生态平衡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尝够了苦果之后,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口号。

中华文明的生态观虽然在一些细微处与伊斯兰文明的生态理念不尽相同,但只要细心探究,就会发现仍有不少相通或相似之处。比如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论与伊斯兰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就有相通之处。“天人合一”论虽然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中华文明所讲的“天”有意志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涵义,但它最基本

转贴于

的涵义就是指自然界,即天地之“天”、自然之“天”、有形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他哲学家如荀子、刘禹锡、章太炎等等所讲的“天”也是指自然界或自然运行的规律。而“天人合一”论是代表中华文明的主流的观点。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相传,他作《易传》,阐发天、地、人三才之道,《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民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之道是“始万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生成”与“实现”是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向。儒家经典《中庸》指出:“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又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不过,比较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乃是董仲舒,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张载最早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人只是天地中之一物,“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的,“气”的流行变化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因此可以说它们统统都是一家人,“乾称父,坤称母”,宇宙万物都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而非敌人,理应善待万物,与之和谐相处。朱熹把宇宙本体解释为“生”,即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他说:“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己具,情之已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程朱泛爱万物的思想,他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又说:“大人之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为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者也,见瓦石之毁而必有顾惜之心,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心,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他认为这种与孺子、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之仁”是人之天性使然,同时也是人类的最高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

道家则主要是从人必须顺应自然,抑制过分的人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即“道”来讲“天人合一”的,如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体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表明“道”离不开宇宙间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道”是宇宙万物的构成,它是更为本原的一种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故老子强调:“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这里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生出万物,但道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依赖于“德”。这个“德”指的是道所体现出的德的本性和要求,它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实际上是自然之德。这个德不同于人之德,因为人之德是有为的,而自然之德是无为的,它不是体现了人的意志,而是体现了自然本有的内在要求。到正是依据这个自然之德才得以彰显。所以,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为德者,此之为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在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思想的指导下,道家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态环境是: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由上可知,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理念,尽管不尽一致,尤其是作为生态观基础的宇宙观差异较大,但是,二者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强调天地万物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都强调大自然不是人类的对立面,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家园;都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依为命。这就为二者在生态环境问题领域的对话和沟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与西方文明所强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知识就是力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念,完全不同。提出这种原则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各自都提出了一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方面的具体主张,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采取了一些举措,从而使抽象的原则和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和贯彻。

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在这方面,伊斯兰文明既有一些原则主张,又有很多具体要求和措施。伊斯兰文明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在伊斯兰历史上较早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学者是动物学家扎黑祖、医学家拉齐和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扎黑祖论述了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反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存环境,否则空气污染会导致水的污染,而水的污染又会导致土壤的污染,进而会危及人和动物的健康。拉齐用他的环境知识和独特的方法为阿拔斯统治者选定了巴格达医院的院址。他先将几块动物肉分别放在巴格达的不同区位,然后观察数天,最后以保鲜时间最长、肉质腐烂最慢的区位为建造医院的最佳位置,因为这说明这个区位空气最洁净、环境最佳,有利于病人康复。伊本·赫尔东在其名著《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历史殷鉴》绪论中,分析了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指出炎热地区可通过植树种草来降温,改善生活环境。而当代一些伊斯兰学者依据《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原则,结合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环境为

转贴于

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不但害人,而且害己,既不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符合本国本民族的长远利益。因为一国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必然会殃及邻国乃至全球。全人类都在同一艘船上,必须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人利己,共存共荣。有的学者强调,大自然是人类可爱可亲的家园,而非人类的敌人,人类不能也不应以征服自然为能事,而应该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在空间上要最大限度地兼顾地球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资源的多层次的需求;在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对资源的长久需求。为此,一要做到“给苏峙”(公正),二要做到“麦瓦则努”(均衡)。

伊斯兰文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很多,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禁止浪费,认为浪费是犯罪。《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实不喜欢浪费者。”“你不要挥霍;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对资源的消费的理想状态是“既不挥霍,也不吝啬,谨守中道。”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相传,穆罕默德时代,一个人在涛涛的河边做小净,准备礼拜、祈祷,穆罕默德看见此人用水无节制,就批评说:“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至于对粮食和其它食物的浪费,更在禁止之列。

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那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

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穆罕默德说:“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然后为人、鸟和牲畜所食,等于施舍,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赏赐。”对植树造林,绿化大地,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甚至告诉他的弟子们说:“当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棵枣树苗,明知自己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对生命、对生物的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他还说:“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火狱。”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嘱咐远征军,与出征将士约法三章,说道:“你们要切记:不要伐树毁林,不要砍伐果树,不要宰杀幼羔和牛犊”。可见,伊斯兰文明保护动植物,战时也不例外。关于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穆罕默德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先知,被蚂蚁咬了一口,盛怒之下,便下令手下人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真主为此告诫他说:‘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穆罕默德借此晓谕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兽行与对人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有一次,穆罕默德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出了几只雏鸟,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他便问:“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作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笼养取乐,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用动物表演等。穆罕默德还给人们讲述了一个保护动物的感人故事: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半路上发现一口井,喜出望外,汲水痛饮,饮毕上路。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急喘气,舔湿土,有口渴状。此人自语:此狗必渴,如同我方才之难忍。于是他又走到井口汲上水来,返回去让狗喝,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穆罕默德意味深长地说道:“有爱心的人们,仁慈的真主也会爱他们。请你们慈爱大地上的一切生物。”由此,伊斯兰文明确认了动物应有的权利,如:人们有义务向动物提供必需的饲料和饮水,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的时候,不能使其超过负荷,过度劳累,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异类动物的伤害。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等其咽气;肉体冷却后才能剥皮、割肉;在季节,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和环境;从动物身上挤奶应考虑母畜对幼畜喂养的需要,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从蜂窝里取蜂蜜时,不能取尽,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蜂蜜自己食用,等等。

伊斯兰文明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穆罕默德郑重其事地指出:“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他说:“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在水中、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

当代伊斯兰教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已经和正在采取种种措施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2000年10月23日~25日,由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伊斯兰发展银行等机构代表和一些伊斯兰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伊斯兰国家环保会议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召开。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反复协商,通过一个重要文件——《吉达宣言》。《宣言》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恢复和发展伊斯兰的生态平衡理态和环保实践;第二,要建立与当今全球环保事业相适应的并能体现伊斯兰精神的伊斯兰世界环保机构;第三,鼓励专家学者致力于环境科学与伊斯兰法学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环保形势;第四,强调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从伊斯兰的角度提高穆斯林大众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第五,强调清真寺、各种媒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民间组织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第六,呼吁尽快建立伊斯兰世界环境信息中心,并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第七,重视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努力寻找对策;第八,与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加强合作,以改善伊斯兰世界环境状况。在当代伊斯兰国家中,阿联酋的环保工作成就突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高度评价阿联酋在发展农业、绿化国土、防沙治沙、净化环境,减少沙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

中华文明的环保措施和制度同样很多,有些方面还很具体。比如先秦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齐国为相时,就非常重视保护山林川泽和草木鸟兽等自然资源。他说:“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此给之。”山林川泽是薪柴和水产的产地,政府对它进行管理,让百姓有序地打柴、捕鱼,然后政府按官价收购,百姓也可以以此为生,从而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管仲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强调用立法和执法的途径保护生物资源,他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草木,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也”。“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他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君王为君的基本条件之一,主张“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孔子也非常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善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尚书大传》载孔子答子张说:“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此仁之者乐山者也。”对山林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孟子认为,生物资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因此,人类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那么,人类就可以充分地持续享用自然的果实,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转贴于

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很注重生物生长的规律,提出了符合这些规律的较为系统的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淤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也就是说,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而不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那么,百姓就会有“余食”、“余用”、“余材”。

《礼记-月令》中有比较全面的生物保护措施,它对一年四季乃至每个月怎样保护生物资源都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如孟春之月,正是首春,是生育和生长的季节,此间祭祀山林川泽时不许用牝的,如母牛、母羊之类;禁止砍伐树木;不许猎取怀胎的母兽、幼兽,不准捕杀小鹿;不准打雏鸟,不准掏取鸟卵。仲春二月,要“安萌芽,养幼少”,“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三月,捕杀鸟兽的各种器具和毒药都不许带出城门,禁止任何人砍伐桑条和柘枝。孟春四月,是所有生物长大长高的时候,故更不可毁坏之;到孟秋七月、仲秋八月才可以伐木“修宫室,坯墙垣”;到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才允许采猎野生动植物和捕鱼。

显而易见,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环保制度和举措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禁止挥霍浪费,并以大量具体的规定和措施来确保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禁止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

二、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环境理念的当代价值

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环境理念有着独特的价值。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P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定义所说: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这里的环境,我们可以引申为地质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而又不仅仅局限在这个范围,故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地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

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作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各类开发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且投资密集、起步快,对环境必然产生冲击和影响,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地质评价体系构建

区域地质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涵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故可以建立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生态足迹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是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关键是生态足迹的计算。在下文中,以山西省大同市这一区域来定量化分析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表1 山西省大同市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

由表1可以看到,2011年山西省大同市人均生态足迹比例中,耕地生态足迹占据最大,为41%;其次为煤矿能源等用地生态足迹占用了39%;两项合计占用的生态足迹中的比例约为80%以上,成为2011年山西省大同市生态需求的主要部分,这说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衍生产品和能源需求较大。

从表1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来看,它反映的是生态供给的构成,其中耕地、林地以及建筑用地提供的生态产品及服务占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绝大部分,是生态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耕地、林地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具体讲,耕地生态供给占用为56%、建筑用地占38%;林地占4%;而水域、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供给仅分别占1%、1%和0,这部分的生物资源和能源要靠贸易调整来弥补。

表2 大同市2003—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从整体上分析,由表2可知,2003—20O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变化不明显;2004年后,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大同市2004—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l01—1.9506 hm2, 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约10%,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在不断增长,物质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直接导致生态需求的增加。2003—2011年大同市都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最高是2011年,达到1.4698 hm2;最低是2004年,为1.0756hm2。由此可见,大同市9年来都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这可能是由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

三、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由以上对山西省大同市这一区域地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分析中,我们可知,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优化对策。首先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比例,鼓励和扶持有利于改善土地生态效率的高新技术,使农业逐步转变为运用高科技的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低耗,着重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继续推进目前已经开展了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积极开垦荒地,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其次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投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应进一步完善人口生育政策,以消除人口不合理过快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引导河南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适度的人文和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区域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评价中,要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去界定区域社会各个方面、资源储备量和区域地质环境承受能力,把握住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自身系统能力的阈值,即生态供给和生态需求的阈值,如果超过了它们的阈值,生态地质系统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反之,生态地质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毕晓丽,洪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2):122-126.

[2]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第3篇

由于环境问题的存在,促使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即进行环境效益分析。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作为一种非排他性的资源,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免费或廉价使用的,环境价值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缺乏量化手段,没有计入项目分析中。环境成本作为社会总资源的一种消耗、既是项目承担,又是社会承担,因此应该作为一种社会成本纳入企业绩效评价的范围。

我国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为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三个部分。财务评价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分析需要国民经济为其付出的代价和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考察企业的经济合理性;环境评价则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所需的费用和应采取的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在以上三种评价中,财务评价无法考察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损益;国民经济评价虽然要求考察自然资源的价值,但是缺少计算环境价值必要的手段,没有对环境影响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进行评价。企业的环境影响具有外部性,会对社会经济的其它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应当是经济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无法计入企业的费用和效益中,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是难以保证的。

不少国际性机构对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都做过相当程度的研究。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于2000年了《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该报告讨论了环境业绩指标的定义和分类、环境变量标准化的必要性、生态效率的概念、将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相结合的方法。在该报告中,标准化的生态效率是该综合业绩评价的落脚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正式公告,为组织内部设计和实施环境绩效审核提供指南。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于2000年8月提出了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

二、主要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将企业各种环境数据综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控制和追踪环境绩效的改进,实施标杆管理和进行报告。对支持环境管理体系,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寻找成本节约的机会等也很有作用。按照不同的标准,环境绩效指标有不同的分类。从性质上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指数指标、加总指标和加权指标。

其一,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自1994年后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国际标准,并于1999年11月完成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正式公告。ISO14031标准充分考虑到组织的地域、环境和技术条件等不同,它没有设立具体环境绩效指标,提供的是一个“环境绩效指标库”。根据该标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PIs)可分为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和组织内部的EPIs,后者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和操作绩效指标。

(1)环境状态指标。可以提供组织周边的环境状况,反映组织对当地、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的环境状况的影响,如污水排放对生产地点附近水域的影响,废气排放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等。这项指标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在其环境因素中可能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有助于环境绩效评价的规划与实施。ECIs的设置通常是地方、区域、国家或国际性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科学研究团体的职责,而非一个单独组织的职责,这类指标通常在公共机构中采用,除非企业是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否则很少在个别企业中采用。

(2)管理绩效指标(MPIs)。可提供组织的管理当局为改善环境绩效所采取的决策与行动以及在环境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的信息。该指标有助于评估组织的环境管理效能,它主要表现在环境守法、环境内部管理、外部沟通、安全卫生等方面。其中,环境守法指标可根据各国国情制定相应各子指标;环境内部管理包括环保投资比例、环境教育训练、所获环保奖项个数等;外部沟通包括相关投诉件数、为社会环保活动提供的资金等;安全卫生包括环境事故发生的次数、职业病件数等。

(3)操作绩效指标(OPIs)。即组织在操作层面上的环境绩效,是反映组织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运作的整个操作过程,从资源能源输入、经内部生产工序转移变化到最终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出。OPIs主要和以下项目有关:企业厂场设施的设计、运营和维护;与企业厂场设施有关的材料、能源、服务、废弃物、排放物;向企业的厂场设施提供的材料、能源和服务以及从厂场设施产生的产品、服务和废弃物。

ISO14031指标体系为面临不同环境问题的企业提供了进行环境业绩评价的综合框架,并为指标的获取和加工计算提供了指南,有利于企业在此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已经或准备按ISO14000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而言,以ISO14031指标体系为框架,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比较可行。但是该指标体系较少考虑企业与外部利益关系人之间的联系以及环境管理与企业可持续经营目标之间的联系,同时该指标体系不直接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其二,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生态效益评价标准。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于2000年8月提出了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主要用于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供管理者制定目标,提出改善方案并作为内部管理之用,同时也是企业与其它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根据WBCSD的定义,生态效率的获得是通过提供竞争性定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类的需求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逐步将产品寿命周期中对生态的影响和对资源的利用,减少到至少与地球的预计承载能力一致的水平。在整个WBCSD指标架构下,生态效益指标的基本公式为:

生态效益=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可表示成产能、产量、总营业额、获利率等等。环境影响可表示成总耗能、总耗原料量、总耗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等。生态效益可用企业的资源生产力表示,诸如每单位耗水量(每单位耗能、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单位原料)的产量(营业额、获利率等)。生态效率指标将环境指标与财务指标相结合,要求企业以较少的环境影响实现较大的价值,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指标的类别及其计量内容如表1所示:

三、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分析

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在1990年由巴塞尔的研究员Schaltegger和Sturm最早提出。1992年生态效益概念被初步形成,生态效益被定义为反映一个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1996年,生态效益成为现代企业在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极力减少其生产与服务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或消除对人类生存环境冲击的一种重要经营理念。即生态效益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小化生态环境的影响。WBCSD指出,生态效益的达成需要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提供更具有价格竞争力、更具创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并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天然资源的耗用,逐渐减少到地球能负荷的程度。生态效益理论发展至今,其概念在不断完善,成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将生态效益理念理解为:生态效益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它以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为基础,以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及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前提,以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的,企业通过努力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为实现手段的经营管理方法。

赵东芳、徐园园(2010)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影响关系归纳为:对企业来说,使用较少的能源与原料、减少污染产生量与排放量,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生态而言,符合生态效益的产品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有利于整体环境的发展,进而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刘德权等(2010)认为生态系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系统从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投入和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资源再生并改善资源利用状况,也是持续获取生态效益的必要条件。生态效益评价能够对生产经营等企业活动环节起指导作用,它可以使企业了解过去物质消耗状况,在此基础上调整以后的能源结构、材料利用等工作,有利于降低物质消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环保意识等。在以上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效益理念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四个方面――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质量,他们与生态效益理念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一,评价主体。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政府,该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辅助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运作情况以及环境绩效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同时,该绩效评价体系的主体也可以是企业,企业在使用该评价体系时可以选择其中的微观指标进行评价,主要是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评价企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绩效,以辅助决策。

第二,评价基础。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不同于一般的员工绩效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基础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生态效益理念。它着重从环境、管理、操作三个方面出发,涉及到对于整个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经济发展的全方位评价,因此其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四、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环境绩效评价的基本步骤为:确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指标筛选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确定指标分级标准,参照我国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建立环境绩效指标分级标准;确定权重,一般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环境绩效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静态评价。

根据企业的特点及制定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质量的四个方面来研究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第一,经济发展指标。企业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表现企业经济状况、利税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可以将原有的一些工业统计指标结合企业的特点,以四个指标加以描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利润、利润占利税比率。

第二,资源消耗减量指标。企业消耗资源减量指标主要表现企业生产中资源的投入量的变化,根据企业生产中资源消耗大的特点,设置三个指标加以描述: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第三,污染物减排指标。企业污染物减排指标主要表现企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依据企业生产中主要产生的污染物,设置六个指标加以描述: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渣排放量、废气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废渣处理率。

第四,资源再利用指标。企业资源再利用指标主要表现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再利用、再回收量的变化,设置四个指标加以描述:“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率、废水再利用率、废气再利用率、废渣再利用率。

在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时,可以结合各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设置相应的指标参考值或目标值作为衡量标准,进一步做出分析和评价。

五、结论

本文在研究和总结并参考国内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研究适合于我国企业实际的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流程。提出了将环境因素包括资源消耗、污染减排、资源再利用、环保意识等纳入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模型,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较为缺乏。本文仅就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行业差异导致指标体系构建的复杂性,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充实的过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今后将更多的指标进行量化,并且不断完善评议指标的内容,使环境绩效指标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K Fuse, Y Horikoshi, et al.Application of Eco-efficiency Factor to Mobile Phone and Scanner[C].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n o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and Inverse Manufacturing, 2003, (5): 356-359.

[2]Y Barba-Gutiérrez & B Adenso-Díaz & SLozano. Eco-Efficiency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J].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2009, (4):439-447.

[3]Eco-efficiency indicators and reporting―report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ject(A basis for the final printed report)[R].Eco-efficiency Metrics and Reporting.Geneva:WBCSD,2000.

[4]赵东芳、徐园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绩效关系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3期。

第4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优势度值;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74-02

1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学术领域中较先进的方法,其研究对象是景观。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其空间尺度大体在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在几十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因此景观生态学比较适用于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空间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的评判的主要内容,而传统生态学中优势度值在空间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优势度值在河曲旧县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2 景观生态学优势度理论及计算模型

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从景观生态学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观点出发,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决定了景观功能状况的优劣。对结构的合理性判断是从对基质的判断入手的,因为基质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其类型与属性对生态体系的动态和完整性起主导作用。判断基质有3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判断基质的标准可选用优势度值(Do)。

优势度值的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有多种,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J190-2011)中,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3个参数计算得出,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密度: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

频率: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

景观比例: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

优势度值:Do=0.5×r0.5×(Rd+Rf)+Lp]×100%。

当某一类斑块优势度值明显大于其他各类斑块的优势度值时,可以判断此类斑块是景观体系中的基质,进而可以认为景观体系中的生态特征是由此类基质的生态特征所主导,如果某区域的景观体系以绿地为基质,则表明该区域的生态完整性较优。

3 景优势度值在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3.1 研究区概况

河曲旧县露天煤矿位于山西黄土高原西北部,黄河东岸,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厚度大,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切割剧烈。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标高+970~+1000 m,属中一低山丘陵区。生态评价区面积为88.91 km2。

3.2 基础数据获取

解译使用的信息源主要为法国SPOT遥感影像,多光谱空间分辨率10 m,单光谱空间分辨率2.5 m,数据获取时间2010年10月29日。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卫星影像图,解译出建设项目评价区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基础资料,最后利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绘制评价区相关生态图件以及各斑块类型的斑块数目、面积统计表,见图1和表1。

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按1 km×1 km对评价区域进行划分,共计得到108个样方,然后计算评价区各斑块类型的优势度值,结果见表2。

由表2数据显示,在上述景观类型中,草地是环境资源拼块中对生态环境质量调控能力最强的高亚稳定性元素类型,其优势度最高,达到了54.8%,连通程度也较高(Rd为55.2%,Rf为85.1%),林地的优势度为20.3%,对环境质量也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在评价区,农田的优势度分别达到了42.1%。说明区域受人为干扰严重,是人为干扰拼块与环境资源拼块交错分布的区域。此外,由区域农田水利及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不完善,土地生产能力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因此,本区域景观自然生态体系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较弱,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受干扰以后的恢复能力不强。

第5篇

关键词:GRAY法;综合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2002506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GRAY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Anhui province.By comparing and sifting evaluation index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struct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ities, the paper 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via Delph method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2013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of Anhui provinc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concludes the integrated sorting of urban ecological qualit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southern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s better while that of the northern cities is poor, especially that of coal resource-based two cities of Huainan and Huaibei which ranks last.Moreov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nt in those two cit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GRAY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就是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适合客观社会经济系统的比较评价,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来评价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1],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将GRAY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一些探索。研究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最理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系数反映的信息较全面,可根据关联系数找出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某些方面的不足,以便采取措施加大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可对安徽省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排序评价,比较城市之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差异。本文利用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具有可信度,为安徽省政府及当地市政府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时制定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于GRAY法的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指标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要能突出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又能搜集到相应的数据资料,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结合安徽省2013年统计年鉴,筛选能综合考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三类指标,一类是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可吸入物(PM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流日平均值(SO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平均值(NO2)(毫克/立方米)、城市市区噪声均值(分贝)、人均拥有公交车数量(标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二类是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三是污染物控制: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物

控制共11个指标,从不同角度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Delph法通过问卷调查咨询相关专家,确定出11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三)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灰色综合关联系数

计算安徽省16个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

ξi(k)=miniminkΔi(k)+ρmaximaxkΔi(k)Δi(k)+ρmaximaxjΔi(k)(i=1,2,3,…,n;K=1,2,3…,P)

分辨率ρ取0.5 ,计算安徽省各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如表3所示。

(四)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

进行加权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如合肥市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为:

R合肥=∑pk=1ξi(k)Wk=0.868 3×0.04+0.855 5×0.03+0.869 3×0.02+0.607 1×0.1+0.849 0×0.08+0.864 7×0.25+0.913 4×0.08+0.348 5×0.12+0.431 3×0.08+0.840 6×0.12+0.788 3×0.08=0.735 9

同理可计算其他城市的加权关联度,最终评价排序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

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从安徽省16个城市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排序来看,最好的城市是依次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安庆市、马安山市、芜湖市、六安市、宿州市、铜陵市、合肥市、滁州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主要是皖南的旅游城市黄山市和池州市,这些城市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较好,水资源也丰富,加上这些城市没有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空气质量好,如黄山市、池州市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55毫克/立方米和0.053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都是365天,森林覆盖率较高分别是79.63%和57.54%。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排序来看,安徽南部城市基本上以服务业和轻工业为主,城市环境污染小,并且青山绿水环抱,森林覆盖率高,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是安徽省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原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皖南的城市较皖北的城市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两个城市是皖北的淮南市和淮北市。

淮南市和淮北市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采煤造成地表沉陷,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都是以依托煤为主的火电业、化工业、水泥建材业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集群城市,集聚的产业都是环境污染大户,排放大量烟尘(CO2,SO2、NO2)等,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高分别为0.093毫克/立方米和0.089毫克/立方米,固体废物处置率较低分别为9.66%和 0.7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也较高分别为0.897吨标煤/万元和1.028吨标煤/万元。城市噪声均值较高分别为68dB和67.2dB,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也较全省其他城市低,分别为346天和352天,森林覆盖率较低分别是18.77%和16.95%,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来看,皖北尤其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两淮城市是重工产业集群城市,来自这些产业的污染源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煤炭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环境自洁能力差。煤炭资源长期开采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大量土地塌陷,植被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二是环境污染。煤矿开采采出煤矸石堆积占用土地,其中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煤炭洗选深加工造成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以煤为依托的产业,如火电产业规模巨大,造成粉煤灰堆积污染环境,电厂烟尘排放(CO2,SO2、NO2)污染空气;煤化工业、水泥建材等产业排放的烟尘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总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加强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尤为迫切,任务更为艰巨。

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地方政府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投入,履行政府职能

安徽省各城市都要以“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加大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绿化美化的投入,加大城市及周边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肺”,提高城市的自洁功能,打造山水宜居城市和花园式城市。

2.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产业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

重点是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特别是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依托煤的产业较多,并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严重的产业,更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两淮煤炭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主业,在原煤为主导的产业链上尽量延伸,形成以“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接近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链条,使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低碳生态产业[3],构建以煤为主业的循环产业链:煤电粉煤灰建材产业链、煤开采煤矸石建材产业链、 煤矸石发电产业链、煤化焦产业链、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煤化油产业链、煤煤化工甲醇-烯烃产业链、煤甲醇-碳化工产业链、煤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煤煤制天然气产业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煤炭产业向低碳化、清洁化发展。

3.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

由于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高强度开采,地表踏陷严重,生态修复治理难度大,需要巨资投入,仅仅依靠当地政府无法全额承担的,在争取国家煤矿塌陷区修复治理资金的同时,地方政府可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出资治理环境,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采取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加大激励措施,在投资配套、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积极性,可实行多方以不同出资方式设立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环境治理上共同出资,共同受益。

4.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对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污染的企业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由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补偿,建立依托市场法则开展生态补偿的机制,可由政府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还可探索城市境内碳排放权、节能减排权市内交易机制,使节能减排量超额完成的企业可出售超额部份给完不成节能减排的企业,或由政府购买。对完不成节能减排定额的企业政府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罚款上交财政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城市生态修复、治理和建设。

5.加大科技创新,发展城市战略新兴低碳产业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IT产业、汽车及零配件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4]。

6.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和提升产业层次

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优先发展生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现代商务贸易等行业[4]。

(二)针对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城市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巡视检查和突击检查频次密度,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对于污染大户要采取严厉措施,加强监管,杜绝非法排放,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让违法企业负出沉重代价。

2.城市垃圾实施分检和无害化处理

在城市垃圾分检和无害化处理方面国内外都有诸多大城市经验可供借鉴,安徽省内城市要借鉴这些大城市成功经验,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清洁美化城市。城管加大城市脏、乱、差的治理,制止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随地乱丢垃圾。

3.城市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意识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经常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生态城市建设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执行力。举办专题讲座,讲解企业生态循环生产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组织企业负责人到生态城市建设好的模范城市和企业考察观摩学习取经。

城市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发放宣传册,加大市民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建设,普遍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参与日常的监督等,提高市民城市生态文明意识。

(二)针对生产企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绿色生产

城市境内的生产企业,要转变生产观念,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实施循环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变废为宝。在绿色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开展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针对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不同,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专项治理资金,争取政府配套资金,对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城市生态造成的破坏进行进行治理修复,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投入巨资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效,现已在报废矿区上进行回填、平整、绿化和生态修复,建成大通湿地公园。在谢家集区采煤沉陷区上建立起集办公、仓储、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淮南市鑫森物流园。对已报废的洞山小煤井、人防工程的建设形成的取土坑、采石场、弃土场等,造成的区域内的局部山体、植被及地貌等受到严重破坏,对洞山井沉陷区及舜耕山部分山体进行修复,修复面积约32公顷,现成为淮南城市中心的“绿肺” 。从淮南矿业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城市生态修复来看,已取得成功经验,供其他企业借鉴。为其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榜样。只有各企业行动起来,共同修复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一定能建成美好、清洁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式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1;111―119.

[2]安徽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罗开莎,束龙仓,谭炳卿.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南采煤沉陷区水、土地、煤炭资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6.

第6篇

【关键词】 煤炭; 生态环境成本; 构成

生态环境成本又叫绿色成本,源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指与企业环境责任活动相关的责任成本。它是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末端治理和支付环境监督的管理费用等的资源耗费。环境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成本可以简称为环境成本;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成本又叫生态成本。煤炭资源属于我国的主要资源,然而,煤炭生产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过程,因此,生态环境成本的确立有利于强化解决煤炭生产环境问题的成本意识,有利于分析、评价环境保护工作的业绩,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特点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

(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 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3] 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建议

近年来,辽宁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环境压力的缓解,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的规划,更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将环保行为融入到生活中。

一、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因素

生态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生态自身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相关方面的了解、领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态度、行为动机、行为能力。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生成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有多种解释,本调查研究执行人从以往的经验观察、研究以及文献研究推断,在我国现阶段,影响制约市民生态环境意识的生成和变化的两个重要直接因素是市民的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广义的“发展观”(包括消费观)。

二、辽宁省公民环境意识现状

1、总体综合分值不高,知晓度、认同度高,而践行度低;对生态环境价值及环境问题的认知、认同处在浅层次;环保意识中功利性过强,而缺乏天然自然亲和意识。省内大多数人意识到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重存在危机感,51%的公民认为当地环境保护不好,30%认为当地环境保护一般,19%的公民认为当地环境保护很好。被访对象中47%的公民有参加过有关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21%的公民有参加过有关环保的社会实践。

2、自然亲和力缺乏与自然自在价值的认知不足。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我们均发现,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中的一个特点是,很多市民已经失去对大自然的天然亲和、向往,对“山川秀美”的价值已经缺少应有程度的认同,对自然物的自在价值认同度也较低。在问及对居住环境选择的意愿,面对“绿色环境”和“方便”的取舍中,只有少数人态度坚决地选择了具有清新空气等指标的“绿色环境”(22.3%)。而多数人表现出迟疑,或选择了“方便”,这当然是现实生活压力的写照,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疏离自然的价值取向;从对动植物的自在价值和生命尊重权的认知、态度来说,多数市民的“环境意识”显然还没有延伸至这一层面;多数人基本上还没有关于“动物道德权利”的概念。在关于牲畜“人道屠宰”的问题上,通常受调查者只觉新奇好笑;而在回答“你对食用珍稀野生动物或使用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的看法”时,50%以上的受调查者没有强烈的反对态度;而对于对人类没有直接价值的植物(假设的某种草)的看法,有将近一半(45%)的人不认为其具有保护价值(生态价值)。

3、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动机尚不明确。在关于什么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的问答选择中,有47%的受调查者赞成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征服自然、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不断满足发展的需要”的说法;有超过一半的人赞成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能控制自然,更持久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说法。同时有超过三成的受调查者不赞成“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的说法。这都表明多数市民的“环境意识”还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之上,而没有升华为基于真正的生态主义价值观的“生态意识”。

三、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

我国公民生态环保知识缺乏,环保行动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我国环境教育内容多集中在单一的环境知识和环境危机上,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意识培育,没有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当成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工程加以重视。

(二)公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淡薄

我国公民对生态问题关注度低是因为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薄弱,没有对生态事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关心所以不关注。同时,有关部门调查也显示,从公众主要使用的节能产品看,“节能灯的使用率为76.8%;其次为节能家电46.6%;第三为节水龙头31.3%;节水马桶17.5%”可见,我国公民在节能产品使用率方面相对较低。

(三)经济利益驱使

有专家指出,环境污染迟迟得不到有效治理,跟政府盲目追求GDP有很大关系。GDP成为一种追求,一份政绩,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和衡量标准,只要不改变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利益熏心的人就不会消失,这是一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GDP一路高涨,自然生态破坏愈演愈烈。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是不可避免的。

四、培养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措施建议

(一)营造良好经济政策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所以解决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修正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以“GDP”增加值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立法

建立起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并举、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并重,以及对环境决策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环境法制体系。环境立法要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重构现行的环境资源立法体系。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环境管理主体的组织建设、体制改革以及权力运行机制方面的立法。

(三)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意识的主要形成途径是通过思想灌输和教育。在培养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积极作用。首先学校要认真实施生态知识教育,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其次家庭要发挥教育作用,家庭为孩子进行环境启蒙教育,是环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包庆德.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1-35.

[3] 樊宇.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困境与突破[D].河北经贸大学,2014.

第8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X1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当今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之一[1]。在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从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综合考虑,对地区年际间的生态效应变化进行分析,以达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评价,也是可行的[2]。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东经104°17′— 107°39′、北纬35°14′— 39°14′之间,东邻陕西,南接甘肃,北部和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国土面积约为5.18万km2,仅占全国总面积0.54%。宁夏深居内陆,处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降雨南多北少,年平均气温5 ℃~9 ℃,年平均降水量干旱山区为400毫米,引黄灌区年为157毫米 [3,4]。全区自2006年以来共完成造林面积6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4%,水土流失初步治理程度接近40%,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4 000万吨,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为宁夏全区2006年和2010年TM影像,空间分辨率30米,影像时相均为夏季。首先利用Erdas软件在精度要求范围内对两个时期分幅影像进行配准和几何校正,然后进行全区图像的拼接和融合,并对影像进行空间和光谱增强处理,增强图像目视效果。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5],结合生态系统类型和宁夏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水体、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6大类,然后通过ArcGIS软件对影像进行数字化解译,得到宁夏2006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分类图(图1—2)。

图1 2006年宁夏土地利用图 图2 2010年宁夏土地利用图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分析

土地利用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上,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6]。研究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情况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评估,表达式:

(1)

式中:k—研究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研究时段长。

2.2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2.2.1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是生产与形成生物资源价值的环境,目前采用生态服务价值将其量化[6-7]。估算方法为:

(2)

式中:ESV—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Ai—研究区第i中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VCi—生态价值系数,即单位面积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谢高地等[10]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计算得到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表,得到普遍认可。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按照耕地对应农田,林地对应森林,未利用地对应难利用地原则;建筑用地对应居民地,并按照Costanza等[8]的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不做估算,从而获得宁夏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表。为了便于指标计算分析,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在[0,1]区间内赋值,鉴于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最高,赋值1.0,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依据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比例关系确定,从而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表1)。

表1宁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对生态价值

2.2.2区域生态环境指数

综合考虑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的单位面积相对生态价值及相应面积比例,用以定量表征表征某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9],求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生态环境指数EVt,其表达式为:

(3)

式中:Ki —区域t时期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具有的面积;Ci —区域t时期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具有的相对生态价值;A —研究区总面积;n —区域内所具有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

3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图1、图2中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属性数据。结合公式(1),得到研究区200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表2)。

表2200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km2

分析上表可以得出:(1)2006年到2010年间宁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5 a来林地面积增加2 544.02 Km2,年平均增长率达10.86%,耕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684.97 Km2和1 631.97 Km2,未利用地类型中沙地面积缩小,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治沙工程分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2)草地面积有一定减少,但年变化率幅度较小,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分析是由于退耕草地向退耕林地的转变,退耕封育树种成长郁闭度的增加;(3)建筑用地面积相应增加,其分布多在各市县周边,土地利用年变化率11.47为各类型最高,这与宁夏推进城市化进程和西部经济大发展战略相一致,水体面积有所增加,但总面积和年变化率不大。

3.2 生态效应分析

3.2.1 整体生态效应分析

根据表1区域生态价值服务系数系数和相应生态价值,结合宁夏两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利用公式2、公式3计算出区域2006—2010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和生态环境指数(表3)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指标比例关系(图3)。

表3 宁夏2006—2010年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指数

第9篇

关键词:西部;生态补偿;必要性;完善

一、西部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1.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自然界与人类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构成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而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和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调节就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环境法中,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自然资源给予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口、经济、科技、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各要素间的和谐发展。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维持或增加其高额资源和环境消耗而抵消由此产生的环境成本,却要求欠发达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牺牲自己的发展权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公平分担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补偿费用,并由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贫困地区予以支助,协调区域间的生态补偿能力。

(二)现实依据

1.西部是我国江河源头,是维护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的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举国关注的生态环境大事件,如1997年黄河断流100天、1998年长江水灾、2000年北京地区沙尘暴等都表明,西部的生态危机正威胁着全国的生态安全,有了西部可持续发展,才有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2.西部为东部和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廉价的原材料资源如煤、木材、矿产等源源不断流向东部、流向全国。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开发的是西部资源,影响的是西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受益目标则是东部和全国。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东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理当对西部的环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补偿。

3.西部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功能比较脆弱,加上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今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森林和草地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开发不当导致土地风蚀沙化。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加剧贫困程度,更加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二、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生态补偿制度。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对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忽视,而偏重于污染防治。基于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应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作必要的修改,增设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建立生态补偿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西部生态功能区价值评估,是进行生态补偿的前提条件。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充足和使用得当,是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要给以明确的规定并加强监督。

1.建立西部生态服务功能区价值评估

确定我国森林、草地、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为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区域生态恢复与建设、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的支持,生态补偿就会成为无米之炊。

(2)完善现有的生态补偿收费。生态补偿主要是以收费的形式来体现。征收对象是那些在开发、利用资源以及生产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本项资金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可具体用于四个方面:生态环境的维持、恢复费用;对重大生态破坏进行调查的科研费用;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费用;生态环境区建立的费用。

(3)设立开放式的公众基金,授受社会捐赠和国际援助生态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3.加强资金管理,明确责任

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数额巨大,政策性强,审计部门要加强基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

三、生态补偿与西部扶贫相结合

有关研究表明,在西部地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县中贫困县占70%。这种贫困的广泛存在正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恶化趋势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要针对西部地区的这一特殊情况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要与扶贫帮助相结合。具体办法: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向那些为保护这些生态功能而牺牲了局部利益的人民提供补偿,减缓贫困、生态脆弱区中因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

另外,在对西部进行开发和补偿过程中,应借鉴别的国家(如美国在其西部开发中)的成功经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参考文献:

[1]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学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吕忠梅.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陈英旭.环境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